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境与对策论文(精选7篇)
1.初中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境与对策论文 篇一
初中名著阅读古典文学(四大名著)
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和思想的精华,阅读文学名著不仅能享受到优良的文学艺术熏陶,还能体悟人生经验与智慧,激发孩子们的人性情怀、精神理性和社会责任感。
一、《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明朝著名小说家。
主要内容:本书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作品特点:①这部小说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它所塑造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使人过目不忘;③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像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人物形象及对应的典型情节和性格特征:
孙悟空: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借芭蕉扇 桀骜不驯、敢作敢当、敢于反抗压迫、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嫉恶如仇、正直无私、行侠仗义、无所畏惧、幽默;喜欢“戴高帽”、好胜心强、喜欢搞点恶作剧 猪八戒:四圣试禅心、三打白骨精、一方面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另一方面又不失忠勇和善良、战斗勇猛、能知错改错、淳朴憨厚
唐僧:三打白骨精、四圣试禅心、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立场坚定、勇往直前的精神坚不可摧;但有时贤愚不分、好坏不辨。
启示:人生的道路上也有九九八十一难,我们要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战胜困难的过程,往往孕育着成功。
推荐理由:《西游记》创造了神奇绚丽的神话世界,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天上地下、龙宫冥府,鲜活的人物,离奇的情节,让我们百读不厌。
二、《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
主要内容:《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它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作品特点:①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惟妙惟肖;②本书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使小说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③语言上,小说采用古白话,所以本书语言描写生动形象,活灵活现。
人物形象及对应的典型情节和性格特征:
鲁智深(花和尚):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嫉恶如仇、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
武松(行 者):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 崇尚忠义、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不足:滥杀无辜)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吴用(智多星):智取生辰纲 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林 冲(豹子头):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 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被逼上梁山
李逵(黑旋风):真假李逵、中州劫法场、嫉恶如仇、俠肝义胆、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宋江(及时雨): 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 为人仗义、善于用人,但总想招安。
杨志(青面兽): 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精明能干、粗暴蛮横
启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推荐理由:一群豪杰人物,一个理想社会,一种反抗精神,一部英雄传奇,为我们塑造了一大批心目中的英雄。
三、《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
主要内容:《三国演义》艺术地再现了从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到西晋重新统一的历史进程,描写了当时魏蜀吴三国之间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矛盾和冲突,有明显的“拥刘贬曹”的思想倾向。
人物形象及对应的典型情节和性格特征:
刘备: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青梅煮九论英雄 礼贤下士、知人善任,宽人爱民。
诸葛亮:火烧赤壁、草船借箭、舌战群儒、七星坛借东风、空城计智退司马懿、造木牛流马运粮草智慧的化身,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妙计无穷,忠心耿耿,鞠躬尽瘁。
关羽:刮骨疗毒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 英武神威、义薄云天,忠肝义胆。
张飞:桃园三结义 刚烈耿直、疾恶如仇、机智勇猛。
曹操:青梅煮九论英雄阴险、狡诈、专横的一代枭雄。
推荐理由:它全景式地描绘了汉末至晋统一的百年间历史,描述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斗争、军事斗争;成功塑造了诸葛亮、曹操、周瑜、关羽、张飞等众多的人物,结构宏伟,故事曲折,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四、《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明末清初著名小说家。
主要内容:《红楼梦》以一个贵族家庭为中心展开了一幅广阔的社会历史图景。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故事情节由主次两条矛盾线索构成的。一条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为中心,贯穿全书的全线。它以贾、林争取爱情自由、婚姻自主和个性解放的思想同封建制度、封建礼教之间的矛盾为线索,以贾、林最后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彻底背叛和爱情的悲剧结局而告终。人物形象及对应的典型情节和性格特征:
贾宝玉:是《红楼梦》主要中心人物。作为荣国府嫡派子孙,他出身不凡,又聪明灵秀,是贾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继承人。但他的思想性格却促使他背叛了他的家庭。贾宝玉摒弃功名利禄,平等待人,尊重女性,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活动。
林黛玉: 她是一个才华横溢而性格孤傲的女子,她多愁善感,常常为别人不注意的小事而悲伤流泪。她天性率真,和贾宝玉一样也是封建道德的叛逆者。薛宝钗:在贾府人眼中是“完美”的,因为她不仅遵从封建礼德,并且八面玲珑;但比起叛逆的黛玉和宝玉,她显得过分地世俗了,她虽然举止娴静高雅,却信奉封建仕途,常常因此惹得宝玉生气;人们在谈起她的端庄美貌时,也会同时想起她极深的城府。
相关故事情节 :黛玉进贾府黛玉葬花刘姥姥进大观园香菱学诗
推荐理由:《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生活文化的集大成者。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魅力,每个人读《红楼梦》的时候都能找到与自己心意相通地方,引起强烈的共鸣,《红楼梦》失意人的心灵避难所。
2.初中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境与对策论文 篇二
一、阅读文学名著的现状
笔者曾对学校学生做过一次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 发现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对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并非人人涉猎,对其他有影响的作品读得不多;二是对古典诗词缺乏热情,有把苏轼说成唐朝诗人的;三是对现代文学作品兴趣不高,连茅盾路遥都不知道;四是对外国名著知之甚少;五是喜爱看的偏重通俗刊物(如《故事会》、《民间故事》);偏重情节离奇、刺激性强的武侠、言情小说。
二、阅读文学名著的方法
1.转变观念。
古人很早就给我们指明了学习语文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和“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就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读书的重要性, 只有多读书, 才能有充足的“源头活水”,只有多读书 ,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现实事例告诉我们:鲁迅、郭沫若、茅盾等哪一位文学巨匠不是通过大量潜心阅读而取得辉煌成就的? 哪一位高考状元在谈到学习经验的时候不是把“多读”放在第一位的?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大语文的教育观,明确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开阔学生学习视野,把学语文、用语文放到社会大课堂的广阔背景中。
2.培 养阅读兴趣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学习才会有成效。我们应该让学生感觉到阅读是一种寻找美和欣赏美的旅程。我们可以根据中学生阅读的特征,举办各种类型的阅读课或阅读讲座, 引导学生理解作品所反映的不同时代背景下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所包含的深刻思想内容及卓越的艺术成就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产生美的追求,提高文化修养和欣赏水平,从而培养健康的阅读兴趣。开学初,笔者就给学生讲明阅读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同时开列80多部作品书目,简单介绍情节,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文学艺术价值、思想价值,使学生有个初步的印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期中,笔者利用教科书上的名著选段引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如在教《杨修之死》时,推出许多三国的人物,课后布置学生列出《三国演义中的一系列英雄人物,写出他们不平凡的事迹等。还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VCD,让学生欣赏名著拍成的影片,从而获得较直观的感受,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拓 展阅读渠道 。
(1)要求班中每人购买一本名著 , 各个不同 , 相互交流着看,无形中就在班里形成了一个小型书库,由语文课代表管理并督促同学定期借阅。
(2)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图书 , 由8个小组长负责做好学生的借阅工作。
(3)通过网上查询资料 ,熟悉相关网址 ,推荐给学生阅读。
三、加强阅读指导
1.课内示范 ,教给方法 。
在课外阅读初期,我们可利用课堂适当延伸,起到示范作用,以抛砖引玉。例在讲《香菱学诗》时,先让学生仔细阅读有关文字,了解作者对香菱的刻画是多视角、全方位的,并通过对香菱苦志学诗的细节描写品析讨论,使学生对香菱的性格特征达成共识:天资聪慧、专心致志、废寝忘食。然后布置同学回去看《红楼梦》第一、五回等,联系香菱(甄英莲)的悲惨身世,进一步体会香菱强烈的求学欲望和专心致志的精神。由此学生不难悟出作者对香菱悲惨的一生寄予了深深的同情,也为学生了解其他人物特别是有着类似经历的林黛玉指点了迷津。
2.指导学生自我咀嚼 。
读书切不可走马观花,读完后一点不留痕迹。学生往往在了解了故事情节后,就把书弃置一旁。这种蜻蜓点水式的阅读远远没有达到要求。笔者要求学生每月阅读一本文学名著,写两篇读书笔记,笔记的内容可评论作品主题、人物性格、人物的行为价值取向、人物的评价、篇章结构、语言特色,甚至可改变情节、续写结局等。每学期进行一次舞台剧表演,让学生自己把名著改编成剧本,然后由学生自己编排、设计、表演。没有对名著的一定把握,就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3.组织学生相互交流 。
同学之间互相检查、共同欣赏读书札记,看看谁读得多,读得精, 读得投入; 四人小组或八人小组举行读书笔记交流会,掏掏心窝诉说阅读过程中的真话、实话,真情实感,看看谁的收益最多。班级每两周组织一次读书报告会, 可以长篇大论,洋洋洒洒慷慨陈词,亮出自己的个性与特长,得到更多的赞同者;还可以开展辩论会,此类活动可在课外活动中自行组织,事先准备一个课题确定正方和反方,然后各自选派干将精心策划,翻阅大量资料,既有专一性,又有挑战性。笔者曾在班中举行过一次悟空和八戒谁更率真的辩论,唇枪舌剑,历时一个多小时,场面空前激烈,最终还未分出胜负。如果不是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那么任何一方都将会不堪一击。正因为学生们极其熟悉作品,所以能言人所未言,发表独特的看法,以使对方措手不及一时不能取胜。
阅读本是一种个人行为,通过组织、交流,使它变成一种集体行为。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效应。学生相互学习,相互感染,相互竞争,不仅营造了浓郁的读书氛围,而且使自己的阅读目标得到了支持,阅读兴趣得到了提高,阅读视野得到了拓宽。
摘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说的就是阅读的好处,特别是阅读名人、名作,好处就更大了。语文课本中配备了许多阅读教材,很多都是名家所写,阅读这些名著的好处会始终贯穿在语文教学中。本文阐述了阅读文学名著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策略。
3.浅谈初中文学名著阅读教学 篇三
1、转变角色,承担阅读教学的责任
强化教师自身阅读意识。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首先要有阅读意识,做一个经常阅读的人。于漪老师说的好:“语文教学质量说到底是语文教师的质量,要提高语文教师修养的方法和途径就是读书,语文教师应该把阅读和写作作为自己生命的体现形式。”
帮助学生转变阅读观念。教师要想成为学生名著阅读的导航者,不仅自己要对名著阅读有正确的认识,还要帮助学生转变观念,使学生认清名著阅读对他们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和创造能力形成的重要作用。要使他们明白这些能力的形成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抛弃急功近利的想法。要让他们从心底认识到,名著是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人类智慧结晶的文明成果,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巨大的艺术魅力。一旦学生对名著阅读产生兴趣,阅读量就会增加,视野也相应拓宽,能力也自然提高了。
2、多种渠道,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用课本做引线,引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我在讲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发现学生对生机盎然的百草园充满神往之情,对能讲美女蛇故事的阿长产生极大的好奇,我顺势对学生说:“这篇课文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要想知道鲁迅更多的童年趣事,想了解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大家阅读原著。”这样,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到名著面前,使他们对作品有一种向往和期待,读起来自然就有亲近感。
学校和教师必须组织学生进行读书交流活动。学校或班级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名著阅读活动,比如“畅所欲言话经典,笑谈名著数英雄”——读书汇报会;“一路英雄写风流,人文精神扬美名”——“最美的片段”朗诵会;“读书小报评比与展览”;“读书知识竞赛”;“读书状元的评比活动”等一系列的读书竞赛活动等,在这种交流活动中,尽量让所有学生的思维都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之中,必将极大地拓展其思维空间,进一步提高阅读质量,并将极大地推动其阅读热情,使名著阅读成为一种时尚,甚至成为一种生活需要。家长与教师要配合,给学生阅读时间和机会。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向家长宣传阅读的意义,增强家长们重视阅读的意识,同时,要倡议家长配合学校在家创设阅读条件,营造读书氛围,为孩子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进行比较阅读。现代传媒产生了许多可以利用的资讯,这些资讯能拓宽学生的读书视野,便于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阅读名著。如阅读《鲁滨孙漂流记》前,可先让学生从网上查阅笛福的生平资料及作品的背景材料,这样读者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就会深入一些。在活动课上,我们可以播放根据名著《西游记》和《骆驼祥子》等改编成的电视剧或电影,让学生与名著进行对比,在比较中理解名著的内涵。
3、传授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
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让学生联系实际,在阅读中求知,在阅读中明理,在阅读中知情,在阅读中达意。通过领会作品所展示的情境,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充分展开联想的翅膀去体验、去感悟。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的同时,我们可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指导活动,利用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时间,向学生介绍阅读的一般方法:精读、略读和速读。精读即抓住重点词句,细细揣摩,较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略读即可先看序言、摘要、编辑大意和目录,以了解全书的内容,再阅读全文章节标题及段落首句和末句,最后浏览全文,综述大意;速读即一要带着问题一眼一句一行地扫读,二要看得快想得快,脑子跟着眼睛扫读思考。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根据需要,自己灵活地选择阅读的方法,使整个的阅读能迅速有效。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做到: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如果说精读是正餐,那么仅此还不够,还必须辅以大量泛读。没有广泛的阅读,精读得来的知识能力无法得到巩固,更无法得以迁移,会“食古不化”,而泛读有打开眼界、扩充知识、培养兴趣、提高能力的各种功效。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良好习惯,抄摘相关资料。“抄书默书”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不但要手脑并用,强化记忆,而且可以促进读书向写作的过渡,还可以让学生收集自己崇拜的古今中外文学家的事迹,整理成文字,并定期翻阅,反复揣摩、吟诵,领悟其中妙处,学以致用。总之,要让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做到手到、眼到、心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真正做到读有所得,读得津津有味,读得乐趣无穷。
4、有感而发,努力提高学生阅读品位
在名著阅读教学时,要提醒学生特别重视阅读过程中产生的个人情感体验,即以“我”之心去会“他”之意,读出“我”的感受、“我”的理解。具体说,是要求学生在阅读名著时不仅要摘记和记忆,更要生发“感想”,学会撰写“名著读后感。写“名著读后感”,可以在读完整本书之后写,更宜边读边写,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去寻找“感点”,不断地与名著中的一人一事、一草一木进行对话。指导学生在读了文章以后抒发自己独特的感受,发表自己对书中人物、事件的看法,表达自己的见解,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表达独特见解的能力及欣赏、分析、判断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的情感受到了感染,达到有效的思想教育,形成正确的情感意志、审美情趣及价值观。成功的名著读后感不在于你写了多少文字,而在于作者的观点、人物的情感、作品的言语形式是否深入你的心灵。可让学生每学期每人任选一本名著的一个角度写一篇读后感,全班交流再集结成集,使学生获得全方位多方面的认识。
4.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篇四
主讲:黄冈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方胜芳
一、考点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对初中阶段明确要求“每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而且“附录”中还有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这都要求我们加强对名著的阅读。这个考点包括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对文学常识的考查一般都是在考查名著阅读的过程中涉及。
考查内容:
1、了解作家作品知识;
2、了解名著的主要情节、典型事件、主要人物及性格;
3、识记与作品相关的诗句、名言、成语与歇后语等;
4、能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体验;
5、对一些内容或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基本题型:
识记辨别类(选择、填空):主要考查对名著知识的再认。知识点主要有名著的作者及其国别或朝代,主要人物及其典型情节。
理解概括类(表述):相对于选择、填空题,表述类题型一般有一定的条件限制,但是答案的范围会更为广阔,答案不再是唯一的,考生自主的空间就更大,更贴近课程标准的精神,将会备受命题老师的青睐。
感悟评点类(感悟):《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启示,能说出对作品的阅读体验。
语言运用类(仿句):这种题型首先考查的是仿句的能力,其次要求所仿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于名著,并且要求考生对阅读名著的印象进行精致加工,组织答案。
二、复习策略
(一)高效了解名著内容
名著阅读考查内容多,范围广。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提高,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1、读前言与后记;
2、看目录,了解全书的眉目和纲要;
3、浏览全文,把握整体;
4、泛读和精读相结合,借助各种参考资料,快速了解内容。
(二)熟练应对各种题型
识记辨别题
1、结合你的读书经历,选出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
A.赵云B.关羽
C.张飞D.马超
2、下面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A.林黛玉——葬花、焚诗
B.诸葛亮—草船借箭
C.鲁智深——醉打蒋门神
D.孙悟空——三借芭蕉扇
以上两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和相关情节,难度不大,第1题的英雄是B.关羽,第2题C项“醉打蒋门神”的人物不是鲁智深而是武松。
答题策略:
解答这类问题,如果有诀窍的话,只有一个,就是要切实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现在也可以熟记作品、人物、故事等。
理解概括题
语文课开展“走近名著”活动,请接着甲同学的发言,也讲述一个你熟悉的名著中的故事。(要求:说出书名、人名和有关情节,在叙述中至少运用一个成语或名言、警句、格言。)
同学甲:《水浒传》中,嫉恶如仇的鲁提辖听了金氏父女的哭诉,毅然出手,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解救了金氏父女。他真不愧是一位见义勇为的英雄。你的讲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策略:
解答这一类题目,要求对作品有较深入的了解,熟悉其中出现的人物形象、典故、语言、诗句等,能根据题意概括。所做的答案中作品名称要正确,内容叙述符合原作,还有恰当正确地运用成语、名言、警句或格言。
答案示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保尔·柯察金来到烈士墓前悼念为革命而牺牲的战友时,曾默默地想到:“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该怎么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感悟评点题
下午放学后,李林同学来到学校图书室,准备借一本文学名著,面对眼前众多的书,李林不知怎样选择,这时,你走过去热情地向他推荐。请在下列书目中任选一本(部),从作品特点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方面来向他介绍。
备选书目:《童年》《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格列佛游记》《骆驼祥子》
①书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作品的特点(指作品内容、主题思想、写作手法、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可任意选取一点作简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自己的阅读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策略:
“熟悉作品,从作品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从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概括出自己的体验。”
答案示例:
“①《水浒传》②《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四大文学名著之一。全书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在梁山泊聚义,以及聚义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③每当我捧起《水浒传》时,就会心潮澎湃,思绪激昂。“大丈夫生天地间,应以天下为己任,终生不移”的梁山英雄们举起“替天行道”的大旗,杀富济贫,乃真英雄也!
语言运用题
模仿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补写一句与之句式相同且语意连贯的句子(书名号内只能填写课外读物)。
我爱读书,我经常在书的海洋里遨游。读《西游记》,我仿佛跟随孙悟空去西天取经,领略了他斩妖除魔的高超本领。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策略:
仿写类题型首先要从仿写的句式、修辞手法着手,其次是所仿写的句子的内容要来源于名著,且要求我们有较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对所阅读过的名著留下的印象进行精致加工,形成答案。
答案示例:
读《三国演义》,我如同追踪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陶醉于他驰骋疆场的威武雄姿。
总之,无论解答哪一类型的名著题,都是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关键是平时要重视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并做好阅读笔记,为解答这类题提供宝贵的素材。
三、典例透析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筑路”这一章节里,筑路者面临哪些困难?答案示例:
①恶劣的劳动环境和生活条件:秋雨、泥泞、寒冷、饥饿;②物资匮乏:没有枕木、运输工具,小火车头需要大修;③尖锐的阶级矛盾:匪徒、肃反、开小差。
2、根据下面画线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两个句子。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
读《格列佛游记》,我们了解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朽与罪恶。读《水浒传》,我们感受到什么是义薄云天。
3、读一定数量的课外文学名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但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初中三年,你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了不少课外好书。下面请你做一个简要的读书札记。
书名: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
印象最深的人物:__________________
该人物形象给你的人生启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
《鲁滨逊漂流记》,作者笛福,印象最深的人物鲁滨逊。
启示:
鲁滨逊遭遇海难,流落到荒岛以后,不坐叹命运不济,而是充分利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乐观地对待一切神奇的命运,让我更相信偶尔的失落终会雨过天晴。
4、“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受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一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这段文字出自哪部名著?该故事主要人物是谁?由这个故事演绎而来的成语是什么?
答案:
《三国演义》 曹操 望梅止渴
5、“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是《红楼梦》中农村妇女___________说的逗笑他人的话。
5.初中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境与对策论文 篇五
1(2011·潜江)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B)
A.《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 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以讽刺的笔调塑造了范进、孔乙己等一大批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形象。
C.鲁迅的《风筝》一文,有对小兄弟放风筝的粗暴干涉,有对“精神虐杀”的自我
反省,也有误解和冲突中的亲情。
D.罗曼·罗兰在《名人传》中,记载了痛苦和磨难造就的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列
夫·托尔斯泰三位名人的丰功伟绩。
【解析】“孔乙己”是鲁迅笔下的人物形象。
2(2011·桂林市)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C)
A.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指降职贬官,因为中国古代以“右”为尊。
C.“令”是一种敬辞。所以,我们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父母时,可用“令尊”和“令堂”这样的称呼。
D.“诸子百家”中对后世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学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
【解析】此题侧重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的情况。“令”是一种敬辞。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称对方的母亲;令郎:称对方的儿子;令爱、令媛:尊称对方的女儿;令兄、令弟、令侄等。称呼自己父母一般用“家父”“家母”。
3(2011·娄底市)下列文学常识表达有错误的一项是(D)
A.《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侠肝义胆、疾恶如仇、脾气暴躁却
又粗中有细的鲁达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丑小鸭》的作者是丹麦19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和诗人安徒生,作品讲述了一个经历
太 多困苦和灾难的丑小鸭,在好心人的爱护帮助下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的故事。
C.《白杨礼赞》这篇优秀的抒情散文,运用象征手法,通过白杨树这个艺术形象,歌颂
了朴质、坚强、团结向上的精神和意志。
D.司马光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
《离骚》”。
【解析】《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
4(2011·铜仁)下列选项中有错误的一项是(C)
A.《童年》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描写了童年阿廖沙性格的形成过程,再现了当时俄罗斯下层人民悲苦的生活状况。
B.《威尼斯商人》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喜剧。
C.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笔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孔乙己》都是其中的作品。
D.林冲是《水浒》中的人物,绰号“豹子头”。他武艺高强,安分守己,但懦弱隐忍,逆来顺受,因被高俅陷害,被一步步逼上梁山。
【解析】《孔乙己》是小说,选自小说集《呐喊》。
5(2011·曲靖市)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冰心一生信奉“爱的哲学”,《繁星》、《春水》是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集中表现了“母爱、童真、自然”三大主题。
B.《水浒传》中,武松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大闹野猪林,血溅鸳鸯楼,是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C.《格列佛游记》中的大人国国王是一位博学、理智、仁慈、治国能力很强的开明国君。
D.《西游记》是我国经典小说之一,是最成功的带有童话神话色彩的文学巨著。
【解析】“大闹野猪林”的是鲁智深。
6(2011·乐山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A. 在《我用残损的手掌》一诗中诗人戴望舒用残损的手掌,抚摩着被日本侵略者蹂躏的国土,抒发了内心深处的爱与恨,怜与悲,愁苦与希望。
B.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致女儿的信》中用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故事,阐释了爱情的真谛。
C.《繁星》《春水》的主要内容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美好大自然的赞颂,对和谐社会生活的渴望。
D.“我一边听一边抽抽搭搭地哭了起来;我再也抑制不住我忍住的感情;我不得不屈服;剧烈的痛苦使我从头到脚都在哆嗦。”这段话中的“我”是简·爱,她想极力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却无法控制对罗切斯特的感情。
【解析】《繁星》《春水》的主要内容是对母爱与童贞的歌颂,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7(2011·南安市)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C)
A.“诸子百家”是指我国先秦到汉初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B. 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C.“乐府”是指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的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旧诗体,如《木兰诗》。
D.有些古文,其标题就表明了文章的体裁。如《陋室铭》、《醉翁亭记》、《出师表》、《捕蛇者说》等题目中的“铭”、“记”、“表”、“说”,都表明了该文的文体。
【解析】“乐府”,本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名称,最早设立于汉武帝时,南北朝也有乐府机关。其具体任务是制作乐谱,收集歌词和训练音乐人才。歌词的来源有二:一部分是文人专门作的;一部分是从民间收集的。后来,人们将乐府机关采集的诗篇称为乐府,或称乐府诗、乐府歌词,于是乐府便由官府名称变成了诗体名称。乐府双璧为《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
8(2011·遂宁市)下面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A.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传》这样写道,“忠义堂前绣字红旗后面:一书‘山东呼保义’,一书‘河北玉麒麟’”。其中“山东呼保义”指晁盖,“河北玉麒麟”指卢俊义。
B.《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原本以为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实现他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他一次次与命运抗争,却以惨败告终。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
C.《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语言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而又情韵悠长。
D.《格列佛游记》是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作品,童话色彩是这部小说的表面特征,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是其灵魂。
【解析】A项中的“山东呼保义”指宋江。
9(2011徐州)下列关于课外阅读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名人传》的作者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作品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列夫·托尔斯泰的苦难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B.《骆驼祥子》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故事。祥子为了实现拥有一辆自己的车的梦想,历尽苦难,三起三落,他与命运的抗争最后以惨败告终。
C.《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了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等三方面的内容。
D.《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作品的主人公认为“就是到了生活已经无法忍受的时候,也要善于生活下去,要竭尽全力,使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
【解析】 引文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0(2011·长沙市)下面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B)
A.施耐庵在 《水浒传》中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啸聚江湖,行侠仗义的绿林好汉。108个英雄好汉,性格迥异:宋江的谦恭,吴用的多谋,武松的勇武等等,无不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B.《西游记》主要叙述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书中大闹天宫、智取生辰纲、高老庄招亲、三调芭蕉扇等情节已是耳熟能详。
C.《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以及马(慧骃)国等地的经历。
D.山水田园诗如一幅优美的画卷在诗歌的长廊中徐徐展开,如东晋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唐朝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王维的《山居秋暝》等都让人徜徉其中,流连忘返。
【解析】“智取生辰纲”不是《西游记》中的内容,是《三国演义》中的情节。
11(2011·漳州市)下列各项中,对相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
A.豹子头林冲,因高俅陷害,刺配沧州道,看守草料场,后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
B.《父亲的病》回忆了“我”儿时为父亲求医治病的种种荒诞情景,揭露了几位庸医草菅人命的丑恶面目。
C.在笛福的笔下,鲁滨逊勇敢乐观,开拓进取。在孤岛上,他凭着辛勤的劳动,改变了荒岛的面貌。
D.格列佛乘坐“冒俭号”第三次远航,先后到过“飞岛国”和“慧因国”。这两个地方很多东西新鲜而又荒唐,让人出乎意料,耳目一新。
【解析】第三次远航没有到“慧因国”。
12. (2011·成都)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冰心受泰戈尔的影响极大,善于用简短而清丽的语言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如诗集《繁星》《春水》,歌颂了母爱、童真和自然,同时也不乏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读来情韵悠长,别有趣味。
B.由元末明初施耐庵创作的《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其中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如林冲、鲁达、李逵、宋江等,小说通过叙写他们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C.《骆驼祥子》中,祥子在历经被抢劫、被敲诈、虎妞难产而死、小福子另嫁他人等一次次打击之后,彻底丧失了生活的梦想,由原来那个老实、坚韧、健壮的祥子变成了狡猾、麻木、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D.《伊索寓言》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骆驼羡慕牛有一对非常厉害的角,于是向宙斯请求赐予,宙斯非常生气,认为骆驼已经拥有了众多的好处还不知满足,就把它的耳朵变小了——这个寓言说明贪得无厌的人最后往往会失去更多。
【答案】 小福子不是另嫁他人,而是自杀。
13.(2011北海)下列文段出自《水浒传》,它属于下列情节的一项是( A)
没半碗饭时,只见远远地一个汉子挑着一副担桶,唱上冈子来,唱道:“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那汉子口里唱着,走上冈子来,松林里头歇下担桶,坐地乘凉。众军看见了,便问那汉子道:“你桶里是甚么东西?”那汉子应道:“是白酒。”众军道:“挑往那里去?”那汉子道:“挑出村里卖。”众军道:“多少钱一桶?”那汉子道:“五贯足钱。”众军商量道:“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吃,也解暑气。”
正在那里凑钱,杨志见了,喝道:“你们又做甚么?”众军道:“买碗酒吃。”杨志调过朴刀杆便打,骂道:“你们不得洒家言语,胡乱便要买酒吃,好大胆!”众军道:“没事又来鸟乱!我们自凑钱买酒吃,干你甚事?也来打人!”杨志道:“你这村鸟,理会的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那挑酒的汉子看着杨志冷笑道:“你这客官好不晓事!早是我不卖与你吃,却说出这般没气力的`话来!”
A.吴用智取生辰纲 B.林部落草梁山泊
C.施恩义夺快活林 D.武松打虎景阳冈
14(2011·龙岩市)下面对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B)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B.《杨修之死》节选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描写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故事。
C.鲁滨孙在荒岛上搭救了一个野人,给 他取名为“星期五”,并将他教育成一个忠实的奴仆。
D.《伊索寓言》更多篇章表现的是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与智慧,如《农夫和蛇》的故事就告诫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
【解析】《三国演义》不是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是《儒林外史》,《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
15.(2011·本溪市)根据自己的积累,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C)
A.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人,他与门人所著的《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
B.《天净沙·秋思》表达了羁旅之思。“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C.《马说》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著,文章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来比喻贤才难遇明主。
D.陆游,南宋爱国诗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他的《游山西村》。
【解析】《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所写,是张冠李戴造成的错误。
16.(2011·大连市)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B)
A.记叙的顺序通常有顺叙、倒叙和插叙等,《羚羊木雕》和《爸爸的花儿落了》都采用了插叙手法。
B.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写了一个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主要是为了告诉人们要识破骗子的阴谋诡计。
C.“城春草木深”中的“城”指长安城,“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特指史册。
D.《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勾画了一幅战略蓝图,《出师表》中又为后主刘禅 提出了
以“亲贤远小”为核心的三条建议。
【解析】童话以骗开始,以骗结束。作者围绕“新装”这个中心,极力写出了皇帝、大臣、随员、骗子相互欺骗的种种荒诞无稽的可笑行径,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虚伪、愚蠢、腐朽的本质。
17(2011·咸宁市)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C)
A、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含蓄温婉;契诃夫《变色龙》,冷峭尖刻;吴承恩《范进中举》,嬉笑怒骂。这三篇小说都入木三分地揭露和针砭了生活中的荒谬与丑陋,显示了讽刺的力量。
B、“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安塞腰鼓》)一句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江南的水无法承载震撼人心的原始生命力。
C、咸宁某县交警大队向全体驾驶员发出《劝酒信》,以禁止他们酒后驾车。这句话中的“劝酒”一词,明显误用。
D、不改变原意,紧缩“当曹操遇到王熙凤时,我们一定会为他 们天设一对,地造一双的艺术形象而忍俊不禁”这句话,应该是“曹操遇到王熙凤是天设一对,地造一双”。
【解析】A“契诃夫《变色龙》,冷峭尖刻;吴承恩《范进中举》,嬉笑怒骂”有关讽刺风格表述弄反了,应该对调。B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把多水的江南比作易碎的玻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江南的柔美秀丽,与文中气势磅礴、震天动地的安塞腰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安塞腰鼓的气势雄伟豪迈。D句的正确压缩是“曹操、王熙凤是天设一对,地造一双的艺术形象”。
18(2011·河池市)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A.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展示了他那苦难而难忘的童年生活。
B.母爱、童真和对自然的赞美,是《繁星》和《春水》的主题歌。
C.《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乘“冒险号”救出了土著黑人“星期五”。
D.《朝花夕拾》原题叫《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留给我们的优美的散文珍品。
【解析】格列佛乘“冒险号”航船出海,途中水手叛乱,他被放逐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慧骃国。
19(2011·泰安市)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D)
A.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代表作《桃花源记》的文体是“记”。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C.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全书130篇,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者是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6.初中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境与对策论文 篇六
1 英美文学课的教学困境
众所周知, 英美文学课是现今我国大学英语专业的必修科目, 在每一个英语院系中关注度较高。同时, 在新课改的新形势下, 英美文学课需继续发挥自身在英语专业中的重要作用, 并与时俱进, 探索出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但不容忽略的一个问题是,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 英美文学课在实际教学中也显示出一定的缺陷, 极大地困扰着高校师生。下文就着重论述本课程的一系列困境:
(1) 英美文学课的教学模式相对老套, 教学观念非常陈旧
目前, 英美文学课仍延续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 教师热衷于将课内知识“灌输”给学生, 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做好笔记, 课下自主复习、巩固和提高, 考试时再对照笔记将整个知识框架熟悉一遍。但这样一来, 由于长期依赖于教师“一言堂”,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降低。在这期间, 学生在学习英美文学时, 并未找到其中的乐趣, 即使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但更多流于形式, 长期机械性的记忆妨碍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和英语实践技能的提高。
(2) 教材设计滞后于教学发展的需要
现阶段, 英美文学的相关教材版本固然不少, 然而, 绝大部分的教材虽是为本科学生“专门”打造, 但真正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和实践精神的高质量课本却少之又少。从这个视角看, 强化英美文学教材建设刻不容缓。
(3) 教师和教学地位逐步陷于边缘化的困境
一直以来, 讲授商务或外贸英语的英语教师大都受到学生热捧, 而讲述英美文学英语的教师正向着边缘化的趋势发展。事实上, 近些年英语研究生报考专业也主要以翻译、语言学为主, 明显超越了之前报考英美文学的人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 主要是报考法律英语、商务英语比较容易就业, 因为这些方向实用性稍强。然而, 如若任凭这一“不平衡”的势头发展下去, 则英美文学的师资队伍无疑会出现较大的断层, 英美文学这门课程也从此失去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纵使走出大学校门的学生拥有英语学位或技能证件, 但却显著缺乏英美文学相关领域知识的内涵, 以致于影响专业的全面发展。
伴随英语专业其他“市场化”课程的异军突起, 英美文学教学的处境堪忧。旅游英语、商务英语等一系列课程逐渐成为英语专业的“香饽饽”。在教学环节中, 高校为培养适合于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也千方百计地增添法律英语、国贸英语、旅游英语等一系列课程, 明显淡化英美文学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甚至于有意缩减文学课时, 致使相应的教学被“边缘化”。
(4) 教学内容较多与课时少的矛盾依然存在
诚然, 英美文学的作品牵涉到的范围较为宽泛, 时间跨越程度也较长。然而, 课时却十分有限。英美文学的实际教学内容多与课时偏少逐渐形成一种矛盾, 并未得到妥善、科学的解决。从这个意义上讲, 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合理地突出关键, 严密地把握主次, 并有所取舍。
2 解决英美文学课教学困境的对策
(1) 明确教学的目的,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现阶段, 为切实培养学生鉴赏、理解和阅读英文著作的能力, 英美文学教学必须“顺势而为”。教师应明确教学的任务和目的, 解决“为何教学”的问题, 这应当是革新英美文学教学模式的第一要务;在此基础上, 要严格依照“大学英语专业大纲”的要求, 明确教师的具体方向, 引领学生通过亲自阅读经典文学作品, 掌握英语语言的基本功;教师要在课堂上注重教材用本的新颖, 摒弃陈旧的、不合乎教学需要的教材版本, 促使学生接受最前沿的英语文学动态。经由以上几个方面的措施, 可明显看出, 改进教学模式关键在于“落实”两个字, 教师改变以往“一言堂”的不良课堂局面, 开始让学生“主宰”英美文学课堂, 充分将教学知识探索的权限转让给学生自己, 学生们在无形之中会感悟到英美文学的魅力和吸引力。
例如, 面对浩瀚无垠的英美语言文化作品, 仅凭课堂上的有限时间, 学生根本无法全部涉猎, 有鉴于此, 教师必须从学生实际英语阅读水平以及英语综合能力出发, 选取最为恰当的教学“突破口”, 坚持阅读少量但精致的英美文学, 这才是英语教学的大势所趋。在学生阅读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时, 必须提醒他们寻找知识迁移的关键点, 换言之, 不让个人已掌握的英语知识流失, 而是在阅读英文原著中派上用场, 学生们借由平日养成的阅读习惯, 会在捋顺作品故事概况上下功夫, 紧接着再分析个别难懂的句式与语法, 如遇有不懂的单词, 要仔细品读、联系上下文分析, 力求发挥逻辑推理能力, 根据语境推断出生词的含义。同时, 涉及到英语文学常识的段落, 需加强这方面的学习。由此可见, 学生自主阅读英文名著, 完全摆脱了过去“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束缚, 促使学生更明确阅读方向、更加清晰地独立思考。
(2) 彻底转变教学观念, 以实际行动创新教学模式
前文已提及, 发挥学生课堂“主人公”的地位对于彻底转变教学模式是大有裨益的。然而, 这仅是一方面, 英美文学教学要真正地实现课堂模式的变化, 就必须在推进课堂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下, 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随着素质教育的变革, 以多媒体为代表的先进教学手段逐步进入大学英语课堂, 在教学中, 教师事先把对英美文学作品的探析和讲述以幻灯片的形式制作出来。当学生阅读完相应文学作品后, 教师便要有规划地组织、安排学生观看英美文学的名片, 教师应提前设置好必要的问题, 作为悬念, 以便于调动学生探究、赏析作品的兴趣, 为今后的英语写作夯实牢固的根基。
例如, 在课堂上, 教师应积极尝试用多媒体播放经典英美电影, 假若学生在读到《飘》和《傲慢与偏见》时, 教师便要把同名经典电影片段呈现在屏幕上, 借助于这样一种镜头的氛围, 有助于学生更进一步感知英美文学的魅力, 并将学生“观”与说、听、写相融合, 进而更凸显英美文学课堂的直观性、立体性和生动性。
(3) 在教学中着力渗透德育教育,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师要在英美文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寻求契合点, 比如说, 在阅读《远大前程》等作品时, 必须引领学生在理解主旨的前提下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事业观和价值观, 树立人文素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3 结语
综上所述, 英美文学教学要解决目前的困境, 就必须大力破除落后的教学模式, 改进教学方法, 创新学生的阅读、理解思维, 采用行之有效的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洁.商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改革初探[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2) .
[2]涂沙丽.论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的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2) .
[3]王军, 李艳红.论高校英美文学的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 (7) .
7.初中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境与对策论文 篇七
【关键词】农村初中;阅读教学;困境;对策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一直被认为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同时又是考试考查的也是、难点,也是学生最难掌握的知识。阅读教学质效果差,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难度大,这是现在农村语文教师在相当一段时期里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人在农村多年语文教学中发现,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不太乐观。表现出很急需解决的难题:
一、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困境
1.农村语文教师的困境
(1)阅读教学不太规范,缺乏对学生阅读方法的讲解,教学没有目的性,没有有效的阅读教学设计。
(2)对教材中的范文阅读教学的示范性作用不强,阅读教学的课堂教学流于形式。
(3)很多农村语文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过分拘泥于文本,照本宣科,为了追求升学率,在阅读训练中只针对考纲考点,考什么就讲什么,肢解语段,导致无明显训练效果。对文章的整体感悟不高,造成对学生阅读较高层次文章的难度加大,从而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是一知半解。
(4)语文教师自身阅读数量极少,或者根本不读,整体感悟能力不高。没有办法给予学生更高层次的讲解。
2.农村学生的困境
(1)农村学生因阅读方法单一,因而遇到语文阅读题,便无从下手,思维僵化,不能很好的对阅读材料进行科学的解读,从而产生畏惧心理。
(2)农村学生因平时读得少,缺乏阅读资料,阅读面狭小,除了课本和练习册就无其他阅读资料,语感极差,遇到语文阅读题,读不懂的情况常常存在。阅读的答案经常是牛头不对马嘴。
(3)农村学生由于阅读量的限制,从而使语言表达能力差,即使有想说的话却表达不出,或言不达意,或表意含糊不清。
二、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困境的应对策略
1.农村语文教师要优化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指导教给学生阅读文章的科学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只要学生掌握了一些常用的阅读方法,例如,默读法,快速浏览法,跳读法,详细的阅读加泛读等。学生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读书方式和读书伙伴,语文阅读课上才能根据不同类型的文章按照自己最喜欢的阅读方式进行阅读,才会真正领会文章的情感和内涵。
(1)农村学生同时还要了解一篇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基本情况,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情感特色。阅读作品,一定要将作品的作者和社会特征、时代背景相结合,只有如此,学生才能更好的把握文章更深的内涵。
(2)同时农村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还要通过对文中人物、情节、环境的分析,把握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如《羚羊木雕》一文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爸爸、妈妈的态度及情感变化,以及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来理解文章的主题。
(3)学生在阅读时要学会抓文章中的关键词句,培养学生从细微处入手,感受文章思想和感情的能力。例如教学《落花生》一文时,我围绕课文第十四段父亲说过的一段话展开理解,“做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一点好处的人。”联系父亲说过的苹果石榴高高挂在枝头的炫耀和花生作对比,学生马上能深刻领悟落花生的品质指的是什么。也就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是父亲对我的希望。这样,对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无疑起了先导作用。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提高,尤其是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情感的能力。
(4)抓住含义深刻的词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课文内容。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含义深刻的句子,如果不能正确理解这些句子,就不能全面理解课文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要注意教给他们理解句子的方法,教会他们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联系文章的时代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等来理解句子。
(5)教给学生精读和略读的方法。
2.扩大阅读范围,拓展学生视野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样,农村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也非一日之功。农村语文老师第一要解决的就是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大力提倡学生去阅读书报,只要是学生自觉的阅读行为,老师都应该鼓励。
3.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农村学生可以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休闲活动,可以养成阅读的习惯,获得各种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广泛涉猎各种书籍。学生通过定向阅读,积累语言,丰富知识,提高阅读能力。
具体做法是:
(1)保证阅读的时间和数量。每天课外阅读不少于半小时。
(2)养成阅读时勤动笔,勤思考的良好阅读习惯。
(3)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每周至少写一篇读后感,养成每天记日记的良好习惯。
(4)看点有品味和内涵的漫画或动画片,然后让其复述或改编。
(5)听比较有名气的书的录音,让其做读书笔记。
(6)等学生感兴趣了,再根据学生個性来推荐相关的文学作品。
【初中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境与对策论文】推荐阅读:
中职学校幼儿文学教学的困境与对策09-27
版中考语文复习名著阅读与文学常识06-20
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五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随堂课后作业含答案09-01
初中现代文学教学策略08-21
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改革与尝试论文08-10
初中名著阅读教学思考08-10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主体地位论文09-12
初中外国文学常识08-05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