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教学解读

2024-08-04

《背影》教学解读(通用10篇)

1.《背影》教学解读 篇一

《背影》是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记叙的是多年前作者之父在浦口车站送其乘火车北上念书的情景。在上本课的时候,当笔者刚把“它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说完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背影》结构太简单,简直就是平铺直叙,事件也平淡,男儿有泪不轻弹,文中的几次流泪有些做作,让人不能自然接受,算不上什么‘脍炙人口’。”我愕然了……那些眼泪是假的吗?文章真的太平淡了吗?难道只有父亲对儿子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才能感动儿子和读者吗?看来仅仅局限于对文章做逐段的讲解,就眼泪讲“眼泪”,就背影讲“背影”,难以让学生真正从情感上接受文本。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抹平时代的鸿沟,应如何着手呢?面对教学中出现的困惑,掩卷沉思,笔者认为,关键在如下两方面。

一、深悟写作背景

“父爱”这一经久不衰的话题不知有多少人挥笔高赞,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中的“父爱”略转笔锋,给读者呈现的是特定环境下的父爱,读者不妨先想想这个“特定的环境”。“雪中送炭”这个“雪”就是所送来的碳的特殊环境,也可以说是送得及时。没有雪。碳的意义便会顿失价值,也不会让饥寒交迫的接受者倍加感恩。仅此一例,我们可以举一反三,明确写作背景对文学作品的重要意义。社会的变乱,人生的沉浮,政治的倾轧斗争,外族入侵的民族灾难……这些都可以通过作家的独特体验而交汇为某种特定的人生意义。《背影》一文中的“父亲”是身处逆境中的“父亲”。19冬,“我”的祖母去世,原任徐州烟草公卖局长的父亲朱红钧也被解职,家庭遭到双重打击,家境到了日暮穷途的境地。这在文中也有交代,一定要抓住这个关键,“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的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那么,造成家庭惨境的原因是什么呢?

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之下,派系林立,战争不断,广大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背景下。作为一个没有地位的小资产阶级家庭,发生这样的不幸就理所当然了。理解了这个大背景,手中也就有了一把金钥匙,对文本的理解就能走入更深的一层,而不是停留在表层的浅薄的父爱之中。其实,《背影》并不是单纯地写父亲对“我”的关心,我对父亲的逐渐理解是全面吃透文本的重要之处,也就是几次所提到的眼泪,“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也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人常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我”的一次又一次的眼泪能紧密联系背景,读者就再也不会认为这眼泪的做作。散文是作者灵感的物化,是作者情感的涌溢,是思维灵动之际的产物。整个文章里还蕴涵着一种淡淡的哀愁,作者的.心情是哀愁的,这种哀愁,也加深了读者对父子情深的理解,因为父亲老境“颓唐”。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父亲在家境惨淡、祖母去世、奔走谋职之时,还不辞辛苦、不怕麻烦送儿子上北京,还艰难难地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而且反复叮咛一路小心,而儿子认为这是多余。八年后的朱自清才深刻理解父爱之心,并有追悔之意,这从作者写作《背影》的心理状态人手,自1917年与父亲在车站分别到1925年阅读父亲的来信,这八年里朱自清已为人父,人生阅历也更丰富。文章里作者反复追悔的自白,体现了朱自清对父亲的深刻理解。因此笔者认为《背影》并不停留在别离之情的叙写上,作者是在让长期郁积心头的对父亲的太沉太重的情感得以释放或偿还。在教学中,教师一般只注重对文本进行细读。逐字逐段逐个细节进行分析。缺乏对文本写作背景、作家写作心态的研究。笔者认为。这样对散文的理解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自然会有疑问。

二、写作的缘由

一篇文章的写作起因对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文本也是至关重要的。文中最后作者写到“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父亲的一封“老境颓唐”内容的信,使“我”泪光闪闪,喟然长叹。父亲在失业、丧母、家破、年事渐高的人生窘境中,在他生命中不寻常的岁月里,却给予“我”一如既往的爱和关怀,因此思父之情溢满脑际,一篇情深意切的“背影”便呈现在读者面前。正如吴晗同志所说:《背影》虽然只有1500字,却历经传诵,有感人至深的力量。本来。在文学作品中父子之情更是难以表现的。因为感情是抽象的事物,父子之情更是感情中比较含蓄的一类。父亲对儿子的体贴一般比较深沉,常常在不言之中,表现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事物上,这些温情,作为儿子往往体会不够深。但作者毕竟是高超的散文名家,驾驭语言的能力自不待言,更用他那发自内心深处的挚情,用他那纯熟的散文艺术技巧。用他那“豪华落尽见真情”的语言,给我们充分地揭示了感人至深的父子深情,那些平常的举动便具有了不平常的意义。

明白了以上所述,读者会领悟《背影》的分量之所在:再加上作者的纯熟的散文写作技巧,一篇平中见巧、普中蕴情的散文《背影》将会永远散发着迷人的魅力,读者的诸多疑问便会消失,可见学习一篇文章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抓住关键,细加研读品味,大家的文章就是别具一番滋味,经典之作无愧之称。

2.《背影》教学解读 篇二

一、父子失和

在写作《背影》之前, 朱自清和他的父亲长期处于失和状态。这一方面源于朱家由于家境衰败而产生的种种家庭矛盾, 更源于“五四”时期新青年与旧伦理之间的时代性冲突。1920年朱自清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回到南方任教, 父子失和就由先前两代人的精神隔膜转而为公开性的矛盾冲突。其代表事例就是诸多论家常常提及的朱自清扬州辞职事件。1921年朱自清本着节省费用, 缓解家庭矛盾的良好愿望, 从杭州转回扬州省立八中任教务主任。但父亲朱鸿钧 (1869—1945) 却直接“代领”了朱自清任教的全部薪水。这种专制家长的作法使早已接受了“五四”自由平等思想的朱自清十分反感和不满, 他愤然辞掉扬州的教职, 转而到宁波、温州等地执教。父子失和至此公开。1921年冬天, 朱自清更是接出妻小, 在杭州安置了属于自己的小家庭。这无疑使自认对儿子有绝对权威的父亲认定:儿子从根本上抛弃了自己和这个大家庭, 恼怒之余越发不肯原谅朱自清。

1922年暑假, 性情敦厚的朱自清主动想缓解和父亲的矛盾, 带着妻儿回到扬州。但父亲朱鸿钧先是不准朱自清一家进家门, 后经家人的劝说虽然有所让步, 却始终不肯理睬朱自清。朱自清在家感到很没趣, 住了几天便悻悻离去, 这不免又加重了与父亲的隔阂。这以后父子之间的裂隙越来越大, 至1923年暑期仍未好转。朱自清在给其好友俞平伯的信中写道:“暑假在家中, 和种种铁颜的事实接触之后, 更觉颓废下去, 于是便决定了我的刹那主义。”

1924年, 朱自清以妻子武仲谦为原型, 写了小说《笑的历史》, 对家中的不堪做了种种暴露。小说发表后, 父亲大为不满, 父子矛盾进一步加深。总的说来, 在《背影》创作之前, 在现实生活中, 朱自清和父亲之间的失和是长时间的, 时代冲突通过家庭矛盾的形式越积越深。

二、美的发现

美的发现就是审美对象的发现, 即审美。

一般的解读分析, 都是把朱自清读父亲来信时的感动看作是《背影》创作的缘由。“他写了一封信给我, 信中说道, ‘我身体平安, 惟膀子疼痛厉害, 举箸提笔, 诸多不便, 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从创作的角度说, 诚然如此, 因为一般的读者也能够从上述话语中读出一种无尽的痛感。但痛感也罢, 感动也罢, 这种生命情感的显性状态, 却仅仅是审美关系借以成立的一个条件, 虽然它应该是最重要的主体条件。而在审美关系的另一方面, 也就是审美需要发现“形式”。这正如苏珊·朗格在其《艺术问题》中所说:“在我看来, 它 (艺术) 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一种表现形式———一种诉诸视觉、听觉, 甚至诉诸想象的知觉形式, 一种能够将人类情感的本质清晰地呈现出来的形式。”正因为有这种感性形式的存在, 它对应并同构了我们主体的精神愿望, 我们才能在这种感性形式上发现美, 也才能够称其为审美对象。一旦这种凝聚并同构了我们主体精神愿望的美的对象被发现, 我们才能在我们发现的审美对象上爆发出巨大的审美情感能量, 由此也才能够将主体的审美情怀交由得心应手的艺术式样去表现它。

那么, 作品《背影》的审美对象究竟是什么, 是什么样的审美冲动触动了作者的创作?这里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在晶莹的泪光中, 又看见那肥胖的, 青布棉袍, 黑布马褂的背影”。这里的“又”, 不是经过作者艺术知性处理的“又”, 而是朱自清由于对父爱的痛感心理联想到的, 记忆深处的美的形式对象的发现。在这个审美过程中, 作为审美对象的“背影”恰好凝聚并同构了对于父亲“终于忘却我的不好, 只是惦记着我, 惦记着我的儿子”的现实感动, 凝聚并同构着父爱将会逝去的无尽的泪水。因此我们说, 在审美对象“背影”确定无疑的情形中, 审美情怀才是《背影》创作的根本动因。

有了对《背影》审美对象的正确解读, 审美冲动 (美感) 才可以借一定的艺术样式加以宣泄, 由此可知, 《背影》一文, 正是通过对“背影”形象的充分刻画, 抒发了作者对父爱情怀的强烈冲动。于是我们看到, 在文本第5节, “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显出努力的样子”成为审美对象再现的主体内容。而文本第3节, 父亲的“再三嘱咐”、“终于不放心”、“颇踌躇了一会”等等细节虽然从文本成形的艺术构思角度说是一种过程性的铺垫, 但从审美角度讲, 它们也同文本第5节审美对象的主体再现具有同等的分量。它们共同构成对“背影”形象的完整塑造。正是在这种运用语言艺术充分再现和表现审美对象的过程中, 朱自清作为审美主体对父爱的情感感受才得以充分的抒写。而在心理层面, 创作的过程正是审美情感的宣泄过程。审美对象 (艺术形象) 表现得越充分, 审美情感 (作者的情思) 才越能得到宣泄和抒发。

由此我们也可以简单推论, 有关《背影》语言的写实性风格问题, 起决定作用的, 首先就在于它是围绕“背影”做充分的追忆性再现思维, 从时间维度上扩展抒情, 而不是对审美对象做空间维度的联想性扩展, 虽然它们依然是为再现和表现服务, 为抒情服务。

三、自责的快感

自责和对父亲的理解是《背影》中除却“父爱”的另一部分主要内容, 在文本的第1、2、4、6节都有所体现。它们同“父爱”一样, 都和现实生活中的“父子失和”形成对照;而问题的另一面是, 它们又必然成为与审美对象“背影”同体连生的心理内容。这是因为, 在审美之前父爱被“遮蔽”, 而当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发现了父爱之美, 先前的“遮蔽”就必然成为主体自责和对父亲理解的充分理由。这就如同许多孩子, 先前从来没有热爱过自己的父母, 一当父母之爱以某种方式被警醒和发现之后, 他们痛苦和自责的泪水就会潸然泪下。他们会发现自己先前不仅从来没有尊重过父母, 而且做过无数令父母伤心落泪的往事。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 总觉得说话不大漂亮, 非自己插嘴不可。

近几年来, 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 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 独力支持, 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 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 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

自责与自悔流于笔端。但自责和自悔分明是一种痛感, 我们为何又称之为“快感”呢?这恰是因为, 在《背影》创作之前, 现实生活中的朱自清与父亲的关系长期处于失和的状态。失和即意味着情感的不畅和精神的压抑。当这种由现实长期积累的不畅和压抑一旦通过审美的途径得到释放, 痛苦的自责同时也就意味着宣泄的快感。从审美心理学的层面讲, 释放痛苦也就是宣泄压抑, 让长期积累的负面情感和情绪得以宣泄释放, 这何尝又不是一种精神上的快感。

痛感是实用性的描述, 而快感是审美性的效果。

四、审美过滤

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自然不可同日而语。虽然朱自清从现实生活中发现了父亲善的一面, 并由此通过审美活动用泪水感恩于父爱且自我责备, 但这并不等于现实生活中新青年和旧伦理已经解决了他们之间存在的失和问题。精神层面的理解和谅解不等于现实层面对矛盾的视而不见和对父亲的完全认同, 这是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基本分野。但是, 精神上收获的父爱之美对审美主体的实用立场到底能够产生多大的影响呢?这可能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我们姑且称之为“审美对实用的过滤性作用”。一个是精神层面的终极性体验, 一个是实用层面的矛盾循环, 相互的影响与渗透必将作用于《背影》之前的“父子失和”。于是我们看到朱自清在1928年写的散文《儿女》, 其中对父亲的表述如此意味深长:

去年父亲来信, 问起阿九, 那时阿九还在白马湖呢;信上说, “我没有耽误你, 你也不要耽误他才好。”我为这句话哭了一场;我为什么不像父亲的仁慈?我不该忘记, 父亲怎样待我们来着!

3.《背影》解读之关键 篇三

一、深悟写作背景

“父爱”这一经久不衰的话题不知有多少人挥笔高赞,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中的“父爱”略转笔锋,给读者呈现的是特定环境下的父爱,读者不妨先想想这个“特定的环境”。“雪中送炭”这个“雪”就是所送来的碳的特殊环境,也可以说是送得及时。没有雪。碳的意义便会顿失价值,也不会让饥寒交迫的接受者倍加感恩。仅此一例,我们可以举一反三,明确写作背景对文学作品的重要意义。社会的变乱,人生的沉浮,政治的倾轧斗争,外族入侵的民族灾难……这些都可以通过作家的独特体验而交汇为某种特定的人生意义。《背影》一文中的“父亲”是身处逆境中的“父亲”。1917年冬,“我”的祖母去世,原任徐州烟草公卖局长的父亲朱红钧也被解职,家庭遭到双重打击,家境到了日暮穷途的境地。这在文中也有交代,一定要抓住这个关键,“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的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那么,造成家庭惨境的原因是什么呢?

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之下,派系林立,战争不断,广大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背景下。作为一个没有地位的小资产阶级家庭,发生这样的不幸就理所当然了。理解了这个大背景,手中也就有了一把金钥匙,对文本的理解就能走入更深的一层,而不是停留在表层的浅薄的父爱之中。其实,《背影》并不是单纯地写父亲对“我”的关心,我对父亲的逐渐理解是全面吃透文本的重要之处,也就是几次所提到的眼泪,“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也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人常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我”的一次又一次的眼泪能紧密联系背景,读者就再也不会认为这眼泪的做作。散文是作者灵感的物化,是作者情感的涌溢,是思维灵动之际的产物。整个文章里还蕴涵着一种淡淡的哀愁,作者的心情是哀愁的,这种哀愁,也加深了读者对父子情深的理解,因为父亲老境“颓唐”。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父亲在家境惨淡、祖母去世、奔走谋职之时,还不辞辛苦、不怕麻烦送儿子上北京,还艰难难地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而且反复叮咛一路小心,而儿子认为这是多余。八年后的朱自清才深刻理解父爱之心,并有追悔之意,这从作者写作《背影》的心理状态人手,自1917年与父亲在车站分别到1925年阅读父亲的来信,这八年里朱自清已为人父,人生阅历也更丰富。文章里作者反复追悔的自白,体现了朱自清对父亲的深刻理解。因此笔者认为《背影》并不停留在别离之情的叙写上,作者是在让长期郁积心头的对父亲的太沉太重的情感得以释放或偿还。在教学中,教师一般只注重对文本进行细读。逐字逐段逐个细节进行分析。缺乏对文本写作背景、作家写作心态的研究。笔者认为。这样对散文的理解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自然会有疑问。

二、写作的缘由

一篇文章的写作起因对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文本也是至关重要的。文中最后作者写到“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父亲的一封“老境颓唐”内容的信,使“我”泪光闪闪,喟然长叹。父亲在失业、丧母、家破、年事渐高的人生窘境中,在他生命中不寻常的岁月里,却给予“我”一如既往的爱和关怀,因此思父之情溢满脑际,一篇情深意切的“背影”便呈现在读者面前。正如吴晗同志所说:《背影》虽然只有1500字,却历经传诵,有感人至深的力量。本来。在文学作品中父子之情更是难以表现的。因为感情是抽象的事物,父子之情更是感情中比较含蓄的一类。父亲对儿子的体贴一般比较深沉,常常在不言之中,表现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事物上,这些温情,作为儿子往往体会不够深。但作者毕竟是高超的散文名家,驾驭语言的能力自不待言,更用他那发自内心深处的挚情,用他那纯熟的散文艺术技巧。用他那“豪华落尽见真情”的语言,给我们充分地揭示了感人至深的父子深情,那些平常的举动便具有了不平常的意义。

4.对朱自清《背影》多重主题的解读 篇四

一部文学作品往往会有多个主题,即所谓的多元主题倾向,经典作品亦是如此。在中学的语文教材中,不乏有这样多元主题的经典之作。但由于方便教学,增强教学的可操作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都把作品的主题简单地总结概括为一到两个,最多不超过三个,因而在有些时候会对作品的理解造成偏差。针对这种现象,本文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为例,对作品进行了多元主题的分析,主要参考了各文献中关于《背影》主题的理解,对《背影》主题做了一个综合性的归纳。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纠正人们在教学过程中对作品单一化的解读,多角度思考作品主题,还原作品本真。

一、主题之一:爱

人教版的语文书中,编者将《背影》分入主题为“爱”的单元中,课文导读中也点明这是一篇写父爱的文章。其实这里的爱,不仅有父爱,也有子爱。

首先是父爱。一提到《背影》,想必许多人的脑海中都会浮现那个矮矮胖胖的艰难地爬月台的中年男子的身影。朱自清先生对细节的描写甚是入微,以至于这个象征父亲的背影已深深地住进每个人的心中。“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父亲”是一个胖子,再加上年纪大了,爬月台这样的事情自然就显得有些难度了,不过“父亲”还是坚持要去。接下来,朱自清先生便用了文字照相法,把父亲攀爬月台的这个场景用文字细腻地描绘出来,像电影的特写镜头。“蹒跚”、“慢慢”地“探”、“攀”、“缩”、“微倾”一系列精准的动词让父亲“努力的样子”跃然纸上。当父亲买回来橘子,扑扑衣上的尘土,露出心里很轻松的样子时,不禁让人觉得那满满一袋的橘子装的是父亲沉甸甸的爱,红彤彤的,是父亲爱子的赤诚之心。

其次是子爱。文章中作者有四次流泪。第一次是因为家境惨淡,祖母去世而流泪;第二次是望父买橘而留下的感激的泪水;第三次流泪是背影消逝在人群中流露的惜别的眼泪;第四次是读到父亲的家书,潸然而下的百感交加的泪水。作者的四次流泪,是文章的另一条线索脉络,也是作者对父亲之爱的最好体现。亲人之间总是这样,“正面相对时交锋的总是矛盾,爱意深浓时却彼此背过身去”。在写《背影》的那些年里,朱自清父子之间发生了许多恩怨,还曾有过一段时间较长的冷战。1925年,父亲写下了文中的那封家书。朱自清先生读后百感交集,在泪水中完成了《背影》。至此,两人心中的冰山终于融化,言归于好。冷战的解冻,除了朱自清父子逐渐忘却彼此的不是,惦念起对方的好之外,我想还有朱自清先生的成长吧。在长达数年的冷战期间,朱自清先生也由一个血气方刚的少年成长为人父,历经风霜,更懂得了父亲的艰难与不易。对父爱的理解更深刻了,儿子对父亲的爱也就更为复杂而深厚。

二、主题之二:忏悔

细读《背影》,我们可以发现里面有三个重要的角色:过去少不更事的“我”、年长的父亲和现在年事稍长的“我”。而隐藏着的现在的“我”事实上是作品中最重要的角色。作品的故事是通过现在的“我”的叙述而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读者跟随着现在的“我”的视角去重新审视、体会这一事件。因此我们会看到文章中这样的字眼,“我心里暗笑他的迂”、“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真是太聪明了”是作者对年轻时自己的嘲讽。之所以会这样讲,是因为现在的“我”正是处于过去的“我”与父亲之间的位置。也许作者当时并没有饱经风霜,所经历的也没有父亲的`多与曲折,但此刻的“我”已经以一个孩子父亲的身份出现,再也不是那个年轻的莽撞的小伙子了。“我”开始了解处世的不易,明白了个人在世界中的渺小,努力在命运中的无奈。“我”开始理解父亲老境的颓唐,也不再嘲笑父亲的迂,而是反过来嘲笑自己,为自己当年的幼稚无知感到可笑与深深地忏悔。文章中表现类似忏悔、愧疚的地方还有几处,虽然语句不多,但还是可以看出作者的忏悔、愧疚之情。作者的这种惭愧与由此产生的对父亲的认同甚至仰视、崇拜,是作者逐步告别昨日的“我”而走向父亲的一个标志。

三、主题之三:怀念

这篇描写父爱的温暖文章写在父子冷战时期,从1915年朱自清父亲包办朱自清的婚姻,父子生隙,到1922年父子间真正的冷战,再到1925年父亲写信给儿子。时间磨光了所有锐气,卸下了父子身上的利刺。待到时间洗尽铅华,父亲写下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时,那些矛盾、不和都已不再重要。两个人血脉里流动的亲情,是无论如何也不可分割的吧。既然是彼此挚爱的亲人,为何还要再互相伤害呢。朱自清先生在《关于散文写作——答编者问》中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背影》所写的不仅仅是父亲深厚的爱,还有“我”对父亲的回忆与怀念。

四、主题之四:哀怨

《背影》开篇便交待背景:正是父亲的差使交卸,家里祸不单行的日子。变卖典质只够偿还亏空,丧事还要借钱才能操办。父亲虽然镇定地劝“我”“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但是路在何方?结尾写“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这是很内敛而有深味的文字。父亲曾经“少年”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绝非庸碌之辈;而“我”,北京大学毕业,受了中国最好的教育。但何至于均“东奔西走”之后,家境还是“一日不如一日”了呢?如果民众靠智慧和诚实艰辛的劳动都换不来幸福美满生活的话,那就不是个人问题,而是社会问题了。文章的写作年代是在1925年10月,当时的中国,正是军阀混战之日,北洋军阀各霸一方,他们在日、英、法、美等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互相争夺地盘,国家战祸连年,经济破坏,生灵涂炭,广大人民群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虽然看似作者只描绘自己一家的情况,但实际却是当时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人们哀,哀社会给人们造成的不幸;人们怨,怨给人们造成不幸的社会。人们无力改变现实,进而转变成对所遭遇的不幸的哀怨。这样的哀怨,是人们对黑暗时世的不满和消极的无力的反抗。

5.《背影》教学反思 篇五

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执教者从各个方面进行精心准备。其中,如何选好角度分析课文,是语文老师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以其感情真挚自然见长。“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哪些角度易于学生领悟文中渗透的父慈子孝的真情呢?笔者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浅谈看法。

(一)抓住背影

文章的标题是“背影”,父亲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是背影,背影在文中多次出现,可以视作贯穿文章的主线。“背影的表现角度能集中反映出描写对象的内在精神”(凌焕新),分析课文时,抓住背影,也就抓住了理解本文的关键。多年来,大家都喜欢从这一角度入手来解读课文,笔者不作赘述。

(二)分析流泪

古人云:“男儿有泪不轻弹”,可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文中竟然出现四次流泪,是什么原因使得堂堂男儿的朱自清先生数次泪流满面呢?从这一角度引导学生把握课文,易引起学生兴趣,使学生带着疑问开始对文本的解读。第一次流泪出现于课文第二节,“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的流下眼泪。”父亲赋闲,家道衰落,“满院狼藉”的景象引起作者的感伤,再加上失去亲人的伤痛,百感交集,“不禁簌簌的流下眼泪”。

当作者看到父亲为自己买橘子时的艰难身影,流下了第二次眼泪。“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父亲的艰难与父爱的伟大,使得作者的泪“很快地流了下来”。“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分别后,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慢慢混入人群中的父亲,从此又要走上风雨飘摇的人生之路。不难看出,离别的伤感与对父亲的牵挂,是作者第三次流泪的原因。

“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读着父亲的来信,买橘子的蹒跚身影,离别时渐行渐远、混入人群的背影,衣着朴素、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又浮现在作者眼前。泪光晶莹中分明透露出作者对年迈父亲的记挂与惦念。现实生活中,好多人可能并没有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因为这种基于血缘关系之上的感情不是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它蕴含在平凡和琐碎之中,如果不用心去感受的话,很容易被我们忽略掉。作者从埋怨父亲“说话不大漂亮”,并“暗笑他的迂”,到数次泪流满面,可以看出,在不断反省中作者体悟到了父爱的珍贵,并接受了这珍贵的爱,将其倾诉于笔端,我们今天才读到了这感人至深的文字。从四次流泪入手来解读课文,抓住了文章的感情线索,便于学生更好地体会字里行间渗透的父子真情。

(三)对比服装

“衣服是人的第一生存环境”,从着装可以看出一个人对自我的关心程度。父亲穿着很朴素,“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布料廉价,颜色普通。祖母去世,父亲赋闲,在这祸不单行的日子,就连给脚夫的小费,父亲也要讲价,家境惨淡可见一斑。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外出读书的朱自清先生,穿的是皮大衣,父亲为儿子做的是紫毛大衣,很贵重,也很时髦。通过父子服装的对比,不言自明:父亲对儿子的关爱远远胜过自己。从父子服装对比这一角度来分析课文,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6.《背影》教学目标 篇六

知识目标:

1.掌握下列加点字的音、形:

奔丧 狼藉 妥帖 踌躇 蹒跚 颓唐 琐屑 晶莹 ..........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

狼藉 簌簌 变卖典质 惨淡 赋闲 迂腐 蹒跚 颓唐 触目伤怀 不能自已 情郁于中 琐屑 祸不单行 天无绝人之路 东奔西走 交卸 大去之期 2.散文的材料与中心关系:

中心思想指作者通过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对生活的主要看法。材料是作家按照中心思想从纷繁的生活中选择加工而成的素材。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是为了表现中心思想服务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是统率材料的。

3.表现事物的角度:

表现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可以正面写,也可以侧面写;可以写全貌,也可以写结局。写文章时要根据写作意图的不同选择一个最佳角度。新颖独特的角度往往会受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4.记叙文的写作顺序:

按照时间顺序、事件发展的顺序或者空间方位的变化顺序安排材料的叙述方法叫做顺序;将事件的结局或者重要片断提在前边,然后再从头叙述的叙述方法叫做倒叙;在叙述过程中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叫做插叙。能力目标:

1. 了解本文的写作缘由,感受文章的情感氛围。

2. 抓住文章描写的重点,分析“背影”在表现父子情深上的作用。

3. 清楚、连贯地朗读课文,品味包含深情的人物语言,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分析文章怎样运用朴实无华、简洁洗练的语言展现人物的精神境界。情感目标:

7.《背影》教学片段案例分析 篇七

师:父亲过铁道买橘一段, 是《背影》中的经典段落、文笔精华, 曾让无数读者感动不已。可怜天下父母心, 同学们能联想到与作者相似的经历和感受, 品味其中蕴含的父子深情吗?

生1:文中父亲说:“我走了, 到那边来信!”这让我想起每次离家返校, 妈妈总要叮嘱我到校后给家里打个电话。文中父亲一定是担心儿子的旅途安全, 要儿子写信报平安。

生2:这一段结尾“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 再找不着了, 我便进来坐下, 我的眼泪又来了”, 我就想到初一新生军训报名时, 爸妈帮我安排好之后, 我就送他们出校门。看着爸妈上车回家, 我就禁不住流下了眼泪。我感到作者的内心舍不得父亲离去, 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失, 有一种离别的伤感。

生3:文中的父亲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 不要走动。”父亲是怕儿子路上口渴, 橘子解渴又方便, 所以父亲费了很多麻烦, “穿过铁道”, “爬上那边月台”, 为儿子去买。我的爸妈也总是为我想得很多、很细, 也是不怕麻烦。

师:作者是如何具体表现父亲为儿子不怕麻烦的呢?

生3:作者主要通过动作描写来表现的。

师:那就请你给同学们读一读这段文字, 用语气突出动作的描写;其他同学圈出描写动作的词语, 加以品味。

(生3朗读文段, 其他学生圈画描写动作的词语。)

师:读得有感情, 能用语气突出动作描写。现在请同学们来品味描写动作的词语。

生1:“蹒跚”一词说明父亲年事已高, 加上身体较胖, 他却坚持“穿过铁道”, “爬上那边月台”, 为儿子买橘子, 实在是爱子情深。

生2:“攀”是写手的动作, “缩”是写脚的动作, “倾”是写身体的动作, 这三个动词说明父亲爬月台已很艰难, 要用全副力气。我觉得这简直是一个伟大的父亲。

……

师:朱自清先生连用一系列描写动作的词语, 细腻而又简练地写出了父亲爬月台的整个过程, 请同学们齐读这一部分, 体会其中饱含的深情。

师:现在请同学们继续联想与作者相似的经历和感受, 品味其中父子深情。

生1:通过文中父亲的语言, 我发现父亲对儿子总有太多的不放心, 与我的爸妈一样, 每当我要离家, 总是千叮咛、万嘱咐。“你就在此地, 不要走动”, 这是怕买橘子回来找不到儿子, 怕儿子有什么闪失;“到那边来信”, 这是担心儿子旅途的平安;“进去吧, 里边没人”, 这是细心的关照, 还是不放心。

师:你真是太细心了!处处不放心, 父亲的爱真是无微不至!

生2:我还发现一个细节:“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我从“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感到, 父亲总是给儿子最好的东西。我的爸妈也总是给我最好的。

师:能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吗?

生2:我的爸妈长年在外打工, 挣钱很不容易。去年过年爸爸给我买的是安踏牌的羽绒服, 570元!在挑选的时候, 我自己都舍不得, 可爸爸却说:“喜欢就买吧!”再看看爸妈身上的衣服, 都是很便宜的。我真应该更懂事些!

师:你举的例子, 虽然平常, 但真实感人。还有类似的例子吗?

生2:我上初中报名那天中午, 跟爸爸到小饭店吃饭。父亲由于急着有事, 就只要了一份青椒炒肉丝。“到城里好好读书, ”父亲一边吃饭一边对我说, “该用钱的地方你也不要太节约, 只要你争气读书, 我们就是再苦再累也没什么。”说着, 不时地把自己筷子下的肉丝推向我这边。我禁不住眼泪盈眶了。

师:你真懂得品味父爱!

师:说到此处, 同学们能再联系作者的家庭背景, 体会买橘过程中蕴藏的父子深情吗?。

生1:当时家中“祸不单行”, “祖母死了, 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 父亲“变卖典质, 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 “家中光景很是惨淡”, 在这样的情况下父亲还不忘为儿子买橘子, 这就更令人感动了。文中说:“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一定是感动的泪, 是特定情境下情不自禁地泪。

(投影:朱自清弟弟朱国华谈《背影》写作背景的相关内容。)

师:是呀, 在这种特定家境下, 父亲买橘的背影便凝聚了感人至深的力量。

师:同学们有过在某种不好的家庭境况下, 感受别样关爱的经历吗?

生1:去年我家养鱼, 由于年底上市价格低, 亏得一塌糊涂, 折了很多本钱。我知道妈妈躲在一边悄悄哭了好几回, 但爸妈没有丝毫的节省, 还照样给我买了过年的全部新衣。现在想来, 我才真正体会到他们的不易, 感受到爸妈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

生2:2007年, 我家特别不顺, 我的成绩总是很不理想, 爷爷生了重病, 爸爸开店又赔了钱。为了生活, 他们都很累。有好几次, 妈妈为我打毛线衣的时候都打着瞌睡。虽然这样, 爸妈对我却更加关爱。每天回家我都能吃到可口的饭菜, 妈妈总是不断地给我夹菜。爸爸还是坚持每天接送我上学。现在想来, 我总觉得对不住自己的爸妈。

……

师:看来, 你们都是懂事的好学生!

师:同学们课外阅读的作品中, 有没有类似文中父亲的形象?

生1:我读过舒乙的《父子情》, 文中写到这样一个情节:有一次, 作者要去东北出差, 临行前向父亲告别。父亲很关切地问:“车票带了吗?”作者说:“带好了。”父亲说:“拿给我瞧瞧!”直到作者从口袋里掏出车票, 父亲才放心。这与朱自清先生的父亲一样, 爱心备至, 细致入微。

生2:我读过一篇文章, 题目是《五星级父亲》, 这篇文章刻画了两位平凡而伟大的父亲形象。他们在不同的时候, 送女儿到不同的大学报到, 回去时一个错过了车, 一个错过了船。都是舍不得住旅馆而露宿街头, 却都告诉女儿说, 住在旅馆里, 条件像五星级宾馆一样。这善意的谎言里, 都是对女儿满满的疼爱与关怀。黎明的露水打湿了他们的衣衫, 却打不湿他们心中对女儿那份五星级的爱。

(全班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

……

师:通过交流, 大家对父爱有了丰富而深刻的感受。刚才老师说过, “可怜天下父母心”, 现在, 同学们能谈谈对“父母心”的理解吗?

生1:父母心就是永远装着子女的心。为了子女, 他们想方设法, 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 不图回报。

生2:父母心是担心儿女饥饿冷暖、想着儿女喜怒哀乐的赤诚之心。他们用自己的心温暖着儿女, 燃尽生命之火, 就是为了照亮儿女的前程。

生3:我觉得天下父母心都是一样的, 就是那样简单——永远把儿女放在首位, 一心为儿女着想, 无微不至;因为, 儿女就是他们的一切。

……

[案例分析]

朱自清先生《背影》中的这段文字, 语言朴素, 而情感深沉, 堪称文笔精华。教学中, 不少老师总是让学生分析选段如何描写父亲, 探究作者两次流泪的原因, 试图以此引导学生理解父子深情, 但总是效果不佳, 有些学生甚至觉得文中父亲的行为滑稽可笑。总结原因, 主要是没有充分唤醒、调动学生沉睡的经验, 学生缺乏以心换心的体悟过程。

片段案例中分四个步骤,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第一步, 引导学生联想与作者相似的经历与感受, 与作者展开心灵的对话;第二步, 引导学生联想某种不好家庭境况下感受过的别样关爱, 使体会走向深刻。以上两步着意引导学生触发沉睡的生活经验。第三步, 引导学生回想课外阅读的作品中类似文中父亲的形象, 触发储备的知识经验, 使体会扩展、丰富;第四步, 引导学生诠释“父母心”的内涵, 促进学生切己体会, 并尽可能使各个层面对话中的各种感受, 在每个学生的内心得以整合、丰厚和深化。

叶圣陶先生说:“读书贵有新得, 作文贵有新味, 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觉到与平日所读过的书中某处有关系, 是触发;觉到与自己的生活有交涉、获得一种印证, 是触发”。 (夏丏尊叶圣陶著《文心》第88页, 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版) 任何读物都是作者在某些方面经验的表述, 诉诸于文字, 抒发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而读者“任何新的理解都不是凭空而来的, 是从主体的某种理解状态开始的。” (王尚文著《语文教学对话论》第57页,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这里的“某种理解状态”, 哲学解释学称之为“前理解”, 接受美学称之为“期待视野”, 主要包括生活经验、知识经验等。“换我心, 为你心, 始知相忆深。”阅读就是读者经验和作者经验, 通过碰撞、相印、遇合而进行的汇兑, 是文本意义的建构和读者体验的生成。读者的经验愈多, 汇兑作者的经验就愈多, 阅读的体验就愈深。在此过程中, 情感便被唤醒, 且会变得更加丰盈、更加深刻。因而, 阅读教学中, 要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触发并充分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 在与文本、与老师、与同学深入展开心灵对话的过程中, 生成丰富的阅读体验。片段案例中, 学生之所以生成了丰富的体验, 就在于触发了沉睡的经验。

8.背影教学设想 篇八

《背影》是初中课本的经典篇目,感动影响了几代人。现在选编在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本单元课文都是叙事性作品,写的都是普通人。通过本单元阅读教学,感受课文所表现的形形色色的“爱”,从而陶冶自己美的情操。熟读课文,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通过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体会语句所表达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反复阅读体会真挚情感,合作探究质朴的语言魅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领会本文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亲情,使学生理解父母,孝敬父母

教学重点: 对父亲背影的描写的效果与作用,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情

难点: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感受父爱

(教学要点:

1、朗读训练

2、词语训练

3、初步理解文章的内容与结构

4、体会质朴语言)由人物描写的方法引入,本文虽然也有这些塑造人物方法,却把重点锁定在一个特定的瞬间的一个特定的形象——背影,那么这是一个怎样的背影,为什么是作者最不能忘记的?

介绍作者,了解这篇文章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当时家境已大不如从前,父亲差事交卸,而家中又发生一系列变故,祖母去世,二哥上学。父亲设法变卖家产,又借了些高利贷„„办完丧事,父亲要前往南京谋生,朱自清要回北大,因而通行至南京。《背影》记载的便是他们在浦口车站分别时的情景。两年多了,他和父亲都未相见,后来他收到一封父亲的来信,篇末写到“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自述:“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得父亲来信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市《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了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

通过预习,学生已将生字词标注在小黑板上,音形义用符号标注清楚。预计情况: 交卸xiè 奔丧sāng 橘子jú 晶莹yīng 琐屑suǒxiè 栅栏zhà 差使chāi 照看kān 颓唐tui拭shi 簌簌SuSu 狼藉 惨淡 勾留 变卖典质 触目伤怀 介绍背景之后听范读,使学生整体把握这篇散文所表现的感情: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感念。指名朗读,把握文章线索脉络。本文几次写到背影,分别是怎样的怎样的背影?“背影”在文中共出现四次,找出相应的文字段落,本文的线索便清晰可见:开篇点题难忘的背影——买橘子攀爬月台的背影——离别时的背影——泪光中的背影。其中,作者实际真正见到的背影是第二次和第三次,重点是第二次的背影,这背影凝聚了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同学们还能在文中其它段落找到一些语句或词语同样表现父爱:家境破落反来安慰“我”,再三嘱咐茶房,最终决定亲自去送,拣座位,买橘子,走出几步又回头等等。品读第六段细致刻画的背影,一位慈父的形象便定格放大,凝聚作者对父爱的独特发现和深刻体认。鼓励学生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背影的?说说为什么写得这样详细?可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预设情况:黑色衣着是压抑与凝重,与家中失去亲人有关。父亲走路的姿势是蹒跚的,这样的姿势要过铁道,爬月台一定是令人担心的。爬月台的动词有:攀、缩、倾。因为无物可抓,用手按住地面,然后用力支撑起身体,这需要力量,而父亲上了年纪,这一攀多么让儿子揪心啊;“缩”说明脚无处可蹬,是悬空的,这样,全身的力量就全在手上了;他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个“倾”字写出了“父亲”艰难努力的样子。学生复述这一过程,深入体会深切的父爱。这一处描写只写攀爬的起始动作,不再写下去,在强光聚焦中,成了形象的定格。父亲的慈爱和迂执,艰难和努力,困顿和挣扎,都凝聚在这一点上;父子之间分离时深沉的爱也倾注在这一点上。“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感情的强烈表现将这个背影烘托得格外感人。

这一课时的教学难点是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也是整体把握后进行精彩片段赏析,由面到点,突出重点难点。总结背影,引导学生得到这样的启示:写人记事,应该选择最动情的一件事,写最动情的一件事又要突出最动情的瞬间。

作业准备下节课的课前活动,说说最难忘的一件事,生动刻画最动情的细节。积累与练习的第二题,找出关键性语句并说说表达作用,难度不大,可以留做课后练习。

第二课时

提醒感恩

(教学要点:

1、理解关键词语,把握感情

2、体会反思

3、拓展阅读)在课前活动这个环节中,表现亲情的细节或是瞬间。不做高难度要求。

检查练习二的完成情况。本题指导学生在阅读中要注意关键性语句,引导学生识别关键性语句,体会关键性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第六段是本文的重点段落,体会其中的关键语句,有助于学生深入体会其中的父子情深。在七年级时学生有做批注的阅读习惯,这个环节是循序渐进了。“我买几个橘子去。”是这个片段的摘要;“我本来是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这一处说明父亲觉得能为儿子尽心尽力才舒心……

承接第一课时的“背影”,把作者“流泪”作为突破口,感同身受,体会深沉的父爱,懂得感恩。前一回把父亲的背影仔细描写:黑色的衣着,蹒跚的步履,穿过铁道,攀爬月台,都依照当时眼见的写出来。在眼见这个背影的时候,作者一定想到不肯让自己去,仍旧是把自己当小孩看待,这和以前的不放心让茶房送,定要亲自来送,以及后来照看行李,和脚夫讲价,再次嘱托茶房等等是一贯的,中间含蓄一股爱惜儿子的深情。现在父亲情愿为儿子买橘子情愿在铁道两边爬上爬下,做一种几乎不能胜任的工作,作者除了感激再也无话可说啊!

后一回背影只是“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这一个消失在人群里头的背影,是爱惜儿子无微不至的背影,是叮咛再三舍不得儿子分别的背影。现在,这“背影”正渐行渐远„„做儿子的想到这里,自然涌起莫名其妙的情绪,也说不清是悲酸还是惆怅。

如果有学生能说出这不言的泪水中,不做过多的心理表白,更是本文剪裁的高妙之处,自然最好;如果没有,教师也不必深入牵强讲解。

结尾一段再次落泪。想想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篇文章的?可以想见,两年后,他读着父亲的信,想起父亲待他的诸多好处,想起浦口送别的情景,特别是攀爬月台黑布马褂的背影,不禁含泪写下这篇文章。

学生再次默读课文,再次体会父亲形象。父亲性格中有刚强的一面,面对灾难仍安慰“我”:“事以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而在浦口送行,则更多地表现他慈爱的一面。看看父亲爱子的行为方式,能为孩子尽心尽力,心里就会感到满足,舒心。中国的慈父总是甘为孺子牛,自己能省则省,最好的东西让儿子享受。(文中父亲一身布衣,儿子的是紫毛大衣。)

“背影”,这为了儿子而勉为其难的形象,正是中国慈父形象的定格。

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能否在文中父亲的身上,看到自己父母的影子?而在“聪明”的“我”的身上,可否能看到自以为是的“自己”?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的看法,说出自己最想对父母说的心里话,讨论如何做个“百善孝为先”的好孩子。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希望同学们能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理解他们的舐犊深情,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孝敬父母,做好自己。

作业是以亲情为主题,完成一篇作文,题目自拟。要求是记叙难忘的事,描写刻画最动情的细节。

9.《背影》教学反思 篇九

宁武一中 汪凤英

新课改的春风已经吹进了老师们的心田。每一次的课堂教学改进都凝聚了老师们的汗水和心血。同样我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也受到了这股浪潮的冲击。起初在这股浪潮的冲击下,我认为课堂上如果学生不说话、不发言那么这节课就是一节失败的课,一节不成功的课。直到那一节课我明白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深刻含义。

今年9月份,我讲了一节公开课,尽管我做了充分的准备,也预设了许多可能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但是当真正进入课堂后,却与我的预设背道而驰,那就是课堂上发言的同学少之又少。这是一节公开课,我的学生很不给力。所以讲完后我自认为是失败了。不料专家却肯定了我的这堂课。专家说“学生不说话不代表他们没思考。是一种无声的思考。”我分析了其中的原因,由于条件有限,我的学生是第一次去多媒体教室上课,课后我与学生进行了交流,他们被吓坏了,进教室时后面已经坐了很多老师,吓得学生头都不敢抬,这个我在上课的时候就注意到了,当我走到他们跟前的时候,他们的头都低得很低很低,而且他们的眼神告诉我,他们很害怕。当我放了一段视频后学生的情绪才被慢慢调动起来。那段视频很感人,看了后禁不住会流下眼泪。后面的教学环节进行地较顺利。

通过这次公开课的讲授,我明白了课堂的成功与否,不在于学生发言的多与少,而在于他们是否真正地进行了思考。当然该发言的时候还是要大声地说出来,语文离不开语言和文字,我们要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0.《背影》教学解读 篇十

【案例回放】

课题:朱自清《背影》。

这节课我采用整体感知——重点研读——合作探究——拓展延伸这一模式进行教学。

上课伊始, 我引用了《儿子眼中的父亲》一文导入新课, 学生自由朗读文章, 接着用“读了这篇文章, 给你感触最深或是得到的启发是什么”这一问题, 让学生思考。不一会儿, 学生就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这样的导入, 为下文的合作探究创设了气氛。本节课我一共组织了三次合作学习。

第一次合作:学生在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后, 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和个人的感受, 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小组讨论交流, 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整理, 思考问题是否有价值。

(讨论的过程中, 我发现有的学生发言热烈, 你争我抢, 互不相让, 但也有的做沉思状, 一言不发)

下面是各小组提出的问题。

1.作者为什么选择“背影”这个特定的角度?

2.这篇散文突出背影的写法对我们写作有什么启示?

3.文章为什么要以“背影”为题?

4.文章写父亲的背影放在什么样的特定环境中?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5.父亲说:“事已如此, 不必难过,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父亲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6.父亲买橘子那样费劲, 为什么还坚持自己去, 不让儿子去?

7.文章为什么把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写得那么详细?

师:同学们的思维很活跃, 所提的问题很有思考价值。老师发现, 同学们的问题多与“背影”有关, 我们就从“背影”入手分析, 好吗?文章一共写了几次“背影”?文中哪一次背影写得最详细?为什么?这对我们写作有何启示?请大家围绕这些问题, 再看课文, 深入探讨。

学生分小组继续探讨。这是第二次合作学习, 这次讨论依然很热烈, 有的甚至不让别人插话, 有的小组谈论话题偏离主题, 也有相当部分学生在旁边看热闹, 下面是部分学生的回答。

师:文中共写了几次背影?哪次写得最详细?

生:四次, 望父买橘的背影写得最详。

师:哪位同学能找出描写“父亲买橘背影”的句子给我们读一读? (点名学生朗读, 找出后全班齐读)

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背影?

生1:这是一个伟大的背影。

生2:这是一个艰难的背影。

生3:这是一个凝铸着父爱深情的背影。

师:为什么背影凝铸着父亲的深情呢?你能结合词句来具体说说吗?

生3:“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中“蹒跚”表明父亲腿脚不灵便, 还穿过铁道为“我”买橘, 很不容易。

……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 这段描写除了写父亲的动作, 还写了什么?

生:衣着。

师:结合文章的内容, 你能从父亲的衣着上发现什么吗?

生:用了三个“布”字, 说明父亲生活很艰苦。前文说父亲赋闲、变卖典质、还了亏空、借钱办丧事, 都能证明这一点。

……

师:在这种特定的背景下, 父亲还能无微不至地关心着儿子, 就更令人感动了。同学们, 知道作者为什么要把父亲的背影写得这么详细了吗?

生:背影真切地体现了父亲的慈爱、艰难和努力, 是父爱的缩影, 最能突出文章的中心。

师:你总结得很好, 背影浓缩着父爱深情。儿子看了父亲的背影, 有何反应呢?

生: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师:文章写了作者几次流泪?

生:四次。

(接着让学生继续探究四次流泪的不同含义, 学生讨论热烈, 发言积极)

师:“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四次流泪, 是作者真情的流露。这四次流泪, 造成作者感情上的波澜迭起, 一次又一次强烈地撞击着读者的心扉, 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第三次小组合作是在课堂小结时。

师:像其他散文一样, 《背影》也有它明确的线索, 同学们能发现吗?

照例四人小组进入合作态势, 教师来回巡视, 不久学生就停止了讨论。当教师要求把合作结果交流一下的时候, 大家便不约而同地回答:这篇文章是以“背影”为主线贯穿全文的。

【案例反思】

合作学习作为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一种教育理念, 已走进我们的课堂, 也受到许多教师的青睐。一直以来, 我都很重视并践行这一理念。上述案例是我实施合作学习的一个缩影, 其中的三次小组合作, 前两次合作使课堂教学出现了高潮, 第三次合作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经过认真反思, 我认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小组活动中缺乏教师指导

我们这所学校, 是一所城乡结合的学校, 绝大多数学生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 自主学习能力有限, 学习思维缺少条理性, 甚至不少学生有懒惰、依赖心理。在合作活动中, 由于我自己对合作教学技巧的缺乏, 加之实际操作中无章可循, 未能及时参与到小组活动中进行针对性指导。这种缺乏指导性的教学活动无疑会造成小组讨论杂乱无章、活动偏离教学目标、课堂秩序混乱等现象。

2.有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我一贯的做法是先设问题, 宣布讨论, 于是学生便匆忙分组, 七嘴八舌, 热闹非凡, 可仔细一看, 这热闹背后, 学生合作学习是只“作”而不“合”, 学生大多“各自为政”。当我示意结束时, 每小组的代表组内发言有条不紊, 汇报时说的却是:“我认为……”, “我想……”, 而不是“我们小组认为……”。这种合作, 有“形”无“质”, 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3.合作学习中我忽视小组带头人的作用

小组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不能协调发展, 合作就不能深入。

4.忽视合作学习中的“弱势”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 我们常看到优生活跃的身影, 听到他们独特的见解、合理的分析, 俨然成了主角。而后进生总是静静地旁听, 成了配角, 有的甚至完全成了局外人, 处于被动地位。这样, 学生之间并没有进行真正的合作, 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5.合作的论题没有经过精心设计

在语文课中, 有的内容是适合问答的, 有的内容是适合讲授的, 有的是适合朗读的, 有的是适合背诵的。在上述的课例中, 前两次的合作是内容的需要, 符合学生学习实际, 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 也是最刺激学生思维、能激发思维兴奋点之所在, 因而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第三次只要采用问答式即可, 没有合作的必要。

【几点收获】

一、合作的实施需认真思考

语文课小组讨论的目的是什么?哪些问题值得在小组中讨论?什么时候讨论?这都是教师应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知道, 教学内容决定教学形式, 恰当的教学形式将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正因为如此, 以“形式切入”在新课程实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使小组合作这种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悄然流行。只求形式上的热闹、表面上的活跃, 而实际上是在赶时髦, 走形式, 为讨论而讨论, 与新课程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 不一定每个问题都要讨论、合作。

二、独立学习是小组合作的前提

合作学习是在独立自主学习基础上的一种学习方式, 没有独立学习, 合作学习必是无效的或效率不高的。因此, 教师在合作学习之前一定要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学习, 经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 才能有效与组员展开进一步的探究、交流, 最终解决问题。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主要表现在对材料的整体感知和带着问题阅读思考、字词的查阅和书写、作者和背景资料的收集、某个专题的独立思考和书面呈现。没有这个基础, 听和说的交流就是一句空话。所以, 这一阶段必须安排较多时间, 一是要激励、引导、组织学生充分预习。二是在课堂上留足够的时间让每个学生独立自主学习, 主要解决部分学生预习不充分或不预习的问题。上述案例中, 学生两次合作学习的时间都有点少, 仅用了几分钟便开始汇报讨论结果, 所以小组活动就成了几个精英学生的表演, 看不到全体学生能力得到培养。

三、教师的参与是合作学习的保证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平等中的首席, 应真正发挥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当学生对合作学习的任务还不清楚时, 教师要立即说明;当发现个别学生不能认真参与交流, 做与合作学习无关的事情, 或个别小组交流不认真时, 教师都要及时地加以引导, 提出明确的要求, 确保合作学习能够顺利开展。在合作学习中, 教师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激励者。上述案例中, 学生在讨论哪些词用得生动准确时, 有的学生只是简单地说出某个词用得好的浅层次认识, 而忽略深层独特性的探究。发现这一点后, 教师应随即引导小组成员往深层探究, 说出用词生动的理由, 更增进了学生对父子深情的理解。这样, 教师深入到小组, 倾听大家发言, 适时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小组合作精神是合作学习的关键

现在的孩子, 由于家庭、社会等原因, 他们不愿与人合作, 这恰恰是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经常忽视的。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品质, 不会倾听, 不善讨论, 合作学习也就无从谈起。因此, 在组织合作学习时, 教师要强调学生学会自我反省。在充分表达自己意见和观点的基础上, 养成自我反省的习惯。要训练和教会学生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 如何把别人的意见归纳起来, 怎样在别人意见的启发下完善和发展自己的观点, 怎样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怎样大胆地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 鼓励学生开展争论和辩论, 并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等。学生只要建立了这种意识, 便会在课堂中自发地进行合作、交流, 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总之,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有效的合作学习, 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 激活封存的记忆, 开启幽闭的心智。教师在新的课程环境下, 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氛围,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根主线, 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能焕发出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刘棠师等.合作学习及实施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 2003 (10)

[2]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及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2.

[3]孙春成.给语文教师的101条建议[M].南京:南京师范出版社, 2003.

上一篇:吹泡泡看图作文下一篇:走基层、送温暖、聚民心”的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