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的学习心得体会

2024-08-01

新课标的学习心得体会(共12篇)

1.新课标的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

化学新课标的学习心得

2010年10月26日,我作为贵州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一名即将毕业大学生,很荣幸地参与了贵州师范大学组织的农村教师与大学生置换研修的项目,去单寨县兴仁中学进行顶岗实习。在为期两个多月的实习期间,我认真研读了初中化学新课标,通过学习之后,我有以下体会:

一、新课程标准下化学教学过程的核心是提倡师生相互沟通、交流。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是加强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要相互尊重,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设置合适的课程。

新课程标准强调化学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真诚交流。新课程标准认为化学教学过程中不能与学生交心的老师将不再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教育是非显露痕迹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充满爱心的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真诚交流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殷切的期望和由衷的赞美。期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由衷地赞美学生的成功。

二、教育理念的转化。新课程要求教师确立新的教学观,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惯性,使教学方式显现多样化的格局。在新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把自己定位于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化身,以权威自居。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

中是起辅导、帮助、引导作用的人,而不是支配学生的控制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要通过讨论、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三、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新的学习方法,转变学习理念。学习方法主要包括: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等。自主学习就是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人,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自控性,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责任,有助于弘扬主体性和自主精神。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习的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机,批判的思维品质和思考问题的习惯。大力提倡这样的新的学习方式,是现实的要求和未来的需要。

总而言之,新的课改让人焕然一新,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新的突破,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创造空间,确实强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我们要不断的学习,大胆的实践,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只要肯积极探索,善于积累,敢于批判,胜利的曙光必定照亮前方。

2.新课标的学习心得体会 篇二

新课改指出: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形成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等都是有益的。教师应当基于学生这种主动发展的学习方式,不断改进教学行为。

“让学”这一概念是由德国哲学家海德尔首次提出的。“让学”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

一、让学———“让”学生先学,学什么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应该说最有效的“教”就是让学习者“学会学习”。在新课标理念的影响下,改变自主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教师教之前先学! 这种先学是激活已有生活经验和解决问题的经验,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感悟、去实践,从而初步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先学,老师需要提出学习问题并逐渐成为基本要求:学习本课内容,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 以前类似的学习内容,我们是怎样解决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哪些困难?

针对教学内容的差异, 我们还可以精心布置前置性作业。如在学习“折扣”这一内容之前,布置了以下前置性作业:(1)什么是打折?请举例说明。 (2)以一件物品为例,到商场了解一下,打折是优惠还是陷阱? 这两个问题既有适度的空间让学生去经历,又有研究的价值和可操作性。

二、让学———“让”学生互学,怎么学

学习过程中,问题权、互动权、话语权应该是学生的,我们不排除接受式学习方式, 但更欣赏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欣赏课堂上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互动交流后产生的灵感,这样的交流不仅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知识,还能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并不断改善自己的先学方式,利于主动构建新知,形成良好的知识网络。教学中,笔者尝试着让学生在研学、展学中进行互学。

1.研学———在小组中互学

小组合作是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轻松的氛围,学生少了压力, 多了自信, 他们在知识的探究过程中互相帮助、相互启迪,利于创造发现。教学中,我将班上学生分成若干同质合作小组, 让组内成员把自己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感悟以及疑问在组内交流,互相补充,共同探讨,形成小组共同的研究成果。

如教学“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一课时,探讨圆柱的体积。生1:圆柱可以通过分,拼成长方体,考虑到两者变与不变的关系, 圆柱的体积就是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用底面积乘高。生2:仔细观察,我可以用侧面积乘长,即v=(r×h)×(c÷2)。生3:可以用前面乘宽,即圆柱侧面积的一半乘半径。途径不同,但结果一样。

可见,这种基于小组合作下的数学学习,学生之间可以产生共鸣,可以有不同观点的交锋,也可以在别人观点的基础上引发新的思考。组内互学使学生对知识的解读变得多元化。

2.展学———在集体中互学

展学是以小组为单位在班内进行交流。在组内初步达成统一的认识后,每组选派代表汇报,教师要及时捕捉探究资源,对学生的汇报组织点评、辩论。这是个不断修正、不断优化的过程,利于形成科学规范的认知体系。

教学苏教版数学(下同)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中关于订阅杂志的问题时,汇报1:答案是7种不同的方法。只订一本,有3种,订两本的有3种,订三本的有1种;汇报2:我们用搭配的知识,画图的方法得出的也是7种;汇报3: 我们是用数字表示的,1代表《科学世界》,2代表《七彩文学》,3代表《数学乐园》, 订阅的方法是 :1、2、3、12、13、23、123。教师 :怎样更简洁又能让人一目了然。讨论后,有小组说,用表格呈现能让人一目了然,表格呈现的需求自然而然地得到了体现。

这种集体式互动学习,思想得到了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大家相互启迪,互相借鉴,方法不断优化,促进了不同层次学生思维的提升。

三、让学———“让”学生学,教师教什么

让学,提醒教师,先学后教。

1.教“最有价值”的知识———变 “学会”为“会学”

教学过程既是“教法”的实施,又是“学法”的体现。加强学法指导,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去领悟,帮助学生逐步建构起自己的“方法体系”,拥有自己的“工具箱”,进而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认识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学三年级下册“平移与旋转”时,我以“观察现象—分类命名—特征分析—实践应用”为主线展开教学研究,总结阶段将问题聚焦到了刚才的研究方法上, 为四年级的“旋转”教学提供了源头活水。

2.教“最有力量”的思想———变 “传授”为“探究”

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源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积累的诸多经验,进行有目的的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数学知识,形成更好的认知结构。这是一种积极心态下的主动建构过程。

教学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一课时,小军所坐位置的确定,在科学描述、表述方式上,老师没有急于传授,而是不断创设悬念、激发需求,学生潜能被激发,创意不断,老师捕捉资源,引领分析、修正完善,最终出现并介绍数对。学生的这种主动探究,思维是深刻的,还渗透了函数思想。

四、让学———“让”学生学,教师怎么教

1.因学生的需要而教

面对未知,学生充满了好奇,有积极探究的欲望。但是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局限,导致在先学、互学中,呈现出来的依然是点状的、肤浅的,甚至是错误的,学生需要教师进行评判、点拨。教者应该是资源的捕捉者、处理者,在于帮助学生质疑,鼓励学生大胆猜测、验证,将点状认识有序整理、提升能力,让认识清晰,思维深刻,知识结构化。

2.贴学生的思维而教

学生是富有想象力的,思维是丰富的、发散的。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多依赖课堂预设,很少关注生成性的东西,对学生外显的思维,因不符合教师的期待而不予关注,忽略了学生的思维价值。

教学三年级下册“平移与旋转”时,对于平移几格,学生一直存在问题,总是相差1,教师往往不以为然。细细观察,学生用点移动时,往往在数点,而不数格数。抓住问题的所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在交互讨论中,思维得以清晰。

3.留有空白地教

留白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智慧。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但获取知识的方法、手段更为重要,有了方法、手段,可以更为主动地获取新知。

“留有空白地教”, 也许只是点到即止 , 却让学生的“学”欲罢不能 ,其深层意义在于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引领他们无限可能地生长。

3.新课标的学习心得体会 篇三

【关键词】儿童与自我;教学氛围;学习兴趣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此课程的结构由三条轴线、四个方面架构而成。三条轴线:儿童与自我,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四个方面: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品德与生活》的基本理念: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让教与学植根于儿童的生活。

小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的,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经过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从课标的性质和基本理念都可以看出: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尽管其在许多方面都做了调整,但却始终坚持着生活德育这一基本理念。“生活德育”是德育课程的灵魂和支点,它应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其一,道德存在于儿童生活中;其二,良好品德的培养必须在儿童的生活中进行;其三,德育课程特别要注重引领学生过更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生活。道德教育怎样回归儿童的生活呢?

一、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保持最佳学习状态是关键

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感染激发学生潜在的认识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主体学习的兴趣,并让学生把所学归于生活,就必须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来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情境中诱发学生探究性的思维活动,以加强教学的感染力,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形象的教育情境,使他们在上课一开始就集中注意力,形成最佳的学习状态。因此,导入课文的环节很关键,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那么后边的课上起来就顺利了。

二、全面准确把握课程目标,因材施教现生活

低年级的《品德与生活》的主要特点就是生活性。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出发,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追求结果,忽视过程与方法的教学倾向,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在教学材料上,选择与儿童生活紧密相关、切实需要的内容。例如:二年级上第一单元的活动板块“暑假生活展”,这一部分内容的设计很开放,要根据孩子们的暑假生活选取材料,设计展示方式,比如:我们学校有一部分是生活在乡下的孩子,就鼓励他们把自己暑假的生活以照片图片和讲述的方式展示出来,让所有的孩子一同分享乡下孩子的自由、淳朴的快乐的生活,为新学期学习生活鼓足信心和勇气。又如《心中有规则》一颗的教学,我在学生已经了解了规则是由人们共同制定的基础上,引导全班同学体验制定规则的过程。我一再强调,班级的规则与每个同学都有关系,因此,每个同学都有发言权,每个同学都要参加。我先让学生讨论他们认为需要哪些方面的班级规则,然后大家提出具体的条目,如果在讨论中对某项规定有争论,应自由争论,最后举手表决通过。我告诉学生:在一般情况下,要有半数以上的人同意才算通过。学生通过一定的程序终于制定出一系列的班级规则,这时,我提醒学生,大家制定的规则要靠大家来遵守。如果执行一段时间后,觉得这条规则不太合适,还可以讨论修改,再次举手表决。学生通过直接体验班规的制定,从而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改正缺点,民主和谐的氛围在无形中悄然形成。这样创设的适宜的课堂气氛,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尽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探究合作重活动

《品德与生活》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做到三个“为主”,即:一以学生为主;二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三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主。例如:第二单元《金色的秋天》第5课《秋天在哪里》主要以引导孩子们通过观察,体验发现秋天的乐趣,从而感受大自然的美。也让孩子们再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中寻找秋天的迹象这一活动在设计上,以教材中的儿歌开始,边播放秋景图边吟诵儿歌,然后带着孩子们走出室外,到校园的操场上寻找秋天(树、落叶、花、草……)引导孩子们发现这些植物和小动物的变化。例如:杨树叶子的飘落,叶子的颜色变化,夏天的小蝴蝶和小蜜蜂不见了……在此基础上,用这样的观察方式给孩子们留课下的作业,让父母带着自己到市场、商场观察和寻找秋天,家在乡下的孩子到田野寻找春天,可以把自己观察到的以图画、照片和记录的方式记下来,到学校后和小朋友们一同分享。在这样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学到的不仅是观察搜集信息的方法,更有孩子们在一起分享的快乐,也在这样的分享中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快乐。整个活动中,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让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和发展。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活动的方式很多,关键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孩子们活动的兴趣。例如: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某种情景,让孩子们进行仿真性演习活动,他们的演技好坏并不重要,关键是活动中的体验,比如:班级里的故事;“做个快乐鸟”中的帮助同学消除烦恼;重阳节、母亲节怎样孝敬父母和老人等,都可以创设情境,让孩子们表演,用真实的行动影响同学们,也成长自己。还有到了中高年级的学习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一般礼节、在紧急情况下的求助和自救、交通安全标志的识别与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等方面的教育等都可利用这一形式。

当然还有:讲故事,小实验,小制作,小游戏,小搜集等等。只有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他们日常的生活联系起来,孩子们才会有兴趣地主动学习,主动接受教育。

四、彰显课程的开放性,做到生活即是课程

《品德与生活课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开放性。内容广泛,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虽然,我们教学时有相应的教材,这些教材的设计从儿童生活出发,选择了儿童生活中典型的事例、题材,非常丰富多彩,但我们要考虑到儿童的个性差异,儿童生活的环境差异,包括自然的与社会的,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捕捉儿童生活中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及时地把儿童生活的新问题、社会中的新信息、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之中。与此同时,课堂也不再局限于教室,它还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他生活空间,而且体现课前、课中、课后、校内校外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应该说我们的生活有多广,学生学习的范围就有多广。例如:第三单元《我们真棒》中的第九课《我棒你也棒》,即有课前的调查、访寻,爸爸妈妈眼中的我,朋友眼中的我,邻居眼中的我……通过大家的评价了解自己优点,也有课上的展示和交流,还有课下的行为的延伸。爸爸妈妈、朋友邻居的真诚肯定和赞美会成为一种向上和向善的动力,让儿童的思想、认识和行为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一个提升和发展。这也是我们课程设计的宗旨。

4.学习美术新课标的心得体会 篇四

小学美术新课标带来很多新的理念,它改变了传统美术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精神和学习兴趣。在此,说说我对美术新课标的一些体会:

美术新课程划分为四个学习领域中,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外化能力,内化品质,还是探索未知,体验成功和情感,新课程赋予了新教材很多体验性的学习方式。

美术课程主要是以“造型、表现”为主,让学生在游戏学习“造型、表现”,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学会交流和合作。造型游戏指融合造型和游戏为一体的美术活动,活动中不事先设定主题或某个形象,主要是凭感觉联想和想象来进行造型表现,仔细看一下课本,有关于“造型·表现”的内容在课程中占了很大部分,它是课程内容中覆盖面最宽,分量最重的部分,如何带领和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更好的发现问题、学习知识、体验学习的乐趣,是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美术学习活动中,“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方法有多种,教师应从教材的内容和学生需求出发,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对客观世界意义的领悟,对生命意义和对生命价值的体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长久兴趣。

一、新课标引导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标符合学生好奇的心理,而好奇是创造的美妙前奏,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原动力。新标准强调“对学生作为一个人的素质培养”,培养其“创新意识,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进一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要小看后面这几个字的变化,它包含的意义是相当重大的。

新课标的理念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心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在课堂上都能生动活泼、健康发展,把老师与学生合理地融为一体。新课标让美术学课成为活动的课堂、再创造的课堂,给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

二、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自信。

新课标注重让学生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操作的机会。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使新知识在操作中产生,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通过动手,学生们发现自己也是一个创造者。

三、新课标紧密结合生活创设情境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情境教学是本教科书的一大特色。新课标让学生们从生活经验和客观实际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过程中学习、理解、发展。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有了全面健康的发展。

四、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和组织概括能力。

新课标的知识面范畴很广,增加了开放性及探索性的研究,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现代教育观。我深深明白了课标编写者是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归纳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意会与言传的必要性,通过对知识的文字语言描述,同学们看法、思维交互推进,完善了自我认识。

5.学习物理新课标的心得体会 篇五

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颁布,标准规定了物理课程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提出课程要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关键作用,强化了育人导向,优化了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标准,物理教育应着力培养物理核心素养,把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要求全面落实到课程之中,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行而不辍,不断实践,把育人蓝图变为现实。

二、初中物理课程的“五大”核心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物理课程应注重落实物理课程育人价值,学生发展为本,以提升全体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为每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机会。

(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课程内容选择应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习生长点,以具体事实、鲜活案例、生活经验和基本概念等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注重时代性,加强与生产生活、社会发展及科技进步的联系,凸显我国科技成就,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树立科技强国的远大理想。

(三)以主题为线索,构建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依据物理学科内涵,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明确物理学习主题。主题内分级呈现,层层递进;主题间相互关联,各有侧重。注重“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体现物理课程基础性、实践性等特点。

(四)注重科学探究,倡导教学方式多样化

课程实施注重科学探究,突出问题导向,强调真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不断探索,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本领和科学思维能力,发展核心素养。倡导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资源等的实际情况,灵活选用教学方式,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五)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课程评价坚持核心素养导向,注重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构建目标明确、主体多元、方式多样和功能全面的物理课程评价体系。不仅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终结性学业成就的考核,而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机,充分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

三、初中物理的课程实施建议

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设计教学目标。教师应整体理解核心素养内涵,应认识每一个学习主题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功能和价值,制订明确、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教师制订教学目标时,要把握内容的结构性,并考虑学生的差异性。

6.学习高中地理新课标的体会 篇六

灵台二中王瑞锋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为最基本的课程理念,为新时期高中地理教学提供了宏观的规范,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目标,构建了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和具体实践,下面谈谈我个人的认识。

一、高中地理课程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理念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

二、高中地理课程重视探究,注重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高中地理课程又提出“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重视学生的探究活动,体现了这次课程总体改革的重要理念。而且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被动接受,头脑几乎成了知识仓库,形成了“教师教课本,学生记课本,考试考课本”的教学,更多关注的是学生是否掌握了大纲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教学结果过分强调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心理品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引导者。教师是以自身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学习者,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能力为主线,课堂上变教师讲授为学生讨论、合作学习,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这一条基本理念,除了“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以外,还强调“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这是因为,无论是开展野外观察观测、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等室外实习,或者是开展做实验、制作学具等室内操作,都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观察、操作、练习、验证、搜寻、思索、判断、分析„„。这样既可提高地理学习对学生的吸引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更能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进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强调信息技术的在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理念 “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这次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是要突出时代性,地理课程要突出时代性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关注现代信息技术对地理课程的影响,包括在地理课程内容选择、地理教学方法运用和地理教学评价中,都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对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日益显著。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讲,基础教育阶段的地理信息技术素养教育也很紧迫。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加之其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价值,将其纳入高中阶段的地理课程体系,意义重大。

四、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从学习评价的方向来看,“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相结合。”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下,只有实现了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多样化、多种评价方式综合的情况下才能对学生的学习做到完整的、全面的、客观的 1

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不断积累和提升的过程,所以对学生的阶段性成长、发展有了一个全面认识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

新课程的评价淡化原有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控制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

五、《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实现本质上的改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教师恰当的时候给予学生恰当的引导与帮助,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主动探求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采取自主式、讨论式、探究式学习方法,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课堂上关注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课堂上发表不同意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的自信力。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因此,只有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和教学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终身学习的观念,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学生学习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形成开放性的课堂,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达到知识和情感的交流。在新课标要求下,教师应从“说教材”过度为“用教材教”在完成教学目的之外,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但同时必须控制好课堂。教师应特别注重通过教材中的活动题和课堂练习达到与学生及时而有效地交流知识。既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通过课堂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并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资源观和环境观,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观念。

另外,新课标极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地理学习,乐于探究,勤于思考,敢于发表个人见解,极力培养学生通过分析、整理资料从而获得地理信息的能力。充分体现在新教材重点的讲解往往是通过学生分析教材中的资料,收集图表信息,或在完成活动题的过程中完成的。既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也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应在学习的过程中确定个体的主导地位,在课堂中,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讨论、研究、分析资料获得地理知识,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也应充分利用课堂外的学习资源,通过调查地理信息,主动发现地理知识。学生在接触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中,只要认真观察、思考、归纳也可以获得地理知识,从而更好地提高个人的生活实践能力。

7.英语新课标的“四点修订” 篇七

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组在《凸显英语学习对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意义———英语课程标准修订解读》一文中指出, 课标修订版对小学阶段课程提出更加具体和明确的要求与指导, 这次做了四点修订。1.明确提出小学阶段英语课程在语言知识各个部分的分级标准。2.在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的二级标准中, 增加了“能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乐于感知并积极尝试使用英语”、“在小组活动中能与其他同学积极配合与合作”和“乐于接触外国文化, 增强祖国意识”。在学习策略中, 补充了“对所学内容能主动复习和归纳”、“在课堂交流中, 注意倾听, 积极思考”。在二级文化意识的标准中, 增加了“在学习和日常交际中, 能初步注意到中外文化异同”。3.在原初中英语技能教学参考表的基础上, 独立撰写了小学英语技能教学参考建议, 以加强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指导。4.在教学建议中特别强调小学英语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感知能力和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在评价建议中特别强调了小学阶段的英语课程评价要以激励学生学习为主。

8.我与新课标的对话 篇八

【关键词】语文素养

1.坚持语文课程要使学生获得基本语文素养的基本思想

语文素养是学生整体素质在语文学科方面的表现,是多方面要素的集合。它需要长期的学习和积累。新课程标准中所提的“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阅读、作文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语文逻辑思维能力,在生活中善于运用语文的能力。

2.坚持语文课程标准目标与内容面向全体学生的普遍要求,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语文教育中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良好发展

全面提高,就是课程标准所设计的课程目标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这一目标,获得现代公民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

3.坚持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素养—养成”基本模式

那语文素养如何养成呢?它需要激发、培育、熏陶、感染等多种方式的综合,需要多渠道、多种力量的自我建构和生长。它的形成必须有一个过程,即循序渐进,尊重学生心理的发展。

【关键词】阅读、对话

阅读是语文课程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阅读教学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过程。阅读与阅读教学都是对话过程,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每种对话都是为了给学生个体的阅读(对话)营造一个良性的言语环境,提供某种条件,但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阅读。

这就需要我们重视阅读的过程:

1.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阅读教学中,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体,所以阅读过程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构建起文本的意义。要让学生自己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学会阅读。

2.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是最宝贵的财富

既然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就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个性的反应,做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甚至是“突发奇想”,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作者的意图进行比较,为文本的内容和表达另作设计。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

3.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

教师作为文本与学生的中介,他的思想深度、文化水准、人生经验、审美水平要高于学生,他可以起到向导的作用,但绝对不能取代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感性、地位

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感性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感性体现在体验情感、感受形象、触摸语言等方面。著名语言学家洪堡特说:“没有一种思维,即使是最纯的,能不借助于我们一般感性形式而进行,只有在这些感性形式中我们才能理解和把握住思维。”语文存在的方式是感性的,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努力去唤醒学生心中感性的琴弦,让他们感受语文的多姿多彩。

1.在情感中体验

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如果我们在阅读中不去引导学生体验这种感情,阅读的功能就减少了许多,如果没有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学生就不可能对文章所描写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留下深刻印象,更不会对表现这些内容的语言文字留下深刻印象。

2.在形象中感受

所谓形象感受,是通过文学作品中语言媒介的作用,唤起学生相应的情绪体验、感觉经验,并加以想象和联想。借此将语言形象演绎为具体形象的感知过程。朱自清笔下那一棵棵柔嫩的春草;郑振铎文中那只长相丑陋,难以为自己分辩的猫;林海音回忆中温暖而又伤感的成长,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的豁达……每一个形象,都静静地述说着它的故事,它的爱好,它的追求,体现它独有的魅力与价值。教师在固有的语言信息中,摘取最能反映形象特征的语言,让学生体验感受,学生便能从中享受语文特有的乐趣。

3.在语言中触摸

语言是先感后知的过程。在初读文章的基础上了解文意,在语言的阅读中充分地感受、深刻地理解,在具体的情境中准确把握文字语言的意蕴、感受其意境,既能更好地理解文章,更从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培养语感。

新课标的诞生凝结了无数专家和学者的心血,为我们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教学指明了方向。也给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将在学习新课标理念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更好地投身于新课程的教学实施中。

9.学习英语新课标的一点体会 篇九

淮安区仇桥中心小学 陈雪

通过这个阶段的学习,我对修订后英语课程标准有了更深的了解.新课程在目标、性质、理念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要求。新课标突出体现课程对国家发展和学生发展的意义;进一步明确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在为学生学习英语打好基础的同时,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新课标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为指导思想,以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巩固和深化十年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果和经验,着力解决十年改革尚未解决的问题,突出体现课程对国家发展和学生发展的意义,进一步明确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新课程要求在为学生打好基础的同时,提高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新课标的修订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全国各地英语教学和教师的现状,存在地区不平衡性等因素,在保持《标准》总体结构和目标体系不变的基础上,适当的调整了部分目标和要求。从而更好的反映了全国广大地区的英语教学实际水平。

新课标注重以能力为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求教师合理设计课程内容,科学控制课程容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新课标明确了各个阶段的分级目标和分级标准。小学六年级的毕业生需达到二级标准,即要求能够做到听、说、读、写、玩演视听。

10.新课标的学习心得体会 篇十

吴堡中学 白探国

听了两位主讲教师的讲课,我受益匪浅,心里也有些许感悟、启发。认真反思自己在平时的教学实践,我感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重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要帮助学生激发、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一是要创设适合学生的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的火花。二是要充分利用数学活动课的优势,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帮助学生及时进行学习兴趣的培养。

二、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我认为,指导学生自学是学生自主发展的重要环节,是一个渐进过程,要在平时的课中坚持这种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学生获得这种能力。

三、感悟数学教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其一是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 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其二是探究生活问题,让 生活数学化,体现数学知识的生活回归。

11.实践新课标的几点反思 篇十一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换角色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小组间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如物理中“快与慢”的教学,笔者在课前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每个小组发给一块秒表,2个学生记时,2个学生沿着200米跑道跑一圈,再让他们交换进行。回到课堂上,先让他们处理自己测量的数据。学生发现都是跑200米,所用的时间各不相同:跑得快的所用时间少,跑得慢的所用时间多。这时再引导他们运动的“快与慢”怎样来表述,很自然地引出“速度”的概念。然后要求学生计算对方或自己的速度大小,得到的结果各不相同。继续引导学生:如果用自己的速度跑5分钟,可以跑多少路程?学生由此得出路程的计算式。最后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以自己的速度跑完1 000米,需要多少时间?思维敏捷的学生很快就知道要用路程去除速度,这样就得到时间的计算式。通过这2个问题,公式变形的教学也就完成。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从“师道尊严”的阴影中走出来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如在教学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一内容时,笔者在讲清要领后,让学生分组动手做实验,实验时笔者观察各组实验过程,并参与到他们的实验过程中,在和他们的交流中了解学生在实验时的所思所想。个别存在的问题给予个别解决。在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笔者先是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倾听学生的结果,然后让几个有代表性、思维方法好的学生进行讲解。

教学中要“用活”教材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

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是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教师“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例如在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个章节时,先引导学生探索物体在产生声音的过程中是否与振动有关?教材中举了4个例子,其中蟋蟀的鸣叫不可能在课堂上研究,要研究也是在课余有条件时进行;扬声器和音叉的震动也不是每个学生能够进行的;唯一能够探究的是用手指感受讲话时喉头的振动。为了使学生感受产生声音的过程,笔者上课时每2个学生发一根橡皮筋,让一个学生用两手绷紧橡皮筋,另一个学生用铅笔或手指弹动橡皮筋,观察橡皮筋发声时的振动。通过实验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学生根据实验情况找到发声的原因。

充分利用教材开创自由空间过去的教和学都以掌握知识为主,教师很难创造性地理解、开发教材,现在则可以自己“改”教材。教材中编入一些让学生猜测和想象的内容,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各种不同的思维取向。教材中提供大量供学生自由阅读的栏目以及课题学习。如在教摩擦力时,先提出“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猜想和假设,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对于摩擦力的应用问题,笔者把它改成学生课外学习研究材料,让学生通过询问、调查、阅读有关书籍和上网查阅等多种渠道搜集有关这些知识的资料,通过书面形式打印出来供全班学生阅读。这样做既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极大地丰富他们的课外知识。

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就此进行教学。”这段话道出“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掌握这个标准以后,笔者在教学中始终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了解他们已知的,分析他们未知的,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的、教学方法。

例如“光的反射”,内容接近于实际生活。笔者在了解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上,让他们自己总结、交流他们对平面镜成像感受,再自己动手反复对平面镜成像进行探究,并根据自己的想象利用丰富图形构造生活实景。这样避免笔者一味地讲解,学生一味地记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

以上几点是笔者在新课程教学实践时的体会。物理教师要不断学习、反思,不断积累经验,充实自己,在实践中去感悟新课程理念。

12.高中化学新课标的核心价值 篇十二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核心价值

高中化学新课标提出了“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这个全新的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新的、科学的、前瞻性的教学方法。它站在“昨天”和“明天”的结合点上,提出了现代化学教育的主动性、民主性和创造性的时代特征。这就要求每个化学教师更新过去“讲解一接受”的教学思想和模式,提倡培养学生高尚的学习品质和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不断进取的学习精神,使学生能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人;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良好的教学互长的新型师生关系,实现真正的“教、学民主”;创立生动活泼“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氛围和环境;在“课程整合”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教学观。科学运用丰富的化学知识和灵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化学教学的各种活动都能做到乐于参与、敢于探索、勤于动手、勇于创造;以寻求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有步骤地为学生积累化学知识,这无疑是对每一位中学化学教师多年来形成的教育思维、教学方法的新的挑战与期待,这既是理念,也是原则。为此,需要每个化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做到:从哲学角度讲解化学的价值,即是用化学的内蕴价值和功能价值,使学生了解学习化学的作用。何谓内蕴价值?即是化学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何谓功能价值?即是化学在自然界的普遍存在性和如何实现其内蕴价值的方法与途径。在教学上则要求教师知道“怎么教”,即设定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和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既获得化学的内蕴价值,又能获得化学的功能价值。

在这方面,有其自身特定要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化学教学应遵循的三项基本原则是:

一是基础性原则。中学的化学教育是以本学科基础知识为框架的,结合了“化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大众化的一项基础科学技术教育。本阶段的教学内容突出了物质的基本结构的基础理论和以量为核心,摩尔量、气体摩尔体积和粒子数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物质变化的基本反应和相互关系。

二是社会功能价值原则。作为教学形态,应始终贯穿“化学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的关系这个课题。包括了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及与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和人类生活对化学科技的需求。

三是动态发展原则。由于教科书的时间性和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很容易与飞速发展的科技相脱节。这就需要每一个化学教师时时关注科技发展的状况,将科学新发现、发明新技术的情况引入课堂,使学生能及时了解世界科技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使他们步入社会后不至于茫然不知社会的科技发展现状。这三项原则,既决定了化学课程的内容,也决定了化学教学的认知和操作过程。

化学教育应达到的目标是:国际化学教育会议认为,中学化学的教育在于:①化学是未来科技的中心学科;②化学教育要向公众普及。化学教育既包括对未来化学家的教育,也包括对非化学家的教育;③化学教育要联系社会,结合实际;④化学教育要在材料、能源、环境、生命科学中发挥重要作用。揭示了化学的实质既是一门实验科学,又是一门自然理论科学。其教育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技品德。为此,我们的教学方法应该是:

1.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首先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教学摸式。过去的应试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缺失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而高中化学新课标恰恰在这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求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以启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特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使学生在知识上、素质上有所进步与发展,使师生之间互动和交流。在师与生之间,师、生与学业之间实行双向交流,设疑互诘,切磋琢磨,以学论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各种活动,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新型的民主、平等、协调的生动活泼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主动学习、在与教师互相交流与交往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在师生平等、相互尊重中逐渐培养成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质。

2.因材施教,启发诱导。数千年来,在教育界,无一不奉“因材施教”为圭臬,这是公认的优秀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这个方法要求对每个学生个体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针对各个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优点、缺点进行全面的考察和分析,有的放矢,循循善诱。所以,在教学中,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禀赋不同,有针对性地按照“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的教学原则,不用一个模式去束缚学生,而是采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教师设“疑”,引发学生更多地提“疑”。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通过提疑、释疑,达到“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宋元学案·晦翁学案》)的最终目标。

此外,还要注重化学课程的兴趣教育。爱因斯坦曾经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教师要使学生在化学学习中乐此不疲,就必须结合高中化学新课标的要求,激发学生探索自然规律、追寻化学奥秘的兴趣,这是实现教学目标事半功倍的最佳方法。要达此目的,需做好四项工作:一是通过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兴趣。由于化学在经济、社会、自然界的广泛存在性,可以在教学时结合课本知识,引进一些与人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化学科技例证,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学以致用的浓厚兴趣;二是通过趣味实验,引发学生的兴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物质在化学实验中魔幻般的变化,勾起青少年学子的好奇心,若再加以诱导,就会极大地增加他们的求知欲望;三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拓宽兴趣。在课外活动中,引导学生结合科技发展和生产工艺的改进,周边化工生产发生的情况,化学对人类思想定势、风俗习惯影响,等等,探讨化学对社会的巨大作用。这样做,既巩固、深化、提高了教学成果,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还可以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运用结合起来;四是借助先进的教学媒体,增加兴趣。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物质结构和化学变化过程,演示成立体、动态、形象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加深他们对所学化学知识的印象和理解。

上一篇:2023—2024年校园主管工作指导下一篇:工商联诚信建设实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