《西厢记》读后感(共11篇)
1.《西厢记》读后感 篇一
《西厢记》读后感
《西厢记》是中国古典名著之一,主要讲述了崔莺莺与张生的缠绵曲折的爱情故事,表现了两人为了爱情而敢于与命运,封建制度等抗争的爱情故事。
看了《西厢记》之后我觉得这样的爱情是完美无缺的,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有现在难得的一见钟情,有经历各种社会给予的磨难,有来自双方家长的阻扰,他们之间的爱情可谓是越演越切,在我们看来可谓是天作之合。
张生从和尚那知道莺莺小姐每夜都到花园内烧香。他来到后花园内,偷看小姐烧香。张生夜夜苦读,感动了小姐崔莺莺,她对张生即生爱慕之情。叛将孙飞虎听说崔莺莺有“倾国倾城之容,西子太真之颜”。便率领五千人马,将普救寺层层围住,限老夫人三日之内交出莺莺做他的“压寨夫人”。正当大家束手无策时,张生先用缓兵之计,稳住孙飞虎,然后写了一封书信给杜确,让他派兵前来,打退孙飞虎。但崔老夫人在酬谢席上以莺莺已许配郑恒为由,让张生与崔莺莺结拜为兄妹,使张生和莺莺都很痛苦。
自那日听琴之后,多日不见莺莺,张生害了相思病,趁红娘探病之机,托她捎信给莺莺,莺莺回信约张生月下相会。夜晚,莺莺在后花园弹琴。张生听到琴声,急欲与小姐相见,便翻墙而入,莺莺见他翻墙而入,反怪他行为下流,发誓再不见他,致使张生病情愈发严重。莺莺借探病为名,到张生房中与他幽会。张生考得状元,写信向莺莺报喜。这时郑恒又一次来到普救寺,捏造谎言说张生已被卫尚书招为东床佳婿。于是崔夫人再次将小姐许给郑恒,并决定择吉日完婚。恰巧成亲之日,张生以河中府尹的身份归来,征西大元帅杜确也来祝贺。真相大白,郑恒羞愧难言,含恨自尽,张生与莺莺终成眷属。
我觉得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故事太过于完美了呀。好像它集聚了所有经典爱情的必要情节于一身,就一见钟情而言,现在科学家研究机率很低,况且在古代女子足不出户,所以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故事开始就有点梦幻般的感觉。后来又经历了社会的考验,为心爱的女子于权贵做斗争,可谓是要美人不要江山的壮举,验证了爱情史盲目的。在后来来自父母的阻扰,就想现在的父母一样有爱情还不行没面包我的女儿会受苦的,于是一介书生张生为爱情上京赶考,得到上天眷顾荣归故里娶了崔莺莺,这好似现代大多数人的爱情观鲜花于面包不可兼的,就会放弃爱情,但是张生做到了鲜花面包都要,即使高中也没有抛弃崔莺莺这也很不容易,现在很多人都在爆发后抛弃自己的发妻,我觉的《西厢记》中的这一点我比较喜欢。
这一段爱情流传至今,可能是因为它留给了人们对心中美好爱情的一方净土。所以一直被后人推崇,但是这样的纯净的爱情在此时物质横流的现实社会中还剩多少,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眼前人,不要被一时的欲望所蒙骗。
2.《西厢记》读后感 篇二
摘要:自唐代元稹写下了《莺莺传》后,关于崔莺莺、张生爱情故事的描写层出不穷,在崔、张爱情故事的发展中,《莺莺传》、《西厢记诸宫调》、《西厢记》分别代表了三个重要阶段,《莺莺传》是描写崔、张爱情故事的源头,《西厢记诸宫调》是描写崔、张爱情故事的中间阶段,《西厢记》则是描写崔、张爱情故事的巅峰之作。三部作品分别在唐代、金代及元代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文学史上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试从对崔莺莺形象的重写、对张生形象的重写以及造成三部作品中人物形象不同的原因三个方面来探讨《西厢记诸宫调》及《西厢记》对《莺莺传》人物形象的重写。
关键词:《莺莺传》;《西厢记诸宫调》;《西厢记》;崔莺莺;张生;重写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011-03
《莺莺传》是唐人元稹写的以崔莺莺和张生恋爱故事为题材的传奇小说,它是最早描写崔莺莺与张生爱情故事的文学作品,在《莺莺传》之后,在各个朝代崔、张的爱情故事以不同的形式不断出现,在这许多的作品中,影响深远的有元稹的《莺莺传》、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及王实甫的《西厢记》,其中以王实甫的《西厢记》影响最大、成就最高。这三部描写崔、张爱情故事的文学作品对后世文学及戏剧的发展都起到了促进作用。三部虽都是以崔、张爱情为主线,但各有不同,《西厢记诸宫调》和《西厢记》在许多方面都对《莺莺传》进行了重写,通过这样的重写,反映出了人物在不同时期所具有的不同特色以及作者所处时代背景的不同。
一、对崔莺莺形象的重写
由于《莺莺传》《西厢记诸宫调》和《西厢记》是出于不同朝代不同作家笔下的三部作品,因而造成了三部作品中莺莺形象的不同。
(一)身份和命运的不同。
元稹的《鶯莺传》是描写崔莺莺与张生爱情故事的鼻祖,在元稹的笔下崔莺莺并非名门望族、家世显赫的大小姐,她只是一位早年丧父,家道中落,并与母亲及弟弟相依为命的普通女性。在《莺莺传》中作者并没有给崔、张爱情以圆满的结局,而是以崔莺莺被张生抛弃收尾。元稹给故事以这样的结局,是基于唐朝的现实情况而设定的,唐朝虽然对门阀观念有所削弱,但门第观念还是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心中。显然,崔莺莺作为家世并不显赫的女子而言,无疑在门阀观念根深蒂固的唐朝其出身是不尽如人意的,这也是造成崔莺莺被张生抛弃的根本原因。陈寅恪先生认为“莺莺所处并非高门”,“若莺莺果出高门甲族,则微之无事更婚韦氏,惟其非名门之女,舍尔别娶,乃可见谅于时人。”①陈寅恪先生指出了崔莺莺被张生抛弃的根源,也侧面反映出了唐朝极深的门第观念,是当时的社会现实造成了崔、张爱情的不圆满。
相较于《莺莺传》而言,在《西厢记诸宫调》和《西厢记》这两部作品中,作者给予了崔、张爱情故事以圆满的结局。在董解元与王实甫的笔下,莺莺的身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她是相国的千金,这就为崔、张爱情的圆满结局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因为莺莺的出身足以与张生相配。可见在崔、张的爱情中双方是平等的,甚至崔莺莺更加占据优势,这为双方最终走到一起提供了保障。
(二)对于爱情的态度不同。
在这三部作品中,崔莺莺都是全心全意的投入到与张生的爱情中。但由于莺莺身份的不同,因而三部作品中莺莺对于爱情的态度也不相同。
《莺莺传》中的崔莺莺是一个门第不高的女子,在与张生的爱情中,张生处于优势而她处于劣势,她在爱情中的地位并不高,因此她对爱情的态度既坚毅又担心。莺莺虽然对她与张生的爱情坚信不疑,但通过她常常深夜抚琴,愁容满面,以及给张生写信称自己为“僻陋之人”都可以看出她对自己的不自信,以及在爱情中她与张生的不对等。
《西厢记诸宫调》与《西厢记》中身为相国之女的崔莺莺,她对于爱情显然自信得多。因为她身份的尊贵所以并不担心她与张生地位的不平等,她担心的是自己能否与张生走到一起的问题。虽然董解元和王实甫所塑造的莺莺对于爱情都是比较自信的,但两部作品中莺莺对于爱情的主动性却有很大的不同。董解元在《西厢记诸宫调》中塑造的崔莺莺在与张生的爱情中是比较被动的。在爱情面前缺乏自己的主见,唯母亲命是从,在爱情与亲情之间她更偏向于后者,在老夫人想要悔婚时,她并没有反抗,而是默认老夫人的决定,可见在爱情中她是保守被动的。
而王实甫笔下的崔莺莺,对待爱情的态度则比较积极。崔、张的第一次交流是在月下和诗,莺莺在和诗之前,红娘已经向她介绍“这声音便是那二十三岁不曾娶妻的那傻角”。莺莺此时再吟出“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的诗句,就已经明显是向张生吐露心声了。同样是面临老夫人悔婚,《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则充满了怨气与不满,可见她为了爱情愿意自己去争取,不愿被他人操控,王实甫笔下的崔莺莺身上多了反叛礼教的意味。
(三)崔莺莺形象演变所引起的作品主题变化。
《西厢记诸宫调》与《西厢记》中,虽然莺莺身份地位相同,对待爱情的态度却有很大的不同。在董解元的笔下崔莺莺较为被动保守,在王实甫的笔下莺莺比较积极主动,两部作品中莺莺对爱情态度的不同,也造成了作品主题表现的变化。在《西厢记诸宫调》中,由于莺莺在爱情中被动保守,因而这部作品对于礼教的反抗性较低。“报恩”在董解元笔下成为了崔莺莺接受爱情的主要影响因素,他想以此来表明莺莺的行为是合乎礼法的,故而这部作品很难冲破礼教的樊篱。
王实甫的《西厢记》通过对莺莺形象的改造,突出了反对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这一主题。莺莺在《墙角联吟》和《斋坛闹会》时便已经充分注意到了张生,在《寺警》之前,就已经爱上他了,此时老夫人既没有许婚,张生也并非有恩于她,可见崔莺莺的行为完全是发乎真情,同时也是违背礼教的。王实甫笔下的崔莺莺体现了反对礼教的主题。
二、对张生形象的重写
在崔、张的爱情故事中张生都是主角,张生这个人物是极其重要的,但他的形象并非一尘不变,从《莺莺传》到《西厢记诸宫调》再到《西厢记》,张生的形象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无论是元稹还是董解元、王实甫,他们把张生的形象塑造的丰满且鲜活,但又各不相同,在这三部作品中对张生形象的重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人生追求的侧重点不同。
从元稹的《莺莺传》、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王实甫的《西厢记》来看,张生的身份都是相同的——未婚的布衣书生,并且在这三部作品中张生初见莺莺便爱上了莺莺,这是三部作品中张生形象的共同之处。不同的是,作为书生的张生想要通过仕途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当仕途与爱情相遇时张生面临着艰难的抉择,他最终做出的选择在三部作品中也是不同的。
在《莺莺传》中,张生夹在仕途与爱情之间而痛苦不堪,最终为了自身的利益选择了与莺莺劳燕分飞。虽然他对莺莺爱的很深,但他的功名之心促使他不会为了莺莺甚至是爱情而放弃仕途,仕途他不忍心舍弃的,也是他内心最渴望得到的。他与莺莺相爱一个月后便去长安求取功名,在科举失意以后留在了京城,虽然他在与莺莺分开的过程中再三犹豫,但最终还是对莺莺始乱终弃,放弃了爱情。
董解元《西廂记》中张生的形象与元稹笔下的张生相比,其形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张生不再是始乱终弃的形象而变成了一位勇于追求爱情,对爱情忠贞不渝甚至不惜献出生命的痴情男子。张生在第一眼看到崔莺莺时便爱上了她,为了得到莺莺的爱情,他“不以进取为荣,不以千禄为用,不以廉耻为心,不以是非为戒,夜则废寝,昼则忘餐”。为了爱情他放下了一切世俗,对封建礼法展开了猛烈攻击,最终收获了圆满的爱情。
王实甫塑造的张生对求取功名并不十分在意,在遇到崔莺莺以后更是完全沉浸在爱情中,他在普救寺遇到莺莺便对她一见钟情,决定就此居住下来,说:“十年不识君王面,恰信婵娟解误人。小生便不往京师去应举也罢!”经过他对莺莺不懈的追求,终于赢得了莺莺的认可,收获了爱情。爱情并没有激励他继续追求功名,他去京师赴考也是迫于老夫人的门户之见不得已而为之。在去京师赴考之前的分别宴会上,他并没有抒发自己的壮志豪情以及赴考的决心,表达的是对莺莺的不舍与牵挂;在赴考途中,张生所做的梦全是关于莺莺而不是功名,到了京师夺取功名以后,便立刻写信将此事告知莺莺;授官后,他没有贪恋京城的繁华而是急匆匆的回家与莺莺团聚。可见,王实甫笔下的张生是一位可以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痴情书生。他的最高理想不是仕途与功名而是爱情,虽然他去赴考,但并不是主动的,而是迫于老夫人的压力才去的,也仅仅是为了扫平老夫人在他爱情路上所设的门户阻碍。
(二)对于爱情的态度不同。
在三部作品中,张生对待爱情的态度不同。《莺莺传》中的张生在爱情中起主导作用,决定着两人结合的方式,他以经不起漫长的等待为由没有对莺莺明媒正娶,最终他们只能私定终身,后来他有许多时间与机会可以给莺莺名分,但他并没有付诸于行动。在他们的爱情中,莺莺全身心的付出,但由于出身不高使得她在爱情中处于劣势,她对张生所安排的一切也只能无奈接受,《莺莺传》中写道:“张生常诘郑氏之情,则曰:‘我不可奈何也。”“无何,张生将之长安,先以情谕之。崔氏宛无难词,然而愁怨之容动人矣”。张生即使看到了莺莺的亲笔书信,但他仍然不会为莺莺放弃仕途,最终还是选择了与莺莺分开。在崔、张爱情中所有的一切都由张生说了算,《莺莺传》中的张生始乱终弃,掌握着爱情的主动权。
在《西厢记诸宫调》与《西厢记》中,张生则成为了爱情中的被动者。张生虽然全心全意投入到对莺莺的爱情中,但最终决定他们爱情走向的却不是他。张生在收获爱情的道路上阻力重重。首先,来自于崔莺莺。崔莺莺作为相国千金,在爱情上比较保守与谨慎,当张生向她传达爱意时,莺莺并不能完全接受,而是对张生不断地考验,最终才打消了疑虑,因而张生最初并不完全清楚莺莺的心意,这使他感到非常困惑。其次,来自于老夫人。白马寺危机爆发时,老夫人承诺只要有谁能够解除危机,就将莺莺许配给谁,但当张生帮助其解除危机后,她却让张生与莺莺以兄妹相称,她言而无信,出尔反尔。在得知二人私定终身以后,她又逼迫张生进京赴考,在张生离开以后她又把莺莺许配给了郑恒,这一列的举动无疑为崔、张的爱情之路设置了重重阻碍。再次,来自于郑恒。郑恒作为尚书之子与莺莺更加门当户对,而且与莺莺有婚约在前且与老夫人是亲属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张生想要获得爱情实属不易。因此,张生想要实现自已的爱情理想,不但要打动莺莺,还要努力求得功名以让老夫人无可挑剔,并且还要与郑恒做一番较量。
从元稹的传奇《莺莺传》到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再到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西厢故事经过了一次次的演化,崔莺莺、张生的形象也在不断地转变。每一次的重写都是一个艺术创造的过程,而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成就了经典,也使得崔、张的爱情故事被后世不断传诵。
三、造成张生和崔莺莺形象变化的原因
三部作品中虽然人物一样,但崔莺莺与张生爱情的结局却不同,崔、张的爱情故事在不同时代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莺莺传》中的崔莺莺遭到了张生的抛弃,而《西厢记诸宫调》与《西厢记》中的崔莺莺获得了美满的爱情。结局的不同反映出了三部作品产生背后的时代环境的不同。
《莺莺传》中的崔莺莺因为出身不尽如人意,被张生始乱终弃,是有其时代原因的。一方面,唐代采用科举取士制度,这就促使许多出身寒门的知识分子想要通过仕途来改变自己的现状及命运。另一方面,唐代的门第观念在人们心中仍然根深蒂固。在这样观念的影响下,出生寒门的知识分子想要在仕途上有所成就必须依赖于各种关系为其创造条件,因而婚姻成了许多人利用的工具,他们通过攀附权贵来换取自己仕途的成功。因此,在《莺莺传》中,张生便走上了这样一条道路,他虽然很爱莺莺,但莺莺的出身并不能为其仕途提供帮助,他如果想要在仕途上平步青云,他的婚姻则成为了关键,最终为了自己在政治上的需求他放弃了与莺莺的爱情,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可见,崔莺莺的悲剧不仅是张生造成的,更是由唐代的社会环境所造成的。
《西厢记诸宫调》中董解元给了崔、张爱情圆满的结局,这体现了金代文人爱情与功名并重的心理。金代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朝代,但金代的统治者仍旧依靠科举来选拔人才,汉族文人虽受异族统治,但仍旧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金代文人毕竟是身处异族统治和民族歧视之下,他们的政治热情不如唐代高,所以对于情感的追求反而更加重视。在金代士人生活中,爱情的位置有所提高而功名的位置有所下降,这是崔、张爱情得以圆满的一个重要因素。
《西厢记》中崔、张的爱情结局同样反映了元代的时代精神。《西厢记》的作者王实甫生活在元代,在元代科举已经被废除长达七十八年,文人沦落到仅优于乞丐的卑贱地位。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文人要通过政治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已经没有了可能。正因为生不逢时,才华难以发挥,所以作者转而用情感的珍贵来对抗名利的虚无,因此,他们通过追求诚挚的爱情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王实甫高唱的“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也是元代士人精神面貌的反映。
崔、张爱情故事从唐代到金代再到元代的发展过程中,身为主人公的崔莺莺和张生,他们的形象在不同时代既有所保留,但也经历了许多演变。《莺莺传》《西厢记诸宫调》《西厢记》三部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变化,也反映了作者所处时代的特点。在西厢爱情故事发展和重写的过程中,三部作品中主人公的形象有同也有异,但三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塑造都是成功而各具特色的。
注释:
①陈寅恪.元白诗证稿·读莺莺传[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第116页.
参考文献:
[1]张俊.古代文学作品选[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
[2]么书仪.董西厢[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
[3]李简.元明戏曲导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戴不凡.论崔莺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3.
[5]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卷3)[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陈寅恪.元白诗证稿·读莺莺传[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3.《西厢记》读后感 篇三
不久前读的《西厢记》,这里可不是央视的电视剧,而是原版的王实甫的元曲《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简称《西厢记》,有些难懂,还是咬牙看完了,很精彩,语言和内容。 《西厢记》作者王实甫不提,作品的主要内容是说崔莺莺与其母老夫人并红娘送父亲灵柩至博陵安葬,路宿于普救寺。恰逢书生张珙游览至此,二人相遇,便萌生爱慕之情,只迟迟未得机遇相见。后因孙飞虎围住普救寺,欲强抢莺莺为妾,老夫人无奈,言道:“谁若能解救我母女二人,便把莺莺许配与他。”张生闻听便投信至其友白马将军处,求其解围,并完此姻缘。后兵至围解,老夫人又悔其前言,并未撮合崔张二人。二人悲苦,想尽万般妙计,互相试探内心,后因红娘于中穿插取事,最后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婚姻。
故事是没什么新鲜的,一对小恋人反抗家庭压力而结合的故事,现今多了去了,肥皂剧到处都是!但是要知道这部戏什么时候出来的?元朝啊,以当时的社会看这种思想,是非常大胆、非常叛逆、非常有冲击力的,典型的反抗风建设会包办婚姻和家长制,追求自由与爱情,这是需要多大的创新与勇气啊!赵景深先生把《西厢记》称为“中国古典文艺中的双壁”之一,那一壁即《红楼梦》 。能与《红楼梦》并驾齐驱,它的文学价值与艺术价值可见一斑。俄国柯尔施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纲要》中就说到:“单就剧情的发展来和我们最优秀的歌剧比较,即使在全欧洲恐怕也找不到多少向这样完美的剧本。”这些并不是对《西厢》的推崇和炒作,这是一种信服。
就我自己来说,剧中的张生就是在爱情上坚贞不渝,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并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得到美满结果的偶像青年啊!爱情本就不是需要金钱来做垫脚石的,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张生为了自己的爱情突破种种困难,终成正果,乃吾辈之楷模啊!现如今情侣到处都是,但是有多少是为了消除寂寞?有多少人是两情相悦?又有多少人毕业即分手?这是赤裸裸的讽刺啊!爱情不是用来消遣的,是需要我们用力的呵护,全力的争取!崔莺莺和张生就是因为追求真挚的感情而结合,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以门第、财产和权势为条件的择偶标准的违忤。同时,我想说一下红娘,这是这部剧中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她算是整出戏的精神领袖。她扮演着在张生与崔莺莺之间的传信员,在崔莺莺母亲与莺莺之间的协调员。她据理力争,为张崔两人的美好爱情做了不少努力与牺牲。她活泼热情,思想在当时算是很先进的。是一个无产阶级挑战社会固有僵化制度的精彩人物。
文章里的语言真的很经典。很多用到元曲中的曲牌什么的,我不懂,但不影响我对它语言的欣赏。张生一出,便有[点绛唇]一篇,篇上云:“游艺中原,脚跟无线,如蓬转。望眼连天,日近长安远。” [小桃红]上言道:“夜深香蔼散空庭,帘幕东风静。拜罢也斜将曲栏凭,长吁了两三声。剔团鸾明月如悬镜,又不是轻云薄雾,都则是香烟人气,两般儿氤氲得不分明。”又一篇 “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池塘梦晓,阑槛辞春。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西厢》中句,巧夺天宫,且篇幅不长,若一气呵成,半日功夫便可览遍,只此书并无读一遍之理,依我看,《西厢》中词句,好似天造地设一般,可反复品读
又如:〔端正好〕中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化用了范仲淹《苏幕遮》词中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并取其秋景凄凉的意境,以烘托送别的凄冷氛围。以疏淡几笔,描绘了一幅动人的长亭送别图:碧云密布,黄花遍地,西风凄紧,
北雁南归?作品如椽之笔,由头顶之天至脚下之地,从耳边之风声写到眼中之归雁,大块设色,融情于景,只捕捉几样形象,稍加点染,就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又如:“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两句是从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中的“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转变过来的,改写得自然恰贴,不见斧痕。又如:〔朝天子〕中的“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引用苏轼《满庭芳》词原句,形象地表现了莺莺珍重爱情,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再如:〔耍孩儿〕中的“未饮心先醉”之句,一字之易,更加夸张,语境更加沉重,表现了莺莺饯别时的极端愁苦。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一句则从李清照词中脱出。
《长亭送别》中[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听后则会眼前浮现莺莺在离别时心伤和担忧之情。
4.西厢记读后感 篇四
因为饱读诗书,我们才看到有今日如《西厢记》一般的美文,因为功名难就,贤人们踌躇满志,才有了今日我们所见的这许多的史诗。就如书中的儒生一样,虽是饱读了诗书,却不图功名利禄,只想逍遥乐世,奈何放浪间,遇见美人,为得人心,寄情西厢,以读书为名,最终终为美人远赴求名,只为这状元身份能配得上相国之婿之称,好为写族谱的时候不至太寒碜。古人有古人的无奈,岂是此刻的我们能轻易了解到的。
不止是作者流畅的文笔,书中出现的更重要的一点莫过于冲破思想与时代的束缚所表现出的勇敢。相国之女莺莺虽对书生有倾慕之心,但传统的礼教却让她望而却步,即便是再有了口头的婚约之后,依旧碍于父母之命不敢越雷池一步。然而,心早已有了归属,又见书生害得相思病,百般不是滋味,在经过了漫长而纠结的内心挣扎后,莺莺最终冲出礼教、父母之命的束缚,投得心上人的怀抱,慰藉相思。幸而文章的结尾是大团圆的结局,为这对在夹缝中生长起来的感情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
时代就那样毫无情面的横亘在那里,要么随波逐流,被时代左右,要么打破它,然后得到自我想要的。西厢房门,月满西楼,料得肠断处,唯有相思泪。
5.西厢记读后感集总 篇五
《西厢记》重点刻划了张生,崔莺莺、红娘、老夫人形象,围绕“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展开故事情节,表达了对封建礼节的不满。
近日,又重读《西厢记》,发现里面有三个问题应会值得重视一下。
首先,是关于戏剧透露出来的对“佛门“的看法。全剧发生的地点是围绕在普救寺及其周围。张生与莺莺正是在普救寺相遇并相爱的。普救寺是个寺院,是个佛门境地,佛讲究清心寡欲,而作者却把这个爱情故事发生地点设在普救寺,这实在是大有意味。另外,这个寺院的名字也取得有意思。普救,就是普救众生,帮助人生摆脱苦海。但是,当孙飞虎围寺扮亲时,不知是谁在救谁。
为何在王实甫笔下,僧俗都成了“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的形象呢?据考证,元代统领者为了麻痹人民的斗志,大力提倡佛教,僧俗在政治和经济上都享有特权,因此,僧俗成为统领者手下的工具。王实甫通过这些来讽刺当时的“佛门”,也间接嘲笑当时的统领者,由此可见,王实甫的笔力,在讲述浪漫动人的爱情故事,还不断嘲讽当时的政治。
第二,有关于老夫人的形象。许多评论者都认为老夫人是个反面人物,她是封建制度的代言人。她言而不守,出尔反尔,是张崔爱情道路上的绊脚石。这些都是从反封建礼教来讲的。那有没有谁真正试着为老夫人想一想?我认为,老夫人是十分疼爱自己的孤女的,她是一个非常具有母爱的人。一开头,老夫人就道出自己丈夫先亡,又只剩下这么一个女儿,她肯定是把自己所有的爱倾注在莺莺身上。来到寺中,怕莺莺闷,特别叫红娘陪小姐去殿上走走,散散心,十分关心女儿。
在对待张生的态度的问题,也是建立在自己对女儿莺莺爱的基础上。莺莺本是相国千金,从小就是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虽说张生的父亲以前做过官,但50多岁就早逝了,家里积蓄肯定不多了。莺莺嫁过去后能象之前在家里过得一样吗?老夫人肯定会从客观物质方面为莺莺着想。逼张生上京也是为莺莺着想。在当时,张生作为一名读书人,却不上京赶考,在当时可以说是“不务正业”的人。试想想,哪一位母亲愿意把自己的宝贝女儿嫁给一个“不务正业”的人呢?归根到底,老夫人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莺莺,如果不是因为爱她,她何必这么操心呢?可能读者会觉得奇怪,老夫人最后不是赖婚吗,她把莺莺嫁给自己的侄子郑恒,这难道也是爱女儿的表现?其实,这事也不能全怪老夫人。郑恒为了娶莺莺,谎称张生娶尚书之女,具体时间具体地点,还声称自己是目击见证人。老夫人一方面是气张生,一方面也没想到自己的侄子会吭她。因此,这件事也不能算在老夫人的身子了。 第三,是关于这部戏剧的喜剧因素问题。
许多人都认为这部杂剧是喜剧,因为最后是大团圆结局。但是这部喜剧又有别于其他一般的喜剧。通常喜剧除了大团圆结局外,善的得到好报,恶的受到惩罚,善的战胜恶的。
6.《西厢记》“主脑”浅探 篇六
关键词:西厢记;李渔;主脑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写道:“一部《西厢》,止为张君瑞一人;而张君瑞一人,又止为白马解围一事。其余枝节,皆从此一事而生。夫人之许婚,张生之望配,红娘之勇于合作,莺莺之敢于失身,与郑源之争原配而不得,借由于此。是‘白马解围’四字,即作《西厢记》之主脑也。”[1]
李渔固然是一位有着高超戏剧文学水平的艺术家,精通表演和剧作,他的“立主脑”“脱窠臼”“减头绪”“审虚实”等等观点,更是对中国戏曲理论与创作有着深远影响。但原剧中,张生、莺莺和红娘的唱词、戏份都旗鼓相当,且侠义的红娘与敢于反抗封建的莺莺都极具代表性,为什么李渔大师认为张生就是“主脑”,是主角呢,为什么不是莺莺或者红娘?
一、张生形象并非典型
《西厢记》的歷史背景是唐代贞元年间,那个年代封建礼教制度仍然根深蒂固的扎根在人们心中,支配着人们的言行,而婚姻的门第观念依旧是一道难以逾越的藩篱。但是唐代对男子的婚姻理念也变得更加开放,男子可以妻妾成群,诗人才子来往穿梭于青楼之间,谈笑风生,并不会受到舆论的谴责,反而会被当做一段风流韵事成为美谈,而女子则仍旧被禁锢在深深庭院之中,这种现象可以理解为唐代封建制度的双重标准。正是介于唐代的双重标准张生所经所历比较平淡,并没有太大的阻碍与波折,所以他在戏剧之中的言行、性格并不具有典型性。张生为了莺莺的倾国倾城之貌,想尽一切办法接近,制造良缘。得不到则痛定思痛,一病不起;得到了则感恩戴德,携手佳人,共度一生。这样的痴情才子,普遍的存在于当时的戏曲、小说之中,如《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中的穷书生吕蒙正,《桃花扇》中的赵公子等等,数不胜数。
二、莺莺形象发人深省
而崔莺莺的性格在当时则具有独树一帜之风范,她敢于用自己的智慧与信念反抗封建礼教,追寻自己的幸福。崔莺莺乃相国千金之躯,从小被灌输的是三从四德、知书达礼的家庭教育,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对她而言应该是天经地义,从小被父母定亲于郑恒,这是不可抗拒命令,但是在后花园偶遇张生之后,她仍然敢与张生和诗,可见莺莺对张生的好感。当莺莺知道老夫人悔婚之后,竟然唱到:“谁承望这即即世世老婆婆,着莺莺做妹妹拜哥哥。”[2]这是对母亲的埋怨与咒骂,体现出她内心的痛苦与反抗精神。崔莺莺身旁的贴身丫鬟红娘,是老夫人派遣过来的,所以莺莺不敢轻易的表露自己的心事,时时还提防着红娘,免得惹出事端。当莺莺看到红娘悄悄放到胭脂盒里的情书后,内心是慌乱是喜悦,她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试探红娘的心意,到了最后红娘将莺莺带到张生书房门口时,莺莺还要故作忸怩。佳期已成,莺莺才放心的信任红娘。崔莺莺与张生一见钟情,为了爱情的长长久久敢于先失身,被母亲得知后,仍然要求嫁与张生。长亭一别,她朝思暮想,听说张生中状元后,担忧张生喜新厌旧,托人寄了表明心忧的琴、袍等物。一幕幕足以让我们见识到崔莺莺的先进思想,在男人是绝对领导者的时代,崔莺莺用自己的行为创造出一个崭新的时代女性,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三、红娘形象尤为侠义
红娘作为一个丫鬟,用自己的机巧侠义,竭力促成了一对神仙美眷,她在剧中穿针引线的作用不明而喻。红娘乐意为了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忙于奔走,她替娇羞的莺莺说出心底话,又将张生的一往情深告知莺莺,最终撮成佳期。红娘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喜剧色彩,光芒四射,她的泼辣、机巧、玲珑,无不让人赞叹。最精彩的一段是,佳期事发,老夫人审问红娘,红娘被用家法“伺候”。她招认了一切,并且理直气壮的指出了老夫人的“有错在先”,令老夫人也觉得自己确实无理,红娘趁机提出“恕其小过,成就大事”的解决方案,老夫人听后也不得不同意。整个过程红娘可算是斗智斗勇,她敏捷的反应能力,清晰的逻辑推断,以及伶俐的口齿辩驳,不仅让老夫人免了自己的责罚,还成全了一对鸳鸯。红娘身上闪烁的光彩,绝对是绕梁三日,令人难以忘怀。
不论是敢于反抗封建礼教的莺莺,还是机巧侠义的红娘,其人物形象,对故事情节的推动作用,都高超于张生,从此点可看出,张生的“主脑”一说,实在有愧。整个故事中如果没有红娘的撮合,张崔二人的爱情难以开花结果,如果没有崔莺莺的敢于反抗,更是不可能得到老夫人的初步认可,张生在戏中仅仅是作了几首诗,写了几句话,其他都是静静地等着天上掉馅饼罢了,并没有做出突出贡献或者牺牲。
所以笔者认为张生并不能称之为《西厢记》的主角,主角只能在崔莺莺和红娘之中产生,因为《西厢记》毕竟是部爱情剧,那么莺莺就应该是当仁不让的主角了,而非红娘。但是如果把李渔大师笔下的“主脑”看做是导火索,那么张生则可以是主脑,张君瑞止为白马解围一事,也可以成立。
参考文献:
[1]李渔.闲情偶寄[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王实甫.西厢记[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7.《西厢记》读后感600字 篇七
古文有着独特的意境,或吟或唱,朦胧清逸,或嗔或怒,忧怨丛生,清新飘逸沉醉之感,唯古文最具代表。而《西厢记》做为元杂剧的压卷之作,加之王实甫功底极为深厚,西厢记自然婉转巧妙、辞藻华丽、诗意氤氲,时而清淡时而浓烈,因此它与红楼也曾齐名。可纵使王实甫文才出众,刻画人物极其细腻,也不能让我喜欢剧中的末和旦。
先谈莺莺,美则美矣,有倾国倾城姿,自然有些追求者。然而这样一个相国千金,却对一个偶尔遇见的男子一见钟情,让我有些不大相信,或许张生真是一个风流倜傥的温润书生,才能让她乱了心神。之后她的唯唯诺诺、犹犹豫豫更是让我不解:明着说张生色胆包天,私下来却为他吟思念之诗;让红娘邀人家“待月西厢”,却在才子到时变了心思、故作正经;对红娘是满腹狐疑,对老夫人也是猜疑颇多但敢怨不敢言。。。也许她的猜疑和怯懦、纠结与胡思,态度的频繁转变、内心的痛苦煎熬,是她和封建礼制不断的斗争吧。但这样的女主,委实让我喜欢不起来。
再谈张生,有一定才情、还会蜜语甜言,虽家道中落,好歹也算高富帅一枚。但我觉得他不是如此完美,甚至还有些奸淫。在普救寺的惊鸿一瞥,睹佳人芳容,便日思夜想,于是搬到普救寺中,幻想与莺莺一起共待西厢、成婚、风光再来、走上人生巅峰,他一阵意淫后还有点小激动呢。可是世事岂能皆如人意?孙飞虎围寺劫婚,情况甚是紧急,张生灵机一动搬来救兵,获得了老夫人准许他和莺莺成亲的好消息;本以为可抱得佳人归,却遭老夫人骗婚,他只能在红娘的帮助下,窃玉偷香、共枕罗衾。。。还好张生在王西厢中并不是个负心汉,待他金榜题名时,骑着骏马迎娶了日思夜盼的莺莺,得了个“天下有情人终成了眷属”的美满结局。
8.《西厢记》读后感1000字 篇八
张生与崔莺莺可谓是郎才女貌,才子佳人。他们几经波折,最终结合在一起。
西厢,明月影,树斑驳,莺莺闺内叹息流。柳遮花映,雾障云屏,夜阑人静,海誓山盟。张生,怨不能,恨不成,坐不安,睡不宁。可爱的红娘,不遗余力,撮合两人的姻缘,直斥老夫人人的背信弃义,可爱可敬,可歌可颂。郑桓,求爱不得,顿生邪念,捏造谎言,企图与莺莺成亲。“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善恶最后终有报,是非曲折有人断。在白马将军的威势下,在铁的事实面前,他原形毕露,羞愧自杀。
读《西厢记》,心中几多波折,几番感动。突破痴男怨女的旧模式,我读到了一种至情、至爱,空气里,多了几分新鲜感。
现实,就是如此地残酷。我们看到了太多的背叛、谎言和眼泪。那冰冷的脸庞、无助的眼神、苍白的面色、随风摇曳的身姿,深深地刺痛了我的眼、我的心。我为之扼腕、为之叹息、为之流泪。静静地,我忘了时间,只剩下他的负心,你的伤心。
你有你的方向,他有他的方向,你记得也好,不记得也好,最好你忘记。抬起你高傲的头,重拾那遗失的美好。你要懂得,他只是你生命中的一个过客,不是你生命的主宰者。既然他不是你,你凭什么把自己的欢乐和幸福都给他呢?你或许会说,你爱他,你愿意为他付出一切。你爱一个人没有错,你痛也没有错。他错了吗?他有爱你的权利,也有不爱你的权利。似乎,他也没有什么可指责的。那是谁的错呢?自我安慰一下,可以说,天不遂人愿,天公不作美,有缘无分。在正确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是一种幸福;在错误的时间遇到错的人,是一种伤悲。你爱或不爱,悲或不悲,都是你自己的事情。他走了,但有更过的人还依然爱着你、关心你。世界不会因他的离开而灭亡,时间也不会因此而静止,你也不会就此消失。遗失的美好,不是指你们之间曾经有过的温柔,而是你心中的理想,你的坚持,你的爱。你只做你自己,不要担心自己的人品问题。如果,你人品不好,为何会有那么多的人爱你?甚至于挑剔的他,也曾经热烈地追求过你呢?萤火虫的光芒怎可敌明月的光芒?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抚慰一下受伤的心灵,深呼一口气,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也许,他一直在默默地陪伴着你,也许,你一直在默默地关注着他。不要再感叹自己的不幸,就那点小破事,能难住睿智的你吗?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多么优美的词句!
亘古至今,爱贯穿一切,它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我愿爱洒满人间,有情人终成眷属。
9.《西厢记》赏读之三:送别 篇九
【剧情背景】
张生借琴音与莺莺互通情意之后,他们的爱情愈发炽烈,在红娘的帮助下,几经曲折,二人终于打破封建礼教的精神束缚。多次约会,私定终身。后来被老夫人察觉,拷问红娘,红娘直言不讳,将事情和盘托出,并反过来责备老夫人背信弃义,劝她接受既成事实,成就张生和莺莺的姻缘。老夫人权衡利弊,只得妥协,但又以崔家“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为由,要求张生次日即赴京赶考,取得功名官职,然后再和莺莺成婚,否则“休来见我”。第二天,张生与莺莺在长亭洒泪而别,二人难舍难分,又呈现出一幕感人的场面,
【原作欣赏】
(说明:下文中的小字部分,方括号内的是舞台说明,括号后的文字是人物的道白。大字部分,方括号内是戏剧曲牌的名字,括号后是人物的唱词。)
[夫人、长老上,云]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筵席:我和长老先行,不见张生小姐来到。
[旦、末、红同上][旦云]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啊!“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怏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⑦,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红云]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
[旦云]你那知我的心里啊?
【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什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⑩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做到][见夫人科][夫人云]张生和长老坐,小姐这壁坐,红娘将酒来。张生,你向前来,是自家亲眷,不要回避。俺今日将莺莺与你,到京师休辱末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
[末云]小生托夫人余荫,凭着胸中之才,视官如拾芥耳。
[浩云]夫人主见不差,张生不是落后的人。[把酒了,坐][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
【小梁州】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
【幺篇】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同。
[夫人云]小姐把盏者!
[红递酒,旦把盏长吁科云]请吃酒!【上小楼】合欢未已,离愁相继。想着俺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比别离情更增十倍。
【幺篇】年少啊轻远别,情溥啊易弃掷。全不想腿儿相挨,脸儿相偎,手儿相携。你与俺崔相同做女婿,妻荣夫贵,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夫人云]红娘把酒者![红把洒科][旦唱]
【满庭芳】供食太急,须臾对面,顷刻别离。若不是酒席间子母们当同进,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虽然是厮守得一时半划,也合着俺夫妻们共桌而食。眼底空留意,寻思起就里,险化作望夫石。
[红云]姐姐不曾吃早饭,饮一口儿汤水。
[旦云]红娘,什么汤水咽得下!
【怏活三】将来的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似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
【朝天子】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耶壁,一递一声长吁气。
[夫人云]辆起车儿,俺先回去,小姐随后和红娘来。[下]……
[旦唱]
【四边静】霎时间杯盘狼藉,车儿投东,马儿向西,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知他今宵宿在那里?有梦也难寻觅。……
【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泪,心内成灰。
【五煞】到京师服水土,趁程途节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
【四煞】这忧愁诉与谁?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10.阅读西厢记读后感600字 篇十
《西厢记》直接切入生活本身,来描绘青年男女对自由的爱情的渴望,情与欲的不可遏制和正当合理,以及青年人的生活愿望与出于势利考虑的家长意志之间的冲突。
如一开场莺莺所唱的一段《赏花时幺篇》: “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写出了生活在压抑中的女性的青春苦闷和莫名的惆怅,在这背后,则存在着她那非出于己愿的婚约的阴影。而张生初见莺莺时所唱的一段《元和令》: “颠不剌的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只教人眼花撩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他那里尽人调戏亸着香肩,只将花笑捻。” 更是非常直率甚至是放肆地表述了男子对于美丽女性出于天然的渴望与倾慕,以及女子对这种渴慕的自然回应。作者以舞台上的胜利,给仍然生活在压抑中的人们以一种心理的满足。表达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美好愿望;从而对封建道德教条的某些方面造成有力的冲击。
《西厢记》剧情上关目的布置巧妙,写得波澜起伏,矛盾冲突环环相扣,山重水复、萦回曲折的复杂情节,是一般短篇杂剧不可能具有的。它不仅使得故事富于变化、情趣浓厚,而且经过不断的磨难,使得主人公的爱情不断得到强化和淋漓尽致的表现。以很高的艺术水平展现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使得它格外动人。 剧中主要人物张生、崔莺莺、红娘,各自都有鲜明的个性,而且彼此衬托,相映成辉;在这部多本的杂剧中,各本由不同的人物主唱,有时一本中有几个人的唱,这也为通过剧中人物的抒情塑造形象提供了便利。
11.京剧《西厢记》观后感 篇十一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它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可以说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
《西厢记》的作者王实甫,元代著名杂剧作家,今保定定兴县人。他一生写作了14种剧本,《西厢记》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是他的代表作。这个剧一上舞台就惊倒四座,博得男女青年的喜爱,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
历史上,“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这一美好的愿望,不知成为多少文学作品的主题,《西厢记》便是描绘这一主题的最成功的戏剧。
《西厢记》 诞生于盛产戏曲的元代,这部作品以深刻的反封建礼教的思想性和精湛优美的艺术性赢得了古往今来无数读者及观众的喜爱。
作品里描写的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简直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而作品的艺术风格,尤其是它那璀灿优美的语言艺术,更令历代各阶层人土,包括自视甚高的历代文人墨客都为之扼腕赞叹不已。正是由于这部作品的出现,作者王实甫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这位来自社会平民阶层的人士与当时另一位戏曲大师关汉卿齐名,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并将它们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创造了文采璀灿的元曲词汇,成为我国戏曲史上所谓“文采派”的最杰出的代表。明朝初年著名戏曲评论家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称《西厢记》:“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本文拟就《西厢记》里所体现出来的这种语言艺术,试为论述二三,管窥之见,浅陋在所难免。
故事梗概:
前朝崔相国死了,夫人郑氏携小女崔莺莺,送丈夫灵柩回河北安平安葬,途中因故受阻,暂住河中府普救寺。这崔莺莺年方十九岁,针织女红,诗词书算,无所不能。她父亲在世时,就已将她许配给郑氏的侄儿郑尚书之长子郑恒。
小姐与红娘到殿外玩耍,碰巧遇到书生张生。张生本是西洛人,是礼部尚书之子,父母双亡,家境贫寒。他只身一人赴京城赶考,路过此地,忽然想起他的八拜之交杜确就在蒲关,于是住了下来。听状元店里的小二哥说,这里有座普救寺,是则天皇后香火院,景致很美,三教九流,过者无不瞻仰。
这张生见到莺莺容貌俊俏,赞叹道:“十年不识君王面,始信婵娟解误人。”为能多见上几面,便与寺中方丈借宿,他便住进西厢房。
一日,崔老夫人为亡夫做道场,这崔老夫人治家很严,道场内外没有一个男子出入,张生硬着头皮溜进去。这时斋供道场都完备好了,该夫人和小姐进香了,以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张生想:“小姐是一女子,尚有
报父母之心;小生湖海飘零数年,自父母下世之后,并不曾有一陌纸钱相报。”
张生从和尚那知道莺莺小姐每夜都到花园内烧香。夜深人静,月朗风清,僧众都睡着了,张生来到后花园内,偷看小姐烧香。随即吟诗一首:“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莺莺也随即和了一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张生夜夜苦读,感动了小姐崔莺莺,她对张生即生爱慕之情。
叛将孙飞虎听说崔莺莺有“倾国倾城之容,西子太真之颜”。便率领五千人马,将普救寺层层围住,限老夫人三日之内交出莺莺做他的“压寨夫人”,大家束手无策。这崔莺莺倒是位刚烈女子,她宁可死了,也不愿被那贼人抢了去。危急之中夫人声言:“不管是什么人,只要能杀退贼军,扫荡妖氛,就将小姐许配给他。”张生的八拜之交杜确,乃武状元,任征西大元帅,统领十万大军,镇守蒲关。张生先用缓兵之计,稳住孙飞虎,然后写了一封书信给杜确,让他派兵前来,打退孙飞虎。惠明和尚下山去送信,三日后,杜确的救兵到了,打退孙飞虎。
崔老夫人在酬谢席上以莺莺已许配郑恒为由,让张生与崔莺莺结拜为兄妹,并厚赠金帛,让张生另择佳偶,这使张生和莺莺都很痛苦。看到这些,丫鬟红娘安排他们相会。夜晚张生弹琴向莺莺表白自己的相思之苦,莺莺也向张生倾吐爱慕之情。
自那日听琴之后,多日不见莺莺,张生害了相思病,趁红娘探病之机,托她捎信给莺莺,莺莺回信约张生月下相会。夜晚,小姐莺莺在后花园弹琴,张生听到琴声,攀上墙头一看,是莺莺在弹琴。急欲与小姐相见,便翻墙而入,莺莺见他翻墙而入,反怪他行为下流,发警再不见他,致使张生病情愈发严重。莺莺借探病为名,到张生房中与他幽会。
老夫人看莺莺这些日子神情恍惚,言语不清,行为古怪,便怀疑他与张生有越轨行为。于是叫来红娘逼问,红娘无奈,只得如实说来。红娘向老夫人替小姐和张生求情,并说这不是张生、小姐和红娘的罪过,而是老夫人的过错,老夫人不该言而不信,让张生与小姐兄妹相称。
老夫人无奈,告诉张生如果想娶莺莺小姐,必须进京赶考取得功名方可。莺莺小姐在十里长亭摆下筵席为张生送行,她再三叮嘱张生休要“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长亭送别后,张生行至草桥店,梦中与莺莺相会,醒来不胜惆怅。
张生考得状元,写信向莺莺报喜。这时郑恒又一次来到普救寺,捏造谎言说张生已被卫尚书招为东床佳婿。于是崔夫人再次将小姐许给郑恒,并决定择吉日完婚。恰巧成亲之日,张生以河中府尹的身份归来,征西大元帅杜确也来祝贺。真相大白,郑恒羞愧难言,含恨自尽,张生与莺莺终成眷属。
《西厢记》歌颂了以爱情为基础的结合,否定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作为相国小姐的莺莺和书剑飘零的书生相爱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以
门第、财产和权势为条件的择偶标准的违忤。莺莺和张生始终追求真挚的感情。他们最初是彼此对才貌的倾心,经过联吟、寺警、听琴、赖婚、逼试等一系列事件,他们的感情内容也随之更加丰富,这里占主导的正是一种真挚的心灵上的相契合的感情。
其次,莺莺和张生实际上已把爱情置于功名利禄之上。张生为莺莺而“滞留蒲东”,不去赶考;为了爱情,他几次险些丢了性命,直至被迫进京应试,得中之后,他也还是“梦魂儿不离了蒲东路”。莺莺在长亭送别时叮嘱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她并不看重功名,认为“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即使张生高中的消息传来,她也不以为喜而反添症候。《西厢记》虽然也是以功成名就和有情人终成眷属作为团圆结局,但全剧贯穿了重爱情、轻功名的思想,显示出王实甫思想的进步性。
《西厢记》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可以说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通过林黛玉的口,称赞它“曲词警人,余香满口”。据说唐朝晚期,大诗人元稹,出生在河内县清化镇的赵后村,赵后村的邻村是崔庄村,崔庄里有一女崔小迎,两人从小一起玩耍,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元稹八岁时父亲逝世,小迎一家更把他当亲人看待。小迎十岁那年,父亲去烟粉作坊做工,举家搬迁。于是便跟随小迎的父亲一起前往。两人经常在斑竹林里逗耍,过家家,拜天地,称公道婆,并在沁园内结识了很多文人过客,如著名的文学家令狐楚,韩愈,白居易,李绛等。受其熏陶,学习诗文,15岁就以明两经擢第。小迎也长得如出水芙蓉,美丽超群,两人私定终生。
元贞十七年春,元稹赴考从政,后深受当时太子少保韦夏卿赏识,权势之下与韦夏卿之女韦丛婚配。从此一生再也未见小迎一面,其妻早逝后,曾多次回家寻找,却杳无音讯。小迎的聪慧美丽,清纯质朴的音容笑貌,缠绕了他一生的梦魂,于是写《会真记》以表衷情,文中将自己化做张生,把小迎化为莺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元稹把对小迎的感情升华到了最高点。
【《西厢记》读后感】推荐阅读:
西厢记读后感高中作文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