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农民工返乡就业

2024-10-13

陕西省农民工返乡就业(精选8篇)

1.陕西省农民工返乡就业 篇一

公务员申论时政热点: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之路

》》新闻背景

两会工作报告论述:

温家宝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中央财政拟投入420亿元资金。

一是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给予社会保险和岗位补贴;到农村基层服务和参军入伍,给予学费补偿和代偿助学贷款。鼓励承担重点科研项目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吸纳符合条件的毕业生从事科研工作。

二是广开农民工就业门路和稳定现有就业岗位。要发挥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农民工就业的作用。鼓励和支持困难企业与员工协商薪酬,采取灵活用工、弹性工时、技能培与农村公共设施建设。

三是帮助城镇就业困难人员、营用地等方面提供便利和优惠,农民工返乡创业要进一步降低门槛,给予更大支持。职业介绍和就业指导工作。的政策扶持。[摘自2009 ]

人大代表刘友君:”人大代表高德康:规范企业裁员行为。对不裁员的企业,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

“从输血到造血”——代表委员为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支招探路

规范企业裁员行为。对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对稳定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

新华网北京3月4日电(记者谭浩、顾瑞珍、任珂)2000多万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牵动着政府和社会的神经。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开始,如广东省已确定了‘腾笼换鸟’的发展战略。”在刘明华委员看来,农民工大量转移的趋势不可避免,此次金融危机只是将这种趋势提前了而已。

大批农民工陆续返乡不仅会对农民收入的增长产生负面影响,而且还会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据国家统计局和农业部统计,2008年提前回流的农民工占到外出农民工总量的6%左右。在空前的就业压力下,失业返乡农民工的就业之路究竟在哪里?

咨询、报班、买书~~~随时欢迎联系广外华图服务专员

李海群QQ:865226296***(669841)

关玉莲QQ:5250***23604(613604)

“希望国家能借现在大力培训农民工之机,对组织培训的单位以及农民工本身给予培训补贴。”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重点改善创业环境,建议开辟农民工回乡创业‘绿色通道’,降低创业门槛。”

“制定优惠政策,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进行梯度转移,鼓励和引导城镇企业‘下乡’。”

“建议统筹解决农民问题,根据国内国际的社会经济发展态势,编制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和就业规划。”

民革中央的提案指出,农民工就业形势的恶化,来巨大压力。

怎样还返乡农民工一个“暖春”自身实际,“让农民工从接受输血到自己造血”的目的。

而不是让农民工”来自浙江的基层代表张剑星对于刚招聘进来的工人都

而在我们山区,可能更适合种木耳等食用菌。“在组织培训时,这些因素都要考虑”(来源:新华网)

》》相关新闻

易敏利:应把发展中小城镇作为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的关键着力点

新华网北京3月4日电(记者陈玉明、王攀)如何安置大批返乡农民工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全国人大代表、西南财经大学教授易敏利建议,应把发展中小城镇作为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的关键着力点。

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大批沿海企业停产或关闭,导致大量农民工被迫返乡。据有关部门测算,返乡的农民工超过2000万。

易敏利说,相当一部分农民工返乡后,有些已经不能适应或不能胜任田间农活;更重要的是,这些农民工返乡,基本上也不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而且与当前的城市化趋势相悖。因此,需要结合我国城市化需要来创新解决当前就业问题。

易敏利认为,借助国家拉动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发展中小城镇,增加中央政府对中小城市和城镇的投入,既是拉动内需的有效方式,又是解决当前就业难题、推动城市化进程,从而解决当前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的重要环节。

据了解,目前在我国661个城市中,50万人口以下的中小城市就有533个,占全国城市的80.6%,中小城市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9%。中小城市不仅数量多,而且分布也比较均匀。易敏利说,推动中小城市发展,由此产生的就业岗位对单个城市来说虽然可能有限,但众多的中小城市共同产生的作用,却最终可能有效地分解就业难题。

易敏利认为,发展中小城市,必然会带动小城镇的发展,实际上,推动小城镇发展也是发展中小城市的应有之义。中小城镇是城乡结合点,可以为从沿海返乡而又不愿意回乡务农的农民工提供就近择业的机会。而且,推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可以避免地区差别、城乡差别的进一步扩大,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易敏利建议在4万亿元拉动内需的资金中设立专项,较集中地区的中小城市及其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而且可以改善这些城市的居住环境和质量,落实全面发展。

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建设,方面的担忧。

此外,并在()

荣海委员:加大企业用工补是保障就业的有效办法

人民网北京3月11为,2009

“4050”失业人员、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时,3001到5年。

6个月到1年不等。

别按200、元的标准予以补贴。

但是力度太小。仅仅从就业人员角度是不能解决就业问题的,还应该从企业的角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荣委员认为加大用工补贴是扶持困难企业、保障就业安全的最有效办法。他建议:

一、企业实际用工人数,遵循一人一补的原则进行补贴。补贴费用为每年1-5万元,补贴期限3-5年。

二、降低企业和员工社会保险缴纳比例,加大国家社保资金投入。

三、各地政府对企业为员工所建立的生活福利设施、文化设施、物业管理费给予一定补贴。

四、出台国家对企业员工培训基金的补贴政策。

五、根据职工总人数给予一定的金额的劳动津贴补偿。

六、各地每月或每季度举办免费的招聘会,对于高端人才给予100%的猎头费补贴。

七、对职工的发明创造奖、科技进步奖给予专项奖金津贴。(来源:人民网)

金融危机对就业的伤害要大于对GDP的伤害

4万亿投资能否有效带动就业?日前,全国人大常委、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蔡昉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金融危机对就业的伤害要大于对GDP的伤害;特别是9000万灵活就业的农民工,他们的失业严重程度容易被低估。“经济复苏了,就业却上不去”也是有可能的。

病征 失业问题的严重程度被低估

记者:本次金融危机对中国就业的影响有什么特点?

蔡昉:这次经济危机的影响有几个显著的特点:首先,劳动密集型的外向型企业受到的冲击最大,因此危机对就业的伤害要大于对GDP的伤害。其次,受冲击的企业是吸纳农民工就业的主体,所以农民工是遭受就业冲击最严重的群体。

记者:农民工的就业现状如何?

蔡昉:这次危机冲击的主要对象,在城市就业的农民工当中,灵活就业的三分之二,约9000统计体系中得到反映,业扶助措施覆盖的程度也很低。

经济复苏失业率未必下降

蔡昉:经济周期对就业影响的确很大,经济危机时:经济复

提高效率,多用自动化设备而少使

药方

蔡昉:亚洲“四小龙”当年靠劳动密集型产业起步,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国外,转攻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但我们跟“四小龙”不尽相同,“四小龙”都是小规模经济体,我们地大人多,不能照搬“四小龙”的经验。

中国东西部差异巨大,我们不妨把在东南沿海地区遭遇发展瓶颈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用中西部地区与印度、越南这些同样具备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国家竞争。

虽然中国的工资水平在不断提高,但研究表明:中国近年来工资的增幅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幅度是同步的,依然拥有劳动力比较优势。据我所知,中国中西部地区,无论是政策环境、基础设施,还是劳动力素质,都要优于印度和越南,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明显。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引导东南沿海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搬到中西部去,尽量不让它们流到印度和越南。

从现实层面看,广东的“双转移”政策很有道理,因为“解铃还需系铃人”。

开拓中东和拉美市场 东部可“走出去”谈判

记者:东部“腾笼换鸟”之后该怎么发展?

蔡昉:东部“腾出笼子”之后,重点发展服务业。“中国制造”对美国的依赖度之所以如此之高,是因为美国商人有很强的采购能力;而我们的谈判能力又很差,人家说多少钱就多少钱。这种局面必须改变,我知道广东的企业已经开始大力开拓中东和拉美市场。

中东人和拉美人的采购能力不太强,我们必须提高议价能力,主动地走出去,不能坐等他们上门来找我们。主动走出去、议价、营销,这些事东部可以试着去干。(来源:广州日报 记者张强、曾向荣、李颖)

温思美委员:提高农民教育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温思美委员代表民盟中央:提高农民教育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记者王宇)9体会议上,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我国农民整体上科技文化素质仍然明显偏低,农民教育和培训仍然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

温思美委员建议:

一、深化认识,尽快制订全面的农民培训规划和实施方案。

二、加大投入,(来源:新华社)

大学生就业难也因“工冷文热”?人大代表说我国高等教育要“防错位”

全国人大代表、台盟广东省副主委孔令人说,危机因素值得重视,“错位”也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文科严重‘供过于求’,市场需求紧迫的工科却发展迟缓,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也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了。”

长期在大学教研机构工作的孔令人说,1999年我国开始实施大学扩招以来,文科专业的大比率扩张和工科专业的相对萎缩、普通工科招生难等现象日渐明显。“统计显示,近年来很多大学在集中开设一批热门专业,其中七成左右都集中在英语、法律、国际贸易、艺术设计等专业上,社会需求紧迫的传统工科专业却乏人问津。”

此外,过度集中的专业设置使得部分学科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难以避免,而金融危机又进一步加剧了供需矛盾。“以新闻专业为例,2005年最高峰时,全国高校当年就新增了202个本科专业点。广东一家大型报业集团招聘时,曾出现过4万人竞争200多个职位的激烈情况。在教育市场整体供需失衡的情况下,光靠多方开拓就业渠道,恐怕还难以从根本上缓解矛盾。”

而在文科类“热门”专业“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另外一些专业特别是开设门槛较高、投入资源需求较多的工科专业却面临着“供不应求”的局面。孔令人说,根据他的调研,2008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达559万人,学工科的仅占30%,有一半以上集中在热门专业如计算机、生物工程、通讯、信息、电子、新材料上,而机械、造船、钢铁、化工、纺织、煤炭、汽车、制药、地质、水力水电等传统工科专业,每年毕业生占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仅10%。

“而纺织、机械、造船、钢铁、化工、勘探又是近十年来我国发展最快的重点产业。不论是企业升级转型,还是产业创新发展,都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支撑但企业找不到需要的合适人才,也是造成就业难的一大原因。”孔令人分析说。

在孔令人看来,除了“文热工冷”的专业设置和招考状况不利大学生就业外,目前我国工科教育本身也应进一步加强与市场的对接力度。“现在我国工科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安排”

。他说,教育主管部门应着眼国家和社会长远需要展开布局,导高校积极调整学科门类和专业设置,多种措施,构建多样化的平台加强校、。(来源:新华网)

2.陕西省农民工返乡就业 篇二

1 返乡农民工的就业现状

我国农民工数量庞大, 农业部2008年8月提供的数据是, 2007年我国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达1.26亿人, 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为1.5亿, 扣除重复计算部分, 预计2007年农民工达到2.26亿人。只要1/10的农民工就业受到影响, 绝对值就将达到2260万人。

这些返乡农民工就业现状怎样呢?

1.1 重操种植业

在城里是农民工, 回家后则是农民, 这是绝大多数农民工的必然归宿。尽管抱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富不了, 但毕竟可以种出吃的, 再种点经济作物就可以换取穿的、用的了, 土地毕竟还是农民的命根子。进过城的农民工, 商品意识相对来说要强一些, 他们会看到, 同样一亩三分地, 有的农民的收入高, 有的收入低, 关键还看种什么、怎么种, 所以有的返乡农民工就种起了一些蔬菜和经济作物, 这样一来, 他们就比别的农民有了相对多一点的经济收入。

1.2 参与来料加工业

农民工在城里多少增强了一些商品经济意识, 所以, 有不少农民工返乡后并没有死抱着土地不放, 看到有些来料加工的活计, 他们就会掂量着是不是合算, 看农闲时没事干, 也会接一些活, 挣个几十元一天的劳务费, 有的甚至当起了经纪人。

1.3 从事农副产品加工和销售

有些农民工进城一段时间后, 脑子变活络了, 有了投资意识。他们返乡后买起了简单的机器, 或凑些钱当本钱, 搞起了农副产品的包装、加工和销售。这样, 他们手头有活干了, 同时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 增加了农副产品的附加值, 也带动了乡亲们。以上是返乡农民工的三种就业状况, 特别要指出的事, 重操种植业的返乡农民工占绝大多数, 而这些农民则仍然处于稳性失业状态。

2 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成因

对绝大多数的农民工来说, 返乡是被迫的。没有工作, 就意味着没有收入来源, 在城市里生活是要成本的, 而在农村, 生活的成本要低得多, 既然城里不再需要他们, 返乡对农民工来说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当然, 好多农民工过了年后还是回了城里, 但在城里他们已经很难找到稳定的工作。造成返乡农民就业难的原因很多,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城市就业环境的恶化

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直接间接地波及到每一个人, 企业倒闭, 导致原产品需求减少;收入减少, 导致购买力下降;工人失业, 给社会造成不安定因素;销售量下降, 再生产陷入困境……这些, 都不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尤其是众多企业的减产, 甚至倒闭, 直接导致了企业工人的失业。2009年上半年, 我国发达地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仍处于最为困难时期, 城市实在很难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2.2 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仍然存在

随着农村人口的增加和建房、交通等用地需求的增大, 有限的耕地在减少, 每个农村劳动力的平均耕地相应减少;同时交通条件的改善和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把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了出来, 农业生产不再需要农民常年累月地投工投劳, 从九十年代开始, 我国广大农村就普遍出现了劳动力过剩的现象。

2.3 农民工就业能力偏低

农民工文化素质偏低, 绝大多数农民工在城里做的都是技术含量较低的体力活, 所以一旦失业, 要完成再就业就很难。农民工返乡后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由于没有专业特长, 他们也只能搞单纯的种植业, 但搞包括养殖业、运输业、经商办厂等需要一定技术含量的工种则不能胜任。

2.4 农村创业环境不如人意

农村的基础设施普遍不如城市, 交通、通讯、资金、医疗、教育等资源都集中在城市, 创业需要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在农村都很缺乏, 要在农村兴办工厂、农场及第三产业其成本几乎都要比城市高。特别是, 原先留在农村的农民本来就是劳动力过剩的, 返乡农民工更加重了农村的就业难度。

3 返乡农民工就业出路初探

虽然当前金融危机波及面大, 受影响人员多, 但资金富余人员仍旧大有人在, 而因为当前经济大环境不好, 众多手头有资金人士很难找到更好的投资渠道。另外, 当前城市寸土寸金, 而农村却有大面积的住房、土地、劳动力空闲着, 如果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 将可以创造大量的财富。

3.1 加大乡村旅游开发力度, 促进农民工再就业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日趋理性, 黄金周期间, 越来越多的城里人不再到大景点凑热闹, 而是选择一处乡村田园放松休闲。这种消费方式的转变给乡村经济带来机遇, 也给农民增收开辟了新渠道, 专家指出, 休闲正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需求, 其中蕴含着无限的商机。乡村旅游是一种充分利用农村的生态优势开展的旅游活动, 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乡村旅游可以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 让农民在既不离乡也不离土的情况下, 实现就业, 同时提高农业附加值, 带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对乡村旅游开发, 专家们已多有研究, 特别是创建农耕生活体验基地这一点已被不少开发者所接受, 并已在实施, 有的山村就已在吸引城里人进村体验磨豆腐、掏番薯等农家乐活动。所谓的"农家乐"应该是农业经济与旅游经济的结合的一种理想方式, 可以以农民家庭为依托, 以田园风光和别有情趣的农家生活为特色, 吸引市民进村休闲度假、观光娱乐、体验劳作。城市居民要求乡村旅游餐饮的原汁原味, 但经营户自产的蔬菜、肉类、禽蛋、粮食等远不能满足需要, 这就为当地其他农户发展规模经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这使农户之间形成了新型的产业分工, 一部分农户经营乡村旅游, 一部分农户则发展加工业和种植、养殖业, 专为乡村旅游提供原材料。还有一些乡村旅游目的地推行"公司+农户"等农业产业化的模式:旅游公司组织客源, 农户提供优良的乡村旅游体验, 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将企业在资金、知识、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和农户的生产积极性结合起来。

3.2 培植农业龙头企业, 通过扩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民工再就业

由于信息落后, 观念陈旧, 山区农民往往把农业单纯地理解为是粮食种植业。在日益缩小的田地里种种稻麦, 剩余劳动力自然会增多。要转化剩余劳动力, 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内部转化, 既着眼于大农业, 拓宽农业的广度、挖透农业的深度。

农产品加工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吸纳的劳动力数量众多, 而且大多数岗位生产技术要求不高, 经过简单的培训即可上岗, 适合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3.3 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 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

小城镇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载体, 小城镇经济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点, 发展小城镇是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措施, 是加速地方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新的增长点, 也是城乡联动, 以城带乡, 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据统计, 世界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达80%以上, 一些发展中国家已达55-60%, 而我国仅为32%, 比世界平均水平低了8个百分点, 只相当于1950年的世界平均水平, 也就是说, 我们的城镇化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 大约落后了半个世纪。而从城镇化的规律看, 城镇化与工业化是同步推进的, 社会经济的落后, 一定意义讲, 也是城镇化的落后。具体到欠发达地区, 小城镇建设对于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 加速人口城镇化进程, 开拓农村市场, 解决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都有重大的意义。

3.4 扩大公益事业从业人员队伍

一方面, 农村大量的劳动力过剩, 一方面城市又不能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岗位, 在这种情况下, 政府完全可以考虑开辟出一些全新的行业, 其经费可以由政府出也可以民间集资, 如为改善生态而设置的植草种树防风固沙工程等等。

3.5 加强农民就业培训, 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

3.陕西省农民工返乡就业 篇三

一、返乡农民工掀起就业创业新热潮

(一)返乡农民工就业基本情况

2014年,防城港市新增外出就业人数18703人,外省务工人员返乡人数5871人,外省务工人员返乡人数占新增外出就业人数的31.39%;2015年新增外出就业人数18259人,比2014年减少了444人,外省务工人员返乡人数10833人,比2014年增加了4962人,外省务工人员返乡人数占新增外出就业人数的59.33%。仅一年时间,这个比例就上升了27.94个百分点,由此可见,防城港市农民对外出务工的意愿有所下降,而选择返乡的人数正在大幅度增加。2015年全市外省务工人员返乡人数10833人中,从事农、林、牧、渔业的为2435人,

占22.48%;从事制造业的为1762人,占16.27%;从事建筑业的为1847人,占17.05%;从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为385人,占3.55%;从事批发和零售业的为921人,占8.50%;从事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的为1186人,占10.95%;从事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为679人,占6.27%。

返乡农民工增长的同时,选择自主创业人数也在不断增长。与5年前相比,2014年防城港市返乡创业人员占返乡人数的比例从20%增长到了40%。防城港市创业队伍正不断壮大,返乡农民工注重自主创业实现就业的意识越来越强。

(二)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呈现新特点

1.创业模式以个体经营为主。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个体自主经营模式,二是多人集资经营模式,三是农村经济合作模式。三种经营模式中,以个体自主经营模式为主,占总数的90%以上。返乡农民工更善于发挥与大自然天然的联系,充分利用十万大山和北部湾丰富的海洋资源,选择种养殖业是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主流。例如港口区光坡镇红沙村的刘福明,初中毕业后就只身前往东莞打工,后返乡就业,充分利用红沙村1.5万余亩沿海滩涂地的资源优势发展近海产品养殖。他瞄准了滩涂大蚝市场,把十多年辛苦积攒下来的积蓄和向邻居、亲戚、朋友赊借的20万元资本投入滩涂大蚝养殖中,在防城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技术和优惠政策的帮助下,刘福明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带动了20多名当地返乡农民工就业。

2.创业产业相对集中。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行业主要集中在二、三产业,创业领域与其务工时所从事的行业具有一致性或相关性,创业行业主要集中于加工制造、运输、餐饮、食品加工、商业贸易等领域。创业规模较小,生产结构以劳动密集型、手工操作或服务业、加工行业为主,产品科技含量不高,进入门槛较低。以东兴市为例,在2015年返乡创业人员中,从事规模种养殖业60人,从事农产品加工业15人,从事制造业2人,从事批发零售业15人,从事住宿餐饮业36人,从事交通运输3人。

3.社会贡献明显提升。农民工返乡创业,实现了从“输出一人,致富一家”向“一人创业,致富一方”的转变,对地方建设起着更大的作用.一方面农民工返乡创业者把打工时的资金、技术、信息等资源与家乡资源整合起来,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促进城镇化进程,吸纳农民就地就业,带动就业,脱贫一方。例如在上思县妙镇驮从村的青年黄海松打工回来,把学到的种养技术和挣到的近万元资金,用于修建猪、牛圈和沼气池,发展“养牛、养猪、生产沼气和种稻、种菜”的良性循环种养业,年纯收入两万多元,家庭人均纯收入5000多元,还带动全屯村民建立了无公害蔬菜基地。

二、返乡农民工的就業创业优势

(一)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和防城港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二)农民工有着强烈的返乡就业创业愿望,多年的外出打工经历使他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并积累了一定的技术、经验和创业资金,再加上对家乡的资源、市场、商机又比较熟悉,返乡创业成功的机会较多。

(三)为顺应当前经济发展新形势,深入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指示精神,防城港市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措施,扎实开展创业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创业服务水平,优化创业环境,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效应倍增,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让各类主体的创新潜能充分激发,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态,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三、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返乡农民工劳动技能缺乏,自主择业能力不强

受文化水平较低的影响,返乡农民工大都对科技知识接受能力不强,在外打工多数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从事体力劳动或在服务业从事简单的劳动,技能水平普遍不高,择业竞争力不强,影响了返乡农民工重新就业。返乡农民工虽然在外出务工的过程中掘得了“第一桶金”,但这对于创业来说是杯水车薪,他们面临着技能水平提升,满足实体需求的迫切要求。2015年防城港市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式”培训等多种模式,有针对性地举办电工、汽车驾驶员、家政服务员、焊工等15个职业工种培训,累计培训9225人,培训农民工5372名,培训后实现转移就业3800人。

(二)返乡农民工文化水平不高,创业禀赋较差

创业有风险,返乡农民工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素质和能力。2015年全市外省务工人员返乡人数10833人中,具有本科学历仅为1278人,具有大专学历的为1507人,具有高中学历的为1820人,初中以下学历高达6228人,普遍素质较低。虽然返乡农民工创业愿望较强、学习的积极性也高,但限于自身的文化素质不高,对国家惠农政策、如何选择创业项目、制定创业计划及规避创业风险等难以理解和掌握,难以获取识别有效的创业和市场变动等信息,因此规避风险的能力差,导致创业的风险较高,从而影响创业的实施。

4.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调查问卷 篇四

调查日期:2009年月日至月日

调查人员:

【您只需在每栏填上相应的字母和数字,如A、B或1、2等】

1.性别:()

A.男B.女

2.年龄段:()

A.18岁以下B.18-30C.30-40D.40岁以上

3.文化程度:()

A.小学 B.初中 C.高中(中专、职技校)D.其他

4.返乡前就业的主要地区:()

[1] 长三角地区[2]珠三角地区[3]华北地区[4]东北地区[5]中西部地区

5.所从事的职业(主要)属于以下哪个行业:(限选一项)()

[1]制造业 [2] 建筑采掘业 [3] 住宿餐饮业 [4] 交通运输业 [5] 居民服务 [6]其他行业

6.离开打工所在单位时该单位的运行状况:()

[1]正常运行 [2]停产、半停产、放假[3]正在办理转让或兼并[4] 暂时关闭[5]破产倒闭

7.此次返乡的主要原因:()

[1] 受金融风暴影响,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或破产倒闭状态,被打工所在工作单位解雇或解散[2] 劳动合同到期后企业不再续签或提前解除劳动合同[3](对于做生意者)生意不好做,提前回来了 [4]行业普遍不景气,现有技能无法找到工作[5]家乡对农民政策扶持力度大,想回来就业创业 [6]家庭因素

8.返乡对您的心态有何影响:()

A.感到很焦虑B.对前途感到迷惘C.对未来持乐观态度D.没有影响

9.近几年有没经历过找工难的情形?如果有,是什么原因?()

[1]没有,之前工作都很好找[2]没什么文化[3] 缺乏技能[4] 不

适应城市各方面环境 [5] 语言沟通障碍[6] 劳动强度大,吃不消[7]没有门路

10.您返乡后有什么打算()

A在家务农B创业C在家乡找工作D待业在家

11.您是否了解政府对扶持自主创业的政策()

A比较了解B一般了解C不是很了解D完全不了解

12.您对当前相关政府对国家政策的执行是否满意()

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C.不满意D,非常不满意

13.您认为您进行创业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1]创业信心不足[2]资金不足[3]没有好的创业项目[4]缺乏销售

渠道[5]经验不够[6]缺乏社会关系[7]家人的反对

[8]不了解国家政策[9]相关手续繁琐[10]其他

14.您认为创业者最需要获得哪些方面的创业知识和技能?(可多选)()A专业技能B产品营销知识C经营管理知识D税费征收方面相关知识

15.您认为政府扶持自主创业应该采取哪些政策?(可多选)()

[1]税费减免[2] 小额担保贷款[3] 创业培训[4] 创业岗位开 补贴[5]企业招用失业人员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6]自主创业社 保险补贴[7] 信息谘询[8]其他

5.返乡农民工就业情况调查及对策 篇五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使部分企业关停、人员裁减,失业人数上升,受危机影响,我县农民工返乡增多,给原来只有老小在家的农村,带回来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生活习惯,这些在加以正确引导的基础上,有利于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培育新型创业者,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假如不积极促进就业,也有可能会带来农村新的不稳定因素。

一、返乡农民工的基本情况

我县组织人员对返乡农民工相关情况进行摸底调查,通过汇总,我县外出农民工共有109722人,截止2009年2月1日,返乡务工人员总数21793人,其中返乡农民工18380人,因企业关停返乡的有9162人,正常返乡探亲的有10275人,政策吸引返乡就业的有2025人,政策吸引返乡创业的有331人。返乡人员中有70%以上有电车、缝纫、针织、建筑等技能技术,返乡人员中外出务工愿望的有13737人,占返乡农民工的75%,在本县就业愿望的有4100人,占返乡农民工的22%,自主创业愿望的有331人,占返乡农民工的1.8%,直接在家务农的有212人,占返乡农民工的1.2%。

二、农民工返乡增多的原因

通过调查发现,我县农民工返乡增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一年一度的春节,农村上有老下有小,回家团圆,回家看看,谋划来年的生产生活,走亲访友,联络感情。年后,这部分农民工还是要正常外出务工,通常工作比较稳定,大多是有一技之长。二是受出口需求减少,导致工厂减产、停产、倒闭而回家,或者是部分从事低级周期性行业的农民工,如建筑工人,由于建设工程完工,又没有其他一技之长,没有找到新的工作机会,从而返乡。这部分农民工大多没有一技之长,且年龄相对更大,外出务工的随意性较强,存在能打工出去打工,没有打工机会将在家务农。三是一批农民工,经长年外出务工,掌握了一定的技能,积累了一定的资本,渐转变为有技术、懂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劳动者,想寻找创业机会而返乡。这部分农民工有创业的能力,也是农村先富裕起来的一部分人,大多年富力壮,通过引导,大多能转化为创业者。四是一批农民工,特别是青年人,通过外出务工,从事劳动密集型行业中从业,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工作都比较辛苦,工作时间长,报酬又低,加上身体吃不消等原因,体会了打工的酸辣,意识到由于自身缺少劳动技能而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利用春节返乡寻求培训机会。这部分农民工大多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比较容易学习新技能,是未来打工的主要力量。

三、做好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的几点建议

去年八月份以后,受经济危机影响,各地农民工返乡成为各地关心关注的一个焦点,我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就业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服务农民工就业和创业的政策措施,县主要领导还在春节深入乡村与返乡农民工进行了座谈,了解农民工的需求,解决存在的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通过调查,我们还发现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的服务与农民工的需求还有一定距离;政府对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宣传还没有到位;返乡农民工创业受资金短缺瓶颈制约;在家乡创业环境有待改善。为解决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几点建议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就业、创业指导。

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通过县人力资源服务大厅、乡镇劳保所、车站、村委会,通过发公开信、宣传手册等各种渠道,把县委、县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服务农民工的政策宣传出去,让做到家谕户晓。召开各种类型招聘会,一是组织专门人员到长珠闽地区大力收集适合农民工的岗位信息并及时发布,积极建设劳动基地,形成示范效应,千方百计稳定农民工外出劳务规模。另一方面是利用县内企业的用工需求,发布招工信息,促进农民工就业,也解决县内企业招工难问题。

2、加大培训力度。以县农民培训学院和各级培训机构为阵地,突出农业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针对性地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培训项目尽可能多,农民工可自由选择多个项目培训,切实提高农民工技能水平。

3、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通过返乡创业带动就业。实施返乡创业带动战略,通过外出招商、驻外劳务开发服务站、流动党支部、能人推介等渠道鼓励和引导务工能人返乡创业,开展党员“一对一”帮扶活动,为有意创业农民工提供创业培训、项目开发、开业指导、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实现创业带动就业。一是完善政府服务职能,开拓农民工创业的绿色通道。简化审批、办证程序,减少办证时间,推行并联审批、一站式审批,清理和规范收费项目,严厉打击破坏企业发展环境的违法行为,创造和谐创业环境。二是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认真研究制定并落实县出台针对农民工创业的优惠政策。三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加快落实财政小额贷款基金,并采取政府贴息,提供创业扶持。对吸收农民工就业的企业,可享受直接补贴,担保贷款。

4、对公益性工作岗位进行清理,对清理出的工作岗位,优先安排农民工就业。引导适合农民工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新上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施工单位,优先安排返乡农民工就业。

6.陕西省农民工返乡就业 篇六

王 丽

(赣南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摘要:论文在返乡农民再就业培训的理论根据的基础上,从多维理解培训的背景、分析培训学员的个体学习特征、投入和实施主体、培训融资渠道、培训指导理论、培训方式、创业的区域优势和地域特点等方面提出思考对策。

关键词; 赣州返乡农民就业培训现状分析

一、多维理解培训的社会背景。从国际环境看,全球都在关注和重视弱势群体的教育。《2010年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指出,各国政府需要紧急行动起来,创建保护贫困与弱势群体的机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全民教育的牵头机构,一如既往地,鼓励和支持那些受金融危机重创的国家和群体,使所有儿童、青年和成人均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从国内社会环境看,大批返乡农民能否顺利就业小的方面关系到农民家庭的幸福,个人的尊严,大的方面来讲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顺利发展。返乡农民的就业教育和培训势在必行。

二、培训的理论根据

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是对人进行投资而形成的资本存量,广义上地讲,“人力资本包括多种形式的投资结果,最基本的如对个人培训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技能;接受正规教育可以提高人的认知能力并有助于学习能力的增强„„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指出,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得多。他还特别呼吁社会对教育的重视,主张“把教育当作对人的投资”,把教育所带来的成果当作一种资本,因为“受过教育的劳动力比没有受过教育的劳动力更容易获得恰当的经济信息。”[1]

三、培训对象的群体和学习特征。

(一)返乡农民年龄上具有“中青性”,大部分是中青年,处于人生劳动创造的黄金年龄段。职业上具有“流动性”,返乡农民具有“车间工人”和“田间农民”的经历,经常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流动。返乡农民最明显的特征是具有在城市和农村生活的经历,在其外出务工过程中,掌握了一定的文化基础和从业技能。同时拥有有一定的技术资本、管理 经验、市场信息、社会关系和创业精神。返乡农民从回乡的意愿来讲,具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自愿返乡者,他们大都掌握一定的经营、管理经验、市场信息,具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创业精神和相对充裕的资金。另一种是被迫返乡者,他们由于文化知识水平低、缺乏专业技能等原因无法在城市找到合适的工作,迫于生存的压力返回农村。

(二)学习特征

1.返乡农民的学习需求多样。返乡农民的学习需求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如有的打算在农业领域就业,其学习需求主要集中在实用的技术技能上,对企业管理的需求有限;有的打算回城就业,其学习需求则主要集中在职业技术、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方面。即便是在同一种产业类型内部,返乡农民的学习需求也有差别,例如同样是发展现代农业,规模种植业和特色水产养殖业对技术、管理、营销等方面的具体培训需求也具有较大差异,体现出鲜明的个性化色彩。

2.学习内容倾向即学即用

‘成人的学习取向是立即的应用,其从事学习活动的类别皆为对当前生活情境的反应,教育是增进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故成人系以一种“问题中心”的心理参与学习与教育活动’,[2]教育活动对成人来说是一个十分明确的学以致用的过程。成人参加培训往往是为了解决现实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因而学习计划紧密结合他们的社会活动,往往是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以实用性为准则,具有较强的功利性,期望学习效果速显。对于返乡农民来说,学习不是要获得系统、完整、严密的学科知识,而是要获得应用知识的能力,直接有效地改进自己的实践。

3.文化素养较低,易产生挫折感

文化素养通常是指一个人对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认识和理解水平;学习挫折感则是指学习者学习目标的实现受到阻碍,一时又很难克服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整体而言,返乡农民工群体的文化素养较低,因而,返乡农民工对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的理解和接受能力通常较差,极易产生学习挫折感。[3]

三、有效培训思考

返乡农民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是政府行为,企业、培训机构、农职业院校及更多民间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形成全社会合力来进行;另外,返乡农民培训不仅涉及到培训本身,更需要全社会对他们的生存状态有更真实的了解,继而平等公正地对待他们的渴望和需求。

(一)投入和实施主体应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视角对待返乡农民培训。当地政府不应把农民培训当作上级布置的一项任务来完成,应从人力资源视角来看待返乡农民培训。人力资源是“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即处在劳动年龄的已直接投入建设和尚未投入建设的人口的能力。”[4]因此,农民培训属于人力资源开发的范畴。以人力资源开发的视角对待农民培训,有利于提高认识,带动全社会重视农民的培训,为培训营造一个良好的支持环境;有利于促成农民培训长效机制的建立,保持农民培训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改变过去走马观花、走过场的形式培训。

(二)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建立多元融资制度。目前赣州培训费用主要从“就业资金”中拨付,辖县市比如瑞金是从“金蓝领”工程中支付,还没有专项的就业培训资金。发达国家和地区经验证明,在农民培训工作中,政府一般是资金投入主体,而不是唯一的投入主体。目前我国在农民培训和教育方面投资十分有限,这与我们的农业大国身份很不相符,所以一方面政府应该加大返乡农民资金投入,做到专款专用,同时应该动员更多的企业、社会力量提供资金支持,建立资金投入、企业资助、社会捐助和个人负担相结合的多元化工程经费投入机制。

(三)面向市场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农民培训体系。现代环境中的返乡农民培训越来越复杂,在面对国际竞争时更具有挑战性。为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我们应重视返乡农民群体及他们的学习特征,对农业教育和培训的反思,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办学形式,改革和调整自身结构,使农业教育与培训尽量与农民需求衔接,提供的培训服务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特色化和人性化。

3.农民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世界经济在变化,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也在变化。许多研究经验表明,接受较多教育和更多技能的人更能适应变化。他们更有可能在新机会中受益,并且能够不断创造新机会,从而提高工作生产力;接受较多教育的劳动力能更灵活,更好地接受新思想,因此,面对社会形势的变化,农民自身应该解放思想,摆脱旧观念的束缚,树立“培训可以提高技能”、“学习可以改变命运”的理念,用知识和技能来提升自己的素质,提高自己在社会结构调整和金融危机形势下的生存与应变能力。另外,应树立长远的职业目标,有目的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逐步改变自己 “脏、累、险”地工作状态,改变哪里有钱去哪里的无目标的“盲流”状态;多用农民取得成功的案例激励自己,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我努力我也能成功”,从而不断增强自信心,最终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生活。

2.城市居民应以平等的心态对待进城务工和创业人员。城市的发展和建设离不开他们的汗水和心血,城市的美丽和辉煌离不开他们的智慧和奉献。城市居民没有理由居高临下对待他们,更没有理由歧视他们。

4.培训与就业应形成良性互动。前文中提到教育品质的判据,教育能否改变个人的命运,能否提升个人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关键要看教育和培训的结果是否为学习者带来更合适的工作机会和工作岗位。因此政府和培训部门应创新培训机制,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后的就业率并引导和鼓励教育培训机构与劳务输出机构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通过签订培训订单或输出协议,实现培训与就业的良性互动。

7.陕西省农民工返乡就业 篇七

出台政策措施, 狠抓贯彻落实。面对大量农民工返乡的严峻形势, 省政府高度重视, 及时制定和出台了《关于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意见》、《云南省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实施办法 (暂行) 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从2009年5月11日至7月31日, 全省共发放“贷、免、扶、补”创业小额贷款3亿多元, 极大地促进和推动了我省返乡农民工创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加强部门合作, 合力推进工作。年初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会后, 省劳转办及时下发了《关于下达2008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新增转移就业计划的通知》, 将任务分解到各地。农业部门和扶贫部门积极落实资金组织好培训和转移,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培训转移后权益维护工作, 教育部门负责培训基地的建设和师资质量的提高, 共青团、妇联、工会等部门积极组织参与, 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8.陕西省农民工返乡就业 篇八

【摘要】 农民工返乡的内外原因没有理清,返乡后生活存在着诸多困惑,如生活方式的转变、种地困难、创业障碍多等问题制约着长阳再就业工作的进行。

【关键词】 农民工;返乡;再就业;县域中心

一、农民工返乡原因调查分析

(一)农民工返乡的推拉因素假设

“推拉理论”(push and pull theory)是研究人口流动和城乡迁移的重要理论之一。它认为,在市场经济和人口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人口迁移和移民搬迁的原因是人们可以通过搬迁改善生活条件。以“推拉理论”为理论基础,就农民工返乡的现象提出初步假设。

假设农民工返乡推力因素:由于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波动,较高收入的岗位少;城市生活成本高,农民工的工资待遇低,无力继续维持其生活;文化素质偏低以及年龄偏大制约农民工在外就业;农民工在城市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都很低,基本权益不能得到维护;子女抚养与父母赡养问题,思乡之苦都会促使农民工返乡。

假设农民工返乡的拉力因素:国家出台相关农村扶持政策改善了农村环境与农民生活水平,农民负担减轻,收入相对提高;农民工在外学习新的技术,长期积累工作经验,更愿意返乡创业;农民工渴望与家人团聚;农村的生态环境好,没有过大的生存压力;返乡后同样拥有很多的就业岗位;新一代农民的文化素质都有所提高,在创业方面有更深入的认识。

挑选八个因素来分析农民工返乡的原因,分别是在外务工的年纯收入,学历,性别,年龄,民族,务工区域,务工年限,以前从事的行业。我们探访长阳县的三个乡镇(渔峡口镇,都镇湾镇,磨市镇),对数百位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共回收有效样本302个。

(二)农民工返乡内外因素

1.农民工被迫返乡的外在因素

(1)受金融危机影响,大批农民工被迫返乡。据调查发现,2008年长阳县离开本地外出就业的农民工总量约有12.52万人,其中,有4.6%,即约6000人的农民工由于经济不景气失去工作而返乡,返乡农民工曾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区域,正是由于金融危机导致外需减少,致使外向型企业的生存岌岌可危,进而导致大部分农民工失去就业岗位。

(2)城市生活成本高,生存环境差。近年来,由于石油等能源价格大幅度上扬,加大通货膨胀的风险,导致总体物价水平上涨。伴随着GDP平减指数的不断加大,人们收入水平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物价水平的上涨幅度。有限的工资无力支付城市居住的高额生活费,一部分农民工不得不提前返乡。

(3)农民工权益低,安全无保障。根据农业部调查显示,目前农民工的工伤保险的参保率仅为23%,医疗保险的参保率为18%左右,而养老保险的参保率也不到20%。农民工无法真正享受到城市居民的福利待遇,如住房、医疗、教育、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更无法融入城市,最终只能逐渐转变为一种生活在城市、工作在城市的具有农村户籍的农村人,身份地位甚是尴尬。

(4)工资待遇低,无力继续城市生活。据数据显示,长阳县返乡农民工的月均收入是2000元左右,大部分农民工的月收入不到城市工人工资的70%。显然,其工资水平与物价上涨和消费水平不成比例,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在沿海一些地区,许多企业仅以400~500元的最低工资标准作为底薪招工;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农民工收入实际为负增长。

(5)子女问题,不得不放弃在外打工的机会。在长阳县,大部分农民工是六口之家。他们的子女在城市入学,生活面临着严峻的现实困难。形成了一个基数庞大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虽然生活有着落,但缺少关爱,致使性格孤僻,导致行为失范,严重的可能触犯法律,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尤其是家庭教育等方面的严重断层或缺位。为了后代的健康成长,一部分农民工不得不被动返乡。

2.农民工被迫返乡的内在原因

(1)文化素质偏低制约农民工就业。从调查中可知长阳县返乡农民工的学历集中在“初中及初中以下”,其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比全国平均水平7.3年要少4个月。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结构正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对技术工人和熟练工人的需求大大增加。农民工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在激烈的劳务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从事的工作简单粗放,可替代性强,企业经济效益稍有下滑,就会裁减他们的工作岗位。大部分农民工常处于被迫失业状态。

(2)年龄大小与就业机会成反比。许多企业招工时只招收18~25岁的年轻工人,这个年龄段的农民工身体素质最好,反应也最灵敏。调查数据表明,返乡农民工大多集中在36~50岁,年龄越大的更缺乏就业竞争力。

(3)部分农民工自愿返乡,开辟创业致富新渠道。在调查中发现有22%的农民工选择在本地就业,其中有11人成功地自主创业。部分农民工在外学习到实用的技术,积累丰富的经验,更愿意回乡创业。对于农民工返乡问题,如果以系统的眼光和辩证的观点来看待,特别是从资源和资本的关系来分析,应当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在国家拉动内需等政策的大力扶持下,返乡自主创业不失为应对当前经济形势上上之选。

二、农民工返乡因素实证分析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初步分析,我们选定返乡农民工人均年纯收入作为因变量,y表示。六个自变量:年龄,X1表示;学历,X2表示;务工形式,X3表示;务工年限,X4表示;务工区域,X5表示;以前的行业,X6表示。下面我们用SPSS V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实证分析。

农民人均纯收入(Y)与年龄(X1)、学历(X2)、务工形式(X3)、务工年限(X4)、务工区域(X5)、以前从事的行业(X6)所占的比重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方程为:

Y=4441016-987046X1+1644.034X2-30.338X3+330.787X4-159.555X5-122.410X6

因变量与六个自变量的相关性如下:

1.返乡农民工的年纯收入和务工年限、学历的相关系数分别是r=0.332、r=0.288,年纯收入与务工年限的相关性是最强的。在外务工的年限越长,其年纯收入越多;学历越高,纯收入相对越多。

2.务工形式和学历的相关系数是r=-0.083,两者呈负相关。学历越高的农民工越会自发出去务工,学历较低的,相对更加依赖于政府的组织与指导。

3.返乡农民工中,以前的行业和年龄的相关系数是r=0.016,两者正相关性较强。年龄越大的农民工更多的从事的是服务业,纺织业等体力小的行业。而年龄较低的农民工大多数从事制造业、建筑业等体力消耗较大的行业。

4.返乡农民工的年纯收入、务工区域与以前从事的行业呈负相关,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以前收入低导致离开曾经务工的地方而返乡。

三、农民工返乡再就业困境调查分析

1.返乡农民工生活方式转变的困惑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长期在城市生活,本身缺乏农业技能,多数年轻人都表示不愿回到土地上就业。加之农业生产效益较低,劳动强度大,厌农思想较重。农村与城市生活落差较大,造成农民工心态失衡。通过访谈得知许多农民工在城市务工时间较长,平均有5年左右,他们已经适应了城市生活的节奏和方式,回到农村一时反而无法适应。

2.农民工返乡种地困难原因分析

(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被流转,形成无地可种的局面。许多农民工在外务工,将土地承包,或者转让给其他人(如高山蔬菜基地、绿茶基地),而集约化农业又不需要他们,造成大批农民工无地可种。在人均耕地少、以种粮为主的长阳县,情况尤为明显。

(2)种地与务工收益差距大,导致心里失衡状况。虽然近些年来国家有不少惠农政策且种植收益在逐年提高,长阳地区多山,耕地状况并不好,所以种植收益较低。对于大部分农民工,从事农业劳动无法满足生活需求,而选择再次外出务工。

3.农民工返乡创业障碍分析

(1)经济发展的软环境、硬环境不利于创业投资。近年来 ,长阳县虽不断加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投入,但是县内多山,施工极为复杂,很难完善其建设。这不仅增加了创业者的投资成本;也增加了创业者生产经营过程的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 ,如长阳县交通设施不完善增加了原料运入与产品外运的成本。农村地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是软环境。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行为涉及到工商、税务、银行、劳动、农业、城建、公安等多个部门,尽管长阳县开展了一些扶持工作,但配套服务严重滞后,相关制度尚未成熟,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服务整体,从而导致公共服务效率不高。

(2)资金不足和严重缺乏金融支持。调查发现,回乡创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融资困难。农民工创业的融资渠道单一,多是靠银行贷款,但贷款手续复杂,又受金融体制、企业规模、信用条件等因素约束,可能性很小。只有不到1%的人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具备了创办工商企业、农业企业的能力,大多数农民工返乡时虽然积累了一定资金,但对于创业是有限的,以后的资金流通非常困难。

(3)创业者文化素质偏低。基本文化素质比较低、缺乏经营经验、项目建设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等制约了农民工回乡创业。大部分返乡农民工缺乏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市场需求的决策与判断,家庭式创业模式的科技含量不高,品种单一,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不强,企业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四、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长阳县返乡农民工情况的分析,加快构建长阳再就业县域中心模式需根据长阳县的实际情况和当前国家经济发展形势,这是加快推动城乡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

(一)近期措施:创建农民工培训新模式

1.实施县域创业培训,政府加强创业政策扶持

这不仅可以壮大县域经济,且能内部消化返乡农民工。根据农民工的需求意愿结合当前市场形势,进行创业培训,并提供扶持和服务。政府要及时将各个部门掌握的创业项目综合起来,建立准确的特色创业库,以支持自主创业的就业人员,使创业培训与创业项目的实现有效对接。

2.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出硬招重点培训

培训及就业扶持向学历较低的农民工倾斜,务工培训要重点针对人员需求较多的地区。改进劳务培训和输出的新产业政策积极推动城镇化进程,积极与务工输出地联系,根据企业的需要,开展“委托式培训”和“订单式培训”,实现培训和输出的良性互动机制。

(二)中期措施:构建新的就业载体

1.构建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体系

大胆鼓励文化程度比较高,有工作经验的农民工承包因为经营不善及各种原因濒临破产倒闭的工厂。在外务工人员利用学到先进理念,对乡镇企业进行改造、重组,结合其自身情况将发达地区的先进模式融进经营不善的企业中。

2.扶持当地特色龙头企业,发挥“溢出效应”

充分发挥长阳县的民族县域优势,利用此县丰富的高山蔬菜和旅游资源,重点扶持出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的龙头企业,从而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扩大经济总量。

(三)长期措施: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

1.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多品种、高效益的县域经济

在进一步提档升级、调整优化结构的基础上,瞄准市场和立足优势资源开发新的特色农业产业,使返乡农民工在土地上实现"自我安置"。长阳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木本油料植物生长,政府通过建立木本油料品牌,采用厂家带动农户的模式。

2.发展民营经济,助力长阳崛起

长阳县财政力量比较弱,要重点利用民间资本,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通过重点项目的建设,形成龙头企业群,发挥规模效应,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一批小企业群的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发展。

3.开发民族特色“养老旅游”,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科学开发利用生态旅游资源,充分挖掘土家族特色文化,延伸民族产业链,打造原生态“养老旅游”。

参考文献

[1]萨爱东.浅析返乡农民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2]朱秀茹,郑玉刚.就业歧视与建立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研究[J].农业经济.2008(7)

[3]段占朝.我国农民工问题调查研究[J].经济纵横.2008(6)

[4]董伟才.农民工回乡创业亟需破解的五大难题[J].新农村建设(月刊).2007(9)

上一篇:外贸模拟实验报告下一篇:手卫生知识测试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