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教学设计

2024-08-09

《所见》教学设计(通用9篇)

1.《所见》教学设计 篇一

古诗《所见》教学设计

一、课文概述

《所见》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是一首古诗,属于精读课文。袁枚的《所见》写的是“意欲捕鸣蝉”的情趣,它简短的文字中蕴含着无穷的意境,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回味无穷。它贴近学生的生活,从不同侧面表现了夏天的情趣,与本单元 “快乐的夏天 ”主题相吻合。

二、教学理念

古诗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炼,魅力无穷。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应当说古诗就像一杯陈年醇香的佳酿,滋养着炎黄子孙的血脉;又如一枚磁石,凝聚吸引着民族的魂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古诗教学,并力求探索出教学古诗的新思路:立足诗词,放眼于培养学生的诗学素养;淡化诗意,品析诵读,尊重个性化理解;多元教学,渲染意境,入情入境。

三、学生认知基础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在学前就有一定的古诗积累,诗歌特有的韵文形式利于学生朗读,教材为诗歌选配的画面生动、形象,降低了理解和感悟内容的难度。诗句中的文字注音,对于有一定自读能力的孩子来讲难度不大。但教者应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以利于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感悟。古诗词源于生活,引导学生把在生活中观察到、体验到的东西用古诗词进行表达,也能促进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与感悟。

四、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

(1)会认10个二类字,能正确认读书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以学定教,引导学生读通古诗。鼓励学生用动作,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生字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观察能力和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古诗的学习,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进面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

4、学习重、难点:学会生字,有感情的吟诵古诗。

五、教学方法

1、课前准备,搜集一些赞美夏天的小诗。

2、强调课前预习,了解古诗,认读生字。

2、谈话法、合作交流法。

3、感悟法: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交流的过程中,营造学诗氛围。

4、诵读法:多形式诵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

4、想象法:让学生开启想象的闸门,进入古诗意境。

5、联系生活法:将课堂与生活有效整合,知道夏天是美好的,会发生很多有趣的事,从而热爱夏天,受到美的感染熏陶。

六、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设计

13、古诗《所见》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第二册第四组教材:《所见》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诗、林”等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激发学生朗读古诗的兴趣。

重、难点:学会生字,有感情地朗诵、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学方法:

1、强调课前预习,了解课文,认读生字,并学会组词。

2、谈话法、合作交流法。

3、阅读感悟法: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交流的过程中感悟课文内涵,提高语文素养。

4、学习探究法。

5、想象法:让学生开启想象的闸门,揣摩作者内心,产生情感共鸣。

6、联系生活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引导学生背诵有关春天的古诗。(师:小朋友,你们会背有关春天的古诗吗?谁来背背?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夏天的古诗。板书:古诗)

(设计意图:激发起学生对再次学习古诗的兴趣)

2、(出示课文插图):古时候有个大诗人叫袁枚,他在一个夏日去树林里,树林里的画面吸引了他,于是他把他所看见的画面写成了一首小诗《所见》(板书课题)

(请大家伸出小手跟老师一齐来写课题《所见》,并齐读两次。)

(设计意图:揭题,让学生了解作者创作《所见》的情境。)

二、初读古诗、识字

1、引导学生看课文情境朗读视频后说话:

诗人看到了什么?师根据生回答板书:牧童 黄牛 林 蝉

2、师: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所见》。(播放音乐,师范读课文)

(多么有意思的一首小诗呀,你们想读吗?请小朋友打开13课,自由读课文《所见》)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接触课文、感受课文。)

3、学生自由读古诗,遇到不会的生字多读几次,要求将古诗读正确、读通顺。(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在教学中,初读课文,引导学生通过读题质疑,围绕课题提问题,带着自己的问题自由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然后,根据学生的问题及时地去梳理,整理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初读课文之后,交流解决问题。着重体现自主与探究式学习,增强学生读书的目的性。)

4、(看到同学们读得津津有味,生字宝宝也跑出来跟你们见面了。看,它们来了)

学习生字词(出示课件):

古诗、所见、林樾、牧童、黄牛、闭口、立正

自由拼读--看拼音个别读--去拼音读--开火车读--齐读

(字词理解指导:“牧童”、“蝉”出示蝉的图片、“闭口”、“立正”用动作来表达)

5、学会了生字,那我们有什么好办法把生字记下来呢?

出示生字:诗、林、立、童、黄、闭)

让学生两人一组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识记较难的生字。

(1)同桌说(2)指名说

6、写一写:(出示课件:把我们写漂亮:诗、林、立、童、黄、闭)

(1)、师重点范写“林”、“童”、“黄”三个生字,生书空。然后生在书上描1个。

(2)、同学间互相评价。

(设计意图: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时,尽量使学生在写字的过程中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因此,主要采用多媒体直观展示法,读字、读词、读句到读文的渐进式语文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训练。在词语教学中,首先抓住课文中的新词和重点词让学生反复的认读,对难写的字给予适当的指导,容易写错的字让学生自己观察和比较,帮助学生读准字音。并辅之以认字方法,以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辨别、理解能力。)

三、图文结合,再读感悟

师:生字学会了,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把古诗读得更好。

1、课件出示画面: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快乐地唱着歌儿。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动情地)你们看,小牧童坐在黄牛的背上走来了,他摇呀,晃呀,就像坐在摇篮里,真舒服呀!小牧童忍不住地放声歌唱,响亮的歌声传遍了整个树林。我们来读一读这两行诗。

出示第一、二行古诗:“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越”,引导学生读

(学生自由练读──点读──点读──男生读 齐读)

师:牧童骑着黄牛的心情怎样?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心情来读?

(1)学生自由练读一到两次──(2)指名读后,师:“牧童的歌声响亮吗?他响亮的歌声传遍了整个树林,所以振字要读得重些”。(出课件解释:传遍了树林)──(3)师范读──(4)齐读──(5)师:牧童骑着黄牛的心情怎样?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心情来读?──指名读──(6)(师:你们都是快乐的小牧童,那么牧童骑在牛背上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和动作呢?──男生读(7)请同学们一起来读第一、二行古诗,)有感情、配以动作齐读。

2、师:牧童唱歌这么高兴,他有没有一直唱下去?有没有,(引出课件古诗: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学生齐读

师:牧童唱着唱着,他的歌声突然停止,“嘘!他想干什么?”

(1)你从第三行诗哪一个词哪个看出来牧童很想捉蝉?(师:对,“意欲”就是心里想要的意思。并出示课件解释:“心里想要”)

(2)指导学生读好此句:意欲捕鸣蝉 师:要用怎样的心情来读?

3、师:我们读第四行时要小声点,千万不要惊动树上的蝉。引导学生读好第三、四行古诗。

指名读--女生读--男生读--配动作齐读

4、师:你们能根据古诗描述的画面,说说诗意吗?

看图,指名学生说说诗意--师再引导全体学生看诗句说说诗意。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欣赏能力和感悟能力。)

5、想像说话:

牧童有没有捉到树上的蝉呢?

6、课件出示全诗(师:你们喜欢这个小牧童吗?那我们记住这个可爱的小牧童。把这首古诗读熟)

(1)师范读

(2)两人一组互读

(3)齐读

(设计意图:整个教学过程突出以读代讲、层层深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能力,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突出教学重点、抓准探究点,拓展教学深度,让学生经历强烈的情感体验。同时把问题交给学生,培养其自主学习意识,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7、背诵古诗:

1、师:看来小朋友把古诗读懂了,现在你们能看着板书,老师读前一句,你们接后一句吗?(结合板书,师生合作背诗句)

2、引导看图,练习背诵。引背--自由背--齐背

四、知识延伸:

1、为课文插图配上古诗。

2、学唱古诗。

(师:你们为插图配上了小诗,真了不起!那我们现在也来做一回快乐的小牧童,听着音乐做做动作吧!)播放课件音乐

3、搜索有关夏日的古诗。

(设计意图:在学生记忆古诗、深刻体会古诗的基础上,抓住时机,因势利导,设拓展思维,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能力的培养。)

2.《所见》教学设计 篇二

《鸿门宴》是《史记》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 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对于这样的精品文章, 我们应该多角度、多方面地进行立体的教学设计, 从整体上丰富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中, 除了要求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知识和文化常识外, 还注重引导他们去积累与课文有关的历史知识, 感受项羽和刘邦特别是项羽的形象, 领悟对比、张弛和细节刻画等表现艺术;同时, 组织他们搜集相关的材料, 对值得商榷的专题展开讨论, 提倡思想交锋, 鼓励唇枪舌剑, 以提高他们搜集、分析和利用材料的能力, 提高他们的鉴赏水平、思辩能力和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体做法如下:

(一) 听的训练:利用有关的教学设备让学生带着问题听有关《鸿门宴》一文的片段录音, 提出问题1:本文中有哪些人物, 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位, 请说一下他的语言特点?

(二) 读的训练:学生初读课文1、找出文中的生字、词, 利用工具书自行解决;不通的句子, 查阅资料或共同讨论, 教师点拨, 疏通课文大意, 解决基本知识训练基本技能。2、再读课文找出你最欣赏的句子, 熟读成诵。3、找出文中体现关键人物的句子并分析人物形象, 主要通过哪些手法来描写此人物形象的, 怎样体现出来的?

(三) 写的训练:就本文两个突出人物, 学生整理思维、搜索相关素材、发表自己的观点, 写一篇读后感, 为下一步的“说”做准备。

(四) 说的训练:“说”就是训练口头语言, 同时也是在丰富和发展书面语言。离开口头语言, 书面语言就会僵化, 从而丧失生命力, 因此说的能力培养不可忽视。我是这样安排的:由三个班干部当法官, 10人一组分为两组代表正反方, 正方观点代表刘邦的智慧过人, 以智慧赢得天下, 强调“智”的重要;反方观点为赞同项羽是光明磊落、襟怀坦荡, 骁勇善战的英雄。我和其他同学当听众, 展开辩论。学生们争相发言, 真是唇枪舌战, 犹如刘邦项羽对峙天下一般;又如辩护律师陈词, 场景激烈气氛活跃。我从中选取几个片段以供欣赏:

正方提出:A生:刘邦聪明, 善于用人, 办事果断, 能屈能伸。他“先破秦入咸阳”是有大功的, 而在宴会上屈居下座, 安之若泰, 出而未辞觉得于礼不合。

B生:他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刘邦即知人又自知, 而且权谋机变、胸怀天下、坚韧不拔, 这些才是君王的基本啊!

"C生:耶律阿保机敬仰刘邦, 故兼姓刘氏;又以萧何助刘, 故变其母族、后族为萧氏。

D生:引用毛泽东对刘邦的评价“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他得天下一因决策对头, 二因用人得当”。1964年毛泽东更借题发挥, 指出:“自古以来, 能干的皇帝大多是老粗出身。汉朝的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F生:刘邦1、雄才大略, 有智谋, 有远见;2、能用人, 尤其是能驾驭人;3、头脑灵活, 聪明绝顶, 随机应变能力达到了出神入化之境。

E生:引用《为虎》一文中老虎厉害但老虎吃人不多见, 而虎皮被做成虎皮交椅的多见, 因为人有智慧而老虎只是凶猛;诸葛亮用智慧气死周瑜, 最后发出“既生亮何生瑜”的感慨而一命归西, 观点更加明确-----

反方证词:A生:因为刘邦运气好, 和一个政治傻子作对手, 不能说是“智”。

B生:引用李清照的辞赋“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来歌颂。

C生:项羽光明磊落, 襟怀坦荡, 不小肚鸡肠, 不斤斤计较, 是一个忠厚豁达的男子汉。从文中项伯语重心长的劝诫、樊哙义正言辞的指责以及对樊哙义勇行为的由衷敬佩, 无不闪烁着项羽信奉英雄主义的光辉。

D生:项羽不仗势欺人, 他有远多于刘邦的军队, 可他不倚强凌弱。项羽起兵为的是惩罚自立为王的刘邦, 他不明真相受人陷害, 不知者不为过。

E生:刘邦是一个小人, 言行不一。明明称王关中, 却说“籍吏民, 封府库, 而待将军”, 只能说刘邦是一个玩弄政治权术的高手, 不能用“智慧”这种有高度褒扬色彩的词来概括其行为------

学生们唇舌交战、口齿锋利、你来我往, 争得面红耳赤, 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弄得法官都不好断清到底谁是谁非?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再听取观众意见后调停, 作出终判:项羽的勇+刘邦的智慧=现代的英才。最后老师做总结:俗话说“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 我们要一分为二的去看待问题:项羽是一个有缺点的英雄, 他胜得惊天动地, 败得壮士扼腕;活的风风火火, 死的山河陨泪;刘邦有智有谋、善于用人、做事动脑, 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汲取的经验。在激烈竞争的今天要想生存并生活得更好, 必须有智慧还要敢拼敢干, 唯此才能立足于社会, 赶上时代的步伐。

这节课下来学生们不但锻炼了“说”的能力, 而且整体素质都得到了提高, 使我真正体会到教改的重要, 也深深的领悟到语文教学的真谛, 更增加了今后教改的信心、勇气和力量, 运用智慧, 增加勇气深入教改, 同时开启了学生思想之门, 让他们的思想在交流中闪耀, 在交流中成熟, 让语文的教改精神在课堂开花结果。

摘要: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说”为基本, 在教学中除了加强“听、读、写”的训练外, 更注重对学生的“说”的训练。

3.诗歌教学之所见 篇三

传统的诗歌教学就是在学生反复朗读、背诵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讲解,并不能使学生真正从感情上产生共鸣。我认为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反复诵读,促进思维

我们平时的诗歌教学,往往满足于对诗句意思的理解,教师常常急于将字词的解释告诉学生,结果诗歌学习变成了被动的接受和机械的记忆,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停留在诗歌的浅表。其实,诗歌学习是最具创造精神的情智活动,真正意义的解读和内化必须依赖学生的个性阅读。那么,如何在诗歌教学中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和主动地建构呢?我认为,引领学生反复诵读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诗歌的语言凝练,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抒情性,读起来节奏鲜明、琅琅上口,惟有反复诵读,才能充分感受其韵律之魅力,增强语感。其次,有很多诗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同样一个意思如果用大白话说出来就索然无味了。诗歌教学重要的不是老师的讲解如何精辟、教学技巧如何高超,而是要把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引领学生反复吟咏,使学生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诵读古诗词,对于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显得至关重要。诗词诵读的方法有:一为熟读,因为读得熟,就不待解说,自然洞晓其中的意义。教师可指导学生琅琅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二为联系。我们学习古典诗歌不仅仅是为了了解一些诗人、理解几首作品,着眼点是通过优秀作品的学习,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以整体上提高审美能力,使审美空间增大。我们在学习某一首古诗词时,可以与其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其他古诗词联系起来诵读,以形成一个知识组块。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并在对比诵读中强化了记忆效果,从而激起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极大兴趣。三为想象。好的诗往往诗中有画,诗词教学必须引导学生边诵读边展开想象,使诗歌塑造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幅图画,把他们引进诗的意境中去,从而得到美的熏陶。教师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熟读成诵,自然水到渠成。

二、整合资源,体味诗意

我们在诗歌的教学中可以将多种方式进行整合应用,如把图画、音乐、散文甚至是相关的生活场景整合到诗歌的教学中去,这对学生获得真切的感受是大有帮助的。如我在教学《春日》中“无边光景一时新”一句时,学生对“景物一下子焕然一新”的字面意思能理解,但是他们缺乏相关的感受,不能在大脑中形成景物“一时新”的表象,也就是说学生不能受到美好事物的熏染,不能体验到欣赏美好事物带来的愉悦情感。我就利用多媒体出示多幅图片,让学生找找能感受到“一时新”的图。于是有的同学从茵茵绿草中感受到了“一下子焕然一新”,有的同学从大片金黄的菜花中感受到了“焕然一新”。我还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找找能感受到“焕然一新”的景物,这样,学生对“无边光景一时新”有了清晰的表象,对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自然也能深刻地体会到了。三、拓展活动,体味诗境

在古诗教学中引入活动,给了学生一个自由想象、自由表达的时间和空间,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大有帮助。

1、画诗。课堂上画古诗是指以“画”为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教学《咏柳》这首诗,学生通过诵读、想象,感受到了柳树的静态美和动态美。这时,我又让学生把自己当作一位小画家,画出柳树的色彩、形态,以及在春风中柳叶翻飞飘动的情景。这样让学生在画画中主动地感悟诗句,并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也是诗歌教学的一种创新。

2、写诗。这里说的“写古诗”,并不是抄写古诗,而是在学生学习了古诗,对其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触发学生的灵感,让他们学习诗中的写作手法,对古诗进行改写,通过当小诗人的形式,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练笔,让学生徜徉在诗的王国里,共享才思的愉悦幸福,让语言进一步得到内化提高。

四、课外延伸,引导探究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选择适当时机,引导学生探究,让他们有机会表现自己,既能满足学生的成功感,又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延伸到课外,还可以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当前,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为学生的扩展阅读提供最佳的平台。在每一首古诗教学中,我都注意搜集一定量的课外作品供学生阅读,或是同主题的,或是同风格的,或是同作者的,以便学生综合比较,在扩大学生视野的同时,也为发展学生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打下了基础。

4.所见教学设计 篇四

1,学会本课的生字,适过查字典和联系诗句理解“欲”、“捕”、“鸣”的意思。

2、想像诗中的情景,并续编故事。

3、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

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图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用,并通过反复诵读,启发学生展开合理想象,通过想象力来弥补诗中的空白。“注意朗读时追求诗的韵律和平仄,音节不能太短促,有的字音要拖长些,表现诗的韵味。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想象能力,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背诵课文,识记生字,想像诗中的情景并续编故事。

一、教学目标:

1.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和读课文。

2.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诗句,理解“欲”、“捕”、“鸣”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深文。

二 教具准备 :

生字卡片、小黑板写古诗。

三、教学过程

(一)提问,引入新课

同学们,把你收集的古诗试着背诵一下吗?

老师:我这里也有一首古诗,你想听吗?

(二)听教师配乐朗诵《所见》

(三)揭题,释题。

1、齐读课题。“所见”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指名说说)揭题,释题。

小结:所见--所看见的事物(东西)

2、出示课文插图投影:

《所见》这首诗,写的就是诗人所看到的图上的景物。让我们也来看看图,你能用几句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吗?

(四)初读古诗,整体感知内容

1.借助汉语拼音,自己把古诗读一遍,边读边思考,试着理解诗的内容并读准字音。

2.指名让学生读古诗:进行指导。这首诗共有几行?每行几个字?

学生:这首诗有4行,每行五个字。老师:我们把这种格律的诗叫‘五言诗”。

前两句诗写了牧童的神态,心情。声色俱备,情景交融,勾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牧童行歌图”。

后两句诗写了诗人对牧童心思的推想,牧童的机灵敏捷的动作,神态变化,抓住牧童刹那间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捕蝉图”。 理解“欲”、“捕”、“鸣”的意思。

(五)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诗的停顿、节奏。

2.指导朗读,读出牧童行歌的悠然愉快的语气,读出牧童捕蝉的动作神态变化。 读‘五言诗’可以用“二、三“读法,也就是读完前两个字要稍冉停顿,第三个字要读重音,声音也要拉长些,注意逗号、句号的停顿。根据古诗的内容最后一行要读得轻一些。“忽然”一词要读得快一些。

3.练习朗读,读出古诗的韵律美。

5.所见教学设计 篇五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三个生字,理解诗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

3、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生字,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难点:古诗的理解与背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走进古诗

1、播放“牧童行歌捕蝉”动画片段,学生在欣赏中勾起对牧童的悠闲自得的好奇。

2、谈话:“夏天的时候,同学们都喜欢玩些什么?”(自由交流)

3、倾听学生谈话,了解学生想法,在此基础上引出古诗《所见》。

(二)初读古诗,觅得诗趣

1、学生自己读读这首诗,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不认识的字画下来,好好读一读。

2、生读诗后,了解字词的认读情况。在认读的过程中,引导帮助学生强化认识。

师:现在,调皮的字宝宝跑回了家,躲进课文里,但我们还认识他们,我们一定会把这首诗读好。

(三)再读古诗,入情入境

1、播放乐曲《牧童短笛》,课件出示画面: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快乐地唱着歌儿。

师:(动情地)你们看,你们听,小牧童坐在黄牛宽厚的背上走来了,他摇啊晃啊,就像坐在摇篮里,真舒服呀!小树林里,花儿在笑,风儿在吹,蝴蝶在飞,多美呀!小牧童忍不住放声歌唱,歌声飞出了密密的树林。我们来读读这两行诗。

学生自由练读——点读——点读——男生齐读。

2、男生边做“骑黄牛”动作,便朗读。

引导全班“骑黄牛,读古诗”。(配乐读)

3、音乐突然停止,出示画面:牧童呆呆地站在树下。

提问:小牧童怎么不唱歌了?他为什么不唱了呀?

生展开想象,自由发言。

引导学生体验到小牧童是想捉树上的蝉。

学生自由读,大声读——小声读——齐读,引导在读的时候入情入境。4、拓展延伸:小牧童捉到蝉了吗?怎么捉住的?

学生模拟表演,自己想办法捉住蝉。

5、出示课件,动画演示,体会古诗大意,吟诵全诗。

四、走进诗人,深化情感

通过课件,初步了解诗人,浅诵诗人的另一作品。

五、合作探究,拓展练习

想一想:牧童是怎样捉蝉的呢?他捉到了蝉吗?把这些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六、吟诗诵情,欣赏美文

1、学生齐背古诗。

2、送给爱诗的孩子几首古诗:《小儿垂钓》、《池上》、《四时田园杂兴》。

6.《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篇六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认“促、深、忆、萧、梧”五个生字,会写“促、深、忆”三个生字。

(2)朗读、背诵诗文。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诗文,体会诗中的感情,背诵诗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让我们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重难点、关键:

1.体会诗文的意境,体味诗人的感情。

2.朗读诗文做到“字字有情,句句含情”,在读中有所感悟。教具准备: 课文挂图。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美图导入,营造诗境

1.出示挂图,请学生说出挂图中的景物、人物,然后互相交流,根据自己的想像创编小故事。

2.“同学们的故事很精彩,老师真是佩服呢!这样美的画面写成诗也一定会很精彩!来,我们一起走进《夜书所见》!(从形象直观的图画入手,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通过图片营造诗文意境并在此基础上创编故事,一是为了训练口语表达的能力,二是为了有一个轻松的开始,创造自由的学习氛围。在老师的引导下提高同学们的阅读期待,预热课堂。)

二、初读诗文,感知诗情

1.理解“书”、“所见”的意思,近而解题。2.齐读题目。

3.根据拼音、注释同桌互读诗文,要求读通、读顺。4.老师正音、师生讨论生字的认法。

5.老师范读,划出朗读节奏,男女生分组读。

6.告诉老师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猜一猜诗人在想什么?(从整体入手,把握诗意,避免了机械的分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整体感悟文章内容,边读边想,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三、精读诗文,感悟诗意

1.诗的题目是《夜书所见》,那诗人在这样的月夜看到了哪些景物呢?默读诗文,在你认为的重点词语下面划线,说说感受。

2.在这样凄凉的秋夜,诗人的心里有什么感觉?他想到什么呢?(板书“动客情”。)

3.请同学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写景部分。(读中感悟,读中悟情,以读促思,尊重学生个性化朗读的感受,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4.图文结合,自由读文,联系上下文讨论“知”的意思。(品“挑”)(品词析句,积极思维,展开联想,凸显学生的个性化和自主性。)

5.在图中标出从诗文中摘到的词,给图画配上“注释”。(看图也是阅读的一种方式,鲜明的图画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图文结合是第二学段阅读的重要途径。)6.作者看到孩子们玩得那么投入,就会想到什么?(家乡、童年。)是的,这就是“江上秋风动客情”中的“动客情”,也就是—诗人思念自己的家乡和童年。

7.“动客情”就是全诗的中心句,文字中融进了诗人思乡之情,我们读的时候就要把“想家”、“乡愁”的味道读出来,读得浓浓的。你觉得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这种感觉?

(抓住文中的字词来理解诗文内容,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分析想像,使之感受更为深入,学生体悟了诗内涵,也学会了阅读。)

四、诵读诗文,品味诗蕴

1.指名读诗,师生评价,评出“朗读之星”。(多元化的评价、激励方式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及热情,避免出现“朗读疲劳”。)

2.齐背诗文。(注重合作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与人共处,同时进一步升华了诗歌的情感。)

3.说说自己的感受,你想对诗人说些什么?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与文中人物对话,学生在情境中将自己融入其中,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加深了对诗文的理解。)

4.回忆一下关于思乡的诗,如《静夜思》。(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回应本课情感体验。)

五、小小诗人,再现诗韵

把这篇古诗改写成一篇优美的现代诗。

(注重积累与表达的训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对文字的兴趣,很自然地完成读写结合。树立了“生活中学语文,生活中用语文”的大语文教学观,拓宽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空间。给学生留下自主空间,可做课堂小练笔,也可课下写成,下节交流。)

板书:

见:梧叶 挑促织 一灯明

夜书所见 听:寒声 秋风 思乡、孤独

7.所见所思 篇七

安藤忠雄认为旅行是一名好建筑师的必要修行,但他所指的旅行和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旅行并不是一回事,也与当下方兴未艾的建筑专题旅行不同。安藤所指的旅行应该是近似于17世纪中后期英国的“大旅行”观念。16~17世纪,英国流行派遣贵族青年前往欧陆游历数年,并到各文化、教育中心体验和学习,成为他们掌握近代语言和历史、学习体育技能、熟悉社交礼仪的重要方式,被看作是对上层青年不可或缺的教育。后来这种方式在欧洲其他国家也日益成为上流社会的一种时尚,旅行的目的地也逐渐扩展到欧洲之外的国家。但是对于这样的“大旅行”,现代人基本上很难有机会体验了。

一方面由于交通工具的改变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个人的活动范围得到了巨大的扩展,“大旅游”的游历过程被缩减到仅仅是关于目的地而已。在儒勒·加布里埃尔·凡尔纳(Jules Gabriel Verne)的小说中,环游地球需要80天,而今天一个人可以早晨出发晚上就到达地球的另一端,遑论更早期需要花费数日或数月才能到达另外一个地点的旅行。在某种程度上,速度的提升使今天的旅行与信息技术十分相似,成为了点对点的关系,旅行的过程被极大地压缩或者是省略。空间不再是连续的,而成为了分裂的和跳跃的斑块。从古人的旅行笔记中可以看出,从A点到达B点,其中用于移动的过程往往占据了旅行的大部分时间,其中所经历的一切,无论从哪一方面都不会比旅行目的地逊色。而这种逐渐接近目的地的过程,也为古人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无论A与B存在多么大的文化和社会差异,在行进的路程上都可以看到这些文化和现实之间不同的融合形式,换而言之,一切差异都是可以被理解的。这里并不是认为所有地区和文化之间都存在着一个交融过渡区域,在大多数情况下,地区和文化之间都没有这样的一个理想的过渡区域,而更多呈现出一种断层状态。即便如此,在旅行的过程中,地区之间的渗透还是会体现在社会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对于建筑旅行而言,即使存在着这样逐渐理解的旅行进程,由于自身所处的社会文化不同,也很难说可以对所见所经历的事情有充分的理解,更不用说在缺少对旅行目的地周边环境、历史、文化、风俗生活体验的情况下,会存在多少误解。

而另一方面,尽管人的身体移动可能性无限增大,但大多数旅行者的思维方式和看待事物的眼光却顽固地停留在个体的惯性思考中,在旅行中,要么以自身文化背景和观念评判本地的一切事物,要么断然地在自己和本地间划一道界限,抱着这些差异与我无关的过客心态看待一切。这种自由的身体与固化的思想之间的割裂,使得所有关于旅行的美好解释都只能成为一种美丽的谎言。游历在不同文化和社会之中,也许采用人类学的角度来思考所见和所经历更为合适,站在当地人和文化的角度去理解一切,而不是以自身文化和认识为坐标系,与当地的一切展开比较分出优劣,然后给出个不谨慎的结论。这样的思考方式并不仅仅属于一般游客,缺少了变化可能性的思想比缺少自由的身体更可怕。在旅行中的想法不可能是系统的和完善的,甚至是违反自己以前的认识,若想避免这些想法刚被大脑意识到时就被固化的标准彻底否定并删除,需要我们对自身处理信息的过程有所认识和改变。

就今天的旅行而言,尽管无法体验“大旅行”,但对于自由的身体移动和静止的思想之间的分裂,多多少少还是可以通过改变思维习惯来弥合的。后文会用旅行中的几件事情来解释,所见、所思,和所经历的当地日常生活之间是如何互相影响的,并延伸出去与自身先前的经验和知识发生关联,这些相关的或者不相关的东西联系在一起,会发生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的反应。

一、所见—所思

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当天阳光明媚,是五月的波兰难得的好天气。然而在温暖的阳光下,走过由当年集中营宿舍改建的展示建筑之间,依然感觉到森森的寒意,这种感觉在参观到焚尸炉时达到极点,似乎周围的空气都被抽离,大脑竟然极力回避进一步处理眼睛所看到的信息。

最初的想法是从生理上的“看”出发试图解释这一现象。“看”这个行为背后隐藏着超乎想象的复杂机制,这个过程可以被不那么准确地解释为:眼睛将外部视觉刺激转化为电流信号,传递给大脑细胞,并且与大脑细胞中所储存的记忆和经验进行链接和重组,转化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因此,看见事物仅仅是“看”的起点,原始的外界视觉信息只有与人原有的经验和记忆叠加后,才会产生新的意义。而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这个比较特殊的例子里,“看”作为一个行为是未完成的,想象力止步于此,因为对于任何正常人而言,这都是一种无法忍受的精神折磨。

在离开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车上,大家开始讨论到为什么希特勒如此痛恨犹太人。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经常听到的是一种简化的处理结论,从政治、经济或者宗教方面给予一个答案。但反犹主义并不是某一个人的主张,这种倾向时来已久,在欧洲上空已经飘荡了数个世纪。这里我想到了意大利著名的符号学家,哲学家和小说家安伯托·艾柯(Umberto Eco)的小说《布拉格墓园》。在这部小说里,艾柯为读者提供了一种“看”的选择:人们在阅读过程中很难判断作者的态度,以及小说中每个人物的善恶,甚至就这些历史上著名的反犹事件也很难获得清晰的因果辨析,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解读形成不同的看法。[1]也就是说,“看”的结果,取决于个体“看”的角度、以往的经验和想象力。

既然文学中的“看”如此,那么在绘画艺术中是否还有奇异之处?我自然而然地由艾柯联想到他的一位朋友,法国艺术史学家达尼埃尔·阿拉斯(Daniel Arasse),在其所著的《我们什么也没有看见:一部别样的绘画描述集》一书中讨论了如何欣赏绘画,他认为很多专业的艺术史研究者只关注于搜集考证,看似博闻强识,但却远离了作品本身而无法真正地“看”。[2]其原因在于过于依靠文字和图像志的分析,而忽略了画家所要呈现的内容。阿拉斯不仅研究观者如何欣赏绘画,也将“看”的研究延伸至画面本身,展开了绘画艺术中透视法的研究。在《绘画史事》一书中,他讨论了现在使用最多的“单焦再现系统”透视法的起源和历史,及其如何成为文艺复兴后几百年来的正统透视原则。[3]作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再现和模拟,“单焦再现系统”透视法除了具有绘画基本的象征和表达意义功能之外,还为观者提供一种“可公度的”的可能性。因此,阿拉斯认为世界从此对人而言是“可公度的”,因为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观点去构建一种真实的再现。透视法作为工具,将建筑师的设计从头脑中变成可见的图形,是联系建筑师的意象世界与人们眼中现实世界的桥梁。这一点也很好地说明了“看”与“做”的关系——如何“看”决定了怎么“做”。

这样从“看”的生理行为出发,延伸到文学、绘画和透视法,最终回到建筑问题本身,而建筑又和引起“看”这个问题的奥斯维辛集中营被一件历史上的事实联系在一起。在法国建筑史家及建筑家让·路易斯·科恩(Jean-Louis Cohen)所著的Architecture in Uniform:Designing and Building for the Second World War一书中,提及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主要设计者之一弗里茨·厄特尔是在包豪斯接受的训练,尽管希特勒本人厌恶非德国式的国际风格而排斥现代建筑,但在集中营,建筑师们还是极力保留了现代主义建筑的优点,并运用到了纳粹分子的杀人机器中。对此,科恩认为,“对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建筑师们而言,他们不可能不知道离他们的画桌几米之外所进行的一切,这里没有借口”。[4]

返回到我们的现实世界中,对于作为观者,也作为被“看”对象的生产者的中国建筑师而言,尽管真实的“看”和选择“看”的视角是如此之难,但在现实生活里,也不存在任何借口去宣称没有“看”到我们所从事的工作对周边一切的影响,因为大多时候不是我们看不到,而是我们选择了中止“看”的进程。

二、所思—所见

在东欧之行的维也纳一站中,特地前往参观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为其姐姐设计的住宅,因为参观需要提前预约,我们最终只是围着它转了一圈。这栋住宅,在很多的建筑理论文献中被作为哲学与建筑关系的讨论案例。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退役的维特根斯坦开始了一段自我流放的乡村教师生活,1926年他回到维也纳,为姐姐格蕾特设计和建造了库德曼街的住宅。在这个设计中,维特根斯坦的主要职责是设计窗户、门、窗栓和暖气装置,而此过程中,有关他对于细节过于苛求的故事被不无夸大的传播,甚至成为建筑理论和批评家来强调细节重要性的例证之一。建成9年后,由于维氏家族逃避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犹太人的迫害,这所住宅被空置;1945年苏联人占领维也纳后,这里被作为兵营和马厩;1947年格蕾特搬回居住;1971年,其子将这栋住宅卖给了一个准备拆除这里的开发商,幸亏维也纳地标委员会发起的保护运动,住宅得以保留和修复,后曾被保加利亚驻维也纳大使馆文化部使用。[5]

因为维特根斯坦在哲学方面的名望,这座由他亲自设计的自宅激发了建筑界的极大兴趣,尤其是建筑理论研究者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受到什么风格影响、和哪些著名建筑师有关、从建筑外表体量到室内门窗的比例等,都成为了研究对象,似乎这里隐藏着一位哲学家对于建筑学秘而不宣的东西。因为,这个住宅直接使建筑和哲学——严格地说是哲学家本人,但没有多少人关心这样一个概念的错位——发生了联系,这一点就足以使建筑研究者感到兴奋,他们希冀能够从中挖掘出建筑这门学科本身一直缺少的某种形而上的支撑点。

然而确切地讲,这次参观的强烈欲望是由一本书勾起。在这次旅行中,大量时间是在车上度过的,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机会去读完一部600多页的大部头——瑞·蒙克(Ray Monk)的《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一书。倘若在平时,仅仅这本书的厚度就令我望而生畏了。处于这个状态下,特意来看一眼这个住宅的事情也就顺其自然地发生了。

事实上,在参观这栋建筑之前,就在书中了解到维特根斯坦在那个时期的思想转变,理解他参与这座住宅建造的真实目的恰恰是建筑研究者所追寻的对立面。这座建筑所展现出来的严谨性与精确性,只不过是他个人一贯的工作风格。这个小屋是维特根斯坦这一时期的一个生活实践对象,为的是投入一种真实生活以代替思考,并不是要在一般性、抽象性的意义上给予所有问题一个理论化的解释。或许应该说,这不是一个充满理论隐喻和逻辑体系的小屋,而是一个关于生活实践和体验的物证。1930年,受到歌德所提出的形态学研究的启发,重回剑桥后的维特根斯坦提出用“对平凡事物的概观”取代理论的哲学研究方法。在城市和建筑方面,受到歌德形态学传统启发而发展出来的思想和理论也为数众多,例如格式塔理论、城市形态学研究、类型学等。出于对牛顿科学机械主义的厌恶,这一传统希望寻求的是“照其本身认出活的形式,在背景中看出它们的可见和可缺的部分,把它们能感知为某种内部的东西的显现”。这时的维特根斯坦抛弃了他早年在罗素指导下完成的数学逻辑哲学的很多观点。建立在逻辑基础之上的理论体系对于某些学科是必要的,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学科都需要如此。对于大部分学科而言,如果抛开事物本身,企图通过语言上的逻辑统一去追求一种普遍性、一般性和统一性的理论体系,并借由这种理论体系反向认识和定义事物,这显然是荒谬的。然而一个抽象和统一的理论体系所具有的诱惑力是巨大的。

想到在当下中国的建筑界,处处都可以看到这样一种遏制不住的建立各类体系的欲望。从院士权威到学术大腕,乃至江湖菜鸟,无不使出浑身解数,希望打造一套中国建筑理论体系。所有这些纷杂的体系欲望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建立在一个因果关系的幻象之上,即建筑需要某种抽象和一般性的支撑体系。对于这些幻象,晚年的维特根斯坦给出的破解方法是抛弃因果关系,从歌德形态学出发,使用类比的方法,观察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就是他所说的“端赖于看出联系的理解”。他告诉弟子,“首先,谨记事物是它们之所是;其次,寻找启发性的对比,从而理解它们如何是其所是”。或许可以更简单一些,直接套用一句维特根斯坦谈论艺术和宗教的话来评价:好的文化和艺术只关乎真诚的生活,不需要体系和说教。

结语

上面的文字,记录的都是旅行生活中由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引发的连锁反应,没有任何宏大的想法,也没有任何完整的体系,但我仍然认为这些东西是重要的。不借助现有的任何框架和方法来削足适履,而是依靠注意和观察事物之间的联系,并将有联系的事物并置在一起思考。虽然无法完成像样的研究论文,也不会有什么符合学术规范的成果产生,但这样也许会更接近对建筑设计和生活本身的思考。(以上部分内容在《建筑与文化》中有分篇讨论[6,7])

参考文献

[1]艾可.布拉格墓园[M].蔡孟贞,译.台北:台湾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13.

[2]阿拉斯.我们什么也没看见:一部别样的绘画描述集[M].何蒨,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阿拉斯.绘画史事[M].孙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COHEN JL.Architecture in Uniform:Designing and Building for the Second World War[M].Paris:Editions Hazan,2011.

[5]蒙克.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M].王宇光,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6]裴钊.维特根斯坦的小屋[J].建筑与文化,2014(7):30-31.

8.小学数学教学之我所见 篇八

[关键词]学习兴趣;自主探究;情境教学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数学。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了实际。"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创设教学情境,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教学《分类》时,我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已准备的自己最喜爱的东西[玩具(汽车、火车、坦克、手枪……),图片(奥特曼、机器人、孙悟空、哪吒……),水果(苹果、梨子、香蕉、桔子……)],提问:"同学们都带来了这么多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应该怎样分类摆放呢?"学生兴趣盎然,各抒己见。生1:把这些东西都放在一起。生2:摆整齐。生3:把好玩的放在一起,好看的放在一起,好吃的放在一起。生4:把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教师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导入课题,探求新知。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把学生带来的东西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理由,总结分类的方法。各小组操作完后,小组代表汇报结果,生1:我们组整理玩具有:汽车、火车、手枪……生2:我们组整理图片有:奥特曼、机器人、哪吒……生3:我们组整理水果有:苹果、梨子、香蕉……(学生回答分类理由和方法时,教师适时引导,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评价。) 师:各小组再按不同标准把东西分类细化。各小组操作完后,小组代表汇报结果,生1:我们把汽车放一起,把火车放一起……生2:我们把奥特曼放一起,把机器人放一起……生3:我们把梨子放一起,把苹果放一起……

这样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把自己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理解掌握了分类的思想方法,获取了学习数学的经验,成为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创设质疑情境

创设质疑情境,就是在教师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思维的动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在上课时,对老师提出的质疑情境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根据这一特点,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启发学生创新思维,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十几减8》时,我一开始就给学生制造一个悬念:"老师昨晚做了一个梦,你们想知道老师做的是什么梦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想!"这样通过激趣诱思,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紧接着就讲述我的梦,"老师梦见齐天大圣孙悟空对我说,他在蟠桃树上摘了8个仙桃,树上还剩几个仙桃呢?梦里的问题老师怎么也解决不了,你们谁能帮一帮老师?"低年级孩子乐于帮助他人,乐于尝试解决困难,乐于展示自己的才能,一下子全都有了解决问题的欲望,全都想帮帮老师。于是,有的学生提出:如果树上原来有11个仙桃,那么还剩下3个仙桃,算式是11-8=3(个);有的学生提出:如果树上原来有12个仙桃,那么还剩下4个仙桃,算式是12-8=4(个)……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这些内容应该有利于学生主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知识只有经过学生自主探究、验证、总结,才能深刻理解,牢固掌握;才能灵活地、创造性运用于实际,体现数学的价值。从表面上看,这个质疑情境是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实际上是由学生提出问题并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样创设更好地调动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三、创设游戏情境

"玩"是孩子的天性。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创设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策略去体验和理解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探索,使学习活动生动有效、事半功倍。

四、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数与形是数学教学研究对象的两个侧面,把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结合起来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可以借助简单的图形、符号和文字所作的示意图,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复杂的数量关系中凸显最本质的特征。它是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重要原则,也是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更是解决问题时常用的方法。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课本只提供了三幅例图:天安门、奖杯和飞机。如果只依靠课本,感性材料的数量是绝对不够的,容易引起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片面理解。且课本中的图片并不是学生生活中经常能目睹的,难以与学生已有经验产生联系。而运用现代现代信息技术,从网上寻找资料,则轻而易举地解决了上述问题。我在互联网上下载了许多张图片,图片范围有窗花、植物、人体、动物、建筑物等等,都是学生日常生活或电视节目中常见的。学生可自由浏览、搜索、比较、分析。他们根据学习目标先观察杂乱无章的图片,再观察电脑从诸多图形中搜索出来的轴对称图形。这样,通过对大量轴对称图形的观察和分析,学生深刻地认识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从而准确地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五、培养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所有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造,掌握一套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在任何时候学习任何一种知识时都能“处处无师胜有师”。为此,教师有必要更新观念,研究数学的智慧,分析数学的方法,努力使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去学习、去思考、去发现、去应用、去创造数学知识。

实践证明,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情景教学的整合,是教育领域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它能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它能让数学课堂“活”起来,把数学知识“用”起来,让学生的脑子“动”起来,让我们的课堂“精彩”起来。

9.古诗《所见》教学实录 篇九

杨林桥镇中心小学

张老师

今天,我将教学清代诗人袁枚写的古诗《所见》,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

1、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最终达到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诗句意思。

3、想象诗歌描绘的生动景象,体会牧童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为了迎接孩子们的种种突发奇想,我提前认真备课,书上是“满天星”。

打上课铃前,我兴致勃勃的来到教室门前“候课”,孩子们很懂事,稚嫩的童声唱着“课前一支歌”,让我也禁不住唱了起来,师生互问好之后,我们很快进入了状态……

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古诗两首》的第一首《所见》。

学生跟着我一起书空:所见——袁枚(板书)

二、初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所见》,同位互相解决生字问题。

2、老师检查生字自学情况:指名拼读;领读,带词读。

3、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

三、品读古诗:

1、想象每一句诗所描绘的情景。

师:我带着大家读一读,请大家边读边想象,你能想象出哪些画面呢?

师生共同读诗歌。

师:多读几遍吧,这样你会想到更多的画面。学生又读几遍才停下来。

师:谁来告诉大家:是谁骑黄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是牧童。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光着脚丫,穿着马褂、戴着斗笠的小男孩骑在牛背上。

师:很好!谁能说说这头牛长得怎么样?

生:这是一头很肥的黄牛,肚子吃得鼓鼓的,走起路来尾巴左摇右摆。

师:真棒,你们很会想象!小男孩坐在结实的牛背上开心吗?你从哪句诗歌看出来的?

生:从“歌声振林樾”可以看出来。师:你怎么理解这句诗的意思?

生:牧童很高兴,唱起歌儿,歌声传遍了整个树林。生:他的嗓子很好听,又响亮,树上的蝉也跟着唱起来了。

师:你说的真好!这蝉真可爱!小男孩喜欢它吗?你从哪句看出来的? 生:我从“意欲捕鸣蝉”这句看出来的。

师:你真会读书!那“忽然闭口立”又是啥意思呢? 生:小男孩立刻闭嘴不唱了,悄悄的站到树下望着上的蝉。

师:说的真好!这个孩子给了你什么印象? 生1:可爱。生2:机灵。生3:活泼。

四:拓展:师:大家说的真不错,请讨论一下:接下来,小男孩会怎样做?

生1:我认为他没爬上树,因为这样摇动树枝后,蝉就会害怕,然后飞走了。

生2:是的,这样就不能听到蝉唱歌了。

生3:我认为作者袁枚应该跟小男孩帮忙,回去拿网子来网它就行了啊!

生4:不行,老师讲了:我们要爱护小动物,它是有生命的,它的家在树上,我们带回家它会死去的,它是属于大自然的。

生5:我认为他是个小科学家,他要仔细观察蝉的样子生6:黄牛得安静才行,如果黄牛在树下叫,一定会吓走蝉的。

师:你们知道的真多,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诗人袁枚看到这幅捕蝉的画面就写下了《所见》这首诗。假如你见到这情景会怎么样做?

生:诗人那时候没我们现在条件好,如果是我,我会用妈妈的手机拍照,然后放在网上,让大家看的。

生:我爷爷在家耕田了,我家的牛也很温顺的,我也要骑在牛背上玩。

师:你太可爱了,有机会老师帮你拍照,好吗?

五、作业:

上一篇:发票专用章尺寸规定下一篇:《做清廉教师》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