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成语故事-未可厚非

2024-08-31

四字成语故事-未可厚非(共16篇)

1.四字成语故事-未可厚非 篇一

【拼音】:wú kě hu fēi

【简拼】:wkhf

【解释】:厚:深重;非:非议,否定。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

【出处】:《汉书?王莽传中》:“莽怒,免英官。后颇觉悟,曰:‘英亦未可厚非。’”

【示例】:作者的动机~,但客观效果则不尽符合作者的动机。茅盾《一九六0年短篇小说漫评》

【近义词】:无可非议、未可厚非

【反义词】:评头品足

【语法】:作谓语;用于人或事情等

【英文】:give no cause for much criticism

【法文】:il ne faut pas exagérer la critique

【成语故事】:新朝时期,王莽推行一些改革措施,把西汉分封的各诸侯王降为平民,将周边分封的少数民族王降为侯,句町王不服,就派廉丹和史熊去攻打句町,他们强征民夫加重捐税,都大夫冯英上书劝他不要劳民伤财。王莽罢免了他,后又觉得冯英无可厚非

无可厚非 成语接龙

【顺接】:非业之作 非亲非故 非亲非眷 非人不传 非分之念 非分之想 非分之财 非刑吊拷

【顺接】:搬弄是非 伯玉知非 播弄是非 补过饰非 大是大非 颠倒是非 独是独非 逢恶导非

【逆接】:不识之无 称家有无 出有入无 互通有无 仅识之无 可有可无 聊胜于无 略识之无

【逆接】:无一不备 无一不知 无一尘染 无一是处 无万大千 无上上品 无上将军 无上菩提

2.四字成语故事-未可厚非 篇二

1.“震耳欲聋、引吭高歌、低声耳语、大呼小叫、窃窃私语、大吹大擂、响彻云霄”等成语 (四字词语) :说明发声的物体振幅的大小影响其响度的大小, 研究的是“响度”的问题。

2.“尖声细语、沉闷嘶哑、细声细语、瓮声瓮气、尖锐刺耳”等成语 (四字词语) :说明发声的物体振动的频率影响其音调的高低, 研究的是“音调”的问题。

3.“闻其声, 知其人”“悦耳动听”等成语 (四字词语) :说明不同的发声体的音色不同, 研究的是“音色”的问题。

4.“隔墙有耳、千里传音”等成语 (四字词语) :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固体、气体等可以传声。千里传声还能说明此声音可能是次声波和声音能传递信息等知识。

5.“万籁俱寂、哑口无言、忍气吞声”等成语 (四字词语) :说明声源振动停止, 发声停止, 或在声源处减弱声音。而雪后的“万籁俱寂”还能说明雪能吸音。

6.“掩耳盗铃”等成语 (四字词语) :说明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人耳处减弱。

7.“打草惊蛇”等成语 (四字词语) :说明介质可以传声, 蛇通过感知地面振动感知声音的, 还有蛇是靠颌骨这种固体传声的知识。

8.“余音绕梁、三日不绝、长啸一声、山鸣谷应、轰鸣不断、空谷传声”等成语 (四字词语) :说明声音不断的反射, 和回声的知识有关。

3.未可“回避”的收获 篇三

“可不是吗?人教版中这篇文章是被安排在二年级,我半课时就‘解决’了。而且,我上课时生怕学生会问我问题!”

一进办公室,就听到张老师与夏老师在谈刚刚上过的课文《我不是最弱小的》。

“怕问什么?”我不禁答腔问道。

“我怕学生会问:下雨时,爸爸把雨衣让给了妈妈,妈妈让给了萨沙。为什么爸爸不直接给孩子萨沙?”

“再说,爸爸、妈妈都没有把雨衣让给托利亚,这托利亚当时会有怎么样的感受啊?”吴老师皱着眉头补充道。

“嗯,是个问题,这些我真没想到!”

铃声响了,我带着忧虑、担心与不安走进教室。

板书课题,检查预习,接下来概括主要内容:谁来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假日,萨沙一家人去森林度假,突然下起了雷雨,爸爸把雨衣让给了妈妈,妈妈让给了萨沙。萨沙把雨衣盖在蔷薇花上,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

一切顺利。可好景不长,读第1自然段时,学生就开始提问:老师我有问题——既然他们是一家人,为什么不直接说:父亲、母亲、姐姐托利亚和弟弟萨沙,而特别指出:五年级的学生托利亚和四岁的萨沙?

我无言以对,留下这个问题继续阅读。

“老师,我有问题!”思维活跃的T同学举手了,“为什么爸爸不直接把雨衣给萨沙,而是先给妈妈,妈妈再给萨沙?”

果然,学生提出了我事先担心的问题。

“我知道!”K同学几乎不假思索地说:“如果直接给萨沙,就不好说‘最弱小’的了,那就不会引出萨沙的疑问与妈妈的对话,也就不会有下文萨沙把雨衣盖在蔷薇花上,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了!”

“对!”同学们异口同声,深表认同。

我惊诧——自己深深担心不解的问题,K同学从作者构思与表达的角度如此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而且“深得人心”。

“是的,看来作者是——”

生齐答:“精心安排!”

“巧妙构思!”我补充道。

“我还有一个问题,那爸爸为什么不把雨衣先给托利亚,再给萨沙?这样也是三个人之间的传递呀,萨沙还是最弱小的?”T同学不依不饶地追问。

“托利亚也是小孩子,她说不出妈妈那样的话!”L同学回答道。

“‘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这句话借妈妈之口说出来是最合理、最恰当的!托利亚毕竟和萨沙一样是小孩子,这样才合情合理嘛!”我不禁借题发挥,慷慨陈词。

“那么,最好应该是爸爸把雨衣给妈妈,妈妈给托利亚,托利亚再给萨沙,这样不是更好吗?” T同学打破沙锅问到底。

“不需要了,第1自然段中特别指出‘五年级的学生托利亚和四岁的萨沙’——说明了萨沙是一家人中最弱小的,直接由妈妈传给萨沙就行了,再经过托利亚就显得累赘了,不简洁了!没有必要这样写!”

学生连连点头。

“哦,对了!再想想第1自然段中我们提出的那个问题:为什么不直接说姐姐托利亚和弟弟萨沙,而特别强调‘五年级的学生托利亚和四岁的萨沙’?现在你知道了吗?”我趁势追问。

“就是要告诉我们托利亚比萨沙大。”

“这是为下文——”

“打基础。”“作铺垫。”“埋下伏笔。”……同学们纷纷说道。

“那么,像这样在文章的前面埋下伏笔,为下文作铺垫的巧妙构思的地方在文中还有吗?”我兴奋之至。

“有!有!第1自然段中‘天气闷热’就是为下面‘突然雷声大作、大雨如注’埋下伏笔。”

“否则,后面写下雨,就显得太突然了!”我补充强调。

“还有第2自然段写野蔷薇的句子,这样为最后萨沙把雨衣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打下基础。”

“是啊,第2自然段描写野蔷薇的句子,一是为下文埋伏笔,同时也写出了什么?”

“写出了森林的美好!”

“还写出了当时萨沙一家人非常快乐!”

“说得好!第2自然段写野蔷薇这一处描写可谓一箭三雕!妙!”

“好,假如你就是萨沙,文章最后一句——你会怎么说?”(出示填空题)

“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萨沙()地问道。

“神气”、“骄傲”、“自豪”、“理直气壮”、“自信”……同学们的答案脱口而出。

教师课前深深担忧的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最终还是在课堂上被学生真实地提了出来,这是无法“回避”的真实的教学过程,也是文本特点客观存在使然。这本身没有什么特别的意外,意外的是问题解决的过程是那样的顺利与轻易,远没有教师课前所担忧的那样“难办”。原因何在?

主要原因是受教师的思维惯性与教学定势的影响。教师担心的不能求解的问题是从自身理解的角度出发,是仅从对文本内容解读的角度提出的问题。聪明而富有想象力的学生是从作者写作的角度,从文章构思的角度来思考这一问题,这恰恰符合了文本的“文学性”——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正如我们解读《愚公移山》时思考“为什么愚公非要移山,不搬家”一样——也是未能从作者构思立意、表达主旨的角度去思考!

笔者以为,上面的案例提示我们,关注语文自身的角度。语文课要回归本体,不仅要关注表达的内容,更要关注内容的“表达形式”,要让学生习得语文,就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四字成语故事 篇四

直言不讳

公元383年,东晋军在淝水之战大败前秦军,孝武帝命刘波坐镇北方。刘波身患重病,估计不久就要离开人世,已经无能为力了。他上一道奏疏,直言不讳地把自己的情况与治国建议讲出来,希望孝武帝重用能人守疆土[4]

刻舟求剑

5.简单四字成语故事 篇五

柳宗元读了这封信,非常感动,便写了一封回信,这就是著名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信中写道:“很久以来,拜师求学的风气已经不再存在了。如今有人收学生教授学问,就会受到各种攻击,甚至被诬蔑为‘狂人’(这里指的是韩愈)。这种少见多怪的事是常有的。听说蜀地南面雨下个不停,很少有晴天,以致太阳出来,那里的狗就会狂叫。当时我还以为这是传闻而已。永州从来不下雪,谁知我到任的第二年就下了大雪。这一带的狗日夜奔跑,对着雪不停地狂叫,直到雪化才停下来。有了这番亲身经历,我才相信从前听到的话并不过分。”

接着,柳宗元又举了一个有关礼节方面的例子:“古代男子二十岁算成年,要举行加冠的礼节,有学问的人对此非常重视。但是,几百年来没有人再举行这种礼节。最后,有个名叫孙昌胤的青年行了冠礼,不料碰了壁。行冠礼的第一天,他和同事们谈起了这件事,同事们都莫名其妙,有的甚至说,你行不行冠礼与我有什么相干,大家听了都哄笑起来。这种现象,和现在人们一听到拜师求学就觉得奇怪是一样的。其实,雪和太阳有什么过错?问题在那些狂叫的狗。行冠礼的孙昌胤没做什么错事,可他的同事偏要嘲笑他。”

下面,柳宗元把笔锋转回到韦中立拜师求学方面来:“在这种风气下,你能拜师求学,使我受到感动,所以愿把我写文章的体会告诉你。我年少时以为文辞好就能写好文章,成人后才知道文章是表达思想、说明道理的,从此再也不单纯去追求形式美了。以后我每次做文章,不敢不经意地、随便地对待它,而力求像《书》那样朴实,《诗》那样永恒,《礼》那样合理,《春秋》那样是非分明,《易》那样富有变化。这就是我写文章的标准。”

韦中立得到柳宗元的指点和启发,写文章进步很快。后来,他中了进士。

成语“掉以轻心”即从柳宗元“故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惧其剽而不留也”的句子中得来。

6.初中四字成语故事 篇六

这句成语原出于五代时王定保所著的「唐摭言」。这是一部记述唐代贡举制度及杂事的书,其中记述之详,一般史志所不及。据书中记载,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私自去视察御史府(考试进士的地方),看到许多新智取的进士鱼贯而出,便得意得很的说道:「天下英雄,人吾彀中矣!」这句话就是说:「天下的有为青年,都已进入了我的圈套了!」李世民是唐代开国元勋,文才武略,都很出众,到他自己接帝位后,更是在中国历史上取得一次大统一,他的声威,远及域外。他不但雄才大略,而且在为人方面,也很善运用权谋,不然,他也不会无意中说出「入吾彀中」那样的话来了。

这句成语运用时,一般都是将它用在形容那些并不十分冠面堂皇的事情上,举凡运用拢络手段,设下各种圈套而达到目的时,便可说「入吾彀中」、「入他彀中」或「入其彀中」。

7.四字成语故事-未可厚非 篇七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提出了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理论——“功能对等”理论, 和众多翻译理论不同的是它关注的焦点不再是原文和译文, 而是译文读者。它的核心是“译语接受者对译语信息的反应和原语接受者对原文信息的反应基本相同”。

这一翻译理论强调了翻译应从读者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出发, 为读者服务。这就意味着在进行语言转换的时候, 我们可以从目的语中寻找一个能让译文读者产生和源语言读者一样感受的词, 使译文贴近译文读者, 便于译文读者理解。

比如“挥金如土”, 如果我们翻译成“spend money like soil”就不是功能对等, 因为中国自古以来以农业为本, 离不开土地, 所以有很多与土地有关的成语;而英国是一个岛国, 四面环海, 很多习语与海洋和航海有关, 所以我们可以把它翻译成“spend money like water”。我们在英译汉语的四字格成语时, 不能一味地拘泥于语言形式, 这样很有可能会造成译文晦涩难懂, 使英文读者觉得莫名其妙。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我们应注重读者的反应程度, 灵活采用英文中已有的、习用的成语, 甚至俚语、谚语、俗语作译文, 使译文富有英文情趣, 使英文读者易于和乐于接受, 从而在情感上和汉语读者产生共鸣, 并领略到汉英文化之间不谋而合的妙趣。

汉英两个民族在逻辑思维、认知能力、生活习惯和气候变化等方面都有一些相似之处, 这就使汉英两个地区人们对自身以及所处的世界达成了种种共识, 并通过语言, 特别是成语表现出来。于是汉英两种语言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在字面意义、喻体形象和比喻意义等方面具有一致性的成语。

笔者根据其对应情况将其分为以下三类。

一、汉英相同的成语

所谓相同, 指汉英成语在字面意义、喻体形象和比喻意义等诸方面都基本相同。如汉语四字格成语“树大招风”和英语成语“tall tree catches much wind”就在字面意义、喻体和喻意上惊人地相似, 翻译时可以直接采用。再如, “浑水摸鱼”和英语成语“fish in troubled water”意思相同, 其简练程度不亚于中文。

由此看来成语无论中外都是简练的, 经过千百万人使用、千锤百炼、精挑细选, 不断提炼而成。但是从韵律的角度来看, 英语成语远不及汉语四字格成语。

二、汉英相应的成语

所谓相应, 指汉英成语的字面意义、喻体形象会根据各自的文化差异而有所不同, 但经过理解分析仍能发现比喻意义基本一致。

例如, “从头到尾”可对应“from A to Z”, 英文用第一个字母和末一个字母设喻, 中文用“头”和“尾”做比。又如, “绣花枕头”可对应“many a fine dish has nothing in it”, 字面含义为盘子碟子很精美, 但里面没装什么东西, 空有好盘碟, 外表好看, 进而引申为光有好看外表没用, 靠不住的。这和“绣花枕头”外表绣得五色灿烂, 里面却是一包稻草的涵义有异曲同工的表达效果, 只不过一个是“盘子”, 一个是“枕头”。

又如, “亡羊补牢”可对应译为“lock (or shut) the stable door after (or when) the horse (or the steed) is stolen”, 贼走了, 把门锁上, 等同于亡羊补牢。中文说的“亡羊”, 英文说“偷走马”, 都是事后补救, 只是一个说补修羊圈, 一个说上门锁。汉语“亡羊补牢”, 用这一英文成语对译, 很贴切。英语读者一读就知其义, 又因带有各自的民族色彩, 容易使英语读者产生和原文读者同样的感受, 只不过从字面上看没有汉语四字格成语那么干脆简练。

三、汉英相通的成语

所谓相通, 指汉英成语的字面意义和喻体形象相差甚远, 单纯由字面分析不易联系相对应的汉语成语, 但深究其寓意后可发现同汉语四字格成语的比喻意义基本一致, 即字面不同, 但是意义相通。英文中有大量的成语只是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 与中文成语相同或相近。

如英语成语“spoil the sheep for a half penny worth of tar”意思是不愿意花半便士买焦油医治羊伤而导致羊死亡, 和汉语四字格成语“因小失大”就是形相远意相近。

再如, 英语成语“David and Janathan”中的David和Janathan都是《圣经·旧约》中的人物, 一位是王的女婿, 一位是王的长子, 两人情同手足, 非但没有因为继承王位而反目成仇, 反而书写了如同《圣经》般平凡而又伟大的友谊, 可谓是古今友谊的典范。因此“David and Janathan”用来形容同生共死、肝胆相照的朋友, 和汉语的四字格成语“莫逆之交”意思一致。

从以上对应情况可以看出, 绝大多数译文在形象上会有所缺失, 可是却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比喻意义。汉语四字格成语的使用不在于其形象而在于其喻意。

在英译时, 为了帮助英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信息, 我们要在准确理解成语的基础上, 注意表达得体。既要提倡以上这三种和汉语四字格成语相同、相应和相通的英语习语, 又要防止生搬硬套, 一味追求字面意义和喻体形象上的机械对应, 以免造成表意模糊, 失去其交际功能。

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的角度而言, 译文虽然没有保留原文的具体形象, 但却通俗易懂、简洁精辟、地道自然地传达出了成语的内涵意义, 增加英文读者的亲切感又能丝毫不留下翻译的痕迹, 真正实现英文读者在读译文时的心理反应与原文读者读原文时的心理反应一致或相似。

综上所述, 英译汉语四字格成语的过程本质上是两种民族文化的交流, 两种民族心理的沟通, 两种思维定式的接轨。这就要求译者既要具备良好的汉语功底, 又要有很强的英语语言能力, 同时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以读者的反应程度相似作为翻译的标准, 认真比较两种文化的异同, 根据英语的语言习惯及语法规则对原文的文化特色和形象进行取舍, 让译文为读者喜闻乐见, 能产生兴趣及阅读美感, 最终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摘要:成语是中国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汉语四字格成语是成语的主体, 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和民族特色, 最能代表汉语言文化。所以学习汉语、翻译成语, 当以四字格成语为重点。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在对汉语四字格成语进行英译时, 可以灵活采用与原文相同、相应和相通的英语成语, 使英文读者易于和乐于接受, 从而和汉语读者产生共鸣。

关键词:功能对等,汉语四字格成语,英译

参考文献

[1]陈文伯.英汉成语对比与翻译[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5.

[2]尹邦彦.汉语熟语英译词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3]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4]周黎平.奈达翻译理论对中国翻译研究影响概述[J].社科纵横, 2007, 22 (2) .

[5]王华.析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标准对翻译实践的指导[J].语文学刊 (外语教育教学) , 2010, (7) :70-71

[6]汪涛.实用英汉互译技巧 (修订版) [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7]杨丰宁.英汉语言比较与翻译[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6.

8.四字成语故事-未可厚非 篇八

摘要:在学习语言过程中,成语的学习是不可缺少的。而且,中日两国对成语的理解也不同,所以容易产生误用。到目前为止,对中日数词四字成语熟语的对比研究不多,特别是“数X数Y”式的中日四字成语熟语的研究很少。

本稿以中日数词四字成语熟语为研究对象,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围绕“数X数Y”式的中日四字成语熟语的教育情况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四字成語;四字熟语;教育情况

中图分类号:H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152-01

一、汉语“数X数Y”式的四字成语的相关考察

《汉语水平考试大纲》(修订本)是由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考试中心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的大纲。可以说是汉语初、中、高水平的汉语水平考试和对外汉语的教育设计、教材编辑、成绩考试等的最重要的根据。

《汉语水平考试大纲》(修订本)和《新HSK六级考试词汇表》收录的“数X数Y”式的中日四字成语熟语的数量如下所示:

1.《汉语水平考试大纲》中“数X数Y”式的四字成语:

甲:0

乙:0

丙:2

丁:6

2.《新HSK六级考试词汇表》中“数X数Y”式的四字成语:

一级:0

二级:0

三级:0

四级:0

五级:0

六级:2

由以上内容可知,无论是《汉语水平考试大纲》还是《新HSK六级考试词汇表》中收录的成语都很少。并且,“数X数Y”式的四字成语更少,几乎集中在丙级、丁级或HSK的高级。刘长征、秦鹏的《基于中国主流新闻动态流通语料库(DCC)的成语使用情况调查》中的300个高频一级成语中,“数X数Y”式的四字成语有14个(千方百计、一年一度、五花八门、千家万户、一心一意、四面八方、千千万万、万众一心、一举一动、一波三折、三位一体、一模一样、万无一失、五颜六色)。《汉语水平考试大纲》收录的“数X数Y”式的四字成语相同的只有丙级的“千方百计”、“四面八方”两个词,其他的六个(半真半假、七嘴八舌、三番五次、千军万马、十全十美、一干二净)都不在高频成语的范围内。同时,HSK六级词汇的“一举两得”也不在高频成语的范围内。综上所述,并没有很好的反映出“数X数Y”式的四字成语的使用状况的变化,也无法满足成语的教育。

二、日语“数X数Y”式的四字熟语的相关考察

“日语能力考试”是由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于2009年开始,每年7月和12月进行。从2010年开始在原有的四个等级的基础上,又新增一个等级,如下:

“日语能力考试”各等级要求的词汇量:

N1:10000

N2:5000

N3:2000

N4:1000

N5:500

但是,《国际日语能力考试JLPT考试大纲》对单词没有明确收录。参考《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以及高级教材的《日语综合教程》,对各等级的“数X数Y”式的四字熟语进行了统计,如下:

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0

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下:0

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中级上:0

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中级下:1

日本語综合教程第五册:0

日本語综合教程第六册:0

综上所述,日语学习者使用的教材中,熟语的数量非常少,并没有重视熟语教学。日语的四字熟语,在日语教育过程中,还没有形成独自的系统。

三、问题点

1.由于数词的文化内涵的不同,数词四字成语的意义也变得丰富。学习日语的时候,无法正确理解数词四字成语或只理解其中的一部分的意义,容易产生偏差。例如“一刀两断”在日语中是迅速做出决定处理事情,但是汉语中是坚决断绝关系的意思。

2.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除了要了解表面意思,也需要理解其中含有的派生和比喻的意思,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同时,日语学习者有自己的学习方法,语言的学习能力也不同。另外,不同的学习的动机和学习的目的也会影响学习的结果。

3.目前的日语教育中,数词四字成语的教育还没有得到重视,属于日语教育中的薄弱环节。

四、対策

1.重视数词四字成语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一般来说,课本中的单词的后面都有对应的翻译。但是,词汇自身的构造组织、学习词汇的战略等的指导不足,词汇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也没有得到重视。数词四字成语的教育不仅要教授数词的意义,有必要对意义进行全面的解说。最后,数词四字成语的教育目的是让学生沟通时,使其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正确使用。

2.对数词四字成语的进行中日对比研究。

比较分析法对第二语言教育研究十分重要。在充分了解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学习日本和日本文化,可以避免母语的干扰,并且可以有效的克服由于文化的差异,给学习者带来的学习障碍。找出中日数词四字成语的异同,可以避免因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误用。

3.数词四字成语和文化教育结合。

语言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语言的内涵,语言和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日语教学应该有效地把文化教育和词汇教育相结合。通过其文化的解释,避免无聊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对数词文化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多种多样的数词四字成语的教育方式。

数词四字成语的结构和意义复杂,所以对于各种类型的数词四字成语,应该采取具体的教育战略,使其形象化,简约化,避免学生枯燥无味的单纯记忆。另外,采取数词游戏等有趣的形式、增加教育的趣味性,会得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奥平卓·和田武司.《快乐四字熟语》.岩波书店.1991.

[2]新村出.《广辞苑》(第六版).岩波书店.2008.

[3]陈静华.《日语综合教程》(5、6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4]《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 .商务印书馆.2012.

[5]《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新版)(初级上下、中级上下).人民教育出版社.光村图书出版株式会社.2013.

9.简短成语故事四字成语 篇九

孔子的弟子曾参居住在卫国的时候,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他穿的是用乱麻絮做的袍子,破烂不堪,分不清表里。由于吃的很差,脸上浮肿,带着病容,手掌脚底都长满了老茧。曾参经常一连三天不生火做饭,揭不开锅,十年之内没做一件新衣服。他戴的帽子也太破旧了,以致正一正它系帽的绳带就断了;一拉衣襟,就露出了肘;一穿鞋,鞋后跟就裂开。虽然如此穷困,但他并不因此而忧愁,时常拖着破鞋,高歌《商颂》。他声音洪亮,充满天地,好像是从金石制作的乐器中发出的一样。就这样,曾参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天子不能使他为臣子,诸侯不能和他结交朋友。所以庄子说,注意培养心志的人会忘掉形体,注意养身的人会忘记利禄,而致力于大道的人会忘掉心机。

10.四字成语及故事 篇十

据说,米芾喜欢收藏古代名贵字画,收藏的办法却常常采取欺骗手段。他只要打听到谁家有古代字画,就千方百计把它借来,说是观赏,其实是临摹。他可以临摹得和原作一模一样,然后把摹本“归还”给人家,而自己留下真迹。有时把别人的古代书画珍本借来,经过精心临摹之后,故意把真迹和摹本混在一起,让别人选择。因为他临摹得十分逼真,别人常把摹本当真迹收下来。

米芾除了骗取别人的书画珍品外,还采取蛮横的手段去占有。有一次,米芾乘船时遇见了书画收藏者蔡攸蔡攸把自己收藏的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真迹给他看。他一看就不肯放手了,一定要用一幅画同蔡攸交换。蔡攸不同意,他就苦苦哀求,纠缠不休,最后竟以投河自尽相威胁。蔡攸无奈,只得同意交换。

11.四字成语故事-未可厚非 篇十一

摘 要:本文以图形-背景论(Figure-Ground Theory)为理论视点,聚焦认知“焦点突显”,研究四字格成语英译过程中如何通过焦点转换实现传译效果。研究发现:汉语背景下四字格成语的焦点位置可分为前端焦点、后端焦点和非固定焦点。原译文本所蕴含的差异性语言、文化和认知导致焦点位置发生变化,其中针对区别性句法构式,四字格成语英译过程大体有三种转换模式:正向转换、逆向转换和流动转换。

关键词:政治外宣文本 四字格成语 焦点突显 焦点转换

一、引言

焦点转换是为了符合目的语读者认知意识,源语向目的语转换过程中,焦点中心词的位置发生一定的变化。四字格成语是汉语中特有的现象,其简短、有力的形态表征彰显出独特的语义焦点。英汉之间存在着语言,文化和认知的差异,在四字格成语英译过程中需进行焦点转换。

关于四字格的研究,国内许多学者都进行过探讨:黄怀飞(2004)对如何解决汉语四字格在英语口译中的问题,提出了“避繁就简、避形就义、直译法”等翻译策略。吕文澎,喜慧超(2009)通过四字格翻译的描述性和解释性研究,揭示两者并行发展,相互信息转换的实质。陈晓东(2013:1)提出了英汉固化习语表达方式所体现的ICM的区别与不同,译员在口译过程中所采用的认知模式对等、重合和缺失情况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在口笔译研究领域,针对四字格的研究大都侧重于翻译策略研究,鲜有对英译过程中四字格成语内在认知语义机制进行细致研究,因而忽视了翻译过程中所独有的焦点转换经验认知。

本文以图形-背景论为视点,结合政治外宣报告的特点,以2012年至2015年间的全国政协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四字格成语为语料,观察不同类型的焦点突显特征,探讨不同焦点类型的成语在英译过程中的焦点突显及其转换规律。

二、理论基础

丹麦心理学家Rubin(1921:157)首先提出图形-背景论,之后完型心理学家将其运用于感知组织的研究。当人们感知整个世界时,会自动关注具有突显特性的物体,通常我们会把这个物体作为认知上突显的图形,而剩余的部分则是背景,用来衬托图形。针对如何确定图形,完形心理学家认为应依照普雷格郎茨原则( Principle of Pr?gnanz),即通常是体积小的物体、具有整体性的物体、容易移动或具有运动性的物体作为图形(Wertheimer,1923)。自从Talmy(1978:627-649)率先把图形-背景论应用于语言研究以来,越来越多的认知语言学家把它看作是语言结构和信息组织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Langacker(1993)对图形和背景进行如下论述:“在相对简化的情景中,图形往往具有强烈的突显性,在感知中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背景则是围绕图形而展开。”我们认为,图形-背景论提到的焦点突显可作为四字格英译过程发生思维转换的认知理据。由于英汉语言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为了“努力使译文对目的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源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相同”(Newmark,2001:15-39),四字格成语的源语与目的语中的焦点位置也随之发生改变,因此,四字格英译过程应当关注焦点位置的变化。

三、四字格成语的焦点突显

焦点是在语言中所强调的语义突显部分,即图形-背景理论中的图形,是说话人在句子中着重强调的部分和重点。本文将从全国政协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中选取87个汉语成语,根据其焦点所处位置不同进行分类观察,发现其中17个是前端焦点的成语,30个是非固定焦点,31个是重复焦点,9个是后端焦点的四字格成语。下面主要对前端焦点,后端焦点和非固定焦点的四字格成语进行分析。

(一)前端焦点

前端焦点四字格成语指其焦点突显词为前一个词,后一个词则为前者的背景。休戚相关(be bound together in a common cause),遵循普雷格郎茨原则,“相关”(be interrelated)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而“休戚”则是由两个意义相反的词组合而成,因此“相关”更加具有突显效果,是该成语的图形,属于前端焦点。同时,“休戚”是其背景,起补充作用。

(二)后端焦点

后端焦点的四字格成语中前一词是整个句子的焦点词,是最突显的部分,后面一词即是该句子的背景。如:万众一心(million people united as one man),“一心”(one heart)相比于“万众”(million people)明显偏小,因此“一心”是该成语的图形,具有突显作用,背景则是“万众”。勃勃生机(exuberant vitality),“生机”在成语中更加显眼,是其图形,在背景“勃勃”的映衬之下,“生机”更加充满生命力。

(三)非固定焦点

非固定焦点指焦点没有固定位置可随意移动,非焦点词视为背景用来修饰其焦点。来之不易(be hard won),“不易”(not come easily)是在“来之”(come)的基础上发生的,按照Langacker(1993)的说法,“来之”为“不易”提供了背景,在突显程度上,“不易”为焦点中心语,属于后端焦点。坚如磐石 (as firm as a rock),用“磐石”(a massive rock)的硬度来修饰“坚如”(as firm as),“坚如”作为焦点中心语位于四字格成语的前端。

四、四字格成语英译过程的焦点转换

以上几种焦点类型基于汉语的特性而分类,由于英汉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在英译过程中这些成语的焦点位置也会发生相应变化。以目的语读者认知为导向,注重译文读者的反应可避免给读者留下过多疑点或晦涩难懂之处,翻译过程中,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的认知方式和思维习惯,从源语语义映射到目的语语义将发生相应的符号突显、文化突显、情感突显和语体突显(谌莉文,2011:115),四字格成语英译的焦点位置发生转换。

(一)正向转换模式

正向转换模式是指英译前后,其焦点由前端转换到后端,“VP+NP”句式的四字格成语符合该模式。如:

(1)实施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在更多领域放开竞争性业务,为民间资本提供大显身手的舞台。

“身手”的本义指身体和手,是一个静态动词,“身手”是“大显”作用的对象,为了凸出“大显”而存在,因此“大显”可看作该成语的焦点。政治外宣报告所要表达的是政府致力于进行融资体制改革,希望越来越多的来自民间的资本可以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所长,故可译为:The full participation。译文可看作两部分:“the”和“full participation”,两者之中,“full participation”是中心突显的主体,表达了句子主要含义,因此,“full participation”是该句子的焦点,具有突显效果。为迎合目的语读者的认知习惯,其前端焦点在英译后转换成了后端焦点。

(二)逆向转换模式

逆向转换模式是指其焦点位置是由后端向前端转换,适用于“NP+VP”句型。如:

(2)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

根据焦点突显程度,在“壮士断腕”一词中,“断腕”这个动词比“壮士”所属的整体在感知上更具有凸显性,“壮士”是一个大的背景,而“断腕”则是其中突显的焦点,因此,该成语的焦点位于末端,这与英语中的末位焦点原则是一致的。

“壮士断腕”中,用“壮士”当即“断腕”来防止毒血传播的坚定性和果断性来映射政府要进行彻底改革的决心,同时结合中国目前的基本社会情况进行相关引申:阻挡改革之路的两个主要因素是“精神枷锁”和“利益阶层”。译文为“break mental shackles and vested interests”。把目的语分成两个部分,“break”为动词,而“mental shackles and vested interests”是名词部分。动词“break”更加容易移动,因此,“break”作为成语的焦点。

分析表明,“NP+VP”成语句式在英译过程中,为了使目的语读者更加了解四字格成语内涵,采用逆向转换模式。

(三)流动转换模式

流动转换模式区别于以上两种焦点转换方式,是指英译前后焦点位置没有具体规律可循。探究语料可知,定语+中心语和状语+谓语句式的四字格成语属于这种类型。如下:

1.定语+中心语句式

(3)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各族儿女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心心相印,一定会更加幸福安康、兴旺发达。

“和衷”共济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齐心渡江图:“共济”在概念中是一个相对移动的事物,而“和衷”则相对静止,因此“共济”为焦点,背景是“和衷”,映衬出了“共济”的突显性。结合政治外宣报告的特性,指中华民族大家庭;为共同理想而奋斗。可译为:Work together for a common cause。“for a common cause”与政府希望中华民族能够团结一心的愿望相一致,因此在英译后,其为成语的焦点,相应地“work together”则是背景。在此成语中,英译前后,焦点的位置保持不变。

(4)我们要恪尽职守、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决不懈怠,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

“锐意进取”中的“进取”是具有移动性的动词,而“锐意”则是静止动词,因此前者比后者更具有突显性,“进取”是焦点而“锐意”则是背景,其焦点位于成语后端。在英译时,政治外宣报告中所要表达的是政府一定会意志坚决地追求上进,下决心强化,力图有所作为,故译作:forge ahead with determination。在译文中,运用与上文确定焦点相同的突显原则,得出焦点为“forge ahead”,其后的“with determination”则为焦点营造了一种坚定执行的氛围。由以上分析可知:在英译前后,成语的焦点由后端转换到了前端。

2.状语+谓语句式

(5)中小微企业大有可为,要扶上马、送一程,使“草根”创新蔚然成风、遍地开花。

成语“蔚然成风”可看作两部分,“蔚然”指草木,相比于草木,“风”则虚无缥缈的多,与草木相比,自然显得体积小,因此,“成风”是该成语的焦点,“蔚然”则是背景为焦点提供了环境。例句中指的是政府要大力扶持中小微企业进行产业创新,希望企业的创新力能够像草木生长一样越来越旺盛。译文为:sprout up arid grow strong.其中,“grow strong”与政府的希冀相符,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即该成语译文的焦点。由此可见,在英译后,成语的焦点位置不变,位于后端。

(6)年内基本建成保障房480万套,让翘首以盼的住房困难群众早日迁入新居。

“翘首”指抬起头来,是一个动作过程,而“以盼”则是一个介词词组。动词相比于介词词组更加具有运动性,即“翘首”为焦点。例句中使用成语是为了表明住房困难户对拥有自己一套房子的渴望。译文可以是“in urgent need”,直白地译出了住房困难户的最大需求。其中,“urgent need”的感知突显程度,远远大于介词“in”,因此,“urgent need”是成语英译后的焦点,其空间背景用“in”来表述。在英译过程中,其焦点由前端转换到了后端。

以上分析可知,在流动转换模式下,即使属于同一句式的四字格成语,其焦点转换也不遵循同一规律。

五、结语

本文以图形-背景论(Figure-Ground Theory)为切入视角,观察到在汉语背景下四字格成语具有不同的焦点突显特征,即前端焦点、后端焦点和流动焦点。在英译过程中,由于英汉之间语言、文化的差异,导致四字格成语的焦点位置发生转换,规律如下:在“NP+VP”句型中采用正向转换模式;“VP+NP”句式中采用逆向转换模式;而区别于以上两者的流动转换模式,主要应用于定语+中心语句式和状语+谓语句式。

参考文献:

[1]Langacker,R.W.Reference-ctions[J].Cognitive Linguistics,

1993,(1):1-38.

[2]Newmark,P.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Rubin,E.Visuell wahrgenommene Figuren.:tudien in

psychologischer Analyse[M].Copenhagen:Gyldendalske Boghandel,1921.

[4]Wertheimer,M.Investigations in Gestalt Theory:II.Laws

of organization in perceptual forms[J].Psychologische

Forschung,1923,(4),301-350.

[5]Talmy,L.Figure and ground in complex sentences[A].

InGreenberg,J.H.(ed.)Universals in Human Language Vol.4.[C].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6]谌莉文.口译思维过程的意义协商模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2011.

[7]陈晓东.会议口译过程四字格英译ICM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2013.

[8]黄怀飞.汉英四字格英语口译的策略[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2003,(3):102-104.

[9]吕文澎,喜慧超.英文互译四字格翻译研究综述[J].西北成人教

育学报,2009,(2):3-5.

12.四字成语故事-未可厚非 篇十二

关键词:语料库,四字成语,《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张培基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几乎囊括了“五四”以来中国一大批杰出作家寓意深邃的有一定代表性的作品, 为研究现代散文的文体特征及其翻译提供了一个典型的范例。相对于其他体裁的文本, 散文更注重遣词造句, 讲究语言技法, 拥有自身形态的审美特性。本文借助语料库手段, 从四字成语角度探讨中国现代散文的审美信息及张培基译文中美的移植与再现。

1 研究方法

首先, 运用软件Para Conc建立《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第一辑) 电子平行语料库。其次, 以上海辞书出版社的《中国成语大辞典》作为标准, 对其后的词目索引进行扫描、OCR识别, 排除非四字的词目, 做成四字成语词表。以相同方法, 借鉴牛津大学出版社的《牛津当代英语成语词典》, 做成英语习语词表。以两个词表中的词为检索项, 分别在原文和译文中进行检索, 探究四字成语的翻译规律。

2 数据统计与分析

汉语成语有97%采用四字格。“四字格”作为汉语文化特有的一种“经典”形式, 确有它的精妙之处。冯庆华 (2009:112-113) 指出其有三大优势:“从内容上讲, 它言简意赅;从形式上讲, 它整齐匀称;从语音上讲, 它朗朗上口。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使用一些四字格, 可以产生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阅读效果, 可以使人享受到语音上的和谐美感, 这是普通的二字词语、三字词组或五字词组等难以达到的。”“四字格”中最为显著的一部分莫过于“四字成语”。“四字成语”大多由来已久, 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它们往往韵律明快, 意境优美, 包含更多的审美信息。因此, 对于散文翻译来说, 能否理想地转换“四字成语”所携带的审美信息, 将影响译文的审美价值。

成语可从多角度进行分类。从叙述性质的角度可以分为“表述性成语”和“描述性成语”。表述性成语数量比较少, 可以不再分类, 其特点是具有知识性, 如“哀兵必胜”。描述性成语的特点是描述人或事物的形象和状态, 描述行为动作的性状。描述性成语数量较多, 可以根据描述的方式再分为“直陈式”, 如“爱不释手”;“引申式”, 如“兢兢业业”;“比喻式”, 如“井底之蛙”。 (温端政, 2005:329-330) 本文根据这一分类标准, 对《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的“四字成语”的使用以及翻译情况所做的统计如表1所示:

数据表明, 原文较广泛地使用了四字成语, 其中直陈式成语约占总数的52.1%, 高于其他类别, 特别是比喻类成语 (9%) 的使用。直陈式成语的语义是组合语素意义的直接陈述。笔者认为, 这一现象进一步反映了现代散文的语言特点。现代散文主要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段或生活事件的描述, 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而是着重于表现作者对生活的感受。李震 (2001:88) 也指出“小说是虚拟空间, 诗歌是情绪世界, 而散文应该是日常语境”。进而, 散文在词语的选择上, 力求清楚、明畅、自然有致, 因此直陈式成语比例较高。至于译文, 我们看到, 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译者本身的知识局限性或是其对翻译策略的考量, 四字成语很少找到完全对应的英语习语, 这个比例只为10%左右。另外, 译者在对四字成语采取直译还是意译的方法选择上基本持平, 均为35%左右;然而, 有一点值得注意, 即如果成语是直陈式的, 译者则以直译为主, 如果是引申或是比喻式的, 译者则以意译为主。并且由于四字成语本身往往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包含较多的信息量, 因此译者也在一定程度上采取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折中的方式来翻译, 统计结果显示该比例为12.2%。以上几点反映出, 译者在翻译四字成语时, 直译与意译错综开展, 在尽力做到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 又力求最大化的翻译效果, 表现原文的意境以及美质。直译和意译各有千秋, 正如张培基 (1980:65) 自己所言, “不同的语言各有其特点和形式, 在词汇、语法、惯用法、表达方式等方面有相同之处, 也有相异之处。所以翻译时, 就必须采取不同的手段, 或意译或直译, 量体裁衣, 灵活处理”。如:

1) 母亲没有灰心, 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 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加强烈了。 (《母亲的回忆》)

译文:Mother, however, did not lose heart.Adversity had deepened her sympathy for the poor and needy as well as her aversion to the heartless rich.

原文中的“为富不仁”, 可直接按照字面来理解, 表示“剥削者为了发财致富, 心狠手毒, 没有一点儿仁慈的心肠。”并且是个主谓结构。而译者却按字面意思别具匠心地把它翻译成了一个名词性的短语, 这一转变方式, 使译文更符合英语句型客观、务实、抽象、精确、逻辑的表达特点。不仅勾画出了原文的内涵, 也让译文节奏紧凑, 落落大方。另外, 译文“the heartless rich”中多为短元音, 发音急促, 更衬托出对富人的不满。

2) ……碰上个凡事只用耳朵听不用眼睛看的糊涂长官, 自然就博得了偏爱, 于是一帆风顺, 扶摇直上了。 (《下蛋、唱鸡及其它》)

译文:He will naturally find favor with a muddle-headed boss who trusts his ears more than his eyes.The braggart will thus find himself quickly climbing up the social ladder.

原文中连续出现两个成语“一帆风顺, 扶摇直上”, 对于这两个词, 译者合二为一, 译成“quickly climbing up the social ladder”。存在省略现象。其中, “to climb up the ladder”为英语习语, 对于英语读者来说应该很熟悉, 所以译者采用这个习语而避免造成信息冗余, 使译文简洁明了。另外, 译者采用断句翻译, 使得译文结构明畅, 没有丝毫拖沓罗嗦之感, 读起来行云流水一般, 朴素的语言再现了原文的美感。

3) 在某种场合, 它不但无愧于“以耳代目”这句话, 而且比眼睛做得更好。 (《耳闻不如一见?——从焦尾琴谈起》)

译文:Under certain circumstances, it is not only worthy of the saying, “Let the ear do duty for the eye, ”it can even excel the eye.

原文中的成语“以耳代目”本意指不亲自调查了解, 光听信别人说的, 以听到的作为亲眼看到的。基于原文特殊的语境, 译者按照其字面意义进行翻译, 以实现原文褒奖耳朵的作用。

4) 可是还没有见有什么人这样坦率地说了出来。就让我当一个“始作俑者”吧! (《文学批评无用论》)

译文:But so far none else have ventured to be equally candid.Therefore, let me be reconciled to being saddled with the epithet of“originator of a bad practice”.

原文中“始作俑者”本意为开始制作佣的人, 比喻首先做坏事的人。文中显然是舍其本意, 而取其隐含意。因此译者翻译为“originator of a bad practice”。另外, 译者察觉出作者幽默的语气, 所以用词组“be saddled with”与之搭配, 保留了原文的美学效果。

3 结论

散文简洁而又潇洒, 朴素而又优美, 自然中透着情韵。本文通过考察《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四字成语的翻译情况, 发现张培基在翻译散文时, 以“忠实”于原文, 基本对原文进行“等量”翻译为准则, 让原文的美质尽可能得到再现和表达;同时也在翻译中灵活巧妙地利用目的语资源, 并适当做出取舍, 使得译文的韵味能够既不过于平淡, 又不过度渲染, 不仅译其形而且传其神, 成功实现了散文审美信息的移植。

参考文献

[1]冯庆华.文体翻译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112-113.

[2]李震.酒足饭饱而后快[A].//贾平凹编.散文研究[C].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1:88.

[3]梁茂成, 李文中, 许家金.语料库应用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4]温端政.汉语词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329-330.

[5]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13.历史中四字成语故事 篇十三

刘备当平原国相后,关羽和张飞分头率领他的队伍。他们三人同睡一张床,情如兄弟;在大庭广众之下,关羽和张飞总是侍立在刘备身旁。

刘备跟随刘表后,关羽就跟着过去依附。

后来,刘备率部南下,准备渡过长江。另外派关羽率领几百战船,与他在江陵会合。

曹操急追刘备,到达当阳(地名,位于兮湖北省中部),刘备向东北直奔,正好遇上关羽的船队。不久,孙权派队伍帮助刘备抗击曹操,曹操率军退去。

刘备南下收复了东南四个郡,于是任命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守长江北岸。

后来,关羽听说马超前来归降刘备,因他过去不认识马超,便写信给诸葛亮,询问马超的人品和才能可以同谁相比。

诸葛亮对关羽了解,知道他护短,不服气居于别人之下,便写信回答说:“马超文武双全,勇猛过人,是一代豪杰,如汉初大将鲸市、彭城一类人物,可与张飞并驾齐驱。但是,不能与你这个超出众人、独一无二的美髯公相比。”

这个故事史料记载如下:“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这便是成语“超群绝伦”的由来。

14.四字成语故事-如火燎原 篇十四

商汤原是夏朝的属国商国的国君。由于夏朝末代君主夏桀昏庸暴虐,荒淫无道,惹得民众抱怨不断,众叛亲离。趁此时机,商汤在贤臣伊尹的辅佐下挥师伐夏,推翻夏朝。商汤建立商朝后,将国都定在了亳。在以后三百年当中,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这是因为王族内部经常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有一次发大水,把都城全淹了,就不得不迁都。

从商汤开始,王位传了二十代传到盘庚手里。盘庚是个能干的君主。他为了改变当时王族内部的混乱及社会不安定局面,决定再一次迁都。但是他的想法却没有得到商朝贵族的支持,大多数贵族都贪图安逸,不愿意搬迁,都希望能够改变盘庚的想法。一部分有势力的贵族甚至还煽动平民起来反对,闹得人心不安。

盘庚面对强大的反对势力,并没有动摇迁都的决心。他把反对迁都的贵族找来,耐心地劝说他们:“我要你们搬迁,是为了想安定我们的国家。你们不但不谅解我的苦心,反而发生无谓的惊慌。罪恶是容易滋长的,正如燎原的大火。等它燃烧起来,连接近都不可能,又怎么可以扑灭呢?如果真到了这个地步,那你们可是咎由自取,不是我的过失!”

由于盘庚坚持迁都的主张,终于挫败了反对势力的阻挠。他带着平民和奴隶,渡过黄河,迁都到殷。在那里,盘庚励精图治,大力整顿朝政,从而使衰落的商朝开始复兴,人们生活逐渐殷实起来。以后的二百年里,商朝一直没有再迁都,所以后世又称商朝为殷朝或殷商。

经过数千多年的漫长岁月,商朝国都早已变成废墟。到了近代,人们偶尔在安阳小屯村一带发掘出大量古代遗物,经反复研究,证明那里曾是商朝国都的遗址,就称它为“殷墟”。

在殷墟发掘的遗物中,还发现了大量的青铜器皿和兵器,种类繁多,制作十分精巧。同时发现一个名为“司母戊”的大方鼎,重量有八百七十五公斤,高一百三十多厘米,大鼎上下均饰以精美的花纹。出土这样大的青铜器,说明在殷商时期,冶金的技艺都已达到很高的水平。盘庚迁殷之后,社会安定,商朝的生产力得到了很大发展,人民可以专注于社会生产,因此才能制作出如此精美的礼器。

——《尚书·盘庚上》

多多益善

秦朝末年,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有一个很有军事指挥才能的青年人,名叫韩信。他先是参加了项羽领导的起义军,但项羽并不重用他,于是他又投靠了另一支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刘邦,被刘邦任命为大将军。他通过数年的征战,指挥军队攻克了秦朝的国都并打败了项羽,帮助刘邦建立了汉朝。

刘邦当了汉朝皇帝后,担心手下的功臣们谋反,对韩信也逐渐失去了信任,于是设计将韩信抓了起来,但是并没有治罪,只是降了韩信的官职,又将他从监狱里放了出来。韩信知道这是刘邦畏忌自己的才干,所以心里闷闷不乐,经常推说有病而不去上朝。

刘邦明白了韩信的心思,于是就常常找韩信聊天,讨论国事,并谈论朝中各位将领的才能。有一次,刘邦问韩信:“你觉得我能统率多少军队呢?”韩信回答说:“陛(bì)下最多能统率十万人的军队。”刘邦接着问道:“那你呢?”韩信从容地回答说:“我带兵越多越好啊!”(原文是:“臣多多益善尔!”)刘邦笑道:“既然你带兵打仗越多越好,为什么以前还是被我逮住了呢?”韩信说:“陛下您虽然不善于带领士兵打仗,但是您很善于率领和指挥将领,所以我就被您抓住了。”刘邦听了哈哈大笑起来。

后来,人们就用“多多益善”来比喻越多越好。益,更加;善,好。

纪昌学射

一天,有个叫纪昌的人来拜飞卫为师,想跟着飞卫学射箭。飞卫收下纪昌作徒弟后,对纪昌学习射箭管得可真叫一个严啊!

刚开始学射箭时,飞卫对纪昌说:“你是真的要跟我学射箭吗?要知道不下苦功夫是学不到真本领的。”纪昌说:“只要能学会射箭,我不怕吃苦,愿听老师指教。”于是,飞卫对纪昌说:“你要先学会注视目标不眨眼,做到不眨眼后,才能谈得上学射箭。”

纪昌为了学会射箭,回到家里,仰面躺在妻子的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suō)子穿来穿去。这样坚持练了两年后,即使有人用锥子的尖端刺到他的眼皮,他的双眼也不会眨一下。纪昌于是整理行装,离别妻子,到飞卫那里报告去了。

飞卫听完纪昌的学习成绩后,却对纪昌说:“还没有学到家呢。要学好射箭,你还必须练好眼力才行,要练到能把很微小的东西看得很大,把隐约模糊的东西看得很清楚。等你练到那个时候,再来找我吧。”

纪昌又一次回到家里,从牦(máo)牛尾巴上选了一根最细的毛,在毛的一端系上一个小虱子,毛的另一端悬挂在自家的窗口上,每天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个小虱(shī)子。过了一百天,就把虱子看得渐渐大了起来;三年后,看那个系在牦牛毛下端的小虱子竟像车轮一样大了。纪昌再看其他的东西,简直全都变大了,大得居然像是一座小山了。

于是,纪昌就找来用北方生长的牛角所装饰的强弓,用出产在北方的蓬竹所造的箭杆,左手拿起弓,右手搭上箭,目不转睛地瞄准那仿佛车轮大小的虱子,将箭射过去,箭头恰好从虱子的中心穿过,而悬挂虱子的牦牛毛却完好无缺。

纪昌高兴地把这一成绩告诉飞卫。飞卫高兴地手舞足蹈,拍着胸脯说:“射箭的奥妙,你已经学到手了啊!”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15.四字成语寓言故事 篇十五

西汉时期,有个隐士叫罗君平。据说,他知道往来于天上和人间的木筏从人间到天上的时间,因此,凡是要到天上去的人,临出发之前都要先到罗君平这里来。

这一天,木筏出发的时间快要到了,罗君平家聚满了将要乘筏上天的人。这时候,一个驾木筏的人从罗君平家中走了出来。上天的人中有一个赶紧上前,拉住他问道:“上天要经过曲折的河水,而天又是那么高那么大,一路上还有神怪精灵,木筏在行驶中有时还会颠倒过来。你经常驾着木筏漂浮在这样的环境中,为什么你连手都不抖一下、一点也不害怕呢?”

驾木筏的人回答说:“我用了多年时间来学习驾驭木筏的本领,又用了三年时间来亲自驾驭木筏,往来于天上人问。”

那人又问:“仅仅靠本领和实践,就可以了吗?”

驾木筏的人说:“当然不是。在每次驾木筏上天的时候,我忧虑的只是不知道自己到底能活多少年,而根本就不考虑木筏是否能够返回人问。我驾驭着木筏,一路上波浪翻腾,气候千变万化,反复无常。有时阳光灿烂,云蒸霞蔚,一下子又突然变得暗淡

淡无光,明亮的白天刹时变成黑夜。有时候,木筏和波浪互相撞击,猛然震荡起来像脱缰的野马急驰狂奔,一会儿沉到波谷浪底,一会儿又像格斗一般冲向高高的浪尖,恍恍惚惚的样子,使我感到似乎有无数人在驾驭这木筏。每当这时,我的心情都非常镇定,一点儿也不慌张。如果此刻心里一慌,手脚就会不听使唤了。只要心里不慌乱,怎么也不会跌倒,直至平安地到达目的地。”

那个问话的人深有感触地说:“我想,你说的这些道理不仅适用于驾驭木筏,其实许多事情也都要这样才行啊!”

16.简单四字成语故事 篇十六

魏国有个隐士名叫侯嬴,七十多岁了,家境贫寒,是大梁城夷门的守门人。信陵君听说了这个人,前往邀请,想送他厚礼,侯嬴不肯接受,说:“我几十年重视操守,决不会因贫困而接受公子的钱财。”

于是信陵君摆酒大宴宾客。宾客就座之后,信陵君带着车马,空出左边的座位,亲自去迎接夷门的侯嬴。侯嬴撩起破旧的衣服,径直登上车,坐在左边的上位,并不谦让,他想用这一举动来观察信陵君的反应。信陵君手执辔头,表情愈加恭候。侯嬴又对信陵君说:“我有个朋友在街市上的肉铺里,能不能委屈您的车马顺路拜访他呢?”信陵君便驾着车马进入街市,侯嬴下车拜见他的朋友朱亥,斜着眼睛偷看信陵君,故意久久站着与朋友闲谈,暗中观察信陵君的表情。信陵君的脸色更加温和。这时,魏国的将相、宗室等宾客坐满了厅堂,等待信陵君开宴,而此时街市上的人们都看到信陵君手拿着辔头等人,随从的人都偷偷地骂侯嬴。侯嬴看信陵君的脸色始终没有变化,才辞别朋友上车。到了信陵君家中,信陵君引侯嬴坐在上座,把宾客一个个介绍给他,宾客们都惊讶于信陵君的举动。酒兴正浓的时候,信陵君起身,到侯嬴面前祝酒。

侯嬴对信陵君说:“今天我已经为您做了很多事情。我本是夷门的守门人,您却屈尊去迎接我,在大庭广众之下,我本不应该有访朋友的要求,但您却特意地同我去访问朋友。我侯嬴是为了成就您的名声,才故意使公子的马车久久地站在街市里,我借访问朋友来观察您,您的态度却愈加恭敬。街市上的人都以为侯嬴是个小人,而以为您是个宽厚的人,能谦恭地对待士人。”于是酒宴结束,侯嬴便成为信陵君的上等宾客。

后来,赵国邯郸被秦军包围,赵平原君向魏求救。魏王虽然派大将前去准备援赵,但又因惧怕秦国而按兵不动时,是侯嬴帮信陵君谋划,盗取魏王兵符解得邯郸之围。侯嬴为了报信陵君的知遇之恩,就在他离开魏国后自刎而死。

上一篇:pos终端标准下一篇:班委会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