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文明的文献综述

2024-06-21

关于生态文明的文献综述(共9篇)

1.关于生态文明的文献综述 篇一

《文献信息检索与图书馆利用》

结课作业

题目:关于居住区生态设计的文献综述

学院:建筑学院

居住区生态设计研究

摘要:

随着国内房地产的大力发展,各类打着“生态居住区”旗号的设计层出不穷。什么是真正的生态居住区?如今的生态居住区发展如何?真正的生态居住区是什么样的?这是本文将要探讨的话题。

关键词:居住区 生态 规划设计

前言:

居住区是城市居民生活的载体,在城市化日益加剧的潮流之中,人们对于居住条件的要求日益增长。我们通过先进的技术条件不断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付出的代价是消耗掉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据初步测算,城市建成区用地的30%用于住宅建设,住宅建设用钢量占全国用钢总量的20%,水泥用量占全国总用量的17.6%,城市水资源的32%在住宅使用过程中消耗,住宅使用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20%左右,若加上建材生产和建造的能耗,住宅的总能耗就将达到我国总能耗的37%左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该引入到居住区的设计之中。通过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打造一个生态型的居住区,立足于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体系内建立起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聚居环境。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生态居住区最新研究的探讨,研究生态居住区建设的最新成果。

国内居住区生态设计

国内目前在居住区生态设计方面主要集中体现在绿化景观、节能环保两方面的措施。

1.绿化是让人亲近自然的最好方式,在我国的居住区设计规范中,对于绿化率的要求十分明确,各地方政府也通过各类条文对于居住区的绿化率有各自的要求。总的来说居住区的绿化主要有丰富市民生活、美化环境、改善小气候、保护环境卫生、防灾避灾、保持坡地的稳定性等作用。在具体设计上,注重绿化布局的层次、风格与建筑物要相互辉映:注重不同植物各方面的相互补充融合,例如,除普通草本植物外,注重观赏花木、阔叶乔木、食用果树、药用植物和芳香植物等的种植;同时注重发挥绿化在整个小区生态中其他更深层次的作用,如隔热、防风、防尘、防噪音、消除毒害物质、杀灭细菌病毒等,甚至从视觉感官和心理上消除精神疲劳等作用。一般意义上的绿化已经不能充分满足人的需求,目前更多的设计侧重于对立体绿化的研究,建筑屋面、墙面绿化、立体种植等。这些方面的绿化措施可起到保温、遮阳、截水、净化空气等效果。屋顶花园是目前居住区绿化大力发展的方向,通过绿化、配置必要的游憩设施(坐椅、茶座等),使屋顶成为仪次于地面的一种新型的积极户外活动空间,如果建筑间通过连接廊相连,将进一步激活屋面的活力,一改灰色、消极屋面空间为绿色、有活力的空间。

在我国的居住区绿化规划中不注重地域性。由于各种原因,崇洋现象十分普遍,很多位于不同地区、拥有不同自然条件、社会背景和不同使用者的住区,其绿地景观环境的设计却大同小异,以致很难看出地域性的差异。同时,外来植物往往不太容易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环境,对于植物的养护要花费较大的代价。我国当代城市设计有很多是借鉴了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理念,强调标志性建设,对于城市规划的思考欠缺,缺乏主流意识。在生态型居住区绿地景观环境建设中要充分考虑中国的文化处境,把握好未来走向,最重要的在于我们要加强对传统人文主义文化艺术的解读和转型创作,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世界文化艺术的多元格局,用我们特有的文化感觉方式和艺术思维方式构建住区文化价值。让居民在感官上,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甚至在味觉上,通过生理的感受上升到精神的感悟,从而创造出一个具有文化艺术特色的住区绿地景观系统。

2.居住区设计中的节能环保主要体现在太阳能利用、建筑节能、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方面。

2.1太阳能利用:在我国目前的很多小区内,许多住宅都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这种单的装置有效的利用了太阳能,为家庭提供热水。考虑到住宅能源的消耗占总能耗的1/5-1/4的比例,所以利用太阳能来解决小区的能源具有很大的可行性。目前,我国对于这方面的应用还在探索之中,在许多小区,太阳能能够提供一些基本的照明,但是让太阳能完全满足居民的基本用电还有待探索。

2.2建筑节能:建筑节能主要从建筑的水、电、气、热出发,以及各类建材、制品的节约出发。新型材料的利用能有效的调节建筑室内的温度,夏天能够很好的散热、冬天能够很好的保温。所谓生态的住宅就是要满足“舒适、健康、环保、高效、美观”的要求。

2.3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水资源的循环发展纯净水入户、分质供水、中水回用。目前,主要有两种途径,首先是水的高效利用,其次是对于雨水、污水的循环利用。

2.3.1高效利用水:

(1)各有所用的原则。就生活用水来说,饮用水当首属一类消耗用水,而清洁用水则属可循环利用的二类再生水,而冲洗用水就属于三类消耗用水。(2)积极采用节水系统、节水器具、设备和措施。

我国目前的小区规划中,节能环保这一方面还有很多欠缺,因为往往节能环保所投入的代价可能会比较大,所以更多的开发商会选择价格便宜的材料替代价格昂贵的节能环保材料。其实,这对于节能环保的实施,需要多方面的配合,政府需要拿出一定的资金,研发机构要尽快研制出成本低的产品。

国外居住区生态设计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就致力于生态居住区的建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可以看出,这些生态居住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环境方面,种植粮食作物,不仅可以绿化还有真正的经济效益;使用清洁能源系统;鼓励生态型商业;通过合理的能源和废弃物处理,保护洁净的土壤、水和空气;保护自然,维护原生环境。

第二,社会方面,社区居民互相认识、互相联系;共享公共资源,提供互相帮助;强调整体和预防性的卫生措施;提供有意义的工作,使每个居民得以维持生计;促进终身教育;促进边缘群体的融合,鼓励不同种族、文化、职业和收入者的团结。

第三,文化方面,尊重不同方式、不同文化和不同地方的言行;通过例行的仪式和庆典,促进社区归属感的形成;强调创造性,把艺术作为社区与外界交流的方式。

国外的居住区设计主要有一下的一些特点:1.公用设施:社区居民可以共享几万平方英尺的室内空间。还有一些共享的设施,如洗衣房、儿童娱乐室、青少年娱乐室等。各居民家中不再设有洗衣房和车库,大多数居民家中没有多余的房间。社区每周聚餐,由各家主妇轮流主持,只需付少许的费用即可参加。2.邻里设计:门廊、小路、院子等半私密的社区空间促进了非正式的社会交往,居民在家中就可以看到院子中玩耍的儿童。3.居民参与发展:社区整个工程建设的构思、设计是居民们与设计师、政府部门等共同协商的结果。4.居住者自我管理:居民都致力于管理社区的能源、上下水、废弃物处理、交通等事务,关注整个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下面把位于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市中心城区的哈利法克斯生态城作为一个生态居住区的案例来分析。

哈利法克斯生态城规划是一个有 800~1000居民的居住、商业、文化混合功能开发案,它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其改良生态环境的目标:

1.在原本被污染的场地上种植植物改善土壤环境,把原来工厂留下的烟囱作为地下车库的排风口。

2.住在用节能的连立式为主,用太阳能满足室内的供电要求。

3.通过收集雨水和灰色水阻止水的流失,把屋面排放下的雨水和生活用水通过管道排入地下收集池,经过处理之后利用。几年之后,管道的输入水为零。4.提供公共交通代替私人交通,减少废气的排放,节约能源。

国外对于生态居住区的研究有很多已经落到实处,他们更注重于切实的人文关怀和细节。把人的生活融入到设计之中,让居住在里面的居民与设计师更多的互动。但是,他们也有不足之处,很多太切实的设计需要大量的后期费用去维护。太多的人为参与让居住区的自然氛围不足。太过于智能化的设计让居住在里面的人的一些本能意识退化。

总结

在我国目前的形势之下,生态居住区还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但是生态居住区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从国内外的对比来看,我们还欠缺很多。在国内大部分开发商和居民认为生态居住区就是绿化多的小区,所以,经常会出现的生态小区都片面地强调绿化率。虽然这样的小区建成后可能是绿意盎然,但实质上生态效果却不好。我们对于生态居住区的认识还过于简单,仅停留在“绿色”上,事实上真正的生态居住区不仅仅靠绿化就能解决的,它需要从多个方面出发,从小区的规划、建筑的设计、绿地的建设上都要从各种技术层面来考虑。,其技术策略是对建筑设计规划、住宅声、光、热以及风场等诸多技术整合后的结果。在具体的项目操作过程中,国外的先进经验也给我们很多启示,例如,国内一些生态居住区项目停留在概念阶段未能付诸实施,就是因为缺乏利益的参与,纯粹的理念目标往往难以实现。如果能吸引各方利益团体加入生态型社区的建设,形成多方合作的机制,生态居住区将越来越具有现实意义。最为重要的是,国外的生态小区更多的考虑到了人参与的要素,设计为人服务,让人真正生活在其中。而国内的小区对于人的考虑还很欠缺,很多设计完全不符合人的心理需求。在这样的情势之下,我们应该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而不是照搬别人的方法,做出有我们地区特色的生态居住小区。

参考文献 [1]李建华、任彬彬.我国城市居住区的发展模式研究[A].山西建筑2005(09):34 [2]余源鹏.精品住区规划设计300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3]秦坤.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住宅[J].上海住宅,2004(10).[4]周剑.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5]夏云,夏葵,施燕.生态与可持续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6]成阳.后小康绿色住宅模式研讨[J].中国房地产,2004(12). [7]杨士弘 等.城市生态环境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8]王涛.景观设计助推绿色建筑发展[N].经济参考报2010-11-5.007 [9]宗合.建筑不能再乱贴“绿色”标签[N].中国建筑报2010-12-7.002 [10] 郑强、卢圣.城市园林绿地规划[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11] 夏海山.城市建筑的生态转型与整体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2.关于我国期刊分级的文献综述 篇二

[关键词] 期刊 分类分级 系统考察 实证 文献综述

1 期刊的定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64年11月19日在巴黎举行的大会上通过的决议[1]中对期刊所下定义是:凡用同一标题连续不断(无限期)定期与不定期出版,每年至少出一期(次)以上,每期均有期次编号或注明日期的称为期刊。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期刊所下的定义是:有固定刊名,以期、卷、号或年、月为序,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的印刷读物[2]。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1988年颁布的《期刊管理暂行规定》对期刊的界定是:有固定名称、用卷、期或年、月顺序编号,成册的连续出版物。

从这些对期刊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构成期刊的要素有以下4个方面:①连续出版;②有一个稳定的名称;③每年至少出版一期,有卷、期或年、月等表示连续出版下去的序号;④由众多作者的作品汇编而成。即期刊是指有固定名称、每期版式基本相同、定期或不定期出版的连续出版物,它的内容一般是围绕某一主题、某一学科或某一研究对象,由多位作者的多篇文章编辑而成,用卷、期或年、月顺序编号出版。

2 关于期刊分级

国家主管部门1988年11月颁布的《期刊管理暂行规定》、1991年6年颁布的《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2005年10月颁布的《期刊出版管理规定》均没有对期刊进行分级,国家新闻出版署期刊司对有关划分期刊级别问题有如下答复:有关划分期刊级别问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较难以期刊行政“级别”的高低来划定期刊级别的高低,新闻出版行政机关从未划分过期刊的级别,仅为便于期刊管理工作,将期刊划分为中央单位办的和地方单位办的 [3]。

但由于众多部门和单位大量的职称评定、成果鉴定、科学研究工作量计算等工作的客观需要,我国期刊实际上又流行着形形色色的分级或准分级现象。这就造成很大矛盾,一方面是主管部门一再强调, 所有期刊没有级别之分;另一方面是各部门和单位几乎都在试图或已经给期刊分级,至今相当混乱。

从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我们利用关键词“期刊分级”模糊查找,找到159条相关结果;以题名“期刊分级”模糊查找,找到93条相关结果。表明世界对该问题给予了很大的关注。本文对上述文章关于“期刊分级”的阐述进行总结,并对大量的政府文件和其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研究。

2.1 期刊分级是现实的需要

戴立春等认为期刊分等级是一种客观需求:从部门和单位来说,它们要对成果和作者的业绩、水平进行评价,就必须有个量化标准[4]。因此,总希望有现成的“尺子”,以便于评价操作。对办刊者和作者来说,质量较好的期刊办刊者和水平较高的文献作者也希望刊物分级,否则,他们的劳动成果就难于得到应有的评价。科学地评价期刊,进行分等分级,有利于鼓励先进,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傅旭东进一步阐述了学术期刊分级的深层原因:①学术评价中存在信息不完全,面临“工具困境”。比如,对具体学术管理机构而言,评价论文存在信息不完全,主要表现为学术管理机构无法依靠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对不同领域的学术论文的水平做出比较准确的认定。且学术管理机构在履行学术评价职能时,主要是通过其行政人员来操作。这些行政人员不可能是所有领域的专家,如果没有确定的评价标准,或者缺乏其他信息来源作为补充,他们很难单独完成评价工作,学术管理机构进行学术评价时没有多少工具,而将学术期刊分级与论文的学术水平挂钩,就成为学术管理机构比较理想的选择。②追求学术评价效率。比如,要合理地评价学术论文的水平,学术管理机构必须借助更多的信息来源。但获得更多的有用信息必然要付出代价,很多时候这种代价是学术管理机构不愿意或是无力承担的。因而,他们会选择耗费人力、财力、物力少,所需时间短的方法,以提高评价效率[5]。

正确地对期刊进行分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尹玉吉归纳出如下6点:①能为学术期刊确定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起到积极而科学的导向作用。②有利于期刊评估工作的进行。③能为学术成果的评定提供重要的依据。④为学术和技术人员的职称评聘提供科学的依据。⑤能进一步调动人们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提高科学研究的水平。⑥有利于国家对学术期刊的管理[6]。张琳认为:学术期刊划分级别促进了编辑部之间的优秀稿源竞争;促进了审稿质量的提高;促进了编辑校对质量的提高[7]。邱均平等指出期刊评价是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中对项目、成果、人员、机构等评价的基础和前提[8]。刘贵富进一步阐述了对期刊进行分级的意义在于:首先,对期刊的合理分级有利于促进我国期刊整体质量的提高。核心期刊、方阵期刊及高校科研部门确定的权威期刊、重要期刊等都是我国期刊的精华,是国内名刊。它们对期刊界无疑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其次,对期刊的合理分级具有较强的参考作用:①可以为图书情报界进行期刊采访提供参考;②可以节省读者阅读资料的时间,也有利于读者结合自身科研能力有选择地进行投稿;③可以为新闻出版部门对期刊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④可以为科研管理部门进行学术论文评价提供参考[9]。蔡丽珠、汪若洁在《试论我国科技期刊的级别及其影响》的文章中阐述了期刊分级的5个作用[10]。

此外,还有很多的研究对此进行了阐述,但内容基本可用上述观点归纳之。

2.2 主管部门对期刊分级的实际作为

2.2.1 国家新闻出版等管理部门对期刊分级的阐述和组织的活动 早在1996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期刊司就“划分期刊级别问题”进行了如下解释和答复:期刊级别问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较难以期刊行政“级别”的高低来划定期刊级别的高低。主要原因是,并非所有的行政级别高的期刊,其所刊登的文章总体质量就高,也并非所有行政级别低的期刊,其刊登的所有文章质量都低。据此,新闻出版行政机关从未划分过期刊的级别,仅为便于期刊管理工作,将期刊划分为中央单位办的和地方单位办的。获得国内统一刊号的期刊,均为正式出版物。此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又多次强调:从未就学术水平的高低为期刊划分过级别。

但基于加强管理、提高期刊质量、促进期刊事业发展的目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又曾做过一些规定,举办过一些全国优秀期刊评比评奖工作。而这些规定和评比、评奖工作又在一定意义上被“民间”解读成了对期刊的准分级。

全国性期刊和地方性期刊。根据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第6条规定,根据主管部门的不同,分为全国性期刊和地方性期刊两类。全国性期刊是指国务院所属各部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管(办)的期刊;地方性期刊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委办厅局主管(办)的期刊。

3.关于企业并购的文献综述 篇三

摘要

企业并购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一种普遍的现象。为了更加深入了解企业并购的方方面面,本文尝试对该领域内主要贡献者的观点进行整理、归纳,并梳理其理论逻辑,帮助广大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不断地去发掘和完善。本文对文献的综述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企业并购的动因。

二、企业并购的风险分析。

三、企业并购的会计方法的选择。本文以对我国企业并购的动机和原因展开,企业并购的动因是多种多样的,各个文献视角不同,但都包括了企业内部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第二部分分析企业并购面临的风险,各文献从不同角度分析企业并购的风险并试图提出一些防范风险的建议。第三部分围绕企业并购会计方法的选择展开。

关键词:并购动机;风险分析; 风险防范; 会计方法

引言

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加上目前我国经济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我国经济生活中运行中的困难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增多。在此背景下,我国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行业调整、企业洗牌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中国企业并购活动日趋活跃。事实上自1998年以来,全球企业并购就开始出现新动向,它是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变化的反映,也是全球一体化程度加深、国际竞争力加剧、技术进步加决的结果。企业并购对经济运行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人们想了解,企业并购的动因是什么?各个时期的动因相同吗?企业并购会面临什么样的风险?人们该如何防范?企业并购的会计方法又是如何选择的?

一 企业并购的动机因

企业并购动因不尽相同。1997年,吴永林在《企业并购动因和目的析论》中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了企业并购的动机和原因。宏观来看:

(一)企业并购是我国产业重组的需要

(二)企业并购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需要

(三)企业并购是我国市场组织的需要

(四)企业并购是我国科技进步的需要。微观上看,企业并购也有其内在的动机因素导致企业的并购冲动:

(一)壮大企业

(二)获得技术

(三)强化竞争

(四)优势互补。如何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关键,根据“抓大放小”的方针全面实施大公司大集团发展战略,0

促使理论工作者开始探讨企业并购这一产权交易高级形式的作用和做法而企业也正在进行着通过购来发展壮大的崭新尝试。我国企业股权高度集中、国有股一股独大以及代理问题的存在,除了企业自身发展需求外,管理者和政府亦是推动我国上市公司进行并购的主要原因。2009年,吴静在《我国企业并购动因分析》一文中提到除了企业发展需求动因外,政府绩效动因在企业并购动机中也占有很大比重,“壳”资源(上市公司的壳资源对企业是一种可以用来低成本再融资的工具,对地方政府是政绩工程的重要评价指标)分配,以及政府为提高政绩推行体制改革。

无论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分析还是从企业自身与社会环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并购的动因并不是完全孤立的,它们之间有横纵交叉的错综关系。

二、企业并购的风险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企业间的并购行为更加频繁,并购的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并购的环境日趋复杂,并购的风险也日益加剧。2002年张建华在《企业并购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把企业并购面临的风险分为以下十种:政策风险,财务风险,整合风险,体质风险,法律风险,委托—代理关系失控风险,产业风险,反并购风险,投机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2006年,胥朝阳在《企业并购风险的因素识别与模糊度量》中将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并购风险的度量,把企业并购的风险划分为以下十种:并购战略,法律环境,政府角色,产权市场,体质因素,信息对称性,资产评估,并购价格,融资与支付方式,企业文化。2006年,王太顺在《企业并购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控制途径》则提出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主要是由于并购估价不准确,并购支付方式不恰当,并购融资不合理,并购整合效率低等原因所引起的。

上述对企业并购的观点虽有所差异,但是我们可以看出,他们都强调了企业自身融资方式、支付方式、及并购目的,信息的对称性,政府的政策等因素。综合以上观点我们可以把企业并购的风险因素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营运风险,财务风险,信息风险。

企业并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高风险特征,有效管理并购风险非常重要。2006年,王太顺在《企业并购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控制途径》中提出应该谨慎选择并购目标企业、合理确定目标企业的价值、选择合适的并购支付方式、做好融资安排,合理确定融资结构。企业并购有很多风险因素,2006年,杨明君在《企业并购的信息风险及其防范》中对信息风险的防范做了探讨,提出了签订保密协议,信息披露及保证,信息审查评鉴重点,涉及债务风险防范技巧得建议。此外,针对财务风险,规范的体制保证,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精心策划、慎重选择并购目标和并购方式,与银行等融资机构的合作,卓越的并购整合工作等也能起到防范风险的作用。

三 企业并购的会计方法选择

企业并购的会计方法选择一直是会计学界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目前比较通用两种方法是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以下文献对这两种方法的选择做了探讨。2004年,杨有红在《并会计处理 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中提出:购买法是一个被广泛接受的科学方法。并购会计方法选择的焦点在于是否允许采用权益结合法。他认为:

(一)权益结合法可以成为合法运用的会计方法(二)对权益结合法的运用条件做出明确、具体、无懈可击的规定。2006年,肖云龙在《企业并购的会计方法选择》中对两种方法的原理进行了探讨,并比较了两种方法在操作过程中的差异。他认为,会计方法的选择应重实质而非形式,就我国目前市场经济的发展看,企业并购特别是换股合并会越来越多,权益结合法的使用有其广泛的业务基础。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中国会计也应及早真正地与国际接轨。同时,随着产权交易制度的完善和资产评估业的不断发展,公允价值的准确性也会逐步提高,权益结合法的弊端在我国会越来越显露出来,而购买会计法则是较为长久、科学的方法。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并购会计方法的选择应注重实质而非形式, 我国目前允许收购法和权益结合法并存的局面是有其经济动因的。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被并购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能保证公正合理的时候, 权益结合法的废除之日也将随之而来。

结论

通过对企业并购的动机、风险因素及防范、会计方法的选择的分析,可以知道:企业并购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可以归纳为企业自身和社会环境两种因素。企业并购也面临着众多风险,为了有效防范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企业并购的会计方法选择应该重实质而非形式,目前在我国收购法和权益结合法是并存的。

主要参考文献

[1]吴永林.企业并购动因和目的析论[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7,(4)

[2]吴静.我国企业并购动因分析[j]经济论坛,2009,(2)

[3]张建辉.中西方企业并购动因比较[j]特区经济,2006,(5)

[4]胥朝阳.企业并购风险的因素识别与模糊度量[j]商业时代,2004,(15)

[5]张建华.企业并购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j]华南金融研究,2002,17(3)

[6]王太顺.企业并购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控制途径[j]财会经纬,2006,(9)

[7]杨明君.企业并购的信息风险及其防范[j]会计之友,2006,(2)

[8]肖云龙.企业并购的会计方法选择[j]企业经济,2006,(3)

[9]杨有红.并购会计处理: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j]新理财,2004,(3)

4.关于中国军力研究的文献综述 篇四

长阳一中一(7)班课题组 覃梦阳

一、作者与单位 课题组长:王铁

研究报告作者:覃梦阳

小组成员:向茜、吕金艺、覃娴雅、周杰、胡南阳、郑杰、陈宇、胡萌、覃梦阳 班级:长阳一中一(7)班课题组 导师:田建国

二、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学校正式承载教育的平台。学校的质量 直接决定了教育的质量。近年来,校园安全屡屡成为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但是,不论怎样的严查,总还是会有漏洞,总还是会遗留下盲点。而这些盲点,正是我们只此研究的中心。

三、关键词 校园 安全 盲点

四、引言

学校安全工作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确保青少年在校期间的生命安全,是学校工作第一位的责任。我总是记得李岚清同志讲过的一段话:“每见到一份事故报告,都要引起我一阵阵心痛。尽管许多事故最终都能依法查处并追究责任,但人死不能复生,亡羊补牢,毕竟为时已晚。人死了,还谈什么教书育人呢?生命不保,何谈教育!要不断加深„人命关天,安全第一‟的观念和做好有效的防范措施。在这方面来不得半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否则悔之晚矣!”下面是近期的重大安全事故:

10月25日,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广纳镇中心小学晚自习课下课时,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8名学生死亡、17名学生受伤。

9月5日,两名犯罪嫌疑人将湖南衡阳市南岳区小学学生文某以其母亲生病为由从学校骗出,随后向其家长勒索赎金。9月7日民警将歹徒抓获时,发现这位小学生已经死亡。

11月14日清晨,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二中组织初

二、初三两个年级的学生在公路上跑操,在学生返校途中,一辆东风带挂货车由于司机疲劳驾驶,直接撞向跑操学生队伍,酿成了一起特大交通事故,目前事故共造成20名学生和1名教师死亡,18名学生受伤。那天早晨,学校派出了17位教师跟队跑操,应当说非常努力了,但还是发生了令人痛心的重大伤亡事件。

6月16日,安徽省泗县大庄镇部分中小学校违规给学生接种“甲肝疫苗”后发生群体性心应性反应。11月14日,陕西宝鸡市陇县新集川乡中心小学发生21名学生集体食物中毒,现已初步认定为“毒鼠强”中毒事件。

五、正文

(1)目的和意义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是青少年集中学习和活动的地方,为社会各界和千家万户所关注。做好学校安全工作,为广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环境,对于保证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他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社会和谐和稳定,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障少年儿童的安全,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职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可能是社会上各种安全事故的高发期,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矛盾会不断暴露出来,目前的交通、治安、食品和卫生等许多方面的社会管理也还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变化的速度,而学校是社会中人群比较集中的地区,又都是未成年人,是目前社会中最需要保护的群体,很容易成为各种安全事故的易发地和多发地,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会发生,从来没有过的事故也会出现,不允许我们有稍微的疏忽和麻痹大意,我们对此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工作预案。

为此,我课题组特进行本次研究活动,决心找出在校园中隐藏的大小安全盲点,警醒同学们,安全为天,生命无价!我们身为学生,更加深知学校中有哪些安全隐患,我们将用不同于成年人的视角,发挥我们的智慧,完满完整这次研究活动。同时我们也将把研究结果总结之后上交学校,作为以后安全工作中的参考。

(2)课题研究方法

本次课题研究主要运用的方法有:①图像法

②录像法 ③文献法

(3)课题研究进程

①2011年四月中旬:研究小组成立,确定研究课题和成员分工,初步拟定研究活动计划;

②2011年四月下旬:组内讨论,取消开题宣讲,详细拟定计划,进一步明确分工,准备材料;

③2011年五月上旬:进行研究,记录过程,整理总结; ④2011年五月中旬:撰写研究报告,总结分类汇总,结题。(4)校园安全盲点(以区域划分)①教室内

A. 一年级教室高进走廊的窗户,不论锁了没锁,几乎都形同虚设。只要人吃了饭,用劲就行。

B. 有的窗户上有裂纹。

C.拥挤的桌椅摆放,极易发生绊倒。D.走廊上,部分同学喜欢趴在栏杆上。

②寝室内

A. 部分床板已经开裂。

B. 厕所门把手掉落后,本上的金属残留物,极易使人划伤。C.男寝消防栓多处老化。

D.楼梯护栏断裂,金属杆随意伸出。

E.走廊上有人发生矛盾,容易发生人员聚集,可能发生斗殴事件。

③田径场(球类运动场)A.入口处金属护栏已明显老化。

B.靠近公路的石护栏有明显的缺损、断裂,部分地方有垮塌的危险。C.石柱上有大量的金属钉裸露。D.音响设备附近有多处电线头裸露。

E.柱状音箱老化极严重,部分已经断裂、横倒。F.球类运动场地段较隐秘,易发生聚众斗殴现象。G.球类运动场排水口间隔过大,奔跑时极易崴脚。

④开水房

A.无间隔打水方式,易发生烫伤。B.龙头扎过滤布的铁丝已经严重腐蚀。

⑤其他

A.一年级教学楼楼顶,电线密布。B.天雨时,文化广场地砖太滑。C.前往球类运动场的路上有落石的危险。D.一二年级教学楼两侧的路口横梁太矮,易碰头。

六、结果与讨论

通过本次研究活动,我组发现我们学校中存在着许多的安全盲点。安全重如泰山,尤其对我们中学生而言,没有安全 一切都是空虚的,是飘渺的,是幻想的!希望同学们能够注意我组发现的问题,希望校方能够尽快解决或者改善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为我们的学习生活,创造一个更安全的环境!

六、致谢

感谢为我组提供帮助的同学和老师,我们的成果中凝聚着你们的智慧,在此献上我们最诚挚的感谢!

七、参考文献

1.《学校安全手册》

5.关于差异教学研究的文献综述 篇五

关键词:差异教学;个体差异

在一个班级之中,每位学生个体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彼此之间存在着显性或隐性的差异。

作为教师如果想要使自己的课堂获得最大效能,就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风格等进行有区别的教学与辅导,让每位学生都能在最大程度上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

虽然在中国的不同城市、不同学校陆续出现了各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各种教学实验方法,但是,很多一线老师对于差异教学缺乏系统的、全面的认识,在此笔者对差异教学策略研究做一个系统的文献综述。

国内外研究综述

1.1 国外研究综述 世纪初,美国的教育学者汤姆林森(carol ann tomlinson)在差异教学研究领域享有盛誉,被称为是“迄今对差异教学做出最全面研究的人”。尤其是《多元能力课程中的差异教学》和《差异教学的学校领导管理》两部著作对差异教学的研究起到重要作用。而笔者在阅读来自同样来自美国的戴安?荷克丝(diane heacox)所著的《常规课堂中的差异教学》一书中发现其认为如果在教学过程教师改变教学的速度、水平或类型,就会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风格或学习兴趣。

1.2 国内研究综述

两千多年前,孔子总结了前人以及自己的教学经验而实施了

因材施教。但是我国当代差异教学研究则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提到当代中国差异教学的研究,不得不提到被誉为“我国差异教学的创始人”――华国栋先生。他所编著的《差异教学论》中阐述了有关差异教学的相关概念,标志着中国差异教学理论的诞生。之后,国内陆陆续续出版了一些有关差异教学的著作。其中最受教师们关注

的是夏正江的《一个模子不适合所有的学生:差异教学的原理与

实践》、华国栋的《差异教学策略》,还有曾继耘的《差异发展教学研究》。由此可见,国内学者对于差异教学研究的热度越来越高,开始认识到差异教学对于中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逐渐重视对各层次、多方位的研究,使差异教学研究在中国的范围和深度不断扩大和加深。

1.3 国内外研究对比小结

国外关于差异教学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有涉及,并且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取得了显著地成效。在差异教学策略方面总结出了切实可行的具体做法,很有操作性。但是国内外的教学环境差别较大,国外的差异教学的实施多在小班化、现代化的教学条件下进行,便于教师根据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措施,以适应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但是在我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每个家庭的教育环境不同使学生的个人学习品质也大不相同,每个班级学生人数远超国外的发达国家,因此我们不能生搬硬套国外的差异教学策略。作为教育工作者既要领会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策略,又要切合中国的实际国情摸索出适合中国学生的差异教学策略。

差异教学的内涵

2.1 差异教学的含义

“差异”一词与“差别”、“不同”意思相近。汤姆林森提出“差异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将学生个别差异视为教学的组成要素,教学从学生不同的准备水平、兴趣和风格出发来设计差异化的教学内容、过程与结果,最终促进所有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1]而戴安?荷克丝指出:“实施差异教学意指教师改变教学的速度、水平或类型,以适应学习者的需要、学习风格或兴趣。”[2]

华国栋提出的的概念则是:差异教学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差异,满意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3]曾继耘老师将差异教学定义为:“差异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从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开展差异性教学活动,以促进每个学生主体性的个性化发展。”[4]

上述观点的阐述非常有利与我们正确理解差异教学的实质,并为教师在教学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笔者简要将差异教学的一些特点概述如下:

①差异教学的研究是从每位学生自身的差异开始,体现在学习方面的主要有习惯、兴趣、能力、认知风格等。

②差异教学进行之前必须进行必要的学生差异测查,主要是心理和教育方面。

③差异教学的研究目标是使每位学生在自己原来的基础上有更好的发展,甚至是全面发展,绝不是给学生贴标签、淘汰学生。

④差异教学希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不是一层不变,教学管理过程是具有弹性的。

⑤差异教学自始至终坚持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2.2 差异教学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2.2.1 差异教学与因材施教 差异教学与因材施教二者之间既有相同之处,也有观点不同之处。

第一,差异教学一般只是指智育领域或学科教学活动,而因材施教除此之外,也适合于德育领域或培养品格的活动。

第二,差异教学通常限定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范围内,而因材施教并不限于课堂教学。

第三,差异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孔子的因材施教则将教师放在中心位置上。

第四,因材施教是体现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而差异教学则是将学生个体差异作为研究的重点。

2.2.2 差异教学与个别化教学

个别化教学是西方的教育学者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其与西方追求个人至上、倡导个性教育一脉相承。国外的文纳特卡制、道尔顿制等都属于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在国外发展情况较好,是因为发达国家能够提供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教学技术,而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较少也使教师对学生的测查和诊断更加准确。在中国实施个别化教学的可能性很低。差异教学则是强调立足于群体中的个性,强调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统一。尤其是提出了如何在常规教学背景下如何关注和发展学生差异。

2.2.3 差异教学与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的出发点是依据学生智能水平,制定难易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措施。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层次化、课堂练习难度层次化、教学评价层次化、作业布置层次化。分层教学是对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改进,同时也对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分层教学关注的是团体差异,将学生分层之后进入班级学习,就不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差异教学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分层教学的改进,避免出现一些对学生的不良影响。

6.关于层次教学法的文献综述 篇六

摘 要 本文通过解读文献,对层次教学法相关研究进行了解与分析。分层教学法是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教师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从而达到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层次教学法体现出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可以避免学生在学习时由于不适应学习内容难度问题而影响学习效果,分层教学对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的体育教学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教育 层次教学法 体育教学

一、基于教育理论的层次教学法研究综述

黄力颖(2013)在《西方层次教育方法的借鉴与应用》中说道:层次教学方法在创立之后被西方教育学家迅速宣传,扩大其影响力,其卓越的功效也使其被广泛的认可和接受。层次法在发展过程中主要有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初期探索阶段,得到社会重视并形式多样化;第二阶段,开始衰落,这个时期主要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全世界的教育都走向了低谷;第三阶段,重新发展,战后的世界的教育的重视程度空前绝后,层次教学方法在此背景下被重用;第四阶段,进一步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发展对于人普遍素质的提高有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择优培育的理念被全面教育的思想给逐步替代,层次教学方法在这个阶段进入了发展的腾飞阶段。

朱莉·申菲(2010)提出:层次教学法是未来教育领域的最优教学方法之一,应该被大力推广使用。其含义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学员分为几个层次,再制定每个层次对应的不同教学内容和方法,最后定期重复这个程序。层次分析法不仅可以使每个学员都得到充分的重视,也可以让学员学到最应该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达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汤姆斯在《美国层次教学方法的历史与发展》一文中提到:在美国,层次教学方法最早出现在1870年左右,由美国著名的教学家哈里斯创立,实验地点是在圣路易州,其原型是“活动分团制度”,前内容是教师首先通过测评的方式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A、B、C三等,在教学过程中档学习能力和基础较好的A和B等的学生在做练习时,老师对C等学生进行单独辅导,帮助其更好的掌握知识以打牢基础,完成后再进行下个教学内容,如此循环。

二、体育教学中的层次教学法研究综述

阎姗姗对高校体育课程中层次教学方法的使用做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示:层次教学方法可以很好的实现个体与群体发展的协调一致,可以缓解个体差异所造成的体育课程教学困扰。因材施教,可以培养学生全面的体育意识和体育锻炼的能力,为以后发展打下良好的身体素质。

葛花儿(2010)在南京体育学院学报上发表的《高校羽毛球公选课的现状调查研究》中说道:羽毛球运动在我国发展普及程度仅次于乒乓球,在我国高校体育课堂中也受到了学生的喜爱,是目前选课率最高的运动项目。在教学中学生兴趣浓厚,学习气氛很好,有很好的学习基础,通过羽毛球公选课大部分的学生都可以有所收获。但在良好的发展形势之下也存在着潜在的问题,就是因为学员个体情况的不同导致教学效果的不同,从而使一部分没有跟上教学进度的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这不利于羽毛球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乔洋(2012)发表《高校大学生群体层次教学方法的使用和改进研究》一文中提到:通过层次教学方法可以很好的实现学生教学进度的统一,可以大大的提高课堂效率,很好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在高校使用的过程要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老师的实际情况,不能盲目的要求全面推行层次教学方法,要逐步从点到面的进行。

赵文(2013)发表《我国层次教学方法的现状调查研究》,在文中他通过调查问卷法和实地访谈法调查了全国64所高校层次教学方法的使用现状。发现层次教学方法因为很好的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符合我国教育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和老师的个人期望,从而全面的发展了学生的素质,所以在我国高校中被大量的采用,有90%以上的被调查高校表示使用过并会继续使用层次教学方法,其中使用最集中的课堂是:微积分课堂和体育公选课堂。原因是因为,这两类課程都有着重基础,差异大的特点,使用层次教学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

三、小结

综上所述,在国外的研究中偏重于对层次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而国内则偏重于层次教学方法的历史研究,其对于某个具体项目或者某个领域的实证研究并不多,因而验证层次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教学效果仍需通过教学实验进行实践与研究。

参考文献:

[1] 黄力颖.西方层次教育方法的借鉴与应用[J].中国教育周刊.2013(7).

[2] 朱莉·申菲.层次分析法的概念及发展[J].现代教学.2010(12).

[3] 汤姆斯.美国层次教学方法的历史与发展[J].美国教育.2013(6).

[4] 葛花儿.高校羽毛球公选课的现状调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12).

[5] 阎姗姗.我国高校层次教学法的使用现状与前景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12).

[6] 乔洋.高校大学生群体层次教学方法的使用和改进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校报.2012(6).

7.关于IPO改革问题的文献综述 篇七

最近关于新股发行改革问题成为资本市场的一大热点,上至国家总理,下到普通老百姓都在不同的渠道表达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至于各级证监会官员及财经人士的评论更是不时见诸于媒体,我通过上机检索,查询了CNKI中文期刊网、金融界等网站,检索到与IPO改革相关的论文63篇,评论10余篇,通过检索,我对新股发行所涉及到的相关问题有了更多了解,意识到在中国IPO改革任重而道远。现将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关于IPO改革问题的文献综述

1.前言 IPO的英文全称为Initial Public Offerings,意为首次公开募股,是指企业透过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向投资者发行股票,以期募集用于企业发展资金的过程。一般来说,一旦首次公开上市完成后,这家公司就可以申请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而股票发行方式是发行制度的核心,要解决发行数量、发行定价、发行问题,而由于IPO发行区别于增发和配股的设立不同,涉及到众多的市者,其改革方案的设计需要谨慎。中国股市自成立以来,历经数次IPO改革,解决了一些问题,又产生了不少新的问题,“三高”现象屡屡出现,新股首日暴炒与暴跌交相呼应,IPO改革已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本文摘录的主要是国内外在IPO改革上的一些探索和国内自股市成立来的相关改革措施及业内人士的相关建议,希望能对中国股市IPO改革能有一些参考作用。

一、国外IPO改革情况

1.美国股份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制度

美国股市经过200多年的发展,经历了多次股灾和崩盘,已经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新股发行制度。美国股份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要求根据《1933年证券法》的规定,制作初步募股说明书,递交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进行上市资格审查,以获取上市资格。具体而言,整个发行过程可分为三阶段:

第一阶段:注册期,拟公司上市需与一家投资银行约定销售(承销)证券事宜,并与承销商共同编制提供“充分披露报告”,而SEC经过多番审核后接受此报告时,也仅声明报告现在符合法律要求,而并不保证公司管理良好,会取得成功或者是股价将上涨,所有这些将留给投资者自己去判断。[1]

第二阶段:等待期,在SEC审核报告阶段,承销商忙于股票销售的各项准备事宜,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举办听证会,举办听证会主要有两个目的,分配待售股票和确定发行价格。[1]

第三阶段;确定生效日期。[1]

2美国IPo制度的启示

纵观美国的IPo制度,可以发现整个首次公开发行过程完全由市场调控,鲜有政府或计划的痕迹,这非常有益于我国打破发行额度行政控制的困窘现状,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参考: [1]

(1)实行上市资格审查制。企业只要符合标准,经过审查合格,都可以上市。反之,公司上市后,成为公众公司,既要对公众负责,受到公众的监督,承担比非上市公司多得多的披露信息的义务和回报股东投资的责任,还要面临业绩不佳被兼并的危险。企业一旦到期未能偿债,不论盈亏与否,净资产几何,只要债权人不宽限或宽限的苛刻条件股东不接受,就得停牌破产。因此,上市是否有利、是否选择上市完全是市场行为。[1]

(2)实行竞价发行制度,体现风险收益相对称的投资原浙则。在美国IPO市场中,新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是基于对其内在价值判断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发行公司当然想让价格尽可能地高,投资者则希望价格较低使他们能够买得起。从价差中赚取利润的承销商不得不确定一个既对发行人合适又能吸引投资者的价格。从历史上看,定价合理的股票价格将略有上扬,因为它人市即受到追捧。假如市场价格逐级下落。则表明股票定价过高,投资者发生亏损;假如市场价格飞涨,投资 者就可以大赚一笔,发行人则眼看本应得到的资本飞出窗外,而承销商只能是满脸羞色。由此可见,在这个市场中,风险与收益是对称的。[1]

二、国内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

改革开放以来,发行方式历经认购方式、与储蓄挂购方式、预交款比例分配方式、上网定价方式、上网竞价方式、二级市场市值配售方式、累计投票询价方式等,每一种方式出台都是相机抉择的结果。[3]

1.1994年的市场化定价

1994年,股市在市场化的呼声中进行了市场化定价的试验,而此前,上网定价是主要的股票发行方式。从理论上讲,上网竞价方式竞争出来的发行价格应该是最好的,但由于当时我国市场是一个弱且无效的极不成熟的市场,在一般投

资者“新股不赔”的理念的指导下,其发行竞价远高于同类可比股票的平均市价,导致这些股票上市开盘后低开低走,原始股东全线套牢。市场化目标与不良后果的冲突,使管理层放弃了上网竞价方式,转而推行简单易行的“上网定价”方式。

[3]

2.2000年的“市值配售”

2000年2 月 13 日, 证监会发布《关于向二级市场投资者配售新股有关问题的通知》, 宣布从 2 月 22 日起实施。“市值配售”对股指的拉升作用不可小视。然而好景不长, 自 2001 年 6 月股指在高位横盘近月后,“配售”再也鼓不起投资者的勇气, 指数辗转盘下, 至2002 年 5 月 21 日, 又跌回到“配售”出生时的 1590 点一线,5 月 22 日, “市值配售”《补充通知》亮相, 但《配售》了一年半载,“市值”也不过才抵达 1700 点, 其后竟然弃小“牛”而大“熊”, 直奔千点而破之,逼得证监会启动股改, 将“配售”打入冷宫。

陈生认为,我国的 IPO改革问题多多,但最关键的问题, 不在是否“配售”或者恢复之, 而是如何在定价这一关键环节, 充分地体现发行人应有的市场价值, 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所谓对所有投资者的“公平”。[2]

3.股权分臵改革后的IPO状况

从 2006 年股权分臵改革完成后的新上市公司初始收益率来看,这个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反而更加严重,A股市场IPO抑价率显著上升,这与大家的预期相违背,Ibboston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首次对发行价与首日收盘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发现了IPO抑价现象,称之为“新股之谜”,并给出了6种可能的解释,而这些解释为以后学者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我国股票市场市场相对不太成熟,国外的抑价理论也很难解释我国IPO抑价率高达130%的原因。[4]

重庆大学柏骥教授认为股权分臵改革后,由于短期内限售股不能进行交易,即其交易价格可以视为0,因此导致IPO抑价率在股权分臵改革初期有所提高,但是长远来说股权分臵改革能够使规则抑价减少至0,进而大幅度降低IPO抑价率,提高一级市场的资源配臵效率。从政策层面上来说,管理层应该积极推进限售股的全流通,不能因为股市短时间的震荡而推倒从来。[4]

4.2009年5月22日,中国证监会推出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第一阶段的改革将主要推出下述四项措施:一是

完善询价和申购的报价约束机制,形成进一步市场化的价格形成机制;二是优化网上发行机制,将网下网上申购参与对象分开;三是对网上单个申购账户设定上限,原则上不超过本次网上发行股数的千分之一;四是加强新股认购风险提示,提示所有参与人明晰市场风险。然而事实是自09年IPO重启以来至11月3日,市场并未对政策有所回应,新股依旧遭到火热暴炒,上市首日的经调整回报率平均达到57%,平均市盈率更高达59。中国的新股发行机制并没有发生质变,因此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抑价问题,甚至可以说效果甚微。[5]

5.2010 年11 月1 日,《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新股发行体制二阶段改革正式开始。《指导意见》包括了进一步完善了报价申购和配售约束机制,扩大询价对象范围、充实网下机构投资者,增强定价信息透明度和完善回拨机制和中止发行机制四方面进行了具体要求。总的来说,改革的初衷在于逐步强化市场价格约束,并使新股定价的市场化程度显著提升,从而保护一级市场投资者的利益。但蒋昌波(2011)通过统计得出,《指导意见》对新股高定价发行的影响较弱,新股破发比例较高,破发程度加深,破发速度加快。[6]

6.2012年对新股上市初期交易进行监管

上海证券交易所3月8日出台新规,对盘中成交价格较当日开盘价首次上涨或下跌10%以上(含),上涨或下跌20%以上(含),盘中换手率(成交量除以当日实际上市流通量)达到80%以上(含)的股票实施停牌,深圳交易所更是对盘中换手率的停牌要求定为50%。从目前结果来看新股首日炒作现象得到了遏制,但新股次日该涨停涨停,该大涨大涨,事实上的炒作并未停止,而引人注目的是绝大部分新股首日交易时间只有不到30分钟,然后全部被停牌。

中国IPO的问题不外乎是发行三高,首日破发,长期破发,首日爆炒,在市场的不同时期可能会有一种或者是多种情况存在,管理层基本上是见招拆招,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而把政策进行大改,结果这么多年政策是几经变迁,问题仍然在哪里。我认为困扰中国市场 IPO 的关键何根据“询价”确定一个合理的价间, 而最终的定价将依照机构和散户在“区间”内不限额申购报价, 以申购数量最为集中价格成交或称定价, 而不是个个都把申购价格打在“区间”的天花板, 视区间及其“询价”为虚设。至于上市爆炒,则可以在申购时将多支新股同时推出申购并同时推出上市,则只有真正有价值的股票才会获得较高收益,其它股票则会被冷落,其传递效应就是投资者不再盲打新股,质地不好,发行太贵的新股会被

投资者抛弃,欲上市公司发行新股时就会更加谨慎定价,减少三高发行。

参考文献

[1]陈静.美国IPO市场制度带来的新思路.浙江金融2000年第7期,2000

[2]陈生.也谈IPO改革的与时俱进.财智.视点第31期

[3]王永泉.我国股票 IPO 发行方式改革问题探讨.财经视线.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 济南 250002

[4] 柏骥.股权分置改革对IPO抑价影响研究.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重庆400030

[5]杨宜玮.IPO抑价畸高孰之过———基于影响我国IPO抑价的因素以及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探究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北京10087

8.关于生态文明的文献综述 篇八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 金融环境;文献资料

一、前言

无论是在工业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的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相对于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虽然规模小,产量较低,但企业量大面广,经营灵活,作为一个整体,在国民经济中是一支重要而又活跃的力量,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业发展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目前很多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受到资金因素的制约,资金的不足让很多中小企业步履维艰,同时缺乏科学的融资策略造成融资成本过高,效果不理想的后果,因此研究中小企业融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李世平(2004),指出近几年来,我国经济总量增长迅速,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也在迅速的增加,但是由于我国长期的金融抑制政策致使的金融资源体制内循环现象依然存在。很多企业对增量的资金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尤其是对于广大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生存都受到了资金匮乏的威胁,正规金融的支持和金融深化改革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也需要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

从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主要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产生的深层次经济根源。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根源在于市场的失灵。市场太少或存在高度的非自然垄断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应选择培育出更多的市场来纠正市场失灵。另有些学者认为从经济学意义上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原因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交易成本高和信息的不对称。

制度因素分析认为,制度因素能影响到企业的外源融资,制度上的供给不足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主要外部条件。陈晓红,郭声琨(2006)认为,影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金融制度约束主要有金融抑制、外生性金融成长和信贷紧缩。信贷紧缩,即经营贷款的金融机构提高贷款标准,以高于市场利率水平的条件发放贷款,甚至不愿意发放贷款,从而导致信贷增长下降,使社会再生产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中小经济的金融困境源于国有金融体制对国有企业的金融支持和国有企业对这种支持的刚性依赖,中小经济一时无法在国家控制的金融体制中寻求到

金融支持。在推行“赶超”战略的计划经济时代,为了支持不符合我国比较优势、不具自生能力的重工业的生存与发展,我国建立了以大银行为主的高度集中的金融机制。大型金融机构天生不适合为中小企业服务,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企业自身障碍分析理论认为,中小企业自身的条件及缺陷是造成其融资困难的最主要原因。俞建国,宋立(2005)通过对中小企业内生障碍的分析,认为“中小企业群体普遍的信用缺失,众多企业的产权模糊,以及由此引起的高风险经营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主要原因。”我国中小企业组织水平和产业水平的普遍低下增加了融资的风险及资金利用的低效,中小企业普遍低下的管理水平也影响了其良好融资信用的建立。从企业自身素质来看,以下因素对其融资有负面影响:

(1)企业的性质;(2)中小企业资金管理粗放,使用效率低,内部漏洞大;(3)企业财务制度不够健全;(4)多头开户,多头贷款现象严重;(5)多数交易无交易合同,不利于资金用途审查;(6)投资项目缺乏可行性研究。

对于融资策略的研究,有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SBA)的主要任务是以担保方式促使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其资金是由联邦政府出资,国会预算拨款。日本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由信用保证协会和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组成。创业板市场,对创业板市场运行机制最早进行开创性研究的是萨尔曼和伯瑞,在他们的论文中曾将创业资本契约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创业资本家和创业基金投资者之间的契约关系,另一方面是创业资本家和他们投资企业之间的契约关系。

建立中小金融机构,林毅夫认为,现有的以四大国有银行和股市为核心的金融结构,并不能最大限度地支持中国经济发展。金融体系的功能在于为实质经济的发展而服务,中国当前金融体系的改革,除了要解决现有银行的呆坏账和资本市场的泡沫及过度投机等诸多弊端外,这一问题也需要得到重视;融资渠道多元化问题。

事实上,困扰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是多样的,单纯的从一个方面分析都难免偏颇,而应对融资问题的对策也要从各个方面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适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策略。

三、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层面的研究

目前,关于加强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分析方面,一些学者基于转轨时期的公共财政定位,提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税收环境以及金融政策方面等营造的对中小企业发展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上,旨在实现让市场逐渐占据主导以及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国际上比较通行和值得借鉴的做法来自于美国韩国日本以及德国等发达国家,日本及德国战后经济的恢复一定程度在于其对中小企业采取鼓励和刺激发展的宽松政策,大都是体现在宽松优惠的税收政策和健全完整的信用担保体系上,例如设计较低的企业所得税率并将各种税收优惠政策的综合运用,针对中小企业设立专门的发展部门保护其发展以及建立专项基金保证其创业发展成熟各阶段的资金来源充足,这些在我国现阶段都是做的很不足而且改革比较有困难的地方。在以后的改革和发展中,很应该进一步地借鉴吸收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验为我们自己所用。

陈敏等(2005)指出在美国有专门的小企业管理局想小企业提供30%的贷款担保,而日本则是世界上提供财政补贴最多的国家,每年实施200多项相关政策,德国也以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以及科技自主的方式提供中小企业以资金。阎金明(2006)阐述到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在扶持中小企业方面的做法及经验通常被别国加以借鉴利用,美国英国分别设立中小企业署和中小企业局,韩国建有“信用保证制度”,都是在健全了法律规章后集中精力解决中小企业问题方面的经验。王建平(2004)阐述在世界范围内,实行增值税的国家或地区对中小企业或是给予免税或是确定较低税率,如韩国规定对其销售总额适用2%的特殊税率,而我国台湾地区则是1%。陈敏(2005)建议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取消“计税工资”规定,而按实际支付工资金额税前列支,取消对公益性、救济性捐赠的限额。王建平(2004)建议将小规模纳税人工业企业的适用税率和商业企业的适用税率分别调低至5%和1%。而杨抚生(2005)建议小规模纳税人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的适用税率分别调至4%和2%,同时建议逐步提高增值税起征点,另外建议在所得税方面支持民企高新技术的进步和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提到对有特殊贡献的人员奖励也可税前列支。谭荣华、袁有杰(2006)建议简化税制、规范税费,建立包括税收、融资、中介等服务体系在内的发展体系,为其税收等提供优质服务。

刘相林(2005)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突出表现是无法提供有效足额的担保物和担保人,应设立多层次、多形式的经济融资担保机构,另外政府和金融机构要改变观念,给予与国有企业相同的待遇。厉以宁(2005)提出应对吸纳劳动力较多的中小企业,在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向消费型转变等方面给予税收优惠。阎金民(2006)建议逐步将民间借贷活动纳入规范轨道,承认其应有的地位以充分正确发挥其作用。中央财大《地下金融资本调查》课题组估计,截止到2006年6月,我国民间金融资本规模已是正规金融规模的1/3,要求推动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并建立相应的商业担保、互助担保为主体的民企信用担保服务体系。武军(2004)认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要在其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等方面通过贷款贴息、无偿资助等方式给予支持,还应主要由政府向其提供长期低息贷款,并提供贷款担保。

四、中小企业自身融资策略分析

理论界也从企业自身的角度对中小企业融资策略及其实施作了研究。阎金民(2006)中,分析和研究了国外中小型企业融资策略,并提出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管理活动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同时他也指出国外的经验不能全部的照搬,要依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国家现阶段的经济形势进行创新。

刘炜(2006),系统的分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分析了出现融资难问题的原因,并重点提出了应对的策略问题。他提出,中小企业要立足自身,充分依赖自身条件,创设融资机会,进行企业融资,在融资方式上要多渠道,广范围的进行。

陆兴发和孙巍(2007),提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政策与建议,而从企业自身应采取的对策包括:(1)进行股份制改造,健全治理结构。(2)提高中小企业的自身实力。(3)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的诚信度。还提出了创新直接融资体系和完善间接融资体系的建议。

金德前(2007),指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对策的重心之一在于中小企业自我形象的塑造,要不断地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和提高企业自身的信用水平。同时也提出了中小企业应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中小企业融资除了目前的内源性融资和向金融机构贷款外,应积极吸纳民间和海外的资金。在民间融资上,可以通过个人担保或信用担保机构来获取。而在海外融资上,应积极吸取国外金融机构或跨国公司等其他方面的资金。

五、结论

综述所述,理论界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已经十分丰富,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性质和意义问题,也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以及融资难的原因所在,并提出了一些应对的措施。但是,就目前而言,理论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还缺乏系统的研究,而且面对经济形势的变化,在因为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下发生的全球性经济危机面前,我国中小企业将面临更加恶劣的生存环境,而实施成功的融资策略更显得尤为重要了。

参考文献

[1]李世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点选择[J],济南金融,2004.[2]陈晓红,郭声琨.中小企业融资[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3]俞建国,宋立.小企业发展需要多层次的金融支持体系[J],2005.[4]李扬.中小企业融资与银行[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9.关于IPO抑价问题的文献综述 篇九

关键词:IPO;抑价问题;信息不对称

學术界对IPO抑价问题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Ibbotson于1975年首次证明了IPO中存在发行价系统性的低于上市首日收盘价这一现象。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IPO抑价问题做了大量研究,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根据信息不对称涉及发行主体不同分类,对相关研究做一个综述。

一、投资者—投资者

该角度假设投资者掌握的信息比发行者多,但在不同投资者掌握的信息数量不同。主要的相关理论有Rock提出的“赢者诅咒”和Welch建立的负信息流模型。

Rock(1986)认为IPO抑价是对不知情投资者的一种补偿,发行人对IPO的市场价值不确定,投资者拥有IPO的定价权,而投资者也被分为知情的投资者和不知情的投资者,二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当股票的发行价格低于股票的价值时,知情的投资者会大量买入股票;当股票的发行价格高于股票的价值时,知情的投资者会退出这个市场,而不知情的投资者获得大量的股票,使得他们遭受损失,即遭遇“赢者诅咒”,这就会导致他们对股票投资缺乏积极性,因此为了吸引不知情投资者,就必须抑价发行。Beatty和Ritter(1986)把新股市场价值的不确定性纳入到该模型之中,从而发展了Rock的“赢者诅咒”假设,认为新股的抑价程度与新股价值的不确定性成正比。

Koh和Walter(1989)、Levis(1993)、杨丹和王莉(2001)分别采用新加坡、英国、中国的股市数据对Rock模型进行检验,证明了“胜者之咒”确实存在。

Welch(1992)认为,投资者购买新股的行为并不是发生在某一个单一时间内,而是一个动态的调整过程。投资者只在相信股票热销时才会申购股票,如果IPO定价太高,使得知情人不会参与申购,当非知情人观察到这一现象后,也不会参与,从而导致发行失败。

Amihud、Hauser和Kirsh(2001)研究发现IPO时经常是申购不足或超额申购,很少有适度申购的情况出现,这一发现支持了Welch的负信息流模型。

二、投资者—发行人

该角度假设发行人本身掌握公司上市定价的完全信息,而投资者没有此类信息。主要的相关理论有Allen、Faulhaber等提出的“信号传递假设”和Chemmanur提出的“信息收集假说”。

Allen和Faulhaber(1989)把市场中公司分为两类,即高质量的公司和低质量的公司,公司完全掌握了本公司的真实信息,而大部分的投资者却没有掌握相关的信息,二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因此,在IPO时,高质量的公司有意识地以低于股票内在价值的价格发行股票,这就提高了低质量的公司模仿的难度,以将两类公司区分开来。因此,IPO抑价是高质量公司向投资者传递有关自己质量信号的一种手段。

Welch(1989)也将市场上的公司分为两类,高质量的公司在发行新股时,采取抑价发行的方式,并只融取一部分资金,以低价吸引投资者注意,并逐步引导投资者认识到公司的内在价值。而后公司再以较高的价格发售股票进行融资。但对低质量的公司来说,IPO抑价发行是一个不明智的选择。

Chemmanur(1993)认为发行股票的公司了解本公司的真实状况,而大部分的投资者却没有相关的信息以确定公司的价值,因此高质量公司为鼓励投资者收集信息以了解公司的价值,只好抑价发行以弥补投资者收集信息的成本。而低质量的公司并不希望投资者去收集相关信息来了解公司的内在价值,从而将两类公司区分开来。

三、发行人—承销商

该角度假设承销商拥有更多的信息,而发行人处于信息的劣势。主要的相关理论是Baron提出的“委托代理假设”。

Baron(1982)认为承销商比发行人更加了解投资者的需要,资本市场的现状和发行定价等相关信息,两者之间就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再加上两者的利益冲突,承销商会低价发行股票,以降低发行失败的风险,而股票发行人却希望以较高的价格发行,以筹集更多资金,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存在,股票发行人无法监督承销商的努力程度,这就使得承销商抑价股票来提高承销的成功率成为可能。Loughran和Ritter(2002)进一步研究了承销商和发行者之间委托代理关系。发现承销商通过IPO抑价,以低价的股票配售来造福买方客户以换取客户的相关条件,或者作为诱饵吸引其他潜在IPO发行者的高级管理人员。

Muscarella、Vetsuypens(1989)研究发现,当投资银行(承销商)自己公开上市时,其股票的发行价格依旧偏低。这一研究成果既不支持也不反驳Baron的假说,因为承销商可以以其自身股票的低价发行来证明适当的抑价是公开上市的必要成本。

四、承销商—投资者

该角度假设投资者拥有更多的信息,而承销商处于信息的劣势。

Benveniste和Spindt(1989)从包销方式发行的新股的角度,对股票投资者与承销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进行了相关研究,认为IPO抑价是承销商对拥有信息的投资者优势信息揭示的一种报酬。承销商需要从投资者处获得市场需求信息以确定发行价格,为了保证投资者能够“讲真话”,就必须保证那些正确披露自己需求信息的投资者的回报率为正,即新股必须抑价发行。

在信息不对称这一个视角下,国外学者从不同的假设(即假设拥有优势信息方不同)出发,提出诸多理论来解释IPO抑价问题,而国内的相关研究集中在检验国外的理论,但得出的结论却并不一致。因此,构建一种合理的理论来解释国内的IPO抑价问题成为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杨丹.IPO的理论观点及实证研究综述[J].财会月刊,2003,(B8).

[2]王靖国.IPO定价综述:从规范到实证[J].信息空间,2004,(9).

上一篇:cs对战作文下一篇:食堂安全责任的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