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晨会的几点体会

2024-08-24

关于晨会的几点体会(8篇)

1.关于晨会的几点体会 篇一

关于“同课异构”的几点体会

淮南实验中学卞贤磊

2009年4月

关于“同课异构”的几点体会

淮南实验中学卞贤磊

在市数学教研室冯玲老师领导下开展的课题《基于课堂观察研究的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自开题之日起,课题组成员分别包括我在内的几位青年教师的市级公开研讨课进行了观察,观察视角包括四个方面:问题情境、课堂提问、课堂对话和学生活动以及认知水平发展.其中有一条基本的贯彻主线,就是“同课异构”。

作为被观察的对象,通过自我的研修、比较其他老师相同的教学设计以及对于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我对“同课异构”有了几点更新的体会。

一、对“同课异构”新的理论认识

首先,就一般而言,同课异构是指选用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教师需要通过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出适合于实际教法和最适合学生的学法,甚至于同一位教师在不同的班级也要考虑到不同的教法和学法,而不是一份教案“打通关”。教师可以通过“同课异构”的历练来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进行“同课异构”的研究的一般步骤大致分为:

(1)确定教学内容;(2)进行教材的分析研究、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收集相关课题的资料和资源;(3)经过思考和集体讨论后,撰写教学设计;(4)并进行教学实践;(5)进行教学时间后的会诊式研讨,详细剖析教学中的行为;(6)针对教学中暴露的问题,修改原来的教学设计;(7)写出反思材料。

二、对于“同课”与“异构”之间联系的体会

同课异构,顾名思义就是“同课”中的“异构”,其中“同课”是研究和比较的基础,“异构”是教师基于不同的教学条件和学生情况对于教学的发展,相同的教学内容,决定了“异构”是在一个共同的基础上进行。

不同的教师,尤其是我们年轻教师,有着各自不同的自身学识、教学经验、教

学过程的处理方式,这些都会导致教师们在个性化的教学设计中呈现出各种不一样的属于自己的色彩。完成相同的教学任务就决定了“同课异构”的“同”,这也是带有不同特点的教学设计对的“共性”所在;正是教师们的“个性”决定了“同课异构”的“异”,也恰恰是“异构”充分折射出同课异构的魅力与内涵,才能使得不同的教师得到不同的发展。

如何理解“异构”呢?仅仅是指教学结构上的不同吗?如果“构”仅仅作为“教学结构”来理解未免过于简单和狭隘,“异构”还包括在教学资源的重组和利用上求异、在文本解读上求异、在教学设计与构思上求异、在教学方法上求异、在教学风格上求异„„所以,在“同课异构”中,“构”是核心,是灵魂;“异”是变化,是发展。如果将理解的重点放在“异”上,那么我们追求的只是外在、表面的东西。形式上可以千变万化,但是形式的变化并不见得能代表内在的丰富。

同课异构实质是一个教学认知建构过程,其中包含的方面林林种种,例如:不同教师面对同一教学内容,立足于各自教学经验,遵循教学的科学规律,在其他教师的探讨和帮助之下,广泛占有各种资源,进行各种教学构想,并将构想予以优化后付诸实践,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优化课堂教学,使自己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对教学规律的把握经历一个不断的、螺旋式上升的“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需要再认识“同课异构”。

三、“同课异构”的再认识

1、同课异构真正体现教师个性和风格。

我们说教学有法而无法。有法在于我们必须遵循基本的教育教学的规律、心理学的规律等进行我们的教学,还在于我们知道教学中必须遵循的一些基本的教学环节„„所有这些都是教学中共性的东西,而共性的东西往往无法鲜明反映出事物的本质的、有别于其他的东西。这时,我们就说,教学还需要进入“无法”的境界,即我们不可能要求许许多多的教师的教学呈现出千人一面的情况,鉴于每个人的个性的差异,我们无法将具有无限可能的发展的教学归结为一个同一的模式,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知道了“教学有法而无定法”。

我们知道人最神奇的地方就在于人本身具有的无限的发展潜质,每一个教师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每个教师的发展方向、可以达到的高度呈现出不同的情况。我们常说,每位教师应该呈现出自己特有的、与众不同的教学风格,但是这种风格什么时候才会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呢?在同课异构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教师面对同一教学内容,在自己的努力下,呈现出了不同的面貌,在如教材的处理、环节的设计、问题的提出等各处,都表现出了各自不同的特点。这时,我们可以说,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得到充分的展现,因为有一个对象在与他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我们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双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才有鉴别。

2、同课异构真正体现教学差异。

我们决不认同教学是工厂流水线上同一模式的机器化大生产方式。教学活动中学习的主体——学生是一个个有思想、有灵性的人;教学活动中的不可预测性也使我们不可能将教学活动看作是编好程序、按部就班进行的机械运动。事物的运动与变化是绝对的,古人不是说人不能同时踏进一条河流吗?各个方面决定了教学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

在同课异构中,对教材的分析、教学策略的选用、课程理念的体现等,教师们不同的观念在进行碰撞与融合;课堂教学中,不同的教学个性、不同的教学理念、不同的思考角度、不同的挖掘深度、教学中生成的不可预知„„所有这些都使同课异构真正体现教学的差异,从而体现出教学无限的发展与变化。

这种差异,不仅仅体现在课堂的差异,体现在不同的教师根据各自的理解做出的教学行为的差异;它更重要的体现在于对于人的差异的尊重,体现出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在这里,不同的教师出于自己的观点和思路,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各种不同的考虑,产生不同的构想,进行不断变化的实践,不同的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3、同课异构最终彰显人的价值。

同课异构中的种种差异最终成就了人的不同程度的发展,彰显了人的价值,这是同课异构中人本理念的切实体现。我们知道一句话: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最重要。如果我们着眼于一节课、一个课例的研究,只是想着把某一节课弄好,那只是在治标,没有治本。我们不是要提高一节课的教学水平,而是要整体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升教师的教学智慧。惟有切实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才能帮助教师从根本上改进自己的教学。因而,一切同课异构活动,都是围绕“教师”、围绕“学生”在开展,都是围绕“人”在开展,是在不断扩展“人”的视野,不断丰富“人”的变化,不断创造与实现“人”的发展的一切可能。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同课异构彰显人的价值,不仅仅指上课教师一个人的价值,不仅仅是他一个人在发展;我们还应该使团结在上课教师这个人周围的许多“人”得到发展。因为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需要自身的努力,更需要集体研讨的良好氛围,伙伴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同样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因素。这样,在同课异构中,不同年龄、性别、个性、知识水平和工作经验的教师都参与了研究,都得到了发展。

4、同课异构重在教师自主建构。

正式基于以上考虑,我们认为,同课异构是不同的教师个体或群体就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现实的教学条件,立足于教师自身的特点和教学经验,遵循教育教学的科学规律,在同伴的帮助之下,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并付诸实践,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优化课堂教学,使自己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对教学规律的把握经历一个不断的、螺旋式上升的“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认知优化与重组的建构过程。

同课以异构的过程进行着猜想、实验、验证、反思、与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它是一个极其富有个性、体现多样化的过程;是一个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多纬的互动过程;是一个围绕同一教学内容进行的广泛的对话过程;是教师个体与群体共同发展的过程,它促进了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进行反思和研究,开展创造性教学,使自己的方法更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

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自己独立的思考、或是教师群体的意见都需要教师自己独立、自主进行建构,他人的一切思想、外在的一切因素都仅仅是提供给教师思考的元素,惟有基于自己思考并付诸实践之后的经验与体会才是真正的财富。

四、同课异构的实施。

由于我们必须考虑同课异构过程中教师的自主建构,实现教师自身内涵的丰富与智慧的提升;所以,我们认为,同课异构应该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智慧”为终极目的,围绕“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课堂教学的改进”这两个核心展开,在实施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1、以同一主题为核心。同课异构的基础是“同课”,即同一教学内容。只有确定这一主题,才能保证教师有一个共同的基础进行比较式的研讨。共性与个性是事物之间普通存在的一种客观联系,比较的过程追求“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没有了“同课”这一“同”,比较就失去了基础,就不能称其为同课异构,就失去了同课异构的价值。

2、以行动研究为基础。行动研究的目的就是应用科学的方法,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它关注的是特定情境中的特定问题,无须重视研究结果是否可以推广到其他不同情境;无须关注研究变量的控制与操作。行动研究的主要目的就在于解决特定的问题,强调在研究的过程中,立足于自己的教学实际,把自己遇到的教学问题转化为教学研究的“小课题”,基于“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基于“有效教学”进行教学设计,不断对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智慧,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3、以微格分析为手段。没有细致的观察就没有精细的分析,没有精细的分析就难有问题的发现,没有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就难以取得进步。所以,我们借鉴微格教学的方式来进行微格分析,一方面利用了现代视听设备作为课堂记录手段,真实而准确地记录了教学的全过程,帮助教师直接从记录中观察自己的教学活动,收到“旁观者清”的效果。另一方面,其他教师注意在课堂中就某一主题进行观课议课,帮助上课教师从指导教师和同伴那里得到信息,更为全面的看到本人上课的过程。

4、以比较研究为方法。“同课异构”的基本研究方法应该是用“比较”的方法来看待“同”中之“异”,侧重点是在研究“异”。“比较研究法”是常用的教育教学研究法,它是对某类教育现象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分析,以揭示教育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表现,从而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在同课异构中,我们要充分的应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明确比较的主题,关注同课之中的异构在何处,各种异构在课堂教学行为中的表现又有什么不同,取得了什

么效果,存在着什么问题„„这样,才能拿到一手的资料进行比较研究,得出科学的结论。

5、以同伴互助为桥梁。同伴是校本研修中最基本、最高效的力量,当我们在教学中遇到问题时,寻求同事的帮助是每位教师的第一反映,因而同伴互助也是同课异构中最直接、最常用的方式。《学记》说“同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没有同伴的互助支持,教师个人将限于孤立。所以,我们力求教师个人与团队之间进行广泛的对话和合作,营造同课异构中同伴互助的专业合作与精神共享;在同伴互助中将个人的才智与团队的集体智慧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个人成长与团队进步相辅相成的学习共同体,从而既促进教师个体在专业能力、知识、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又实现学校教育教学整体质量的提高。

6、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同课异构中会不断地发现问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课堂教学智慧只有在不断的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才能逐步地提高。所以,在发现问题之后,教师需要进而明确问题的关键,决定问题解决的方向;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解决的方案,包括问题解决的方法和途径;最后通过一定的方法,确定所提出的假设是否可以有效地解决问题。问题解决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在同课异构中,由于教学的不可预测、对所面临的“未来”一无所知,我们可能会不断地尝试错误,通过尝试错误,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我们也可以把总目标分成一系列子目标,如把教学设计分为多个环节,针对某些环节采用针对性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尝试,从而实现教学构想,解决教学中不断出现的问题,最终解决所有问题,呈现出一节近似完美的课。

2.关于晨会的几点体会 篇二

一、研读教材, 设计预习提纲

每个学段的预习任务各不相同。例如, 第三学段的预习分为“走进课文”“回顾拓展”两大块, 可以分六步:一读———默读, 快速把握文章大概内容, 体会情感;二读———跳读, 梳理课文主要内容与脉络结构;三读———精读, 找出文中不理解的词句, 自学生字、新词, 品读精彩句段;四读———大声朗读, 正确、流利, 读出情感;五读———浏览, 本单元的归类整合阅读, 找出每篇课文人文主题与表达方式的异同点, 提炼本单元主题;六实践———根据主题提出问题, 搜集材料, 进行积累, 开展相关实践活动, 也就是“实践与积累”。

第二学段的学生识字量不多, 因此, 把第二学段的预习分为“课文部分”和“日积月累”两个板块。“课文部分”的预习, 让学生从题目到生字, 到课文, 到难读的句子, 循序渐进;再让学生默读, 在提示下思考课文主要内容, 并通过简单对比, 初步感知单元主题。“日积月累”的预习, 主要针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语、精彩句段, 引导学生理解、摘录、积累, 围绕单元主题走向课外阅读, 走向生活。

二、关注学生, 指导预习方法

学生预习, 就是让学生在课前完成读、圈、查、写。

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通读全文, 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圈:圈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语, 画出自己感悟深的句子。查:借助工具书查阅, 也可查阅其他资料解决生字、新词。写:在自己感悟深的句子旁写出自己的独特体会。

根据不同题材、不同类型的课文, 采取不同的方法预习。比如:学习五年级《桥》一课前, 给学生设计这样的预习题: (1) 结合课文, 想象最让你感到震惊、意想不到的是什么, 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2) 想一想课文中的老汉是个怎样的人, 画出描写老汉的有关语句。 (3) 全村人得以平安逃生的“桥”到底是什么? (4) 课文是怎样来表达情感的? (5) 读完课文, 把你心中老汉的形象用四字词语归纳出来。

三、重视结果, 落实预习效果

在教学中, 不仅要注重预习, 更要重视学生的预习效果;不光要布置, 更要将检查落实到位。要充分发挥预习对课文的梳理脉络作用, 并促使学生进一步研读文本, 品读感悟, 合作探究,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学生预习都是在课后进行, 为了让预习落到实处,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我给了每位学生家长一份“家校成长登记簿”, 在学生完成预习后让家长填写, 内容包括:预习情况, 疑难问题, 解决办法, 预习方法, 教学建议。第二天, 我会把每个学生的“家校成长登记簿”收齐, 逐一阅读, 及时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

3.关于高中作文的几点体会 篇三

从信息论来看,作文是一个外界信息的输入、储存、加工、编码、输出的过程。信息的输入是前提,加工是中介,输出是结果,而这个“信息输入一加工一输出”的过程,全仗主体积极而有成效的工作,离开了主体的主动精神,信息既不能输入,也不能加工,更不会有信息的输出了。这里说的主动精神,就是写作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是“我要写”,而不是“要我写”,这样才能从作文中体会到乐趣。然而在我们的教学中,学生作文更多的是遵命写作,是一项任务,是训练系列中的一个环节。教师为了应试有很强硬的理由,学生则有太多的无奈。他们没有选择余地,不能自主,写作也不是一种内在需要。因此交还学生作文的自主权,让他们真正喜欢作文,自由地“以我手写我心”,是我们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关键。

那么,怎样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快乐地作文呢?

首先,保证学生的写作自由是快乐作文的前提。

很多老师都喜欢让学生按自己的统一要求作文,我以前也是如此。认为这样利于批改,便于评讲,能更好地发现学生的问题,也可以使作文教学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但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这样做对学生是不公平的,也不符合写作的基本规律。不错,考试作文总有一个统一的要求,但我们必须要弄清楚考试作文与平时作文的区别。我个人认为:考试作文的目的是为了测量学生的作文水平和写作能力,而平时作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写作能力。考试作文是看结果,平时作文是重过程。如果学生根本不想写、无法写,又怎么能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呢?因此,保证学生的写作自由,倡导自由作文是非常必要也是十分有意义的。如果我们再联系近几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不难发现近年来高考作文都尽可能地给学生更大的选择自由和写作空间。当然,我们所说学生作文的自由,也不是对学生的作文放任自流,不管不问,而是努力给他们写作的自由空间和选择的自由,不愿意写的不必逼着他写。更多的时候,是提供一个写作的情景或话题。如高一开学的第一次作文,就是让同学们介绍自己,介绍自己的父母,介绍自己的家族。高二第一学期有两个单元的诗歌,一开始学习,我就布置每人写一首诗、写一篇评论。世界杯踢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我就以足球为话题作文。即使有时候是命题作文,我总要给学生不止一个题目,对作文的要求也不是规定必须写多少字,写什么内容。对学生作文完成的时间也是比较自由宽松的,只规定一个大概时间。我不想由于时间的限定使学生的作文过程不完整,只是匆匆完成一个作业而已。我一直认为学生作文是其在进行艺术创作,而不是在教师严格标准下的“现代八股”。既然学生作文是其创作的艺术品,那么就必然允许他在自己的作品张扬个性,表现自我。在实践中,我感到自由作文学生欢迎,习作的质量也对比较高,从教的角度看,得到的信息反馈量更大,发现的问题也更多更真实。

其次,侧重课外作文是快乐作文的重要手段。

语文老师,一般都会在注重课内作文的同时,对学生的课外作文提出一些要求。而我多年来,更重视课外作文。所谓“为主”不是指课内作文的篇数比课外的练笔还要多,而是说主要看重的还是课内作文,把课内作文看做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手段,把课外的写作看做是辅助手段;对课内作文花时间多,用心多,精心计划,精心批改,而对课外作文,则任其自由发展。我对这种做法是持反对态度的。因为课内作文虽然对于培养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一定的要求作文的能力很有效,从应试这个角度讲,不失为一条可行的路子,但学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始终是被动的,思想受到限制,思维受到限制,因而很难有佳作出现。况且高中作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应付高考,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感悟能力。所以,我在作文教学中就注重了课内作文与课外作文相结合,侧重于课外作文训练。在学生的课外作文上我花了不少的心思:首先努力丰富学生课外作文的内容,我经常通过自己的写作实践引导他们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写作的触发点,关注国内外焦点问题,从生活中找素材,提醒他们要特别关注自己,要以敏感的心去体察生活中的每一个微小的变化,更要对自己内心的微妙变化时时刻刻予以关注,因为文章都是心灵的产物。而这些在课内作文中不可能都一一涉及,引导学生在课外将自己一时的感悟、点滴随想用语言文字的形式再现出来,既能使学生感到有内容可写,又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事实证明,学生的课外习作往往比课内作文质量更高,内容更充实。

最后,灵活的评价尺度是快乐作文的保障。

在作文评价上,我从不用统一刻板的标准去衡量学生,更不以自己的喜好为尺度去评价,而是在考虑写作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的评价尺度,尊重学生的写作个性,更为看重学生的自我表现。文章是表达思想感情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能够恰到好处地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能把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说清楚,就应该是好的文章;能表达一种不同一般的思想认识或独特的生活体验,则更为优秀。也正因为如此,我的作文评讲课是“沙龙”式的,就一个作文题或一篇作文,展开广泛的讨论。作者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同学们可以发表自己的评论,不同意见可以辩论,老师也只是其中普通的对话者。不是说我就完全丧失了教师的角色,不发挥我应该有的作用,而是说我不以自己的意见为核心。学生常常和我的意见相左,而且批评我的作文评价标准“太旧”“太实用化”“框框太多”,我既据理力争,也虚心接受。我们讨论的话题,也不是纠缠于所谓写作的知识和写作的理论,包括教材的写作内容也绝不拘泥,甚至有时会把它作为我们批评的对象;而是以学生的习作为话题,以鲜活例子为讨论的出发点。这样的作文评讲课,学生往往能成为“主体”,非常投入,学生和我自己都觉得效果不错。

4.关于流程再造的几点体会 篇四

一、流程管理对于公司企业变革具有哪些现实意义

重要提示:

公司企业变革的三个里程碑:

第一个里程碑:选择关键流程的优化、再造和管理;

第二个里程碑:基于流程的扁平化组织架构的优化调整;

第三个里程碑:建立以KPI为核心的绩效管理体系。

l 流程管理是企业变革的基础。

公司产品和服务提供的过程具有很强的流程性,流程设计的正确与否,是决定企业运行质量的优劣先决条件。直接为客户服务的流程设置的不合理,必然使决定流程的组织以及相配套的机制也不能与市场相适应,企业发展遇到一个根本性的障碍。

另外,在公司与供应商、合作伙伴的合作上,只有充分发挥业务流程纽带的作用,使基于同一通信网络的不同部门或公司,以面向市场的流程作为纽带,才可以把不同的部门和公司捆绑在共同致力于服务顾客的同一目标,形成企业整体的竞争优势和实力。

公司要突破重重困扰发展的各种问题,只有对企业流程进行重新设计,抛开以前流程设计中的障碍,建立以市场为出发点,以顾客为中心的新流程;根据流程再造,按照流程管理的需要把相关岗位组合起来形成组织机构,组织机构的设置应服务于流程运行和管理的需要,因此,必须按照流程管理的要求重组企业的组织结构;企业流程和组织和高效运行,必须要有相配套的绩效考核,充分发挥员工的工作潜能,企业才能不断地创新进步。因此,流程管理是根本,组织架构是保证,绩效考核是动力,实现流程、组织、绩效三者与市场的高度统一,是提升铁通公司市场竞争力的核心。只有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有效运行的体系,任何孤立的、单方面的改革都可能是顾此失彼,难以奏效的。

二、流程管理在公司实施该如何策划

重要提示:

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为中心、以产品分类为基础建立流程管理体系;

流程设计必须将流程规定到组织的微观结构岗位;

以流程关键环节为流程考核点。

经过思考、讨论和探索,公司企业变革(包括流程管理和配套管理)的总体思路是:

l 以市场为出发点,以顾客为中心来制定流程;

l 根据流程控制的需要确定控制节点,控制节点形成工作岗位;

l 相关或相近的工作岗位形成组织;

l 按照工作岗位和流程设计内部激励方案,建立可持续性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做到流程、组织、考核的协调统一。

在具体的变革上,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l 企业的运作模式必须从以部门职能为中心转变为以流程为中心的运作模式,形成以产品和市场为导向的流程,依据流程重新设计工作岗位和组织机构,在流程和组织架构上突出对市场变化、对用户需求的高度灵敏反应。

l 纵向压缩组织,使组织扁平化。

l 横向集成活动,实行团队工作方式,坚持以流程为中心,流程的运作采用实体与虚拟团队相结合的运作模式,以流程和利益机制构成各部门的交互、动态的关系,通过实施产品量分配考核形式与内部客户制形成相结合,建立流程责任链,实现对流程节点间的整体协调和组织,最终实现流程的工作目标。

l 变顺序工作为并行工作。

l 减少审核、检查、控制等工作。

l 决策权利下放,授权下级作决定。

三、开展流程管理对公司的具体要求都有哪些?

重要提示:

所有流程的制定均应遵循有利于产品向市场的推广和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的原则;

应用80-20原则选择关键流程;

流程检查应严格按照流程发生的逻辑顺序。

1、流程管理体系的搭建

流程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改革的成败。一个完整的流程,应体现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主要包括科学的程序、明晰的工作要求、可衡量的考核标准、相关文件的指引等方面。

而更为重要的是公司流程体系结构的策划,根据公司前端、后端、支撑的划分和服务提供的特殊性,可以将流程体系结构设计为3+1的模式,即前端产品经营管理;后端网络资源管理:支撑综合管理;服务服务评价管理;其中,产品经营管理包括营销策划、产品销售、营销支撑管理;网络资源管理包括新增资源的规划和建设、已有资源的使用、维护和保障;综合管理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安全保卫、党团工会审计监察等。

按照产品来确立主要业务流程,确定主要的工作环节形成主流程,主流程务必使流程简洁高效运转,责任划分明确,考核奖惩到位;

主流程确定以后,各个作业部门按照主流程的要求,组织本部门的工作流程,作为对主流程的支撑、补充,服务于主流程,保证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所有主流程和辅助流程的制定均应遵循有利于产品向市场的推广和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的原则。

2、关键流程的选择原则

关键流程的选择应少而精,具体选择原则可以遵循以下原则:

l 根据公司战略目标;

l 根据公司目前实际难题;

l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可能为营销带来的市场机会;

1、根据诊断结果必须而且可以通过流程解决的问题。

关键流程需要不断的动态调整,因为不同阶段需要解决的流程问题不一样,关键流程动态调整之前需要对原有关键流程进行评估,哪些关键流程解决了实际问题,哪些关键流程目前欠缺解决问题的条件,哪些关键流程需要在技术方法上得以再设计。

2、流程检查:

流程检查是流程管理的重要环节,是监督流程执行和流程考核的有效手段。对于流程检查应注意以下问题:

必须按照流程发生的逻辑顺序进行检查,可以按照流程起点到终点的顺序,也可以按照流程终点到起点的顺序,还可以按照从中间往两头检查的顺序。

按照流程寻找案例是检查流程与实际符合性的最好办法。

流程检查后的工作十分重要,如果是执行问题,应该采取措施要求员工执行,如果是流程问题,应该对流程进行修改和优化。

3、流程优化或再造的过程

流程优化或再造可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分析设计阶段及实施阶段。

首先是项目的准备阶段。这时应明确项目的内涵及意义,并组成项目团队。将需要改进的流程与企业的经营结果如提高利润率、降低成本等直接联系起来,使企业认识到改进流程的意义。

然后,正式进入流程的分析及设计阶段。先对现有流程进行分析,可采用头脑风暴法,列出现有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如:输入/输出环节出错、步骤多余等局部问题,或是将串行的流程定义为并行,进行的时间错误等结构性问题。然后通过鱼骨图等问题分析工具找出产出问题的原因。其次找出现状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并在其中架设桥梁。然后据此设计出流程的各个步骤及衡量的标准。最后,提出从现状转化到理想状态的实施计划。

流程的实施阶段。在这一阶段,要先定义实施的组织结构,与相关部门及员工沟通,并提供培训。同时还要做好计划,包括怎样做、由谁做、何时做等,还要做好风险分析,即失败的可能性及对策等。然后要取得领导层对组织结构、计划以及资源分配的认可,才可真正开始实施。

四、与流程有关的绩效管理该如何考虑

重要提示:

企业的运营的跨职能日益深化,单个节点(或部门)的成功必须依赖于其它节点(或部门)的成功;

基于流程的考核,应重视对价值链业务流程的动态评价,而不仅仅是对静态经营结果的考核衡量;

基于流程的考核能反映价值链各节点(部门)之间的关系,注重相互间的利益相关性。

绩效考核的本质是管理,是通过这一过程识别员工们的差距,所以考核的导向和关键指标显得尤为重要。不坚持战略导向,就很难保证绩效考核能有效支持公司战略。绩效考核的导向性是透过绩效指标来实现的,绩效考核能否实现导向战略,实际上就是透过战略导向和绩效指标的设计来实现。绩效指标应分出评价层次,确定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关键业绩指标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工作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的基础。每位员工都可能会承担很多的工作目标与任务,有的重要,有的非重要,如果我们对员工所有的方面都来进行评价考核,面面俱到,抓不信重要与关键,势必造成员工把握不工作的重点与关键,从而也就无法实现将自己工作行为导向。绩效考核必须是从员工的绩效特征中定性出关键成功因素(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CRF),然后再去发现那些指标能有效监测这些定性因素,从而确立有效量化的关键绩效指标。

考核要能反映各个价值链的运营情况,而不仅仅反映单个节点(或部门)的运营情况。绩效考核一定要从企业整个运营的角度去考虑,一定要从整个企业运营的角度去评价一位员工或某个部门的作用。现代企业组织的扁平化与网络化发展,企业的运营的跨职能日益深化,单个节点(或部门)的成功必须依赖于其它节点(或部门)的成功。考核中应重视对价值链业务流程的动态评价,而不仅仅是对静态经营结果的考核衡量。资讯时代企业的成功,依赖于对知识资产的持续投资和管理,依赖于从职能专业化向基于顾客的流程运作的转变。市场环境与客户需求的飞速变化与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的战略发展要求企业具有非常高的响应速度,绩效考核就应重视对业务流程的动态与平时评价,保证企业的反应。要能反映价值链各节点(部门)之间的关系,注重相互间的利益相关性。

5.关于信息采编工作的几点体会 篇五

如何做好信息工作是每一位信息员都在思考的课题,笔者结合在办公室学习和从事信息工作发现的问题,从五个方面浅谈信息采编工作的体会和感受。

一、如何选题

选择主题非常关键,它直接影响信息的价值。选得准,报送的信息参谋价值就大,领导就比较关注;否则,即使费了很多心思,也很难引起领导的注意,就很难被采用。我们在写一篇信息之前,首先要思考就是:要明确这篇信息将要写给谁看,要从受众的角度选择题材。一篇信息在某个街道、全区范围内来看,可能是一篇不错的信息,但若放在全市的层面,可能不一定具有决策参考价值。因此,只有善于站在全局高度,尽可能地把握上级部门及本单位某一时期中心工作和领导关注的问题,以此为切入点来搜集素材,编辑报送信息,这样的信息才会有的放矢,采用率就会高。在信息选题上,要关注“四点”:

热点。所谓热点,就是各级领导、各级单位高度关注的问题,也即是各单位的重点工作、中心工作。

例如,5月中旬以来,受供求关系和国内外饲料价格上涨影响,我国猪肉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国家陆续采取多项措施补贴和保障生猪养殖以增加供应平抑猪肉价格。受其影响,猪肉替代品市场进一步活跃,不法商贩走私进口国家禁 1 止入境的疫区猪、牛、羊肉副产品和禽蛋产品,成为热点问题。某外贸管理部门认真进行了调研,撰写了《受国内猪肉价格上涨影响 重点地区应加强对肉类走私的查缉》,受到了领导的好评。

难点。所谓难点,就是一定时期内影响制约地方发展及各项工作开展的困难所在。近年来,基层的计生、查违、信访等领域都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趋势,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另外,特区内外一体化、迎办大运会、应对金融危机等都对我们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这些新情况、新问题,都要求从事信息的同志及时掌握,及时反馈,以信息的形式,及时提供给领导,以服务领导决策,为地方工作服务。

新点。所谓新点,就是选择新的观察点、新的视角,研究问题,分析情况,发现的新特点、新趋势、新经验。各街道所作的很多工作是相同的。因此,对同一问题或别人已编发过的信息,就要寻找新的观察点,从新的角度进行分析总结,编出新鲜、新颖的信息。如交通治理等问题,很多街道都有报送,有的“新点”很突出,很有特色,市里编发很多。

特点。所谓“特点”,就是受所在地区的地理位臵、社会环境、经济发展、执法环境等因素影响,形成的自身特色。如我们布吉街道特点就是人多、城中村多,社会管理任务重。针对这一点,我们可以做更多的挖掘和对工作的总结,推广我们的经验。

二、如何提炼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信息编写工作的一道重要工序,对于一篇信息来讲,标题所起的作用很大,往往直接决定者阅读者的第一印象,通过它,阅读者可以直接明白信息主题,概括地了解信息的主要内容。

(一)题文要一致。

标题是从内容中提炼出来的,要忠实于原文,做到题文相符。这也是对标题制作的基本要求。标题还要与正文内容相匹配,即标题的内涵不能大于或小于正文阐述的范围,而应对等一致。另外,对于篇幅较长的正文,为了条理清楚,往往需要准确二级、三级标题,以增加层次性。

(二)要高度提炼。

从信息内容中,选取对信息需求者最有价值、最有吸引力的事实拟定标题,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要简洁明快。

信息的标题要采用简洁明快的形式,增强可读性。实践证明,标题越长,阅读越不方便,给人留下的印象也越模糊;反之,标题越简练,短小精悍,给人的印象也就越深刻。

三、如何开好头

开头是一篇文章的起点,在文章的显著位臵,具有特殊的意义。一篇信息的开头,基本采用开门见山、直述不曲的写法。在编发信息过程中,经常会发现一些直属局上报的信息,开头过于繁琐,虚话、套话太多,存在“戴高帽”现象。比如,“领导高度重视”、“成绩十分突出”等表述经常出现。

不同的信息载体有着不同的基本模式。情况通报类信息,其基本模式是:一种是以统计数据开始,接着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最后写“主要有以下特点”,提起下文;另一种是以具体工作简述开始,接着写取得了什么成绩,最后可以写“出现什么新动向”。工作经验类信息,一般是根据什么安排或精神,为了开展什么活动或做好什么工作,采取什么措施,取得什么效果,最后以“主要做法如下”,提起下文。

四、如何写好正文

信息内容要真实准确,观点鲜明,逻辑严谨,对于不同的信息载体,要有所侧重。

我们的信息要有新意,新举措,新做法,对其他兄弟街道的工作有所借鉴和启发,如果仅仅是把所做的工作写出来,那是工作总结,起不到推广经验、交流工作、启发促进的目的,所以措施要有新意,有借鉴意义,借鉴意义越大,被采用的几率就越大。

一些分析类信息,要有对新问题、新特点的深入分析,揭示出问题的本质和内涵,突出性、苗头性、预警性,站在全市和全区层面,提出具有宏观性、可操作性的建议和对策。

具体来讲,一篇好的信息应做好以下二点:

(一)结构要严谨。

即上下文要有严谨的逻辑关系,相互不冲突,不重复累赘。编辑中对问题的来龙去脉、论述的起承转合,要清晰完 4 整。逻辑上的把关,需要信息编辑人员认真揣摩好段落和层次的关系,做到层次清楚、段落分明,要“言之有序”。

为了让信息条理清楚、能够一目了然,要有层次,该分段的还得分段,不能随意将几层意思揉和,这也不便于上级信息采编人员的编辑。在编发过程中,采编人员经常发现有些信息,结构混乱,缺少逻辑,阅读起来非常吃力,往往要花费很多时间去理解。一些上报的信息,主题选得很好,材料也很充实,但结构混乱,主题被隐藏在内容之中,不编发很可惜。这种情况下,采编人员往往要花费很多精力去修改,有的甚至要动大手术,重新布局谋篇,归纳标题。

(二)内容上要准确,逻辑性、概括性要强。

上报信息要注意其准确性、逻辑性和概括性。在内容上切忌空话、套话、累赘话,更不能有假话。在个别单位上报的信息,我们发现,有些直接从领导讲话、上级文件中照搬照抄原句,根本没有认真消化理解。

准确:一是要注意时间的表述。避免使用“近日”、“截至目前”、“至今”等模糊性表述,尤其在同比上,一定要将同比的时间写精楚;二是要避免错别字。信息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对信息的来源、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加强审核把关,尽量做到零差错,杜绝劣质信息产出。

逻辑:逻辑严谨,是指说明问题、归纳整理特点、分析原因等环节,前后要有严谨的逻辑关系,相互不矛盾,不重复累赘。问题的来龙去脉,表述的承上启下,要很自然,很 5 完整,一篇信息无论长短,都应该是条理清晰的,顺畅的。

概括:要注意在每段的短首用一句概括性的话来开头,来提示整个段落的中心思想这样不仅便于阅读,而且简洁明了,一语中的,层次感也强。

目前,各单位报送的信息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选题上。抓不住主题,日常的、琐碎的情况频繁报送,有些对于一些热点信息,没有及时组织人力去写。因为各单位所处的地理位臵、工作量、工作任务、队伍情况,各有不同,开展各项工作的措施、方法也可能有所不同,只要深入地进行深入挖掘,认真总结,就会提炼出自己特有的“闪光点”。

二是载体上。载体使用不当,《信息快报》、《信息专刊》、《龙岗信息》等载体没有规范使用。

三是内容上。主要有两种现象:一是逻辑混乱。有的要素不全,内容不完整;有的信息内容冗长,把所有情况都罗列在一起,杂乱无章。二是文不对题:报送的信息内容支撑不起标题,信息内容空洞,甚至与标题没有关系。有的只列举数据,没有对比;有的有事实说明,没有材料证明;有的有分析,但缺少建议对策。

四是价值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只谈数据,没有对比,缺乏定性分析,枯燥乏味,影响信息可读性;二是信息的选题、结构、内容固定不变,这个月的信息和上个月的信息、上条信息和下条信息相比,只是改了其中几个数字、时间,6 其它内容只字未变;三是大量信息集中在对日常事务性工作的反映,采取的是常见的措施,制定的是雷同的规定,缺少新意,参考借鉴价值不大;四是反映的问题只是偶发性,只是局部的琐事,不具有普遍性或代表性,不足以在整个全局层面上来讲。

五是经常出现错误。在信息采编过程中,发现的常见错误主要有:

1.数字大小写错误。按照要求,部分结构序数、词和成语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其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

2.计量单位错误。如把万元写成亿元,亿元写成万元,千克写成克,克写成公斤,或者遗漏单位,另外,文中计量单位前后不统一等。(总署局,案件数量的表述通常用“起”,而不是“宗”)

3.引文错误。有的信息提出一些未经仔细推敲的方针、口号、任务,而这些方针、口号、任务又往往与某一时期的工作方针相违背,从而造成一定的混乱。

4.名称表述混乱。信息中的人名、地名、单位等名称表述混乱主要有:同一名词在一篇信息中前后表述不一致,随意用简称。

5.时间表述模糊。用时间代名词而不用具体日期;年份随意省略,如将2007年写成07年。

6.用词不规范。词语混用,广东话与普通话混淆,如“不 7 留麻烦”与“不留手尾”,“未申报”与“无申报”等等。

五、做一名合格的信息员需具备的素质

信息工作是一项基础工作,需要“厚积薄发”。信息员只有平时通过坚持不懈地学习,博采众长,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才能多出品、出精品。笔者个人体会,做好信息采编工作要树立“三种意识”,培养“三种能力”。

三种意识:

(一)要树立大局意识。要做好信息,应牢固树立大局观念,站在全局的角度、立场,收集题材,撰写信息,提炼观点,使其反映问题更具普遍性、宏观性、可操作性,从更高层次上实现信息价值的最大化,使其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服务,为全局工作服务。

(二)要树立服务意识。在信息工作中,要主动掌握领导对信息的需求,主动到基层开展调研,确保信息的服务价值。既要服务好领导,也要服务好基层、服务好工作一线。要从工作重点入手,把领导关注的、思考的、想知的问题作为信息工作的切入点,采编针对性强的信息,及时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服务。要从广大人民群众、干部职工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入手,及时反映工作中的新情况、新举措。此外,还要从反映问题入手,加强问题类、建议类信息报送,为完善各类政策规定提供基层、一线实际情况。

(三)要树立精品意识。在信息的综合、挖掘、提炼、深加工上下功夫,把零散的信息通过综合归纳整理,从偶然中分析 8 必然,从细微中洞察倾向,发掘规律,反映本质,形成能够说明某一方面问题的“精品意识”,精益求精,努力提高信息质量,为领导的决策提供帮助或提示。

三种能力 :

(一)文字表达能力。要想成为一名优秀信息员,文字表达能力是一项基本功,没有扎实过硬的文字表达功底,做好信息工作是纸上谈兵。要想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必须多写,多练,多总结,多积累,另外通过学习借鉴他人的优秀信息作品,也是一个有效的渠道。通过认真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力争以准确简明的文字表达真情实意,以有限的文字展现无限的内涵。

(二)提炼归纳能力。对每篇信息,信息员都应坚持精雕细琢,坚持从浩瀚的素材中总结提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发掘本质和规律。要善于从大量的零散的动态信息中筛选有用信息,进行归纳整理,综合分析,提炼升华,发掘信息背后的深层价值。

6.关于教育初中孩子的几点体会 篇六

教育孩子是一项持久系统的大工程。我们做家长的也要和孩子一样不断学习不断成长才行。说到孩子的教育,我心里就特别感谢孩子的学校和老师们的精心培育,你们是真正的教育专家,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一直给予了他最关键最需要的引导和关爱。我的孩子很幸运,从幼儿园,小学到现在,遇见的都是很好的班主任和老师们。

升入初中后,全新的环境和老师同学,学习任务的加重,青春期的到来,都加重了孩子的不适应。但经过这将近一年我们家长,孩子和学校老师们的共同努力,我很高兴看到孩子完全融入了新的班集体,学习上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以下是我在和孩子共同走过的这一年的几点个人体会。

一.家长要有意识和孩子多交流。只有在和孩子的交流中,我们才能及时发现孩子成长中出现的大大小小的心理变化,给予相应地引导或解决。同时,和孩子的交流也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情绪宣泄的通道,而这对青春期的孩子很是重要。和孩子聊天时话题宽泛,各抒己见,潜移默化的帮孩子树立端正的人生观。涉及到孩子自身的就事论事,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克制自己,和孩子交流时不过分唠叨指责。对于自己有时发脾气做得不对的及时向孩子道歉解释。但对于孩子出现的问题要专门找时间严肃认真的和他谈。到现在我特别欣慰的就是孩子还很愿意和我聊天。

二.家长要放下身段和孩子交朋友。十三岁的少年不再是儿童,他开始有了明确的自我意识。我经常和他像和成年人一样平等交流,家里单位的大事小情经常和他商量;给他足够的空间,尊重他的选择;教会他客观地看待自己,取长补短,主动找机会在薄弱环节锻炼自己;处理好和同学们的关系,多看别人的优点,多交好朋友;遇见问题积极主动寻求解决办法;学会分析管理自己的不良情绪。

三.家长要在学习上做好学校和老师的助手。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培养孩子爱读书的好习惯。孩子很小时我就给他办了自己的借书证,经常带他到书店,图书馆,阅览室等地方。晚上家里很少开电视,孩子很早就体会到读书的快乐,进入十七中,我很高兴的看到学校和老师特别重视阅读,还提供了许多适合孩子年龄的优秀读物,老师推荐的书成为家里书柜里的必备品,我经常和孩子一起看书,一起交流读书感受。在配合学校老师方面坚持不懈,认真做好家长该做的事。比如每天的听写,听读,体育锻炼,各项作业等等,需要签字和检查的我必定按要求完成。给孩子树立一个坚定的信念:老师们是有经验的教学专家,按照老师课堂的要求来培养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成功的捷径。孩子经常回家来诉说学校里的很多事情,趣事糗事我们一起哈哈大笑,对老师高超的处理问题方式或教育方法表示佩服,为老师的一句如珠妙语感慨不已,对于孩子的牢骚教他进行换位思考,引导孩子看到同学们的长处互相学习帮助,对班里学校里的一些不良现象给孩子参谋帮着出主意,给孩子分析学校组织活动多老师锻炼孩子能 1

力的必要性。孩子在理解老师的基础上,以端正的心态对待做作业和任务,就不觉得那么困难了。协助孩子制定实际可行的学习计划,不安排的太紧张,但必须有条理的按时完成。我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求孩子寒暑假每天写日记,作为学校作业的补充;每次寒暑假放假第一天都是他收拾一学期书本和制定假期计划的时间。开始我是协助协商并监督执行的,从五六年级起,这件事就由他独立完成。进入十七中,学校对于学习计划的各项要求更为详尽严谨,但他定计划并按时完成计划的习惯已有,不再需要我们的参与了。多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最近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关注重点,班里的学习氛围,孩子周围同学朋友的情况,孩子各科学习的状态,在校期间有什么开心不开心的事,都是我关注的事情。及时帮助他排解宣泄心里的小困扰小烦忧,就能让他更专注于自己的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一学期时孩子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我很担心,几次想主动和老师联系。但经过密切观察了解,通过孩子回家说班里的许多事,我认为老师们处理的问题,教育方式,关注重点都很恰当,我就更经常地做孩子的疏导工作,教他分析自己不开心的原因,找办法一个个去解决,多和老师同学们沟通,用努力和实力证明自己。也把适应新的环境作为一个挑战接受。这学期开始听到孩子说我们班怎么怎么样我们老师多好多好我们十七中最棒,看到他脸上的笑容,我大大松了一口气,几个月的磨合,锻炼了孩子的独立适应能力,相信今后同样再遇到新的环境,他会做的更好。客观的看待自己,分析各科的长处和短处,自己找原因,寻求解决办法。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业上我们对孩子的帮助越来越小,我告诉他以后能帮的会更少。所以培养他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有段时间,听写单词错的比较多,孩子自己就延长了记单词的时间。孩子主动发现自己的问题,积极找办法去解决,这种查漏补缺的事情经常发生。是啊,遇见困难不气馁不沮丧,想办法解决就是了。小到一道题一个知识点,大到做人做事,都是如此。现在孩子参加学校班里的活动,心里就抱着锻炼自己能力提高自己的想法,不像以前那样发憷了。我也特别认可咱们十七中多锻炼孩子们的种种活动,孩子们太需要这样的机会了。注重考试后分析,不过多关注考试分数。考完后我会问他各科试卷该对的是否都对了,错的错在哪里,现在是不是会了。他也养成了习惯,每次考完都会告诉我说哪道题错错在哪里,下次再做怎样怎样。

关于教育孩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是我不太成熟的几点看法。当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愿意和家长们共同交流学习。

初一八班王雨宸家长 袁戍英

7.关于建筑电气施工的几点体会 篇七

1 关于管线的埋设和构造布局

1.1 垂直预埋管线在结构墙体中的敷设

如果其设置在混凝土之中的话, 其敷设措施比较的容易, 只是把之前的管线换成钢材质的, 而且和构造绑到一起, 避免其在振捣的时候出现位移现象。因为管线的面积不是很大, 对于墙体和柱子的干扰也不是很严重, 一般可结合实际状态来合理的布局。不过, 如果其竖直的设置到砌体墙里面的话, 该措施就会比较的繁琐, 要结合多种状态使用合理的应对措施。

1.2 水平预埋管线在结构楼板中的埋设

1.2.1 水平预埋管在预制装配式楼盖中的埋设。

预制装配式楼盖包括预制双向预应力大楼板和预制预应力空心板, 通常使用的是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虽然按板的受力钢筋种类分有冷拔低碳钢丝、冷轧带肋钢筋等区别, 但板的截面形式及受力钢筋排布形式基本相同。在预制板楼盖中布置管线需要预先向结构专业了解预制板的布置方式使管线沿预制中圆孔或板缝布置。需要注意的是, 在圆孔中布置管线时, 引出凿孔要避开板受力主筋位置。

1.2.2 水平预埋管线在现浇混凝土楼盖中的埋设。

由于材料改变, 而且减少工艺不断的发展, 此时的建设成本开始减少, 而且工艺相对的要简化很多, 其使用的领域变得更为广阔。其在现浇板中的布局模式非常的灵便, 不过要关注的是, 不应把管线放到板中重叠, 也不能够水平的布局。

2 关于防雷体系

2.1 防雷接地系统

第一, 搭接焊时, 镀锌扁钢不小于其宽度的两倍, 三面施焊。镀锌圆钢焊接长度为其直径的六倍, 双面施焊 (当直径不同时, 搭接长度以直径大的为准) ;第二, 接地干线至少应在不同的两点与接地网连接;第三, 根据主筋的规格确定用做引下线钢筋的数量, 引下线之间应用圆钢弯成u形进行焊接;第四, 女儿墙上设支持卡子应预留洞, 埋设支持卡子用混凝土筑牢, 不能将圆钢用锤子打入。

2.2 建筑物等电位联结。

第一, LEB线应采用不小于4mm2铜导线在地面或墙内穿绝缘导管暗敷设;第二, 电源总进线处做重复接地, 并与防雷接地共用接地装置, 且接地电阻应达到设计要求。

3 建设时期的管控活动

3.1 做好准备事项

在开始之前的时候, 安装工作者要先分析图纸, 而且要结合土建等人员查看是不是具有重叠的区域, 要结合进度对其规划, 对于预埋的管线等, 要设置华丽的建设规划, 要做好协调活动, 防止出现不利现象。在协调建设之前的时候, 要埋设好多种的管线, 而且要开展好防腐活动, 积极地进行建设前期的技术工作和材料的准备活动。

3.2 关于工序的品质管控

在建设时期, 管控品质的时候要关注具体的细节, 要做好检测活动。

第一, 基建时期的品质管控活动。在开展基建活动的时候, 要和土建等联系到一起, 要开展好预留管线等的活动。此项活动规定电气工作者要在土建方开展好防水活动之前的时候进行, 避免其导致渗漏等问题。对于那些要设置的预埋件, 相关方要开展好协调活动, 做好前期的准备活动。

第二, 关于主体建设时期的品质管控活动。第一要明确项目的关键要素。在品质监控的时候。要明确几个关键点的配合活动, 要了解其具体的关联, 要设置合理的方法, 结合条例开展管控活动, 确保项目的品质合乎规定。而且, 要在做好这项活动的背景中, 开展好综合的活动, 带动整个体系的品质管控活动的开展。

第三, 关于装修时期的品质管控活动。当砌筑隔墙的时候应与土建工长和放线员将水平线及隔墙线核实一遍, 因为将按此线确定管路预埋位置及各种灯具、开关插座的位置、标高。抹灰之前, 电气施工人员应按内墙上弹出的水平线和墙面线, 将所有电气工程中的预留孔洞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核实一遍, 符合要求后将箱盒稳定好, 将全部暗配管路也检查一遍, 然后扫通管路, 穿好带线, 堵好管盒。抹灰时配合土建做好配电箱的贴门脸及箱盒的收口, 箱盒处抹灰收口应光滑平整。

3.3 后续的管控

认真的结合品质验收体系对项目开展好测验活动。电器安装项目是用的所有的物质和装置等都要合乎相关的设计规定。安装活动允许有品质不良现象存在, 不过要合乎相关的规定, 普通的项目的品质可以再规定的区间之中存在偏差。如果安装时发现不达标的产品的话, 要认真的处理, 以此来保证项目的品质合乎规定。

4 项目主体的建设管控

4.1 品质管控

因为机电安装项目自身的一些独特性, 为确保建设的品质优秀, 确保不会出现返工现象的话, 就要结合相关的方案来开展建设工作, 而且要认真的结合相关的品质规定等开展。在建设时使用的全部的设备都要认真的检测, 避免建设时期发生品质不良的现象。

4.2 关于项目速率的管控

速率和成本间有非常密切的关联, 如果建设塑料块的话, 虽说费用减少了, 不过会干扰到品质。身为建设管控工作者, 要积极的协调品质以及速率和费用这三个要素间的关联。干扰到速率的要素非常多, 比如人为的, 技术方面的以及物质方面等等的一些要素。而干扰项目建设塑料的要素也有很多, 没有分清项目的具体状态。过低估计项目的技术困难, 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考虑的不够充分。对施工条件 (交通、供水、供电) 等情况事先了解不够透侧。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对施工人员安排不恰当等。

电气安装工程的动态性, 长期性、复杂性, 和与相关其他工程的相互交错性, 使对电气安装工程进度的管理也必须是一个变化的动态过程。所以要实时了解项目的进程与变化, 针对工程进度进行实时调整, 保证项目施工能够顺利、按时的完成。

4.3 电气安装工程调试阶段

电气安装工程调试就是对电气安装工程进行试运行, 是对前述大量工作进行的一次彻底检查。设备调试过程是对本项工程进行最后检验的关键性工作。该阶段不仅可以对设备的安装质量和设备的内在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同时可以通过调试为竣工后的管理和使用打下良好基础。

5 结束语

总的来讲, 电气项目是总的建设活动中非常关键的构成内容, 所以, 相关的工程人员要积极地开展好其品质管控活动。对设计以及安装等等的步骤认真的管控, 以此来保证使用时期可以体现出应有的意义。

摘要:电气项目是建筑体中非常关键的构成要素, 它的专业性很强, 其关乎到建筑项目的稳定性等特点。它的建设品质关乎到建筑体的稳定性, 关乎到居住在其中的人的感受。建设者要切实的按照相关的图纸开展工作, 只有这样才可以提升项目的品质, 才可以保证其能够顺畅的开展。文章深入的分析了建设时期要关注的一些具体的事项。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计施工,问题分析

参考文献

[1]邹杰雄.谈建筑电气工程监理质量问题与防止措施[J].四川建材, 2008 (1) .[1]邹杰雄.谈建筑电气工程监理质量问题与防止措施[J].四川建材, 2008 (1) .

[2]蔡永忠.浅谈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J].科技资讯, 2008 (1) .[2]蔡永忠.浅谈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J].科技资讯, 2008 (1) .

8.关于提高阅读能力的几点体会 篇八

怎样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呢?首先要消除学生对阅读的畏惧和抵触心理。开始时,让他们读一些趣味性强、篇幅适当、内容丰富、难度适中、词汇量不大、生词不多的材料,可以是名人轶事、历史传说、民间故事、寓言、幽默小品、新闻报道、史地常识、科普文章等。内容要由浅到深,从易到难,不断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树立起自信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感受到阅读并不是一种令人头痛乏味的活动。而是一个既能增长知识又能使人身心愉快的过程。在阅读教学的较高阶段,可通过增加阅读量,让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学科性较强、富于哲理、异国文化较浓的深层次文章。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纠正错误的阅读习惯

以下几种不良习惯严重影响阅读速度,必须坚决纠正。

1指读。用手指或笔尖指着文章逐词阅读,一遇到生词,便停顿下来,求助于字典,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没有工具书就无法阅读的定势,从而丧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说字典里找到的汉语释文往往不是原文的绝对等值,且工具书不会也不可能容纳所有的语言现象。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的将注意力集中在句子、段落上,尽量通过上下文来理解句子,不应过分在意对个别词语理解与否。即使遇到较难理解的句子,也不必着急,要耐着性子往下读,等读完全段或全文之后,我们往往会发现前面遇到的许多问题已迎刃而解了。

2唇读。有些学生喜欢在阅读时读出声来,或即使不出声,嘴唇在动,或脑子里也再想着读音,无形当中影响了大脑的思维速度。

3回读。在阅读中遇到生词或不熟悉的短语时,返回句首或段首重读;还有不少学生产生了心理定势,即认为自己第一遍肯定读不懂,因此反复多遍,浪费很多时间。

4译读。在阅读过程中,不断进行逐词逐句的翻译,通过译成母语来辅助理解。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习惯于在不加限定的时间内,对小块文章进行精雕细琢。形成逐词阅读接受信息的坏习惯。

5视幅小。阅读不以意群或句子成分为单位,而是以单词或词组为单位。这样做,不仅将注意力分散于词与词的发音上,而且增大了语音信息块的密度,引起不必要的损耗与摩擦,从而降低阅读的效率。因此,要用较快的速度在大量材料中捕捉信息,必须养成按意群扫视、连贯阅读的习惯。

三、指导阅读技巧

教师要指导阅读技巧,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要用各种方法教会学生“怎样学”,使学生具备学习英语和运用英语的能力。

1略读。通过整体粗读,领略内容大意,帮助理解。为细读做准备。寻找主题句,获取大意,找出每段的主题。一篇文章通常是围绕一个中心展开的。在进行阅读课教学时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找出主题句,抓住中心,使学生理解主题句与文章的具体事实细节的关系。没有主题句的段落就引导学生依靠段落中的衔接、旬际关系来分析、推断和概括段落的大意,从而达到整体理解的目的,获得文章表达的正确信息。

2跳读。寻找所需信息,如年代、数字、人名、地名等,把握关键词,利用语法过渡词、语气转折词及时态等,抓住文章脉络。

3细读。分段细读,注意细节,注意语言结构,处理语言点,抓住主要事实和关键信息,揭示文章结构的内在联系,帮助深化理解,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段落与段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紧密联系,而每段的内容都与主题有着重要的联系,所以弄清文章结构对于把握文章主题,文章大意非常重要。

四、反复训练四种基本阅读能力

1抓中心思想。学生根据自己水平选取一定长度而有趣的阅读材料或面对教师提供的材料,不作预习,按速度要求限时读完后,应该对文章意思大致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对自己的预测进行检验,重新阅读一遍,或与其他学生交流,或者向老师进行反馈,进一步明确文章的中心大意。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除读懂文章、领会意思外,还可以培养训练学生归纳综合的能力。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归纳综合能力,有助于他们在阅读中明确清晰地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

2找主题句。每篇文章都有一个中心思想,每个段落都是围绕中心而写的,而每个段落里常有一个主题句表达这个段落的中心思想。其他句子则围绕主题句而展开。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可通过寻找每段的主题句理解段落的大意,从而把握整篇文章的大意。大多数主题句位于段落开头,一些位于段落中间或结尾。

3猜词。猜词能力是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准确猜词能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加强对单词的记忆。因为经过自己思考获得的东西在大脑中留下的印象更深刻,同时阅读速度也会大大的提高。文章中的词义可以通过上下文中的同义词关暴、反义词关系,理解整个句子或段落以及词的构成方法等形式获得。

上一篇:初二状物作文:可爱的村庄下一篇:增广贤文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