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主要工作

2024-06-26

财政主要工作(通用9篇)

1.财政主要工作 篇一

XXX同志的主要事迹

XXX,男,现任XXX县财政局党支部书记、局长。任职以来,他凭着对党、对人民和对事业的无限忠诚,勤勉学习、加强修养、干事创业、服务大局,在交通和财政工作中做出了一流业绩。他相继被授予全县优秀共产党员和全市劳动模范、“十佳公仆”等20多个荣誉称号。

一、勤于学习,提高素质

XXX本着学习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和只有毕生没有毕业的学习理念。多年来,他养成了读书学习的好习惯。外出时,他带着书本找时间学;工作中,他想办法挤出时间学;就是遇到工作繁忙,公务应酬多的时候,他回家也要躺在床上看会儿书。在他看来,饭可以一顿不吃,但书不可一天不读。他每月的自学时间至少是15小时。

2009年,县委调任XXX同志做县财政局局长工作。在新的工作岗位,他更懂得了学习的重要迫切。他相信“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每天晚上,XXX都要苦读到十二点多钟。饿了,他就泡点方便面充饥;困了,他就打来一碗凉水,清醒一下脑子;乏了,他就伸伸胳膊、踢踢腿,在屋里踱步深思,细细咀嚼财政业务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奥妙,用心品味财政局长职务的政治内涵,反复思考如何用财政科学知识履行好财政局长的使命职责。只用一个多月功 1

夫,XXX就成了财政通!

XXX同志用学习就是成功的理念教育引导全局干部凝练对“财政局是人人学习的团队,财政工作的每个岗位都是学习的课堂”的共识。组织大家深入开展了“四个一”学习工程。通过多形式学习,推进财政工作由经验型向理性型、保守型向开放型、管理型向服务型、传统型向创新型、行政性向法制型的适应性转变。

XXX坚持学用结合,利用所学知识,破解现实问题。近年来,他每年写学习笔记达2万字以上,先后写出学习心得、理论文章、调研报告等22篇,有8篇文章在新闻媒体上发表,其中他撰写的《科学发展县域经济必须走好五条路子》和《关于XXX县财源建设情况的调查》获全省财政系统三优评选一等奖。

二、服务发展,精心创业

三年来,XXX同志靠创业、创新、创优打造了富裕财政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最“亮”的光点。

为推进财政事业快速发展,XXX制定了“谋生财之道、集聚财之力、练理财之功、求用财之效”的财政发展思路,引导全局干部念好、念活“生、聚、理、用”的四字经。

围绕生好财,XXX出手了三个招数。第一招是坚持眼睛向上,借“力”生财。三年来,XXX县财政局累计向上争取项目36个,争取资金近4.5亿元。第二招是坚持眼睛向外,借“金”生财,吸引省外企业到富裕投资兴业,其中神华集团、华能集团、三峡集团三大央企风电总投资额达160亿元。第三招是坚持眼睛向内,借“土”生财。在他的主持下,财政局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服务企业发展规定,开展了财政服务“十到户”活动,为企业发展创造了优越的发展环境。

围绕聚好财,财政局实行了“四定一保”责任制,建立了财政、国税、地税沟通机制,开展了系列财政大检查和清欠、打假等依法治税(费)活动,使财政收入年年都有新增长。去年,全县财政收入完成5.3亿元,同比增长16.1%,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3亿元,同比增长18.4%,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5亿元,同比增长36%。

围绕理好财,财政局推行了“阳光财政”,加强了财政

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确保了全县财政资金运行安全、高效。仅去年节约财政资金近5000万元。

围绕用好财,他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有限财力办实事,节俭财力解难事。三年来,全县用于发展和民生资金累计支出32.7亿元,年均增长25.8%。

三、努力探索,深化改革

XXX深刻认识到,要走出“吃饭财政”的困境,必须靠改革冲破计划经济观念下的财政发展模式。为此,他带领全局干部重点推进了两项财政改革。

一是改革现有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XXX通过深入基层

调研和对全县财政信息的全面分析,深刻感受到目前全县乡镇财政体制实行的乡镇公用经费和人员经费全部埋单的“供养型”财政明显暴露的诸多弊端。为改变乡镇财政“穷、小、弱、差”的现状,他组织专门力量赴安达等先进地区进行考察学习,经过多次论证、反复推敲,研制出了改革乡镇财政体制、创新管理模式的措施和办法,并很快转化为县委、县政府决策。

二是改革财政内部管理机制。为从根本上堵住财政资金管理漏洞,他组织全局进行了岗位、民主和社会“三位一体”财政同步监督的改革性尝试。在岗位同步监督上,对全局24个职能岗位梳理了86个方面职权,规范了214个财政管理节点流程,使财政各个岗位的每步工作都做到了岗责清楚,职权明确。在民主同步监督上,成立了同步监督领导机构,组织全局干部定期对各岗位工作进行民主测评,以百分制形式评定等级,并作为单位评模晋职的重要依据。在社会同步监督上,推行了公示制、听证制、评议制,把财政管理和权力运行有效臵于全社会监督之下,得到了全社会的一致赞扬。

四、加强修养,砥砺品行

XXX坚持把奠基好“四个底”作为自己人生的方向和准则,牢牢把握、毫不松懈。

素质能力上有底气。他坚持通过练好本领、提高能力,为组织争气、使群众顺气、让下属服气。为此,他率先在领导班子中做到有较强的谋事能力、人格魅力、感召能力、创造能力和自律能力。十几年来,他所带领的团队都是县、市级先进单位,他本人也是组织和群众公认的好党员、好干部。

人格形象上有底色。XXX同志坚持靠知识充实自己、以思想陶冶自己,把知识化为涵养的功夫、工作的底色和思考的底蕴,用良好的人格魅力带班子、带队伍。去年,他通过深入企业与领导座谈、同工人访谈、找能人商谈,问需、问计、问政,总结出了加强财源建设的五条经验,梳理出了影响财政收入的六个制约性问题,提出了发展企业、壮大财政等六条建议。

行为规矩上有底线。XXX坚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带头做到不闯政策“红灯”、不触法纪“高压线”、不入藏污的“禁地”、不交穿糖衣的“朋友”、不要非分的“钱财”。2010年,他跑省为一家企业争取了一笔项目资金,这家企业为感谢他,企业老板亲自找他表示一下“小意思”,被XXX婉言拒绝。

为人处事上有底牌。XXX在社会交际上有自己的定盘星。凡是有人靠他手中的权力交友、办事,他都做到慎权、慎微、慎友;对“犯纪”的事,敢抓、敢管,从不袒护。

2.财政主要工作 篇二

一、财政支农政策的含义

财政支农是国家财政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 是国家财政支持农业、农村、农民的重要手段。而财政支农政策就是财政支持农业发展, 是国家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或目标而制定的, 指导各级财政在农业、畜牧、水产、林业、水利等农业领域的财政分配活动、处理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准则和措施。

二、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财政支农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不足, 支农资金结构不合理

1. 财政支农资金总量仍然不足。

近年来, 我国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数量虽在不断增加, 但在财政总支出中, 用在三农方面所占的支出比重却相对下降。资金的严重不足, 是制约农业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而且由于财力方面原因, 有些乡镇财力相对薄弱, 资金相对紧张, 导致财政支农投入严重不足, 很难改变维持“吃饭财政”的现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财政收入增加的同时, 财政支出也不断增加, 但在财政支出比重中, 财政支农支出基本只是维持在8%左右, 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不高, 增长缓慢。

2. 财政支农结构失衡。

尽管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不断增加, 但支农结构总体仍不合理, 在各项农业支出中, 用于农业生产的支出低于行政事业费用支出, 用于行政开支及人员供养的部分比重偏高, 增长较快, 而用于农业基础设施的支出则偏低。在财政支出中农林水部门事业费支出居高不下, 增速明显, 用于农业科技的投入数量小、比重低。

(二) 财政支农投入渠道分散, 支出重点不突出

1. 财政支农投入渠道分散目前, 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渠道主要是通过财政部门或行业部门的渠道进行, 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渠道比较分散, 渠道众多, 财政支农资金多头管理, 责任不明确, 所有涉农部门和职能机构, 都有截流支农资金的情况, 部门分割严重。而且由于政出多门, 职责不清, 不利于财政支农资金监管, 导致大多支农项目无法进行整合。

2. 现行财政支农方式不多样、不灵活。财政支出方式的制定权在中央和省, 涉及的面比较广, 同时由于政策本身具有普适性, 难以体现具体的灵活性, 所以从现象来看, 支出方式是一刀切, 再加上政策实施的刚性和政策要求的严肃性, 必然难以体现支出方式的灵活性。结果是, 单一呆板的支出方式, 不能兼顾到各地具体的实际需求, 在财政支农资金的具体使用范围、使用对象和支持数量上都缺乏灵活性, 影响地方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吸引社会资本进行投资, 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 影响了财政资金对社会资本应有的聚集效应。

(三) 财政支农资金监管机制不完善, 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

财政支农资金监管机制不完善目前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实行分级管理, 涉农部门多, 在支农支出职责划分上, 中央与地方划分不清, 管理部门之间职能交叉。这种现象, 导致支农资金使用分散, 难以形成合力, 造成了支农投资的极大浪费。支农资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 近年来, 财政支农资金虽然在细化预算编制、规范预算执行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 但一些地区和部门支农资金“重分配、轻管理”的观念没有根本改变, 支农资金管理意识薄弱, 管理手段落后。

(四) 支农绩效评价机制不完善, 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低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对财政支出过程, 进行客观、科学、公正的综合评判和衡量比较。目前, 我国在对支农支出绩效评价方面, 主要是通过若干固定的工程管理、技术和财务等指标进行全过程评价, 各部门对评价指标设置比较单一, 尚缺乏一套科学、统一、完善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直接影响支农绩效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合理性, 不利于对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果进行全面评价。影响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客观性、正确性及权威性。由于支农绩效评价机制的不完善, 导致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不能完全发挥, 支农资金使用效益偏低。

三、完善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措施

(一) 完善财政支农法律法规, 建立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完善财政支农相关政策法规, 确保财政支农有法可依为了保证财政支农投入的不断增加, 实现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规范化和透明化, 确保支农投入既稳定又持续。

(二) 提高支农资金投入规模, 建立财政支农资金总量稳定增长机制为更好地支持“三农”的发展, 深化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改革, 改变农村的落后局面

(三) 优化财政支农结构, 合理分配财政支农资金

1. 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增加农村公共建设投资, 发展生态环境、农田水利设施、农村电力设施、乡村道路建设等。

2. 增加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投入, 激发农业的科技创新, 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提高农业科技的生产效益, 实现农业增产, 农民增收, 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3. 控制农林水气部门事业费增长速度, 严格控制人员机构经费的增长速度。

4. 增加对农村社会事业方面的投入,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优化农村公共卫生环境, 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四) 加强监督检查机制

建立和完善支农资金全流程的监督检查机制对支农资金全流程的监管, 从支农资金项目立项、资金分配、资金运行及使用结果全过程监控。

(五) 丰富财政支农项目体系, 完善财政支农补贴方式

加大支农的范围, 拓宽支农渠道, 完善财政支农惠农补贴方式。

(六) 健全财政支农绩效评价体系

3.财政主要工作 篇三

关键字:财政经济循环 影响 对策

发展循环经济离不开政府财政的有力支持。作为财政部门要把支持循环经济发展作为主要任务,围绕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阶段目标,研究财税政策的支持模式,选择支持的重点,转变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提高财政造血与自我发展能力。。

一、当前影响财政经济良性循环的主要因素

1、财政筹资缺位,非财政筹资越位。财政分配职能弱化,财力过于分散,预算内财力严重不足,预算外财力迅速膨胀且分配无序。经过20余年的改革,许多行政机关已丧失了原有的职能,没有必要存在,但是由于没有拆“庙”,“和尚”又日益增多。他们争权、争利,千方百计地设计“基金”、“收费”、“摊派”项目,抓钱,抓权,竭力参与社会分配。更重要的是还有不少行政管理部门或行政执法部门,他们为了保住或尽量少损失已形成的部门或单位的既得利益,千方百计地财政相争,甚至抗争,行政性收费拖延或逃避财政管理,形成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多层面财政分配”现象。

2、非生产性财政支出严重挤占了生产建设资金。目前,机构改革尚未让吃财政饭的机构从根本上得到削减;同时,由于种种原因,事业单位进行政机关、企业进事业单位、企业进行政机关的人员继续车水马龙,吃财政饭的队伍庞大不堪。在不少地方,财政支出的70%以上用于发工资,个别地方全部财政用于发工资还不够。非生产性财政支出严重挤占了生产建设资金,对经济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的有序运行构成极大的威胁,制约了财政经济的运行。

3、财政资金投资不合理。首先,对生产建设的投资是各级地方政府争取上级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增补或追加投资的一种策略;其二,各级地方政府面对“百业待兴”和辖区内各种旺盛的投资需求,并没有把投资配额计划的安排与动员建设资金结合起来;第三,许多“首长项目”、“条子工程”、“半拉子工程”的资金缺口,更加深了计划安排的随意性和项目决策的非科学性,特别是经济开发区项目表现得最为突出,不仅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更重要的是已经破坏了成为现实的生产力;第四,投资的不合理,造成了财政资金的大量浪费。在我国,政府大楼越盖越豪华,各种办公设施在不断地超前更新换代。特别是在政府资金和财力严重不足,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增加的大背景下,各级政府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经常性支出大手大脚,投资性支出严重低效浪费的现象。

4.区域生产布局的紊乱和生产要素的无序组合。区域生产布局的紊乱主要表现在经济建设和生产发展过程中,某些地方违反了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经济效益的原则。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能以水养鱼的地方却非要排水填塘、修路、盖村庄或改造为耕地,而为良田的地方又人工挖塘养鱼;本来是能培植森林的山丘,却又要挖湖堆山,建设为公园发展旅游经济,甚至毁掉大面积良田来发展森林公园。

二、促进财政经济良性循环的基本对策

1.完善财政职能。树立大财政的理财思路,把财政问题纳入整个经济发展的大局,不能单纯地在收收支支上做文章。作为国家作用于社会经济关系的重要杠杆,财政部门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能范围和理清各杠杆之间的相互关系,要着眼于财政经济的大环境,把对经济发展和循环过程中的引导和调节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和政策环境。按照市场经济赋予的财政职能,在深化改革的基础上,建立由财政、计划、金融三方面相互配合和相互制约的财政与经济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形成一种职能配套、责权利对称和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不断增强和壮大经济实力。

2.加快财源建设。发展经济,培植财源是实现财政经济良性循环的关键。财源建设在可能的条件下,必须按照财政办工业,抓企业,活商业,具各业的发展思路,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树立效益观念,把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扭亏增盈作为财源建设的工作重点。二是促进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发展,巩固基础财源。三是把第三产业这一新兴财源培植成为主导财源。第三产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应积极支持和鼓励个体经济和私营企业的发展,通过加快市场建设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和交通运输建筑业的发展。四是培植外向型财源,加入WTO是机遇也是挑战,要利用各地的自然资源,生产出口产品直接创汇,积极拓展外贸领域,为增加地方财源和财政收入,开辟重要途径。这就要求地方努力实现外向型经济的战略转移,在现有“三资企业”基础上,继续拓展经营领域,扩大劳务输出量,加强创汇农业、工业基础建设,办好一批骨干企业,扩大出口创汇能力。

3.强化税收征管。加强收入征管,防止收入流失,坚决堵住跑、冒、滴、漏,严禁违反税法的包稅行为,只要有税源,就要严格依法征税,从严控制税收减免,把该收的税坚决征收上来,做到及时足额,应收尽收,保证财政收入有效、稳定的增长。广大财税人员要牢固树立“为国收税没有错,有税不收才是过”的思想,要进一步确立财政在社会分配中的主渠道地位,在理顺中央与地方、国家与企业、国家与个人分配关系的基础上,重点加强目前财政部门尚未介入分配的行业的税收征管,制定与《税收征管法》相配套的综合征管法规,开辟新的税源。积极推行纳税申报制和税收代理制,实行征管公开化、社会化,堵塞税收漏洞,取缔非法收入。

4.优化支出结构。深化财政支出管理的改革,实现支出结构的优化,切实提高财政支出效益是实现财政经济良性循环的必要步骤。

5.积极推进费税改革。积极推进费税改革,取消各种不合理收费和基金,将部分具有税收性质的费改税,把不宜改税的收费和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纳入国家预算管理,使收费“退位”和收税“补位”。唯有如此,才能有利于改变国民收入分配主体多元化,规范国家财政收入,完善财税管理制度,为实现财政经济良性循环创造良好的条件。

6.健全财政法规。建立健全财政法规体系是实现财政经济良性循环的有力保障。近年来,我国在经济改革过程中先后颁布了一大批财政法规,为维护正常的分配秩序,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仍存在预算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低,收入大量流失,该收的收不上来,支出失控,该管的管不了,该保证的保证不了的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财政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督不力。

4.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主要职能 篇四

(一)拟订和执行财政、税收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中长期规划、改革方案及其他有关政策;参与制定各项宏观经济政策;提出运用财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和综合平衡社会财力的建议;拟订和执行中央与地方、国家与企业的分配政策。

(二)拟订财政、财务、会计管理的法律法规草案;制定和执行财政、财务、会计管理的规章制度;组织涉外财政、债务的国际谈判并草签有关协议、协定。

(三)编制中央预决算草案并组织执行;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中央、地方预算及其执行情况,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决算;管理中央各项财政收入,管理中央预算外资金和财政专户;管理有关政府性基金。

(四)提出税收立法计划,与国家税务总局共同审议上报税法和税收条例草案;根据国家预算安排,确定财政税收收入计划;提出税种增减、科目税率调整、减免税和对中央财政影响较大的临时特案减免税的建议;参加涉外税收和国际关税谈判,签订涉外税收协议、协定草案;制定国际税收协议和协定范本;承办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五)管理中央公共财政支出;拟订和执行政府并购政策;管理财政预算内行政机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非贸易外汇和财政预算内的国际收支;制定需要全国统一规定的开支标准和支出政策;拟订和执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行政单位财务规则》;制定基本建设财务制度。

(六)拟订和执行国家与企业的分配政策,管理中央财政支持企业的支出;拟订并组织实施《企业财务通则》;负责监管中央直管企业财务,管理国有资本收益;汇总分析全国企业财务决算;负责资产评估行业的行政管理。

(七)办理和监督中央财政的经济发展支出、中央投资项目的财政拨款、中央财政投入的挖潜改造资金和新产品试制费;负责农业综合开发;拟订并监督执行《企业财务通则》。

(八)管理中央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拟订社会保障资金的财务管理制度;组织实施对社会保障资金使用的财政监督。

(九)拟订和执行政府国内债务管理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编制国债发行计划;拟订政府外债管理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承担外国政府贷款、世界银行贷款、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和日本输出入银行贷款的对外谈判与磋商业务;代表中国政府参加国际财政组织。

(十)拟订和监督执行会计规章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制定和监督执行政府总预算、行政和事业单位及分行业的会计制度;指导和监督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指导和管理社会审计;审批外国会计公司驻华代表机构的设置。

(十一)监督财税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检查反映财政收支管理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加强财政管理的政策建议;管理财政监察专员办事机构。

(十二)制定财政科学研究和教育规划;组织财政人才培训;负责财政信息和财政宣传工作。

5.财政主要工作 篇五

一年来,我市按照财政部和省财政厅的安排部署,较大规模地开展了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共举办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班12期,培训人数1176人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高度重视、工作稳步推进

根据财政部和省财政厅下发的《关于开展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的文件精神,我们结合省校的安排部署和有关要求,及时召开了各县区函授站长专题会议,传达并转发了财政部和省财政厅及省校的相关文件。通过深入学习动员,一是使同志们充分认识到开展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不仅是函校工作在新形势下的部分职能转变,而是有利于促进全市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它不仅决定了函校今后发展的方向,而且确定了函校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应发挥的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二是有效的解答了从事会计函授教育工作者长期存在着“函校如何发展”的思想疑虑,增强了各县区函授站长对开展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为了使我市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取得实效并得到各职能部门的配合和支持,我们专门成立了以主管领导为组长、相应职能科室、单位为成员的《市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市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计划》和《市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并结合我市实际逐级落实了任务。各县区在分校的带动和要求下,也先后成立了组织领导机构,并结合分校制定的培训计划和考核评价办法,制定各自的培训方案,完善了培训措施。同时,我们组织陇县和眉县相关人员,深入乡、镇、村、组进行摸底调研,为省校和总校实施大规模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提交调研报告,受到了省校和总校的好评。为了进一步提高乡镇和行政村对农村财会人员培训的积极性,我们组织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动员。如扶风县函授站利用县电视台对开展的培训工作做专题报导宣传;陇县、麟游县等函授站利用各级政府红头文件等形式,进行政策宣传和动员,激发了乡、镇、村级财会人员的参与热情。同时也得到了各乡镇领导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使培训工作出现了良好的势头。

二、组织规范有序、内容结合实际

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以县区函授站为主体,分校在教材配备、内容审定、师资调配、考核验收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我们按照精益求精的原则,结合上级(省校)培训要求和本级培训对象不同的实际,精选培训内容、规范培训程序,明确培训要求。在针对乡镇财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培训中,除要求完成必要的专业知识培训任务外,还着重强调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着力为县、乡财政部门最大限度的用好管好支农资金,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当好“参谋”;为防止滋生新的腐败和浪费,严格遵守财经法规,使中、省、市的支农资金安全有效的运用到新农村建设上来,当好“管家”;让农村基层财务管理人员和财会人员及农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实施的支农惠农政策,当好“宣传员”。在针对行政村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中,大力宣传党和政府支农惠农的财政政策,着重强调严格遵守和认真执行财经法规,杜绝腐败和浪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行政村财会人员的培训中,要求受训学员认真听讲,正确理解和掌握培训内容,抓住难得的学习机遇,熟悉财会专业理论知识,为生产实践储备能量。并强调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有效结合,对课堂上没有“消化”的知识,回家后继续理解“消化”;对一时理解不了的知识,回家后继续理解“吸收”。鼓励学员要有攻克难关的信心和决心来完成培训学习。与此同时,我们要求授课教员要注意结合受训学员的知识结构,在确保完成培训内容的前提下,注重培训成效,把握好学习进度,及时掌握“吃不了”和“吃不饱”学员的比率,适时调整授课进程,以确保培训学习的实效性。同时注意搜集、整理、归纳学员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将解决这些问题作为培训的重点,力求解决好日常工作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做到学员能“吃得下”、“消化的好”,使培训达到应有的效果。

为了提升培训班层次,搞好支农政策培训工作,我们强调以政府名义来组织培训。我市的陇县、扶风、太白等县区以县政府的名义下发培训文件到乡镇,再以乡镇政府的文件通知到各村,极大的提升了村干部和财会人员的重视程度。同时坚持做到每期培训班开班典礼上,都有各级领导的动员讲话和要求,如麟游县在开班典礼上,财政局长亲自主持,县政府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亲自到培训班现场作动员讲话;陇县在开班典礼上,省校张校长为培训班作动员讲话。其它县区的开班典礼,都有财政局长、乡镇主要领导作动员、提要求。在培训师资的选配上,我们采取了两种途径,一是对有师资力量的县区,采取由主管业务科室的骨干力量讲财政支农政策,由专业师资人员讲解财务管理知识和会计核算知识;二是对没有师资力量的县区,我们采取选配具有高级会计师职称的师资巡回授课,既解决了某些站点的师资困难,又提升了培训档次。在授课教师备课方面,我们要求精心准备,精讲实用,老师要准备好课件,尽可能采用投影授课。每期培训结束时,都要进行测试,以确保培训效果。陇县函授站为了确保培训效果,还专门编撰

了财政支农政策问答资料,供学员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财政支农政策。

三、培训形式多样,培训方法灵活

6.财政主要工作 篇六

财政部门履行的会计行政管理职能主要有:

(一)会计准则制度及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和组织实施 会计准则制度及相关标准规范主要包括:企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和会计信息化标准等。

(二)会计市场管理 对会计市场的管理包括:会计市场的准入管理、过程的监管和会计市场退出管理三个方面。会计市场准入包括: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师事务所的设立、代理记账机构的设立等。另,对会计出版市场、培训市场、境外“洋资格”的管理等也属于会计市场管理。

(三)会计专业人才评价主要包括: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会计人员表彰奖励、继续教育。

7.财政主要工作 篇七

一、名词解释

1财政:财政是国家或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与服务的分配活动,2市场失灵:现实的市场机制本身存在固有的缺陷与不足 3外部性:无法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市场交易成本或收益

4纯公共产品:是指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并不会导致任何其他人消费的减少

5收入分配职能:是指财政运用多种方式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调节,以期达到收入分配的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6消费的排他性:指产品一旦被供给,不能将任何人排除在该产品的消费之外 7科斯定理:认为外部性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产权界定不明确或界定不当

8庇古税:通过使卖者支付与每单位产出的边际外部成本相等的费用来实现负外部性的内部化

9公共选择: 指人们通过整治过程来决定公共产品的需求,供给和产量,从而把个人偏好转化为集体决策的一种机制或过程,它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机制

10投票悖论:虽然单个个人的偏好是一致的,但在多数票规则下却得不出一致的集体偏好

11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向企业和个人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支出,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也包括用于进行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12转移性支出:是政府为实现社会公平目标,单方面对居民和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的无偿财政拨款,不以获得同等价值的商品或服务作为补偿,受益者得到财政的转移资金后也不需要返还给政府

13瓦格纳法则: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发展,国家职能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从而导致政府经济活动不断增加,所需的公共支出将不断增加

14财政投资性支出:也称为财政投资或公共投资,是以政府为主体,将其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中筹集起来的财政资金,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一种集中性、政策性投资

15现收现付制:是指以横向平衡原则为依据,以当期正在工作的所有人的缴费来支付现在保险受益人开支的制度 16财政补贴:是指政府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政策目标,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财政分配,向特定的企业或私人提供的无偿性补助支出。

17支付能力原则:政府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的成本费用的分配,要与社会成员的支付能力相联系

18税收收入效应:对消费者表现为国家征税之后会使纳税人的收入下降,从而降低商品的购买量,而居于较低的消费水平。对生产者表现为政府课税之后会使生产者可支配的生产因素减少,从而降低了商品的生产能力,而处于较低的生产水平。19税收中性:不对纳税人的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产生任何影响

20次优税收:是指在满足政府一定收入规模的前提下,课税所导致的效率损失或超额负担最小

21宏观税收负担:亦称总体税负,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家在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过程中,以税收形式集中的收入总额。22公平定价:政府相关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产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 23债务负担率:是指当年国债累积余额占GDP的比例 24债务依存度:反映的是当年国债发型额占财政支出的比例

25李嘉图等价定理:政府支出是通过发行国债融资还是通过税收融资没有任何区别,即债务和税收等价26国债的挤出效应: 在政府的财政赤字,以发行国债的方式弥补的情况下,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减少非政府部门资金的供给,并形成市场利率上升的压力,从而引起非政府部门投资减少的现象

27复式预算:是把预算内的全部财政收支按收入来源和支出性质的不同,分别汇集编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从而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

28零基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对预算收支指标的安排,根据当年政府预算政策要求,财力状况和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需要重新核定,而不考虑该指标以前收支的状况或基数。

29绩效预算:强调预算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是政府部门按所完成的各项职能进行预算,将政府预算建立在可衡量的绩效基础上,即干多少事拨多少钱。

30用脚投票:居民在不同辖区间的迁移体现了对不同公共产品的偏好。假定居民具有迁移的完全自由,那么在竞争性的地方辖区之间,居民出于最大化自身效用的动机,会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地方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与所征收的税收之间的最佳组合,选择他们最喜欢的社区,并接受和维护该辖区地方政府的管理。

二、简答题

1、简述公共产品定义及其特征 定义:具有公共消费性质的产品和服务 特征:消费的非排他性,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

2、财政对农业投资的必要性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财政收入的基础

(2)农业是同时面临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弱势产业

(3)农业内部积累不能满足农业投资要求的客观需求

(4)农业支出项目很多具备正的“外部效应”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

3、分析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

(1)定义:财政通过参与财力分配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职能(2)主要内容:

①调节社会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的配置

②调节社会资源在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配置,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 ③调节社会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3)机制和手段:

①明确政府的职责范围,确立财政收支GDP的合理比重 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

③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

④通过税收政策、政府投资、财政补贴和公债等手段,引导并促进民间投资,吸引高水平外资和强化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

⑤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4、分析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

(1)定义:财政运用多种方式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调节,以期达到收入分配的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2)主要内容:①调节企业的利润水平

②调节居民个人的收入水平

(3)主要机制和手段主要:①规范工资制度

②加强税收调节

③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5、所得课税的主要特征

(1)税负相对公平

(2)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不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3)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经济权益

(4)课税有弹性

6、政府预算原则

定义:政府确定预算形式和编制预算的指导思想与准则

主要原则:①公开性

②完整性

③可靠性

④统一性

⑤性

7、简要分析基础产业财政投资的必要性

①基础设施生产的规模经济性

②资本成本比维护成本和经营成本大得多

③项目建成之前有很大一部分成本须投入(沉没成本高)

④行业的进入和退出成本很高

⑤建设和回收期长

8、简述公共选择的方法论

公共选择定义:人们通过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产品的需求、供给和产量,从而把个人偏好转化为集体决策的一种机制或过程,它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和机制

方法论的三要素: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经济人假设,交易政治观

9、简述社会保险的筹资模式

(1)现收现付制:以横向平衡原则为依据,以当期正在工作的所有人的缴费来支付现在保险受益人开支的制度

(2)完全基金制:当期缴费收入全部用于当期缴费的受保人建立的基金,建立储备基金的目标应当是满足未来全部受保人支付养老的资金的需要

(3)部分基金制:当期缴费一部分用于应付当期受保人开支,一部分用于为受保人建立储备基金,以满足未来保障的需要

10、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要素

(1)经济发展水平(2)经济结构因素(3)分配制度与政策(4)价格因素(5)财政政策因素

11、什么是税制

税制就是税收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政府的税收组成体系及各种征管法令、制度的总称

12、财政补贴的积极效应

(1)财政补贴的含义:①它是政府无偿支出,具有转移性支出的性质;

②财政补贴与商品相对价格变动联系在一起。(2)财政补贴的社会经济意义:①财政补贴可以改变需求结构;

②财政补贴可以改变供给结构(3)正确运用财政补贴:①必须正确认识财政补贴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②财政补贴的运用必须与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机制相适应。

13、次优税收的目标

(1)内在优化税收目标:通过税收自身内部的政策和制度的优化设计,实现税收的超额负担和效率损失尽可能的小;(2)外在优化税收目标:在市场失效和政策干预导致扭曲的情况下,通过税收手段弥补市场缺陷,校正扭曲,谋求效率损失最小;

14、公共定价的含义及定价政策内容

定义:政府相关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产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

定价政策:(1)纯公共定价:政府直接制定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2)管制定价或价格管制:政府规定竞争性管制行业的价格

15、简述拉弗曲线

该曲线在于说明税率与税收收入或GDP之间的函数关系;

对于说明税率与税收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1)高税率不一定会促进经济增长,取得高收入,高收入也不一定需要高税收(2)取得同样多的收入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税率(3)税率和税收收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最有结合虽然在实践中是少见的,但曲线从理论上证明是可能的;

16、简述“瓦格纳法则”

定义: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GDP的比重也不断提高

因素:(1)政治因素:国家职能扩张→政府职能的内在质量提高→财政支出扩大,(2)经济因素:工业化→扩大的市场与市场主体间的关系日趋复杂→要求建立有关的司法和行政制度→财政支出增长,城市化和人口密度问题→外溢性→必须政府解决。(3)此外,把对于教育、文化、娱乐、保健与福利服务的公共支出的增长归于需求的收入弹性。即随着实际收入的上升,这些项目的公共支出增长将快于GDP的增长;

17、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2)垄断(3)不完全竞争(4)外部性(5)公共产品(6)收入分配不公平(7)经济波动

18、政府非税收入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定义:除税收和政府债务收入以外的财政收入,是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的财政资金 具体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型基金等;

通常不包括公共债务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政府间转移支付收入;

19、简要分析社会保险制度的主要特征与功能

特征:(1)覆盖面的社会广泛性(2)参与上的强制性(3)制度上的立法性(4)受益程度的约束性(5)分配上的互济性 功能:(1)公平分配功能(2)社会稳定功能(3)社会补偿功能(4)调节投融资功能(5)平衡需求功能(6)保护和配置劳动力功能

20、财产课税的特征、功能及作用

财产课税是对所有以财产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的统称

(1)课税比较公平(2)具有促进社会节约的效能(3)课税不普遍,且弹性较差(4)对社会财富的存量课税

作为现代国家的三大税收体系之一,部分的弥补了商品课税和所有课税的不足,成为税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筹集财政收入、公平社会财富分配等方面仍然发挥着其他税系无法取代的作用

21、简述税制的构成要素

主要要素包括: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课税标准、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减免税、附加和加成、起征点和免税额、违章处理等。其中,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是最基本要素

22、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有何不同

(1)两者的作用不同。(2)对政策效益约束不同。(3)对微观经济主体的效益约束不同。

23、简述蒂布特模型的基本原理

P250

24、简述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要素

①经济因素,主要指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体制的选择和政府的经济干预政策 ②政治因素,体现在政局是否稳定和政体结构的行政效率两个方面 ③社会性因素,如人口状态、文化背景等因素

25、简述国债的功能与作用 P206

(1)弥补财政赤字(2)筹集建设资金(3)调节经济运行

26、决定国债期限的因素有哪些

27、简述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功能

定义: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也称自动稳定器,指财政的某些制度性安排能够自动促进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无须借助外力就可以直接产生控制的效果

主要表现:(1)税收的自动稳定功能(2)转移支付制度的自动稳定功能

自动稳定器是保证宏观经济正常运行的第一道防线,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熨平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却无法完全消除宏观经济波动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28、简述我国政府预算的原则

公开性,完整性,可靠性,统一性,性

29、社会保障的特征 1)覆盖面的社会广泛性 2)参与上的强制性 3)制度上的立法性 4)受益程度的约束性

5)分配上的互济性

论述:

1、财政资源配置的职能

答题要点:

① 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是指通过参与财力分配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②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

⒈调节社会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的配置。

⒉调节社会资源在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配置,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⒊调节社会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

③资源配置的机制与手段:⒈明确政府的职责范围,确立财政收支GDP的合理比重。⒉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⒊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重点建设。

⒋通过税收政策、政府投资、财政补贴和公债等手段,引导并促进民间投资,吸引高水平外资和强化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

⒌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2、收入分配职能——基尼系数 答题要点: ①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财政运用多种方式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调节,以期达到收入分配的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

②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公平分配,各国普遍使用的公平收入分配的指标是基尼系数,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处于0.3~0.4之间被视为合理区间。我国目前的基尼系数已接近0.5,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是当前我国政府的一项重要的工作。

③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手段:⒈调节企业的利润水平。⒉调节居民个人的收入水平。

④收入分配职能的手段和机制:⒈规范工作制度。

⒉加强税收制度。

⒊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3、税收的重要作用——税赋转移和归宿的一般规律 答题要点:①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易转嫁。

②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③课税范围宽广的税种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税种难以转嫁。④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容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课征的税较难转嫁。⑤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容易转嫁。

三、材料题

1、教材上对我国国债规模的分析(负担率论,程度)

答题要点:①国债规模总量指标。

一、当年新发行的国债规模。

二、历年累计的国债规模,即国债余额。

三、当年到期需要还本付息的债务总额。

②国债规模检测指标。

一、国债借债率;

二、国债负担率;

三、国债偿债率=(当年国债余额/当年GDP)×100%;四,国债依存度。

③对我国国债国模的评析(P208)

⒈从国债负担率看,我国国债负担率维持在20%左右,变动幅度不大。这一指标的国际警戒线一般为60%,从该指标看,我国还存在较大的发债空间。

⒉从国际依存度看,国际上一般以20%为国债依存度的警戒线。除2008年我国国债依存度13.7%在警戒线内外,其余年份均超过国际警戒线,表明我国财政支出过分依赖国债收入,财政处于脆弱的状态,并对未来发展构成潜在的危险。

⒊总体判断。上述评析反映了国民收入分配过分向个人倾斜,财政集中度过低,财政收入的基础 薄弱。今后国债发行规模的过大应建立在增强国家财政汲取国民收入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保持较大的国债规模,又减轻中央财政的债务负担。

2、我国进一步发国债是否会有风险?

答题要点:与上题类似。(笔者坚信题1题2属于你死我活的关系)

3、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发展城保还是农保)

答题要点:①从城乡上分,我国在城市建立了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在农村全面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②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二是辅助社会保险项目。

③农民工虽然其产生和发展来看具有很强的特殊性,但是民工作为工作生活在城市中的一部分,始终把农民工列为一个特殊群体会增加农民工融入社会特别是融入社会的难度。所以关于农民工养老保险的的设置需要走一个中间道路和过渡路线。2009年8月新农保政策的出台为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体系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和时机。政府应该在大力发展城保的同时兼顾农保,同时做好两者的衔接和过渡工作。

4、三农问题、发达国家支持三农的异同 答题要点:缺材料,无解。

5、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我国支持三农的财政措施及其可行性。

答题要点:①财政支出,也称政府支出或预算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需要而进行的各项开支,包括政府向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在内消耗的一切费用的总和。

②我国依据国家职能的不同,将财政支出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五大类。财政支持农业发展属于经济建设费。

③支持措施:在财政支农投入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可行性略(吹吧)

6、个人所得税免税额的分析(2000 合理吗)

答题要点:①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取得的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②个人所得税的作用:⒈可以增加财政收入。⒉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⒊有利于建立税收内在稳定器。

③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属于分类所得税,即对纳税人取得的不同所得采取分项定律、分项扣除、分项征收的模式。以上为基本概念,至于对2000额度的合理性讨论,自己从社会贫富差距角度、调动劳动积极性角度、保障低收入人群角度以及联系当下物价上涨过快,工资水平增长速度滞后的角度谈。

8.财政主要工作 篇八

各市、州环境监测站:

为做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实施准备工作,加强细颗粒物(PM2.5)、臭氧(O3)、一氧化碳(CO)等指标监测能力,环保部下发了《关于申报中央财政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国家环境空气监测网建设项目有关事项的通知》。请相关监测站按照通知要求,编制辖区内城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申报材料,于2012年3月22日前将纸质版(一式三份)和电子版一并上报省站业务室。

一、项目内容

城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能力建设、区域环境空气监测能力建设。具体内容见《国家环境空气监测网建设项目申报技术指南》。

二、申报相关材料

包括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建设方案、申报汇总表、《预算目标管理责任书》(附件2)、《资金承诺函》(附件3)、适用中央补助优惠政策复印件和相关证明材料。

建设方案包括建设目标、依据、背景及现状、建设内容、实施进度、资金筹措方案和效益分析等。建设内容须按照项目申报技术指南确定的建设范围、标准等分期编写。

三、申报要求

本项目三期建设内容需一次性申报。

(一)各级环保部门须如实申报各项目单位现有监测能力和建设运行条件,凡已达到建设标准的不得重复申报。

(二)超出申报范围的项目视同无效。

(三)要确保尽快形成实效,配套建设条件不具备或建成后难以有效运行的不得申报。

(四)不在本次项目建设内容支持范围内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相关仪器设备,地方可根据监测工作需要,自行安排经费开展相关能力建设。

四、报送时间及要求

请于2012年3月22日前派专人将项目纸质(一式三份)和电子版申报材料报送省站业务室,逾期不报视为自动放弃。

五、联系人

联系人:刘文君 赵玉龙

9.财政局财政工作汇报 篇九

目前,我们财政局机关共有?个业务股室和?个二级局(单位);在职干部职工?人,平均年龄?岁。从文化程度看,达到本科学历的?人,专科学历的?人,中专及高中学历的?人;从专业技术资格看,取得高级会计师的?人,取得中级职称的?人。局领导班子由名同志组成,平均年龄?岁。我们这届领导班子,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年轻的一个班子,也是从财税系统基层逐渐成长起来的、业务技能和理财水平最强的一个班子。

从月日我局新班子成立,到今天只有八个半月的时间,可以说新班子刚刚上任,就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一是我县今年被省批准为“扩权县”,二是县委提出了实施“第三次创业”的新目标。从班子成员组成看,平均年龄不足岁,是历届领导班子最年轻的一届,倍受县委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也责无旁贷地肩负起财政工作重任,可以说是任务繁重、责任重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及时提出了“全面提升整体素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服务经济建设大局”的工作思路。在工作中,注重提高领导班子的工作能力,包括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发挥好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新班子上任后对全体干部职工“约法三章”并提出“四项要求”。领导班子不搞特殊化,一般同志能做到的,班子成员必须做到,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不能出现有损财政形象的问题出现。要求全体干部职工清醒认识“扩权县”后财政工作角色的转变,以及我县“第三次创业”工程给每一名干部职工带来的更高要求,要团结一心,同心同德,绝不允许不利于工作的现象发生,绝不允许不利于团结的问题出现。“四项要求”是要求班子成员必须做到的句话个字:严于律己,提高能力,当好表率,顾全大局。

“扩权县”之后,我们从“加强工作纪律,改善工作环境,完善规章制度”入手,将个主要业务窗口股室集中到一楼和二楼两个楼层,实行透明隔断和通透式办公。机关主要业务通过计算机与财政部、省厅、市局互联互通,并实现网上运行,行政权利通过“触摸屏”公开透明,工作效率得以明显提高。同时,根据财政业务特点,采取集中培训和以考代训等多种形式,加强干部职工的业务学习。其目的在于,通过财政干部职工良好的精神风貌、过硬的政治业务素质、高质量的服务水平、突出的工作业绩,来赢得省、市领导的肯定和认可。

在县政府的关心支持和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财政干部职工的积极努力,前几个月的财政工作是比较突出的。从收入完成情况看,—月份完成万元,占全年计划的,提前三个月超额完成全年任务。预计全年财政收入将突破亿元大关。从财力和支出情况看,按完成全年计划测算,全县可用财力亿元,按完成亿元收入测算,可用财力增加万元。在做好收入组织工作的基础上,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的指导思想,以“深化财政改革”为突破口,对财政资金进行整合,体现“集中财力办大事”,特别在新增机动财力的使用上,按照建设公共财政的要求,突出“效益优先,注重公平”。

新班子上任之后,财政部门得到省、市领导认可的工作有以下三项:一是粮食直补工作,今年我县共争取粮补资金万元,全县补贴面积万亩,补贴标准每亩元。为确保“直补”资金应发尽发,使每一个种粮农户都感受到政府的温暖,我局从政策宣传、数据填报、数据核实、资金拨付、款项发放、信息反馈等六个主要环节入手,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有力地推进了直补工作的快速开展,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粮补资金兑现到种粮农户手中。此项工作在全省各县市区中,用时最短、效率最快,而且未出现任何问题,因此得到省厅的通报表彰,多次在全省会议上介绍经验,并得到万元的奖励经费。二是政府采购工作。今年是我县政府采购工作取得成效最为明显的一年,采购规模和采购范围均达到最大化。特别对公共工程项目通过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采购次数为次,采购金额为万元,比预算价万元节约资金万元,节约率为,单项节约率最高为。为保证政府采购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对采购项目进行分类招标,减少采购次数,降低采购成本,实现了规模效益的最大化。通过我局科学、规范、完善的招投标工作,不仅为政府节约了大量资金,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而且为财政支出管理改革做出了新的尝试。三是财政支出管理工作。在公教人员工资发放问题上,国家规定的政策性增资全部执行到位,省政府出台的地方职务津贴人均月增元部分已从今年月份执行,人均月增元部分已从今年月开始份执行。从公用部分的支出结构看:体现公共财政职能,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支出,基本建设、企业挖潜改造和支持农业生产等经济建设支出,均比上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还突出两个支持重点:鼓励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加大城建资金投入。

除去正常业务工作外,行风评议工作也取得优异成绩。在上半年“优化发展环境”民主测评活动中,以分的成绩,在个参评单位中名列第一。

关于后两个月的工作,从大的方面说,就是要抢抓住机遇,奋力开拓,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多种财税政策工具为手段,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积极主动地发挥好公共财政的职能作用。具体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适应乡镇机构改革的新形势,调整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最近,省政府已经转发了省财政厅起草的《关于调整县乡财政体制的指导意见》,我们要充分用好、用活这个政策。前几天,我们已经征求了税务部门的意见,并深入各镇、处开展调研,争取在年底之前拿出具体的调整意见,提交县政府研究。

二是及早安排好××年财政预算盘子。在预算管理改革上,尽管已经开展了好几年,但与省厅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不细致、不规范、不完整”的问题,特别在重点项目资金的安排使用上,随意性大、重点不突出。在一些重点项目建设上,过分依赖财政资金的投入,形成部门办事的主动性不足、积极性不高,无形之中加大的财政支出压力。在编制××年预算时,要以编制部门预算和政府采购预算为突破口,特别要加大城市建设资金的整合力度,既要做到“节约财政资金、部门利益平衡”,又要做到集中财力办大事、保重点。

三是继续加大队伍建设力度,以良好的精神风貌,争取领导的信任和支持。“扩权县”后,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要高标准、严要求,在全省范围内找座标。除去确保完成各项收支任务外,省厅安排的其他各项业务都要保持先进,有评比任务的,在个“扩权县”中必须进入前名,并力争前名。

四是加强与省厅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增加感情投入,争取清河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实际上,在前几个月的工作效果上已经体现出来。—月份,通过加强与省厅各业务处室的交流,争取各类专项资金万元,已经超过××年全年的专项资金数额(去年全年万元)。从争取项目情况看,“扩权县”之后,我局结合农业、经贸、教育、卫生、司法等职能部门,直接向省财政厅申报各种项目个,目前已批准实施、资金到位的有个。有些项目:如革命老区转移支付万元、粮补经费补助、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等项目,都是以前所没有的新项目。最为值得一提的是,经过我们多次向省厅经济建设处反映我县的实际情况,争取财政部对我省追加两个产粮大县项目,一个是邯郸的邱县,另一个是我们清河。此项目实施后,每年可增加财力万元。

以上是我们财政部门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后两个月的工作思路。除此之外,想借此机会,提出两点意见和建议,供领导参考:

一是预算超支的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尽管我县的可用财力非常有限,但是各部门、各单位要钱的呼声很高,需办的事情也很多。建议县政府对申报事项分出“轻、重、缓、急”,根据财力情况分期分批逐步解决,特别对今年后两个月的支出要对部门讲清楚,必须严加控制无预算或超预算支出。

上一篇:重庆大学在职研究生下一篇:二轮专题五公民与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