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活动打击乐教案

2024-08-20

音乐活动打击乐教案(10篇)

1.音乐活动打击乐教案 篇一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 水之乐(自制打击乐器-水杯)活动目标:

1、感受演奏自制打击乐器(水杯)带来的快乐。

2、理解水杯内置材料影响其音色。

3、能看懂图谱(另附)并进行演奏。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1双筷子、6只水杯、1桶水;4张分谱、1张总谱课件;

幼儿探究材料(纸盒、石头、木头、塑料积木、布、黄豆等)。

活动过程

一、探究与八音盒近似的音色。

教师出示八音盒,让幼儿倾听八音盒的音色。

幼儿用筷子敲击各种材料(纸盒、塑料积木、石头、木头、玻璃杯等),寻找与八音盒最接近的音色。

幼儿表达自己的探究结果:玻璃杯的音色最接近。

二、探究如何改变玻璃杯的音色。

1、可敲击玻璃杯的不同部位从而产生变化。

2、可在玻璃杯内放人物品(纸盒、石头、木头、塑料积木等)。

3、探究当玻璃杯内放置不等量的水时产生的效果。

4、教师鼓励幼儿在6只杯子里倒入不等量的水,通过筷子敲击倾听效果。

5、幼儿表述自己的探究结果:每个杯子产生的音色、音高均不同。

6、请幼儿将6只杯子(水量不等)按序排队。找找水最多的杯子、水最少的杯子敲一敲,听一听。

三、教师依次出示分谱,幼儿尝试理解图谱并演奏。

1、提问:X像什么?(小朋友手上的筷子)像什么?(桌子上的水杯)

(水杯从高到低,表示在6只杯子上滑奏)

(水杯从低敲到高,同上)

2、演奏总谱(4张分谱合起来)

第一次,幼儿单纯敲击水杯,无教师伴奏。

第二次,加入教师伴奏。

教师小结:往杯子里加点水,用筷子一敲就能发出美妙的声音,我们身边的许多东西其实都能成为动听的乐器,希望小朋友能找到更多天然乐器。

延伸活动

幼儿寻找身边哪些材料通过简单的改变、加工便能成为动听的音乐。

粗心的小画家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所表现的幽默、滑稽的情趣。

2、学习运用看图片理解和记忆歌曲的方法。

3、善于观察事物,知道做事情要认真、细心。

活动准备:钢琴、课件、丁丁画错的画、彩色笔。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丁丁

给孩子们介绍一位新伙伴,看看他是谁吧?(播放课件:小朋友们好!我叫丁丁)继续听听丁丁的自我介绍吧,让我们对他有更多的了解。(课件:我是一个小画家,有一大把彩色铅笔。我对别人讲,我什么东西都会画)

二、学习歌曲

1、引导前半部分歌词。

提问:丁丁是怎样介绍自己的?

幼儿回答,教师用歌曲中的节奏小结前半部分歌词。

2、学习后半部分的歌词。

(1)出示图片,让幼儿观看。理解并记忆歌词,发现并指出图中的错误,如:四肢脚的螃蟹、尖嘴的小鸭、圆耳朵的小兔等。

(2)熟悉歌词。教师直接用歌曲中的节奏问一问。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边做夸张的动作边清唱歌曲《粗心的小画家》。

2、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地朗诵歌词并拍节奏。

3、在钢琴的伴奏下轻声学唱歌曲。

4、聆听音乐,注意提出难点:唱准附点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以及最后

一句的弱拍起音的笑声。

四、表演歌曲

鼓励幼儿自由创遍动作,并结伴表演唱。

(教师可引导幼儿创编四只腿的螃蟹、尖嘴的小鸭、圆耳朵的小兔、没有尾巴的大马等惊奇有令人哈哈大笑的动作,充分体验到滑稽、幽默的情趣)

五、品德教育

1、提问:今天学了这首歌,懂得了什么道理?

2、小结:做事情要认真、细心,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不能骄傲,要虚心。

活动延伸:

怎样帮助丁丁改掉粗心的坏习惯?

2.打击乐音乐教案 篇二

《凤阳花鼓》是安徽的一个典型的民间乐曲,为了让孩子体验到安徽的民歌民俗,特设计了这样一个适合孩子的打击乐活动,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能够通过自己亲手打奏出好听的民歌,体验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乐曲的喜庆气氛和凤阳花鼓的乐曲风格。

2.根据图谱的提示及教师的引导,会用打击乐器演奏乐曲。

3.演奏时能与同伴保持和谐一致,并体验集体合作带来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能根据图谱的提示及教师的引导,会使用打击乐器演奏乐曲。

难点:演奏时能与同伴保持一致,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图谱,碰铃,铃鼓,圆舞板若干。

2.幼儿已熟悉乐曲旋律。

3.《凤阳花鼓》音乐。

活动过程

1.听音乐,进一步感知音乐的节奏和情绪。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音乐,请你们听一听。问:这首音乐听起来怎么样啊?

小结:这首欢快的音乐叫《凤阳花鼓》,凤阳是我们安徽的一个地名,叫凤阳县,

《凤阳花鼓》是我们安徽民间的一个非常著名的民歌。

2.结合图谱,进一步理解音乐节奏。

(1)认识图谱,尝试徒手拍。

出示图谱,问:这是什么呀?你们知道这个×代表什么吗?

师:一个×代表着拍一次手,我们一起来伸出小手试试看。

(2)引导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现。

师:除了用拍手来表现节奏,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节奏呢?如果是拍肩膀我们应该怎么拍?拍腿呢?

出示图谱:请小朋友看一看这个跟刚刚的图谱有什么不一样?他们分别代表着什么?一个小手和两个小肩膀是什么意思呢?两个小腿呢?这个圆圈呢?

(3)幼儿合作用动作演奏。

①分组练习。

②集体合作练习。

小结:我们演奏时,一定要看着老师手势,看着图谱,听着指挥,这样我们才能把音乐表现的很好听。 3.尝试持乐器演奏。

(1)认识乐器,并学会使用。

师:我们用动作已经可以把我们的节奏演奏的很好了,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三种乐器(碰铃,圆舞板,铃鼓)有没有小朋友知道他们是怎么使用的呢?图谱上的图片又代表什么乐器呢?

(2)合作练习。

小结:我们合作演奏最重要的就是听音乐,看图谱和手势,图谱上轮到你才可以演奏,没有轮到你就不能发出声音,否则我们演奏出来的音乐就一点也不好听。

4.集体演奏。

活动总结

3.大班音乐郊游打击乐教案 篇三

1.掌握铃鼓、响板、碰铃的基本演奏方法。

2.在打击乐《喜洋洋》中学习过节奏型 x x|x x|和 xx xx|。

3.活动前请幼儿欣赏杂技表演的视频。

活动目标:

针对本次活动内容和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从知识、能力和情感

三个方面设计了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结构,学习节奏型“x x|x x|x x|x 0|”、“x x|x 0|”、“xx x|xx x|xx x|xx x|”。

2.能根据图谱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能与同伴合作进行演奏。

3.喜欢打击乐活动,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积极、愉快地参与活动。

活动重难点:

根据活动目标,我把本次活动的重点定位于:喜欢打击乐活动,感受乐曲结构,学习节奏型“x x|x x|x x|x 0|”、“x x|x 0|”、“xx x|xxx|xx x|xx x|”。

活动难点:能根据图谱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积极、愉快地参与活动与同伴合作进行演奏。

活动准备:

1.音乐图谱 1 张、节奏型 3 张,铃鼓、碰铃、响板等打击乐器若干。

2.杂技表演课件,《巡逻兵进行曲》音乐。

3.活动前请幼儿欣赏杂技表演的视频。

活动过程:

1.请幼儿结合杂技表演欣赏音乐,初步感受乐曲的结构。

提问:杂技演员在表演什么节目?这首音乐共有几段?

2.出示图谱,指导幼儿准确地拍出节奏。

(1)请幼儿分段欣赏乐曲,运用杂技表演的情节,引导幼儿探索乐曲中 3 种不同节奏型的打击方法。

乐曲 A 段:节奏型“x x|x x|x x|x 0|”,对应图谱“抛接球”。请幼儿探索节奏型的打击方法。

乐曲 B 段:节奏型“x x|x 0|”,对应图谱“转呼啦圈”。

乐曲 C 段:节奏型“xx x|xx x|xx x|xx x|”,对应图谱“顶酒杯”。(2)引导幼儿探索 3 种杂技表演分别可以用什么身体动作进行表现。

(3)请幼儿完整欣赏乐曲,分组创编每种杂技表演的身体动作,集体进行练习,熟练掌握 A、B、C 段的 3 个节奏型。

(4)指导幼儿学习根据指挥动作随音乐进行演奏。

3.引导幼儿探索配器方案,尝试使用乐器合作进行演奏。

(1)出示 3 种打击乐器,请幼儿讨论每种杂技表演可以用什么乐器伴奏,鼓励幼儿说明理由。

(2)教师当指挥,请幼儿看图谱分组进行打击乐器演奏,重点指导幼儿与同伴的演奏保持协调,并注意空拍的控制。

(3)请幼儿交换乐器演奏,交换时幼儿交换位置,乐器不动位置。

(4)给视频中杂技演员的表演配完整伴奏,表演结束幼儿收拾乐器。

活动延伸:

1.表演区尝试表演简单的杂技。

2.给幼儿提供节奏图谱及多种乐器,请幼儿探索不同乐器的配乐方案进行演奏。

课后反思

孩子们对本次活动非常感兴趣,较好的完成了预设的活动目标。

1.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中我创设观看杂技表演的情境,并贯穿始终,采用总—分—总的学习方式。在听一听,做一做,模仿杂技演员的动作中,进一步完整感知音乐。因为幼儿的特点是好动、好模仿,一下子调动起孩子学习的兴趣。

2.分段欣赏,解决活动重点。

4.幼儿园音乐教案:打击乐《鸽子》 篇四

1、感受和表现6/8拍乐曲的强弱节奏,并用打击乐器进行演奏。

2、创编鸽子飞翔、唱歌等模仿动作随音乐表演。

3、了解信鸽的特点,加深爱鸽子的情感。

活动准备

铃鼓、碰铃、圆舞板等乐器人手一件。

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邮递员叔叔》。

1)齐唱歌曲。

2)边唱边做即兴表演。

2、谈话:“会送信的鸽子”。

1)知道“信鸽”的特点。

2)探索鸽子“飞翔”、“唱歌”的模仿动作。

3、欣赏歌曲。

1)感受音乐的节拍,以及歌词内容。

2)随着音乐做“鸽子飞、鸽子唱歌”的模仿动作。

4、掌握乐曲整体节奏结构。

1)用拍手表现①②④⑤⑥小节的强拍。用摇铃鼓动作表现鸽子“出发”和“回来”,两手食指相碰表示鸽子的“咕咕”叫声。

2)完整地随音乐做节奏动作。

5、分声部练习。

1)根据教师的指挥做动作。

2)练习摇铃鼓动作,然后再分声部练习。

6、打击乐器演奏。

5.音乐活动打击乐教案 篇五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悉乐曲的结构及节奏,感受乐曲整齐的乐段。

2.幼儿尝试用各种打击乐器并选择合适的节奏型为乐曲伴奏,从中感受乐曲的美感。

3.进一步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让幼儿为乐曲自编舞蹈动作。

教学重点:

熟悉乐曲的结构及节奏,感受乐曲整齐的乐段。

教学难点:

尝试用各种打击乐器并选择合适的节奏型为乐曲伴奏。

活动准备:

节奏图、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小朋友听着音乐愉快地进教室。

二、基本部分

1.欣赏音乐

听后提问:

A你听了这首乐曲,你有什么感觉?(愉快、欢快、高兴)

B这首乐曲是几拍子的?"(引导幼儿用身体不同部位乐拍出2/4拍节奏)

C听了这首乐曲你想干什么?

D乐曲的节奏感怎么样?它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2.再次欣赏音乐,启发幼儿做各种简单的动作。

3.教师和幼儿便哼唱歌曲便随老师学习动作表演。

4.出示节奏谱,看图学习节奏型

(1)完整看节奏谱用手拍出节奏型

(2)学习用脚演奏(引导幼儿学习怎样演奏的声音好听)

(3)学习用小手演奏

(4)听音乐将幼儿分组,一组用小手一组用小脚,中间部分老师来演奏。“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引导幼儿会看老师的指挥)

3、自选打击乐器看节奏普进行演奏。

(1)认识乐器:铃鼓、碰铃、响板。

(2)选择乐器:“刚才小朋友跺脚、拍手、拍腿、拍肩、拍头都是根据身体由下到上,由低到高的顺序来演奏的。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几种打击乐器,咱们将它们的声音由低到高的排排队,把用身体小乐器演奏换成用打击乐器演奏”。(引导幼儿注意倾听几种乐器的声音,进行选择)

(3)看指挥用乐器演奏一遍。(提醒幼儿要注意看老师的指挥)

三、结束部分

1.教师总结:这首原本就很快乐的乐曲让我们用打击乐器配上伴奏,显得更加热闹、活泼起来,生活多美好啊,小朋友高不高兴啊?

2.收拾乐器,活动结束。

6.幼儿教师打击乐音乐活动教育随笔 篇六

打击乐《小红帽》活动反思

打击乐是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的一种,同时也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活动之一,它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节奏感,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控制能力、集体意识及多方面的协调能力。

但组织一节打击乐活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在中班下学期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一些常用的乐器演奏方法还是比较熟知的,加上我们班在日常活动中经常会有这方面的锻炼,节奏感还是较强的,所以《小红帽》打击乐活动对我们班孩子来说并不难,几个节奏一学就会了,演奏的效果还是很好的。但打击乐与音乐的配合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在这个方面我们还不够成熟,不能够很好的把握,因此在这方面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多给孩子们锻炼的机会,只有通过不断地尝试、练习,孩子们在打击乐这个技能上才会不断进步。

7.音乐活动打击乐教案 篇七

活动目标

1.感受新疆歌曲的风格,熟悉乐曲结构,并根据图谱拍出相应的节奏型。

2.初步学习为乐曲设计打击乐器演奏。

3.注意看指挥演奏,体验师生合作的快乐。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图谱一张,视频音乐,课件,幼儿人手一件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一、感受新疆歌曲的风格、结构

1.看视频短片,感受新疆歌曲的风格。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地方?

小结:新疆是我国的一个省,那里盛产各种各样的水果,那里的人们热情、善良,能歌善舞。

2.欣赏歌曲,感知乐曲结构。

教师: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觉?有没有听到特别的地方?

小结:这首歌曲有两段,(教案出自:banzhuren)一共有三种不同的节奏型。

二、熟悉图谱,用身体动作演奏

1.出示图谱,观察图谱,说出图谱上的图标。

2.身体动作练习。

引导幼儿用拍手、跺脚、拍肩等动作看图进行节奏练习。

三、学习用乐器演奏

1.集体配器。

(1)介绍乐器,认识并巩固三种不同乐器的打击方法。

(2)尝试根据图谱为乐曲匹配相应的乐器。

2.完整徒手练习演奏。

3.看图谱集体完整演奏。

4.看指挥演奏。

5.集体演奏。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选择了音乐课,在课型上,我选择了打击乐。之所以这样大胆地尝试了打击乐教学,主要原因是想让学生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在参与过程中,使每个学生体会到“我能行”。

当然,我知道,在基本功上我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我已做好了失败的准备。但是,我觉得失败和成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活动中积累经验,找到最恰当的方法,这种训练方法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是否可行,这才是我选择打击乐教学的真正目的。课的开始我观察到,学生们踏着律动曲的节奏,高兴地来到了我的教学环境之中,看得出,他们喜欢音乐课,给我树立了信心。音乐课很受孩子们的欢迎,大部分幼儿都积极参与活动,但是也有少数的小朋友不太积极,我发现孩子也不是不喜欢,是不太爱表现,平时就是不太爱说话,在以后的活动中,生活中,我将会给这部分幼儿创造机会,使我们的教学能够更完美。

总的来说,我觉得虽然学生掌握了教学的基本内容,但掌握得较吃力,原因是教学内容难度较大,教学环节安排有不合理之处,如:时间分配不够科学,教学密度较大,教学过程一直在紧张中进行。由于课前过高估计了学生的能力,造成分散难点时遇到了麻烦,耽误了时间,接下来时间不足,使学生只学到了基本演奏方法,而缺少理解、消化过程,发生了学生意犹未尽不肯离开的现象。

我将通过这次观摩教学活动,总结经验教训,征求教师意见,学习他人所长,在今后教学工作中扬长避短,取得好成绩。

8.打击乐活动教案 篇八

1、在师生合作中体验打击乐活动的快乐;

2、幼儿进一步学习保持自己的声部,并与其它声部协调一致;

3、学习用打击乐器演奏《木瓜恰恰恰》,并能达到简单的分声部演奏。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磁带,打击乐器。

2、经验准备:幼儿已经了解有关印尼的风俗民情以及生活习惯。

活动重点:

学习用打击乐器演奏《木瓜恰恰恰》。

活动难点:

能进行简单的分声部演奏,在保持自己声部的同时,与其它声部协调一致。

活动过程:

1、入场:《加沃特舞曲》,以节奏为主线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课件欣赏:印尼风俗民情,调动幼儿已有经验,导入新课。

3、印尼舞蹈:《东方之珠》,感受印尼歌曲的风格。

4、幼儿整体欣赏音乐,进一步熟悉音乐结构。

5、在教师的提示下,按乐曲结构,看图谱拍节奏,并在”恰恰恰"处边拍边念。

6、幼儿分声部练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反复练习不同声部的节奏型。

7、指导幼儿根据形成的节奏方案设计出配器方案,并尝试演奏。

8、组织幼儿分声部进行乐器演奏。此环节中,可以鼓励幼儿为乐队做指挥。

9、活动延伸:鼓励幼儿用自己的形体语言来表现这首乐曲,在轻松欢快中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乐曲《木瓜恰恰恰》是一首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的曲子。乐曲的结构是常见的两段体AB,节奏也为较简单的2M4拍。A段旋律优美,表现印尼人民丰收喜悦的心情;B段的旋律活泼、明快,作者以切分音的方式体现丰收后人们聚集在一起欢快舞蹈的场面。整首乐曲旋律简洁、节奏明快、乐段清晰、富有感染力,所以以《木瓜恰恰恰》开展打击乐演奏活动,易给幼儿享受到奏乐活动带来的快乐,以及能促进幼儿的合作协调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能使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它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段落清晰,意境优美,很有感染力,非常适合大班幼儿进行打击乐演奏。

老师的语言提示、身体动作的暗示和伴有乐器正确敲打的指挥手势等的正确引导,使得活动气氛轻松愉快,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稍加努力就能够完成。从中培养了幼儿的进取精神,对今后打击乐活动的继续开展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9.学前班打击乐活动教案 篇九

【活动思路】:

打击乐演奏是幼儿园艺术教育内容之一。它不仅能帮助幼儿初步掌握乐理演奏的一般知识和技能,发展节奏感,而且能够发展幼儿对音色、曲式结构的了解兴趣。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组织纪律和责任感。《哆唻咪》旋律优美,节奏轻快,受到儿童的喜爱。这首乐曲的节奏也容易掌握,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锻炼演奏能力的同时感受到合作演奏的快乐。【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曲式以及欢快的性质,掌握乐曲的结构

2.在熟悉曲调的基础上,感受乐曲结构,学会根据图谱掌握乐曲的节奏型

3.体验打击乐活动的乐趣以及大家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节奏图谱、指挥棒、音乐《哆唻咪》

2.乐器:铃鼓、响板、手铃、鼓槌等(幼儿每人一个乐器)【活动过程】:

1.播放乐曲,让幼儿熟悉乐曲的节奏。2.看图谱徒手打节奏。3.跟随音乐徒手打节奏。4.尝试用乐器打节奏。

5.带领幼儿分段进行演奏,每一组单独演奏后再合奏 【结束部分】:

小朋友今天玩了打击乐,表现都很棒!回家后,我们演奏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10.音乐活动打击乐教案 篇十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2、能制作出简易的乐器。

活动准备:

幼儿从家里带来的易拉罐、果奶瓶、空塑料瓶、筷子、碗、沙子、豆子。

活动过程:

1、教师放一段优美的乐曲,请幼儿跟着一起拍节奏。

教师说:“这首曲子真好听,我想请小朋友们用小乐器演奏,可是没有乐器怎么办呢?”

2、请幼儿积极想办法,来制作乐器,听听用那两种东西敲击出来的声音好听。

3、请幼儿想一想,如果瓶子里装着东西将是什么效果,装的东西不同效果相同吗?;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

4、请幼儿分成三组(豆子、沙子、石头)来进行实验。

5、请孩子们说一说音响效果有什么不同。

6、大家拿着制作的乐器来演奏。

教学反思:

幼儿刚听到音乐就欢快的舞动起来,在老师的带领下每位幼儿都愿意尝试在伴奏下运动,当看过一遍视频后,幼儿主动说出了,我在视频里看到有弹钢琴的动作,有的幼儿说我看到了敲小鼓的动作,有了以上的铺垫。幼儿也就能容易的学会了这个舞蹈。总体来说这节音乐课给幼儿带了活跃的气氛。

上一篇:优秀班主任考核评优下一篇:磁性材料行业工业自动化驱使机器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