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教师职责

2024-11-13

党员教师职责(精选8篇)

1.党员教师职责 篇一

提高教书育人水平履行好党员教师职责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具体到我们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是要尊重全校师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大学强调的是培养创新性和实践性人才。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其中至关重要的是制定教学计划和调和设计要能够科学合理,能够有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要求,其中包括教材的选定等等,教师把课上好远比把课上完重要得多。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这就要求自已要学习科学发展观,更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加强自身建设,转变观念,拓宽思路,不断创新,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本职工作。

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当前教学工作结合起来,着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高服务水平。就应该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要提高学习能力,进一步增强自身素质。我们不仅要深入学习业务知识,用专业知识武装头脑,而且还要贯彻落实到平常的工作中。在学习中,要有目的,有方向,要进行系统思考、系统安排。我们不管学什么,都要与推动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善加利用,解决学习不够重视,功底不够扎实,工作成绩不明显的问题。一定要有一种学习的危机感、紧迫感,把学习知识、提高素质作为生存和发展的紧迫任务,把学习当作一种工作和追求,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提高知识层次,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

二要提高服务学生的能力,熟练掌握本领。新形势下我们尤其要具有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能够在复杂的人物和事件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并根据事物的发展趋势,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超前采取防范措施,把工作做在前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要具有“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开拓进取、乐于奉献”的职业道德,树立热情服务学生的宗旨。

三要提高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实在性。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将会越来越多,工作任务也将会越来越繁重。要使本职工作再上新台阶,我们必须提高创新能力。如何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的要求,顺应形势进行不断总结、巩固、升华,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党员教师要讲发展,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对工作。要发扬艰苦奋斗、埋头苦干、自觉奉献的优良作风,坚持说实话、办实事、鼓实劲、求实效,勤于教学,苦干实干,把心思用在工作和事业上。

四要提高自律能力,进一步增强党员教师的形象。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着个人,而且代表着党的形象。我们一定要珍惜党的声誉,堂堂正正做人,走好人生之路,树立良好的形象。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良好作风,正确认识自我,培养高尚的人格。

总之,我们不仅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良好的工作能力,而且还要有好的创新能力和自律能力。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看人看事,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要不断地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和改造,塑造教育工作者特有的人格魅力,以人格的力量影响和推动教书育人工作的落实。

2.党员教师职责 篇二

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人才、繁荣科技、服务社会、传承文 明的历史 使命。国之兴盛,人才为本;人才培养,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校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强大生力军。

高校教师党员作为党员队伍中的一个重要群体,是党教育方针的忠诚执行者与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光荣使命和历史重任。增强教师党员的党员意识,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党员在教书育人过程中 的积极性、主 动性和创 造性,使广大教师党员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对于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 建设者和 接班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高校教师党员意识的内涵及特点

高校教师党员的党员意识区别于其他党员。教师党员有着教师和党员双重的身份,同时也有着双重的责任。作为高校教师党员,一定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有好的师德、好的师风;要以生为本,关爱学生;更要勇于创新,不断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 “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 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作为一名教师党员,其一言一行会直接影响到每一个受教育的学生,如果连教师都没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那么何谈学生的信念问题。所以,教师党员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加强世界观改造,牢固树立起坚定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们的党才能永葆青春,才能后继有人。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 本任务。”在学 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 规范、道德的 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作为教师党员,首先应满腔热忱,关心爱护学生, “亲其师而 信其道”,老师可敬 可亲,学生才会愿意学,也才学得好。其次应该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工作总是一丝 不苟,精益求精,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这同样会给学生以影响和感染,使一心向善的学生更增添了动力,小树才有机会长成参天大树。

好的师风就是要树立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良好学风,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态度与方法,要有好的工作和生活作风。要勤 劳朴素、刻苦 耐劳,虚心求实,海纳百川,为人谦和,平易近人。勇于创新,模范遵守 学术道德,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榜样和导师,并为其他教师做出表率。

党的宗旨就是 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体现在教师党员的教书育人上,主要就是以生为本,关爱学生,就是要在“以人为本”的核心 理念下,强调教师党员 要心系学 生,把学生的 事情、利益,尤其是学生的成长发展时刻放在心上,努力引导、培养 学生,竭力关爱、服务学生。

高校的四大职能还包含了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更应该要践行党的使命,为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奉献终身。在科学研究上,要勇于攀登科学的高峰,积极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瞄准国际前 沿,加强基础 研究,推动学科融合,实现国家竞争力的战略提升;同时还应该立地攀高,着眼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对接行业需求,构建科研转化机制,为推动整体社会发展而服务。

二、高校教师党员意识现状及问题分析

本课题组对高校教师党员意识现状进行了相关调研,调研从教师党员对党的理想信念,党员的师德师风,党员的宗旨意识,以及党员对组织生活的态度等多角度进行。

在对党的理想信念的调研上,大多数的教师党员 表现出对 党的事业 的认同,对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事业充满 信心,表示将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愿意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而 努力奋斗。从 一个层面 上讲,这主要是高校 教师党员 的高学历、高职称等因素所影响的。但我们也发现有少部分的教师党员对目前的教育事业表示担忧,主要表现有:一些教师党员对国外教育一味推崇,对国内教育体制的苛刻批评,认为意识 形态教育 过多,专业能力培养偏少,中国教育出不了大师,等等问题。往往这些思想的产生有其真实存在的表 象,但作为一 名党员,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去思考问题,同时要以 党员的责 任去要求 自己,如何去改变这些不良的现状,而不能一味地去抨击现状,怨天尤人。

在对教师党员的师德师风和宗旨意识的调研上,多数的学生和其他人员认为党员教师与普通教师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区别,认为党员 教师整体 上比较优秀,思想觉悟高,能做好本职工作,与同事关系相处融 洽,与学生亲 近友善,能言表一致,在教书育 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都能发挥模范作用。从这一层面反映,教师党员的师德师风整体上偏好,这与党员在选拔吸收过程中严格的要求是不能分割的。但是,调研过程中,有不少问题诟病教师党员的师德师风,特别是对一些年轻的教师党员在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言传身教等方面,显现不出来。究其原因,这主要是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使教师党员的价值观发生了偏差。个人利益被充分尊重和承认的今天,增强了主体意识,但也诱发了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等消极思想。一些意志不坚定、宗旨观念薄弱的教师党员思想动摇,开始只顾追求个人物质利益和金钱,对工作马马虎虎,认为随便干 干对得住 这点工资 就行,对学生思想教 育缺乏耐 心和细心,对学生不理 不睬,批改作业 敷衍了事等。甚至部分教师党员对本职工作敷衍塞责,过多地把精力投在个人的职称评聘或职务的晋升上,甚至有的还搞上了第二职业。

在对教师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态度的调研上,则表现出教师党员对组织生活的不重视问题。仅有三分之一的党员认为党的组织生活是有意义的;有三分之一的教师党员则认为组织生活没什么意思,不想参加;甚至有一半的教师党员认为参加组织生活占用了时间,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大多数的党员是因为党组织要求才参加的。这反映了目前高校教师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主动性、积极性不 强, 组织观念 相对薄弱,缺少政治参与热情。出现这种问题也是党员意识薄弱的一种体现,是党员对党的集体议事能力的否认。从另一角度思考,党内的确存在一些形式主义的生活方式,必须要改 变。党章中规 定,共产党员要拥护党的纲领和章程,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这就要求党员 积极参加 组织生活,支持党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校教师党员更紧密地团 结在党组 织周围,保持战斗力。

三、关于强化党员意识的对策

1.加强理论学习,在学习中强化党员意识

增强教师党员意识,作为教师党员本身,就要自觉加强政治修养、理论修养和思想修 养。既重视学 术水平的 提高,更重视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自觉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牢记党的宗旨,自觉履行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严守党的纪律。作为基层党组织,要通过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坚持和完善已有的学习制度,如理论中心组学习、支部民主生活会、党校学习等, 健全学习 体系, 改进学习 方法,提高学习质量,建立和落实党员干部的学习考核机制,在学习中强化教师党员的党员意识。

2.加强支部建设,在建设中强化党员意识

科学组建教工党支部,结合工作实际,以学科、职能处室或团队为单位组建教工党支部,选拔有威望的学科带头人、团队骨干作为支部书记或支委会成员,从组织层面理顺支部与学科、处室或团队的关系,使支部工作与相关单位实现无缝对 接、落到实 处。同时, 学科、处室或团队的建设又可以为党支部工作提出具体的目标、任务,为支部建设提供鲜活的载体、途径,从而形成党的建设与单位建设相互促进、共建双赢的新局面。

3.严格监督管理,在考核中强化党员意识

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对教师党员的要求就是要落实到教师的职能上,要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等过程中体现党员的先进性,发挥党员的先 锋模范作 用, 树立先进 形象,为广大师生做出表率,成为教书育人的模范。作为基层党组织,要制定科学的监督和管理机制,个人、支部、党总支等结合本 职工作制 定目标管 理制度、优秀党员、党支部标准等,建立严格的考核监督体系,让每位教师党员一言一行都置身于全方位、多角度地监督管理之中,以此增强教师党员的自我约束意识。

4.加大宣传力度,在舆论中强化党员意识

3.新形势下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 篇三

一是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二是坚持勤奋学习,扎扎实实地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领;

三是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不渝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四是坚持勤奋工作,兢兢业业的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

五是坚持遵守党的纪律,身体力行地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

六是坚持“两个务必”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优秀教

师座谈会上对全国广大教师提出的四点希望:一是希望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二是希望广大教师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三是希望广大教师勇于创新,发奋进取;四是希望广大教师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胡锦涛同志对共产党员提出“六条基本要求”和对教师提出的“四点希望”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这对教育系统的党员教师来说,如何在新形势下发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指明了方向。作为党员教师,她具有双重身份,是党员又是教师。党员教师不仅要爱岗敬业、教书育人,而且要充分地体现先进性。

先进性是党员与非党员的本质区别所在,党员教师要有先进性意识,示范性意识和时代性意识。

首先,要有先进意识。在新形势下,每一个党员教师都必须自觉地用“六条基本要求”来调教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在教育工作中实践先进性的要求,发挥先进性作用,树立先进性形象,衡量党员先进性与否,主要看他是否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以及是否自觉地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所以,党员教师要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全心全意为学生、家长和社会服务,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时时处处要以身作则,保持先进性意识。

其次,要有示范意识。党员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方面,党员在示范性经常地和主要的是体现在本职工作上。所以,党员教师要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用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给学生树立榜样,用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再次,要有时代意识。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党员教师既要有强烈的时代意识、竞争意识,又要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与创造意识,既要自觉地服从组织安排、遵纪守法,又要增强自主性,发挥能动作用。也就是说党员教师要勇于创新,奋发进取与时俱进。

党员的先进性和先锋模范作用是一致的。我认为,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工人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在党员行动中的自觉体现,主要是指带头作用、骨干作用和桥梁作用。带头作用是指党员在社会各方面成为群众的榜样,骨干作用是指党员要成为群众中的中坚分子,能够团结和带领群众,按照党指示的方向前进。桥梁作用是指党员要成为沟通党组织和群众之间联系的纽带。

按照胡锦涛同志对共产党员提出的“六条具体要求”和对教师提出的“四点希望”新形势下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主要应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 富有理想、坚定信念

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是共产党员具有远见卓识的表现,是共产党员的精神支柱。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过去我的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决心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是发挥共产党员党锋模范作用的首要条件。共产党员的这种理想和信念,只有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解和正确把握上,才是牢固的;只有把这种理想和信念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结合起来,在本职岗位上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才是对共产主义理想忠诚的表现。这样就会在胜利时不骄不躁、谦虚谨慎;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不悲观失望、勇往直前;在压力和威胁面前不卑躬屈膝、巍然不动;在风云变幻之际不随波逐流,坚持正确方向。

这里我想特别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与每一个教师的职业理想相联系的,教师的职业理想是指教师对正在从事的职业可望达到的成就的设想和追求,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教师行动的指南。是从事科学工作的脑力劳动者在教学实践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知识分子职业道德之一。具体地说,为了实践共同理想,每一位教师在考虑自己的具体奋斗目标时,都应以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为出发点。因而,教师的职业理想是一种崇高的理想。作为党员教师,必须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信念,巩固教师的职业理想。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总结:“一生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热爱儿童”毫无疑问,新形势下的党员教师更应关爱学生。我国教育心理学专冢刘兆吉对120位优秀教师和模范班主任(大多为共产党员)的心理特点进行过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00%的优秀教师和模范班主任都对学生怀有深厚的感情。调查还发现一个令人感动的事例,一位优秀教师为了教育一个因触电致残的学生,手把手的教这位学生写字,还亲自帮助这位学生大小便,直至最终把这位学生培养成有文化的人。可见,把爱心奉献给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每个教师必备的道德素质,是教师职业理想的体现,理想是人的内在动力,是人体内的动机,教师的理想是他们勤奋工作,努力探索的源泉和动力,党员教师更应如此。

2 联系群众、克己奉公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引导人民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团结起来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的根本任

务。每个党员教师都要按照“党的十六''和“十七大”精神,严格要求自己,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争做贯彻落实2006年6月28日中颁发的《关于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意见>的模范,这个文件对党员提出了五点要求:

1、尊重和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2、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

3、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4、虚心向群众学习。

5、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此外,这个文件还要求党员参加结对帮扶困难群众,主题实践活动,(如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题等)和社会公益活动。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党员教师应当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积极向群众宣传解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教育引导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凝聚群众力量。而要这样做,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党员教师要树立起良好形象。党员教师的形象好不好,不仅影响到党在群众中的威望如何,更是其本人是否在师生员工中建立威信得到信任,是否能够团结师生员工、带领师生员工一道前进的重要条件。在党的历史上,张思德、隹裕禄、雷锋、王进喜、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王瑛等优秀党员的良好形象,不仅带动了一批党员群众,而且鼓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党员和党的好干部,感动了无数人民群众。党员教师应当向这些优秀党员学习,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廉洁从教、多做贡献,用良好的形象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

3 勤奋学习、勇于创造

共产党人应当是富有创造精神的人。这种创造精神,来源于大胆实践。面临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任务,我们必须重新学习。应该看到我们的建设和改革,仍然有许多未被认识或尚未完全认识领域,这就要求共产党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勇于创造。同时也要求党员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一名合格的党员教师想要保持先进性就必须时刻注意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提高、提高、再提高,才能紧跟时代步伐,做到与时俱进,才能适应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才能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学校党员教师作为知识群体中的先进分子,应当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业务能力,提高适应信息时代的复合本领。

在提高政治理论素质方面,党员教师要结合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像方永刚同志那样认真学习,热情传播十六大以来的党的创新理论。当前,更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

七大”精神。

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方面,党员教师要认真学习和积极实践吴根宝老师的先进事迹,要真正懂得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是教师的从业之德,是对教师这一行业者的道德要求。它是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包括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修养、道德行为等内容,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党员教师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于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在提高业务能力方面,党员教师要勇于创新,努力使自己成为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先行者和示范者。在新形势下,党员教师必须具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能力,组织教学能力,自我调控能力,思想教育和常规管理的能力,指导学生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创造能力、理解和分析能力,熟悉相关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规能力。此外,博闻能论、一专多能,教育过程中随机应变、因势利导等等,都是党员教师应当具备的能力素质。

在适应提高信息化时代的复合本领方面,党员教师除了应具备上述能力素质外,还应包括快速获取信息、消化信息的能力、较强的沟通系统能力,较好的身体素质等等。21世纪的党员教师应致力于专业化发展,不仅具有实施心理教育的能力,具备一种反思的能力,还有如何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整合到课程中去,这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好的课件制作还得靠教师。因为他最熟悉学生,他创造出来的内容最适合学生,因而是最有价值的。

总之,党员教师要勤于学习,勇于创造,为争做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专家和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

4 勤奋工作、兢兢业业

俗语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和溪成河、和流汇海'',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是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靠勤奋、务实、苦干而铸就的。共产党员要成就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别无尘途,唯有实干。怎样实干?首先,共产党员要有乐于实干的精神。这里关键在“乐于”二字,它所体现的应是一种无私奉献的境界和不计得失的态度。这正是成就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应具备的一个品质,身为党员更应该使自己具备这种品质。其次,要有甘于吃苦的精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本来是党员的本色,而任劳任怨默默无闻的为党的事业殚精竭虑更是党员应尽的义务。再次,实践证明:任何虚假的不求实际的行为,必定有损于党的形象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身为党员必须旗帜鲜明的反对弄虚作假、倡导求真务实,争当社会主义建设的“实干家”。

教师正确的育人理念、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务实的敬业精神,不仅能使学生健康成长,甚至能改变事业的命运。

例如:马卡连柯用尊重和信任感化了一个流浪儿。有一次,马卡连柯把曾经偷盗成性的流浪儿谢苗叫来,交给一张证明和一支手枪,让他到远离工学团的地方取五百卢布,五百卢布在当时是一笔很大的数目。马卡连柯的信任使得被看不起的谢苗惊讶得说不出语来,尊重和信任支持他顺利地完成了任务。第二次马卡连柯以同样的信任让他去取两千卢布,结果谢苗做人的尊严盟发了,因为尊重的力量,他又一次成功的完成了任务。可见,尊重和信任是一把打开青少年心灵的金钥匙。

又如,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可唯曾在一所小学进行过一次十分有趣的实验。他们以对学生进行发展预测的名义,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以后,郑重的向老师提出了一份所谓“具有最能发展前途者''的名单,并要求教师保密。而在这份名单中包含了老师厌弃的差生。八个月以后,他们重新回到这所学校,发现名单上有名的学生,智力和成绩都有所进步和发展,而且性格变得活泼开朗、求知欲显得旺盛,对教师的感情也变得深厚起来。这种源于发展教师内心的期望和关怀产生的效应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因此,教师把爱的阳光,把关怀和期待的阳光普照到每一位学生的身上,将会对每一位学生的进步产生积极的影响。

再如,河丽文老师的人格魅力改变了一个学生的命运。海伦凯勒是l9世纪著名的作家和社会活动家。早年的她,由于患有盲、聋、哑三重残疾,对生活失去信心,她的老师安娜,河丽文,以坚强、勇敢、创造等高尚的人格,深深地感染了海伦,把她从黑暗的世界带领出来,使她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以优秀的成绩完成了高等教育。海伦成功之后曾经把河丽文老师来到她身边的日子称为”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因为正是河丽文用其人格感染和解放了海伦的心灵。

新形势下的党员教师,一定要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带头倡导”敬业、勤业、创业、乐业''精神,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5 严守纪律、维护团结

这是夺取建设和改革胜利的根本保证,是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鲜明体现。党员教师要坚决支持和大力配合学校党组织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严格党的纪律。党的纪律严明了、党内团结增强了,我们就能更好地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团结。

党章明确指出:“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同样,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也是各行各业凝结起来的统一整体。因此,众人齐力、万众一心、团结协作、各负其职、各尽所能是党的事业成败的关键。党员教师要有大局观念、整体观念“牵一发而动全身”,无论哪一项工作的失误和疏忽都会给党的事业造成损失。身为党员教师,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做到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务上级,齐心协力的把各项工作完成好。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个党员就要守住一个阵地。不仅自身要在团结协作上要求大同存小异、以人民利益、以党的事业为重,更要团结和带动周围的教职工积极的投身到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中去,充分发挥好团结协作上的凝聚作用。

觉员教师要按照学校党组织的要求,严守纪律、维护团结、构建和谐。和谐是正确化解矛盾中的和谐、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不在于有无矛盾或矛盾大小,而在于能否及时发现矛盾、正确妥善的化解矛盾,在学校和谐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作为党员教师,要与学校党组织一起,学会及时发现矛盾、正确妥善的化解矛盾,为建设和谐校园做出积极贡献。

6 艰苦奋斗、谦虚谨慎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共产党人学习工作生活的风范。党员教师要做到在思想品德上向高标准看齐,不慕虚荣,不尚浮华,学习工作谦虚谨慎、刻苦扎实,促进学校、组室或班集体优良学风的形成。随着社会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也不断的变化,党员教师要从大局出发,懂得我们国家、单位仍不富裕,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仅仅解决了温饱问题。因而要坚决抵制奢侈浪费的风气,不在生活条件上相互攀比,党员教师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广胸怀。

4.流动党员服务站职责 篇四

一、加强与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联系配合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做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化工作。

二、负责提出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有关意见和要求,做好上传下达、沟通协调工作。

三、在党员外出时进行教育并提出要求,按规定登记并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

四、掌握外出党员的流动去向、外出时间、地点和联系方式等情况。

五、了解党员外出后的思想、就业和生活等情况,及时通报党组织的重要情况和活动。

六、外出流动党员返回后,认真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等有关资料,及时了解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和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情况。

七、以解预备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按规定做好预备党员转正工作。

八、认真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将外来流动党员编入党支部。

九、关心外来流动党员,为他们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必要帮助。

十、做好流入的预备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党员义工服务站职责

一、负责本辖区党员义工的招募、注册和登记。

二、根据党员义工的特长和专业,成立不同类型的党员义工服务队。

三、受理辖区内群众对党员义工服务队的需求登记,并负责核实和进行分析梳理。

四、负责党员义工的管理和培训。

五、组织本村党员义工集中服务活动,完成街道党员义工服务中心布置的各项任务。党员就业服务站职责

一、及时了解党员技能培训和就业需求,并登记造册。

二、广泛收集培训项目和就业信息,定期向下岗失业党员发布。

三、整合街道实用技术培训资源,及时组织面向下岗失业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等特殊群体党员的就业技能培训。

四、积极争取就业优惠政策,为党员就业提供良好环境。

五、对党员就业情况进行跟踪服务。

困难党员救助站职责

一、熟悉掌握辖区内困难党员的情况,建立困难党员档案。

二、定期走访慰问困难党员。

三、组织党员义工开展结对帮困工作。

四、加强困难党员教育管理,为有工作需求的困难党员免费提供适用技能培训。

五、积极为困难党员求职提供便利,帮助困难党员联系企业,助其就业。

在职党员联系站职责

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党建工作部署,围绕街道“三个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充分发挥在职党员联系站作用,积极为在职党员参与街道“三个文明”建设创造条件,提供舞台。

二、全面掌握辖区内在职党员基本情况,定期分析在职党员的思想状况,发挥在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责任岗、结对共建、扶贫帮困、义工服务等活动,发挥在职党员作用,树立党员良好形象。

四、适时宣传表彰为街道建设和管理做出突出贡献的在职党员,及时向在职党员所在的单位党组织反馈其参与党建设活动的情况。

5.党员教师职责 篇五

毕业在即,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增强毕业生党员的党性修养,确保广大毕业生安全、文明地离校,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12月2日中午12:40,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在第一教学楼c103教室开展了毕业生党员党性教育活动,学院党委书记、XX级辅导员、XX级全体毕业生党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会上,学院党委书记语重心长地教育广大毕业生党员,要牢记历史使命和党的宗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品德修养、知识修养、行为修养,积极协助老师做好在就业、学业、心理等方面的毕业生离校工作,做好文明离校的表率。同时对全体党员提出三点要求:第一,不断加强学习,不断努力充电提升自我。第二,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在规划毕业工作、关心带动差生等工作中发挥表率作用。第三,进一步规划自己未来,对于物理学及电子通信专业分别指导如何有意义的度过的剩下大学时光。

随后,XX级辅导员xx老师对毕业生党员进行了文明离校教育,要求全体党员在离校期间要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要始终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同时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不断强化自我教育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充分发挥党员的作用,为母校争光。

6.党员岗位职责与工作标准 篇六

(车间主任岗)

1、执行党的决议,服从党的领导,积极参加党组织的学习和活动,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执行本企业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QHSE规章制度。

2、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起好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树立好的党员形象;提高车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紧紧围绕提高车间的经济效益,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和观念转变工作。

3、根据本厂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制定本车间的工作计划,建立健全车间的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岗位职责、工作标准、考核细则等。

4、负责车间的生产经营、计划指标的完成和各项管理制度、工作标准的具体落实;根据车间实际经营情况,向厂长提出建设性改进意见。

5、严格执行QHSE体系文件,抓好安全、质量、环保等各项工作,解决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6、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积极推广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制定新工艺,努力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7、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树立企业形象。

8、对工作中遇到的重大、疑难问题,主动和班子成员协商,采取措施解决,并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

9、做好市场的巩固、开发工作,加强与客户沟通联系,做到及时结算、收帐。

7.党员教师职责 篇七

一、德育渗透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德育渗透教育是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把德育教育内容内隐到各学科专业教学中,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高思想品德素养[1]。它具有如下特征。

(一)目的性

高校德育渗透教育不是随意的,而是一种教育者有意识有目的的教育行为。高校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在全面把握教学对象的心理特点和需求的基础上,优化教学设计,将德育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渗透在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教育中,把德育目标融入教学目标,德育内容融入教学内容,德育方法融入教学方法,德育评价融入教学评价中去,使青年大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有效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标[2]。

(二)内隐性

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直接、公开和显性,以及对教育对象正面宣传教育、强制性的灌输教育不同,德育渗透教育主要以专业课程以及第二课堂为载体,高校教师通过各种示范、熏陶、感染、从众、无意识、情景效应和体验方式,将德育教育内容、过程隐含在专业课教学和专业课资源之中,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得到启示、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在自主、轻松、愉快的状态下接受专业课中隐含的教育信息和教育内容,达到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的目标。

(三)针对性

德育渗透教育的针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针对教育对象。要把握教学对象的思想实际和现实需要。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根据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思想需求、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结合高等教育和专业课教学的规律,选择合适的德育渗透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另一方面要针对专业内容。要根据不同专业的内容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德育教育的环节和内容,把德育教育有效地隐含和贯穿在专业之中,努力寻找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的最佳结合点,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只有在德育渗透教育既充分考虑教育对象,又紧密结合专业教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实施,才能取得明显的教育效果。

二、高校党员教师开展德育渗透教育的意义

高校各学科专业都有进行德育渗透的优势和有利条件。高校党员教师积极开展德育渗透教育,对切实有效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增强高校德育教育的效果

高校德育渗透教育是一种隐性教育,它是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之外,利用专业课程教学、实践环节教学等教学活动载体和教育方式,采用隐性的、分散的、选择性的、间接的和体会性的熏陶教育,来传递社会价值观,以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使其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观念的影响,并主动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道德。这是对受教育者的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德育渗透教育方式相对于德育专业课程教学而言,它变换了单一的德育专业课程教学的载体,将德育教育内容渗透于大学生的专业思维中,贯穿整个大学生涯,这是一种广泛、持久的教育活动,将起到更为显著的德育教育效果。

(二)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自我发展

大学时期是青年学生人格构建、性格完善、能力提升、社会适应的一个关键阶段,是实现从一个单纯的学生状态向独立的社会人状态转变的重要时期。当前,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出现了多元化、功利化、多层次化的特征,如何开展德育教育,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青年学生实现从一个单纯的学生状态向独立的社会人状态转变,这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党员教师肩负的重大任务。但传统的德育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显性、直接、灌输性和说理式的教育模式,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无法有效调动起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达到满意的教育效果。因而创新德育教育方法,实施德育渗透教育是高校德育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按照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 就越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为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在德育教育中,努力隐蔽教育意图,避免强制性和灌输性,淡化“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着力构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平等互动关系,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作用,通过教育者的熏陶和引导,使他们在充分的自主意识的支配下,自觉自愿或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德育教育的内容,从而对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个性的健康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促进青年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三)有助于发挥高校党员教师先进性

高校党员教师是开展德育渗透教育的主要力量和重要载体。党员教师要依托自己良好的思想修养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优势,把强烈的责任心、上进心、事业心与使命感等德育教育内容融入课程教学,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明确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与时代使命,学会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社会。高校党员教师的先进性正是体现在他们每一堂课都仿佛在为大学生们打开一扇窗户,让他们看到一个色彩斑斓的新世界,并且让学生们感受到党员教师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精神境界。高校党员教师通过良好的道德情操、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积极的精神状态教育和熏陶学生,充分发挥课堂对青年学生的德育功能,充分展现高校党员教师的先进性、纯洁性,有助于实现党员教师的价值,诠释一名党员教师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忠诚[3]。

三、高校党员教师开展德育渗透教育内生动力缺失的原因

高校教师尤其是党员教师能否积极开展德育渗透教育直接关系到高校德育教育效果的好坏。然而,笔者通过对国内部分高校党员教师进行走访和调查发现,部分高校党员教师缺乏对大学生们开展德育教育的内在动力,缺乏开展德育渗透教育应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识模糊

大学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教书和育人。教书主要是指将学生培养成为专业人才,使他们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厚的知识面,以及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育人则重在强调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较高的道德情操。这是由大学的功能决定的,也是教育法规规定的,更是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要求。然而目前,部分党员教师对岗位职责的认识更多停留在教书层面,认为做个好老师就只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把专业知识讲好、讲透就行了,却忽视育人的职责,片面认为育人是专职辅导员教师和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事,不愿意占用专业课程的教学时间,也很少在教学中主动挖掘专业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内涵。这种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导致部分党员教师不想、不愿开展德育渗透教育工作。

(二)制度缺位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高校特别是在综合型、研究型高校,部分学科专业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不到位,不重视学科专业教师在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甚至连是否教好书都不够重视,而片面要求教师科研课题和科研成果的数量。在晋升制度、考核制度、福利制度、薪酬制度、培训制度、人际关系等都与科研业绩密切相关,而对学科专业知识和德育教育缺乏引导、激励、制约、管理和考核机制,比如对教师的考核、职务晋升等。有的高校虽然也有教书育人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上,科研论文、教学工作量等定量规定是硬指标;教书育人则是定性规定是软指标,难以有效考核。客观上造成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一手硬一手软。在这种制度环境下,科研成为了多数党员教师最重要的工作,导致很多党员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科研工作上,对教学工作缺乏热情,因循守旧、故步自封,不愿意花精力和时间去接近和了解大学生,德育渗透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就无从谈起。

(三)师生互动失灵

思想品德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每个大学生从小到大都一直接受着德育教育。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视野的扩大,大学生们对不顾受教育者心理特点、简单灌输和说教式的德育教育普遍不感兴趣,甚至存在抵触情绪,通过不听讲、睡觉、玩手机、闭目养神等多种方法消极回馈给教师。这导致教师们对德育教育教学效果的预期降低,对自己的德育渗透教育教学能力产生怀疑,容易使教师们放弃为提高德育教学效果而进行的种种尝试和努力。教师缺乏德育教育的热情和动力,又进一步导致教法不当和教学过于单调,会更加挫伤学生主动接受德育教育的积极性。如此恶性循环,使德育渗透教育中教与学的兴趣彼此消退,互动失灵。

四、增强党员教师引领德育渗透教育内生动力的途径

高校教师既要重视教书,更要重视育人,这是其职责所在、使命所在。高校党员教师要发挥表率作用,自觉树立和强化育人意识,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将个人的人格魅力、知识素养、学术品质、价值观念贯穿于专业教育之中,扎实有效地推进德育渗透教育,切实展现党员教师的榜样力量,引导其他教师积极投入到德育渗透教育之中,全面促进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针对目前高校部分党员教师德育渗透教育的形势,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增强党员教师德育渗透教育的内生动力。

(一)认识层面:强化党员教师实施德育渗透教育的责任感

高校要通过组织学习培训,统一思想,提升全体教师对实施德育渗透教育的认识,从思想深处激发教师尤其是党员教师实施德育渗透教育的动力。一要加强对教师进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高等教育法规的学习培训,使广大教师从思想上深刻认识教育既包含知识技能的传授,更包含思想道德、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和培养;二要加强对教师岗位职责和人才培养形势的教育,既要明确加强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是所有高校教师的职责所在,又要使广大教师清醒地认识到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面临的思想道德层面的形势和挑战,从而增强教师加强德育渗透教育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以及紧迫感、危机感;三要在高校教师中开展关于德育渗透教育的大讨论,对德育渗透教育重要性、必要性及方法途径进行广泛深入的大讨论,达到统一思想的认识;四是把强化德育渗透教育思想与教师党员的政治学习结合,强化党员教师实施德育教育的政治责任,激发党员教师爱学生的热情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三观”的使命感,从而把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育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只有增强了思想认识,高校党员教师的责任意识、教书热情、育人态度才会自然地发挥出来,才会自觉纠正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从而更加积极开展德育渗透教育工作。

(二)制度层面:激发党员教师引领德育渗透教育的荣誉感

制度是一种外在的约束,是形成外部推动力的一种机制。良性的制度体系有利于规范高校教师的教育行为,进而成为习惯并转化为内在约束的动力,把制度的他律转化为严格的自律。高校教师党员开展德育渗透教育既要基于其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责任,也要以制度为保障,建立健全推进教师乐于开展德育渗透教育的一系列制度、措施与之相配套,促进党员教师德育渗透教育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化,激发其自觉投入德育渗透教育的内在动力。首先,要制定高校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教书育人岗位职责规范,明确高校教师及履行情况的考核奖惩制度,内容应涵盖备课、讲授、辅导、考试、实验、实习、指导论文等各环节中的责任、态度、工作量、效果等;其次,要充分挖掘学科专业教学过程中对德育教育的内涵,根据实际开展情况进行考核;再次,对党员教师的晋升要用量化指标体系规定德育渗透教育工作职责和义务的履行情况,促使教师把教学工作、德育工作与科研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真正使高校德育渗透各学科专业教学过程中,并让那些积极开展德育渗透教育的党员教师能够获得充分的肯定。通过一整套制度,明确党员教师德育渗透教育的职责和要求,规范党员教师德育渗透教育的考核程序和激励措施,构建高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德育体系,激发党员教师引领德育渗透教育的热情和荣誉感,引领和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

(三)实践层面:开展多层次活动,激发党员教师引领德育渗透教育的成就感

8.党员教师职责 篇八

从系统发展的角度来看,教师发展力主要包括愿景力、规划力、学习力和研究力。对党员教师来说,要提升发展力,更需要关注其政治思想、师德素养,专业业务水平及信息化能力等能力的提高。我校党员教师分别分布在海珠和天河两个校区的不同专业教研室,平时忙于繁重的教学教研工作,能够真正集中一起学习党建理论知识、交流教育教学相关理论知识的机会和时间比较有限。

2014年9-12月,我们课题研究小组对网络平台进行总体设计规划,在校园网党建网站增设“支部空间”栏目,利用威海联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博客系统免费注册了博客(http://gzlis.aschool.cn/24403),命名“支部空间”,并为学校第一党支部每位党员注册用户。

网络学习空间前台具有浏览和留言功能,后台具有系统管理功能,后台系统管理操作方法尤其重要。2015年4-6月初,召开支部小组长会议,对小组长进行支部网络空间使用方法的培训,同时发放《支部空间操作指南》,强调支部网络空间应用的重要性,力争各小组长的认同与重视,并协助推广与指导各小组党员教师应用。2015年10月中旬,课题组设计了调查问卷《支部空间使用情况调查》,追踪党员教师对网络学习空间的使用情况,同时进一步推动党员教师认识和使用网络学习空间这个网络平台,促进党员教师主动参与学习交流和分享。

一、搭建了网络学习空间

网络学习空间是支部党员之间互相学习、交流的网络平台,设有“文章”“相册”“视频”“文档”“留言”等栏目。党员教师可以在此发布文章,文章可以包括“教学宝典”“党建大事”“好文分享”“成果分享”“为人处事”等分类;党员教师也可上传图片、视频或文档,共享党支部集体或党员教师个人各项活动的相关图片、视频等素材,还可以通过浏览相关文章、相片及视频后进行评论或留言,构建了党员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平台,营造良好的工作和学习氛围,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

二、应用情况

2015年4月份网络学习空间开通以来,我支部党员教师认真参加网络学习空间使用方法的培训,积极登录网络学习空间学习和分享相关资料。本支部党员教师共有22名,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支部网络学习空间访问量达1418次,发布文章42篇,上传照片173张,评论主题38个,留言3个。在《支部空间使用情况调查》中,共发出20份问卷,收回19份。其中36.8%的党员有经常上网的习惯,63.2%偶尔有上网。全部党员教师都会不同频度去浏览支部网络学习空间,其中52.6%的教师会在网络学习空间分享信息或留言评论。89.5%的党员教师认为网络学习空间的内容值得学习,能促进党员教师发展力的提升。

三、应用效果

1. 党员教师归属感越来越强

党员教师对党支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归属感越来越好,分别主动上传相关教学宝典、活动相片、深度好文到支部网络学习空间,丰富多彩的活动相册及学习资料分享,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支部微信群和QQ群的使用情况来看,大家话题更多了,即时聊天的气氛也热烈很多,教师们分别就当前热点话题进行分享与讨论,表现良好的组织气氛。

2. 党员教师教科研成果更丰硕

据统计,2010-2014学年度5年来我支部党员教师在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中,2014学年度参加各级各类比赛的党员教师共11人,获奖项目共有22项,包括指导学生技能竞赛、教师个人技能竞赛、论文、课题等各方面,达到近5年来最高记录。我支部党员教师分别在专业发展道路上取得良好的业绩,党员教师表现了更强大的发展力。

3. 党员教师政治素养和向心力大幅度提高

在学校党委组织的七一反法西斯抗战胜利70周年庆祝活动中,我支部全体党员参加演出的两个节目中,诗朗诵《强大了的中国人民说了算》在学校10个党支部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并在2015年12月25日学校文化艺术节汇演中,应邀登台演出。我支部党员以良好的形象、高昂的热情、极具感染力的语言魅力,赢得了全场师生雷鸣般的掌声,体现了我支部全体党员强大的凝聚力量和先锋模范作用。

网络学习空间的搭建与应用,不仅促进支部党员教师的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通过无界限的交流与分享,增进了党员教师之间的情谊,同时不断激发出学习的热情和智慧的火花;通过学习资料和教学资源的共享,为党员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帮助与参考;让党员教师领先踏上自我更新、互帮共进的专业发展之路,最终促进教师发展力的提升。具有实践意义,值得深入研究与应用推广。

上一篇:买房定金合同范本下一篇:体育单招语文试卷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