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忧患意识

2024-06-24

《诗经》中的忧患意识(精选8篇)

1.《诗经》中的忧患意识 篇一

论宫崎骏电影中的忧患意识

日语专业学生 庄晓君 指导老师 徐凤

摘要:日本民族是一个忧患意识浓重的民族,这在他们的心理特征、思想观念以及日常生活的细节当中都有充分的体现。日本大师级动画制作人宫崎骏,以其独特的画风和笔触,探索和展现了关于人性,关于生命,关于社会的深层内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对环境,社会以及文化方面的触及和深思,极具代表性的体现了日本人所具有的强烈忧患意识的特质。关键词:《风之谷》、《幽灵公主》、《千与千寻》、忧患意识、宫崎骏、引言:

从1893年电影诞生以来,百年的历史已经足够它的飞速发展,并在全球形成了大量的观众基础。而日本电影从1896年传入迄今,已有110多年历史,并且打上了鲜明的民族烙印和特征。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作为日本电影界最具影响力的代表,向世人展示了日本电影的魅力,浪漫、鲜明的人物性格色彩,深刻、极具教育意义的主题思想、以及体现了全日本人思维习惯的危机观。

一、宫崎骏与忧患意识

(一)宫崎骏与其作品

日本动画片是世界动画行业中的巨无霸,很多孩子都是在日本动画的陪伴下成长起来的。例如《龙珠》《圣斗士》《火影忍者》等等。与此同时,日本动画界培养了无数的人才,这其中,毫无疑问宫崎骏是最为人所熟知,并且作品被广为赞誉的作家。可以说宫崎骏是日本动画界的一个传奇,没有他的话日本的动画事业会大大的逊色。宫崎骏在全球动画界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迪斯尼称其为“动画界的黑泽明”,获奖无数①。他是第一位将动画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同时也是日本三代动画家中,承前启后的精神支柱人物。宫崎骏在打破手冢治虫巨人阴影的同时,用自己坚毅的性格和永不妥协的奋斗又为后代动画家做出了榜样。

宫崎骏是以动画电影的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人生观、世界观的思想家式的动画大师。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生命存在形式与意义的探索,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实际上,从1984年创作完成《风之谷》开始至今,宫崎骏的动画作品主题经历了从一开始认为人的生命是珍贵的,到所有的生命都是珍贵的,直至追求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境界的发展过程,每部作品均流露出浓厚的环保思想。体现了日本作为一个岛国的地域环境所造成的压迫感、生存感与忧患意识。由于受到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响,宫崎骏的作品往往在优美画面和浪漫情调的背后深藏着一种沉重感。宫崎骏先生的电影,很多就是对于环境关心的反映。

(二)日本人忧患意识的表现

日本国民的忧患意识是有目共睹的,《国际先驱导报》就曾经有过《向日本人学习危机意识》为标题的文章,讲述危机意识深入日本的每一个细节,据说,日本国民的危机意识从小就开始培养,国土狭小、资源匮乏、自然灾害频发等等,一直在他们心底警钟长鸣。一位日本人士说,不能跟中国比,日本天生不足,所以后天必须多努力。这样的观点是日本国民的普遍想法。危机意识已经渗入日本国民的行为方式,比如出租车司机搬行李时从来都是快步小跑,人们工作起来都有点“拼命三郎”的作风,夜已深,但东京写字楼内还是灯火通明,办公桌前身影晃动。

这些背后都隐藏着危机感的作用力,激发了日本国民的忧患意识。这一点,从日本的建筑物也能体现出来。不管是在东京这样的现代化都市,还是在乡村小镇,建筑物的牢固程度让人印象深刻。不仅混凝土打得结实,并且每幢大楼、房子都有防震设计,粗大的三角架钢梁,把整个楼房支撑得结结实实,虽然有点影响美观,但着实给人十足的安全感。还有,几乎每幢居民楼、多数大楼,都有自己的地下蓄水装置,小的可以容纳数吨雨水,大的则可以容纳数千吨。日本人士介绍说,这是雨水的循环利用,不仅可以用来给花木、蔬菜浇水,还可以用来冲马桶、洗车。更为重要的是,这些雨水可以用在火灾、地震等发生时的紧急关头。据说,这是吸取了二战时东京被轰炸引发大火、上世纪90年代神户大地震时缺水的经验教训。可见,日本这种居安思危的意识已经落实到了工作、生活中的每个细节。而这样的细节,在日本还有很多很多。

日本人生存习惯中如此重要的方式,在宫崎骏先生的电影作品中得到了极好的体现与说明,他用自己的画笔,向孩童,向成人,讲述了一个一个的故事,阐述了一个一个道理,忧患意识,成为他教给人们的最重要一课。

二、宫崎骏作品对于环境的忧患意识

(一)《风之谷》中的忧患意识

宫崎骏的电影不只是给小孩看的卡通,更表达出对环境保护和人类生存的强烈关心及深深的期望。这些对于宫崎骏电影里的主角而言相当重要,这些主角往往都是年轻女孩,扮演了传递和平讯息与保护大自然的角色。她们传达了宫崎骏的信念,也就是人类在破坏大自然的同时,不只伤害了地球,也伤害了自己。

《风之谷》是宫崎骏第一部独立制作的电影,反映了当代人类社会的问题。影片中,人类在充斥着暴力、污染、毒气和恐怖生物的世界里挣扎求生。只有勇敢的公主娜乌西卡有能力与愤怒且受伤的地球沟通。娜乌西卡出于真爱,为拯救人类与地球而奉献了自己的生命。影片中体现了因人类的愚昧战争和过度掠夺而反噬的自然。巨大的菌类组成的腐海,在人类产生的毒素的影响下而散发着毒气„„这部作品被一些日本环保主义者作为圣经宝典而珍重不已,宫崎俊甚至也因此被人们称为“环保主义的教主”。

这部电影中,表现了生存与死亡的主题思想。人类从始至终一直在考虑如何生存,以及死亡是不是另一个开始这样的论题。尤其对于与自然的共存关系,成为了这部电影中宫崎骏主要思考的内容,人类对于自然的过度索取和破坏,让大部分人忧心忡忡,宫崎骏通过这一部电影,表达了这一忧虑。不管我们是如何向千疮百孔的自然报以同情,我们仍然是人类,仍然要为人类的生存的需要而奋斗。死亡是一条路,但毕竟是死路,是结束。人类的整体需要生存,作为个体,同样不愿意放弃生存。在人与自然的无休无止的矛盾中,我们只有为了生存而继续战斗。因此这一论题将永无休止的继续下去,《风之谷》仅仅是这一部战争史中短暂的记忆。

(二)《幽灵公主》中的忧患意识

1997年的《幽灵公主》,是动画史上的一个奇迹,虽然仅是一部九十分钟左右的动画片,但它留给我们的思考早已超越了时空的界限。作品讲述了室町时代的日本,人神共存的年代,象征人类的村庄达达拉在黑帽子总督的率领下,试图用当时最先进的武器“石火矢”夺取自然之神麒麟兽控制下的森林。不知情的少数民族少年阿席达卡因为寻找解开诅咒的方法而参加了这场战争,却不期而遇了被犬神哺育长大的人类少女珊珊。战争的结果,麒麟兽的头颅在“石火矢”的轰鸣声中脱离母体,痛苦的神兽疯狂地寻找自己的头颅,所到之处,森林毁灭,生灵涂炭。在几乎绝望之际,阿席达卡看到珊珊坚毅的眼神:“请一定要活下去。”两个孤独的人类少年勇敢地举起那颗愤怒的头颅,神兽缓缓倒地,一个新的达达拉和新的森林在阳光和微风中重生。如此显著的主题,如此鲜明的警示,人类对自 2

然的破坏,必会引发自然的报复。宫崎骏只是用一种讲述神话故事的方式,震撼了我们的内心。

与《风之谷》一样,《幽灵公主》也是极具代表意义的环保主义作品,且不说宫崎骏的影响力造就了这两部电影的高收视率,仅仅就是这样的主题,就已经能够在日本国内引起强烈的反响,人们对于环境的关注,空前提高。因此至今,日本的绿色植物覆盖面积,都是名列世界前茅。从卫星云图上来看,中国的大片黄土与日本的郁郁葱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的环境,正是日本人忧心环境而采取措施,适当保护的结果。

宫崎骏曾说过:“如果让我肆无忌惮地完全不管世俗评价及商业成就,为成人拍一部电影,我一定会拍出一部‘你们都没有活着的资格’之类的作品出来。”②尖锐的话语一针见血地道出了人类生存的无奈和绝望,以及人类文明的虚伪和空洞。的确,对于自然的恩赐,人类往往用变本加厉的伤害和破坏来回报。于是文明的进化在许多方面只是被文饰的光明,在不断提高着人类在动物世界中的地位的同时,也逐渐失去了文明的本质。当然,宫崎骏最终没有拍出这样一部电影,因为毕竟我们还是得活下去,哪怕以继续破坏自己的家园为代价。作者所代表的,是大部分日本平民心中的渴望及忧虑,政客们考虑的仅仅是支持率,政绩,一时一代的突出贡献,长远的打算与考虑,是他们最缺乏的,而普通民众在乎的,是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因此这样的作品,更能引起广大民众的共鸣。

三、宫崎骏作品对于社会的忧患意识

2001年7月20日,日本各大影院上映了宫崎骏的全新力作《千与千寻的神隐》,曾经宣布封笔的宫崎大师再次用他飞扬的想象力和紧扣现实的创作精神震撼了全球。《千与千寻》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一举拿下最高奖项金熊奖,从而创造了世界动画电影史的伟大神话。《千与千寻》是宫崎版的爱丽斯奇遇记。

女主角千寻原本是一个冷漠、自我的女孩,她的脸上始终挂着不动声色的冷漠,那是一种习惯被拒绝的厌倦感,这使她对世界的任何事物都严重缺乏孩童的好奇,也不希望自己踏入未知的社会。可以说,千寻就是现代日本儿童的典型。“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孩子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最终在心理上留下了阴影。”千寻的冒险是找回自我的冒险。在隧道另一端的幻境之国,所有不可能发生的事都是理所当然。身体一度变得透明,被魔女强行改名,这些都使她感到自我丧失的恐怖,而她却只能依靠孤独的自己来自救。“和过去主角不同的是,千寻不具备天真可爱,聪慧伶俐的资质。这个平凡的女孩是在完全被动的窘境里爆发出生命无可抗拒的生存意愿,人类无限的可能性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③最后千寻重新找回了自己的生命力,因为她明白了“要让自己找到本来的自己”,这一点也许正是作者对现代日本人的忠告,从迷失自我的无尽索取中挣脱出来,人类才能得到满怀的所有。通过千寻寻找成人理性世界的冒险,宫崎骏从孩子的视角出发,把故事讲给整个日本社会听,讲给那些封闭了孩子本性的家长们听,予以警示,让人们重视起孩子的教育和思想变化,毕竟,孩子就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他们会主宰这个国家的将来。不能不说是忧患意识的作用才让作为电影人代表的宫崎骏产生这样的意识和思想。

应该说,社会文化方面的忧患意识,才是日本忧患意识的重点。对于人性的关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期望,在这些电影中都予以了体现,并发人深省。即使是小孩子看到这样的电影,一遍两遍就会明白,一、环境是需要保护的;

二、自己早晚要学着坚强。或许这就是宫崎骏的愿望,日本人在成长过程中,不会丢失最原始的品性。

四、浅看日本人的忧患意识

电影的广泛传播让我们有了更多接触日本的空间和机会,也让我们进行了思考。是什么导致了日本拥有如此强烈的忧患意识?我想这大概要从几个方面来说:

首先从日本国自身条件来说,国土狭小、环境恶劣、资源匮乏、灾害横行,这是日本 3

人通常意义上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位与地震多发带的海上岛国的确不是安全之地,并且国土狭小和人口较多的现状并不适应,且自然资源十分匮乏。这应该是该意识来源的基础,让日本人都为自己赖以生存的地方时刻紧张,对身边环境和自我生存的注意及思考,因此逐步孕育出日本国民的忧患意识。这一点在《风之谷》和《幽灵公主》中体现得十分中充分,日本民众对于环境的高度关注,在各行各业中都有深度体现,作为传播最为广泛,速度最为快捷,最为容易让人们接受和理解的电影,更是不断涌现这类题材的电影。

其次是来自社会的压力造成的影响,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增加使让以人口为优势的日本拥有紧迫感,再如周边各国对日本所构成的外在压力:朝鲜的“核武”、韩国的“反日”,俄国的“四岛”,中国的“崛起”,都使日本难以安眠。因此在社会诸多的压力下使日本不得不紧张起来,忧患意识进一步加剧。其实在我看来,这些压力更多的是以政客的思维方式来看待的,大部分的日本普通民众对此并不是十分的关注,他们的关注重点,是就业、物价的变化和影响,都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

谈到最后一点,则是来自文化传统。作为与中国临近的国家,日本在历史的长河中吸收了不少中国“儒家”思想,它适用与当日本人面对灾难性问题时解决的态度,同时它对日本人的精神拥有极好的推进作用,培养出了独特的民族精神,使日本人思想的超前以及思考角度的不同及层次的深入。

一个民族的性格,一个具有能够时刻忧患着自己未来的性格的民族是可怕的,但是也很值得我们尊敬。日本不是小国,尤其对于欧洲非洲那些小国而言。中国具有博大的领土和深厚的历史,却被日本很好的继承和发展;在二战之后低下头颅融合了西方的所谓“普世价值”,转眼从一个被两颗原子弹毁掉的国家瞬间跨越到世界第三强国。确切的来说,忧患意识并非只有日本民族才具有,但是更确切地说,只有日本民族,将忧患意识充分的发挥、为之所用,而非一味的惧怕,惶恐。我们希望的是,在全球化发展的历程中,对于外来文化,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灵活的运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国际交往中。

五、结束语

宫崎骏的作品很耐看,首先体现在他的精雕细琢,完全用比较原始的手工绘画,流行动漫界的电脑特技与宫崎骏无缘,但是正因为如此,宫崎骏的作品具有一种勾魂摄魄般的纯美的力量,在展现人性,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方面体现出无可替代的竞争力。宫崎骏的作品,充满了奇幻色彩,但是他并没有停留在抓人眼球的层面,而是体现出深刻的人文思考。那里面除了对于环境的忧心,对人类生存的着急,还有对生命的怜悯、对真情的赞扬,以及对世界未来的无限期望。

宫崎骏的作品之所以能直接触及人的心灵得益于他高人一筹的视角。他曾说过,人要学会适应环境,人不应该盲目自大,要意识到所面临的各种危机。战争、邪恶等不和谐音符随时会让我们的生活一团糟。不可否认,宫崎骏的思想代表了很多经历过战争的日本人的反思,他们普遍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为了不利局面而奋斗在他们看来是理所当然的无需任何人来做出动员。宫崎骏的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思考和危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是很有积极的意义的,在和平年代更是如此。

宫崎骏的动画,是很多人梦开始的地方,一旦走进,便是一种全新的人生经历,或者唤起了我们久远的回忆。那是我们永远难忘的一段旅程。注释:

①白杉,周洁.《宫崎骏和他的动画艺术》.《日本学刊》[J].2004.4.18-19.②BLUE.《名家经典之自然与人类的对立》.《梦幻总动员》[J].2005-8.③金城.《豪华特辑之迷失世界的绿野仙踪》.《漫友》[J].2007年.4

致谢

感谢徐老师一直以来的辛苦指导,一遍又一遍地指出每稿中的具体问题,严格把关,循循善诱,在此我要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我还要感谢在我学习期间给我极大关心和支持的各位老师以及关心我的同学和朋友,请接受我最诚挚的谢意!参考文献:

[1]游智皓.《永恒的追寻》.《电影学院学报》[J].2007.2(1):4-5.[2]白杉,周洁.《宫崎骏和他的动画艺术》.《日本学刊》[J].2004.4.18-19.[3]BLUE.《名家经典之自然与人类的对立》.《梦幻总动员》[J].2005-8.[4]金城.《豪华特辑之迷失世界的绿野仙踪》.《漫友》[J].2007年.[5]雅克·贝索尔.《电影的历史》[M].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9-04-01.[6]嘉闻.《向日本人学习危机意识》[N].国际先驱导报,2009-12-21.5

2.《诗经》中的忧患意识 篇二

一、汉末文人忧患意识来源

忧患意识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转折时期或关键时期表现出的深谋远虑,它来源于清醒而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汉末天灾人祸不断,自汉桓帝、灵帝以来,旱灾、水灾、瘟疫、暴动、随之而来的“黄巾之乱”、叛乱或者入侵等更是不计其数。死亡阴影,政治束缚、文化压抑带给人们尤其是文人以最疼痛的打击,积极入世的人生信仰难以重建。沉重的忧患之下更多的是反思与觉醒,形成了浓厚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的表达不仅是作者感情的直接抒发,更多的则是借助丰富的意象来完成。

二、《古诗十九首》的悲情意象

意象的概念最早出现于《周易·系辞上》,《古诗十九首》中创造了大量了的意象,意与象浑然一体。

1、有生命的人、物意象

十九首诗中共九种表情达意的动物意象可分为三类:一类是用“蟋蟀”、“促织”、“蝼蛄”来表现生命短暂的;一类是用“鸿鹄”来表现诗人的怀才不遇之情的形象;一类是“飞燕”、“鸳鸯”、“胡马”、“越鸟”等形象用来表达游子的思乡、相思之情。

《古诗十九首》中的植物意象有很多。一类是象征生命永恒的意象,一类是象征生命短暂易逝去的意象。河畔草、园中柳、陵上柏、孤生竹,奇树等使得本身就有孤独、伤感的物象更加愁苦忧虑。

《古诗十九首》中人物形象有特指和泛指两类。特指有:“杞梁妻”、“王子乔”、“颜如玉”。泛指有:客、佳人、游子、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就属“游子”形象。这些意象就与其所在诗篇的情感、氛围更加融合为一体。

2、无生命的事物意象

无生命的事物意象在诗中可以分为自然物象,人造物象,音乐意象,饮酒意象。

自然之物诗中出现最多就是“风”的意象,诸如悲风、北风、凉风、回风等,风的意象更为深层次的是指社会、政治之风。自然之物还有“月”和“石”的意象。

人造之物可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死人,坟墓、丘等象征死亡的意象;一类是与人的生活相关的物象,诸如床、床帏、被、裳衣等意象;第三类是出现比较少却给人印象深刻的“书札”意象。

《古诗十九首》中的音乐意象多为悲歌。除却悲歌还有宴会的场景,有宴会就有乐声相伴,有尽兴宴饮的达官贵人,更有的“轗轲长苦辛”的失意之人。《古诗十九首》的饮酒意象仅有两次,“斗酒”、“美酒”,抒发的依旧是愁苦的情绪,借酒消愁的苦闷诗人形象更加凸显。

3、时空意象

诗人从时空的转化,时间的无限性来体味人生,《古诗十九首》中的时间意象有很多,例“岁月忽已晚”、“昔为倡家女”、“今日良宴会”、“人生寄一世”、“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等。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对于季节的变化特别敏感直接,也多用物候来暗示时节,“促织”、“秋蝉”,“蟋蟀”、蝼蛄”暗示秋,用“东风”、“绿叶”等来形容春的意象。诗人从对时光的感悟出发,表情达意,由时间的意识联想到生命的有限,时间意识在作品中就表现出一种悲凉的意味。

《古诗十九首》忧患意识分类

对此陈祚明有精辟的论述:《古诗十九首》所以为千古文,能言人共有三情也。人情莫不思得志,而得志者几人?虽得富贵,慊慊犹有不足,况贫贱乎?志不得而命如流,谁不感慨?人情于所爱,莫不欲终身相守,然谁不有别……本文据此将《古诗十九首》忧患意识概括分为三类:爱情忧患(离别)、理想忧患(失意)、生命忧患(生死)。

1、爱情忧患(离别)

《古诗十九首》中的爱情诗都是至情至真之作,真挚的感情从内心深处喷发而出,而现实的残酷却将这爱、这感情残酷撕裂。最为感人至深的就是关于游子思妇离愁别绪的诗篇,这样的感情在《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涉江采芙蓉》、《迢迢牵牛星》、《凛凛岁云暮》、《冉冉生孤竹》等中得到了很完美的体现。在穷困潦倒的客愁中,通过自身感受,设想家室的离思,因而把同一性质的苦闷,从两种不同角度表现出来,这是很自然的事”。《古诗十九首》多借助思妇之口抒发游子之情,不同于一般男女爱情诗歌。或直接抒发自己的思念之情,或借助妻室的口吻来说出内心的感受,离别的感觉真切感人,正如“深衷浅貌,短语长情”。

2、理想忧患(失意)

《古诗十九首》集中表达诗人追求功名利禄的强烈愿望与仕途失意的苦闷之情的诗作主要是:《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明月何姣姣》、《回车驾言迈》。

建功立业的幻想被现实击碎,个性得不到张扬,就只好回归自我,去寻找生命本身的价值和感官享受,生命本质意义上的无奈,这是人类共有的感受,这也是千百年来《古诗十九首》容易引起失意文人的共鸣的地方。

3、生命忧患(生死)

《古诗十九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次集中抒写岁月易逝、人生短促主题的诗集。在诗集中我们容易的感受到“死亡”的沉重气息。“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尘”、“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极目所及之物似乎都沾染着毁灭与死亡的气息,人的生命短暂与脆弱就与自然的永恒形成强烈的对比。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这种及时行乐的做法,实质上是“自我安慰”的反面表现,是对自我生命意义的重视,表面看来悲观、消极、失望,暗藏的却是对人生、生命强烈的欲望和留恋。之后,诗歌拓宽了传统诗学的空间,拓展了文学的生命主题,成为文人、士子抒发人生情感,尤其是个体生命体验的重要方式。

《古诗十九首》中的爱情忧患、理想忧患、生命忧患表现了生命进程中深深的忧患情愫,是人性的复归与觉醒,是对人生的不懈追求与探索,这种忧患意识激励了后世一代又一代人的积极探索。

摘要:东汉政治腐败,社会黑暗,文人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和生老病死、坎坷乱离开始思考人生的存在价值与意义,表露出来的就是《古诗十九首》中离别相思、失意感伤、忧生忧死三方面主要的生命意识的觉醒。

关键词:汉末文人,古诗十九首,忧患意识,时空意象,游子思妇

参考文献

[1]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

[2]叶小燕.浅谈《古诗十九首》的忧患意识和孤独感[J].科技信息,2013(18).

3.《诗经》中的忧患意识 篇三

关键词:忧患意识;大学生;中国古典诗词;忧患教育

忧患意识对于一个国家、民族,一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忧患意识,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才能理性地认识自己,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日本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举国一致的“忧患意识”,他们的中小学教科书中写着“日本国土狭小,没有资源,只有靠技术,靠奋斗,否则就要亡国”,正是这种意识,给日本的发展增添了强劲的动力,并创造了今天的奇迹。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他们有无强烈的忧患意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高校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教育。

在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教育中要充分发挥古典诗词鉴赏课在培养大学生忧患意识中的作用。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普遍存在于中国艺术、美学乃至史学、哲学之中。在诗歌中表现得尤其突出。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充分加以利用,在诗词讲授中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忧患意识。

一、忧患意识的内涵

忧患意识是一个涵盖面较广的,较模糊的概念。有学者认为,所谓“忧患意识”,亦即人们基于对陷入困境抑或对于即将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种种不利情况所引起的一种情感反映,它蕴含着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现实中各种不合理因素的尖锐批判。也有人认为忧患意识“是一种清醒的防范意识和预见意识,是一种自觉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蒋寅先生把忧患意识区别为忧和患两种情态,认为前者侧重于对既成事实的愁怨哀伤,而后者则侧重于对既成、更多是未成事实的忧惧或焦虑,并举例说“如果说‘耿耿不寐,如有隐忧’是忧的话,那么,‘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就是患了。”由此认为“前者是较感性的,后者则较理性;前者是消极的,后者则是积极的。这样的区分有点生硬,实际上两者密切结合在一起。忧是患的前提,患由忧而生。正是经过无数次忧的具体体验,人们才形成了患的意识,把消极的情感转化为积极的富有实践精神的意向”。虽然学者们对忧患意识的内涵理解有分歧,但普遍认同忧患意识来自于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它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所以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忧患意识是指人们从对自然灾害、社会危机和人生命运的焦心忧虑中体验到人性的尊严和伟大及其人之为人的意义和价值,并进而以自身内在的生命力量去突破困境、超越忧患的心态。

二、古典诗词中的忧患意识

著名翻译家严复说:“有人斯有群矣,有群斯有忧患矣。”(《天演沦》)。从根子上说,黄河流域那并不裕如的生存环境与“靠天吃饭”的农业活动,决定了我们这个民族是个具有深广的忧患意识的民族。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儒家价值观念所起的整合作用。孟子在《孟子·告子》中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将人生忧患与社会忧患,个体忧患与群体忧患结合起来,从而将忧患意识提升到关系国家存亡的历史规律这一层面来认识。孟子认为人要忧患一生,自强不息,要在艰苦的环境中主动地接受磨炼。他认为,个人的生命存亡、事业成败和国家的盛衰强弱都与是否有忧患意识休戚相关。他所倡导的忧患精神绝不是个人荣辱得失的计较。而是对于国家、社会和民族的博大关怀,是对“礼崩乐坏”、“大道不行”的深沉忧虑,所以孔子说:“士忧道不忧贫”,陈子昂说“圣人不利己”。随着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确立,儒家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忧患意识被视为士大夫必备的修养,由此将忧患意识化为个体人格内在的历史责任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也自然成为历代知识分子自觉肩负起的重任。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传统的忧患意识是一种天下意识。

从内容上看,中国古诗词中的忧患意识可以分为三类:忧国、忧民、忧人生。前两种忧患意识常常是联结在一起,成为古诗词中忧患意识的主流,也是最值得我们研究、继承的部分。

(一)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对国家命运的关注是古诗词忧患情结中十分重要的一类,也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黍离》篇,据传说是周人东迁后一位大夫重游故都,见昔日繁华的宗庙宫室,已夷为平地,且遍种黍稷,不禁伤心落泪,吟唱成篇。《黍离》篇开创了中国古代忧患诗词的先河,后来,人们往往把亡国之痛、兴亡之感,称作“黍离之悲”。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清朝末年,我国文学史上涌现了无数爱国诗人,强烈的忧患意识激励诗人们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抗争,写下了众多充满忧患意识,激荡着爱国情感的不朽诗词。屈原、杜甫、张元干、岳飞、张孝祥、陆游、辛弃疾、文天祥、龚自珍、秋瑾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二)对民生疾苦的悲悯

忧患意识的另一类重要表现是对民生疾苦的悲悯。儒家治国思想的核心价值是“民本论”所以忧患意识是一种天下意识,诗人不仅关心国家的命运,对民生之苦也多有关切,充满同情。这一类诗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怨刺和批判,二是对民生疾苦的的悲悯。二者往往表现在同一篇诗词中,密不可分。《诗经》中的《十月之交):“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四国无政,不用其良。……下民之孽,匪降白天,嘩沓背憎,职竞由人。”其精神实质是忧患意识和忧生之情。屈原曾“哀民生之多艰”,陈琳《饮马长城窟行》感叹“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君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还有白居易、杜牧、陆游、张养浩等等。可以说,这一传统从未中断过。这其中,忧民意识最突出的是杜甫和白居易。

(三)对人生苦痛的感慨

忧患诗歌的另外一类是对生存之痛的感慨。相对永恒的大自然来说,入的生命是短促的;相对于强大的政治社会来说,个体的存在是脆弱的。生存的焦虑、生命的追问是一个千古话题。从古诗十九首到元曲,对生存之痛的忧患之隋随处可见。

1怀才不遇的愤惨

怀才不遇是封建社会文人的普遍现象,现实的黑暗与诗人的理想存在着极大的反差,悲时伤世,哀叹人生多艰,就成了一种渲泄。“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李白《行路难》“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陆游《诉衷情》),这类人生忧患蕴涵的是封建社会文人们山河含恨、吴钩空握、岁月流逝、壮志空怀的忧郁、苦闷。

2忧生之嗟

忧生之嗟重点表现为人生短暂、岁月无情的感叹。这方面的忧患意识在古典诗词中表现的内容比较复杂,

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1)面对人生忧患的避世态度和游世态度。陶渊明在他的诗歌里边写道,“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他感觉到园林、田园是最好的,而人间尘世是可以离开的;李白在他的诗歌里边写道,“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这样一些诗人是在寻求逍遥、超越的一种精神境界,希望在山水田园中,在寻仙得道中,超脱人生的苦痛。还有一部分诗人面对人生的无奈,采取了一种游世的态度,以物质的享乐,为人生的最高价值,对现实、对人生,采取一种游戏的态度。比如《古诗十九首》中就有这方面的表现:“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谓守穷贱,坎坷常苦辛。”

(2)珍惜生命,赋予有限的人生以永恒价值的积极进取态度。有的人是明知人生有限,在生命的紧迫感中,雄心不减,更加渴望建功立业,赋予有限的生命以不朽的价值。曹操、苏轼、辛弃疾等就是这样的英雄。曹操《短歌行》在感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时,想到的是:“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苏轼在苦闷:“人生如梦”时,向往的是“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渴望为国建功立业。辛弃疾哀叹“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时,梦想的仍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由于把个人与社会联系了起来,人生的价值体现在对社会的贡献中,个体的忧患就上升为一种社会责任感。

(3)把个人的生命融人历史的长河中,超越个人忧患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要想真正超越忧患,必须换一角度来看待人生。在这方面,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真正体现了人生的智慧。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短暂的人生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找到了终极价值。

三、忧患教育的实施

作为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国古典诗词无论在思想上或艺术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凝练的语言形式,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意味悠远的艺术境界值得我们长久的探讨、回味;其博大精深的忧患意识更值得我们去研究,去发掘其中的精华并加以继承。

(一)把忧患诗词作为一个单元,精选其中的代表作。集中讲授

中国古典诗词流派众多,内容十分丰富,教师在讲授时应该进行整体设计,把忧患诗词归人一个单元,集中讲授。忧患诗词的总论部分讲解忧患意识的内涵和古典诗词中忧患意识的发展、特征,使学生对忧患诗词有一个整体了解。然后精选其中的代表作分类讲授,使学生在对古典诗词的优美意境的欣赏中感受诗人深沉的忧患意识,把我们优秀的民族精神传承下去。

(二)联系现实,重点对学生进行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教育

忧国忧民意识是古典诗词中忧患意识的精华,是千百年来沉淀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心中的深沉的社会责任感,也是中华民族历劫不衰,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源泉。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虽然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较大,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等,某一方面处理不好,都会影响到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因此,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再一次把增强“忧患意识”这一重要命题,摆上了党的议事日程。报告明确指出:“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努力。”中国古典诗词的内涵美丰富多彩,尤其是那些经过千百年历史风雨冲洗和陶冶过的优秀篇章,以其丰厚的思想美、艺术美曾吸引过教育过一代又一代的年轻学子,因此在古诗词鉴赏课上,教师在讲解忧患诗词的历史背景和思想内容时,应引导学生联系我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使他们明白时代赋予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他们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以便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回归,使他们真正能承担起复兴中华的伟业。

(三)正确引导学生面对个人忧患,把个体的生命和国家的前途联系在一起,由忧患而最终超越忧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忧患意识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它源于个人、个体对于人生前景不确定的焦虑感,是一种个体内心的紧迫感。这是由于人作为生物体的脆弱和大自然与社会无比强大及其不可预测性而导致的。然而。正如没有阻力,生命不会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一样,没有忧患,人也不会意识到自己的存在。生命的力量和强度只有依照阻力的大小才有可能表现出来,与之相同。只有忧患和苦恼才有可能使人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返回他的自我,而思考生活的意义与价值,而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因此,个体的忧患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说体现了一种人生智慧,一种人生态度和处世方法。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生存压力大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引导学生正确地面对压力,是每一位高校教师的职责。我国古典诗词忧己意识精华与糟粕并存,在对这类诗词进行鉴赏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因势利导地对大生进行挫折教育和人生观教育。没有人是一帆风顺的,也没有人永留低谷,人在顺境,要居安思危,积蓄足够的能量,准备应付逆境的到来。人在逆境则要保持百折不挠的毅力和九死不悔的勇气,坚信顺境就在前方,唯有奋斗才能赢得生机和希望。“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个体的生命只有与国家、民族的前途联系起来,才能突破狭隘的个人主义,跳出个体的忧患,积极进取,“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赋予有限的人生以永恒价值。

4.忧患意识名言警句 篇四

1、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

2、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易经》

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4、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5、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6、安不忘危,盛必虑衰。——《汉书》

7、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8、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北宋文学家张载

9、忧患激发天才。——霍勒斯

10、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梁启超

11、凡祸患,以安乐生,以忧勤免;以奢肆生,以谨约免;以觖望生,以知足免;以多事生,以慎动免。——明吕坤《呻吟语》

12、草木不经霜雪,则生意不固;人不经忧患,则德惠不成。

13、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中,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菜根谈》

5.杜甫诗歌的忧患意识 篇五

一、忧患意识在杜甫诗歌中的体现

(一)杜甫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

杜甫关心国事,时时不忘国家的兴亡,担忧祖国的前途命运,他的诗歌渗透着爱国热忱。他无比热爱祖国,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后,诗人的喜怒哀乐完全是和祖国的盛衰起伏相呼应的,从中突出了他的爱国热情和对祖国命运的忧虑之情。

安史之乱中长安城沦陷,虽山河依旧,但是人事已非,诗人面对国家的破败不堪,对着三春的花鸟心痛得流泪,通过这常见的动作表达出忧虑国家、感时怀人的极其焦虑的心情。山河沦陷,他鼓励朋友们“济时肯杀身”“临危莫爱身”,他坚信“胡命其能久,皇纲未宜绝”,希望唐肃宗“再光中兴业,一洗苍生忧”。在投奔唐肃宗时自己不幸被叛军捉住,第二年当他从叛军手中逃脱时,写下了“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的诗句。这时的杜甫悲痛欲绝,为国破家亡的不幸流下热泪,为君王的蒙难深切伤痛,为世事的无常无比感慨。在兵荒马乱的战争时期,人人自危,他逃命尚且来不及,却仍抱着一颗心系国家的赤子之心去哭去行,这样强烈的哀恸之情又怎能不让世人为之动容。

当他听到唐王朝的军队收复被叛军占领的河南河北的消息时,不禁“涕泪满衣裳”, 这时的杜甫已经52岁,这年正月史朝义兵败自缢,叛军部将也相继投降,至此持续七年之多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大乱初定,消息来得这样出人意料,而这消息又是有关整个国家的大喜之事,哪能不惊喜掉泪?“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诗人忽闻收复失地消息之后,无法抑制胜利喜悦与还乡快意,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可以看出,诗人的喜怒哀乐完全是和祖国的盛衰起伏相呼应的。

“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这诗句真切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患意识和对安定统一的强烈愿望。到了大历三年,已经58岁的杜甫登上了仰慕已久的岳阳楼。登楼赏美景,看到祖国江山的壮美,诗人本来应该是充满豪情壮志的,但是,谁能想到既老且病的诗人关注的不是自己的身世之悲,而是北方边关的战事,他心系国家安危,为国家的多灾多难而叹息,发出“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的痛苦呻吟!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是在杜甫的诗歌中我们总是看到他在流泪,那是因为国破家亡给他带来的是锥心刺骨的痛啊!还有什么能比这更让人痛苦的呢?

(二)杜甫对黎民百姓的担忧

杜甫关心百姓,对底层百姓的疾苦寄予了深切同情:“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他的诗歌非常广泛地反映了百姓的痛苦生活及对民生的忧虑。如他看到统治阶级穷奢极欲,过着荒诞无度的生活,而百姓们却挨冻受饿,甚至惨死街头时,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诗句,揭露贫富不均的严重阶级对立及民不聊生的现状;看到百姓被繁重的.苛捐杂税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发出了 “谁能叩君门,下令减征赋”的呼吁;看到战乱死伤的残酷景象,他写下了“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看到人民在战乱中受尽苦难时,写下了“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丈夫死百役,暮返空村号”等等。这些诗句都是对战乱中人民悲惨生活形象生动、具体真实的极其深刻的刻画。在**的年月,杜甫最关心的是民众的安危。杜诗中对悲惨世界的描写之多,确实是空前的,他倾注了毕生的精力来关注这一问题。一部杜诗,让人无法飘逸轻松洒脱,也主要是因为他笔下常常发出的是感天动地的悲吟,画出的是血泪阑干、尸骨纵横的荒凉,是穷困潦倒的独叟、寡妇、老妪的众生相。

虽然杜甫没有能力去解救人民的苦难,但他希望人民生活能够安定幸福,这种美好的愿望在他的诗歌中也时时流露。如“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表达了杜甫希望战争能够尽快结束,让农民能够回到土地上去安居乐业,天下不再有骄横的官吏横征暴敛的愿望;对侵略自己祖国的敌人,杜甫也能报以仁德之心,“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只要能制止游牧民族的侵略,就不要让更多的人失去生命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诗句所体现出来的推己及人的思想,更是超越了个人生死利益的对民生疾苦的关心和忧虑。这已经超越了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立身准则,他强烈的忧民责任感已超过了一般儒家思想要求。

二、杜诗强烈忧患意识的形成原因

(一)首先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古典文学善于扣住伦理道德、政治的层面,怀着对国家民族和社稷民生的关注,承担着历史留下来的各种精神负担,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浸润着浓郁的忧患意识。

中国人的忧患意识比任何一个民族都要来得强烈。在中国历史上最能深刻体现这种意识的学派首推儒家,我们在读儒家经典时,总能在字里行间发现这种深重的忧虑感。如《诗经》中就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感叹;《尚书?君牙》篇中亦有“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礼记》中说“虽危起居,竟信其志,犹将不忘百姓之病也。其忧思有如此者”;儒家学派最著名的人物孔子也曾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更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命题……儒家的这种忧患意识往往与国家社稷和黎民百姓的强烈责任感融为一体。他们敢于面对礼崩乐坏的现实,敢于承担起救世救民的重大使命。他们虽不是国家的当权者,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以天下国家为己忧,以天下国家为己任。这种精神是儒家思想中最为积极的因素,也是杜甫从儒家思想的文化中汲取的最主要的精神力量。高尔泰说过:“这种沉重的情绪环境,这种忧愁的心理氛围,正是中国诗歌由亡而生的肥沃土壤。”杜甫作为一个封建文人自然也受到儒家正统思想的熏陶影响,他的感时伤国,就是从“忠君”“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正统思想出发的。这种忧患是与国家前途命运的盛衰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具有强烈的爱国热忱。他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洞察国家、人民的隐患,他强烈地希望能够为国为民排忧解难。“忧世心力弱”“忧国只细倾”“在家常早起,忧国愿年丰”“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他的这些诗歌无一不充满着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和对民生的忧心。

(二)杜甫的忧患意识与他所生活的时代环境分不开

杜甫的忧患意识是他根植于个体的情感、生命的体验,由精神、情感体验延伸为时间、历史体验,进而带有明显的实践理性的特点。

“安史之乱”发生前,杜甫在35岁时,来到长安求仕,满以为从此可以“立登要路津”,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然而,此时的玄宗皇帝已然不是开明天子,他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信用奸臣,堵塞言路,生活极端腐化。不过,杜甫对玄宗仍然抱有幻想,以为通过忠臣的努力辅佐,国家仍可回到开元盛世的局面。于是,他积极寻求从政的道路,可是在政治上仍旧屡屡受挫,他的经济条件也日益恶化,他苦苦挣扎了十年,希望还是落空了。

正是由于诗人在困守长安的时候,生活潦倒,在这“长安苦寒谁独悲,杜陵野老骨欲折。……饥卧动即向一旬,敝裘何啻联百结”的生活中,使他更加正视现实,认清统治者的罪恶和腐朽,也看到人民的贫困和痛苦,因而在诗中发出了“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感叹。于是对国家和民生的忧患在他的诗歌中开始有了越来越深广的体现,杜甫诗歌中的忧国忧民的主导风格,就是在此期间开始逐渐形成的。在这期间他写下了《兵车行》《丽人行》等名篇,其中以《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为最,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安史之乱”发生后,杜甫和难民在兵荒马乱中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共同经历了战乱的痛苦。这就使他对人民的苦难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与认识,与人民的感情也更加密切了。于是,他的忧患意识就更加深重了,这种忧患思想,在其后数十年天下瓦解、遍地哀号的残酷现实中一直不断地在滋长。他的诗越来越多地反映人民疾苦,创作了脍炙人口的“三吏”“三别”。

6.忧患意识作文200字 篇六

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千古留下来地名言,而至今能够运用,可见蕴含大道理。

享受人生的喜悦,在人的`一生中很常见,但是如果过分贪图享乐,而忽视忧患意识,那么最终会走向灭亡。秦汉末年第一位农民起义,陈胜虽然起义成功,但是当他富贵了,却忘记了自己的承诺“苟富贵,无相忘”,应为自己的面子,把以前的友人给杀了,最终兵败而死。由此可见,虽然人在成功的时候不断享受丰硕的果实,但也不能忘却忧患,从而不求上进,那么只会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7.《诗经》中的忧患意识 篇七

儒家忧患意识是我国经典儒家文化的重要分支, 经过历代先哲的论叙, 在孔子和孟子期间就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在此之上, 很多后世儒家的研究者不断地对其内容进行深化, 形成了丰富的理论内涵。儒家忧患意识要人们见微知著, 志士要以天下兴亡为己任, 要为国家富强和民众幸福而奋斗。在历史的沿袭过程中, 众多知识分子受到了儒家忧患意识熏陶, 将忧患意识转化为内在动力的来源, 表现出伟大的献身精神, 推动了多个阶段的中国社会发展。直到目前, 儒家忧患意识仍然具有进步的时代教育意义。

结合中国传统的儒家忧患意识背景, 以我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为研究主题, 为生态意识的培育建立一个新视角, 从新的角度来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危机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人的危机, 同时也是生态观念的危机。

一、忧患意识中对生态文明意识的影响因素

1. 从忧“道”的角度看天人关系的恶化

天人关系的探讨, 是中国哲学的最大课题。从天人关系的考虑中, 可以看到思想家对人类整体性价值的关心与忧患。老庄非常热衷于天人关系的哲思, 尤其是庄子, 在庄子看来, 天人关系关乎人的内在价值构筑, 天人关系即被庄子概括为自然与人为之间的矛盾。指出这一矛盾关系, 即表现出庄子对人类整体生命存在的深切忧思。在庄子的观点中, 人性是质朴的, 这是人与人交流在社会生存中的基本起点。社会的发展方向和人生的进取方向都不应影响质朴, 不能以丧失自然和谐和真朴之性为代价。出于本心, 要进行返本复初、回归自然的循环运动, 常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 勿忘初心, 以更好地规避和净化社会复杂现象造成的污染, 使国家和人的发展趋于健康。因此, 老庄的忧患意识也就在天人的关系中充分表现出其深刻性。

将忧患意识带入到现实社会中, 前文提到忧患意识中的“道”, 是一个国家的人民所产生的社会责任感, 而何谓社会责任感, 它是人们对社会责任的自发的、自觉的意识形态与崇高的价值观, 是对民族和人类的未来作自己贡献的一种强大内在动力, 是社会前进的精神支撑力之一。忧患意识与国民的社会责任感关系紧密, 相得益彰, 推动人们在社会发展的潮流下, 在使命感和责任感的鞭策下, 自觉地以理性的、富有远见的眼光对待社会和人生中各类现实问题及隐患, 勇于承担相应责任并履行各种义务, 为建设好社会而无私奉献自己的力量。目前我国公民对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普遍缺乏, 整体水平较低, 已有的对生态知识的掌握也仅仅停留在浅层次阶段。根据2014年国家部委发布的我国首份《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中的数据, 公民在雾霾与生物多样性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了解程度高于80% , 其中雾霾占99. 8% , 然而对于PM2. 5 与世界环境日以及环境问题举报电话等的知晓度却低于50% , 能够确切地表达出PM 2. 5 的只占比例的15. 9% 。正由于公民对众多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低, 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知识掌握不够全面, 常会有意或无意地做出破坏和污染生态环境的事情, 从而影响生态文明的建设步伐。

2. 从忧“民”角度看文明意识的阻碍

忧“民”作为忧患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具体表现为: 儒家忧“民”而体恤民, 忧“民”而以民为邦本, 忧“民”而为民谋福利。关注民众疾苦、认识到民为邦本和为民谋福利的思想是可贵的。即使忧“民”在封建社会中的出发点是为了维护封建阶层的统治地位, 但依旧在历史的长河中影响深远, 产生了积极作用。从民众的角度出发, 参与生态文明构建的主体就是广大公民。现在, 我国公民对生态保护的参与力度还不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 广大公民愈来愈关注生态环境, 致力于解决生态问题, 从微小的细节看, 有时候更多展现的是“知行不一”, 并不能做到积极自觉地参加生态保护活动。虽说公民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问题, 但能够真正把生态消费意识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做到节约资源不浪费, 对公民来讲还有些困难。目前我国的粮食浪费现象极为严重, 尤其是在粮食储存、运输和加工等方面, 由于技术上的欠缺和人为因素, 每年的浪费约为700 亿斤。

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有了较大幅度的发展, 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提升。然而, 西方发达国家以其经济和科技的优势将他们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进行大肆传播和渗透, 资本主义的腐朽生活方式、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也纷纷涌入国门, 对广大民众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产生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根据以往的经验, 广大公民通常是从大众媒体中获取有关环保的讯息, 公民在这些讯息面前处于被动, 一般不会自觉地去关注这方面的讯息。应该将儒家忧“民”思想融入到现代生活中, 培养公众忧患意识的理念, 将民众的疾苦记在心中。传承和发扬优秀民族中的传统文化, 提高公民的基本思想道德素质。

二、忧患意识中对生态文明意识的积极意义

1. 增强忧“道”意识, 掌握生态文明知识

儒家忧“道”而以行“道”为己任, 在当今社会中, 人容易迷失自己的目标, 要保持忧患意识应从两方面入手: 其一, 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 将所学应用于实践, 提高自身、改造自身, 并将这种思想应用于对自然的态度中。小农经济中土地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主要来源, 在那个时期, 如何进行发明和使用新的农用工具是人们的主要目标; 工业时代人类要大力发展资本和技术, 新技术与大机器使用是人类努力的核心因素; 信息社会时代的来临, 推动了对知识的渴求, 尖端科技与互联网的发展成为向往的动力。因此, 在任何社会中学习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都将影响个人或国家的发展。21 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需要加强的不仅仅是国家的素质, 还有每个人的个人知识水平, 主动学习西方领先的科技、吸收时代思想、借鉴最新的知识理论等, 这些都是如何增强自身忧患意识的表现。

在培养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过程中, 可以从意识的发展规律入手, 先对其进行深入了解, 从而在头脑中对其形成认识。所以, 在培养公民意识的过程中, 最重要的是要先对公民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要让人们知道: 在大自然的构成当中, 人类的地位举足轻重, 在这种人与自然的关系中, 要求人类遵循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而在现实生活中, 这种稳定和谐的生态环境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正遭受着灭顶之灾, 受到无法修复的伤害, 而这些生态问题最终会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在培养公众意识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对公众进行教育, 使公民真正掌握生态意识方面的基本知识, 同时, 也可对公众实行有效的处理和管制。

2. 增强忧“民”意识, 加强生态文明修养

从忧“民”角度看, 如何丰富自身的生态文明修养是当前的重要问题。增强道德文化修养一直是常谈的话题, 而生态文明修养将会达到一个新高度。《大学》中经常以道德修养为立篇之本, 将道德提高到国家存亡的高度来认识。中心思想就是要做到“安伦尽份, 反躬内求”。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曾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论语·学而》) 修己慎独是“严于律己, 戒慎恐惧, 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的体现, 也是个人忧患意识的自觉性与主动性的体现。身处逆境加强自身修养, 在失利与胜利中取得平衡, 不应失去必要的忧患意识。实现人类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注自身的提高, 增强自身忧患意识并加强自我修养, 是实现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生态危机的重要性已逐步显现出来, 要求我们绝不能轻视重要性。在全球性生态危机逐步恶化的情况下, 我国的生态形势亦不容乐观。即使在国家政策和民众心中已开始重视生态环境问题, 但明确提出“生态安全”, 并把生态安全与国家利益进行很好的搭建, 是近些年才有的。对不断恶化的生态危机, 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这一重要问题已经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因此, 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吸取忧患意识和为民的思想, 不为一己之利, 将自身放入社会大环境中进行思考已刻不容缓。为树立生态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对当前生态问题进行清醒认识、掌握生态学基本知识、改善生态环境的途径和方法, 是必须认真思考和对待的问题。

结束语

增强忧患意识, 关注生态文明是每个社会成员的事情, 将视角放在自己身上, 不断增强自身忧患意识, 才能最终实现国家民族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在生态环境已经出现严重破坏的今天, 不能一蹴而就, 被暂时的环境问题解决而冲昏头脑, 要时刻保持自身的忧患意识面对生态文明问题。公民生态意识培育研究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体系, 是一个需要迫切关注的基础性问题, 我们既要有全局性的战略思考, 又要结合特定时代和地域的具体情况, 有差别、有重点地循序渐进开展。

参考文献

[1]薛纪恬.关于生态环境意识的若干思考[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 (5) :16-22.

[2]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 (先秦篇)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14.

[3]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235.

8.《诗经》中的忧患意识 篇八

[关键词]《诗经》;生态意识;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I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02-0054-03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当前针对《诗经》中所体现的浓厚的生态意识和对当代重要的意义研究不多。下文就《诗经》中所体现的我国先民们亲近自然、关爱自然的自然生态意识试作探讨。

一、《诗经》生态意识的产生背景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初始状态

人与大自然关系的初始状态并非一开始就处于和谐状态。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远古时代,“自然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着无限威力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类对立着”,人类对于大自然有着“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①《诗经》对此也有丰富的描写,《商颂·长发》:“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就是说上古时候洪水茫茫,大禹平治天下四方,说明人类当时对大自然持有对立的态度,反映出人与大自然在初始阶段并非一直处于和谐的状态。

(二)《诗经》生态思想产生的背景

任何一种思想的形成、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条件。《诗经》时代的周人对自然的本真认识、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思想的萌芽,都与其所处的西周初到春秋中叶的500年间的社会经济基础、政治条件、文化因素的影响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诗经》时代所形成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是历史的必然。从物质资料非常匮乏、生产力非常低下的原始社会到经济得到很大发展的夏商时期,再到农业相对成熟的周代,不管是农具制造、生产技术还是对农业条件的认识都有很大的进步。在《诗经》中,不少诗篇可以说明西周时的耜大致属于金属生产工具。在《周颂·臣工》“命我众人,庤乃钱镈,奄观铚艾”中,“钱”、“铚”、“镈”等都证明在西周时的一些主要农具都是金属制成的;《秦风·驷鐡》“驷鐡孔阜”和《大雅·公刘》中“取砺取锻,止基迺理”,②都提示了周初使用铁器的信息。正是生产工具的改善,促进了西周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得周人对与之朝夕相处的土地和自然环境产生了热爱和崇敬的情感,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变得和谐起来。

先秦时期,政权更替,战事不断。《诗经》时代的500年间战事依旧频繁。《诗经》战争诗中,战争给人带来的是背井离乡、骨肉分离的心灵煎熬,尤其是征人对后方家园、父母妻子的牵挂,在《诗经》中刻画得尤为深刻。如《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次,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譻?訛提到了出征作战。战争是残酷的,除了对征人及家人的煎熬外,还给周人的家园、自然环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害。如《豳风·东山》:“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蟏蛸在户。町畽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反映出人们出征之后,家园荒芜,民生凋敝。

硝烟过后,一部分眷恋故乡的百姓选择回故乡重新建立家园,另一部分背井离乡的人们为了生存,迁徙到环境资源较为丰富的地方重新安家,这样势必会对当地环境造成破坏。总之,自然环境帮助人们完成建设,让人们能够重新建立了家园,势必会激发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西周继承了殷商时期人们所信奉的“天命观”以及当时人们对“天”、“神”的认识。由于人们的有些心愿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达到,人们就力图用祭祀的方法取悦他们心目中的人格神。《诗经》中人们对神的崇拜涉及到人们劳动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形成了周时代人们特有的与天、与自然和平共处的局面。

二、《诗经》中的自然崇拜

(一)《诗经》时代的生态环境情况

史念海先生说:“当时黄河流域主要是森林地区。这个地区大致从渭河上游及更西的地区开始,一直到下游各地。黄河中游西北部是草原地区。森林中兼有若干草原植被,而草原地区也兼有森林茂盛的山地。”?譼?訛在《诗经》时代,像梅、竹之类的亚热带植物,在北方黄河流域也比较常见。如《小雅·吉日》:“瞻彼中原,其祁孔有。瀌瀌俟俟,或群或友。”描写了空旷的原野和成群的野兽。“发彼小豝,殪此大兕”,提到了大犀牛,它是一种生活在热带地区的动物。《诗经》中一些诗篇还提到雄兽、狼、狗、鳊鱼、鲲鱼、马群等动物。而今许多河流都已干涸,大量湖泊已成为平地,不少水洲与岳阜也因水枯或挖掘变为平地,许多物种在黄河流域已不复存在。

(二)知命畏天的思想

《诗经》中自然崇拜的对象是被神化的自然现象、自然力和自然物,如被神化的天、地、日、月、雷、山、水、石、火等。人类文明初期对大自然的崇拜,在《诗经》中最重要的表现是周人对天的崇拜。人们对大自然的这种认识经历了回避天命、畏惧天命、敬重天命、认知天命的过程。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以《诗经》中的《周颂》为例,其《维天之命》中“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于乎不显”是对天命的热情赞美;《我将》中“我将我享,维羊维中,维天其右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是讲世人应该早晚注意敬畏天命,对天虔诚祭祀力图让天帝保佑世人与社稷的安宁。

(三)其他的自然崇拜

在《诗经》中,人们对山的崇拜也有表现。如《周颂·般》:“于皇时周,陟其高山,嶞山乔岳,允犹翕河,敷天之下,裒时之对,时周之命。”描绘的是周人登山而祭的情景,是一首为武王克商之后,巡守而祭河岳之类的乐歌。《周颂·天作》:“言天作岐山,而大王始之。大王既作,而文王又安之。于是彼险僻之岐山,人归者众,而又有平易之道路。子孙当世世保守而不失也。”也是西周最高统治者祭祀岐山的乐歌。

(四)人与自然的和谐

1.《诗经》中的生活资源意识

人离不开自然,自然给人提供了各种能够维持生活的事物。周人的自然崇拜意识,反映了人对自然的依赖与和谐共处的需求。《诗经》反映了周人与自然之间所存在的一种亲密和谐的关系。

在漫长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周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趋于和谐,周人与大自然的事物的接触相当广泛,尤其表现在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直接关系的动植物。据清代学者顾栋高《毛诗类释》统计,《诗经》中的动植物种类共有331种,其中鸟43种,兽40种,草37种,木43种,虫37种,鱼16种,谷类24种,蔬菜38种,花果15种,药物11种,马27种,这是较为宽泛的统计。孙作云在排除了“一物多名”或“一名多物”等重复因素后,最终统计是:“《诗经》305篇,共记载动植物252种,其中植物为143种,内含草类85种,木类58种,动物为109种,内含鸟类35种,兽类26种,虫类33种,鱼类15种。”⑤《诗经》中所涉及的动植物名称之丰富、种类之多是目前为止任何一部著作所不能企及的,它为我们研究周朝的生态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价值。如《小雅·信南山》:“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益之以霡霂。既优既渥,既霑既足,生我百谷。”这是说天降雨雪,正好有利于五谷生长。 《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这里咏“芣苢”是因为它是治病的药物。

这些动植物都是与物质的功用相联系的。《诗经》中的诗篇所提及的动物种类也很多,鱼就达14种。《小雅·鱼丽》:“鱼丽于罶,鲿鲨……物其有矣,维其时矣。”诗中出现的鱼有鲿、鲨、鲂、鳢、鰋、鲤等。

然而,在《诗经》中从物质功用角度直接描写自然景物的作品不多,大量都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现人们的精神生活、心理活动和感情生活,表现出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一种高层次的和谐意识。如《小雅·斯干》:“如竹苞矣,如松茂矣。”暗喻了主人的品格高洁;《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扶苏和荷花都是对底层平民百姓的赞扬;《秦风·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与荷”,都是通过对自然的描写来表现人们的精神生活、心理活动或者生活感情。

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觉察到大自然中的万物与人类的社会生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着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如《邶风·匏有苦叶》:“雍雍鸣雁,旭日始旦。”大雁叫,朝阳升,这一生机勃勃的景象,唤起了人们心中美好的希望;《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风雨交加的景象总是使人产生凄凉之感;《召南·摽有梅》诗中女主人公看到梅上“其实七分”、“其实三分”到“顷筐堲之”,终于发出“求我庶士,迨其谓之”的呐喊。《邶风·凯风》:“晛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由黄鸟婉转的歌声想到母爱的崇高和无私。人们通过这些具体形象的“对应物”来表达微妙的内心世界、细微的心理世界。

2.《诗经》中的环境资源意识

环境资源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其中土地、水、动植物等在古代是最重要的自然环境因素。《诗经》中有大量诗篇涉及到山川河流的描写,体现了周代先民的环境资源意识。

首先,在《诗经》中,江、河、淮、济四条大河曾被诗人无数次咏叹。这种对河流的咏叹正是先民们珍爱、亲和环境资源的生态意识的表现。

关于长江,《周南·汉广》:“汉之广矣,不可咏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召南·江有汜》:“江有汜,之子归。”《小雅·四月》:“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它们都在咏叹长江之宽广,并且寄情于江河。

关于黄河,《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邶风·新台》:“新台有泚,河水弥弥。”他们往往用一些奇特的夸张来赞叹黄河一望无际。此外,《诗经》还提到淮河和济水。

其次,《诗经》中对山地资源的刻画也不少见。据有关学者统计,就山方面而言,《诗经》中“山”字出现66次,加上与山有关的丘陵、岩、谷、冈等,共有119次之多,其中《国风》46次,《颂》9次。?譾?訛还有很多诗篇反映了山川本身所提供的环境生活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例如《召南·草虫》:“陟彼南山,言采其蕨……陟彼南山,言采其薇。”写到去摘蕨莱叶和巢菜苗。还有很多都描写了山川本身所提供的环境资源。

3.《诗经》中环境资源利用中的生态意识

从周代开始,人们开始有意识地保护自然界的生物资源,反对过度利用或肆意破坏。西周时期颁布的保护水源、森林和动物的《伐崇令》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今者,死无赦。”在《诗经》中也可体会到先民们在利用资源上关爱自然的情况。如《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毋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意思是说芦苇丛生长在一块,别让牛羊踩它。《大雅·皇矣》:“作之屏之,其菑其翳。修之平之,其灌其栵。启之辟之,其柽其椐。攘之剔之,其檿其拓。”“帝省其山,柞棫斯拔,松柏斯兑。”写的是周太王在岐山大规模地植树造林,足见故人对绿化造林的重视。还有很多都旨在表现人要“取之有时,用之有道”的物产养护、生态维护意识。⑦

另外,在《诗经》时代,先民们把良好的生态环境视作国家富饶的标志,他们选择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方作为兴邦建国之地,并注意开发和改造自然环境以适应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如《大雅·韩奕》:“蹶父孔武,靡国不到。为韩姞相攸,莫如韩乐。孔乐韩土,川泽訏訏,鲂鱮甫甫,麀鹿噳噳。有熊有罴,有猫有虎。庆既令居,韩姞燕誉。”反映了先民们一种进步的生态价值观。还有《小雅·黍苗》:“原隰既平,泉流既清。召伯有成,王心则宁。”都体现了人们原始的生态意识。

4.《诗经》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经》中部分诗篇也间接描述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以我覃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既庭且硕,曾孙是若。”从中可以看出,周人已经把自己融于大自然之中,耕种、除草、灭虫、收获等活动,表现出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三、《诗经》生态思想的当代意义

《诗经》中的生态思想对我国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具有指导性作用。在我国当前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的现状下,针对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提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也就是说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我国长期以来的环境问题严重破坏了生态,导致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许多物种业已或濒临灭绝。所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立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就显得尤为重要。《诗经》以特殊的方式记录了周人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质朴的理解,却反衬出当代人的浅薄的生态意识。周人很早就意识到要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优化、协调发展,并在对自然的改造利用和开发建设过程中确立了人与自然的平等地位。《诗经》中反映出的生态意识对于我国当下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注 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82页。

②③诸葛山人:《诗经 》,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版,第362页、第231页。

④史念海:《河山集》(二集) ,三联书店1981年版,第352页。

⑤孙作云:《诗经研究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⑥李金坤:《〈诗经〉〈楚辞〉山水美意识探赜》,载《第四届实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58页。

上一篇:小说写作技巧二十下一篇:音乐初中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