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13篇)
1.《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 篇一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传承千年。中华,一个具有代表性质的词语;中华文化,一个历史久远的风铃历史;传承中华文化,一个人人心中的腾涌言辞;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一句中国人民窝在胸中的肺腑之言。
中华文化,亦称华夏文化、汉文化,是指以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为基础不断演化、发展而成的中国特有文化。其特征是以中华文化的诸子百家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与天朝思想为骨干发展而来。中华文化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曲、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等;而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除夕等。
上了小学的同学们都会涉及到书法的学习,开设的书法课程让我们更好更深入的了解了中华文化。然而,书法,并不只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也同样是中华精神的传承。
书法,讲究运笔、行笔、收笔,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不容小觑,不可忽视。书法,同样也很缜密、细心。这种精神正如我们那个宏大中华精神一样,不轻易放纵、不怠慢・・・・・・不容小看的中华,是令人敬畏的,但文是火热的、高涨的、兴奋的。中华精神――扶危济困,救他人于水火。这难能可贵的精神,都云集在中华这个大家庭里,你说,难道不令人振奋吗?芸芸众生中,我竟能成为中华的一员,为此,我心中的激情正在涌动,希望我也能成为耀眼的新星,照亮心中的黑暗。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是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的,我们应该众志成城,一起将祖先留下的文化传承;我们应该奋发图强励精图治,一起将中华精神的灵魂保留。未来,需要我们焊接;时代,需要我们推进;夜晚,需要我们照耀。我们每个人心中,都需要有“传承”这个概念,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祖国的蓝天更蓝,白云更美,才能让祖国的光芒更耀眼。
中华文化,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经过几代人的薪火相传才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怎么可以将它荒废。中华文化,古老的精神,发掘了几万人得灵和魂才回归到我们中国,我们怎么可以忘怀?中华文化,非常珍贵,激励了多少中华儿女。“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他已经深深刻在人们心中,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行为,在以后的日子里会一直鞭策着我们前进。
2.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篇二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环境 节日 游戏 家园合作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传统文化,如《三字经》、《弟子规》等适合幼儿阅读的名篇,教会人如何做人、孝亲尊师、谦恭有礼、诚实守信等,这些传统文化教育了一代代炎黄子孙,使中国成为举世瞩目的文明古国,引起全世界人民的关注,当前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成为幼儿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要让幼儿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为优秀民族文化感到骄傲和自豪,为幸福美满的人生打下基础。那么,如何在幼儿日常生活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呢?
一、创造合理的民族传统文化环境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发展。”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对幼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幼儿大部分学习活动,受环境的潜移默化作用和影响。幼儿园实施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离不开环境熏陶。因此,幼儿园大厅可以进行民族传统节日介绍,让幼儿了解我国各个传统节日的名称、由来及传统习俗;走廊可以不同民族传统艺术作品进行装饰,如剪纸作品、扎染作品和编织类作品等。通过这样的环境创造,让幼儿感受到民间文化的魅力和创作的乐趣,时时处处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区域中,可以为幼儿搭建小舞台,创设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墙饰和挂饰,提供相应的头饰、道具和其他操作材料,激发幼儿了解、模仿戏曲、皮影戏和木偶剧等传统文化的欲望,当幼儿参与表演时,整个过程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对民族传统文化有初步的印象,体会到民族传统文化的乐趣。
二、开展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节日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历史长河中,民风民俗一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民风民俗大多与中国传统节日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些传统节日和民风民俗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如中秋节,可以展开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搜集中秋节资料、讲故事,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由来、传说和过节的意义;同时,在园进行“中秋节”主题环境创造,通过环境布置进一步向幼儿宣传传统文化。又如在端午节来临之前,可以在幼儿园开展一次邀请家长一起参加的包粽子活动,在活动过程中给幼儿讲解端午节的由来,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增长民俗知识,了解浩烟如海的中国传统文化,激发他们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之情,同时使他们看到中华民族文化的灿烂辉煌。另外,还可以进行节日联欢、亲子活动等,让幼儿通过动手制作、分享、讲述、绘画、表演等多种形式,切身感知中华传统文化。
三、组织多样的民族传统文化游戏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主要的活动形式和探索世界的桥梁。在游戏活动中融入民族传统文化活动是幼儿园实施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经典的民间游戏,如运动技巧丰富、在快乐中发展体能的民间体育游戏;朗朗上口、趣味无穷的民间语言游戏等。我们在组织幼儿做游戏时,可以将民间游戏巧妙地渗透到幼儿游戏中,使幼儿体会传统民间游戏的独特魅力。而且民间游戏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简便性,只要想做游戏,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民间游戏的道具一般来自日常生活,就地可取,如丢手绢、跳房子等。
四、展开切实有效的家园合作
在对幼儿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践行家园合作模式不仅可以促进教育成效迅速实现,而且可以拉近老师、孩子及家长之间的距离,便于今后教育工作顺利开展。首先,教师应当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他们了解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意义、实施方法及目的等内容,以家长的行为举止影响孩子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定期举办家长学习班或者家园联系会等,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提供活力。其次,尝试开展学术沙龙、以某方面文化礼仪为主题的专题活动、文化接龙游戏等形式,激发孩子积极参与到文化教育中的热情和兴趣,让孩子在玩乐中对传统文化有初步认识,在教师和家长的耐心指导下提高对相应传统文化的兴趣;再次,带领孩子参观古典建筑、拜访老革命家、欣赏有意义的影片及围坐操场玩游戏等,拓展传统文化教育时间和空间,在结合孩子们身心发展特征的基础上使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幼儿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风貌和民族特质的文化,是人类的宝贵财富,让幼儿从小就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他们健康成长乃至中华民族的振兴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幼儿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和借鉴精华,探索更多有利于传统文化教育顺利开展的良好策略与方式,真正发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李慧芬.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刍议[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1(3):52.
[2]左文霞.中国传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郑和研究[J].科教文汇,2007(8):91.
[3]李红云.幼儿园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的不足与对策[J].教育科研,2006.20.
3.《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 篇三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和民族精神一直传承着,从未中断。当读完《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后,我深深地被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和民族精神震撼了。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语言文字、科学技术、中医中药等,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这本书不但讲述了伟大的中华文化,还让我们记住了很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爱国、孝顺、尊师、诚信、守法等。它以讲故事的形式告诉我们一些古人的言谈举止,包括真善美和假恶丑,告诫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真善美的优良传统,坚决抵制假恶丑的不良行为。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我们要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世代相传。
呼吁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华子孙传承中华文化,只要我们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筑精神家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4.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 篇四
我的妈妈长得挺漂亮,高高的个子,一头乌黑的短发,大大的眼睛很有神采,脸上总爱挂着三月桃花般灿烂的笑容。妈妈勤劳善良,对人十分热情,但最让我敬佩的还是妈妈对外婆的孝顺。
外婆生了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但很不幸的是唯一的一个儿子却因生病夭折了。后来外婆抱养了一个儿子,盼望着老了能有人照顾,可万万没想到的是,我的这个舅舅长大成人娶妻生子后,他嫌弃外婆老了,干不动农活了,便另立门户,将外婆分到一边,什么也不负担。没办法,已出嫁的妈妈、大姨、二姨只得一起来照顾外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帮外婆砍柴挑水,洗衣做饭,栽种庄稼。在生活上,妈妈对外婆更是悉心照料,经常给外婆送吃的穿的,给外婆购买生活用品,对外婆嘘寒问暖,为外婆煎药熬汤,几十年如一日。因为这样,外婆的生活还算平安,外婆很欣慰,妈妈也很高兴。
可天有不测风云,有一次,外婆不小心摔了一跤,将右手腕摔成了骨折。妈妈知道后,立即骑上摩托车将外婆送到医院就诊。医生将外婆的手腕接好,上了石膏夹板,用纱布系牢,挎在脖颈上。临出院时,医生一再叮嘱妈妈说,外婆年纪大了,恢复要慢一点,右手不能乱动,要多炖点排骨汤给老人家喝……为了能更好的照顾外婆,妈妈索性将外婆接到家里来了。妈妈不仅按照医生的嘱咐,每天都给外婆炖排骨汤,还做些别的好吃的给外婆吃。每天妈妈都给外婆洗澡、换衣、喂汤,有时还陪外婆聊聊天,给外婆捶捶背……转眼一个月了,妈妈带外婆到医院复查,医生指着新拍的片子说:“没想到恢复得这么较快,这么好。”要知道,这都是妈妈悉心照顾的结果呀!
妈妈,您是我心中的榜样!虽然我也帮您一起照顾过外婆,虽然学习之余我也帮您做了一些家务活,虽然我也为您端茶倒水过,但我做的与您比是微不足道的,我要做得更好,我要像您一样,做个孝顺的女儿。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2《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对我的震撼很大,让我更深的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的根。这本书介绍了剪纸艺术、戏曲、皮影戏、糖人等内容。
作为一个五年级的学生,我最爱剪纸了。在我四岁时,外婆就教我剪纸、剪花,三瓣花、四瓣花 …… 外婆夸我心灵手巧。每次上美术课,老师要求剪纸时,我都兴奋不已,我和同学们认真地剪燕子,做迷你风车,做玫瑰花 …… 这些对于我来说一点也不难,老师还常常奖励我美术簿呢。看完这本书,我的剪纸兴趣更浓了,加上我有画画的基本功,剪的花就更多了,过年时,我还剪了一些窗花贴在衣柜门上呢!
中国的戏曲品种繁多,曲调优美,具有地方色彩。比如北京的京剧、河南的豫剧、浙江的越剧等等。妈妈去过安徽,她说黄梅戏,深受人们的喜爱,大街小巷的人们都能哼唱上几句。黄梅戏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早期叫做“黄梅调”,我外婆也很喜欢黄梅戏,《牛郎织女》、《拉郎配》 ……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蜡烛或是燃烧的酒精灯光源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演戏。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一边用手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打击乐器和弦乐,有着浓浓的乡土气息。
糖人,制作糖人是一种传统技艺。制作者担一个担子,一头是加热用的炉具,一头是糖料,由蔗糖和麦芽糖加热调制而成,本色为棕黄色,也有的加入色素使其呈现其他颜色。
我觉得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深入浅出地引导着我们,引导着新一代,我们将寻根溯源,继承中华民族文化。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3中国,一个以五千年文明为积淀,以百余年磨难为基础,以五十余年的发展为基石,多少荣辱悲欢,多少兴衰成败,成就了中国这只浴火重生的凤凰!
中国之所以成为文明古国之一的原因,就是因为中国具有源远流长的文化。说起中国的传统文化,那可真是数不胜数,例如:中国陶瓷、四大发明、文房四宝、皮影等。今天,我们就着重说一说文房四宝,所谓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笔:因为王羲之的缘故,名声大振;墨:具有“落纸如漆,万载存真”的美誉;纸:明代《天工开物》中记载了铅造纸的状况,并对四纸做了说明,给予很高的评价;砚:墨子的金星砚和婺源的龙尾砚至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在当今开放的世界中,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要大力弘扬华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这样,世界才会健康地朝多元化发展,才能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可现在在“洋节”风靡,而传统文化却逐渐被人们淡忘。清明节还有谁会在自家门前插一枝嫩柳呢?仅仅只是去坟前扫墓,仅此而已。端午节谁会安静地在家包粽子呢?中秋月圆之夜,又有谁和家人一起惬意地坐在院子中,吃着月饼,抬头赏月呢?
中华的传统文化慢慢被人所淡忘,传统佳节在社会中日益冷清,这些现象怎能不令人担忧,不引起社会的重视呢?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无形的财富,传统佳节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因子,这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中国文化讲究“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整个民族不断弃旧图新,不断改革创新,文化传统在不同的时代延续,变化和发展。中华文化在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中绽放出夺目的绚丽光彩。
在科技条件下,优秀的传统文化,经过现代科技的陶冶和兼容,具有了新的创造活力,它蕴含着现代科技的新成果,又指导着现代科技条件下的民族文化。不断创新和发展,永葆生机和活力。
阳光照透每一颗尘埃,耳边却传来了来自千年前的呼唤。是谁在吟诵:床前明月光的故乡情;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壮志;肠断白濒洲的思念之情;蝶恋花的爱慕之情。
破茅草屋前的杜甫含泪辛酸“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汩罗江前的屈原“半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郁郁寡欢壮志难酬的心情。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不乏优秀的:鞭跶黑暗,它刀刀带血;憧憬光明,它声声不倦;刻画人生,它句句有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人民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薪火相传。
文化是民族的,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大家庭。让我们把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到世界上,为弘扬传统文化贡献一份微薄之力,代代相传,保卫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家园!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4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们有令世人惊叹的辉煌灿烂的文化成果;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们有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们有群星璀璨的文化名人,可是令我更加骄傲的是,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已经在我们这一代青年心中生根发芽,汲取精华,终将长成参天大树。
依稀记得三年级学过的孔子的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从此我懂得了:做人要实事求是,尤其是我们小学生,有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请教同学和老师,也就在那时,我养成了不懂就问的习惯。
从小我就对唐诗宋词情有独钟,我爱李白的洒脱: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也爱苏轼的豪放: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也爱李清照的凄美: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也爱王维的乡愁:青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是诗词让我们深刻了解了诗人博大的胸怀,也从中认识到每个时代独有的特点。他们寄情于诗,托志于诗,这种中国独有的文化史别的国家所不能及的。
就在最近,我们认识了她,她曾是沟通亚洲内陆的交通要道,她也曾是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路,她也曾是促进各国友好往来的友谊之路,在那里,发生了很多感人的事迹: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唐玄奘西天取经,班超投笔从戎。壮烈豪迈的英雄事迹,一代一代,一遍一遍广泛流传,她就是富有永恒魅力的丝绸之路!
有人认为“优秀的传统文化”遥不可及,不,其实它一直就在我们身边,还记得刚刚逝去的春节吗?大家载歌载舞,大地一片欢天喜地,扫尘,贴春联,挂年华,放爆竹,拜年,亲人团聚,这无一不透露着隆重、热闹与喜庆;中秋节、重阳节、清明节,这不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也不正蕴藏着优秀的精华文化吗?
作为新世纪的少年儿童,我们应该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时代精神,紧跟时代步伐,为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5今天,我认真读了《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其中,尊师爱亲这一章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最感兴趣的是第一个故事《颜回煮饭敬师》。
故事主要讲的是: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一连好几天都没吃上饭。大弟子颜回看见老师很饿,于是向人乞讨。等他回来做完饭时,孔子也刚好睡觉醒来,闻到一股扑鼻的饭香,便跨出房门。只见颜回正从锅里抓一把米饭往嘴里送,孔子见了又高兴又生气。过了一会儿,颜回恭恭敬敬地端着一大碗白米饭送到孔子面前说:“做好了,请老师进食。”这时,孔子说:“我在梦中见到了去世的父亲,我要用它来祭奠他老人家。”颜回把米饭夺去,说道:“不行!这米饭不干净,刚才煮饭时不小心把炭灰掉在上面。后来,我把沾有炭灰的米饭抓着吃了。”孔子听了这番话,深感颜回是个贤德之人。
读了这个故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尊师爱亲”四个字萦绕心头,不由得想起了爸爸给我讲的远房小表舅的故事。
小表舅的母亲有点智障。每天只要小表舅一上学,母亲就会在后面远远地跟着,上课时,一直站在校门口扒着铁栅栏向里面张望。小表舅从来不出教室玩儿,因为一到下课,同学们就会对着母亲说说笑笑,虽然很远,可是小表舅总能清晰地听到大家的小声议论。
一天,老师把小表舅叫到一边,问:“为什么最近闷闷不乐?”小表舅说出了实情。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没有母亲就没有孩子,没有哪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你还记得吗?有一次,别人送给你的妈妈一根冰棍,她舍不得吃,跑回家里递给你吃。你应该为有个好妈妈而骄傲。”
老师的话深深触动了小表舅的心,从此他帮助母亲干活了,扫院子、喂鸡,还给母亲扎了一个小辫子,母亲睡觉的时候都舍不得解下辫子上的橡皮筋。而小表舅学习更加努力了,他不仅要感谢母亲,也要感谢老师的理解和开导。
生活是一片草原,“尊师爱亲”是草原上成片的美丽花朵,有同学们向老师敬礼问好的礼仪之花,有儿孙给爷爷奶奶打洗脚水的孝亲之花,有父亲为病重孩子捐献器官的慈爱之花,更有广大人民为贫困家庭捐款的博爱之花……想着想着,我的内心力量变得无比强大。我们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继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吗?我激动万分,为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礼仪之邦”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6一个国家,是靠一代代人的传承繁荣的;一个家园,是由人们共同的精神追求筑造的。读了这本爱国主义教育的书,我更是感慨万分。
古人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正是爱国者的心声。岳飞,就是爱国主义的杰出代表。他从小就练了一身好功夫,长大后,岳飞开始了抗击金兵、保家卫国的戎马生涯。他率领将士,向敌军突击,把金兵打得落花流水,收复了大好山河。“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他满怀豪情地吟诵了这首家喻户晓的诗歌——《满江红》。他吟出了爱国将士的英勇,诵出了自己对国家无穷的爱!
爱一个国家,传承优良的品德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正如孔子所说,“人无信而不立”,一个人如果没了诚信,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如果你拾到他人丢失的巨款,会怎么做呢?学学徐慧娴同学,她那拾金不昧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徐慧娴是一名高二学生,一次,她在路旁拾到了一笔31万余元的巨款,但她没有一点贪图财物的念头,立即联系失主,归还了这笔巨款。“以信接人,天下信之”,我们要从小建立诚信的“大厦”,共筑美好世界!
从现在做起,从你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尊师重教,诚实守信,勤奋励志,互爱互助,相信我们的家园会更加美好!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7“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我家一条巷,相隔六尺宽。包容无限大,和谐诗中藏……”除夕夜,央视精心烹制的一年一度的“春晚大餐”中,《六尺巷》这道“大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凑巧的是,我在《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这一本书中看到了“仁义胡同”、“六尺巷”这两个小故事。两个故事非常接近,讲的都是儿子在京都做官,家里的母亲因为盖房砌墙争地皮和邻居发生争执,都写信给儿子,想借儿子的官势为家里争气。但两个儿子都没有仗势欺人,而是写诗劝导母亲。一个在信中写道:“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另一个在信中写道:“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最后,两家人和邻居各自礼让,留下了“仁义胡同”和“六尺巷”两段佳话永世流芳。
故事虽已久远,但它彰显了乡邻之间、亲朋之间、人与人之间互敬礼让、和谐共融的传统美德,它是一种情怀,一种境界,一首懿德流芳的诗;它传递的是人们和谐相处、恭谦礼让的文明风尚;它体现出为官者崇德重礼、洁身自律的文化精神,它所传承的品质与当前提倡的“讲友善、守诚信、崇文明、尚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发扬中国文化与民族精神,共同牢筑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让我们为拥有这样一座美丽的精神家园而自豪,让我们的心灵永远在这里栖息、成长,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这里焕发美德的光彩!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8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传承千年。中华,一个具有代表性质的词语;中华文化,一个历史久远的风铃历史;传承中华文化,一个人人心中的腾涌言辞;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一句中国人民窝在胸中的肺腑之言。
中华文化,亦称华夏文化、汉文化,是指以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为基础不断演化、发展而成的中国特有文化。其特征是以中华文化的诸子百家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与天朝思想为骨干发展而来。中华文化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曲、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等;而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除夕等。
上了小学的同学们都会涉及到书法的学习,开设的书法课程让我们更好更深入的了解了中华文化。然而,书法,并不只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也同样是中华精神的传承。
书法,讲究运笔、行笔、收笔,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不容小觑,不可忽视。书法,同样也很缜密、细心。这种精神正如我们那个宏大中华精神一样,不轻易放纵、不怠慢······不容小看的中华,是令人敬畏的,但文是火热的、高涨的、兴奋的。中华精神——扶危济困,救他人于水火。这难能可贵的精神,都云集在中华这个大家庭里,你说,难道不令人振奋吗?芸芸众生中,我竟能成为中华的一员,为此,我心中的激情正在涌动,希望我也能成为耀眼的新星,照亮心中的黑暗。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是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的,我们应该众志成城,一起将祖先留下的文化传承;我们应该奋发图强励精图治,一起将中华精神的灵魂保留。未来,需要我们焊接;时代,需要我们推进;夜晚,需要我们照耀。我们每个人心中,都需要有“传承”这个概念,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祖国的蓝天更蓝,白云更美,才能让祖国的光芒更耀眼。
中华文化,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经过几代人的薪火相传才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怎么可以将它荒废。中华文化,古老的精神,发掘了几万人得灵和魂才回归到我们中国,我们怎么可以忘怀?中华文化,非常珍贵,激励了多少中华儿女。“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他已经深深刻在人们心中,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行为,在以后的日子里会一直鞭策着我们前进。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9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历经千年风雨,孕育出世世代代自强不息,勤劳朴实的中华人民。我们的能力令人钦佩,我们的智慧令人景仰,我们的道德品质更是令人敬重。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著称,“谦让”似一缕春风吹到每个人的心中。古今“谦让的故事”比比皆是,其中《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中的“六尺巷的故事”让我为之一震,谦逊、礼让更是铭记在我心中。“六尺巷的故事”主要讲了清朝康熙年间,安徽桐城县宰相张英的家人与邻居吴家为了墙基争地界,打起了官司,双方各不相让,事情越闹越大,后来家人飞书告诉张英,张英看完来信后释然一笑,挥笔写道: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了信后,明白了张英的意思,主动将墙后移了三尺,吴家为之感动,也将墙后移了三尺,因此才有了现在闻名遐迩的六尺巷。
读完这个故事,我深受感动。张英一封家书化解了邻里之争,修身为先,大度做人。让人三尺又何妨,失三尺之地,换万世流芳。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谦让,比如不小心碰到别人,一句“对不起”就能解决问题,但往往因为我们的一时冲动,弄得大家都不愉快。我也有过这样的事。
那一天,英语课上杨老师在讲解试卷,当我正专心致志地研究错题时,我旁边的李宇辰同学不小心把我的试卷碰到地上,她用脚踩着还给我。看着试卷上乌黑的脚印,我怒火中烧,一股憎恨的情绪油然而生,我拿过她的试卷,“嘭嘭”踩了两脚……最后,我俩都被老师批评了,并且写了一篇反思。
现在想来,如果我当时不冲动,而是把脚印给擦去,一起不愉快就避免了。如今,我下决心养成谦让的好习惯,不冲动,不辜负中华优良传统,做一个让大家都喜欢的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像张英那样谦逊、礼让,我相信,我们的明天将会更加灿烂,更加美好!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10这是一本浓缩着我们伟大祖国的伟大历史的书。阅读着它,如欣赏着中国的历史更迭。
一到家里,我便津津有味地看起了这一本书,这本书分有七章:文化血脉源远流长、文化成果灿烂辉煌、文化名人群星璀璨……我在中华文化中穿梭,从诸子百家到四大发明,从四大名著到数学医学,从书法绘画到建筑水利,让我看到了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
读完这一本书,我对我们伟大的祖国有更深一层的了解。民族英雄的精神更让我为之称赞:戚继光热爱祖国、郑成功团结统一、大禹勤劳勇敢、范仲淹自强不息……他们的所作所为,难道不足以让我们引以为鉴吗?
我想:我们的祖国是多么的伟大呀!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这是全世界各种古代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而没有中断的文明。我们是中国人,身上流着龙的血液,说着的语言是中文,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骄傲!所以我们从小就要报效祖国:一、要好好学习,传承我们中华的文化。二、明确学习榜样,树立伟大志向。三、要养成良好习惯,树立高尚情操。四、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长大后则要建设祖国,为祖国的事业出一份属于自己的力。
这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这就是让我们们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自豪的祖国!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相关文章:
1.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2.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作文
3.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作文2000
4.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初三作文
5.2016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征文
6.高中征文600字: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7.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征文范文
8.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高中征文
5.《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 篇五
一年前,我看过《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书中的内容令我难以忘怀,它让我懂得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讲究品德教育、个人修养的民族,高尚的道德品质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具有的,道德品质高尚的人有很多,我们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人。
去年,在我村,一辆客车在等待师生上车时,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致使车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之下,李大爷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不幸被碾到车下,造成双腿截肢,骨盆粉碎性骨折,以致生命垂危。同样的人,还有我妈妈杨萍。14年来,一直照顾隔壁年迈的江奶奶。妈妈一直帮她种菜,陪她走到生命的最后,在我们村说起我妈妈,很多人都说我妈妈是百里挑一的好人。我们全家为有这样的妈妈感到自豪。几年前,吴斌驾驶客车从无锡返杭途中,突然有一块铁块像炮弹一样,从空中飞落击碎车辆前挡风玻璃砸向他的腹部和手臂。面对着疼痛,危急关头,吴斌强忍剧痛,换挡刹车将车缓缓停好,拉上手刹,开启双闪灯,以一名职业驾驶员的高度敬业精神,完成一系列完整的安全停车措施,确保了24名旅客安然无恙,而他自己虽经全力抢救却因伤势过重去世,年仅48岁。这些高尚的道德品质多么值得我们学习。
同学们,我们要在学习知识中感悟真理,抒发爱国情感,凝聚民族力量,增强美德意识,在生活中锻炼品质,文明的社会,需要文明的我们。
6.传承中华文化 弘扬滇商精神 篇六
滇商,非一言能尽。云南资源丰富,区位独特,工商业发展历史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云南商人在这里知地取胜,择地生财。从唐代起,吐蕃的高原畜牧业、水利、冶炼技术就已传入中甸,而南诏的茶叶和传统工艺又通过神川铁桥向外运输,形成了“茶马互市”“绢马交易”,历经宋、元、明、清,几朝设立驿站、驿道。也正是在蒙自、丽江、鹤庆、喜州、普洱、腾冲等商帮的商业繁荣中,在云烟、云茶、云药、云糖、铜银器、大锡等“云品”绽放的过程中,铸就了滇商辉煌的业绩,是中国其他商帮无法企及的。
明清两期,由滇人冶炼的东川紫铜和会泽铝锌,一直独臂支撑起当时全国的货币流通。个旧的大锡,开采于西汉年间,到二十世纪30年代末,个旧地区与大锡从事采掘、冶炼、流通的私营商家、大户达4400多家。年出口量最多时达1.1万吨,占中国大锡对外出口量的90%以上。有史以来,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够起到如此决定性影响的商帮,非滇商莫属。而滇商的代表——钱王王炽(弥勒县人),获得朝庭封赏三代一品的殊荣。在中法战争时,他曾垫资60万两白银,并为解决携带方便,专门发行临时银票供当年云贵总督岑毓英的士兵携带使用,体现了高度的爱国精神。王炽之子王筱斋一百多年前为阻止帝国主义势力染指云南省的水电事业,招募商股在螳螂川上建起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座水电站,石龙坝水电站所发电输送到昆明,使中国边陲省城昆明成为国内最早点上“街灯”和居民喝上“机器水”(自来水)的省城之一。石龙坝水电站发出的电能输送到马街,使马街成为昆明最早的工业园区,促进了滇商经营的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
云南的江川堪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云南白药的创始人曲焕章就是江川人,云南白药的奇特功效和曲焕章本人在抗日战争中的爱国表现早为国人熟知。江川故里的另一“滇商世家”—苗家,苗家早年留学德国,大哥苗仲华是改造云南“大重九”卷烟第一人,并创立了云南的第一家橡胶厂和制革厂。腾冲和顺乡的侨商群体也名闻遐迩,还有开发宣威火腿产业的浦在庭;个旧锡业公司经理、富滇银行行长缪云台;大道生纺织厂老板周润苍;创建南屏电影院、温泉宾馆的女企业家刘淑清;开辟印度商道的藏族商人马铸才……可以列举的滇商还有很多很多。
继往开来传承“滇商精神”
何为滇商精神,又何以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并从中提炼出能够适应新时代需要的滇商精神?
千百年来,在茶马古道的“道”上奔走,在南方丝绸之路的“路”上往来的主力军,就是马帮。丝绸和茶叶、盐以及其它商品,只有通过马帮的辛劳才能实现其商品交换和文化交流的价值。所以,用“马帮精神”来概括“滇商精神”应该是非常贴切的。
“马帮精神”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一脉传承的“自强不息、以德载物”的民族精神的一种最直白的归纳和概括,用“马帮精神”来概括滇商精神,还体现了滇商精神所蕴含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韵味。历史上的滇商,在把云品推向全国和世界的过程中,铸就了诚实守信、爱国利民,勇于开拓、不断创新,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走出山谷、走向大海的滇商精神,形成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滇商文化,促进了云南经济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持续发展。
民营企业是滇商精神的重要创造者,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当前,云南正在推进建设“两强一堡”重大战略,这为企业家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眼下,云南的民营企业家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一些大企业也已经走出了国门,大显身手,业绩可贺;但是比起省外的民营企业,无论是资金实力,企业规模,技术含量,品牌以及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上,还有差距。
目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期,市场拜金主义猖獗,利益与原则的权衡并不和谐。市场上难以禁绝的毒奶粉、地沟油、苏丹红、瘦肉精等非法商品流进市场造成的不良商业行为沉重地打击着人们追求提高幸福指数的信心。国务院总理、党组书记温家宝对企业家提出了善意的忠告:“企业家身上应该流淌着道德的血液。道德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道德的光芒甚至比阳光还要灿烂”。不难看出,温总理的提醒,也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也多次强调了要继承优秀中华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的重要意义。他指出“要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我们每一个人不论做人,还是做官、做企业家,“以德修身”“以德为先”都是基础和前提。举起滇商旗帜,弘扬滇商精神,就是为了继承优秀中华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找出差距,续写滇商辉煌。
承前启后弘扬“马帮精神”
当代滇商要能够继往开来,从云南所特有的中华文化中提炼出一种具有现代意识的大气的“马帮精神”。之所以称之为具有现代意识的大气的“马帮精神”,是因为可将它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开阔的胸襟,敏锐的眼光。当前,世界经济、中国经济、云南经济正步入一个重要關口。滇商群体,正站在风口浪尖。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以合作、共赢、发展为宗旨,以相知相融、互助互学、超越自我、成就梦想为核心价值观的民营企业家,应当先立危墙之下,带头弘扬滇商精神。云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扎实举措。企业要在科学发展观以及和谐社会理论的指导下,推动滇商从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品牌化、高附加值、强竞争力的产业模式转变。善于捕捉和发现新的商机,了解国际科技动态,敢于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下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学习当年马帮集资组号,抢摊和占领制高点的意识,进行跨省界、跨国界的营销,在打通东南亚、南亚大通道中扮演重要角色。
爱国利民,富民兴滇。实则,这是滇商应遵循的基本信念和道德操守,也是中华文化中最精辟、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当前,云南省的社会经济虽然已有了质的变化,但比起沿海发达省区依然存在落差。因此,富民兴滇,责任重大。然而正因为如此,才需要培养有志向、有信念、讲诚信、有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企业家,更需要举起滇商的旗帜,培育出富有云南特色的滇商精神和文化。
吃苦耐劳,百折不挠。这是“马帮精神”最重要的特色之一,更是滇商理应传承的中华文化中的特色之一。当年的马帮风餐露宿,翻山越岭,风雨同舟,就这样一步一步踏出了一条条茶马古道。今天,滇商虽然不用再靠骑马、牦牛驮货进行交易,但历史上马帮这种吃苦耐劳,自强不息,抱团取暖的精神,却是今日滇商理当传承和不断发扬的。
培养精英,引领滇军。 一个企业要有本企业的领军人物,一个产业也要有世界眼光的领军人物。培养企业界的领军人物既是云南经济能否又好又快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一项长期的带有方向性、战略性的重要任务。
抢团取暖,同舟共济。任何一个人、一个企业都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人的一生有喜有悲,有起有落,经商也同样会有顺风顺水之时和遇到困境或处于低谷之际。当代的滇商面临着更为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国际上的金融危机,国内的重组和整合,以及国家为控制通货膨胀而紧缩银根,都可能对云南的民营企业造成较大冲击。所以,滇商们更需要携手共进,继承过去马帮的互助互利精神。
诚信为本,特色制胜。滇商之所以能打开茶马古道,就是因为他们的诚信得到了所到之处人们的认可,他们的货物具有无法取代的特色。当代的滇商更应该举起“诚信”的旗帜,本着先义后利,义中取利的心态走进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去,恪守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互惠互利的原则,提倡共荣与双赢。如果有一天,只要出示滇商的名片,就代表着诚信;印有滇商的牌子,就是货优价值的产品,那么滇商就能走出一条属于现代滇商特色的发展道路,滇商的旗帜就能在世界上飘扬。
7.《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 篇七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身为中国人不仅应该学习优秀文化,还要传承传统美德。
开学不久,老师就把《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发到大家手中,我也津津有味的阅读起来。其中,我对书中“社会关爱”单元中的“仁义胡同,六尺巷”印象特别深刻。
故事讲的是清朝时在安徽桐城有姓张和姓叶的两户邻居。张家有个儿子张英在朝廷当大学士、礼部尚书。这年两家都要建造房子,两家都想多占一点地而互不相让,因此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张老夫人就想让当大学士的儿子张英来干预这件事,于是就写信给儿子告之此事,张英收到信后思考良久给家里寄回了一首诗:诗中写到,“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收到信后读懂了儿子的意思,感到很羞愧同时也豁然开朗,主动将院墙退后三尺。叶家被大学士的宽容谦让感动了,也很快把院墙让出了三尺。这个故事之所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是因为他们让出的不仅是三尺墙,更是一种美德,宽容与谦让啊!
我相信,每位同学都有过这样的生活经历:有时因为争一个玩具,和自己的伙伴闹了别扭;有时因为意见不合,与要好的同学吵红了脸;有时因为家人对自己的疏忽,跟长辈们耍犟脾气……也许是我们之前还没有学会宽容,往往在产生矛盾时互不相让,或者得理不饶人。然而这样的结果,却会使我们变得更难过,更伤心。大家知道是为什么吗?那是因为,狭隘是一种负担,宽容才是一种快乐!
在我们小学课本中,有一个关于“负荆请罪”的故事:战国时,在赵国与秦国的斗智斗勇中,赵国的上大夫蔺相如凭借自己的能言善辨维护了赵国的利益。因此赵王就封蔺相如为上大夫。赵国大将军廉颇很不服气,他决定要当面羞辱蔺相如。但是蔺相如处处忍让,为防止引起争执,就避开廉颇。身边的人都说他太胆小了,蔺相如一笑,说:“我敢在秦国当众呵斥秦王,又怎会偏偏怕廉将军呢?只是我想到,强大的秦国不敢入侵赵国,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我们两人要是争斗起来,敌人就要来钻空子。我不能忘掉国家的安危啊!”这些话传到廉颇的耳朵里,廉颇很惭愧,于是光着脊背,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府上请罪。
从“六尺巷”和“负荆请罪”两个故事中,让我懂得作为学生,也要学会宽容和谦让。记得曾经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一天下午,我和好朋友玲玲一起共同画一幅画,画的是一个头戴蝴蝶结的小姑娘。当画到蝴蝶结时,我和玲玲在选取什么颜色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她说要用紫色,我却非要用粉红色。我们各不相让,越争越凶,到了谁都不理谁的地步。异常难过的我静下心来,好象又听到了六尺巷这首歌,感到非常羞愧。于是我便跑去向玲玲诚心地道歉,我们又开心地在一起玩了。
8.《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 篇八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认真读完了《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打开书的第一页,就让我感觉心潮澎湃,它让我更深的了解到中华文化传统的悠久历史,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作为一个六年级的学生,我最爱诗歌了。在我四岁时,妈妈就教我背诗: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鹅鹅鹅,曲项向天歌……我最喜欢跟着妈妈摇头晃脑地背。每次上语文,学习诗歌时,我都兴奋不已,我和同学们认真地学习,在诗歌的海洋里遨游……老师还常常表扬我对诗歌有独特的见解呢!每当闲暇之余,我最喜欢手捧诗集,穿越回唐宋元明清,感受李白、苏轼、陆游、李清照等诗人热爱祖国的壮志雄心、优柔婉约的儿女情长。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深入浅出地引导着我们寻根溯源,继承中华民族文化。翻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华民族其实就是一部宏篇巨幅的文化发展长卷。传统文化血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盘古开天地开始,到老子、孔子、墨子等诸子百家盛况,再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以及“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等,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灵魂,是我们中国人引以为骄傲的地方。因为它使我们中国人凝聚,使我们中国人团结。
唯有民族文化才是历史长河中永远流淌的,唯有民族文化才能凝聚起推动民族复兴的力量,也唯有民族文化才能开启更加灿烂文明的中华新纪元。
9.传承书院精神,创新学校文化 篇九
在我们看来,书院是最能体现中国本土文化精神和审美趣味的建筑形式,也最能体现我校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作为中国文化、学校教育与审美精神的综合载体,书院建筑的许多特征能够代表中国文化精髓的深层意义建构。因此在新校区外观设计上我们强调体现书院建筑的风格特征。比如:从新校区整体布局来看,虽然受到先天的某些局限,但仍然大致中轴对称,同时多轴并列,形成较为规整的格局。教学楼、办公楼、综合实验楼等主体建筑占据主要地位,宿舍、餐厅、活动场地及其他辅助设施则因地制宜,灵活安排。因此新校区总体布局主次分明、区划清晰、井然有序,又联系紧密,使用方便,构成了有机的整体。同时,不同建筑体量、大小院落的天井空间与庭院内部不同的设计,既富有变化的情趣,又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这正是书院“礼乐相成”文化理念(主要和次要的统一)的具体体现。新校区在以功能性建筑为主体的同时,辈学亭、三桥、塑像(季子、孔子、吴文藻、章申)、西校门、迁校碑记、书院碑文、领跑者雕塑等也体现了中国书院礼乐传统(实和虚的统一、实用性和装饰性的统一)的伦理法则。
新校区建设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营造学校物质的静态文化。从这个逻辑原点出发的话,学校建筑就不仅是物质层面的布列,更为重要的是一种精神的嫁接,文化基因的植入,价值认识的表达,并以此形成一种教育发展的宏大而持续的力量。当然,它必须根植于本土,是江阴高中独有的,并且为江阴高中的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比如,新校区所在地申港与季子有着密切的关联,季札的思想、理念、道德、情操凸显了他在吴文化中重要的历史作用,也与当今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这是我校不可多得的校本文化教育财富,是极为鲜活独特的教育资源宝藏。再比如,借鉴书院教育的一些特点,也能使我们实现普通高中教育的“文化”转型:书院既是教育教学组织,又是学术研究机构;强调“百家争鸣”与“门户开放”;教学注重讲明义理,躬行实践,多采用问难论辩式,注重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师生之间关系融洽,以道相交,感情深厚。另外,“今日何成”的校训,“不腐不激”的管理哲学的确立也使我校更好地实现了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共生。
文化是需要营造的,只有精心营造,它才可能更好地生长;营造文化是需要有明确指向的,只有有了明确的指向,它才可能体现文化的力量,即实现价值观的认同。教育工作从本质来讲,就是一种文化的营造,就是要体现一种文化的力量,促进学生全面而又个性地发展。我校在新千年之初就明确提出了“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提出了“做时代领跑者”的培养目标,由制度管理向文化领导转型。我们还高度重视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养成,成立了21个学生社团组织。
任何学校都总是“有文化”的,形态的区分无关“气质”的高下;任何学校都总是“有气质”的,“学校气质”只与“文化主张”相关。我们需要这样一种学校的“文化主张”来锻造“学校气质”:继承与创新的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对接、多样与特色的选择、自然积累与主动建构的平衡。
(作者系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校长)
10.《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 篇十
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好闽委宣联[2015]43号文件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广大中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根据龙新教(政)[2015]302号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为保证本次活动的贯彻落实与顺利开展,我校成立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组委会。
主
任:詹继斌
副主任:詹克华
叶珍芝 主要负责人:李冬玲
成 员:各年级班主任及语文科任老师
二、活动目的
本次活动旨在学生中倡导“与好书为友”的思想,激发学生认真读书的兴趣,培养“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结合新罗区《“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的通知》,全面推进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
三、活动主题: 书香梦
爱国情
四、活动时间:2015年9月—2016年 7月
五、活动读本和参加对象
1、活动读本:《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中华诵经典》、《同心颂》
2、参加对象:一至六年级学生
六、活动内容和时间安排
(一)第一阶段:宣传动员阶段(2015年9月)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成立组织领导小组,制订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各班成立读书活动小组,制订读书活动计划。利用板报广泛宣传动员,营造浓厚读书氛围。
(二)第二阶段:读书活动阶段(2015年10月—2016年8月)
1、读《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读本》、组织经典诵读
2、征文活动:
每位同学们通过认真阅读《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读本》,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篇文章,各班评选出至少3篇优秀文章参加征文比赛。字数在800字左右,题目自拟或请辅导教师帮助确定。
(1)征文要求:
征文要紧扣“书香梦
爱国情”这一主题。可以就读本中谈谈自己的体会、认识;也可以通过读书和参加活动,畅谈自己是如何把个人的成长融入时代发展之中的;还可以规划一下,如何以参加这次读书活动为契机,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勤奋学习,敢于创新,创造美好未来。
征文内容要具体、真实,观点正确,中心突出。征文要求语言通顺、层次清楚、标点正确、书写工整。征文必须有指导老师的评语。要写出真情实感,严禁抄袭。(评选后获奖学生重新修改,附电子文档,发送李巧梅邮箱:bslqm5080@163.com)
(2)截止时间:2015年12月27日
(3)参与年级:四~六年级 评委名单:
组长:李巧梅(负责评选及整理)
四年级上交给罗秀蓉老师评选;五年级上交给李平民老师评选;六年级上交廖笑珍老师评选。最后统一汇总到语文组长李巧梅老师。
3、演讲比赛
围绕“书香梦
爱国情”这一主题,题目自拟。要求演讲稿的内容思想健康、观点鲜明、题材新颖、主题突出,展现当代学生奋发图强、努力读书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面貌和理想追求。具体要求如下:
(1)活动对象:全镇学生
(一二年级可小组形式;三~六年级每班1名;郭畲、捷步小学各2名)
(2)时间要求:3-8分钟
(3)活动时间:11月18日下午2:00 评委名单:
组长:叶珍芝
副组长:李冬玲
组员:詹天德
陈月柳
李巧梅
郭湲
罗秀蓉
(4)演讲稿件截止时间:参加全校比赛的人员名单及演讲题目、演讲稿必须在2015年11月13号前上报、上交到语文组长李巧梅。
(5)拍照:李成坚
评选所需材料:李冬玲
(三)第三阶段:总结表彰阶段(2016年5月)。
每个年段总结表彰一个“书香班级”、每班1个“书香家庭”和每班3名“书香少年”。
七、活动要求
1、学校将认真总结和借鉴以往读书活动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广泛宣传、精心组织,把读书活动常态化,与班级量化评比相结合,融合于多种教育实践活动之中,常抓不懈。
2、班主任要提高认识,发挥主导作用,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通过多种途径引导每一位学生好读书、读好书。
3、语文教师积极参与,密切配合,加强指导,努力形成合力,提升读书品味,打造书香校园。
11.打造文化精品传承奥运精神 篇十一
关键词:文化产业;博物馆;奥运精神
中图分类号:G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033-03
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在我国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中,文化创意产业伴随着进经济转型的浪潮,渗透进经济生活与文化领域,逐渐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文化创意产业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创造就业机会、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现阶段,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十八大报告指明,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提高文化产业 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可以说,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为建设全国文化示范中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北京市已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融入建设“人文北京”的进程当中,充分发挥文化创意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作用。在各国文化激荡碰撞的今日,在全球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下,如何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进一步释放文化生产力,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博物馆虽是非盈利性机构,但也具有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的功能,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具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须在实践中提高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论认识,正确把握博物馆文化发展定位和规律,以创意丰富文化内涵,以科技提升文化品质,以品牌熔铸人文关怀,让悠久深厚的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焕发光彩,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那么,何为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包含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与智能产权三项内容。按照北京市出台的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1.文化艺术;2.新闻出版;3.广播、电视、电影;4.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5.广告会展;6.艺术品交易;7.设计服务;8.旅游、休闲娱乐;9.其他辅助服务。按此标准,博物馆属于文化艺术类别,同时也属于会展,旅游、休闲娱乐类别。
博物馆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打造展览精品,树立文化品牌
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博物馆的基本功能是收藏、研究、教育。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十二五”时期,北京市博物馆事业持续发展,北京地区注册博物馆稳定增长。北京地区注册博物馆达到171座,比“十一五”时期增加了15座,拥有包括中国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在内的12家国家一级博物馆,在全国各省市中排名首位。[1]人们进入博物馆,首先是为了获得知识和文化体验。因此,打造一流的展览,不断丰富展览的文化内涵是博物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奥运博物馆作为专题性博物馆,展现了北京申办、筹办和举办奥运的历史过程和辉煌成就,凝聚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体现了和平、公正、友好的奥运文化。奥运本身就是无形的品牌,它是世界体育的盛会,是文化交流的平台,更是打造城市品牌形象的重要资源。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成功举办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围绕奥运主题,融合中华五千年文化精髓,北京通过国际赛事、人文交流、主题活动的举办,将奥运产业辐射至会展、电影电视、工艺品、休闲娱乐、体育产业、旅游观光等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塑造了北京文化品牌,得到了世界的瞩目。
为传承奥运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坐落于鸟巢的北京奥运博物馆保留了这份辉煌的民族记忆。奥运博物馆通过打造展览精品,借助高科技手段,集中展示了奥运会优秀运动员的相关物品、开闭幕式演出服装道具、奥运火炬奖牌等实物,辅之以动感活力的图片,带领参观者重返2008年奥运会那激动人心的时刻。为了完整、立体地展示奥运文化,奥运博物馆的基本陈列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将展览分为了五个部分,分别是“百年奥运 中华圆梦”、“科学发展 统领筹办”、“无与伦比 世界同欢”、“两个奥运 同样精彩”、“奥运之城 世界之城”。第一部分“百年奥运 中华圆梦”讲述从旧中国到新中国成立后体育事业发展的辉煌成就,从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到两次申办奥运的艰辛历程,最终北京取得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主办权,举国欢庆,共迎奥运。这部分的陈列中包含多届奥运会的官方报告、成绩册,毛泽东主席题词、六十年代体育相关物品,亚运会吉祥物、会徽,申办奥运的纪念品、申办报告和影像资料,以及全民支持申奥的条幅等,具有很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使观众初入博物馆便感受到浓厚的奥运氛围,唤起2008年全民参与奥运的集体回忆。第二部分“科学发展 统领筹办”展示了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人文奥运 科技奥运 绿色奥运”的指引下,北京在七年的筹办时间里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筹办任务,同时实现了北京城市的综合发展:环境、交通、人文环境的改善。这部分陈列进一步凸显奥运特色,并融入传统文化内涵。在这部分可以看到奥运特许产品“火舞祥云”套装、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会徽、徽宝、吉祥物、体育图标纪念章、奥运奖牌、鸟巢模型、奥运场馆模型、奥运火炬、全国各地向奥组委捐赠的礼品等等,这些独具奥运特色的展品让观者对奥运文化有更直观的认识,产生亲近感,同时借助实物载体进一步实现了奥运精神的传播。第三部分“无与伦比 世界同欢”是奥运博物馆中文物最集中的区域,集中展示了奥运会开闭幕式盛典、精彩赛事和奥运服务、安保和志愿者工作。北京奥运会令人震撼的开闭幕式让世人惊叹,开闭幕式演出为世界奉献了一份视觉和听觉的盛宴,中华文明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璀璨光芒。在这一区域,可以欣赏到表演中独具中华传统特色的服饰,如礼乐服装、论语表演服装等;演出使用的道具,如缶阵、龙柱、船桨;还有优秀运动员比赛相关物品等。这一区域还有一组景观雕塑,采用镜面不透钢材质来展现北京奥运会比赛的28个大项,富有动感,表现了“更快、更高、更强” 的奥林匹克精神。第四部分“两个奥运 同样精彩”集中展示了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的辉煌成就、北京残奥会的筹备历程和开闭幕式、残奥比赛的精彩盛况。残奥会会徽、奖牌、火炬传递雕塑、残疾人手工艺品、刑良坤先生赠送给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陶瓷作品、世界各国的赠品等无一不体现着全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爱,残疾人选手的自强精神、顽强意志和超强技艺,让“超越、融合、共享”的理念闪耀出别样光辉。这一部分的展览也给北京奥运博物馆增添了一份独特的人文关怀。第五部分“奥运之城 世界之城”总结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给北京带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北京打造世界之城、文化之都。展览的五个部分各有侧重又融会贯通,以奥运为主线,使观众不仅得到奥运文化的熏陶,还有中华传统文化和体育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奥运精神的感召,激励人们顽强拼搏、挑战自我,实现人生的辉煌。我认为,奥运博物馆文化品牌的价值也体现于此。
二、依靠科技创新,提升文化品质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不断提升文化产品的创作力、感染力和文化的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对于文化发展发挥着巨大支撑和推动作用。具体而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新型显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广泛应用渗透,大大丰富了各类文化产品的表现力,明显提升了博物馆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活力。
北京奥运会之后,国际奥委会用《曾经的奥运城市、永远的奥运城市》来标明北京作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城市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北京市将继续秉持奥运三大理念,打造“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向世界城市发展的宏伟目标。[2]奥运会推进了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和在人民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北京奥运会也成为展示新技术成果和创新实力的窗口。奥运博物馆作为奥运文物的征集、保管和展示场所,位于鸟巢这一世界瞩目的舞台,顺应科技发展潮流,开拓创新,积极运用高科技手段,生动地展现奥运全貌,提升博物馆的文化品质。在奥运博物馆一层设有两个特装区。一个是序厅,作为奥运展览的宏篇开局,也是业界首创的主题表演空间。序厅灵感取自奥运开幕式中的“活字模”长卷,通过“字模表演+弧幕影像”的新颖方式,使观众在参观初始即得到强烈的震撼。988块立方体字模的机电系统由电脑控制,形成不同的立体图案,如鸟巢、水立方、中国印、奥运五环、体育单项标识等,最后以“和”字收尾。视频影像由天及地铺满字模。该区的设计在全世界的大型博物馆中具有鲜明的独创性。另一个是反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盛况的特装展示区。在特装区内,通过声、光、电等高科技多媒体手段,将观众带回北京奥运会开幕时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为展现志愿者的精神风貌,奥运博物馆真实地再现了奥运会城市志愿者辛勤工作的一天。该场景运用目前国内最为先进的高清全析幻影成像技术,将声光电等手段相结合,以近似1:1真人等大的比例,展现了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热情服务、辛勤工作的场面。残奥会展区场景“给未来的一封信”是奥运博物馆对静态雕塑的创新之作,通过网络控制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展现了残疾人运动员坚忍不拔的拼搏精神,既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深度诠释,也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奥运博物馆地下一层固定展览出口处设有可满足105人同时观影的3D影院,播放各国运动员参加奥运比赛、挑战极限的精彩瞬间等珍贵内容,高品质的视听效果有助于提升观众的观影体验,强化了爱国主义教育。这些科技手段的运用给传统的展览增添了时代气息,提升了文化传播的品质。
三、发展文化旅游,开发文化产品
举办奥运会加快了北京城市发展速度,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发展方式更为科学,以文化创新推动北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北京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首次达到了70%。此外,奥运会在拉动需求、刺激消费、吸引外资、促进旅游等方面也起到推动作用。如何把握好后奥运发展机遇期,是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大课题。
国际奥委会在评价北京奥运会的官方报告中,使用了“一旦成为奥运城市,永远都是奥运城市”这样的醒目标题,表明北京作为奥运会举办城市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奥运会后,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等一批永久性体育设施成为市民的休闲之地,成为全国人民新的旅游景点。截止到2010年7月底,两座场馆的综合运营收入分别达到5.5亿元和1.5亿元。各高校奥运场馆赛后成为学子的运动健身中心,同时对外开放,方便市民健身。奥运会后留下一大批文化活动场所,精彩纷呈的文化演出和会展活动陶冶了市民的情操。
博物馆旅游是指以博物馆文化及其文化衍生物为对象,利用一定资金、技术将博物馆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品优势,吸引游客参观游览、假日休闲、学习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博物馆旅游是博物馆文化的延伸,是一种高品位的文化旅游。奥运博物馆将延续奥运文化遗产,突出奥运特色,积极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精心开发奥运文化产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奥运博物馆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鸟巢内,具有极佳的地理位置,是游客感受奥运文化的理想场所。奥运博物馆收藏与奥运、残奥相关藏品共计8万余件套,奥运图片两万余张,奥运会相关视频400余段。这些丰富的奥运文化资源为博物馆今后开发文化产品提供了基础。国内博物馆界一般把除展览和相关教育、服务项目之外的文化产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本馆文物藏品或展览相关文物的(复)仿制品。对于馆藏小件的精品进行复制,对于大件的精品按一定比例缩小进行仿制,满足部分高消费群体和外国旅游者的需求,也体现出博物馆对旅游者的人文关怀。奥运博物馆可从本馆实际出发,选取具有代表性、纪念意义的奥运精品进行开发。第二类是以本馆藏品和展览文物为蓝本设计制作的创意类产品。台北故宫博物院最受欢迎的商品莫过于古代与现代元素完美结合的创意类产品了,几乎所有展出文物都有与其相关的文化产品,仅翠玉白菜的创意类衍生产品就多达204种,有翠玉白菜造型晶莹剔透的U盘、可爱的“白菜头”铅笔、还有装了一肚子特制台湾蜜饯的“白菜罐”……2011年台北故宫仅翠玉白菜创意产品的销售额就达到了1.2亿元新台币。第三类是与博物馆藏品和展览相关的书籍、影像制品等出版物。当一位观众想深入了解展览的详实资料时,便会选择自己需求的出版品,如明信片、导览手册、图录等。高质量的博物馆出版品,可以弥补展览中信息传递的不足,对展览和藏品进行更深层次解读、延伸和扩展,也是观众可带回家的文化纪念品。例如法国的奥赛博物馆制作出售的书刊、图录就极其精美、考究,且内容全面、品种繁多,举凡博物馆的所有展品,不论是油画还是雕塑,都有专门的书刊或图册进行介绍,而且一种书刊有不同的规格,许多图录均有英、法、日、中、韩、意大利、西班牙等各个语种,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一种。针对不同层次的游客需求,奥运博物馆应制作编写奥运文物、人物、重大活动相关的图书资料,供广大游客收藏、研究。
四、促进国际交流 加强内外互动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凝聚国家民族意志、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应对全球化竞争的精神力量和智力源泉。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间的竞争不仅表现在以经济、军事为基础的硬实力竞争,而且表现在以科技、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竞争。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之一是文化软实力的显著增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必须以举办重大活动为平台,实施跨越式发展,创新走出去模式,精心打造中华文化“拳头产品”、“知名品牌”,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北京奥运会把悠久、博大的中华文明与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完美结合,诠释了中国元素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意义、文化与共同体精神、体育精神与人的全面发展等主题。北京奥运会证明,主张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亲善和谐的中国文化能够为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能够解释和解决现实世界中的诸多问题和困境。
1915年,世界上第一座奥林匹克博物馆在瑞士洛桑建立。1925年,德国体育博物馆建立,1936年,体育博物馆在美国出现。[3]1959年,日本棒球博物馆建成。奥运博物馆就是一个国际化文化交流平台,开馆后将依托奥运资源,广泛联系国外相关组织机构,如国外的奥林匹克博物馆,举办对外展览、国际会议、大型体育活动,积极“走出去”,参加国际文物艺术品博览会,推介文化产品,将北京人文奥运品牌带到世界,将奥运精神传递给各国朋友。
携奥运辉煌,铸文化品牌。新时代的奥运博物馆,正以社会文化建设者的姿态,传承奥运文化遗产,传递人文关怀,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提升质量 加强管理北京博物馆工作硕果累累[OL].北京市文物局网站http://www.bjww.gov.cn/2016/1-26/1453792831796.html
[2]刘淇.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J].《求是》;2008年第23期。
[3]王军.国际体育博物馆和名人堂组织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2年第6期。
12.《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 篇十二
虽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但他并没有放弃学习,而是更加刻苦用功。他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同学送来了美味佳肴,他却说,如果吃了这些美味佳肴,以后就过不习惯艰苦的生活了。就是这样,艰苦的生活使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成为了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范仲淹这种自强不息、刻苦学习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这也使我想起了我和朋友白烨的事。以前我刚上小学的时候,总认为学习是为了爸爸、妈妈,上课常常不认真听讲;作业任务总是马马虎虎完成,做好了作业便看电视玩电脑,心思一点也没在学习上。一个学期期末的前两周,一天晚上,我早早地写完作业,想找几个小伙伴一起做游戏,就给她一个电话,她说:“快要考试了,我要在家复习功课,今天不去玩了。”听到这儿,我感到一阵心酸。白烨把学习看得那么重,而我,作为她的朋友,为什么没有学会她刻苦、勤奋学习的精神呢?
此时,我如梦初醒,突然间明白了:爸爸妈妈辛苦挣钱供我读书,我非但没有好好珍惜,还把时间给荒废了。太不应该了!如果我也能像她那样刻苦学习,那一定能取得好成绩的。我立刻跑回家去背书了。
现在我更下定了决心要读好书,作业写完了,不再像以前那样看电视,而要去多阅读课外知识,巩固课文理解,争取优异的成绩。
13.《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 篇十三
——读《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有感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讲中国话,写中国字,做中国事,讲中国人做人的道理。
——题记
夜已深,天空中铺满了繁星。我还在书桌前不知疲倦地读着《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几个小时过去了,不知不觉已经翻到了最后一页,但我的脑海中却像电影般放映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悠悠历史,中华民族创造的无数的辉煌成就。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人物们创作了许多著作流传至今:儒家的《论语》、道家的《道德经》、墨家的《墨子》、兵家的《孙子兵法》等。中国古代的一些发明还传到了西方——那就是“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
《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令我感受最深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讲述周恩来看到中华不振的样子,下决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的目标是使中华崛起,我的梦想是当一名书法家。虽然这个目标在他的映衬下显得十分渺小,但我会努力地实现它。中国书法是汉字特有的传统艺术,被赞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现在的书、材料都是由打印机打印,不用手抄,也许有些人会觉得书法的用处越来越少;然而,我却不这样认为,我想把这项传统文化学好,想把这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现在的我天天练书法,但还是不够美观。要是参加比赛的话很难得到高级别的大奖,所以我要坚持不懈地练。我多么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捧着我的书法作品去领取奖励呀!上个学期,在学校的硬笔比赛中,我已准备充分,但还是只得到了二等奖。不过,我不气馁,心想,别人可以得一等奖是他们刻苦练习才写得好,这一等奖其实是证明了他们刻苦努力的结果,是一种荣耀,只要我不放弃,坚持练习,一定能不断进步的。所以我现在要加把劲儿练习,争取下一次比赛名列前茅。机会终于来了,去年暑假的时候,得到广西要组织开展西南部赛区的书法比赛的消息后,我就努力、不停地练,最后虽然只得了三等奖,却让我感受到了努力的收获,也让明白练习书法不仅仅是为了参加比赛获得大奖,学习的过程就是一种快乐。今后,我要像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读书一样,为了自己的目标努力!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推荐阅读: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初一作文09-16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演讲稿:精神的家园是我们前进的方向08-31
传承中华文化践行11-07
传承中华美德征文09-18
传承中华文化主题班会07-25
传承中华文化 践行传统美德09-15
传承中华文化演讲稿11-09
孝顺父母,做中华美德传承者08-24
传承文化精神08-12
传承中华文化践行传统美德作文3000字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