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警示牌

2024-09-28

有限空间作业警示牌(精选6篇)

1.有限空间作业警示牌 篇一

有限空间安全警示牌

有限空间未经许可严禁入内

有限空间名称 责任单位 应急电话

安全注意事项

消防水箱

数量 责任人 张**

急救电话 120 报警电话119

危险因素 缺氧窒息

1、作业必须履行审批手续。

2、作业前必须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并将危险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和应急措危险标志

施告知作业人员。

3、必须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

4、必须对消防箱内氧气浓度进行检查,检测结果合格后方可作业。

5、作业时现场必须配置监护人员及配备安全绳索等防护设施。

1、含氧量 空气中含氧量:不低于19.5%

6、作业现场必须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保持出入口畅通。

7、严禁事故后安全盲目施救 作业场所 浓度要求

应急措施

1、有限空间作业发生事故时,监护人员应立即判断、处理并及时报告。

防护措施

2、消防水箱空间内发生窒息事故时,救护人员必须佩戴隔离式防护面具及救护器材进入受限空间内实施抢救,同时至少有一人在外部负责监护、联络。

3、严禁杜绝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盲目施救,造成事故。

2.有限空间作业警示牌 篇二

作业环境特点分析

根据《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9号,以下简称国家安监总局59号令),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有限空间作业存在如下环境特点:

空气不流通。有限空间由于具有封闭或半封闭的特点,所以空气流通不畅,往往会出现局部氧气不足导致人员缺氧窒息、有毒有害气体积聚导致人员中毒等事故。“10·28”事故即由于硫化氢气体积聚造成4人中毒死亡。

操作空间或通道狭小,救援难度大。有限空间由于条件所限往往具有空间或通道狭小的特点,给人员作业和事故救援带来一定难度。“10·28”事故中,发生事故的W9井为直径7 m地下圆井,钢混结构,井底标高-8.319 m(距地面约11.5 m),井内高8.75 m,其余封闭,仅预留一直径0.7 m检查通道,通道高约2.77 m,入口与地面平齐。笔者在现场看到消防队员施救非常困难,整个救援历时1个多小时,且替换上来的消防官兵个个精疲力尽,直接躺在现场地上大口喘气。

存在一定温度差异。有限空间由于与外界空气交换不畅等原因,往往与外界有较大温差,且在事故救援中施救人员因为救援必要均需穿戴厚重的防护服和携带沉重的氧气瓶和空气呼吸器,更加大了救援难度。“10·28”事故发生在凉风习习的深秋傍晚,但是参加下井施救的消防队员个个汗流浃背,甚至有个别人因高温缺水而虚脱。

“10·28”事故原因分析

作业人员文化程度不高,接受安全培训不足。由于有限空间多为艰苦作业,因此作业人员大多文化程度不高,科学常识不足,不能正确识别作业过程中出现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科学有效的应急措施。很多有限空间作业单位和从业人员对安全培训教育认识不足,未接受过系统的培训教育、仅凭经验就上岗的作业人员比比皆是,有些农民工甚至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危害一无所知即进入作业,遇到紧急情况无法正确处理也就毫不奇怪了。在“10·28”事故中,施工人员均为农民工,且未接受专业安全生产培训教育。

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在有限空间应急救援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盲目施救,纵观国内外有限空间群死群伤生产安全事故,多数存在盲目施救导致事故进一步扩大的现象。“10·28”事故中原本只有蔡某1人下井作业遇险,随后4人在未经任何检测、未佩戴任何防护用品的前提下相继盲目下井施救,才酿成了4死1伤的惨剧。

监护不力。根据国家安监总局59号令要求,有限空间作业须设置经过专业培训的监护人员,作业期间监护人员不得擅自离开现场并保持与作业人员的沟通。在现实作业中,往往忽视监护环节,有的未设置监护人员,有的虽有设置但作业期间擅离职守,有的设置不具备专业能力且未经培训过的人员作为监护人。“10·28”事故中的监护人不具备专业知识,监护人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冒然下井施救才导致事故进一步扩大。

设施配备不齐。有限空间作业须配备相关的通风补氧、气体浓度检测,安全电压照明,空气呼吸器、防毒面罩,通讯设备、安全绳索等设施设备。在日常作业中往往由于经验主义作祟,忽视部分设施设备的配置。在“10·28”事故中即存在必要设备配备不齐的现象。

应急能力不足。根据国家安监总局59号令要求,工贸企业应当根据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特点,制定应急预案。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应当掌握相关应急预案内容,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可相当多的有限空间作业单位未制定有效应急预案,更没组织演练,遇到突发情况常不知所措,凭经验或想象处理,从而导致事故得不到有效控制甚至进一步扩大。

作业程序不规范。有限空间作业应当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并且作业期间必须定时或连续检测,以确保有限空间内空气质量达标。很多企业安全意识不足,忽视通风或检测环节,“10·28”事故就是未经通风、检测直接下井作业,从而导致作业人员硫化氢中毒。

杜绝事故的主要对策

完善规章制度,规范作业行为。要根据国家安监总局59号令要求,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的建立要突出实用性,不要为了建而建立,创建一堆晦涩难懂的管理制度,只为应付检查,之后就束之高阁,起不到实际作用。制度建立完成后还要组织一线员工学习,使之成为有限空间作业的行为指南和不可逾越的红线。建议将相关制度和注意事项简化为表格形式,让员工一目了然,通过打勾、画圈就能解决问题。

加强培训教育,提升人员素质。有限空间作业具有环境恶劣、工况复杂、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必须进行专业技术和管理程序的培训。让工人能够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发生意外后的应急处置,掌握并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熟悉各种劳动防护用品的用途和正确的佩戴使用方法。通过培训教育增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和技能,起到防范事故的作用。

规范操作程序,杜绝违章作业。有限空间作业属于危险性较高的作业,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作业前必须办理经过相关部门会签的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必须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作业要求,检测合格并全面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及应急报警、通讯、营救等设施,安排专人监护后方可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3.有限空间作业警示牌 篇三

在此,以石油化工企业检修过程中经常进行的有限空间作业为例进行有关危害辨识与控制的分析。为其它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场所提供危害辨识与控制分析的参考。

一、有限空间作业危害辨识

(1)危险类别与危害后果

通过对石油化工企业检修过程中发生的事故案例分析,发现导致人员中毒、窒息、伤亡及导致火灾、爆炸等事故发生,与石油化工企业检修过程中存在有毒气体、易燃易爆、使用电气设备及工作场所的特殊性有密切的关系(见图1)。

(2)有限空间事故隐患识别

安全生产的宗旨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通过科学的手段对可能发生事故的作业场所进行有效地控制。要防范有限空间场所作业事故的发生,首先要科学的、全面的识别出该场所内存在的事故隐患。安全生产换一个角度讲就是对事故隐患的有效控制。要有效地控制事故隐患,就要识别事故隐患。通过对图1中导致事故发生的四个方面因素进行分析,识别出有限空间场所作业的事故隐患(见表现1)。

二、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分析

对识别出的事故隐患进行初步分析,是进行危害控制的重要过程。根据识别出的四个不同类别的事故隐患,通过简易故障树的方法,分别进行初步分析。

1、缺氧、有毒气体失控事故分析(见图1)。

2、易燃、易爆气体失控事故分析(见图2)。

3、狭小空间作业伤害事故分析(见图3)。

4、用电伤害事故分析(见图4)。

三、有限空间作业危害控制措施

在有限空间作业,可能发生的事故主要有:有毒气体导致作业人员中毒事故;缺氧导致作业人员窒息事故;可燃气体闪爆或爆炸事故;与作业空间相连工艺设备有毒或可燃气体发生泄漏事故;作业场所内自聚物裂解爆炸事故;设备检修作业人员碰伤、砸伤事故;用电电击伤人事故。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系统性的危害控制措施,分列如下:

1、在作业前,由企业安全生产部门对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包括作业空间的结构和相关介质、作业中可能遇到的意外情况以及处理、救护方法等;

2、切实做好作业空间的工艺处理,所有与作业点相连的管道、阀门必须加盲板断开,并对设备装置进行清洗、蒸煮、吹扫、置换等必要的处理,严禁用关闭阀门或用止逆阀代替盲板,盲板应挂牌标识,并在作业过程中对有限空间进行气体连续监测,如发现不合格项应立即停止作业;

3、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遵守动火、临时用电、高处作业等有关安全规定,并办理相关作业票,进入带有搅拌装置的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切断电源,并在开关处加挂警示牌,设专人监护;

4、有限空间作业出入口处不得有障碍物,应保持畅通,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一般不得使用卷扬机、吊车等运送作业人员,特殊情况须经企业安全部门批准;

5、进入有限空间作业需使用临时照明,所用行灯或电筒必须为防爆型且电压不超过36伏,在金属设备内及特别潮湿的地方作业,电压不得超过12伏,且绝缘良好,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有完好的漏电保护设备;

6、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首先拟定和掌握紧急情况时的外出路线、方法,在有限空间内作业的人员必须安排轮换或休息,每次作业时间不得超过40分钟;

7、有限空间作业应采用自然通风,必要时采用强制通风,但禁止向有限空间通入氧气;

8、 对随时可能产生有害气体或进行内防腐处理的有限空间作业时,每隔30分钟必须进行分析,空气不合格时马上停止作业,进行置换处理;

9、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工具、材料要登记,防止遗留在作业点内,作业现场要配备一定数量符合规定的应急救护器材和灭火器材;

10、发生中毒、窒息的紧急情况时,抢救人员必须佩戴隔离式的防护器具进入作业空间,并至少留一人在外做监护和联络工作。

四、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处置

通过对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危害辨识,认识和发现导致在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发生的危险源和事故发生的原因,通过上述各项控制措施可以基本实现安全生产,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作业人员、监护人员的疏忽大意、设备的意外损坏等都是事故发生的潜在因素。要在事故发生时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事先制定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是必不可少的。

在有限空间作业中发生中毒事故相对较为常见,且救护的正确与否对受害者的生命在某种程度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有限空间作业中毒应急处置流程

有限空间作业中毒应急处置分两步,第一步(图5)是发现有人中毒,开展抢救中毒人员的应急处置;第二步(图6)是查找有毒气体泄露源,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达到安全状况后恢复作业。

(2)电击、窒息等其它失控情况也可建立相应的应急流程。

五、结论

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危害辨识与控制,同时对可能存在的中毒、窒息、电击等失控情况进行全面考虑,制定应急处置流程。着重从事前、事中两个方面落实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对策措施,实现和提高在有限空间场所作业的安全性。

4.有限空间作业.职责 篇四

1.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人员职责。

严格 按照“安全审批表”上签署的任务、地点、时间作业。

作业前应检查作业场所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服装、防护器具和使用工具。熟悉应急预案,掌握报警联络方式。

2.作业监护人的职责 监护人必须有较强的责任心,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工艺情况,能及时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

监护人应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落实不好或安全措施不完善时,有权提出暂不进行作业。

监护人应和作业人员拟定联络信号。在出入口处保持与作业人员的联系,发现异常,应及时制止作业,并立即采取救护措施。

监护人应熟悉应急预案,掌握和熟练使用配备的应急救护设备、设施、报警装置等,并坚守岗位。监护人应携带“安全审批表”并负责保管、记录有关问题。

3、禁止以下作业: 无办理“有限空间作业”手续的作业。与“有限空间作业”手续内容不符的作业。无监护人员的作业。超时作业。

不明情况的盲目救护。

四、应急物资: 呼吸器具、梯子、绳缆以及其它必要的器具和设备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要求

【主要负责人职责】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履行以下职责:

①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作业者、监护者职责;

②组织制定专项作业方案、安全作业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技术措施等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③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投入,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④督促、检查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有限空间作业的各项安全要求;

⑤提供应急救援保障,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⑥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作业审批】

凡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工、检修、清理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实施作业审批。未经作业负责人审批,任何人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危害告知】

生产经营单位应在有限空间进入点附近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标识,并告知作业者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防控措施,防止未经许可人员进入作业现场。

【现场监督管理】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应明确作业负责人、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不得在没有监护人的情况下作业。

①作业负责人职责:应了解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后,授权批准作业;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终止作业。

②作业者职责:应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应与监护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③监护者职责:应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全过程掌握作业者作业期间情况,保证在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能够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告,必要时立即呼叫应急救援服务,并在有限空间外实施紧急救援工作;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

【承包管理】

生产经营单位委托承包单位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应严格承包管理,规范承包行为,不得将工程发包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生产经营单位将有限空间作业发包时,应当与承包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存在多个承包单位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对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统一协调、管理。

承包单位应严格遵守安全协议,遵守各项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临时作业】

生产经营单位在有限空间实施临时作业时,应严格遵照本规范要求。如缺乏必备的检测、防护条件,不得自行组织施工作业,应与有关部门联系求助配合或采用委托形式进行。【培训】

生产经营单位应对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员、作业者和监护者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有限空间存在的危险特性和安全作业的要求;进入有限空间的程序;检测仪器、个人防护用品等设备的正确使用;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等。培训应有记录。培训结束后,应记载培训的内容、日期等有关情况。生产经营单位没有条件开展培训的,应委托具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工作。

【应急救援】

生产经营单位应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预案,明确救援人员及职责,落实救援设备器材,掌握事故处置程序,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演练,并不断进行修改完善。

有限空间发生事故时,监护者应及时报警,救援人员应做好自身防护,配备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严禁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

【事故报告】

有限空间发生事故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向所在区县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相关行业监管部门报告。

有限空间作业-作业程序

1、按照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凡要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事先测定其氧气、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进入。在未准确测定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前,严禁进入该作业场所。

2、确保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现场的空气质量。氧气含量应在18%以上,23.5%以下。其有害有毒气体、可燃气体、粉尘容许浓度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要求。

3、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进行过程中,应加强通风换气,在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可能发生变化的危险作业中应保持必要的测定次数或连续检测。

4、作业时所用的一切电气设备,必须符合有关用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照明应使用安全矿灯或36伏以下的安全灯,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配备漏电保护器。

5、发现可能存在有害气体、可燃气体时,检测人员应同时使用有害气体检测仪表、可燃气体测试仪等设备进行检测。

6、检测人员应佩戴隔离式呼吸器,严禁使用氧气呼吸器;

7、有可燃气体或可燃性粉尘存在的作业现场,所有的检测仪器,电动工具,照明灯具等,必须使用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要求的防爆型产品。

8、对由于防爆、防氧化不能采用通风换气措施或受作业环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风换气的场所,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

9、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前和离开时应准确清点人数。

10、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应事先规定明确的联络信号。

11、如果作业场所的缺氧危险可能影响附近作业场所人员的安全时,应及时通知这些作业场所的有关人员。

12、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并应在醒目处设置警示标志。

13、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必须配备抢救器具,如:呼吸器具、梯子、绳缆以及其它必要的器具和设备,以便在非常情况下抢救作业人员。

14、在密闭容器内使用二氧化碳或氦气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在作业过程中通风换气,确保空气符合安全要求。

15、当作业人员在与输送管道连接的密闭设备(如油罐、反应塔、储罐、锅炉等)内部作业时必须严密关闭阀门,装好盲板,并在醒目处设立禁止启动的标志。

16、当作业人员在密闭设备内作业时,一般打开出入口的门或盖,如果设备与正在抽气或已经处于负压的管路相通时,严禁关闭出入口的门或盖。

17、在地下进行压气作业时,应防止缺氧空气泄至作业场所,如与作业场所相通的设施中存在缺氧空气,应直接排除,防止缺氧空气进入作业场所。

5.有限空间作业 篇五

为了严格执行有毒有害危险场所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有效防范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中毒事故的发生,强化有毒有害危险场所作业的安全管理,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健康,特制订化粪池、污水井池、检查井、清水池等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制度及应急预案。

一、井、池清掏疏通具体操作要求如下:

1、用铁钩打开井、池的盖板,再用长竹竿搅散井、池内杂物结块层。在池、井盖打开后先通风15分钟,人严禁站在池、井边,禁止在井、池边点火、吸烟或接打手机,以防吸入有毒气体、沼气着火或爆炸伤人。

2、通风15分钟后,将漂浮物及沉淀物用捞筐及其它工具捞出。把捞出的沉淀物装入袋用环卫运输车运走。或把真空吸污车开到工作现场,套好吸污胶管放入井、池内,启动吸污车的开关,吸出污物直至井、池内的结块物基本吸完为止,防止弄脏工作现场和过往行人的衣物。

3、池、井盖打开后工作人员不能离开现场,清洁完毕后,盖好池、井盖,以防行人掉入池、井内发生意外。

4、盖好池、井盖,用清水冲洗工作现场和所有工具。

5、禁止人员下井、池清掏疏通,防止人员中毒或陷入水中。如特殊情况确需下井、池,必须严格按下述下井(检查井、污水井、污水池、化粪池、清水池等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执行。

二、下井(检查井、污水井池、化粪池、清水池等有限空间)从事施工或维修、保养、清理等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1.下井(检查井、污水井池、化粪池、清水池等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提前三日到单位主管科室、安全科办理下井作业审批手续,严禁无批准手续下井作业。

2.下井作业必须凭允许下井作业审批单方可进行相关作业准备,车间主任或副主任为下井作业现场负责人。任何车间或个人不得违反规定,违反者,严格追究科室、车间负责人的管理责任。

3.作业前的准备:

①由盯控干部、工班长组织作业人员学习安全注意事项、控制措施,落实好《班组自控日流程》;

②检查防护用品是否齐全,如:防护服雨裤、胶鞋、手套、防毒面具、毒气监测仪、安全绳等);

③检查作业用具是否完好(手拉葫芦、电动葫芦、三脚架等);

④检查是否停电;

⑤提前2小时将检查井盖、污水井盖打开,充分自然通风,然后实行人工送风。做到风随人走,送入新风。并指定专人进行防护。

4.作业前准备工作完成后,由现场盯控确认同意,方可允许开始作业,指定专人穿戴防护用品检查井下有毒气体的浓度,确认是否具备下井条件,如安全方可组织检修人员穿带好防护用品下井作业;池上必须有2人牵绳保护。如不具备条件,应立即终止作业。

5.作业过程中,干部做好盯控,同班做好互控,如出现异常情况应终止作业。

6.作业后,作业人员应将防护用品清洗干净,检查防毒面具氧气、活性炭的消耗情况,并做好记录。

7.作业负责人在作业完成、现场清理完毕后,及时向段主管科室、安全科报告。

8.需要外委下井(有限空间)施工或维修、保养、清理等作业时,禁止委托不具备安全资质或未向行业主管部门、安全监管部门履行告知登记手续的施工队伍。应按照安全生产有关规定与其签订安全生产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管理职责。应对承包单位进行监督、管理。同时,告知承包方工作场所存在的危险因素,要求承包方制定许可作业程序,并保证作业条件达到要求后,方可批准作业。

三、下井、池作业风险分析

我单位下井、池等有限空间作业环境易导致的潜在事故有: 1中毒事故 ○2缺氧窒息事故 ○易导致的潜在事故的范围及后果有: 1 ○中毒事故危害范围及后果

发生中毒事故,其危害范围主要涉及到下井、池作业环境中的作业人员、监护人员、救援人员;其危害后果主要会导致中毒人员昏迷死亡。2缺氧窒息事故危害范围及后果 ○

发生缺氧窒息事故,其危害范围主要涉及到在下井、池作业环境中的作业人员、监护人员、救援人员;其危害后果主要会导致中毒人员昏迷死亡。

四、抢险救援

1.下井作业现场负责人和应急人员首先对事故情况进行初始评估。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初步分析事故的范围和扩展的潜在可能性。同时向段报告,段按程序启动一级响应。

2.使用检测仪器对有限空间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和氧气的含量进行检测。也可采用其他简易快速检测方法作辅助检测。

3.根据测定结果采取加强通风换气等相应的措施,在井、池的空气质量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作业。

4.抢险人员要穿戴好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呼吸器、工作服、工作帽、手套、工作鞋、安全绳等),系好安全带,以防止抢险救援人员受到伤害。

5.在井、池内作业用的照明灯应使用充电头灯或12V以下安全行灯,照明电源的导线要使用绝缘性能好的软导线。

6.发现井、池有受伤人员,用安全带系好被抢救者两腿根部及上体妥善提升使患者脱离危险区域,避免影响其呼吸或触及受伤部位。

7.抢险过程中,井、池内抢险人员与外面监护人员应保持通讯联络畅通并确定好联络信号,在抢险人员撤离前,监护人员不得离开监护岗位。

8.救出伤员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并及时将伤员转送医院。9.伤员现场救护

(1).中毒急救

1由呼吸道中毒时,应迅速离开现场,到新鲜空气流通的○地方。

2经口服中毒者,立即洗胃,并用催吐剂促其将毒物排出。○3经皮肤吸中毒者,必须用大量清洁自来水洗涤。○4眼、耳、鼻、咽喉粘损害,引起各种刺激症状者,须分○别轻重,先用清水冲洗,然后由专科医生处理。

(2).缺氧窒息急救 1迅速撤离现场,将窒息者移到有新鲜空气的通风处。○2视情况对窒息者输氧,或进行人工呼吸等,必要时严重○者速交医生处理。(打120电话)。

3佩戴呼吸器者,一旦感到呼吸不适时,迅速撤离现场,○呼吸新鲜空气,同时检查呼吸器问题及时更换合格呼吸器。

五、应急结束恢复现场

在恢复现场过程中往往仍存在潜在的危险,应做好以下工作:

1.先检测,后进入。

2.保持出入口及紧急疏散、抢救通道畅通。

3.必须将井、池内液体、固体沉积物及时清理和处理,并保持足够通风。

4.对将进入井、池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

5.对将进入井、池作业的人员身体检查,有禁忌症者,禁止入内作业。

6.准备必要的防火器材(消防器材)。

7.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程。

8.安排训练有素的专职人员进行空间气体检测,并作好详细记录。

9.安全监护人不能少于2人。

10、结束应急,在充分评估危险和应急情况的基础上,经段指挥中心批准,由现场总指挥宣布应急结束。应急救援结束后,应按照常规要求,积极修复设备,组织展开事故调查,统计事故损失,严格按事故“四不放过”处理原则进行处理。

附件:空间作业审批表

编号: 上报车间:

工作项目: 作业时间: 作业内容和地点: 作业指挥和盯控干部: 防护用品配备情况:

作业人员名单及安全业务培训情况:

施工方案和安全防护措施:附后

6.有限空间作业流程 篇六

跑步走,立正、向左向右转、向右看齐,向前看,立正,报数

报告考官:原阳县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已入场,应到9人,实到9人,请指示。

总指挥:开始有限空间作业

现场指挥: 有限空间作业前需要进行作业许可审批,审批完成后在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现对本次作业情况进行交底。本次作业为井下阀门维修,属于有限空间作业,存在中毒、缺氧、窒息等安全风险,作业前要严格按照作业标准对作业环境进行检测,作业时应做好防护措施并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以防安全事故发生,交底完毕。张超进行安全交底记录签字,开始作业。

现场指挥: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已签字确认完毕,作业前需对救援设备和物资进行检查,张超对现场物资进行检查,开始作业。

现场指挥:经检查,现场设备物资正常,作业前需对作业区域进行警戒隔离,杨运涛、张金斗、董建伟、田向阳放置警戒带对作业区域进行隔离,打开井盖,进行通风,毛原野放置受限空间作业告知牌,陈玉连、赵帅、史文可将救援三角架、正压呼吸器摆放到位,做好救援准备,开始作业。

现场指挥:现场已完成隔离,在作业前需要对井下气体进行检测,安全员开始检测井下气体含量,检测时要选择上风向位置,确保自身安全,史文可做好检测,张超做好记录,开始作业。

(井口、井中,井下,硫化氢小于10ppm氧气不低于19.5%,一氧化碳不超过35ppm,可燃气体10%)

现场指挥:经检测,井下气体超标,不符合作业标准,需对井下进行强制通风,杨运涛、张金斗迅速安装轴流风机,对井下进行强制通风,开始作业。(风机安装完成后进行通风试验,设备运行正常后向指挥报告)

现场指挥:通风三十分钟后再次对井下气体进行检测,如达到要求才可进行作业,安全员史文可再次对井下气体进行检测,张超做好记录,赵帅、史文可穿戴防护装备,检测呼吸器及面罩气密性,携带对讲机,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在井上进行调试,做好下井准备工作,其余人协助配合,开始作业。(按井口,井中,井低分别进行检测,一个检测合格后才可进行下一个,检测完一个位置后向现场指挥汇报,现场指挥安排下一个检测指令)

现场指挥:经检测,井下气体符合作业标准,可进行下井作业。

现场指挥:张超对现场器材及部署情况进行检查,开始作业。(检查无误后签字确认)

现场指挥:经检查,现场人员穿戴情况无异常,现场救援设施已到位,可进行下井作业,赵帅再次检查防护装备穿戴情况,杨运涛、张金斗辅助赵帅下井,做好井上监护工作,毛原野做好救援准备工作,开始作业。(史文可、陈玉莲同步撤掉通风设施,人员下井后,继续通风,检修完成后,对指挥汇报,可升井)

现场指挥:报告考官,赵帅下井作业期间面罩脱落,出现中毒症状。

总指挥: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现场指挥:救援组立即行动

现场指挥:杨运涛、张金斗、史文可、陈玉莲将赵帅升至井外,两人施救,两人立即将担架,应急救援物资摆放到位,毛原野迅速穿正压式呼吸器救人,张超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通知住建局。(救援完成后,施救人员请求升井,指挥同意升井)

现场指挥:报告考官,受困人员已送往医院治疗。

总指挥:救援组撤离,作业组进场

现场指挥:所有作业人员清理现场,开始作业;立正、向右看齐、报数;

现场指挥:安全员对现场人员物资进行清点,开始作业;

现场指挥:报告考官,现场物资设备已清点,人员除伤员外已到位;请指示:

总指挥:关闭应急预案,清理现场

现场指挥:所有作业人员清理现场,开始作业

喂,120,这里是平原体育会展中心A馆与B馆之间通道位置,有人缺氧窒息,请速来抢救。

上一篇:让父母伤心的句子下一篇:提高中学思想品德教学质量的策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