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训练指导

2024-10-14

中考作文训练指导(共8篇)

1.中考作文训练指导 篇一

在记叙文的写作中,适当的议论往往能点明题旨、深化主题,而当应试作文最后来不及结尾时更要进行相关的议论来总结点题。这既是迫不得已的办法,也是为文应急的措施。

如一篇题为《唠唠叨叨的姥姥》,文章主要通过对姥姥“唠唠叨叨”的性格刻画,不仅真实地反映了三中全会以后,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的现实,更重要的是从姥姥那种念念不忘过去的唠叨中启发人们不能忘记过去的勤俭品德。文章最后就运用画龙点睛的方法作结的:“我明白了,我住校时缺少的,就是姥姥的唠叨。”

2.中考作文训练指导 篇二

选题作文如同文摘类期刊一样, 不能独立生存, 必须借助其他命题方式“合成”。具体说来, 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等非选题作文, 都是选题作文的备选项。

一、选题作文的写作诀窍

怎样才能写好选题作文呢? 以下两点值得注意:

一是广泛涉猎各种形式的作文题目。

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等是选题作文的基本组成部分, 如果平时练习到位, 熟悉它们的不同写法, 考场上就能从容应对选题作文了。

二是善于选出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文题。

选题时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 就熟不就生。你对哪道作文题认识透彻或深有感触, 并积累有丰富的素材, 就应选择哪道题作文。 (二) 就易不就难。如果备选的作文题难度上有大小之别, 那么一般应选取相对容易的来写作。但这又不能一概而论。如果你拥有高人一筹的写作水平, 有把握将那道难度较高的试题也写得出类拔萃, 那么, 你也不妨“就难不就易”。 (三) 在文体上要扬长避短。比如, 试题规定了第一题只能写记叙文, 第二题要写成议论文, 那么, 就应根据自己所长作出合理的选择:形象思维发达、会编故事、善于记叙描写的同学, 不妨选写前一题;逻辑思维发达、会思辨、善于议论说理的同学, 不妨选写后一题。 (四) 在有创新上要加以斟酌。选题作文的最大特点, 就在于提供了多维切入点来考查学生的写作才能。为此, 选题时必须考虑写这个题目能不能展示出独特性来, 能不能使笔下文章个性十足、亮点频现。

当然, 选定题目后还要敢于否定第一思维。要善于运用发散思维寻找多个写作角度, 再从中精选一个最新颖的角度构思成文, 而不能按第一思维去写作。要知道, 你第一思维想到的内容别人也会想到, 如果大家都这样写, 题材、立意上的撞车就不可避免了。

二、临场发挥有“四忌”

一忌选题随意。选择文题就像下棋, “一着不慎, 满盘皆输”, 所以在选题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又慎, 真正选出自己最有把握写好的文题, 切忌随意而选之。

二忌定题拖沓。写选题作文当然得把文题选好, 但是, 也不能在选题时耽误太多的时间。道理很简单, 考场作文不像我们平时作文, 有相对宽裕的时间, 一般而言, 写中考作文就是那么五六十分钟, 如果在选题时一会儿觉得这道题好写, 一会儿又觉得那道题好写, 犹豫不决, 耗费了太多时间, 势必会因时间仓促而草草写来, 以致影响作文的等次和得分。笔者建议, 定题时间最多不能超过8分钟。

三忌审题不准。这里所说的“审题”, 主要是指对不同作文形式的把握。要注意选题作文中不同形式的几道题目相互间的干扰。比如说有一个选题作 文, 内含两道作文题, 这两题都含有具体的“材料”, 但一道是材料作文, 一道却是话题作文。这就要求我们在审题时必须非常细心, 在写作要求上对它们进行严格的区分, 防止因疏于审题而把材料作文写成话题作文, 或把话题作文写成材料作文。

四忌文题变换。有些考生选定一道试题且已写了较多内容后, 却发现继续写下去不一定能写好, 于是仓促中变换选题, 从头另行写作。这样做的后果十分可怕, 不但会影响卷面美观, 浪费宝贵的作文时间, 相对增加写出好作文的难度, 而且极易给评卷老师一个作文水平很差的印象。

[ 实战演练 ]

任选一题作文。

题目一:

晨曦初露, 那是一天的开始。

婴儿第一声啼哭, 那是生命的开始。

踏进校园, 那是学习的开始。

笑迎每一个人, 那是生活的开始。

乌发染霜, 那是新的生命阶段的开始……

无论是新的生命的开始, 还是工作、学习、生活的开始, 都会有太多的内容, 都会引发人太多的思考。请以“开始”为题目,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 文体自选, 不得抄袭。

题目二:

近年来, 我国教育界普遍倡导激励教育、赏识教育, 强调家长、教师都要以平等的姿态和孩子对话, 尊重孩子, 给孩子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气氛。但是, 激励和赏识是否意味着不能批评? 尤其是现在我国孩子中大多是独生子女。青岛一位教师投书当地媒体, 认为当今的学生不缺少沟通, 不缺少激励, 少的恰恰是管教。

面对这一问题, 身处其中的你一定有不少话要说。请以“我们需要的教育”为话题写文章。立意自定, 文体自选, 题目自拟, 600字左右。

[ 提示 ]

题目一:

由材料和提示语的指向看, 题目“开始”属于名词, 意思等同于“开始阶段”;“无论是新的生命的开始, 还是工作、学习、生活的开始, 都会有太多的内容, 都会引发人太多的思考”, “都会有太多的内容”暗示我们可以叙述经历或编写故事;“都会引发人太多的思考”, 意味着可以发表议论或抒写感悟。“开始”这个概念很虚也很大, 构思时怎样化虚为实、化大为小呢?可以根据提示, 只写“踏进校园, 那是学习的开始”或“乌发染霜, 那是新的生命阶段的开始”等某一个方面。此外, 可以联想有关“开始”的名句, 以确定立意。比如“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九层之台, 起于垒土”“万事开头难”“做贼偷葱起”“善始者实繁, 克终者盖寡”“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等, 想一想这些名言、俗语中蕴涵着哪些道理, 然后以某条道理为观点来选材、行文。另外, 还可以采用组词法。比如将“开始”与“过程” (或“结局”) 联系起来作思考, 当然, 写作时不能把重心偏移到谈过程、说结局上去。

误区警示:一、有些同学通篇在写一件事或一个人, 比如写妈妈是如何关心、爱护自己的, 自己以前对此并不理解, 随着年龄的增长, 现在开始理解妈妈, 开始体会她的良苦用心, 开始好好读书。又如写一个好朋友, 以前自己是怎样误会他的, 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 开始了解他。像这样的作文, 扣的是“理解”之类的题目, 只是跟“开始”沾了点边, 属于跑题的作文, 最多只能打35分。二、一味罗列各种各样的“开始”, 缺少明确而深刻的立意。有的同学虽有对“开始”的思考, 但这种思考缺乏深度。譬如: 有同学编了个故事, 说某个人一直想开始发愤努力, 但是仅仅停留在日记本上, 一直没有付诸行动。所表达的思想, 只不过是开始意味着行动。有些同学写初中毕业既是初中学习生活的结束, 又是高中生活的开始;高考也不是学习生活的结束, 而是新的学习的开始。这样的立意, 不能说不对, 但总显得单薄, 缺少厚度。究其原因, 一是没有仔细分析题目的提示语, 没有注意到“都会引发人太多的思考”这句话;二是思维能力有限, 缺乏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对一个中学生而言, 写出来的文章, 应该既有感性的认识, 又有理性的光芒, 给人以智慧, 给人以启迪。

题目二:

“我们需要的教育”这一话题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 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需要注意的是, 题目提示语中有一句“面对这一问题”, 所以作文立意必须围绕“激励”“赏识”和“批评”“管教”展开, 如果忽视这一提示语的限制, 大谈特谈“我们需要创新教育”“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大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等等, 也就偏离了题意。

本题立意参考:一、谈实际上我们并不缺少管教, 需要的恰恰是激励教育、赏识教育。二、认同青岛这位教师的观点, 阐述当今学生缺少的确实是批评与管教。三、以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一话题, 指出激励、赏识和管教“一个都不能少”。本题立意创新: 当代中学生需要管教, 但我们呼唤的是高明的批评和管教。

[ 题目一例文 ]

开始

陆喜明 (江苏太仓)

随着一声清脆的啼哭, 一个新生命来到了这个世界, 开始了他的人生之旅。

这个孩子的未来会怎样?难以预料。因为, 开始只是开始, 只是生命的一个阶段而已。孩子会成为怎样一个人, 取决于他今后的路究竟怎样走。

常听人们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此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那清脆的啼哭声证明, 这个孩子的发音器官正常, 具备了说话、唱歌的条件。如果能够好好栽培, 说不定能成为一个歌唱家。但是, 带着清脆、响亮的哭声来到这个世界的婴儿, 最终又有几人成了歌唱家呢?

古语云:“靡不有初, 鲜克有终。”意思是说, 没有很好的开头, 是很少有良好的结局的。这是为什么?人之初, 性本善。绝大多数人的开始是一样的, 都是带着清脆的啼哭, 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的, 均是“赤子”, 没有一丝的劣迹。但是结果呢?有的成了造福于人类的一代伟人, 万世景仰;有的却成了社会的蛀虫, 遗臭万年。这又说明了什么?这说明, 开始, 只是开始而已, 一个良好的开端最多是成功的一半, 绝非全部。有了良好的开端, 还得有持之以恒的努力, 才能真正走向成功。因此, 当你拥有一个良好的开始时, 千万不要沾沾自喜, 更不可忘乎所以。要知道, 人生道路曲折而漫长, 什么样的事都有可能发生。请你不要以为自己很聪明, 就可以不加努力;请你不要因为自己跑在别人前头, 就放慢脚步。起跑快一点, 能让你领先一程;认认真真地走好每一步, 才能帮助你尽快跑到终点。

反之亦然。如果你的开始不够理想, 也大可不必唉声叹气。你不妨对自己说, 这只是开始, 并不是结果, 鹿死谁手, 尚未定论。老鹰可以飞上金字塔顶, 蜗牛也能爬上金字塔顶。有人年少得志, 也有人大器晚成。即使是失败了, 还可以爬起来, 从头再来, 重新开始嘛。人生就是一场长跑比赛, 起跑固然重要, 途中跑、冲刺跑则更为重要。

开始和结束既对立, 又统一。今天的结束, 意味着明天的开始。昨天是今天的发端, 今天是昨天的延续, 明天又是今天的发展。人生的道路就在不断的开始和结束中延伸, 人类社会就在不断的结束与开始中发展。错过了太阳, 还有月亮;错过了月亮, 还有星星。错过了早晨, 还有上午; 错过了上午, 还有下午;错过了下午, 还有晚上。人生处处能开始, 人生时时均开始……当你领略了草原的辽阔, 别忘了去欣赏大漠的空旷;当你欣赏完大漠的空旷, 别忘了去体会大海的澎湃;当你体会了大海的澎湃, 别忘了去观看雪山的壮美……人生的风景不在一处, 人生的脚步不能停留;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开始, 不断地出发。

年轻的朋友, 如果你拥有一个良好的开始, 请不要忘乎所以; 如果你拥有一个不好的起点, 也不必灰心丧气;如果你取得了某个人生阶段的辉煌, 也不要停滞不前。带着你的自信, 带着你的希望, 带着你的毅力和恒心, 上路吧!美丽的风景就在前方。

[ 点评 ]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人们大多用这句话来说明开始与成功的重要关系。可本文作者一反常规, 阐述了好的开始不一定能有圆满结局, 而开始不顺利的人生经过后天努力, 也能创造辉煌。

纯熟的语言与深刻的哲思结合在一起, 使恳切的劝告毫无矫揉造作之感。本文的成功之处, 正在于它的平实、质朴。

[ 题目二例文 ]

怀念批评

(拟题醒目, 容易让人“一见钟情”。)

朱小琴 (⊙⊙江苏太仓)

我在鼓励、安慰、平等、尊重的包围中, 苦苦寻找着批评的身影, 但一无所获。批评, 你在哪里?我需要你, 快回来吧! (以简洁的语句, 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

我上小学时, 认识了你, 你是个严肃的人, 不苟言笑, 我很怕你。可不知为什么, 你总是“阴魂不散”, 随时随地会出现在我面前。

还记得小时候每次考试之后的情景吗?你总是出现在我家的餐桌上, 把家里人都拢向你那边, 让我独自在一旁委屈地流泪。我那时真是恨死你了, 心里期盼你快点消失。 (先谈读小学时对“批评”既怕又恨。)

随着年龄的增长, 阅历的增加, 我接触你的机会少了。虽然仍有较多的错误与失败, 我感到奇怪的是, 家里人不再请你来做客了, 学校里也见不到你的身影了, 你就像从地球上消失了一般。是别人嫌你老了, 过时了吗?为什么他们要用尊重、平等之类来完全地代替你的位置? (用疑问句过渡。)

你知道吗?我真的很想你, 想被你骂得掉眼泪。可是, 包围我的只有你的几个接班人——激励、赏识等等。在我受挫时, 家人把他们请过来, 开导我, 对我说: “不要紧, 一次小小的失败不必放在心上, ‘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 我们相信你, 只要肯努力, 就一定会成功的。”

可我并不因此而进步, 相反, 在没有了你的光临之后, 我一次次地原谅自己, 每次失败, 每次过错, 总有理由。我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松, 在那些“和平主义者”的柔声细语中, 懒惰心理却越来越重, 思想意识也出现了“自圆其说”的大空洞。我该怎么办?我快失去真我了, 剩下的只是一个平庸懒散的我。 (具体展示失去“批评”带来的后果, 引人深思。)

批评, 你回来好吗?原谅我以前对你的恨, 我, 不, 是我们都需要你, 我们的学业需要你来支持, 我们的人生需要你来引导。你忍心看着我们思想上的弦一天天松下去却无人拉紧吗?你忍心把我们丢弃在迷惘中而撒手不顾吗?你是一声警铃, 你是一盏明灯, 是我们真正的良师益友。回来吧, 批评, 我不会再讨厌你, 不会再执拗地跟你作对, 相反, 我会快乐地接受你, 让你伴我成长。 (吐露心声, 感情充沛。)

——谨以此文献给离去已久、还未归来的批评, 希望他能尽快回到我们这批等待着他的学生身边。 (后记作结, 言简意赅。)

[ 总评 ]

把作文立意确定为“我们需要的是批评与管教”, 本无新意, 这篇文章, 新就新在写法别致、新奇。

3.“中考落榜”话题作文升格指导 篇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年的中考竞争异常激烈,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假如是初三补习班的学生,或是过来人,对自己的中考失败,就感受颇深了。痛定思痛,可能你已骨鲠在喉,有话要说了。好,那么就请以“中考落榜”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选文体。③自拟标题。④不少于600字。

写作指导

中考落榜,无疑是很痛苦的事情,以此为作文话题,大多会写到自己的伤痛、苦恼、后悔、怨愤、消沉等等,这些可不可以写呢?当然可以,但如果仅仅定位在这样的层次上的话,其主题意义是不会很大的。要彰显主题意义,最好推进一步写,比如,写出痛苦以后新的醒悟、新的收获等等。

当然,以下两点也不能忽视。

要确定中心,在此基础上,选取恰当的材料来表达,突出中心。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第一点。

材料的选取不要太多,更不能泛泛而论,笼统而谈,要精而少,要具体形象,把我们要表达的情感、观点等寄寓其中,让具体而形象的事物来帮你表达深刻而独到的认识和体会。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第二点。

【问题文】

在学校里,同学、老师都称赞我学习努力,成绩上升;回到家里,左邻右舍都向我的父母啧啧地夸赞我的学习成绩好。六月尚未过完,我却跌入了冰冷的深渊,中考落榜了!我感到从未有过的目眩,天旋地转,我还是我吗?

一向在邻居们的赞誉声中长大的我,此时此刻觉得每一个人都在同情我,怜悯我,却又似乎在躲避着我,嘲笑着我,连风都在呜呜地讽刺我。

走路时,我失去了往日的矫健步伐。村里人说,过去我像《水浒传》里的天速星神行太保戴院长戴宗,走起路来简直快得像飞,而且步履矫健。我自己也有这样的感觉。有一年过年,我一个人在天将黑时快步地走去十几里地外的外婆家,不到一小时,天还没全黑,我竟然已坐到了外婆家的饭桌上了。这一次简直让我的家人和外婆家的人惊讶了半年。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中考落榜,将我击得四肢无力,全身疲软。往日的雄风不知躲到哪里去了!

吃饭时,我失去了滔滔不绝的话题。我有一个不好不坏的习惯,就是一坐上饭桌,嘴巴里喜欢不停地说话。有时自言自语,哎呀,菜真好吃,饭真香啊,菜汤尤其味道鲜美;有时攀着爸爸妈妈说个不停,说我今天又完成多少多少难题,老师如何如何在课堂上大大地夸赞我……“我们的小才子,怎么今天变成了小哑巴?”爸爸不失风趣地打趣我(老爸总是这样)。发现异常以后,妈妈第一个机灵地反应过来,中考,可能是中考出了问题。是啊,发榜都近一个月了,我所说的话加起来,都不及以往一顿饭所说的话多。

睡觉时,我除了做噩梦就是睁着眼。不知怎的,我从来就是个乐天派,吃得下睡得更香,從来都是一觉睡到天亮。可自从落榜后,我几乎一合上眼睛,就见到了周公,总是梦见他要么拿着刀追杀我,要么被他推下万丈深渊,梦魇一般的日子,使我整个地瘦了一圈。噩梦醒来,两个眼睛睁得大大的,再也睡不着了。

做事时,我不是丢三落四就是忘东忘西。因为我的性格活泼,做起事来也是风风火火。一声炸雷——中考落榜!我简直不知东西南北了。我拿锄头去挖红薯,带回了锄头,却忘拿了主要的东西——红薯;穿衣服,我竟然将上一个纽扣扣到下一个扣环里;穿鞋子,那就左右不分了;放牛时,我竟然能把牛给丢了……

我大声地哭天,哭地,哭自己……

【病情诊断】

此文初看起来似乎不错,但仔细读读,你就会发现存在几点严重不足。

首先,文章主旨不是很清晰、明确。整篇文章都是在写自己中考落榜后的失落,尽管有考前与考后的对比,以衬托中考落榜后的痛苦、失望、茫然,但没有痛定思痛后的收获和醒悟。这是文章的致命伤。

其次,从整体上看,文章显得过于空泛、笼统。尽管作者也写了“走路时”“吃饭时”“睡觉时”“做事时”如何如何,但不能形象生动地体现深刻的感受,对“四时”的叙述,也显得简单呆板。

【升格指导】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把这篇作文在原有的基础上改好呢?办法当然是针对以上两点不足来加以补救喽。

首先确定一个中心。写文章都要考虑中心或主题,无中心或主题的文章不是好文章,这是普遍的认识。那么,我们就把主题或中心定位在中考失败后的深刻感受。

其次是最好拿一两件实实在在的事情,比如干家务或放牛,来形象地加以体现。把感情和观点都寄寓在这件事情上,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以物体情”法。这样写,文章的中心自然就凸显出来了。

此外,题目也不应该用“哭自己”,改为哭所写的事物比较好。

【升格文】

在学校里,同学、老师都称赞我学习努力,成绩突出;回到家里,左邻右舍都向我的父母啧啧夸赞我的学习成绩好。六月尚未过完,我却跌入了冰冷的深渊,中考落榜了!我感到从未有过的晕眩,天地为之变色。我还是我吗?

一向在邻居们的赞誉声中长大的我,此时此刻觉得每一个人都在同情我,怜悯我,却又似乎在躲避我,嘲笑我,连风都在呜呜地讽刺我。

我牵着那头老黄牛来到河边,丢掉牛绳,一头栽在草地里,闭上眼睛,如死尸般一动也不想动。不知过了多久,突然听到有人在骂:“哪个短命鬼放野牛?把好端端的禾苗都糟踏了。”我猛然惊醒,只见村头的刘叔牵着我家的那头牛。老黄牛像是一个不知做错事的孩子,漠然地东张西望。我知道这次闯大祸了。村里规定:谁家的牲畜偷吃了别家的庄稼是要双倍赔偿的。我顿时觉得胸腔里有团火直往上蹿,一把抢过刘叔手中的牛绳,拴在一棵苦楝树上,拾起地上的树枝,用尽全力劈头盖脸地向牛打去,根根树枝被我打断得满地散落。为了躲避毒打,老牛绕着树干不停地打转,牛绳越绕越短。终于,老牛再也不能转了,牛嘴已抵住了树干。只见它一边无可奈何地喘着粗气,一边用惊恐而绝望的眼神望着我。我像是输疯的赌徒,仿佛要将这些天来所受的委屈和苦闷全部发泄。老牛不停地颤抖,一滴滴血珠在颤抖中滚落在地。突然,它“叭”的一声跪了下来,那浑浊而又充满哀求的眼里滚出了两颗豆大的泪珠。一刹那,我像是被人猛击一棒,望着和我一起长大耕田至苍老的伙伴,竟然流着泪向我跪下,我的心不由得一阵绞痛,泪水布满了我的脸。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抱着牛头嚎啕大哭……少年轻狂的我啊!就像这受伤的老黄牛,彷徨而又无助!

老牛后来老死了,但它那哀求的眼神和泪水永远定格在我的心头,挥之不去。痛定思痛,它让我终于懂得,一个人要坦然面对各种磨难并战而胜之,决不迁怒与他人他事他物,才能逐渐走向成熟。

点评

读罢郝天同学的这篇升格作文,觉得有一股清新自然的气息扑面而来。小作者将自己的切身感受,用毫不做作的文字表达出来,与某些故作高深、高雅、博杂的中学生写的文章相比,确实难得。用“天然去雕饰”来形容,也不为过。中考落榜使小作者跌入深渊,痛苦无以宣泄,恰好自己放牛不小心,牛吃了别人的庄稼,这本不是牛的错,而小作者却以此为爆发点,当然也在情在理。更巧妙的是爆发过后小作者反思过去而猛然悟出了某些人生道理,正所谓幸福使人长久地单纯,不幸才催人成长、成熟。可以说,清新自然和缘事明理是此升格作文的最大亮点,此外语言朴实而生动,描写精彩而传神等都是可取之处。

4.中考作文训练指导 篇四

材料作文首先要对所给材料进行阅读理解。先深入理解材料,再围绕材料中心,联系生活选材结构成文。材料大多展示一个生活哲理或人生认识,所表现的主旨不是多义性的。如同一篇文章,通过主要的形象、主体内容、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的角度,表达一个主要的中心意思,至多再有一个次要中心。如同一首乐曲,有自己的主旋律,顶多再有一个次旋律。通常有关键的词或句子显示中心,这些词或句子一般都放在句尾。有的材料需要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可以有意义相似的不同说法,因我们思想认识程度、对材料中心理咨询解的深浅程度不同,选材构思成文,也会百花齐放。这是材料作文的优势,给我们发挥写作特色的空间,让我们用妙笔写出如花的文章。下面以一篇材料为例:

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写出一篇文章。

一个小老鼠从一间房子里爬出来,看到高悬在空中、放射着万丈光芒的太阳,它禁不住说:“太阳公公,你真是太伟大了!”太阳说:“呆会儿乌云姐姐出来,你就看不见我了。”一会儿,乌云出来了,遮住了太阳。

小老鼠又对乌云说:“乌云姐姐,你真是太伟大了,连太阳都被你遮住了。”乌云却说:“风姑娘一来,你就明白谁最伟大了。”一阵狂风吹过,云消雾散,一片晴空。

小老鼠情不自禁道:“风姑娘,你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了!”风姑娘有些悲伤地说:“你看前面那堵墙,我都吹不过呀!”

小老鼠爬到墙边,十分景仰地说:“墙大哥,你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了。”

墙皱皱眉,十分悲伤地说:“你自己才是最伟大的呀,你看,我马上就要倒了,就是因为你的兄弟在我下面钻了好多的洞啊!”

果真,墙摇摇欲坠,墙脚上跑出一只只的小老鼠。

要求: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准确地审材料,确定中心要注意将整体把握与细节关注相结合。整体把握是为了准确,细节关注是为了深入。上面材料中小老鼠是主体,整体把握发现核心事件为老鼠崇拜景仰太阳、乌云、风、墙的伟大,最后发现,自己也是伟大的。关注细节“你就看不见我了”、“风姑娘有些悲伤地说”、“墙皱皱眉,十分悲伤地说”等等,可以发现:太阳、乌云、风、墙也都只发现了别人的伟大才失意。由此得出材料主旨:每个人都有伟大的一面,要自信。类似的说法还有:每个人都有优势,不必自卑;应该赞美自己等。依据这个中心,作文题目可命为:1.看我,我最棒。2.自己的光芒最灿烂。3.你也很棒。4.相信你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5.赞美自己。6.发现那阵属于自己的芬芳。7.你才是生活的主角。8.亮丽你的人生。9.扬起自信的.风帆。10.最棒就是你,等等。然后,运用联想和想象,从广阔的学校、家庭、社会、自然生活中,从文史阅读中调动见闻认识的积累,调动相关人物、场景、事件、细节,作形象具体而有个性化的阐释。

一、写记叙文。写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发现不到优势的伤悲,有所思悟,找回自信而勇敢行事的充实与快乐。示例文章如下:

最棒就是你

我是一朵雏菊,在阳光明媚的早晨被人栽种在这里。这里是花的天地。富贵的牡丹舞姿绰约动人,娇媚的玫瑰舞步优美清新。我低头看看自己,平凡的枝叶,矮小的身躯,自卑感涌上心际。一阵风雨过后,牡丹、玫瑰被掀倒在地,只有我傲然矗立。鸟儿飞过头顶,对我说:“最棒就是你。”

——题记

面对着初三那扇冰冷的门,我深呼一口气,怕在推门的一瞬,刺鼻的空气令我无法呼吸。待到心神安定,我推门走了进去,强烈的火药味令我窒息。我飘忽茫然地走向角落,坐下去。我听到周围的同学并没有唉声叹气,而是一句句的豪言壮语:“初三,我不怕你。”我倒吸了一口凉气,没有令自己自信的根基,因而无法坚信自己。我的心一下子便坠落到了谷底,挣扎着,下落着,我突然就丧失了度过难关的勇气。

我偎在书边,发现,书的力量能够暂时让我摆脱烦恼的缠绕,痛苦的折磨。我死死地抓住书本,再也不肯撒开,我害怕当我的手一松,最后的一点希冀也会消失殆尽。

我永远无法忘记课上与课下的那一幕幕。同学们在课上争先恐后,大胆发言,畅谈理想,深刻地阐述人生的哲理,精辟绝伦;同学们在课下生龙活虎,英姿飒爽,尽情跳跃,高兴地度过轻松的课间,心情美好。我似一根木头矗在角落,这不敢,那不做,度日如年。待到考试时,心中背负着沉重的包袱,那里存放着我最后一点希望和信心。我走进考场,慌张地答着卷子,结果一塌糊涂。我的包袱撒落,同那颗心一齐坠落谷底。我忧愁、叹息,认为再没有回天之力。

然而,在一个明媚的早晨,太阳刚刚升起,阳光暖暖地照耀大地,我决定改变自己。背上满是信心与勇气的行囊,再次步入初三的教室。我感到空气异常清新,心情异常欢快,不能自已。课上那个笔挺地站立,自信回答的人是我;课下那个生龙活虎,大声欢笑的人也是我。我从一个不自信的轨道,转入另一片希望的新天地。

那日,老师将演讲的报名表拿在手里,问谁愿意去。我高高地举起手臂,勇敢、自信的我赢得了阵阵喝彩。演讲那天,流利的发言,自信的微笑,使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那一刻,我完全肯定了自己。先前对他人的钦羡都是无用的。只要努力,自己肯定自己,那么最棒的就是你。

二、可以写成议论文。思路一:开头引材料概括出论点。引论点的方式方法:概述学习生活中缺乏自信的种种表现;引用相关联的小故事;比兴手法。后承接上文讲道理,紧接着联系现实生活中熟悉的人,或古今中外的名人轶事等,再从正反面举例论证。最后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归结升华。示例如下:

你才是生活中的主角

小老鼠不停地赞叹他人,最后才知道最伟大的正是自己。

你是否也在一味地追捧别人而忽视了自己的存在?如果是那样便停止吧,因为你便是最伟大的!因为只为别人而存在的人生是无所谓精彩与否的!因为你才是生活的主角!

5.中考作文训练指导 篇五

1、要养成习惯

古人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良好的习惯对写作来说尤为重要。它一般包括: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勤于积累的习惯,多动笔的习惯,坚持写日记的习惯,打就腹稿、一气呵成的习惯,反复修改、精益求精的习惯,书写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习惯等等。

多读多写,养成习惯,持之以恒,熟能生巧,当你体会到读书写作的无穷乐趣时,你的.作文必能一天比一天圆熟自然,得心应手。

2、多读是很有必要的

优秀的书籍记录了前人对世界的探索和思考,既是人类群体才智的结晶,也是作者个人精神世界的展现。读这样的著作,我们仿佛直接进入了作者的精神世界,从中汲取知识,开拓视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使我们的精神境界得到提高。高尔基的名言:爱书吧,它会给你力量!成为许多青少年的座右铭。

3、多读而且熟读

作家赵树理曾经说过:写起文章来要像走路一样的顺当,我认为这和我小时候坐在板凳上哇啦哇啦的读书有关系。譬如,小时候老师教我们读《庄子》,我们就学到庄子的句法;读韩愈的文章,又学到了韩愈的笔法。各种风格的文章都学,久而久之,我们学会了读别人的文章,说自己的话。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跳出来供你应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进而推陈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

4、多读并且多写

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像游泳、开车、踢球、唱戏等,如果训练达不到一定强度或熟练程度,就很难奏效。写作也是一种技能,当然不能例外;同时,写作更是一种创新,必须在反复的实践中体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

5、要大胆放手写

6.中考作文复习指导与训练 篇六

[方法指津]

全面、准确、深入地捕捉文题信息,是写好考场作文的首要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审题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注意文题类型

纵观近几年来的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题,文题类型一般有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选

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审清题目类型,一是有利于迅速确定题目。命题作文题目是固定的,就不能自作主张,另写文题;半命题作文题目是要进行“完形填空”的,就不能粗心大意,信手填写;选题作文要求“多中选一”,就不可犹犹豫豫,反反复复;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题目一般是自拟的,就应匠心独运,一展才情。审清题目类型,二是有利于写出符合要求的习作。如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有时都有一段文字材料,但两者对材料的处理是不同的。前者必须紧扣材料,或以材料为“骨架”展开故事,或以材料为基础提炼论点,否则就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后者不必紧扣材料,只要所写的内容与材料有关就行。

二、注意文题含义

有些文题的含义很丰富,是需要细细琢磨一番的。如湖北省荆州市中考题“长大的感觉”即是。如果认为“长大”的含义只是生理身体的变化或是学会某种生活技能,能够料理自己了,胆子变大了,或是能够对付别人的欺侮等等,那这种理解就比较肤浅。如果能寓理于事,从不同的角度写出正处于花季年龄的初中生活成长中的追求、向往、烦恼和困惑,以及对人生的初步认识,写出人生中的各种各样的责任在心中出现,那么这样的思考就是准确地把握了文题的含义。还有些含比喻意义的文题(如《起点》),含象征意义的文题(如《明天》),有多个义项的文题(如《家》)等,都须细细咀嚼。

三、注意文题题眼

文题中一般都有关键词,这些词就是所谓的题眼。把握了题眼,也就抓住了文章要突出的重点,了解了写作要避免的误区。如《一次不寻常的考试》(2000 年天津市中考题)中的“不寻常”就是应深入挖掘的字眼,《今天真好》(2000 年深圳市中考题)中的“真好”就是应反复渲染的重心,《最舒心的时候》(2001 年大连市中考题)中的“最舒心”就是应浓墨重彩的内容,《家乡巨变》(2000 年内蒙古中考题)中的“巨变”就是应精心琢磨的方面。《做人要有______》、《我______长大》、《现代科技给我带来的______》这些文题中横线上所填的内容都是题眼。又如《欣赏 》、《献一份爱心给 》、《我爱看的 》这些文题中加点的词也就是题眼。

四、注意文体类别

中考文体类别主要有三种: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随着话题作文的出现,中考作文可写的文体类别越来越多,如:书信、剧本、小说、散文等等,中考文题对文体要求的表述主要有二种形式。一是明确规定只能写一种文体。如2001 年山东省荷泽市中考作文

题就要求写一篇记叙文,2000 年厦门市中考作文题明确要求写一封书信。对这样的文题就要按体作文,不可给体不写体。二是明确规定可以写多种文体。如2001 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题:以“跑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记叙跑步的情景,可发表议论,揭示跑步蕴含的哲理,可以说明跑步锻炼的要领、方法等等„„这个文题可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还可以写其他文体,给了学生以充分的写作自由。但有一种十分特殊的情况应引起考生的重视。即有些文题表面上是“文体不限”,实际上是“文体有限”。如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中考题:以《真的有属于我的时间了》为题写了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文体不限。又如内蒙古自治区中考题:以《家乡巨变》为题作文,不要写成诗歌即可。只要认真审读题目,就可知道以上两题都比较适合于写成记叙文,不宜写成议论文、说明文等文体,若不注意到这一点,就可能会步入陷井。

五、注意选材指向

有些中考作文题对写作材料还有着或明或暗的指向。体会到这一点,才会避免选材失误,提高选材质量。这些指向有的题目中反映出来。如《校园生活二三事》(2000 年哈尔滨市中考题)中,“校园生活”点明了选材的范围,“二三事”点明了选材的数量。无视这一要求,就会步入“盲人骑瞎马”的误区。这些指向有的从提示中反映出来。如 2001 年山西省中考题:„„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家,小到血亲之家,大到一个集体、一个国家,扩而广之,乃至整个世界、整个地球、整个生物群,我们每个人都以各自的身份和角色,充当着不同的家庭成员,根据提示,请你围绕“家”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命题者在提示语中点明“家”还可以指“一个集体”、“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整个生物群”,家的外延被扩展得很大,极有利于我们从广阔的生活空间里自由选取所需的材料,如果不注意这一信息,只是将自己的思维锁定在家庭生活之内,重复的写那些陈旧的材料,就不容易发挥自己正常的写作水平。

六、注意立意信息

有些文题还有立意方面的暗示信息,明察到这一点,对于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习作是大有帮助的。如1999 年湖北省荆门市大作文命题的开头几句话是:“人的一生机会很多,但有些机会一旦失去,就永远不会再有„„”这开头实际就暗示了“珍惜生活,珍惜拥有,珍惜机会”这个大中心。如果忽视这一信息就有可能偏离题目对主旨的要求。又如2000 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作文题:我们都是爸爸妈妈的搀扶下成长的,这一“扶”便是十多年呢!成长的路上,有爸爸妈妈的无微不至的关爱,也有思想上的精心呵护。这中间,你是否为爸爸妈妈做过什么?请以“给妈妈(爸爸)一个吻”为题,写一篇文章。细读提示语,细品题眼“吻”字,我们就会知道命题者对中心的暗示:要写自己对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和精心呵护的回报,要表达的是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之类的题旨。

除了以上六方面,审题还应注意表达方式、作文字数、保密等方面的要求。只有如此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考场习作。

【美文示例】 架起一座桥

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桥,用我们的情感和理智。

猜疑和隔膜有了情感和理智的沟通,就一定能变为信任和理解。如此,长幼之间、种族之间、国家之间,所有的攻击和伤害、所有的歧视和虐待、所有的冷战和热斗都会冰雪消融。放下沉重的铁锤,徐力母子可以沟通;收起冰冷的枪炮,塞族和阿族也可以沟通;

熄灭喷火的导弹,美国和伊拉克更可以沟通。一切以民族大业为重,一切以人民幸福为本,寂寞了半个世纪的台湾海峡哟,真的需要用情感和理智架起一座长桥!同为炎黄子孙,同有华夏根,还有什么不可以沟通的呢?

在人类与自然之间架起一座桥,用我们最诚挚的爱心。

同是地球的孩子,人类的强悍抑或贪婪并不能成为残害动物、毁灭森林的资本。在人类欢庆胜利的时候,丹顶鹤翩然的舞蹈,黄鹂鸟婉转的歌声,不知增添了多少喜悦的气氛;在人类孤寂的时候,大熊猫的憨厚、梅花鹿的乖巧,不知给了我们多少贴心的抚慰;茫茫林海,片片绿阴,给人类生命的每一分钟都注入了无穷的活力和生机。它们的慷慨,它们的奉献,都从未得到人们的报答。尽管如此,一如既往地给予仍然是它们至死不渝的追求。让我们认识到这一点,拿出我们最诚挚的爱心,在人类与自然之间架起一座“爱”的桥梁。

在愚昧与文明之间架起一座桥,用我们的科学知识。

在像当年用火焰宣告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的结束,用科学的理念推翻所谓“神明”的统治,用精确的数据证明地球是圆的一样,今天的人们早已甩开裹脚布的束缚,走出愚昧落后的阴霾,不断朝着光辉灿烂的文明时代迈进。如果有谁企图阻挠文明前行的步伐,那么,他必然会像“太阳神教”、“奥姆真理教”、“法轮功”一样遭遇一个可悲的下场。通过用知识架起的桥梁,我们必将从愚昧落后的此岸走到科学文明的彼岸。

让我们架起一座桥吧!

[评点] “架起一座桥”是一个含有比喻义的文题。文中的“架桥”意味着沟通、理解、关怀和超越。在人与人之间,在人类与自然之间,在愚昧与文明之间都需要架起这样的“桥”。本文题文和谐一体,表达酣畅淋漓,这与作者审题的成功是分不开的。

【新题导练】

文题一:跨向明天的一步

青春年少的你正在一步步走向成熟,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一定有许多令人心动的故事。请用上面的文题写一篇记叙文。

[点拨] 从文题类型看,这是一篇命题作文,从文体类别看,这是一篇记叙文,从文题含义看,这是一个含 比喻意义的文题。“跨向明天的一步”比喻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思想的逐步成熟,性格的不断完善,学习的点滴进步等等。从选材方面看,应写与自己有关的真实故事,应写成长途中令人怦然心动的故事。比如:认识了知识的重要,懂得了友谊的珍贵,领悟了深奥的道理;由孤僻变得合群,由懦弱变得勇敢,由依赖变得独立;电脑考试达标了,书法作品获奖了,得意之作发表了„„文题中的“一步”还暗示应从方方面面中选一个侧面展开,不可面面俱到。

文题二:我又想起了 那句话(爸爸、老师、同学„„)

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点拨] 论文题类型,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根据括号里的提示,横线上所填的应是一个人。如不明白这一点,在横线信手填写“过去”、“以前”、“再见”、“谢谢”、“书本中”、“电视里”等词语,就会因填题不慎而满盘皆输。论文体类别,提示中虽无明确规定,但就题目本身考虑,宜写成记叙文。论文题题眼,一个“又”字值得细细咀嚼。“又”表明那句话不是初次听到,“又”暗示那句话不是一句普普通通的话。

文题三:①我家的常客 ②我家的稀客

请从上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文体不限。

[点拨] 论文题含义,“常客”指经常到我家的客人,“稀客”指很少到我家来的客人。二题都可以写成写人为主的文章。当然将“客”理解为某种“物”也未尝不可。论写作重心,“常客”,可写其方方面面;“稀客”,只宜于写一、二次特殊的印象,无论是写“常客”还是写“稀客”,都应把客人放在“我家”这个环境中来写。论文题类型,这是一道选题作文,只能二中选一,不可两个都写。

文题四:阅读下面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据报载,美国有个富翁规定还在读小学五年级的儿子,每周必须谋生一次。每当那天早晨,富翁亲自驾车几十公里,把儿子送到闹市区,赶儿子下车,令其自想办法谋生,傍晚他再驾车接回儿子。尽管往返所耗油费远远超过儿子一天的生活费,但富翁却乐此不疲。

[点拨] 题目中有关文体的要求是“文体不限”,但只要认真审读上述材料,就会发现其实“文体有限”,此题较适于写记叙文或议论文,绝不可能写成说明文。无论写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应认真读懂材料,充分利用材料。若写记叙文,就应以材料提供的内容为骨架,补充具体的时间、地点、次要人物,进行合情合理的想象,写成一个有头有尾、有声有色、可触可感的故事。若写成议论文,则可从不同角度提炼出不同的论点。

文题五 有人说:“世界上有两种东西失去后才知可贵,一是时间,一是青春。”其实,失去后才知道可贵的何止这些,请以“失去后才知道可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点拨] 这是一篇话题作文,此题也有一段文字材料。但这段文字材料与上面文题中的材料的作用是不同的,它只是帮助我们打开思路的一段导语。“失去”后才知道可贵是写作话题,也是本次作文中心,但不是本次作文的题目。本次作文的题目是自拟的,就可根据写作的内容拟出自然恰切、别致新颖的标题。本次作文的文体不宜写成说明文,可灵活选用其它各种文体。

文题六:你小时候一定读过许多童话故事。你是否为曲折神奇的故事所打动?你是否同情、喜爱或厌恶童话中的人物 ?你是否为童话中寓含的道理所折服?你是否也希望将读过的故事改编成一则有新意、有时代气息的童话?„„试结合现实,写一篇与童话有关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点拨] 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审题时应细细咀嚼提示语。一是根据提示选择话题。文题提示由一个判断句、四个疑问句、外加一个省略号构成。由判断句可知,整个话题范围是跟“童话”有关,只要作文涉及到童话就可以;疑问句告诉我们话题的范围有童话的故事情节、童话人物、童话主题、改编童话等;省略号则提示还可以有别的角度、别的与童话有关联的话题。二是根据提示选择文体。提示语中的“文体不限”意味着你熟悉哪种文体,喜欢哪种文体就可以选择。

应试作文指导二:遴选素材

[方法指津]

有人曾说,一篇文章的成败往往不是在动笔之际,而是在动笔之前。这个“动笔之前”恐怕主要是针对选材而言的。我们很多同学的中考作文结构完整,层次清晰,重点突出,语句通顺,但就是无法感染读者,当然就评不上高分。究其原因,主要是选材不理想。那

么,在选材方面,我们该怎么着手呢。

从记叙文来看,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组织材料力求精当

要写好一篇记叙文,我们首先要组织精当的材料。要做到“精当”,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材料不能游离主题。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你所组织的材料一定要契合文章主题。如《我的引路人》一文,笔墨应集中在“引路人”身上才算抓住了重点。可作者却大写特写“我”自己,这就偏离了文章轨道,难以突出文章的主旨了。

2.材料不能胡编滥造,这就是说,组织材料应力求真实、准确。那种“在车厢内将歹徒踢出三四米远”的情节是虚假的,那种“老师带病上课昏倒于讲台”的故事是不可信的,那种“拾到东西一等几小时”的事例是经不住推敲的。这些胡编滥造的材料只会弄巧成拙,影响文章的质量。

3.材料不能过于狭窄。不要一写“奉献爱心”,就是给“希望工程捐款”;一写“家乡变化”;就是盖了平房盖楼房,买了彩电买摩托;一写“母爱”,就是织毛衣,送雨伞;一写“老师”,就是补功课,解难题„„还有,不要动不动就与“学习”攀亲:《我这个××谜》——我这个学习谜;《我懂得了珍惜》——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我在花季》——在花季中努力学习;《我在努力》——在学习上努力;《起点》——把这次学习上的进步作为新的起点„„生活是如此广阔,方方面面都有作文素材,为什么只选择“学习”这一点呢?

二、遴选材料力求新颖

组织材料之后,接着就是对材料进行遴选。这一过程包括鉴别、比较、筛选、取舍等方面。所选材料应力求新颖,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怎么“新”呢?

1.“新”在独具慧眼。材料要新,选材者需有一双慧眼。比如《我爱家乡的秋天》一文,很多同学选材不外乎“秋天景色如何迷人”、“秋天硕果如何喜人”、“秋天收获如何醉人”等。而有个同学却选用这样一则材料:秋季的某日,全家人高高兴兴去参加选举。妈妈打扮一新,爸爸放弃了一笔可观的生意,行动不便的爷爷奶奶也结伴去投自己神圣的一票。作者感受到了改革的春风吹过来的浓浓的民主空气,他认为这是最值得讴歌的“金秋”。好一则充满时代气息的材料!

2.“新”在独运匠心。有时,你可能对组织的材料举棋不定,这时你最好以你的“匠心”度一度他人之“腹”,再决定材料的取舍。

例:《还我课外天地》一文,现有三则材料可供选用——

①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不能顾及课外天地。

②学校、家长卡得紧,不敢顾及课外天地。

③课外天地充斥着武打、凶杀、色情,不愿光顾课外天地。

你不妨想一想,①②两则选用者肯定很多,③则会少一些,你便可淘汰①②而取③。

3.“新”在独辟蹊径。这“蹊径”往往表现为一种与众不同的“视角”。如:反映差生受歧视的文章多如牛毛,同学们笔下的差生遭遇大多相同:老师冷嘲热讽,同学白眼相向,父母拳脚相加。而有个同学却以《幸运》为题选取了这样一个角度:

班主任的晚自习,大家都抄黑板上的作业。我这个差生在最后一排,眼睛近视没法抄。于是我向前面的同学“借光”,恰巧班主任发现了:“讲小话,罚你在讲台边抄。”我在讲台上抄起来,仿佛第一次发现老师的字写得那么大,那么工整,那么清晰。抄完后,我回到

座位上,周围的难兄难弟一边抄我的,一边说:“你真幸运,老师罚你上去,这么快就抄完了,要是我也被罚上去就好啦!”听到他们的羡慕声,我心头涌上一种从未有过的幸运和满足。全文以幸运写不幸,以乐境写哀情,多么独特的角度!

三、提炼材料力求艺术

不少同学总是抱怨生活太平淡,没有精彩的东西入文。其实,这主要是不会艺术地提炼材料。那么怎 样提炼材料呢?

1.变一般为典型。“艺术组合”就是一种好方法,它是将分散、零碎的材料进行巧妙的组合和嫁接,创造出更具典型的内容。如有篇《中学生的一天》的习作,作者巧妙地将劳动委员罚扫寝室、老师罚站、食堂管理员罚款、班主任罚写检讨集中于“我”的一天,以此反映学校以罚代教的问题。这样将不是发生在同一天的事集中于一天,不但没有失真之感,反倒更具有戏剧性。

2.变单薄为丰厚。这是指增加材料的立体感、层次感、厚重感,使文章更具表现力度。如一同学写《夏天的歌》,先写因阴雨连绵农家的稻谷没法晒而开始发霉,乡亲们一筹莫展。再写政府决定减免有关提留,村民们十分激动,文章表达了“政府爱人民”这一主题。后来作者又加上这样的内容:大家考虑到不能光靠政府照顾,还要开展生产自救,减少损失。这样,主题变成了“政府爱人民,人民爱政府”,文章的内蕴变得丰厚多了。

3.变肤浅为深刻。这是指材料进行由浅入深的思考,使文章具有更强的穿透力。如一个同学写《荒》,先写农村许多人外出打工——田荒,再写菜园无人管理——园荒,最后写家里无人照管孩子,父母干脆让读书的姐姐下学带小孩——人荒,这样一组织材料,使文章的主题显得特别深刻。

从议论文来看,也需要占有大量的材料,特别是在论述中,需要运用不少的材料来作论据,那么,我们可以充分地进行论据的分类搜集整理。比如,我们可以按“爱国篇”、“时间篇”、“理想篇”、“事业篇”、“勤奋篇”、“友谊篇”、“成败篇”、“求知篇”、“美丑篇”等若干方面搜集论据,建立起自己的论据库。

写说明文的材料则要做到准确、翔实。

【美文示例】 绿

袁子微

绿色的垂柳,绿色的白杨,绿色的小草,绿色的小河„„平日,这绿色给了我多少创作欲望,几乎每一张画都少不了绿色的点染。可今天„„

就在刚才,家中爆发了一场战争,原因就是这次期中考试,这是这可恨的分数!

“你怎么就不能把分数多考一点!”这是妈妈的喝叱。

“你将来想不想上大学?”这是爸爸的怒吼。

“整天不务正业,鬼画桃符,你能画得出名堂来?”妈妈的声音越来越大。

“你就晓得画画画,分数都被你画完了!”爸爸的嗓门越来越高。

我的尊敬的父母呵,你们怎么就知道女儿的分分分!怎么把考大学当作女儿的惟一出路?你们知道女儿的爱好吗?她爱赤橙黄绿青蓝紫组成的明快的色彩,她爱那优美流畅的线条„„“哧——啦!”妈妈越说越来劲,她冲进我的书房,找出一摞画稿撕扯起来,边说边把碗中的颜料泼向窗外,窗外的一缕阳光立即被染得斑斑驳驳„„

我气得嚎啕大哭,掀倒一把椅子,一口气跑到了小河边。河边到处跳动着绿色的精灵,你们是在嘲笑我,还是在宽慰我?

“子微!”好友阳静从河堤上跑下来:“咋啦?画画又挨骂了?告诉你:学校马上举行书画赛场,快去准备得奖吧!”

我心头一动,刚才的灰色思绪马上被绿色染透了。

三天以后,我走进了书画赛场。心中奔涌着绿色的波浪,绿是希望,是信念,是生机„„我在宣纸上尽情泼墨,绿树、绿草、绿河、绿野„„还有我的身我的心全是绿的。

画完后,我毫不犹豫地题上画名:绿。

《绿》获奖了——惟一的特等奖!站在领奖台上,听着台下热烈的掌声,我感到每一根毛细血管都注满了阳光,暖融融的。

绿,那醉人的绿哟!

[评点] 这是一篇以“绿”为话题的作文,文章在选材上有这样一些特色:①选材新颖。作者突破了一般同学所写的如春夏秋冬四季之《绿》,绿化荒山荒坡之“绿”,绿化校园之“绿”等内容,选取了一个小姑娘爱绘画、爱绿色的素材。②处理巧妙。作者将绘画与绿色勾连起来,并使之天衣无缝地组合在一起,有一种虚实结合之美。③内涵丰厚。文中不仅写了小姑娘爱绘画、爱绿色,而且能表现出小姑娘对生活的热爱,使得全文颇具立体感。

【新题导练】

文题一:童心依旧

童心最真诚,最纯洁,最可爱。作为已走进青春花季的中学生,未泯的童心常常演绎出许多生动感人的故事。请用上面的文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点拨] 从题目来看,此题较宜于写记叙文和散文。在选材上应该注意这样几点——

①选材要契合题旨。文中有“依旧”二字,它不是对童年生活的简单追忆,而是“我”或“我们”虽已走出童年时代,但依旧有一颗未泯的童心。这颗童心在某一特定的时刻便得到了尽情的张扬。

②选材要拓宽范围。究竟哪些能表现童心呢?主要有这样几方面:一是童心之“纯”,二是童心之“奇”三是童心之“趣”。拓宽了范围,选材才有广阔的空间。

③选材要注意取舍。要选取那些能真正表现“童真复苏”的素材,那种非儿童化的成人类材料应该坚决摒弃。

文题二:让我试一试

看到“试一试”这个词眼,你会觉得有无数精彩的故事,也可以引发许多精辟的议论。请用上面的文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点拨] 如果写记叙文,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组织素材:①“我”想“试一试”,他人不让“试”,如父母溺爱子女,什么也不让“试”等。②别人“试”不了,或别人“试”砸了锅,“我”来试一试,从而展示“我”的才能。③几经波折,“我”终于得到了“试一试”的机会。(得此机会,文章即进入尾 声)④“试”某一件事情的详细经过。

如果写议论文,可以围绕“让我试一试”提出论点,然后分点论证,论证中要列举一些成功离不开“试”的论据,从而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文题三:为 而陶醉

生活是美好的。美好的生活中,无论人、事、物、景等,总有令你陶醉的时候,请抓

住印象最深、感受最深的某一“陶醉”点,补充文题,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

[点拨]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往往题材宽泛,有话可写。就本文而言,选材面十分广阔。可以说是琴棋书画、天文地理、风土人情、名胜古迹„„样样皆可入文中。究竟怎样选好材料呢?一是要新颖独特。有些材料很熟悉,但正因为太熟太俗可能被很多人看好,为了避免雷同,你最好另辟蹊径。二是要宜于抒发自己的情感,特别是能表现“ 陶醉”,因为写好“陶醉”是本文成功的关键。

文题四:班上流行

在我们班级中,总会有许多流行的东西,它们使同学们为之欢呼雀跃,为之废寝忘食,为之魂牵梦绕„„请将文题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点拨] 这道半命题作文,宜于写记叙文,也可以写短评。以记叙文为例,在选材上,“触觉”要伸得远一些,“视觉”要看得广一些。比如,这种“流行”,可能是流行的某一话语,可能是流行的某一举动,可能是流行的某一物件,可能是流行的某一色彩„„所选的材料越有生活气息就越具感染力。

文题五:以“广告”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点拨] 本文适宜于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

如果写记叙文,你可以叙述一个精彩的广告故事,可以描述几句精彩的广告词对你的影响,可以写你受广告的影响买到了称心如意的物品,可以写你买回的东西并不如广告说的那样毫无瑕疵„„如果写议论文,可以论述广告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可以阐说有些广告的言过其实,可以评议广告设计的是是非非„„如果写说明文,可以介绍某一则你最感兴趣的广告,可以为某一物品设计广告画面和广告词,可以说明某一广告的修改思路等等。

文题六: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老师让同学们写一篇《记一次家务劳动》的文章,学生们个个面面相觑,无从下笔。

7.中考作文训练指导 篇七

比较近三年重庆中考作文不难发现, 话题作文已向材料型或命题型、半命题型作文转型, 既注重开放性、选择性、灵活性, 又强调规定性、情景性和指令性, 二者的结合, 不仅是一种命题思想及理念的变化, 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及理念的变化。这样的转变, 更突出了对现场性、构思性、生活性及材料性的重视, 更突出了对宿构作文、套版作文、抄袭作文的规避及反对。但从材料选择、情景设置、写作要求及审题特点诸方面看, 强调时代性、生活性及操作性, 特别注重紧扣时代脉搏, 关注现实生活, 注意价值取向, 突出基本能力, 强调写作素养。既让学生有话可说, 有事可叙, 有情可抒, 有理可论, 也能够从选材、立意、结构、布局、谋篇及语言表达诸方面见出高低, 考出优劣, 彰显个性, 突出特色, 把水平性考试与选拔性考试有机结合, 融合两种功能, 体现能力立意, 考查写作素养。

围绕上述特点, 研究近年中考作文如何备考, 就有了思路与方向。

作文题型, 在本质上, 应该是一种理念, 而不是一种形式。作为一种理念, 各种作文的出现都有着鲜明的时代背景:一方面, 就作文写作的具体背景而言, 过去的命题作文或供料作文, 一般对内容和形式都要求得过死, 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写作实力的发挥。所以, 在此背景下出现的话题作文应该是对过去作文命题过窄、过死的一个校正。而另一方面, 话题作文不利于学生集中思路、把握主题、规范表达, 其局限也较为明显。于是又转向于新材料型、命题型或半命题型、关系型等作文形式。另一方面, 从教育的大背景来说, 素质教育观念的影响, 是各种形式的作文出现并流行的根本原因。素质教育更加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 更加重视开放的、多元的个性发展, 更加重视提供宽松的创新环境。在这些背景下出现的代表进步和发展方向的作文命题方式, 必须体现的思想是:扩大开放性, 增大自由度, 便于考生发挥才华, 展示个性。但对于作文备考而言, 完全不必把心思花在考哪种类型作文的猜测上, 只要抓住实质, 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从这个意义上看, 强化基本功训练, 丰富素材储备, 才是我们作文备考的重点所在。笔者以为, “纵向有体, 横向有材, 点上有法”不失为中考作文备考的好思路和好方法。

一、纵向有体——文体训练:有效地串起作文训练的多方面能力

以文体为线索, 可以有效地串起作文训练的多方面的能力要求, 是纲举目张的作文复习思路。许多人认为, 考试作文“文体自选”了, 就不要在文体训练上下功夫了, 其实, 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因为一方面“文体自选”必须有所凭借, 如果能掌握多种文体, 就会有多种选择的余地;另一方面, 在教学中听任学生选择文体, 就有可能回避学生作文基本能力上的某些缺漏。

把文体训练划为“纵”, 就体现了一定的顺序性。作文备考中的文体训练就是要体现先“死”后“活”的过程。“死”, 就是要严格按固定文体进行训练。比如, 统一写规范的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和典型的散文。一般而言, 复习初期, 这种训练是免不了要进行的, 它是以后文体训练的基础。按固定文体训练, 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复习并熟练地掌握各种主要文体的写作要领, 让学生领会不同文体在不同情况下的相对优势, 所以, 训练时要注意拟题的科学性, 也要注意方法的灵活性。从方法上说, 可以采取多题多写 (每个题目训练一种文体) , 可以采取一题多写 (一个题目让学生分别用几种文体来写) , 也可以分组多写 (同一题目, 不同的小组写不同的文体) 。

“活”, 就是灵活。它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各人突出一种文体, 形成对学生个人而言普遍掌握一些特色性的文体, 如戏剧、广告、启事、寓言等非常用文体。这几年中考中, 每年都有同学在这方面尝到甜头。作为考前准备, 掌握特色性文体要注意两点:首先是不能整体划一, 如果大家都选用一种文体, 就谈不上什么特色了;其次是由知到能, 就是不仅要知道, 而且还要会写。

文体训练时, 不管是“死”是“活”, 不能光靠硬性规定来进行, 而要注意充分运用命题的调节作用。如今年作文“____承诺”, 可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来构思, 联系生活, 结合现实。横线上填了怎样的词语, 就作出怎样的写作选择, 写作的思路与方向就决定你的选材及立意, 就要充分运用试题的调节作用, 不能机械死板地套某种现成的材料, 要灵活机动地加以变化和调整。

二、“横向有材”——素材设防:应注意作文命题的开放性和兼容性

作文备考中的“横”, 是指按类别进行的素材积累。叶圣陶先生说过:“我们知道有了优美的原料可制成美好的器物, 不曾见空恃技巧却造出好的器物来。”中考作文时, 许多同学的文章内容空洞、虚假矫情, 根本原因就是强为无米之炊的结果。

作文备考的“横”是一条纬线, 可以贯穿在以文体训练为经线的“纵”中进行, 这样, 命题时就不仅要考虑文体的问题, 还要兼顾题材的范围。素材积累方面的工作重点还要通过划线为点, 相互协作的方式来进行。划线为点, 就是把作文可能涉及的素材划分为一个个的点, 笔者就是按照“生存与生活”、“交往与合作”、“德行与情感”、“学习与教育”、“环境与社会”、“价值与理想”、“方法与效率”、“辩证与科学”、“思想与文化”、“联想与想象”这十个方面来带领学生进行素材积累与整理的。相互协作, 意思是对不同的题材, 在每个同学全面注意的基础上, 再通过同学间的分工来深入进行某一种素材的搜集和整理工作, 最后通过相互交流达到全体同学的素材丰富。

利用近年来中考作文命题的开放性和兼容性, 素材准备的过程还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 是不同范围素材的变通问题。比如, 把平时多用于德行的素材变通到谈教育的文章里, 不仅能扩大素材的使用范围, 增大素材的相对储量, 而且, 由于改变素材的使用范围, 常常能给人以新的启发。其二, 是建立“题材根据地”的问题。一般情况下, 大家对某一范围素材掌握多停留在常规的层次上, 如果每个学生能深入地对某一领域作一些关注和研究, 掌握到他人没有掌握的材料, 作文时就能写出让人耳目一新的内容。

三、“点上有法”——各个击破:进行片断训练, 提炼方法, 提高训练效率

8.中考英语图示作文写作指导 篇八

图示作文: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展开合理想象,写一篇短文。

提示词:thief小偷、盗贼

一、认真审题 确定方向

看到作文题目后,同学们先不要忙于下笔,一定要先认真审清题目要求。审题时既要看清四幅图示提供的基本资料和信息,了解作文要讲述的故事情节、发展经过和人物关系,又要仔细研究参考词汇、字数要求和写作要求等。最后还要确定应该采用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叙述,以及作文的主体时态。

在上述图示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主要人物有四个,分别是两名学生,一个小偷和一名警察,主要情节是学生协助警察抓小偷,人称应该采用第三人称,时态应确定为一般过去时。

二、列出要点 避免遗漏

图示作文所给的信息要全部表达清楚明白,不能遗漏要点,这是图示作文得高分的一个重要因素。同学们要在看清看懂图画、参考词汇、写作要求的基础上,在草稿纸上将各个要点全部列出,以避免在写作过程中因为马虎而遗漏要点。另外,还有个不可忽视的重点就是要将作文分为开始段、发展段和结尾段。开始段要简要说明时间、地点、人物、事由,发展段主要说明事情发展的经过和结局,结尾段应该是一个自然收尾的段落,阐述感想、倡议、决心等。

在这四幅图中,主要要点包括超市购物,发现偷盗;跟踪小偷,车站看报;通知警察,告之详情;小偷落网,受到夸奖。这些要点都必须在作文中详细表述,缺一不可。

三、围绕要点 书写句子

四幅图各有侧重,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短语或句型,并用地道的英语句子将各个要点逐一表达出来。我们可以先将要点句子总结如下:

1. They found a man stealing things in the supermarket.

2. The thief read a newspaper at the bus stop.

3. They called the police and told the whole thing.

4. They caught the thief together.

四、连句成文 注意细节

上述要点还远远不能支撑起一篇完整的作文。同学们要根据故事发展的过程和各个要点之间的关系,加上适当的发挥和想象,再使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将各个要点句子连接成语义流畅、表达完整、用词准确的短文。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注意作文的字数必须达到标准要求,字数不够分数肯定要大打折扣,写得过长又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同学们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定字数书写。如本篇作文就要控制在80~100字之间。 二是要避免使用汉语式英语,避免出现不规范的表达。三是尽量运用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句型,遇到自己拿不准的句子,宁可用其他句型代替,也不要生造。四是要注意句子之间的连贯性。这不仅仅指从语法上,也指句意上的连贯。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运用恰当的过渡词或者连接词,把整篇文章有机地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五是要注意长短句的交替使用,避免出现同一句式反复使用而使整篇文章显得过于呆板的现象。

五、认真检查 修正错误

同学们要先把作文写在草稿纸上,写好后还要再细心检查一遍,确定是否正确无误。在检查时,同学们可以主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查看单词书写是否准确,包括大小写。二是注意查看名词的复数形式。三是查看人称使用是否得当,尤其是人称代词的主格、宾格、物主等形式。四是查看动词的时态运用是否准确无误,特别注意查看谓语动词是否加了s(一般现在时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和谓语动词是否加了ed(一般过去时)。五是查看作文格式、标点符号是否规范。

六、誊入试卷 整洁漂亮

同学们在检查准确无误后,才能将作文誊入试卷。在誉入时要特别注意书写的工整和卷面的整洁,漂亮的书写令人赏心悦目,可以给老师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卷面是否整洁会影响到阅卷老师的打分,同学们务必不能掉以轻心。

所以说,图示作文看似容易,想要得高分却有些难度。不过,只要同学们能够按照上述步骤精心布局,一篇优秀的作文就会很快呈现在大家面前。而一篇成功的作文也必将成为同学们考入理想高中的一大助力。

附2015 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图示作文范文:

Mike and john are both middle school students,they are good friends.One day, they went to a supermarket to buy some school things. Suddenly they found a man stealing things in the supermarket.

After that , the thief left the supermarket. They decided to follow him. While the thief was reading a newspaper at the bus stop, they called the police. Soon a policewoman came and they told her the whole thing. Then they caught the thief together. The policewoman thanked them for what they did. They felt very happy.

It was really an unusually day for them.

上一篇:中考作文预测题目:生活因而精彩下一篇:家政保姆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