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课的教学计划

2024-08-27

舞蹈课的教学计划(共10篇)

1.舞蹈课的教学计划 篇一

舞蹈课的听课总结

陈俊楷

我于2014年11月份先后听了几位老师的舞蹈课:A、B、C、D、E。这几位老师都是比较熟悉教学的舞蹈专业教师。

老师们都能够对学生进行悉心指导,自己也亲力亲为的做示范动作。在我看来,他们的教学效果都很好,体现在:学生的舞姿熟练优美,律动反应灵敏。

老师们对待教学工作都非常认真,表现较为突出的是C。他自己的示范动作比较多,并能手把手地辅导学生。作为一名男的舞蹈教师,能够这样做,是难能可贵的。

在XX校区,老师和学生在教室里上舞蹈课,家长在走廊里坐,通过玻璃窗,整个上课的情形,家长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这很好,可以给老师以监督。

舞蹈是一门专业技能课。教学目的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舞蹈技能和训练方法,提高舞蹈素养。

舞蹈技能是一门规范性、理论性、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本课程应以舞蹈基本理论、舞蹈技能训练为基础,与音乐教学法相配合。本课程不是纯理论的课程。其核心是解决实践的问题。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安全工作的要求,有组织的加强技能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

在我看来,我校舞蹈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都能做到胸有成竹,重难点明确,循循善诱,施教有方。总之,我校舞蹈教师能采取愉悦、引人入胜的独特教学方式,寓教于乐,让少儿在快乐的环境中,通过舞蹈艺术获得智力的开拓、身心的健康,为培养少儿的高尚品德、集体荣誉感、纪律观念等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少儿在欢乐的学习中体验舞蹈艺术的魅力,培养少儿良好的乐感和律动,引导想象力,发展艺术天性,从而造就健康的体魄、高尚的艺术素养。我校舞蹈教师都能够从舞蹈基本功的训练入手,针对少儿的性格特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注重身体素质及舞蹈艺术素质的全面培养;注重少儿的心理特征,集科学性、趣味性、全面性、系统性于一体。

我校舞蹈专业开设了少儿民族舞、芭蕾舞、爵士舞、拉丁舞、印度舞等课程。在舞蹈教学中增进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性,也促进了心理和情感的健康发展。学校积极为学员们推荐参加各种表演、竞赛、考级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与竞赛中得到更好的锻炼。

希望学校能够在现有基础上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

2.舞蹈课的教学计划 篇二

舞蹈课是本专业学生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初等音乐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遵循师范院校培养目标, 突出师范性质, 着眼于舞蹈知识技能和师范能力的整合发展, 精选教学内容, 重视艺术实践, 体现舞蹈课与小学音乐教育的衔接关系, 以培养高素质的综合艺术人才。现今社会需要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从事舞蹈教学工作, 为满足社会需求, 在教学中明确教学内容。采取有效措施, 解决学生基础差起点低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作性思维能力, 保证舞蹈目的和任务的完成。

现今在各院校初等音乐教育专业的舞蹈课, 是专业课之一。按照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式等几个方面对舞蹈课进行安排。如:运动会上的舞蹈表演、校组织的文艺晚会以及技能比赛等, 从而加强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还加强学生的授课能力。为学生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舞蹈课的意义

1、改善身体结构、塑造良好的形体

未来社会是以个人素质全面发展为基础的社会, 个人素质包括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及审美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 不仅使各器官、系统良好的生理机能状态, 还包括健美的体形和身体姿态。

舞蹈是通过身体语言来表现美、创造美。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 使爱美天性从自然状态向自觉状态提升, 使之能陶冶情操, 提高境界, 开启心智, 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形体与舞蹈教学中的姿态、礼仪、柔韧、形体操、矫正操等都以增强体质, 促进身体全而发展, 培养健康的体魄、健美的体型、良好的姿态、高雅的气质和风度, 使她们动作优美、体态矫健, 使畸形不良和不正确姿态得以矫正, 塑造自己理性的健美形体。

2、对审美能力的培养

审美活动是促进学生各种审美要素发展的根本途径。它对于个体审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在于审美经验的积累和提升。要使学生吸引审美文化的营养, 从而内化为个体自身的人格素质, 必须通过他们身心投入其中的审美经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不仅使学生的情感表现成为可能, 而且使她们在具体的审美感受中, 接受全人类优秀的审美成果。

在舞蹈课中, 会学习简单的各民族民间舞。学生可以通过舞蹈动作, 音乐来认各民族的风格特点以及任务特征。也有根据主题内容, 通过认识、理解选择适应时代的特征, 进行自己组织编排歌舞表演。充分体现了他们智慧、情感和才能, 激发学生审美的创造兴趣和热情。舞蹈课中可以欣赏各个作品。在欣赏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 精心组织用中外著名的音乐、舞蹈、文化历史知识进行赏析活动, 帮助他们理解作品内涵, 满足学生渴望追求美的欲望, 表现内心情感的需要, 提高学生审美素质和文化。

3、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的积极性, 可以直接转化为动机, 成为激发人进行墨中活动的推动力。舞蹈课中会学习集体舞蹈及创编,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自拍一些舞蹈。可以在自习时间、午休时间和课余时间, 根据校园主题节目等进行开展。便于学生工作以后可以适应工作需求, 例如:运动会、联欢会、儿童节等, 给学校增添文化气息, 学习了舞蹈可以使学生在编舞的过程中有“新理念”“新思路”。学生编出了舞蹈, 在编排过程中找到窍门, 找到乐趣, 从中找到一些学习的方法, 慢慢会对舞蹈及创编有学习兴趣, 也可以增加自信心, 有了学习兴趣, 找到学习窍门, 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会找到一些方法,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4、使学生在日后工作中有舞蹈创编的能力和教授舞蹈的能力

初等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 不只要将舞蹈表现出来, 还要具有舞蹈创编和教授舞蹈的能力。

小学的音乐课中, 多数以学习儿童歌曲为主, 所以儿童舞蹈创编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儿童舞蹈创编就是根据少儿的生理心理等特点, 创造出适合少儿的舞蹈。小学音乐没有专门的舞蹈教材, 舞蹈内容要靠教师自己去挖掘, 在日常教学中, 就要注意挖掘教材中舞蹈因素, 经常把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编入舞蹈。比如说你学习歌曲《老动作光荣》, 是妙穴学生大扫除的情景, 在动作设计上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尽量把学生在大扫除中扫地, 擦窗户, 拖地的动作, 通过夸张的表现手法来表项。作为初教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工作以后, 有责任充分利用好本学科的特点, 在自己的教育领地内, 努力的培养和发展好学生的艺术潜能。

5、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3.幼儿律动对高专舞蹈课的意义 篇三

目前,国内的幼儿教育对幼儿的律动特点颇有研究,顺从幼儿律动带来的有利方面,积极交幼儿律动发展为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成为幼儿教育中重要的日常。幼儿律动在教师指导下,会结合动作练习、音乐欣赏等方面培养幼儿的艺术特征和艺术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加深幼儿对其他事物的理解,全面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

【关键词】幼儿 律动 高专舞蹈课 意义

一、幼儿律动的分类

在幼儿的律动中,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

(一)行进律动

在幼儿的脚步前进长体现的律动,为幼儿的行进律动。这种律动主要是在幼儿想进走动中,形成一定的律动性,通常会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动作练习,使得幼儿的行进存在节奏感。比如,教师会以一定的模板展示给幼儿,在训练时会选择相应的曲目来进行,如训练幼儿学军人走路是最常见的行进律动训练,并会以义勇军行进曲来进行伴奏,带动幼儿的律动。

(二)节奏律动

这种律动最重要的是背景音乐,在浓厚的音乐中进行律动练习,加强幼儿动作与节奏的切合度,以此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在这种律动练习中,通常教师会引导幼儿利用身体手、脚、头等部位进行有节奏的律动,比如摇头、拍手以及跺脚等动作。实际联系中,教师通常会选择律动感较强的背景音乐进行伴奏。

(三)模仿律动

模仿律动是幼儿律动练习中常见的律动形式。这种律动主要以幼儿的生活实际为基础,模仿相关生活中的动作,比如刷牙这个动作,或者洗脸这个动作,如何将这些动作变得有节奏感,是需要加以练习的,并且在这种律动形式的练习中,也会播放相应的情境音乐。除了生活中的动作模仿以外,也可以模仿特定大人的动作,比如工人的动作、农民的动作等等,在联系过程中,背景音乐要随着模仿对象的不同而放置不同类型的情境音乐,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动作律动

动作律动也就是一些步骤相对简单的舞蹈动作,在舞蹈中属于最基本的动作。这种律动,需要教师拥有牢固的基础舞蹈技巧,向幼儿展会基本舞蹈动作,幼儿加以学习模仿。也就是说,动作律动可以说就是基础的舞蹈,这对幼儿的身体平衡能力要求较高,不仅要保持动作准确,还要保持身体的整齐和协调。在动作律动的练习中,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律动美感以及舞蹈情感。

二、幼儿律动对高专舞蹈课的意义

(一)帮助幼儿理解、记忆及表达

幼儿的律动对高专舞蹈课来说,是十分基础的能力,幼儿能够通过基本的律动,加深对舞蹈的理解。在律动练习中伴随着音乐等,能够积极触动幼儿的视觉、触觉以及听觉等,使幼儿全身心投入律动中,帮助幼儿理解动作与音乐,并认识到自身的律动与周围情境的基本联系。幼儿在动作的律动中,会形成一定的肢体记忆,肢体记忆在幼儿这个阶段,比意识的记忆更为有效,对其舞蹈基础的培养十分有效。另外,幼儿律动会促进幼儿的情感教育,增强幼儿自信心,实现幼儿的开心和愉悦。一旦幼儿开心了,就会寻求开心的表达,将高兴的情绪利用律动动作有效表达出来。

(二)养成良好习惯

幼儿这个阶段,其可塑性十分强大,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在幼儿这个时期是最佳时期。而幼儿信管的养成与幼儿律动具有共同的特征,即反复性和渐进性等特点。在幼儿的成长阶段,利用幼儿律动来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十分有效。比如在模仿律动形式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洗手律动,利用生活中洗手的场景,加以背景音乐,形成幼儿律动,这不仅是对幼儿律动的训练,同时也促进幼儿勤洗手习惯的养成。再比如,教师可以引导组织学生进行礼貌律动,将基本的礼貌礼仪融入其中,促进幼儿素质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三)培养基本节奏感

幼儿喜欢变达自己的心情个情绪,并且天生喜欢动。但是在幼儿这个阶段,其语言系统还不成熟,许多心情无法用正确的语言顺利表达出来,如果幼儿不能足矣用语言表达,便会使用肢体的活动来表达,这也是幼儿天生的能力。而幼儿律动的教育和联系,能够促进幼儿对肢体运动形成更深的理解,帮助幼儿懂得什么心境应该用什么样的肢体律动来进行表达。为此,幼儿律动的练习,能够促进幼儿对音乐以及动作的理解,培养幼儿动作的基本节奏感。教师通常可以播放不同形式的音乐,指导幼儿在各种音乐背景下,应该做出怎样的节奏动作。

(四)培养幼儿艺术感知能力

对于高专舞蹈课来说,艺术感知能力是最为重要的。对幼儿律动的培养,就是在不知不觉之中培养的幼儿的艺术感知能力。可以说,幼儿天生便具有一定的艺术感知能力,艺术感知与情感表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教育中,教师通过利用幼儿的律动结合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开展一些力律动活动,能够帮助幼儿实现感知能力的发展。

结束语:

总的来说,幼儿律动具有其天生的一部分,而通过幼儿律动增强幼儿的节奏感、理解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则需要通过教室的指导和帮助。通过对幼儿律动的发展,对高专舞蹈课具有极为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岳娜.幼儿律动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意义[J].劳动保障世界,2016,15:19+21.

[2]王丹.律动在幼儿教学中的教育价值[J].才智,2014,29:177.

4.韵律活动和舞蹈课的课后反思 篇四

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就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提升的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的能力,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本课重点是让学生在练习时体会手脚的协调配合,知道韵律活动和舞蹈的基本动作方法,能够掌握舞蹈动作的要领,同时注意身体的协调配合,提高熟练程度,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体验学习乐趣。本课的难点是根据节拍做出不同舞蹈动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先进行讲解、示范,使学生对所学的动作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例如在学习秧歌舞步的平扭步、大跳步时要先讲解、示范平扭步、大跳步的动作方法,重点提示学生观察大跳步起跳的动作,然后用口令节拍指导学生先练习腿部动作,然后再练习完整舞步,最后在音乐伴奏下,指导学生做完整的舞步练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仔细观察教师示范动作,能说出大跳步起跳的动作和时机,随教师口令练习腿部动作,分散自我学练,二人一组互学互练,伴随音乐节奏做完整舞步练习,使整个课堂充满了活力。另外,在十字步、秧歌垫步学习过程中,教师先讲明两个步伐的预备姿势以及动作方法,让学生对舞步的学习有浓厚兴趣,并乐于进行自我表现,还可以让学生参看配套教学录象片,从而在头脑中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提示学生练习时的节奏,用口令节拍指导学生练习,最后还可以通过“扭秧歌”的音乐伴奏进行完整练习。学生在自我模仿两种舞步的动作方法时,要注意体会秧歌垫步的左、右脚交替的节奏。

5.舞蹈课的教学计划 篇五

【摘 要】形体舞蹈是一种多元化的舞蹈,它是由芭蕾舞、民族舞、现代舞等组合成,是一种综合性的形体训练舞蹈,为了更好地普及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人们素质修养,使人们在优美的音乐中达到收腰、健胸、美腿作用,并可修身养性,增强气质、风度、仪表,使人们在工作的繁忙中摆脱紧张情绪,进入美的环境中。

【关键词】形体舞蹈 开设意义

一、形体舞蹈的涵义

除此之外形体舞蹈是形体修塑和舞蹈的结合,所谓形体修塑就是伴随音乐(一般以舒缓优美,但有时也用一些节奏感强、欢快或起伏较大的音乐)做一些针对上肢、头部、颈部、胸部、肩部、臀部、大腿、小腿、足等的修塑动作,使肌肉有弹性,线条更美,动作要求舒展,幅度适当,同时也锻炼动作的协调性,肢体的动作美感,培养外在和内在的气质。舞蹈则是不但要做动作还要表达一定的内涵,就是所谓的舞蹈感觉和肢体语言,二者结合在一起就是形体舞蹈,显而易见就是动作一定不要很复杂,但又有一定的内涵,重在培养气质,就是当别人看见你,会给人一种高雅,舒服,很有活力的感觉。

二、形体舞蹈的要求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幼儿师范专业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幼儿师范院校不仅以培养成为既具有即时的应职应岗能力,又具备适应今后职业生涯发展的素质与潜能的人,同时还具有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面对着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所提出的要求,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已成为时代的需求,然而发展素质教育便离不开美育,如何有效地开展美育呢?形体舞蹈课的开设就是一项有效地手段!不仅可以培养具备一定专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还可以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从而达到人才的“内秀外美”。

以幼教专业为例,学生在入学之前,身体的软开度、肌肉的能力等都未得到有效地开发,但这一时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旺盛阶段。通过参加有计划有规律的形体舞蹈训练能够使学生的肌肉、骨骼、关节等各部门协调发展,使其培养出良好韵律感、节奏感和身体的协调意识,使之更有利于发展学生健康的体格。

除此之外,作为年轻人在进入青年期后还有着强烈的自我形象设计意识,通过正规的舞蹈形体训练,可以逐渐改变和矫正不良的身体姿态,塑造优美姿态和协调能力,使他们动作优美、举止高雅、仪表端正;形体舞蹈训练能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美的意识”,提高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其形成注重形体美的习惯。通过形体舞蹈训练可以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良好的身体形态和精神风貌的未来教师。

三、形体舞蹈的开设意义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很多机会来参与多姿多彩的群体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是至关重要的。开设形体舞蹈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在以往的学习和实习工作中经常发现很多年轻人都具有很好的运动才能和音乐才能,却羞于在公开场合展示自我;更有些同学在日常学习和人际交往中会产生社交退缩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自信。而在形体舞蹈课的教学中可以逐渐改变这些现状。例如:形体舞蹈课通常采用的上课方式为集体教学,教师通过运用小组讨论法、分组练习法、情景交融等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以及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模式,形成积极友爱、团结一致的学习氛围。通过有效地形体舞蹈训练不仅能够让学生学到专业的技术知识,还可以使学生在得到形体美的同时树立自信心和活泼开朗的个性。

形体舞蹈训练能够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力、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舞蹈是音乐与形体协调运动的完美结合,不仅展示了人们的姿态美,更体现了人内在的心灵美。音乐能抒发人的真情实感,是心灵直接语言的艺术,它借助各种声音的表象,由听觉形象来激发人的视觉形象,使人仿如于身临其境的形态。舞蹈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结晶,它的优美姿态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其通过自身的形体舞蹈训练或是在对舞剧作品等的欣赏的训练,培养出学生的良好审美情趣和鉴赏美的能力。

四、形体舞蹈的毕业生状况

幼教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将面临日益紧张的工作和激烈的竞争,具有灵活的应变各种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校期间可以通过有规律的形体舞蹈训练拥有健美匀称的形体、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力、端庄而又充满活力的外表和富有生气的精神面貌。同时在校期间多参与群体活动如社会实践、演出排练、教学实习等有利于学生增强自我竞争力,有利于在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竞争中保持被选择的自我实力和自我信念,从而在事业中不断获得成功。

五、结束语

开设形体训练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具有良好精神风貌的全能型的高等技术应用人才,幼儿师范专业开设形体训练课程可根据未来职业环境要求塑造人体的形态的需要,并结合专业特点培养学生,改善学生的体形、体态,使其获得体形美、动作美、气质美,进行仪态美、举止美、言谈美的现代礼仪教育。最终使学生在短暂的三年时光中充分的提升自身能力,为步入社会打好基础,在未来的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杨斌.形体训练纲论.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2]青少年.学生形体教育.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吕艺生.舞蹈教育学.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6.地方课的教学计划 篇六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我们迎来了新的学习生活,让我们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做个计划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做教学计划头疼,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方课的教学计划(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方课的教学计划1

指导思想:根据地方课的教学特点,以《新课程标准》和《临沂市小学常规教学》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课改精神。在教学中,结合本校教学实际,用本地或身边的地理概况、发展变化、风土人情、自然风光等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更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内容:

一、地方课要求;

二、白旄镇周边的概况。

学情分析:

由于我校地处农村,学生接触面少、知识有限、年龄小等多方面原因,学生对家乡的地理概况、风土人情、特产等情况知道得甚少。

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的地对方课教学,使学生更加了解家乡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对家乡的风土人情的掌握,会让同学们感到我们的家乡美丽富饶,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措施:

1、用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兴趣的事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

2、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操。

3、要加强自身的业务培训,多读书看报,阅读本该学科的专业杂志,不断提高本学科的知识应对能力。同时还要参加多种形式的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4、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设计多种多样的体验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愉快中展开学习活动。同时利用多媒体、课外活动等资源,帮助学生拓宽和获取信息资源的渠道,为学生获取多种信息和多方知识提前收集信息做好准备。绝不打无准备的仗。

地方课的教学计划2

新的学期开始了,回顾上学期的教学工作,发现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特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教学目标

1.加强素质教育理念和德育渗透,坚持“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原则,着重培养七年级学生健康的生活态度,及促进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对于九年级学生侧重于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对社会的了解及适应能力。

2.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增进学生对其生活背景下的文化、社会、自然、科技的理解,促进学生全方面知识的积累和发展。

3.促进地方课程与其它课程的相互补充、协调关系,增强地方课的地方适应性,体现地方课的地方特点。

二、教材分析

地方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成功训练》、《专题教育》和《家乡教育》三个方面。

1.《成功训练》:

成功训练是我省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后设立的地方课程,《成功训练》在课程设计上划分为“基础学力教育”、“情意教育”、“自我管理教育”(着重用于七、八年级学生的教学)。其基本理念是通过整合地方课程,对学生施以专项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塑造人格均衡的成熟个体,谋求由“体验式的学习”的各种活动,强调“做中有学”的学习模式,将成功学的原理转化成游戏或其他活动,落实素质教育,推动全面教育,让学生在特设的学习环境中体验、思考。

2.《专题教育》:

专题教育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法制教育几个方面。其内容全面,形式新颖,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体现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促进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转变对未成年人的人文关怀方式,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不断的提高处理成长中的有关问题的能力。

全国因安全事故数以万计天真无邪的生命死于非命。

中央领导对中学生安全的指示:“人民生命高于天,人民利益重如山”。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安全教育”,要让学生在交通、校内外活动、消防、疾病预防等方面确实引起高度重视,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教给学生必要的各方面的安全知识,培养安全意识和交通安全责任感,确保学生的安全

3.《家乡教育》:

家乡教育主要学习家乡的民族常识和民族团结相关内容。增强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建设家乡的责任感、使命感。

三、教学方法和措施

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基本的安全意识,获得一些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2、乐于合群,把自己融入到集体生活之中去。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3、懂得珍爱生命,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4、学会礼貌用语,学做一个文明观众。

5、拓展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文化学习、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6、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乐于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懂得关心和养护自己的身体,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7、树立“居安思危”的国防观念,激发爱军习武、献身国防的思想感情,培养吃苦耐劳精神。

四、自我提高计划

在今后的工作中,为了更好的提高教育科研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制定以下个人提高计划:

第一,作为一名教师,既多吸收别人的好的教学经验,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取长补短。并利用网络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第二,教学准备工作要细致,老师讲的每一句话,学生都可能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也尽量想到,每一节课都要在完善中,提高自己的水平

第三,要在学习方面有所创新。一是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基础教育各个领域正发生巨大变化,各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凭老经验,想当然的进行教育教学就要落伍,要通过学习教育理论,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第四,要在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方面有所创新。注重考察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我在教学中,一定要改革教学方法,提倡探究式、讨论式,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自我消化,自我总结的时间,并且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起互相学习,互相讨论,互相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要正确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究竟讲多少,练多少,要视具体的学情来定。

第五。在坚持集体备课、加强同事合作、发挥群体优势时基础上,结合个人的特长,认真编写教案,教案的编写力求形式灵活多样,同时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体现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第六,为了使每堂课短短的45分钟井然有序、形式活跃、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发挥其最大的效用。我将注重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下功夫。课前认真备课。作到课前再备课,备教材、备学生,保证课前的准备工作及时、充分。课中全神贯注。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趣味化教学,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课后及时反馈。记下教学中的成功点和失败点,及其改进方法,这是我在课堂教学方面提高的方向。

地方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与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地方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学期我将结合我校各项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进行各个方面的教育。

地方课的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地方课程是研究学习课程的载体,它是对国家课程的必要补充,它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淡化课程的学科性,使课程内容呈现非学科性,它对课程的要求是体现人文精神,呈开放性特点。其目的在于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以及了解地方社会和文化的需要。

因此各任课教师应根据本学科的教学特点,以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课改精神。同时结合本校教学实际,尽可能应用媒体辅助教学,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充分利用教学活动的有限时间,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特制定以下课程计划。

二、基本情况

本学年,我继续担任地方课教研员,本学科是一支任教教师最不专业的师资队伍。所有教师均为兼职,基本上没有参加与本学科相关的培训活动。许多教师没有足够的经验,甚至没有具体的应对学科教学的措施。

许多教师手边也没有配套的教学用书和统一的课程资源,这就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但学校很是重视该学科,为了加强地方课教学,形成研究氛围,充实研修力量,我三道岗镇中心小学专门成立了地方课程研修小组,我担任研修小组长,为今后的集中教学和集体研修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三、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科学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让学生热爱生命;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创新素质、审美素质、实践能力、思想素质和具备适应地方生活的基本素质,使其生动活泼健康全面的发展;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善于协作的团队精神;培养学生自主、自律、自理、自强的品质。

四、具体措施

1、地方课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业务培训,多读书看报,每位教师手边至少要有一本该学科的专业杂志,不断提高本学科的知识应对能力。同时还要参加多种形式的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2、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设计多种多样的体验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愉快中展开学习活动。同时利用多媒体、课外活动等资源,帮助学生拓宽和获取信息资源的渠道,为学生获取多种信息和多方知识提前收集信息做好准备。绝不打无准备的仗。

3、地方课程分为“通用课程”和“专题课程”两类。

地方课程中的通用课程,每位教师都要积极参加地方课程教学研讨活动。每个学段的地方课老师要一起研讨专题教育实施的具体内容、方式方法、共享集体的智慧。无论是该研修小组的月查,还是教导处的教学检查,均要把专题教育纳入检查范畴。

4、设立心理辅导员,开展专题教育专项活动。除了在地方课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之外,本学科所有任课教师均为心理辅导员,均有义务对所担任班级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5、重视地方课程中的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在评价标准上,注重以学生“自我参照标准”为主,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在评价内容上,注重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综合评价。在评价方式上,可采取考试、考察、汇报、演示、竞赛、成果展示、总结等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每次活动之后,我们要有明确的过程记载并物化活动结果,一学期结束时收集存档。

五、课程及活动安排

1.9月份组织开展“校园是我家”普通话宣传活动。

2.10月份举行“阅读才艺大赛”活动。

3.11份开展“校园安全伴我行”的安全教育活动。

7.舞蹈课的教学计划 篇七

前言:随着素质教育向内涵式教育的发展, 体育艺术也逐渐在社会的大环境中蓬勃发展。目前全国将近二十所体育院校设置了艺术类专业, 主要开设表演与舞蹈学专业较多。而表演专业主要是以体育艺术表演方向为发展趋势, 面对体育舞蹈、艺术体操、健美操、瑜伽等专项学生授课, 而以上项目均为体育项目融合大量的艺术元素而形成自身特色的。因此, 表演专业的学生对艺术类课程的需求是必不可少的。希望通过本文, 可以帮助更多的体育艺术类课程的完善, 为体育院校表演专业的发展进献薄力。

1. 民族民间舞蹈的起源

民族民间舞蹈是由劳动人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 不断积累、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广泛流传并具有突出民俗特征的自娱舞蹈形式。它地域色彩分明、风味浓郁、形象生动、表现形式多样。根据不同民族的生态环境、风土人情与历史文化背景, 每个民族都具有自己原生态的舞蹈风格。

2. 专业院校的民族民间舞蹈课与体育院校的区别

专业院校的民族民间舞蹈课是将蒙、藏、维、朝、汉、傣等民族舞蹈进行组合的学习, 运用肢体的塑造来提升舞蹈专业学生的表现力与创造力。注重对各民族舞蹈风格的把握、动作的感觉、韵律的准确与技巧的难度, 要求身体超强的协调性与灵活性, 突出专业的特点, 抓住细节的过程, 强调舞蹈的专业性。而针对体育院校的学生就要灵活而适用。他们多数对于舞蹈是空白的, 所以不能强调动作的细节与技术的高超, 而要把重点放到对民族民间舞蹈的感受,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与少数民族人们的热情与友好, 传递给学生美的向往而热爱民族民间舞蹈, 有感而发主动地去舞动表演。二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对学生出发点要求的不同, 对舞蹈本身价值观的不同。专业院校培养的是专业的舞蹈演员、舞蹈教师或编导, 而体育院校是为了让学生丰富艺术知识, 开发身体, 懂得舞蹈艺术, 具有表演与创新能力的体育表演人才。

3. 体育院校学生学习民族民间舞蹈课的价值体现

3.1 提高体育院校学生的文化内涵

通过学习民族民间舞蹈课程帮助体育院校学生了解民族文化与地域风情。每个民族都有它独特的魅力与民族特征。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 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与阐释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在学习蒙族舞蹈的时候, 讲述生活在大草原上的蒙古族人民勇敢, 热情, 爽直的性格。他们把鹰作为英雄的象征—视为吉祥物。在舞蹈动作中模仿鹰的形象, 张开双臂向往美好的蓝天自由飞翔。这样的方法会让学生感同身受, 可以引领学生想象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 往往教学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提高体育院校学生的艺术修养

体育院校的学生由于专业特征, 学习艺术类相关知识较少, 而艺术修养是提升表演专业学生素质的关键。民族民间舞蹈课通过音乐、上课方式、课程内容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还可以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内心的情感, 提高审美意识, 纯净心灵, 用艺术的方式去感悟生命, 感受事物的真、善、美。不断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身心健康, 帮助学生更好的完善人生观与价值观。

3.3 提高体育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

大学时期是激发学生潜力、开发智力、挖掘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期。体育院校的学生非常聪明但缺乏创新意识。通过民族民间舞蹈课的学习, 丰富学生的舞蹈语汇, 拓展思维方式, 为创新能力的开发与作品的素材提供了有利依据。针对体育院校表演专业学生的特点, 可以将自身专项与民族舞蹈相融合, 创新美的价值。例如:健美操的学生运用健美操的基本步法融入东北秧歌的上身动律与手巾花的配合, 将体育融合艺术元素形成体育艺术表演。再如瑜伽与蒙族舞蹈的融合, 动作的延伸与开阔会让人想往美好的事物, 共同感受身、心、灵的高度统一。而上述举例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真实体现与效果展示。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当今社会发展需求的价值体现。

3.4 开发体育院校表演专业学生的身体能动性

体育院校表演专业的学生只对自身专项的身体能动性较强, 相对于其他类别较弱, 而有效的通过舞蹈肢体语言的开发会对学生受益匪浅。民族民间舞课更强调身体能动性的开发, 例如:藏族突出膝、腰、脚的动作, 蒙族突出肩、腕、臂的动作, 维族颈、手的动作等教会学生用身体去说话、表演与模仿。通过学习可以感受不同民族的舞蹈风格, 学习身体的各种动作, 对身体各部位的开发有很大帮助。

4. 结论

综上所述, 无论是在教育发展的大环境下还是从体育艺术未来的前景分析, 在高等体育院校对表演专业的学生开设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是势在必行的。它从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艺术修养的提升到思想创新意识的转变, 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李静波.论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和艺术特色[J].中国校外教育.2009 (S1)

[2]陈霞.关于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时代文学 (下半月) .2009 (06)

[3]姜磊.浅析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知识经济.2010 (15)

[4]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传承[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 (02)

[5]石裕祖.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其发展趋势研究[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7 (02)

[6]华措.从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遗存想到的[J].福建艺术.2008 (01)

[7]孙晓燕.浅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背景[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 (02)

[8]石裕祖.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发展趋势[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5 (02)

[9]沈健.关于民间舞蹈继承与发展的探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 (04)

[10]桑嘎卓玛.论中国民族民间舞的风格与规格[J].西藏大学学报 (汉文版) .2006 (S1)

8.浅谈舞蹈表演专业排练课的重要性 篇八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舞蹈 表演

中图分类号:J7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8-0161-01

舞蹈作为一种人体语言,是通过人体动作过程来表现人类情感的艺术。在如今人们对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求不断提高,舞蹈这门人体艺术被更多人认识、接受、认可,并喜欢。

舞蹈艺术在塑造人物与情感方面,与戏剧艺术、话剧艺术、声乐艺术有着不同之处。一是舞蹈不用发声的语言,只用舞蹈化的流动幅度较大的形体和面部表情来塑造人物、表达情感。因而对形体的表现力要求特别高;二是情感的表达要与音乐节奏与旋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舞蹈表演的情感是随音乐的流动而起伏的,他与话剧的情感流露是有区别的;三是舞蹈艺术是将生活的各种情态升华为舞蹈动作,他善于抒情而拙于叙事,不是对生活的模拟,而是反映和描述生活的艺术结构。他们之间又有可借鉴之处:都是舞台表演艺术,都要创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人物思想,抒发人物内心的情感。结合舞蹈与其他门类艺术的特点,可以将人物的思想感情通过面部表情与形体舞蹈动作,并和音乐紧密结合而表现出来。

一、建构课堂教学与实践表演的训练平台

首先,从认识上明确舞蹈训练性和表演性相辅相承的关系,应该将课堂训练视为表演实践打基础,而表演实践也离不开课堂训练。课堂训练内容与实践表演内容应相结合,这是教学中要重视和提炼的环节,既是表演元素的提炼,也是表演元素的开发,由此搭建成二者的训练平台。课堂以身体训练为主,更为强调动作的规范性,身体肢体语言和内心情感表现,人物心理和舞者心理等多种综合性训练。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身体的表达不是最终的目的,通过身体表达一种思想才是最终的诉求,要用真实的情感来打动观众。

其次,这种表演元素的提炼可以是具象的,包括队形、表情变化、人物性格模拟等方面;也可以是抽象的,包括环境创造、情节创造、人物创造等方面。舞蹈表演时对 音乐 和情感的真挚动态的表现,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要围绕生活中的积累。教学中的表演元素提炼,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能够敢想象敢表达的能力,教学手段要多样化。可以从音乐上启发,给予比较欢快的、悲伤的、抒情的、刚烈的等各种性格来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也可以从动作处理上给予启发,比如,用灵巧的动作体会“巧”,用抒情的动作感受“柔”,刚武的动作表现“帅”,跳跃的动作表现“欢快”等;还可以在组合中引导学生体会看天、看地、远看、近看等,体会队形中圆圈、三角形、斜线等变化时的不同感觉,或是体会看花、采花、闻花、戴花等情节发展中的感觉变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都会遇到这样的学生,身体条件优越,舞蹈动作规格,学习思想都很好,可跳起舞蹈节目来像一张白纸,你只看到像木偶似的动作,看不到丰富的情感内涵。所以在教学中,教学不能只教动作,而是在严谨课堂规范的同时,还要主动帮助学生架构动作与情感表现之间的桥梁,多手段、多角度地给学生适当表演方面的引导,使學生能够真正做到身动心动,用身体语言表现内在情感。

最后,在建构训练平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这样几个原则:通过训练引发学生对舞蹈动作再创作的思维表现;通过训练唤起学生对舞蹈表演的激情;训练内容要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紧扣教学内容;年级不同,引导表演的教学任务也要不同,要由简到繁逐步强化。

二、 内心感情的激发

就是内部心理技术方面的训练。通过各种元素的小品练习,如规定场景、感情、想象等,达到对内部心理技术的掌握,从体验中学会创造角色的方法。戏曲把情感归纳为喜、怒、哀、乐、惊、恨、愁、痴、傻、呆等几个字,而对于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就要有一个吸收与创造的过程,对这些元素要有所侧重与选择,小品内容也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按照舞蹈的特点来组织,可采用情感及舞蹈动作与音乐结合的小品形式来完成。这样就把课堂训练和舞台表演结合起来,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三、面部表情的训练

戏曲的面部表情集中并扩大了生活中的情感表现,有助于感情的传达与性格的塑造,这对舞蹈表演来说,是可以继承与吸收的。在舞蹈中“用眼传神”是他的特点,眼是关键,强调眼睛的运用,许多情感与神态,思想与独白都要从眼神中流露出来,要善于以眼传神的表达方式。由于舞蹈无法用语言来表达,那么对眼睛的表现力要求得格外准确而到位。那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当中,就可以采用编排一些训练眼神的小组合来训练学生,使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得到提高。

四、形体表现力的训练

舞蹈主要依靠人体动作来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那么,我们的肢体就是舞蹈艺术的表现工具,全身各部位都有自己的特长,上半身能够表现细微变化的情感变化,而下半部位,主要以舞姿的构成和各种舞步以及情绪变化所使用的技巧,来表现舞蹈内在的情感表现。因而,在形体表现力的训练方面,可以借鉴声乐中的以情带声的训练方法,在舞蹈中以内在感情带动身体动作,使动作充满内在的感情而又富有旋律性。

五、感情、动作与音乐的综合性训练

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它集人体动作、音乐、服装、舞台美术、色彩、灯光和情节于一体。为了达到舞台表演所需要的能力,在对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的训练中,要将人物感情、舞蹈动作、音乐三者密切结合起来,使人物的动作充满旋律性,人物感情富有音乐性,又有内在感情体验和外部形体表现力的体现,这样构成了完整的舞蹈表演综合性训练。

在有了这些训练的方法后,还要加强学生对文化素质修养的提高,启发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理解力和创造力,这样才能使舞蹈表演合乎逻辑,感情真实动人,富有舞蹈艺术特有的魅力。

9.幼儿舞蹈之舞蹈教学论文 篇九

一、幼儿舞蹈机构环境设施简陋,影响幼儿学习质量

除了各个地方的群众艺术馆、青少年宫有政府的扶持,其他私立的舞蹈培训机构设施十分简陋,场地一般都是100平方米的门市房,一面镜子、把杆、地毯、音响。而且在笔者走访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机构的镜子是不够的,这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虽然教师教授的东西是学好的前提,但是环境对于孩子学习舞蹈也是十分重要的。

二、幼儿舞蹈教学机构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国家给予进修机会,提高教师自身教学能力。对于一些基础偏低的教师国家应给予进修学习的机会,每年在寒暑假都可以给各地方的业余舞蹈教师进行培训,这样就让许多能力不够的老师又有了重新进修的.机会,上课的内容是全国统一的教材,有基础和基础扎实的教师学习同样的课程,成绩偏差不会太大。此外,在舞蹈机构会将幼儿通过年龄分出大、中、小班,教师实行3个月一换班的制度进行教学,这样就缓解了师资力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同时,教师们要多交流、多听课、多提出意见,根据实际情况找出1+1大于2的方法,了解儿童内心深处的想法,需要生动地讲解舞蹈动作的规范和要领等,给孩子量身定做出属于他们自己的作品。

2.更新舞蹈教育的方法

虽然我国优秀的舞蹈家也编辑适合中国幼儿的舞蹈教材,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的需要,美国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和达尔克洛斯教学法最能符合现代幼儿的需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带有强烈节奏的教学方法,幼儿可以根据节奏随意用肢体表达情感,这样就减少了必须模仿教师的局限性。达尔克洛斯教学法是一种以发展幼儿创造性为目的的教学法,不仅增加了趣味性,而且教师和幼儿的互动环节也减少了幼儿惧怕教师的情况。国门之所以打开就是让我们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反对盲目教学给幼儿带来的心理和身体的伤害,也呼吁广大舞蹈教育者使用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孩子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完自己的舞蹈之路。

3.改善舞蹈培训机构整体环境

10.乐理课的教学艺术 篇十

关键词:乐理;学习兴趣;现代教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0-0237-01

艺——才能、技艺;术——技术、学术、手段、方法。教学艺术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教学方法、教学才能、教学技术、技艺。

一位优秀的教师,应具有渊博的学识,高尚的情操、生动的语言、丰富的经验、端庄的仪表、可亲的教态,善于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善于灵活运用八大教学原则。这就是一位优秀教师的教学艺术。

一、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之火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无数事实证明,对知识的热爱和强烈的渴求,永不衰减的兴趣是学习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学生的兴趣之火主要靠教师来点燃。

“学贵刻苦,教贵善诱”。从事乐理课教学的教师必须使乐理知识的佳境对学生有强烈的诱惑力,从而使学生具有乐于攀登、急于攀登而又肯于攀登、勇于攀登的愿望和意志。如果学生觉得乐理课非常重要而感到非学好不可,他们就会兴致勃勃、孜孜不倦地跟着教师在音乐学领域的知识原野上跋山涉水,披荆斩棘,而教师就像一个熟练的向导一样,把学生一步一步地引入胜境。

为了点燃学生对乐理课的学习兴趣之火,我用首次课给学生讲授乐理方面的音乐知识,讲授乐理是一门音乐专业共同的基础课,这些知识是学习、理解、表现音乐所不可缺少的。无论是学作曲、演唱、演奏或音乐教育,无论专业或业余,无论是继续深造或面向社会。总之一句话,凡学音乐者,人人都必须学。使学生对乐理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有一个明确地认识,从而点燃了学生们一定要学好乐理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之火。

二、语言表达的艺术魅力

掌握教学艺术的教师、深谙“好不如妙、妙不如迷”之理。在讲乐理课时,能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具体生动,在语言表达方面不但注意到科学性和逻辑性,而且还注意到艺术性和趣味性、生动活泼、饶有情趣,寓庄于谐,娓娓道来,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息息相通,“唯恐聆听不周,不知铃声已响。”这样就把知识讲活了,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个无比瑰丽的知识世界,使学生好像进入到五光十色的音乐宝库,觉得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这样才能使学生把全部注意力都倾注于听你的讲课上面,下课了学生还会主动地去找你探讨问题,主动地去复习,看参考书,进一步积极思考,使知识深入到心灵深处。

三、乐理课直观教学艺术

乐理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在乐理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直观教学法,可使深奥的理论形象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在乐理课教学过程中的贯彻。

直观教学法是符合人的认识规律的一种科学方法。在乐理教学过程中,各种音乐常识和知识点是比较复杂的,如:“什么叫切分音?音程、和弦、调式等。若采用多媒体课件讲授,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进而引导学生在形象知识的基础上,深入到理性认识,即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掌握教材——运用知识——发展能力。

现代教育理论要求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来组织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讲课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具体应用,教师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过程,就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体现。在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教师要考虑到让学生观察什么现象,获得什么理论,思考什么问题等,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器官获得知识信息,经大脑思考,获得清晰的概念,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直观教学的心理学分析

直观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的知识,进而引导学生在形象知识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而这些生动形象的知识,是通过音频、视频、图表、实际唱奏以及生动的语言给予学生的。在乐理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从教学的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利用传统的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直观教学、唤起并组织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中的感性印象,以促进和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知和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上一篇:广告媒体策划复习下一篇:软件开发中的团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