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技术标准与专利权结合的思考

2024-09-20

对技术标准与专利权结合的思考(精选12篇)

1.对技术标准与专利权结合的思考 篇一

一、关于强化对二者相结合的共识

1、二者的相结合,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结合。既是把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结合起来,整体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内在要求,又是建立健全惩防体系的一条主线,也是提高我们预防腐败工作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思路。

2、二者的相结合,是充分发挥其作用的结合。既通过教育引导,使人们自觉从善;又通过制度

约束,使人不能为恶。

教育是基础。思想道德是诉诸人的内心的一种力量,腐败动机的形成到腐败过程的实施,都是起始于思想道德的背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对于遏制腐败,有其独到的作用和优势,可以激发党员用自己的思想道德行为去弥补法纪的疏漏和不足,使廉洁自律变成内在的自觉。

制度是保障。反腐倡廉建设要紧紧依靠制度来深化,以此制约客观上存在的诱发腐败的多方面因素,这是基本思路,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保证。

3、二者的相结合,是互为作用的结合。既要通过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恪守制度的自觉性,又要通过制度建设增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性。既要把制度的理念渗透到思想道德建设之中,又要将人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道德标准,通过适当的程序上升为制度,形成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一方面,制度的落实需要思想道德的支撑。制度本质上是一种规范,必须以自律为基点,有自律意识,才能有自觉行动。另一方面,思想道德养成需要制度的伦理关怀。扬善必须抑恶,扶正需要祛邪。制度伦理环境正是发挥这种作用。一是报善——对个人的思想道德遵守给予制度上的支持和鼓励,使其思想道德行为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认可和满足,从而提供道德选择和价值判断,形成道德原则和价值导向;二是惩恶——对个人违反思想道德的行为予以制度上的限制和制裁,使其为损害他人或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付出代价,以强制性的力量保证社会成员对道德规范的共同遵守。

4、二者的相结合,是道德遵守和制度遵守的结合。制度执行中存在一个“破窗效应”,即大楼上的一扇窗户被人打破,如不及时修理,就会有第二扇、第三扇被打破,停用的楼房往往会造成这种状况。领导干部如果是第一个“破窗人”,无形中对制度执行的破坏力就更大。“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要加大制度规约的执行力度,实现知行统一。

二、关于加大二者相结合的力度

我认为二者的结合点在于权力的科学、民主、依法运行,加大二者结合的力度,就要在结合点上做文章。

1、以领导干部为重点。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着权力,责任和影响重大,领导干部带头,就会在社会群体中产生“放大”效应。

2、以权力观教育为核心。权力观正确与否,关系巨大。必须把权力观教育作为对领导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的核心内容,促使各级领导干部正确认识手中的权力,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3、以增强党员干部的制度意识为重要内容。可以尝试通过总结归纳党员干部容易出问题的环节,找出涉及这些环节的相关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制度的认同感,内化成自觉遵守的心理意识。

4、以提高党员干部的精神境界为根本。党员干部在精神上始终有一种高层次的追求,就会在道德方面完善自己,严于律己,管住自己。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当前的一个突出任务就是要解决相当一部分党员干部精神境界不高、自律意识不强的问题。这一问题不解决,就会使一些党员干部内心空虚,去追逐一些庸俗卑污的东西,以至自我放纵,道德沦丧。

5、以强化权力的监督制约为保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抓住正确行使权力这个关键,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要围绕权力的规范运行,大力推进行政法制建设,以法制化的规则和程序制约权力的运行;要强化权力的监督,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要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完善公开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关于增强二者相结合的实效

1、大力强化思想道德建设的制度化。制度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要将一个社会最基本的思想道德原则和规范纳入制度建设的框架,把思想道德要求提升为制度要求,把主要依靠自我人格和良心的力量来维系的行为自律转化为主要依靠制度的强制力来保证的社会约束。思想道德建设要富有成效,必须在制度化上下功夫。

一是加强教育的制度安排,使教育制度化推进。每年的主题教育,“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要形成制度。要建立健全反腐倡廉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坚持和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反腐倡廉理论制度;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讲廉政党课制度;要大力推行领导干部廉政谈话、诫勉谈话、警示谈话和廉政承诺、廉政情况报告、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使经常性教育按制度进行。

二是强化教育的制度管理,运用组织、管理的手段提高教育的实效。----注重运用行政手段促实效。如我们通

过市委主要领导的一再强调,把党风廉政教育内容转化为对领导干部的严格要求,使教育更入耳,更管用。还通过市委、市府以及市纪委制定的各种廉政建设的规定、意见、通知,把教育内容转变为纪律要求,使教育更具体,更有力。----注重运用组织手段促实效。我们在全省率先制定实施了《关于加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教育管理的若干意见》,促进了“四个必须”:廉

政教育管理成为领导干部必须履行的责任,党纪政纪条规教育成为党员干部教育的必修课,党风廉政教育成为干部成长的必经程序,党风廉政教育成为干部监督的必要手段。----注重运用纪检监察手段促实效。我们做到三个坚持:立足基础作用的发挥,坚持思想净化与自我警示互为作用,发挥党风廉政教育纠歪理、树正气、明是非这一内在的独特优势。突出职能优势的运用,坚持教育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重点任务的相融并促,针对自律工作的某一项或几项主要任务,开展专项教育整顿活动,使党风廉政教育成为推动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坚持谈话预警,制定实施了对工作中发现有苗头性问题的领导干部进行提醒性谈话等“六必谈”制度,增强了教育实效。

2、突出体系的实践性推进制度建设。

一是在完善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制度方面,要以党章为核心、以《党内监督条例》为主干,进一步加强民主集中制方面的制度建设,制订完善重大决策监督、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等保证民主集中制贯彻执行的具体制度。

二是在完善规范公务员从政行为的制度方面,要以《公务员法》、《廉政准则》等党纪法规为基础,健全党员干部廉政行为规范。

三是在完善对违纪违法行为的惩处制度方面,要进一步健全执行《党纪处分条例》有关制度。

四是在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方面,要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进一步健全实施组织协调的制度。

3、以改革精神全面加强制度创新。围绕以下方面进行。

第一,改革。针对腐败案件多发的领域和环节,深入推进各项改革,最大限度地减少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体制机制漏洞。

第二,市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尽量减少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

第三,大局。通过全面推行办事公开服务承诺等制度,进一步推进软环境建设,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全市大开发、大发展提供保证。

第四,群众。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就是工作的薄弱环节,也是制度建设的重点。要充分尊重群众在制度建设上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使制定的制度经得起群众的检验。

第五,透明。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实行公开办事制度,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第六,拿来。注重借鉴各地的经验。如近年来,**省以制度建设年、制度建设推进年和制度建设提高年为载体,推进制度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制度建设已成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块品牌。

4、强势推进各项监督制度的执行力。强化制度建设的有效性,核心是强化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

一是建立健全宣传教育机制。把严格执行制度的理念渗透到日常行为之中,自觉用制度约束自己的言行。

二是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对法规制度落实情况定期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执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是建立和完善制度执行责任追究机制。把反腐倡廉制度的落实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对贯彻落实反腐倡廉制度措施不得力、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的部门和单位,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四是建立制度实施过程中的评估和完善机制。定期对领导干部参加反腐倡廉教育情况作出较为全面客观的评价,对教育活动效果作出评估,不断推进领导干部反腐倡廉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2.对技术标准与专利权结合的思考 篇二

“专利“一词来源于拉丁语Litterae patentes, 如今, “专利“一词用来指代受法律保护的发明创造, 它是指一项发明创造向国家审批机关提出专利申请, 经依法审查合格后向专利申请人授予的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有权[2]。现如今, 专利一词对我们来说已经不那么陌生了,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 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 普通民众也经常会从各个渠道去认识并了解专利。高等院校一直都是我国专利发明的大户, 近些年来, 作为国家教育的后起之秀———高等职业教育, 经过迅速发展的这几年, 逐渐开始意识到了专利在提高学校的知名度、综合实力及行业竞争力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专利保护与管理在高职院校中存在的问题

1.1 专利总体质量不高, 尖端领域涉及很少

近几年, 职业院校对本校的知识产权的资金投入日趋增多, 很多职业院校为专利设立了专项资金, 用以鼓励专利发明人的研究热情, 并将专利申请和授权纳入业绩考核、职称评审中[1]。这样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对发明人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但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 很多教师申请专利只是在评职、奖励的驱使下, 而非从保护自己的发明、保护自己的创造的角度来考虑, 从而就导致了目前职业院校普遍存在的专利申请量大但是质量却不高的现象。

当然职业院校专利质量普遍不高的原因还和学校的软、硬件投入有直接联系。我国的职业院校建校时间普遍都比较短。很多院校从组建至今, 一直忙于基础设施建设, 专业课程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等诸多问题, 很多院校目前还无暇考虑专利工作的建设。在基础建设问题没有解决之前, 科技研发的投入和某些领域的实验室建设就只能是幻想了。另外人才的缺乏也是职业院校都要面临的一个问题。没有人才即使投入再多的资金, 建设多么现代化的实验室, 只能是白白地浪费资源。

1.2 专利保护意识不足, 法律意识淡薄

上面我们提到了很多发明人的专利申请愿望只是出于评职的需要或者是物质奖励的吸引。所以当评职结束, 或者是拿到物质奖励以后, 很多人都将自己申请的专利抛在脑后了, 专利的维护和管理自然都交给科技处的老师负责了。而科技处负责专利管理的老师面对众多的专利发明, 也不可能时时并且逐个去检查某一项专利是否有被侵权的情况。这就造成了即使某一项专利被侵权了, 可能经过很长时间才能被发现, 就会直接给学校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另外, 在很多职业院校专利的流失也是非常严重的。很多发明人对自己设计的产品保护意识不强, 或者是认为没有这个必要, 很多发明在没有公布之前就几乎是人所共知了。在这种情况下, 再谈什么专利保护几乎是没有任何意义了。而且职业院校人员的流动也比较频繁, 在相关人员离校时也有可能将专利科研成果直接或间接带走。

2 对提升高职院校专利保护与管理水平的几点认识

2.1 制定科学的专利保护与管理制度

在探讨如何提升高职院校专利保护与管理水平之前, 让我们先看一下大家都比较熟悉的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知识产权经营之道。斯坦福大学于1970年成立了技术许可办公室, 成立至今, 办公室共受理了6000件需要转让的知识产权, 已经有2600件成功转让, 有2200件等待转让或者正在转让之中, 共收取权利金近10亿美元, 其中8.94亿美元完全归学校所有[3]。

斯坦福大学在知识产权经营方面取得如此成就, 离不开一整套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对于高职院校, 虽然我们不能照搬斯坦福大学的专利经营模式, 但是斯坦福大学的经营之道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参考。针对专利保护与管理目前在高职院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制订应对措施。

2.1.1 制定专利发展战略

职业院校的专利管理者要从宏观角度出发, 制定出适合本学校实际情况的专利发展战略。积极引导科技人员以市场为导向, 分析研究本校的优势学科领域, 并对该学科领域有计划地进行政策上的扶植和资金上的投入, 以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专利组合、专利群。另外, 可以通过招聘或者与校外人才人合作的方式组建该学科领域的固定科研团队, 以提高本校在该学科领域的技术水平, 同时在团队的运作期间也为本专利留下了丰富的知识储备。

2.1.2 专利管理部门做好相应的专利申请审查和评估工作。

专利之所以有价值, 关键在于它能够获得超额收益, 一方面对教职员工提交上来的专利申请, 要先对成果的价值进行审核和评估。对那些没有实用价值的申请坚决说“不“。另一方面也要对那些已经授权的专利每年进行一次市场价值重新评估, 用以判断是否还有对其继续维持的必要。通过专利的审核和评估, 不但可以提高申请的专利的质量, 而且还可以将有限的经费用于那些有市场潜力的专利。

2.1.3 培养专业的专利管理人才。

人才是做专利管理工作的基础, 没有了人才就没有了创新。专利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专利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 特别是针对于基础自然科学如理工、机械、电子等, 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法学等, 还有一些交叉学科的知识的培养, 除此之外还应该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较大规模的短期培训, 或者是通过开办讲座、专门进修等方式来达到预期目的。

2.2 增强专利保护意识

知识产权是人们对自己的创造性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民事权利。依法保护知识产权, 不仅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 同时也是充分调动学校各个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需要。专利管理部门要采取多种途径在师生中宣传和普及专利知识, 强化专利保护观念。各职业院校的科技管理部门要适当加大经费的投入, 加大专业人员的培养力度, 有计划地编写教材和相关宣传资料, 以保障知识产权法制宣传教育能够落到实处。宣传教育工作, 要以学校各级领导干部、知识产权管理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科研单位负责人和科研人员等为重点对象进行知识产权法制宣传教育, 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需求, 确定宣传教育的重点内容和方式方法, 不断提高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不断提高他们管理知识产权的能力和运用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我们要从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重要性中, 充分认识知识产权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坚持不懈的宣传教育, 不断提高广大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法律意识, 提高依法管理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水平。当发生侵权的时候, 知道如何利用法律的武器来有效保护自己。

参考文献

[1]张丹.高校专利保护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业科技管理, 2010 (2) [1]张丹.高校专利保护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业科技管理, 2010 (2)

[2]冯琳.专利查新与高校专利管理探讨.高校图书馆工作, 2011 (4) [2]冯琳.专利查新与高校专利管理探讨.高校图书馆工作, 2011 (4)

3.对技术标准与专利权结合的思考 篇三

扬中市知识产权局董三明

现代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知识产权的竞争。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利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企业是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专利活动的主体,企业专利活动在全社会专利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学习科学实践发展观活动中,本人结合2003年以来在专利工作中的实践,就我市目前企业专利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提出粗浅的见解,以期对企业专利工作有所帮助。

一、扬中市企业专利工作现状

1、专利产出稳步提高。2003--2008年,是我市企业专利快速增长的时期,专利申请量达到3888件,发明专利申请量358件,分别占全市历年累计申请量的90%、94%。2008年,企业专利申请量达1287件,比2003年增长4.6倍,年递增30%,专利授权量达462件,比2003年增长14倍;其中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436件,占申请总量的43%,发明专利授权20件,占全市累计发明专利授权量的34%。专利专利大户不断涌现,以中电集团为例,2006年以前专利拥有量不足10件,近几年申报速度快速攀升,截止2008年,专利申请量达265件。万奇电器的PCT专利申请标志着扬中向取得境外专利权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2、运用水平不断提升。近几年,专利对企业发展的影响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负责人所重视,全市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够在对外宣传、招投标中利用专利技术提高产品档次以及遏制竞争对手和主办方。越来越多的企业懂得运用专利,享受了政府税收、出口贸易等优惠政策。万奇电器更是领先一步,将其对于传统桥架的技术创新申请了专利,然后促使国家发改委对桥架标准的修改,走出了一条技术创新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全球化的道路。专利技术在资本运作方面也有了一定进展,镇江正汉泵业有限公司和兴隆工程管件厂的专利经过无形资产评估,作价300多万,扩充了注册资本。大全集团、中电公司等大型企业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方面也是初见雏形,建立了专利预警机制、知识产权信息平台和管理网络,确立了传统制造领域攻防结合,新产业领域积极抢占行业制高点的专利战略。

3、项目申报取得突破。2006年以来,企业申报省市项目积极性越来越高,累计争取省市资金113万元。中电公司被列为“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试点单位”,大全集团被列为“江苏省知识产权战略计划推进单位”,镇江万奇电器设备有限公司被列为首批省专利实施计划,有6个专利产品被省知识产权局、中小企业局评为专利新产品,2项专利被评为江苏省优秀专利奖,3项专利被评为镇江市优秀专利奖,2家企业被列为镇江市知识产权战略计划推进单位。

4、维权意识日益增强。2003年到2008年,我市专利

侵权纠纷,明显增多,年均达3起,而2003年以前,鲜有此类纠纷提起。2008年兴隆工程管件厂和华强电力设备厂的专利产品遭到了侵权,企业在维权方面表现胸有成竹,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向省市知识产权局汇报争取行政保护,另一方面积极调查取证,为后续的法律诉讼做好准备。

二、我市企业专利工作存在的问题

1、企业申请面不宽。2008年企业专利申请面不足10%,高新技术企业、规模骨干企业程度不同的存在“盲区”,“零专利"的企业占85%以上。

2、专利存量不高。专利申请量虽然每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规模型企业、产业和产品,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群不多,表现在专利存量上就是反映原始创新能力、技术含量高的基础发明专利不多,注重外围专利保护以及设置专利池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

3、企业专利战略实施水平低。一是对企业专利申请战略即是否申请专利、申请时机以及申请种类、国别等等的选择,没有规划,知之甚少;二是对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还处于起步阶段,对运用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以企业知识产权运作为核心,充分维护企业的自身合法权益和竞争优势,同时遏制竞争对手而采取的一系列专利策略与手段还很陌生,运用的水平还低,只有4-5家企业在市知识产权局的推动下制定了相应的战略,而且只是停留在纸件上,没有认真的贯彻落实。

4、企业专利管理制度不健全。企业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必备资源不足,能做到人员、经费、机构和制度“四落实”的企业不足10家。

三、进一步推进我市企业专利工作的几点思考

专利作为各类科技计划立项的基础和必备条件,已经引起行政主管部门和企业界的普遍关注,根据企业专利工作中的误区和存在风险,就政府职能部门而言,提出如下建议:

1、强化专利知识宣传培训工作,夯实基础。在注重对全社会知识产权普及宣传的同时,突出重点,有计划地对全市规模骨干企业负责人进行专利知识轮训,办好专利“扫盲班”、“提高班”和“重点班”,提高企业负责人的专利意识,加快对企业行政人员和技术人员业务能力培训,培养一批懂专利、会运用、善操作的业务精干,提高专利工作水平。

2、贯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提升企业综合管理能力。突出企业知识产权主体地位,将专利管理渗透到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大力推行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积极开展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贯标”工作,提高企业专利管理能力,激发企业知识产权创造的主动性,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识产权示范龙头企业,为扬中专利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3、加快企业专利工作者队伍建设,为实施专利战略提供支撑。人才是最关键、最持续、最宝贵的资源,是支撑专利工作开展的第一要素。一方面,要积极引进高水平的中介

服务人员来我市担任企业专利顾问,开展全方位的服务工作,不断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自身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为企业多多培养专利工作人才。

4、建立健全专利预警机制,避免企业知识产权风险。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对竞争对手当前和未来的战略意图、竞争策略没有明确的了解,对国际国内市场没有及时充分的认识,企业的经营风险就难以避免。因此,一是要鼓励企业建立健全适当的专利预警机制,建立知识产权信息平台,平时关注与企业业务有关的技术领域,收集和分析该领域的专利信息以及市场信息,了解竞争者的动向,发现来自他人的专利威胁,以及他人侵犯企业专利的情况,给企业决策层发出警告提示,预先制定应对方案,以方便后期的处理程序,尽早发现可能出现专利纠纷的前兆,并尽可能地将可预见的商业纠纷消灭于萌芽状态,防止企业在商业运营过程中专利争端出现太突然的情况;二是在研发立项时,更是要根据竞争对手的专利情况,明确对手的竞争优势和不足,实施相应的技术开发方案,防止被动侵权,造成投入浪费。三是研发完成时,对基础专利和外围专利均实行专利保护,设置专利池,在避免被限制使用的同时不给竞争对手留有规避的空间。

我市具有原创性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企业还不多,怎样应对严峻的知识产权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找到企业生存和良性发展的空间,需要企业制定自身的知识产权战略,建立健全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积极申请专利,保持一定专利拥有数量,通过与大企业交叉许可,实现共享专利成果,由被动挨打变主动防卫,在不能成为技术规则制定的主导者的情况下,也要成为参与者。从担心“狼来了”到学习“与狼共舞”,寻求一条共荣共存的道路,最终实现“与虎谋皮”,成为本行业领军企业。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4.对劳动技术课的探索与思考 篇四

对劳动技术课的探索与思考

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完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塑造,学生应进行“创造性学习”,而“创造性学习”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动手参与”,劳动技术课就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一门很好的课程,我校在这方面作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     一、大胆对教材进行整合,加强课堂制作的数量和质量。     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作各种农作物标本,引导学生参加秋收、秋种等农田劳动,在实践中学习农作物种植和管理知识。通过各种洗涤剂的展示以及洗衣服、熨衣服的实践活动,使同学们加深了对洗涤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结合初一的《木工》,我们设计了制作地球仪、木制动物挂饰、粉笔盒、小板凳、手掷小飞机、万杰朝阳学校文化艺术节徽标设计等手工制作活动。结合初二的《金工》,我们设计了制作小铲子、酒瓶起子、果皮刀、相框、簸箕、万杰朝阳学校文化艺术节徽标设计等手工制作活动。这些活动都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与其它学科的结合,使劳动技术课与其它文化课相互促进。     劳动技术课的开展,既开发了学生潜能,又促进了学生文化课的学习。初一地理课中同学们对于经线、纬线的认识并不完善,于是劳动技术课上我们便设计了地球仪的制作活动,同学们用乒乓球、铜丝、胶带等制作的小地球仪非常精巧。通过制作过程,学生从空间上建立起了经线、纬线的`概念,有的同学还把各大洲的版图也认真地画到了地球仪上。下一步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制作长方体纸盒、学习电路知识及常用电器的维修、刻瓷等,加强与数学、物理、美术等学科的结合。     三、进行课堂探究活动,使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     在相框的制作中,要把铝合金条的两端锯割成45°角,怎么确定45°角呢?同学们结合数学课上学习的几何知识,在需要锯的铝合金条的一端画上一个锐角向外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将三角形锯割下来,剩下的角度即为45°。在万杰朝阳学校文化艺术节徽标设计课上,各小组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设计并制作出了自己喜爱的设计图样。在木制动物挂饰的制作中,同学们首先讨论研究了各种小动物的线条表现方法,在雕刻、着色中仍是不断探讨,大胆创新,许多同学在课余时间还到劳技室精雕细刻,最后同学们制作出了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作品。     四、成立科技兴趣小组,培养学生对科技制作的兴趣和爱好。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我们要培养学生从小就热爱科学的思想,许多同学对科技制作都有浓厚的兴趣,在课外活动中,他们制作出了航空母舰模型、巡洋舰模型、潜艇模型、飞机模型等,受到了全体师生的关注和好评。这些科技兴趣小组的活动,既培养了学生对科技的兴趣、爱好,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习惯、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下一步我们准备组建航模、船摸、工艺、摄影等多个课外兴趣小组,以满足同学们的不同需要。     国内的一位知名学者曾感叹在奥林匹克知识竞赛上中国的学生成绩惊人,但他们的创造力、动手能力却远不及其他一些国家的学生。他在访美时住在美国一友人家中,住处中1个十来岁的美国男孩背不出多少经典诗词,却能依靠工具书自己动手制航模。我国一名学校校长到德国的学校去考察,发现他们初中的孩子学习的知识还达不到我们小学三年级的知识难度,但他们从幼儿园就开始培养孩子往木板里砸钉子这样的动手能力。     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5个方面的素质:即思想、文化、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其中劳动技能素质包括热爱劳动,会使用一般的劳动工具参加一定的劳动,掌握日常生活中所应具有的劳动技术,愿意参加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等。因此,上好劳动技术课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5.专利技术与专有技术 篇五

专利技术:是指被处于有效期内的专利所保护的技术。

三种不同类型专利的定义:

1.发明专利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2.实用新型专利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3.外观设计专利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新设计,而非技术,严格讲应称为专利设计)

专有技术,又称秘密技术,是指从事生产、管理和财务等活动领域的一切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秘密知识、经验和技能,其中包括工艺流程、公式、配方、技术规范、管理和销售的技巧与经验等。在法律意义上,专有技术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其整体或其确切结构和内容组合是秘密的、非通常从事该信息领域工作的人们所普遍了解或容易获得的;(2)是秘密的,因而具有商业价值;(3)其合法拥有者已按照实际情况采取了合理措施对其予以保密。专有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专有技术是一种技术知识;

(2)它是具有实用性的动态技术;

(3)它具有可传授性和可转让性;

(4)专有技术是一种以保密性为条件的事实上的独占权;

(5)具有经济性;

6.对技术标准与专利权结合的思考 篇六

避免重复授权的放弃专利权在专利审查实践中经常出现, 审查要求包括法律状态审查和文件审查。具体说来, 就是审查员在对需要保留的申请作出授权决定时, 应审查需要放弃的专利是否丧失权利。同时, 审查放弃专利权声明, 是否符合法律手续文件的形式要求。这两项审查通过, 需放弃的专利权终止, 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和公告。通过审查实践, 发现这样的规定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为克服重复授权的缺陷而放弃专利权时, 因一项独立权利要求存在重复授权的问题而放弃不存在该问题的其他独立权利要求合理吗?如果专利权人已经同他人订立了专利实施许可合同, 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 在合同的有效期内, 如果专利权人放弃其专利权, 被许可人的利益被损害, 如何平衡?看来主动放弃专利权, 存在一些需要释疑的地方, 有必要对主动放弃专利权做一些分析。

1 关于主动放弃专利权的立法现状与问题

1.1 主动放弃专利权的成因

专利权是一项民事权利, 专利权人有权依法取得这项民事权利, 也有权处分包括放弃这项民事权利。一般情况下, 专利权人是要尽力维护专利权的, 但在有些情况下, 比如,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迅速更新换代, 其拥有的专利已经失去存在的实际价值, 或者专利实施的效益与逐年增加的年费相比, 专利权人认为在经济上不合算, 再或者如引子中提到的, 为避免重复授权, 专利权人也会自动要求放弃其专利权。

1.2 主动放弃专利权立法现状

我国专利法规定:授予专利权后, 专利权人随时可以主动放弃专利权。专利权人放弃专利权的, 应提交放弃专利权声明, 并附具全体专利权人签字或者盖章同意放弃专利权的证明材料, 或者仅提交由全体专利权人签字或者盖章的放弃专利权声明。委托专利代理机构的, 放弃专利权的手续应当由专利代理机构办理, 并附具全体专利权人签字或者盖章的放弃专利权声明。主动放弃专利权的声明不得附有任何条件。放弃专利权, 只能放弃一件专利的全部, 放弃部分专利权的声明视为未提出。

一旦专利权人在专利期限届满前以书面声明放弃其专利权的, 该专利权终止, 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和公告。

1.3 主动放弃专利权可能造成的问题

上述相关规定下, 主动放弃专利权可能造成哪些问题呢?

1) 现行规定中, 放弃专利权只能放弃件专利的全部, 放弃部分专利权的声明视为未提出。不允许放弃部分专利权是否会给专利权人带来不利影响, 是否应当允许放弃部分专利权。

2) 现行规定中没有明确在专利权人将其专利权质押的情况下, 或者专利权人已经与他人签订了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情况下, 专利权人放弃专利权是否需要得到被许可人或质权人的同意。另外, 在因存在同样发明创造而放弃专利权的情况下, 可能给该专利权的被许可人带来不利影响。即, 当存在质权人、被许可人等利害关系人时, 专利权人放弃其专利权会对这些利害关系人产生不利影响未被考虑。

2 国际视野里的主动放弃专利权

国际视野里的主动放弃专利权是怎样的呢?

2.1 是否允许放弃部分专利权

德国, 专利权人可以通过向专利局提交放弃专利权的书面声明来主动放弃专利权。另外, 专利权人可以放弃部分专利权, 放弃部分专利权时, 可以自始放弃。

法国, 专利权人可随时放弃全部专利权或项至数项专利权。

日本, 虽然没有对是否允许放弃部分专利权作出明确规定, 但大多数学者认为专利权放弃应当包括部分放弃。

美国, 规定了法定放弃和末端放弃两种类型的专利权放弃。在法定放弃的情况下, 允许专利权人因诉讼或者权利要求范围过宽或可能被无效, 而放弃其专利的一项完整的权利要求或多项权利要求。在末端放弃的情况下, 专利权人可以放弃其专利权或者将其专利权保护的整个期限或该期限的任意部分捐献给公众。

2.2 专利权放弃是否应得到质权人和被许可人同意

法国, 如果全国专利登记处记录有此专利的质权和许可证权等物权备案, 则只有在这些权利人同意时, 才能接受此专利权的放弃。

日本, 存在专用实施权人、质权人或者通常实施权人时, 专利权人只有在得到其承诺的情况下, 才可放弃专利权。

2.3 关于同样的发明创造放弃专利权

日本, 因存在同样的发明创造放弃专利权时原专利权人或被许可人享有普通实施权。在对同一发明授予了多项专利权, 其中一项专利被无效, 另一项专利仍然有效的情况下, 专利权人、专用实施权人以及因登记对专用实施权具有对抗效力的普通实施权人可以享有法定实施权。

3 分析和建议

通过对主动放弃专利权立法现状, 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 并与国际上一些国家相关规定进行比对, 笔者尝试做出如下分析及建议:

关于允许放弃部分专利权, 德国、法国、日本和美国均允许放弃部分专利权, 在专利权人欲放弃部分专利权时, 无需启动无效等程序即可实现, 更便于操作。另外, 在为克服重复授权的缺陷而放弃专利权时, 也无需因一项独立权利要求存在重复授权的问题而放弃不存在该问题的其他独立权利要求, 有利于切实保护专利权人的发明创造。我国应法定或明确允许专利权人放弃项或多项专利权, 为专利权人放弃部分专利权提供法律上的支持。

关于专利权放弃是否应得到质权人和被许可人同意, 法国和日本均规定专利权人放弃其专利权必须得到质权人或被许可人的同意, 有利于防止在专利权质押期间, 因专利权人提前单方面终止专利权而损害债权人利益, 也有利于防止在专利权人已与他人签订了实施许可合同的情况下, 特别是在排他实施许可或独占实施许可的情况下, 因专利权人放弃专利权给被许可人的经济利益带来不利影响。在我国, 《担保法》和《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管理暂行办法》都规定了, 以专利权出质的, 出质人与质权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 并向国家专利局办理出质登记, 质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因此, 以质权人的同意作为放弃权利的要件应该是其有可操作性的。我国专利审查部门内部, 也已经订立“质押期间放弃专利权的, 应当提交至质权人同意放弃专利权的证明文件”的审查指导意见, 但尚未升级到法定层面, 也未涉及其他许可要件, 例如关于许可, 仍需进一步完善, 并予以法定确认。

关于专利权人为克服重复授权的缺陷而放弃其专利权, 如果被放弃专利权的原专利权人或被许可人已为实施做好准备或者已开始实施, 而又不能实施另一件专利, 就会给其造成定的经济损失。日本规定这种情况下原专利权人或被许可人可享有法定实施权, 有利于在法律上对其经济利益给予保障。因此, 建议我国在因存在同样的发明创造而导致专利权被放弃或被宣告无效的情况下, 允许该专利权的原专利权人或被许可人在原来准备实施的范围内或者已经实施的范围内就另一件专利享有普通实施权。

4 结束语

专利事业的发展, 需要各界人士共同努力, 保护各方权益, 形成合理有效的分享风险机制, 降低合作成本, 推动技术创新和社会进步始终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7.对技术标准与专利权结合的思考 篇七

马雪鸿 刘宇新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在课堂教学中被广泛使用。根据北京市教研中心的统计,全市中学计算机拥有量已达到校均72台。信息技术走进课堂,不但起到丰富教学内容、改进

教学方法的作用,而且也起到改变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观念的作用。应当承认,信息技术正 在为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然而,相对于数理化等自然学科,语文学科运用 信息技术则显得滞后。似乎语文教师凭借一支粉笔一张嘴,没有讲不清楚、教不明白的内容。其实,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随着教学手段的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同样遇到了信息技术 的挑战。为了了解语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实际状况,促进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我们对北京市18个区县的250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16份。通过调查,我们

对北京市语文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的现状,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下面陈述我们的调查与思考,以求教于语文界同仁。

一、问卷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共设计了8个问题。

第1题:您是否已按规定要求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

结果为,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有154人,占被调查人数的71.3%;未通过的有62人,占

28.7%。

这表明,在我市中学语文教师中,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能的教师已为数不少。随着我市 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深入展开,全市绝大多数语文教师都将熟练掌握计算机。这就为信息技术 与语文教学的结合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第2题:您应用计算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见表一)

调查显示,语文教师使用计算机,主要是用于编写教学计划和教案,及进行课堂演示。这正符合中学语文教学的特点。语文教师备课文字量比较大,用计算机无疑可以提供诸多方 便。语文教学,尤其是涉及到“形象”的内容,用计算机将其演示出来,增强直观性,无疑 会提高教学效果。

当然,从表1中可以看出,也有一些教师在利用计算机收集、管理教育教学材料,甚至利

用计算机改进学生的学习模式。这表明,语文教师在使用计算机方面,也正在从文字处理、形象展示,向教学信息库和学习模式变革的方向发展。

第3题:您应用计算机进行课堂教学的情况是怎样的?

回答:“经常用”的有31人,占

14.35%;“偶尔用”的有118人,占54.63%;“不曾用”的有67人,占31.02%。

统计显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还不够普遍,不够自觉。这里有计算机硬件 配置和软件开发不配套的问题,但也存在教师不知道怎样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功能的问题。

第4题:您应用计算机进行课堂教学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回答“一般教学内容”的有46人,占21.3%;回答“难点”的有19人,占8.8%;回答

“重点”的有22人,占10.19%;回答“重点与难点”的有129人,占59.71%。

统计显示,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计算机,主要是为了解决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但是,从统计中也可以看到有21.3%的教师使用计算机只是为了解决“一般教学内容”,这 一方面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尚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的有效功能,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教学中使 用计算机有“为用而用”的倾向。

第5题:您应用的主要教学软件的来源情况?(见表二)

从软件的使用情况来看,教师通过自制、网上下载和其他方式获取软件的占7315%。这说明“商品软件”还相对滞后。而教师自制或找来软件,固然有针对性强的一面,但是有 时又无法保证软件的质量,而且还给教师增加了一定的负担。

第6题:您能否自制教学软件?

回答“能自制软件”的有85人,占39.35%;回答“不能自制软件”的有131人,占60.6 5%。

可见,有一部分教师具备制作教学软件的能力,但多数教师仍需要使用现成的软件。如 果不能及时提供一定数量的、可用性较强的软件,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就会受到限 制。

第7题:您经常运用计算机进行课堂教学的方式是什么?(见表三)

目前,在语文课堂上,主要是由教师操作演示。这说明计算机的使用仍然是以单向交流 为主;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尚未形成。计算机在语文课中的运用仍处于初级阶段。

第8题:您认为制约计算机应用,亟须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见表四)

统计显示,制约计算机教学应用的主要因素是“软件不适用”。解决“软件”问题,已 经成为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结合的前提条件。

二、分析与思考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结合方面,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但仍存在着 一定的问题。有利的条件是:第一,计算机的硬件配备已基本到位,能够保证一般的教学需 求;第二,大部分教师已经通过了计算机等级考试,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第三,计算机语文教学软件开发有了一定成果。例如,目前就有人民教育出版社、科利华公司、清 华同方公司等开发的语文教学软件,以及广大教师自制的教学软件。第四,随着新的教学理 念的出现,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更加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也要求教师在转 变观念、改革教法中不由自主地、必然地要使用现代信息技术。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两个。第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结合 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第二,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结合的基本模式有哪几种。

其实,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结合,首先要弄清二者在怎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结合,也就是二者结合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依据教育部重新修订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学 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兼而有之。“工具性”要求语文教学要保证训练 学生具备使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人文性”则要求语文教学在增加学生文化积累、形成健 康人格方面发挥作用。因此,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第一条原则就是要保证中学语文 教学按照自身学科性质完成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

语文学科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尤其是要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感受文学形 象,揣摩作品语言,领悟作品艺术价值。因此,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结合的第二条原则,就 是要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信息技术可以起到展示或演示“具象”的作用,这对促进 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又不能用计算机来替代学生的想像。所以,如何发挥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作用,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语文课堂教学的形式应当是灵活多样的,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采取多种教学形式,这是课堂教学的必然结果。因此,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结合的第三条原则,就是信息技术的 使用要能够适应并与多种教学形式自然结合,而且对于改进语文教学方法,建立行之有效的 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结合的第四条原则,就是要建立在语文教师对信息技术掌握的水平、接受的程度、及其对语文教学的理解水平和实际教学能力的基础上,不能一哄而上,一蹴而 就,更不能搞命令式。

至于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结合模式,就目前而言,我们提出以下五种。

第一种,信息选择模式。语文教学中,经常要对教学内容作一些补充,例如作家生平、作品背景的介绍,以及教学内容涉及到的众多相关资料。这些内容完全可以利用计算机组织 和呈现。例如,有位教师讲《林黛玉进贾府》。在分析王熙凤外貌描写时,教师用计算机为 学生提供相应的分析文章和评价意见;在分析贾宝玉性格特征时,又提供一组文章;同样,在分析作品语言和作品主题时,也都相应地提供一组文章。建立信息库,在教学时从中选取 有用的信息提供给学生,这是语文学科运用信息技术的主要形式之一。

第二种,形象演示模式。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文字所描绘的形象,可以利用信息技术 演示作品中的形象。例如,有位教师讲授曹禺的《雷雨》,用多媒体播放人民艺术剧院创作 的话剧《雷雨》。学生将剧本《雷雨》与话剧《雷雨》相比较,把文字变成了形象,这样对 理解剧本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又如,有位教师讲授《死海不死》,文中写到死海的形成原因。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师自制了“死海形成原因”的软件,演示给学生看,这种形象的演示,使学生准确地了解了相关的文字内容。

第三种,师生交互式。这种模式建立在师生共同操作计算机的基础上,一般应当是师生 各自拥有一台计算机学生可以两人拥有一台。这种模式适合在多媒体教室进行。例如,有位教师在多媒体教室讲授《史记·鸿门宴》。教师和学生都带上耳机,教师在主控台发出 信息,学生利用本课的学习软件与教师交流。比如,教师提问文中“臣活之”的“活”的意 义和用法,学生就点开这个字,于是关于“活”字的各种义项、用法、例句及相关解释一并 出现,学生可以从中进行选择,回答教师的提问。教师利用主控台随意与某个学生进行交流,也可以和全体学生进行交流。采用这种模式,是把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学习材料,与学生自主 学习、师生交流结合在一起。

第四种,练习指导模式。针对教学中的某个内容,对学生进行练习指导。例如,有位教 师讲授如何鉴赏诗歌。教师先展示近几年语文高考试卷中的诗歌鉴赏题,明确命题人的命题 思路;然后,对学生进行练习指导,将学生回答这类题目时出现的问题逐一罗列,指导学生 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并加以改正;最后,再提供相应的练习材料,让学生练习。这种模式,训练强度大,针对性强,比教师在课堂上凭嘴说、发练习题要省时省力,效率明显提高。

第五种,网络学习模式。随着计算机网络化进程的加快,网络学习已成为可能。然而,在现有条件下,使用较多的是局域网。例如,有位教师利用局域网教授《死海不死》。教师 自建一个主页,内容包括:与死海相关的图片,与死海相关的文字资料,教师以此作为学生 讨论研究的资料库。课上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从网上去寻找答案。当然,在条件允许的情 况下,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例如,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搜索 因特网上有关的网址,可以让学生进行在线交流,还可以让学生给专家发电子邮件求教。可 以说,网络学习模式是对现有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挑战。但要使这种学习模式得到推广普及,还需要些时日。

8.对技术标准与专利权结合的思考 篇八

九江六中  程小娟

内容摘要:现在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整合的课程屡见不鲜,笔者也曾在这方面做过很多尝试,本文以我设计过的《聚落》、《澳大利亚》、《黄河》、《长江》等学科整合教学为例,对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初中地理教学的若干问题思考如下,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  学科整合  地理教学  资源库

正文:

伴随着科技的飞跃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它已经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地理学科具有空间性;综合性和学科的交叉性等特点,而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广泛地理论联系实际,必须重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都决定了信息技术必将在地理教学中发挥巨大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的地理教学中如何用好信息技术,真正发挥其作用,值得我们探究和思考。

一、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地理信息化教学平台

在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中形成的教学过程结构,不同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更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为知识交流的载体。为此我构建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辅以大量资料集合和信息交流工具的地理信息化教学平台,同时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创设了“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协作交流→意义建构→综合评价”的教学模式,这样知识获取不再是传统的老师讲,学生被动地听,而是在老师的主导控制下,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探索、协作交流去获取知识。

例如在七年级地理上册《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一课中,先根据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将一些地区的气候资料变成数字化学习资源并展示这些地区相应的民居景观图及简介),然后提出问题:“请说出黄土高原的窑洞、西双版纳的傣族竹楼和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上网进行自主探索,将搜索到的信息进行加工,接着在信息化教学平台上进行交流、讨论,各抒己见、取长补短,达成对这一问题的共识,再到全班,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进行班级交流(学生发言或通过网络平台演示),得出结论,实现意义建构(总结出民居与当地自然条件之间的关系)。课后再利用平台对全体学生进行学习评估,可以师生共同进行(包括信息加工能力;发现问题,提出不同见解的创新意识;合作交流;利用已有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

二、要善于借鉴、积累与创新,建设地理教学资源库

地理教学中需要大量的图片和影像资料,因此需要建设与我们地理教学有关的教学资源库,其不仅包括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影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素材,还应包括大量的文字材料。多媒体素材能带给学生感官上的直接刺激,但其容量有限,制作困难,且所耗的存储空间大;而文字材料却能弥补这些不足,同时通过学生对文字材料的选取、分析、综合,也能够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和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我在建设地理教学资源库过程中,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首先,善于借鉴。地理多媒体教学已经进行了十多年,互联网上这方面的`资源非常丰富,几乎包括了地理学科的各个章节,种类也五花八门。因此我在构建自己的教学资源库或设计课堂整合案例时,总要在互联网中进行搜索,大量浏览并借鉴,其中的很多素材、资料都可以直接使用,而且在浏览、借鉴的同时,也可以开拓自己的视野,带来新的启示。我最近上的八年级地理上册《长江的开发》一课,其中大量的资源都来源于互联网,而且通过借鉴其他地区优秀的教案,使我在课件的设计上大量运用了九江长江段以及九江98抗洪的图片,这些在实际的上课中不仅使学生觉得课堂内容离自己更近、更亲切,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的讨论更加热烈,做出的回答也更有创意,令人惊讶。

其次,多积累、善管理。互联网上的资源经筛选可作资源库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靠平时的积累,扫描的图片、录制的影像和声音、撰写的论文、报纸杂志上的文摘和学校教师制作的课件都是资源库的范畴,只要平时稍加留心,资源无处不在。资料多了,管理时就要注意分门别类,我在管理资料时就分了课件、图片、影片、声音、论文和文摘六个大类,大类中资料多的再按年级、课程或制作时间分小类,这样管理更规范,查找、使用也更方便。我在上《黄河的治理》一课时,发现平时积累的我校和其他学校教师制作的关于黄河的课件非常多,在对它们进行重组、再加工后,就很轻松地完成了该课的整合设计,可见平时积累的重要。

第三,要善于创新。在建设资源库的过程中,不但要借鉴、积累,还要在思想和方法上敢于创新,让资源库体现出自己的特点。我在建设资源库主要做到以下三点:一、对于自制的课件必定配有相应的电子教案或整合案例文字材料,以便以后使用;二、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大量与其他学科教师交流,请他们提出建议或参与,这不仅实现了多学科间的资源共享,而且使很多技术上的关键问题得以顺利解决;三、吸收了部分学生制作的作品(电脑图画、动画、电子报刊、科技小论文等)进入资源库,让资源来源于学生,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三、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学习兴趣入手,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在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学习兴趣,这也是当前整合教学最迫切解决的两个问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指其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组合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是其个人素质的组成,培养起来不是一日一科之功;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要考老师的多方引导、多年积累建立。如果把这两个问题解决,将使整合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从根本上提高地理的教学质量。

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需要多学科相互配合,特别是信息技术课上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我认为:学生要想上好信息技术整合课,首先要上好信息技术课。现在信息技术课程也讲究学生的技能学习与其学习生活相结合,例如制作课程表、制作个人网页等,但由于学习环境、时间等因素的制约,这些结合稍显牵强,也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积极性,如果能加强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群策群力,设计一些既符合技能要求,又与各学科知识紧密联系的课程来岂不一举两得。我在上七年级地理下册《澳大利亚》一课时,课前首先要求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课的时间在互联网上搜索与澳大利亚相关的知识材料,而后与信息技术教师联系,让他简单介绍以下网络搜索的知识,使学生的搜索更有针对性,这个建议不仅信息技术教师乐于接受,学生也非常配合,而且通过学生自己对信息的搜索、整理和加工,更加丰富了课本原有知识,一些枯燥的理论和概念变得生动直观起来,也更易于学生接受,在潜移默化中也培养了他们的信息素养。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也不是一时之功,在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课中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定帮助,但也要注意教师的自身修养和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具有信息量大、视野宽、快速进行时空交换、多种媒体给学生的视听带来全方位冲击等特点, 它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引导他们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让他们在不断地成功中获得自信,建立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信息技术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主要是教师的作用被弱化,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情感交流被忽略,为此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能够运用精妙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引导、对知识进行归纳;能够为教学、为学生设计更多精彩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案例;能够采取多种教学模式去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师与生、生与生、人与机之间的交流和谐地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

9.对技术标准与专利权结合的思考 篇九

一、共同坚持的原则

(一) 可控性与不可控相结合的原则

即责任会计只能要求各责任单位对其职权范围内可控制的经济活动负责, 而对其无权控制的经济活动则不能作为考核评价其业绩的内容。我们在具体的运用中, 应注意的是, 可控性也是相对的。因为:责任会计主要对可控的成本、收入、利润等经济活动负责, 核算的侧重点也就放在了可控指标上, 各责任中心在完成企业工作成果的评价仅限于能为其工作好坏所影响的可控项目。而财务会计要求全面反映经济活动的来龙去脉, 对于可控和不可控的关系都要考虑到。这样, 责任会计即要将可控部分控制好, 又要将不可控部分适当反映。

(二) 综合性与单一性相结合的原则

责任会计的设计既要有一定的综合性, 能够与财务各项有关指标相衔接, 也就是实际工作中的事先确定目标、事中核算监督、事后考核奖赏三个环节, 要确定责任单位, 明确责任目标, 使企业内部的各个单位都有定量的经济责任指标 (成本费用、利润等) 企业的总目标都能分解落实到责任单位, 按一定价格, 分各个责任单位进行核算, 包括各单位之间往来结算和各责任单位完成情况的核算。对各责任单位指标完成情况绩效考核, 在考核的基础上进行奖赏。按照这样的环节执行, 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责任实体所承担的经济责任, 又尽可能的单一划小了核算单位, 这样单一的目标容易实现。

(三) 共同一致性原则的相结合

一方面各责任中心的目标要同企业的总体目标保持一致。另一方面, 责任会计的责任指标要与有关的财务会计指标保持一致, 企业的财务会计核算和责任会计核算, 是在企业同一厂长或总会计师领导下进行;是在企业同一财会部门进行或在同一财会部门监督指导下进行;是在逐步加强和完善厂部 (部门) 车间、班组同一核算系统中进行;使用的是同一原始凭证, 记账凭证和账簿;使用的是同一结账时间、同一结转方向和同一结转程序。这样, 从责任会计资料中可推算出某些财务会计指标中又可分解出相关的责任指标。

(四) 反馈性原则

责任会计与财务会计相结合, 应该有一个良好的记录和反馈报告制度, 使各环节各责任者能够及时了解各自的预算执行情况, 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纠正偏差, 实现预期的目标。构造新型会计机制, 严格程序管理

二、实现结合的特点

首先, 一是企业会计 (财务会计、责任会计) 要搞好协调, 互相配合, 通过预测、分析、选择、决策、制定出企业的“总体目标”。二是企业的“总体目标”经研究确定后, 按责任归属和管理层次分解下达, 形成责任单位的责任目标。三是责任会计对已下达的责任目标进行核算跟踪, 实施过程控制, 包括“总额控制”“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和“资金费用”控制。

其次, 定期对责任单位的工作实际与预定的目标相比较, 并通过约束、调节、激励等手段, 促使责任单位达到目标, 进而保证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

最后, 在核算总体上, 实行两种管理相结合。两种管理系指企业的“目标管理”和“基础管理”, 两种管理同步加强。 (1) “目标管理”。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综合性管理, 它以预定最优的最佳效果为目标, 促使企业的各项管理都围绕的“目标值”的实现而统筹运动。 (2) “基础管理”。只有加强企业的基础管理, 才能使目标管理有准确的数据来源。为了实行目标管理, 确保企业 (各级) 目标值的实现, 应重视发挥企业会计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调节的功能。同时还要跟上基础工作, 包括加强计量、整顿原始记录、完善定额管理, 修定计划价格以及健全与此相配套的制度措施等。同时为了实施责任会计核算, 企业财会部门应及时制定出分级核算方案, 对各级核算的方法、内容、程序、凭证和结转手续都做出具体规定, 严格制定统计、计量、检测、验收、考核等制度, 并把企业计划指标、目标成本指标、定额管理指标、经济责任制指标归纳成统一指标体系, 综合下达, 同时制定出奖惩考核办法, 做到奖惩严明。

三、在核算技能上, 实行多种方法相结合

(一) 责任会计与目标成本的结合

为了加强对责任成本的控制, 企业要首先制定出车间目标成本和产品目标成本。基本程序和作法是: (1) 要严格制定出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耗用各种材料, 各种工时的计划单价 (基础计划价格) 。 (2) 按“工序”和“部件”计算出产品生产中各种材料、各种工时的标准耗用量。 (3) 按工时、材料的耗用量乘以计划价格, 组成产品的“工序单价”和“部件单价”。 (4) 各工序或部件定额单价相加之和, 组成产品的计划单价 (注:各工序定额单价相加之和等于产品) 计划单价:各部件定额单价和总装工时费相加之和也等于产品的计划单价, 也是产品的车间成本。 (5) 产品的车间成本加上责任核算与财务核算的价格差异, 即是产品的工厂成本 (目标成本) 。制定产品的目标成本, 是为了定期检查生产部门的绩效, 实际成本比目标成本增加即为超支, 比目标成本降低即为盈利 (或节约) 。

(二) 责任会计与内部银行的结合

为了加强对责任成本的控制, 一些企业把责任核算, 事中控制的重点放在内部银行, 并采取了以下步骤: (1) 制定标准成本。根据目标成本的分解指标, 按产品的工艺步骤 (责任单位) , 单位产品工时、材料的耗用量、各种计划价格和有关单耗定额, 首先核定出单位产品的“工序标准成本”作为核拔定额资金的依据。 (2) 核拨定额资金。月初, 按照厂下达的产量计划和工序标准成本, 核定出各责任实体的月份“资金定额”, 通过内部银行划拨、控制, 对非生产部门核定“限额费用”, 通过费用限额卡加以控制。 (3) 控制产、耗进度。内部银行通过内部结算、划转, 随时观察各责任实体定额资金的耗费值和产出值, 促其产耗平衡, 争取资金增值 (盈利或节约) 。 (4) 调整执行差异。通过日清日结, 如发现某责任实体消耗高、产出低, 出现了责任预算的执行差异, 内部银行要随时汇报, 并通过领导迅速采取措施, 调整差异, 限期达到目标, 并对超耗的资金进行罚款加息。 (5) 做好上下沟通。每到月底 (规定的对账日) , 内部银行要及时与财会部门、责任实体核对财务, 使三方账目 (内部银行账、财会部门账、责任实体账) 相关指标达到一致。而后, 填制有关的责任报表。通过上述控制, 对各责任实体提高产量、质量, 降低消耗、成本, 节约费用、资金等, 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最后在核算对象上, 实行两种成本相结合。所谓两种成本, 系指内部单位的责任成本和各种产品的实际成本。

(三) 实现结合的做法

(1) 填制双项凭证。即以同一原始凭证填制同一记账凭证, 在同一记账凭证中, 既反映上级统一的会计科目和费用项目, 又要反映经济业务的责任单位和责任指标。从而既满足上级按统一会计科目、费用项目的检查汇总, 又要满足企业内部的责任跟踪和业绩考核。 (2) 进行双项记账。双项记账就是在相关账户中 (如应付工资、制造费用) , 分别汇集各项费用, 使双项凭证所反映的内容如实按责任单位、费用要素同步记账。 (3) 开展分户核算。分户核算就是在“基本生产”一级账户下, 按各责任单位名称 (也是产品的生产步骤) 设置二级账户, 按责任单位核算责任成本, 并与车间核算员的成本明细账同增、同减, 以便上下监督。 (4) 实行逐步结转。逐步结转即采用逐步分项结转法。将第一步骤 (第一工序车间) 发生的半成品成本, 按照成本项目, 分项转入第二步骤 (第二工序车间) 的基本生产账户, 依次下转, 直至产品入库。以分别计算各车间的责任成本。 (5) 认真调整差异。逐步结转的责任成本, 到最后工序车间, 便可计算出产品的车间成本。但为了计算产品的工厂成本, 还需调整各项差异。这是因为:在责任成本核算中, 为了消除各责任单位的不可控因素, 车间领用的材料、燃料、自制半成品, 以及耗用的水、电、气和机修工时等, 都是按计划价格计算的。因此, 在产品车间成本的基础上, 再加减各项价格差异, 进而核算出产品的工厂成本。 (6) 显示双项功能, 每一计算期结束后, 分别编制财务会计报表和责任会计报表以显示财务核算、责任核算两个功能, 以满足上级的指标汇总和内部的业绩考核。

四、构造新型会计机制, 严格程序管理

为了更好地推行企业责任会计, 企业应该建立“以决策会计为主导, 以财务会计为核心, 以责任会计为重点, 以内部银行为调控”的新型会计机制, 以突出发挥决策会计对财务会计、责任会计、内部银行会计全方位管理与监督的作用, 建立、健全企业会计的自我约束机制。同时要提高会计素质, 把握工作要领。要创造条件和机会, 使会计人员提高素质, 增强执法意识, 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和核算质量, 尽快改变会计人员只忙于记账、算账、报账和只善于财务核算的传统习惯, 从而步入参与管理、预测、决策和善于管理的新境界。使责任会计与财务会计相结合, 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责任会计作为企业内部的一种重要的控制制度, 将现代行为科学引入到会计管理, 在强化管理、优化企业结构、争取企业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等方面的重大意义被社会各界所认可, 之所以被企业采用, 源于责任会计与财务会计相结合, 可控性与不可控、综合性与单一性、共同一致性、反馈性原则相结合, 在核算经营成果及在核算技能上责任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相结合。

10.对技术标准与专利权结合的思考 篇十

【正文】

信息素养已成为现代人文化素养的一部分,信息素养能力是信息社会对人的发展的核心问题。因此,“信息素养”的概念现已成为教育中的热门话题。以美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发达的国家对此做出了积极的反应并制定了相应的标准。美国在制定了中学生九大信息素养标准后,元月18日,美国高等教育图书研究协会(ACRL)在召开的美国图书协会仲冬会议上审议并通过了“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InformationLiteracyCompetencyStandardsforHigherEducation)。该标准分为三个板块:标准、执行指标和效果。有五大标准22项执行指标和若干个子项目。参照标准的执行指标,本文着重对五大标准的尺度去作理解和分析,在这个基础上展开对高校图书馆用户与传播者互动中信息素养能力培养的思考,以求得解决的方法。

11.对技术标准与专利权结合的思考 篇十一

据权威数据显示:中国高校教师的专利90%得不到转化,而多数中国企业也正面临着专利技术转让难的困惑。面对美、欧、日每年庞大的专利交易额,中国的专利转让代理机构应该如何助力企业与高校,帮其打通专利转让这个经济要穴呢?

在全国各地的科技展会上寻找可以为企业所用的新技术,目前是很多企业技术高管的主要工作之一。但他们也不得不指出:很多专利和技术看上去很‘美’,但缺乏实用性,企业拿到以后并不能直接使用,考虑到成本和投入等原因,最终只能选择放弃。而在国际科技展会上,也有不少海外企业向中国参展企业抛出橄榄枝,想进行技术方面的合作或交易,但同时也有几点担心:第一,对中国知识产权法律了解不深,所以担心合法权益无法受到应有的保护;第二,中国的专利技术含金量的确不像发达国家那样经得起推敲;第三,中国的专利技术有在申请或已获得海外专利证书的也非常有限,所以对其潜在价值的挖掘也倍受限制。正是因为意识到目前中国专利转让、转化难的这一瓶颈,一些国内知名的涉外专利代理机构就身先士卒地结合自身优势,联合国内的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以及海外的专利商标合作事务所和全球各类交易平台陆续推出了国内外专利转让、专利许可、境外专利运营等专利转化交易方面的定制托管服务。虽然尚处在尝试和积累阶段,但小试牛刀的过程中也做出了不少成绩。比如,深圳的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因为涉外专利代理业务是他们的强项,所以全球100多家海外合作事务所和专利交易平台就成了他们的绝对优势,某触摸屏制造企业正是因为看重他们在当地的服务口碑和涉外业务能力,便前期先委托他们进行触摸屏技术方面的专利分析及布局,制定专利组合方案,后期新创友先后帮企业成功获得国内外数十件专利授权,进而又通过境外专利运营,促成此企业成功拿下上亿元的专利转让许可合同。目前高校专利的平均寿命为3—5年,而企业专利的平均寿命则要多出2—3年。其实,中国企业与高校中不乏有些待开发打磨的“金子”专利,要想提升专利转化率,完全可以考虑依托有经验的专利转让代理机构对专利进行“二次包装”,从分析、布局入手,培养出具有竞争力及高价值的“专利组合”,既而通过“专利组合转让或许可”、资源整合后打包交易或专利技术商品化等多种合作方式实现专利的转化。

同时,也要依靠政府的政策及资金支持,通过展会、交易中心等方式扩大交易范围。最重要的还是在于企业与高校要严把专利质量关,提升专利含金量,使其更符合企业及市场的需求,比如研发前的专利分析、布局,专利申请时对专利文件撰写和翻译质量及标准的把关,还有专利申请过程中通过多国申请形成长远的市场运营战略布局等。是金子总会发光,真才实料才是硬道理。

12.对技术标准与专利权结合的思考 篇十二

对于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来说, 学生在各科的学习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异, 特别是在数学学习上的差异尤为明显, 往往出现优秀学生难提高, 差的学生跟不上。

面对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必须适应生源现状, 积极主动进行教学改革, 以达到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 本文提出在高等数学教学中采取分层教学的模式是很有必要的。

此外, 学生在学习工作中经常会遇见学非所用的情况, 即便在基础学科中也会出现此类问题。因此, 把高等数学知识分成两大模块, 第一模块是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知识;第二模块是在工作和学习中应用较多的知识。

一、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上个世纪60年代,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B.S.布鲁姆提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 主要: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 而是由于未能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造成的。”从教学的角度来说是由于学生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如果教师给不同的学生分别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 大多数学生只要认真学习, 那么他们的学习速度、学习效果和学习动机等多方面就会变得十分相似。美国教育学家Curtis R.Finch和John R.Crunkilton指出, 职业教育具有定向性 (Orientation) 、适应性 (Justification) 、针对性 (Focus) 等特点。

目前我国高职高专的高等数学教学状况是:课程设置没有充分体现个性化, 起点较低的学生没有得到照顾, 基础较好的学生也无发展空间, 片面追求统一而忽视个性化和实用化的结合, 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同时,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数学都面临着无法回避的困难, 主要是: (1) 学生的各自基础和接受能力悬殊,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积极性和潜力的发挥, 有些超越了基础差的学生的接受能力。 (2) 课程体系设置和学生知识结构能力不适应。 (3)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忽略了“实用为主, 够用为度”的教学指导思想。

因此, 分层教学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 承认学生有差异。教师要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 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 无论是水平差还是水平好的学生, 教师都分别采取与其能力能够适应的教材和教学方法, 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实现每位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授课下达到教师为其制定的既定目标的最大效果。

分层教学立足于教学实际, 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 包括基础好的和基础差的学生, 让教学能够适合每个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使学生都获得各自的成功与自信, 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促进其心理健康, 使其健康发展。

二、新教学模式的具体措施

(一) 生源层次评定

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分确定自己的教学目的、内容和要求。对于能力好的学生, 鼓励他们自学, 冒尖。同时可以让他们担当“学生辅导教师”, 让学生去教学生, 这样既能巩固能力强的学生的知识, 又能帮助能力弱的学生进步。也可将学生按能力分成两个层次:A层次学生基础扎实, 接受能力强, 学习自觉, 成绩优秀;B层次学生基础薄弱, 接受能力不强, 学习积极性不高, 成绩欠佳。每组中学生能力各异, 有强有弱, 组间开展评比, 调动学生积极性, 使之建构起与自己当前能力高度适应的全新数学认知结构, 实现缩小个体差异, 促成班级整体优化的终极目标。

(二) 就业取向分类

根据学生就业方向的不同特点有差别地进行教学, 努力解决学生入学时数学水平参差不齐的矛盾。分层课堂教学应坚持先预习后学习, 方法重于知识, 过程和兴趣重于结果的原则, 在教学中, 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调动全体学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

具体地说, 对A层次学生, 采取“多变化, 促能力, 主动走”原则, 在完成基本教学要求的基础上, 拓宽知识面, 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对B层次学生, 采取“慢变化, 重基础, 多鼓励”的原则, 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 逐步提高学习能力, 使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有同等的机会参与教学活动, 提高学习积极性, 树立自信心。

(三) 细致的教学大纲的建立

建立科学的高等数学教学大纲需要遵循科学的学习方法, 因此应该按学生对新知识接受“看、思、听、记、练、悟”循序渐进的基本过程, 细化每一个模块的教学内容。首先是“看”和“思”是学生对于新知识的预习阶段。“看”指的是学生对于知识最直观、最初级的感知, 主要指的是学生对新知识的初步接受程度。“思”则是在看的基础上对于初步接受到的知识信息进行思索, 了解其“所以然”。“听”和“记”就涉及课堂教学部分, 教师在课堂上对于此知识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 学生在听讲的同时记住关键点和难点。“练”和“悟”则属于课后复习部分, “练”就是通过练习来熟悉课堂上听到和记下的知识。“悟”则是结合预习时“看”和“思”课堂上的“听”和“记”以及课后的“练”后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活学活用、举一反三的程度。

根据适度和够用的原则对高等数学的知识进行整体分析, 可将其分为以下五个大的模块:

模块A:极限与连续、导数与微分、不定积分、定积分、导数的应用、定积分的应用、常微方程简介等, 即一元微积分内容。

模块B:概率的基本思想、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数理统计的基本思想、统计量的分布等, 即概率统计内容。

模块C:行列式、矩阵、n维向量和线性方程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等, 即线性代数内容。

模块D:多元函数微积分及其应用、空间解析几何、向量代数等。

模块E:复变函数与解析函数、复变函数的积分、解析函数的级数展开式、傅里叶级数、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 即复变函数的内容。

其中模块A为高等数学的基础内容, 因此确定为必修模块, 其余四个模块为选修模块。学生根据就业方向的不同选择与之相关的一至两个模块进行学习。例如, 自动化方向选修模块E;测量方向选择模块B和模块C;安全类方向选择模块B等。

对A层次和B层次的学生分别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进行分班授课。教师会对5个模块的所有内容全部讲授, 学生在学期初将自己选择的选修模块备案至授课教师处, 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数学模块学习相关模块内容, 最终的考试内容与之选择的选修内容相适应。

三、结论

分层教学与就业取向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的优势是能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学习负担, 同时强化就业取向需要的知识内容。在尊重学生层次的前提下使学生尽量多地掌握与之就业取向相关的高等数学知识。需要注意的是分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学生的努力, 学生的层次还是会发生变化的。因此在实施分层教育一段时间后,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随时鼓励学生向高的层次发展, 通过分层和就业取向知识需求的共同作用激发学生主体的内在动力, 促进学生向更好的层次发展。

摘要:高职院校目前的高等数学教学效果不佳, 原因主要在于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本文提出将高职学生根据数学基础分为A、B两个层次, 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根据就业取向细化为教学模块, 用分层和就业取向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教学。分层教学与就业取向相结合的模式在尊重学生层次的前提下使学生尽量多地掌握与就业取向相关的高等数学知识, 能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学习负担, 同时强化就业取向需要的知识内容, 提高高等数学学习效果。

关键词:高职,高等数学,分层教学,就业取向

参考文献

[1] (美) 布鲁姆著.教育过程[M].邵瑞珍译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 1982.

[2]朱克忆, 张柏森.职业教育课程特点研究综述[J].成人教育, 2006 (4) .

[3]徐美娜.“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对教育的影响与启示[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0 (5) .

上一篇:前台个人简历的自荐信下一篇:送清凉活动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