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教案反思

2024-07-26

《江雪》教案反思(精选10篇)

1.《江雪》教案反思 篇一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古诗的教学中,读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意境。

《江雪》这首五言绝句是柳的代表作之一。大约作于他谪居永州(今湖南零陵)期间。由于是被贬,所以作者的心理是处于压抑状态的,这里的山水景物皆成了他情感所借之物。对寒江上的渔翁的歌咏,无非是想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纵观柳的诗作,你都可以感受到一种自心理到外景的冷清,一种几乎不食人间烟火的冷清。

讲学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读懂景,《江雪》仅二十字,就把我们领到了一个幽静寒冷的境地:在那大雪纷飞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位渔翁,一根钓竿……画面静止的,无声的,静寂的,也是幽远的。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的世界。

其次,读懂是人的情感,诗中的每一句的第一个字就明确告诉了我们是人“千万孤独”的心情。是人一心为民,可是却遭到朝廷的贬官,来到荒无人烟的柳州,此时的他,亲人离世,朋友远隔千里不想见,生活潦倒,这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孤独感又无人诉说,只有通过诗句表达。所以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课前的预习,资料的补充,以及音乐语言的渲染,让孩子们能渐渐明白这种心情,从而通过读表达出来。

最后,抓住诗人的志,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也可透射出其性格的孤傲。这完全是柳幻设出来的一种境界,如此远离尘嚣,恐怕连《桃花源记》也不如其虚无缥缈。诗人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是非常简单的,雪、江、山、径、小舟、渔翁,事情也就是一个也许永远都不会有结果的垂钓而已。可是,那纯洁的白雪就像他的心灵,而作者的那种极力想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也就形成了一种不可抵御的诗情浓浓烈烈地包过来。而最后再通过读把是人的景,情,志全部表达出来,也许孩子还不能说出什么,但一定能读出什么。

2.江雪教学反思 篇二

《江雪》一诗描绘了一幅寄兴高洁、寓意丰富的寒江独钓图。诗的前两句是画的背景。“千山”、“万径”对举,鸟影人踪都已“灭”、“绝”,天地似乎唯留下茫茫冰雪。后两句是这幅画的主体,流露出诗人凄清、幽独的落寞情调。这位迎风抗雪、孤舟独钓的渔翁形象,正是诗人不屈精神和孤独情怀的人格化身。

学生在细读古诗时质疑:“为什么老翁独自一人在这样寒冷的季节在江上垂钓呢?”“这个问题问得真有水平!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有的同学说:“他想这时钓到鱼拿到菜市场一定能卖个好价钱!”有的同学说:“他要抓紧时间钓到更多的鱼,好挣更多的钱。”……都以为老翁钓鱼为了赚钱。这时,我先称赞这些同学想象力真丰富,再告诉他们,这儿并非如此,此时简介诗人柳宗元生平,告诉同学们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刺激和压抑,又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于是就借描写山水景物,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体会作者的孤傲高洁之情。

在大家弄清诗句描绘的景物后,再展开想象,要用自己的语言,把诗中描绘的画面描写下来,同学们有物可谈,锻炼了习作能力。

3.江雪柳宗元教学反思 篇三

《江雪》是小学四年级语文苏教版第七单元第25课《古诗两首》中的一首诗,是唐代柳宗元写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出一幅肃穆感人的南国江乡雪景图。全诗的意境,在“孤”和“钓”二字上。诗中充满了寒意,令人读了不寒而栗,从而受到感染和教育。但这首诗,并不是单纯地在描绘中国江乡雪景。它的立意是很高远的。它不是为了写雪景而写雪景,而是通过雪景来赞美老翁“独钓寒江”的精神;通过“独钓寒江”的老翁,进而歌颂为坚持正义而斗争的人们。在诗人笔下,那位“蓑笠翁”的形象,是那样鲜明,令人难以忘怀。后世许多山水诗不能超过它,人们画山水画也多以这首诗为题材,千百年来传诵不绝。

二、成功之处:

教学中我按照:解题——读诗——释意——悟情——赏诗——巩固——拓展展开教学。第一步,读,读通,读顺,读出诗的停顿,为下一步理解古诗做好铺垫;第二步,寻,以诗题为钥匙,让学生从字里行间搜索“雪”,理解诗的字面意思;第三步,悟,以想象促进古诗意境的感悟,体会作者在诗中包含的思想感情;第四步,赏,诗中渔翁的心情是他孤独寂寞的心情自然流露,渔翁的精神是他身处逆境而顽强不屈的精神的再现,让学生身临其境,悟出自己的感觉。层次明了,思路清晰。

三、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

1、因为是借班上课,不了解学生情况,课堂教学中不能兼顾到所有学生, 也为了赶完教学内容,学生自己思考的空间就少,没有真正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多把课堂交到学生手里,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多读、多写、多看、多思。

2、课堂结构中,调控课堂的能力不足,有点前松后紧,最后还有两分钟就无事可做,提前下课了。其实完全可以让学生巩固的时间再长点。以后应该注意课堂调控,提高应变能力。

3、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应该加强学习,让课件起到应有的作用,应该做到简洁而不简单。

4、在幻灯片的播放过程中,因为不熟悉电子白板的使用,出现了两次插曲,还没讲到就跳到下一个内容了。

5、在布置学生课后作业——根据这首诗,联系实际,发挥联想,个人拓展写一篇作文,题目为《寒江独钓图》时,可以用剩下的时间稍作引导。

6、因为紧张和平时上课不太注意板书,所以教学后半截忘记了板书,而后来又来补。所以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强板书,利用板书。

4.古诗《江雪》教案 篇四

09初教三班 42 张婷

【教学内容】

《江雪》 【教学年级】

四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江雪》是第七册第七单元的一首诗,是唐代柳宗元写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古诗塑造了一个在漫天大雪中孤舟垂钓的老渔翁的形象。表现了诗人清高,孤傲,坚韧不拔的性格,流露出自己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感情。诗中描写了一个超脱世俗的老渔翁形象,正是柳宗元此时此地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这首诗看似写景,实际在写人,这样做使环境描写既有象征意义,又有衬托作用。【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古诗。

4、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全诗意思。【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一首诗往往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唐代柳宗元写的——《江雪》。(板书课题)《江雪》顾名思义就是江上雪景。这首诗中又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诗中的画。

师:请大家自由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还要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读出诗的韵律美。

二、新授

1、想象诗景——寒冷凄清

师:刚才大家读了这一首诗,现在我们先来看看这几个生字。谁会读?(指名读、齐读、纠错)

师:大家一定要注意“蓑、翁”的写法。(带写生字)

师:读了这首诗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这一幅江上雪景吗?(出示:寒江钓雪图)(指名答)

师:如果用一个词来说说看了这幅江上雪景图后的感受,你会用哪个词? 生:(指名答)凄清、凄凉。

师:我们一起来看诗中是怎样描写的?“绝” 和“灭”描写的是什么? 生:凄凉的程度(引导回答)

师:所有的山,所有的路都被白雪覆盖了,没有飞鸟,没有行人,没有声音,除了渔翁,再也没有别的生命!一切是如此荒凉。(出示幻灯片)

诗人写得多么巧妙呀,诗句中没有出现一个雪字,但我们似乎已经见到了铺天盖地的大雪,已经感觉到了滴水成冰的寒气。

师:诗中的“千山、万径”难道是指一千座山,一万条路吗? 生:不是„„(指名答)

师:对,这里的“千山、万径”并非确数,乃是概述连绵不断的群山和许许多多的路,更突出了冰天雪地,天寒地冻。师:诗中还有哪些词体现了“凄凉”?

师:对,在茫茫雪山,只有一只小船,一个渔翁在垂钓。更显得凄冷。而“寒”是造成凄凉的根本原因。(板书:寒冷凄清)

2、体会诗情——孤独悲愤

师:诗人柳宗元当时到底想要抒发怎样的心情呢?让我们来看一段资料。(出示幻灯片:柳宗元生平介绍)

师:谁能说说,这个时候的柳宗元,应该会有怎样的心情? 生:孤独、悲愤(指名答)师:从哪些字眼可以看出?

生:“绝”“灭”“孤”“寒”“独”

师:诗人是怎样的心情才会写出这样的字眼和诗句啊?诗人的心情就藏在诗中,请你把每句诗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一读。(出示幻灯片)

师:这不是一般的孤独,是“千万孤独在一身”啊!谁来读一读?试着把柳宗元内心这千般孤独,万般悲愤读出来。(指名读、齐读)(板书:孤独悲愤)

3、感悟诗意——顽强不屈

师:面对寒冷,渔翁动摇了吗?他——(引读)独钓寒江雪。他屈服了吗?他——(引读)独钓寒江雪。师:从渔翁身上你看到了一种什么精神?

生:坚忍不拔、顽强不屈(指名答)(板书:顽强不屈)

师:这也是一个极具个性的,孤傲的柳宗元。虽然朝廷把他一贬再贬,他却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不愿屈服。

三、总结

师:同学们,诗人是借雪景来抒发自己的感情的,这种手法叫借景抒情。这就是《江雪》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成为古诗中的瑰宝的原因所在。诗中渔翁的心情是他孤独寂寞的心情的自然流露,渔翁的精神是他身处逆境而顽强不屈的精神的再现。全体起立,咱们齐读古诗,再次感受诗人的感情。(齐读)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3遍。

2、找一找柳宗元的诗,读一读。

3、背诵、默写课文。【板书设计】 江雪

5.江雪_教案 篇五

课 时: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江雪》是第七册第七单元的一首诗,是唐代柳宗元写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古诗塑造了一个在漫天大雪中孤舟垂钓的老渔翁的形象。表现了诗人清高,孤傲,坚韧不拔的性格,流露出自己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感情。诗中前两句“千山”形容山多,山虽然很多,可是连一只鸟也没有,都飞走了。“万径”形容路多,可是再多的路连一个脚印也没有。山和路都被雪封盖起来了,整个世界显得十分寒冷,寂静。这是老渔翁垂钓的背景。后两句写老渔翁垂钓的情景,这是画面的主体。“孤舟”是说江上只有一只船,“独钓”表明船上只有一个人,一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渔翁,在大雪纷飞的江面上,独自垂钓。这个超脱世俗的老渔翁形象,正是柳宗元此时此地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这首诗看似写景,实际在写人,这样做使环境描写既有象征意义,又有衬托作用。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诗文,理解诗句,熟读古诗。

2、抓住诗中“千”“万”“孤”“ 独”等关键字词,体会古诗意境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初步了解古诗的语言特色。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教学难点:体会诗的意境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读诗想画面,入境悟情感。

教学思路:联系旧知,读出诗中之画 —— 抓住文眼,读出“千万孤独” —— 意境探寻,体会独钓的孤傲—— 拓展延伸,学习《题秋江独钓图》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读出诗中之画

1、出示《峨眉山月歌》《望洞庭》两诗中的插图。

俗话说:“景随情至,情由景生。”看到眼前的美景,你会不由自主的吟诵什么诗呢?(指名吟诵古诗)

2、《望洞庭》是谁写的?(刘禹锡)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与刘禹锡同年中进士,一起参加永贞革新,又一起被贬。他一生坎坷,年仅四十七岁就与世长辞了。他留下来的诗歌仅一百多首,但历来评价很高。就如苏轼所说,兼有简洁、靖深、温丽、含蓄之长,在自然、朴实的语言中蕴含了幽远的情思。

知道他是谁吗?(生答:柳宗元)。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被贬永州后写下的一首诗(板书课题)《江雪》。

指导读课题。

4、出示古诗。

画中有诗,诗中也有画,你能从这首诗中读到怎样的画面?

(1)同学们先读一读古诗,读过的同学想一想怎样读得更好;不会读的试着把它读正确。

(2)指名读。正音。(3)齐读古诗,正确流利。

(4)这首诗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描绘了哪些景物呢?默读课文,自由练说。(5)指名说,师点拨。相机理解“千山”“万径”的意思,了解夸张是古诗常用的一种方法。出示课件理解“蓑笠翁”:你看,他身上穿着的是——蓑,头上戴着的是——笠,整个词的意思就是——一个头戴斗笠、身穿蓑衣的老翁。

(6)(出示:寒江钓雪图)生口述画面内容,意译全诗(语言训练)。

二、抓住文眼,读出“千万孤独”

1、同学们,千山万径,一片雪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在这样空旷而又凄凉的背景之下,却有一位渔翁,独自一人,默默垂钓。此时,你能感受到渔翁的心情吗?(孤独、寂寞)你是从哪体会到的?

(1)“绝”和“灭”:所有的山,所有的路都被白雪覆盖了,没有飞鸟,没有行人,没有声音,除了渔翁,再也没有别的生命!

(2)如果没有“绝”和“灭”这两个字,会是一幅怎样的景象?——热闹、繁华,生机勃勃,可是诗人笔锋一转,“绝”、“灭”两个字,使这一切刹那间无影无踪,变得如此荒凉。

(3)这么寒冷的天气,鸟儿无处觅食,躲在巢中避寒;这么寒冷的天气,人们无法劳作,呆在家中取暖。

(4)把四句诗当中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读看,你们有没有新的发现?——千万孤独,渔翁可不是一般的孤独,是“千万孤独”啊!

2、谁能把渔翁的孤独寂寞读出来。(朗读指导)

三、意境探寻,体会独钓的孤傲

1、同学们,学到这,大家对渔翁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问题要提吗?(鼓励学生提问,古人说得好: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指名质疑:如:这么冷的天,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难道他不怕冷吗?„„

2、请大家大胆地设想一下原因,也可以与同桌讨论一下。

师板书学生猜想的原因,如捕鱼为生、独享清静、排解忧伤、喜爱钓鱼等。

3、看来大家的理解都不相同。那么,究竟哪一种比较吻合作者的心境呢?

刚才有同学说了解诗人的生平和时代背景对理解古诗是很有用的。还记得老师上课时的介绍吗?让我们看一看柳宗元的简介。

课件出示柳宗元生平简介:柳宗元21岁中进士,当时国家政治腐败黑暗,柳宗元和几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立志改革腐败的政治,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却遭到皇帝和权臣的反对迫害,被贬到永州,当时的永州非常偏远,极度贫穷,柳宗元无职无权,无能为力。他想到自己报国的崇高理想不能实现而又无人理解,心里非常难过,非常悲愤。《江雪》这首诗,就是在这个时候、这种情况下写的。

4、现在你比较赞同哪一种理解?或者有什么新的看法。

5、小结:这首诗是他当时所处的寒冷凄凉的环境的真实写照,是他孤独寂寞的心情的自然流露,是他身处逆境而顽强不屈的精神的再现。

6、指导朗读

课件展示动画与音乐。画外音:此时,群山覆盖着白雪,江面飘洒着雪花,蓑笠翁好像也成了白雪世界里的一座雕塑。雪花一朵一朵,轻轻地飘下来,好像怕惊扰了这位钓鱼的老翁。

你看,他形单影只,是多么的孤独寂寞。

指名读。你看,他沉默不语,似乎满腔悲愤无处诉说。再指名读。你看,他目光前视,仿佛有一股不屈的傲气。能背出来吗?

全体起立,咱们齐背古诗,再次感受诗人柳宗元面对重重困难而顽强不屈的精神。

四、拓展延伸,学习《题秋江独钓图》

1、清朝王士祯也写了一首关于江上独钓的古诗。这首诗又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希望你运用上一首诗学到的办法,自己来学懂这首诗。如果有什么需要老师帮助的,可以提出来。

题秋江独钓图

[清] 王士祯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壶酒,3 一人独钓一江秋。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根据学生要求提供王士祯的生平简介。

3、现在我相信每一个同学心中都有一幅图。谁来用语言为大家勾画这一幅《秋江独钓图》?

指名两个学生说。

4、老师课件出示简图。这符合你心中的那一幅图吗?

小结:看来每一个的理解不同,心中画出的图景也不同,所以想象也是体会诗意的一种好办法。

5、那么,这一首诗与《江雪》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我们四人小组来研究一下,看看一共可以列出多少条。讨论以后,请小组派代表发言。

学生代表(相同点:都在江上;都是一个人;都是一个披蓑戴笠的老翁;都在钓鱼。不同点:一个是江雪独钓,一个是秋江独钓。)

地点相同、人物相同、事件也相同,但是时间不一样。还有补充吗?(一个是“天寒地冻”,一个是“秋意正浓”,心情更不一样,一个是苦闷的,一个怡然自得的。)

小结:这两首诗虽然描写的都是在钓鱼的景象,但是心境不同:一个是借钓鱼表现高傲的骨气;一个是借钓鱼欣赏优美的秋景,这真是各有所得。

6、学生带着不同的感受读自己喜爱的诗。

7、我国古代描写钓鱼的诗词还有很多。你们看,老师从网上下载了那么多的资料。这些诗人,除了钓鱼,还收获了一些什么样的心情呢?请同学们到他们的诗中去寻找答案。教学反思:

教学这首诗时,我把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画面作为教学的重点。由于学生对诗人在特定经历下的思想情感难以理解,所以我把体会诗人情感,感悟诗的意境作为教学难点。教学中,我让学生联系旧知,读出诗中之画,再抓住文眼,读出“千万孤独”,接着探寻意境,体会独钓的孤傲,最后拓展延伸,学习《题秋江独钓图》。一步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课堂上,我努力做到两点:

1、读出画面,读出情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自古以来,诗画本为一家,许多优秀诗词其实就是一幅幅秀美的图画。一首古诗,寥寥数十字,诗人就会描绘出一种意境,或借事或借物抒发自己的情怀。所以我先让学生根据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再把想象到的画面描述出来,既理解了诗意,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对诗意理解得更深刻,4 同时又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有助于欣赏诗的优美意境,为进一步理解和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打下基础。接着,我引导学生反复吟诵,读出诗的画面美、意境美。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我通过抓关键字、感情朗读等方法,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使渔翁孤舟独钓的形象深深地扎根在学生的脑海中。

6.《江雪》教案 篇六

一、揭示课题,激发学习欲望。

1.背诵《元日》。

2.大家背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听来是一种享受!一首好诗,就蕴涵着一种心情,一个故事,甚至是一段历史,令人回味无穷!这一节课,我们学习第二首古诗:唐代柳宗元《江雪》(板书 :江雪)什么意思?(江上的雪景)

二、整体感受,勾勒寒江独钓的轮廓

(一)读通全诗

1、师范读

2、同学们想读吗?请你细细读上四遍:读前两遍,注意读准生字和新词,争取把它读正确;后两遍,争取读通顺、流利。用“ — ”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3、谁来试一试。(指明读)4.说说哪些词语不理解。5.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一:小组交流词语意思

绝:

径:

灭:

蓑:

笠:

蓑笠翁:

1)“径”读准“jing”,意思是小路,“万径”呢?(成千上万的路,所有的路)“千山”(许许多多的山,所有的山)刚好是一千座山,一万条路吗?不是,这里是虚指所有的山,所有的路。2)对读“千山”“万径”。

6、再请你读一读:

1)新词“蓑笠翁”,看“蓑衣”——“蓑” “斗笠”——“ 笠”(用来挡雨雪)

2)切换至Flash画面,看这位老人身上穿的是“蓑衣”,头上戴的是“斗笠”。“蓑笠翁”意思就是—— 7.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全诗。读得字正腔圆。

(二)理解诗意:

过渡:我们已初步读通了这首诗,接下来我们弄懂这首诗的大概意思。

1、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多读,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看注释,串词成句;观察图想象„„)

2、资料上的注释是你的好帮手,再根据插图,想象画面,自由试着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3、学习活动二:弄清诗句的意思。

4、谁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5、带着这样的理解再来读诗。(读出了诗的意思)

四、意境探寻:体会寒江独钓的孤傲。

(一)品读第一、二行

1、我们一起走入这浩翰无边的大背景,读——“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请你闭上眼,随着老师的朗读来想象,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让我们一起进那广阔的原野,走进那白雪皑皑,天寒地冻的世界,放眼远望——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一切的一切都被白雪覆盖了,没有飞鸟,没有行人,没有声音,几乎是死一般的沉寂,这样的画面,你感受到了什么?(冷清、寂静、悲凉)2)是呀,那是多么寂静、冷清啊!指名读!——“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5、就在这众人不到之处,我们却看到了——“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二)品读三、四行

1.放FLASH,再问:寒风刺骨,大雪纷飞,老人却在独自垂钓,你感受到老人什么? 交流后读这两行。

2.那是刺骨的寒冷呀!而这位老人还在江上垂钓,你想问老人什么?(这么冷的天,为什么老人还在江上钓鱼?)

1)问得好!请你大胆猜想一下原因,可以与同桌讨论。为了生存,捕鱼为生; 向人们诉说他心中的孤独; 有伤心事; 爱钓鱼„„

2)大家有不同的猜测,究竟哪一种比较吻合诗人的心境呢?要弄清这个问题,得了解诗人。出示: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做官期间,同情人民疾苦。后来被贬官(职务降低,发配到边远的地方)。柳宗元被贬后,政敌们仍不肯放过他。造谣诽谤,人身攻击,把他丑化成“怪民”,而且好几年后,也还骂声不绝。被贬生涯所经受的种种迫害和磨难,并未能动摇柳宗元的政治理想。

3.了解诗人的经历,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你认为作者仅仅就是蓑笠翁吗?那他是在写谁?

4.诗人想借老人寒江独钓,写出自己的什么呢?(孤独、万分痛苦、悲愤、但坚强不屈、不与当权者同流合污)

(1)把诗人的这种情感读到市的字里行间去!自由读!(2)请你读

是呀,柳宗元在诉说,他官场失意,亲人离世,再请你读

我们听到柳宗元在倾诉,她内心的千万孤独,一起读《江雪》 5.老人就是柳宗元的影子,他真的是在钓鱼吗?

(1)柳宗元做大官,一心想为民造福,但现在被贬,一腔抱负难以实现,他在等什么?

(等机会,等翻身的机会,等待东山再起的机会,等做大官,做好官的机会,等待朝廷对他的理解,时时渴望东山再起)2)他等机会干什么?(想做好官,为民造福,为老百姓做好事,想建功立业,报效朝廷,为国为民)

6.你们真是柳宗元的知音哪!柳宗元在等机会,在钓一个机会!一个“钓”字是全诗的眼睛,这就是“诗眼”。

7.让我们一起回到柳宗元被贬那段千万孤独的日子,指名读《江雪》 柳宗元把他千万孤独却坚强不屈的情怀化作了——《江雪》,读 8.千山万径冷冷清清,飞鸟行人绝迹,老人却在寒江独钓。诗人借这江上雪景,写出了自己的孤独不屈!

五、读出来。

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写雪景的,写雪景的诗句还有很多,我们来读读吧: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六、写到位。

7.13.江雪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七

教学设计

执教者:江雪

教材分析:

《钓鱼的启示》一文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属精读课文。主要是检验一下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这篇课文作者回忆了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去钓鱼,‚我‛好不容易钓着了一条大鲈鱼,父亲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使‚我‛从中获得终生启示的事,说明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是人面对种种诱惑时应该把握的道德准则。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适时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我进行了这样的教法设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采用以读为主,运用多种方法和形式读文来达到预设的目的。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在新课程理念上提到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在学法上我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读为本、以读促解来达到学生质疑、解疑。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还给课堂。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

3、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从小进行道德实践对人的一生成长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的几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1)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2)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教学设计:

一、直接导入

同学们,有这样一位小男孩,11岁那年的夜晚,他和父亲去钓鱼,(板书:钓鱼)34年后他写下一篇文章《钓鱼的启示》(板书:启示),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启示‛是什么意思?生:1.启迪;2.启发;3.通过做一些事明白的道理;启示就是明白一些道理,从课文中找一句话,这句话出现‚启示‛这个词语,找找看是哪个句子? ‚34年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指名学生读,全班齐读。

二、找不同寻常之处

一次钓鱼的经历,竟然让作者终生难忘,看来这肯定是一次不同寻常的钓鱼。我们跟随作者回到那34年前那月光如水的夜晚,去看看。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作者当年钓鱼的这部分内容。你认为这次钓鱼不寻常在哪里?

1.我和父亲钓了一条很漂亮的大鲈鱼,但是父亲居然要把鲈鱼放回湖里区。(板书:放。)

师:对啊,平时钓到了鱼都高高兴兴拎回家,这一次父亲居然让我把鱼放回湖里去,真是不可思议。(板书:放 不放)

2.‚过了好长时间,鱼钩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好长时间才钓到一条鱼。师:辛辛苦苦钓来的鱼,父亲却让我放了,真是不寻常。

3.因为父亲都很喜欢这条鱼,不寻常在父亲为什么还要把这条鱼放回湖里去。

师:对呀,这次钓鱼钓到一条大鲈鱼,父亲竟然让我把鱼放回湖里去。同学们,如果换做是你,钓到这样一条大鲈鱼,你愿不愿意放?采访学生你是放还是不放。学生回答‚愿意、不愿意‛。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放还是不放是要有理由的。请你们再默读钓鱼这部分的内容,把能作为你理由的句子用横线画下来。(默读、找理由、划句子,批注时不动笔墨不读书。)

三、探讨‚放‛和‚不放‛。

学生交流。

1.放。‚父亲划着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还有两个小时‛因为还不到时间,如果现在就钓走的话会违反钓鱼场的规矩。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

2.不愿意放。‚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这么大的鲈鱼钓到还让我放了,到嘴的肉让我吐出来,肯定不愿意。学生齐读‚啊,好大的鱼!...这么大的鲈鱼‛,学生反复去读。读出孩子对鲈鱼无比喜爱之情。钓到这么大的鲈鱼,你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 ①得意②兴奋③兴高采烈④惊喜⑤开心

3.放了。‚父亲划着一根火柴......还有两个小时‛,现在钓走是违法的事情,干不得的。

4.师:父亲也喜欢这条大鲈鱼么?从哪看出? 生:‚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这条漂亮的大鲈鱼......轻轻翕动着‛,你从哪个词看出父亲也很喜欢这条鱼?从‚得意‛和‚欣赏‛看出父亲也是很喜欢这条鱼的。所以我也是不愿意放这条鱼的。学生读 ‚我和父亲得意洋洋...轻轻翕动着‛这个句子,读出我和父亲的心情来。(一定要有‚得意‛的心情。)带着得意的心情去读,个人读,小组读,带着得意的表情来读。

5.不愿意放。‚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然后把目光转向我‛从‚盯‛可以看出父亲也是喜欢鲈鱼,所以我不愿意。(教师评价,抓住父亲的动作,理解父亲的内心,会读书。)

6.‚过了好长时间...‛费了好大的经历钓鱼,我不愿意放。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指导,‚一收一放、小心翼翼‛。

四、读中感悟作者心情。

师:其实你们的心情和这父子俩是一样的,父亲要放鱼,孩子不愿意,他们之间还有一段争辩呢,请分角色读读他们的对话,请认为应该放的同学站起来。(站着的读父亲说的话,坐着的读孩子说的话,老师读旁白。)

老师逐句点拨读句子的语气: ‚孩子你得把他放回湖里去。‛

1.平和一点,从下面平静地说,说明父亲是在劝导他。说明父亲很和蔼。

2.坚定的语气,从后面我再次把祈求目光投向父亲,说明父亲开始就下了一个坚定的抉择。

3.从‚得‛可以看出父亲的坚定,如果不坚定就可以说‚孩子你能把鱼放到湖里去‛(评价抓住关键的‚得‛字,理解父亲的坚定。)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去读这句话。

‚爸爸,为什么?‛

听到父亲让我放鱼,我的心情是怎样的?(急切。相机板书)学生反复读,齐读。‚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

(指导:争辩的口气、大声、差点哭出声,请学生反复去读,理解此时的心情:可惜、惋惜、沮丧,气愤,不满,委屈学生板书。)带着心情再去读。

老师读孩子的话,没有旁白,学生直接争辩。教师和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1.‚孩子,你得把鱼放回湖里去。‛‚爸爸!为什么?‛‚你还会掉到别的鱼的‛‚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

2.(拓展想象文中没有出现的争辩的内容。)‚不行,现在是十点,还不到捕鱼的时间,就算再大你也要把它放回湖里去。‛‚爸爸,你看这鲈鱼多漂亮,放掉多可惜‛‚再大也要把他放回湖里去。‛

3.‚爸爸,不是就差两个小时么,你不要那么死板么!‛‚这不是死板的问题,这是规矩,我们必须自觉地遵守‛‚爸爸,你看周围没有人,只要你不说,谁会知道我钓到鱼了啊!‛‚不行,越是没人看见,我们越要自觉遵守。‛‚爸爸,就这一次,下次我听你的。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 3.‚爸爸,你在学习上严格要求我没关系,这是在钓鱼,你不要那么严格么‛‚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我们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再小的事情,只要它是错误的,我们也不能做。‛ 4.‚爸爸,我是你的儿子,我求你了!‛‚求我也不行,你必须把它放回湖里去。‛‚你不爱我了么?‛‚错了,就是我爱你才让你这样做,让你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

看来,这鱼是必须得放了。

学生齐读第九自然段,我放了鱼的这部分内容。(老师指导‚依依不舍‛读慢一点)我放鱼的心情----依依不舍,到手的鲈鱼就这样没有商量的放回湖里去,留给我的只有急切、气愤、沮丧、还有点一依依不舍,这真是一场不同寻常的钓鱼。

五、感悟道理,指导实践,拓展延伸。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34年过去,回想当年钓鱼的这件事情,作者又是怎样的心情。请同学们默读最后两个自然段,体会作者的心情。

1.怀着感激的心情,感激父亲。结合课文,具体说说我感激父亲什么?感谢父亲给我的道德启示。

学生齐读‚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在这里‚是‛是什么意思?‚非‛是什么意思?是是正确,非是错误。回顾34年前钓鱼这件事什么是‚是‛,什么事‚非‛。(把鱼放了是是,恋恋不舍不放鱼是非)是啊,就是简单的这样一件事情,我却是可惜、急切、沮丧、气愤,恋恋不舍,实践起来是不是很难啊?得感谢父亲,感谢父亲给我终身的道德启示。还感谢父母什么?

2.感谢父亲让我得到选择,得到选择是与非的勇气和力量。

3.感谢父亲对我幼年的教导,严格的教导,长大后才成为一名有益于社会的人。

文中有一句话:‚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诱惑人的‘鱼’‛ 鱼加上引号,有着特殊的含义,作者可能遇到的是什么?你想象一下: 1.金钱;2.美女;3.礼物;4.权利;5.地位与名分,这些鱼该不该得,在父亲的教导下做出了正确的抉择。

提问:你们的生活中,学习中,有没有这样遇到这样诱惑人的‚鱼‛?捡到钱包归还了失主、在没人看见时乱丢垃圾、做作业时不想动脑等着老师讲答案、考试卷中改错了,多加了两分......同学们在遇到这些事时,也会贪图一时的方便和好处,做这些事时都很明白其中的对与错,可实践起来却很难,缺少勇气和力量,对不对,这正印证了这句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同学们,如果你选择这些不该得的蝇头小利或一时方便,你就丧失了做人的道德,而道德是关系你一辈子成长的大事。

今天,老师要送给大家一句话:‚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法)孟德斯鸠 你明白其中的意思吗?你今后准备怎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呢?

课文读到这,还有谁不愿意放掉这条鱼,一点点不愿意也行....充分说明道德实践起来是很难的,也许你选择不想放了这条鱼,但是五年,十年,20年你是会放掉的。

我们在回到课前的你这句话‚34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晚上,给我留下...‛同学们,生活中的道德就是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正因为作者的父亲的教育引导下做出了正确的抉择,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会拥有与众不同的人生。

习总书记告诉我们要传播道德正能量,让我们争做传播道德正能量的使者,让我们的家乡,我们的学校因为有你而越来美丽、和谐。让我们齐呼:传播道德正能量,做最美二小人。

板书设计:

13、钓鱼的启示

放 是

不放 非

得意---急切---乞求---依依不舍---感激

(气愤)

(委屈)

(不舍)

《钓鱼的启示》课后反思

江雪

《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文质兼美,蕴含着很深的人文道德。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从故事中受到的启示,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学这篇课文时,为了探索深文浅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既懂得课文蕴含的深刻的人文哲理,又让学生学得有兴趣,根据班上孩子的实际情况,我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

1、降低起点,步步深入文本

教学伊始,我把深奥的课文,起点定得低些,然后逐步提高要求,让学生顺利的学习。首先揭题时,我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出现‚启示‛的语句,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由此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34年前一次钓鱼的经历,令作者一辈子难以忘怀,肯定有他不同寻常之处。小组自由读课文,思考这次钓鱼不同寻常在哪?由一个简单的问题引起学生深入地思考,起点定位低,易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小组内很快明确了合作探究的目的,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孩子的学习是自由的、主动的,体现把课堂还给孩子这一理念。其次,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再次深入探讨问题,假如你第一次钓到从来没有见过的又大又美的鲈鱼,你愿意放吗?默读课文,勾画出能阐述你放或不放的理由的语句。这样让学生从自我为中心逐渐走进文本深处,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体验作者小时候做这件事的态度和心情,从而为后文与父亲的争执和34年后懂得的启示做好铺垫,埋好伏笔。

2、以读为主、读中体验

读是理解语言文字的手段。古人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现代教学实践也表明,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能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使学生从语言文字的阅读中受到感染,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语文教学中一定要以读为本,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这节课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地读,如:小组自由读、默读、齐读、分角色读、指名读、师生互读等。在筛选主要信息时默读,如找出你放鱼或不放鱼时默读勾画:在体验父子当时心情时分角色读,读出‚我‛的心理变化以及父亲的态度,从而感受父亲高大的形象,这样父亲对子女严格进行道德教育的形象便栩栩如生地刻画在学生的脑海中,学生和文本,易产生共鸣,从而深入理解文本;在想象文中父子不容争辩的场景时,师生互动体验。师生之间想象父子俩还会怎样争辩,老师扮演孩子,学生扮演父亲,继续争辩。如:儿子:‚爸爸,你看这鲈鱼多漂亮,放掉多可惜‛父亲:‚再大也要把他放回湖里去。‛儿子:‚爸爸,不是就差两个小时么,你不要那么死板么!‛父亲:‚这不是死板的问题,这是规矩,我们必须自觉地遵守‛ 儿子:‚爸爸,你看周围没有人,只要你不说,谁会知道我钓到鱼了啊!‛父亲:‚不行,越是没人看见,我们越要自觉遵守。‛儿子:‚爸爸,就这一次,下次我听你的。‛父亲:‚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在这一场激烈的争辩中让学生渐渐明白后文中作者说到严格的道德教育对他的影响。文章的难点就在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中,层层剥开她的难度面纱,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接受这一次道德的洗礼,从而明白自己应该放鱼还是不放鱼。

3、引导思维,解决问题

阅读的本质是思维,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就必须引导学生学会思维,学会解决问题。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以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思维,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难点。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上,也设计得比较好。特别是师生对话争辩,在争辩中学生逐渐明白了是与非的问题,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课文所包含的意思。

问题一:假如你第一次钓到从来没有见过的又大又美的鲈鱼,你愿意放吗?默读课文,勾画出能阐述你放或不放的理由的语句。文中的父亲和儿子谁愿意放谁不愿意放?抓住主要词句感悟放弃已经到手的大鲈鱼有多难。

问题二:父亲要‚我‛把到手的大鲈鱼放掉,态度那么坚决,我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也是抓住主要词句感悟,体会父亲对‚我‛的严格的道德教育。

问题三:三十四年后,我的心情又是如何?感激父亲,感激父亲什么?感激父亲让我明白道德是一个简单的是非问题,只是实践起来比较困难。再次回到钓鱼的经历中,思考什么是‚是‛,什么是‚非‛,理解判断这件事的简单而实践这件事的难度是多么大,实践起来难就是因为受其‚诱惑‛。引导联系上文理解作者得到的启示,并用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让学生说说当自己遇到道德难题的时候,如父母不在家,作业没有完成很想玩电脑时;老师多给了分数时;营业员多找你钱时;马路上没人看到,你捡到钱时……都会怎么做。学生的思想进行了洗礼,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一定的训练。通过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而加深了对‚启示‛的理解。

我的课堂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遗憾。比如:我在教学中过于注重人物心理变化的体验、注重人文道德的理解和生活实践的体验,却忽视了让学生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8.《江雪》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篇八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孤”这个生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重点:

朗读古诗,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两个星期前冬天的第一场雪悄然而至,老师用相机拍下了校园里的雪景。大家一起来欣赏。(播放雪景图)

这雪景美吗?

同学们,古人云:景随情至,情由景生,我们的感情和心绪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看到的景物。看到这场早雪,同学们感受到的是一份美丽、惊喜和欢乐。同样是看雪景,一千二百多年前,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却和我们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揭示诗题。师、生一起写诗题,根据诗题你应该知道这首诗是写哪里的雪景?

二、新授

1、自由读古诗,要把字音读准确,把古诗的节奏读出来。

2、(出示幻灯片)谁来读给大家听。3、我们初读了古诗,你对哪个字或哪个词语的意思还不理解?

(生上黑板质疑)

3、谁能来解决?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蓑笠,强调两个字的偏旁:蓑是蓑草编的,笠是竹叶编的

4、谁来说说前面两行诗的意思?

5、如果这两行诗里没有“绝”“灭”,会是怎样的情景呢?大家看一看(幻灯片)但是加上绝和灭呢,(幻灯片)看到这截然不同的两幅图,你有什么感受?

6、原本热热闹闹、生机勃勃的场景因为一个“灭”和一个“绝”字变得格外冷清。板书:绝、灭。

7、谁来读一读这两行诗?

生读,评价,读出了冷清和寂静吗?

一人读,四人读,全班读等

8、同学们读的很有味道,古人写诗,往往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着前两行诗,你脑海中浮现出什么画面了呢?让我们动笔把它写下来吧。

(生动笔)

指名说,边评价边简笔画山、路皑皑白雪覆盖了群山,飞鸟躲进巢里,山间小路也因为厚厚的积雪更加人迹罕至。大家齐读前两行

9、这是同学们想到的画面,同样也是诗人柳宗元眼中看到的画面,这幅画面里什么生命也没有吗?你怎么知道只有他一个人呢?贴图(孤舟)

谁来说说三四两行诗的意思?解释倒置为了押韵将雪放在后面

10、默读三四两行诗,你感觉老人的心情如何?这样一位老人为什么要来独自垂钓呢?你猜想一下。

11、老翁真正是出于什么原因在这里独自垂钓,我们无从考证。但是看着画面千山万径,飞鸟绝迹,人迹湮没,读着古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我们却能强烈的感受到老翁所处的环境是非常的恶劣。

老人被这种恶劣的环境吓倒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谁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指名读、齐读

仅仅是老渔翁一个人有这样的精神吗?还有谁?

12、诗其实就是作者的心情,只有读懂诗人的心,才能真正读懂诗。当时柳宗元的心情如何呢,我们来看一看(幻灯片)

13、这个时候,柳宗元是什么样的心情?指板书孤独,是一般的孤独吗?我们来琢磨一下每一行的第一个字,我们连起来就是——(千万孤独)他是借渔翁寒江独钓来表达自己孤独冷清的心情,抒发自己坚强不屈的决心呀!

14、此时你脑海中又浮现出什么画面?我们再用笔记下来。

生汇报,师生评价

14让我们伴着音乐读读全诗,感受一下柳宗元的这种心情

15、让我们看着这幅画面把这首诗再来回味一下。谁会?

16、学古诗,我们不仅可以读之、诵之,还可以歌之舞之。诗歌读的时候是一种韵味,唱的时候又有一番风味,下面我们一起来学唱根据《江雪》谱成的歌曲。第一遍听,第二遍站起来唱

三、布置作业

9.江雪小学生语文教案 篇九

1、在读古诗的过程中读准“雪、灭、独、寒”4个生字的字音,并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4个生字。

2、能跟着录音或老师的范读,字字过目地朗读古诗。能背诵古诗。

3、能根据画面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并能根据图画背诵符合图意的诗句。

4、认识部首“雨字头”。练习描写“雪、灭”2个字。

教学重点难点:

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借助“注释”和“参考译文”大致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老渔翁在寂静、寒冷的江面上孤舟独钓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欣赏“江雪”图,学习“雪、寒”2个生字。

1、出示“江雪”图片,引导学生看图说话。、师:谁能用一二句话介绍一下图上的景象?

2、交流反馈,适时出示生字卡片“雪、寒”。

3、总结,板书古诗题目,学习“雨字头”。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完整。这幅画上画的是:寒冷的冬天到了,大雪不停地下着,江边已积了厚厚的雪。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题目是——板书——江雪写“雪”时,用红色标注“雨字头”,边写边说:第三笔是——横钩;这一点一点的多像——小雨点啊!

师:有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要把这部分用红笔写出来?(不知道的,可以看看书。)

二、欣赏配乐古诗诵读,根据画面和老师的讲解大致了解诗意。

1、播放媒体,学生赏听。

师: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唐朝的诗人柳宗元写的这首古诗,大家要仔细看图,认真听录音。

2、再放媒体,老师讲解一句意思,再出示一句诗句。师:请大家仔细听老师讲解,再看着画,听录音,想想你明白了什么?师:寒冷的冬天到了,大学纷纷扬扬,山上早已不见了小鸟的影子,山里的小路上看不见一个人影。这真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师:在这冰天雪地里,有一个老翁穿着蓑衣,头戴斗笠坐在一条小船上独自一人在江上钓鱼呢——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交流听明白了什么。先自己说说,再同桌交流。

三、指导朗读古诗

1、出示整首古诗,明确学习任务。

2、老师一句一句范读,学生跟读。

四、自由练习朗读,多种形式反馈朗读。

1、自由练读。

2、小组交流读。

3、全班交流读。

4、打擂台背诵古诗。

五、复习巩固认读生字,指导有意识记忆字形。

1、抽读生字

2、交流记字好方法。

六、巩固了解诗意。

1、根据老师讲的内容,背诵相关的诗句。

2、根据画面选择诗句。

七、指导描写“雪、灭”两个字。

板书设计:

江钓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10.《江雪》教案 篇十

江津区石门小学校

江小平

杨炯文

47374031

小学语文教案

《江雪》是西师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首古诗,此诗是唐代柳宗元写的一首五言绝句。仅仅20字就描绘了一幅寄兴高洁、寓意丰富的寒江独钓图。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凄清,孤独的情调和坚强不屈的精神。学习本诗旨在让学生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情操和文学艺术素养。

根据《新课标》中对小学古诗文的要求:“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在教学《江雪》这首诗时,我把理解诗句,感受诗歌丰富的内涵作为教学重点。因为诗人所处的年代十分遥远,学生的情感难以与诗人产生共鸣,所以又把体会诗的情感,感悟诗的意境作为教学的一个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我按“解题——读诗——释意——悟情——吟诗——拓展”这六个环节来展开教学,让学生一步步地理解诗意,一步步地进入诗境,一步步地走近诗人,从而达到“活化古诗”的目的。一.谈诗激趣引课题

1.师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为什么? 2.师生进行古诗接对子的游戏。

(师):朝辞白帝彩云间,(生):。(师):欲 穷 千 里 目,(生):。(师):路人借问遥招手,(生):。

3.师小结:其实古诗不仅简练、含蓄,读起来琅琅上口,有时一首古诗就是一幅壮丽的画卷,有时一首古诗蕴含着一种心情,一段历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柳宗元的一首古诗《江雪》,师生一起工整书写课题,学生以喜爱之情齐读课题。

4.师解题,引题:从课题我们知道古诗描写的是江上雪景,到底是怎样一幅雪景?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古诗。

[设计意图]:这样教学既可以复习学过的古诗,又可以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了学习兴趣,也自然地导入了新课。二.自读识字初感悟

1.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2.检查生字的认识情况。

 请小老师教大家,并提醒大家注意什么?(课件出示带有雪花图案的生字)

 抽学生开火车识字,积累词语:孤独 蓑笠,理解“孤独”,并用它说一句通顺完整的话。看图认识“蓑笠”。(师出示生字卡片) 小组进行玩魔方的识字游戏。

3.抽两生读诗,师生评价,再齐读古诗。(课件出示古诗)

4.读了这首古诗,说说你脑海中的出现了什么画面?你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运用“开火车”、“扔魔方”等游戏来调动学生认字识字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识字,效果既好,又不让学让感觉枯燥,非常适合低年级小学生的特点。

三.解诗品读体意境

1.古诗离我们已久远,有些字词理解起来难,但我们可以借助手中的工具书理解。(学生借助《字词句段篇》中词语注释和字典理解。)

2.师生解诗品读体意境。

学习一、二行。(课件出示一、二行诗句) 理解“径”,用迁移法读懂“千山”、“万径”。

 理解“绝”、“踪”、“灭”,用看图法读懂“鸟飞绝”、“人踪灭”。 用自己的话理解诗意。(学生自由练说,同桌互说,指名说,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 这样的画面,会让你产生什么样的感觉?让学生从中感悟寒冷凄凉的环境(板书:环境 — 寒冷凄凉)

 我们通过怎样的朗读表现出这样的意境?练读,抽读,评读,齐读。学习三、四行。

 理解“孤”、“翁”、“独”,用看图法读懂“孤舟”、“ 蓑笠翁”、“寒江雪”。 用自己的话理解诗意。(学生自由练说,同桌互说,指名说,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 引发思考,感受孤独:其实这位老人就是谁呀?(柳宗元)在这大雪纷飞的天气里,在这人鸟绝迹的江面上,诗人却独自垂钓,此时此刻,难道你们不想走到诗人的身边对他说些什么吗?就没有问题想问问他吗? (预设:“柳宗元真的是在钓鱼吗?真的能钓到鱼吗?那他为何又要独自垂钓呢?此时,他的心情如何呢?他到底想借这首诗抒发自己怎样的情感呢?读诗还要读到诗人的心里去。)生提问,师进行梳理,师可以适当补充生没提到的重要问题。

 解疑:先小组内讨论,课件再出示诗人的生平介绍,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柳宗元此时的心情怎样?(板书: 心情 — 孤独寂寞)3.深入研讨,感受坚强:

 面对这种种迫害,诗人屈服了吗?读读诗,你从哪儿体会到的?  在柳宗元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板书:精神 — 顽强不屈)

 我们通过怎样的朗读表现出这样的意境?(学生练读:想同学所描述的情景,边想边读;看书上的插图,边看边读;听音乐感受诗的意境,边听边读。抽读,评价。范读,指引,强调最后一句的朗读。再齐读,直到读出诗的意境。)

4.课件出示画面,配乐朗读全诗。(强调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诗的意境。)5.抽生背诵。提问:你为什么这么快地能把它背下来?(1、理解了它的意思就会背了;

2、看着图慢慢地就会背了;

3、读熟了就会背了。

4、先背每句诗的第一个字,再连起来背。看来这是背诵古诗比较好的几种方法。

[设计意图]: 食物的味道需咀嚼后才能知道,食物的营养要吃下去才能吸收,所以,教学古诗要让学生咬文嚼字,反复吟诵。只有反复吟诵,那文句,那意境,才会萦于心头,如发于己心,如出于己口.带着理解地读、溶入感情地读、想着画面地读更让学生读得声情并茂。正是在学生的高声长歌或低吟浅唱中,诗人那“虽陷绝境而不悔其执着之心,虽历冰雪而不改其高洁之志”的高贵品质就驻入学生的内心,真正做到让学生在读中解其意,在读中悟其神,在读中品其味。

四.拓展阅读强积累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优秀诗文还有很多。请同学们从他的作品中再找一二首自己喜欢的诗,通过你的朗读来推荐给大家,如果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并且把它背诵出来。老师建议大家把最灿烂的笑容和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你,还要奖励你一次带着大家一起学习这首古诗的机会。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让学生把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课内外结合起来,把学生引向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激发了学生继续学习诗文的热情。

五.记字导写巧评价

1.刚才我们和生字娃娃交了朋友,现在生字娃娃要你们记住它们的模样,再次读一读要求会写的生字,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2.交流记字方法,师点拨评价。

3.指导书写:先观察什么结构的字最多?这些结构相同的字,又有什么区别?选一个学生最难写的字指导观察,并范写。

4.生练习,师巡视,展示,评选“小小书法家”,奖励:光荣地为同学签上自己的大名。

[设计意图]:写字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擅长记忆,而往往忽视书写,特别不善于观察,导致书写质量不高。因此,把观察作为写字教学的一个训练重点,让学生在观察中明白一些写字技巧,在老师的范写中感受书写的魅力,在评选中激发写字热情,通过多种手段提高书写质量。

上一篇: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书创作大赛策划书下一篇:面试技巧:“招聘也得平等待人”HR面试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