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发展的意义

2024-10-19

协调发展的意义(共8篇)

1.协调发展的意义 篇一

(一)能力强的人也要注重人际关系

小昊刚入职,觉得自己好难融入。他发现,坐对面的薇薇每天都会给领导带早点。“马屁精!”他在心里翻了个白眼。再看邻座的小玉,无论谁叫她,都是一副笑盈盈的模样,来者不拒。领导让她关窗户时,她随口说道,“最近雾霾真是太严重了!”领导说,“是啊!外面施工也太吵。”小玉接道:“你是嫌吵呀,那我帮你把门也带上吧!”好有心机!小昊暗想。

很多人也像小昊一样,希望工作就是工作,觉得要凭真才实学胜出才是正道,只有能力差的人才需要搞关系,而搞好关系就意味着溜须拍马,违背心意?这么想,说明你把专业能力强与人际能力强对立起来了。在职场上,想要获得快速成长,得用心经营人际关系:

1. 在互动中体现自己的价值

绝大部分职位都是用专业技能和上下游的环节对接,在与人充分互动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创造价值的。你们对接的品质,直接影响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如果拥有良好的互动意识,那么你遇到攻克不了的问题时,会快速选择求助,借助别人的力量来突破自己能力的上限,你就会看到超预期的结果了。

2. 建设人际同盟

人际同盟并不是指拉帮结派、勾心斗角,而是指:用真诚、合作、乐于助人的态度,赢取同事们的信任和支持。在每一件事上,你都拿出热情友好的态度,力争超越别人的预期;一旦对别人作出承诺,那就风雨无阻、使命必达,成为一个靠谱的人、值得信任的人。

强大的同盟意味着良好的人际生态,能让工作事半功倍;能帮你规避很多风险。

3. 搞定最重要的关系

领导是你最重要的同盟。你必须认真对待和领导的关系,力求达到深度互信的状态。领导是自己职业生涯的守门人,一定要多与领导交流,并认真对待每一次交流。

(二)更好地理解别人的需求

小军连夜加班赶 PPT ,经人提醒才发现自己白忙乎了半夜,原来领导要的是合并最新数据,做一张 EXCEL 表格就行,这本来半小时就能搞定…...

这些职场上很常见的错位,都源于一个假设——我已经了解了对方的意图!其实了解别人并没那么容易做到。有一次我在企业内训时发现个有趣的事:对方员工们认为自己在 86% 的情况下能准确地弄明白领导的意图;可是在领导那一侧,他们认为自己的下属在 42% 的情况下能明白自己的意图,竟然差了一倍!怎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别人的意图呢?

1. 多提问,不怕露怯

你是不是也像小军一样,被交办任务时很少提问?如果你总是不弄清楚对方真正的需求就慌(zì)慌(yǐ)张(wéi)张(shì)地贸然行动,只会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你再强大的技能都会被低估,也就基本告别升职加薪了。

有时候,你可能担心自己提问会露怯,怕被别人质问“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你想想,如果你是新人的时候不去提问,那你打算什么时候问?还有时候,你做到一半了,发现好像有些不对,又不好意思再回上头去问。

亲,文过饰非,只会让问题越捂越大。在工作中,只要不明白,务必耐心地多问,及早提问,切忌浮皮潦草、不懂装懂。

2. 科学提问

作为新人的你,不妨回复“问领导问题”带你看一篇文章《不会问领导问题,还好意思说任务太含糊?》,你也可以拓展阅读更多提问的方法,这有助于你核对清楚任务目标。只有搞清楚别人真实的需求,你才有可能超越他的预期,交出更优质的成果。

(三)同事也能是朋友更好

苗苗懊恼地说:“职场上不能指望和同事真心交朋友!我真诚待人,经常无保留讲真心话,却总是被坑,好后悔!”我问她:“你都说了哪些真心话呢?”苗苗略有所思,迟疑地说:“我和他们聊了最近公司的绯闻,顺便吐槽了一下领导,这些好像不应该说啊!看来真诚也得有所禁忌啊。”谁说不是呢!真诚待人不等于肆无忌惮,交朋友要有交朋友的方式。

1. 和同事做朋友

可能你也听说这样的话:“走出校门后就交不到那么好的朋友了!”这种说法误导了很多人。其实,走出校门后,才是你正式成为一个社会人的开始。你要主动,积极学习新方法,主动和别人建立连接、主动为别人提供价值。

2. 充分利用同事的资源

同事是强人脉。在你未来的生涯中,同事可能是你求助具体问题的咨询对象;可能是你求职的推荐人;可能是你创业的伙伴;还可能是你未来朋友、伴侣的介绍人。一旦同事把你当做好朋友,他可能会动用自己全部的资源来成就你。我在咨询中遇到很多发展很成功的人,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在于:都和历任同事们保持着良好的联系。

3. 讲礼貌

有些人觉得礼貌是虚假的客套,他们觉得如果把“请”、“谢谢”、“可以吗?”、“麻烦你”、“对不起”,这些礼貌用语,如果总是挂在嘴边太见外了! 可是,一个总是不和你商量、不致谢也不道歉的家伙,我猜你是不愿意和他深入交往的。礼貌是个人修养的外在体现。

对于新人来说,除掉刚才这些幼儿园就掌握的礼貌用语之外,我建议你改掉说脏话的习惯。坚决不要把脏话、 Fword 带到工作场景中,这些词并不能帮助你拉近与别人的关系。

你还可以养成一个好习惯:

就是跟别人说话时,先称呼一下对方。张口“哎”一下,或是“那个谁谁”,或是直接说事, 都是很糟糕的做法。所以,再重复一次这个好习惯,跟人说话之前,请先称呼,要是能先微笑一下就更完美了!

2.协调发展的意义 篇二

1 吉林省林下经济发展的现状

吉林省森林资源丰富,林区开展林下生产的经验十分丰富,目前,全省重点国有林区平均公顷木材蓄积量仅为134m3,与开发初期相比,下降幅度达56.3%。商品林中,可供商业性采伐的成熟林剔除不可采的珍贵树种,可供采伐利用的商品材几乎为零,已不具备继续进行商业性木材采伐的资源条件。重点国有林区进入了从开发利用转入全面保护的“休养生息”新模式。没有了木材生产任务,国有林场工人制作木耳菌,搅拌、装袋、摆放、入锅、灭菌,一切流程都有条不紊。依托长白山区丰富的森林和中草药资源,吉林省近年来大力发展林下特色经济,打造了野山参、五味子、食用菌、林蛙等主导产业,使林下经济成为林业转型发展的新亮点和林业职工致富的主渠道。作为替代木材采伐业的接续产业之一,吉林省森林生态旅游呈现强劲发展的良好态势,初步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配套的林业生态旅游服务体系。吉林森工集团已从单纯开发木材资源向综合开发林区非林非木资源转变,2014年木材收入仅占集团全部收入的11%,木材进口加工、森林保健食品、森林生态旅游以及现代服务业成为企业发展的顶梁柱。

2 促进吉林省林下经济协调发展的意见

森林有机食品种类很多,除了林菌、林果之外,还有山野菜、树汁、野生畜禽、药材以及香料等,这些产品都产自森林,完全可以做到无污染、无添加,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食品。近年来,森林产品得到人们的重视与青睐,林区的经济将得到一定改善,但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也给部分不法分子制假造假带来可乘之机,为保证市场稳定,确保人们的饮食安全,要采取相应措施,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2.1 扩大产品宣传

吉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刚刚结束,新的产权主体多为农民,要引导他们依托林地资源走上致富道路。特别是对投入少、见效快、市场前影好的林菌、林果产业,要向林农传递林业政策和致富信息,为推动林下经济开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2 加强技术培训

政府和林业部门要帮助组建专业合作组织,进一步提高林菌、林果质量,帮助搭建企业、农民与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技术推广单位之间的合作平台;积极引进和推广适宜林间种植的林菌、林果新品种,建立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体系。

2.3 培育龙头企业

通过扶持壮大、改革创新、放手发展、大力引进等措施,培育和壮大农业龙头企业,走典型引路的发展路子;继续开展各级重点龙头企业、休闲森林旅游示范企业申报认定,积极争取中央、省级林下经济产业化项目资金,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建基地、深加工、打品牌等;加强与吉林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的合作,重点开展新品种引进、新技术研发等工作;创新完善扶持管理方式,继续打造省级林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开发高端生物产品。另外,组建全省林业产业网络信息平台,联合阿里巴巴等知名网站通过B2B、B2C、C2C等形式,推介产品,使吉林省林下经济产品真正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并创出自己的品牌。

2.4 创建合作示范社

引导合作社按照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营销品牌化、产品安全化以及管理规范化进行发展,推行部门联合评定示范社机制,对经营规模大、服务能力强、产品质量优、民主管理好的合作社,按照县、市、省和国家级逐级梯次申报,创建林下经济专业合作示范社。同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专业大户,积极引导林地依法向专业大户有序流转,实行登记备案制、动态管理,规范发展。

2.5 转变工作重心

加快实现工作重心由抓典型带动向全面到户的转变,突出林下经济发展缺劳力、缺资金、缺项目以及缺技术等群体增收。切实加强帮扶指导,本着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宜劳则劳的原则,与林户协商选好项目。强化政策扶持,整合万元增收专项资金、扶贫资金及其它涉农资金,制定普惠加特惠政策,加大对贫困林户的投入扶持力度。创新龙头企业和林业专业合作社带动机制,大力发展新型股份合作社,增加贫困林户的租金、薪金、股金收入。搞好林业科技服务推广工作,建立包村包户的工作制度,及时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重点加强疫病防控,严防疫病损失。

3 结语

3.协调发展的意义 篇三

【关键词】税务会计;财务会计;适度分离;协调发展;措施

一、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适度分离的意义

1.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税务会计模式

目前国际上的税务模式主要有三种:法德税务模式、英美税务模式和混合税务模式。我国税务会计模式还是趋向于英美税务模式,由于我国税务会计模式建立比较晚,其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有一些小企业还没有实现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税务会计模式的建立。我国将两者进行分离后将有利于会计制度的完善,减少会计制度上的漏洞,利于税务会计模式的建立。

2.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目前,全球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通过降低成本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例如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负担一定的企业所得税,如果将其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就可以大大的降低企业的成本,有效的节约企业的资金,大大的提升了企业的利润,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由此可见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适度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3.有利于税收法规的落实与实施

我国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不仅在经济上进入了新的阶段,而且也为税务会计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发展环境。通过1994年我国的税制改革可以看出税法的独立性,企业所得税制改革、个人所得税制改革、流转税制改革都奠定了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相分离的基础,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适度分离有助于我国税制体系规范化和系统化的建立,是税收政策得以落实和实施的保证。两者的适度分离可以有效的对税收体系进行规范,提高了涉外税收的征管力度,一定程度上防止了税款的流失,维护了国家的利益。

4.有助于降低税收机关的征收成本

在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两者合一的情况下,税务机关无法获取纳税人的全面涉税信息,因此也就增加了税务机关的征收和稽查的成本。然而将两者适度分离后,提高了涉税人会计信息的质量,不仅企业可以保证自身在申报过程中的准确率,同时也降低了税务机关的征收成本。同时,两者的适度分离逐渐完善了税务会计核算体系,稅务机关就可以及时、全面、准确的获取企业信息,这有利于税务机关更好的实施监管,大大降低了税收风险。

5.有利于企业形象的提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体制的不断改革,企业实施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适度分离后,企业内部的税务制度和财务制度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日常的企业管理中的税务问题也有了专门法律规定来解决,使企业内部的税务问题的解决变得清晰明了,这不仅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涉税风险,而且也提高了企业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企业形象的提升有助于博得政府、投资者的信赖,从而获取更多的投资机会,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有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

二、我国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协调发展的措施

由于我国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的不断发展,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差异性越来越明显,两者相分离必然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如何协调两者的关系,降低税收部门的征管成本、节约企业的财务成本是我们值得考虑的问题。下面将就如何对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协调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1.改进会计制度,实现与税收法规的相互呼应

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还处在发展和完善阶段,资本市场也处在逐步的成熟当中,企业经营过程中会计舞弊行为时常发生。由于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是分别建立在税收制度和会计制度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对会计制度进行改进,使其与税收法规相互呼应是十分必要的。具体可以采用以下办法:

(1)对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进行改进,进一步促进会计制度的改革。

(2)明确造成企业贿赂支出、罚金和滞纳金的原因,追究责任到个人,并对造成的相关损失由责任人承担。

(3)会计制度要兼顾税收监管信息的需求,使两者在协作过程中会计制度对税收信息的支持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4)在税收征管过程中要将会计制度对其的影响考虑在内,尽量协调好两者的关系。

2.完善税务会计理论体系

我国财务会计体系的发展已经有一段发展史了,会计理论体系已经比较完善,对企业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指导意义。然而现阶段我国税务会计的理论体系还不够完善,还需要通过会计理论体系的指导,要进一步加强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协调发展,就要在两者分离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对税务会计理论体系的建立,要将宏观的税收学的概念和理论转化成税法学的概念和理论。同时也要根据会计学的相关原理真实的反应企业应该缴纳的税款,进一步促进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协调发展。

3.适当的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引入税务会计

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引入税务会计可以降低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还体现了税收征管的合理性。长期以来我国在税收方面存在着重收入轻成本的问题,导致了征收成本高居不下,实施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后,在确保纳税资料真实性的情况下,可以省略一些与税收无关或者相对次要的会计事项,这样也可以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

4.做好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工作

我国财政部负责会计制度的制定,而税收制度则是由国家税收总局制定的,由于国家机关的不同,其管理目标也有所差异,客观的使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相分离。只有保证财务部门和税务部门更好的沟通,才能保证两者相分离时得到更好的协调,使会计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机制,才能使企业的财务成本和政府的监管成本有所降低,从而降低宏观经济成本在总体上的最小化。

5.加强企业相关财务人员的培训

目前,在我国大多数企业中的财务人员是按照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而进行分离的,许多会计人员并不能同时精通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也就是说不能兼任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记账工作。首先,我国企业要对相关会计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同时胜任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两项工作,能够更好的完成两者的协调工作;其次,企业内部的税务人员也要转变思想,通过学习电算化知识,提高对财务处理的核算效率。再次,国家税务部门也要加大对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税收知识普及力度,使他们及时的了解国家的税收政策,为财务会计与税收会计的适度分离提供条件。

除此之外,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环境下,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借助了大量的现代科学技术。企业采用电算化可以提升会计信息采集的速度和真实性,电算化可以在不增设原始凭证的情况下,实现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开运行,可以说电算化可以为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适度分离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因此企业要加快企业内部的电算化进程,为两者更好的实现分离提供更好的条件。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适度分离对会计理论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我国经济与国际接轨的必然结果。然而我们也要认识到两者分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要结合实际情况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协调,更好的发挥出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适度分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立.新市场体制下我国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差异问题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23期

4.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现实思考 篇四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广东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广东省的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日益扩大的趋势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因而,促进和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寻求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建设和谐广东的客观要求。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体系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目标体系,这个目标体系应该包括四个层次。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动态而非静态的发展目标,更确切地说是一个目标群的集合,即是一个目标体系,这个目标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四个层次:

发展观念上。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的发展观念将得到彻底转变,城乡发展得到同样重视,由以往偏重城市的发展转向城市与农村并重,工业与农业并举,使城乡发展首先能够在发展观念上实现有机的融合和对接,不再区分谁主谁次、谁重谁轻。

工作机制上。系统梳理涉农部门面向农村的职能,对缺位的工作职能进行补充和延伸,逐渐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和工作体系,疏通职能延伸的工作渠道,健全职能延伸的工作体系。在城乡衔接、对接、融合的工作机制和工作体系上下工夫,建立健全和完善城乡无缝对接、有效衔接、相互融合的工作机制,逐渐打破城乡分割、城乡分立的工作体系,实现城市与农村工作的有机协调。财政投入上。转变以往的理财观念和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力度,逐步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扩大涉农资金在农村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强度。

主要发展指标上。例如,使农民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社保水平、医保水平等指标基本向城市居民看齐,力争使城乡发展差距比保持在合理的空间,并不断向国际公认的1.5:1的水平看齐。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判断标准

发展到什么程度才能说已经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形成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格局,可以从经济发展、村镇建设、生活水平、文明程度四个方面来衡量。统筹城乡发展虽然是一个动态、长期的发展目标,但城乡发展到什么程度才能说已经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形成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格局,需要一个明确的判断标准或标志,这个标准或标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

经济发展。通过农民自身经营或参与产业化经营,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农村生产和经营组织形式发生重大变化,以工业化的理念组织农业生产,以商品化的理念经营农产品。

村镇建设。村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卫生建设有较大改观,力争使城乡规划全覆盖到各村镇,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在规划的指导下进行村镇科学、有序建设,大幅度提高村镇建设水平。

生活水平。虽然城市和农村作为不同的地域单元依然存在,但农民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有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农民家庭收支、居住条件、消费水平基本接近或向城市居民水平靠拢。

文明程度。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农民素质有较大提升,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物质文明建设有极大提高的同时,努力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水平。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任务

统筹考虑城乡空间布局,形成分工明确、梯度有序、开放互通的城乡空间结构体系,使城市和农村在规划上实现“无缝对接”。

统筹城乡发展规划转变发展观念,树立城乡一体的规划理念和思想。勇于打破城乡分割、城乡分立的发展局面,使城市与农村有机地融合在规划理念的设计中,彼此不再区分谁主谁次、谁轻谁重、谁先谁后。从我省区域经济发展全局的角度,统筹考虑城乡空间布局,形成分工明确、梯度有序、开放互通的城乡空间结构体系,使城市和农村在规划上实现“无缝对接”。以“全域广东”的理念强化规划的龙头地位和基础作用。整体推进城市和农村的现代化,努力构建城市与农村和谐相融的新型城乡形态。致力于打破城乡界限,实行城乡一体的规划设计,从土地利用到产业布局,从社会事业发展到生态环境建设,都由城市延伸、拓展、细化到每个镇村,实现规划的全覆盖。

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实现园区互动。制定城乡一体的工业布局规划,重点整合镇、村分散的工业开发区,按照区域和园区性质,重新调整、归并为工业集中发展区,发挥园区的集约效应;为更好地发挥我省国家级开发区的示范带动作用,要实现园区之间的互动,即国家级开发区因为土地和劳动力等因素要在异地扩大产能的话,最好在东西两翼或山区县的其他小工业开发区或集聚区内重新配置资源,实现以大开发区带动和促进中小工业集聚区的发展。以工业化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倡导和树立以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以商业化的手段经营农产品。按照工业化大生产、大流通的思路来经营和组织农业生产,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市场经营主体,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将传统农业改造、提升为现代农业。

统筹城乡环境建设加强农村环境建设。坚持以水环境治理、污染治理、农田整理、村庄整治、农村绿化为重点,推进新一轮村庄整治建设;加强农村河涌整治,保护水体安全,把河涌建设成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景观带。加强农村新型

社区建设。遵循“因地制宜、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稳步推进”的原则,科学规划农村新型社区,引导农民尽量往中心镇、中心村集中;探索建立农村宅基地流转补偿和有偿退出机制,通过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创新农村宅基地供应方式;因地制宜地分别采取拆迁新建、整理改建、环境整治、迁村移民等模式,整治旧宅基地。

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推进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把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来抓,努力缓解农村学校师资紧缺问题;建立城乡一体的教育体系,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城乡教师交流、城乡学校“结对子”工程。增加对农村基础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合理确定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使城乡青少年得到质量比较均衡的基础教育;制定城市教师到农村支教、任教的工资、职称评定、待遇等优惠政策;关心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进一步扩大低收入家庭子女免费就学的范围。

统筹城乡卫生服务进一步加大城市卫生支援农村镇村卫生的工作力度。动员和组织更多的城市医院与农村镇村卫生院结成对子开展定点帮扶,以城市医院和镇卫生院签订协议的形式明确任务,突出技术帮扶为主,以派技术骨干挂职、定期派医疗队指导、人才培养、专科建设、医疗行政管理等形式给予帮扶,不断增强镇村卫生院(站)的服务能力。加大投入,提高合作医疗的筹资水平和保健水平。加强镇村医院软硬件建设。

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全面完善农民就业服务体系。积极实施就业培训,把对农民就业管理与培训纳入劳动培训体系中,使农民获得必要的劳动技能培训;统一城乡就业登记制度和劳动力市场,取消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性规定,为促进农民就业创造良好条件。降低创业基金门槛,鼓励城市近郊农民兴办集体经济或观光农业、餐饮服务、文化休闲事业,利用地方山水特色,打造特色旅游。在鼓励农民兴办农家乐餐饮服务、文化休闲等产业中,政府要提供低息的小额贷款,支持农民创业。

5.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篇五

知识网络

采集渔猎时代:崇拜自然

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农业文明时期:改造自然

工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直面环境问题

获取物质和能量 排放废弃物

资源短缺

环境问题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城市地区:环境污染严重 乡村地区:生态破坏较多

环境问题的表现发达国家:能源消耗多,废弃物排放多 发展中国家:人口与发展的双重压力内涵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

公平性原则

遵循原则持续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 庞大的人口压力

面临的挑战严重的资源短缺

深刻的环境危机

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21世纪议程

工业生产:清洁生产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中国的可持续发

展实践

6.中国的人力资本与地区协调发展 篇六

内容提要: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人力资本对于地区协调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从一般意义上分析人力资本对地区协调发展中的作用,然后分析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存量对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最后提出开发和合理配置人力资本,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人力资本 地区协调发展 政策建议

??

人力资本(HumanCapital)亦被称为人力资源,表现为知识、技能、体力(健康状况)价值的总和,是通过投资于卫生、教育等方面而形成的。在早期的经济发展理论中,实物资本被视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20世纪6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逐步认识到人力资本之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有些经济学家甚至将之视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人力资本对于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差距的缩小、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合理的区域分工格局的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从一般意义上分析人力资本对地区协调发展中的作用,然后分析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存量对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最后提出开发和合理配置人力资本,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人力资本对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一)人力资本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因而影响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差距的缩小

根据新古典增长模型,经济增长取决于资本和劳动要素投入的增长,且收入水平低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将高于收入水平高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假以时日,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人均收入差距将不复存在。这是因为,上述新古典增长理论的预测是在假设资本收益递减的前提下做出的。劳动者人均拥有资本量较少的国家,其资本回报率相对较高,因而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战后几十年来,人们看到的是不断扩大的国家之间人均收入的差距。1985~1995年,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年均增长0.4%,而同期发达国家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9%。

为了说明各国经济增长率的差异,20世纪50~60年代,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经验研究。研究发现,相关国家的国民收入增长率均大于国民收入的增长率。如,据美国经济学家所罗门・法布里坎特(Fabricant,Soloman)估计,1889~1957年,美国国内私人经济总产出年平均增长3.5%,而其全部投入年均仅增长1.7%,两者相差1.8个百分点;1919~1957年,前者年均增长3.1%,后者年均仅增长1%,两者相差3.1个百分点。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导致经济增长快于投入增长的原因,一是规模报酬递增的作用,二是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而后者是最主要的因素。据舒尔茨估计,1929~1959年,教育收益占余值增长率(余值增长率=国民收入增长率-国民资源(资本和劳动)增长率)的3/10~1/2。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根据美、英、西北欧9国1950~1962年的统计数据估计,教育、医疗卫生、知识的增进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占余值增长率的60%以上。

1970年,麦迪逊(Maddison)研究了1950~1965年的22个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在考虑了劳动者素质、劳动者年龄构成的基础上,“有效的”劳动供给(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1)就业增长;(2)劳动者素质的变化;(3)劳动者年龄构成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为35%。1972年,纳德里(Nadiri)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显著贡献(A・P・Thirwall,《增长与发展》(中文版),P123,P124)。

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内生增长理论,系统地分析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认为由生产中的专业化知识积累而形成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溢出”效应;研究发展部门的人力资本开发对经济增长将产生促进作用;正规教育开发积累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将产生“内生效应”。

经济快速增长是落后地区缩小与发达地区发展差距的基础。以上分析表明,经济增长速度不仅取决于实物资本的投入,还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人力资本的投入。落后地区要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必须增加对人力资本的投入。

(二)人力资本影响地区竞争优势的构造,因而影响合理的地区分工格局的形成

根据传统的区际分工理论,区域分工决定于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与资本)的区际差异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区域比较优势。一个地区,若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成本低,则专注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若自然资源丰富,则专注于资源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若资本要素富裕,则专注于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在现实世界中,传统的贸易理论解释了很多的区域分工现象。如一些劳动力充沛、劳动成本低的国家,成衣生产和电器装配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发达;一些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金属冶炼及压延产业比较发达。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的贸易理论所不能解释的区际分工现象越来越多。如一些缺少铁矿的国家,钢铁工业却很发达;一些原本缺少资本的国家,造船、汽车等行业却日渐壮大。

事实上,在全球竞争的时代,区际分工日益决定于区域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是在市场区隔、成本差异、产品差异、技术差异、规模经济、创新能力和产业成长环境等基础上形成的竞争能力。根据迈克尔・波特关于区域竞争优势的“钻石体系”理论,一个区域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如下4个条件:(1)生产要素;(2)需求条件;(3)相关产业及支持性产业的表现;(4)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而政府对以上4个方面均可施加影响。在波特的理论中,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等。

显然,根据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人力资本是影响区际分工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影响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看:

1.人力资本影响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形成、生存和发展。自然资源是形成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前提,但是仅有自然资源,而无相应的技术以及掌握技术的各类人才,资源密集型产业便难以形成,即使在特定的背景下得以形成,也难以在逐步开放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

2.人力资本影响产业运行的成本,从而影响产业的竞争力。在技术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作为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生产要素,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及其掌握生产技术的娴熟程度,直接影响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的竞争力。在劳动成本相同的情况下,劳动者素质越高,产业的竞争能力越强,反之亦然。

3.人力资本影响区域的创新能力,从而影响新产业的形成。一个地区的产业体系,通常基于既有的生产要素构成和市场需求结构,但又不完全如此。一方面,生产要素构成可以改变,

如通过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者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结构也可以改变,如通过创新,在日益细化的产品市场中,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如果一个地区有着一支优秀的企业家队伍,那么,这个地区便有可能不断催生出新的产业,从而改变整个的区域分工格局。

(三)人力资本影响落后地区贫困人口的脱贫,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

贫困人口多是落后国家或地区的典型特征之一,而教育和健康是影响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因素。有关统计数据表明,一般地说,贫穷国家是教育设施和基础设施不足的国家,也是成人识字率有限的国家。资料显示,在低收入国家,除中国和印度之外,1995年,男性成人文盲率达37%,女性成人文盲率达55%;而在高收入国家,成人文盲率不足5%;在发展中国家,人均教育支出只及发达国家水平的10%。(A・P・Thirwall,《增长与发展》(中文版),P61和P63~67)。

一般来说,贫穷国家也是人口营养和健康状况差的国家。著名的印度经济学家帕萨・达斯古普塔(ParthaDasgupta)在其开创性的著作《福利与贫困研究》中认为,低收入是营养不良的原因,而营养不良又是低收入的原因,因为营养不良损害了工作效率和生产率。根据世界银行估算,缺乏维生素A、碘和铁而导致的残废、死亡和生产率的降低,在发展中国家造成的损失相当于GNP的5%。

对于贫穷国家来说,投资于教育、健康,将获得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世界卫生组织在印度所做的研究表明,如果在结核病控制项目上投资2亿美元,那么,由于治疗病人成本的减少和生产率的增加,经济收益将达到7.5亿美元以上。(A・P・Thirwall,《增长与发展》(中文版),P74)。

(四)人力资本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因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与此同时,自然资源的急剧耗损和环境质量的不断下降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在这种背景下,实现经济、环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全人类的行动纲领。

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经济发展要以自然资源为基础,要与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但并不否定经济发展要有一定的.速度。事实上,落后地区要赶超发达地区,必须以较快的经济增长为基础。然而,这种增长不能再以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掠夺和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无限制破坏为代价,其方式必须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必须由主要依赖物质资本向主要依赖人力资本转变。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不惟如此,人力资本还可导致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收益递增。收益递增意味着在既定的要素投入条件下,社会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展;或者在既定的产出条件下,自然资源、物质资本等投入减少。这无疑有利于资源的节约和永续利用,从而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二、中国东、中、西部人力资本的差异及其对地区协调发展的影响

(一)人力资本的差异

人力资本涉及到劳动者数量、受教育水平、健康状况等诸多方面,鉴于数据方面的限制,本文只对人力资本的主要方面进行区际比较。这些方面包括劳动力资源总量、人力资本的质量和人力资本的积累能力等。

1.劳动力资源总量的区际差异。测量劳动力资源总量具有一定程度的复杂性,不同的年龄界限有不同的结果;在年龄界限既定的情况下,还要考虑年龄界限之外的人口参加劳动的情况(如少年打工和老年反聘)和年龄界限之内的人口不能参加劳动的情况(如学生、军人)。为简单起见,本文以15岁至64岁作为劳动人口的年龄界限,认为界限之外的人口不参加劳动,界限之内的人口均可参加劳动。以此为标准,则东部劳动力资源总量为35198万,占全国的40.5%;中部为28931万,占32.3%;西部为24399万人,占27.2%。应该说,东中西部的劳动力资源均很丰富。从劳动参与水平来看,各地区均有大量的劳动资源有待动员,但相对来说,西部地区可动员的空间要小一些。见表1。从分省的情况来看,劳动参与率超过80%的省区,西部有两个,中部也有两个,而东部没有。

要准确地反映劳动力的丰裕程度,必须将劳动资源总量与自然资源结合起来考虑。因为,同样的劳动资源量,用于开发不同的资源时,将显现出不同的丰裕或紧缺程度。由于自然资源种类繁多,包括耕地、森林、矿脉、海洋、湖泊等,这些资源又性质各异,很难用一个综合的指标测度,本文权且以耕地面积作为测度自然资源丰寡的代行指标。由此,本文构造了劳动力相对丰裕程度的指标,它等于劳动力资源总量与耕地面积之比。东中西部劳动力相对丰裕程度的比较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东部地区劳动力相对丰裕程度要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劳动相对丰裕程度为12.7人/公顷,而中西部地区不到8人/公顷,东部高于中西部60.8%。另外,数据显示,劳动相对富裕程度最高的地区是上海市,其次为北京市和广东省;劳动相对丰裕程度最低的地区是黑龙江省,其次为内蒙古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表1 东中西部劳动力资源的比较

注:a劳动力资源为~64岁的人口量,耕地面积为1995年数字。在计算中假设年的耕地面积与1995年相同。

2.人力资本质量的区际比较。

人力资本质量与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劳动力健康状况、营养状况甚至劳动者的敬业精神等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由于数据方面的原因,本文只选了若干反映劳动者受教育水平和营养状况的指标进行区际比较(见表2和表3)。在营养状况方面,本文选择了城乡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作为代行指标,以比较区域间的差距。考虑到物价水平对居民食品消费支出的影响,本文还计算了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的价值量构成(由于数据方面原因,本文没有计算农民的食品消费价值量构成)(用居民粮食消费支出与居民食品消费支出之比表示),以反映居民食品消费的质量差异。一般地说,居民粮食消费支出与居民食品消费支出之比越低,居民的食品消费构成越具有营养价值,反之亦然。这是因为,粮食消费比重越高,肉、蛋、奶等副食类产品的消费比重越低,食物消费中的营养成份越低。

表2 东中西部人力资本质量的比较之一

表3 东中西部人力资本质量的比较之二

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整体上说,东部的人力资本质量最高,中部次之,西部再次之。表现在:(1)西部的文盲率最高,高于东部2.81个百分点,高于中部2.91个百分点。在西部12个省区,有6个省区的文盲率超过10%。文盲率最高的省区为西藏,超过30%;(2)东部大专及以上人口占人口的比重和高中及中专人口占人口的比重高于中部,更高于西部。东部每10万人中大专及以上人口超过中部1110人,超

过西部1515人,分别超过中部和西部34.5%和53.8%;每10万人中高中及中专人口超过中部1713人,超过西部3783人,分别超过中部和西部15.5%和42.0%;(3)东部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均为最高,前者分别高于中部和西部810.9元和614.8元,高出49.3%和33.4%;后者分别高于中部和西部252.2元和324.7元,高出63.5%和100.1%;东部城镇居民粮食消费支出与食品消费之比低于中部和西部,分别低3.3和1.8个百分点。如果将中部与西部相比,则可以发现:(1)就城镇居民营养状况而言,中部差于西部,一方面,西部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高于中部,另一方面西部城镇居民粮食消费支出与食品消费之比低于中部;(2)就农村居民营养状况而言,中部好于西部。

3.人力资本积累能力的区际比较。

影响资本积累能力的因素很多,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投入、医疗卫生设施、政府和人民对于教育和医疗卫生的重视程度等。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现阶段,东部的水平最高,中部次之,西部又次之。从政府和人民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来看,由于中国有着“尊师重教”的传统,又由于“科教兴国”战略正在全国实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差别不是太大。为了更加直观地比较人力资本积累能力方面的差异,本文比较了人均教育经费支出、每万人拥有的医生数和床位数的地区差别。无疑,这些指标也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函数。

表4 东中西部人力资本积累能力的比较

注:a为数。

从表4可以看出,东部人均教育经费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地区,其差额分别为176元(与中部比)和191元(与西部比),分别超过中部和西部84.6%和99.0%。除北京、天津和上海市外,全国人均教育经费最高的省区为东部的浙江省,达409元;人均教育经费最低的省区为西部的贵州省,为117元,浙江是贵州的3.5倍。东中西部每万人拥有的医生数比较接近,东部为17人,中部和西部均为16人;每万人拥有的医疗床位数,东部略多于中部和西部,多于中部2张,多于西部4张。除京、津、沪外,每万人拥有的医疗床位数最多的是东部的辽宁省,为45张;最少的是贵州省,为17张;辽宁是贵州的2.6倍。

总的来说,东部人力资本积累能力明显强于中部和西部地区,而中部和西部人力资本积累能力差别不甚明显。

(二)人力资本差异对地区协调发展的影响

1.影响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地区发展严重不平衡是地区发展不协调的重要表现。近代以来,中国地区之间一直存在着发展上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沿海和内地发展的不平衡。新中国建立之后的前30年,中国政府为平衡地区发展,对内陆地区进行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状况。但改革开放之初,地区之间的差别仍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着。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和沿海地区发展战略的实施,地区发展的绝对差距又呈不断扩大之势。根据相关的国际比较,中国的地区差距已属于世界上最严重的情况之一。

改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必须加快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遗憾的是,90年代以来,中西部诸省区的增长速度普遍低于东部省区。虽然,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中央政府加大了对中西部尤其是西部的投入,但是,与东部省区相比,中西部诸省区平均经济增长速度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见表5。由表5可以看出,19、2000年和,中、西部各省区GDP平均增长速度均低于东部的平均水平。

表5 近年来东中西部的GDP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注:a全国平均GDP增长速度为各省区增长速度的平均值,与中国统计年鉴上的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别。

如前所述,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不仅决定于实物资本的投入,还决定于人力资本的投入。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增长率的差别,与实物资本投入差别有关,也与人力资本投入差别有关。年,西部的投资增长率最高,但其GDP增长速度最低;2000年西部的投资增长率高于东部地区3.45个百分点,但其GDP投资增长率却低于东部1.76个百分点。东中西部GDP增长率的差别部分地可以由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投入的增长低于东部来解释。

2.影响地区合理的产业布局的形成。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富集,耕地、能源、矿产资源丰富,中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的78%;西部天然气资源储量占全国的60%,煤炭资源占76%,铁矿资源占52%,锰矿资源占93.3%,铜矿资源占60~73%。中西部一些资源密集型产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比较优势未必能够形成竞争优势。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随着关税水平的降低,国外的资源密集型产品将会以更加低廉的价格进入中国市场,从而对中国的资源密集型产业构成威胁。只有显著提高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降低资源密集型产品的价格,才能保证中国资源性产品的市场不至于丧失,也才能在保持既有市场份额的基础上不断扩大。而人力资本投入的增长是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前提。中西部人力资本投入的不足将影响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农牧业是中西部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现阶段,农牧业在中西部也有着更为重要的地位。2000年,中西部地区尚由69.0%人口主要依赖于农牧业生存;这一水平比东部地区高15.1个百分点。显然,稳定、发展、繁荣中西部的农牧业对于实现地区协调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然而,入世之后,中国的传统农业和畜牧业正在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事实上,现在国外廉价的农副产品对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冲击已经显现。改造传统农牧业,是提高中西部农牧业国内、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根据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的观点,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是引进新的现代生产要素,而引进新的现代生产要素必须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建立一套适于传统农业改造的制度,二是在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为引进现代生产要素创造条件,三是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入。如果说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投入与东部地区存在差距,那么,这种差距更多体现在农村人力资源投入的差别上。人力资本投入的不足将影响中西部地区传统农业的改造。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东部一些产业将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国际资本也越来越关注广袤的中西部地区。外部资本的进入,将促进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升级。中西部地区劳动成本低,2000年,中部从业人员人均劳动报酬为东部的64.0%,西部为东部的71.5%。中西部相对较低的劳动成本对外部资本有着一定的吸引力。但是,区域产业竞争力不仅决定于劳动成本,还决定于劳动生产率。低的劳动成本只有与高的生产率相结合,才能产生强的竞争力。因此,外部资本能否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并不仅仅取决于劳动成本。中西部地区劳动者素质普遍低于东部地区,有可能降低中西

部地区引进外资的能力。

3.影响落后地区贫困人口的脱贫。改革初期,中国有农村贫困人口2.5亿。经过20多年的努力特别是“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实施,至2000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3209万,农村贫困发生率也由1978年的30.7%下降到3.4%。中国贫困人口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福建等8省市的贫困发生率已降至1%以下,基本上消灭了极端贫困。河北、辽宁、吉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河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的贫困发生率在2%到5%之间,这12个省区基本上摆脱了贫困。另外11个省区的贫困发生率仍在5%以上,其中黑龙江、山西、内蒙、陕西、甘肃、云南、新疆在5%到10%之间,西藏、贵州、青海、宁夏在10%以上。导致贫困的因素有多种,有自然的,也有人文的;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其中,人力资本不足是重要因素之一。2000年,国定贫困县的文盲率、半文盲率高达16.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2个百分点;国定贫困县只有9.1%的劳动者参加过培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所做的对国定贫困县贫困影响因素的分析表明,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户主的学历为大专的农户比户主学历为文盲或半文盲的农户成为非贫困户的可能性会增加12%到15%(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P2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人力资本不足,一方面影响了当地资源有效与合理的开发,另一方面也阻断了贫困人口外出打工、挣钱糊口之路。

4.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目前,中国的生态问题已十分严峻。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6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38%,其中西部占水土流失面积的80%左右,每年新增水土流失1万平方公里。退化、沙化、盐碱化草地总面积已达135万平方公里,其中,北方和青藏高原草地“三化”面积已达90%。每年新增荒漠化面积2400多平方公里,其中大部分在西部地区。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正在威胁着中国的长远发展。另外,中国也是自然资源颇为不丰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5%,人均耕地只有44%,人均森林面积只有17%。显然,中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发展必须摆脱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为遏制生态恶化的趋势,国家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加强了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的造林绿化;在广大西部地区,实行了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建设工程。这些工程将对中国的生态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生态问题,必须解决落后地区特别是西部落后地区人民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必须为那里的人民开创一条生存和发展之路。为此,必须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资金支持。然而,资金投入必须与人力资本相结合才能发挥应有的效用。人力资源的不足不利于中西部地区摆脱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从而不利于全国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三、合理开发人力资源,促进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深化认识,制定系统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人力资本的概念被泊到中国之后,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在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过程中,各地纷纷提出了“科教兴省”、“科教兴市”、“科教兴区”的口号,加大了人力资本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然而,应该看到,目前,人们对于人力资本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尚需深化。表现在:(1)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地区依然比较重视物质资本的投入,把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投入置于被动从属的地位。各地热衷于上立竿见影的工业项目,搞有望留名青史的“形象工程”。而由于人力资本建设方面的项目见效慢,且效益不易测度,各地区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往往只停留在政策宣传的层面上。各地均制订了各种各样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如教育规划、下岗职工培训计划等),然而由于投入不足,这些规划往往只能得到部分执行,有些规划甚至根本得不到执行。(2)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各地区往往只重视教育方面的投入,而不注重人力资本建设其他方面的投入。如在广大农村,改革前建立的合作医疗系统基本上荡然无存,传染病防疫体系也因为投入不足而陷于瘫痪状态。事实上,增加卫生保健方面的投入,有利于提高劳动力资源的素质,扩大人力资本总量。(3)在人才培养方面,各地往往? 恢厥痈呒度瞬诺呐嘌???蛔⒅厥视萌瞬诺呐嘌?恢恢厥悠胀教???蛔⒅刂耙到逃?恢恢厥诱?娼逃???恢厥痈髦中问降姆钦?娼逃?#?)在概念上,依然把居民消费仅仅看作是个人满足消费偏好的行为,因此在政策上往往只重视居民消费在拉动总需求方面的作用,而不重视居民消费对于人力资本增长的作用。实际上,居民的消费支出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满足消费偏好而丝毫不提高人的生产能力的支出,一类是提高生产能力而丝毫不去满足消费偏好的支出,还有一类是同时具备上述两种效果的支出。大多数有关的活动显然属于第三类支出。如,提供更多的食物和更宽敞的住房便不仅是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问题,而且还是劳动力资源质量提高的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因此,必须深化对人力资本的认识,全面正确地理解人力资本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系统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二)加大教育投入,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

地区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是逐步缩小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福利水平的差距。根据人力资本的相关理论,增加公共教育投入,是达到目标的一种实在的(effective)和有效的(efficient)支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公共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不断提高,1999年,达到2.79%。但是,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比重仍然偏低。1980~1995年,世界各国公共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平均为4.9%。其中,北美和欧洲发达国家从5.2%上升至5.5%左右,发展中国家从3.8%上升至4.1%。

目前,人均GNP在10000美元以上的高收入国家人口预期受教育年限为,中国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8年左右,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3年,只是略高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从全国的角度来看,东中西三大地区都应该继续加大公共教育经费的投入。

然而,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较大,财力也不尽相同,中央政府责无旁贷地要发挥平衡教育资源的作用,将中央政府掌握的资金资源更多地投向中西部地区。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地方财力较弱,无力将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入到教育之中。2000年,东部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为1663元,中部和西部分别为635元和617元,不足东部水平的1/2;东部人均财政教育支出为319元,中部和西部分别为144元和149元,也不足东部水平的1/2。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普遍低于东部地区,家庭教育经费支出也低于东部的水平。

中央政府对中西部地区的资金支持应集中在基础教育领域,一方面是因为中西部地区因贫困而失学的儿童较多,影响了国民整体素

质的提高,另一方面是因为保证每个公民享受法定的义务教育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利用信贷手段,促进人力资本积累

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人力资本具有与物质资本相同的价值,甚至具有更高的价值。遗憾的是,在国外的资本市场上,人力资本投入的资金筹措遇到的障碍要比物质资本投入的资金筹措多。在国内资本市场上,情况更是如此。

为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1999年中国开始试点国家助学贷款制度,2000年中国全面推开了这种制度。政策规定每个高校20%的困难学生可以申请贷款,每人每年最高贷款额为6000元,还贷期限为8年,贷款学生考上研究生后,还贷期限顺延。根据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估算,全国国家助学贷款每年的正常贷款额应为80亿元,但这些年累计才放贷24亿多元,贷款学生总数不到30万。这种放款不足现象的产生,不是因为贫困大学生不需要助学贷款,而是因为银行出于防范风险的考虑制定了过于苛刻的贷款条件,使得需要助学贷款的大学生望而却步。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必须制定完备的配套措施以支持无担保的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既要保证银行资金的安全,又要保证贫困家庭的学生能够得到必要的贷款。

(四)正确处理“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的关系,有效利用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有限,落后地区的教育资源更为有限。合理地分配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效益的最大化,是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有关调查显示,中西部地区既缺乏高层次的专门人才,更缺乏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层次的适用性人才,包括农牧业实用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

西部人才在地域分布上,过于集中在少数省会大城市,而在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人才极度匮乏。如青海80%的人才集中在西宁市,甘肃88%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集中在兰州市,四川成都的人才总量高出甘孜、阿坝、凉山3个州人才总量4倍多。在行业分布上,西部人才过于集中在机关事业单位,其数量占西部人才总量的80%左右,而全国平均只有59.5%。在事业单位中,西部人才主要集中在卫生、教育行业,这两个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占西部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63.3%,而农业技术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只占18.2%。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西部各省普遍需要农牧业实用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例如云南,大量需要具有高级技术等级及职业技术资格的技师和技术工人,其中,对中级工的需求仍居首位,占总需求的40%左右;对初级工的需求占20%左右;对高级工的需求达到29%以上。

无疑,中西部地区既要培养高、精、尖人才,又要培养具有一定劳动技能的普通劳动者;既要进行“精英”教育,又要进行大众教育。现阶段,中西部地区应将进行大众教育、培养普通劳动者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重视大众教育,不仅是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有效利用有限教育资源的需要。大量的研究表明,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与劳动力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偏好成正比。一般地说,文化程度较高的劳动力比起文化程度较低的劳动力,有更多的机会在发达地区就业。文化程度较高的劳动力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从国家层面上看,优化了劳动资源的配置;但是,若从区域层次上看,则无疑是落后地区教育资源的流失。对于教育资源本不富余的落后地区而言,发展大众教育,更符合实际需要,更能发挥教育资源的效能。

(五)促进人才向中西部地区流动,创造宽松的劳动力流动的制度环境,合理配置人力资本

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通过行政命令的手段将大量的东部人才资源配置了到中西部广大地区,在中西部地区形成了若干人才集聚地区,如西安、成都等。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力资源配置手段的转变和市场在其中作用的增强,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工资差别的扩大,和沿海地区的不断繁荣和内陆地区的相对停滞,中西部地区人才向沿海地区流动的现象日益严重。

要改变“孔雀东南飞”甚至“麻雀也东南飞”的趋势,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其他社会各界的全力配合:(1)中央政府要制订切实可行的鼓励人才向中西部转移的政策,使有志于献身落后地区发展的人士,既能得到经济上的实惠,又能受到社会的尊重。(2)地方政府既要为各类人才(包括本土人才和引进人才)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又要为之创造发挥聪明才智的工作环境,也要为各类人才的子女教育创造优良的条件,以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3)从长远角度考虑,必须进行人才方面的立法,建立相应的制度,确保同档次人才的收入在地区之间达到大体上的均衡。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才东去”的问题。

落后地区一方面缺乏高层次的人才,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大量的低层次的剩余劳动力。促进落后地区劳动力向发达地区的转移是地区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劳动力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不仅能够增加劳动者自身的收入水平,还可以通过劳动资源的再配置、劳动者劳动技能的提高和见识的增长,扩大人力资本总量。由于户籍制度和用工制度的种种障碍,这种劳动力的流动受到了很大限制,必须尽快建立宽松的劳动力转移的制度环境,以合理配置人力资本。

(六)适度开放教育市场,引进外部资金,增强人力资本积累能力

教育是无比巨大的市场。据统计,到2000年,全世界共有5000多万名教师,10亿多学生和成千上万个教育机构,公共教育经费逾1万亿美元;1995年世界高等教育服务贸易额超过了270多亿美元,20估计为800多亿美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教育与科技优势,意欲不断进军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市场。然而,教育是一个特殊的领域,教育市场开放关系到国家主权、社会道德和民族文化继承等重大问题,各国政府对之都采取审慎的态度。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待教育市场开放的态度自然也不例外。

不过,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时,中国政府在教育领域对外开放方面也做了一定的符合中国发展要求的承诺。除一些特殊领域(党校、军校、警校)和义务教育外,中国在初等、中等、高等、成人教育及其他教育服务等5个项目上,均许可外方为中国提供教育服务;并承诺允许商业存在,即允许中外合作办学。

发达国家在外语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以及教育信息化、办学条件等方面具有优势,在教育适应市场需求和国际化运作和管理方面更有比较成熟的经验,教育资源尤其是高等教育资源过剩,输出教育产业的愿望比较强烈。中国中西部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在教育市场开发方面,步伐可以比东部快一些。

当然,对中西部地区而言,教育市场开放,不仅应是对国际资本的开放,而且也应是对国内民间资本的开放。民间资本也可成为中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宝贵资源。

(七)增加农村公共卫生特别是中西部农村

的公共卫生投入,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

农村公共卫生投入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公共卫生投入的不足,严重地影响了中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质量。据卫生部2000年统计资料,农村地区新生儿死亡率为25.8‰,婴儿死亡率为37.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45.7‰,孕产妇死亡率为69.6/10万,分别大大高于城市地区的9.5‰,11.8‰,13.8‰和29.3/10万的水平。另据世界银行考察报告,1993年中国农村最贫困的1/4人口只花费了卫生总费用的5%。大量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的疾病负担集中于贫困和偏远地区。在处于或低于贫困线的家庭儿童中,大约有一半人患有轻度的营养不良。高达90%的贫困儿童感染慢性蠕虫病。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健康状况显示了对医疗卫生服务的巨大需求,而这些需求更多地表现为基本公共卫生需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增加财政对农村的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支出。中西部地区财力较弱,2000年,西部地区医疗卫生财政支出仅为东部水平的2/3,中部地区的支出甚至不足东部的1/2,中央政府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公共卫生系统建设的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编:《九十年代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华夏出版社,1991年。

〔2〕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中文版),商务印书馆,1999年。

〔3〕迈克尔・P・托达罗:《经济发展》(中文版),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

〔4〕谭崇台主编:《发展经济学》,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年。

〔5〕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学习辅导讲座)》,人民出版社,2000年。

〔6〕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中文版),华夏出版社,。

7.德国城乡协调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篇七

一、德国城乡协调发展的经验

从世界城市化进程的视角看, 德国城乡关系沿着“合—分—合”的历史轨迹正步入城乡一体化的高级阶段, 城市化水平达到了90%左右, 形成一种城乡统筹、分布合理、均衡发展的独特模式。

(一) 运用立法形式限定城乡协调发展。

德国为实现“社会公正”的理念, 实行在法律框架下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联邦基本法》规定:国家必须保持联邦地区内人民生活条件一致性的目标要求。在这一基础上, 又制定了《空间秩序法》、《改善区域经济结构共同任务法》、《联邦区域规划纲要》、《结构援助法》、《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等一系列法律, 都将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定位为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共同任务, 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二) 运用规划手段引导城乡协调发展。

德国的区域规划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通过规划将各方面的用地需求协调好;二是通过区域规划, 将各种公用设施在空间上的分布, 既考虑到有利于效率的提高, 也考虑到条件较差地区的特殊要求。特别是上世纪五十年代, 德国开展城乡“等值化”建设。通过土地整理、村庄革新等方式, 实现“农村与城市生活不同但等值”的目标, 使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得以平衡发展。

(三) 运用财政政策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德国的财政政策有横向、纵向之分。横向财政是指各州, 各地方之间实行的财政转移支付, 即财力强的州拿出部分税收收入捐给财力弱的州。纵向财政是上下级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 联邦政府对州、州对地方的财政支持。在政府投资方面, 联邦政府60%的投资资金都流向了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平衡政策不仅使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能力与其支出责任不对称的矛盾有所缓解, 而且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最有力、最直接、最见效的手段。

(四) 运用福利制度保障城乡协调发展。

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很广, 是一个相当完善且庞大的, 包括生、老、病、残、死、伤、失业、就学、住房等方面的体系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弱势群体, 可以通过享受相关的社会福利来维持其基本的生存和经济活动。此外, 德国在社会上没有明显的农工、城乡差别。农工差别只是从事工作性质的差别。只要农民进城工作, 按章纳税, 进入社会保障, 就成为城市居民。上世纪50年代, 出台了农民卖地退休补贴政策, 对农民卖地退休者国家给予额外退休金, 促进了生产方式的转变。

(五) 运用交通系统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良好的区域交通、通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网络为城市均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德国城市化的独特之处在于大中小城市并行发展, 小城镇星罗棋布在全德各地。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在几千人口的小镇, 各项市政设施的水平基本一样, 几无差异。加之方便的购物、餐饮等生活配套条件, 接近大自然的生活环境, 使小城镇拥有大城市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人们可以居住在小城镇而到大城市工作, 亦可以生活、工作在城市, 而休闲、度假在乡村。

二、加快太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考

德国城乡协调发展的特色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也给我很多启示。太谷作为山西中部的农业县份, 只有全方位对接大太原经济圈, 在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上狠下工夫, 方能后发快进, 在圈内城市建设中取得率先突破。

(一) 千方百计增强区位优势。

德国二战后的快速崛起, 得益于便捷、畅通的水陆交通体系。多年来, 太谷到太原车程在1—1.5个小时以上, 导致太谷的区位优势一直处于潜在状态, 呈隐性优势。去年以来, 成功争取正在建设中的三道路:大西客专途经太谷, 并在太谷设站;龙城高速连接太长、太旧、大运三条高速, 并在太谷县城设出口;太原环城高速太谷连接线列入省交通厅重点建设项目, 使太谷的区位优势正从隐性转向显性。不仅大大缩短了太谷与外界、太谷与太原的时空距离, 而且将为太谷直接成为大太原经济圈的重要组织部分奠定了交通基础。

(二) 加大力度发展现代农业。

德国的经验表明, 城市化的过程绝不是消灭农业和农村的过程。太谷是农业大县, 多年来, 依托丰富的光热资源、优良的生产条件、驻县的科研院校, 形成了具有相当发展水平的蔬菜、养殖、红枣、苗木、水果五大优势产业, 成为省城太原的菜篮子。今年, 还被国家列入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因此, 做强、做优、做美农业, 成为当前太谷三农工作的重点。除了积极争取、充分用足上级对农业的扶持政策以外, 还要加大力度发展规模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 大力培育规模农户、合作农户。只有组织化程度的提高, 才有产业化程度的提升, 才有农业现代化的加速, 才有城市化的协调、快速发展。

(三) 坚定不移发展工业经济。

德国凭借发达的工业, 雄厚的财力, 成功地推动了区域协调发展。可以说, 没有工业经济的发展, 就没有城乡协调发展的动力。太谷作为非煤可估量。去年, 规划的水秀新型工贸区。其土地调整使用规划已经市政府通过, 土地规划修编即将完成审批, 特别是随着太太路的开工建设, 开展招商引资、加快工业发展的强势已经凸现。尽管园区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但外界客商看好太谷、看好园区的发展强势, 已经开始显现。现在已有7户企业签约, 投资突破20亿元。随着太太路、龙城高速、大西客专三条高等级道路的竣工, 太谷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将会更加突出, 建设太原至太谷30公里经济带将是屈指可数的事情。

(四) 积极创新打造精品城市。

德国城乡联动的关键是道路的联通, 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是资源的有效利用。目前, 太谷正在按照建设省城后花园的目标, 对外定位为太原的“外城”、“卫星城”;对内勾画了以“一城两镇”为核心、以“中心村和居民点”为补充, 生态农业区、人文居住区、新型工贸区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新格局。规划上, 不仅要覆盖到乡村, 将全县1050平方公里的区域面积进行规划, 而且要深化城市规划, 在原有平面规划、单体设计的基础上, 有选择地开展城市形体、空间规划。同时, 引进市民参与机理性。建设中, 要把城市的功能逐步向乡村延伸, 积极开展道路、公交、旅游、生态环境等城乡一体化建设, 打造城乡一体、城乡联动发展的格局。

(五) 全力以赴推进生态建设。

8.如何实现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篇八

摘要:国民经济这个范畴,包括各部门各行业各企业,如第一产业中的农业、第二产业中的工业、第三产业中的商业、交通运输业等。在不同的产业部门内部又分为许多行业,如农业中的饲养业、林业、种植业;工业部门的钢铁、机械制造工业等:商业中的批发、零售业等。各个行业之间相互联系,形成国民经济的有机统一体。

关键词: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1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规律

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的规律国民经济的运行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如果国民经济的发展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那么它的发展就会遇到波动与障碍。国民经济运行的规律性,主要体现在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上。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就是各个产业、各个行业、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都能相互提供所需要的各种原料、材料,同时又能把生产出的大量产品顺利地销售出去,既要满足各生产企业对生产资料的需要,又要同时满足城乡居民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形成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发展的合理结构,以及各产业内部按比例地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优化,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问题。

农业的发展是保障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的基础。农业生产的产品除了农村居民自用部分外,还要提供给城市居民的生活需要,向部分工业企业提供充足的粮食、禽畜等产品作原料。另外,工业生产的产品。还要有一部分用来满足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的需要,对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规模和发展速度起着重要作用。

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工业部门生产的产品,要能满足工业再生产和城乡居民对生活消费用品的需要。在工业内部各行业和各企业之间,生产的各种劳动资料和各种不同性能的零部件及各种原材料,要能相互满足需要,工业的各行业和各企业的生产才能协调地发展。除农业、工业之外的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商业等行业,也在国民经济的物质生产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交通运输业,生产部门生产出来的产品要经过运输,才能从生产地运到销售地,运输业如果发展不够,就会有一些产品运输不出去而无法销售,会制约生产的发展,所以运输业是和直接的物质生产过程联系在一起的,也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以及各产业内部是相互联系的,需要相互的协调发展,才能促使国民经济结构更加合理。所谓结构合理,就是它们要符合一定的比例关系。它们之间比例关系协调的具体表现,即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相互满足需要,形成资源的合理配置,如果某一种数量的商品不能满足购买者需要,它们的价格不仅会上涨,甚至购买不到,这就会影响购买者的生产:如果某一种类的产品生产过多,大量被积压,这又会造成物资和生产这些产品的劳动力的大量浪费,这两种情况,都会给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损失。为了能使经济结构在发展过程中经常处于合比例的状态,国家还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处理好各产业及其内部之间的比例关系。

2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及其增长速度处于国际前列。然而,在这种高速增长的背后,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各产业之间的比例不尽合理,有些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落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只有对产业结构问题进行战略性调整,同时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集约型转变与全面发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并从根本上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持久性。

从国际经济环境看,经济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在加紧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这对于我国来说,机遇、挑战并存。我国必须实现产业结构与增长方式的调整与转变,这既是我国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从国内来说,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约束日益突出,经济结构调整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是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的中心内容。

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必然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集约化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我们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同时,要注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产业竞争力为中心,消除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与资源、原材料的结构性短缺问题,促进生产要素向效率更高的部门和企业转移,推进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3培养创新发展的经济人才

加快科技发展,实施自主创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都要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3.1中国经济的创新发展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级经济管理人才国民经济是一个整体,因此,管理国民经济的人才,既要能够从全局出发,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同时对国内各地区的企业和全国各行业的发展情况也要有所把握,还要尽可能掌握一些企业经营管理与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情况、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流程等要有所了解,从而在具体工作中能够准确把握经济运行中的实际情况。管理国民经济的高级管理人才,要通过对全国一些地区、一些行业、一些企业进行经常性的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中的各种实际情况,从经济与社会角度考虑生产效率、生产质量、产业结构等等问题,进而采取各种措施,促使国民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

3.2培育一大批具有战略开拓能力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当前,人才竞争特别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培养和锻炼出一批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发展状况,懂经营会管理的现代企业家。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管理者要勇于创新、善于创新,要善于任用一些具有新思想、新方法和创造能力的人才,特别是要有一些高水平的技术专家、工程师、高技能人才等,他们是企业在竞争中发展的源泉,他们的水平是高是低决定着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创新活动的推进,决定着生产出的产品是否是市场上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因此,对具有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要格外重视。

3.3培养一大批高级专业技术与技能型人才人才是企业竞争的核心,有了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企业才能不断进行技术与产品创新。因此,对我们这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尤其需要造就一大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以加速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实力的增强,推动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高技术人才的使用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大力培养出大量的高水平科技专家,他们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圆月下一篇:情人节情侣之间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