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第七中学

2024-09-15

郑州市第七中学(精选7篇)

1.郑州市第七中学 篇一

校[2013]11号

温州市第七中学、温州市艺术学校关于印发《2012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的通知

各处室、各年级段:

现将《2012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研究,贯彻落实。

附件:2012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二0一三年二月二十八日

主题词:文秘 工作总结 通知

温州市第七中学、温州市艺术学校办公室 2013年3月1 日印发

附件: 办精品学校 创特色教育

温州市第七中学(温州艺校)2012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一)办学理念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尽可能想办法,多做点有利于孩子发展的事情,让每一个孩子在七中都能较好地得到教育,获得成长,给学生以良好的品格教育和健康教育,使之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一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学校里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和尊严,我们要想办法给每一个孩子展示自己亮点的平台,让他们获得一种存在和被认可、被关注、被尊重的感觉。

二是尽可能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要开展励志教育,让孩子懂得生命向上发展的意义和可能,通过励志教育,来改变或减缓孩子被动的学习状态和精神压力。

三是尽量多开一些孩子喜欢的校本课程,满足孩子的兴趣。四是要用心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同时使孩子在课堂中的压力尽可能轻一些,减少上课的恐惧感;让教学内容更精简一些,尽可能使孩子少学、少做无用的努力,减轻他们的课业负担。

(二)工作基本思路

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省二级特色示范高中为办学目标,以“培养有文化素养、艺术气

质的阳光少年”为育人目标,以阳光少年、有效教学、艺术教育、学校改建为重点,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让教育回归育人本真,继往开来,稳步扎实开展各项工作,把各项常规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三)德育工作 1.主题教育有特色

在政教处、团委的统一部署下,自2012年3月开始,各班掀起学习雷锋活动的高潮。学校举办了以“学雷锋精神,展青春风采”为主题的艺术节活动,并开展了诸如“爱心游园”“便民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受到广大市民欢迎和“温州都市报”等媒体的报道。

为深入对学校办学目标的理解,2012年下半年,政教处、团委牵头开展了“阳光少年”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主题团日活动”等形式开展阳光少年内涵的大讨论,团委学生会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访问了350多名学生和几十位老师,并组织了两场研讨会,整理出对阳光少年内涵理解的几个版本,并通过全校学生投票等形式,形成了阳光少年的形象。并同时开展了阳光少年在行动、典范评选(校园十佳、校园之星评选)等活动。这个活动在讨论中深化了对学校办学目标的理解,进行了学生的自我教育。

2.传统工作有创新

今年,我校迎来了第60届校运会。经过精心筹划,本次校

运会首次组织了开幕式上的文艺演出,演出内容包括灿烂历史和特色七中两大板块,既有足球、篮球、健美操、跆拳道等体育项目的表演,又有歌舞节目助阵,既切合了运动主题,又展示了我校办学的艺术特色,体现了我校培养“阳光少年”的育人目标。

3.重点工作有突破

加强安全工作,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以宣传栏为阵地,定期刊出安全知识和图片展;以安全教育周为载体,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利用晨会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和法制教育,加大学生的参与面。

推进师生健康活动,增强师生体质健康。开展每天锻炼一小时活动;规范体育课堂,做到有计划、有教案、有检查、有考试测评;继续开展大课间跑步活动,进一步提高师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开展心理健康月活动,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心态、珍惜自己、关爱他人、维护社会的良好习惯;进一步提升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4.团学工作有活力

结合学校办学目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成长记录手册》让刚刚踏入七中校园的学子融入七中,爱上七中;“校长午餐”活动搭起了学校领导和学生沟通的桥梁;“九山讲坛”活动丰富了校园的学术氛围;多张多样的竞赛和展示活动为学

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空间;丰富多彩的节日和纪念日活动,增广了学生的见识和校园的乐趣;精彩纷呈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四)教学工作 1.规范办学

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尤其是初中部严格按照市局有关规定开设课程,保证体育与健康、艺术、心理健康等课程的开设,通过规范的课程设置,保证学生获得全面、健康发展的机会。

2.以学促教

向书本学:利用暑期,教研室发放了《从学生那里学教书》、《课堂密码》等3本书籍供教师阅读学习,要求教师撰写读书心得。同时,有目的地从报刊上剪取教育专家的观点供教师学习,如《别光顾怎么教,要研究教什么》等。

向专家学:邀请了市教研院专家陈素平老师为全体老师开设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技术与实例分析》,取得良好效果;为深入推进有效教学,邀请了教研院院长、温州市名师潘建中来校开设《有效教学策略》的专题讲座;为帮助教师提升对教学质量的认识,学会如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邀请了方仙来校长为全体教师开设《提高质量,规范常规》的专题讲座;为帮助教师清晰、全面认识我校的中高考质量,学会科学利用考试数据、全面认识教学质量,教研室邀请了市教研院专家王旭东老师来校作《中高考

质量分析会》专题讲座,等等。全方位的学习与培训丰富了教师的理论知识,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

向同行学:为我校推进“小班化”教学改革提供有效参考,教研室组织初一段全体教师和初中教研组长于2012年12月27日到12月29日,前往萧山湘湖中学、杭州安吉路实验学校参观学习。萧山湘湖中学的小班分组教学实践、对“品质小班”的追求和“六个每”、“八个学会”的要求非常有利于开启我校教师的思维与智慧,杭州安吉路实验学校对优质教育质量的追求也让我校教师耳目一新。同时,我校还组织了近20名教师参加温州市教育局组织的“小班化”学习会。

向同事学:青年教师学校要求青年教师“向课上的很精彩的教师学习”,“向课堂管理很有序的教师学习”,“向教学成绩(训练成绩)很优异的教师学习”,向“作业批改有特色”、“批评教育学生有方法”,“备课认真有特点”,“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学习,等等。真正做到了博采众长、能者为师。同时,青年教师研修班要求年轻教师关注教学质量,树立“教学中心”的思想,每学期要指定自己的教学质量目标,并努力加以实现。

3.有效教学

为促进有效教学,我校以有效备课、有效教学、有效作业和有效评价等维度为抓手,实施有效教学推进计划。课题《基于教学常规持续改进的有效教学实践》取得阶段性进展,初步

形成自己的特点和亮点,完成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3项,现有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11项,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有效教研促进有效教学”的课题体系。

积极推进有效备课。我校集中精力做好两件事情:一是建设学校教学资源库。教研室协同信息处,开始了新的校内资源平台的建设,在FTP的基础之上进行了权限的划分。真正实现了“组内方便共享,校内方便检查,教师方便上传”的三者结合。二是重点抓教学目标的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教师课堂教学目标落实和规范课堂板书的规定》,把规范教学板书,有效制订、落实课堂教学目标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教学研究的重点。

重在落实有效课堂。修订完成了《温州市第七中学、温州市艺术学校全员听课、开课制度》,将“领导干部带头听课、教师全员积极听课”的行为落实为一项常规制度,将全校教师开课的类型分为“教师常态公开课、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主题教研研讨课、试卷评析展示课、教学竞赛评比课”等六种类型,每一种开课都有明确的“开课对象、开课范围和评价办法”,进一步拓展了学校听课、开课的深度与广度,提高了听课、开课行为的有效性。

积极探索有效作业。今年在作业方面形成了“我的作业,我做主”的作业设计与评价机制,把教师的作业布置工作,与阶段性的学生问卷调查相结合,让学生参入作业设计及调整,并评价作业布置的优劣。如今在作业的课堂教学落实,作业的

批改与反馈方面,各个学科组都形成了富有学科特色而又有成效的做法。

改进评价工作,我校引进电脑阅卷系统,增强了阅卷工作的客观性,提高了阅卷速度;规范监考组织工作,期中、期末监考工作按照正规大型考试要求进行操作,改善考风。

4.深化改革

高一选修课程的探索和实践。首先,确立校本课程设置核心理念:培养有文化素养、艺术气质的阳光少年;其次,积极响应省教育厅关于课程改革的要求,开设学科延伸、兴趣爱好、技能培训等多类型十多种选修课供学生选择;根据普通班和艺术班的不同特点,做出相应的安排。

(五)艺术教育 1.牵手名师名校

目前我校已经和中国美术学院素质教育拓展中心初步达成教师进修提高班合作计划和温州市定点培训基地意向。同时也正积极整合本地高校教育资源,与温州大学音乐学院和美术学院联系,将以我校校情为出发点,制定以我校艺术专业教学为实践内容,以我校艺术专任教师为实践队伍,研发各种适合我校教学教材和艺术教育管理制度。

2.深化品牌建设

规范课程设置,优化特色专业,做亮精品课程;规范专业教学,提升专业教学水平,提高专业教学质量。逐步形成了音

乐、美术两大类艺术课程。

3.展现品牌特色

5月,在松台广场举办美术学生作品展览;在松台广场成功举办了“阳光〃奉献〃梦想”文艺演出,用十多个优秀的节目展示了我校艺术教育的成果,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11月17日晚,在温州大剧院举办民乐团民族器乐音乐会的现场,作为我校民乐团2012年精心打造的音乐盛会,得到了观众及专家的高度肯定和一致好评。

学生参加省、市中小学生艺术节各项比赛,获得喜人成绩,杨洲老师原创的舞蹈《听,我们的声音》蝉联了省艺术节群舞比赛一等奖。校高中男生合唱队剧目《登山缆车》获得了浙江省中小学生高中小组合唱比赛一等奖。原创音乐剧剧目《长大,再见》获得了浙江省中小学生高中话剧比赛一等奖第一名。目前我们刚刚接获这个节目参加二月份的全国比赛通知。

(六)后勤工作

后勤在规范收费行为、严格执行采购制度、报销制度等财务制度的同时,保障好正常的教学活动,为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做了不少工作。建成开放式图书馆、盘景松廊等,营造出了温馨、书香、卫生、环保、特色的校园环境。继“杰出校友文化系列”为主题的校园文化长廊之后,第二条“中外文化名人”文化长廊,圆满建成,供展出介绍中外文明名人的展板30多个。并完成了食堂、宿舍等设施的修缮和维修工作。

校园基建工作本学年一波三折。瓯江口新校区在经过反复争取之后,最终项目流产;老校改建工作在艰难地推进中。此项工作希望得到教育局的更多的支持和关注。

(七)日常管理

加强年段管理,发挥年级段的前沿育人作用。精心选配各年段年段长;明确年段长职责,发挥年段长工作积极性;定期召开年段长会议,协调解决年段管理问题;加强年段教育教学质量管理。

改善值日工作。实行即办制、督办制、即报制,提高办事效率,第一时间解决学校日常问题。

(八)成效和影响

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以及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教学质量总体上稳步上升,2012年学校被市教育局从三类学校晋升为二类学校。2012普通高考本科率达49.3%(2010年27.6%,2011年33%),上线率达94.2%(2010年92.8%,2011年93.6%),其中文科本科率达60%,超二类学校11个百分点;上线率达97.8%,超二类学校2个百分点。2012中考总分平均分542.7,超出市直属平均10分;普高合格率80.4%,超出市普高平均合格率11个百分点。

在温州市2012年“小文学家”“小数学家”“小科学家”评比中,我校初三(1)班姜彬瑶同学,获2012年温州市“小数学家”称号;初二(4)班张怡芸同学,获2012年温州市“小

文学家”提名奖。

学校的进步,也获得了社会媒体的关注。本,各类省市级媒体报道30余篇。学校因此获2012年教育宣传信息工作先进单位,阚韶辉老师获2012年温州市教育信息宣传工作先进个人荣誉,1篇新闻获温州市2012年教育好新闻三等奖。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校办学定位:一校两牌,七中与艺术学校关系如何理顺? 学校硬件设施:校舍老旧,无法满足需要,急需整体改建;新一轮校网布局调整是否统筹考虑与石坦巷小学的关系?

艺术教育发展:如何确定高中段的办学规模?如何建设适合艺术教育需要的课程体系?可否到艺术院校招聘专业教师充实队伍?可否与高校进行合作办学?高中艺术班招生是否延续提前招生政策?

师资队伍:初中教师以中高级居多,由于班额缩小,师资相对富裕,同时存在年龄偏大的问题,平均39周岁。高中的师资也存在一定的富裕。

2.郑州市第七中学 篇二

兰州市第二十七中坐落在风景秀丽的五泉山下, 是一所省级示范性中学。现有36个教学班, 学生1800余人, 教职工150人, 校园占地54亩, 有教学综合楼16000平方米、实验综合楼8000平方米、塑胶操场8000平方米及一流的配套设施。学校在八十八年的发展进程中, 确立了“以人为本, 立德树人, 尊重个性, 挖掘潜力, 为师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努力培养有独立思想、能努力行动的人”这一办学理念, 打造“师生双成文化”, 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文化。同时注重树立以“突出业绩, 提高质量, 创建特色”为核心的“价值导向”, 努力创建“和谐团队”, 弘扬高品位的教师文化。以促进教育质量快速提升为抓手, 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 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引起业内同行的广泛关注, 省内多家媒体做过报道。如今, 师生的面貌焕然一新, 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社会声誉不断提高。

在跨世纪风云中卓然挺立的历史名校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兰州市第二十七中学的前身, 是兰州女子中学, 始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半个多世纪的风云变化, 学校几经易名换址, 后定名为甘肃省立兰州女子中学, (简称兰州女中) 迁址至美丽的五泉山麓, 成为兰州人民心中的“品牌”学校。

“筚路蓝缕, 以启山林”。兰州女中在创立过程中, 备极艰辛。然师生甘之如饴, 有志于教育的仁人志士汇集于此, 寻求教育救国的梦想, 几代人追求真理, 追求进步, 热心宣传先进思想, 传播科学, 传承文化, 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巾帼人才, 前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就是在这里度过了宝贵的中学时代。正如女中校歌所言:兰山苍苍, 校舍辉煌, 良师益友, 齐集一堂。头脑清, 精神爽, 哪怕任何艰深学问, 都要钻研细讲;意志坚, 体力壮, 哪怕任何困难环境, 也要征服开创, 更远学花木兰万里赴沙场。久远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积淀, 使这所历经沧桑的老校焕发出迷人的风采。

十年动乱, 兰州女中同样遭受重创。校园荒芜, 花叶凋零, 师资流失, 人心离散, 教育质量严重下滑, 70年代初更名为兰州市第二十七中学。“文革”结束后, 学校恢复秩序, 健全了管理体制, 实行了校长负责制, 恢复了校务委员会, 恢复和健全了招生考试和各种规章制度及责任制, 1984年学校制定了“勤奋求实”的校训, 以及一系列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同年, 学校被评为兰州市“四整顿”先进单位和兰州市文明单位。1989年, 学校被甘肃省委评为“甘肃省双文明建设模范单位”。80年代, 学生的思想水平和学习成绩都有了明显提高。2000年, 学校实行以校长聘任制、教职工聘任制和校内结构工资制为主要内容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又称“三制”改革) , 2000届的中考平均成绩位列市重点中学第一, 曾是初中教育质量的又一次辉煌。2002年7月, 是最后一届初中毕业班, 从此, 学校成为独立高中, 迎来学校发展史上重要的转折点。近年来, 全校师生齐心协力, 克难攻坚, 使学校在课堂教学改革、教师专业成长、学生自主发展和自主管理等方面, 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学生精神面貌明显提升, 教师责任感荣誉感增强, 学校课程建设取得成效, 校园活动更加丰富多彩。由此带来了教师的影响力、学校的美誉度的提高, 学校呈现良性发展的态势。

2016年1月31日, 对二十七中人来说, 是一个期待已久的日子。这一天, 兰州市第二十七中学被甘肃省教育厅正式挂牌命名为甘肃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全校欢腾, 几代二十七中人的夙愿终于完成。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 在全体教职工的不懈努力下, 兰州市第二十七中学又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于世人面前。每一位曾经在这里学习、工作、成长过的人, 每一位为二十七中的建设、发展和振兴做出过贡献的人, 都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喜悦, 他们衷心地祝福这所历史名校所获得的荣誉和认可, 同时也对其未来的发展进步给予极大地关注、期待和厚望。

突出“两个引领”强化“四种育人”的德育特色

著名哲学家史宾格勒曾说, 人的建设关键是灵魂的建设, 而灵魂的建设离不开文化。二十七中深入挖掘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办学底蕴, 突出“思想引领”和“文化引领”, 大力弘扬高品位的教师文化, 培育纯正博雅的学生文化, 形成了“四种育人”的德育特色。

课程育人。从某种意义上讲, 教师是课程建设的关键。让每一位教师都致力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搭建舞台。教师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 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课程, 让学生受益, 让自己在学校课程的开发中体现自身的价值。为此, 学校组织编写了47种校本课程供学生们选修, 创建诸如国旗班、话剧社、广播社、舞蹈社、音乐社、美术社、航模社、动漫社、乐团、合唱队等学生文学艺术社团, 以及武术、太篮球、排球、足球等体育运动类兴趣小组, 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 培养学生的技能特长。同时, 在课程开发与建设过程中, 教师们养成了系统思考的习惯;专业素养不断得到提升, 对教育教学的理解更加深刻。

班级育人。英国教育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说:“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积极为学生创设发展平台, 创新育人工作, 提升育人水平。

不断加强学生的渐进性自我管理研究, 培养学生自强、自立、自律、自治的品质。使学生在自我悦纳、自我规划、自我完善的过程中, 充分挖掘和调动发展的潜力和内驱力, 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 变被动进步为主动进步, 最终成为一个持续发展的人, 一个不断进步的人, 一个终身学习的人。

近几年, 像学校运动会、艺术节、科技节等大型活动的设计, 学生诚信考试、校园净化美化、纪律卫生评比等等, 都在团委、学生会、班委会的积极倡导、精心组织下有序开展。各班都设计出独具个性的班级名片、文化墙、黑板报、评比栏, 彰显出各自的班训、班风、班级公约、班级口号等, 每个班都各显其能, 张扬其个性, 展示其才华, 生成了自信心与自豪感, 并形成良好的习惯。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而且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地位, 享受到在校成长的幸福感。

心灵育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话深刻揭示了教育的本质。二十七中在教育教学探索中, 坚守教育本真, 回归教育本质, 努力培养一代人格健全自主发展的人。学校按学生的身心规律和兴趣特长施教, 真爱育人, 无私于教;真情动人, 无怨于师;真理服人, 无悔于业;真心待人, 无愧于学。同时, 焦宪庆校长还十分重视对学生和教师的心理疏导工作。针对学生人际关系障碍、早恋、思想紧张焦虑、厌学等问题, 心理辅导中心把团体辅导和个体咨询相结合, 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 成绩卓著。2015年7月, 二十七中被省教育厅评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同时, 学校还聘请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赵凯任名誉校长, 定期到学校来, 系统培训教师, 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先后邀请任小艾、肖川、李镇西、戴东等20余位专家, 为全校教师做题为《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缔造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心育有形, 育心无痕》《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学会“爱”学生》等专题培训讲座, 专家们以自身深厚的教育学养, 通过无数鲜活的名师成长案例和学生培养案例, 使全体教师不断受到感染、启发、教育和鼓舞。此外, 为了让教师心情舒畅地开展工作, 学校建立放松室, 通过精心布置环境, 烘托文化氛围, 提供必要用品, 配置专业器械, 供教师课余时间在放松室看书、谈心、品茶、喝咖啡、欣赏音乐、按摩放松, 等等。从而让教师的身心得到有效的放松, 更利于精神抖擞地投入到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活动育人。学生是千姿百态、个性不一的鲜活个体。你不能用一种方式去教育千百万个性不同的学生。学校应给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内容, 并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积极影响?如何给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这是焦宪庆校长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拓宽教育的领域, 充实教育的资源, 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兴趣和潜质的学生的发展需要, 给每个学生以适切的教育就是好教育。为此, 学校提出:培育博雅的学生文化, 丰富学生情趣, 激发学生创造热情, 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使科学、文明、健康、高雅的学习方式成为习惯, 使琳琅满目、活力四射的学习内容充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坚持文化熏陶, 增强文化影响, 构建文化体系, 营造处处皆文化的氛围。与此同时, 学校每学年都会组织一系列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 如, 慈母心, 感恩情———“三八”节真情回馈;桃李满天下, 师恩似海深———教师节祝福信息发送;同仰一轮明月, 今朝共述衷肠——中秋寄远;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敬老献爱心。活动中, 学生以经典诗文诵读、才艺展示、贺卡制作、书信寄送等形式为载体, 追古思今, 抒发情怀。通过这些活动, 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了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要继承发扬并学会感恩, 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努力。

建设教学相长, “师生双成”的学校文化特色

焦宪庆校长告诉记者:所谓“师生双成文化”, 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对学校而言, 依据“教学相长”的原则, 强化“双主体育人”———既高度重视学生的发展, 又高度重视教师的发展, 因为没有教师的良好发展就不可能有学生的良好发展。对教师而言, 是指“成人成己”, 即在成就别人的过程中成就自己, 成就自己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成就他人。对学生而言, 是指“成人成才”。要成才, 先成人, 把着力塑造一个大写的“人”放在一切教育工作的首位, 其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 立德树人”。

“师生双成文化”, 体现了教师们培植自己博大的教育理想和情怀的愿望。学校也致力于在教师中树立以“突出业绩, 提高质量, 创建特色”为核心的“价值导向”, 努力创建“和谐团队”, 弘扬高品位的教师文化。

全力营造“书香校园”。书香校园建设是为培养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名师队伍而开展的一项长远的系列化工程。它的精髓是努力提升学校的办学品味, 不断营造浓郁的学术风气, 为师生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 使学者、骨干、名师、教育家等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自觉追求……

营造文化氛围, 在落细落小落实上见成效。为此, 学校努力为全体教师搭建各种促进其专业成长的发展平台, 并通过各项规章制度加以保障。如为教师提供良好的读书备课环境, 为每一位教师购置一定数量的专业图书, 报销其在职进修的一半学费, 领到结业证还给予适当奖励等。通过长期不懈努力, 目前, 学校有42名教师获得教育硕士学位, 占专任教师的32.8%, 骨干引领作用凸显。2015年7月, 学校被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小学图书馆委员会评为“2015年最美校园书屋”。

努力创建“和谐团队”。团队取胜是创建一流教师文化的迫切要求。一是建立以教研组为核心的教研团队, 形成集体备课、说课、授课、评课、思课、学课、研课“七位一体”的学习、展示、交流团队, 强化校本教研;二是构建以班主任为核心, 以全体科任教师为主体的班级“和谐团队”,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重点帮扶, 促进学生品德、学习全面提升;三是建立“师徒结对”帮扶团队, 帮助年轻教师成长, 搭建教育、教学的平台。

牢固树立“价值导向”。学校把“突出业绩, 提高质量, 创建特色”作为全体教师的核心价值导向, 诸多教育教学举措都紧紧围绕这一核心而定。近年来, 学校努力开展以“653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引领, 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代表, 以激发学生潜能, 提高学习效率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 结出累累硕果。涌现出一大批各级优秀教师、教学能手、教学骨干、名师、名班主任等等, 学校从2004年~2014年, 连续11年荣获兰州市“高中教育质量优秀奖”, 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创建“低进高出, 高进优出”的质量特色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 是家长和社会对一所学校进行评价的主要依据。二十七中一直将提高办学质量、教育质量放在首位, 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结合, 完成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优化“课程体系”。课程是育人的基本载体, 有什么样的人就需要有什么样的课程。按照“国家课程校本化, 校本课程特色化”思路和原则, 系统构建学校特色课程体系, 努力使之更加符合学生自身特点和发展需求。如开发的《高中经典诗文诵读》《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英语美文阅读与欣赏》《地图能力培养》《高中化学竞赛辅导》《让物理走进生活》等校本课程, 既严格遵循国家《课程标准》, 又注重对学生“双基”的培养, 还满足了学生多方面多层级的学习需求, 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开发和组织实施的《加强修养, 学会做人》《中学生社交礼仪》《珍爱生命, 呵护心灵》《山水之城, 河都兰州》《书法鉴赏》《影视佳片欣赏》《足球》《探究与创新》等校本课程, 以“成人成才”为目标, 满足了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需求。

创建“高效课堂”。教学是学校的灵魂点, 课堂是教学的聚焦点。一所学校的优劣, 从师生的课堂表现就可以窥见。

本着“一切从学生出发, 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原则, 通过阅读课、问题引领、导学案等各种形式, 大力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使学生乐学、善学。同时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与氛围, 使学生学会尊重, 学会倾听, 学会讨论, 学会表达, 学会组织, 学会评价。进而指导学生普遍掌握探究学习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例如问题意识和主动提出问题, 大胆猜想与假设, 制定计划, 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 解释与结论, 表达与交流, 反思与评价等。通过全体教师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原本是中等资质, 成绩一般的学生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学习成绩大幅度提升。如其中2015届高三毕业生楚济瑜同学, 中考入口成绩486分, 大约位居当年全省中考入口成绩万名之外, 通过三年努力, 高考取得了605分的高分, 高考排名为全省文科第123名。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 真正体现了“低进高出, 高进优出”的质量特色。

彰显“评价功能”。一是目标引领。学校把每年的质量目标设定为基本目标和荣誉目标两大部分, 激发全体教师的工作热情;二是注重过程评价。对班主任工作的评价, 突出思想道德文明习惯的养成, 突出班级文化特色品牌的创建。对科任教师的评价坚持将问题和责任落实到学科组、备课组, 落实到每一个人, 每一节课, 使评价体现在过程中, 达到扬长补短, 激励警示, 反思提升的目的;三是注重榜样激励。学校每年评选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学生最喜爱的老师”等一大批模范人物, 将他们的先进事迹在校园橱窗中展示出来, 长年激励着全体师生。在学生中设立“校长奖”, 奖励学习优秀、学习进步、科技创新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子。截止2014年, 全校获此殊荣的学生共计245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正是由于注重环境氛围营造, 注重科学分析评价, 注重大力弘扬典型, 才使榜样成为学校健康快速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强大动力。

作为一所省级示范校, 二十七中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也不断增强。学校报考人数逐年增加, 高考成绩逐年提升。2015年, 一本上线率达到30%以上, 二本上线人数达到70%以上。二十七中用自己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 向学生、家长和社会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打造一支精良的师资团队

教师质量是学校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针对教师的专业成长, 焦校长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教师应习惯做一个思想者。教师应对自己所教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 持之以恒;学思结合, 努力探求独到的认识和见解;二是教师要有改革创新意识。要敢于走前人未走过的路, 成为教育改革的“弄潮儿”, 建立起强烈的问题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三是教师要做智慧课堂的引领者。既重视对学生智力因素的开发, 又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使学生的思想力、行动力、学习力等得到发展, 使智慧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在先进办学理念的推动下, 二十七中涌现了一大批金城名师。这里简单介绍几位:

数学特级教师银涛:教学风格幽默, 倡导快乐学习。他的“研展评思一体化”教学策略,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注重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得到了学生的喜爱和省市专家的好评。2013年~2016年在全省高考研讨会做专题研讨, 并被邀请到临夏、宕昌、民勤等地作专题讲座和观摩课。

语文高级教师金城名师孙元:是一位对教育全情投入, 全心奉献的老师。她把语文教学看做一项育人工程, 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对学生的心灵、精神、人格成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孙老师以自己博大的爱心和优异的教学成绩赢得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和赞誉。

兰州市名班主任张文奇:是一位注重行动研究的老师。爱岗敬业, 恪守职业道德, 深入学生, 深入家长, 深入家庭, 用爱心去滋润学生, 以行动去赢得家长, 共同化解教育难题, 增强学生前进的动力。在班级管理中推行“小组合作渐进性管理”模式, 并长期开展课题研究和实践, 取得显著效果, 多次承担市级主题班会课的观摩活动。

还有许多教师, 默默奉献在教学的一线, 无怨无悔, 恪尽职守。正是这样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乐学善教、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 共同谱写了二十七中师资的优美乐章。

顾明远先生认为:“凡是长期从事教育工作, 有成熟的教育经验, 有自己独立的教育思想, 能够按照教育规律办教育, 并为教师所公认者, 可称为‘教育家’。”这些要求, 焦宪庆校长可谓当之无愧。他是甘肃省特级教师, 正高职金城名师。担任学校领导工作多年, 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专家型校长。他告诉记者, 在学校, 校长领导的最终目的不是“管人用人”, 而是“立人达人”。只有当学校内部有越来越多的教师成为教学骨干、名师乃至教育家的时候, 校长的领导才能才算一步步臻乎“艺术”的境界。因此, 他真切地关注教师的各种成长需求, 唤醒他们的生命意识, 乐于为教师搭建各种能展示他们才华的舞台, 尽力让每一位教师都尽情发挥, 并为他们的精彩表现摇旗呐喊, 由衷赞美。学校获得国家、省市各级各类荣誉称号和取得省市教学骨干、能手、名师称号的共65人, 占教师总数的43%以上。

焦校长和他的领导团队深知:如果没有先进的办学思想, 没有科学的育人措施, 没有成功的教学经验, 没有满意的教学效果, 学校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 是没有生命力的, 也不可能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勇立潮头。为使这所历史名校再攀新高峰, 他们审时度势地提出了“突出业绩, 提高质量, 创建特色”为核心的“价值导向”, 这既是二十七中的美好蓝图, 又为学校的明天与未来确立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3.郑州市第七中学 篇三

东园文学社是东园学子放飞文学梦想的摇篮,它如同一面旗帜,高高飘扬在这一方圣洁的天空。

同学们,愿你们泛舟书海,在知识的汪洋中博学进取、求真求实,在文学的洗礼中铸就辉煌!

杨剑平(泰州二附中校长)

文学。它经久不衰,历久弥香。它能横贯历史,解读尘封的记忆:它也能直面当下,演绎精彩的故事;它还能憧憬未来,描绘精美的蓝图。亲近文学吧!让我们在似水的流年里,留下多彩的青春;让我们在希望的田野上,播下不朽的神奇;让我们一起,用敏锐的眼、灵动的心、精巧的文,为自己的成长留下一段最美的回忆。

陈敏智(东园文学社指导教师)

翻开相册,无数记忆涌入脑海。我想起海军纪念馆里同学们积极的提问与热烈的讨论;我听见辩论赛时双方辩手针锋相对、你来我往的唇枪舌剑;我看见写作指导课上大家专注求知的双眼。还有日本、韩国、英国、澳大利亚……异国的土地上亦留下了我们跃动的身影。

4.郑州市第七中学 篇四

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汇景实验学校位于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云集的科技文化中心地域,环境幽雅、教读胜地、治学佳境,为莘莘学子求学的乐园。学校开办于2004年9月,占地面积5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000平方米,是一所可容纳60个教学班,3000多学生就读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学校现有47个教学班,2300多名学生。

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汇景实验学校致力于为孩子营造健康、舒适、充满乐趣的学习环境,按省一级重点学校标准配备现代化教学设施,打造一流的学习环境。校园环境优雅,绿化覆盖率达50%以上,壮丽的教学楼,400米环形塑胶跑道、室内游泳池、高标准实验室、电脑室及千兆校园网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实现全校网络化教学,并有可供需300名学生同时就餐的饭堂和供500名学生住宿的学生公寓。小学小班教学,一年级开设英语课程,突出双语教学特色。增设艺术及技能课程,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初中部引进GEC全球英语证书课程,英语口语全部由外籍教师任课。

学校由小学部和初中部组成,实行九年制一体化教学,47中原初中部也陆续迁至该校。在性质上,学校仍属于公办省一级学校,由侨鑫集团提供土地及校园建筑,教学由天河区教育局直接管理。因此在招生上仍实行就近入学,汇景新城的业主子女可以以地段生身份直接入读;收费上也与其他公校一样执行广州市物价局“一费制”收费标准。

学校坚持崇德重智,艺体兼扬,以“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坚持“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一切为了学生的未来着想”的办学理念,从严治校、法育未来,强调“质量就是生命”,走“科研兴校”之路。如今全体师生满腔豪情朝着“打造一流校园,锤炼一流师资、造就一流学生”的目标奋勇前进!

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汇景实验学校建校于2004年9月,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公立学校。学校凭着优美大气的校园环境、日益突出的办学特色和底蕴扎实的品牌成为广州市基础教育的一颗耀眼的新星。

2008年开始,我们根据学校实际,加入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点委托项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与实验》的研究,成为子课题实验学校。尽管二年前的起步有点晚,但我们是全情投入的,不仅制定了工作方案,全面进行了培训,确立了作为一门课程的科组建制,还申报了科研课题—《九年一贯制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的策略研究与实验》。我们希望,作为一门课程,不仅从一开始实施就是常态的,而且是高起点的。

5.第七中学美德少年活动方案 篇五

一、指导思想:

按照区文明办、教育局工作部署,我校将积极配合全市拓展和延伸“美德少年”星级评选表彰活动,决定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说唱美德少年,争做美德少年”主题教育。通过活动推进新时期少年儿童传承中华美德,提升道德情操,培养高尚人格。在学生中营造了崇尚美德、学习美德、争做美德少年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二、活动主题:

说唱美德少年,人人争做美德少年

三、活动原则:

主题性——作为本学期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主题教育,将学习美德少年事迹,讲演美德少年故事,感悟美德少年美德,立下争做美德少年目标。

儿童性——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运用讲故事的新颖方式主学生了解美德少年,走进感动的人物和事件,并从身边进一步寻访感动故事。结合儿童的生活、学习和身心特点开展教育活动,营造教育氛围,强化体验和实践,实现教育的分层目标。

时代性——美德少年是拥有崇高品德的楷模,引导儿童追求精神世界的美好,净化心灵的家园,让美德少年成为儿童人生的明灯,指引他们焕发生命的力量,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成为建设国家的有用之才。

针对性——针对现代儿童生活中出现的冷漠、自私、软弱、责任心缺失、意志薄弱等性格缺陷,通过主题教育树立儿童学习的楷模,同时美德少年的故事又为儿童具体的道德学习提供丰富详实的事迹,使儿童学有榜样,学有目标。

实效性——将主题教育的终极目标定位为每人的实际行动,人人能为集体,为他人,为社会做一件有益的事,对自己的成长进行反思,改正一个缺点,努力克服一个困难,完善自己的品德,人人争做一个有爱心,有信心,有责任心,有上进心的美德少年。

四、评价内容:

(一)爱国爱当星

1.知道党的生日及来历,理解党旗、国徽、队徽的涵义

2.会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和《少先队队歌》、《共青团团歌》、《学习雷锋好榜样》等歌曲。

3.经常阅读红色经典书籍,了解党的历程。

4.能坚持收听收看中央《新闻联播》,时常关心国家大事。

(二)文明礼仪星

1.经常使用基本的礼貌用语。

2.能使用好体态语言:微笑、鞠躬、握手、招收、鼓掌、右行礼让等。认真倾听对方讲话,交谈时不东张西望、翻看其他东西。

3.做客时做到:敲门问好不乱动主人的东西,走时说再见。接待客人做到:请进、问好、请坐、递水、陪客、送客、道别。

4.着装干净、整洁得体。仪容仪表整洁干净,头发按时理、经常洗,指甲经常剪,注意个人卫生。

(三)热爱劳动星

1.尊重劳动者,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树立劳动光荣的意识。

2.在家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在家坚守好自己的劳动小岗位并帮助父母干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3.在学校时刻保持书包和学习课桌的整洁,积极完成值日任务,由劳动突击任务时争着干。有同学请假,能愉快的替请假的同学值日。

4.在社区积极参与社区公益劳动,清扫楼道、捡拾垃圾,帮助空巢老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等。

(四)团结友善星

1.在学校团结同学,互相帮助,自觉关爱有困难的同学。

2.在社会与人为善,宽容待人,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积极参加慈善活动,为社会奉献爱心。

3.不攀比吃穿,不乱花零花钱,不铺张浪费,节约水电,低碳环保。

4.爱护公共产所设施,拾金不昧。维护公共场所的秩序,不闯红灯。维护公共场所卫生,不乱扔垃圾。

(五)尊敬师长星

1.在家里感恩父母,关爱亲人;在亲人有伤病、残疾等情况下,做到不离不弃、护守相助、尽心尽责。

2.在社会尊敬长者,对长者要礼让、有爱心。主动帮助老弱病残排忧解难。

3.理解老师的辛苦,主动向老师问好。知错就改,虚心接受批评,不顶撞老师。

五、分层践行,突出实效。

在实践中内化美德,在体验中陶冶情操。根据儿童身心特点,对低、中、高年段儿童提出分层要求。

低年级:

(1)学习模范,努力克服一个困难。

(2)为他人做一件有益的事。

中年级:

(1)人人会讲一个美德少年的故事,并谈谈自己的感想。

(2)学习模范,改正一个缺点,为他人、为集体做一件有益的事。

(3)每班举行演讲活动,人人宣讲最感动的人和事。

高年级:

(1)了解每一个美德少年的事迹,人人会讲2—3个美德少年的故事。

(2)学习模范,改正自身的缺点,为集体,为他人,为社会做一件有益的事。

(3)每班举行演讲活动,人人宣讲最感动的人和事,并推举代表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

(4)写一篇日记,谈谈自己的活动收获,表达自己的敬意和学习的愿望。与美德少年进行心灵的交流,让美德少年的榜样力量指引自己前进的道路。

五、活动评价:

期末设“爱党爱国”、“文明礼貌”、“热爱劳动”、“团结友善”和“尊敬师长”五个单项评比本次主题教育中进步显著、表现突出的同学,载入素质发展报告书中,作为儿童成长的记录并激励不断进步。

市七中 少先队

6.第七中学2007年度工作总结 篇六

荣获“骨干教师“称号又一年了,我深知这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因此一年来,我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现代教育,努力实践,辛勤耕耘;以勇于创新的精神,探索教育的真谛。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有高度的责任感。作风正派,敬业献身、尽职尽责,刻苦钻研业务知识,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以实际行动履行着一名骨干教师的职责。

一、任职基本概况

上半年担任2007届初三(1、9、11)班化学教学工作,周课时15节,下半年担任2008届初三(2、7、10)班化学教学工作,周课时15节。2007年1月-2007年11月兼任克七中德育副主任 2007年12月-2008年1月兼任克七中教务负责人。

二、思想方面

在2007年度中,能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治学严谨,教风端正,教书育人,团结协作,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积极工作,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尊敬领导,友爱同事。无教学事故发生,表现了一个人民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兢兢业业、乐于奉献的优良品质。

能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关心国家大事,拥护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

三、教学工作

课堂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主阵地,课堂蕴涵着生命的资源,课 堂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乐园。于是,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我将自己的爱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研究课堂,研究学生。课前我积极与教研组中的老师共同钻研教材,课上凭着“关注每位学生的生命成长”、“让每位学生都获得成功”的理念,积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

(一)我所任教的三个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好、中、弱的差异,三个班级的学生整体能力也存在好、教、弱的差异。面对学生的差异,面对班级的差异。我采取了分层教学,具体措施:

1、深度、广度弹性调节。

教学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对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要求。若要求过高、过难,学生接受不了,就会产生厌学情绪,成绩更差;若要求过低,能力强的学生会感觉太简单、无味,不投入精力学习,成绩平平,甚至后退。所以对不同层次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要求不同,进行弹性调节。

2、学习方法指导有轻重

学生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知识基础较好、学习方法得当、学习信心强;第二类是知识基础一般、学习方法欠佳、学习信心时弱时强;第三类原有知识基础差、学习方法差、学习信心没有。针对各层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轻重有别。第一类学生重点是指导学生把知识向纵、横两个方向发展,开拓学生思维,同时配以难度较大的练习,让学生学有余味。指导第二类学生时,让他们先做《轻巧夺冠》,然后我再评鉴指导。指导第三类学生时,轻知识的拓展,重点是指导 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传授他们学习的方法。

3、课堂教学有异同

不管是难度和广度的调节,还是学习方法的指导,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教师的教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法,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中心任务的主战场,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主渠道,所以提高课堂效率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在备课时坚持启发性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再根据化学学科的待点,多做实验,特别我利用自己的电脑优势,做了很多生动有趣的动画课件,加强了直观教学,减轻了学生负担。针对各个班级的特点课堂教学又有所不同,表现在如下几点:

授课节奏快慢不同、知识容量大小不同、课件使用不同

4、课后教学有主次

课后辅导、作业批改、单元测试等工作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课后的作业批改,我会适当地采用加注提示,评语或面批等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都有积极意义。单元测试时采用分层测试。使每一层的学生在单元测试中都有收获、有成就感。便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的延续性,便于后几层次学生的学习信心培养,便于教学。

(二)教学取得成功的几点做法:

1、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拼命赶进度不可取。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

2、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近几年的化学试题中出现科学探究内容,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以课本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主动学习,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3、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近几年的化学试题涉及环保等社会热点内容,从多角度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考查。这就要求化学教学要突破单纯灌输课本知识的限制,减少机械操练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外科技知识,尽可能多地接触和认识社会,用化学视角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学以致用。

4、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钻研教学大纲(化学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我们学校虽然还么有实施化学新课程标准,但老师们都已开始研究新课程的特点,因此,除了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以外,要提前在初三化学的教学中参考和渗透“新课标”的要求。

5、强化教学过程的相互学习、研讨。听完课后能与上课老师及时进行交流,提出不足之处,以求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

6、加强实验教学。中考试题中,实验题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引起了我们老师的高度重视。在教学及复习中加强了这一部分的力度,因而这一部分相对得分较高。

7、抓好学有余力、有特长的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活动,给有特长的学生创造发 展个性的氛围,鼓励他们冒尖,脱颖而出,为将来培 养专门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学校德育和教务工作德育工作:

2007年3月在原校长杨大伟的支持和安排下我校德育处开展了诚信教育工作,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家做一个诚信的好孩子,在学校能做一个诚信的好学生,将来在社会也能做一个诚信的好公民。作为德育副主任,我承担了诚信教育策划、组织、安排、落实工作,开展了 “诚信倡议、诚信签名、书写个人诚信承诺书、诚信格言,评校级诚信之星,开诚信班会、办诚信小报、写诚信书法、做诚信演讲,并用横幅、牌匾、宣传栏、文化栏等途径进行诚信之星的宣扬、诚信格言的展示、诚信故事的宣传。应该说活动在学生乃至教师之间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取得一定积极效果,七中学生思想上起码都意识到做诚信人的道理,大部分学生能阶段性地约束自我诚信做人,有些学生甚至成为践行诚信的楷模。但活动也留下了很大缺憾,有些活动展开了,但教育效果和影响力却不是很大,还有部分学生在写了诚信承诺书,接受一系列诚信教育后还出现了作弊、打架、骗人、甚至是公然破坏公物的恶劣行为,让我们感到痛心,也留下如何提高工作实效性的思考。我个人也似乎明白了教育家陶先生将陶知行改为陶行知的道理所在。诚信教育没有结束,只有进行和永远的坚持。

最初接手教务工作,我本着教务——即是为教学服务的想法,开展着工作。后来体会到仅有服务的意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务工作不应该是“人管人”而应该是 “制度管人”。要制定科学、健全的制度体系,要关注制度执行的实效性,抓好制度的贯彻落实,并建立相应 的监督检查机制,促使师生养成遵守制度的良好习惯。

四、自身业务培训

2006年7月参加教育局举办的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班培训

五、专业引领及示范工作

2006年11月在全校上公开课《化学用语复习》

2007年7月31日被克拉玛依教育局聘为新教师岗前培训班指导教师

承担克拉玛依市新分五位化学教师岗前12天培训工作。

六、取得成绩:

中考成绩:2007年:市局综合名次第一; 辅导竞赛:11人获各级各类奖

2007年学生万永豪获全国及新疆化学竞赛全国一等奖,2007年学生杨瑞鑫、王舵获全国及新疆化学竞赛全国三等奖,2007年学生何昕琛、闫怡获全国及新疆化学竞赛自治区一等奖; 2007年学生王亚琦、刘洋、邓橙、戴智瑞获新疆化学竞赛自治区二等奖

2007年学生方旭、黄连青获全国及新疆化学竞赛自治区三等奖 2007年个人荣获全国初中化学竞赛园丁奖

公开课展示:2007年11月在学校示范课《化学用语复习课》 论文发表:《2007年课改实验区中考化学试卷评析》发表于《克拉玛依教育》杂志

在新的一年里,我将继续加强学习,不断完善有效经验和改进错 误偏失的做法,做一名当之无愧的“骨干教师”,为学生和教师做表率,为克拉玛依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7.郑州市第七中学 篇七

自办学34年以来,学校在湖南省内学生“三独”比赛中获一等奖31个、二等奖32个。近8年来,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等九大音乐学院的学生共176人。

如今岳阳市七中已成为一所较有成绩的音乐艺术特色学校,其艺术之花为何常开不败?

一、理念为先,艺术教育引方向

“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坚持音乐艺术特色办学,引领了学校的发展方向。岳阳市七中人懂得:“教育的成功就是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学校作为一所城区普通高中,大多数学生以低于市内4所省级示范性高中100分左右的文化成绩进入,生源文化基础薄弱,教学难度大,教学成就小。单一的文化升学率、文化平均分为指挥棒的评价机制,使得很多不同类型的学生难以享有文化学习上的成功,更加难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与发展的希望,其大多数学生将成为高考的“陪考生”,高中的“陪读生”,教师也难以收获教育成功的喜悦。发展音乐艺术特色教育,包容了学生的差异,使学生学习的成功不仅仅体现在文化成绩上。发展音乐艺术特长,让学生体验到了艺术学习的成功与自我价值感,让教师获得了职业的尊严感和成就感,更为避免“千校一面,万教一法”,为避免学校同质化办学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学校提出“让每一位学生享有音乐艺术特长,让每一位学生都享受艺术学习的成功”。自1998年来,一直坚持音乐艺术教育。《岳阳日报》先后5次报道学校音乐特色教育。

二、模式为范,开拓视野重管理

2016年1月,学校《音乐特色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教研成果获岳阳市首届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音乐艺术生140人参加湖南省专业联考,合格率为100%。主专业80分以上者52人。2016年高考二本以上录取91人,二本以上录取率达71%。

教育是让师生享受幸福的事业,学校是让师生收获幸福的场所。艺术教育可以养就艺术素养,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让一批有艺术兴趣与天赋的学生在一块艺术的园地中争奇斗艳,让艺术的真、善、美渗透于校园的“神经末梢”,感受艺术教育的成功与喜悦,弘扬艺术元素是岳阳市七中教育坚守者们回味无穷的幸福美酒。

岳阳市七中结合自身特点,形成了序列化的音乐艺术课程设置。一是学科课程制度化,艺术生的文化与专业课的课时比为5∶1。二是校本课程规范化,学校组织编写了《器乐基础教学》《声乐学习基础》《艺术高中乐理基础教程》《影视表演入门》4本校本教材,其中《艺术高中乐理基础教程》被评为岳阳市优秀校本教材。三是活动课程常规化,每周二、周四第八节课为全校活动时间,在校大力普及了音乐艺术教育,做到了开设项目多样化,训练内容序列化,辅导工作常规化。四是教学模式个性化,音乐艺术生主专业教学实行“一对一”,副专业教学实行“一对三”教学模式,乐理、视唱教学分A、B两个层次进行小班制教学。在专业艺术教学中,“言教”为主变为“身教”为主。五是专业生管理班级化,全校高一至高三共12个音乐艺术班,学校单独成立了艺教处,对专业进行分片管理。音乐艺术实行了专业教学、培训管理集中化。

三、学生为本,尊重个性助发展

2015年8月9日,中国首届竹笛艺术展演在岳阳市举行,会后37名音乐专家与教授到学校进行了座谈访问,九大音乐学院的教授们对岳阳市七中音乐艺术教育工作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与意见,并纷纷题词。人民音乐出版社总编张辉为学校艺术教育题词“岳阳楼下艺术之花,洞庭湖畔枝繁叶茂,祝岳阳市七中音乐学校蓬勃发展、蒸蒸日上”。

从教育的产生、学校的诞生那天起,特色就与学校紧密结合了。雅典学校重文化学习,斯巴达学校重军事锻炼,柏拉图的学园,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学校无不洋溢着独特的魅力。近现代杜威的芝加哥的实验学校,苏霍姆林斯基的帕雷斯学校,陶行知的晓庄学校,其特色十分鲜明。

音乐艺术教育的特色不仅仅是艺术技能的教育,也是艺术素养的培养。学校艺术教育不能仅搞“精英”教育,而要进行“大众”教育。学校针对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推动音乐艺术教育,实现肓人环境的全覆盖。

学校“普、特”并举,全校共有学生1800多人,现有音乐专业生班12个,音乐艺术生502人,开设了声乐、器乐、舞蹈、播音主持、影视表演、模特六大门类,共22个小专业。坚持“让音乐走进学生,让音乐伴随成长。”注重以艺术活动来推动音乐艺术教育的发展。学校让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专业选择,充分尊重了学生发展的多样性与差异性。组建了90人的合唱团,60人的管乐团,50人的民乐团,60人的舞蹈团。成立了学生话剧社,现代流行音乐社,键盘乐社,打击乐社等5个社团。在初中开展了音乐特长兴趣培养活动,每周一第八节课开展活动。

四、教师为烛,照亮学生育人才

2011年,岳阳市七中刘芳老师在香港参加“纪念李斯特诞生100周年国际钢琴比赛”中斩获铜奖。自2011年至2015年,学校先后有青年教师张玉婷、文旭霞、段超在湖南省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及音乐录像课竞赛中分别获得一、二等奖,陶婷婷、黄海丹、邹蔚老师在岳阳市“金鹗杯”音乐科教学竞赛中获一等奖。

教师是学校的核心资源,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拥有一支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思想过硬、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才能办一所人民满意的学校。岳阳市七中现有51名专任音乐教师,其中临聘教师13人,大学客座教授5名。学校通过引进、聘请、转型等途径合理配备专业教师,以弥补专业师资结构的不足。学校大力开展音乐教师的学习培训与提高研究,以引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的培训原则,以赛代训的方式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每年选送2名优秀教师到武汉音乐学院继续学习。美国著名钢琴家胡逸梅、美国伊斯曼音乐学院史密斯先生、中国著名小提琴家杜俊良、武汉音乐学院秦丹教授等先后来校讲学。“青蓝工程”促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名师工程”提高教师职业认同感,“激励机制”增强教师发展动力。现在,学校音乐教师担任市级管弦乐、民乐协会会长2人,副会长3人,担任省级协会副会长1人,理事3人,20人曾先后担任省级、国家级考级评委。

上一篇: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下一篇:读《管理的未来》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