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饮食文化习俗

2024-07-30

清明节的饮食文化习俗(9篇)

1.清明节的饮食文化习俗 篇一

不管是老扬州还是新扬州,清明祭祖是少不掉的,如果问到老扬州们,清明的习俗,他们第一句话就是“早清明,晚大冬,七月半的亡人等不到中。”意思就是清明祭祖。

要在早晨,清早的天气是晴朗的,大冬则是晚上祭祖,七月半中午祭祖。虽然,大家对祭祖的时间不统一,但是每到清明,都是每家每户纪念先祖亡灵的日子。

“新坟要去坟前祭拜,三年后的老坟就可以在家祭拜了。”在家里祭拜将先祖的牌位或者照片放在桌上,用蜡烛香火供起来,摆上饭菜,菜一定会有凉粉和青菜豆腐,寓意先祖亡灵抱有子孙后代。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祭祖的过程已经简化了,不少家庭手捧鲜花来祭祖。“献花换香烛,这个举措很好,保护环境。”一位退休教师如此说。

2.清明节的饮食文化习俗 篇二

不同文化人们之间的交往是历史上早已存在的事实, 然而这一领域的系统研究, 却是近几十年的事情。人们开始意识到, 人类社会的进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跨文化的交流, 不同文化的人们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补充, 往往可以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新文明。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历史, 就是一部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历史。但是, 人们在文化取向, 价值观念, 社会规范, 社会习俗和生活方式上存在很大差异, 这些差异总体来讲是由种族不同、群体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和历史文化不同等原因造成的。因此不同文化的人们在交往时常会有咫尺天涯之感。低效率的交流和沟通, 相互间的误解, 以及其他交际障碍, 都可能导致无尽的灾难。文化上的差异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相互理解与和睦相处始终是困难的。显然, 认识跨文化交往的过程, 了解这一过程中会发生什么, 产生什么后果, 并解决和避免交流中所产生的障碍, 是现实的迫切需要。

1 文化习俗的差异现象

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语言对比的重要性时说:一种事物的特点, 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显现出来。这一理论无疑也适用于文化对比。文化对比不是制造文化差异, 而是客观公正地揭示已经隐含于交际行为和交际手段之中的文化差异现象, 探索其规律性特征, 在交际中能主动地、自觉地排除文化干扰, 避免文化冲突, 创造双方共同接受的交际氛围。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 人们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时, 首先会从探索文化差异的角度寻求解决文化冲突的办法。

1.1 称呼

中国文化一向尊老爱幼, 汉语中的“张老”、“李老”是对上了年纪的人的尊称, “老张”、“老李”是同辈人表示熟的称谓。在西方, “老”意味着风烛残年, 来日不多, 所以人们都忌讳“老”字。

在汉语里, 熟悉亲密的人可以只称名, 但在美国人中, 用名字称呼对方并不一定表示双方很熟悉, 适用范围要广得多。

中国人称呼家庭成员、亲戚或邻居时, 往往用“二哥”、“姐夫”、“王伯伯”之类。这些称呼不用于英语。用英语称呼时不论男女, 不论辈分, 不论级别一般直呼其名就行了, 以示人人平等。重要的例外是称父母、祖父母为Dad、Mom、Grandpa、Grandma等。就连这种亲属关系, 美国人也倾向于用名字相称。

中国人称呼别人时, 有时处于表明下级对上级的尊重而称呼此人当时所担任的职务, 前面加上他的姓, 如“田主任”、“严局长”。但是, 在英语国家, 只有医生、教授等少数职业的人才可用此称呼, 但往往只称职务, 省去其名。

1.2 问候

中国人见面打招呼的常用语是“吃饭了吗?”“上班去?”“到哪里去?”无论问话是否出于关心, 但其实际含义已失去, 只是一种问候形式。而在外国人眼里, 上述的问候是实际询问, 干涉私事。比如, 假如用“Where are you going?”或“Where have you been?”来打招呼, 大部分讲英语的人听了会不高兴, 他们的反应很可能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你管得着吗!) 西方人见面常用“Good morning”、“Hello”等问候对方, 不像中国人以关心比尔呢的琐事来表示亲密。

1.3 致谢

汉语和英语里都有表示感谢的说法, 请别人帮忙前, 也要先说点什么, 例如汉语里“谢谢”、“请”, 英语里的Thank you, please等。总的说来这些表达方式十分相近。但在西方国家, Thank you, please比汉语的“谢谢”、“请”用得更加广泛, 人们对任何服务都要说声“谢谢”, 以示尊重他人。客人应邀到主人家吃饭, 主人对客人的光临会再三感谢。而中国人则认为管理员、服务员提供服务是他们分内的事。主人请吃饭, 客人有幸被邀, 对主人的热情好客应表示感谢。

1.4 待客

中西方待客的方式截然相反, 中国人历来以热情好客著称。中国人请客吃饭, 无论菜多么丰盛, 当着客人的面却总要说:“今天没什么好菜。”这种客套, 我们觉得很得体, 可西方人听后会想:既然请客, 不做好菜招待不就是不尊重客人吗?在请客吃饭时, 中国人对客人会再三劝吃, 甚至亲自为客人夹菜、斟酒;而西方人如美国人则显得不太热情, 惯于“主随客便”。若中国人前往做客, 外国人不为他们夹菜, 只让他们“随意”, 他们又不好意思那么“随意”, 因为按中国的礼貌, 任何东西需要推让三遍才能接受, 而美国主人则认为你自己想吃什么才会下筷子夹, 主人给你夹, 就是强迫你吃你不喜欢的东西, 是对你的不尊重。所以, 中国人到美国人家做客时, 在美国人的“随意”下常有吃不饱, 吃不好的感觉。

2 跨文化交流

2.1 跨文化语言交流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语言差别是不同文化间最重要的区别之一, 是同文化交流与跨文化交流相区别的显著标志之一, 也是跨文化交流中最大的障碍之一。

在跨文化交际中, 由于一方对另一方的社会文化传统缺乏了解, 因而出现不恰当的言行, 这是产生交际故障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同的文化要求不同的行为, 这是一种文化规约。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都各自有一套说话规约或习惯, 如怎样开始交谈和保持谈话继续进行;怎样组织消息;怎样表示话语的连接;怎样表示强调;怎样表示礼貌等等。人们的说话方式是在成长过程中、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 是很难改变的。在跨文化交际中, 人们总是习惯于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正确的推论。

交际是双向的过程。为了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交际故障, 人们至少需要具备两种能力:一是要能感觉到在进行中的交际不完全成功;二是要能发现交际故障之所在并知道采取怎样的补救措施。以下几点被一些学者认为有助于各种跨文化交流:

1) 尊重对方

如果在交流过程中, 能够通过手势、目光、微笑和鼓励的言语向对方表示尊重, 那么对方也会对你做出积极的反应。尊重应该是相互的。

2) 增加理解

有的人有能力把对别人的同情表示出来, 有能力准确地理解对方的思想和感情, 并及时作出反应, 从而产生感情共鸣;有的人在谈话中不会对他人的境遇表示出起码的理解, 这就会妨碍发展和保持积极的关系。

3) 轮换讲话

人们都喜欢在讨论中有机会发言, 因而在谈话中应绝对避免自己垄断发言权。另一方面, 轮到自己发言时如不讲话, 则可能被看作是拒绝合作的表示。

4) 心胸豁达

在新的文化环境中, 对那些无关主旨的问题, 不涉及原则的问题不要钻牛角尖。很多问题没必要搞清哪方对哪方错, 只是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看法。对那些含混不清的枝节问题应能迅速地从心理上摆脱不舒适的状况。

2.2 跨文化非语言交流

非语言交流在交流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实际生活中人们也大量用非言语进行交流。例如, 一个人在作报告时, 可以从听众的不同表情中了解他们对报告的不同态度:聚精会神表示感兴趣, 无精打采表示无兴趣, 点头微笑表示同意, 撇嘴摇头表示不同意……

据学者科恩顿统计, 非言语交流学的研究对象有20多种, 我们从跨文化角度把它们分类为如下几种:人体语、时间语、空间语、颜色语、艺术语、图画语、环境语等。非言语单独使用时有以下功能:表示感情;代替语言;发送关于个人的一些消息;礼仪与宗教仪式。而非言语可以和语言混合使用。这时大致有以下功能:

1) 加强作用;当我们非常感谢一位朋友, 一边说着“非常感谢”的同时, 一边上前紧握他的双手, 这就是一种加强作用。

2) 重复作用;游客向当地人问路时, 人们常在回答的同时, 用手指方向, 这样可以把路表达得更清楚, 这就是重复作用。

3) 补充作用;一位父亲向朋友介绍说“我的儿子现在比我高了”的同时, 把手伸到头上一寸多高, 这就是一种补充作用。

3 结束语

总之, 跨文化交流成败的关键在于正确对待文化差异, 坚持不懈地排除文化优越感、文化模式化和文化偏见的干扰, 正确对人, 正确待己, 相互尊重, 平等交往。只有这样, 才能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在当代这样各种文化相互交织的时代, 人们面临着新的选择, 不同文化间的交往、合作和相互依存已经成了新的生活方式。了解异国文化与我国文化的差异, 消除中外交流与合作中出现的种种误解, 实现消息的准确传递日显重要。它们对于下至个人成长, 上至整个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

[2]毕继万.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3]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3.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习俗之清明节 篇三

关键词:清明节;古诗词;追溯;习俗

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清明如果按农历计算,没有确定的日期,即上一年的冬至过106天就是清明;按阳历计算则在4月4日或5日(以当年二月平或闰而差异),太阳到达了黄经15度时,清明就到了。这时候,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万木凋零的寒冬已经过去,草木茂盛,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特别是农村对“清明雨”尤为重视。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正式确立为法定节假日。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当我们提到清明节的时候,大家都会想到是祭祀和悼念已故亲人的一个节日。但是,清明节文化习俗你了解多少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从古代诗人的笔下来解读清明节的文化习俗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提起清明,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诗。但在起初,清明并不具有这种意味,而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气候转暖,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春种的最佳时机,田间地头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民谚常说:“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这种敦促春耕的节气,是怎样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的呢?应该说这与此前两天(或一天)的寒食节有关。

一、清明节的前身——寒食节

1.寒食节习俗之——吃冷食

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传说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其实,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钻木取火,火种来之不易,取火的树种往往因季节变化而不断变换,因此,改火与换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对此,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有生动描写:“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由于寒食节期间禁止生火做饭,就需准备一些事先做好的熟食(即冷食),以备禁火期间食用,相沿成习,遂成寒食风俗。寒食节期间的食品,在北方,主要有以面粉做成蒸饼,上附红枣并捏成燕子形状的“子推燕”;有用粳米及麦芽糖调制成的醴酪。在南方,主要有油炸至金黄色的环饼;有用糯米与雀麦草汁舂合而成,以枣泥或豆沙为馅料的蒸食——青白团子。此外,鸭蛋、枣糕、杏仁粥、冻猪肉和冻鱼肉等,也是寒食节常用的食品。

2.寒食节习俗之——祭扫坟墓

寒食节期间的习俗,除了禁火冷食,还有后来成为清明节主要内容的祭扫坟墓。中国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上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标志,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在挖墓坑时筑起坟丘,将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质上的依托。战国时期,墓祭之风逐渐浓厚起来。

秦汉时代,祭扫坟墓的风气更盛。据《汉书》记载,大臣严延年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定期还乡祭扫墓地。在唐代,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诗人们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并提,如韦应物有诗句说:“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白居易也有诗句说:“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朝廷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就以官方文书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起放假。这项规定距今已经1200多年,说明从那时起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

二、清明节取代寒食节

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这不仅表现在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冷食、蹴鞠、荡秋千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所有。

三、清明节习俗之——踏青

清明节后来还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内容。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反映了人们经过一个沉闷的冬天后急需精神调整的心理需要。晋代陆机有诗写道:“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即是当时人们在上巳节祓禊、踏青的生动写照。

大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吧。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秉性贪玩的孩童,常常不满足于踏青游乐仅仅在清明举行一次,诚如唐代大诗人王维诗句“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融汇了两个古老节日精华的清明节,终于在宋元时期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明清大体承接前代旧制,清明节仍然坚持并发展其在春季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大节的作用。民国时期,清明节这天,除了原有的扫墓、踏青等习俗,植树也被确定为常规项目,这实际上不过是对民间长期延续的植树风俗的一个官方认定。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及离世亲人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并伴以踏青、植树等活动,节日体现饮水思源、凝聚族群、迎春健身及关爱自然的意义。杜牧的《清明》诗,勾画出了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春雨、牧童、酒家,诗人匆匆的步履牵引着清明节的诗情。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则把人们带入另一番节日盛景,如林的店铺、熙熙攘攘的人流、形态各异的车马轿舟,一片忙碌、一派繁华尽在画卷中。

今天的清明节,依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纪念先人,慎终追远;缅怀先烈,展望未来;踏青游玩,亲近自然,是我们过节的主题。华夏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熏陶着华夏子孙,华夏子孙必定将祖国的民俗文化薪火相传。

参考文献:

陶明星,杨琳玲,谈琦.《清明》新解及其各种变异形式的认知动因探析[J].湖南社会科学,2013(05).

4.各地清明节的习俗 篇四

清明节到,全国各地清明节的习俗不一样,每一个地方有自己的特点,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各地清明节的习俗,希望有所帮助!

1、北京

传统的“寒食节”又称“换火节”,说的是家家户户烧了一冬的炉膛,开春后要灭火清理了,所以家里停火一两日,只能吃凉食了。因此旧时北京很多家庭都在寒食节的前一天准备出次日的食品,大多是一些小吃,逐步就演化出了老北京的寒食十三绝。

寒食十三绝是什么?有一种说法,“寒食十三绝”具体包括:蹄烧饼、螺丝转、馓子麻花、姜丝排叉、驴打滚、糖火烧、艾窝窝、糖卷馃、糖耳朵、豌豆黄、焦圈、硬面饽饽、芝麻酱烧饼。另版“寒食十三绝”:奶油炸糕、螺丝转、馓子麻花、姜丝排叉、驴打滚、糖火烧、艾窝窝、面茶、糖耳朵、豌豆黄、焦圈、硬面饽饽、芝麻酱烧饼。

2、浙江

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浙江桐乡民间流传着“清明大如年”的俗语。桐乡是江南蚕桑的主要产地,其乡间流传着丰富的蚕乡习俗,清明轧蚕花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活动。

在浙江湖州,清明节家家裹粽子,可作上坟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带的干粮。农家有清明吃螺蛳的习惯,这天用针挑出螺蛳肉烹食,叫“挑青”。吃后将螺蛳壳扔到房顶上,据说屋瓦上发出的滚动声能吓跑老鼠,有利于清明后的养蚕。清明节这天,还要办社酒。同一宗祠的人家在一起聚餐。没有宗祠的人家,一般同一高祖下各房子孙们在一起聚餐。

3、广东

传统的广州人向来重视清明扫墓,有在正清当日“行清”的习俗。“行清”与踏青不同,踏青是郊游,“行清”则是一族人一起约定那一天齐齐去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广州人祭祀完了后,分了猪肉,并不算完成了拜祭形式,家人会将猪肉带回家后,配上清明时节的菜蔬“清明荞菜”去炒着吃,还有不嫌麻烦的人家另外用这个“清明荞菜”配一些鸡蛋丝烧肉丝炸一些春卷吃,吃完了这些菜肉,这一年的“行清”任务才算完成。

4、重庆

重庆人在清明这天,也有吃寒食的习俗。过去人们扫墓时的“清明食品”,往往是锅魁加卤菜、凉菜。这种锅魁里面夹的“和菜”,由粉丝、莴笋丝、肉丝(或鸡丝),加上春芽凉拌而成。扫墓一般都在郊外,相当于春游,一大家子人还会带上凉面、酒菜、糖果等食品,祭奠先人后,大家一起吃掉,又有耍的又有吃的,最高兴的`就是小孩子了。

当时人们扫墓除了带上纸钱香烛外,还会带上一串用纸剪成的纸串,挂在坟前,用以招魂,俗称“挂青”。俗话说,“有儿坟上挂白纸,无儿坟上屙狗屎”,是否有“挂青”,成了一个家庭是否后继有人,是否兴旺发达,是否父慈子孝的标志。

5、江苏

常州人清明节一大早,家家户户门框上要插柳条和桃花枝,以鲜艳的红绿祛除隔年的邪祟。而小孩子则是把柳枝编成圆形环圈戴在头上,或把柳枝连叶带皮捋到顶梢,成一柔软可以抖动的“柳球”。也有人家将艳丽的桃花插在檐下的门环上,以示清明临门,平安报春,藉以辟邪,带来福祉。

除了这些,清明节当天,常州人早饭会吃没有馅的糯米大团子。大团子是春节前就做好了的,放在冷水中泡着,要一直吃到端午节。清明那天,拿出大团子,切成一片一片的下锅用油煎,根据自己的口味放糖或盐。也有人家会放点柳叶在里面,意为添“青”。常州人还有在清明节吃青团子的习俗,做青团子要到田头路边去采一种叫“绿茱头”的野生植物叶子,回来后洗净,揉出绿汁液来,经过滤煮沸后和米粉而做成青团子。

6、河南

在河南,清明时节人们最常吃馓子、枣糕、鸡蛋等食物。“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枣糕又叫“子推饼”,河南一些地方用酵糟发面,夹枣蒸食。他们还习惯将枣饼制成飞燕形,用柳条串起挂在门上,可以冷食,以纪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质。

在河南的一些地方,清明吃鸡蛋,就如同端午节吃粽子、中秋吃月饼一样重要。民间习俗认为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据相关专家介绍,清明吃鸡蛋习俗,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7、湖南

长沙将扫墓称为“挂山”,有“前三后七”之称,即清明节的前三天后七天为扫墓期。扫墓祭祀有先后顺序,一般都要先将墓地清理干净,拔除墓地杂草,插上“挂山条子”在墓前拜祭,最好是下午3点前完成扫墓祭拜。

长沙府清明插柳,称为“记年华”。“插柳”的习俗始于唐代,本意是为驱疫避邪,后来又有了装饰的意思。传统习俗看来,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的疾病写在风筝上,放飞风筝,象征着带走秽气。

8、湖北

在湖北武汉,不管有多忙,清明节这一天,人们都会放下手头的事务,回老家给先人祭祖,当地俗称“上坟”。当地“上坟”包括坟前祭拜、送纸钱、献花、添坟等流程。祭拜前,由家中长者或长子首先除去先人坟墓上的枯叶杂草,另外拿出几张黄纸钱,以土石压于坟头,意在向外人显示家中仍有后人。前期工作完成后,当地人会在坟前划好上供范围,摆上香楮、元宝纸钱、鲜花祭品等,然后按辈分为祖先烧纸钱。

由于受到寒食节禁火影响,在湖北恩施、咸宁等地,人们会在坟墓附近的小树上或坟地竹竿上悬挂纸钱,叫做“标墓”。祭祀过的坟墓纸幡飘飘,而没有纸幡的坟头多是些未祭祀的孤坟了。

9、广西

横州乡民清明节取柳叶及田螺浸水洗眼睛,据说可使眼睛明亮。兴仁县扫完墓后,以白纸作长幡挂在墓头,称为“标坟”,又叫“挂青”。开阳县扫墓时,由值年主祭备酒食以祭。祭毕,亲友就近饮宴,称为“野餐”。

梧州乡民大多数都是在清明节当天和后面的几天去扫墓,只有一少部分的乡民是在清明节的前几天就扫好的。

10、福建

福建闽南并不一定只在清明节扫墓。扫墓日期一般有两种,泉州习俗是在清明节前后几天,漳州则有部分人士会选在三月初三的上巳节附近扫墓,客家人则通常在春节之后。

方式是,清理完坟墓环境后(如杂草、树木),先祭拜土地神,然后祭拜祖先。祭拜完后在坟墓上,用小石头压上“墓纸”,代表已经将坟墓修缮完毕。清明节当天一般是不煮食物,只吃冷的润饼,这是源于寒食节的习俗。

11、山西

扫墓时,山西南部多数地方不烧香、不焚纸,只是把冥钱、纸帛等物挂到坟头上或坟茔旁的树枝上,有“清明坟头一片白”的说法。这种民俗可能是来源于寒食节禁火的习惯,也可能是出自干旱的春季民间防火的意识。

不过,山西北部多数地方的民俗却截然相反,人们却要将冥钱等物烧尽,认为烧不尽就转不到先人手中,也有一些地方,如:大同等地,人们则习惯于白天上坟,晚上在家中焚纸。此外,晋西北的河曲等地,旧俗上坟要带酒菜,祭毕祖先,便在坟地里饮食,意寓与先人共饮共食。

12、山东

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

清明时节,在济南城乡,还流传荡秋千的习俗。清明节这天,男女老幼,身着新衣在绿杨深外,或在街前广场,立木为架,上袈横木,下悬二绳,绳下横系一板,人在板上可坐可立,手握两绳可前后上下飘荡,极富乐趣。

13、四川

清明节插杨柳是全国各省份差不多的习俗,而四川地区独特之处在于,除了将杨柳枝挂在门口、坟前,爱美的四川妇女还会在清明节这天将柳条戴在头上,叫做柳叶符。由于四川产竹,竹子在清明节期间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清明这天,家家户户会请道长画上纸符,挂在竹子上,然后挂到坟头,作为清明上坟的一个必要仪式和步骤,是为“挂青”。

火神门祭火神,这也是四川地区比较独特的习俗之一。清明前一天是寒食节,人们把家里的火都灭了。人们在清明当天专门去火神门祭拜火神,回来以后再重新生火。

14、海南

文昌、琼海等地一些村庄,一般不在清明节扫墓,而是在冬至那天扫墓。在给先辈烧香时,最为讲究的还要属海口府城地区,先长辈后晚辈,辈分顺序是不能搞乱的。而西部地区,如儋州等地,过清明时以人多为荣,不分男女老少,只要能到,人越多越好。那些终日生活在船上的渔民,在清明时节,往往会在船头燃放鞭炮,祈求先人保护风调雨顺,后辈平安。

5.清明节的别样习俗 篇五

但在今天,这句话却不仅仅只是笑话。那些不经常去给祖先上坟的人,偶尔去一次还真是找不到地方。

而在有些地方,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几乎为零。

北方的一些地区,对上坟祭祖这个民俗传统很重视。他们上坟祭祖的频率非常高,几乎是每个节日前后都要去上坟,诸如春节,元宵节,二月二,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腊八节、小年等。另外一年中则还有两个是专门上坟祭祖的日子:七月十五,十月初一。

而清明节的上坟祭祖,更有其特殊之处。

相传,平时的节日上坟,一般都是家中的男性家长去的;而过年之后的上坟祭祖,则是要由男性家长带上家中所有的男性,不论老幼。

但清明节的上坟,却与这些更有不同,这一次几乎是倾家而出。特别是那些有新过门媳妇,新生孩子的人家,是一定要在这年的清明节,带上新人一起去上坟的。首先表明认祖归宗,其次也是告慰先人:家里又添新人了!有新人上坟的话,鞭炮放的格外多,也分外的响亮,之后在袅袅香烟中,这些新人在坟前磕头行礼,小孩子则让大人抱着一起行礼,口中还要念着“父亲(祖父),儿媳(孙媳)给您行礼啦!“(这个称呼随着先人的辈分而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去上坟祭祖的新媳妇或者新生儿的身上,要有喜庆的服饰,最少要穿戴一件红衣服,一为报喜,让先人们看到家里添人进口;二为辟邪,不让周遭的孤魂野鬼所侵。而就是这些喜庆的色彩,让清明节的上坟祭祖平添了几分不同的意味,更多了生命延续的特征。

之所以清明节的上坟祭祖和平时不一样的隆重,源于春天万物复苏的特性。俗话说“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草木秋冬枯萎,春天又发芽;人死虽不能复生,但看着后代儿孙繁衍生息,先人们也可以含笑九泉了。

6.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 篇六

春雷惊蛰(杨柳青年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提起清明,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诗。但在起初,清明并不具有这种意味,而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气候转暖,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春种的最佳时机,田间地头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民谚常说:“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

这种敦促春耕的节气,是怎样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的呢?应该说这与此前两天(或一天)的寒食节有关。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传说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其实,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原始社会,我们的先民们钻木取火,火种来之不易,取火的树种往往因季节变化而不断变换,因此,改火与换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对此,唐代诗人韩的《寒食》诗有生动描写:“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由于寒食节期间禁止生火做饭,就需准备一些事先做好的熟食(即冷食),以备禁火期间食用,相沿成习,遂成寒食风俗。寒食节期间的食品,在北方,主要有以面粉做成蒸饼,上附红枣并捏成燕子形状的“子推燕”;有用梗米及麦芽糖调制成的醴酪。在南方,主要有油炸至金黄色近似今日点心的环饼;有用糯米与雀麦草汁舂合而成,以枣泥或豆沙为馅料的蒸食——青白团子。此外,鸭蛋、枣糕、杏仁粥、冻猪肉、冻鱼肉,也是寒食节常用的食品。

寒食节期间的习俗,除了禁火冷食,还有后来成为清明节主要内容的祭扫坟墓。中国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上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标志,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在挖墓坑时还筑起坟丘,将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质上的依托。战国时期,墓祭之风逐渐浓厚起来。

秦汉时代,祭扫坟墓的风气更盛。据《汉书》记载,大臣严延年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定期还乡祭扫墓地。在唐代,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诗人们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并提,如韦应物有诗句说:“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白居易也有诗句说:“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朝廷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就以官方文书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起放假。这项规定距今已经1200多年,说明从那时起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

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这不仅表现在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冷食、蹴鞠、荡秋千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所有了。

清明节后来还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内容。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反映了人们经过一个沉闷的冬天后急需精神调整的心理需要。晋代陆机有诗写到:“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即是当时人们在上巳节祓禊、踏青的生动写照。

大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吧。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秉性贪玩的孩童,常常不满足于踏青游乐仅仅在清明举行一次,诚如唐代大诗人王维诗句“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融汇了两个古老节日精华的清明节,终于在宋元时期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明清大体承接前代旧制,清明节仍然坚持并发展着其在春季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大节的地位。民国时期,清明节这天,除了原有的扫墓、踏青等习俗,植树也被确定为常规项目,这实际上不过是对民间长期延续的植树风俗的一个官方认定。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及离世亲人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并伴以踏青、植树等活动,节日体现饮水思源、凝聚族群、迎春健身及关爱自然的意义。杜牧的《七绝·清明》诗,勾画出了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春雨、牧童、酒家,诗人匆匆的步履牵引着清明节的诗情。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则把人们带入另一番节日盛景,如林的店铺、熙熙攘攘的人流、形态各异的车马轿舟,一片忙碌、一派繁华尽在画卷中。今天的清明节,依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纪念先人,慎终追远;缅怀先烈,展望未来,共创幸福美好未来,是我们过节的主题。清明节的传说: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古***俗:扫墓、踏青、打马球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清明习俗扫墓祭祖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曾于一诗中描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秋千之戏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唐代荡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由于清明荡秋千随处可见,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女们玩耍。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清明习俗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清明习俗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清明习俗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清明习俗蚕花会

蚕花会“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的双庙诸的蚕花会最为精彩隆重。马鸣庙位于洲泉镇西,在当地有“庙中之王”之称,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近几年乌镇香市活动中的蚕花会,仅有迎蚕神、踏白船、翘高竿等几个项目,大有潜力可挖。清明习俗拔河

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清明习俗踏青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清明通常在农历三月前后,恰是大地春回的时节。经历了一个漫长寒冬之后,人们纷纷走出居室,来到户外探寻春天的气息——或在田野踏青,或在郊外放风,这些郊游活动便被称为“踏青”。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

传说,在很早以前就有清明踏青这一活动了。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见,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杜甫有“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的诗句。到了宋代,踏青之风盛行。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就极其生动地描绘出以汴京外汴河为中心的清明时节的热闹情景。在这一画卷,画面人物就达 550多人,牲畜50余头,船20多艘,车、轿20多乘。清明踏青之盛况,可见一斑。

赵之珩表示,由于全国各地春天到来的时间不一,因而踏青节也就有先有后。农历二月二为福建一带的踏青节,三月三为陕西一带的踏青节。北京、东北由于春来得特别迟,到了五月初五才开始踏青。由于踏青是一项有意义的习俗,因此代代流传。

清明诗趣: 

《清明》——(唐)杜 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风入松》——(元)吴文英

7.浅谈商务交往中的中印文化习俗 篇七

关键词:商务交往,中国,印度,文化习俗

在世界社会文明发展的进程中, 中国和印度在社会文明发展史上, 尤其在亚洲社会文明发展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自古就同属文明古国, 同属亚洲文化系别, 中国和印度的文化在东方文化中占有主导性地位。两国的文化习俗有很多共同点和不同点, 但是随着社会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中, 受历史发展中各种因素的影响, 如地域环境、自然环境、战争因素、政治和经济体制等的影响, 文化习俗也有很大的变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有很大的变化。但是, 思想中根深蒂固的宗法文化、农业文化、血缘文化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还是很深远的。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在历史的漫长演变中, 各种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容纳, 逐渐的形成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采的内涵。而印度是是一个多种族的国家, 语言多样化, 各个种族有其独特的文化, 又相互兼容, 而宗教信仰则是印度的一大特点。自古以来, 印度是一个宗教王国, 各种宗教并存相容, 这很大由于历史因素形成的。从印度可以追溯的历史公元前2000年开始, 雅利安人第一次在印度北部定居的移民浪潮开始, 到近代的英国殖民时期, 印度都用其伟大的同化精神和忍耐精神取胜, 形成现今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相容并存的独特文化特征。

中国和印度作为东方的两个大国, 不但文化上源远流长, 在商务交往中也是日益频繁。但是, 由于文化上的差异, 在商务交往中我们需了解双方的差异, 以产生避免误解。下面我们根据商务交往中的经验, 探讨一些最为明显的差异。

在中国, 见面时大多采用国际商务惯例, 握手、点头致意、或者鞠躬。在印度, 教徒之间多用佛教手势--双手合十礼, 但是也有使用握手礼的。在使用双手合十礼的时候, 手举到的位置不同代表的含义也不同, 在见尊敬的长者时, 则要弯腰触摸长者的脚。而且, 在印度, 男尊女卑观念还非常严重, 女性地位很低, 在于女性见面时, 不要行握手礼, 行双手合十礼, 轻轻鞠躬。而遇见小孩的时候, 在中国, 长辈经常会摸摸孩子的头以示喜爱, 但是在印度, 摸孩子的头部是非常忌讳的。而且他们认为澡盆里的水是死水, 孩子洗澡后会遭灾、夭折等, 所以多用活水洗浴。

吃饭时, 中国人多使用碗筷。左右手基本没什么忌讳, 递东西注意不要从头顶递过去就好了。餐桌礼仪也多使用国际惯用的, 但也有少数民族有自己的餐桌礼仪。而且, 中国的酒桌文化也是中国文化中的一大特色。但是在印度, 许多正式场合, 他们也开始用刀叉。但是私底下, 还是习惯于抓食。他们认为右手干净, 用右手递食物, 与人接触也忌讳用左手。吃饭时, 多使用盘子, 一般用右手抓食。甚至稀粥也用手抓食。他们认为作用肮脏, 使用左手是对别人的侮辱。但是现在城市里很多人也使用西餐礼仪。

在中国, 佛教也一度盛行过。现今, 还有各种宗教团体, 教徒人数众多。而且在中国, 自古就兴建很多寺庙, 迄今香火还是依然旺盛。但是烧香拜佛却又很多讲究, 进门时不可走中间的门, 走两边, 走哪边先迈哪只脚, 不可踩门槛;进入大殿后不可大声喧哗, 不可拍照;除烧香拜佛所需之物外, 不带其他东西进入;佛殿内右绕, 不可左旋;佛殿内, 不可支脚、倚壁、靠桌、托颚、叉腰站, 更不可笠杖倚壁而立或涕唾污秽等, 坐时不可箕坐;站立时应放掌或合掌站直, 以示恭敬;进香时三根香, 女性右手在上, 无香时, 行双手合十礼, 微微鞠躬, 心诚则好。在印度, 因为牛被视为圣物, 若要进入印度教的寺庙, 身上绝不可穿以牛皮制造的东西, 如果穿了牛皮制造的东西, 会被视为犯了禁戒, 皮带、皮鞋、皮表带、手提包等牛皮制品, 都不能入其寺门 (在印度牛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在大街上、田野里悠闲的走着, 车、人都要让道, 不能杀牛, 因此牛在某些方面来说是印度社会的一大负担) ;印度人走进寺庙或厨房之前, 先要脱鞋。不论男女老幼, 都要把鞋放在门口, 赤脚进去。他们认为, 若穿鞋进去, 既不礼貌, 也不圣洁。进入印度的庙宇或清真寺, 要跨过门槛而不能踩着门槛过去, 进寺庙要光着脚, 事先要在入口处洗好脚以表示礼貌;如果进入回教寺庙, 则不能穿短裤或者无袖背心, 也要求脱鞋;如果去锡克教寺庙, 则要提前戴上头巾或帽子, 然后脱鞋才可进入。

着装上, 中国人的着装基本是现代装, 首饰作为装饰品, 可有可无。在着装礼仪方面, 采用国际通用的商务礼仪, 但是也有很多少数民族穿种族传统服饰, 带传统配饰。而且很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服饰, 比如, 苗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在印度, 首饰是人日常生活中一种不可缺少的装饰品。印度男女多有配带各种装饰品的习惯。即使是家境不好的妇女, 也会佩戴一些不值钱的金属或塑料首饰。自古以来, 印度人就认为, 向女子赠送首饰是男子应尽的义务, 女子也应充分利用首饰来打扮自己。印度人大多穿传统服饰, 在城市里也有穿现代装的, 但是女性极少穿现代装。印度女性喜欢在前额中间点有吉祥痣, 或在中分的发根处点上颜色, 其颜色不同, 形状各异, 在不同情况下表示不同意思, 它是吉祥、喜庆的象征。

在对比学习时, 中印两国之间的文化习俗有相同点也有很多的不同点。了解这些有助于我们在商务往来中避免发生不必要的误解, 促进交流的顺利进行。不论是在政治文化的交流上还是在商贸往来上, 都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檀江林.中国文化概论.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9.02.01.

[2]郭爽.中国民俗文化丛书.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2.01.01.

[3]刘淼.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1.01.01.

[4]高天星.中国节日民俗文化.中原农民出版社, 2008.01.01.

[5]万建中.中国民间禁忌风俗.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5.06.01.

[6]李杨.不可不知的民俗禁忌常识.中原农民出版社, 2010.02.01.

[7]王树英.印度文化与习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01.

8.汉唐时期春节的饮食习俗 篇八

早在汉代,元旦便与饮椒柏酒的习俗结合在一起了。椒酒在先秦时曾是楚人享神的酒醴。到了汉代,“椒”又与寿神之一的北斗星神挂上了钩。据东汉《四民月令》说:“椒是玉衡星精,服之令人身轻能老,柏是仙药。”可见,当时人们已相信元旦饮用椒花柏叶浸泡的酒,能使人在新年里身体健康,百疾皆除,延年益寿。

魏晋南北朝时,人们在元旦除了饮椒柏酒外,还兴起了饮屠苏酒的习俗。《荆楚岁时记》中说:元旦“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进敷淤散,服却鬼丸;各进一鸡子。”屠苏是一种药剂,南朝梁人沈约《俗说》云:“屠苏,草庵之名。昔有人居草庵之中,每岁除夜遣闾里药一剂,令井中浸之,至元旦取水置于酒尊,合家饮之,不病瘟疫。今人有得其方者,亦不知其人姓名,但名屠苏而已。”显然,最早的屠苏酒是预防时疫的一种中药配剂,在元旦取浸过屠苏药剂的井水饮用,含有新水崇拜的意味。后来,晋人葛洪曾用细辛、干姜等泡制屠苏酒,逐步演化为用一些中药来泡制酒,以起治病防病的作用。

吃五辛盘也是为了健身。魏晋时将大蒜、小蒜、韭莱、芸苔、胡荽称为五辛,在元旦时,人们将这五种辛香之物拼在一起吃,意在散发五脏之气。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 《食忌》中说:“正月之节,食五辛以辟疠气。”他在《养生诀》中亦云:“元旦取五辛食之,令人开五脏,去伏热。”按照现代科学观点,元旦之际,寒尽春来,正是易患感冒的时候。用五辛来疏通脏气,发散表汗,对于预防时疫流感,无疑具有一定的作用。吃五辛盘反映了汉唐人们把新年健康的追求寄托在元旦这一天。

五辛盘是后世春盘、春饼的雏形。唐代时,人们对五辛盘作了改进,增加了一些时令蔬菜,汇为一盘,号为春盘,取其生发迎春之意,在元旦至立春期间食之。如唐代《四时宝镜》中言:“立春日春饼生菜,号春盘。”《关中记》也说:“唐入于立春日作春饼,以春蒿、黄韭、蓼芽包之。”随着时间的推移,春盘、春饼、春卷的名称相继更新,其制作也越来越精美了。

元旦中的其它一些食物,也多寓吉祥之意,表达人们对新年美好生活的向往。如元旦吃“胶牙饧”,这是一种饴糖,古汉语中“胶”与“固”相通,胶牙即固牙,俗传吃了这种糖之后可以使牙齿牢固,不脱落。

大约自汉代起,元旦期间大吃大喝已成风气。据《汉官仪》和《后汉书·礼仪志》等书记载,汉制规定,每年元旦,群臣都要给皇帝朝贺,称为“正朝”,皇帝便大摆筵席款待群臣,君臣饮宴欢度佳节。此后,在魏晋至唐,元旦朝贺,皇帝大宴群臣成为定制,如曹植《元会》诗中描写三国魏时元旦贺宴会云:“初岁元祚,吉日惟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

晋时元旦朝贺皇帝时,皇帝要给百官增禄,每人赐醪酒二升。“冠盖云集,樽俎星陈。肴蒸多品,八珍代变。羽爵无算,穷乐极宴。”唐代宫廷元旦朝会不仅沿袭汉晋旧俗,而且由于天下一统,经济文化繁荣昌盛,元旦宫廷宴会自然成为旷代之举。元旦之日,唐朝皇帝不仅要受汉族百官朝贺,而且来自远方少数民族和附属国的首领和使臣也来奉礼恭贺。因此,朝堂大殿筵席纷陈,钟鼓喧天,丝竹震耳,歌舞升平,预祝新年国运亨通。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元宵节起源于汉代,但对元宵节的起源,自古以来即有几种说法,其中一个主要的说法是,汉武帝采纳方士谬忌的奏请,在甘泉宫中设立“太一神祀”,从正月十五黄昏开始,通宵达旦地在灯火中祭祀“太一”天神,从此形成了这天夜里张灯结彩的习俗。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佛教中聚集观灯的习俗又与之结合起来。这样,正月十五灯火辉煌的活动,既有祭太一神的旧俗,又有燃灯礼佛的虔诚,成了一个独具风采的传统节日。

汉唐时,元宵节并不是吃汤圆,汤圆始于宋代。魏晋南北朝时,人们在这一天主要是喝豆粥,《荆楚岁时记》说:“正月十五日作豆糜,加袖膏其上,以祠门户。”“正月半宜作白粥泛糕。”

9.清明节的习俗和禁忌 篇九

2、清明节扫墓、拜祭时,着装以肃穆端庄为宜,最忌鲜艳衣服。当然,新人或添的新丁要穿红衣服,以表达向先祖报喜之意。本命年之人也可在里边穿红。

3、清明节也是迁坟的好日子。但迁坟是大事,事关一个家族的兴衰和子孙富贵,因此要千万慎重。如果迁坟的话,最好不过午时。因为午时一过,阳气渐衰。

4、迁坟前,要给新墓地选好地方,选择视野宽阔、前案后山、山环水抱的生旺之地迁祖坟,这样才能起到富贵绵延、子孙兴旺的效果。同时一定要调好“山向”,以免好的“山向”虚脱,利用不当反而体现不出好墓地的价值。

5、外出游玩时,要在太阳落山前返回。否则阳气退去,阴气见长,体弱多病之人则容易受到阴气袭扰。

6、外出游玩时最好是结伴而行,避开背阴的山沟及荒野之地。如在野外遇到墓地,则要心怀虔诚之心走过,切不可喧哗、吵闹或有其他亵渎之事。

清明节气注意事项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因而在民间清明节有很多禁忌。如清明忌讳刮风、下雨、阴天。人们认为,清明有风,主早;有雨,会对麦子造成伤害。相传清明不明是荒年的兆头。

在晋北地区,女子禁忌上坟,只有男子才有上坟的权利,上坟之后,回到家要用烧剩饿纸钱剪成门形,贴在门上。临沂地区,忌讳妇女在清明时节回娘家,否则,会死公公。而有些地方就恰恰相反,刚过门的新媳妇一定要在清明时回娘家,相传,不回娘家,婆婆会死。而在山东即墨有青年妇女躲清明的风俗,相传这日天界会有凶神下凡抓俊俏的姑娘。

汉族民间有清明日戴柳、插柳的习俗。清明不戴柳已成为禁忌。这方面的俗谚有许多,如:“清明不戴柳,死了变成狗”。“清明不带柳,死后变黄狗”;“清明不戴柳,死了变猪狗”;“清明不带柳,红颜成皓首”。等等。关于清明戴柳(或言带柳)、插柳的习俗成因,也有多种说法。一说是与寒食、禁烟有关。即从晋文公重耳祭介子推,号令家家插柳禁烟火的故事传说而来。《燕京岁时记》云:

“清明即寒食,又日禁烟节。古人最重之,今人不为节,但儿童戴柳祭扫坟莹而已。”山东、河南等旧方志中多从此说。

一说清明戴(带)柳是与祭祖有关,不戴柳是不祭祖。所以世人咒骂不戴柳者“死了变猪狗”,言其不孝,猪狗不如,湖北一带多依此说。还有一说,以为清明带柳的习俗与黄巢造反有关。清人让廉《春明岁时琐记》中云:“……清明日,妇女儿童有戴柳条者,斯时柳芽将舒苞如桑根,谓之‘柳苟’。谚云:‘清明不带柳,死后变黄狗’,其义殊不可晓,或曰:

‘清明不带柳,死在黄巢手’。盖黄巢造反时,以清明日为期,带柳为号,故有是谚也。”。其实,这些说法,都不见得确切。从清明又为鬼节一层意义上来看,插柳、戴柳实则具有驱邪避煞、消灾解祸的巫术作用。清明上坟祭扫,既要拜祭祖灵(图110),又要防止鬼祟的侵扰。

因柳树在民间信仰中具有驱邪的法力效用,所以要插柳、戴柳,以防不测。至于那些咒语,则不过是为确保此项习俗传承递继所采取的一种手段而已。人们在违忌犯禁会遭恶报的恐惧之中,便不能不顺风随俗了。当然,如今,这类咒语的恐吓力已经大大减弱而几乎很少能再使人害怕了,因此,这一禁忌习俗也自然就在消亡之中了。由于清明是寒食节,旧时民间一般不动灶火,忌吃热食,否则,以为要遭神罚的。俗谚云:“清明不冷食,冰雹下满地。”山东即墨还有青年妇女躲清明(三月三)的习俗。据说这天有凶神要下凡抓俊俏姑娘,因此,这一天妇女忌作针线,一律要出外踏青,荡秋千。这实在是青年妇女出门踏青、玩耍的极好借口。妇女们在这一天玩得十分痛快、开心,因此当地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这种说法。刚过门一年的新媳妇也要在清明时节回娘家,俗称之为“换还寒食”。据说,不回娘家,会死婆婆。

而山东临沂地区,则忌讳妇女在清明时节回娘家,否则,要死老公公。

此外,在与农事相关的方面,清明还忌讳天阴、下雨、刮风。俗以为:清明不明,即为荒年之兆。清明有风,主旱;清明夜落雨,对麦子不好。谚语云:“麦子不怕四季水,只怕清明一夜雨。”

上一篇:花卉苗木施肥时四大注意事项下一篇:住房城乡建设部出台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