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塔》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2024-10-11

《乌塔》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共15篇)

1.《乌塔》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篇一

《乌塔》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进一步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以及读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4、有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克服依赖思想,注意在生活中经受锻炼和考验。

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从叙述、描写中了解人物特点,感悟较深层意思并谈出自己的见解。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前边学过的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少年周恩来有博大胸怀和远大抱负,所以他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批改作文、邀请做客这两件事,给了肖复兴极大的影响,激励他努力学习,坚定了他的文学之路,使他成了伟大的文学家。这两位名人的成长故事让我们深受启发。

(出示课件)大家请看大屏幕,这是一位14岁的德国小姑娘,她的名字叫乌塔。(板书课题)在她成长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又有什么惊人的举动呢?让我们一起走近-----乌塔。(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要求

(1)读通读顺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2)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新词:洗漱、惬意、反驳、逻辑、电话号码。

(2)课文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的作者在罗马遇到一位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板书:独自游欧洲)

3、一个年仅14岁的小姑娘独自一人游欧洲,你赞成乌塔的做法吗?赞成的举手,说说你们的理由。不赞成的举手,说说你们的理由。(副板书)

(1)安排路线?(2)遇到危险?(3)父母担心?(4)旅行费用?

三、研读课文,交流感受

1、默读勾画

是呀,乌塔在独自一人游欧洲前,难道这些问题她都没有想到吗?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默读课文,想一想乌塔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用-----勾画出来,再和小组学习伙伴交流,谈谈你的体会,并大声读出来。

2、汇报展示

⑴独立(自理能力强)。如:A、说话间,它已经穿好了黑T恤和牛仔裤、白球鞋,从柜子里取出一大瓶矿泉水装进背包。C、光从电视和书本......D、乌塔却可以在旅馆里“惬意地趴在床垫上,一边吃糖,一边看一本厚厚的书。(惬意:这里是很满意、很舒服的意思。)

⑵生活经验丰富。如:她告诉我“罗马很热,街上小摊卖的冰激淋和水都很贵,你要到超级市场去卖。”(她能自己安排一天的活动,自己收拾东西,按时外出游览。)

⑶热情、活泼。如:她一见我,立即坐起来打招呼,问我玩得怎样,又问我从哪里来……她一听,高兴得大叫……马上拿糖给我吃

⑷生存能力强。如:乌塔说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儿童玩。

⑸关爱家人。如:然后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给家里的每一个人买礼物

(6)、乌塔对我这番解释很不满意,马上反驳说:“我也是家里的宝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很爱我。不过我们兴趣不同,所以我们有时候一起出去玩,有时候单独出去玩。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我不明白。你的话不合逻辑。”

“反驳”是指说出自己的理由,来否定别人跟自己不同的看法。“逻辑”是指事物客观的规律性。乌塔认为爱孩子和不让孩子单独出门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乌塔先是举出自己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在长辈爱孩子的情况下孩子可以单独出门,然后说她不同意中国家庭管理孩子的做法,认为作者的解释是不合逻辑的。乌塔对中国家长把孩子“关”在身边的做法提出质疑,认为只有一个孩子多投入到社会中去,才有利于他们的成长;而家长应该积极为孩子们创造这样的条件,否则,都不能真正体现长辈对孩子的爱。

(7)、还是坚持:“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我从电视上经常看见意大利,但只有亲自来到这里,它的美丽才深深感动了我。”

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电视和书本提供的世界毕竟缺少了切身的感受。乌塔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走出家门,融入社会的好处,给人留下深深的思索。积极尝试,勇于实践,在实践中获得锻炼。

(8)、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再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她还说,自己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阅读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为了挣旅费,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板书充分准备)

四、总结升华

1、这节课上,我们认识了乌塔这位了不起的德国女孩,因为她在成长过程中能坚强勇敢地克服一切困难,独立自主地完成每一件事,她才有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惊人举动。

2、那我们呢?有些同学早上来迟,是因为妈妈没有叫我;作业没带,是因为家长没帮我收拾书包;回家妈妈不提醒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等等,难道这些不值得我们深思吗?老师给大家一分钟时间,请同学们静下心来想一想,在今后的生活学习道路上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3、是啊!今天我们学这篇课文,并不是为了让你们都像乌塔那样离开父母独自外出旅游,而是想让你们像乌塔一样有独立自主的精神。

五、布置作业:写写自己的感想

课文学到这里,相信同学们一定有很多的感想。

1、也许你想对乌塔说,想对中国的小朋友,想对自己的父母说,请你选择其中一个对象,把你的感想写下来。

2、还能以“从《乌塔》想到的”为题写一写你的感受。

六、课后延伸

1、送给大家一首小诗,请同学们放声朗读。《 勇敢独立的好少年》

2、总结

一个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经验、生活能力,只有通过时间才能锻炼出来。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立刻行动起来,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让自己成为一个自强自立的好少年。

板书设计:

乌 塔

充分准备

勇敢独立

独 游 欧 洲

有条理 有主见自

2.《乌塔》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篇二

崔允漷教授说,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不是要求所有教师教学标准化,也不是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的简单对应。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是目标源于课程标准,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教学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体现标准、教学、评价的一致性。否则,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笔者

作浅薄的演绎。

《乌塔》是人教版教材四上第七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德国一位14岁的小姑娘乌塔独自一人漫游欧洲的事。文章故事性强,许多教师认为这样的课文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篇章结构都没有什么语文味的教学价值,让学生自己读几遍就完事;有的教师定位在让学生了解乌塔的成长历程,培养独立意识;也有的教师在读通课文后就要求学生进行论辩活动,旨在培养论辩能力。孰优孰劣,不能就事论事,应该首先考虑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问题。

我们知道语文教学有三种价值取向:第一种

张晨瑛

价值取向是传授语文知识,第二种价值取向是发展语文能力,第三种价值取向是培育人文精神。教育发展至今,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取向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要素,语文教学应以语文能力培养为主线,在语文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语感、思维和情感。这应该已成共识。那么语文教材是什么?是语文课程资源之一,仅仅是个重要凭借,叶老早就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凭借这个例子练就学生熟练的阅读和写作技能。

那么,《乌塔》这样看似没有语言发展点的课文到底可作什么例子?作为语文教材的价值是什么?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具有课程意识,基于课程标准去把握教学的目标,将教学内容具体化为学习目标。

《乌塔》叙述具体清楚,重点段凸现,以第三人称来叙述主人公乌塔的所作所为,而且她的特立独行与中国孩子的传统观念相冲突。这样的行文特点就为语文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凭借。凭借课文内容,“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就是一种语文能力的培养。另外,基于《乌塔》是第二学段的课文,根据学生语言学习的需要和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第二学段的语段教学十分重要,它是介于词句教学和篇章教学的过渡环节,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和表达能力的发展都是关键的枢纽环节。

于是,《乌塔》的教学目标可以定为:(1)通读全文,概括故事内容,掌握概括方法;(2)运用文中观念与现实的反差,通过辩论的形式,提出自己的阅读见解,初步培养阅读思维能力。

基于这样的目标,如何设计能促成目标达成的言语实践活动?笔者认为,还是要以课程意识为观照,从基点出发,考虑活动形式与目标的一致性问题。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板块:基于概括能力培养的课文主要内容概括。四年级是训练运用方法概括段意的起始年级,概括段意的方法主要有合并法、要素串联法、题目扩展法、取主舍次法、摘录句段法、关系梳理法等。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容易概括,可以引导学生先运用课题扩展法以“乌塔”作为主人公进行概括,在此基础上再以文中的“我”的视角来概括。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来概括故事内容,其意义不在于学生是否概括得准确,在于学生经历了这个过程,获得或者说是强化了概括方法。这就是回归到了语文能力、语文方法本源上的思考与教学。

第二板块:基于信息提取与言语表达的教学。从教学的内容目标来说,是解决自学提示的第二个问题:你觉得乌塔这样做好不好呢?其实,解决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回答好或不好,它涉及解答问题的思路,涉及如何运用课文的内容来自圆其说。这个板块的实践活动,首先要学生再次认真阅读课文,引领学生阅读相关段落,到文中找出能说明自己观点的根据,了解乌塔为了旅游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学生通过自学提取了相关信息后,要求学生组织自己的语言进行言语表达实践。下面的框架中所列,并非要求学生如是说话表达,而是教师应该知道,学生在零碎地说乌塔的某一点所作所为时,要把某一点的举措与理由同时表达清楚。这也是基于第二学段的要求,学生应该有理有据地说清一个意思。

为了防止迷路,她_______________。

为了遇到危险能够自救,她_______________。

为了不让爸爸妈妈担心,她_______________。

为了挣旅费,她_______________。

要是生病了,她_______________。

由于学生是随机自由表达,其思维可能处于碎片状态。所以,接着应该引导学生连起来说说乌塔做了什么。这就是第二学段的表达训练,也为接下来的辩论奠定表达的基础。

有了以上步骤,再进行基于言语表达与评价思辨的练习。展开辩论:根据乌塔的所作所为,分小组讨论“这样做好不好?并说说理由”辩论应注意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要引导辩论的双方从课文中找出依据反驳对方。组织学生进行辩论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发表阅读见解的过程。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学生的不同意见,应充分肯定,只要能说出自己的见解,都予以鼓励赞扬。因为,辩论的答案不是教学的目的,教学的目的是创设安全的阅读心理环境,培养阅读的思考力和勇于发表见解的习惯。

第三板块:自选言语实践活动。(1)一分钟演讲,谈谈我们该如何锻炼自己独立自主的能力。引领学生通过查询资料等途径,打破学科教学的壁垒,扩大学生学习和思维的空间,既拓宽知识面,又锻炼语言表达的能力,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社会化。这一点香港与台湾的语文教学一直比较重视与关注。(2)从乌塔看中外小学生的不同。要求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分析中小学生在社会调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自理能力、家庭责任感等方面的不同,并简单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也可列成表格,和小组同学互相交流。(3)引领学生设计“让孩子独自出行——学乌塔家乡寻春记”的活动,活动的范围先确定在“家乡”这一小范围,重在表达清楚:如何准备才能顺利成行。比如设计外出路线、安排外出设备、准备外出经费等等。假设困难,设计解决办法。

第三板块的设计,看似是非语文性活动,其实还是言语实践活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乌塔》一课拓展延伸性实践活动,其主旨和《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是相吻合的。

从《乌塔》三个板块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就是基于标准把握教学目标,基于标准用好教材,因为语文能力目标的建构

习作评语包括对习作质量的评价,还包括对习作兴趣、习作态度、习作习惯的综合评价。习作评语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呵护学生的习作热情,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促使学生作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以崭新的视角看待习作评语,根据学生的习作,借题发挥写好评语。

一、尊重原创,写“笔谈式评语”

批改作文不能仅仅局限于文本本身,更要关注文本背后的人——学生。我们把学生未经修改的习作称为“原创”。学生是作文的主体,有权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教师作为读者,必须进入儿童的经验世界,体会儿童的心理,学会用儿童的眼光观察和理解生活,切忌以自己的思维代替儿童的语言,要尊重学生“原创”的完整性,尽量不要随意改动。如果在批改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写在“评语”栏中,用商榷的方式对作文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启发学生去修改。这样的评语如同和学生面对面交流,我们称之为“笔谈式评语”。

如一位学生在观察蜗牛时突发奇想:“世界上有两种人,男的和女的。蜗牛是男的还是女的呢?我问外婆,外婆说不知道。难道蜗牛和太监一样不男不女吗?”面对“童言无忌”,教师笑着写下评语:“老师真高兴,你不但会观察,而且爱提问,这是个离不开教材这个基本。教师只有理清语文教材中知识与能力等维度目标的教学点及教学序列,才能促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主动建构,从而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其次,基于标准的教学,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就是要通过语言文字学习发展语文能好习惯。不过,人有男女之别,动物也有雌雄之分。蜗牛嘛,它就更特别,雌雄同体!想了解更多的知识吗?快到书里去找找答案吧!”冰心曾说过:“能表现自己的文学是创造的,个性的,自然的,是未经人道的,是充满特别的感情和趣味的,是心灵里的笑语和泪珠。”因此,教师们在用红笔画下之前,要尊重学生的言论自由和著作权。

二、注重真实,写“交心式评语”

习作评语注重真实,首先体现“作文”与“做人”的同步发展。小学生作文不但是其作文能力的体现,也是其学习心理、道德品质、为人处世等诸多方面的反映。努力把教学生作文和教学生做人和谐地统一起来,让学生把对真善美的追求见诸纯洁、健康的角色交际和语言表达实践中。教师为学生的习作写评语,正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中间环节。教师应着眼于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的交流。其次,习作评语注重真实,促使学生个性化表达。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习作过程中应要求学生用自己的声音和性格说话。“写真话,做真人”应是小学生习作的一个要求和重要的评价标准。教师要善于发现习作中的闪光点,只要是写真话抒真情的,哪怕是一两句都要及时肯定,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个性化表达习惯的形成。

3.高效课堂之课堂作业设计 篇三

练习是学生学习效果反馈的重要途径,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心理学研究表明,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不仅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具有调节功能,而且对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具有刺激作用。课堂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能否获取矫正性的反馈信息,而课堂练习(即利用课堂教学的部分时间进行训练)正是获取这种信息的重要渠道。教学是教与学的结合,教师参与教,学生参与学,只有当教与学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时,教学才能发挥最大效益。发挥教学的最大效益不可忽视练习的重要作用。

一、填表法

如在《北京的春节》的教学中,考虑到文章篇幅较长,学生较难理清行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而通过填表就可以简明厘清课文内容。于是设计以下练习:

默读课文,把老舍先生写到的时间和在这些时间里具体有哪些风俗习惯画出来,并填在表格内,然后进行汇报交流。

通过实践操作,这次填表练习还是行之有效的。根据表格的提示,学生很快发现了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学生既了解了课文是按时间顺序记叙的,又一目了然地知道了在不同时间段里北京春节的习俗,而且简明清晰地领会了课文有详有略的写法。

二、对比法

1.字词对比练习

在《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教学时设计的课堂练习,分清形近字,巩固基础。

阀( ) 娱( ) 僻( ) 怖( )

伐( ) 误( ) 避( ) 布( )

2.句子对比体会

《我爱故乡的杨梅》

a.下了春雨,一棵棵杨梅树吮吸着雨水。四季常绿的枝条和狭长的叶子生长着。

b.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通过比较,两个句式孰优孰劣就一清二楚了,学生对句子的理解更深入,印象也更深刻。b句属原文,作者采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雨中杨梅树充满旺盛的生命力,在茁壮成长,写出了杨梅树的可爱。而a句平淡无奇,杨梅树也缺少生动。

三、迁移法

对于文本中出现的经典、精彩的语段,情节空白处,思维发散处,言而未尽之处等,教师除了引领学生反复“含英咀华”外,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练点”,让学生根植于课文,想象于书外,进行扎扎实实的练习。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依据《匆匆》“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用排比句式表明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借此表达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结合《语文作业本》,相应完成以下练习:

仿照画“____”句子的写法,发挥想象,写一句话。

四、延伸法

学习了课文,理解了相关内容,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延伸性地阅读有关资料,进行一些探究,依然是语文练习的内容之一。这样的练习不仅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升华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给教学增添了无穷魅力。

1.课内延伸练习

学生学习知识最主要的是理解并加以应用,达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效果。在《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中,在学习了文章前后呼应的写法后,设计了下面的延伸性练习:

在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中找出与下列句子相对应的句子。

a.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b.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c.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通过练习,学生对前后呼应写法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前后呼应的写法除了突出强化的作用,还有使读者清楚地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的作用,得到更深刻的印象感受。

2.课后巩固练习

对课文进行学习之后,并不意味着学生已经对课本知识内容的掌握,这时需要进行课后练习达到巩固的目的。在课堂教学后及时进行随堂跟踪练习,可以充分利用《语文作业本》和《词语手册》,不但发挥了它们的作用,也可以让学生更好更快更扎实地掌握所学内容。如在《语文作业本》中《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就有这样的练习。品读课文第三段,完成练习:

这段话共有______句话,主要论述______。第一句话论述______的原因;第二句话指出______;第三、四句话论述采纳批评的前提,就是______;第五句话举______的例子进一步说明______。

3.课外延伸练习

在学完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为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安徒生作品的兴趣,设计了下题:

读一读,想一想,这些句子分别出现在安徒生的哪篇童话作品里,这些加点的词语蕴含着怎样的深意?在括号里填上作品的题目。

a.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 )

b.天空的女儿也没有永恒的灵魂,不过她可以通过善良的行为而创造出一个灵魂。 ( )

c.年轻的白天鹅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 ( )

4.《乌塔》教学设计 篇四

1、认识6个生字。有感受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2、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读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3、学习乌塔为了自己的目标勤奋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独立自主的好品质。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从叙述、描写中了解人物特点,感悟较深层意思并谈出自己的见解。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和谁,去过那儿?学生自由回答。

2、有这么一个孩子呀,她非常了不起,能一个人独自到欧洲去旅游,你们想和她成为朋友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位德国小姑娘(板书:乌塔)和她交个朋友,看看她是怎样去旅游的,她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初读感知: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预习: 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词,指名读。

3、指名读文。

三、合作探究:

1、默读课文,思考:乌塔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在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联系上下文或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体会。

2、小组交流。把自己的阅读收获在小组里交流,大胆提出自己的阅读见解。

3、指名汇报。

用“我认为乌塔是个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的句式汇报。

预设:

(1)我认为乌塔是个活泼、热情的孩子。如:她一见我,立刻坐起来打招呼,问我玩得怎样,又问我从哪里来„„她一听,高兴得大叫。

(2)我认为乌塔是个有自我保护意识的孩子。如: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

(3)我认为乌塔是个有责任感的孩子。如:然后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

(4)我认为乌塔是个做事有条理、有计划的孩子。如:这次旅行她准备了整整3年,读了很多有关这些国家的书籍。

„„

4、我们向乌塔学习什么?是否也向乌塔一样背上旅行包去游历欧洲?

讨论后归纳:向乌塔学习并不是要模仿她独自外出旅游,而是要在生活中克服依赖思想,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的精神。

四、指导学生讨论交流,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

1、讨论交流,请学生积极发表见解。(出示幻灯片2)

⑴可不可以像乌塔一样单身外出旅游?

⑵自立精神与冒险有什么区别?怎样才算自立?

⑶从乌塔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受到了什么启示?

可以选择你感兴趣的话题来谈。

2、小结,教师提出自己的建议:

⑴我们应该向乌塔学习她的独立精神,但并不是要我们每一个同学去像乌塔一样独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们从日常生活、学习各方面克服依赖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⑵一人外出,要有家长同意和充分准备。

⑶要像乌塔一样有主见而不盲动,胆大心细,会待人接物。

一个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经验、生活能力,只有通过时间才能锻炼出来。

五、拓展写作:

5.乌塔教学设计 篇五

1、理解课文资料,学习德国小姑娘乌塔自主自立的独立性。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德国小姑娘乌塔为什么能独自出国旅游。

教学难点:

了解德国小姑娘乌塔为什么能独自出国旅游。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你们独自一人出国远门吗?本文讲的女孩独自出国旅游,令人敬佩,让我们跟着作者同她认识吧。

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读书

1、要求:

(1)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生字、新词可利用工具书解决。

(2)把不理解的资料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2、交流看法和见解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看法和见解

畅所欲言

(2)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二、自主性练习设计

讨论:

1、你认为乌塔是一个怎样的人?

2、你对离家出走的同学持什么态度?

3、此时你想说什么?想做什么?

板书设计:

享受优惠

设计路线独立自主

6*乌塔阅读了解

打工挣钱生活潜力强

爱心礼物

实践作业:(自愿完成。能够独立,也能够合作)

以《从乌塔看中外小学生的不同》为题,写一份调查报告。

6.《乌塔》教学设计1 篇六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以及读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4、培养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克服依赖思想,注意在生活中经受锻炼和考验。

教学重点、难点:(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从叙述、描写中了解人物特点,感悟较深层意思并谈出自己的见解。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一)你们独自一人出过门吗?最远的到过哪?怎样去的? 指名个别学生简单说说自己的情况。

(二)有个了不起的小姑娘,她才14 岁就一个人周游欧洲,她的名字叫——乌塔(板书课题)多么勇敢的孩子!我们来学习课文《乌塔》,看看乌塔靠的是什么周游欧洲的?

二、指导学生自学课文。

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些什么事,对这些事你有什么看法和见解,把想到的和同学讨论交流,还可以写下来。

三、深入学习,领悟课文

(一)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根据这件事,学生自由质疑,教师相机归纳,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二个问题展开小组讨论。

(三)各组汇报讨论情况,教师点拨,加深理解。重点引导学生讨论:

1、乌塔如何掌握游历欧洲的路线?

2、乌塔不怕一个人路上碰到危险吗?

3、乌塔都到过哪些地方?

4、你觉得乌塔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如果我是乌塔,你想对我说些什么?

⑴自理能力强。如:说话间,它已经穿好了黑T恤和牛仔裤、白球鞋,从柜子里取出一大瓶矿泉水装进背包。

⑵生活经验丰富。如:她告诉我“罗马很热,街上小摊卖的冰激淋和水都很贵,你要到超级市场去卖。”

⑶热情、活泼。如:她一见我,立即坐起来打招呼,问我玩得怎样,又问我从哪里来„„她一听,高兴得大叫„„马上拿糖给我吃

⑷生存能力强。如:乌塔说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儿童玩。

⑸有责任感。如:然后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给家里的每一个人买礼物。⑹做事有条理,有计划。如:她拿出一摞书给我看,全是欧洲各国的旅游指南,每个国家都是厚厚的一册,介绍得十分详细„„为这次旅行他准备了整整3年,读了很多有关这些国家的书籍。„„

让学生在讨论中了解乌塔的自立精神;有主见而不盲动;胆大心细,会待人接物„„从而懂得一个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经验,生活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出来。

(四)辩论: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该不该一个人远行?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设计我认为有三个功能:

1、检测的功能;

2、情感释放的功能。应该说此刻学生情感已积淀到一定程度,需要一种机会释放表达;

3、训练语感的功能。

四、课外延伸

根据自身的生活能力,虚拟一次旅行,具体地写出旅途经历,并写出自己的一些感想。板书设计

设计好旅行路线、日程

乌塔

7.《乌塔》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篇七

一、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保障英语课堂有效实施

精心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及教学环节等的设计。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应考虑: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指向哪些领域、哪个层次, 应该注重学生学的行为以及学习的结果。教学设计必须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 以此确定一节课的教学起点。教师还要考虑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教师还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使语言环境和背景知识合理地渗透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每时每刻都沉浸在浓厚的语言氛围中。教师在处理语言知识时, 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 有重点地采用多种操练形式进行强化和巩固, 为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设置合理递进的台阶。教师要对新旧知识进行有机串联与整合, 使学生每分每秒都在课堂上使用所学语言, 使学与用在同一个进程中和谐地交织在一起。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习兴趣是导致学生热爱这门学科的途径, 而好的教学方法又是激发兴趣的重要因素。

1.寓教于乐, 强化词汇教学。教无趣, 必不乐学。例如我给同学们讲完can.must相互转换的用法以后, 立即在会话中进行训练。我问一个同学:“May I use your pen?”回答:“Yes, you may.”并把钢笔递给我。接着我又向他“借”尺子、橡皮、小刀, 他的回答是相同的, 而且越答越快, 我突然问道;“May I use your head?”他也脱口而出: “Yes you may.”课堂里随即爆发出一阵轰笑, 他自己也笑了, 并马上纠正说:“sorry.you mustn't.”我接着向全班提问:“May I go now?”一位同学站起来回答:“No.youmustn't.”我接着问:“Why?”他想了一想说:“We arehaving a class.”此时此刻, 我们虽然是在进行练习, 但同学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 而是沉浸在语言交际中, 并把机械性的练习变成了创造性的练习, 学生兴趣很浓, 学习效果亦大大提高。

2.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作好阅读前的思考。在每次的阅读课上, 我给学生五分钟时间去快速阅读, 然后就这篇文章进行讨论。再简单地复述课文。也可以让学生讲些有关的幽默故事为阅读做铺垫。这些预备训练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比如教八年级上Unit 6“I’m more outgoingthanmy sister”时, 阅读材料中出现了比较级这一结构, 我就抛出了这样的问句:①Who is stronger, Liu Xiang or YaoMing?②Who is more beautiful, Gong Li or ZhangZiyi?用大家都熟悉或喜欢的明星串起较为枯燥的阅读材料知识。在阅读教学中如能用明星效应来唤起同学们的阅读兴趣, 引起同学们的关注, 那么学生的阅读水平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提高。

3.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加强阅读方法指导。新课标、新教材在编排上遵循了听先于说、说先于读、读先于写的顺序进行训练。一般的课堂阅读, 老师总是花几分钟先来讲解阅读的材料或课文, 学生所获得的文章信息都是老师给的, 不是自己主动获得的, 而是被动接受的, 这样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每个人在阅读时都会遇到自己不认识的单词, 由于时间短、阅读量大, 可以教学生猜词, 以理解上下文的含义。

三、精心设置学案, 优化课堂教学

学生只有把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学好, 掌握相应的基本技能, 这样才能为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提供可能和基础。在教学中, 教师要立足于双基教学和训练, 力争做到学生学有发展, 学得活、学得透。由于学生在初中起始阶段的自学能力较差, 我们要改革课堂教学结构,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培养他们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全体英语教师一起精心设置学案, 对各单元的话题内容采取“自学”、“共学”和“练习”的方法。课堂上, 学生“画龙”, 教师“点睛”。在“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教师精选一些重要词句编成练习, 让学生进行必要的巩固, 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实践证明, 学生并没有少学知识, 而是学得更多、更活了。

四、积极评价, 鼓励学生创新思维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信任和鼓励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求知欲, 能影响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和创造力的产生。课堂上, 学生往往会产生一些稀奇古怪的离奇想法, 这时候教师如果对他们进行严厉的批评, 指责甚至训斥, 那将会抑制并且阻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学生只有处于一种和谐宽松的氛围当中, 才能激起主动的内部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及学习结果, 课堂反应等作出积极的评价, 鼓励学生的发散型思维。在对学生的评价中, 教师应做到客观、公正、热情、诚恳, 使学生体验到评价的严肃性。

总之, 每个学生都存在着大量的学习潜能, 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够挖掘并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教师要改变过去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法。只要我们坚持以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本, 就一定能培养出适应新形势需要, 全面发展的英语人才。

摘要:新课程要求教师转换角色, 更新观念, 并对教师的知识和科研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本文探讨了新课改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的积极意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化教学内容, 优化教学活动, 从而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8.优化教学设计,打造高效课堂 篇八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高中化学有效教学; 课堂实效;教学设计;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195-01

高中化学教学要追求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有效教学的教学设计和策略是一重要途径.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除教师本身的素质外,则取决于教学设计的优劣。下面就我们的教学体会,谈几点看法。

1 坚持教学过程的科学化

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是指以最少时间和精力,求得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为此,要求教师依据教学目标精心搞好以下四个设计。

1.1 课堂教学结构设计。一般认为,按时间顺序把一节课划分为课的开始、课的中心和课的结尾,这样固定的三个部分较为合适,这种划分适合于任何一种课型。课的开始,应该向学生明确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使他们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课的中心部分是一节课的核心,课的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这部分,所以课的开始和课的结尾都要紧密围绕课的中心来进行。在课的结尾部分,要使学生对所学到知识得以归纳、概括,重点强化,加深理解和记忆,便于使本节课和下节课更好地衔接起来。

1.2 课堂教学提问设计。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将对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创设多种问题情境,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高潮叠起。如在《盐类的水解》这节课中,首先设疑:"盐溶液是显中性还是显碱性或显酸性?为什么?"接着通过实验演示说明现象,最后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再如学习《氮气》一节,讲氮气的化学性质时,首先分析分子的键能,提出:氮气在通常情况下化学性质如何?当在高温等条件下,氮气分子获得足够能量后,从氮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来看,氮气可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由于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必然对所学内容产生一股强大的吸引力,效果不言而喻。

1.3 课堂练习和作业设计。对于课堂练习的设计,主要是着重考察学生刚学过的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起到及时反馈,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所以要紧密配合上课内容,适时地穿插安排,多选用难度不大,全班学生绝大多数都可以答对的习题;对于课外作业的设计,要配合学生已学过的知识,达到加深理解,综合运用,并逐步形成化学知识结构的作用。因此,课外作业题的综合性、题型的多样性、例题的灵活性及答案的隐蔽性等都要比课堂练习高一些。这样经过相当时间的培养、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就会伴随教学进程的发展得到提高。

1.4 课堂教学板书设计。课堂教学的板书,是教师教学思维的文字表达形式,它既可以弥补语言难以表达的不足,如化学用语,又可达到形象直观的效果。一份好的化学教学板书,应有科学性、直观性和艺术性。板书设计要体现以下原则:①体现教学目标性,能揭示一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是一堂课的精髓;②体现教授的系统性,能形成完整的知识链;③体现教学的全过程,成为上课的注意中心。

2 坚持有效教学的策略化

2.1 兴趣化教学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运用兴趣化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常见的教学方法有:

(1)实验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通过做一些生动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设疑法。"学则须疑",通过设疑引发学生兴趣,然后经过讨论分析,明白道理,从而提高学生认知能力。

(3)竞争法。学习需要营造竞争的氛围,使压力变为动力。例如在进行元素化合物教学时,可组织学生进行化学方程式背默比赛,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2 信息化教学策略。

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则必须实施信息化教学。教师应该让学生成为信息的运用者,在互动的信息中将知识进行重组,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施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内容不再只局限化学生课本内容,要紧跟化学发展研究的步伐,让学生及时了解世界上化学发展动态和化学研究新的成果。

(2)形式不再局限于口授耳听,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辨证、采访、上网、观看有关化学知识的影片和参观一些与化学有关的工农业部门等等,这些形式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面,而且能激发兴趣,发挥学生的特长。

(3)授課者不仅是教师,也可以是工程师及研究人员或者是具有丰富知识和实践的人都可以给学生作专题报告,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兴趣。

2.3 探究性教学策略。

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学生通过实验亲身经历和体会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同时我在课堂教学中还设计多种参与方式,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自主参与,可以通过独立学习、小组讨论、集体评议、师生交流等多种教学手段,教师自己发挥组织者、指导者的作用,多让学生各抒已见,多听学生意见,与学生配合,达成思维共振与感情共鸣,努力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通过这样的教学,能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

9.《乌塔》语文教学设计 篇九

(-)知识教学点

1.能认读本课生字词,理解不懂的词语。

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乌塔是如何独自一人游欧洲的。

(二)能力训练点乌塔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1.训练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要认真思考,要有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从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这件事中受到启示:我们中国孩子也应该学会自立。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四)重点、难点

1、探讨:年仅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和见解?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2.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多想,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教学流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们也许到过很多地方去旅游,都和谁到过什么地方?

(学生自由发言)

2、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位德国小姑娘——(板书:乌塔),看看她是怎样旅游的?

二、指导学生自学课文。

1、检查预习(幻灯片1)。

(推火车读,齐读)

2、学生自学课文。

3、交流初读感受,提出疑难之处。

(教师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再读感悟,研讨释疑

1、教师引导学生着重研讨“你对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有何看法”?

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有的同学会认为乌塔还小,不应该一个人外出旅游,这样太危险;有的同学会认为只要做好充分准备,乌塔可以一个人外出旅游,这对她今后的成长会有好处。

2、快速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乌塔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⑴自理能力强。如:说话间,它已经穿好了黑T恤和牛仔裤、白球鞋,从柜子里取出一大瓶矿泉水装进背包。

⑵生活经验丰富。如:她告诉我“罗马很热,街上小摊卖的`冰激淋和水都很贵,你要到超级市场去卖。”

⑶热情、活泼。如:她一见我,立即坐起来打招呼,问我玩得怎样,又问我从哪里来……她一听,高兴得大叫……马上拿糖给我吃

⑷生存能力强。如:乌塔说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儿童玩。

⑸有责任感。如:然后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给家里的每一个人买礼物。

⑹做事有条理,有计划。如:她拿出一摞书给我看,全是欧洲各国的旅游指南,每个国家都是厚厚的一册,介绍得十分详细……为这次旅行他准备了整整3年,读了很多有关这些国家的书籍。……

四、指导学生讨论交流,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

讨论交流,请学生积极发表见解。(出示幻灯片2)

可不可以像乌塔一样单身外出旅游?

自立精神与冒险有什么区别?怎样才算自立?

⑶从乌塔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受到了什么启示?

可以选择你感兴趣的话题来谈。

2、小结,教师提出自己的建议:

⑴我们应该向乌塔学习她的独立精神,但并不是要我们每一个同学去像乌塔一样独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们从日常生活、学习各方面克服依赖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⑵一人外出,要有家长同意和充分准备。

⑶要像乌塔一样有主见而不盲动,胆大心细,会待人接物。

一个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经验、生活能力,只有通过时间才能锻炼出来

五、布置实践作业:(幻灯片3)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听听他们的意见。

10.乌塔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篇十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到过哪儿?怎样去的?

2、这节课我们结识一个了不起的德国小姑娘——乌塔(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出示自读提示,学生初读课文。

2、课件出示生字词,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3、交流:乌塔做了什么事?

4、出示欧洲地图,学生直观感知。

三、精读感悟

1、出示学法指导,学生自学。

2、集体交流:

用“我认为乌塔是一个 的孩子”的句式汇报,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句。

3、抓住重点句精读,通过句式训练体会乌塔的安排之周,准备之久。

四、拓展延伸

1、乌塔独自游历欧洲,你是否同意她的做法?为什么?

2、小组交流,形成自己的观点。

3、集体交流,亮出自己的观点。

五、课堂小结

1、乌塔通过独自游历欧洲这样的方式来锻炼自己,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锻炼方法。我们可以怎么做?

2、学生交流,老师总结,并出示“温馨提示”。

六、作业超市

1、写一写由《乌塔》想到的。

2、把课文内容和课上讨论的情况讲给父母听,听听父母的意见。

3、制订一个计划,选择合适的方法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

七、板书设计

乌塔

我看乌塔:独立、执着、热情、有爱心、有理想……

11.优化教学设计 创建高效课堂 篇十一

【摘要】高效课堂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就需要进行课堂教学优化。

【关键词】教学设计 高效课堂 系统工程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36-02

一、教学设计和高效课堂的联系

高效课堂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课前就要认真准备,课上就要精心组织,课后还要强化巩固,同时还要关注教学细节,运用教学机智。通过整个教学活动,使学生心智得以发展。本着这个目的,就要求教师对所要传授的内容有一个精心的设计。

二、如何优化教学设计

1.目标的设定(即设计的方向)

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注重体现终合性和全面性。

具体方法可以简单概括为:

知识与技能(学什么)

过程与方法 (怎么学)

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什么学)

2.步骤的设计

“课前延伸——课内探究——课后提升”

(1)课前延伸:要解决什么时间预习、预习什么内容,用什么方式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怎样设计预习学案,通过什么方法、手段使学生掌握学习内容等。

(2)课内探究:实施“四五一节”教学要求,要体现“三讲三不讲”,搞好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明确哪些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哪些问题学生合作探究,明确如何进行问题点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总结环节如何设计;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检测,课堂反馈、课堂矫正、目标达成和巩固提高等。

(3)课后提升:要体现“三布置三不布置”要布置发散思维性、发展提高性和迁移应用性的作业,要适当控制作业的数量,还要布置诸如阅读提升、实践提升、实验提升、归纳提升、反思构造、拓展训练等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作业。

3.环节的设计

指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巩固检测”四个环节,要研究设置各个环节的目的和作用。

4.作业的设计

设计实践性、活动性作业,給学生提供活动机会。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价值和乐趣。设计实践性、活动性家庭作业,就是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从而增长知识、培养能力。激发学生的作业热情。

设计层次设计自主性作业, 给学生提供自由选择的权利。首先是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供学生自主选择。老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可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供学生自主选择。其次是提供不同的作业内容,供学生自主选择。教师可根据课堂教学的知识结构和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设计或选择一组有层次的课外作业习题,让学生任选其中几道解答。 第三是提出不同的作业形式,供学生自主选择。 作业的形式要有变化,才能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要。

个性化特长作业自设, 给学生张扬个性提供机会。让学生设计一份能充分展示自己才艺特长的作业,时间为一周或一月,这样的作业,就实现了学科间的整合,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张扬。

设计作业超市,给学生提供享受成功喜悦的体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差异性,自主选择作业的难度、数量、形式,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

三、优化设计后的高效

首先从优化目标后谈起,一是明确目标后可以恰当使用多媒体设计、制作或选择适合于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多媒体课件,并将自己的教学目标、以学为主线的教学思想有机的贯穿于其中;二是学生在观看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激发起大脑中对原有或已学过知识的回顾和再现,并创造性地应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同时引起对新知识的兴趣、好奇、记忆和情感,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渴望,达到了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

其次教师合理的设计教学步骤可以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个整体的把握,可以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和教育对象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实施可行的评价方案,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另外,通过教学设计,教师还可以有效地掌握学生学习的初始状态和学习后的状态,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方法,采取必要的教学措施,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奠定良好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纲领,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再次通过探究性学习的实践,对于培养学生们观察、认识、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使具有初步的科学素养和习惯是有极大帮助的。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转变为主动,激发其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有助于学生活学活用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从知识型转变为能力型;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优化了的知识结构。在整个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探索状态中,同时学会与他人合作,也磨练了意志、陶冶情操,并随时进行着对自身认识与行为的自我相互评议,从而进行反馈调节。教师可以在教学设计与操作中有意识地让“学困生”先从回答一些涉及学习内容基本事实的简单问题做起,而鼓励优秀的学生挑战开放性思维的复杂问题,保证课堂上90%的实践和交流的参与面,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自主发展。

最后优化后的作业形式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了知识与实践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扩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使作业变为学生喜欢做的作业,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12.《乌塔》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篇十二

一、理念:让学生自由表达

以下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从〈乌塔〉想到的》作文教学开头设计:

1.《乌塔》一文中,乌塔的哪些做法最能触动你的心灵?比如,可能是乌塔的勇敢,或乌塔的自主能力,或乌塔对中国式家庭教育的不理解,或乌塔的交际能力,或乌塔考虑问题的周到细致……抓住一个方面自由表达。

2.从乌塔的故事,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事情?可以是自己真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可以是左邻右舍同龄孩子们中或自主或“囚笼”般的生活轨迹,可以是与乌塔相似的体验,也可以是与乌塔迥然不同的阅历……引导学生畅所欲言,互相启发,拓宽思维。

3.生活中的“我们”与乌塔相比,让你产生了哪些感慨,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引导学生畅谈感受:可以谈自己与乌塔的差距,可以谈家长对自己的不放心和娇惯,也可以谈自己对独立自主的渴望……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自由畅谈,无所拘束地谈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作文之所以“面目可憎”,就在于一些作文教学总是把孩子们引上“政治、教化”等成人的需要中,成为儿童作文的“陌生力量”或“抑制力量”。比如,生活中的“我”没有自由,不能独自外出;“我爸爸”总是以“你还小”这样的理由不让我游泳,而那正是我最喜欢的运动之一;上周“我”去乡下舅舅家回来后,妈妈大发脾气,说我不经舅舅同意就去小河捉蝌蚪,等等。像这样,以真实的畅谈内容写作文,孩子们必将有言说的欲望和言说的内容,是瓜熟蒂落般的“我手写我心”。因为真实,所以有话可说;因为自然,所以不必绞尽脑汁;因为“亲历”,所以唤醒了学生的言语审美力和表达欲望。

二、素材:让学生信手拈来

其实,对习作的苦恼就是对素材的苦恼。“不知从何处入手”“不知写什么”“究竟什么样的事情才值得写”……这已经成为部分孩子心中永远的“痛”。确实,头脑空空,又如何言之有物?人教版四年级第七单元之所以开展《从〈乌塔〉想到的》作文实践活动,其实就是解决“真素材”的问题。

看看以下素材,你还觉得《从〈乌塔〉想到的》没有内容可写吗?

1.材料交流:交流(阅读)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诸如:大学生自主能力差还让母亲陪读的悲剧,一名五年级学生不知带皮的鸡蛋怎么吃,“背着父亲上学”的孩子今天圆了大学梦,“春天该不该让孩子去放风筝”等等。

2.教师适时补充材料《中日夏令营的较量》,短短的一次夏令营,暴露出中国孩子的孱弱等弱点,以及日本孩子的坚持、顽强等生存意识,以此让学生有所思考、有所借鉴。

3.深化观点。

(1)当你读到这则材料时,再想想乌塔,你又有什么话想对爸爸妈妈说?(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心声)

(2)提供以下句子,让学生参考并恰当使用:“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做一个决定,并不难,难的是付诸行动,并且坚持到底!”“一盆花,在苍天下,绚丽多彩;在房间里,却奄奄一息”……

三、评价:让学生提高自信

设想一下:每一次评价都是“语句流畅、表达清楚、中心突出、结构完整……”,或者仅仅针对优秀作文或“下水文”进行评价,或者总是由老师掌握着评价霸权,是不是有点重复单调?有点沮丧无奈?新课改视角下的作文评价方式,应该是多元互动的。

就《从〈乌塔〉想到的》作文教学而言,可以构建多向评价新模式:

1.引导孩子们自我评价,看看是否把自己最想说的话说出来了;是否发现:当自己尽可能写真时,思路就会畅通,表达也不再滞涩。

2.组织孩子们相互评价,尽可能发现问题,互相畅谈生活中自主和不自主所引发的种种思考,以此洞开孩子们的多重视域。

3.家长评价,无论是“草稿”,还是“成品”,都要求家长参与到这次作文实践中,不说空话、假话,不带主观色彩,或者要勇于承认自己“不敢丢掉拐杖让孩子自己走路”的思想。

4.教师点评(综合前面的评价进行全面、细致而客观的评价)。比如,这样的“成人化”的作文语言该不该去表扬呢?

不要把我们当做小鸡护在羽翼下,我们要做的是雄鹰,展翅高翔的雄鹰!社会需要的是能独立思考、动手干实事的人才,而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

说实话,这样的成人化语言,教师不应当鼓励。在中国,成人总是以某些自以为是的“强声源”遮蔽孩子们所谓的“杂音”,以成人的“一厢情愿”扼杀孩子的话语权,这一切都源于成人的霸道评价。所以,好的评价应该让师与生、生与生、学生家长、专业人员等参与进来,以此创设动态评价的一泓“活水”。

摘要:在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孩子们说真话,表真情,从写真入手,让孩子们“我口说我心”,从理念、素材的积累收集到完稿后的评价,都应让孩子们学会表达真实、可信和率真的自我。

关键词:自由表达,积累素材,多元评价

参考文献

13.《乌塔》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篇十三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方面已具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与分析能力,能较准确地抓住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并愿意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但在生活方面还缺乏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课标与教材分析:本文中的乌塔是孩子们的同龄人,可是无论是在行动上还是在理念上都与我们现在的独生子女有着极大的反差,是对学生进行独立意识教育的好材料。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这些,使用好教材,这对教学效果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我是这样处理教材的。先激趣导入新课;接着让学生自读课文;三是解决字词困难;四是检查反馈课文讲了什么事;五是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体会乌塔的性格特点,在交流时谈出自己的看法与见解(这是本组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

目标与要点分析:

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3、能对文中的人和事进行评价,增强独立生活、自强自立的意识。教学重点:读懂课文,能对文章记叙事情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教学难点:从叙述、描写中了解人物的特点、感悟深层意思并谈出自己见解。

教学策略设计:为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教学中灵活运用自学法和讨论法,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学生自主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述能力、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他们不仅学懂了这篇课文,还使他们知道今后在学习这类文章时,如何去挖掘人物的品质,从中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题,初读课文。

1、你们喜欢旅游吗?最远到过哪儿?和谁一起去的?

2、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也很喜欢旅游的小女孩。齐读课题。

3、课文写了乌塔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二、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新词的朗读及重点词语的理解情况。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重点句段,初步认识乌塔。

1、她游历了欧洲的哪些地方呢?

2、你了解欧洲吗?出示地图,介绍欧洲,让学生对乌塔油然而生敬意

3、初次了解乌塔,你觉得她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4、假如是你,你能一人游欧洲吗?

过渡:那乌塔就不怕危险吗?她爸爸妈妈不担心吗?她能周游欧洲靠的是什么?

四、深入学习第7自然段的重点句,进一步认识乌塔。

1、学生围绕问题,再次自读课文。从课文中找找句子,圈一圈划一划重点的词句,然后小组内交流。

2、反馈学习情况,教师点拨,加深理解,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说感受,板书词语

(2)现在你眼中的乌塔又是什么样的?

(3)让我们一起来赞一赞这个生活独立、能干、懂事、聪明的小女孩。

五、学习第8、9小节中对乌塔正面语言的描写,了解她另外的性格特点

六、小结,说体会。

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14岁的德国小女孩乌塔,并一步步深入地了解了乌塔,这时,你想对乌塔说什么呢?

七、拓展延伸

补充材料《中国孩子和日本孩子的较量》。

八、练笔提高:同学们对乌塔还有很多很多的话要说,你可以把它写下来,题目《从〈乌塔〉想到的》,然后在全班交流交流。

教学实施

学生在交流时往往会提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一个人出去太不安全了。我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反问:“是啊,不管做什么事情安全都是很重要的。那乌塔就不怕危险吗?她爸爸妈妈不担心吗?她能周游欧洲靠的是什么?”接着老师组织小组继续自学讨论。这样,学生的思路开阔了,能根据课文的语言文字展开想象,联系实际谈出许多见解,真正形成了人与教材的对话。最后我给学生抛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面对乌塔,面对一个我们的同龄人,你们想说些什么呢?”这节课结束了,但我期望留给学生的不是困惑,而是心灵的震撼和无限的思考。

教学反思

《乌塔》这篇课文是一篇独立阅读的文章。这篇课文写了一位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情,反映了国外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识,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培养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克服依赖思想,注意在生活中经受煅炼和考验;另一个目的就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以及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根据这两个目的,我就想: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达到这两个目的。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流程: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看看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接着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人游欧洲,这个小姑娘引起你的思考了吗?你是如何看待乌塔的?用文中的语言,说一说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最后,让学生展开辩论。喜欢乌塔的在一组,其余在另一组。在课堂上,我发觉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讨论得非常激烈。我被学生的激情所感染也参与到辩论中。

14.《乌塔》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篇十四

一、设计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使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是人学,语文学科作为人文科学的一部分,彰显人文精神有着得天独厚[注: 天:天然,自然;厚:优厚。具备的条件特别优越,所处环境特别好。]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要努力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语文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主动与文本展开自由对话,让心灵与心灵碰撞出鲜活思想,撞击出智慧的火花。只有让人文精神在语文课堂中大放光芒,才能在语文课堂中使学生个体精神世界得到充分张扬,开创更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真正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材分析

《乌塔》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七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情.文章情节明了简洁,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先写初逢乌塔,是在罗马的旅馆里,主要写她“睡得正香”和起身后利利索索地收拾好行装,准备按计划继续游览;接着写晚上回到旅馆后“我”和乌塔的谈话,主要写了乌塔的这次旅游的行程之长,安排之周,准备之久,以及独立生活的意识;最后写乌塔和“我”道别,继续她未来的梦想。多么令人感动的乌塔,多么令人敬佩的乌塔!

这篇文章的思想性重与文学性,文中的外国小女孩乌塔是独立自主[注: 多指国家或政党维护主权,不受别人的控制或支配。],聪明勇敢的象征和化身,只有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感受乌塔理念,学习乌塔精神,才能说让本文的意义得以充分体现和落实。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3、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以及读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4、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克服依赖思想,注意在生活中经受锻炼和考验。

四、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感悟较深层意思并谈出自己的见解。

五、教学策略与手段

注重以读为主,在读中有所思,读中有所感,以读引领整堂课。教学中主要采用自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运用各种朗读方式来学习,在感悟中朗读,在朗读中加深感悟,讲读密切结合,让学生读出乌塔的独立,读出她的智慧,读出她的有心……同时重点词句的研读中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读思结合,动静配合,让孩子们在语文王国中探索,享受寻找知识带来的快乐、主动获取思想带给来的启发:中外家长和孩子教育理念的差异和快乐体验的不同。

六、课前准备

教师查阅有关欧洲的地理资料。

七、教学过程

(一)、认识乌塔。

1、板书:乌塔?

预设:乌塔不是一座塔,而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姑娘名字,她才14 岁,是什么值得我们今天来学习她呢?

(二)、走近乌塔

自主读课文

乌塔身上的哪一种品格吸引你?

预设:独立,能干,细心,聪明

(三)、走进乌塔

1、乌塔的哪些所作所为[注: 指人所做的事。]深深地打动了你?

(1)预设:

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游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再给家里拨个电话或记张名片。

乌塔多么胆大细心!

(2)预设:

自己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阅读了很多与这个国家的有关书籍。

这三年,乌塔准备,准备,准备

,这三年她阅读

阅读

阅读

。为的就是这次旅行!

乌塔多么坚定智慧!

(3)预设:

设了挣旅费,每个周末去帮助餐馆或超市分发广告单,假期里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

为了挣旅费,她还去

,还去, 还去,挣旅费。

乌塔多么独立自主!

这样一个智慧能干细心的外国孩子,中国的孩子也具有这样的品质,可为什么中国的孩子不会那么做,也没有人那么做,为什么?中国的乌塔在哪里?

(四)寻找乌塔

寻找一:什么是宝贝?

预设(1):

在中国,象你这样年纪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会带他们一起玩,但一般不放心让他们一个人出远门。

思考讨论:中国的“宝贝”应该是不该一个人出门?

小组合作讨论并交流。

寻找二:什么是快乐?

中国的孩子有电视,有儿童图书馆,有游乐园,孩子们很快乐。

思考讨论:有电视和图书就是快乐吗?

小组讨论交流。

(五)赞美“乌塔”

乌塔是独立的象征,是自主的使者!乌塔的种种优秀品质都体现在她的思想和语言上:

预设(1):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提炼出:我们中国家长教育孩子的理念缺少乌塔意识。

预设(2):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是不完美的,只有亲自来到这里,她的美丽才深深地打动了我。

提炼出:我们中国的孩子缺少乌塔思想。

引导让学生在讨论中了解乌塔的自立精神;有主见而不盲动;胆大心细[注: 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会待人接物[注: 物:人物,人们。指跟别人往来接触。]……从而懂得一个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经验,生活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出来。

(六)学习“乌塔”

根据自身的生活能力,虚拟一次旅行,具体地写出旅途准备,并写出自己的一些感想。

八、板书设计 乌塔

寻找-------乌塔多么

胆大心细

赞美-------乌塔多么

坚定智慧

学习-------乌塔多么

独立自主

九、作业设计

1.跟父母做一次沟通:讲讲乌塔的故事,讨论什么是爱?

15.语文高效课堂的设计与评价 篇十五

一、营造气氛,挖掘潜能

1. 充分利用绘画、音乐辅助课堂教学。

优美动听的音乐能舒缓紧张的大脑,放松心情,能有效缓解学生的听课疲劳。如某教师执教《欢庆》一课时这样营造欢乐的课堂气氛。

师:“同学们,祖国妈妈六十岁生日到了,我们送给妈妈一份什么礼物呢?”

生:“送个生日蛋糕吧!”

师:“好,我们来做个生日蛋糕。”

教师用彩色的粉笔按学生的要求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蛋糕,上面有五星红旗、祝词、六十、鲜花、六根蜡烛。接下来,师生为祖国献上歌曲《祖国生日快乐》。学生的激情被调动起来,接下来的朗读自然声情并茂。在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审时度势地利用绘画、音乐等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习气氛,使课堂教学更高效。

2. 创设教学情境,营造高效课堂氛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见,要想达到课伊始趣即生的效果,引起学生注意,使其较快进入学习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究心理,教师就要运用课堂导入策略,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如在指导《修改文章》(写作知识)时的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经常写文章,知道什么叫“文章”吗?

生:不知道。

师:《辞海》上说:“画绘之事,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人的脸皮有青有赤又有白,可见每个人的脸皮就是一篇天生的文章,古今中外许多女同胞都非常讲究“修改文章”。她们每天早晨对着镜子梳妆,用奥琪增白霜反复“揣摩”(涂抹),再用高级胭脂、唇膏精心“润色”,还要用特制的眉笔仔细地修改“眉题”,甚至连标点符号也毫不含糊———非要用手术刀将单括号(单眼皮)改为双括号(双眼皮)不可。你们看,这是何等严肃认真、高度负责的态度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文章,要想使文章出类拔萃,成为好文章,不在修改上下功夫行吗?

就这样,一节课在活跃的氛围中开始了,本来严肃的内容变得含蓄、幽默、妙趣横生。

二、注重生成,拓宽思维

课堂是学生成长的舞台,是师生共同享受教育的园地,也是学生知识建构、能力发展、情感熏陶、价值观形成和学习方法获得的重要时空,因此,课堂教学中即时生成的教学资源能否被充分关注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进程和价值。高效课堂教学的价值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淡化课前预设,关注课堂生成,这是新课标倡导的重要理念。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这往往是教学设计中未曾预设的,面对此情此景,若回避,也许就错过了一个生动精彩的教学契机;选择面对,则能让师生充分展现学习潜能,一同化解“尴尬”,享受智慧生成的乐趣。如在讲授《石榴》一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石榴皮从青到红、石榴由小到大的成长过程,石榴咧开了嘴露出满满的籽……”此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你看,这些石榴籽藏在它大大的肚子里,多像贝壳里闪亮的珍珠啊!”学生的想象多么丰富啊!在语文高效课堂上,教师应真正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堂生成,及时调整预设,给学生腾出空间,为生成提供条件,力求在对话中生成“对话”,这样的“对话”才是活泼的、深入的和有效的,学生也才会在对话中更深刻地理解文本,有所创新,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求异思维、多向思维等。

三、运用评价,激活潜能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渴望被人赏识,孩子的这种需求更为强烈。课堂评价语言应以鼓励为主,让学生获得自信,体验成功的快乐。《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对小学生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取激励性的评价”,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决不能吝啬赏识与赞许。下面以《荷花》一课为例。

师:白荷花从碧绿的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干什么?

生:白荷花慢慢冒出来,好像害羞的小姑娘,请大家欣赏。

生:白荷花快速地钻出来,它急着想看看外面的世界。

师:你们说得太好了,我怎么没想到呢?

生:白荷花冒出来想和蜻蜓亲吻。

(全班同学都捂着嘴巴笑起来,该生有点伤心)

师(表扬):你的想象力真富有人情味!

(该生听后脸上重新绽开灿烂的笑容)

鼓励、肯定、表扬式的评价会让学生从失败走向成功;嘲讽、否定、批评式的评价会扼杀学生的个性,遏制渴望成长的生命的发展。学生的表现不求完美,只要有进步,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只有具有激励性的灵活评价才能促进学生增强自信,发挥其创造潜能。

四、形式多样,突出主体

学习的真正意义在于得到改变和更新,叶圣陶先生提出:“教是为了不教”,说明教的目的是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教师要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剖析自己,认识自己,在反省中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如当学生读完《拾贝壳》一文中直接描写贝壳外形的段落,教师请学生自我评价。“我认为我读得还是可以的,只是声音比较轻。”教师借势说:“能再读一遍吗?相信这次你肯定能读得更好。”该生又读了一遍,这一回声音响亮又富有感情,同学们给予了掌声鼓励。

运用合作学习,建立小组互评模式,在小组既合作又竞争的氛围中,帮助学生达成目标,这也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方法。在朗读教学中,组织学生相互评价,师生的称赞或认同可以增强学生在集体中的安全感、信任感和归属感。学生相互评价的方式很多,可以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全班互评、对子互评等。如小组内一个同学读完《黄山怪石》中“当你爬上天都峰,再回头看那‘金鸡’时,那只金鸡却变成了五个‘老爷爷’,你拉着我,我拉着你,笑呵呵地朝天都峰走来”,学生评价:“他读得很有感情,声音也很响亮。”另一位学生评价道:“他其他地方读得很有感情,但‘笑呵呵’一词读得太快了。因为老爷爷是相互拉着手,高高兴兴地走,心里很愉快,所以这个词不能读得太快。”“我也有同感,‘笑呵呵’也看出我们的心情很高兴,我们要脸上带着微笑来读。”经过评价,学生既真正掌握了朗读的方法,也培养了敢于评价,并善于一分为二看问题的好习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还可以评价教师的范读、板书及其他课堂行为。教师要创设宽松、民主、愉悦的课堂氛围,把微笑、爱抚、激励、信任带进课堂,使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生动活泼地学习,在愉悦的身心交往中提高学习技能,发展人格,发挥主观能动性。

五、真情投入,促进发展

“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学生是一群有个性、生动活泼、充满生命活力的独特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生活经验、生命体验和情感世界,要让学生带着教师的期待充满热情地学习,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教师的课堂评价要投入感情,使学生在评价中收获自信和启迪。课堂上,教师应及时送出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赞赏,博得学生的信任,赢得学生的心;要用富有激情的语言,用眼睛、用动作、用微笑唤起学生的倾情投入。学生答得好,及时称赞,学生发言不对,及时补充,让学生保持愉快轻松的心情,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充满热情、亲切的鼓励易于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从而激发起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六、运用评价,提高效益

上一篇:文明创城简报下一篇:专升本成考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