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论文选题

2024-06-17

幼儿园教育论文选题(共8篇)

1.幼儿园教育论文选题 篇一

比较教育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

1、比较教育学界人们常说的“比较教育之父”是(D).

A.阿尔特巴赫B.康德尔C.萨德勒D.朱利安

2、萨德勒是英国比较教育的先驱者之一,1895~19O3年,他主持考察了欧洲各国、当时大英帝国的领地和美国的教育,撰写了一部28卷的著作是(A)。

A.《教育问题专题报告》B.《关于普鲁士公立教育情况的报告》

C.《第七年报告》D.《我们从对别国教育制度的研究中究竟能学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3、比较教育学界人们常说的“比较教育之父”是(B)

A、阿尔特巴赫B、朱利安C、萨德勒D、康德尔

4、结构功能主义对比较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比较教育注重对(D)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

A、教育与民族特性B、教育与民族传统C、教育与国民性D、教育与社会

5、比较教育学家福斯特运用(C)理论分析了学校在社会流动、社会成层和精英遴选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A、冲突理论 B、依赖理论C、结构功能理论D、历史主义理论

6、“国际教育”的观念基础上要是(B)的理念。

A.共产主义B.国际主义C.普世主义D.世界主义

7、(C),布什总统签发了由教育部长亚历山大负责起草的全美教育改革文件——《美国2000:教育战略》

A.1985B.1989 C.1991D.19968、美国第一所注重学术研究的研究型大学是C。它首先创立研究生院,强调教学与科研的统一。

A.哈佛大学B.哈佛学院C.约翰霍普金斯大学D.赠地大学

9、美国教育行政是典型的A。

A.地方分权制B.中央集权制C.中央与地方协作制

10、美国高等学校一般都实行D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其大部分成员是D人员。

A.校务委员会、校外B.董事会、学术C.董事会、教学D.董事会、校外

11、英国独立学校是指(C)的学校。

A.不接受教育和科学部补助,但接收地方教育当局补助

B.接受教育和科学部补助,但不接收地方当局补助

C.既不接受教育和科学部补助,也不接收地方当局补助

D.既接受教育和科学部补助,也接收地方当局补助

12(C)年德国教育审议会议提出了《教育结构计划》的改革方案,这是根本改革联邦德国教育制度的蓝图。

A.1945B.1968C.1970D.197

313为了行使更多的联邦职权,德国在1960年10月成立了中央一级的教育行政机构(A)。

A.联邦教育和科学部B.文部省C.教育部D.联邦教育部

14、法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设立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为(D)。

A 联邦教育部 B 教育和科学部 C 文部省 D 国民教育部

15、法国现代B是法国高等教育的主体,由B管理。

A. 大学校、各地方学区 B. 综合大学、各地方学区

C. 大学校、政府各部 D. 综合大学、政府各部16、1951年,日本制定(D),规定产业教育是发展产业经济及提高国民生活的基础。

A.《学校教育法》 B.《教育基本法》C.《实业学校令》D.《产业教育振兴法》

17、日本现行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是(B)

A.教育部B.文部省C.国家教委D.联邦教育部

18、日本高中B义务教育,B普及程度。

A.属于、达到了B.不属于达到了C.不属于未达到D.属于未达到

19.、日本的“各类学校”大部分是B学校。

A.公立的单科B.私立的单科C.公立的多科D.私立的多科

二、多选题

1、比较教育发展史上,“借鉴时代”的主要代表人物有(BCDE)。

A.埃德蒙·金B.阿诺德C.库森D.霍拉斯·曼E.巴纳德

2、汉斯认为影响教育制度的决定性冈素可分件三类,它们是(ABC)。

A.自然因素B.宗教因素C.世俗因素D.经济因素L.政治因素

3、霍尔斯认为比较教育内部已经分化出四个研究领域,其中包括(ABDF)

A.比较研究B.外国教育C.区域研究D.国际教育E.民族研究F.发展教育4、20世纪60年代以来影响现代比较教育的几种主要理论有(ABCDE)。

A.结构功能主义 B.冲突理论 C.世界体系分析理论 D.依赖理论E.新殖民本义理论

5、影响现代比较教育的几种主要理论是(ABC)。

A.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B.冲突理论 C.世界体系分析理论、依赖理论、新殖民主义理论 D.历史主义理论 E.借鉴主义

6、贝雷迪在《教育中的比较万法》一书中所提出的见解,比较教育研究工作应分为四个阶自(BCDE)。

A.报道B.描述C.解释D.并列E.比较

7、霍尔姆斯提出的作为分析和验证与问题相关的计l素的“理智框架”的“四种模式”包括(ABDE):

A.规范B、制度C、物质D、自然E、精神

8、教育国际化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从总体上看,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形成主要原因包括(ABCD)。

A.世界经济的一体化B.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C.信息社会的到来D.全球问题对整个人类提出的挑战E.少数发达国家的垄断

9、教育国际化对比较教育的影响,主要包括(BCDE)。

A.教育国际化对比较教育产生了负面冲击B.使研究对象增加以及研究领域扩大

C,使比较教育研究目的得到拓展D.使比较教育研究本身呈现不同程度的国际化

E.使比较教育理论中的国际主义精神得到发展和具体化

10、美国州教育行政当局包括(ADE)。

A.州教育委员会B.学区教育委员会C.州长D.州教育厅长E.州教育厅

11、美国高等学校的类型,除了有一般性综合大学外,还有ADE。

A.文理学院B.大学校C.多种学校D.社区学院E.研究型大学

12、英国的综合中学把(C)、(D)与(E)“合并”在一起的学校。

A.实科中学B.主体中学C.现代中学D.文法中学E.技术中学

13、联邦德国的学位分为三级分别是(B)(C)(D)

A.学士学位B.文凭学位和硕士学位C.博士学位D.教授备选资格E.哲学博士学位

14、法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很有特色,在高中阶段有三种形式:(C)、(D)、(E)。

A、技术学校 B、职业技术中专 C、普通高中 D、技术高中 E、职业高中

15、在日本,实施中等教育的机构是(CD)

A.综合中学B.公学C.初级中学D.高级中学 E.文实中学

三、填空题

1、因素分析时代的开端,是以 1900年英国比较教育学家萨德勒发表论文《我们从对别国教育制度研究中究竟能学到什么有价值的东的?》为标志的。

2、贝雷迪在《教育个的比较方法》一书中认为,比较教育研究工作应分为四个阶段:描述、解释、并置、比较。

3、《论语》中有多处关于孔子对夏商周二代政治、文化和教育进行比较论述的记载。

4、比较教育产生的标志是1817年法国比较教育学家朱利安发表的《关于比较教育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

5、冲突理论在20世纪7O年代中期分化出新马克思主义__和__新韦伯主义__两个学派。

6、比较教育的研究大体可分为两类:区域研究_、_问题研究_。

7、进行比较教育研究要遵循联系性、发展性、本体性、实践性等基本原则。

8、霍尔姆斯的问题法包括五个步骤:_问题的选择与分析__、提出假说、验证相关因素__、从所提出的假说逻辑地预言可能的结果、比较预言的结果与观察到的事实。

9、比较教育自诞生起就以国际主义观念为重要的理念基础之一。

10、在朱利安的比较教育思想中,教育的国际主义思想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思想组成部分。

11、19世纪20年代掀起的公立学校运动是美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奠定了教育制度的基础,加速了义务教育的普及。

12、美国的中学以综合中学为主体,兼施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

13、1991年4月18日,布什总统签发了由教育部长亚历山大负责起草的全美教育改革文件——《美国2000:教育战略》。

14、由于20世纪60年代教育改革不成功,到70年代,美国各界强烈要求严格纪律,缩减选修课,加强学术性课程,形成了“ 恢复基础运动”。

15、美国的学位主要包括副学士学位、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16、列举美国三项有关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的法律、报告或文件:《2061计划:为了全体美国人的科学》、《 美国2000:教育战略》、《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

17、英国现行学制可以分为(公共教育)系统和(独立学校)系统两个部分。

18、英国大学位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学士)、(硕士)、(哲学博士)、(高级博士)。19、1976年德国联邦政府颁布了(《高等学校总纲法》),对高等学校的任务、教学与科研的原则、高等学校的人员等等做出了详细规定。

20、德国普通中学毕业成绩的评定主要依据德语、数学和外语三门主课平时的(闭卷课堂作业)成绩作出。21、1833年公布的 《基佐法案J》可以说是法国教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创立了法国的初等教育体制。

22、法国在教育上实行分级管理,但主要权力集中在中央。

23、在我国,对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原则,把基础教育的管理权交给地方;在学校内部推行(校长负责制)。

24、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国家都倾向把教育管理和运营的具体权限转给(地方)、学校、和(家长)。

25、教育民主化的内涵非常丰富,主要包括(教育机会)的平等和(参与教育管理)的平等。

2.幼儿园教育论文选题 篇二

1、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

2、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研究

3、世界各国创新人才教育比较研究

4、推进大中小幼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二、国家政策

5、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国家、地区战略研究

6、创新人才培养与中国梦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创新人才培养

8、创新人才培养相关制度建设创新研究

9、创新人才培养相关政策与法规研究

1 0、立德树人与创新人才教育研究

三、实践研究

1 1、学校教育教学创新研究

1 2、创新人才教育视角下的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1 3、创新人才教育视角下的优秀校长、教师、班主任个案研究

1 4、创新型人才成长个案研究

15、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的课程教材教法研究

3.教育科研的选题方法 篇三

一般来说,一项新的、正式的科研课题的确定大多要经过以下几个基本过程:a.提出科研课题;b.对课题进行初步论证;c.将课题具体化;d. 撰写选题报告;e.征求意见,反复修订。

1.选题的策略

(1)从教育实际工作需要中选题

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解决社会实践、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根据社会需要,看清时代的潮流,选择当前社会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作为研究课题,是课题选择的重要策略之一。

(2)从教育文献中选择题目

查阅和评价已有研究文献,是选择课题非常重要,同时也是最常用的方法、策略之一。查阅与评价研究文献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明确哪些问题已经被研究,进展状况如何,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已有研究的完成质量,如果发现已有研究质量不高,这就说明该问题值得研究者做进一步的研究。在查阅文献资料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注意研究资料中被忽视的“空白点”;注意发现研究结果中相互矛盾的地方;注意发现已有研究在方法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3)选择教育科学研究题目要注意可行性

研究者要根据自身具备的主观条件和从事研究所具备的各种客观条件来选择研究课题和课题的深度。主观条件指研究者为完成课题所必须具备的科学知识、研究能力和工作经验,以及对有关研究方法的掌握与运用程度。它反映了研究者承担课题的可能性和完成课题的水平。客观条件指完成某课题所必须具备的设备、仪器、工具以及必要的人力、物力、图书资料等。对于任何一位研究者,选题必须与自己的主、客观条件相适应,这样才有可能完成它。

需要指出的是,研究课题按研究深度的高低是分层次的,选题时必须考虑课题的研究深度。按照研究深度,研究课题可分为描述性课题、因果性课题和预测性课题。

①描述性课题是指对教育现象的真实情况进行具体描述的课题,它主要回答“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如教师生活状况调查、学生看电视情况调查等都是描述性的研究课题;

②因果性课题是指揭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课题,它主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如寻求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就属于因果性课题;

③预测性课题是指在弄清了教育现象的现状及其因果联系的基础上,对事物将来的发展趋势和状况进行预测的课题,它主要回答“将来怎样”的问题,如探讨下个世纪中国教育状况,就属于预测课题。

在上述三类课题中,描述性课题是最基本的研究课题,难度小,层次低;因果性课题层次较高,难度较大;而预测性课题则是最高层次的研究课题,难度很大。研究者对课题的层次性、难易性在课题选择过程中应该给予高度重视。

(4)从自己所学的专业、所担任课程范围内选择教育研究题目

专业基础知识是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前提条件,选定教育研究题目,只有紧密地结合自己所学专业,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搞好教育科学研究。而有人因临时的兴趣,选择脱离自己专业的研究题目;有人偶然得到其他专业的资料,轻易决定选择脱离自己专业的研究题目,结果不是半途而废就是分析肤浅,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2.目前选题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教育科学研究选题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题目往往偏大

初做教育科学研究的人,最容易犯的毛病是不考虑各方面研究的条件,选择的研究题目往往偏大,结果不是不能完成任务,就是只能得到一些肤浅的材料,得不到可靠的、经过深入研究与分析的科学结论。

(2)对应用性选题重视不够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研究性的选题中,理论性课题所占比例较大,而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性课题所占比例较小;二是在应用性课题中,忽视了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综合探讨,而是分散、孤立地探讨了一些相互关联的细小问题。这种局面与社会需要相距较远,选题的社会效益和应用价值很小。

(3)研究选题的系统性、连续性、积累性差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许多研究者在选题时不注意查阅研究文献,不了解他人研究结果和有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对已有研究成果缺乏深入、正确的分析和评价。二是许多研究者研究方向不明确,选题前后无关联,不能使自己的研究课题把握住问题发展的脉络而层层深入,而是在一些毫不相关的课题上按自己兴趣随意选择。

(4)描述性课题多,因果性课题和预测性课题少

目前在教育科研中,描述学生学习现状、教育教学实际情况方面的课题比较多,对各种变量、因素之间关系的探讨大多停留在相关分析的层次上,而对学生发展规律、影响学生心理活动的内在因素、学生学习成绩的预测等研究少,即缺乏因果性、预测性的研究课题,使教育科研难以发挥其解释与预测功能,妨碍了其研究水平的提高。

(5)研究课题的理论水平低

许多研究课题未能同有关教育理论联系起来,研究问题较表浅,就事论事,缺乏理论深度。因此,目前大量研究未能在有关教育理论方面有所建树;很多研究结果也未能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加以分析、概括。

(6)单一性课题多,综合性课题少

目前,研究课题大多从某一学科的某一方面人手,缺少多角度、多学科的综合研究。科研合作大多局限在同一领域的研究者之间,不同学科的研究者之间、同一学科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之间缺少必要的合作,未能对一些较大课题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7)对研究方法、方法学方面的课题重视不够

在目前众多的教育学科研究课题中,有关研究方法、方法学方面的课题极少。由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育水平,因而目前国外对方法学的研究十分重视,不少学者专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而我们在这方面还比较薄弱。

3.撰写课题论证报告

研究课题基本选定后,研究者一般需要对课题的价值、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认真地论证。做好研究课题的论证工作,对撰写好课题申请报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书面形式的课题论证有助于进一步详细阐述研究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具体研究方法、预期成果等,从而使整个研究课题具体化、系统化、完善化。它将作为整个研究工作的行动纲领,对保证课题研究顺利进行起重要指导作用。

(2)进行课题论证,撰写课题论证报告,是争取科研项目立项并取得资助的需要。根据研究者的课题论证报告,学校、基金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研究者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了解研究课题的价值,并以此作为重要的客观依据,决定是否对项目进行资助。

课题论证报告的形式是多样的,如“科研基金申请书”、“资助优秀青年教师基金申请表”等等。对于研究者来讲,课题论证报告又是“研究课题的工作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题目名称、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材料来源、研究步骤、经费预算等。在此不做更多的介绍。

4.音乐教育论文选题 篇四

1、音乐教育论文选题

2、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艺术教育是打开“世界大同”之门的金钥匙

3、教师的曲目积累与舞台经验

4、中小学艺术师资能否来个“一专多能”

5、理想中的学校音乐教育 6、21世纪中国音乐教育展望

7、论“反音乐教育”

8、教师的曲目积累与舞台经验

9、循序渐进学声乐

10、音乐教育要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

11、中国摇滚大记事

12、如何利用作曲软件辅助乐队训练

13、让电脑音乐制作服务于教学

14、浅谈中华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

15、电脑音乐技术在师范音乐教育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16、基于超链接以音乐为核心学科的综合课程--------综合音乐课程的技术和思想平台及研制模型

17、基于身心和谐原理的音乐表演运动机能康复体系——“亚历山大技术”初探

18、从“零点计划”和多元智力理论到音乐教育的观念更新

19、神经音乐学及其研究切入点的动议 20、标题音乐之我见

21、中国通俗音乐民族化发展的趋向

22、手机“扰课”怎么办?

23、音乐课堂“变废为宝”的意外收获

24、多少学生会唱自己家乡的歌?

25、师范生应加强“说课”的基本功

26、音乐教育心理研究的横向思维

27、中小学音乐课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思考

28、教学方法及改革

29、备课的误区

30、艺术教育应成为创新思维的摇篮

31、百万中小学生受益艺术教育

32、我们该期望孩子什么?

33、挫折教育:孩子成长中不可缺少的营养

34、钢琴教学应规范化

35、加快发展音乐艺术教育之我见

36、抓好音乐教学提高学生艺术素质

37、试论音乐元素的掌握

38、确认识音乐课的地位

39、对当前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的评析 40、识谱教学的误区及改革

41、多媒体教学的运用与音乐学习兴趣培养

42、音乐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43、浅谈新课程标准理念下音乐教师角色的转变

44、浅谈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与学科综合

45、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46、自己也不懂,怎么教别人?

47、音乐为何应成为学校的一门基础课程

48、音乐教育与教学必须改革

49、谁来为少儿写好歌 50、为什么要让孩子学音乐

51、交响音乐进校园难在哪里

52、高雅音乐难进校园

53、艺术与科学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艺术教育在清华

54、昂扬旋律陶冶一代新人

55、我们的艺术教育少了什么

56、谈谈键盘即兴伴奏教材的设想

57、让京剧艺术教育进课堂

58、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亟待加强

59、打开儿童艺术潜质的钥匙 60、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61、美育期待:科学表述与具体实施 62、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 63、管窥校园文化中的音乐教育 64、重视音乐教育 培养美好心灵 65、关于音乐特长生培养的几点思考 66、艺术教学的教学艺术 67、关于音乐脱盲的初步探索 68、给音乐教师以选择教材的权利 69、歌唱教学中的换位思考

70、音乐成就测量与评价的认知主义方向 71、音乐心理测量和统计的两种新技术

72、早期学习和游戏理论与早期音乐经验的信仰——对婴幼儿潜能和音乐教育年龄下移的再认识 73、科研音乐教育发展的生产力 74、音乐教育与智力开放时差异 75、在英语环境中学乐理 76、如何唱高音

77、新型的声乐艺术教学理念及建构略论 78、音乐与创新

79、音乐欣赏教学中非倾向性功能的实践研究(方案)80、谈声乐有效教学-音乐教育研究 81、论肖斯塔克维奇的《第五交响曲》 82、学堂乐歌——中国近代音乐的开端 83、解读音乐教学风格 84、中国传统文化在走向何方

85、民乐的没落还是突围?-——透析“女子十二乐坊”现象 86、论歌唱语言与歌唱发声状态的关系 87、浅析歌唱形象思维

88、声乐教学中的教学创新与师生互动 89、从中学生心理谈中学歌唱教学 90、浅谈情绪在歌唱中的作用 91、歌唱艺术表现探析

92、如何发展学生的器乐学习能力 93、浅谈器乐学习“内心听觉”的培养 94、浅谈音乐教学的审美趣味 95、如何提高少儿学习器乐的兴趣

96、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 97、谈音乐和舞蹈的关系 98、浅谈幼儿舞蹈启蒙教育

99、谈创作舞蹈时如何能“境由情生,随心而舞” 100、如何以舞蹈艺术弘扬人间的真、善、美 101、广西省中小学音乐课教材教法研究 102、广西省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素养之分析 103、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如何提高钢琴伴奏能力 104、成人钢琴学习之我见

105、谈素质教育在钢琴教学中的渗透 106、青少年钢琴学习的基本特点与训练 107、儿童歌曲伴奏艺术特点初探

108、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研究 109、新课程背景下,与中小学音乐教材相关问题的探讨

110、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怎样贯彻“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的课程理念。111、音乐新课程的性质、理念、价值研究

112、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如何作到“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113、取比较的视角,谈谈中学、小学、高中音乐新课程与原课程有何不同。114、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怎样选择和运用音乐教学方法。115、研究型学习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116、发现式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

117、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评价问题研究(考试制度、评价体系等)

118、与中小学:唱歌教学、乐理教学、欣赏教学、乐器教学等相关问题的探讨 119、国外音乐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在国内的传播及其应用研究

120、国外音乐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在中国基础音乐教育中的结合及其运用 121、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122、歌唱教学中心理素质的培养 123、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启蒙与发展 124、中国现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与流变 125、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建立与发展 126、中国现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 127、20世纪中国音乐教育法规研究

128、与音乐专业高考学生培养相关的几个问题研究 129、中小学音乐教师应有哪些教学能力 130、在歌唱中如何运用气息几点之我见 131、小学音乐欣赏的趋势

132、论贝多芬与柴科夫斯基"的悲怆“对比研究

133、浅谈方土音乐进课堂的几点尝试——以广西地区为例 134、挖掘音乐教育资源 拓展合作创作空间 135、论笛子进农村中学音乐课堂 136、浅谈如何让学生遨游在开放式的音乐课堂中 137、在中小学合唱教学中巧妙运用的心理学应 138、超级女生现象对声乐教育的影响 139、评价体系对新课改音乐课堂的影响

140、相同的音乐题材不同的作品鉴赏鉴别--关于拓展学生的音乐思维 141、如何引导幼儿进行音乐欣赏 142、信息技术与音乐的整合

143、钢琴即兴伴奏中音乐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 144、论老歌翻歌在社会上引起的争议 145、中学生第二课堂中的民族唱法教学 146、浅谈辅助教学——音乐课件的重要作用 147、浅谈课改中的小学音乐教育

148、从“二泉映月”赏析浅谈提高高中学生民族意识的教学策略 149、在音乐欣赏中实施美育

150、浅谈吉尔达咏调《亲爱的名字》的艺术特征与演唱处理 151、运用多媒体优化音乐教学 152、浅谈音乐的民族性 153、广西戏曲现状及其发展 154、广西农村中学音乐课的几点思考 155、如何培养学生对闽南语歌曲的兴趣 156、传统文化视角下的声乐艺术 157、幼儿音乐素质调整

158、关于城乡高中生音乐素质现状的调查 159、民间歌舞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 160、音乐课堂中如何寓教于乐 161、试论网络对音乐传播的影响和作用 162、校园合唱团教法教学 163、音乐游戏在课堂中的应用

164、如何让乡土音乐融入中学课堂教学——以闽曲客家文化为例 165、钢琴触键的技巧 166、论情商在表演中的作用 167、通俗音乐与中学音乐 168、高中音乐鉴赏之我见

169、浅谈农村视唱教学——以XX中学为例 170、幼儿音乐教育中民族民间音乐的渗透 171、论城市与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差异性 172、泉州市南音进入小学教育的发展状况 173、对音乐欣赏教学的几点思考 174、幼儿园歌唱活动教学

175、如何理解声乐歌唱中的气息位置共鸣——以祖国慈祥的母亲为例 176、论小学音乐教学中评价与教师评价的融合 178、浅谈泉州拍胸舞与音乐教学相融合 179、音乐课堂的沟通障碍与对策 180、浅谈如何把彩调剧引入校园 181、浅谈南宁地区农村音乐教学现状 182、小学生歌唱心理分析 183、通过新课程看音乐课堂的几个转变 184、声乐课教学如何与时俱进 185、音乐教师角色的转变 186、校园歌曲的昨天、今天、明天 187、简谱与五线谱在音乐普及中的作用 188、心理因素对演唱的影响和作用

5.小学教育论文选题 篇五

导读

对小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用简短的言语强调诚信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学校还必须要与家长取得密切联系,携手合作,确保教育到位,进一步促进学生诚信素养的提高。

一 在教育过程中以身作则,形成诚信导向

教师是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人之一,他的一言一行都在学生的察看和留意之中,并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质量,都是学生效仿的对象和学习的典范。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起到楷模的作用,首先要做到言行分歧、心口如一。

看待每位学生,都要教之以行、服之以德、育之以情,要用爱心和真诚去感染学生,用一言一行去引导学生,用本身的一向诚信来为人师表。

要从琐碎零星的小事抓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如什么时分召开班会,哪一天停止检验,什么时间家访,都要准时兑现,不能违犯承诺,不能失信于学生。

要做到言出必行,决不能给学生留下“教师说话不算数、不靠谱”的印象。

二 在课堂上增强引导,树立诚信理念

小学平时生活的大半时间都在上课。

立足课堂,是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

在课堂上,每一名教员都要留意克制单纯传授书本学问的陈旧观念,要充沛发挥客观能动性,积极发掘教材中可停止道德教育的素材,并停止充沛引导。

例如,在解说传统课文《狼来了》一课时,在给学生解说扯谎的危害的同时,能够让他们联络实践谈感受,大家停止热烈的讨论,使学生对诚信重要性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深化。

在其他学科中触及有关诚信行为的内容时,教员也能够用简短的言语强调诚信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以此不时给学生以提示,强化他们的诚信思想。

总之,教员要擅长发掘教材的内涵,进步停止诚信教育的认识,不时给学生关于诚信的心理暗示。

另外,还能够经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停止启迪。

例如,举行以老实守信为主题的班队活动,方式能够是课本剧、讲故事、扮演节目等;应用黑板报引见一些名人轶事,如列宁小时分打碎花瓶勇于供认的故事;在“学习园地”里登载报刊文摘上的相关报道。

教员还能够经过开设讲座的方式指导学生应如何择友、如何交往,等等。

三 坚持家校结合,共造诚信环境

学生诚信能力的培养,不能只依靠学校管理,同时也要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以使对学生诚信思想的培养教育保持连贯一致。

学校必须与家长取得密切的联系,携手合作,确保教育到位。

班主任要经常进行家访,定期召开家长会,建立家校联系手册,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与动向,这样既可以防患于未然,也有利于形成教育的合力。

例如,有些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瞒着父母,仿照父母笔迹签字,如果老师和家长之间很少联系,学生的不诚实行为必定会瞒天过海。

更糟糕的是,小学生会因为瞒过了家长和老师而沾沾自喜,并养成不诚实的坏习惯。

另外,班主任还应该在与家长的联系过程中,帮助他们充分认识诚信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同时多教授他们一些家庭教育的方式与方法,

以提高学生家长配合学校共同抓好诚信教育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学生诚信素养的提高。

四 加强社会实践活动,规范诚信行为

学校的教育常常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有很大的局限性,容易形成“纸上谈兵”的局面。

学生终日在校园中,与社会接触太少,不了解国情、民情,对社会适应能力较差,也因此对许多现象和问题产生困惑。

学校应该多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们走出校园,开阔视野,增强适应能力。

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搜集有关诚信的名言、格言或事迹,寻找相关图片,举办专题展览会。

如条件允许,还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拍摄照片,举办诚信专题图片展,让学生从寻找、发掘、整理和参与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有关诚信的电视节目或影片,观看前做准备性谈话,观看后组织观后感大讨论,或组织以诚信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可以鼓励学生写“诚信日记”,对自己诚实守信的行为进行记录,并挑选合适时机组织主题班会,对事迹典型的学生进行“佩戴小红花”“颁发奖状”等方式的表扬与鼓励。

实践表明,以活动促进教育既是通过集体教育个体,也是学生个体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培养他们诚实守信的品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以及西方文化的冲击,小学生中存在的诚信问题已不容忽视。

抓紧、抓严小学诚信教育势在必行。

形势的严峻要求我们必须要合理把握诚信教育观念,遵循小学生认知事物发展的规律,科学、扎实地进行诚信教育,力求取得实效。

让我们共同努力,使我们的下一代能够在一个诚信的氛围中

健康成长,为构建繁荣昌盛的和谐社会培养出合格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邓永鸿.对小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策略[J].学校教育管理研究,(21)

[2]赵兴云.小学生诚信教育的路径选择[J].现代中小学教育,

【摘 要】诚信是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的重要品质和美德。

本文从教师以身作则、教育教学方法和课外活动开展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学校进行小学生的诚信教育。

6.物理教育专业选题方向参考 篇六

物理专业的毕业论文根据学科和论文类型可分为理论类、实验类、教法类及综述类,各类论文写作时应注意的问题分述如下:

(一)理论类

这类毕业论文的特点是不需要做实验,而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单纯地靠理论推导得出正确的结论。作此类论文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根据自己的基础来选择难度适当的题目,不要好高骛远,如果选择的论文题目超出自己的实际能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就无法完成论文;

2.文献资料要全面,要对与本论文相关的理论作一定的研究,确定结论的适用条件及其正确性;

3.论文中的理论推导要有根据,不可凭自己的想象主观臆造结论; 4.论文中给出的物理概念要清楚,避免造成物理概念的混淆。

(二)实验类

这类毕业论文的特点是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通过做一定的物理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或验证理论的正确与否。作此类论文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此类论文题目的选择要根据自己可利用的实验条件而定; 2.论文中要说明实验条件;

3.实验结果以图表或数据的形式给出;

4.要写好“材料和方法”这一节,应给出诸如实验所用原料或材料的技术要求、数量、来源以及制备方法等诸方面的信息,有时甚至要列出所用试剂的有关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三)综述类

这类毕业论文是在阅读某一学科的大量参考文献后,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归纳和总结,概括说明或论述该学科在某一方面的研究热点、最新的研究成果及研究动态、研究成果的应用前景等内容。作此类论文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选这类论文题目的同学要有一定的文字功底,要有较强的分析、归纳、总结能力。2.对论文要综述的学科要有一定的了解。

3.文献资料要全面,并且要尽可能多找新的资料。4.教育教学研究类

这类毕业论文是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或理论,研究中学或大学的物理教学方法。选题时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有目的的选择要研究的问题,特别是当前教学的热点问题,题目选定后,要及时与学习中心指导教师联系,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确定论文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1] 写教育教学研究类论文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选择自己教学工作中亟待解决的课题。网络课程学员绝大多数都是教师,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也有一些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学员们在作毕业论文时应选择那些自己非常关心、与自己实际教学工作联系密切、亟待解决的课题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题目,通过毕业论文,可以解决一个或多个问题,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②选题不要太大。本科毕业论文一般要求5000字左右,题目选得过大处理不好,文章内容容易显得空洞、结构松散、主题不突出。③在确定好题目和论文框架后,要到图书馆或网上查找相关的中外文献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归纳总结,了解论文要研究的问题的研究现状和主要结论或观点,为自己的论文做好准备。④写论文时要有必要的教育理论作指导或作为理论根据,但不要脱离教学实际,论文的结论要有可行性。

[2]根据教学研究的过程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①教学实验型。为了对某一部分教学内容、或某一种教学方法的改进进行研究,从某种研究目的出发,进行一段时期的教学实践,然后进行效果总结。这种类型的论文周期很长,往往需2~3年或更长。如果学员以前在这方面有一定的实验教学材料和文献积累,可以选择这方面的内容。

②调查研究型。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在较大的范围内,了解某种教学方法的效果。这种论文周期较上一种为短,但调查范围要求很广。

③经验-理论研究型。即对自己多年、或某一段时间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并上升到较高的理论水平。这种类型的教学论文,由于有别人的经验可以进行借鉴,对于网络学员比较适合。

以下论文题目仅供学员进行毕业论文选题时参考,学员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拟毕业论文题目。【选题方向1 】理论类 1.干态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2.谐振子频率改变时引起的压缩效应 3.量子电磁场与物理质耦合系统的真空态 4.关于能流密度的讨论

5.代数能对角化方法及其应用 6.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初步

7.三维谐振子的圆轨道里德堡波包演化 8.三维无限深势阱中圆轨道里德堡波包演化 9.三维氢原子圆轨道里德堡波包演化 10.随机行走与分行结构

11.纳米尺度系统中的量子力学 12.亚稳态系统和随机优化方法 13.粒状介质的建 模和计算机模拟 14.原子内壳层电子激发与超短激光 15.汤川势作用下的质子-中子本征态 【选题方向2 】实验类

1.镜像声波演示装置的设计与制作 2.静电起电盘电荷收集装置的研制 3.非平衡电桥在非电量测量中的应用

4.载流圆线圈平面内任意一点磁场的测试与理论分析

5.非线性电阻特性的实验研究

6、简易万用表的设计制作及校准 7.体效应管负阻特性的测量研究

8、微波光学实验研究 9.组合测量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10.用电阻应变片测量微小形变实验方法的改进与研究

11.偶氮染料掺杂聚乙烯醇薄膜的光致双折射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12.偶氮染料掺杂聚乙烯醇薄膜的四波混频特性的实验研究 【选题方向3 】综述类 1.缠态与量子通信述评

2.光折变材料的光信息存储研究进展 3.纳米结构ZnO研究状况 4.纳米尺度中的量子力学

5.由相对论的创立看物理学的思想方法 6.从经典力学到量子力学的思想体系探讨 7.光电子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应用前景分 8.物理学的发展前景的展望 9.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现状 10.二十一世纪物理学发展的方向

11.由相对论看物理学的探索性的演绎法 12.牛顿与物理学 13.光的物理本质 14.牛顿与物理学

15.超导物理的发现、发展及应用前景 【选题方向4 】教法类

1.在中学物理新课程中实施情境问题的教学方法及策略研究 2.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研究

3.初中物理边学边实验教学方法的教学实践研究 4.中学物理“研究性学习”的选题研究 5.物理教学过程中实施快乐教学的有效途径

6.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的几点感受 7.物理综合实践活动目标设计及策略

8.新课程标准对中学物理教师素质结构要求的分析与研究 9.关于新课程物理教学理念的研究 10.谈中学物理新课标的特点与实施 11.中学物理课堂问题设计综述

12.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现代物理前沿知识的几点思考 13.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14.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之我见 15.拓展实验教学 发展创新能力 16.物理实验教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

17.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与学生科学素养培养 18.浅谈学好物理的基本方法

19.“科学探究”过程中的教师指导作用的研究

20.物理史与物理教学-把物理学史引入中学物理教学 21.我们生活中的物理学

2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化物理教学方法 23.物理学生实验教学探讨

24.提高物理概念教学质量的教学策略

25.浅谈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

26.在物理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7.测量重力加速度的两种实验方法比较

28.“探究教学”在物理课堂中的应用

29.创新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与教育观念的转变 30.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具的制做与实验教学 31.中学物理难学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初探 32.浅谈义务教育阶段物理实验教学的新要求 33.物理实验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4.中学物理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35.物理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 36.中学物理教学实施“科学探究”教学的途径 37.浅谈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38.中学物理教学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39.中学物理实验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评价 40.对探究“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再探讨 41.做好演示实验 增强教学效果 42.演示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43.初探物理教学中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44.如何在农村中学开展基础物理教学之综述 45.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46.浅谈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激发与强化 47.论中学物理学习心理机制

48.加强物理学思维方法教育 提高学生的素质 49.“学困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激发 50.物理实验与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51.中学物理CAI课件的制作

52.改革教学手段与提高教学效益的关系

53.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研究 54.计算机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55.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助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 56.利用网络资源实施物理教学的方法研究 57.运用多媒体网络优化课堂教学的研究 58.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59.谈对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60.素质教育与初中物理教学

61.新教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初探

62.综述物理教学对中学物理教师的新要求 63.新课标下普通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现状分析 64.让学生在活动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65.如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6.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几点认识 67.谈物理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68.运用构建主义理论实现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教学模式探究 69.物理探究学习方式探讨 70.浅谈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71.中学物理教学中加强美育 72.谈谈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73.初中学生物理思维发展特点综述 74.网络环境下的物理学习

75.实践高中物理课程目标的重要性及策略 76.《机械能守恒》的教学研究 77.浅谈动机与兴趣

78.提高初中生群体物理成绩的探讨 79.物理新课程与教师专业素质结构 80.情感教育与物理教学

81.结合中学物理教学浅谈中学素质教育 82.图像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83.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84.谈新课改时期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85.物理课堂教学要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 86.非智力因素与物理教学 87.浅谈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

88.物理教学中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比较 89.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90.STS教育与物理中考

91.物理教学中有关提问艺术的一些思考 92.学生质疑能力在物理教学中的培养 93.论新课程改革中课堂上师生关系的转变 94.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考

95.物理课堂“实验启发式”综合教学模式 96.构建主义教学理论及对物理教学的启示 97.浅谈探究式物理教学设计

98.课改后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9.引导学生进行物理探究的尝试

100.在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实践 101.浅谈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102.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探索 103.物理探究教学中教师的地位及实现 104.物理教学中高质量轻负担的几点做法 105.新课程物理教师角色的转变

106.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 107.高一新生学习物理的困难及解决办法 108.谈谈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109.蕴涵在物理学中的美 110.新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

111.兴趣-学生学习物理最好的老师 11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及能力 113.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探讨 114.谈物理教学中实验方法教学 115.在物理教学中多媒体应用及技巧

116.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117.类比法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118.物理教学应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 119.如何提高学困生的物理成绩 120.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121.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素质培养

122.物理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培养探究 123.谈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趣味性 124.探索物理教学的新途径

125.新课程下进行初中物理教学的尝试 126.革新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27.注重课堂教改 提高课堂效益

128.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改革 129.谈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模拟法 130.试论科学探究的目标与实施策略 131.初中物理教学改革现状与未来

132.浅谈物理实验对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作用 133.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 134.谈谈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135.物理习题隐含条件的探讨

136.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探讨 137.高中“课题研究”教学案例总结 138.中学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分析 139.论物理教育中的科学素养培养

140.新的中学物理课程目标分析(择其某一项)141.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美育素材研究 142.物理教学中的创造人格培养

143.物理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培养探究 144.对高考“理科综合”科目的改革 145.未来中学物理教师素质结构之设想 146.现行物理教学大纲及教材的有关评价

147.对高中某一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的教学研究(电磁学,光学方面)148.中学物理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的思考 149.高一物理新旧教材的比较与评价

150.论非智力品质在物理学习中的形成与作用 151.中学物理教学中互动作用的深入探讨

152.用FLASH制作自由落体运动的课件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153.在中学中开展设计性实验可行性初探 154.用Flash制作课件效果评析 155.物理教师课程能力的结构分析

156.物理教师课程能力现状及其改进策略 157.物理教师课程能力自我发展的可行性研究 158.物理探究教学中教师的地位及其实现 159.新时期物理课程发展的脉络与走向 160.物理教师科学观念现状分析与培养策略 161.物理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162.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163.探究式教学中师生关系分析 164.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物理教学的启示

165.在物理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 166.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民主化的研究

167.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尝试 168.物理规律教学中的逻辑思维方法 169.参照系在物理学中的地位

170.如何建立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估体系 171.中学物理教师教学效果的量化评价 172.关于高中物理辅导资料的调查研究 173.中学物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探讨

174.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175.浅谈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176.物理课堂教学提问方法探讨 177.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方法探讨 178.物理课堂教学反思方法探讨 179.物理教学活动课设计方法探讨 180.物理探究教学设计探讨 181.物理探究学习方式探讨

182.高一物理学习“台阶现象”探讨 183.高三物理复习“高原现象”探讨 184.谈物理教学中数学方法的应用 185.比较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186.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加强应用知识的普及教育 187.巧用心理效应 促进物理教学

188.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 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189.谈物理教师的教学语言 190.关于发展教师评价探讨

191.中学物理教师课堂教学评价项目分析 192.试论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目标的编写

193.试论中学生个性发展-关于中学生能力现状的调查与培养 194.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及考评 195.中学生综合素质考核方法探究 196.如何做好学生分组实验

197.关于物理教学过程最优化原则的探讨

198.试论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辩证统一关系 199.中学生的思维品质特征与物理教学 200.关于深入中学物理教改几个认识问题

201.关于中学物理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问题 202.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加强科学方法教育的尝试 203.培养初中学生物理观察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204.在演示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05.试论中学物理教材中的非智力因素分析 206.关于中学物理教材的方法论分析 207.中学物理教材的知识结构分析 208.关于中学物理知识的科学规律分析 209.关于中学物理知识的教学规律分析 210.中学物理教学中能力要求的分析与研究

211.中学物理教学中思想教育的要求的分析与研究 212.论中学物理教学中突破难点的主要途径 213.论初中(高中)物理教材的特点 214.关于力的概念教学问题 215.关于浮力教学问题

216.关于功的原理教学问题 217.关于杠杆的教学问题 218.关于电压的教学问题

219.对初中物理教材的点滴意见 220.试论中学物理教学的特点

221.关于物理研究中科学假说方法初探 222.关于物理概念的正确表述问题 223.中学物理习题教学原则初探

7.幼儿园教育论文选题 篇七

与会专家在研讨会上充分交流了近年来具有政策建议参考或转化价值的教育政策研究成果, 就新形势下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战略、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教师政策、军事教育等领域的教育政策研究成果进行了充分研讨, 明确了2013年国家教育政策研究重大选题, 进一步密切了合作, 联合攻关, 优势互补, 提出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一、国际化、城镇化进程中我国教育改革战略研究

当前国际化、城镇化进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对教育体制机制变革意义重大, 亟待深入研究。清华大学史静寰教授、北京理工大学杨东平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李立国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孟繁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郑新蓉教授认为:一是在国际化背景下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 以科技创新为依托, 注重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二是要重视我国高校在国际学术分工中的地位与作用, 重视非重点大学本、专科学生的培养;三是要高度关注城镇化对教育的冲击和影响, 其实质是对体制机制问题的破解和政策创新, 包括城乡二元结构的突破、教育系统多元性的构成等;四是进一步推进教育行政体制改革, 理顺教育与行政之间的关系, 克服行政化、市场化、工程化的不良政策倾向和影响。

二、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政策问题研究

1. 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与保障机制问题研究

学前教育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都十分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杜育红教授指出, 目前幼儿园的分类标准不统一, 导致了财政投入体制机制的混乱, 不利于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为此, 要通过研究, 厘清幼儿园的分类标准;基于分类标准, 进一步明确不同类别幼儿园的财政投入和社会保障运行机制。

2. 中小学学校办学体制机制改革问题研究

中小学学校办学体制机制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政策问题。北京理工大学杨东平教授指出, 当前中小学存在着影响教育公平与质量的两个根本性问题, 一是重点学校教育体制改革问题, 包括高中举办国际班, 导致大批优秀高中生大规模出国、巨型学校等问题, 实质是缺乏国家层面的学校法;二是公办与民办学校的高度同质化问题, 通过建立真正意义的现代学校制度, 采取特许学校、教育家承办等方式, 深化学校制度改革。

3.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标准问题研究

我国义务教育已经从追求普及率步入提升教学质量阶段, 亟待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问题研究。杜育红教授指出, 2006年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新机制只保留了专项财政投入, 导致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异明显。对此, 一是要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责任和义务;二是要就办学条件出台统一的国家标准。

三、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政策研究

1. 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法律地位研究

我国至今尚未建立高等学校相关法律制度, 于安教授指出, 教育制度的核心不是政府的政策规定, 而是学校制度。法律缺失导致高校在制度上不稳定, 直接影响了其人才培养方向的明确性。当前在制定高校法律中存在以下困境:一是对高校法律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 二是就高校法律的核心问题尚未达成共识。

目前, 我国学位制度和国际惯例不一致, 北京师范大学刘宝存教授指出, 在培养留学生方面, 我国的教育体制和国际惯例存在差距, 比如留学生学制问题、学位问题等, 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和改革。

2.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战略问题研究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 高等教育面临重新定位问题。于安教授指出,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 中国未来30年教育的发展重点应该是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的定位应该把重点放在为经济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

高校必须树立危机意识, 将国防类人才的培养提高到国家层面。北京理工大学何海燕教授指出, 要调整和完善高等教育政策, 建立军民融合的战略人才培养智库体系, 增加军工武器装备人才的培养培训体系投入, 促进高校人才培养军民两用的转换, 统筹不同部门的国防人才培养规划纲要。高校要关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要注重培养懂专业化、信息化, 又懂管理经济的人才。

针对目前国内外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问题, 清华大学袁本涛教授指出, 从存量比较、增速变化、相对比例、经济增长需求以及支撑条件分析, 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不大, 未来仍有一定发展空间。未来, 研究生教育发展速度要与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相协调, 着力改善科研投入和师资条件等支撑条件。

3. 校长职业化、教师政策的问题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胡娟教授指出, 大学校长职业化制度亟待健全。一是明确大学校长的岗位职责制度, 二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校长遴选制度, 三是建立合理的大学校长发展、激励机制, 四是建立合理的大学校长评价制度。

于安教授指出, 当前高校教师制度改革存在一系列问题。一是管理模式转型问题, 高校以企业管理模式来考核教师尤其是文科教师绩效有待商榷;二是评价机制问题, 评价教师的方式方法不科学;三是身份确定问题, 高校教师身份是雇员还是成员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四是激励机制问题。

4. 高等教育发展地区不均衡政策问题研究

高等教育发展地区不均衡现象非常严重。北京大学岳昌君教授指出, 生均经费差异是高等教育发展地区不均衡的重要原因。因此, 要增加中西部地区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 调整央属高校布局, 采取激励措施鼓励优秀教师向西流动, 给予中西部地区高校学生更多资助。

四、我国教师教育和培训的重大、关键性政策研究

1. 农村教师补给和培养的政策研究

我国农村教师问题实质上与政策有很大的相关度。北京师范大学袁桂林教授指出, “特岗计划”是目前最值得肯定的政策, 高一级政府财政负担农村教师工资是发展方向。教师编制政策由不公平向公平转变, 教师流动政策涉及城市教师支援农村和地方教师选调政策, 前项政策效果有限, 后项政策导致农村优秀教师匮乏;顶岗实习政策在实施中存在很多问题, 只能作为短期或局部的权宜之计。政策调整时, 政策目标群体要单一, 中央和省级财政参与保障农村学校事业费负担, 保障教师初次配置的合理性, 科学核定教师编制, 解决农村事业人员安居问题等。

2. 农村教师的现状调研及政策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郑新蓉教授指出, 初步调研发现:“特岗计划”已经有34万人在农村教书, 只有0.9%到了村小教学点, 其他都在乡镇甚至是在县城;农村村小和教学点的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如果给农村新任教师的补贴过高, 很可能破坏目前基层教育的均衡格局;农村教师的分配、布局流向完全相反;择校的兴起对村小和教学点的保留和发展的重大挑战, 其实质是对教育质量的追求。要针对上述问题, 进行深入调研, 提出建议。

3. 教师德育专业化问题的政策研究

教师德育专业化问题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指出, 当前教师德育专业化只有“学科”专业化而缺失“教育”专业化, 解决该问题就应当尽快建立与“教师德育专业化”要求相配套的政策与制度;建立完善的“教师德育专业化”政策体系;大力推动对“教师德育专业化”的学术研究;努力探索“教师德育专业化”的教育实践模式;鼓励探索“教师德育专业化”的校本模式;鼓励教师成为自身德育专业化的自觉主体。

五、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关键性政策问题研究

1. 职业教育有关财税改革政策研究

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是亟须破解的难题, 胡娟教授指出, 财税政策改革是促进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一要适当提高职业教育社会捐赠的超额扣除比例;二要允许民间职业培训机构用于培训的机器设备等购买费用的纳税扣除;三要提高企业提供实习的税收激励, 科学界定税收减免范围;四要对企业聘用职业教育学生提供税收激励;五要适当提高企业培训支出的限额税收扣除;六要允许个人接受职业教育、在职参加职业培训费用的纳税减免。

2. 新生代农民工培训问题政策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正逐步成为城市劳动者的主体, 该群体的人力资本特性将影响其接受培训的机会。北京师范大学和震副教授指出,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有较高的培训意愿, 但培训率较低, 要打破困境, 须从三方面入手:一要将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纳入国家职业教育体系和企业技术技能积累体系;二要提升企业培训主体意识, 给予企业培训更多支持;三要构建有利于企业培训的制度环境。

石中英教授总结发言认为, 专家学者的政策研究视野广阔, 覆盖面广, 充分显示了专业素养、专业见识和专业洞察力, 彰显了作为知识分子的国家意识和国家责任。

庞丽娟执行副院长总结讲话指出, 政策院和专家学者将会进一步加强协同创新, 加强教育政策学科建设, 加强跨学科、跨领域、跨组织的研究, 希望与会专家学者一起集智聚力、强教兴国, 为国家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

8.幼儿园教育论文选题 篇八

1.主题意识。专题策划每期都围绕一个主题,用多篇篇幅不一的稿件从不同的视角阐述话题,共同反映话题的主题思想。在撰写相关的稿件时,从选题到材料组织,都要围绕话题的主题思想下功夫。如《江西教育》(B)2009年第3期“合作备课”教学专题,分别刊发了《管理学视域下合作备课的出路》《在合作中“炖”出个性》《提高合作备课实效不可或缺的四个环节》《用专题式合作备课培育教师学习共同体》《让思想在跟进式合作备课中生成》《在区域推进合作备课中启迪教学智慧》《合作备课: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等文章,是围绕一个主题并由多篇文章组成的一个整体。

2.板块意识。专题策划既要讲究板块文章之间的组合,又要避免各文章间的交叉。每期关注课堂教学的专题“思考”板块的文章侧重对话题作理性分析,“案例”板块的文章则是介绍与话题相关的应用案例,“专家视点”板块的文章是刊发专家撰写的与话题相关的评论,“链接”板块的文章则是与话题相关的补充介绍性资料。关注校园文化建设的专题同样按四个板块发稿。以感恩教育为例,“思考”板块的文章侧重于理性分析实施感恩教育的价值、途径、策略等,“案例”板块的文章刊发组织班队活动进行感恩教育的设计方案,“专家视点”板块的文章刊发专家撰写的有关感恩教育的评论,“链接”板块的文章主要介绍与感恩教育有关的补充介绍性资料。

近期关注课堂教学的选题:观课议课、教学反馈、开放题设计、即时评价、交往互动、教学细节。

近期关注学校文化建设的选题:感恩教育、礼仪教育、诚信教育、励志教育、生命教育、廉政文化教育。

栏目投稿邮箱:jxjydys@126.com(请在邮件的主题栏标明“作者姓名+专题名称)

栏目关注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和教师在教育教学、生活当中的困惑,围绕某个共同关注的话题,为专家、管理者、教研员、教师搭建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平台,是一个以达到澄清思想认识、启发教学创新、探讨解决问题为目的的笔谈式栏目。

栏目稿件要求

1.观点鲜明。文章围绕话题,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这就要求观点鲜明,阐述对现象、事件的看法,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说服力和实用性。如针对“我看教研员行走课堂”的话题,可从行走的意义、方式等方面谈看法,对某一行走方式持肯定或否定的观点都要有充分的理由,让人信服。

2.时代感强。紧扣当前教育教学实际,用课改教学(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和事实阐述观点。要将教育教学当中老生常谈的话题谈出新意,如“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话题,就要结合当前实际谈有效的做法,融时代性、现实性、思想性、操作性于一体。

3.视角独特。围绕话题,凭借精辟观点、典型事例、生动举例展示切身体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力求让人耳目一新,或引发争鸣或达成共识,以起到警醒、解惑、催人上进的作用。如“感受教学反思”话题,就不要落入俗套,谈什么教学反思的意义、类型以及如何写教学反思,而要另辟蹊径,从不同角度谈所希望的教学反思方式或介绍有新意的教学反思方法。

4.文笔流畅。本栏目由五六篇文章组成,每篇文章独立成篇,围绕话题自拟题目,以笔谈的形式阐述观点、认识。比如,根据所附话题,选择其中一点作一事一论式阐述,不能面面俱到,忌一篇文章每个点都涉及。每篇500~1 000字为宜。要求文笔流畅,言简意赅,引经据典必须翔实、准确无误。

近期推出的话题选题

1.我看教研员行走课堂。新课程背景下,教研员纷纷行走课堂听课、上课。针对这一现象,你有何看法或建议,可从以下角度选一点谈:行走在当前有何意义,如何行走;有些什么样的行走方式;哪些行走方式不受欢迎,提倡怎样的行走方式等。教研员也可谈谈行走中的困惑、困难以及收获和体会。

2.感受教学反思。课改实验以来,反思成了教师必然的工作行为,学校要求教师人人写教学反思,并制订了检查制度。组织该话题的目的不是探讨反思的意义、类型,而是要求结合自身的感受,从“怎样的教学反思才有价值”“你对命令式、形式化、应付性的反思有何异议”“学校应该怎样引导教师写教学反思”等方面展开阐述。

3.如何看待新时期的教学业绩评价。教师非常看重教学业绩评价。传统的评价方式虽弊端不少,但不少学校仍在实行。可针对此话题站在专家、领导或教师的角度谈看法,还可阐述怎样的评价才是科学合理的。

4.教学竞赛利与弊。各级各类教学比赛如雨后春笋。可围绕这一现象,或站在组办方的角度,谈谈组织的意图,如学校、区域性举行教学竞赛的目的;或站在参赛者的角度,谈谈从中想收获什么,是为学校争光,还是为提升专业水平,锤炼技能,抑或是为一纸荣誉证书,为晋级、升职积累资本;或站在参赛学校领导者的角度、教师的角度,谈对各级组织的教学竞赛的看法,或期待什么样的教学竞赛。

5.年龄可以成为教师成长止步的理由吗?现在学校普遍是青年教师备受重视,各种活动为他们而设置。相比之下,中老年教师就不那么幸运,很多活动受年龄限制沾不上边,不少机会受年龄限制而错过。年龄可以成为教师成长止步的理由吗?可以,是什么理由;不可以,又是什么理由;学校领导、青年教师和中老年教师各自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把内心的想法诉诸笔端,引发讨论。

6.如何处理考试与教学的关系。新课程试行后,大到中考、高考,小到学期考试仍困扰着教师,如何科学处理考试与教学的关系,成为解开教师心结的迫切问题。如何看待现行的考试、怎样的考试能体现新课程理念、怎样改革学科的教学与考试、平时如何针对中考和高考的导向调整教学等,可选择其中的一点出谋划策。

如针对以上话题还有其他的见解,也可撰文。同时欢迎各地区根据栏目写稿要求申报话题选题和组稿。

栏目投稿邮箱:xuchunjun@126.com

栏目特点:这两个栏目刊发的文章均属教育通讯体裁。其中,《特色校巡礼》刊发经验通讯、事件通讯,以对学校某个有特色的教育事件或某项有特色的教育活动的记叙为切入点,全景式介绍学校开展特色教育教学工作的成功经验。

《人物风采》报道的人物一般要求是地市级以上的学科带头人、名优特教师、优秀校长、课程论专家,反映他们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凸显他们的教育教学思想、教学艺术特色和为师的人格魅力。

撰稿要求:一是要真实报道。真实是通讯的生命,是新闻的特性。通讯的内容必须完全真实,所写的人和事乃至每个细节都是真实的。二是要生动记叙。好的通讯文本都有鲜明感人的人物形象和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因而要有对教育、教学、教研等具体事件的生动描写,对人物神态、语言、行动和心理的描写。读后让人感到如临其“校”,如见其人,如历其事,从而留下深刻印象。三是要提炼主题。要让通讯的材料能够“立”起来,为体现时代主流精神服务。主题须具有深刻性,深刻的主题是对题材进行深度开掘的结果。四是要适当评论。要以精辟独到的评论、强烈真挚情感的抒发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欢迎读者、作者发现和挖掘身边的典型写成通讯文章,或者提供报道线索。

栏目投稿邮箱:jxjylxl@126.com

栏目的约稿对象是具有先进的教学思想、一定影响力的专家和名师,以特级教师、全国知名教师或某学科(领域)领军人物为主。主要发表围绕该学科领域某个具体问题或现象提出有利于解决问题的、具有引导价值的新观点或介绍诠释某种教育教学现象的新思考、新方法的文章。具体要求如下:

1.要围绕学科教学中的某个具体问题选题。在新课程的实验中,学科教学遇到了许多新问题。作者要站在专家或名师的角度,围绕教育教学中出现的一个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看法或介绍解决问题的经验,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可以借鉴的方法和案例。

2.文章要反映作者独到的教学思想和见解。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不断开拓新领域、发现新方法、寻找新途径,从而推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作者在写文章时应体现独到的教学思想和见解,不能人云亦云。

该栏目的文章还将配发作者近照和作者简介。作者近照要求取景于作者在上课或办讲座时较为生动的情境,以不小于100 KB的图片格式发送,不能置于Word文档之中。作者简介须包括职称(职务)、主要教育教学成果、获得的相关荣誉称号等内容。

文科近期选题: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处理新教材与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新课程理念在本学科新教材中有哪些体现,如何吃透精神,领会编辑意图,创新教法;教师的教如何服务于学生的学;教材实验过程中出现哪些偏差、误区,如何扭转;如何把握语文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关系;如何科学地把握年段目标进行教学;如何处理读与讲、练与问的关系。

理科近期选题:数学史的教学,培养学生数学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探索;中学物理实验的研究,如何指导学生开展物理小课题研究;学生科学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学生科学态度的形成;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分析;学科校本课程开发;各科教学评价与学生学业能力研究等。

栏目投稿邮箱:xuchunjun@126.com(文科)

jxjydys@126.com(理科)

新课程对教师而言是全新的,必定会带来某些困惑,产生一些问题。随着新教材的试行,一些教师对编辑意图尚不明了,理解新教材出现偏差,因此,主观上想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最终却难以奏效,甚至适得其反。本栏目登载关于教材解读与教法阐述方面的文章。此外,作为国家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校本课程开发受到各地许多学校的重视,研发了不少符合本地区需要、本校实际以及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反映这类课程开发和运用的文章也可在本栏目发表。具体要求为:

1.内容涵盖丰富。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本栏目涉及的教材涵盖中小学各个学科、各种版本、各种校本课程成果等方面的文章。二是视角可大可小,教材解读可以就某学科的某一种教学理念在教材中的反映(如怎样由“教教材”变为“用教材去教”)谈认识,可以就某一册、某一组教材的解读谈教法设想,也可以就一种类型或板块(如阅读教材或除法)、一种体裁(如写景记事类)的分析等谈教学思路。值得强调的是内容虽小,视野要宽,以小见大,不能局限在某一课谈教材教法,写成教学设计的形式。特别欢迎中学各学科解读新课标、评价新教材、阐述新对策的稿件。介绍校本课程可以介绍全校活动性的,也可以介绍某一学科补充性的。

2.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理念与方式的变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要求文章内涵品质精良,不欢迎缺乏理论性的纯事例罗列,也拒绝词语华美、言之无物、艰涩理念堆砌的“纯理论”。要求既有理论的导引,又有实践的验证。

介绍校本课程新成果的文章同样要求既有理论的依据,又有实践的做法,所介绍的内容应该体现学校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特色。

3.易于借鉴操作。教材解读类的文章要对教师有启发,能释疑解惑,并可借鉴运用。选题侧重于增强教师对课改新精神的培育、新教材的理解与分析以及教师对教材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效提高。介绍校本课程虽体现本校特点,但同样要适于其他学校从中受到启示,学习借鉴。要求文章既文句精美,又通俗易懂。

栏目投稿邮箱:xuchunjun@126.com

新课程为教研机构提供了创造的空间,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教研机构与课程改革同行,教研员与新课程共同成长,催生了新的教研文化,拓展了教研领域,创新了教研方式,积累了丰富的教研经验。本栏目欢迎介绍这方面内容的文章。具体要求体现“三性”:

1.时代性。文章以鲜活、互动、独具色彩为标准,以教研文化内涵为根基,体现具有时代特色的教研观念、教研功能、教研管理等。如“教研的主体是教研员和教师,教研的过程是教研员与教师、教研员与新课程共进共育的过程”,教研主体、教研形式与过去均有所不同,文章应体现这一种教研新文化。

2.典型性。教研举措或经验要具有典型性,人有我精为好,人无我有最佳,不能泛泛而谈,蜻蜓点水,涉及方方面面。如一谈教研,必谈转变教师观念;一谈转变教师观念,就是通过读书、进修等手段培训教师,给读者“千文一面“之感。城市与乡镇、教研机构与学校,条件、师资、职责各有不同,教研特点显然不同,要体现地域特色和职能特点。当然,介绍的虽是典型的举措或经验,也应作必要的提炼,要有普适性和推广性。

3.可读性。虽为介绍,但切忌写成经验总结式的、平淡乏味的发言稿,要考虑文章的框架结构、揣摩语言的运用技巧,做到叙述生动、语言精炼、用词贴切,无套话、赘言,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栏目投稿邮箱:xuchunjun@126.com

课程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永恒主题。每一次新的课程改革都是对前一次课程改革经验的总结、创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内容新在哪里?如何把握和运用新的理念、新的内容?新旧课程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如何处理?研究和处理诸如此类问题的文章,是《直面题课程》栏目关注的对象。

《直面新课程》栏目旨在服务课程改革、服务课堂教学,围绕课程改革及其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或现象直言不讳地进行剖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是一个只有课程改革导向性的栏目。一般采用化大问题为小问题、小问题找新角度、一事一议的方式呈现,独立成篇(每篇2 000至4 000字不等,以说清楚问题为准),形成研究和解决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或现象的系列文章。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较早,已完成了由小学到初中的一轮试验,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从2008年秋季起进入高中阶段,高中课改就成了《直面新课程》栏目近期关注的热点和重点。栏目近期关注的选题方向有:高中新课改如何从高考中突围,如何处理新课改中教学与考试(教学与评价)的关系,高中新课改可从基础教育课改中吸纳哪些成功经验,如何看待基础教育课改进入理性化阶段(或基础教育课改如何深入推进、在深入推进过程中该注意的问题),今后一段时期新课程(含校本课程)开发的趋势和做法,新老教师在课改中的专业成长,课改如何走出课堂教学形式化的误区,如何处理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双基”的关系,农村一线教师如何与课改同步(真正进入课改),等等。

栏目投稿邮箱:wuyin2@126.com

看名师讲课,如沐春风。当我们为名师妙语连珠、巧妙点拨拊掌叫绝时,当我们为学生感人肺腑、精彩至极的回答激动不已时,您是否涌动着一股一赞为快的冲动?当那激动的一幕久久地在脑海中翻腾,您是否想将它变成一串串滚烫的话语,与人分享?“教学赏析”可以为您提供展示赞美名师优秀课例(或片段)的平台。栏目的要求有以下特点。

1.内容丰富。顾名思义,“赏析”赏的是优秀的课例(片段),课例基本是名师的观摩课和优秀的竞赛课(优秀教师执教的研究课)。所举的教学实录应确实值得赏读,并能使读者在欣赏之余受到启示,乐于借鉴,并且是最近展示的优秀的课例或片段。

2.格式体例。文章有两种格式,一种是前面写优秀的课例(或片段)的实录,后面作总结性赏析;另一种是按一个片段一个赏析、逐段赏析的呈现方式。

3.体现特色。名师讲课各有特色,且同一名师上不同的课又有着不同的特色。赏析要写出执教者体现的新课程理念、某一处设计的亮点、处理生成的机智以及师生互动的精彩。不能出现知识性错误。要结合片段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赏析,不能用空话、套话敷衍。如果引用上课教师的话进行赏析,须注意与片段中的原话一致。

4.文笔活泼。教学实录虽然是原汁原味的,但要求精当,叙述简练,引用课文不能与原文有误。“赏析”部分是重点、亮点部分,不能简单地将课堂实录某些话重复一遍,要写出作者本人独到的见解,能给读者以启示。要突出赏析的针对性和时尚的表达方式,评出该课的特色和精彩,体现作者的文化修养和知识品位,集理论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体。

栏目投稿邮箱:xuchunjun@126.com(文)

jxjydys@126.com(理)

栏目特点

栏目刊发的文章为叙事作品。叙事即“讲故事”,是教师以讲故事的方式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进行阐述和分析,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理念和信念,表达自己的内心体验和对教育的理解、感悟。

叙事故事是与教师教育生活共生共鸣的,因此,教师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话可说、有话易说。“师路心语”还教师以真实的话语权,为教师提供一个充分而自由的“说话场所”。

撰稿要求

1.真实性。叙事文本是对某个具体情景的记录,是对课堂教学、校园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教育教学事件的描述。它不能用“摇摆椅子上杜撰的事实替代”,也不能以从抽象概括的理论中演绎出来的事实来替代,它是教师对自己经历的教育教学生活中的实事、实情、实景、实境和实际过程所作的观察和记录。

2.情境性。撰写此类稿件需要在叙事的过程中展示故事发生、发展的具体场景和情节,尤其要重点介绍故事中最能打动人、感染人、教育人的情感经历,那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情节更能引入入胜、感人至深。

3.主体性。在故事的叙述中,教师处于一种“当事人”的地位,是故事的建构者和实践者,讲述的是教师自己的故事。因此,撰写故事往往运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故事中再现“我”见证的丰富而简约的教育情境,表达“我”的深切感受和体验,抒发“我”在故事里苦闷、彷徨、忧虑、兴奋的情感,展示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思考和反思。

4.反思性。反思是故事的思想灵魂。离开了反思,故事就会黯然失色,变成教育事实、教学事件的堆砌。故事中的反思是教师深化对问题或实践的认识,提升原有的理论,修正行动计划,探索事件或行为背后所隐含的意义、理念和思想。有的故事是在叙事中插入一些反思的内容,但比较多的叙事文本是在结尾部分对故事作出检讨、反思和领悟。

栏目投稿邮箱:jxjylxl@126.com

栏目旨在打造权威的信息发布平台,重点关注教育教学的主题活动、重大教研活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以及课程改革的新思维、新经验、新突破等信息。其呈现方式是每期由两个页码组成,其中一个页码摘编其他媒体报道的有关教育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经验。另一个页码以消息、小通讯、图片报道、短波等形式报道省内各市、县、校有特色的教育教学活动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在选摘其他媒体报道的有关教育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经验时,要注明文章的发表时间、出处、作者姓名等信息。摘编稿件每篇约500字,每期4~5篇,特别欢迎围绕一个主题摘编的一组稿件。

有关报道省内各市、县、校有特色的教学教研活动方面的做法和经验的稿件,按以下要求撰写:“消息”每篇500~800字,要体现消息的新闻性和消息背后的经验做法;“小通讯”每篇1 000字,要围绕读者关心的、有重大现实意义的一项特色工作或活动,以某个引人入胜的现场细节描写切入,着力介绍活动的具体做法;图片报道”以图配文的形式报道教育教学改革活动,拍摄的图片取材于活动的一两个场景,主题突出、有现场感,以不小于100 KB的图片格式发送,配图的新闻标题、文字说明以及作者单位、姓名、手机号、电子邮箱等信息另用Word文档与图片一并发送;“短波”用简要的几句话介绍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做法,重点突出活动的新闻亮点和成功经验。

栏目投稿邮箱:jxjydys@126.com(请在邮件的主题栏目标明“作者姓名+资讯之窗”)

栏目特点

顾名思义,《编读桥》即编者与读者联系的桥梁,读者通过该栏目畅谈读《江西教育》各栏目文章的感想和体会,或反映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并寻求专家释疑,或对刊物提建议或意见。

在文体上,本栏目刊发的文章属应用文,包括读后感、书信、建议书等,在表达方式上以议论、说明、记叙为主。

撰稿要求

1.读后感。读后感是读者围绕读文章后的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这类文章重在“感”,这个“感”可以是从文章中领悟到的道理或思想,也可以是受文章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和联想等。

好的读后感应该做到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本栏目所刊发的读后感一般为三种类型:一是阅读本刊某一篇文章的读后感,二是阅读某一期刊物的读后感,三是阅读全年刊物的总印象、总感受的读后感。

写好读后感,首先要读好原文。“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得肤浅则感得不深,只有读得深入才感得深刻。读得深入了,“感点”也就较多。其次是要选好“感点”。一篇文章让你有所感的地方很多,要对众多“感点”进行筛选比较,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写;突出一点,深度挖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第三是要做到议论、叙述、抒情相结合。读后感既要写“读”,又要写“感”,因此既要对“读”进行叙述,又要对“感”进行议论。议论是以叙述为基础的,又是对叙述的深化。叙述“读”要简明,围绕“感点”引述材料。材料可以是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或者是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议论“感”,就是对引述的材料进行评析,提炼“感点”,用简洁的句子表达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做“观点句”,它表述的是文章中心论点。第四是联系实际,适当拓展。围绕“感点”紧密联系教育教学的实际,摆事实讲道理,进行分析论证,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突出、更有说服力。

2.书信。书信是一种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应用文体。本刊所刊发的书信不是传统意义的文书,而指书信体文章,一般是来信和回信一同刊发。来信主要反映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以寻求专业支持与专家解答。问题可以是教学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也可以是学科教学中值得商榷的问题。问题要集中,一封来信反映一两个问题为好,而且叙述要简明扼要。

复信是编辑根据读者来信中反映的问题,邀请相关的专家就问题展开讨论或答复。这类文章要求针对性强,对问题分析透彻,说理充分,达到释疑解惑的目的。

3.建议书。建议书是应用文的一种类型,内容很广泛,但本刊选用的建议书,则是读者对本刊提出的有关刊物编辑工作的意见或建议,以利于改进工作,提高刊物质量。内容包括刊物定位、栏目设置、选题策划、相关教育服务活动等。

写好建议书,一要做到实事求是,提意见、写建议,要针对刊物的具体问题和读者的需求;二要内容具体,把建议的内容写具体、写清楚,使人一目了然,不说空话、套话;三要说话得体,所提意见和建议须在现实条件下行得通,是比较准确、合理的,不要说过头话。

栏目投稿邮箱:jxjylxl@126.com

□责任编辑 邓园生

上一篇:济南大明湖景点导游词下一篇:主题公园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