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作风建设情况报告

2024-07-09

银行作风建设情况报告(精选8篇)

1.银行作风建设情况报告 篇一

xx银行关于开展贫困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建

设情况调研报告

人民银行xx支行: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开展贫困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情况调研的通知》和昆明中支《关于开展贫困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情况调研的通知》的要求,我行以行领导为首,认真组织落实调研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支付服务环境建设业务现状

1、账户开立和非现金支付工具使用情况 截止至20xx年x月x日,我行共开

立账户xxx户,销户xxx户,存量账户xxx户,其中个人账户xx户,单位账户xxxx户。

我行现有非现金支付工具为借记卡、支票、银行承兑汇票。具体使用情况如下:

截止至20xx年xx月xx日,我行共开立借记卡xxxx张。20xx年xx月xx日至20xx年0x月x日,我行共使用现金支票xxx张,金额人民币xxx元整(¥xxxxx.00),转账支票xxx张,金额人民币xxxxx元整(¥xxx.00)。

截止至我行共开立银行承兑汇票xxxx张,金额人民币xxxxx元整(¥xxx.00)。

2、支付受理渠道建设情况 因我行开立时间较短,支付受理渠道多样化正在建设阶段,我行现有渠道为柜台受理、自助存取款机、对公网上银行。xxx银行已开始进行xxxx银行系统并轨测试,预计2017年底将实现系统并轨,届时我行支付受理渠道多样化将得到完善。

3、助农取款服务开办情况

因我行开业时间较短,营业网少,暂无其他服务点,但持我行借记卡在xx任意取款机上取款,每月前三笔免费。该项服务基本满足了客户日常需求,如有大额取款可到柜台办理。

4、新兴支付方式应用情况

我行现已开通对公网上银行业务,暂无手机银行,未开展二维码支付、短信支付业务。我行现与通联支付网络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特约商户可通过POS机实现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

5、金融知识宣传普及情况

2016年1月至5月,我行共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宣传活动3次。2016年03月03日,综合知识宣传,包括人民币反假知识及我行业务宣传,共发放宣传折页400余份,受益群众400余人。2016年03月15日,金融消费者权益日宣传,共发放宣传折页600余份,收益群众600余人。

2016年05月06日,综合知识宣传,包括反洗钱知识、存款保险制度及我行业务宣传,共发放宣传折页400余份,收益群众400余人。

6、贫困地区支付结算方面典型做法 现支付结算方面主要以现金支付结算为主,汇兑结算为辅的传统结算方式。

二、困难和问题

客户偏爱传统结算方式,对新兴结算方式持怀疑态度,在产品推广应用上有一定阻力。

三、措施和建议

因客户缺乏相应专业知识,对新产品不了解,抗拒使用新兴结算方式,我行将加大对周边群众及现有客户的相关知识宣传,提高其对新产品认知度,大力推广新兴结算方式,真正做到服务客户、方便客户。

xx银行

2.银行作风建设情况报告 篇二

一、体育人才队伍发展现状

多年来在各级体育部门的努力下, 我市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整体实力不断增强, 体育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培养出了许多优秀体育人才。

(一) 教练员队伍情况

目前, 全市有专业竞技体育教练员77名, 其中:高职15名, 中职41名, 初职21名。本科以上学历51名, 占全部人员的66%;专科学历20名, 占全部人员的26%。50岁以上的有23名;41-49岁21名;31-40岁19名;30岁以下14名。

(二) 运动员情况

我市现开展田径、游泳、跳水、射击、自行车、摔跤、拳击、跆拳道、体操、艺术体操、举重、柔道、散打、皮划艇、赛艇、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篮球、排球、足球等21个项目, 在省体育局注册运动员近800人, 在市体校及各县区体育系统训练运动员只有大约400人, 2008—2011年向省队输送31名运动员。

(三) 群众体育管理人才情况

我市现成立有31个体育协会、16个体育俱乐部, 每年组织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在400多场次以上。其中不乏国际徒步大会、香港明星足球赛等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的体育活动。目前, 市级直接从事群众体育管理的人才仅有4人 (体育总会2人、群体科2人) 兼职, 各县区均为文体局干部兼职, 没能配备专业人员负责各协会的活动指导与监督。

二、体育人才队伍面临的问题

随着创建体育名城任务的加重, 特别是省内兄弟市体育工作的不断进步, 我市体育人才队伍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 主要有:

(一) 运动员训练体制问题:

我市现在极需正规的体育运动学校。河北省11个市, 7个市有体育运动学校, 只有秦皇岛、张家口、衡水、邢台没有。没有体育运动学校造成了招生难、生源没保证的问题。

(二) 高水平教练员队伍问题:

我市体育专业人才和高水平教练员缺乏, 教练员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目前市业余体校开设21个项目, 有教练员54人, 其中有伤有病及临近退休而不在执教岗位的近10人。由于受指标限制, 长期以来不能引进高水平教练, 造成赛艇、跆拳道、拳击、跳水、网球、羽毛球等项目只能采取临时聘任的办法, 不仅制约了项目发展, 而且也影响了教练员训练积极性。按照市体校目前开设的项目规模、再根据男女、甲乙丙各组竞赛要求、体育运动规律和省内其它地市规模, 市体校至少应配备65名教练员。

(三) 运动队伍管理机制问题:

长期以来, 我们在教练员、运动员及其它体育人才的奖励制度、激励机制、培训进修、升学升职就业等方面缺乏必要的、有效的、规范的具体措施, 更缺少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机制, 造成了干与不干一个样, 干好干坏一个样不良倾向。

三、2010—2020年秦皇岛体育人才培养需要采取的措施

根据以上出现的问题, 2010—2020年期间, 我市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加快体育人才的发展。

(一) 改革竞技体育管理体制, 加强体育后备人才队伍建设。

根据《河北省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实施意见》, 要大力加强我市运动员文化、职业教育工作, 切实解决运动员学训矛盾。市体校作为秦皇岛市青少年体育业余训练的龙头, 无论从师资力量还是基础设施上都为联合办学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拟以市体校为载体, 依托国家正规学校的专业体育教学, 开创一种促进青少年业余训练和专业选手选拨的体育学校模式。

(二) 调整项目结构, 突出地方特色。

综合考虑我市的经济和场馆设施条件、教练员队伍状况、运动员人才资源等因素, 根据省运会设项的趋势, 依靠省自行车中心、游跳中心、水上中心调整项目结构合理布局, 扬长避短, 突出重点, 形成自己的特色项目。我市现开展21个项目, 围绕下届省运会任务和我市实际情况, 根据“有所为, 有所不为”, 集中力量把现有的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做强, 形成一批具有明显优势的项目群。巩固和加强重竞技、射击、水上、自行车等传统优势项目, 进一步加大投入, 挖掘潜力, 扩大优势。对潜优势项目田径、游泳、跆拳道、羽毛球等项目要着眼长远、科学规划, 以培养尖子选手为重点, 带动整个项目的发展。加快足球、篮球、排球、网球、乒乓球等项目的社会化步伐, 走产业化的道路。

(三) 改革管理机制, 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

教练员是运动训练的主体, 教练员队伍建设直接影响到各个运动项目技术水平的提高, 实践证明, 实现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 必须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教练员队伍。教练员的选拔培养工作是一项重要的人才工程。建立完善政府特殊津贴选拔、各类优秀人才推荐等制度, 积极推荐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和拔尖人才。加大高水平教练员引进力度, 制定引进优秀教练员和特殊人才的相关优惠政策和实施办法。

(四) 加大投入力度, 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加大对竞技体育的投入力度, 保证竞技体育规模、技术水平的持续提高。

1、增加竞技体育训练竞赛专项硬件设施建设经费。

维修改善训练馆设施条件, 充分保障运动训练的需要。

2、加大对青少年训练的投入力度,

对管理规范、成绩突出输送率高的单项给予重点投入。提高体育彩票公益金中竞技体育经费的使用比例, 将运动员伙食费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列支。充分利用竞技体育的有形和无形资产,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和兴办竞技体育事业。

3、制定完善各种奖励激励政策。

以科学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来促进全市青少年训练的健康发展。我市制定出台了省运会奖励政策、奥运会、全运会奖励政策以及向高水平运动队输送奖励办法。随着经济发展还要不断完善增加。

(五) 多渠道培养体育产业人才。

3.银行作风建设情况报告 篇三

一、研究背景

电动车是用电力作为驱动的机车,常用电池作为电力,是介于自行车和摩托车之间的一种交通工具。从1995年清华大学研制出第一辆轻型电动车至今,短短十几年,我国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车产业。电动车产业也已成为无锡市锡山区一个富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和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目前与浙江、天津并驾齐驱,成为我国电动车生产的三大板块之一。

无锡市锡山区电动车产业发展十年来,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1996年至1999年,是研制开发、小批量实验性生产时期。第二阶段从2000年至2004年,是小批量试生产转入批量生产和批量投放市场的起步发展阶段。第三阶段从2005年至今,是电动车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快速增长阶段。

二、对象定义和客户特征

(一)无锡区域电动车行业概况

据数据统计,2010年中国电动车市场达到2300万辆,目前在用电动车已经超过3000万辆,占全球市场的90%,2005-2010年的复合增长率为22.4%,出口量500-600万辆,实现工业产值700亿,包括上下游产值的产业总体规模将达到1300亿。

无锡地区目前拥有300家左右电动车企业,以生产豪华款电动自行车为主,电动车整车产能每年超过600万辆,占全国市场的15%左右,占江苏市场的50%左右,业内有“无锡板块”之称。而无锡的电动车产业又主要集中在锡山区,锡山区现有电动车整车生产企业186家,年总产量200万辆,占全国的1/5,占江苏的70%, 2011年销售总额92亿元,自营出口(一般贸易出口)总额8000万美元,一般贸易出口500万美元以上企业有6家,年销售超亿元企业达20家,并逐渐涌现出新日、爱玛、雅迪等国内龙头企业。此外,无锡另拥有配件企业230家,2010年全行业缴纳税收达到1.8亿。电动车行业的销售收入已占到锡山经济总量的1/5。

(二)电动自行车企业行业与经营特征

无锡锡山地区的电动车行业有以下特征:

1、集中度高。无锡市锡山区电动车产业主要集聚在该区东部的安镇、羊尖、东港等三个镇。

2、产业链长。以龙头企业为核心,集聚了上下游一大批配套企业,还形成了区域性的交易中心。

3、渐成品牌。锡山区拥有电动车品牌200多个,“新日”、“雅迪”、“爱玛”已成为行业内的龙头标杆企业。

电动车企业经营则有如下特征:

1、准入门槛低

目前国内的电动自行车企业实际为简单的装配行业,及从上游配套企业采购电机、电池、车架等,再组装后出售,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全国电动车企业近3000家,行业集中度不高,年销量超过20万辆的,不到整个市场的2%。

2、利润波动大

电动车的成本主要由电池、电机、车架等构成,其中电池和电机占成本的50%,其价格又与电磁钢、电解铜、铝、塑料、橡胶的价格密切相关。据统计,全国2000家企业,3年前每辆车利润500元以上,企业每月生产200辆车可以生存,现在每辆车毛利100元,每月如不能卖掉1500辆车就要亏损。

3、开票销售少

作为劳动密集型的微利行业,行业内多数企业都选择以包税或走账个人卡的方式对外销售,因此纳税销售不多,除一线品牌以外的多数企业开票销售占实际销售的10%左右。

4、产业升级难

就目前国内的电动自行车而言,整体行业的技术含量较低,技术核心在于电池、电机和车架,对此多数电动车整车企业不具有技术升级的愿望和能力。铅酸电池、无刷电机和塑料车架,决定了中国的电动自行车仍停留在原始的代步阶段,在此背景下行业的利润率、品牌形象和规模均较难有大的突破。

三、主要风险及银行融资模式建议

(一)主要风险点

1、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主要在于两点:

一是关于电动车的国家技术标准,2010年5月国家下发《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的通知》,要求电动车限速20公里,限重40公斤,且要求限期淘汰在用超标电动车。由于全国90%电动车均存在超标现象,因此《通知》的下发对电动车企业经营造成较大冲击,如新日销量由3000台/天下滑至500台/天,雅迪环比下滑40%。

二是各地对于电动车上牌、限行的区域法规。目前武汉、株洲、厦门等多地已经在主城区禁行或限行,且该类禁令在城市中呈扩散趋势,如电动自行车像摩托车一样,被政策赶出城市,则对行业将是致命打击。

2、环保风险

电动车企业目前使用的电池主要是铅酸电池,铅酸电池重量大、续航不足、寿命短,然其成本较镍氢电池或铝电池优势明显,因此运用广泛。但是,铅酸电池存在严重的二次污染,且其生产过程中也存在较严重的污染,因此国家前期对该行业曾刮起环保风暴,关停一批生产企业,八成以上企业停产,导致电池和整车价格上涨。如果环保要求进一步提高,对原本利润微薄的整车行业是雪上加霜。

3、税务风险

如前所述,电动车企纳税销售严重低于实际销售,存在一定税务风险。但由于企业基本是从当地的摩托车企业转型而来,在当地经营多年,且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就业支撑较大(行业从业人员5万人左右),税务部门总体仍是宽松政策。

4、经营风险

对于规模型的龙头企业,经营风险主要在于技术升级、品牌建设和质量控制,其对上游可以采取较长帐期、银票结算方式放大资金杠杆,减少资金压力,并可加大对于技术开发与品牌营销的投入。

(二)银行融资模式建议

1、传统模式

即传统的一对一给予信贷支持的模式,在该模式下仍是对于单户企业的独立信用风险评判,对此准入要求为:

(1)年销量不低于5万辆,且可核实的年销售额不低于1亿元;

(2)经营历史不少于3年;

(3)自营品牌,且品牌在大卖场销售(仅指家乐福、大润发、欧尚、沃尔玛等大型超市;

(4)自有非租赁厂房;

(5)或有负债不超过自身银行融资敞口的50%。

2、供应链模式

依托龙头整车企业,给予其上游配套企业的流动性支持。

对于整车企业,仅限于新日、雅迪等一线品牌,要求其年销量不少于20万辆,且可核实的年销售金额不低于4亿元。

对于上游配套企业,要求与整车企业合作不少于两年,在企业同类别配件供应商中排名前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且环保达标,授信额度不高于月平均应收款的3倍,授信金额不高于质押应收账款的60%。

3、卖场模式

银行与大卖场合作,对于大卖场中销售的电动车生产或贸易企业给予授信支持。准入要点包括:

(1)由大卖场根据销售额推荐品牌,原则上每家卖场叙做1-2家;

(2)如为直销模式,参照传统模式中对于整车企业给予准入;

(3)如为代理销售模式,则对此类贸易企业,银行授信金额控制在其在卖场的年度销售额的35%以内,通过卖场锁定其销售回笼,全部归集银行,争取由卖场提供担保。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动车网.

[2]全球电动车网.

[3]中国电动车协会网.

(作者单位:建设银行无锡分行)

作者简介

4.银行账户风险排查情况报告 篇四

一、信用风险管控方面:

(一)摸清风险底数:我行严格落实信贷资产的分类标准和操作流程,真实、准确的反应资产风险状况,密切关注重点领域可能会产生的信用风险,我行暂未开展信用风险压力测试,暂计划第三季度开展测试。

(二)严控增量风险:我行加强统一授信、统一管理,严格按照单一客户授信不超过资本净额的10%,集团客户授信不超过资本净额的15%的标准授信,加强授信管理;加强授信风险审查,甄别高风险客户,防范多度授信、多头授信、财务欺诈等风险。

(三)处置存量风险:目前我行采用司法途径和政府合作等方式追偿、处置存量不良贷款,通过追加担保等措施缓释潜在风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行将结合本行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来处置存量贷款、缓释潜在风险、化解担保圈风险,加强债权维护,切实遏制逃废债行为。

(四)提升风险缓释能力:我行将加强资产质量迁徙趋势分析,增加利润留存,及时足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增强风险缓释能力。

二、流动性风险治理体系方面:

(一)完善流动性风险治理治理架构。本行建立了与流动性风险特点相适应的组织架构,包括董事会、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风险合规部、计划财务部。除了贷款业务外将同业业务也纳入了流动性管理的范畴。

(二)关于负债稳定性的问题,我行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负债种类较为单一,目前为止,主要负债业务为储蓄存款,其中定期储蓄存款占比在90%以上,存款成本较高但是来源稳定;

我行流动性风险应急预案已经下发,并于上月进行了压力测试和流动性风险应急演练,目前为止尚未出现流动性风险;

我行已经取得了央行的支农再贷款支持,相关流程已经熟悉,同时加强了与央行之间的沟通,确保在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下在与央行沟通上不出现问题。

三、债券投资业务管理方面:

我行暂无债券投资业务。

四、同业业务方面:

(一)控制业务增量方面,我行同业业务较为单一,只涉及存放同业业务,我行同业业务不下放,由总行统一管理,具体合作机构由总行统一授信。

(二)我行暂不涉及交叉金融业务。

(三)我行暂无存量同业业务风险暴露。

(四)我行不涉及同业业务多层嵌套、特定目的载体投资业务。

五、银行理财和代销业务方面:

我将暂无理财和代销业务。

六、防范房地产领域风险方面:

我行将加强对房地产贷款的监测,将房地产企业、以房为抵押的贷款纳入监测范围,将开展房地产压力测试,加强房地产业合规性管理。我行暂未开展个人按揭贷款业务、房地产企业债券业务,房地产企业贷款业务存量为1家企业,之后我行未向房地产企业贷款。

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控方面:

我行暂未发放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

暂未开展专项建设资金、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等业务模式。

八、互联网金融风险治理方面:

我行无相关业务。

九、防范民间金融风险方面:

(一)防范跨境业务风险:我行暂无跨境业务。

(二)防范社会金融风险:我行暂未向交易所提供开户、托管、资金划转、代理买卖、资金划转、代理买卖等业务。

(三)防范非法集资风险:我行结合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势和监管要求,未向非法集资提供任何金融服务,能够及时发现异常交易,同事劝阻客户防止受骗参与非法集资。在全体员工中开展民间融资、非法集资、员工账户异动、骗贷、员工经商办企业、涉赌涉毒等内容开展专项排查,突出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为。在排查方法上,从工作和生活两方面入手,采取日常观察、考勤检查、调阅监控、员工账户异动排查、业务检查、岗位谈话、家访及相关部门外调、核查信访举报、上网监测等多种方法防范非法集资风险。

十、维护银行业经营稳定方面:

(一)加强案件风险防控:我行通过交谈会、业务培训、警示教育等多种形式,组织员工学法规、解读新颁布法律法规,全面增强全员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有效防范内外勾结、利益输出等案件;

通过加强岗位禁止性规定的学习和测试,做到对全部员工的测试每两年至少覆盖一次,重点岗位每年覆盖一次,对测试不合格人员采取离岗学习、调离原工作岗位等必要措施直到测试达标。加强重点环节管理,通过下发合规提示、现场检查、调阅监控等方式对授权卡、业务印章、重要空白凭证等物品管理全流程控制防范风险。落实票据业务相关规定,规范业务操作,我行未与非法票据中介等机构开展业务合作。目前我行无案件发生。

(二)加强信息科技风险防控:我行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定IT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未将信息科技管理责任外包。

5.银行消防安全自查情况报告 篇五

一、前期准备情况

1、行领导高度重视,召开安全例会布置演练任务,要求综合管理部制定好演练方案,并准备好消防演练物资。

2、10月x日,综合部组织全行员工进行了消防预案以及演练方案的学习。

3、成立演练指挥小组

成立江苏泰兴建信村镇银行消防消防演练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X

二、消防演练过程

1、15:00业务部发生火情且无法立即灭火,XX利用手机通知综合管理部安全员XX,业务部其他人员取灭火器。

2、启动消防应急预案。安全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切断2楼电源,通知行长室。

3、5分钟内,应急小组成员就位完毕;

4、15:17各部门主管及部门的义务消防员引导员工正确快速疏散至1楼停车场,保安疏散大厅内人员。

4、15:20各部门负责人点名确定应有人数,全部到位;

5、15:25分,XX行长发表演习总结讲话,提出本次演习过程中的不足;

6、15:40行安全员对全体员工就如何正确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现场实操指导讲解;

7、16:00响应员工自愿有序参加干粉灭火器使用练习;

8、16:30演练结束。

三、演练小结

总体来说,此次消防演练达到预先目标,取得了成功。本次消防应急预案演练,从发布火情到组织疏散成功共历时20分钟,及时、有效地控制了火情的扩大、保障了人身安全,避免了财产损失。真正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在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领导小组成员以及全行员工冷静、沉着,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如何报告,如何正确扑救,如何疏散。此次演练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部分员工对消防灭火器的使用及扑救方式上存在不足,经过培训讲解,才有了更深的认识。

(2)有些员工没有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不严肃,表现为:

①没有紧张感,疏散过程中行动迟缓,有的还在忙手头工作;

②有个别员工在参与过程中有说笑的现象。

6.银行业改进服务情况报告 篇六

编辑:admin_cba3 | 2009-03-14 16:52:18 | 作者:CBA | 来源:中国银行业协

会 | 浏览:4224次

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国遭遇了罕见自然灾害的磨难、圆满完成了奥运大考,各行业在世界经济格局多变、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大背景下奋力发展与前行。在中国银监会的指导和要求下,中国银行业始终坚持把为广大金融消费者提供优质银行服务作为首要任务,以奥运服务为契机,从渠道建设、流程再造、产品创新、服务管理等方面深入改进银行服务,服务效率、服务能力、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均有了较大提升,客户满意度明显提高。

一、完善服务设施,拓宽服务渠道

2008年,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建设向多功能、综合性网点建设转变,致力于建设多层次、专业化相结合的服务渠道,优化网点布局,提供高端服务。

(一)加快网点优化与转型

2008年,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普遍加快营业网点布局调整和功能转型。按照新建与整合相结合的原则,加快网点布局的调整优化。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总数(含综合性网点、不含离行市自助银行)达到179753家,减少辐射重复的网点650家;综合性网点总数为120131家,较年初增加1325家,综合性网点增速较快,提供单一服务功能的营业网点逐渐向综合性网点转型。

工商银行全年新建高端网点455家,装修改造财富管理中心和贵宾理财中心近2000家,新增境外机构4家,境外分支机构总数达到126家,全球化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农业银行全年批复立项网点建设项目3636个,其中已完工项目2630个,交付使用项目1904个。中国银行累计完成网点改造6761家。作为北京奥运会唯一银行合作伙伴,中国银行从2007年起大力开展“亮窗工程”,对重点地区、重点城市和主要旅游城市的网点加强营销设施、宣传灯箱、门楣等对外视觉形象方面的改造,成为城市亮点。建设银行以支持奥运金融服务为重点,加快差别化渠道建设和优化渠道布局步伐,持续加大网点布局调整和网点建设进度,对3444个网点项目进行了整体装修或局部改造。交通银行新增物理网点26家,改造网点646家。为了满足奥运期间外宾的服务需求,交通银行在六家赛区城市分行新增办理外汇业务的网点49家,办理兑换业务的网点21家。邮储银行新建、改造、装修迁址银行一类网点共950个,网点新建改造投资金额为15亿元。

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新开设一级分行4家、二级分行2家,新开设支行96家,改造网点(包括搬迁改造网点、原址改造网点)211家,占招商银行网点存量的40%以上。民生银行全年新增支行网点44个、实施网点改造130个。光大银行新开业网点数量31个,迁址网点25个,整体装修改造79个。兴业银行全行营业网点增加到441个,有93家老网点完成改造。深圳发展银行新增网点29家,完成支行改造、装饰工程项目61个,使全行网点内在功能整合和外在形象整体统一方面得以改善。广东发展银行共新增物理网点8家,现有网点整体或局部改造共56家。上海浦东发展银行2008年新增机构84家,年末全行机构总数达到491家。城市商业银行中,北京银行共新增分支机构23家,改造网点42家。天津银行累计投入2113万元对17家网点进行了营业厅装修,营业网点形象得到极大改善。上海银行在上海地区新设网点5家,迁址调整27家,原址改造网点13家。广州市商业银行2008共完成12家支行的改造。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北京农村商业银行装修营业网点98个。天津农村合作银行新增网点10个,对全系统近40%的营业网点进行了改造。上海农村商业银行网点数量为321家,共改造网点34家,营业网点空间形象标准化设计基本完成。

(二)加大自助设施投放,改善服务界面

2008年,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自助银行、ATM机、POS机等自助设备投放,推动柜面业务向自助设备转移,缓解了柜台排队现象,为客户提供更加细致周到的金融服务。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自助银行总量达到35873个,比年初增加12445个,增长53.12%;自助设备总数达到223434台,较年初增加63163台,增长39.41%,交易笔数达到1034496万笔,交易金额达到84.51万亿元。

工商银行新建自助银行2190家,新增自助设备 19000台,全年累计交易量26亿笔,累计交易额1.56万亿元。农业银行2008年末拥有自助银行6016家,同比增长了80.94%;新增自助设备10247台,同比增长了41.09%,自助设备保有量达到35817台;自助服务渠道金融性交易量占比26.15%,同比增长了9.65%。中国银行投放自助设备6863台,并对全辖所有自助设备进行了改造,按照统一标准逐步开展ATM设备和离行式自助银行外观标准化装修,统一了所有ATM设备服务界面,提供ATM中英文双语标准化服务。建设银行新增自助设备8039台,安装运行自动柜员机31896台,自助银行3595家。交通银行共投放自助设备1777台,设备总投放量达9881台,69%的设备开通了外卡取现功能,所有自助设备都统一规范标识使用,具备双语操作提示,设备使用率达98%以上。邮储银行截至2008年底全行自动柜员机(ATM)的数量为24915台,比上年增加3470台,增幅16.18%。

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自助银行达到1,567家,新增292家;单台离行式自助设备达到1,400台,新增300多台。华夏银行共有256家自助银行对外营业,其中依附式自助银行144家,离行式自助银行112家,自助取款业务累计交易笔数2,247.8万笔,比2007年增长571.2万笔,增长34.06%。民生银行全年增加自助设施189台,总量达到2,789台。光大银行全年新建自助银行68家,自助设备现金交易量创记录地达到3,241.88万笔,交易金额318.41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了25.81%和39.91%。兴业银行全年新增自助设备740台,完成年计划的123.33%,其中取款机新增276台,存取款一体机新增464台,自助设备对柜面服务的替代率进一步提高。深圳发展银行自助设备总量为1250台,较上增长314台,增幅为33.5%。广东发展银行2008年全行联网自助设备共2,385台,较2007年净增714台。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全年自助网点数量新增581个,年末达2074个。

奥运期间,北京地区设有货币兑换点363家,其中82家能够提供24小时兑换服务;3200家左右的商业银行营业网点中,可办理外币、外卡和旅行支票等方面业务的营业网点有1887个,基本满足了奥运期间国内外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针对奥运期间国内外客户金融需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奥运赛区所属营业网点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布局调整和网点更新改造。据不完全统计,北京银行业直接设于奥运场馆、机场、酒店的可受理外币、外卡、旅行支票等业务的网点数有91个、离行式ATM机201台,布放于奥运场馆、机场的POS机2252台,形成了一个遍及奥运场馆、机场、酒店的银行服务网络。中国银行按照北京奥组委的需求,参照往届奥运会的惯例,在北京奥运村、媒体村、国际广播中心、主新闻中心以及总部驻地等奥运区域设立5家临时网点,在青岛奥帆赛的运动员村和媒体中心分别设立2家临时网点,在6个赛区城市的竞赛及非竞赛场馆、奥运村、总部饭店等奥运区域设立固定和流动的外币兑换点。

(三)加速电子银行发展,构建综合性服务平台

2008年,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致力于加强电子银行渠道建设,将电子银行打造成集交易、营销和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截至2008年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网上银行个人客户达到14814.63万户,较年初增加5119.74万户,增速达到52.81%;网上银行企业客户达到414.36万户,较年初增加223.63万户,增长117.25%;电话银行个人客户为20274.68万户,较年初增加4674.74万户,增长29.97%;电子银行2008交易金额为301.80万亿元,包括年费收入、手续费收入在内的业务收入达到22.91亿元。

工商银行电子银行业务交易额达到123.22万亿元,占全部业务的比重达到43.1%;网上银行个人和法人客户分别新增1763万户和46万户,交易额达到123.22万亿元;电话银行个人客户和法人客户分别新增1363万户和16万户。农业银行网上银行新增个人注册客户684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132%;个人网银客户总交易笔数达9.38亿笔,总交易金额达8.15万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3%和75%;网上银行企业注册客户达32万户,全年新增企业注册客户11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53%;企业网上银行客户总交易笔数达1.74亿笔、总交易金额达22.42万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79%和1.3%。中国银行网上银行BOCNET自2008年初在全辖范围正式推广以来,目前共包括116项产品/服务,860个功能。建设银行网上银行客户数达到2604万户,其中个人网银客户数2556万户,活跃客户本年新增763万户;企业网银客户数48万户,活跃客户本年新增17万户。交通银行推出私人银行专席等创新服务,客服中心服务功能显著提升,人工座席接听率提升到95%以上的行业领先水平,投诉及时办结率达到99%以上。邮储银行也启动了网上银行系统建设,预计2009年全面开通。

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网银专业版客户超过600万户,当年新增215万户,网上银行专业版交易额达到7448亿元,增长36%;网上银行企业客户强劲增长,总数达到8.03万户,新增2.89万户。华夏银行网上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实现1659万元,增长189%;网上银行企业签约客户18518户,当年新增6524户,增长52%;网上银行个人签约客户32.95万户,当年新增4.82万户。民生银行新增企业网银客户3.8万户,较年初增长80.55%,新增个人网银客户110.6万户,较年初增长104.53%,开发了49个新产品项目。光大银行网银对私客户新增37.5万户,同比增长89.50%。全年对私网银交易笔数达2,960.69万笔,同比增长48.64%;网银对公交易笔数超过139.4万笔,同比增长22.51%;网银交易金额超过4.89万亿元,同比增长18.60%。广东发展银行全行网上银行客户累计较2007年末增幅75.59%,全年累计转账较上年增幅13.66%,网上支付交易累计交易较上年增幅126.98%。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个人网银客户达到334万户,新增106万户,增幅50.96%;网银交易金额2443亿元,是上年的2.11倍;个人网银简化版累计交易笔数666.98万笔,累计交易金额558.79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1.6%和182%。

二、整合服务流程,提高业务效率

为满足客户个性化服务需求,各银行业机构积极推行和完善客户分层服务体系,针对不同客户群体实行不同的服务模式,提供不同的服务渠道、服务团队、服务产品。

(一)注重网点功能分区建设

营业网点按照现金、非现金区、自助区进行分类,一方面为客户提供整洁的服务环境,另一方面为客户提供不同功能的服务需求,提高服务效率。2008年,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功能分区的营业网点总数达到46912个。

工商银行按照网点分类、客户分层、功能分区的原则,累计建成财富管理中心103家、贵宾理财中心3060家、一般理财网点6000家。农业银行截至2008年末设置3个及以上功能分区的营业网点达7371个,占全部网点的31%,同比增加2597个,增幅35.23%;共建成金钥匙财富管理中心21家,金钥匙理财中心339家。中国银行通过设立咨询服务区、客户等候区、开放式服务区、理财区等不同功能区域,让客户充分感受到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建设银行完成11600多个标准零售网点的转型,对营业厅进行了功能分区,具备了自助银行区、现金区、销售理财区、客户引导区和客户等候区。交通银行严格按照CI统一形象设计标准,将营业大厅划分为高柜区、低柜区、沃德理财区、交银理财区、自助机具区五个功能区域,全面规范营业场所。

为提高奥运金融服务水平,银行业金融机构基本实现了各种涉外服务标识的双语提示。具有办理外汇业务资格的网点设置了“货币兑换”中英文对照标识或灯箱,大部分银行的自助设备明示了所接受外卡的标识和中英文双语操作界面。部分网点通过改造设置了永久性残障通道;部分银行网点建立了人工帮扶服务或临时坡道的替代措施;部分银行网点在营业网点门口显著位置标明残障标识和网点帮助电话,为残障人员提供专属帮助服务,受到残障人士赞许。

(二)加强网点大堂经理配备

为提高服务质量,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机构网点客户数量、客户结构和市场潜力等情况,加强了大堂经理及其他客户经理的配备。2008年末,大堂经理配备人员数量达到45348个,较年初增加14572个,增幅达到47.35%。

工商银行增配包括大堂经理在内的个人客户经理8000名,个人客户经理总数达到2.8万名,同时还加强了对客户经理服务技能和业务素质的培训,培训总数达到16.9万次。农业银行配备专职大堂经理6078名,要求所有营业网点主任必须有一半的工作时间充当大堂经理角色,做好网点的现场管理。中国银行已配备专职大堂经理5307名,同时组建专业化的理财经理、零贷经理、大堂经理、个人客户经理队伍,为不同类别的客户提供专业的服务。建设银行所有转型网点都配备了至少一名大堂经理,部分业务繁忙的网点配备了2-3名大堂经理,网点用于产品销售的时间增长67%,交易效率提高近39%,客户平均等候时间下降35%。交通银行全行大堂经理的网均人员配备占比提高到70%以上,奥运赛区城市分行大堂经理的网均人员配备占比达到100%。

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陆续开展了有关外汇业务、外语服务以及手语交流培训。多数银行配备了1-3人不等、具有一定英语及其他小语种、手语服务人员,能够实现基本柜面服务和手语交流。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编制了中英文对照主要业务基本会话用语,组织员工学习,对照办理业务。

(三)推动网点工作流程优化

2008年,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普遍对服务流程进行整合和优化,改造网点数量达到28030个,推动网点业务前、中、后台分离,大大缩短客户办理业务的等候时间,缓解网点排长队现象。

工商银行累计完成了137个影响客户服务效率和质量的关键问题,使前台交易简化、交易时间缩短、客户更加便利。农业银行从人员上细分了网点负责人、大堂经理、柜台人员等岗位的工作流程,从业务上细化了销售流程、活期开户流程、定期开户流程、产品购买或签约流程、服务改进流程,使各类人员办理各项业务实施流程化管理,减少了客户的等候时间。中国银行借鉴国际银行先进经验,通过撤销和简化业务操作流程,进一步梳理业务授权,减少不必要的授权环节;进一步梳理网点报表、登记簿等,减少不必要的项目;进一步梳理可集中到中后台处理的业务环节,加强中后台业务处理职能。建设银行简化存款挂失流程,优化了代理挂失、当天即时销户、补发存折、密码重置等挂失业务流程,满足客户在账户、密码挂失后及时使用资金的需求。交通银行按照流程银行建设的总体目标,重新审视现有业务的发生、发展和终结运行程序,将跨业务条线的同类项业务功能和服务手段作进一步整合,最大限度简化前台业务操作。

此外,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强化窗口排队管理,将复杂业务和简单业务分柜办理,通过增开营业窗口、保证业务高峰开足柜台,实行错时工作制、延时工作制等弹性工作法,有效缓解了营业网点排队问题,提高了服务效率。

三、改进服务手段,提高服务供给能力

2008年,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高度重视业务创新,积极开发新产品,完成产品运行系统的改造升级,完善了现有产品功能,有效地提高了产品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加大新产品开发,提供特色服务

工商银行推出新产品147个,开发了银证平台、银银通平台、监管资金及支付保证金托管平台、预约平台等四个全新产品管理平台;优化了基金平台、理财平台和银企互联分行特色平台优化项目等三个现有的产品管理平台;整合了缴费平台和银保平台项目等两个分散平台;开发了私人银行系统、全球现金管理系统、企业财智创业系统等三个全新系统;重点将境内的电子银行系统和平台向海外延伸,全球化的电子银行平台初具雏形。农业银行成立了产品研发专职部门,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目前拥有功能比较齐全的“五金”产品体系,包括“金钥匙”个人金融产品系列,“金光道”对公金融产品系列,“金穗卡”卡产品系列,“金e顺”电子金融产品系列和“金益农”三农金融产品系列,共有产品360余项。中国银行推出多款个人住房贷款特色产品,加大对二手住房贷款的支持力度;利用外汇业务优势大力发展“中银汇兑”业务;利用奥运契机积极研发奥运特色产品;建立三级财富管理体系,从细节入手,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客户满意度。建设银行推出借记卡系列新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开通“结算通”产品,推出存款与资本市场联动产品“自动理财账户—新股随心打”,不断丰富理财产品品种。交通银行有效整合了家易通、报账通等产品的交易菜单,缩短了产品的交易时间,提升并丰富了多项转账功能;对蕴通财富等一系列产品提供增值服务,具备财富管理功能的服务;开发了商户管理系统,进一步规范了收单业务;在全行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服务巡回培训,综合服务水平大大提升。

(二)关注特殊群体,增强服务针对性

在关注特殊群体、提高服务人性化问题上,中国银行业协会在银监会指导下,已发布了《中国银行业协会自律工作委员会关于为严重老弱病残等特殊客户做好人性化服务的紧急通知》,对特殊客户银行服务提出自律性要求:一是开设特殊客户绿色通道;二是做好柜台延伸上门服务;三是建立服务应急处理机制;四是加强服务手段创新。

针对服务收费问题,中国银行业协会已组织各会员银行合理简化服务流程,整合收费项目,明示收费价格,在保证服务质量与水平的前提下,实现质价相符,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金融消费知情权。同时,中国银行业协会联合各会员银行做好金融产品知识的宣传、教育、培训和引导,消除客户额外的期望误区,理解商业银行执行政策的客观要求和相关的定价策略。

针对客户反映强烈的银行网点排长队等服务问题,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增加和改造物理网点,开拓完善服务渠道,加大ATM机的投放,将ATM机每天取款限额由5000元上调到2万元,利用电子渠道迁移柜台的简单业务,简化业务流程,缩短客户办理业务的等候时间等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排长队现象。

为提高奥运金融服务水平,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六个奥运赛区城市普遍优化了服务资源配置,丰富外汇业务类型,完善了涉外服务设施,设立了专门的涉外服务窗口和残障客户服务专柜,为货币兑换业务提供优先服务绿色通道,涉外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奥运赛区城市和主要旅游城市网点可办理的兑换货币种类由8种增加到14种。在中国银行业协会所检查的网点中,90%以上具备1种以上货币结售汇服务能力,70%的网点可以兑付个人旅行支票。

四、推行行业标准,加强服务质量管理

(一)加大服务质量考评力度

2008年,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建立服务质量考评、监测机制,推行奥运服务系列活动的服务标准,积极开展岗位练兵,加大服务检查力度,服务管理工作得到明显加强。

工商银行健全服务工作管理架构与制度框架,出台服务工作规则,完善分客户、分渠道的服务标准,对服务基本规范、质量标准和组织推动、教育培训、检查考评等从制度上进行了完善。农业银行大力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对网点服务质量的考核评价和监测,加大开展网点服务检查力度,及时了解和掌握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中国银行以奥运服务为主要工作内容,建立了近200人的专职服务督导检查队伍,在全辖掀起了增强服务技能、为奥运服务做贡献的练兵高潮,各分行举办业务技能培训班319期,参测率达102.43%,能手率达到89.56%。建设银行以“神秘访客”方式定期组织对全行营业网点服务质量的调查,在建行总行、各一级分行和二级分行行领导层面与客户建立起了经常性双向互动交流制度,每月组织“客户接待日”活动,与客户进行面对面的访谈,及时了解客户关心的问题、改进服务质量。交通银行相继制定并实行了《网点柜面人员服务规范》、《大堂经理服务规范》、《自助银行服务规范》、《电话银行人工座席服务规范》、《个金客户经理服务规范》等五个服务规范,统一了全行一线员工的规范服务制度标准,深入开展服务质量检查和自查,并在时间节点、具体要求上,跟进整改措施。

为保证奥运金融服务万无一失,中国银行业协会组织开展了“中国银行业迎奥运文明规范服务系列活动”,向全行业发布了《中国银行业深入开展迎奥运文明规范服务系列活动倡议书》;各级银行业协会通力合作,各会员银行广泛发动,组织开展了金融知识普及、系统压力测试、应急预案演练、员工技能培训、服务检查提升、奥运服务检验和文明规范服务示范单位评选等多种活动。为配合系列活动的开展,中国银行业协会还举办了以“改进银行服务 构建和谐银行”为主题的高层论坛,积极回应消费者诉求;参加银行业奥运金融服务准备情况新闻发布会,加强了与职能监督部门和媒体的沟通。同时,协会非常注重该项活动的制度建设,在前期制定并发布一系列文明规范服务制度文件的基础上,组织制定了《中国银行业柜面业务服务规范》及《中国银行业营业网点服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指引》,着力构建文明规范服务的制度基础。奥运结束后,中国银行业协会对系列活动进行了全面总结,向30家“中国银行业奥运金融服务先进集体”和996家“2008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示范单位”进行了授牌表彰。

(二)健全客户投诉管理

为加大对客户投诉处理工作的跟踪、催办和问责力度,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银监会的要求努力健全客户投诉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客户投诉处理流程。

工商银行建立了以95588为主渠道的客户投诉平台,强化媒体信息监测预警工作,建立服务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机制,对大客户定期回访,对一般客户进行短信和95588电话提示等售后服务。农业银行加快一体化客户服务中心筹建进度,深化全行客户服务业务精细化管理,客户服务坐席数达到1075个,总呼入量达到4亿通,处理客户投诉、疑难事件共计28,957件,事件处理的回复回访率为30.8%,事件处理的客户满意度达96%。中国银行为保证奥运期间投诉的快速有效处理,一方面加强了客户服务中心建设,客户服务中心新增自动语言通道200条,座席人员配备了法、日、西班牙、阿拉伯等多种语言及粤、闽南、上海等多种方言服务;另一方面,指定专人实施24小时客户投诉处理,建立了投诉处理绿色通道,接到客户投诉1-4小时内反馈客户。建设银行接到客户投诉后,采取多种措施开展调查、处理,通过电话或上门拜访等方式与客户进行沟通,耐心向客户做好解释工作。交通银行制定了《投诉处理体制整合方案》,组建了服务质量保障部,负责全行的客户意见处理与投诉处理管理工作,确保客户投诉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为满足奥运期间客户的金融需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均在营业厅和自助区设置了统一的客户服务热线,并可实现与客服中心的免拨直通,对客户反映问题答复和投诉处理均可在24小时内解决。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均针对奥运服务制定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保证在出现系统故障或其他紧急情况时及时妥善处理。奥运期间,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始终坚持“服务奥运、支持奥运”的宗旨,绝大部分银行实现了“客户零投诉、服务零差错”的佳绩,受到境内外客户的普遍欢迎和广泛赞誉。

五、积极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全力做好银行服务

2008年,面对国家发生的几起重大自然灾害,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完善金融服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积极投身抗灾救灾金融服务工作,最大限度维护客户利益,全力为灾区群众提供便利、优惠的金融服务。

(一)提供金融支持,抗击冰雪灾害

2008年初,我国南方大部地区遭受大范围雨雪冰冻灾害,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在这场抗击自然灾害的攻坚战中,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银监会的要求,积极行动,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保证灾区资金供应和金融服务,协助当地人民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截至2008年2月21日,全国共发放救灾及重建类贷款892.59亿元。

(二)倾力做好抗震救灾银行服务

面对突如其来的“5.12”汶川大地震,银监会及时出台支持银行业恢复金融服务的监管政策,指导银行业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各项抗灾救灾工作,尽快全面恢复金融服务。中国银行业协会联合工、农、中、建、交、邮储等六家会员银行做出“抗震救灾金融服务六项特别承诺”:

一、开设抗震救灾捐款、汇款绿色通道,对办理向四川成都、绵阳、德阳、阿坝自治州、广元等遭受严重地震灾害地区捐款的客户一律实行优先办理,并免收结算手续费;

二、做好救灾款项的支付清算服务,确保救灾款项第一时间到达指定收款人账户;

三、做好资金调运和汇划,保障灾区客户提取现金的需求,保证中央政府和全国各地救灾款项及时入账和拨付;

四、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想方设法恢复受灾地区网点的正常营业,特殊情况下可设临时营业点,以保证客户办理业务的需求;

五、对有关抗震救灾的国际救助资金快速办理,并尽可能减免费用;

六、开启抗震救灾绿色授信通道,积极做好抗震救灾贷款投放,支持抗震救灾物资的及时采购和流通,对电力、通讯、公路、铁路等受灾害影响大的行业和企业采取特殊的金融服务支持,保证信贷审批效率,确保救灾贷款及时到位。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组织抗灾自救的同时,克服重重困难,积极提供各项救灾金融服务,全力支持灾区恢复重建工作。

一是提供应急金融服务。在地震灾难中,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四川、重庆、陕西、甘肃、云南等行一级分行内实行无交易介质异地取款,采用应急取款交易方式;对未到期国债、账户金提供提前兑取和非交易过户、卖出等处理方式。此外,为进一步满足受灾地区客户异地金融服务需要,又将对受灾地区客户应急服务范围扩大到全国。同时,开展应急流动金融服务,对受灾客户比较集中、金融服务需求大的地方,灾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快速创造出“帐篷银行”、“流动银行”、“坝坝银行”和“汽车银行”等多种形式的紧急营业方式,尽力满足灾区群众最基本的金融需求。

二是为受灾客户提供特殊查询、继承等金融服务,并利用柜面和电话银行等渠道为因灾害导致记忆丧失而无行为能力人员提供特殊查询服务。同时,对于受灾客户的个人金融资产按照有关规定,妥善进行处理。

三是免收抗震救灾汇款结算手续费。对受灾客户财产继承等非交易过户业务返还手续费;对所有在受灾地区内办理的存取款交易、结算交易、挂失业务和受灾客户在非受灾地区的存取款交易、结算交易、挂失业务均一律免收手续费。

四是提供救灾及重建贷款支持。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年11月3日,银行业向灾区发放重建贷款1186.57亿元。

六、面向三农及中小企业,不断创新金融服务

(一)拓展农村金融服务方式和领域,服务“三农”力度进一步加大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问题政策方针,切实转变经营观念,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千方百计改进支农服务,持续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力度。

一是不断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为服务“三农”提供了机制保障。2008年,在银监会的推动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支农主力军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农业发展银行积极拓展业务范围,对农田水利建设、民生工程建设、龙头企业给予很大支持;邮政储蓄银行利用网络的优势,涉农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已经完成,使农业银行更有活力,更好地面向“三农”做好服务。随着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断涌现。截至2008年末,全国已有105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获准开业,其中,村镇银行89家,贷款公司6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0家,扩大了农村金融网点覆盖率。

二是积极落实各项货币信贷政策,涉农贷款投放总量不断加大。截至2008年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6.91万亿,比年初增加1.27万亿元,同比增长20.8%。其中,农户贷款余额1.52万亿元,同比增长16.4%;农村企业及各类经济组织贷款余额4.04万亿元,同比增长19.1%。从分机构情况来看,涉农贷款主要集中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其中,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2.45万亿元,比年初增加3681亿元,同比增长17.7%;农业发展银行涉农贷款余额1.22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968亿元,同比增长19.3%;中国农业银行涉农贷款余额9294亿元,比年初增加1851亿元,同比增长15.2%。

三是针对“三农”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积极进行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深入农村、农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培育和发展符合农村需求特点的“低成本、广覆盖、可复制、易推广”的农村金融产品,以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金融行业提出的新要求,因地制宜探索支农信贷模式,打造特色化服务方式,满足差异化、多样性、全方位的农村金融服务需求。

(二)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帮扶中小企业走出困境

为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经济增长,转变发展方式,银监会着力在制度改革和机制创新上研究采取措施,要求银行建立小企业贷款专营机构,推动银行业提高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力度,努力开创银行业促进内需,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新局面。

一是提高认识,制定服务中小企业的业务发展战略,落实“六项机制”,切实履行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国家开发银行以“大项目富国、小项目富民”为理念,确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为全行业务发展重大战略;工、农、中、建、交等国有大型银行抓大不放小,多管齐下,提高小企业业务占比,推进小企业业务发展;股份制银行在其未来业务发展纲要中明确向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进行战略转型;城市商业银行则进一步明晰市场定位,重点、专心发展小企业金融服务,形成“专业化经营、近距离设点、高效率审批、多方式服务”的经营思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立足“三农”,全力拓展农村小企业信贷业务。

二是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采取单列规模、单独考核等方式,扩大小企业授信,将贷款规模资源进一步向小企业倾斜,为小企业在非常时期发挥吸纳就业和刺激内需作用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2008年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授信户数与授信总量均有明显增加。截至年底,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小企业授信户数370.96万户,比年初增加67.2万户,增幅为22.12%;小企业表内外授信总额17050.19亿元,较年初增加2191.91亿元,增幅为14.75%。

三是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专门设立小企业服务机构,做到组织到位。国家开发银行创立以“四台一会”(管理平台、贷款平台、担保平台、公示平台和中小企业信用协会)为基本要素的业务框架,形成“银行+政府+小企业+中介机构”的专业化经营模式;工商银行拟试点一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业支行或中小企业中心等专营机构;建设银行在总行设立二级部建制的小企业中心,各一级分行相应设立小企业管理中心,二级分行设立小企业经营中心;交通银行试行小企业专业化服务模式;民生银行总行设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委员会,新设工商企业金融事业部;浦发银行总行专设中小客户部及其风险管理部,在24家分行(占80%)成立了中小客户部;招商银行在苏州成立了直属总行的小企业信贷中心;浙商银行则分区域、分机构实施专业化经营。

四是不断探索和创新符合小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改进和提高小企业金融服务水平和技术含量。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担保方式、产品服务与管理机制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根据小企业信贷业务零售化特点,采取了简化贷款审批流程、批量自动风险分类、差别化问责制等方式,进行产品创新,开展特色服务。

为了持续宣传推广金融机构产品创新、特色服务等方面的经验,进一步提高各机构研发金融新产品的积极性,2008年,中国银行业协会与全国地方金融论坛办公室联合主办了“首届中国地方金融特色产品评选”活动,从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171家机构的231个候选产品中评选出 “十佳特色产品”,并在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上予以展出,获得了社会各界极大的好评。

七、与客户共渡时艰,逆周期支持经济增长

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经济发展受到严重挑战。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决策部署,按照金融促进经济发展九项政策措施以及银监会关于调整部分监管政策通知的相关要求,中国银行业协会联合中国工商银行等九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向全社会公开发布《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贯彻落实中央“金融促进经济发展九项措施”的六点共识》,号召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以促进国家宏观经济发展为己任,进一步加大对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特殊时期,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贯彻“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信贷政策,与客户共渡时艰,积极支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同时,针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对我国银行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为推动银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中国银行业协会向各会员银行印发了《关于近期围绕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自律工作的几点意见》的通知,要求会员银行加强自律约束,共同营造良好的行业发展氛围。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精神,本着出手快、出拳重、措施准、工作实的原则,加大了信贷投放力度,实行逆周期信贷政策,积极支持基础设施、科教文卫和其他民生工程建设。2008年后两月贷款快速增长,11月新增贷款为4561亿元,12月为7718亿元,同比多增7233亿元,有力地配合了中央扩大内需十项措施的实施。在2008年基础上,2009年进一步加大信贷投放力度,1月份新增贷款1.62万亿元,同比多增8141亿元,创出我国月度新增贷款的历史新高;2月份新增贷款1.07万亿元,同比多增8273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达33.06万亿元,同比增长24.17%,增幅比上年末高5.44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2.85个百分点。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逆周期信贷政策的实施,围绕保增长、防风险、促稳定,沉着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着力改进银行服务。通过有保有压调整结构,加强风险管理并强化内控,在有效促进银行体系稳定的同时,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有效支持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较好履行了银行业的社会责任。

八、认真倾听消费者诉求,努力打造最受信赖的友好型银行

服务改进无止境,银行业服务当然还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中国银行业协会近日认真听取了中国消费者协会针对银行业服务的评议,深入了解了金融消费者对银行服务的诉求。根据了解,消费者反映的银行服务问题集中在几个方面:

(一)理财产品宣传失当,存在诱导金融消费问题;

(二)个别银行自助设备管理维护不到位,消费者认可度较低;

(三)业务程序比较繁琐,规定不灵活;

(四)有的银行服务收费不公开透明,部分收费不合理;

(五)个别银行窗口服务水平较低,排长队现象仍然存在。针对危机影响下银行理财产品价值缩水和客户投资浮亏问题,中国银监会不断加强风险提示,组织商业银行开展“雷曼迷你债券”及类似结构性产品、交叉代理业务的自查,对产品的开发设计、风险管理、投资运作和客户服务中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及时叫停商业银行外汇保证金交易,规范商业银行境内黄金期货交易行为,跟踪理财产品市场变化情况,逐一摸清风险底数,制定风险处置预案,防范理财业务中的声誉风险和发生突发事件。在银监会的指导下,中国银行业协会组织召开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问题座谈会,分析银行在理财产品宣传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并对理财产品市场健康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推动相关理财业务合规、有序经营。

根据银行卡业务的发展现状,在银监会的指导下,中国银行业协会调查了解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客户银行卡服务投诉及广州商业银行ATM机资金被盗案的相关情况,并组织召开加强银行卡业务管理和风险控制工作座谈会,以此协调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规范银行卡服务管理流程,强化自助机具风险管理。

7.银行作风建设情况报告 篇七

一、“美丽乡村”建设的概念取向

彬县新农村建设模式实际上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缩影, 是在充分发挥彬县自然条件、生态优势和产业特色的基础上, 通过推进村庄环境的综合提升、农村产业的持续发展和农村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力求把全县247个行政村都建设成为“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现代化新农村样板, 打造成生态环境最优美、村容村貌最整洁、产业特色最鲜明、公共服务最健全、乡土文化最繁荣、农民生活最幸福的渭北山区县之一, 探索构建可憩可游、宜商宜居新农村建设的“彬县模式”。

二、“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定位

立足县域抓提升, 着眼全市建试点, 面向全省做示范。在现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 以建设“美丽乡村”为载体, 抓建设质量提升、抓综合配套延伸、抓品牌效应攀升, 目标是建成全省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和对外第一形象品牌。彬县提出的建设“美丽乡村”, 高度凝聚了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元素, 集聚了农村经济实力、文化活力和环境魅力因素, 全面彰显了品牌产业、品位村镇和品质农民特色, 整体营造了一二三产协调发展、农村城市共建共享、现代文明与自然生态高度融合优势, 成为新农村示范区的提升工程和精品载体。

三、“美丽乡村”建设的现实意义

在彬县这样一个生态优势明显、地域特色鲜明、后发优势强劲的发展中的山区县, 探索建设“美丽乡村”, 打造新农村建设的个性化典型, 构建山区县科学发展的示范性模式,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和借鉴意义。一是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彬县作为典型的山区县, 加快科学发展, 必须依托和放大先发优势, 推进错位式、差异化发展。建设“美丽乡村”, 是基于对彬县地域特色优势的深刻认识、基于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建规律的全面把握、基于对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提升、基于对农村发展现状的科学判断而作出的重大决策。二是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实践。“美丽乡村”是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实践。彬县制定了《美丽乡村建设整体规划》, 出台了《彬县美丽乡村实施意见》, 明确了“美丽乡村”的实施架构、评价标准、考核办法、奖励政策和长效管理机制, 使“美丽乡村”建有方向、评有标准、管有办法, 把新农村建设从一个方向性的概念具化为可操作的工作。三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彬县是生态脆弱县区, 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落实到新农村建设过程之中, 既是落实十八届三中精神的要求, 也是现实的需要, 更是应尽的责任。四是展示彬县特色的有力抓手。在建设过程中, 彬县着重体现地方的生态特色和产业特点, 通过对新农村建设整体化实施、品牌化经营的探索, 把“美丽乡村”品牌打造成为继“煤化重镇”、“果品之乡”之后的第三个知名品牌。这样, 既把“美丽乡村”作为当前工作的载体和工作的方向, 更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今后彬县转型和发展的助推器。

四、“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架构

按照“立足县域抓提升、着眼全市建试点、面向全省做示范”的基本定位, 彬县探索形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架构体系。一是明确四项目标。即“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 建成“环境优美、生活富美、社会和美”的现代化新农村样板, 探索形成全省新农村建设的“彬县模式”, 确保全市第一, 力争全省唯一。二是搭建四度架构, 立意上求高度。围绕“着眼咸阳建试点, 面向陕西做示范”的定位, 置身于“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 着力“探索形成全省新农村建设的‘彬县模式’的愿景目标。平面上求广度。城乡联动全履盖, 247个行政村全面实施, 以村为基础, 以城为带动, 发挥村的特色和城的辐射两大功能;全民参与共建设, 以政府为主导, 以农民为主体, 发挥政府的带动性和农民的积极性两个作用。类别上求深度。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和“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的要求, 根据每个村的特色和基础, 将全县247个行政村划分为工业特色村、高效农业村、休闲产业村、综合发展村和城市化建设村, 不千篇一律、不千人一面。并且按照创建水平, 设定了“精品村”、“重点村”、“特色村”三个层面, 为各个村的创建提供了阶段性的目标。推进上求力度。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推进原则, 坚持“同类不同步、同步不同类”和“先易后难”的时序安排, 确定年度建设计划, 加大建设力度。三是坚持四美原则, 尊重自然美。充分彰显依山傍水、因势因地而建的生态环境特色, 抓自然布局, 融自然特色, 不搞大拆大建, 避免不伦不类, 侧重现代美。坚持把生产发展放在首位, 把生活富裕作为美丽乡村的前提和基础, 融现代文明于自然生态之中, 体现全方位开放理念, 可憩可游、宜商宜居。注重个性美。因地制宜, 因势引导, 因村而异, 体现“土洋结合、雅俗共赏”的效果。构建整体美。强化全局战略思维, 把全县当作一个大乡村来规划, 把一个村当作一个景来设计, 把一户人家当作一个小品来改造, 致力于推进环境、空间、产业和文明相互支撑、一二三产整体联动、城乡一体有机链接, 力求全县美丽、全县发展。四是实施四大工程。实施环境提升工程, 抓外在有形环境的提升, 巩固扩大成果, 综合改善质量, 全面提高品位;实施产业提升工程, 抓内在经济实力的提升, 扶持优势产业, 形成品牌效应, 增强支撑功能, 壮大集体经济。重点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品牌化经营、现代家庭工业集群化发展、农村服务业最大化激活, 积极培育产业大村、经济强村;实施素质提升工程, 抓潜在文明素养的提升, 培养有技术专长、有创业激情、有文化素养、有宽广胸襟、有文明气息的现代品质农民;实施服务提升工程, 抓广度公共服务的提升, 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繁荣农村社会事业, 重点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 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通过实施这四项工程, 实现人居环境和自然生态、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社会保障和社区服务以及农民素质和精神文明的全面提升。

五、“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推广

2014年是彬县建设“美丽乡村”第二年, 在深入总结今年太峪镇拜家河村美丽乡村试点的经验的基础上, 培育精品村8个, 建成“美丽乡镇”4个, 进一步打响彬县“美丽乡村”品牌。一是明确建设要求和标准。将在总结2013年验基础上, 调整完善和补充相关建设标准要求, 使“美丽乡村”建设的评价标准更加全面、科学, 更有力地引导和推进“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二是突出项目建设重点。把项目落实、项目建设放到突出位置, 继续以项目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以项目调动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的积极性, 以项目检验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成效。加大项目包装力度, 主动做好项目衔接, 积极争取上级立项支持。加大提高项目市场化、社会化运作水平, 加大项目招商引资力度, 吸引各类工商资本、金融资本投入“美丽乡村”建设。三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把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作为重要环节来抓。积极探索“美丽乡村”管理办法, 试行社会化、公司化经营模式。在全县范围内建立, 按照县财政拨一点、乡镇拿一点、村民自筹一点的渠道筹措, 重点用于村容卫生日常保洁和公共基础设施日常维护。继续实行精品村、重点村、特色村跟踪复评制度。精品村、重点村、特色村授牌后, 每年度进行一次复评, 复评合格的给予10万元、5万元、3万元奖励, 二次复评不合格的取消称号。四是营造浓厚宣传氛围。加大舆论宣传动员力度, 扩大影响, 形成声势。创新宣传载体, 适时举办“美丽乡村节”、全县“走进美丽乡村摄影大奖赛”大型活动。积极做好“美丽乡村”品牌经营文章, 提升彬县美丽乡村的对外品牌, 强化市场化营销理念, 提高策划经营水平, 创新合作途径。此外, 重点县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广泛开展合作共建。通过积极宣传造势, 凝聚县内各方力量支持创建、参与创建。组织县级机关部门与创建乡镇、创建村 (社区) 深入开展美丽乡村结对创业活动。积极倡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 鼓励和引导农民群众自助自愿投工投劳投资, 建设美好家园。

摘要:陕西省彬县以“美丽乡村、幸福彬县“为主题, 围绕“四美三宜”的总体要求, 按照“规划先行、以人为本、注重特色、合力共建”的原则, 充分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自下而上民主决策、农村民生需求导向和以县为主统筹使用的制度优势, 探索美丽乡村建设经验, 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实现“村新、景美、业盛、人和”美丽乡村建设目标。

8.银行作风建设情况报告 篇八

一、各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行了有益实践和探索。据初步统计,全省总体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8000个左右,到2015年,完成35%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任务;到2020年,完成80%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任务。目前,各市、县(市、区)已开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2300个,500个左右基本建设成型,达到了设施齐全、服务完善、环境优美、制度健全的标准。已入住农民111.2万人,腾出建设用地22.78万亩。各地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政策引导。从调研情况看,各市县制定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召开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进会,通过交流经验、完善措施,加快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步伐。滑县出台了《村庄合并奖励办法》,通过召开村两委会、村民代表会、信访听证会等会议广泛征求意见,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新乡市先后出台49项优惠政策,鼓励引导群众到社区建房入住,目前正在探索创新社区住房建设和旧宅拆迁利益补偿机制,盘活农村土地资产,节约土地所得到的收益返还农民,让农民自主建房尽可能少拿钱,调动群众积极性。

(二)尊重群众意愿。各地始终坚持把保障农民权益放在首要位置,充分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决策权,严禁违背群众意愿搞强拆强建。新乡市在社区建设过程中,全程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村庄重建、迁建、合并、农民建房方案等,均须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2/3以上的成员同意后才能施行,50%以上农户签订同意协议后方启动建设,并让群众代表参与监督工程建设全过程。在社区建设模式选择上,针对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类型的新型农村社区,探索形成了农民自建、集体统建、招商建设、社会援建等建设模式,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群众幸福指数显著提高。

(三)科学编制规划。目前,《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标准》基本编写完毕,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重要的实施标准。各地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新乡市将全市3571个行政村规划整合为1050个新型农村社区,形成了 “城中村改造型、旧村完善型、村庄合并型、服务共享型、整体搬迁型”五种建设模式。安阳市将城市规划理念引入乡村建设,着眼于推进土地利用、城乡发展、产业集聚区和新型农村社区“四规合一”,优化了产业发展和新型农村社区布局。

(四)加大资金支持。在破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难题方面,各地进行了积极尝试,多渠道筹措整合资金,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一是加大政府投入。新乡市从2009年开始,市县财政每年安排4.9亿元专项资金,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滑县从2010年起,设立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以奖代补资金,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淇县设立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引导资金,县财政按照1∶1的比例,对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给予奖补。二是强化资金整合。按照“性质不变、渠道不乱、统一规划、各司其职、各记其功”的原则,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平台,多层面多渠道整合项目资金,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2009年以来,新乡市共整合各类涉农资金2.3亿元,投入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淇县今年以来整合资金2000多万元,用于社区配套服务项目建设。滑县整合中央、省财政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小学危房改造、环境综合治理等各类资金1.4亿元,用于锦和新城社区建设。三是创新金融借贷。新乡市采取3—5户联保、公职人员担保、质押担保等形式,帮助群众协调3—5万元的建房贷款,并争取国家农总行在该市开展新居民建设贷款试点,对建房农户发放贷款1.1亿元。

(五)加强市场运作。各地注重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探索建立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方投入、上下联动的运作机制。一是积极搭建融资平台。新乡市通过组建强农投资有限公司,向农发行融资中长期政策性贷款19.74亿元,支持全市119个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淇县建立了政府控股的经投、城投、润淇、新城等4个投融资公司,目前已争取到国开行、农发行社区建设项目资金8亿多元,保障了社区建设顺利开展。二是综合运用土地、信贷和规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吸引房地产开发、工程设计、土建施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淇县阳光社区通过BT开发模式,引进房地产企业投资建设社区,政府根据社区建设验收情况,分阶段给开发商土地补偿。浚县王庄镇在中鹤新城建设中,充分利用企业优势,将企业发展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统筹规划,借助中鹤集团的经济实力,由中鹤集团提供资金支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三是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积极捐资捐物、投工投劳,参与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乡市通过组建农村公益基金管理中心,接受社会捐赠资金2.8亿元,鼓励和支持企业家等社会力量以捐资和垫资等形式积极参与社区建设。辉县市孟电集团捐资1.3亿元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南李庄社区),全村351户1200多位村民不用花自己的一分钱,入住社区内近300平方米的住房,由村民变成了社区居民。

(六)强化产业支撑。各地以产业为基、就业为本,通过发展产业集聚区、农民创业园、发展现代农业等途径,积极培育社区产业支撑,促进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舞钢市通过引导社区依托自身优势培育支柱产业,增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可持续性,形成了新型现代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商贸流通主导型、旅游服务主导型的支撑产业。辉县市南李庄社区利用节约的70亩土地,建设农贸市场,群众入市经营,人均增收5000元。

nlc202309030457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我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总体上呈现出好的趋势和态势。但资源要素在农业与非农产业、城市与农村之间的配置仍不合理,城乡利益协调等机制仍不完善,资金、土地等问题仍是制约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瓶颈。

(一)建设资金匮乏是制约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关键问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任务繁重,投资巨大,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据测算,建成一个人口为5000人左右的新型农村社区,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就需投入2000万元左右。目前,全省各地已开工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共2300多个,从资金需求上看,存在着巨大缺口,主要表现在“五难”:一是启动资金筹集难。多数县、乡财政比较困难,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支持引导有限。同时,很多农村缺少有力的产业支撑,集体经济薄弱,群众收入不高,所需资金仅靠地方投入和村集体自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是项目资金整合难。据了解,目前直接涉农的有24个部门,各类涉农项目资金80多项。在现行项目资金管理体制下,投资渠道不同,资金申报程序、批复时间不统一,需建立和完善涉农项目资金整合体制和机制。三是金融贷款难。目前,各金融部门缺乏农村信贷产品,农村贷款门槛高,农民缺乏有效抵押物进行贷款。同时,城镇建设中的信贷需求不符合金融部门的贷款选择,尤其是城镇建设起步阶段,存在着选择承贷单位难、担保难、还款来源受限等不利因素,使金融部门很难满足城镇建设中的信贷需求。四是“以地生财”难。由于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区的集体建设用地转为国有建设用地手续报批难,商业化运作规模受限,土地投放市场不足,“以地生财”融资平台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同时,土地净收益补助要么政策规定不明,要么须等到土地招拍挂之后才能支付,不能适时支用,土地补偿滞后,资金利用困难。五是吸引社会资本投入难。新型农村社区属社会公益性事业,其项目回报小、周期长。由于宣传不到位、对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的扶持和优惠措施不够等问题,不易于形成有利的社会氛围。社区建设多部门管理,程序复杂、协调难、遗留问题多,社会资本收益的制度成本投入大、机会成本高、边际效益低,难以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二)建设用地难是制约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核心问题。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尤其是搬迁新建的社区,所需土地大部分要占用耕地。在国家严格的土地政策面前,建设用地成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最大难题之一。国家虽然有“增减挂钩”土地周转指标,但由于“增减挂钩”项目审批时间长、指标少,远不能满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需求。同时,拆旧还耕工作难度大,进度慢,使“增减挂钩”政策难以适时充分发挥作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整理置换出来的土地指标,目前仅限在县(市)内交易,没有发挥土地指标的最大效益,影响群众拆迁的积极性。

(三)规划滞后、政策不配套是制约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长远问题。一些地方对规划的重要性认识和重视不够,影响了社区规划编制工作。乡镇规划的管理,点多线长,缺乏专业技术人员,致使一些农村社区规划的起点和标准不高,与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乡镇总体规划、各项公益事业建设和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没有很好衔接,缺乏前瞻性、整体性、层次性。有关村庄拆并、搬迁、整治、扩建等涉及转换用地指标的政策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具体标准、实施办法、补助标准,以及城市规划区内农村建设用地的规定不配套、不完善,在具体工作中无所遵循,操作困难。涉及办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有关规划、用地、施工许可等相关审批手续环节多、周期长、收费高,加大了工作难度。农民户籍、房屋产权、资产要素流动、养老、低保、就业等方面的改革滞后,农村居民难以完全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待遇。

三、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财政政策思考

财政支持促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总体战略部署,坚持走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积极稳妥、量力而行、统筹资金、集中支持、创新方式、强化监管”的原则,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的同时,进一步强化资金统筹整合,突出支持重点,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导向功能和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吸引带动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投入,共同支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动土地集约利用、农业规模经营、农民多元就业、生活环境改善、公共服务健全,加快农村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转变,增强新型农村社区的战略基点作用。

(一)加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一是积极争取中央支持。以国家实施中原经济区战略为契机,争取中央加大对我省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力度,支持地方破解城乡二元体制难题。二是集中安排各类财政资金。统筹安排财政资金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各市县财政部门要结合实际,统筹安排土地出让金等各类预算财力,结合当地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明确支持方向和重点,增加财政对社区供排水、垃圾污水处理、道路、供电、供气、生态等基础设施投入,加快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提升社区硬件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社区的软件建设,逐步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就业、社会保障、社区服务等的投入,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统筹使用各类建设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使用、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为资金整合平台,打破行业、部门界限,形成协调配合、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有效统筹相关项目资金,集中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统筹相关涉农资金,集中用于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社区配套服务能力;统筹各类城镇建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中心城镇周边社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统筹各类涉企专项资金,集中用于支持产业集聚区入驻企业发展,强化新型农村社区产业支撑。同时,要明确扶持标准,规范资金管理。

nlc202309030457

(二)突出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点内容。围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根据确定的阶段性和年度建设重点任务,按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不同模式和类型,因地制宜地制定财政资金投入方向和支持重点。一是支持做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各级财政应支持当地做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增强规划的引导作用。按照“全域规划”的理念,突出城乡规划统筹,加快城镇基础设施网络和服务功能向农村延伸,推动人口向新型农村社区集中、产业向集聚区集中、耕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充分考虑资源配置、历史沿革和村民生活习惯等因素,科学规划空间布局,合理确定社区规模,注重完善社区功能,确保规划的前瞻性、合理性和统筹性。要加强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城镇规划与乡村规划、长期规划与近期规划的有机衔接,因地制宜地规划农村新型社区项目,对于规划之间产生冲突的要及时进行调整,坚持“统筹联动”,进一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实用性。如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与“百千万”工程建设规划、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规划、全省农村饮水安全规划、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紧密结合,充分考虑施工用地、管网铺设、用电等因素。要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杜绝乱占地、乱建房现象,切实做到“不在没有规划的地方建房屋,不建没有经过设计的房屋”。二是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各级财政要统筹整合新农村建设、农村住房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土地整理、整村推进、异地搬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村镇规划、村镇绿化、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农村沼气建设、电力入户、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奖补资金和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所涉及的各方面扶持资金,重点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集中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资金、校舍安全工程资金、农村教育布局调整资金等,整合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扩大新型农村社区学前教育资源,引导、鼓励利用闲置校舍改扩建幼儿园、增设附属幼儿园,扶持民办学前教育发展,加强幼儿师资队伍建设,支持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加强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对社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村级基层服务点的宽带接入、运行维护及开展文化宣传讲座等有关活动给予补助,支持农家书屋更新书报、举办读书活动等,并对社区的文艺演出、电影放映、体育活动给予补助;继续深入实施“舞台艺术送农民”工程,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的多样文化需求。统筹乡镇卫生院建设、村卫生室建设等资金,支持开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治安、医疗卫生、人口计生等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推动政府公共服务向社区延伸;统筹使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农产品流通项目建设、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建设等资金,鼓励和引导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开展百货供应、餐饮服务、农资供应、农机维修、邮政通讯、金融保险等服务项目,建立和完善市场化服务体系。四是强化产业支撑。统筹整合农业产业化发展、旅游产业发展、农业结构调整等资金,支持培育特色经济,发展龙头企业。统筹使用“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资金,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依托产业集聚区建设,引导和推动周边社区的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通过土地有序流转,加快土地规模经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人口集聚,实现产业与人口的有机融合,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持久动力和发展空间。

(三)创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投融资机制。一是创新政府投融资体系与运作机制。通过以奖代补、财政补助、财政贴息等财政激励政策,鼓励银行类金融机构加强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合作和支持。以市县级投融资平台为主,对现有投融资平台重组、合并。发挥省级投融资平台优势,通过统贷统还方式,帮助市县解决新型社区建设资金缺口大、分散融资成本高的难题。推动市、县通过整合资源、盘活存量、收储土地、引入民间资本等方式,重点培育综合实力较强的城投公司,壮大平台资本实力,增加其信用等级,持续提升融资能力。继续支持地方综合运用BT、BOT、土地开发+BT、打捆成片式开发、资源置换式开发、委托贷款、社团贷款、间歇资金质押贷款等多种模式,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综合开发;逐步扩大农村“五权”担保抵押贷款试点,扩大有效担保物范围。二是创新鼓励金融资金投入机制。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参与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对年度涉农贷款平均余额增长幅度超过一定比例,且贷款质量符合规定条件的县域金融机构,对余额超增的部分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进一步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创新投融资机制鼓励引导社会资本的意见》,制定相关财税优惠政策,吸引境内外金融机构来豫设立区域性管理总部、区域性功能中心、后台服务机构和分支机构。建立财政性资金存放与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挂钩机制,促进银行金融机构加大对河南的信贷投放力度。三是创新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机制。按照“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吸引社会资金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的建设资金筹措格局。通过土地、税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实现开发企业和农民的共建共赢。对民营企业或个人积极投入资金用于新型农村社区项目建设的,予以鼓励表彰。注重激发企业家回报社会、回报家乡的无私奉献精神,通过荣誉表彰等方式,鼓励更多的企业和企业家投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提高社会共同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

(四)完善增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内在动力的配套政策。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配套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推动和导向作用,增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内在动力。一是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在统筹考虑省辖市城市规划、产业布局的基础上,优先把区域发展较快、城镇化率高、县域中心承载能力强的县(市)纳入省直管县,既为省辖市城市新区和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预留足够空间,又通过扩大县级政府的经济发展权限,进一步促进县域经济和中小城镇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带动农民工就地转移。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中心镇设立独立的乡级国库,根据中心镇的经济状况,合理确定收入范围及分成比例,将收入增量逐步向中心镇倾斜,引导中心镇的财政收入有效用于当地城镇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延续对产业集聚区的财政激励政策,加大对产业集聚区内基础设施项目支持力度,加快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承载功能。二是支持建立全省统一的土地指标流转平台。借助建立中原经济区“先行先试”有利的改革和发展环境,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为平台,开展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人地挂钩政策试点,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定居规模挂钩、城市化地区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外来人口进入城市定居规模挂钩,推进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为“三化”协调发展提供用地保障。三是积极探索鼓励节约用地相关政策。通过对节约土地实行财政奖励、补助等支持政策,鼓励以最大程度地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置换节约土地,实现以地生财,借地发展。对腾空土地复垦后余出的建设用地,除统筹安排好农村社区及公益事业建设用地外,在符合统一控制规划的前提下,可置换为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使用,并通过招拍挂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获取的土地级差收益主要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房建设补助,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持续有力的资金支持。四是完善其他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简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申报审批程序,减少、减免规划、国土、建设、人防等有关收费项目,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加快配套跟进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土地征用、农村林权、房屋产权、就业、养老、低保等改革,使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本文第一作者系河南省财政厅副厅长)

责任编辑:宗宇翔

上一篇:康复医院的可行性报告下一篇:酒店管理理论如何重视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