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管理制度(共11篇)
1.学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管理制度 篇一
十堰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
教育的实施意见(试行)
十堰市各县、区教育局,各有关直属学校:
为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收义务教育事宜,近年来,我市采取了积极措施,在义务教育阶段以公办中小学为主,确立了一批定点就读学校,并不断扩大定点学校数量,初步保障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政策与发展纲要》等国家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逐步完善流动人口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管理制度,切实保障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权利,推进教育公平,特制定我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实施意见。
一、大力宣传,充分认识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重要意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是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社会群体,他们的顺利就学和健康成长,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关系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贯彻执行法律法规、推动城市建设与发展、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是各级政府的共同责任。各县区和相关学校要加强宣传,切实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坚持依法治教,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深厚的感情和满腔的热情,协调各方力量,尽心竭力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稳定的环境中就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明确责任,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各县区教育局、各学校要明确职责,将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问题作为城镇义务教育普及工作的重点来抓,将其纳入基础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中,要依据城市人口变动、城镇化进程和进城务工人员需求等因素,合理布局中小学校,积极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创造条件,确保流动人口子女,特别是进城务工就业农民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权利得到保障。要畅通入学渠道,降低就学门槛,简化就读手续,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城市儿童少年一样就近、方便、免试、免费接受义务教育。有条件的县区力争实现就近入学,外来人员较为集中的县区应努力扩大定点学校,创造条件尽快过渡到就近划片招生,逐步使所有符合条件要求的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就学实现零障碍目标。
三、强化管理,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制度 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各县区教育局和学校要积极采取措施,充分挖掘潜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队伍建设,优化教育教学管理,完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制度,提升办学水平,切实提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的保障水平,使他们与本市居民子女一样能够接受到较高水平的教育,顺利完成义务教育。
(一)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各县区应积极采取措施,对接收学校予以经费支持和奖励。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纳入接收学校的经费预算中统筹安排,按各中小学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实际在校生数拨付经费,预以保障。
(二)建立健全流动儿童学籍管理制度,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流入地入学的,流入地教育行政部门应为其建立义务教育学籍。中途转学或借读的,教育部门应为其在流入地或回流出地就学建立绿色通道,及时为其办理有关手续,提供相关学籍证明,安排就读学校。
(三)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实行“四同待遇”(同进公办学校,同编班级,同一收费标准,同享各项政策),在学生管理、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考试竞赛、文体活动等方面与城市儿童少年同样对待。同时,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帮扶活动,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实施人文关怀,帮助他们增强学习自信心,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四)坚持“免试、免费”的原则,严禁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人为设置障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严禁举行各种形式的入学考试或测试,平等对待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统一收费标准,严禁以任何理由和任何名义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收取“借读费”、“赞助费”、“捐资助学费”等。同时,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纳入当地家庭贫困学生救助范围。
四、加强监督,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政策的贯彻落实 各县区教育局要逐步建立健全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零障碍的体制机制,提出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对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本地户籍人口子女同等对待。要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对辖区内中小学校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和媒体监督。
十堰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接收管理的暂行办法
为解决我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事宜,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本暂行办法。
一、接收范围:来我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二、接收条件
(一)进城务工人员具有对随迁子女的监护条件,能对随迁子女实施监护。
(二)有相对稳定的住所。
(三)进城务工人员向公安部门申报办理暂住户口登记,取得暂住证。其未满16周岁子女同时办理暂住户口登记,符合管理规定,经辖区派出所出具户口证明证实。
三、接收办法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公办学校接收为主,按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由县区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安排就读相对就近的定点学校。县区教育主管部门于每年新学期开学前向社会公布,并报市教育局备案。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1、符合接收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须在新学年(秋季学期)开学前到实际居住地所在县区教育局教育科由家长提出书面申请并登记报名,填写报名表。一般集中登记报名时间为七月份。
2、学生家长提供相关证明材料:(1)家长提出申请;(2)户籍证件;(3)户籍地乡镇以上政府外出务工证明及子女随同外出就学证明或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开具的《就学联系函》;(4)现工作单位证明或其他就业相关证明材料;(5)父母及学生在十堰市《居住证》或《暂住证》;在十堰市租住房屋一年以上的合同及现居住地居委会和派出所出具的来十堰市居住的证明。
4、报相关县区教育主管部门审定。
5、有关县区教育局统筹、协调安排到指定学校就读。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由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负责解释。
2.学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管理制度 篇二
相对剥夺感是指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与参照群体比较后产生的消极心理状态。国外学者斯托弗、墨顿、古尔及国内学者李俊、马皑、付允等人先后对其加以阐释和研究。它是人对于自身价值期待、价值能力等所持有的态度, 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当选定比较群体后, 人往往将自我利益与比较群体横向比较, 或与“过去的我”纵向比较, 如果比较的结论是负面的话, 就容易产生自身价值期待与价值能力不一致的相对剥夺感认知。相对剥夺感并不是绝对剥夺, 而是社会比较后的相对剥夺, 它是社会比较的结果。相对剥夺感是动态发展的, 它会随着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经济收入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简称随迁子女) 就读职业学校的数量逐年递增。以上海市为例, 上海市中职学校对随迁子女的招生规模逐年扩大, 从2010年50所中职学校招录4 200人上升到2014年64所中职学校计划招录1万人, 招生区域和专业均逐年扩大。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相对剥夺感是弱势群体的基本心理特征。由于家庭环境、生活习惯、社会环境等的差异, 与本地学生相比, 随迁子女学生往往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如果缺乏有效的干预疏导措施, 他们可能会产生相对剥夺感, 由此带来一定的社会问题隐患。
国内外学者, 如Hey和Lambert、Yitzhaki、付允等人均提出了相对剥夺感的研究模型。这些模型的共同特点是将平均月收入作为相对剥夺感的测度指标, 研究的目标群体主要是有稳定经济收入来源的社会成年群体, 如公务员、企业工人、退休职工等, 他们的人生观已成熟, 相对剥夺感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容易量化测量。然而, 中职学校的随迁子女学生群体, 他们的年龄大多处于14~22岁之间, 人生三观和心理发展并不成熟, 对家庭的依赖程度大, 这些特点都与社会成年群体不同。因此, 上述研究成果并不适宜直接应用到职业学校的随迁子女群体中。此外, 李宁等人仅从理论上试图对农民工子女的相对剥夺感的表现、诱发因素和疏导机制进行解释, 但缺乏系统翔实的实证研究。因此, 有必要开展实证研究, 掌握相对剥夺感在中职学校随迁子女学生群体中的分布、影响因素等, 为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抽样方法与工具
(一) 抽样方法
本研究的对象是中职学校的随迁子女学生和上海生源学生。随迁子女学生指外省市户籍, 随父母或亲属在沪务工生活并在上海市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上海生源学生指有上海户籍、在上海参加中考并在本市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
研究采用多阶段抽样, 中职学校选取随迁子女学生招生人数较多的上海食品科技学校和上海石化工业学校, 所有样本均来自两校在读的随迁子女学生和上海生源学生。采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式。总共发放调查问卷450份, 回收有效调查问卷385份 (有效率85.6%) 。其中, 随迁子女学生问卷350份, 有效回收315份 (有效率90.0%) ;上海生源学生问卷发放100份, 有效回收70份 (有效率70.0%) 。
(二) 样本分布
所有调查样本中, 男生180人 (占46.8%) , 女生205人 (占53.2%) ;独生子女89人 (占23.1%) , 非独生子女296人 (占76.9%) 。学生的年龄集中分布在15~22岁区间内, 就读的专业涉及食品生物工艺、化学工艺、财会、汽车维修、机械加工与制造等多个专业。随迁子女群体中, 学生籍贯包括安徽、江苏、浙江等全国10余个省市区。安徽籍贯生源141人 (占44.8%) , 其次是江苏生源45人 (占14.3%) 和四川生源29人 (占9.2%) , 总体上与上海市中职学校生源分布吻合。
(三) 抽样工具
相对剥夺感调查问卷
借鉴《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付允设计的相对剥夺感调查问卷, 从中职学生实际出发, 编撰了符合中职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相对剥夺感调查问卷, 对相对剥夺感在中职学校随迁子女及上海本地生源学生中的分布程度、影响因素等开展调查和访谈。
学生家庭基本信息调查问卷
自编家庭基本信息调查问卷, 对受访学生的籍贯、家庭成员、父母婚姻状况、家庭月平均收入等家庭信息统计归档。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调研结果
(一) 随迁子女的相对剥夺感调查
对随迁子女群体的相对剥夺感分布和相对剥夺感对他们行为的影响等展开了针对性调查 (详见表1) 。调查结果显示, 随迁子女相对剥夺感均值为1.97 (标准差为0.938) , 总体处于“很轻”的状态。34.6%的学生明确表示没有相对剥夺感, 58.7%的学生表示存在轻微的相对剥夺感;仅有6.7%的学生主观感觉相对剥夺感较严重, 这部分学生给出的理由是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家庭环境不和睦、遭遇了不公平对待等。对所有随迁子女学生样本进行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测试显示, 76.2%的学生总均分在1~2.5之间, 17.5%的学生总均分在2.5~3.5之间, 6.3%的学生总均分在3.5~4.5之间, 测量结果总体正常。
关于“相对剥夺感是否会影响你对社会的看法或你的行为”做进一步调查, 结果显示, 84.1%的学生表示没有影响或影响甚微, 有15.9%的学生表示由于相对剥夺感而对社会的看法或行为产生“困扰”。“困扰”主要指对家庭或学校的信任降低、与家长或朋友关系紧张、对社会产生负面消极看法等。但98.2%的学生表示这种“困扰”并不至于诱发他们产生危害社会的行为, 学生表示这种“困扰”持续时间不会太长, 2周之内可自行缓解, 仅有1.7%学生表示这种影响会持续2周以上, 但并不会产生持续半年以上的影响。因此, 调查结果表明, 相对剥夺感在中职学校随迁子女学生群体中分布不广, 对学生行为的影响较小。
(二) 相对剥夺感的影响因素调查
一方面对学生在家庭、学校生活学习的主观感受 (如生活满意度、公平感等) 进行调查;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家庭信息进行调查。
*采用反向五级计分制: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中等;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采用正向五级计分制:从无;很轻;中等;偏重;严重***列举出占比前三位的数据
学生的主观感受调查
(1) 从表1可以看出, 关于“家庭收入满意度”, 85.4%的学生对家庭收入满意, 不大满意的学生占14.6%。大部分学生对家庭收入满意原因的, 解释是因为家长能够满足学生的一些要求, 如手机、衣服、零用钱等, 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满意度和幸福感, 这也是另一部分学生对家庭收入不大满意的原因。由此可见, 学生对收入的理解, 往往与成年人对收入满意度的理解是不同的。相比之下, 学生对收入的理性认识要弱得多, 感性认识要多些, 学生更多的是关注家长是否能够满足自己的一些实际需要。 (2) 关于“纵向满意度”, 92.4%的学生表示相比于三年前的生活, 生活满意度有较大提高。正是由于学生在家庭收入满意度和纵向满意度上表现出色, 针对“生活满意度”的调查中91.7%的学生表示满意。 (3) 关于“比较群体”, 74.6%的学生会选择与自身生活圈中的亲人、同学、朋友比较, 比较的内容不只是家庭收入, 学历、容貌、手机、电脑等也会进入比较范围。 (4) 关于“公平感”, 87%的学生表示经历过不公平事件, 次数在5次之内。学生反映不公平事件大多围绕班级人事遴选、劳动分配、荣誉评选等。从调查结果来看, 绝大多数受访学生对家庭生活表示满意, 同时他们对公平的诉求也比较强烈, 这说明他们公民意识的觉醒。
学生家庭信息调查
本研究选为样本的进城务工家庭基本分布在上海市金山、奉贤、松江、青浦等郊区, 家庭的社会关系大多建立在同乡或亲属的关系网络上, 95.1%的家庭有稳定的社会关系网, 其中85.6%的家庭属于举家外出。家庭成员大多在4~5人, 独生子女家庭占比并不大。75.5%的受访家庭来沪就业的时间长度在三年以上, 大部分家庭已经有了稳定的生活经济来源和生活圈。从表2可以看出, 随迁子女学生的家长多为40~50岁年龄段的老一代农民工, 家长的学历普遍不高, 高中及以下学历人数为307人, 占97.4%, 这也会限制他们就业的范围, 家长多从事制造业、住宿餐饮、批发零售、建筑装修等工作, 总体就业格局并不太好。学生家长平均月工资 (主要指家庭每月的总收入) 是2305元 (标准差2434.1) , 与全国2013度农村外出农民人均月收入2609元大致持平 (数据来源: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 收入水平并不高。然而, 这并不妨碍他们对子女生活的支出。调查显示, 对于子女的生活消费支出, 76.3%的随迁子女家长表示对于学生消费支出都给予得较为充足。学生家长婚姻正常的为271人, 占比86.0%;离异及其他情况的为44人, 占比14.0%。这表明大多数学生家长具有稳定的婚姻。从调查结果来看, 虽然随迁子女学生家庭的总体收入并不高, 但他们的家庭生活大多数较为稳定。相对稳定的家庭环境, 也会对人的幸福感有着积极影响, 成为有效阻挡不利因素的“避风港”, 这也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 与上海生源学生群体的比较
为保证研究的科学性, 笔者对上海生源学生做了对比研究 (详见表3) 。统计分析表明, 随迁子女学生群体和上海生源学生群体在相对剥夺感的相关调查研究中并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 两群体在心理发展水平上有较高的一致性。对两群体相对剥夺感进行独立T检验, 在方差齐性的情况下, 两群体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 (Sig双侧=0.115>0.05) 。这说明虽然两个群体在家庭、学校环境上存在差异, 但这种差异并不足以造成他们对相对剥夺感的看法产生显著区别。
*采用反向五级计分制: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中等;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采用正向五级计分制:从无;很轻;中等;偏重;严重***列举出占比前三位的数据
(四) 相对剥夺感影响因素的研究
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相对剥夺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家庭收入的满意度 (-0.583) 和公平感 (-0.247) , 它们都与相对剥夺感显著负相关;性别、年龄、籍贯、父母的学历、婚姻并未显著影响相对剥夺感 (详见表4) 。数据同样显示, 家庭经济收入 (0.526) 和学生需求被满足度 (0.472) 显著影响学生对家庭收入的满意度。
*在0.01水平 (双侧) 上显著相关
讨论
(一) 相对剥夺感模型的提出
通过对职校学生相对剥夺感的实证调查, 借鉴李汉林、付允等学者的相对剥夺感模型建构理念, 笔者提出了相对剥夺感的数据模型 (见图1) , 并对其主要影响因素及对学生个体行为产生影响的途径加以总结阐释。
相对剥夺感的影响因素分为两类:显著性因素和非显著性因素。
显著性因素指在数据分析中相关性显著性的影响因素, 主要指家庭收入满意度和公平感。家庭收入满意度与学生家庭的实际收入和学生需求被满足度密切相关, 这也提示我们应关注学生的需求, 引导学生家长合理满足学生的需求, 这有助于消减相对剥夺感;公平感主要来自学生的主观感受, 学生感受到的公平感可能会与客观事实有所偏差, 但这并不能否认公平感对相对剥夺感的重要影响。因为相对剥夺感也是一种主观感受, 而且公平感的大小会显著影响相对剥夺感。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同样会有公平对待的诉求, 能否享受到公平待遇, 也是影响相对剥夺感的重要因素。公平理论认为, 公平感的提升最终的解决途径是来自组织成员对组织的认同感的提升。这也提示我们在学校教育中要注意合理疏导学生的负面情绪, 处理班级事务要保持公平。
非显著性因素指在数据分析中相关性并不显著但实际与相对剥夺感有关联的影响因素, 主要包括学生父母的学历、工作、婚姻等。它们在客观上会对人的相对剥夺感产生影响。这些因素在调查结果中相关性不显著的原因, 可能是学生并不能认识到父母的学历、婚姻状况等“隐形”因素会对家庭收入有很大影响。学生看到的更多的是直观的收入, 而受限于他们人生经历, 往往会对收入背后的重要因素缺乏深刻的认识。
相对剥夺感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主要是通过生活满意度的中介效应调节。调查进一步证明有相对剥夺感的学生的生活满意度不高 (弱相关, -0.312) 。生活满意度会影响人的行为, 相对剥夺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成员生活满意度的下降, 从而导致个体行为的偏差。
(二) 相对剥夺感的干预策略
作为学生和家长沟通的中介和缓冲器, 学校应在德育管理中重视相对剥夺感这一心理问题, 在提升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公平等方面做文章, 这有助于消减相对剥夺感。
首先, 要切实有效提升随迁子女学生群体的幸福感。幸福感与生活满意度显著相关, 两者相互关联, 提升幸福感更具有操作性。幸福感可以传递, 周围幸福人群比例越多, 人的幸福感往往更高。调查发现:在外出务工者群体中, 认为周围幸福家庭占大多数的人, 比认为周围幸福家庭只占极少数或者少数的人, 幸福感得分分别高出1.61分和1.25分 (数据来源:2013年中国家庭幸福感热点问题调查) 。
相对剥夺感是比较的结果, 是一种“负能量”的比较。学校应充分扮演传递幸福感正能量的角色, 开展切实有效的活动, 引导学生多做正能量的比较, 多看多听生活中积极向上的人和事, 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做好宣传和引导。这样, 学生的正面情绪会得到强化, 负面情绪会相应弱化。
其次, 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公平。进城务工人员存在融入本地社会的困扰, 随迁子女也在入学、医保等方面存在不公平待遇, 这些不公平都是相对剥夺感的潜在诱因。因此, 学校应有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公平的涵义, 引导学生认识这些不公平问题产生的时代背景, 引导学生理解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一个阶段性问题, 这些问题会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而最终解决。
研究结论
第一, 相对剥夺感在中职学校随迁子女学生群体中轻微存在, 在分布广度、对学生行为的影响程度上都不大。
第二, 相对剥夺感在随迁子女学生和上海本地生源学生群体中的分布、主要影响因素等具有一致性, 并没有显著性的差别, 总体符合该年龄段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总体水平。
第三, 相对剥夺感与家庭收入满意度、公平感存在强烈的负相关, 其中, 家庭收入满意度影响最大, 其次是公平感。
3.学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管理制度 篇三
【关键词】学校体育;公办学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社会融合
1前言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进城务工人员的规模持续扩大,其结构也发生重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由过去分散的“单身外出”方式转变为“举家迁徙”,呈现出家庭化流动的趋势。这种人口流动现象持续十余年之后,庞大数量的第二代移民已经出现。2001年国务院颁布文件要求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两为主”方针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2003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通知,要求流入地政府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的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入学。同年9月份,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办公厅又颁布意见,强调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2006年国务院颁布意见要求公办学校要在管理和收费方面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一视同仁。2010年国家再次强调落实“两为主”的方针。资料表明:在上海市公办学校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的比例已经达到70%,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以及与所在城市社会融合问题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教育是完成社会融合的根本途径。〔1〕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学校体育在促进公办学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社会融合方面应发挥其重要的作用。由此,本文试图从公办学校在校生中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本地子女之间不同层面文化冲突入手,分析这些文化冲突在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探索利用学校体育促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相关措施。
2社会融合与文化冲突
社会融合是相对于社会排斥而言的,社会融合也称为社会整合或社会融入。本文所研究的社会融合特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流入地就读学校、同伴群体的融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作为流入地就读学校、同伴群体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接受程度,体现在流入地就读学校、同伴群体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主观接受方面;另一方面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对流入地就读学校、同伴群体的接受与适应程度,体现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学校与同伴群体的互动状况。
国际移民理论认为:移民在流入地一般会表现出马赛克般的群体分割、文化多元主义和远离主体社会(边缘化)的生存状态,这种移民“非融合”现象主要是由于流入地与流出地之间的文化差异所致。异质间文化的抵触、排挤、矛盾就会在文化主体间交往时产生不和谐、摩擦乃至对抗,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冲突。现阶段在公办学校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大多承载的是农村文化,而所就读的学校、本地子女大多承载的是城市文化,两种文化并无优劣之分,但存在文化之间的差异,研究在公办学校中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的冲突所在,继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化解将有助于社会融合的产生。
3现阶段公办学校中不同层面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文化冲突的分析
根据文化结构的“洋葱头”理论,文化可分为表层、中层和深层。这为分析现阶段公办学校中不同层面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文化冲突提供了一个立体框架。
3.1表层文化冲突
表层文化冲突主要指语言、衣着等方面引发的冲突。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也是人与人交往的最直接的工具。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于家庭、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刚刚进入公办学校就读时往往或多或少带有乡音。乡音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产生的烦恼和障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浓重的乡音给交流带来了不便,使他们不敢在公共场合讲话,继而在学习过程中影响他们与老师、同学的正常沟通与交流;二是乡音常常被本地的学生嘲笑,使他们感到自卑。
衣着作为无声的语言,在诠释着主人的家境、消费品位和地域特色。现实中来自农村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于衣着上与城市的本地子女存在的不同或者卫生状况相对较差,往往会被城市的本地学生嘲笑、讥讽,同样会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产生自卑心理,影响他们的学习以及与同学的沟通与交流。
3.2中层文化冲突
中层文化冲突主要涉及学习习惯、教育方式等方面。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调整自我,适应学习环境,克服种种困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一种能力倾向,也可以说是一种学习适应能力。现阶段公办学校中学习习惯的冲突主要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不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在听课方法、记忆和思考的方法、应试的方法等方面与当地孩子存在差异,并且由于学习环境的更换,造成了他们的学习中断,学习内容残缺不全,使他们获得的基本技能较差。
教育方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实现其教育思想的策略性途径。其主要冲突是进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以前就读的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相对低于城市学校,农村的学校在教育方式上多采用适合其环境的方式方法,并且在部分学科的掌握上存在“学科空白”的现象,学生对体育、美术、音乐和计算机等知识掌握很少或者是一片空白〔5〕,而城市学校提倡“素质教育”,两者之间存在差异。此外,目前公办学校中部分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排除在他们关心照顾的范围之外,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被“边缘化”,这些妨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
3.3深层文化冲突
深层文化冲突主要涉及身份认同、他人的认同感等心理层面的因素。身份认同是人们属于某一社会范畴或群体的自我意识及其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的认可。具体讲,身份认同是人们对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位置、角色、形象和与他人的关系的性质的接受程度。身份认同直接影响人们与其他人、其他群体关系的亲疏远近,和睦冲突、考大学是社会心理融合的主要方面。〔3〕现阶段在公办学校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中很大一部分对“我是谁”的问题相对困惑,因为他们可能出生在农村,学习、生长在城市,但到了考高中、考大学的时候就要重新回到户籍所在地,所以这部分学生对这个问题相当无奈。
他人的认同感是人和人在交往的过程中、社会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互动的感情, 在这里主要是指其所在城市学校本地同学、教师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身份的一种认可程度。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视为正常的同学,不仅要通过学校本地同学、教师观念的改变,更需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通过自身的努力得到别人的认同。
在社会融合过程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表层或中层的文化冲突,是可以通过一些硬性措施予以解决,而社会心理的融合障碍则是深层次的、较难解决的障碍,它可以通过解决表层和中层融合冲突的过程进行潜移默化的改变。
4影响社会融合相关因素在学校体育中的具体表现
体育,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这是毛泽东对体育重要性的评价。学校体育是一个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是对人体进行培育和塑造的过程;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体育不仅本身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整个社会产生的影响也是非常深刻的。
学校体育包括体育课的教学、两操与体育锻炼的开展、学校运动竞赛等方面。影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三个层面的文化冲突在体育课的教学、两操与体育锻炼的开展、学校运动竞赛中有不同的具体表现。
4.1影响社会融合的因素在体育课教学中的具体表现
公办学校中的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身体素质较好,但学习习惯、教学常规的遵守、基本技术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相对薄弱。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在体育课教学中影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因素主要涉及体育课的编班、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成绩考核等方面。
体育课教学如何编班是影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能否融入到学校和本地学生中去的首要方面,如果刻意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分开教学,不仅不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社会功能,而且会产生人为设置的一堵分割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本地子女的“墙”。
体育教学内容有基本内容和拓展内容,内容排列方式有直线排列、螺旋排列、混合排列,教学方法也多种多样。如前文所述:学习习惯、教育方式的冲突是影响社会融合的中层文化冲突,而公办学校的体育课教学中的教学内容缺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喜闻乐见的项目,内容的排列上未充分考虑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基础以及体育技能掌握的程度,教学方法上体育教师没有有意识地选取那些促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相互融合的“合作学习”等方法,这些都影响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对体育的学习热情以及养成良好体育学习习惯的养成。
体育课成绩的考核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更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目前公办学校体育课成绩的考核方面采用的是统一的标准与方法,未充分考虑由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本身的基础以及体育学习的连贯程度。统一的体育课成绩的考核不利于激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体育学习的兴趣,不能有效地减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自卑感,影响其自身的认同感。
4.2影响社会融合的因素在“两操”中的具体表现
两操是指早操和课间操,它是学校作息制度中规定的、学生必须参加的体育活动。如前文所述:着装的不同、生活学习习惯的不同、归属感与认同感分别是影响社会融合的表层、中层、深层的文化冲突,而“两操”中学生集合期间的“快、静、齐”、做操时学生着装的统一、动作的整齐划一往往是衡量一个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学生的组织纪律性、良好生活与学习习惯的重要指标。在两操的开展过程中有目的地强调这些“细节”将有助于缓解文化冲突,促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
4.3影响社会融合的因素体育锻炼开展过程中的具体表现
体育锻炼是以自然班为单位,采取小组或个人的形式进行的课外体育活动,我国的教育制度规定每个班级每周应安排两次体育锻炼。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中,大都以个体的方式进行活动,而班级体育锻炼这种形式则提供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更多的相互了解、交往的机会,通过一起打球、一起锻炼,有助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的相互认同。
4.4影响社会融合的因素在学校运动竞赛中的具体表现
如前文所述:身份的认同、他人的认同感是在社会融合中较难以解决的因素。随着我国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以班级、学校为单位的各类阳光体育比赛日益增多。在学校中,各项运动运动队的学生往往对其他学生起着榜样作用,受到大部分同学的崇拜和尊敬。如果能让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加入到运动队中,参加各类体育比赛,这不仅可以消除他们自卑、自闭的心理,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班级、学校的一员,提升自我认同感,而且还能够通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比赛中为班级、学校取得荣誉,使所在学校、本地子女提升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认同感。
5利用学校体育活动促进公办学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相关措施
5.1体育课教学中的相关措施
学校、体育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让公办学校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本地学生一起上课、一起学习是促进社会融合的第一步。
在体育课教学内容方面不仅要考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运动基础,而且还要考虑农村、城市文化间的相互学习与沟通,应选取“多元化”的体育教学内容,开设多样化的体育校本课程,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通过学习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体育校本教学内容,实现相互了解与认同。
教学手段与方法的选取,首先应采用鼓励等手段培养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遵守课堂常规、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课堂教学中提倡合作学习,增加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本地孩子一起学习、活动的机会,使他们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消除隔阂,增加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自身的身份认同和本地学生对他们的认同感。第三,体育教师对待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本地学生要一视同仁,多鼓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激发其学习的热情。
在体育课成绩考核方面应采用差异化、发展性方法,减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自卑感,激励其学习的兴趣。
5.2“两操”开展中的相关措施
学校首先要改进两操内容,增加一些既符合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喜爱的又受到本地学生欢迎的内容。第二,强调全校学生统一着装,消除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着装问题上的融合障碍,增加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和自我归属感。第三,强调集合的“快、静、齐”、动作的整齐划一,集合时间上进行规定,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与良好的学习习惯。
5.3体育锻炼活动中的相关措施
学校在安排体育锻炼时可以组织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对抗赛,或是合作性的趣味体育活动,如托球跑接力赛等,让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人际交往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也能增加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本地同学对他们的认同感。
5.4学校体育竞赛中的相关措施
学校的各项运动运动队应主动吸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让他们在运动队里找到自己的价值,认同自己的身份,产生自信,如,校手球队、篮球队、田径队、花样跳绳队等。还应尽量让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参加学校、区级、市级组织的运动会,上海市宝山区高境三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区阳光体育大联赛手球比赛中连续三年都获得中学组前三名;在2011年篮球比赛中获第一名。这无疑增加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对学校的归属感,从而在心理上促进他们的社会融合。
6结论
(1)从文化的角度影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因素分为三个层面,分别为语言、衣着的表层、学习习惯、教育方式的中层以及自身和他人的认同感的深层。
(2)学校体育活动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促进作用应体现在体育课的教学、两操与体育锻炼的开展、学校运动竞赛中。
(3)在体育课教学中最好进行合班上课,选取“多元化”的体育教学内容,开设多样化的体育校本课程,在教学中一视同仁,在成绩评价上采用差异化、发展性评价等手段与方法,在语言、服装、学习习惯等方面促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
(4)在“两操”、体育锻炼、学校体育竞赛中培养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集体感以及本地学生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认同感,从而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心理层面的融合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立忠.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整合及其对策〔J〕.南方农村,2007(1),11-12.
〔2〕周皓、章宁.流动儿童与社会的融合〔J〕.中国人口科学,2003(4),21-24.
〔3〕 白文飞、徐玲.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身份认同问题研究——以北京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2),18-25
〔4〕 计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如何融入城市学校〔N〕.中国体育报,2010-01-06(3)
〔5〕 陈怀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社会适应性问题研究——以兰州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06(4):13-36.
4.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实施方案 篇四
落实义务教育“两为主”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快我校义务教育事业发展,促进教育均衡,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办人民满意教育、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目标,坚持面向全体儿童少年,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教育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保障水平,为广大儿童少年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教育事业稳步快速发展。
二、工作措施
一是纳入全校教育发展规划。我校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全校教育发展规划,列入教育经费预算。同时,对随父母进城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就近入学,并做到应入尽入。严格要求各分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接收经教育行政部门认定分配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不得举行或者变相举行与入学挂钩的选拔考试或者其他行为的测试,对接受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较多的分校,在师资配备等方面给予倾斜。
二是清理规范有关制度。进一步清理和取消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歧视规定和不合理限制,在入学过程中,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所有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学校都不得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打工子女学校”等岐视性字眼命名,或在学校内单设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班。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实行“四统一”即与城市学生一样统一管理、统一编班、统一教学、统一安排活动。根据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实际情况,完善教学管理办法,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在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课外活动等方面,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市学生一视同仁。三是实行转入转出制度。根据农民工流动性大、就业不稳定、住所不固定的特点,要求接受学校简化学籍变更手续,做到随时发生、随时办理,以方便进城务工农民家长和学生。同时,加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转入转出制度管理,防止出现辍学现象。
四是建立管理档案库。为全校所有外来务工人员建立了资料详尽的学籍管理档案,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住址、家长(监护人)联系方式、家庭基本情况、学生学习生活状态及身心发展特点等。对学习生活有困难的学生,各班采取校级领导分包班级、教师分包学生的形式,重点实施扶助。同时,规定不得加收借读费及“一费制”政策规定之外的其他任何费用,并建立健全了分期收费、适当减免学费等各
项助学制度,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困难失学。
五是建立定期联系制度。通过定期家访、召开家长会等方式,加强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父母(监护人)的联系和沟通,形成联手教育的合力。在各中小学设立心理咨询室,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真正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六是建立动态监测机制。进一步建立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报告制度。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情况列入每年督导检查的重要内容,定期督察。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未落实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有关政策的校点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并要求限期改正。并对工作中出现严重问题的分校,按照有关制度实行一票否决。
5.学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管理制度 篇五
本学年我们结合学校接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工作的具体情况,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了今后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特总结如下:
接上级文件精神,进城务工子女免费接受义务教育全面落实。对义务教育阶段有户口的学生与上学期相同落实免费确认,核实无误。
近年来,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必然趋势,我校充分认识到关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工作的重要性,随着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人数日趋增多,如何做好这些学生的工作,开展好相应的活动成为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开学初,学校首先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校园生活的现状”进行了摸底调查,调查主要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父母的工作类别、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校的人数比例、学校在此工作方面已做的相关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与难点、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校的学习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情况。
经调查发现,我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近年逐渐增多,学习基础薄弱、语言沟通困难,生存边缘化,同时需要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帮助和关心。结合目前教育部门已采取的行政措施,我校-1-
开展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关爱行动,从学习、生活、心理等全方位地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我们创造条件设计多种活动,使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互相了解,互相认同。如,提倡“养成十个道德好习惯”,培养独立性人格;在中队中积极开展“小状元”、“小飞兔”、“明日之星”等评比活动,对人格教育的评价,起到了导向和激励作用。心理辅导老师为同学做团体心理游戏辅导,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强外来务工子女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在开学期间开展“手拉手 一本书 传友情”活动,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优势,通过手拉手结对的形式,通过主题队会、红领巾广播、雏鹰假日小队,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学习和生活上的服务和帮助,使他们在读到一本好书的同时,交到一个好朋友,留下一份美好的童年记忆。
几年来,我校动员各方力量关心进城务工子女,通过我们系列活动的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纷纷表示,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全面发展,争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来报答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怀。进城务工者对于我校的做法纷纷给予好评,我校的青年教师积极响应,主动地投身到关爱行动中,希望奉献自己的爱心,从而形成了一股关心进城务工人员生存情况的浪潮。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是“同一片蓝天下流动的花朵”,他们生活在镇江这座城市当中却又只能生存在城市的边缘,他们感受着城市的文化氛围却又难以割舍对故土的眷恋和依赖之情。他们的父辈为这座城市的进步和发展奉献着智慧和青春、挥洒着辛劳和汗水,这些孩子的成长应该得到我们的关注和关心。因此,关心和保护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我校要继续把关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生活工作纳入到少先队工作的服务范畴,让城乡学生共享一片蓝天,进一步采取措施,广泛宣传,加强领导,加大扶持和管理力度,构建“多一点关心,少一点冷漠;多一点感情,少一点指责”的和谐氛围,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关注进城务工子女的生活状况,及时了解情况,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城市生活。
6.学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管理制度 篇六
我国有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的政策规定
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中央编办、公安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把占流动儿童少年的绝大多数、处于弱势地位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从“流动儿童少年”群体中单独提出,突出强调,这是首次直接把政策焦点对准农民工子女。《意见》指出,流入地政府负责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要求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充分挖掘潜力,尽可能多地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学,并提出“加强对以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为主的社会力量所办学校的扶持和管理”。《意见》还明确了流入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公安部门、发展改革部门、财政部门、机构编制部门、劳动保障部门、价格主管部门、城市人民政府的社区派出机构等各职能部门,对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责任。提出建立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经费筹措保障机制,规定“流入地政府财政部门要对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较多的学校给予补助。城市教育费附加中要安排一部分经费,用于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还规定,要根据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数量,合理核定接收学校的.教职工编制,要求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在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课外活动等方面,学校要做到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与城市学生一视同仁”,“流入地政府要制订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收费标准,减免有关费用,做到收费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除了要求“通过设立助学金、减免费用、免费提供教科书等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学”外,《意见》还根据农民工流动性强的特点,提出“要根据学生家长务工就业不稳定、住所不固定的特点,制订分期收取费用的办法”,以切实减轻农民工子女教育费用负担。
7.学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管理制度 篇七
一、进城务工子女的不良心理归因
1. 孤僻
孤僻是在务工人员子女身上表现出来的最为突出的不良心理之一。问卷调查显示:有55.6%的学生具有这种不良心理。绝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感到因为自己是“农村人”而被城镇学生看不起, 觉得城市学生嫌弃他们, 因此在心理上他们对城镇生活的归属感并不强, 表现得比较孤独、敏感和易受伤害。他们在行为上常表现为办事独来独往, 与别人格格不入, 很难与他人交往, 人际关系极差, 即便是与教师交往也显得生疏, 对教师的关怀不易接受, 甚至抱怀疑态度;很少和同学一起玩耍、游戏。
2. 自卑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一是自己的父母从事的往往是城里人不愿意干的最脏、最累的活, 为父母的职业而自卑;二是在一些城里人看来, 农村往往代表着贫穷、落后和愚昧, 正是这样的误解甚至歧视, 使得这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置身于城市之中却没有主人翁的感觉, 总存在低人一头、矮人半截的心理, 他们为自己的老家是农村而自卑;三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初涉城市, 往往有许多的不适应。言语土腔土调, 穿着土里土气, 担心同学笑话;总觉得城里孩子见多识广, 自己孤陋寡闻, 就害怕抛头露面;再加上或成绩较差, 他们为自身的各方面不如城市孩子而自卑。
3. 厌学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习成绩偏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但他们学习困难大多是客观原因造成的, 其中“流动性”和“低水平”这两个基本特性是造成他们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其次, 民工子女缺少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家庭教育也是导致他们学业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 对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习情况调查来看, 大部分进城务工子女的学习情况不容乐观。他们中只有20%的成绩优秀和10%的成绩中等偏上, 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和相当差的却占到了70%!鉴于此, 厌学心理在进城务工子女身上表现得较为普遍。
4. 逆反
逆反心理在当今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 但在进城务工子女身上却表现得更加突出。一方面, 进城务工子女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体验, 总是把教师的劝说、批评、告诫看成是“管、卡、压”, 看成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 因而经常把自己放在教师的对立面上, 反其道而行之;另一方面, 身心发展与客观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是造成进城务工子女逆反心理严惩的重要因素。当他们调节不了自己的情绪, 没有能力把心理冲突平息下来时, 他们就有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逆反。
二、进城务工子女不良心理的矫正策略
1. 营造人文环境, 增强认同感和自信心
由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特殊的地域身份及城乡物质条件的差距, 对他们形成较大的心理冲击, 他们自我评价低, 缺乏自信心, 认为自己一切都不如别人;人际关系紧张;语言交流有障碍;对他人持敌视态度等等, 所以, 学校要为他们营造一个接纳、宽容、理解和关爱的氛围, 使他们能在心理上获得一种人格的尊重、精神的平等和文化的认同, 消除城镇学生对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的一些不公正偏见和歧视。其次, 学校要特别重视营造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 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异乡老师和同学的关怀和温暖;对于插班就读的进城务工子女, 教师一定要一视同仁地看待每个学生, 给每个孩子都创造成功的机会, 努力使班级中的两地学生能平等相处、互相取悦, 从而减轻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自卑感。学校还可以通过创设各种务工子女的活动, 让他们能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 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在校、年级、班级唱主角, 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自信心。
2. 拓宽德育途径, 塑造健全人格
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德育教育, 一定要根据他们特殊的个性心理特点, 提高德育活动的针对性和特色化。首先, 学校应开展严格有恒的日常行为规范系统训练, 针对他们自由散漫的弱点, 依照《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 对其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训练, 并制定出适合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特点的, 能涵盖校内、校外全部生活领域的良好行为细则要求, 作为训练的标准依据;其次, 要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感恩励志”的主题教育, 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 帮助他们形成感恩他人、博大宽广的心怀;再次, 要请进来走出去, 花大力抓好法制教育。从而做到“防患于未然”, 减少或消除学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此外, 学校还应加强学生课余和假日生活的指导, 通过开展各种各样诸如“课外阅读、手工制作、社会实践”等兴趣活动, 培养学生多种兴趣爱好, 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陶冶良好的思想情操。
3. 实施异质分层, 提高学习能力
由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原有生活环境、教育背景、学习经历及迁移路径等等差异, 导致了他们具有远不同于城镇常住人口子女个性心理的巨大差异性和学习水平的参差不齐。这一特征意味着学校的教学方法需要更强的针对性, 需要适合于具有个别化特点的学习指导, 从而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效地提高各自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因此, “抓住个性、对症下药、因人施教”的“异质分层”教学不失为一条有效的策略。所谓“异质分层”教学即教师在学期初全面了解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水平上存在的差异, 然后把这些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层次, 把学习成绩相近的一些学生分在同一层次内, 针对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 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 从而取得不同的学习成效。
4. 争取同质教育, 实现双赢发展
8.班主任如何教育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篇八
一、加强情感交流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来到新的环境,非常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这个时候的老师是他们接触最多的成年人,这个时候建立起一个我和他们之间的互相信任的关系对教学工作的帮助,意义是巨大的。相信了我,也就相信了我的课堂。对课堂上的教学案例和一些理论概念,我就用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特殊的生活背景进行剖析和分解,然后和我的教学过程相结合。然而他们既能接受我所要输导的文化知识,又能让他们感觉到原来这个老师这么了解我的生活,原来这个城市里的老师还可以和他们一起“流浪”。和学生的共同认知感就建立起来了。孩子们相信了我,也相信了我的课堂。“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学会正确评价自己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加德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启示我们:天生其人必有才,生其才必有用。这些学生由于自身原因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学习不好,但是他们勤劳、朴实、心地善良、乐于助人。鼓励农民工子女,充分展示自己的优势,使他们在某些方面成为城里孩子的榜样。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大多数自主、生活能力强,往往自己上、放学,不让父母接送,甚至有些孩子在放学之后,还要帮父母看摊、做饭、照顾弟妹。针对这一情况,我经常利用班会交流,定期推选“谁是父母好帮手”,再评出后对孩子进行奖励,并鼓励全班学生向他们学习。
三、营造“亲情氛围”
现代教育呼唤“人性教育和人性化管理”。我要经常俯身和学生对话,将真心的微笑奉献出来,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让学生感觉你就是他最值的信赖的长辈,是他最好的朋友。这点如果做到了,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迎刃而解呢?在生活中,我还充分利用空余时间和学生话家常,了解他们的心理、顾虑、爱好,然后盖章开导、鼓励。有时和他们玩游戏、说笑话,师生之间充满着轻松愉快的氛围。此外经常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定期通过电话或家访形式与学生家长沟通。跟家长拉拉家常,做做工作,传达当代为人父母的新理念、新方法。通过这些努力,不仅能改变这些家长对教育的理解,更主要的是就学生的性格特点、培养方式、教育方法与家长达成共识,为学生发展铺平道路,共同完成对进城务工子女的培养。
四、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做出评价
9.学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管理制度 篇九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蓉办理入学登记有变化
必须出示社会保险缴纳证明
2月24日下午,市教育局、市委编办、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房管局、市工商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我市接受义务教育的相关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今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办理入学登记时,不仅需要出示居住证明,还要出示社会保险缴纳证明。
我市对今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办法进行了微调,作为过渡期,增加的条件较少,同时也给予了申请人一定的时间准备申请材料。按规定,今年准备在我市接受义务教育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其监护人务必于2014年3月31前在我市缴纳社会保险且截止登记时持续缴费。据了解,各区(市)县将根据本《意见》,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区域内的具体实施细则。
2014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欲在我市接受义务教育5月31日前应已在我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费满3个月。
1.《成都市居住证》持证人为其子女申请入学,应于5月第三周、第四周的工作日到居住地所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登记点登记,填报《成都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申请表》,并出示下列证明材料的原件,提交复印件;持证人在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成都市居住证》;持证人及其子女同一户籍的原籍户口簿;截至5月31日,已在该区(市)县连续居住3个月的相关证明;截至5月31日,当年已在本市连续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满3个月的证明。
2.《成都市临时居住证》持证人为其子女申请入学,应于5月的工作日到居住地所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登记点登记,填报《成都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申请表》,并出示下列证明材料的原件,提交复印件:持证人在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成都市临时居住证》;持证人及其子女在同一户籍的原籍农业户口簿,或原籍户口和农业主管部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原籍户口和林业主管部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林权证》;截至5月31日,已在该区(市)县连续居住3个月的相关证明;截至5月31日,当年已在本市连续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满3个月的证明。按规定,申请子女在本市中心城区就读的,还须提供持证人与中心城区内用人单位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或持证人在中心城区内办理的工商营业执照(含纳税或免于纳税相关证明)。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申请每学年集中受理一次,中途不办理入(转)学,弄虚作假将取消资格。
2014年,《成都市居住证》持证人为其子女申请入学,办理时间为5月第三周、第四周的工作日;《成都市临时居住证》持证人为其子女申请入学,办理时间为5月的工作日。
按规定,《成都市居住证》、《成都市临时居住证》持证人在其居住地所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登记点(一般为街道办事处、乡镇等)登记办理。
市教育局副局长左华荣特别提醒大家注意: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申请每学年集中受理一次,中途不办理入(转)学,除申请小学一年级入学外,其他年级须提交原就读学校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签章的学籍证明。据介绍,登记点审核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后,对通过审核人员发放《成都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通知书》。当年7月第三周的工作日,登记点
将公布通过审核人员安排就读的学校。当年8月第四周的工作日,通过审核人员持《成都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通书》到安排的学校报到。
在入学安排过程中,发现提供虚假信息、证件、证明和其他材料等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将取消其入学资格。特别提醒:为方便群众办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相关手续,未要求小学一年级提供学籍证明,若申请人隐瞒其随迁子女读过一年级的事实,按照新入学办理,这种情况一经查实将取消其入学资格。
“社会保险缴纳证明”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纳证明;
单位出具的集体宿舍证明等也可作为“居住证明”。
据介绍,目前,我市的市本级和区(市)县社保经办服务大厅、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所、已开通社保查询业务的社区劳动保障站,均可为参保人员提供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纳证明打印服务,不受参保人员社保关系所属地的限制。参保人员打印社会保险缴纳证明时,须持本人居民身份证原件和社会保险卡;委托他人办理的,被委托人须持本人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委托人居民身份证原件和社会保险卡办理。“个人养老保险实缴信息单”应加盖全市统一制式的“社保资料专用章”,经入学登记点网上验证后生效。
此外,居住证明包括房屋所有权证、购房合同、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凭证、房屋租赁合同、单位出具的集体宿舍证明等。如进城务工人员提供的居住证明为产权人是其本人的《房屋产权证》,房屋管理部门可通过出具对应房屋的《房屋信息摘要》验证《房屋产权证》的真实性;如进城务工人员提供的居住证明为产权人非其本人的房产证明(如房屋租赁合同等),房屋管理部门可通过出具对应房屋的《房屋信息摘要》对房屋本身的产权登记情况进行验证。
“小升初”须重新提交申请:居住地未变更的按当年的“小升初”政策执行,已享受政策统一安排就学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升初”时,须按《意见》规定重新提交申请。居住地未变更的,按当年的“小升初”政策执行;中心城区内居住地跨行政区域变更的,除可报考艺体特长生外、不参加公办学校当年“小升初”的其他批次入学(三、四批次),也不提供流水号,由现居住地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就学。据介绍,报考艺体特长生时需提供的资料包括:学生的户籍证明(含身份证号);成都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通知书;小学综合素质报告单(或就读小学提供的相关证明)。
进城务工人员。据介绍,所谓“进城务工人员”,指在本市居住务工的非本市户籍人员以及本市户籍人员中有以下情形之一者:常住户口不在本市中心城区,即不在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成都高新区、天府新区成都片区,而到中心城区居住务工的人员;常住户口在本市中心城区而到本市非中心城区居住务工的人员;常住户口在本市非中心城区跨区(市)县居住务工的人员。
家长在办理过程中如有疑问,可以通过网络、微博、电话等多种途径咨询相关问题:可以登录成都市教育局及区(市)县教育局官方网站查询、下载相关政策;还可以关注成都市教育局及区(市)县教育局的官方微博咨询。此外,还可以直接拨打相关区(市)县教育局,以及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市房管局、市工商局的电话,咨询相关问题。
10.学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管理制度 篇十
网友:我小学三年级随父母打工来北京了,先在打工学校,后进了一家正规学校,虽然条件好了,但我总觉得和城里的同学玩不到一起,我该怎么办?
专家:随着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来到城市学校就读,如何让孩子们融入到同学、班级、学校的集体之中,不仅是家长、教师、学校的期盼和要求,也是孩子们所渴望的。就孩子自身而言,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要把“我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标签从自己的心坎上撕掉。“标签”是人们对自我形象的界定和产生,一个人如果一旦被贴上了标签,他的思想、行为就会开始去“符合”这个标签上所描述的。所以,如果你真的为自己贴上了这个标签,很有可能就会在潜意识里去做出符合这个标签所代表的思想和行为。如:觉得自己不够好,是同学们不喜欢的,是老师讨厌的等等,并且还会在这些不正确心理的主导下,表现出先发制人的尖锐、不合群等行为。因此,撕掉标签,树立“我是学生,我要学习,我要快乐”的正确思想。
二是不要为自己不是城里人而自卑。人生来平等,没有高下优劣之别,更何况父母带着子女来到城市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并为之辛勤耕耘。作为学生,学习上的成就是获得自信和自尊的重要来源之一,当你认真而勤奋地进入学习状态时,你所散发的积极向上的气息就会吸引同学。所以,不要为自己不是城里人而自卑,相信自己,只有自尊、自强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三是从简单参与到逐步融合。从自己熟悉的学校进入到陌生学校,并融入进去,这需要一个过程。这期间,既需要自身不断适应新学校、新同学和新老师,也需要新同学对你的了解和接纳,所以,在集体活动或游戏中,可以从最初的简单参与,逐步到深入参加并发挥自己的作用,到最终融入并成为集体中的一员。
11.学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管理制度 篇十一
摘要:道德冲突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道德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化解道德冲突,事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健康成长和城市社会的和谐稳定。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所面临的道德冲突主要表现在行为规范和人际交往两大方面。针对道德冲突的主客观原因,从提高道德实践智慧和净化外部环境两个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以化解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所面临的道德冲突,进而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关键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道德冲突;对策建议;德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7A-0044-06
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出现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老人跌倒无人扶”等道德滑坡现象屡屡被曝光,我国公民的道德状况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不断加强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道德素养,尤其要重视未成年人的道德发展。根据美国道德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的研究,道德发展的关键是道德判断力的发展,而促进道德判断力的发展离不开冲突性的交往和生活情境,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基于真实生活的道德冲突及其化解对未成年人道德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一、道德冲突及其教育意义
对道德冲突的研究古已有之,孟子就曾用“鱼和熊掌”、“生和义”的取舍关系生动地描述了人们面临的不同道德冲突。在现代社会,道德冲突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由统治阶级代表的特定社会向个体提出的道德要求与个体原有的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二是,个体在面对不同道德原则时,在选择过程中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道德冲突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恒久主题,任何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个体都无法回避它或摆脱它,而且还要经常性地因为陷入道德冲突而困惑、抱憾和痛苦。道德冲突的发生往往与现实生活的具体冲突情境联系在一起,比如个体所扮演的身份角色单一性与社会角色多样性的冲突,个体所要遵循的道德理想唯一性与道德原则(准则)多重性的冲突,个体面临的道德要求统一性与时空环境条件特殊性的冲突,个体所产生的对预期利益要求复杂性与现实利益供给单一性的冲突等等,都会引发道德冲突的产生。
尽管导致道德冲突的原因复杂多变,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道德冲突还是有迹可循,表现出一定的规律和特点的。若从道德心理学的视角加以考察,道德冲突主要表现为三种较为典型的类型:一是道德焦虑。道德焦虑主要是指个体在道德认知方面陷入了冲突或困境,即个体在面临道德冲突或道德困境时,由于认知水平的原因没有能力做出道德选择而所产生的焦虑感。在现实生活中,道德焦虑主要表现为生存竞争焦虑、身份认同焦虑和价值取舍焦虑。生存竞争焦虑是人们面对物质利益时,在靠辛勤劳动还是靠投机取巧甚至违纪违法获取财富的选择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身份认同焦虑是社会个体在扮演不同社会角色时,由于对不同社会角色应履行不同的道德义务所产生的认知冲突。价值取舍焦虑是个体在面对复杂化、多元化和失序化的价值体系时所产生的无所适从的焦虑感。二是道德冷漠。道德冷漠主要是指个体在道德情感方面陷入了无感或麻木的境地,即个体在面临道德冲突或道德困境时,由于道德敏感性的缺失,在道德情感上陷入了一种无动于衷的心理状态。本文开头所列诸种道德问题,均与道德冷漠有密切关系。三是道德从众。道德从众主要是指个体在道德行为方面受多数人行为的影响而失去自我,从而产生了一种随大流、盲目效仿别人的道德依赖行为和道德被动行为。这种道德行为心理模式极易被不良的社会势力所裹挟和绑架,并且产生集聚效应,对我国所倡导的社会公德行为构成严重的威胁。
从个体道德成长来看,个人必然会经历从道德不成熟、不完善到相对成熟与完善的过程。对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来说,道德冲突是个体道德成长的内部动力,也是个体社会化的试验田,除了正常的道德成长外,他们的道德发展还包括如何融入城市社会、如何适应新的道德要求、如何学会处理与城里人的关系等更为复杂的道德主题。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有着类似的生活经历,从乡村来到城市,体验着农村和城市两种不同的生活。由于地域变化、文化差异、经济落差、环境欠佳、家教缺位等原因,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这一特殊社会群体面临着比城市儿童更多的道德问题和道德冲突。这里的道德冲突是指在城市生活背景下,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面临道德问题或道德选择时与个体现有的道德水平产生矛盾,主要体现在道德判断、道德情感、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上,并渗透于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常常使其陷入两难境界。如何化解道德冲突,使他们尽快融入到城市的学习、生活中,既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这一群体能否健康成长的重要课题,也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面临的道德冲突及成因
为全面、准确地了解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面临的道德冲突的实际情况,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从价值观、人生观、行为规范和人际交往等几个维度,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道德冲突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首先,我们自编了《关于小学生道德冲突的调查问卷》,问卷共分为两大部分,27个项目:第一部分共6个项目,用以调查有关被试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共21个项目,选择题和开放题相结合,用以了解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面临的道德冲突及其原因。本次问卷调查的抽样对象是金华市下辖浦江县、义乌市、东阳市10所小学四至六年级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共计发放问卷330份,回收322份,回收率97.6%;有效问卷310份,有效率96.3%。样本分布详见表1:
其次,利用访谈法,对金华市浦江县新星小学、义乌市育才小学和义乌市曙光小学等校教师进行访谈,了解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群体在思想品德问题上的问题及其成因。
(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面临的道德冲突现状分析
1.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人生观方面的道德冲突
人生观,指对人生的看法,即对人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如表2所示,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人生观以积极乐观为主。有78.1%的学生能够认识到成功要靠努力学习获取,有63.5%的学生希望通过学习获取工作和过上美好的生活,有51.6%的学生希望将来能够找到符合自己兴趣的工作,超过1/4的学生选择为社会和国家做贡献,这表明了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希望改变自身的命运和社会地位,并且富有社会责任感。调查表明,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人生观上的道德冲突并不明显。
2.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价值观方面的道德冲突
价值观,指个人对客观事物(人、事、物)及对自己行为结果的意义、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和看法。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个人的价值观很容易受到社会的影响,但是表现在个体上,每个人的价值观却各不相同。表3显示,当同学不肯借给自己贵重玩具时,大多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还是能够克制自己,但还是有近1/4的学生希望家长能够给自己买贵重玩具,或想到要偷偷从同学那儿拿。在金钱观方面,有86.8%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能够做到买东西时主动归还多找的钱,但还有33名学生表示不会主动退还,甚至还有8人在被发现后也不愿归还。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产生冲突的情况下,有26.1%的学生表示无条件服从集体利益,有63.5%的学生选择了以班级利益为主,兼顾个人利益。据调查分析,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价值观总体表现良好,有少部分学生在价值观上,尤其是金钱观和集体观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道德冲突现象。
3.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行为规范方面的道德冲突
行为规范,指的是社会群体或个人在参与社会活动中所遵循的道德规则、准则的总称及其行为表现。调查显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道德行为规范总体状况令人担忧,存在较多道德冲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基本上认同《品德与社会》和《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中的道德规范要求,但还是有40.0%的学生并不认为要遵守所有的规章制度。在现实的道德冲突中,学生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呢?这也是研究者在问卷调查中所期望得知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学校志愿活动和朋友约定产生冲突的情况下,仅有58.7%的学生会主动选择参加学校的志愿活动。66.3%的学生在面对踩踏草坪这样的校园不文明现象时表示不会主动去制止。访谈教师得知,很少会有学生去制止其他同学的不文明行为,更多的学生是漠视校园里不文明现象的。在自身学习和帮助同学相冲突的情境下,只有39.4%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认识到自己有责任去帮助落后的同学。当玩耍和责任产生冲突时,仅仅有29.4%的学生会选择履行职责,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责任感还有待加强。调查数据显示,69.7%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认为自己不能严格遵守城市的规定。访谈教师得知,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校园里都会随地乱扔垃圾,可以说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并没有很好地遵守城市的规定。总体而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道德行为规范上的问题较多,道德冲突表现突出,需要引起重视。
4.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人际交往方面的道德冲突
人际交往,指人与人之间为了一定的目的,通过语言、肢体动作、表情等表达手段进行信息传递和感情交流的过程。由于人与人之间在价值观、个体利益等方面存在差异,人际交往过程中难免发生各种各样的道德冲突,这种冲突存在于亲属、师生、朋友、同学等不同的关系中。调查显示,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能够处理好友谊与学校文明公约之间的冲突,例如,在班级公共财产受到破坏时,有71.7%的学生能够主动向教师说出真相,但还是有28.3%的学生会为了朋友隐瞒教师。当教师对自己的误解和自己对教师的信任产生冲突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并不能很好地面对和处理,仅仅只有40.0%的学生能够向教师说明原因,几乎一半的学生并不信任教师。小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处理体谅父母与满足自己需求的冲突上表现得还不够成熟,有59.4%的学生表示能够体谅父母,但也有31.0%的学生将不再向父母诉说委屈。调查数据显示,仅仅只有49.4%的学生能够正确处理好与同学之间的矛盾;而访谈教师得知,学生因为互相辱骂而打架的行为时常发生。这说明在面对侮辱性的语言时,几乎一半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并不能正确面对和处理人际冲突。在崇拜偶像做错事与自己的道德观念产生冲突时,大多数学生还是表示谅解并继续崇拜和尊敬。从以上种种数据上可以看出,一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并不能正确地面对和分析人际交往中的道德冲突,也缺乏解决这些冲突的有效策略。
(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面临的道德冲突原因探寻
通过上述调查分析可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价值观、人生观等思想观念层面所面临的道德冲突不是那么突出,总体呈现积极向上的取向。这主要是因为,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部分问题只能引发被调查者的虚拟性道德冲突,被调查者自身一般不会牵涉其中,他们往往以旁观者的身份参与,所以在回答时会迎合主流价值思想而规避真实而不良的想法。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行为规范和人际交往等行为活动层面,所设大部分情境是学生经常会碰到的真实道德冲突问题,作为当事者或利益关涉者,学生会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态度表露出来,道德冲突现象相对比较突出。深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大方面:
一方面,课题组所调查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年龄集中于10至12岁,处于青春期初期,这时学生的心理年龄正处于独立性和依赖性、开放性和封闭性、自制性和冲动性等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的阶段,道德认识还没有达到成人水平,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经常出现反复,还很不稳固。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道德判断能力还处在较低水平,容易产生道德从众心理,他们的责任感还有待加强,部分学生过于看重友谊,容易意气用事,他们的自尊心强但耐挫力却较弱……这说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主要根据自己的好恶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易形成道德冲突。
另一方面,除了样本的年龄原因之外,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身上所暴露的这些行为规范和人际交往方面的道德冲突,还是多方面客观因素导致的。从家庭因素看,由于经济情况较差,导致进城务工人员生活、工作压力大,忽视了孩子的道德教育;进城务工人员群体整体素质偏低,法制观念相对淡薄,行为习惯较差,教育观念比较落后,普遍存在教育子女不当的现象。从学校教育看,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德育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浮于表面,实效性差;学校德育活动重复率高,存在形式主义倾向;校园文化建设内容空洞,道德期望过高;学校的校纪校规过于死板,缺乏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这一群体的弹性制度设计;教师对跟班随读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缺乏关注,没有能够做到因材施教。从社会环境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了冲击和挑战,新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体系正在形成,各种形式的道德失范现象层出不穷,这些道德乱象给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道德成长带来了困惑。而且,作为外来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生活在城市的边缘,社会地位相较于城市学生来说较低,在城市常常受到不公平对待。比如,带着外地口音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小超市购买物品,经常会受到营业员的“监视”;有些服装店也拒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试穿衣服……这些不公平待遇,容易对青春初期的孩子的道德判断标准和道德判断能力造成不良影响,扭曲他们的世界观,导致道德冲突的产生。
三、化解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道德冲突的对策建议
通过前文对道德冲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行为规范和人际交往等方面所面临的道德冲突还是比较剧烈的,基于道德冲突的归因分析,下面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就化解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道德冲突提一些对策建议。
(一)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化解冲突的道德素养,激发他们的能动性
化解道德冲突的内在力量来自于个体所具备的道德素养。这里所谓的道德素养,不仅包括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知、情、意、行等方面所形成的一般道德素养,还包括面临道德冲突时所要具备的“道德实践智慧”,道德实践智慧是个体在碰到各种道德冲突时能正确面对、及时化解、反思提高的综合道德素养。道德实践智慧并非天生,主要靠后天在不断的道德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来形成。具体而言,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我们要教育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会正确看待道德冲突,明确意识到道德冲突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并且要解决的问题,要学会积极面对它、主动接受它,而不是被动逃避它。
第二,当道德冲突产生时,引导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要学会理性地分析道德冲突,考虑各种选择将会带来怎样的结果,分析自身行为与学校规定、社会规则之间存在的差异,以此来矫正自身的道德判断标准和道德选择方向,及时化解道德冲突。
第三,当道德冲突化解后,要进行反思和总结:我为什么这样做?我这样做道德吗?还有更好的解决道德冲突的方法吗?下次碰到类似的事情我该如何处理?经过这一系列的反思和总结,学会在不断深人的批判和剖析中提升自己的道德实践智慧。
(二)净化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道德成长的外部环境,增强德育的有效性
个体的道德品质不是天生的,面对道德冲突的主观能动性也不会自动生成,只有在真实的道德活动或教育活动中,在个体与外部环境互动过程中,道德冲突才会发生。所以,除了激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主观能动性外,我们还必须净化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外部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道德成长提供适宜的土壤。
从家庭来看,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父母就要先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用自己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促进孩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要随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加强亲子沟通,以自己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去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孩子。此外,还要提升家庭成员的文化修养,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
从学校来看,要革新道德教育观念,直面道德冲突的长期性这一客观现实;调整道德教育目标,由知识化、理想化、统一化目标为主转向重视生活化、行为化、个别化目标;重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道德冲突解决的过程体验和事后反思;在德育方式上,从灌输走向交往对话,加强实践性作业的环节;在德育途径上,改变单一的课程教学,拓宽隐形德育、校内外结合等德育渠道。
从社会来看,要通过各种途径,引起全社会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这一群体道德成长的关注。政府有关组织或机构要联合学校开展专题的教育活动,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有机会了解一些真实的道德冲突,例如“小悦悦”事件、“范跑跑”事件、救人教师张丽莉等,体会不同道德事件背后存在的道德冲突,知道要如何化解道德冲突,从而提高自身的道德标准和道德判断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
责任编辑:杨孝如
Abstract: Moral conflict is a realistic problem that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 are confronted with in the process of their moral growth. Moral conflict faced by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wo aspects: codes of conduct an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imed at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reasons of moral conflict, we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improvement of moral practice wisdom and purification of external environment to solve the moral conflict faced by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 further raising their levels of ideology and morality.
【学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进城务工子女情况汇报11-07
进城务工09-29
进城务工青年生存现状与发展全景06-30
教师进城考试申请11-08
小白兔进城三年级作文07-24
农村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综合06-27
中班听说游戏《小动物进城》说课11-04
修水县小学语文进城考试复习资料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