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学科教学计划

2024-10-22

小学体育学科教学计划(共9篇)

1.小学体育学科教学计划 篇一

篇1:小学体育教研计划

根据教研室教研工作指导思想和小学体育学科教学特点,本着务实的态度和追求实效的原则,坚持“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目标,努力实现由“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迈进。本学期开展以下活动。

一、课题研究

各教研组要开展教学研究,探索体育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寻求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采用灵活的组织形式,在实践中发现典型经验及时进行总结推广和运用。

1、召开小学教研组长及部分骨干教师会议,布置本学期体育学科教研工作(2月28日)。

2、抓好《xx区高考体育专业考生专项选择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工作,并指导高中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加以运用(全学期)。

3、对《阳光伙伴28人29足跑训练与比赛的研究》,在课题研究工作中不断总结反思,使教师的教学与训练,更具有科学性,避免学生身体损伤(全学期)。

4、积极开展小学体育课改工作,组织开展课堂教学评价研讨活动(全学期)。

5、组织区小学体育学科带头人、青标、骨干教师向全区体育教师开设示范课,展示新课改教学成果(全学期)。

二、队伍建设

1、对全区高中学校进行视导,检查20xx届高三体育专业考生的体育教学训练工作(3月上旬)。

2、组织学科带头人、青年标兵、骨干教师参加省、市、区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全学期)。

3、对全区高中起始年级体育任课教师进行培训,检查各高中学校体育课的选项教学工作(本学期)。

4、对全区小学学科带头人、青年标兵、青年骨干教师的督促和检查,并组织他们参与各类学校体育教研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全学期)。

5、对非体育专业的体育任课老师进行横向培训,提高非体育专业体育任课教师专业水平,使之进一步适应体育学科教学。(全学期)

三、质量管理

1、继续抓好高考体育专业考生的教学与训练工作,收集信息,进行阶段性的测试,提高教学与训练的实效。认真组织好20xx届全区高考体育专业考生的第二次模拟测试。

(1)测试时间:20xx年3月8日

(2)测试地点:xx高级中学

2、加强全区完中体育专业考生的考前训练与指导,迎接20xx年4月中旬在南师大举行的全省体育专业考生高考统一测试。

3、组织全区小学校园舞培训。每校派二人参加培训,培训地点:cc小学(4月上旬)

4、抓好全区中学的体育中考教学与训练工作,迎接全市体育统考,为力争我区中考成绩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5、开学初对各高中学校体育课的选项教学工作进行督导。

6、组织全区初,高中健美操培训。培训地点:xx中学(5月上旬)

7、组织全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本学期)

8、对全区小学体育教师进行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1)评价实施的范围

全区小学及职业学校。

(2)制定评价标准的主要依据

主要依据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实施素质教育要求以及课改教学实践中的实际情况。

(3)制定评价的主要原则

以学校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着力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健康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谐发展。

以教师发展为本,面对全体专业教师,着力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增强教师的专业心和责任感,促进教师的专业素养的发展和提升。

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努力提高大面积教学质量水平,高质量地完成教学目标任务。

(4)评价标准实施办法和要求

在分管校长和教学管理部门的领导下,由体育组将评价工作纳如学期和学年教学工作计划,相关领导和教师参加开展活动。每学期对每一位教师开展不少于1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活动,根据评价情况开展教学研究工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努力提高课堂质量。

篇2:小学体育学科教学计划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学期里,我本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新课改为标准将本学期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多以跑、跳为主,在走和跑的练习中,主要发展学生的速度、耐力为主要的练习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跳的练习中,主要发展学生的弹跳能力为主要的练习内容,如:跨越式跳高,立定三级跳等;在发展力量方面,主要以投掷实心球为主;在技巧方面,主要以垫上练习和简单体操为主。

二、教学目的

体育教学是以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主要目的,在本学期中要积极做到以下三点:

1、掌握基本的卫生保健常识懂得简易急救及体育常识。

2、掌握快速跑、耐久跑的动作技术及1分钟跳绳的动作要求,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3、对学生的运动能力得到稳步提高。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根据新课标和教材要求、五年级的各项内容,主要以快速跑、耐久跑,跳远,掷实心球为主要内容,在教学中应注重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的练习及身体姿势的培养;在教学中的难点主要是耐力和力量的发展及提高。

四、本学期教学进度

1、跑和游戏;

2、跳跃与游戏;

3、投掷与游戏;

4、小篮球的基本技术与游戏;

5、韵侓操与游戏;

6、武术的基本技术;

7、体育与心理健康;

8、考核。

篇3:小学体育学科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体育新课程改革发展纲要》,贯彻体育教学大纲中:“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明确指示。体育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即阐明了教育教育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人才,以使我国走向世界,看到未来发展的需要,又指明了***体育在教学中的地位。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就是在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科学思想道德和身体素质。小学体育课不仅要为提高全体学生体质打下良好的基础,更应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本学期将以“单元教学”和“校本教材研训”为突破点,努力抓住课堂改革,向学生进行体育健康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二、体育工作重点:

1、抓好体育日常工作

(1)抓好体育教师的师德建设。

(2)抓好体育教师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多方面进行基本功培训。

(3)加强对新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学习。

(4)抓好体育教师的备课和上课,努力创建新的教学模式。

(5)抓好体育尖子生的培训。

(6)抓好一年级新生的课间操教授工作,保证课间操的质量。

2、上好体育课做到五重视:

(1)重视安全教育。

(2)重视严格要求。

(3)重视每个学生的活动量。

(4)重视体育课活动安排的合理性。

(5)重视教师的服务意识。

三、各项体育工作的安排:

(一)强体育教师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

1、理论学习:

树立新的教育观念,使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向纵深发展。组织新体育教师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新教育法》,深化体育教学工作的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抓住大好的契机,在体育课上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2、业务学习:

学习新的教学大纲和新的课程标准,学好各年级的教材,掌握教法。做到研究大纲、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备好课、上好课,真正使每个学生达到:

(1)每个学生身体得到锻炼。

(2)思想教育得到提高。

(3)增强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4)锻炼了吃苦的精神。

3、以名师为榜样:

(1)走出去多观看名师的课,学习人家的经验。

(2)观看好课录像。

(二)加强对体育训练队的管理,抓好体育尖子生的训练。

1、体育训练队应做到:

有计划、有目的、有内容、有时间、有地点。有活动记录,有总结。

2、要做好每个队员的思想工作:

要有持久性,要有能吃苦的精神,要有知难而进的精神,要有敢攀高峰的精神,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让自己的运动技能、技巧不断提高,争当体育尖子生。

(三)抓好全年级学生的课间操的教授工作,保证课间操质量。

1、用课间操时间向学生传授新操,教师利用体活课进行巩固练习。

2、校间操新老校区有专人负责,保证学生上操时间及质量。

3、保证上下午的眼保健操时间。

4、保证新老校区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5、抓好课间操后的晨间体育锻炼。

(四)加强对体育工作的管理:

1、对他们的学习多督促、多检查。

2、在业务上加强指导:

(1)要求体育教师定出可行的体育工作计划。

(2)和他们一起备课,多听课,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a、查备课的安排。

b、查课堂上课的组织形式。

c、查一节课的上课效果。

3、开足、开启各年级的体育课及体育活动。

四、本学期应达到以下要求:

1、全面抓好新老校区的新广播体操教授工作。

2、体育课逐步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3、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有普遍的提高。

4、体育训练队要有成效,迎接学区运动会的召开。

5、抓好校田径、乒乓队、三棋的训练工作。

五、体育活动月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加大力度积极地进行运动队训练,为参加区田径比赛做好准备。

2、努力做好新课间操的教授工作,狠抓课间操的质量。

3、组队参加区游泳比赛。

4、爱山小学系列小型体育竞赛翻轮胎。

十月份:

1、积极组织田径队学生训练,参加吴兴区田径比赛。

2、爱山小学系列小型体育竞赛趣味运动会。

十一月份:

爱山小学系列小型体育竞赛打雪仗。

十二月:

1、爱山小学系列小型体育竞赛跳绳(一、二年级跳短绳,三———六年级跳长绳)。

2、进行备课组期末工作总结。

2.小学体育学科教学计划 篇二

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是现代体育教育的重要理念和目标。它要求体育教育不但要促进学生体育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提升, 更要促进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拥有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体育”作为小学生的必修课程, 不仅仅承担着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任务, 更担负着提升学生体育素养的使命。为此, 我们应当充分认识通过体育课程提高学生体育素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

以某区小学1000名小学生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对1996年至今有关大学生体育认知、体育行为、体育素养方面的文献进行了检索, 检索到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献100余篇;阅读了《学校体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统计学》等专业书籍, 为论文的撰写奠定理论基础。

(2) 问卷调查法

抽取了某区小学的学生发放问卷1000份, 以获取小学生体育素养现状的信息。回收了998份问卷, 有效问卷996份, 有效率为99.8%。

二、小学生体育学科素养现状调查分析

1、学生体育意识调查分析

体育意识方面, 主要从学生参与运动的欲望和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两方面做了调查, 通过参与欲望可以衡量出学生对体育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 调查结果如表1-表3所示:

从上面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有21.6%的学生表示十分喜爱体育运动, 每周锻炼1-2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者居多。分别有38.3%和44.2%的学生达到每周三次以上体育活动, 每次锻炼在30分钟以上, 符合标准的体育人口要求。但也有18.4%的学生不喜欢体育运动, 几乎不参与身体锻炼或留给运动的时间很少。

2、学生体育行为调查分析

体育行为方面, 主要从学生对体育的关注及参与、体育投入、观看体育比赛及参与体育志愿活动几方面做了调查, 调查结果见表4-6:

调查结果显示, 经常关注和从不关注体育新闻和赛事的学生都占到22%左右, 数量相当;经常观看体育比赛的学生只占17.5%, 可以看出, 小学生欣赏体育比赛的意识不强。每年一次体育志愿活动也不参加的占30.7%, 1-2次的占42.9% (这其中还包括为学校或班级服务) 。该调查结果充分说明, 体育志愿活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 学生的参与度还很低。

3、学生体育技能调查分析

掌握三至四项延续性强的体育技能, 是终身参与体育活动必不可少的手段。在“认为自己比较擅长的体育运动有几项”一题中, 我们列出了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武术、跑步等项目供学生选择, 统计结果如下表 (见表7) :

根据调查发现, 大部分学生可以掌握1-5项的体育技能, 而什么技能都不会的占到10.2%。

4、学生体育道德调查分析

体育道德是指学生依据一定的体育道德规范, 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是体育道德品质在个体行为中的反映。本研究采用文明观赛这一指标来衡量学生体育道德。调查结果见表8:

三、提高学生体育学科素养的实施途径

1、合理安排教材内容, 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我们知道, 体育课教授的单元内容, 大多都需要四节课才能完成。在第一阶段的学习中, 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新内容, 学习的积极性可能会保持的比较好。但在第二阶段的巩固中, 由于年龄特性, 学生会缺乏耐心, 加之课堂内容的重复性, 学生会产生厌倦情绪, 因此教师在授课时, 必须注意根据教材, 学生的特点, 学生的兴趣, 采用生动活泼, 富有趣味性, 或者竞争性的方法打破课堂中可能出现的平乏无味, 不断创造新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保持对知识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举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耐力长跑。为了不让学生产生厌跑心理、抗拒心理, 通过观察发现, 男生普遍喜爱打篮球, 女生喜爱可以瘦身的跳绳。打篮球和跳绳恰恰是可以锻炼学生耐力的活动。因此可以将篮球, 跳绳和耐力长跑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做自己喜爱的运动, 又可以起到锻炼耐力的目的。当耐力提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让学生进行长跑。显而易见, 学生长跑已经不再是一项艰难的事情, 这样将学生的兴趣和教学内容相结合, 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体育素养也会进一步得到提高。

2、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体育教学目标是终身体育, 让学生掌握锻炼方法, 养成锻炼习惯, 也就是学会锻炼, 学会健身。教师的教学不仅在于教学生学会知识, 更重要的是为了“学”能够最终摆脱“教”, 为了达到“提高学生体育素养, 教法举一, 学法反三”之目的, 在体育教学中对某一个动作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做这个动作, 还要使学生知道这个动作的技术结构、作用, 并使学生去明理, 通过这个动作还会创造出哪些动作。例如, 在对学生进行“前滚翻”教学时, 我就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同学们明白和理解“前滚翻”技术的内在, 同时可以通过完成“前滚翻”技术动作, 最后创造出新的技术动作。比如“鱼跃前滚翻、侧手翻以及挺身跳”等。通过运用快乐的教学方法, 促使同学们积极的开动自己的脑筋, 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取体育知识。不过, 与此同时还要注意课堂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特点, 力求给单调的教学内容增添新意, 从而不断地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唤起他们内心的强烈求知欲与学习愿望。让学生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 使他们在学和练中达到人趣、人情、入境, 获得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局面, 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科素养, 增强创新思维素质, 强化创新氛围的动力。

3、运用激励教学评价, 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建构主义教学观提倡在教学中应适当的进行场合驱动评价。这种评价避免了目标教学模式刻板、僵硬的形成性评价, 使教学一直在气氛浓厚的情境中进行。在体育课教学中, 教师应经常运用评语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例如在学生练习中或结束时用:很不错、very good、很棒、真聪明、真不容易、再来一次、坚持一下等词语进行激励性评价。以准确量化的方式, 即时评价学生技术、技能的掌握程度。譬如, 给学生即时反馈其跑的最短时间、投掷的最大远度以及跳过的最大高度或远度与力量性练习的最大次数等, 这样一来, 让学生自己随时随地可以掌握自身的技能学习情况, 提供超越自我的激励评价。经常把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 既要有客观指标的反映, 又要有教师对学生技巧掌握程度的评语。我们的教师可以经常运用暗示评价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上的亢奋。例如, 在练习中指定一个学生做动作示范, 将其他学生重新进行编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一部分学生增加其练习内容或难度, 而对另一部分学生则减少练习内容、降低练习难度。教师以某种动作或用某种表情对学生表示赞许或者批评。新型的体育教学过程当中, 应改变传统的单一评价、终身评价为学生互评、自评, 师生的共同评价, 我们一定要注重过程评价, 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4、树立健康体育观念, 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把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放在首位, 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根据不同学生体质和运动技能的差别, 确定不同的教学策略、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 力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加强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不断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 锤炼学生的心理素质、适应能力, 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 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通过情境教学以及游戏、竞赛等手段, 催生学生的体育学习情感, 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 培养学生健康的体育观念, 吸引学生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 让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成功快乐。例如, 我在教学“跳远”的时候, 采用激趣法与鼓励法并用的手段, 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先让同学们模仿袋鼠、兔子等动物跳跃的样子, 让同学们综合比较一下哪种跳跃方法可以跳得更远, 在这一过程中体验跳远带给自己的快乐。接着再顺势导入新课, 运用活泼、形象的教学语言对跳远技术动作进行细致的示范讲解, 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了解掌握动作技巧的基础上, 组织学生开展竞赛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跳远比赛, 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 竞争意识激烈。在学生开展比赛的过程中, 笔者用“手势指挥、眼神暗示, 语言激励”等方法对学生进行鼓劲, 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地发挥。比赛结束后, 学生还意犹未尽, 整个体育活动过程师生互动、互教互学, 学生的体育素养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5、构建不同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学生在体育实践中, 学到了知识, 掌握了技能, 增强了体质, 就会无形中提高自身的体育素养。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身体素质、运动能力、情感意识的差异, 因材施教、因需而导, 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 组织学生自主练习, 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的意识, 让学生充分展示自身的才能。教师要尝试多种教学方法, 在示范讲解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的教学手段, 对一些示范运作进行分步讲解, 让学生看清运作、掌握要领、体会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 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得到全面发展。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运动意识, 让学生坚持不懈参与科学锻炼。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而且通过体育运动可以陶冶学生的身心, 达到劳逸结合的目的, 使工作学习更加投入、更加有效率。在讲解跳远时, 我把全班同学生编成5个小组, 遵循公平竞争原则, 根据学生的体育基础、身体素质的不同提出不同的标准要求, 选用不同的起跳板, 确保学生安全, 在每个小组中选出“好、中、差”, 让学生体会成功、体验成长, 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6、运用体育竞赛活动, 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体育运动是我们进行身体活动的一种“游戏”。而体育竞赛则是将这种活动制度化以及规范化的“游戏”。体育竞赛不但可以使人们在活动中感觉到快乐, 同时也可以提高参与者的体育素养。因此, 我们的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一定不能忽视体育竞赛的积极作用。体育竞赛尤其是集体项目的比赛, 是一种最现实的团队精神的体现。体育竞赛所有队员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竭尽全力去争取比赛的胜利, 取得胜利是全体队员的唯一目的。为了取得比赛的胜利每一位队员都要刻苦训练, 提高技术水平, 在技术上相互融合以达到最佳的配合。在比赛中每一位队员都要为自己的队创造出机会, 为别的队员提供对方取胜的良机, 才能最后取得比赛的胜利。体育竞赛要发挥出参赛队员的技术水平, 就必须是每一位队员都要以集体的荣誉为第一, 容不得个人英雄主义的存在, 每个人都要为其它队员创造机会, 大家才有机会。如果我们把体育活动看成是完整的教育系统工程。那么体育教学主要担当的任务应该是传授体育活动所需技术和知识。而体育竞赛应该是, 为这些在体育教学中学到的技术和知识提供一个进行实践的空间和平台。而我们目前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往往更注重体育技术和知识的传授, 而忽视教学实践环节 (体育竞赛) 。因为体育运动是身体活动, 它更注重学生的亲自参与和自身体验。体育竞赛为他们提供的自身的体验是其它任何教育方式所不能替代的, 也是提高学生体育素养的一个重要手段。

结论

通过长达十多年的教学实践, 笔者发现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行为、体育技能和体育道德均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 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教学实践效果。总之, 体育素养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无处不在, 只要小学体育教师给予足够的重视、不断地总结成功的经验, 将体育素养教育贯穿课堂, 体育教学的现代意义将得到升华, 同时能够有效地推动小学素质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

摘要: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是当代体育教育的重要目标, 也是体育学科的一项重要任务。小学体育教学不仅仅担负着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任务, 更要承担起培养学生体育综合素养的重任。对此我们应当有充分和深刻的理解。本文主要以某区小学体育教学为例, 针对如何提高小学生体育学科素养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 并指出了应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和提升学生体育素养的途径, 以期为当前的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素养,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余智:《体育素养概念研究》, 《浙江体育科学》, 2005 (01) 。

[2]秦翠萍、赵勇:《论体育文化素养》, 《三峡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S2) 。

[3]伏相平:《浅谈中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 《新课程》 (教研版) , 2008 (12) 。

[4]李长志:《学生体育素养个性化的培育》,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普教版) , 2006 (11) 。

[5]冯古首、王勇慧:《体育素养教育模式研究》,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1999 (02) 。

[6]史兆林:《如何通过学校体育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吉林教育》, 2011 (13) 。

3.小学体育学科教学计划 篇三

关键词多媒体 小学体育与健康 教学

一、整合,是创建新型教学结构的理想切入点

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的增长速度大大加快了。老知识很快过时,知识会像商品一样更新换代。显然,低效率的传统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很难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学生学了许多知识,出校门后,就已经过时了。所以,要让学生走出校门后适应社会,作为培养人才的教师就必须顺应时代潮流,更新观念。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武装自己,掌握多媒体这一现代工具为教师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助手,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手段,使教师的角色来一个转变,变成一个“导演”,让学生由知识容器变为学习的主体,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知识的构建者。

充分利用多媒体,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有效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调动了学生全体参与、全面参与的积极性。多媒体提供了多种交互式学习方式,为学习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智能化反馈和检测功能,提供了多种感官刺激。交互式学习环境,可以提供各种方式的交流功能。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学会自主学习,学会主动探索,学会合作交流让自己真正“动”起来,对学习产生乐趣,并能主动地学习,创造性学习,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随着多媒体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整合,现代教育技术将逐步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不可或缺的支持工具。

二、多媒体的运用与学科整合的基本模式的探索

经过长时间的摸索,我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构新型教学模式,探索多媒体与学科的整合主要落实在以下两个方面:(试以《前滚翻》一课的教学为例)

(一)创设情境,整体感知,感受动作的美。

这一节课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工具性,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让每一位学生的体育学习活动创设一种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接近实际的仿真情境中学习,完成对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在上二年级的前滚翻一课中,单单靠教师去讲去说,学生会很茫然,他们不知道什么是滚翻,我首先播放一段运动员进行曲,同时配合音乐播放各种滚翻的动作,让他们对各种滚翻的产生美的感受,使学生好像身临其境,在感情上与之产生了共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欣赏,陶冶情操,培养美感。

(二)多元欣赏,化简动作,感悟成功。

我们都知道前滚翻是一个动作,有它的连续性,而且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一遍一遍的做示范,学生周而复始的看教师动作,显得枯燥乏味,不易学会。首先我用一段前滚翻的录象,根据不同的播放速度,来给学生欣赏,让他们形成表象。其次,把分解的动作一一展示给学生,把动作化简,让学生掌握前滚翻技术的关键,体验成功的喜悦。当然,在这些基础上,学生还是会出现一系列的错误动作,这个时候,我把一些学生出现的错误动作和正确动作做一比较,让学生有更深刻的印象。从而更好地掌握技术

三、收获与体会

信息技术与小学体育学科整合的实践研究,推动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更新,构筑了新型的教学系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探索到了一条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新路子:

(一)转变了教学理念。随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探索把多媒体与学科教育有机融合的过程中,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为学生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

(二)改变了学习工具。通过整合,把体育学科和信息技术有机地融为一体,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学生使用计算机获取、处理信息就像使用电话、铅笔、橡皮那样自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建立了新型模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个性培养,注意在教学的各环节中创设“情景”、加强“协作”、“交流”、“创新”,让学生主动积极获取知识,让其学会,会学,乐学,真正意义上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培养了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创新的前提,也是创新的源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课程整合的目的之一。在小学体育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特点,在多媒体环境下,发挥多媒体及网络交互性强、资源丰富的优势,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通过主动地建构知识,提高了创新能力及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五)训练了实践能力。面对信息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通过整合,把以讲解与示范为中心转向利用多媒体组成的教材体系和社会大课程中。学生可以方便的获得书籍、光盘、网络上的信息及软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以此提高实践能力,为终生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拓宽思维,促进学生的各种能力,积极锻炼,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学生的观赏能力,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审美情操和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真正优化体育教学,使学生懂得锻炼的意义和重要性,直至终身锻炼。

参考文献:

[1]王宗峰.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整合[J].华章(教学探索).2007,2.

[2]魏彪.中国体育思想导论[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4.小学体育学科教学计划 篇四

二月份:

1、教研组长会议:讨论新学期研训工作

2、新教师教学业务专题学习

(一):课标、理论解读 三月份:

3、专题讨论会:技能培训、考核讨论(组长、中心组);

4、“校本研修”(篮球校本教材,第二学期)工作会

5、新教师教学业务专题学习

(二):专题研究培训

6、完成中小学体育学科科研课题申报工作

四月份

7、市、区两级网络教研活动(区内组织实施)

8、优秀教研组“校本教研”展示活动(泗泾小学)

9、“研教材、重育人”专题讨论会

10、“细研教材”教学活动——研讨课

(一)五月份:

11、“细研教材”教学活动——研讨课

(二)12、新教师教学业务专题学习

(三):课堂教学汇报

13、“细研教材”教学活动——研讨课((三)

14、“红五月,展风采”1——5年青年教师教学评优 六月份

15、四年级体能复测、“每天1小时活动”调研活动

16、学期教研工作总结会(专题研究)、17、体育教师技能考核工作(全程实录监控)

备注:

1、教研组校本研训调研(一月一校)

5.小学体育学科教学计划 篇五

录入:体育中心 www.bchedu.net 2012-3-16 10:21:02 人气:484

根据天津市体育教研室本学期工作计划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情况,为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升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与能力,促进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推动体育与健康课程不断深化、完善与创新。经研究决定举办北辰区中小学体育优秀教学课例和优秀教学设计评选活动。

一、评选条件

1.符合教育部颁发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精神;

2.能反映近两年来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实际成果,具有鲜明的特色、较强的代表性和可学性以及较高的推广价值;

3.所选择的教学内容符合教育性、健身性、技术性、娱乐性和可行性等教学原则; 4.课堂教学目标具有适宜的难度,密切结合教材和教学场景,目标表述具体明确; 5.单元教学过程设计符合科学合理,课的教与学过程层次清晰简明; 6.教学方法、手段和场地器材设计运用具有实效性和创新性; 7.课堂常规严谨,教学安全措施到位。

二、优秀教学课例和优秀教学设计报送要求

1.优秀教学课例报送小学应保证40分钟;中学应保证45分钟。每个课例要有不超过30秒的学校和个人介绍的片头,上课教师的课后反思同时附单元计划、本课次的教学设计和课时计划。

2.报送的教学设计应有完整单元教学计划、每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和课时计划。

三、报送办法与时间

1.每节优秀教学课例的DVD光盘一式5份,光盘必须是一节完整的、能够反映课堂教学全貌的教学录像,录像要符合课堂教学的实际过程,不能剔除部分学生或从几个班中挑选学生上课,并包括上课学校、年级、任课教师姓名和基本情况等信息。请使用数字摄像机或较好的DV数码摄像机连续摄制(应是双机现场录制),图像、声音必须清晰,如有可能最好能配有字幕。上课教师的课后反思。单元计划、本课次的教学设计和课时计划可用word文档作为附件刻录光盘中,便于评审中查阅。

2.优秀教学设计报送时要应用A4纸打印,标题三号黑体,内文五号宋体,单倍行间距。报送文字材料1份(同时交电子文稿),应包括完整单元教学计划、每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和课时计划。

3.报送日期:请于2012年5月10日前报送体育指导中心,逾期恕不接受补报。4.报名时间:4月10日前。(要有优秀课例的年级、教材名称)5.培训时间:4月13日。(报名后将对参评教师进行集中培训)

四、奖励办法。

对此次参加优秀教学课例和优秀教学设计的教师按其成绩评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颁发证书并将其成绩纳入个人档案和所在校的年终考评中。体育指导中心将择优推荐到市级参加评比。

6.小学体育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篇六

一、期末评价的方式、方法

二年级:期末评价的方式、方法

二年级体育评价内容为50米、跳绳和平时成绩。

学生评比和教师评比,学生自评包括:学生自评占比15%,学生互评占比20%,教师评比包括:教师评比占比25%,期末测试占比40%。

根据最后得分评定等级:两个优秀或一优一良平时表现好为优秀,两个良或一良一及格平时表现好为良好,两个及格或一个及格一个不及格平时表现好为及格,两个都不及格为不及格。

评价细则:

1、50米:主要为学生的跑步姿态和规则的遵守。测试成绩作参考。

跳绳:主要考查学生的上下肢协调配合能力,以及自我数数的意识。测试成绩作为参考。

平时成绩:平时成绩主要为上课着装、纪律遵守、以及课堂学习表现。

三年级:评价方法和内容

课堂表现、期末测评(50米短跑、跳绳)

评价细则

学生自评占比15%,学生互评占比25%,教师评比占比10%,期末测试占比50%

学生平时体育学习表现评定

结合本校的.实际,学生从“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三个方面来评价学生。评价分优、良、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

1.学生自评:根据学生自己的评价,认为自己在本学期的体育学习中掌握的技能动作,基础知识,身体健康状况,社会适应,合作能力来评价自己。评价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合格。

2.学生互评:根据班内组内互相评价,评价的依据是:这位同学本学期上体育课的态度和纪律,技能动作的掌握,基础知识的理解,身体健康状况,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来进行评价。评价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合格。

3.教师评价:根据平时上课的情况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评价。评价标准为:这位同学本学期上体育课的态度和纪律,技能动作的掌握的熟练程度,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身体健康状况,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来进行评价。评价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合格。

二、期末测试成绩评价操作细则

本期末测试两项均为体质测试内容,目的是检测本学期体育课程对学生的影响程度,以及观测学生体质有没有发生变化。

1、50米跑:正确起跑动作与运动成绩相结合,根据学生跑步过程中的表现积极或消极动态打分。根据体质测试标准进行等级的评定。

7.体育学科室内教学要具有新意 篇七

体育教师应拥有自己的“课改”理念, 具有新课程改革的新意。这充分地体现在自己的室内体育课堂教学之中, 并有意识地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影响与改变着学生的学习行为, 努力地尝试着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 即把课堂的舞台让给学生, 让学生担当课堂的主角, 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意识, 让学生情绪激昂, 由教师要学生上课变成学生要求上课。室内课堂教学要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课件每一页的小主题都要精心设计, 环环相扣, 才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在欣赏、精心演练时集中精力, 带着任务欣赏, 教师再结合图片适时点拨, 让学生轻松地明确动作要领, 真切体会“乐中学”的快乐。课堂之中还可结合教材进行游戏, 更加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加之游戏本身的特点, 让学生品尝“乐中学”的无穷乐趣。通过课件、游戏之类的课程资源, 并利用辅助教学活动, 在举足轻重之间、表情言语之中, 都在与学生进行着情感与心灵的交流。学生就可以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找准学习的新起点, 根据学生们在生活经验之中获取的信息, 联系新、旧知识的起点, 找准新知识生长点, 激发学生学习和表现的欲望。变枯燥的讲解为生动形象的动作演示, 让学生兴高采烈的欣赏过程, 领会基本的课堂教学技能要领。

室内体育课教学中更要注重教学过程, 注重学生探究性、创造性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根据体育教学的学科特点, 教学时不仅仅是告诉和传授,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室内体育课中主动地实践体验、探究以达到感悟的效果, 让学生具备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 加深理解和体验体育技能。现以教学“正脚踢定位球”为例阐述。

首先, 课堂教学开始, 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心, 用激烈的比赛场面和优美动听的音乐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表现的欲望, 使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 学生们就会有一种迫不及待的心情, 渴望学习下环节的内容。

课堂教学第一部分:导入新课。

出示课题 (播放配有优美音乐的幻灯片) :学习正脚背踢定位球。

导语:足球运动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运动项目之一。我们当中不乏足球的爱好者。这一堂室内课,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足球明星的精彩表演, 去品味足球赛场上足球健儿们叱咤风云的球技, 去领略世界杯比赛的火热场面。

其次, 基础部分, 是课的主要部分, 知识多而且难记。教师要创造性开发资源, 转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使其成为“学生自己的内容”。可以创设视频动作情境, 激发学生掌握动作技术的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既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体育教学应做到:把枯燥的讲解变为生动形象的动作表演, 把每一个知识点全部消融在生动有趣的赛事之中, 让学生在兴高采烈的欣赏过程中, 领会“正脚踢定位球”的基本技术要领, 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走近足球、热爱足球。同时,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把知识点掌握了, 尤其是慢镜头的播放, 更是这一环节的点晴之笔, 把难点展示给学生, 让同学们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 水到渠成地掌握了新的知识。

课堂教学第二部分:学习基本技能。

一、播放世界杯足球比赛精彩片断

我们从视频中领略了世界杯比赛的精彩片断, 同学们是否注意到:刚才的比赛中用得最多的技术是什么?能否模仿一下?

生:正脚背踢定位球。

生做动作:各自根据视频, 模仿做正脚背踢定位球。

师生交流:正脚背踢定位球是足球比赛中常用的踢球方法, 主要用于大力量传球, 特别是射门时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

二、动作方法

(1) 支撑腿 (幻灯片展示动作要点, 同时教师讲解) 。正脚背踢定位球采用直线助跑, 最后一步稍大一些, 支撑腿在球的侧面10~20厘米处滚动式积极着地, 脚尖正对出球方向, 膝关节微曲。

生:一边观看图片和听讲解, 一边做支撑腿动作。

(2) 踢球腿 (幻灯片展示动作要点) 。踢球腿以髋关节为轴, 大腿带动小腿由后向前摆动, 当膝关节摆至球的正上方时, 小腿做爆发式摆动, 绷紧脚面, 以脚背正面踢球的后中部, 踢球后身体要随球向前移动。

生:一边观看图片和听讲解, 一边做踢球腿动作。随后, 一边观看图片和听讲解, 一边做支撑腿、踢球腿和踢球部位的整套连续动作。

师:通过图片和老师的介绍, 同学们也做了示范, 可能明确了正脚背踢定位球技术。为了让同学们充分明确动作要领, 下面再结合慢镜头进一步熟悉一下动作细节。

视频:慢镜头详细讲解正脚背踢定位球的动作要领。

生:学生一边观看视频, 一边做=正脚背踢定位球的全套演练。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一看世界著名球星是怎样运用正脚背踢定位球进行比赛的。

播放视频:在比赛中正脚背射门的精彩片段以及该项技术在比赛中的灵活运用。

师:看了这一段球星的精彩表演之后, 同学们一定都知道怎样运用正脚踢足球了吧, 同学们也一定想进入足球场过一把瘾了吧。为了让同学们能更好地进行足球比赛, 在这里我给同学们简单介绍一下足球的场地和比赛规则。

幻灯片显示:简介足球场地和比赛规则。

最后, 在课的结束部分组织小游戏, 既给学生的大脑一个放松的机会, 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里把学过的知识巩固一遍, 并且还把问题扩展开去, 让学生自己去探讨、去研究。这样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下课之后, 学生还意犹未尽。这样的游戏能让学生主动学习体育知识, 学练体育技术, 在获得体育技能的过程中感受体育的魅力, 发展身心健康。

课堂教学第三部分:结束部分。

师:下面我们来放松一下, 一起来做一个游戏, 游戏的名称叫:传球比赛。

游戏准备: (省略) 。

游戏方法: (省略) 。

游戏规则: (省略) 。

作业:

(1) 课后总结本课内容。

(2) 课后同学们可以单人也可以自由结合成小组, 调查一项足球技术 (调查内容包括动作名称、动作方法、练习方法及注意事项) 。

8.小学体育学科教学计划 篇八

体育运动对每个人的健康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使人体格强健、体形美观,使人精力充沛、体力旺盛;运动可以让心中积聚的不良情绪和社会压力得到宣泄和释放,有效预防现代文明病;运动可以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预防和治疗疾病;运动还有助于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质、迎接挑战的意志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弘扬协作精神和树立公平观念。

我们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周边的农村,家庭教育普遍缺失。而良好习惯的养成关键是在小学中低年级段,尤其是在小学一年级。因此,小学体育学科的教学和体育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其以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有着重要意义。

一、体育学科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益处

1.开展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小学生的生长发育

开展体育锻炼能增强孩子各器官的功能,使孩子体格健壮。因为体育运动改善了血液循环,对骨骼起着一种机械刺激的作用,使骨骼组织得到了更多的营养,所以,开展体育锻炼能促使骨骼生长加速,使孩子的身高随之增长。运动还能锻炼孩子的四肢,增强肌肉力量,使动作更加灵活。

2.体育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现在的小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颇受宠爱,这使得不少学生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他人的感受。然而,体育课程的很多运动都需要学生进行合作才能很好地完成。如在球类项目(篮球、足球)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其集体性和竞争性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应变能力,让学生明白,球类比赛依靠的是集体力量和相互之间的密切配合,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取得胜利,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很多班级通过参加比赛或其他集体项目活动,班级面貌有了很大改观,很多班主任都对自己班里学生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后展现出来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充分肯定,班级的凝聚力得到增强。

3.体育教学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随着电脑的普及,很多小学生都喜欢在电脑上玩游戏、看动画片。这样一来,有的孩子不喜欢运动,造成体质下降。因此,体育课上加强身体锻炼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玩游戏、跳绳等,一节课上大部分时间都在运动,使得学生的身体得到很好的锻炼。再者,上体育课时学生们在一起玩儿,能够增进彼此的感情,体育课就会成为孩子享受快乐时光的平台。

二、开展体育教学,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又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由此可见,一个人的良好习惯对其一生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好习惯常常让人终身受益。养成教育,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特别是小学生,养成教育尤为重要。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涵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

2.加强体育与健康课程常规教学,规范学生的行为

一年级学生要养成的习惯涉及方方面面。课前、上课、放学、作息……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无不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教育。如此多的“该”与“不该”,往往使刚入学的小学生顾此失彼,单凭老师的说教很难收到好的教育效果。为此,体育课堂上的常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可以使学生知道站队应该怎样做到“快、静、齐”。通过体育课堂的常规教学,学生能够懂得遵守纪律的重要性,从而在学习上也养成良好的习惯。

3.利用民间传统体育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民间体育项目也是重要的体育教学内容,它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对一些适合教学需要的内容可以直接引入运用,如踢毽子、打陀螺、跳房子、滚铁环等;对一些基本适合教学需要的内容经改编后再运用,如跳竹杠等。把这些教学内容引进课堂,不仅有利于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将时代文化注入民族、民间传统项目中再回归社会。此外,还可以开发一些民间通俗教学内容,如利用空的饮料瓶、易拉罐、塑料袋以及课桌凳、自行车废旧轮胎、旧报纸等易于收集的家庭生活用品来创编活动内容。如空的饮料瓶装上水或沙可以做投掷物用,装上五颜六色的水可以做标志物用,旧报纸可以做成纸棒、纸球、纸飞机等做投掷练习,利用这些简易、安全、实用的器材资源,一物多用,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有力的保障。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的同时,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发了思维,养成动脑、动手的好习惯。

4.大课间活动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阳光体育”的开展给学生们带来了运动的快乐,让他们能够在运动中找到自信,获得满足。大课间作为学校的一门课程,肩负着以体育活动为载体全面育人、调节学生身心健康的重任。我们学校每天一小时的大课间活动,伴随着广播中传出的“阳光大课间时间到了,请同学们摆放好桌椅,上下楼梯靠右行,排队踏步进操场”的召唤声,学生们有秩序地离开教室,排队进操场。跑步时,学生们在操场上迈着整齐的步伐,每个班级都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变化有着自身的规律性,与社会的发展、人的进化一样,是可认知、运用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树立抓养成、促规范、从小事做起的指导思想。只有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本,从学生心理、生理发展规律出发,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养成教育,开展好每天一小时的大课间活动,定期举办丰富的体育活动和比赛,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和环境卫生习惯,弘扬团队精神等。教师要做好引导,并丰富课堂教学和体育活动的内容,而其中高质量的课堂引导练习,则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

(此文是省级课题《体育学科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验研究》结项论文,编号JCJY131306063。)

9.小学体育学科教学计划 篇九

本学期开学伊始,教研员陶霞老师设计了“小学体育拓展型课程研发”的学科教研课程。该课程旨在研发富有普陀地域文化内涵的特色课程,做强区域体育特色品牌,结合快乐活动日,推进体育和健身教育示范课程建设,逐步形成区域体育课程框架体系。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技能类、体能类“套餐式”项目,逐步形成“人人有项目、班班有团队、校校有特色”的校园群体活动格局,并做到体育项目“人人有一强”。

此次课程属“十二五”体育教师必修课程,参与培训教师共60人,培训共7次。在培训前,请到了区拓展型课程教研员翁亚斌老师为大家进行专题讲座《拓展型课程的科目设计与文本分析》。通过学习,学员们加深对拓展型课程的理解,提高教师开发和建设拓展型课程的能力。接着大家开始了培训之旅,第一次《曼联小子》课程的观摩学习与研讨,学员们来到万里城实验学校,这次活动中请来了曼联/耐克校园足球项目的负责人John和所有的教师们一起讨论和探索该课程的发展思路以及课堂教学设计主线和教学实际目标达成度,之后大家观摩了学校二年级的一堂色彩纷呈的足球拓展课,这次的中外结合让学员们了解了国外的拓展型课程的模式与教学理念。第二次《银球之魅》的课程观摩学习与研讨在树德小学进行,培训的第一部分是由该校徐恩杰老师为各位学员展示的四年级一堂乒乓拓展课,之后徐老师介绍学校《银球之魅》的科目设计,然后学员们分组进行讨论,并派一名代表上台发言,全体学员与发言代表热切互动,最后由陶老师进行提炼总结。第三次《太极柔力球》》的课程观摩学习与研讨在沪太一小进行,为了让老师们有更多的收获,特邀了上海市教研室拓展型课程的教研员陈飚老师进行指导,值得一提的是沪太一小的顾校长也非常重视此次活动与老师们一起参与学习。活动中大家先是聆听了沪太一小丁俊老师交流学校拓展新课程的研发与实践,陈飚老师就沪太一小研发的体育拓展型课程做了讲解与指导,接着大家一同观摩沪太一小王赟杰老师执教的一堂四年级《柔力球之魅》体育活动课。活动让各校的体育老师有了很多新认识,体育拓展性课程的研发要结合学校特色,充分整合社区、家长资源,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增强对体育活动的体验与感知,逐步培养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从而提高每个学生的生活品质。第四次《迷你高尔夫》的课程观摩学习与研讨在武宁路小学进行,学校课程中的评价体系设计让大家受益匪浅,在评价中学校关注对学生评价的多元化,重点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整个评价有学生自我评价,有教师评价:由教师通过观察、交流、学习过程中的情况记录,对学生进行评价,也有相互评价。我们感到体育课程研发要持之以恒,更要面向全体学生,还要注重过程性的足迹。第五次《棒球小子》的课程观摩学习与研讨在华师大附小进行,第六次《阳光伙伴集体跑》的课程观摩学习与研讨在新普陀小学进行,上海市体育教研员王立新老师、上海市教研室拓展型课程的教研员陈飚老师亲临现场指导,寿校长对学校的体育拓展性课程的研发进行了汇报,学校《阳光伙伴集体跑》、《水上精灵》的课程以数字化电子书为教学形式,全方位展示研发。

正因为有这么多具有学校特色的体育拓展型课程的研发,在2013年6月6日,由市教委基教处、市教委教研室和普陀区教育局联合主办,普陀区教育学院和普陀区沪太新村一小共同承办的“自主健身快乐成长——上海市小学‘活力校园’(普陀)展示活动”中,11所普陀区小学体育拓展型课程以联演的方式向与会嘉宾进行展示:传递“内外兼修”习武真谛的《小小精武堂》、体现“刚柔并济”文化内涵的《太极柔力球》、挑战团队合作精神的《阳光伙伴集体跑》„„欢快的旋律、热烈的气氛,孩子们发自内心“活力校园快乐童年”的呼声响彻校园。赏心悦目的20分钟后,普陀区教育局李学红局长作了题为《自主健身快乐成长——普陀区小学“活力校园”建设工作总结》的主题发言。普陀区沪太新村第一小学校长顾利平和普陀区新普陀小学校长寿俊梅先后作了《科学健身学科育人快乐成长》和《研发特色课程实现区域共享》的汇报。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纪明泽在现场点评中,先从三个维度诠释了“活力校园”的内涵,11门课程的联展丰富多样,符合学校的价值诉求,体现了区域全面发展的理念。最后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处长倪闽景作总结发言,他赞扬这次活动为全市小学实施“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树立了好的标杆,普陀区在小学体育校本特色课程链的建设、对课程的深入研究以及提高体育运动的质量和科学性方面值得全市各区县学习。讲话中倪处长还风趣地现身说法,积极倡议通过发扬优质经验,加强区域规划,激发学生从开始的喜爱运动到形成一个终身的爱好,让“一小时”变成不简单的“一辈子”。

近四个月的“小学体育拓展型课程研发”学科教研课程培训之旅中,在陶老

上一篇:全等的简单证明下一篇:高等土力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