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发展趋势

2024-09-11

工业机器人发展趋势(精选8篇)

1.工业机器人发展趋势 篇一

2017年工业机器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读《新版工业机器人》体会

张云峰

按照公司要求,在上半年的领导干部读书活动中,选择了工业机器人方面的书籍,一是今年在武汉大学攻读的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中选择了工业机器人方面的课题研究,二是个人兴趣爱好,本人在杏山铁矿工作期间,针对主溜井井壁破碎塌方,人员无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检查井壁破碎塌方情况的现状,自己研制组装了遥控井筒检查装备,其实也是目前来讲工业机器人的一种类型,先后多次检查主溜井井壁情况,为当年主溜井的防护方案制定以及工程技术专家论证提供了珍贵的现场检查影像资料和数据。在主井罐道绳更换发生坠绳事故后,无法检查井筒装备损坏情况和绳子缠绕情况,再一次应用遥控检查装备提供了技术支持,并保证了事故的及时处理。

工业机器人是最典型的机电一体化数字化装备,技术附加值很高,应用范围很广,作为先进制造业的支撑技术和信息化社会的新兴产业,将对未来生产和社会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外专家早就预测,机器人产业是继汽车、计算机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大型高技术产业。但是工业机器人行业一直受日本、德国、韩国等高端企业垄断,国内生产的品牌产品不多,我们首钢也有自己的机器人公司—莫托曼机器人,现在和安川合作了,但是首钢的机器人在行业内还是比较有名气的。从行业的一些数据可以看到201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5.7万台,但其中本土供应商的销量仅为1.6万台,其他则来自海外供应商。而且国产机器人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领域,而高端机器人则是依赖进口。201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为18.6万台左右;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为25.6万台。预计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将达到46万台,未来五年(2017-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2.15%,2021年保有量将达到102万台。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存量规模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

预计,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9亿美元,未来五年(2017-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0.35%,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0亿美元。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销售产值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

从这些现实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工业机器人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可观的。通过阅读学习《新版工业机器人》和相关书籍,把自己对工业机器人以及行业的认识简单总结一下:

一、工业机器人在世界各国的发展

1962年,美国AMF公司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实用的示教再现型工业机器人。迄今为止,世界上对于工业机器人的研究、开发及应用已经经历了50多年的历程。日本、美国、法国、德国的工业机器人产品已日趋成热和完善。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工业机器人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个生产领城。在制造业中诞生的工业机器人是继动力机、计算机之后出现的,全面延伸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新一代生产工具。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是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国外,工业机器人产品日趋成熟,已经成为一种标准设备而被工业界广泛地应用,从而相继地形成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著名的工业机器人公司。比如,跨国集团公司ABB Robotics,日本发那科(FANUC)、安川电机(Yaskawa),德国KUKA Robo-ter公司等,这些公司已经成为它们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支柱性产业。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代机器人为目前工业中大量使用的示教再现机器人,通过示教存储信息,工作时读出这些信息,向执行机构发出指令,执行机构按指令再现示教的操作,广泛应用于焊接、上下料、喷漆和搬运等。

第二代机器人是带感觉的机器人,机器人带有视觉、触觉等功能,可以完成检测、装配、环境探测等作业。

第三代机器人即智能机器人,它不仅具备感觉功能,而且能根据人的命令,按所处环境自行决策,规划出行动。

目前,在工业上运行的90%以上的机器人都不具备智能。

二、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1、从技术角度分析发展趋势

从近几年世界机器人推出的产品来看,工业机器人技术正在向智能化、模块化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其发展趋势主要为:结构的模块化和可重构化;控制技术的开放化、PC化和网络化;伺服驱动技术的数字化和分散化;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实用化;工作环境设计的优化和作业的柔性化以及系统的网络化和智能化等方面。

2、从产业角度分析发展趋势

国际机器人联盟(IFR)与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多用途工业机器人销售从2013年开始恢复增长,预计在2015年到2018年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预计年均增长6.1%,到2018年增至121万台。

以具体地区而言,亚太地区仍将是工业机器人使用量最高的地区,预计日本的工业机器人销量将由2014年的37.1万台增至2018年的45.9万台。而整体亚太地区的工业机器人销量将由2014年的52万台增至2008年的70.4万台。北美地区的工业机器人销量也将稳定增加,预计将由2014年的13.4万台增至2018年的16.5万台。而欧洲地区的工业机器人销量预计到2018年将增至33.7万台。

三、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我国工业机器人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经过20多年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70年代的萌芽期、80年代的开发期和90年代的适用化期。目前,我国研制的工业机器人已达到了工业应用水平。现在,国家更加重视机器人工业的发展,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科研人员投入到机器人的开发研究中。

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工业机器人已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了应用。在制造业中,尤其是在汽车产业中,工业机器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在毛坯制造(冲压、压 铸、锻造等)、机械加工、焊接、热处理、表面涂覆、上下料、装配、检测及仓库堆垛等作业中,机器人都已逐步取代了人工作业。随着工业机器人向更深更广方向的发展以及机器人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机器人的应用范周还在不断地扩大,已从汽车制造业推广到其他制造业,进而推广到诸如采矿机器人、建筑业机器人以及水电系统维护维修机器人等各种非制造行业。此外,在国防军事、医疗卫生、生活服务等领域机器人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如无人侦察机(飞行器)、警备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家政服务机器人等均有应用实例。机器人正在为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工业机器人在许多生产领域的使用实践证明,它在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以及经济效益,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等方面,有着令世人瞩目的作用,引起了世界各国和社会各层人士的广泛关注。在新的世纪,机器人工业必将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和更加广泛的应用。

从近几年世界机器人推出的产品来看,工业机器人技术正在向智能化、模块化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其发展趋势主要为:结构的模块化和可重构化;控制技术的开放化、PC化和网络化;伺服驱动技术的数字化和分散化;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实用化;工作环境设计的优化和作业的柔性化以及系统的网络化和智能化等方面。机器人技术是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业化的进程在我国刚刚起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很多困难和不足,因此更需要多方面的关心和支持。国家政策支持,是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前提。根据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应组织力量进行充分地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推广、应用机器人和促进机器人研究开发的倾斜政策。如在税收、投资和贷款方面对机器人产业实行扶持政策。日本政府通过制定政策,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企业应用机器人,为日本机器人在国内开拓市场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另外,对机器人用户,可以考虑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以鼓励购买.为了避免危险恶劣的工作环境导致的工伤事故和职业病,保护工人的身心安全,对一些特殊工种,如喷涂,铸造等通过劳动法强制采用工业机器人来代替.这样可以大大增加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数量。我国的机器人产业化必须由市场来拉动。机器人作为高技术,它的发展与社会的生产、经济状况密切相关。机器人的研制、开发只有从技术上实现可能性大为原则选择机器人优先应用的领域,并以此为突破口,向其他领域渗透、扩散至为重要。我国机器的应用人要顺利走上市场,实现产业化,还是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四、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形势与面临的问题

1、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形势:

工业机器人多种先进制造于一体,数字化装备,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年来,工业机器人实现了飞速发展,并将从示范性应用逐步走向大规模推广,从而大幅降低制造过程对于劳动力的依赖程度。中国是全球工业机器人增长最快的市场,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年均增长率达到30%左右,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年安装量排名第三,累计安装量超过5万台,位居世界第六。在市场快速发展同时,在产品和技术研发方面,经过十几年研制应用,我国在工业机器人技术攻关设计水平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在喷涂机器人搬运机器人方面,基本掌握机器人操作机构设计技术,关键部件和装置有关有一定突破。在产业发展方面,我国不仅有合资机器人企业,也诞生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机器人产业,他们产品填补工业机器人空白,形成一定市场竞争力。由于我国制造业正处在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期,汽车业为主重点行业对工业机器人需求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面对如此良好的市场发展空间,我国的工业机器人产业还有大量的问题需要解决。

2、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主要问题:

总结主要问题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和核心关键部件受制于人,整机面临空壳化。我国基础零部件制造能力差,随着我国在相关零部件有了一定基础,但是无论从质量产品系列方面还是批量化供给方面,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精密监视器方面尤其明显,影响产业机器人发展。第二产业规模小,市场满足率低,相关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建设明显滞后。中国工业机器人企业还没有形成自己品牌,虽然有一批企业从事机器人开发,但是没有形成较大规模。第三行业归口,产业规划需要进一步明确。目前工业机器人还没有建立起自己行业体系,行业管理缺失,导致这个行业产业规划行业政策研究标准体系建设等行业重点工作还存在着缺位。

五、个人对推动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的一些理解

中国正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在实现装备业产业机构升级过程当中,工业机器人发展可以在当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方面,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

一是良好政策环境。作为装备制造业行业主管部门,实现我国工业机器人贸易各项政策协同,全方位系统促进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创新工作。

二是建立完善行业组织,推动行业形成合力。提出符合我国市场和技术发展特点产业规划,建立运行检测及信息发布与分析评价体系,建立完善行业技术标准体系。持续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化工作,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已经有了一定规模,但是还远没有达到百亿元关口。我们将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抓住几个重点产品集中突破,集中主要技术力量和资金,重点推进两到三种工业机器人产业化开发,实现规模应用和总体技术突破,形成以国际品牌工业机器人局部竞争能力,为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打好基础。优先鼓励由用户企业制造企业组成产业联盟参与工程招投标,共同开发工业机器人。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多种形式首抬套保险业务,积极引入风险投资机制,全力落实好政策。

三是以关键技术发展为主攻方面,加强基础技术研究,着力推进产品质量可靠性和寿命升级。加大先进技术推广和应用和产业化力度,营造有利于技术制造产业向高端发展环境。把长期形成的以整机带动零部件发展思路,转变到优先发展基础技术和零部件上,提升工业机器人基础技术和零部件产业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四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推进国际交流。鼓励境外企业和科研机构进一步加强与国内的企业和科研机构研发合作,支持企业积极参与技术标准完善出口信贷保险政策,促进工业机器人制造技术装备及工程服务出口。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更多发挥中国装备制造业优势,推进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

2.工业机器人发展趋势 篇二

关键词:工业4.0时代,机器人,发展与认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球对于制造业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然而生产力与竞争力是这场竞争中的必要因素。工业4.0的提出是代表着高科技战略的形成,因此工业机器人将成为解决这一竞争问题的重要因素。机器人是一种机械设备,它代表着整个工业领域自动的多个关节的机械手。工业机器人既将生产产品的效率和质量进行了大幅度的提高,又将大量的工人从繁重而又复杂的工作中拯救出来,所以工业机器人的使用被广泛利用。

1 工业机器人的现状

自从在两千零八年发生了全球的金融危机,全球的经济发展就失去了平衡。从而一些发达国家把目光投向了制造业,因此制造业逐渐的受到重视。工业4.0的主要驱动核心是工业的自动化,其主要是指将工业与生活完美的融合,是继3.0之后的又一个将工业融入网络化的工业时代。同时互联网在制造业领域的日益渗透,这都加速着4.0时代的革新。最近几年,人们的经济水平不断的提高,货币也在逐渐的增值,这都使得我国的人力成本飞速增长。根据资料统计,我国在两千零四年的人均人力成本已经接近5万元,这个人均水平已经远远的超过了墨西哥等地区。另外中国高科技行业的技术人员认为,由于中国人口的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劳动力也越来越少,所以有些企业已经把目光锁定在机器人上。机器人的使用不仅可以解决劳动力少,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又可以根据高科技技术来建设无人的智能化工厂。随着4.0工业的提出,制造业也转型升级,逐渐向信息技术的方向发展,使得工业机器人成为4.0时代下的关键力量。

2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前景

制造业的升级转型,使得机器人的市场逐渐靠向我国。我国的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与此同时在2015年我国“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这使得我国原本已经面临严峻危机的工业又重新的看到了希望。要想使得国家富强,提升自身的制造业的效能与效率,从而实现制造业智能化的目标,就要采用机器人来代替人去完成多项工作任务,从而提高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多年以来,我国已经形成了许多制造业群体,制造业工厂也遍布各种行业,逐渐成为世界第一大制造业中心。到目前为止,全球已经约有百分之六十的水泥、约百分之八十的空调、约百分之五十的猪肉、玻璃、钢铁等来自我国,同时这些行业正在面临转型升级。此外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给自动化的行业带来极大的发展市场,同时为机器人的兴起起着重要的作用。

3 对4.0时代下工业机器人的认识

我国于去年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被工业内部的人看作为中国版“工业4.0”,它的主要原理是将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进行深度的融合。在“工业4.0”的时代中,工厂进行机器生产时,使用互联网的高科技技术将人机结合起来,通过对大量的数据和软件进行分析,可以给制造商带来成本最低、效益又最好的解决办法。

在“工业4.0”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既要保证在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的发现并进行有效的处理,这样既节省了人们的劳动力,又可以大大的提升整个工作车间的工作效率。以前的传统机器人,它们只能完成简单的自动化操作。西门子曾说过,以前黑灯操作的工厂并不是通过完全的智能制造,而是把一切需要做的工序按照安排好的程序进行编码。这并不是实现了制造的自动化,只是在进行无人干预的制造自动化操作。目前,我国的武汉已经成功研发出工业机器人,他可以同或手机进行无线连接,这样就可以保证对机器人的操作进行准确的监控。

在机器人的行业发展过程中,人机协助使其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项技术。人机协助的机器人需要具备一定高度的安全标准,同时在未来还可以结合传感器、大数据等技术,来共同完成整个智能制造的过程。

在工业机器人的精密装配上,主要以小、精以及省为原则进行装配。独特的精密装配使得机器人具有较高的耐久性和较高的精度操作的双重优点。主要将传感器技术与智能化运动的控制技术相结合,以此确保工业机器人在技术上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工业机器人应具有独创的传感器技术,这样可以显著地提升机器人的操作精确度和运行速度,也保证它可以更精确的识别出工作的具体位置。在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上,它可以出现在任何一个工作车间,完全可以取代人进行操作,具有比人更高的准确性和效率等优点。同时,通过研发人员的不断努力使得机器人获得更多的优势,由于其具有体积小的优点,它可以减少在安装时占用的空间,同时也为制造商节约成本。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在“工业4.0”的时代被背景下,我国的高科技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因此,对于机器人的应用得到了广泛地使用,同时机器人的质量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新一代的机器人在“工业4.0”的时代背景下,必须要达到一定的高科技技术水平。这不仅是对高科技的检测,同时也是对于人类具有先进高科技技术的水平的检测。在未来,将不再会有大量的人去从事以前繁重的工业劳动,工业机器人将代替人类完成一系列的高难有危险的工作,也将大幅度的提到工程施工的效率。由此看来,新一个时代下的机器人将会很受人们的欢迎,他不仅仅是给人们带来效益,也可以带动着我们整个国家的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zrp.工业4.0时代: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机遇分析[R].行业资讯,2015.

3.工业机器人发展趋势 篇三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发展历史;趋势;文献综述

1. 工业机器人的界定

我国的机器人专家(2007)从应用环境出发,将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两大类。所谓工业机器人就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机器人。

2. 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历史与产业趋势研究

自1961年美国Unimation公司生产的第一台工业机器人问世以来,工业机器人在各国尤其是欧美、日本发展迅速,并呈现出适合各国国情的不同的产业发展路径,工业机器人技术突破也一直未停止,从最初的两轴到如今六軸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从液压驱动到电动马达,应用领域从汽车工业已拓展到电子电气、食品包装等其他行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亦对各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历史及未来发展趋势做了大量研究工作。

2.1 各国工业机器人发展历史研究

Kuni(1981)在研究日本机器人产业发展过程中发现,尽管日本机器人产业比美国起步晚,但日本已成为当今世界机器人第一大国,其主要原因是在机器人发展初期日本引进并吸收了大量美国先进技术,使得日本企业能够较短时间内掌握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并凭借在机器人工艺、质量上的优势,迅速占领市场,成功反超美国。

陈爱珍(2008)在研究日本工业机器人发展历史中发现,1980-1990年是日本工业机器人发展的黄金十年,机器人销量复合增速达到136%,其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来自日本国内劳动人口减少,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政府政策的大力推广。

李刚(2014)对德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认为德国工业机器人从起步晚到发展成为欧洲机器人强国过程中,政府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从20世纪70年代推出的“改善劳动计划”到2013年的“工业4.0”战略,构建智能工厂,都可以看到政策的导向作用。

王京(2010)研究了美国机器人发展计划,发现美国机器人发展起步早,并制定了发展相关机器人核心技术的战略规划,将机器人技术开发重点放在仿人操作、自主导航、非结构化环境的感知、人机交互等方面。

王田苗(2014)认为尽管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全球第一,并在某些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但仍缺乏整体核心技术的突破,尤其在高效减速机、伺服电机以及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方面,由于不具备核心技术,严重依赖国外进口。

从各国工业机器人发展历史研究文献来看,美国、日本及欧洲在发展本国工业机器人的进程中都找到了合适的发展模式,机器人产业发展顺应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求,而政府部门对于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直接影响到机器人发展的各个阶段。近年,我国政府部门也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发展,国务院、工信部及科技部等部位出台了包括《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多项政策文件,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

2.2 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研究

朱力(2003)认为随着工业机器人价格的降低和性能指标的提高,我国人工成本的增加、多元化的市场竞争和产业转型升级,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装备将实现爆发式增长。

徐扬生和阎镜予(2012)研究发现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工业机器人在发达国家工业领域应用广泛,尤其是在汽车生产线上得到广泛应用,并在制造业中,如锻造、焊接、机械加工成型、喷涂、码垛、打磨抛光、装配等作业中得到应用,未来工业机器人在3C制造、食品包装等领域将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工业机器人已经成为衡量一国制造业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

江宇靖(2007)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分析了工业机器人技术变革的过程,发现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驱动系统、传感系统及网络通讯功能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技术突破,并预计虚拟现实技术将在机器人中得到广泛应用。

赵杰(2012)研究了近几年国外知名工业机器人企业推出和正在研制的产品,发现新一代工业机器人正在向高性能化、柔性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从以上相关文献可以看出,未来工业机器人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1)工业机器人性能的不能提高(包括精度、灵活性、稳定性等),单机的价格将不断下降;(2)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未来3C行业、食品及医药行业、物流仓储行业将有巨大空间;(3)未来机器人的控制系统、驱动系统、传感系统将取得巨大技术突破,虚拟现实技术将在机器人中进一步推广。

3. 总结

从发达国家工业机器人发展历史经验以及产业未来趋势来看,本文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我国学习与借鉴:(1)找到适合国情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路径;由于我国机器人产业仍处于中低端水平,企业缺乏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因此,我国应尽早的从“美国模式”转向“日本模式”,掌握核心技术。(2)加大工业机器人产业政策扶持力度;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政府对于机器人产业的支持与引导直接推动了整个机器人产业的飞速发展,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应当继续加大对机器人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培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形成配套产业集群。

参考文献

[1]毕胜.国内外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J].机械工程师,2008(07):5-8

[2]Kuni sadamoto:Robots In The Japanese Economy,TOKOY SURVRY 1981

[3]陈爱珍.日本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史及现状[J].机械工程师,2008,(7):8-10.

[4]李刚. 德国机器人发展历史[J].机电一体化,2014(09):12-15

作者简介

谢胜强(1969-),男,湖南长沙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从事风险投资、城市产业规划研究。

明兴(1990-),男,湖南长沙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在读,从事风险投资、城市产业规划研究。

4.机器人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 篇四

机器人这个看似高深的类人智能电子产品正在走进课堂,走向大众教育。机器人进入教育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机器人就像我们平时在电影上看到的机器人吗?机器人教育就是把机器人当玩具吗?机器人教育就是学习编程序吗?的确,机器人教育还是一个新鲜事物,还有需要期待发展、完善的地方,我们须要周全地考虑,促进它的健康成长。机器人进入教育,具有“五种类型”

机器人的发明、研究及应用实践是以科学研究和社会生产为需求的,进入到教育是其领域的扩大与发展。但是,由于它所涉及知识的广泛性和涉及技术的综合性,这都使的机器人对教育而言具有更多的价值。根据有关机器人教育专家的研究与实践,机器人对于教育的应用可以分为五种类型。

第一种方式,机器人学科教学(Robot Subject Instruction,简称RSI)

机器人学科教学,是指把机器人学看成是一门科学,在各级各类教育中,以专门课程的方式,使所有学生普遍掌握关于机器人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其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了解机器人软件工程、硬件结构、功能与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能进行机器人程序设计与编写,能拼装多种具有实用功能的机器人,能进行机器人及智能家电的使用维护,能自主开发软件控制机器人。

(3)情感目标:培养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趣,真正认识到智能机器人对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作用。

机器人教育成为学科课程,尤其对中小学而言师资、器材、场地及活动经费、教学经验等都具有很大的挑战。

第二种方式,机器人辅助教学(Robot-Assisted Instruction,简称RAI)

机器人辅助教学是指师生以机器人为主要教学媒体和工具所进行的教与学活动。与机器人辅助教学概念相近的还有机器人辅助学习(Robot-Assisted Learning,简称RAL),机器人辅助训练(Robot-Assisted Training,简称RAT),机器人辅助教育(Robot-Assisted Education,简称RAE),以及基于机器人的教育(Robot-Based Education,简称RBE)。与机器人课程比较起来,机器人辅助于教学的特点是它不是教学的主体,是一种辅助。即充当助手、学伴、环境或者智能化的器材,起到一个普通的教具所不能有的智能性作用。

第三种方式,机器人管理教学(Robot-Managed Instruction,简称RMI)

机器人管理教学是指机器人在课堂教学、教务、财务、人事、设备等教学管理活动中所发挥的计划、组织、协调、指挥与控制作用。机器人管理是从组织形式、组织效率等进行发挥其自动化、智能性的特点,即属于一种辅助管理的功能。

第四种方式,机器人代理(师生)事务(Robot-Represented Routine,简称RRR)

机器人具有人的智慧和人的部分功能,完全能代替师生处理一些课堂教学之外的其他事务。比如机器人代为借书,代为作笔记,或者代为顶餐、打饭等。利用机器人的代理事务功能,目的是提高与学习相关的,能够促进学习效率、质量的提高。

第五种方式,机器人主持教学(Robot-Directed Instruction,简称RDI)

机器人主持教学(RDI)是机器人在教育中应用的最高层次。在这一层次中,机器人在许多方面不再是配角,而是成为教学组织、实施与管理的主人。机器人成为我们学习的对象,这

好像是遥不可及的事,但是人工智能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技术等让它成为实现并非太难,只是如何要越来越符合教育的发展才是更重要的。

纵观机器人进入教育的五大方式,很多功能也是相互辅助、相互关联、相互融合的,我们不易完全的把它们割裂开来,而是相互结合发展,共同营造一种丰富多彩的机器人教育。机器人进入普教,呈现“四种方式”

机器人教育已经进入大学教育,列入了人工智能、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课程之中,从课程理论到课程实践已经都有一定的成熟。机器教育进入普通中小学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已经初见端倪。

目前,智能机器人教育进入中小学的主要表现在于竞赛,通过竞赛体现机器人对学生的设计能力、创新能力进行拉动,以模范的力量推动它全面地进入课程设置。观察各地中小学机器人教育的方式大体区分以为下四种。

第一,通过学校、少年宫、少科站等单位吸入机器人爱好的部分学生,组成智能机器人学习小组,以学员制进行活动,并可代表地区参加各类竞赛活动。这种形式是机器人进入中小学生视野最初、最多,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第二,把智能机器人技术学习放入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普及,在大中型的城市中非常的普遍,开设情况相对与经济欠发达地区较成熟。

第三,把智能机器人作为信息技术课的内容之一进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这种形式正在形成期,教材的编写、课程的常规性开设正在起步。但是,这无疑会会为信息技术学科带来新的活力,对目前信息技术教育重软件应用轻编程开发的局面会有所改善。

第四,智能机器人教育作为研究性课程的形式进入中学,由于研究性学习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机器人教育的长期性、个性化决定了如果通过研究性学习形式推广会更有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研究性课程的地位决定的课时不足,以及班额过大决定的组织难度,这都会影响机器人教育的整体推进。

机器人教育,困境与希望

机器人这个看似高深的类人智能电子产品正在走进课堂,走向大众教育。机器人教育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各地也正在陆续把它纳入义务教育信息技术教材中。当然目前还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机器人就像我们平时在电影上看到的机器人吗?机器人教育就是把机器人当玩具吗?机器人教育等同于学编程吗?这些有待解决与完善的问题表明,我们急需根据理论与实践为机器人教育寻找更健康的成长之路。

一、机器人教育走进基础教育的形式

机器人教育已经进入大学教育,列入了人工智能、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课程之中,从课程理论到课程实践渐已成熟。机器人教育进入普通中小学的可能性和必然性也初见端倪。但是,由于中小学生与大学生年龄、思维特点的差异,借鉴高校经验的可能性较小。

现在智能机器人教育进入中小学的形式主要表现在竞赛活动。通过竞赛,对学生的机器人设计能力、创新能力进行拉动,以一种模范的力量推动它全面地进入课程设置。纵察各地中小学机器人教育的方式,大体可以分为几种。

第一,通过学校、少年宫、少科站等单位吸收机器人爱好者,组成智能机器人学习小组,以学员制进行活动,并可代表地区参加各类竞赛活动。这种形式是机器人进入中小学生视野最初、最多,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第二,把智能机器人技术学习放入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普及,在大中型的城市中非常的普遍,开设情况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相对成熟。

第三,把智能机器人作为信息技术课的内容之一进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这种形式正在形成期,教材的编写、课程的常规性开设正在起步。当然,这无疑会为信息技术学科带来新的活力,对目前信息技术教育重软件应用轻编程开发的局面也会有所改善。

第四,智能机器人教育作为研究性课程的形式进入中学,由于研究性学习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也由于机器人教育的长期性、个性化决定了如果通过研究性学习形式推广会更有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研究性课程的地位决定的课时不足,以及班额过大决定的组织难度过大,都会影响机器人教育的整体推进。

二、机器人基础教育面临的困境

机器人已经成为呼声很高的创新教育平台,并且正在大踏步地走向基础教育。随着各地中小学机器人实验室的迅速建设,它作为课程,各种活动不成熟的表现也越发明显。但是,目前主要还是处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层面,并且遇到了诸多方面的制约。

第一,竞赛活动商业化严重,教育发展方向偏移

一方面,由于机器人竞赛的组织形式,目前大部分是由某些机器人制造商独立或联合举办,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在竞赛规则、裁判确定、奖励办法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甚至有些商家通过不当竞争,人为通过竞赛规则或功能实现等办法来限制其他商家的产品,造成选手参加比赛受机型的局限性很大。另一方面,由于竞赛的功利化思想和比赛的管理方法不成熟,造成了比赛的“表演”倾向,即学生比赛成绩要看课下的“准备”程度和机器本身的软件、硬件装备程度,这就造成了比赛的即时性和激烈度受到影响,同时存在一定的“投机取巧”式的比赛准备也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过度商业化的运作造成了机器人教育发展的方向发生偏移,这对机器人广泛普及是极其不利的。

第二,资金严重缺乏,配套组件及设施不够

机器人的价格比较昂贵,单机一般在万元以上,各种主机模块、传感器及其他配件价格也不菲,少数人组队比赛都受到资金方面的压力都很大,课堂的普及难度就不要说了。究其原因,我想其中一个因素就是市场炒作模糊了机器人概念。尤其是对教学机器人而言,其结构相对简单,可开发性也有局限,甚至作为智能玩具的优势显著,其造价是可以下降的。如果合理地针对市场进行分析与运作,是完全可以既实现盈利又实现普及的。但是,由于竞争的无序和商家的短期行为共同造成了原本教育资金就很欠缺的基础教育对机器人的采购误区。以至于不少地区建成了大量的机器人实验室,但是相关配件及设施都很差,或干脆没有,实验室的作用大打折扣。

第三,教育研究欠缺,教学活动随意性强

目前机器人进入课程或者参与学科整合的经验还很少,教育研究成果非常缺乏。尤其对中小学教师而言它是一种全新的事物,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学业检测等都很欠缺。虽然在高中信息技术新的课程标准中增加了人工智能部分,但是理论比重较大,机器人实践活动较少,非常不利于开展相关教学。在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中,增加了简易机器人选修课,但是由于受到课程地位和课时的局限,目前效果尚不明显。虽然,有些教育较发达的地区作为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来开设,但教学内容与活动随意性都较强。

三、机器人基础教育发展的趋势

机器人教育具有趣味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它的生命力是非常旺盛的。机器人教育在基础教育未来的发展大有希望,并具有以下几种发展趋势方向。

第一,向个性化教育发展

我们已经看到掌上英语学习机这种电子产品的普及速度,以及它对英语教育的价值作用,甚至它在内容上向着多学科多元化发展,在更新方式上向着网络化发展。教育机器人完全也可以这样,以其智能化、小型化的特色成为个性化教育的主力军团之一。随着教育机器人产量的扩大、价格的降低,它向个人应用的普及风潮一定也会出现,从而给个性化教育带来革命。第二,向社区化教育发展

机器人在教育方面可能会有一种与其他教育不相同的方式,那就是教育社区化。就象书画培训、音乐培训这类已经非常成熟的社区教育已经给我们的教育一样,机器人教育活动中的机型丰富、投资持续、适合团队等特点给社区教育的组织带来可能。在商家的联合、社会团体的组织下,机器人社区教育会在时间上更充分、组织活动更灵活、资金循环更顺利等,这会给机器人教育带来生机。

第三,向课堂化教育发展

课外活动小组毕竟是小部分人的活动,虽然这对于特长教育有着不可否认的作用。但是,课外活动的系统性、普及性和公平性都得不到保证。对于机器人教育这个新鲜事物,课外活动小组的引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不向学科课程发展,其教育理论、教育方法的成熟是缓慢的。所以,随着下一步新课程的实施,机器人教育走进课堂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方向。向课堂教育发展,需要包括教材建设、教法研讨等几个步骤,是一个持续发展、革新的过程。

5.工业机器人发展趋势 篇五

今日,2014年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在北京召开。会上,东京大学副教授高桥智隆发表了《智能机器人新纪元》主题演讲。

大会上,高桥智隆带来了一个机器人。这是一款拟人机器人,除了可以做各种各样动作、进行各种各样的运动外,这款机器人最厉害的当属它曾经爬上了一个高度为530米的大峡谷的辉煌历史。

高桥智隆称,在完成了机器人攀爬大峡谷的挑战后,他希冀在未来能将机器人带进宇宙,为国际空间站服务。

高桥智隆的这一番演讲看似只与科技、互联网发展有关,但是也间接透露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高科技的发展趋势势不可挡。随着电子产品的迅速发展,玩具市场受到了不小的冲击。“科技含量”一词,成为了不少玩具企业需求企业突破的重点,这其中也包含生产遥控机器人的玩具企业。

在传统玩具逐渐失去魅力和电子产品的冲击下,玩具企业也在不断对遥控机器人这款产品进行探索和改进,并且借助一些卡通形象比如小精灵等贴近儿童的玩乐心理。但是整体上,目前玩具市场上的遥控机器人较少具备智能的特点,科技含量方面还比较薄弱,市场人群偏向于儿童,成年人可选的适用自身的遥控机器人款式稀少。

6.工业机器人发展趋势 篇六

4结束语

随着国家战略需要应用型人才的支持,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教学,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载体,抓好工业机器人人才的培养,推进培训布局促进工学结合。在当前形势下,深化校企一体化逐步形成“以工作为导向,必须采取校企联盟、合作、联合培养模式,逐步提高职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企业机器人技术教学研究、生产实践经验和学校教学模式,为“中国制造2025”做出贡献,共同促进我国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的培养,从而有效地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郝建豹.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应用课程建设的探索[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01).

7.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及现状综述 篇七

1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

工业机器人可以算是计算机之后出现的新一代的生产工具。1954年,美国《通用重复性机器人》专利中首次阐述了工业机器人的概念 ;美国Unimation公司在1959年生产了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可以将工业机器人划分为三代 :第一代为示教再现型机器人,第二代是感觉型机器人,第三代是智能型机器人。目前,工业机器人的三个基本结构主要有 :主体、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

国外工业机器人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且其技术发展速度快。形成了较具影响力的工业机器人公司,主要分为日系和 欧系,例如 :英国的Auto Tech Robotics,日本的FANUC,美国的American Robot,德国的KUKA Roboter等。美国式机器人已发展成世界机器人强国之一。美国Adept Technology公司在视 频监控机器人设计方面赢得了全球声誉。Adept Technology的产品包括各种系列的机械臂 , 可以用于产品包装、测试、分选、装卸等各种机械设备中 , 通过其自动视觉识别系统和中央控制系统,可以将机械臂与生产流水线融为一体,大大提高各项效率 ;在日本,工业机器人机器人代替了大量的劳动资源,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日本在国际上的竞争力。FANUC公司主要针对工业机器人和工厂自动化开展业务,其代表产品为 :R-2000i A系列等多功能智能机器人 ;德国工业机器人的数量也属于世界领先水平。由于德国的战争导致当时劳动力资源匮乏,但是科技技术水平较高,为机器人技术在德国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政府的一些相关政策,也促进了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德国的工业机器人在纺织业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经过不断发展,其智能机器人得到了广泛应用。德国的KUKA公司研制开发的机器人广泛应用在汽车、医学、航天、铸造等工业领域 ;英国引进机器人技术要比日本早许多,由于英国科学研究委员会发布否定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报告,使政府限制了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导致其工业机器人发展停滞不前。但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英国人转变了态度,大力发展这一技术,但仍然难以赶超日本 , 德国等国家的技术水平。

我国工业机器人起步较晚,主要分为3个重要阶段 :萌芽期(70年代),开发期(80年代)和适用化期(90年代后)。我国于1972年开始研制自己的工业机器人,随着改革开放及科技的进步,政府越来越重视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国家资助了大量科研项目,完成了示教再现式工业机器人技术,以及在工业制造领域各个环节的一系列机器人。再到后来的863计划的大力支持,智能机器人技术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如今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公认的制造大国,但劳动成本在不断提高,而工业机器人技术广泛地应用,降低了劳动成本同时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生产力和生产产品的质量,改善了劳动环境。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第十六研究所研发了应用在材处理、机床装料等工业生产领域的机器人。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了rh6弧焊机器人、rd120点焊机器人等特种机器人。

国内工业机器人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有较大的差距,很多技术需要从国外引进 ;很多生产工业机器人的重要部件我国还没有能力自助生产,需要从国外进口,或者与国外合作生产。种种因素造成我国生产的工业机器人成本要比国外高许多,性能方面也存在缺陷。与日本、德国等国家相比较,我国生产的工业机器人缺乏创新力,大部分都是模仿他们生产的机器人,很难与之竞争。资料显示,我国机器人核心技术的研发,仍然处于研究实验阶段,并没有投入到实际生产,这使得工业机器人产业的进程受到了制约。而且我国生产工业机器人这一行业没能得到有效地管理,大部分企业都是盲目地投资,只是单纯的为了利益,造成了大量资源和经济的浪费。而机器人技术是多学科融合技术,对人才能力的要求非常高。虽然国内不断加快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但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具有较大差距。

2 工业机器人的未来

随着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工业机器人已经在人们生活中的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发展。除此之外,核能发电,矿业开采,航空航天等领域也均不同程度的应用,而在这些机器人技术应用的尚未成熟的领域,由于种种因素的存在,限制了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技术 ;要机器人完成预期的任务,又不被环境等因素影响,机器人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这些都是发展新型领域机器人所要克服的困难。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就中国来看还没有完全普及。2010年,我国共销售工业机器人比2009年增加了将近一万台,计安装量比2009年增长了40%。可以发现我国近几年来对工业机器人的市场需求正不断增加,在未来几年,中国将成为工业机器人市场的重要客户。2013年由Rethink Robotics公司研发的适合中小型企业的Baxter工业机器人是一款创新人机互动机器人,而且其成本远低于工业机器人,具有无可比拟的适应性和安全性。就全世界来讲,工业机器人技术日趋成熟,并且用飞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机器人技术日益完善,应用的领域在今后将会更加广泛。

3 结论

我国处于工业智能化快速发展时期,生产手段日益自动化及智能化。从世界角度看中国,要想在当今这个竞争力极强的国际市场中生存和发展,就要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中国也是生产力大国,需求巨大,有着广阔的市场,工业机器人必将在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品的优化升级的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摘要:本文简单说明了工业机器人的定义,介绍了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史,又对国外及国内的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及现状进行了总结;针对国内国外工业机器人领域所面对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8.工业焊接机器人发展探析 篇八

关键词:焊接机器人;智能化;控制技术;自动化

中图分类号:TG456;TP2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05-0060-02

焊接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制造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随着工业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焊接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根据使用环境对焊接产品提出动载荷、强韧度、高压性、耐高温性、抗低温性和耐腐蚀等多项要求;从焊接产品安装结构形式上提出焊接零件加工厚度、焊接成型美观与安装尺寸精度等要求;从焊接材料选择上提出焊材与母材机械性能与物理性能的要求。

焊接生产过程可分为人工焊接和机器人焊接2种。人工焊接效率低下,而且工作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和负荷高,不适于焊接铝、钛等活泼金属,以及难溶金属、低熔点金属。机器人焊接生产效率高,焊接成型较完美,且可焊接活泼、难溶及低熔点金属,通过固定程序消除人为不可控因素,可保证焊接产品的品质。

1 焊接机器人应用优势

众所周知,焊接是一个高技术的工作,要求从业人员除具有高超的焊接技能、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稳定可靠的焊接水平外,还要能在多烟尘、高危险、大热辐射量的恶劣环境中工作,对从业人员的身体伤害严重。焊接人员从业周期短,熟练技术工培养周期长,导致从业人员素质水平良莠不齐,生产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工业机器人的出现,减轻了焊接从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使他们远离高危险、热辐射量大的恶劣环境,通过固定的控制程序与路径保证焊接质量。

焊接与其他的工业加工过程不同,被焊接件在焊接部位局部加热、冷却时产生焊接应力,发生局部变形,导致焊缝轨迹发生变化,零件产品的尺寸精度、外形形状发生改变,无法满足装配要求。有经验的焊工从业人员可以根据观察焊缝的实际位置,适时调整焊枪角度、焊接姿态、焊枪行走速度、焊缝焊接顺序、焊机工艺输入参数,保证焊接质量水平。焊接机器人要完成此项工作,必须对焊接物在焊接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进行时时跟踪,再根据情况对焊枪位置和状态进行调整。

焊接过程中存在强烈的弧光、噪声、烟尘、焊接短路、电流强磁场等复杂因素,焊接机器人提取焊缝检测信号特征很不稳定。因此,焊接机器人早期的应用领域比较狭窄,多应用于汽车装配生产线上的电阻点焊。原因在于电阻点焊的运动过程相对少,动作比较单一,焊缝的焊接长度短,控制程序操作方便,且不需要对焊缝轨迹进行时时跟踪反馈,对焊接机器人的运动定位精度和动作重复精度、程序控制准确性要求比较低。点焊机器人在汽车装配生产线上的大量应用,提高了汽车装配零部件的焊接生产效率与成品质量,电子控制程序使焊接机器人具有柔性工作特点,即只要改变电子控制程序,就可在同一条生产流水线上对不同车型装配零部件进行焊接。

随着电子科技的快速发展,为了对焊接机器人的速度、精度、动作进行精准控制,研发了电弧传感器技术,使焊接机器人能够准确应对焊缝变化,对过程进行时时跟踪,再根据情况对焊枪位置和状态进行调整。此后,焊接机器人的应用从比较单一的电阻电焊发展到汽车零部件、零件装配过程中的电弧焊。

另外,电弧焊接机器人不仅在汽车制造业中使用,还涉及电弧焊其它制造工业,如船舶制造业、交通车辆制造业、锅炉压力容器件、重型机械零部件,用范围日趋广泛,在数量规模上将赶超点焊机器人,成为工厂制造业的新宠儿。

2 焊接机器人国内外应用现状

机器人在80年代前发展缓慢,直到90年代,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使机器人的制造水平、反应速度、运动精度、运行可靠性等指标不断提高。工业规模化、零件通用化、产品标准化生产让机器人的制作成本、使用成本降低,使大批量采购、使用成为可能。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一大半的工业机器人从事着各种各样的焊接工作。焊接机器人具有焊接质量稳定、改善劳动环境、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因此,西方国家加大焊接机器人数量,建设标准的自动化、智能化无人流水生产线,用于汽车零部件、工程、通用机械的金属结构件生产。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机器人研究与开发,目前基本掌握了相关工业制造、控制系统硬件生产和软件开发、运动行走轨迹选择等技术,可独立生产机器人核心关键零部件,开发多种工业机器人,特别是用于汽车制造生产线上的电弧焊机器人。

但整体上来看,我国的焊接机器人制造水平还不高,如产品的工作可靠性能不稳定,工业应用领域起步晚、应用范围小、生产技术落后、软件开发时间周期长,应用产业的规模小,未形成焊接制造机器人产业链。目前,我国焊接器人发展模式是根据用户要求,单一定制重新设计,导致品种规格繁多、产业批量小、零部件的通用性差、标准化程度低、生产周期长、生产成本高、使用维护不便,使用的稳定性、可靠性差。因此,迫切需要解决焊接机器人工业产业化前期关键技术,对产品进行全面细致规划,搞好产品系列化生产,使零件具有通用性、互换性,积极推进整机工业化产业进程。

3 焊接机器人发展趋势

焊接机器人的研究取得很大进步,在焊缝跟踪、信息传递、路径规划、自动化控制、遥控焊接工艺等方面取得很多成果。但在大型船舶焊接过程中,重要部件还需要人工焊接。这是因为焊接件材料厚度过厚或两焊接材料厚度差过大时,受热不均、溶池过浅、点受热过于集中等问题,易导致焊缝未融合、未焊透、冷裂纹等致命缺陷,这是焊接机器人无法解决的。焊接机器人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大批量、结构相对简单、空间便于操作、母材焊接厚度10 mm以下的零件产品及其装配焊接。

随着网络、计算机、智能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工业生产系统的不断完善,焊接机器人将向智能化控制、视觉化控制、网络远程控制等方面发展。

4 结语

在新的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我国将逐步从世界制造工厂向集创新、生产、研发、销售为一体的新型经济体转变。近年来,欧美国家加快自动化、数控化、智能化、柔性化生产大型成套设备研发,尤其是加快工业机器人智能化、集成化发展。我国也应加快包括焊接机器人在内的工业机器人产品系列化生产,提高零件通用性、互换性,创新结构部件模块化设计,将现有的智能化控制、视觉化控制、网络远程控制技术融入产品开发生产中。

参考文献

[1] 朱加雷,金嘉怡,乔溪,等.工业焊接机器人空间定位技术研究[J].电焊机,2014(1):5-8.

[2] 刘丽,金艳艳.焊接机器人在机车车体制造中的应用[J].精品,2016(2):65-66.

[3] 黄绍允.焊接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研究[J].中国机械,2016(2):68-69.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status of the welding robot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advantages and the main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available welding robot in the application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discussed the key technology needed to solve, and looked forward the main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the future. Aim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welding robot to use widely in industrial manufacturing.

Key words: welding robot;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automation

上一篇:大学生申请加入学生会下一篇:公司劳动纪律管理规定09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