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学校的工作思路(7篇)
1.实验学校的工作思路 篇一
实验工作思路 师家坪大村幼儿园
创设尊重、信任的园内环境,促进师幼互动、家园互动的关键是教师的观念更新与行为转化,以及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与行为。经过实施师幼互动、家园互动的研究工作,我园在人人参与的基础上,全体教师投入实验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在不断地提高。实验将重点放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师幼互动、家园互动的促进,使尊重、信任的环境落实到实处,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实验工作有以下几点:
一、积极开展教科研工作,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根据我园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开展丰富多样的教科研活动,端正和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解决工作存在的问题,促进教育教学工作。
1、尊重幼儿个体的发展,开展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为幼儿个体发展提供了空间。以前我园各班都尝试开展了区域活动,今后我们将对区域活动进行研究,在材料上遵循幼儿兴趣与学习需要的原则。同一个内容提供不同层次材料,同一材料体现多个目标,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材料可操作、可变化,激发和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给孩子提供积极探索的余地和欲望,体验学习的快乐。在组织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研究自己的角色定位,将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三者有机地结合。注重观察幼儿,写观察笔记和跟踪笔记,分析研究幼儿,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更多地通过启发性语言,环境的设置和材料帮助幼儿,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区域活动中,出现矛盾、问题时,通过让幼儿自主讨论,自己制定建立规则,解决问题和冲突,让孩子们由被动服从变为主动自觉遵守,而且成为遵守游戏规则的捍卫者和支持者。通过区域活动的开展,给幼儿学习提供更多探索学习的机会。这对教师来讲也是一次挑战的机会,相信,老师们在努力学习和教学实践摸索中,能进一步更新观念,转变行为,促使专业水平得到不断地提高。
2、以幼儿为主体,探索主题教学和分科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课程改革之前,我园一直是采取传统的分科教学。以后我们将在《纲要》和姐妹园先进教育理念学习的基础上,对本园的课程模式进行认真地思考和全面的整合,开展主题教学的实践探索。逐步形成新的教育理念——要为幼儿创设自主学习的机会、互动学习的环境,鼓励幼儿在各种学习环境中发现、思考、创作、与他人分享、合作解决问题。首先要在孩子兴趣与需要的基础上产生主题,引导幼儿讨论,引起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好奇心,其次要多方面收集资料、材料和相关的学习信息,丰富学习内容。活动内容紧密结合幼儿生活及其兴趣点,有利于幼儿可持续发展。最后充分利用本园的有利条件(硬件和软件),创设一个尊重、信任幼儿的学习环境,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
3、教研与科研相结合,积极探索创设尊重、信任幼儿的环境方式。
进一步注重教师的观念,行为的转变与落实。通过园本培训、教研活动,继续开展好每人一堂好课活动以及科研方面的理论讲座。针对孩子的实际水平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内容,确定教育形式和方法;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采取个性化教育方法。创设与教育目标、内容相适应的生动情境,以情境的发展与变化为教学活动的线索,采用灵活多样、层层递进的问题情境,引导孩子积极思维,在特定的情景中激发学习和思维。
二、切实做好服务工作,更好地促进家园互动。
一个成功的幼儿园,需要一个信任、合作的家长群体作为后盾,虽然家园互动的研究我们已初有成效,但我们会继续发掘家长资源,仍将家长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全面提升我园的保教质量。
1、继续保持家园密切沟通。
为了进一步帮助家长建立新的教育观念,使家长的教育思想与幼儿园保持一致,以后我们仍将定期召开各班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工作情况,班级具体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知道如何配合老师进行教育等问题。另外,我们还积极做好家长委员会工作,加强对家长委员会的管理,每次家长委员会活动,由园长及家长委员会成员参加,结合家长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将由园长讲幼儿园的保教常规、家园配合的意义、内容、形式和教科研工作,有家教经验的家长讲家庭教育体会和经验,以提高家长的认识、转变观念,帮助家长解决操作性问题。
2、各班继续办好《家长联系栏》。
每两周更换内容,并将资料保存并统一装订。同时,扎实做好家访工作,要求每次家访后,教师及时把家访的事由、教师和家长的意见或建议及达成的共识都做书面的记录。此外,每位老师都必须把幼儿家中的电话号码、父母的直接联系的号码、地址随身携带。同时各班开设“热线电话”,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师的电话号码。进一步方便家长和老师之间的联系,以便及时交流教育体会,了解孩子情况,相互探讨教育方法。
3、搞好家教研究。
进一步主动探索家长工作的新形式,努力发挥家长在幼儿园管理和教育中的作用,让家长在幼儿园的各项工作中承担多重角色:组织者、参与者,开展多种活动,如家长助教、开放半日活动、亲子活动等。
2.实验学校的工作思路 篇二
一、适时调整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细则, 满足学校教育的实际需求
《意见》指出, “中小学实验室数量和面积要基本达到《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要求, 以满足学校实验教学需要。”“仪器设备的配置要以《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细则》为基础, 以满足学校实际需要为原则, 采取必配、选配、定制、自制等方式实现。”
办学条件标准、教师基本功标准、学科学业质量标准是北京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保障。办学条件标准是市区两级教育装备部门的核心工作。2005年, 市教委等部门发布了《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 (以下简称《标准》) 。2007年, 出台实施细则, 进一步细化各项指标体系, 对“什么样的学校是一所硬件达标的学校”作了明确回答。2009年, 对小学和初中办学条件标准细则作了修订, 主要在大量调研, 广泛征求方方面面意见的基础上, 将部分必配调整为选配。《标准》不是封闭的, 是需要不断进行调整的, 按北京市教委要求, 今后每隔3年左右要调整一次。
1. 基本思路
一方面按照新课程标准, 认真分析教材和课程对教学仪器设备的需求, 加强标准细则的基础研究工作;另一方面, 加强新技术新设备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研究论证工作, 分步骤调整现行的办学条件标准细则。
2. 主要举措
(1) 2011~2012年完成小学、初中、高中办学条件标准细则的研究与修订工作。目前, 市教育技术设备中心已经与市教研中心、首都师范大学相关院系共同完成了高中和初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细则的研究与修订, 形成了研究成果。2011年, 将在市教委的领导下, 以研究稿为基础, 完成高中办学条件标准细则的正式稿, 满足高中课程改革对新仪器新设备配置的需求。初中和小学标准细则将适时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将以项目形式加强中小学实验室、专用教室配置研究, 从专用教室环境设置, 实验室功能布局的合理性, 师生使用的便捷性等方面研究配置规范, 丰富和补充学校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内容, 满足教育教学的不同需求。
(3) 开展新技术新设备对教育适切性的研究论证工作, 开展标准内设备和标准外设备的调查研究, 在市区两级建立新设备的使用与论证联动机制, 对教育效果好、广受欢迎的新设备适时引入标准。尽管这项工作做起来有难度, 但非常有必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又指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 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这就是技术革新教育问题, 信息化的物质基础是大量装备工作, 装备战线上的同志肩负的担子更重了。未来10年, 北京市将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加强服务、提升效益”的原则, 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 完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 充分利用现代新技术和丰富的数字资源,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探索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新技术新装备如何引入教育教学中, 如何贴近一线用户, 加强对需求、供给和要素配置的研究, 2011年, 市教育技术设备中心将启动这项工作, 形成北京市教育装备研究论证专家团队, 尽快形成目前学校、区县配置许多“标准外”新设备的较强的指导力。
二、制定实验室管理规范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完善办学条件管理系统网络版, 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和精细化
实验室是学校基本的办学条件之一, 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实验室应成为学校进行素质教育、开展实验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和科学启蒙园地。
实验室建设工作, 指实验室建设、配置、管理、使用以及论证实验室能获得有效利用的相关研究、培训和评价工作。
《意见》指出, “市教委将组织相关部门, 结合新形势下实验教学的发展特点, 制定本市中小学实验室管理规范。”《意见》还指出, “市教委将在全市建设一批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的先进校, 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 整体提高全市中小学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水平。”
北京市中小学实验室管理自从20世纪90年代开展全市实验教学普及县活动以来, 一直没有正式出台制度, 可以说北京市实验室管理长期以来无章可循, 不能适应新课程要求。
1. 基本思路
广泛调研, 形成项目推动。结合学校视导工作, 吸取鲜活经验, 分别形成制度规范送审稿和管理评价标准送审稿, 批准后实施。
2. 主要举措
(1) 制定“中小学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制度”。这项工作2010年已经立项, 将从实验室仪器存放管理、账目管理、教学流程管理等8个方面提出管理要求。这个项目现在处于研究阶段, 2011年6月底将完成项目研究工作;从下半年开始, 在基教二处的组织下, 联合教研部门, 在全市开展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视导工作, 总结、分析学校的做法及经验, 结合项目研究成果, 形成切合实际的规范制度, 使实验室管理有章可循。
(2) 2010年将立项申请中小学实验室规范化管理评价标准;2013~2015年, 在全市开展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先进校评比工作, 引导和促进全市中小学实验室的管理更加规范化、精细化。
需要说明的一个问题是办学条件管理系统网络版研究推广问题。《意见》指出:“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学科教师要及时向学校反馈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 并向学校提出合理化建议。”
按市教委的要求, 网络版的完善及功能技术改造正在进行中。我们与教研部门教学活动模块的具体细化研究, 希望在2011年完成。我们一定千方百计为学校教师简捷操作提供客观条件, 最终达到使学校、区县和市里通过网络版及时了解掌握资产的入口、过程和出口情况, 了解掌握实验室以及仪器设备使用状况, 了解掌握仪器设备质量的反映。
三、建立市区培训机制, 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意见》指出:“装备部门要配合师训部门加强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培训, 促进实验室管理人员对学科教学内容的了解、对实验操作技能及新仪器新设备的使用技能和管理能力的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要纳入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逐步实现实验室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培训应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之中, 每年应接受不少于40学时的市、区两级业务必修培训;有实验教学任务的学科教师在每年的继续教育学时中要有一定时数的实验操作和实验室管理的业务培训。”
经过前几年的努力, 北京市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基本达到标准化, 初中建设工程已于2009年完成, 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计划也将于2012年完成。现在最核心的问题是使用问题。“建配管用”, 前面3个字做得再好, “用”得不好, 一切白搭。
用得不好, 原因有许多。抓实验室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 这是应用的关键所在。市教委已明确将实验室管理人员这支队伍的培训责任交给市区两级装备部门了。全市中小学有10万名左右的教师, 其中有3000多名专兼职实验室管理人员 (过去称为实验教师) 。这支队伍的素质如何非常关键。可以说, 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实验功能的发挥和建设发展水平。长期以来, 实验室管理人员作为学校的教辅人员, 不受重视, 许多学校将老弱病残或不能胜任教学任务的人员安排到实验室工作, 无形中导致了恶性循环, 管理水平不高, 使用效益得不到发挥。实验室管理人员又是一个特别的群体, 既要懂教学, 又要懂技术, 还要懂管理, 并不是有的同志印象中的什么人都能胜任。而这类人员, 几乎没有对口的专业毕业生, 大多数是在岗位中学习锻炼成长起来的。
市教育技术设备中心与各区县装备部门联动, 依托北京市教育学院、首都师范大学, 自2006~2008年以来开展对2650名学科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 就新仪器新设备使用技能进行了培训, 覆盖了900余所中小学校 (重点是农村学校教师) 。自2009年以来, 每年又对小学科学教师实施了技能培训, 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2011年以及今后几年, 仍应加大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
1. 基本思路
注重抓住4个环节:一是合理的课程设置;二是富有经验的教师团队;三是“实践教师”务实指导与沟通交流;四是市、区两级的科学分工。总结经验, 探索路径, 建立市区培训模式。
2. 主要举措
2011年将全市中学理化生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疑难实验、效果不明显的替代实验、仪器设备维修和维护、实验室管理等内容开展培训, 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对学科教师开展实验教学的协助和支持水平。计划培训360人。并以这次培训为试点, 探索市区两级开展培训的模式, 形成市区两级不同的培训对象、内容及模式。
今后几年, 将针对办学条件标准细则中存在的仪器设备、各学校都已配置但未使用、未开展教学活动的仪器设备展开技能培训。如音乐、美术、劳技、地理历史、通用技术等课程存在大量未使用的设备展开培训。
还将同时开展部分学校校长参加的以实验室建设为主题的考察交流活动。
四、加强质量监督检查, 确保实验仪器安全、有效
《意见》指出, “装备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仪器设备的研制开发、产品选型和质量监督检查的工作力度, 对集中采购的仪器设备实施抽查检验, 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仪器设备, 要进行信息通报, 保证性能优异和质量优良的仪器设备进入学校。”
实验仪器设备是教学资源、是以实物方式呈现的教材, 不同于通用的办公设备和工具, 具有特殊的教育属性, 所以, 实验仪器设备质量的安全性、科学性和耐用性尤为重要。但实验仪器设备品种繁多, 价值相对低廉, 市场准入门槛低, 质量检验难度较大, 从而增加了政府采购难度。根据教育部教育仪器研究所不完全统计和分析, 全国部分传统的实验仪器质量在2000年以后开始有些下滑, 存在质量低的原因, 有教育技术装备生产经营企业自身的经营思想和质量意识问题, 有标准不完善和执行不力问题, 也有采购渠道及评标专家专业水平问题, 还有质量监督体系不完善问题。
实验室仪器设备质量事关师生生命安全, 事关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目标能否实现的重大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各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产品质量监督工作。”“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和其他国家机关有包庇、放纵产品生产、销售中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的, 依法追究其主要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各级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和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庇、放纵产品生产、销售中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 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长期以来, 北京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还缺少包括实验仪器设备等在内的教育产品质量监督规范性要求。装备部门应当履行职能、积极作为, 落实好企业引导鉴定、标准制度执行、政策保证招标和验收、完善质量监督体制等各项工作, 教育装备质量才有保障, 教学质量才有保障。
1. 基本思路
深入调研, 摸清情况, 向财政部门汇报, 落实质量监督各项工作。
2. 主要举措
2 0 11年工作重点是以质量安全为主题的调查摸底。今后几年, 继续开展对直接影响师生人身安全及健康的实验仪器设备进行梳理, 送检测机构检测, 通报检测结果;继续开展由教学仪器相关企业相关人员及装备部门负责此项工作的同志参加的质量安全培训会;研究制定我市教育产品质量检测实施办法等质量监督规范性要求。
五、关注实验室建设改革的种种探索, 搭建信息共享相互借鉴平台
《意见》对实验室建设改革方面的种种探索, 采取包容和鼓励态度, 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探索建设特色实验室”;再比如“实验教学有特殊需求的学校可以根据学校教学和研究的实际需求进行特殊配置。”等。关于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谈到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丰富的数字资源,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时强调, “鼓励师生探索新型教学模式, 开展网络调研, 提高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近几年, 市教育技术设备中心采取项目推动方式, 先后就“高中通用技术、心理咨询室、历史、地理、语文、小学科学专用教室配置研究”做了一系列研究项目, 选择不同类型学校建立样板间, 验证配置研究的适用性, 再发布信息。
2011年主要对学校教室产品环境设备、手写平板电视, 小学静电仪器进行试点配置并评估。
再有, 近几年, 学校出现了许多实验室建设改革的探索, 比如北京市十一学校, 将实验室与教室融为一体、在校内统筹管理使用的尝试;北京市京源学校的“尽”实验室、“进”实验室、“泡”实验室、“出”实验室策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附属中学开放实验室、一室多用以及开展领导和教师的装备培训等鲜活的做法值得借鉴, 再比如通州区教育技术设备中心开展的“新技术进课堂课题研讨”等系列活动的做法也值得相互借鉴。
1. 基本思路
鉴于北京市基础教育装备事业仍处于改革发展之中, 装备部门的同志应强调包容意识、少些评头品足。相反, 需要有宽容心态、鼓励学校大胆探索, 并且自身也应当主动作为, 积极融入学校主流业务之中。
2. 主要举措
继续举办教育装备部门工作人员培训班, 开展主题培训与交流活动。
通过多种渠道, 宣传积极探索信息, 组织一线教学同志参加专题研讨会、观摩会等。
3.学校自制实验器材和教具思路研究 篇三
关键词:自制:实验器材:教具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3)5(S)-0011-2
自重庆进入新课程改革之后,市内不少中学物理学科都切合自身实际,结合新课程标准制定出了不同的教学模式,比如南开中学的“高效课堂”模式,巴蜀中学的“333课堂”,均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可随着教学的深入,有一对矛盾日益凸显出来。现行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社会对国民素质的要求,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要构建以科学探究为主体的学习过程,要运用信息科技,提高教学效能。而在旧教学大纲(指“2000年版”甚至“86年版”)的框架下设计制作的许多教学实验器材和教具已经不能完全实现新课程标准的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在“普九、普实”工作的推动下建立起来的全国各学校千篇一律的实验装备和教学器具也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弹性化、特色化、个性化、人性化、生活化教学理念的要求。
如何使教育教学工作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最好的发展,实现素质教育倡导下的教育目标?如何形成我们自己特色化、个性化、人性化、生活化的教学?我们认为对教学实验器材和教具的开发研究是实现以上目标的突破口之一。因此学校结合自身特点,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在自制实验器材和教具上做了很多尝试。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逐步总结出以下几条思路。
1.根据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需求自制实验器材和教具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的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与传统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相比更注重个性化、人性化和生活化。对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特点进行分析,把握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需求,自制有针对性的教学实验器材和教具可以更好地实现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目标。比如,一幅师生自己拍摄的空气污染或河流污染的照片就可从环保、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用一根直尺做自由落体运动来测学生的反应时间就可激发学生学习和运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兴趣。一瓶用吸过的烟的过滤嘴泡制的有毒液体就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吸烟有害健康的道理。
2.对现有实验器材和教具进行改进、组合、延伸和扩展
中学阶段各学科,特别是理、化、生等自然学科,其学科知识结构和体系发展了多年已经较为完善。很多现有实验器材和教具都设计得较为科学,现有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也大都能够实现相应的教育教学功能。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不能把这些传统的好的实验给丢掉。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实验器材和教具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也有一部分实验器材和教具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就能适应形势的发展,甚至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对现有器材和教具进行改进、组合、延伸和扩展,以求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是实验器材和教具开发的又一思路。
比如,平抛竖落仪是一个学习平抛运动规律的好实验器材,但是平抛竖落仪体积较小,用在分组实验中还比较适合,用在课堂演示就偏小。因此我校有的教师就将教室里配置的视频展示台与平抛竖落仪组合,将整个实验过程投影到屏幕上方让全班同学观察。又有教师进一步创新,用两只足球来代替平抛和竖落的两个小球。让一个同学捧着一球,教师两手夹一球,师生二人靠近组成一具“真人”版、放大版的平抛竖落仪来做这个实验,取得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3.利用新技术、新手段自制实验器材和教具
如今,信息技术已走人中学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中。教师们大都能熟练地使用信息技术设备来辅助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用来辅助教学的PPT幻灯片、动画、视频、音频等都属于教具。
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也使我们的实验技术和手段得以革新。上海等课改区已经为学校配备的DIS数字化信息系统(digital information system)就是信息技术结合各类传感器在实验教学中的运用。也有专业公司利用信息技术开发了各类学科的仿真实验室。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只要教师肯开动脑筋,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制作或改进实验器材和教具。比如,在数码摄录像时代之前要想得到一幅频闪照片是相当的困难,而现在只需一台普通家用数码摄像机(或带短片录像的数码相机)和一台安装有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的电脑就可以在几分钟内制一幅频闪照相图片出来,操作熟练的教师甚至可以在课堂上现场制频闪照相图片。
其它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也为我们提供自制实验器材和教具的切入点。比如,用激光光源玩具就可以自制多种光学实验器材和教具。超声波、微波、红外线、传感器、无线电通讯等在现代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运用都能为教师自制实验器材和教具提供相应切入点。比如本课题的主研教师之一蒋彬老师就将手机装入一密封的铁皮饼干筒,然后用其它手机拨打该手机而打不通的演示,生动演绎了电磁屏蔽现象。
4.灵活运用日常生活用品及玩具自制实验器材和教具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育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现代科技。利用日常生活用品自制实验器材和教具就可以达到这一要求。比如我们在讲静电屏蔽时就给学生展示几截有屏蔽层的网线和电缆,讲电路时展示两张废旧的主板,这样灵活的展示,不会花费太多的精力,却让我们的课堂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本课题的主研人员之一羊自力老师爱好摄影,他在讲光的偏振时就把两张照相器材PL镜(偏振镜)扣在一起,旋转观察自然光在第一张PL镜处起偏后以不同的偏振方向透过第二张PL镜光线的强弱变化。既讲清了光的偏振,也让学生学习了一定的摄影知识。
现在的玩具设计精巧,包含了很多科技元素。对于有意识的教师而言,只要稍稍留心就可以利用玩具来自制实验器材和教具。有的玩具甚至可以直接作为教具,比如有一种用很细的塑料丝扎在一起,底部插在一个发光装置上、一通电塑料丝的顶端就发亮的玩具就可以用来阐明光的全反射及光纤通信原理。
5.将他人设计或思路转化为实物
设计是开发实验器材和教具中最为关键的步骤之一,将相应的设计制成实物也是实验器材和教具开发的重要步骤。如果其他人设计了某种器材或教具,我们觉得很有用处,完全可以按照他人的设计将这种器材或教具制作出来,用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主办的《教学仪器与实验》的“实验园地”栏目就经常刊登各地教师们自制实验器材或教具的方案。我们可以鼓励教师们对这些信息加以收集,找出其中容易实现又对教育教学有帮助的方案,将他人的设计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实验器材或教具。在网络上也能够找到很多这种设计方案。因此,课题组认为将他人公开发表的设计或思路转为实物是我们自制实验器材和教具的一条重要途径。
学校的这些尝试对践行新课程理念,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实践、团结协作能力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诚然,关于自制实验器材和教具的思路肯定还有很多,我校还将继续探讨研究下去,以期取得更多的成果。
4.学校工作思路计划 篇四
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020年学校工作思路计划
根据*****2020年工作要求,结合我校教育工作长远发展目标,特制定我校2020年学校工作总体思路及计划:
一、坚持一个中心:教学
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两个目标中间还有一个过程——上好每一堂课。学校提高教育质量以教学为中心。
二、调动两个积极性:教师学习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积极性
时下是一个全民阅读、全民学习的时代,也是一个教师好好学习,学生天天向上的时代。
三、协调好三个关系:学校、家庭、社会
只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提高,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四、做到四个“明确”
1、明确管理范畴
德育管理、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安全管理、财务管理、校园管理等。
2、明确班子职责
明确各班子成员的工作职责、工作项目、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和工作时间。
3、明确办学理念
在以“善”为校园文化的基础上,学校明确了“育善美学生”、“做善教教师”、“办崇善学校”的办学理念。
4、明确工作目标
每学期初,要制定好长期工作目标,短期工作目标,各项工作计划等,并经教师大会通过付于实施。
五、采用五种方法
1、民主管理:注重发扬民主,大事要事通过全体教师;
2、制度管理:以制度约束人,用制度管理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3、常规管理: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学习习惯,出色地完成学校的常规工作;
4、规范管理:学校工作统一部署,统一要求,档案资料统一格式,分类装订,专柜存放,专人管理;
5、奖惩管理:完善《教师绩效考核分配方案》等。
六、加强六方面管理
(一)加强德育管理:
1.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落实班主任培训和考核,开展好每月一次的班主任培训工作,落实好班级过程的管理,奖惩结合,建立激励机制。
2.组建家长委员会
组建家长委员会,完善家委会工作职责,开展常规工作,借助家长的力量进一步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3.开展好德育活动
(1)通过开展仪式、纪念日、少先队活动等教育,做好传统节日的纪念活动,提升中小学生道德素养。
(2)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分时段、分学段,分序列开展品格教育。
(3)通过家校协作、家校共育、邀请相关专家到学校等活动,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共育。
(4)高度重视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5)对学困生、贫困生、单亲留守等特殊群体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轨迹,从而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6)尝试对学校的部分图书角进行开放式管理,引导更多的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去阅读,让他们爱上阅读。
(二)加强教学管理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重视开展音、体、美教育,保证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完善教学常规检查、考核评价制度
落实教师课前候课,严格遵守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不缺课的上课纪律。学校要进一步加强课堂常规、出勤、候课、课程计划等教学常规的过程管理,坚持做好检查与考核结果的通报与运用,分管年级领导每周听该年级随堂课至少1节,以了解教师的讲课和学生的上课情况,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提供依据。
(三)加强教师管理:
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用典型引领人,用制度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教师要做到关爱每一个学生,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等,以提高学生及社会对教师的满意度。
(四)加强教研管理:
1.加强教研管理
继续开展集体备课制度,进一步规范“一周一活动一讨论”的教研活动,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示范作用,以“师徒结对”工程为依托,通过汇报课、示范课和参加各级各类的竞赛活动,加强外出学习培训的管理,探索引领好的教学方法。
2.搞好区域联盟
抓好区域联盟,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届时将选派领导干部和中青年骨干教师跟岗学习,促进教师快速成长。
3.加大科研力度
继续深化课题的研究工作,认真收集、整理过程性材料,写好结题报告,做好结题工作。
(五)加强安全管理
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预案,加强安全知识教育。
1.落实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强化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
2.经常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切实上好安全知识课。
3.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
4.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上级疫情防控方案,严格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工作流程,特别做好当前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细化分工,落实责任,对教职工进行卫生防疫知识培训,做好卫生防疫的物资准备。
5.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坚持值周领导安全值日制度,坚持节假日值班值守制度,加强各种逃生演练活动,提高应急避险能力。
6.抓好维稳工作,制定应急预案,保证稳定大局。
(六)加强后勤管理
做好食堂、宿舍食品等安全保障工作,严肃财务纪律,杜绝乱收费,依法落实
“两免一补”和“贫困生补贴”政策。认真执行财务预决算制度,核实新校区财产登记管理工作,建立校产保管、维修、赔偿制度,加强水电管理,精打细算,开源节流,节约开支,坚持校务公开,提高学校经费的使用效益,将有限的资金投入教育教学之中。
****************小学
5.2012学校工作思路 篇五
一、工作目标
2012年是实施教育“十二五”规划的关键年。根据王局长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我校确立今年教育工作的目标是: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内涵发展为重点,以创建特色示范学校为抓手,深入做好寻标、对标、达标、夺标四篇文章,凝心聚力,争先创优,努力实现我校教育新跨越。
二、具体工作思路和措施
具体要抓好一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以提升质量为核心,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实施水
平。要坚定不移地抓高效课堂。抓好推门听课、课堂高效、低负高质三大类典型的培养,积极推进高效课堂示范校创建活动,在我校形成教学改革新高潮,形成我校课堂教学特色。要坚定不移地抓四项活动。重点借助创建示范校、办好三大节(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抓好系列赛三个载体,推进活动深入扎实开展,争取学校有特色,班班有特色,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形成本校的办学特色。要坚定不移地抓学生管理。以创建学生管理示范校为抓手,重点围绕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和解决办法。要坚定不移地规范办学行为。继续加强学校课程实施、质量评价制度完善、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在倡导
质量立教、质量立校的同时,引导教师把精力用到提高课堂效率上,用到改进教法、学法上,坚决克服靠增加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成绩的倾向。
(二)是以提高素质为目标,突出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管理考核机制,进一步引导在全校树正气,激发干部教师工作积极性;通过完善培养培训机制,抓好学校青年干部,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和学科带头人四支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三)是以后勤保障为依托,着力构建平安和谐教育。围绕后勤管理示范校、安全管理示范校创建活动,重点抓好校园安保、食品安全、财务管理、校车配备四方面工作。还要重视校园环境整治,进一步做好校园绿化美化工作,争创花园式单位。
(四)是以学前教育为重点,推进教育统筹协调发展。抓好幼儿园的建设、提高幼师待遇、学前教育管理三项工作,提高我校学前教育的办学水平。
6.学校工作思路 篇六
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各项工作,紧紧围绕“生态、科技、创新、质量”的办学思路,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不断创新管理机制,狠抓学校文化建设,扎实常规管理,强化教学研究工作,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凝神聚力:围绕学校办学思路,使全校师生团结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朝着共同的发展目标不断迈进。
2、管理体系:建立完善合理规范的管理体系,在管理中坚持实效性、时间性和规范性原则,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实在做好各项工作。
3、队伍建设:要打造好管理队伍、教师队伍和学生队伍三支队伍,凝聚全校之力抓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素质的提升。
4、教学工作:结合学校和教师的教学实际,深入开展生本教育实验,真正做到充分相信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5、文化建设:通过不断地积累逐渐形成自己的学校文化,并实现以文化来引领教师和学生发展并实施学校管理。
6、安全工作: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预案,定期开展安全演练活动,不断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
三、工作措施:
(一)抓好师德建设。
1、明确师德建设的目标要求。以《淄博市教师职业道德“十不准”》为基本要求,使教师甘于淡泊、无私奉献。要树立高尚师德的榜样和身边典型的榜样,形成良好的学校风气,使老师做到爱岗敬业、团结协作。
2、形成师德建设制约、激励机制。建立系统完备的师德评价体系,形成师德目标的导向机制。全过程实施民主评价,形成师德建设的制约机制。师德评价与师德教育和管理相结合,形成师德建设的激励机制。建立学校师德建设民主监督小组,负责对学校师德建设开展情况和教师师德表现进行监督,定期听取学生和家长等各方面的评价意见。
3、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形成优良师德风范和育人环境。
(二)完善民主管理。
进一步修改完善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细则和班主任工作考核细则,尽量公正实在地评价教师工作绩效。落实有关检查监督奖罚制度,激发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积极性。成立学校民主管理工作委员会,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民主管理委员会应行使民主监督职能。对学校制度的建立执行、重要事项的决定、重大开支项目进行监督。同时作为常设机构应及时反映教师的意愿,密切学校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联系沟通,并参与诸如考核评优等的执行过程。民主管理委员会的成员由全体教师投票产生,要能代表教师的意见,反映教师的心声。对校长和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进行监督并提出意见。教职工代表大会应成为学校的最高权利机构,应定期举行。对于学校的制度改革、重大事项等均应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后再执行。
(三)强化管理队伍。
进一步加强行政队伍建设。各管理人员要继续带头践行“科学发展观”思想,与时俱进,依法治校,自觉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
(四)提升团队管理。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培训力度,着力打造一支品行好、能力强,工作踏实、乐于奉献的班主任队伍。健全和完善班主任岗位职责、考核评估激励机制,坚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公正、客观地衡量班主任工作,鼓励班主任主动认真的开展工作。
加强少先队工作。以开展各种活动为契机,加强少先队工作。积极试行学生自我管理,完善少先队的监督管理队伍,提高学生自制的程度和水平。
(五)培养教学骨干。
帮助老师分析自身的特点和问题,找到发展目标和方向,并坚持下去,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定期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让教师经历课前设计、说课讨论、修改设计、教学实践、集体评课、教后反思、教学改进等过程,并对教学过程进行录像。让教师发现自身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开展读书交流和反思活动。为老师配备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每周开展读书活动,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利用博客等网络平台,随时记录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反思,实现教师专业成长。
(六)打造高效课堂。
以开展生本教育实验为切入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指导,结合学校和教师教学实际,打造适合自己的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真正更大程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好学,进而打造高效学习的课堂。
(七)培养学生习惯。
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教育主渠道作用,充分利用班队会和晨会,结合班级实际,适时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教育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活泼多样。学生的培养坚持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文明礼貌教育为核心,以爱心教育为特色,坚持不懈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通过开展晨诵和大阅读活动,使学生多读书,养成读书的习惯,并让读书成为生活的一种方式,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八)开展教学研究。
开展教学研究是教师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梯,每个教师都要确立“人人都是学习者”和“人人都是研究者”的理念,将课题研究落实在每一堂课、每一次教学活动中,用科研指导课堂教学,从课堂实践中积淀研究资料,逐步向科研型教师发展。
组织教师开展“教育教学随笔”、“教育教学论文”等收集、整理工作,指导教师做好各课题的实施工作,做好过程性资料的积累、提炼及阶段性成果的推广工作。建立教师的业务发展档案,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
加快信息技术教育平台建设,加速信息化步伐,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优势,为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提供助力。
(九)做好后勤工作。
学生安全教育始终是我们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牢固树立学校安全重于泰山、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下大气力全面提高安全工作管理水平和应急能力,尤其要把学校防火安全、交通安全放在突出位置。要把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内容之中,全面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文明、安全的良好环境。
后勤工作主旨是确保师生安全,服务教学,提高质量;要节约能源,减少开支;要爱护校产,妥善保管,及时维修,勤俭办学。
严格财务管理制度,财会人员要当好学校领导的参谋,帐目做到日清月结,做到账物相符,收支平衡,开支合理,每月向校长报告一次收支情况。要继续严格执行“一费制”的收费制度,切实减轻学生家长的负担。收费标准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十)积淀学校文化。
7.实验学校的工作思路 篇七
一、学校基本状况与培训工作回顾
秦安县农机学校是经原省计委、省农机局投资, 按秦安县委 (1980) 56号文件通知, 于1981年正式建立起的农机培训基地, 是属县农牧局归口领导管理的科级事业单位。学校占地共计544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1760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26万元。现有教职人员20名。在教师队伍中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17名 (包括工人在内) , 在教学人员中已获得本专业技术职称的13名, 其中高级工程师的1名, 工程师8名, 助理工程师4名;经省农机局考试和资格审核颁发拖拉机驾驶培训教员证和教练证的教师有5名, 培训规模150人/次。1990年3月由省教委、省农机局联合发文, 将学校正式列入国家成人教育序列。1991年4月受到农业部农机化司的通报表彰, 为全国“四有”机校之一。
学校自建立以来,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走过了近30年的风雨历程。建校初期, 农村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主要形式的农村经济体制, 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 完全打破了原国家和集体两种公有制的格局, 国家同时出台了允许农户个体和其它形式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统一的购机政策, 农机经营向农户经营转变, 农机培训工作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培训对象由原集体按政府部门指派转为农民自主参训, 培训经费由原来财拨变为农民自理。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 在天水市具备办学条件的北道、秦安承担全市的拖拉机驾驶员培训任务, 学校按照省、市、县农机业务主管部门出台的改革政策文件精神, 农机培训实行了有偿服务。此时, 由于小四轮拖拉机各县增加很快, 无证机手增多, 黑车黑驾现象严重, 市县农机主管部门领导为了提高机手的操作驾驶水平, 增强机手的法制观念, 提高机手持证率, 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频次, 对农机学校的培训工作高度重视, 每期培训期间市业务主管部门领导亲自来校督促检查和指导工作, 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农机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1996年以前每年培训量达4期400名以上, 全县近3000名90%的无证机手得到了培训, 并取得驾驶证件。1997年以来农民购买小四轮拖拉机在数量上呈下降趋势, 蓬勃兴起的农用三轮运输车取代了原小四轮拖拉机农运作业量, 全县小型拖拉机截止目前下降到2400多台, 小四轮拖拉机驾驶员年培训量不足100人, 而全县农用运输车拥有量超过3000辆以上, 学校培训农用运输车驾驶员累计达1900人次以上。综上所述, 农机培训工作二十多年来, 在改革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克服困难中积极努力, 并做出了一定成绩。
目前农机培训工作的现状是管理体制僵化, 农机部门整体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社会知名度不高, 学校所具有的内部潜力尚未充分开发和挖掘出来, 单一的农机手培训业务范围不大, 跨行业培训渠道不畅, 培训面狭窄现象未能改变, 学校缺乏自主权和应有的活力等, 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因此, 为了加速农机职业教育工作的迅速发展, 强化服务功能, 及时适应发展变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需要, 地方政府部门领导要充分对农机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发挥主导作用, 大力开展行业人才资源预测, 制定行业教育计划, 统一指导行业职业教育工作, 在进一步完善培训机构的同时, 采取积极有效措施, 把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办成人力资源开发、技术培训与推广、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扶贫开发服务的基地。同时县级农机学校要抓住机遇, 积极主动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领导多次报告和反应农机成人教育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和疑难问题, 并积极争取地方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 将农机成人教育工作真正列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 建立健全和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管理机构, 推动农机培训工作的进一步发展。2006年县委县政府已出台了对职业培训机构进行资源整合的方案, 决定对县职校、农机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农广校、培训中心进行资源整合, 建立起秦安县职教中心, 这一决策的实施必将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 建立起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培训基地, 在进行跨部门与行业的职业培训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农机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㈠学校缺乏活力, 农机培训管理体制不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县农机学校建立于经济体制改革初期, 其业务工作是受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指导, 在地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运作。学校在农机培训工作中为当地农村培训了一大批掌握农机实用技术的专业人才, 并在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在振兴农村经济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由于长期以来学校管理体制一直延续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 随着形势发展变化, 政事不分现象体现的较为明显, 由于学校尚未引入竞争机制, 校长负责制流于形式, 校长调动频繁, 教师队伍不稳定, 教职人员吃“大锅饭”现象突出等问题严重挫伤了教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僵化了学校的管理体制, 使学校缺少必要的发展动力与活力, 并制约着农机学校职业培训工作的自我发展。
㈡财政投入不足, 学校办学基础条件较差学校要发展, 就必然要有发展经费。但自建校以来国家和地方很少给予农机学校发展经费, 加上学校的农机培训属无营利性质的为农服务工作, 所收取的资格培训费只用于正常培训工作费用支出, 仅能维持现状。教师老化的专业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简陋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设备、陈旧的教学方式和落后的教学手段、教学基础薄弱的实际得不到彻底的改变等问题, 对多层次、多方位举办职业技术教育影响极大, 严重缺乏办学经费是制约农机学校发展的主要因素。
㈢拖拉机经营户逐年减少, 培训生员严重不足自1996年以来, 秦安县农用运输车发展迅速, 数量猛增, 由农用三轮运输车取代了小四轮拖拉机, 加之油料上涨, 拖拉机从事农田作业政府补贴经费不足, 使其经营户入不敷出, 致使全县拖拉机拥有量逐年锐减。据调查, 1996年底全县拥有大中小型拖拉机3200台, 而目前的拥有量不足2400台, 因此从事拖拉机培训由于生员不足而在低谷中徘徊。但农用三轮运输车在1996年~2004年由农机部门管理的情况下, 培训工作由学校承担, 弥补了生员不足的状况。2005年开始, 将农用运输车的培训管理移交公安交警部门, 学校培训工作由于培训渠道狭窄, 在多渠道办学受到主、客观因素条件限制的情况下, 农机培训工作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
㈣学校教职人员结构不合理, 教学人员专业技术整体素质不高按照农业部“四有”机校对教师队伍的要求, 教学人员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应占90%以上, 其中具有农机专业中专以上学历的教师应达到全校职工总数的60%以上。根据我校目前现状, 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从事农机教学的教师7名, 其中有农机专业的教学人员3名, 仅占教育人员43%。在2004年参加省农机局统一组织全省农机教学人员考试并取得理论、教练合格证的7名教师, 已调出2名, 现只剩5名。从现有教学人员本身来看, 教师很少接受正规专业技术再教育, 知识老化现象严重, 由于相当一部分人员缺乏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 因而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表现的较为突出。
三、发展思路
㈠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强化农机培训教育机构, 进一步完善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的体制农机化的主战场在农村, 农机培训的对象是农民。立足农机, 面向农村、面向市场, 服务于农民的方针是农机学校一贯坚持的办学宗旨。农机培训机构对农机成人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县级地方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要在发展职业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 重点办好起骨干和示范作用的职业培训机构。因此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规范培训机构的办学行为, 推进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农机培训和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办学环境, 抓住机遇、寻求发展, 则是新时期赋予农机培训工作的历史使命。
㈡多渠道争取办学经费, 完善教学基础设施, 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农机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机教育, 农机教育的发展必须要有必要的发展经费。就本地区农机教育的现状而言, 当地属经济欠发达地区, 地方财政赤字较大, 当地农村所处的自然经济条件较差, 农村的经济条件和农民的物质财富还不富裕, 部分农民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在国家和地方财力很少投入办学经费的情况下, 提高培训收费标准, 靠农民自费进行职业技术教育投资, 还缺乏足够的经济承受条件和心理承受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求得农机成人教育的发展, 就是一句空话。因此, 地方政府部门要真正发挥其主导作用, 地方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帮助成人教育机构积极争取国家对职业教育专项投资经费, 改善办学基础条件。同时, 学校本身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挖掘内部人力资源潜力, 利用农机行业优势, 在开办农机系列全方位培训的同时, 向上级农机主管部门积极争取农机试验、推广、科研项目, 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发挥教师队伍的专业优势, 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通过开展跨行业、跨地区、跨部门举办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农民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 增加学校经费收入, 改善办学条件, 促进学校的自身发展。
㈢继续抓好农机培训工作, 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农机培训是农机学校的主要业务, 而对当前拖拉机经营户逐年在锐减, 学校要千方百计的想办法, 在抓好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要注重社会效益提高的问题。由于农机培训的对象主要是农民, 农民的文化程度与年龄异差较大, 属典型的成人教育工作。因此, 学校教师的施教方式应在总结多年来办学经验的同时, 采取面授与实物、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 按原农业部和省农机管理局颁发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组织实施, 保证培训时间, 提高培训质量, 培养合格的拖拉机驾驶员和农机操作手;并在搞好农机操作手与驾驶人员培训的同时, 创造条件, 开办农机修理工的培训业务。学校还要同公安交警部门积极主动协商, 把农用车驾驶人员的培训业务积极争取回来, 增加培训量, 扭转单一农机手培训的被动局面, 弥补学校生员不足的现象。
【实验学校的工作思路】推荐阅读:
学校实验室工作设想06-24
学校实验室管理工作计划07-15
实验中学中学学校禁烟工作制度08-21
竹林实验学校2011-2012学年度(上)学校工作总结11-13
城头实验学校科普教育工作计划09-04
东江实验学校司机工作职责及要求11-14
浠水县实验中学学校德育工作计划06-24
县实验学校召开小学毕业班工作会议07-24
实验三小学校及周边治安整治工作总结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