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新闻史名词解释(共6篇)
1.外国新闻史名词解释 篇一
外国新闻事业史 1
皇家特许制度:是英国封建统治者控制印刷出版的措施。1528年,英王亨利八世下令限制印刷业的发展,1538年正式建立皇家特许制度,规定所有出版物均需经过特许,否则禁止出版。1557年,玛丽女王下令成立皇家特许出版公司,规定只有经过女王特许的出版商才能成为公司的会员,只有公司会员和其他特许者才能从事印刷出版。
星法院:1570年伊丽莎白女王将参议院司法委员会独立为“星法院”,以加强封建统治。1586年星法院颁布特别法令,严厉管制出版活动,如一切印刷品均需送皇家出版公司登记;皇家特许出版公司有搜查、扣押、没收非法出版物和逮捕嫌疑犯的权利等。星法院的这项法令是封建王朝限制出版自由的最完整的体现,对英国出版的影响长达百年之久。1641年被取消。
知识税:1712年5月英国国会通过法案,规定所有报刊一律征收印花税,同事对报刊使用的纸张征收纸张税,刊登的广告征收广告税,三者合称“知识税”。这是大资产阶级政权控制新闻传播的一种手段,严重阻碍了英国报业的发展。1851年取消广告税,1855年取消印花税,1861年取消纸张税。
上层报纸:工业革命过程中出现较早的商业报刊。它们代表资产阶级利益,政治经济上独立;业务上提倡客观报道,提供硬新闻;读者对象主要政界、工商界或知识界人士。
廉价报纸:工业革命后期,在欧美各国先后出现了面向社会中下层的通俗报纸。因售价较低,通常称为廉价报纸,又因读者均为平民大众,也称为“大众化报纸”。这种新兴的资产阶级商业报纸内容上注重地方新闻、社会新闻以及软新闻;形式上文字通俗,版面活泼,可读性强;经营上完全商业化,大量刊登广告,以此来降低售价,扩大发行。廉价报纸的出现使商业报纸更加兴盛,逐步成为资产阶级报业的主体,并为其向现代报业演变奠定了基础。
《每日电讯报》:英国取消知识税后,廉价报纸兴起。该报是其中最为成功最有影响的。《每日电讯报》创办于1855年6月29日,在劳森经营时期得到真正发展,他果断进行了革新。首先,扩大新闻报道面,重视报纸的趣味性,注意社会新闻并努力采写独家新闻。其次,改革版面编排,对重大消息采用大字多行标题,使之鲜明醒目。再次,劳森十分重视延揽人才。直至19世纪末,该报一直是英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劳森被尊为“英国报业之父”,以后变为上层报纸,面向中产阶级。
部分名词解释归纳
《泰晤士报》:是英国全国性日报中较严肃的高级报纸,在报业独立化的趋势下创办。发刊于1785年元旦,创办人为约翰·沃尔特,三年后正式定名。19世纪前期和中期是该报的黄金时代。自创办以来一直标榜独立,实际上与政府联系相当紧密,该报消息灵通,报道严肃,内容详尽,大量刊登国内外要闻,对重要文件刊登详尽,也重视言论。读者对象是政界、工商金融界和知识界人士。《北极星报》:在英国宪章运动中诞生。1837年宪章左翼力量创办。在利兹出版,后迁往伦敦。1852年停刊,出版15年。《北》高举“人民宪章”的旗帜,宣传宪章派左翼主张,报道他们的活动,有力地指导英国工人阶级的斗争。主张一切国家的工人阶级联合起来。《北》注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旗帜鲜明,文字通俗,从而赢得大量读者。它是英国近代无产阶级政治报纸的卓越代表。曾格案件:曾格是纽约市的印刷商,创办了《纽约周报》,发表了一系列批评总督的文章而被捕。安德鲁·汉密尔顿为其辩护。汉密尔顿指出:只有谎言才构成诽谤,每个公民都有“陈述无可非议的事实真相的自由”。最后陪审团不顾法官的阻挠,裁定曾格无罪。这一案件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北美人民争取新闻出版自由的斗争。
《人民之友报》:该报是由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的主要领导人之一马拉1789年创办的。该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主要喉舌,法国大革命中最有影响的报纸。该报善于结合革命进程来抨击封建势力,坚定地主张依靠人民,实行革命的专政,及时反映人民的呼声和要求。马拉一直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办报,最终被吉伦特派分子暗杀。恩格斯曾高度评价马拉和《人民之友报》。华盛顿邮报:美国首都第一大日报,也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创办于1877年,以政府报道见长,它消息灵通、材料可靠、文笔犀利。它是高级报纸,也是通俗性报纸。《华盛顿邮报》所刊载的漫画比美国其他报纸都多。它在华盛顿的高级饭店和贫民窟同样十分流行。《华盛顿邮报》是地方性报纸,主要在华盛顿发行。读者对象主要是政界、企业界和知识界。
读者文摘:它是一本大众化的杂志,1922年德威特。华莱仕夫妇以600美元起家创办的一份32开本书本式月刊,由设在纽约州的读者文摘杂志社出版,它上面的文章题材广泛,除摘登当时政治、经济、小说、心理、医药等方面的文章外,还刊登所谓具有“永久性趣味”的小说,故事、散文、游记、幽默等稿件。每期约200至300页,刊发稿件30篇,此外,每期还有一篇书摘,篇幅较长。部分名词解释归纳
威尼斯小报:流行于公元16世纪的威尼斯及地中海沿岸的相关地方,主要内容是反映商品行情,船期和交通信息,间或也报道政府的变化,战争和灾祸等相关信息,形式为不定期发行,每一分一个铜板,后流传到欧洲大陆各国,被称为威尼斯公报,也是欧洲 早期报纸的代名词。
(日本)瓦版:大约在17世纪,在江户街头出现类似报纸的出版物,这种单面新闻印刷品用粘土做成瓦坯,在上面雕以文图,经烧制成型后,印在纸上而成,故被称为“瓦版”,其内容多为灾害、战争、怪异之事,而且存在时间较长,所以被认为是日本报纸的雏形或萌芽状态。
北岩爵士:(1865—1922)原名艾尔费雷德。查理仕。威廉,哈姆斯沃斯,是英国现代新闻事业的创始人,出生于爱尔兰一个穷困律师之家,幼年随父母移居伦敦,1905年受封为勋爵,有“舰队街拿破仑”之称,他主张新闻写作要简练易懂,并应用地图、照片注解报道新闻。并成立了英国最早的报团北岩报团。白虹贯日事件: 1918年8月25日,全国84家报纸的新闻记者代表在大阪召开了“关西记者会”,会议形成决议:要求寺内正毅内阁立即辞职;要求言论自由;拥护确立宪政等,报道这次记者大会情况的《大阪朝日新闻》在提及此事时,使用了“白虹贯日”一语,政府当局以“这一消息是暗示革命”为理由起诉该报,结果,登载这一消息的当天报纸被禁止发售;发行人兼编辑山口信雄和撰写这条新闻的记者大西利夫被判刑两个月;社长村山龙平被迫辞职;包括总编辑在内的许多编辑人员被迫退出报社,这个事件就叫做白虹贯日事件。
默多克:1931年,出生于澳大利亚,全名基恩。鲁伯特。默多克,后到牛津大学求学,毕业后,回家继承父业,1969年,早英国买下《世界新闻》后又买下《太阳报》。1981年,以高价买下汤姆森报团的《泰晤士报》,一跃成为英国最大的报团。如今他在英国拥有三十余家报纸,占英国全国报纸总发行量的三分之一。此外,还用用英国天空广播公司40%的股份和路透社的股份。默多克的新闻国际公司是一家跨国集团
新闻周刊:1933年创刊于纽约,原属于麦克劳——希尔公司,1961年售给“华盛顿邮报公司”,该刊的立场与《华盛顿邮报》相同编排和栏目略同于《时代》周刊,此外还经常刊登图片,图表,专栏作家文章以及各国政治、外交任务的访问记等。
法新社:全称法国新闻社,总部在巴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政府将战争期间4家反法西斯通讯机构合并,于1944年9月组成法国新闻社(法新社),部分名词解释归纳
作为官方通讯社,经费由政府拨给,社长由政府任命,成为法国的官方通讯社。以后在1957年1月,法国议会通过法案,重新确定了法新社的法律地位,规定其为独立的公共企业。这使得法新社摆脱了官方机构的形象。目前全社有职工近三千人,另外在世界各国雇用大量兼职人员。订户一万二干五百多家,遍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法新社的资金来源有三个方面:政府机构订费、报刊用户、企业用户。法新社的财政情况长期不佳,所以政府机构订费实际上是政府的变相津贴。但是该社一直在努力扬长避短,与美联、路透等社积极竞争。在战略上重视亚、非、拉美地区,在技术上从70年代起就大力更新设备,在业务上注意提高稿件质量,力求准确迅速,重视采制独家新闻,注意运用系列报道。这些年又积极拓展服务领域,设立视听部,加强图片新闻供应,创建信息库,向用户提供电视节目。总的看来,进人90年代后处境有明显改善,现已扭亏为盈。
纽约时报:创办于1851年,1896年奥克斯接办。新闻全面,内容详尽。对国际国内重要新闻都有充分报道,历史上独家刊登的重要文件甚多。该报篇幅浩大,版面严整,外观清秀。读者对象主要是政界、企业界和知识界。
金字塔报:是非洲第一大报,1875年黎巴嫩人塔克拉兄弟创办于开罗,最初是周报,标榜的宗旨是:“积极发表意见,及时报道商情,摆脱宗教束缚,传播现代科学文化。”,采用商业化经营方式,模仿英美大报办报方式,现在用阿拉伯文早、中、晚三次印刷出版,一般为对开14至20版,另有周末报,90年代初每天发行30到50万份,在伦敦出英文国际版,在纽约同时印刷,是一份国际性的阿拉伯文日报。
赫斯特:全名为威廉。伦道夫。赫斯特,出生于旧金山一个矿业主家庭,19岁进入哈佛大学担任过学会定期刊物《讽刺文摘》的事务经理,后因违反校纪被开除学籍,1887年他主持其父的《旧金山考察者报》,1895年他来到纽约,购得一份陷入困境的报纸,更名为《纽约新闻报》,开始同普利策的《世界报》展开激烈竞争。
路透社:1851年由保罗。路透创办于伦敦,初期业务主要是欧洲的大陆的金融信息,后来增加了军事、政治、外交消息报道,70年代后将业务扩展到远东,成为世界著名通讯社,目前在全球广有影响。
黄色新闻:19 世纪末期,美国《世界报》和《纽约新闻报》竞相采用煽情主义手法吸引读者。由于这两家报纸都有以“ 黄孩子” 为主人公的连环画,因此,人们把它们称为黄色报纸,把它们惯用的煽情主义手法称为黄色新闻。部分名词解释归纳
每日新闻:1702年马利特在伦敦创办,是英国第一家日报。初创办时只有半张,单面印刷,新闻无标题。内容以翻译荷文、法文消息为主。马利特还是英国报人中第一个提出客观报道的人。停刊一段时间后,由巴克利复刊。他继承报道事实、不加评论的传统,由对版面内容作了重大改进。由单面印刷改为双面,用半页登分类广告和车船消息。后扩版。1735年,同《自由英国人》、《伦敦新闻》合并,易名《每日公报》,成为保守党的报纸,所以又是世界上第一家政党日报。
新莱茵报:世界上第一份马克思主义的日报,马克思、恩格斯1 848 年6 月在德国科伦创办。报纸积极宣传“ 共产主义者同盟” 的纲领,团结人民,指导运动,对当时德国和欧洲的革命斗争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849 年5 月在普鲁士政府迫害下停刊。
读者文摘:它是一本大众化的杂志,1922年德威特。华莱仕夫妇以600美元起家创办的一份32开本书本式月刊,由设在纽约州的读者文摘杂志社出版,它上面的文章题材广泛,除摘登当时政治、经济、小说、心理、医药等方面的文章外,还刊登所谓具有“永久性趣味”的小说,故事、散文、游记、幽默等稿件。每期约200至300页,刊发稿件30篇,此外,每期还有一篇书摘,篇幅较长。
部分名词解释归纳
2.外国新闻史名词解释 篇二
对于外新史的研究自然不能局限于旁观者的描述, 但是如何将此项研究引入本土化倾向的路径, 是值得深入探索的课题。本文将就外新史研究本土化路径确立的价值及其困境作简明论述, 阐述本土化路径行之有效的基本思路。
一、外新史研究中本土化倾向的价值
外新史研究的本土化指的是通过研究与分析国外传媒的发展历程, 深化理解我国传媒发展的过去、现状及其将来趋势。只有将外新史研究与国内新闻传播研究相结合, 才能更好地融入并推动新闻史及新闻理论研究的进展。外新史研究本土化倾向具有以下价值:
(一) 克服外新史研究与现实脱节的困境
较之于中新史研究的成熟有序, 外新史研究尚处于比较起步的阶段。即便很多学者已经有了大量涉及外国记者与外国媒体的研究成果, 大多数也都局限于“在华”。所以即便外新史与中新史的研究明确分野, 但目前“涉外”的新闻史研究完全可以称为中新史的研究, 探究的往往都是中国传媒发展某些特定阶段的历史。
而由国外传媒历史研究引申至国内的“本土化”研究则少之又少, 导致外新史课程设置、学科领域的划分, 都显得与现实脱节而格格不入。实际上, 各个国家的媒介发展史虽有个性化的特点, 但是在世界范围内又有某种共性, 总体上来说, 全世界传媒发展规律都是一致的。针对外新史本土化倾向的可行的研究路径之下, 可以很好地克服既有的研究困境, 开拓研究的视野, 对传播实务史、理论史及思想史的发展具有极大意义。
(二) 为急剧变化的媒介实务现状寻依据
最近几年国内传媒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变革发展期, 对国内传媒而言, 每一天要走的道路都与过去极为不同, 因此急切地想要寻找自身发展的规律。在外新史研究转向本土化之后, 可以发现如今的国内传媒正在走的道路、正在进行的革新, 在传媒高度发达的西方都曾经历过。虽然强度、形式以及发生的时代背景不同, 但是参考意义却不容忽视。
无论是涉及传媒集团建设的商业化历程, 还是涉及“新闻专业主义”的业界实务探索, 西方都远远走在我们前面。有些我们还在坚持的东西, 甚至已经为他们抛弃。通过了解既有的成功和失败, 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国内传媒发展现状, 并为其提供有价值的思路。
(三) 为新媒体的创新发展确立历史逻辑
与西方社会相比, 我国的传统媒体尚未发展到顶峰, 还有很多成长空间。但与此同时, 我们也开始遭遇与西方传媒几乎同时的新媒体的冲击。由于西方经历了相对比较完整和自由发展的媒介化社会过程, 因此其新媒体发展趋势具有更强的历史逻辑。
在国内新媒体发展相对比较杂乱, 处在传统媒体应对新媒体慌乱无措的阶段, 细细分析西方传媒发展历史, 必将有助于我们厘清新媒体创新发展的历史逻辑。而正是由于国内相关理论与实践的不完善, 也能刺激更为丰富多样的理论视野和研究视角, 或许能为同样饱受冲击的西方传媒带来一线思路, 或许可以成为一线光明。
鉴于理解和认识新媒体的需求, 可以说外新史研究的本土化倾向不但是我国传媒业界与学界的共同要求, 也是全世界应对新媒体全球化冲击的必要渠道, 意义之深远无须讳言。
二、外新史研究本土化的现状及其困境
尽管外新史研究的本土化路径下, 可以极大提升新闻史学研究的现实价值, 且不少学者已经介入到外新史研究领域。但是从总体上来说, 较之于中新史研究的丰硕成果, 外新史研究的本土化尝试参与者还比较少, 主要呈现出以下几种特点:
(一) 集中于对个别在华记者和媒体的研究
在尝试建立中外传媒历史关联的研究文章中, 数量最多的是对洋人在华办报、外媒驻中国记者的史料分析, 比如对端纳[1]、白修德[2]、贝特兰、海伦·斯诺以及史沫特莱[3]等外国记者的专门论述文章。
有一些专著也涉及到了相关的内容, 如张功臣先生以博士答辩论文修订而成的《外国记者与近代中国 (1840-1949) 》, 其中不但详述了几乎所有对中国近现代历史有所影响的办报洋人和外国记者, 还分别对各位外国记者思想上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探讨, 不可谓不深入。李辉先生的《封面中国:美国《时代》周刊讲述的中国故事 (1923-1946) 》倒是独辟蹊径研究起海外媒体与中国近现代史之间的关联, 可是究其具体内容, 仍是对发生在中国重大事件的史料背景作述评。
总体而言, 此类研究只能划归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而非新闻史研究之路径, 更别提与外新史之间的关系了。
(二) 偏重故事化描述, 缺系统的理论分析
在大量的史料分析文章中, 无论是历史学者的研究, 还是新闻学者的研究, 大多仍以呈现历史面貌作为研究结论。有些研究仅仅是将不同著作或论文中相关史实加以整合, 以凑出一个更完整的外国记者形象作为惟一的研究任务, 缺乏必要的理论分析。
譬如《原来还有另一个中国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外国记者在陕活动及其影响》[4]一文中列举大量来华记者名录, 及外国记者们与毛泽东等根据地领袖的绘声绘色对谈内容。偏重于故事性的文章写作显得很活泼, 却对推进研究成果没有太大的帮助, 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对于新闻史研究者而言, 研究任务应当与社会史研究者有所差别, 除了考据之外, 必须要使研究有益于对当下媒介的认识。
(三) 缺少对现实媒介发展实务的影响研究
正如前文所说的, 无论是媒介技术还是媒介实务都遵循一定的历史发展逻辑。现时的媒体现状一定有其根源, 而将来的发展趋势也一定能从现在及过去的媒介形态发展过程中得知一二。
从现有论著来看, 外新史本土化研究对于我国媒介发展实务的影响还很薄弱。但是已经有少量文章涉及了中国传媒发展的现状, 在21世纪初的都市报发展起步阶段, 如刘学峰[5]和邓涛[6]关于我国都市报发展的论文, 结合了西方商业化报刊的发展历史, 提出了一系列发展建议。而张昆教授于2000年就提出了要从世界新闻媒介产业化集团化的历史背景来看国内报业媒介化的进程及其需要解决的问题[7]。
为数不多的几篇真正做到外新史本土化的文章, 为我们如何研究外新史, 以及如何研究探索目前的国内媒体发展实务提供了最好的案例。随着最近几年新媒体发展越来越快, 成为学术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而对此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相对同步, 因此我们也逐渐忽略了外新史本土化的更多尝试。
目前的外新史研究主要还是挖掘史料, 而在其本土化研究路径形成过程中, 国内研究者获得第一手资料的难度不小。在历史资料已经相对完善的基础上, 完全可以试着抛弃固有的历史研究依靠考据的思路, 将外新史研究推向本土化探究的思考层面。
三、外新史研究的本土化路径的基本思路
我们发现, 现在的外新史甚至是中新史的研究都难免要陷入到了一种“鸡零狗碎”之中。特别是当部分学者试图建立起西方传媒与中国之关联的时候, 发现目前的现状即是尚未找到出路的困境。要走出这困境, 可以尝试以下三种思路。
(一) 树立从世界看中国的思路
陈力丹老师曾指出:“我们至少需要从两个角度考察新闻传播的历史, 一是从传播技术发展 (媒介形态) 的角度, 一是从新闻传播体制变化发展的角度。”[8]而这两者的起源与发展都最先发生在欧美发达国家, 中国现代新闻传媒业是西方直至经济体制向全球蔓延的结果, 因此在现代传媒领域我们不但要延续“开眼看世界”的开放政策, 同时也要转变思想, 由“从中国看世界”转向“从世界看中国”的思路。
“从世界看中国”的研究思路, 并不仅仅是考察西方媒体如何报道中国, 以及比较中西方媒体报道相关事件的异同点, 更应该是从西方媒介发展史的历史逻辑中发掘值得中国借鉴的思路, 如媒介形态发展的历史变迁、新闻自由理念的形成与维持、传媒业的商业化逻辑以及新闻职业伦理的确立与发展等。
(二) 坚持理论为主的研究思路
在总结外国记者与近现代中国关系时, 新闻史研究者总是将更多的精力投注于历史事实的描述。但是历史事实的细节本身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只有放在一个理论背景之下, 相应的历史事实其必然价值才会呈现出来。因此, 在搜集必要史料的研究考据基础上, 外新史的本土化研究必须坚持理论为主的研究思路。
所谓的理论为主的外新史本土化倾向研究, 就是要确立一个在新闻学研究的史学研究支流, 要有相对独立的研究范畴。外新史的本土化研究不能成为中新史研究的支流, 更不能成为仅仅局限于石料堆积的层面, 应当找到适合的研究路径, 目前而言最行之有效的应当是探索传统媒体的发展趋势, 探索新媒体的发展趋向, 以及探索新闻记者职业伦理的发展趋势。
(三) 厘清媒介形态发展的思路
现今的传媒界, 最大的话题都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新的媒介形式会不会取缔原有的媒介, 新的媒介生态会不会取代原有的媒介生态, 旧媒体会不会灭亡, 新旧媒体能否共生共存不断融合, 这些问题现在都没有答案。但是答案就在技术发展历程的逻辑中, 我们发现新媒体是传统媒介融合之后的新媒体, 而媒介形态的不断升级都是以后者对前者的功能提升来获得的。因此, 理清媒介形态发展的原理对新媒体背景下的各种媒体发展都有意义。
虽然中国现代传媒行业起步相对较晚, 各类传统媒体一直到今天也没有发展到西方国家一样的高度, 但是新媒体时代在中国出现的时间却几乎同时而没有推迟, 因此我们必须加紧分析西方发达国家的媒介发展经验, 以外新史研究的本土化改造来刺激国内的新媒体研究。新媒体的研究不能局限在现状研究, 因为其突飞猛进的状态是日新月异的, 我们必须了解其发展的规律, 才能真正把握其发展的趋势, 才能更深刻地领会媒介形态发展规律, 也只有这样子才能让国内的新媒体研究及新闻史研究具有全球范围内的学术影响力。
摘要:新媒体的不断发展, 日益冲击我们原有的新闻史研究格局。由于中国传媒行业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 因此外新史研究中也必须作本土化倾向转变, 必须在世界新闻传播史的视野下, 寻求我国传媒行业发展的前景;同时也必须深刻理解新媒体媒介形态发展变迁的历史逻辑, 以使我国传媒行业在全球化了的新媒体环境下更好地适应。目前的外新史研究本土化过程中遭遇了不少困难, 本文试图提出外新史研究的本土化路径的基本思路, 即必须拥有世界眼光, 必须坚持理论为主的研究方法, 研究重点将是媒介形态的变迁。
关键词:外新史,本土化,新媒体,媒介形态
参考文献
[1]曹俊.外国记者端纳与“二十一条”[J].现代企业教育, 2007 (5) :188—189.
[2]孙振军.白修德:一个不该忘记的外国记者[J].采写编, 2006 (1) :62—63.
[3]袁武振.外国新闻记者对西安事变真相的宣传报道[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6) :65—68.
[4]樊继福, 袁武振.原来还有另一个中国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外国记者在陕活动及其影响[J].新闻知识, 2005 (4) :49—51.
[5]刘学峰.从世界新闻史的角度看中国目前的都市报[J].新闻爱好者, 2001 (8) :17.
[6]邓涛.从世界新闻史的视野看中国都市报的崛起[J].记者摇篮, 2002 (1) :50.
[7]张昆.从世界新闻史的视野看中国报业的集团化[J].新闻记者, 2000 (7) :54—55.
3.解释学与新闻传播的关系探讨 篇三
【关键词】解释学 新闻文本 解释性报道
从广义上说,新闻和哲学,都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现如今,解释学的思想已经广泛地渗透到社会各个学科和各个领域,研究新闻学与解释学的关系,能帮助我们从解释学思想中汲取资源,使新闻传播学更加茁壮的成长。
一、解释学概述
解释学广义指对于文本之意义的理解和解释的理论或哲学,强调忠实客观地把握文本和作者的原意。解释学所说的理解,随着解释学的发展而呈现越来越宽泛的趋势,包括了对自然、社会和文本的理解,因而,解释学有包容认识论的趋向。①
解释学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古典解释学时期、现代解释学时期和批判解释学时期。
古典解释学开创于19世纪,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在研究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思想。施莱尔马赫主要研究圣经释义学中的科学性和客观性问题,狄尔泰提出了作为“历史理性批判”的解释学,他被看作是西方传统解释学的集大成者。
现代解释学开创于20世纪,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他们把对解释学的研究由认识论和方法论性质转变为本体论性质,并逐渐发展为哲学解释学。伽达默尔更是把古典解释学与海德格尔的本体论结合起来,使解释学成为一个专门的哲学学派。
批判解释学时期主要代表人物是尤尔根·哈贝马斯和阿贝尔。他们两位都注重实践研究,认为解释学的思想应对社会的进步有所帮助。批判解释学力图通过揭示社会机制来理解社会行为的意义,进而达到改善人们生活条件的目的。
二、解释学与新闻传播的关系
1、解释学与新闻文本的客观真实性
“文本”一词的原始意义指的是“书写或刻印下来的文字或文献”。任何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事件都可视为文本。“这里所说的‘文本’,可以解释为一切以书面文字和口头语言表达的人类语义交往的形式。而‘意义’是一个抽象而难以明确统一定义的概念,它体现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种种复杂交错的文化关系、历史关系、心理关系和实践关系。”②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从本质上说,新闻是一种信息,而新闻信息又是以文本的形式存在的。新闻文本是传播者对世界、社会或者事件的一种描述,而描述的前提则是传播者对被描述对象的理解。尽管新闻文本要求客观真实,但记者个人主观价值涉入也是在所难免的。而客观事实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新闻报道不可能是全方位的、面面俱到的,因此,新闻报道取决于传播者所看到的新闻点,新闻点的选取在于传播者既定的传播主体意识中。在对新闻事件的背景、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进行探究和了解的时候,记者通常会凭借自己以往的知识经验来判断或推测某一事件的发展趋势。这样被叙述出来的新闻不可能完全没有“偏见”。诠释论者认为,读者的价值会不可避免地渗透到“理解和解释”之中。
伽达默尔认为,人总是生存在一个意义的世界里,并对其所身处世界具有意义的事物或事件做出自己的解读。新闻文本对于读者来说,是一个只有通过阅读并加以理解才能完成的自律性半成品。在新闻文本的解读中,由于每个读者对新闻文本的文字、词句理解不同,读者所处的立场不同,读者会带着个人思想既定的结构和生活经验以特定的观点和理解去解读,就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比如:树上有一片树叶,乐观者说:“瞧,树上还有一片叶子!”悲观者说:“只剩一片树叶了”,中庸者说:“树上有一片叶子”。
不过,新闻研究已尝试着将“客观性”一分为二,即“客观性”(静态)和“客观化”(动态)。所谓客观性,就是依据事物的是非曲直如实报道现实,而客观化则依据人为的意识形态宣传来对现实进行建构。③
不同的理解来自于同样一件事情,这便是解释学中所谓的“创新性理解”。因而,解释学对新闻文本的解读突出表现在承认理解的差异性和受众对同一新闻做出不同理解的合理性。我们要正确看待新闻文本的客观性,相信新闻文本的客观性并不一定是要相信传播者或者新闻媒介都是客观的,客观是一种理想的、相对合理的境界。
2、解释学与解释性报道
解释性报道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产物,最早出现在美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才开始出现解释性报道。在此之前,新闻媒体只是对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报道,新闻记者不会去更深的挖掘事实的起因、对事情背景资料进行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人们对突然爆发的战争深感迷茫和震惊,新闻界不再是单纯地报道新闻事实,而是更多地揭示新闻事实背后的意义以及事件之间的联系,于是,解释性报道就慢慢地发展起来了。
解释性报道是运用背景材料来分析一个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意义、影响、或预示发展趋势的一种新闻报道。它不仅局限于对新闻事实交代,更侧重于揭示新闻事件的真相、来龙去脉、影响范围、发展趋势和意义等。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就是新闻事实的产生原因及其发展趋向,以及该新闻事件与其他事件的内部联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麦尔文·曼切尔说过,“当来龙去脉交代出来了,谁也不注意,如果一旦没有它,立即会影响效果,就像我们呼吸时不会注意到氧气一样。”美国著名专栏作家李普曼也说:“如果一个华盛顿的记者只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而没有告诉原因并指出意义,那么他只干了他工作的一半。”可见,揭示新闻事件来龙去脉是十分重要而且十分必要的。
解释性报道存在的原因大致分为三点:(1)受众的心理需求。受众往往不满足于对新闻发生过程的了解,他们更想知道与之相关的事实。比如,人们在关注演员影视作品的同时也想了解与之相关的新闻。解释性新闻报道就可以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2)人们日益增长的求知欲。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日益增长,网络的发达,人们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所关心的事物越来越广泛,求知欲也不断增强。所以,当新观念、新思想出现时,人们便希望了解它们以至运用它们,人们也希望从有关报道中看到必要的解释。(3)新闻媒体的要求。对于某些新闻来说,解释性报道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李天一涉嫌轮奸案,李天一是著名歌唱家李双江和梦鸽之子。前一句交代了事件,后一句是一段解释性文字,将人们对事件的关注度大大提高,满足了新闻媒体的要求。
尽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解释学意义上的解释与解释性报道中的解释有相通之处,但二者也有区别。解释学注重对新闻文本的解释,解释性报道侧重于对新闻事实的解释。解释性报道不是用理论来解释事实,也不是用新闻评论来解释事实,而是用新闻事实来解释事实。它主要是搜集与事件相关的背景、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以及发展趋势等来解释新闻,主要有历史性事实、现实事实、数据事实和知识性事实。
“我们处在历史的变化之中,不知目前发生些什么,只是事后才把握发生了些什么,这就是历史永远要被一个新的现在重写的缘故。”④尽管伽达默尔这句话的本意与解释性报道毫无关系,但它恰当地说明了解释性报道的局限所在。
解释学源起于文本阐释,逐渐发展为人文学科理解研究的哲学,它与新闻传播学的现有研究成果有颇多相通之处。相信,只要加以恰当的鉴别,解释学对开阔新闻传播学的视界、丰富新闻传播学的内容、深化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
结语
新闻工作者肩负着向大众传播的使命,这就需要记者用正确的眼光观察分析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如实反映出来。由于一些新闻工作者缺乏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难以做到客观、公平、公正的报道新闻事实。新闻工作者如果能掌握了哲学这个伟大的认识工具,形成客观公正的洞察力,面对扑面而来的新闻事实时,就能具备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能力。如今,解释学的思想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将哲学解释学的思想用于新闻传播的领域中来,可以拓宽研究视野、提高新闻从业者的素质、提高新闻文本的客观性、丰富新闻学研究的方法和理论。
参考文献
①王金福、汪丽,《争论的解释学意义》[J].《外国哲学》,2000(2):107
②王岳川:《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③[美]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148
④王岳川:《文化话语与意义踪迹》[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202-203
(作者:均为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2级新闻学硕士研究生)
4.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篇四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是古希腊最早的两部史诗,一般认为是吟颂诗人荷马所作,故称荷马史诗。这两部史诗描写发生于公元前12世纪的特洛亚战争,各分二十四卷,反映了氏族制度趋于瓦解,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广泛的社会生活,塑造了一系列英雄形象,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艺术成就。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塞》两部分,各有24卷,均以特洛依战争为背景。《伊利亚特》写战争本身,描写阿喀琉斯的愤怒及战争最后51天内发生的事件;《奥德塞》写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战争结束后回返家乡的经历。荷马史诗的主题是歌颂希腊全民族的光荣史迹,赞美勇敢、正义、无私、勤劳等善良品德,讴歌克服一切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肯定人与生活的价值。荷马史诗充满了浓厚的宿命论思想,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成为神与神之间斗争的缩影。荷马史诗塑造了一系列的英雄人物,结构巧妙,布局完整,比喻丰富。它不仅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优秀作品,也是研究希腊早期社会的重要文献。
麦凯纳斯文学集团──公元前27年,屋大维创立罗马帝国,保护文人,鼓励创作。他的亲信麦凯纳斯笼络许多卓有才华的作家组成了一个文学集团,中括当时的三个一流诗人维吉尔、贺拉斯和奥维德,史称麦凯纳斯文学集团。它代表着罗马文学的黄金时代。
三联剧──又称三部曲,古希腊悲剧中最妆的固定格式,指情节连贯,内容相关的三部悲剧。它们既有相对独立性,有各自的剧名,能独立成篇,又有内在联系,可合成一组悲剧,有总的剧名,表达统一的主题。后成为三部内容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文学作品的统称。荷马问题──关于《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的作者和史诗形成的问题,自古以来就众说纷纭。古希腊的希罗多德、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历史学家和哲学家都肯定它们为荷马所作,但与同时,也有人对荷马的出生地点、生活年代和诗歌创作提出了疑问。18世纪之前,文学史家虽然注意到了上述疑问,但并不否认两部史诗系荷马所作。1795年以后,德国学者沃尔夫等发表专著,指出荷马史诗并非一人所作,于是引起西方学者的长期争论,从而形成了著名的“荷马问题”。
奥林波斯神统:相传奥林波斯山上居住了一个神的大家族。众神之王掌管天上人间,其它神有太阳神阿波罗、月神阿忒弥斯等。他们和人同形同性,有时还和人间美貌男女恋爱,不同之处他们长生不死。众神没有主宰人类的绝对力量,体现了希腊神话的民主性和进步性。奥林帕斯神系──古希腊神话中以宙斯为中心的神的家族,因其住在奥林帕斯山止而得名。奥林帕斯神系是按原始社会后期父权制氏族的方式、以宙斯为首的12个主神组成的神系,乃古希腊神话中内容最丰富、流传最广泛、影响最深远的神话。
骑士文学──中古欧洲的一种封建世俗文学,它鲜明地反映了封建主阶级的意识,繁盛在12─13世纪。骑士文学分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两大类,前者以南法普罗旺斯为中心,主要写骑士对贵妇人的爱和崇拜,以《破晓歌》最为著名;后者以北法为中心,主要写骑士为获得荣誉和爱情所进行的各种冒险活动,流传最广的是亚瑟王与他的圆桌骑的故事,如《特里斯丹和绮瑟》。骑士叙事诗有一定的反封建、反禁欲主义的意义,在艺术手法上也为近代长时代。
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初欧洲一系列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的总称。它以发掘、整理和研究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复兴古典文化为标志,并借此反对封建观念和中世纪宗教教义的束缚,建立适应新兴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文艺复兴开辟了欧洲历史上的新纪元,是西方近代文化的开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也是这一时期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主要内容表现在:用人权反对神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在政治思想上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其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理性精神来自古希腊罗马文化,其平等、博爱的思想来自基督教精神,因此人文主义可以说是古代文化与中世纪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人文主义──19世纪西方史学家对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总称。中世纪以后,城市兴起,出现了一些市民开办的世俗学校。这些学校开设了一些与神学、经院哲学相对抗,以人和自然为研究对象的人文学科,而当时那些研究古代文化遗产和世俗学科的具有新思想的学者,被后人称为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用人性论反对以神和禁欲主义为基本内容的反动世界观。
流浪汉小说:产生于16世纪中叶,它受中世纪市民文学的影响,以城市下层人物的活动为中心,以人物流浪史的形式,幽默俏皮的风格,简洁流畅的语言,广泛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小说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描写主人公的所见所闻,对欧洲近代长篇小说产生深远影响。代表作为西班牙无名氏的《小癞子》。流浪汉小说:16世纪中叶,在中世纪市民文学传统的影响下,产生的一种新型小说---流浪汉小说。它以城市下层人物的活动为中心,从城市下层人物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社会上的种种丑恶。用人物流浪史的形式,一般采用第一人称、自传体的形式,描写流浪主人公的所见所闻,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
流浪汉小说──欧洲最典型的一种流派小说,起源于上古时期。它大多描写下层人物的生活,并从下层人物的角度去观察、讽刺一些社会现象,因其主人公多为失业者(流浪汉)而得名。16世纪中叶,流浪汉小说在西班牙获得了蓬勃发展,最著名的作品为《小癞子》。此后,它扩展到欧洲各国,至今仍有流风遗响
大学才子派:在莎士比亚之前,“大学才子”是对当时活跃于英国戏剧界的一批青年知识分子的统称,他们大多受过教育,具有人文主义思想。他们的戏剧创作和演出活动为莎士比亚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其中马洛是莎士比亚前英国戏剧界最重要的人物,也是英国文艺复兴戏剧的真正创始人。
大学才子派──系指以马洛为首、包括格林、基德、李雷在内的人文主义诗剧派别。他们都受过大学教育,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精通西欧各国的文艺复兴文学,对戏剧颇有创新,从而为莎士比亚戏剧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七星诗社:七星诗社是16世纪法国文艺复兴的诗歌流派。由7个人文主义者组成,代表人物龙沙。具有贵族倾向。他们的诗歌肯定现实生活,歌颂自然和爱情。七星诗社的主要贡献是诗歌语言改革和诗歌理论的进步主张。1549年杜贝莱执笔《保卫和发扬法兰西语言》,它是七星诗社宣言书,法国文学史第一部文艺批评论著。在语言方面提出要统一民族语言,保卫民族语言,用法语写作。在诗歌创作理论方面,提出要建立民族文学,创作大型史诗 莎士比亚化: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是欧洲现实主义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莎士比亚在戏剧发展史上的作用,主张要借鉴莎士比亚的创作经验。所谓“莎士比亚化”,就是要求作家善于从现实生活出发,给作品中的事件和人物提供真实而富有时代特点的典型环境,塑造个性化的人物形象,深刻地反映现实生活。
十四行诗──本是中古欧洲民间流行并用于歌唱的一种短小诗歌,彼特拉克将之独创成一种抒情诗体,音译为“商簌体”。文艺复兴时期,这种诗体被广泛运用。
福斯塔夫式的背景:在莎士比亚《亨利四世》中作者将阶级纷争与广阔的社会背景有机的组织在一起,描写了以封建没落骑士福斯塔夫为中心的“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的动荡不宁的生活画面,被恩格斯称为福斯塔夫式的背景。
福斯塔夫式的背景──恩格斯对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特点的理论概括。在莎士比亚笔下,福斯塔夫是一个封建关系解体时期的破落骑士,作者以他为中心,再现了五光十色和平民社会,给历史剧中帝王将相的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从而广阔而深刻地再现了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历史变革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生活风习以及阶级关系的变化。
埃斯库罗斯:被誉为“古希腊悲剧之父”,是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相传他创作了70部悲剧,留存下7部,代表作为《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他对希腊悲剧艺术做出了重大贡献,把演员从一个增加到两个,加强了对话部分,在演出技巧上也做了不少改革。其悲剧风格庄
严崇高,抒情气氛浓,但情节较简单,人物性格一般没有发展。
《俄底浦斯王》:是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以希腊神话中关于忒拜王室的故事为题材,紧紧围绕俄底浦斯杀父娶母的预言和寻找凶手这两条线索展开。这是一部十分悲惨的剧作,主要表现的是人个意志与命运的冲突,英雄人物在面对厄运中显示了人的精神的神圣崇高。剧作结构复杂而严谨,亚里士多德认为该剧是希腊悲剧的典范。
阿里斯托芬:被誉为“喜剧之父”。他留下的完整剧本有11部,代表作为《阿卡奈人》,他的喜剧涉及当时许多重大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尤其关心。其喜剧手法夸张,妙趣横生,在嬉笑怒骂中表达了严肃的主题,被恩格斯称为“有强烈倾向的诗人。”
教会文学:是中世纪欧洲盛行的正统文学,取材于《圣经》,体裁有圣经故事、对徒传、祷告文、赞美诗、宗教剧等,主要作者是教会僧侣,主要内容是赞美上帝的权威和歌颂圣徒的德行,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思想,手法以梦幻、寓意和象征为主。
英雄史诗:分前期和后期。前期英雄史诗形成于中世纪初期,具有较浓的神魔色彩和巫术气氛,著名的有《贝奥武甫》、《埃达》等,歌颂部落英雄的光荣事迹。后期英雄史诗形成于封建国家逐渐形成的中世纪中期,中心主题是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主要作品有法国的《罗兰之歌》,西斑牙的《熙德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俄国斯的《伊戈尔远征记》。城市文学:反映中世纪城市和新兴市民阶层思想愿望的文学,取材于现实生活,揭露封建主和僧侣的暴虐、愚昧和虚伪,赞颂市民的才智,主要创作手法是讽刺,体裁有韵文故事、讽刺故事诗、抒情诗和市民戏剧等。代表作有法国的《列那孤的故事》,通过动物间的斗争反映城市内部各阶层间的矛盾冲突。
彼特拉克:是意大利人文主义文学的先驱,代表作《歌集》歌颂诗人的爱情,表达作者追求世俗生活的幸福观。《歌集》创造性地运用了意大利民歌的十四行诗体,使之成为欧洲诗歌中的一种新诗体。
《十日谈》:是意大利作家薄伽丘的代表作,宣扬“幸福在人间”的现世理想,反对禁欲主义,用冷嘲热讽的手法揭露腐败的罗马教廷。作者运用框形构,把100个故事编织起来,构成完整统一的整体,为意大利散文奠定了基础。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中一部具有强烈反封建意识的爱情悲剧。青年男女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了争取自由幸福,不惜以生命殉情,最终使家族世仇得到和解,这是一曲爱情的赞歌
荷马史诗中心与人物内容:《伊利亚特》《奥德赛》古希腊最早的两部史诗。一般认为是荷马所作,故合称“荷马史诗”。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伊》讲述战争第10年最后51天中的事,描写部落战争中的英雄。“阿喀琉斯的愤怒”是其主题。《奥》写主人公奥德修10年漂泊最后40天内的事。两部史诗反映的基本思想是:颂扬人在和自然及神斗争的过程中,人的奋斗精神,进取精神和人的决定因素。也反映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各方面情况。颂扬了在奴隶制初期形成的这种新的家庭生活伦理道德风尚及一夫一妻制。结构紧凑、安排巧妙;人物性格塑造立体多元;诗句流畅、自然优美,比喻生动,后人赞誉“荷马式的比喻”。人文主义文学: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指导思想。因此这种新型文学被称为人文主义文学。它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顺应时代迅速发展,成为欧洲文学的主流。它具有反封建反教会的进步倾向,抛弃中世纪的象征与梦幻,直接具体的描写社会反映时代,丰富了欧洲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同时还具有民族特色,创作中体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人文主义文学扩大了传统文学的体裁为后世欧洲文学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三一律:17世纪古典主义艺术创作法规。规定戏剧的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一致(剧本的情节只能有一条线索、同一地点、剧情在24小时之内完成。缺点:人物类型化。启蒙主义:18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增长,反封建斗争发展,从社会历史的递变以及文学自身发展的两方面看,资产阶级都需要一种足以表现他们思想感情和理论主张的文学使其成为
锐利的思想武器,于是欧洲文坛诞生了启蒙主义文学。它有鲜明的倾性,要求文学为现实服务。属于资产阶级性质文学思潮,反对国王,宣传启蒙思想。把第三等级的资产阶级和平民作为主人公来正面歌颂。创造性地运用了多种形式的文体:正剧、哲理小说等。代表作家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
狂飙突进运动:18世纪中叶德国启蒙运动在英法影响下兴起,发生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全国范围的文学运动,名称来源于克林格尔同名剧本《狂飙突进》。它推崇天才,主张个性解放,强调民族意识,具有反封建意义。它强调民间文学和民族风格。代表作家是莱辛、歌德、席勒。
耶拿派:德国最早的一个浪漫主义文学流派。以施莱格尔兄弟为代表。19世纪他们在耶拿创办的杂志上第一次提出了浪漫主义这个名称,并且系统地阐述了他们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强调想象与情感,强调文学创作的绝对自由,追求宗教的神秘和象征感。
湖畔派:(英国第一代浪漫主义诗人)英国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是“湖畔派”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他们远离城市隐居湖区,都喜欢歌颂大自然,描写宗法制农村生活,以此来抵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作品充满神秘的大自然气息,前两位合著的《抒情歌谣集》从内容到形式都引起一场变革,在英国文学史上开创了一个新时代。此歌谣集的序言是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
拜伦式英雄:这些英雄大多出自于拜伦的《东方叙事诗》里。他们个个热情勇敢、意志坚强、孤傲反叛、心怀人间悲哀而不惜同命运抗争,与罪恶社会誓不两立的个人主义者形象,最后还是以失败、死亡告终。文学史上称”拜伦式英雄”。
多余人: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贵族知识青年的典型。俄国贵族革命时期的产物,封建农奴制社会进步知识分子的典型。他们开始觉醒但又找不到出路,看不惯贵族庸俗的生活,又摆脱不了自身的资产阶级利己思想。即不愿与贵族同流合污又不能站在农民一边,成了一事无成的“多余人”。其弱点是脱离人民群众。
自然主义文学: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一个派别(领袖:果戈理)。该派以果戈理的创作为楷模,极力忠实于“自然”即现实,抨击反动腐朽的农奴制和专制制度。文学题材上,多以描写“小人物”即小官员、小职员、农民为主。体裁上,多以散文(即小说)为主,后来“自然派”便成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别称。
小人物: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一批生活在生活底层的小人物的典型形象。他们在社会中官阶、地位即地下,生活困苦,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己、性格懦弱、胆小怕事因此成为“大人物”统治下被侮辱的牺牲者。普希金以其短篇小说《译站长》开了俄国文学中描写“小人物”的先河。
威塞克斯小说:哈代最重要的长篇小说都属于“人物和环境小说”。这类都以他的故乡多塞特郡,即小说中的威塞克斯农村地区为背景,所统称“威塞克斯小说”。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入侵后小农破产的悲惨命运,深刻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和法律观念的虚伪性。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
心灵辩证法:托尔斯泰创作中的一个手法。通过人物心理变化来反映人的性格思想变化,心理过程的本身是这种过程的形态和规律。心理描写不仅表现人物某时的想法而且还表现心灵活动的整个过程及其变化发展的原因。车尔尼雪夫斯基称之为心灵辩证法。
托尔斯泰主义:托尔斯泰世界观转变后,站在自由贵族立场上,幻想以改良主义来协调贵族与平民的关系,他改良社会的政治主张包括:不以暴力抗恶、道德的自我完善、博爱思想。这些是荒谬的在实际生活中不起作用。
社会问题剧:易卜生创立的以资本主义社会中重大社会问题为主题,并在结尾没有直接结论,没有任何暗示的剧本。叫社会问题剧。它主要有两种表现手法。1追溯法。在戏剧开幕之前,矛盾已经发展了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已经接近总爆发的时刻。作者通过追溯的办法把矛
盾的原因交代出来。使剧本结构十分集中、紧凑和精炼。讨论的手法。剧情的发展过程,也是讨论展开的过程。
冰山原则:海明威在他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提出了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所谓“冰山”原则,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并把作者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藏在形象中,使之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让读者通过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是构成“冰山原则”的四大要素,也是海明威的基本创作风格。
意识流:20世纪初起于西方,以表现人们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为主的小说。它以象征暗示、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意识流的创作方法为主要特征,在本世纪20-30年代英、美、法等国形成一个颇为壮观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此类作品运用的艺术手法各有侧重,但艺术特征是共同的:“作家退出小说”;情节淡化;大量的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时空交替和心理时间;象征暗示和对比联想;语言使用上的创新和变异。代表作家是英国的乔伊斯和伍尔芙,法国的普鲁斯特和美国的福克钠。
荒诞派戏剧: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尔后迅速风靡于欧美其他国家的一个反传统戏剧流派。由英国著名戏剧理论家马丁·艾思林写的《荒诞派戏剧》而得名。特征是:荒诞、抽象的主题。支离破碎的舞台形象。奇特怪异的道具功能。尤奈斯库是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人。代表作家:品特、阿尔比、贝克特。
5.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篇五
在1528年以后,弗朗索瓦一世把枫丹白露的王宫变成了艺术中心,从此形成了枫丹白露画派。主义画家罗索和普利马蒂乔。贝.切里尼 让.库赞
正面律
正面律是古埃及时期浮雕和壁画中较为常见的方式,主要表现在人像方面;人物头像为侧面,躯干为正面,下肢为侧面,手和眼睛为正面。
古风的微笑
主要指的是古风时期雕塑的一种比较普遍的艺术样式,这种样式在人体的比例研究上有一定的发展,因为这个时期大多数的雕塑面部都带有一种永恒的微笑,因此称为“古风的微笑”。普罗旺斯画派
在英法“百年战争”中,英国占领了巴黎。于是法国的艺术家纷纷出逃,许多人来到没有战火的普罗旺斯地区。并且形成了一定的艺术风格,就是普罗旺斯画派。
夏隆东(1410-1466年)代表作品:《仁慈的圣母》《圣母加冕》
尼古拉.弗罗芒(1425-1484年)代表作品:《火棘》
威尼斯画派:
产生于十五至十六世纪的意大利威尼斯。威尼斯画派的艺术家们对色彩特别敏感,追求色彩的热烈明朗与辉煌灿烂。他们的题材从宗教转向世俗,多描绘美丽的自然风光,作品带有一种享乐主义的情调。从绘画的体裁上看,由于威尼斯气候潮湿,不适合壁画的创作,他们发展了油画的创作。其主要画家有乔万尼·贝利尼、提香等。
威尼斯画派
威尼斯画派的主要特点:作品多呈现欢乐的情调,画家们喜欢用裸体形象来表现,宗教观念比较薄弱。作品的色彩鲜明,色调饱满,明快,对欧洲17、18世纪的绘画有这深远的影响 乔尔乔纳(1477-1510年)
威尼斯画派主要的代表画家。他的老师是乔万尼.贝里尼,威尼斯画派的创始人。代表作品:《田园合奏》《沉睡的维纳斯》《三位博士》
提香(1488-1576年)
威尼斯画派的代表画家。
代表作品:《花神》《丹娜伊》《乌尔比诺的维纳斯》
《神圣与世俗之爱》
丁托列托(1518-1594年)
代表作品:《圣马克的奇迹》《银河的起源》《天国》
《浴后的苏珊娜》
创世纪
《创世纪》是米开朗基罗应教皇朱诺二世的委托,创作的西斯庭礼拜堂的天顶画,表现出他在绘画上的独立性,在天顶中他同样是通过神的题材表现人的伟力。在《创世纪》中,米开朗基罗把人的生命的获得表现为两只有力的手的接触:在《偷吃禁果》中,他又强调人物自主独立的情感,使夏娃的表情充满挑战;在《洪水》中则是充满了戏剧性,一系列个别的悲剧情节背后透漏的是人的信心。
拉斐尔
圣乔奥.拉斐尔(1483-1520年)画面中洋溢着明净的色彩,柔和的光线和宁静和幽雅的节奏感。
文艺复兴“三杰”之一,著名画家。
代表作品:《雅典学院》《西斯庭圣母》《圣母的婚礼》《草地上的圣母》等。
印象主义
印象主义于19世纪60~70年代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他们反对陈陈相因的古典画派和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印象主义吸收了柯罗、巴比松画派等的艺术营养,在十九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的启发下,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印象主义画家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在阳光下的事物,并根据画家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其代表画家有:莫奈、雷诺阿等。
后现代主义
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继现代主义之后前卫美术思潮的总称。后现代主义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建筑领域,后来逐渐扩展到美术等其他领域。后现代主义以艺术的大众性反对艺术的精英性,以粗俗、生活化反对精雅的艺术趣味;主张艺术各门类、艺术与生活之间界限的消失,艺术品不仅要作用于视觉,而且应该作用于听觉、触觉,甚至嗅觉的美学主张,以及艺术的目的是制造“整体情景”等等。较有影响的流派有:环境艺术派、大地艺术派等。
野兽主义
背景:1905 年以马蒂斯为首的一群年轻艺术家在巴黎秋季沙龙展出自己的油画作品被戏谑的称为“野兽”由此得名野兽主义。这个社团没有共同遵守的明确目标。没有发表过宣言和理论主张,完全是一个松散的团体。
特点:此派的画家们,他们吸收东方和非洲黑人雕刻艺术的表现手法,追求更为强烈的艺术表现。野兽派画家热衷于运用鲜艳、浓重的色彩,往往用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的颜料,以直率、粗放的笔法,创造强烈的画面效果,不受任何程式的束缚以求达到个性的表现,把内在真挚情感,极端放任的流露出来。
地位:野兽主义是西方20世纪前卫艺术运动中最早的一个派别。野兽派首次露面之后,引起了一致的注目,到了1908年间发展达到顶端,此派实际上不过盛行三、四年间,但它带给其后的现代美术影响甚深。
主要成员:马蒂斯、马尔凯、卢奥、弗拉芒克、杜飞
主将:马蒂斯(1869——1954):
20世纪初的画风追求原始格调,富于幻想意味。他用快速 粗放有力的笔触造型,用纯粹的色彩组织画面,使画面充满律动感。画面上特有的阿拉伯文饰色彩绚烂,线条流动,很有装饰意味。研究非洲土著雕刻和近东阿拉伯的艺术对他的新画风产生了影响。代表作品《奢华、宁静和愉悦》、《舞蹈》、《音乐》、《红色中的和-谐》。
表现主义
十九世纪末到20世纪活跃于德国的一个艺术派别。他们对资本主义的都市文明不满,对压制人性和个性的机械文明十分反感,并从东方和非洲艺术中汲取营养。在艺术上,他们反对机械地摹仿客观现实,而主张表现“精神的美”和“传达内在的信息”,强调艺术语言的表现力和形式的重要性。其主要画家有康定斯基等。
表现主义
背景:表现主义是涉及文艺各个领域的思潮和派别,20世纪初至30年代流行于北欧诸国的艺术潮流。作为社团它的主要活动基地在德国。德国表现主义是个复杂的艺术流派,其成员的政治信仰和思想倾向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他们大都受康德哲学、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强调反传统,不满于社会现状,对资本主义都市文明不满,对机械文明压制人性和个性反感。
特点:强调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感情和自我感受。主张表现“精神的美”和“传达内在信息”,强调艺术语言的表现力和形式的重要性。对客观形态进行夸张、变形乃至怪诞处理,以发泄内心的苦闷,重个性、重感情-色彩、重主观表现。在造型上追求强烈的对比,追求扭曲和变形的美;在创作上,他们不满足于对客观事物的机械摹写,要求进而表现事物的内在实质;要求突破对人的行为和人所处的环境的描绘而揭示人的灵魂;是社会文化危机和精神混乱的反映,在社会动荡的时代表现尤为突出和强烈。
主将:蒙克(1863-1944年)(挪威—柏林)
他的作品多表现疾并死亡、等主题。早期油画《病孩》《在灵床旁》《母亲之死》多是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的回忆。从90年代起转向更具表现主义特征的画风。《呐喊》(1893)。
刻画了人对孤独和死亡的恐惧感。《青春期》(1894)描绘了人对幽闭的恐惧。蒙克揭示同时代人隐蔽的心灵,表现人们内心世界的痛苦与欢乐。直接对德国表现主义产生深刻影响。德国表现主义最典型的代表可归纳为两个团体:
1)桥社——1905年创于德累斯顿
成员:基希纳、诺尔德、黑克尔、佩希施泰因、米勒
特点:a、常画风景和裸体。表现人和自然的原始性,歌颂性解放,反对资产阶级虚伪的道德观。b、在形式上追求平面感和注重线的表现力。
代表作品:基希纳《女人们》、《街上的红衣女子》、《万圣节》
2)青骑士社团——1911年成立于慕尼黑
成员:康定斯基、马尔克、布拉克、克利
康定斯基(1866——1944)(俄-国——德国)
青骑士的精神领袖
A、他的抽象艺术实践开辟了西方抽象艺术的先河,把表现主义推向成熟阶段。
B、他的抽象主义理论集中在著作《关于形式问题》、《点线面》、《论艺术的精神》中。内容涉及到抽象形式的法则和美感、绘画的音乐性、创作中的偶然性等问题,值得人们思考和研究。
C、强调绘画的自律性;强调色彩的独立表现价值;主张画家的心灵体验和创造,通过非具象的形式传达世界的内在声音。
D、也含有一定片面性:过分夸大了抽象艺术和抽象形式的作用和意义。
代表作品:《红黄蓝构成》、《乐曲》、《即兴曲》、《构图2号》
青骑士和桥社的区别(略)
新客观社——德国表现主义后期的美术社团,出现于1923年。
代表人物:贝克曼《巴登的舞蹈》 格罗兹《自杀》《社会栋梁》
泛表现主义(略)
巴黎画派(略)
超现实主义
背景:主义运动波及各个文艺领域。运动中心在巴黎。是从达达内部分化出来的。1924年到30年代末是超现实主义的活跃时期。
特点:文学上强调自动性书写;美术上则强调偶然因素的组合、无意识的发现、梦境的真实再现。在手法上自由地使用写实、象征和抽象。有比较肯定的信念和纲领,深受佛洛伊德意识理性论的影响,以佛洛伊德的理论作为这一运动的指导思想。“无意识”才是精神的真实实际。
a、从儿童、精神病患者、梦境中汲取灵感致力于探讨人类的先验层面。
b、试图突破现实观念,把现实与本能潜意识和梦的经验相结合,达到一种绝对的和超现实的情感。
代表人物:达利(西班牙)、米罗(西班牙)、阿尔普、玛格里特
达利(1904—1989)《记忆的永恒》、《圣安东尼的诱-惑》、《十字架上的基-督》、《飞舞的蝴蝶引起的梦》
米罗(1893—1983)“把儿童艺术、原始艺术和民间艺术揉为一体的大师”
《月光下的女人与鸟》、《蔚蓝之金》、《变身》、《家园》
波普艺术
背景: 20世纪50年代初萌发于英国,50年代中期鼎盛于美国。是对抽象表现主义倾向的反动。将大众传媒和商业化作为艺术创作主题和动机,将艺术创作和商业图像混为一体。在创造中大量运用现成的物品,如热狗、馅饼、服装、画报、公路标志、罐头等。特点:
A、利用在生活环境中接触的材料和媒介来制造大众所能理解的形象,以使艺术和工业文明相结合,并利用大众传媒(广播电视报纸印刷品)加以普及。
B、这些大众通俗的艺术中有新奇活泼富有性感的内容来吸引观众注意力,刺激消费欲望。
C、波普艺术精神:能准确捕捉大众文化的内涵,用何种表现形式艺术家有广泛的自由。
D、波普艺术把生活中现有的实物挪动位置、改变环境赋予新的含义,也被称为“新达达主义”。
6.外国文学史 名词解释 篇六
荷马史诗: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各有24卷,均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荷马史诗的主题是歌颂希腊全民族的光荣史迹,赞美勇敢、正义、勤劳、无私等善良品德,讴歌克服一切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肯定人与生活的价值。荷马史诗充满了浓厚的宿命论思想,塑造了一系列英雄人物,结构巧妙,布局完整,比喻丰富。他不仅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优秀作品,也是研究希腊早期社会的重要文献。
普罗旺斯抒情诗:即中世纪骑士抒情诗,主要流行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一带,它主要抒写骑士与贵妇人之间在黎明时缠绵悱恻、依依惜别的恋情,讴歌骑士对贵妇人的爱慕和崇拜,以及他们为了爱情而去冒险征战、建功立业的骑士道德。在艺术上,骑士抒情诗注意心理描写,感情细腻,对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抒情诗产生过影响。城市文学:又名市民文学,是12世纪以后随着城市的兴起而产生的一种反映新兴市民阶级思想情趣的文学。它取材于现实生活,揭露讽刺封建贵族和宗教僧侣的专横、贪婪、愚蠢和伪善,表现市民的聪明才智和进取精神,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教会倾向。艺术风格生动活泼,语言通俗易懂,生活气息浓郁。城市文学体裁众多,有韵文故事、市民抒情诗、市民戏剧和长篇叙事诗等。其中以法国长篇叙事诗《列那狐传奇》成就最为突出,长诗《玫瑰传奇》也颇有声誉。
骑士文学(romance):是西欧封建骑士制度的产物,以描写骑士爱情和冒险故事为基本内容,包括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两种。抒情诗产生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有《破晓歌》《牧歌》等。叙事诗又称骑士传奇,重要作品有《特里斯丹和伊瑟》等。流浪汉小说:是16世纪产生于西班牙的一种新型小说,这种小说以流浪汉等下层人物为主人公,多采用自传体的形式写成。作品通过主人公不幸的流浪谋生经历,广泛反映社会现实,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文主义思想,具有反封建、反教会的意义。无名氏的《小癞子》是第一部也是最优秀的一部流浪汉小说。西班牙的流浪汉小说在刻画人物、反映现实和结构艺术上对欧洲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大学才子派: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一批戏剧作家。他们出生于中产阶级,受过大学教育,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和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倾向。他们的戏剧创作不仅继承了前人的成果,而且在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颇有创新,促进了 伊莉莎白时代戏剧的发展和繁荣,为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和演出奠定了基础。代表人物马洛。
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也是这一时期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主要内容表现在:用人权反对神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在政治思想上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其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理性精神来自古希腊-罗马文化,其平等、博爱的思想来自基督教精神,因此人文主义可以说是古代文化与中世纪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古典主义:指17世纪流行于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因为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故称古典主义。古典主义在政治上拥护王权,强调克制个人感情,服从国家整体利益;思想上崇尚理性,以唯理主义为哲学基础;创作上强调模仿古人,大量从古代文学中选取题材;艺术形式上对各种体裁有严格界定。古典主义的作家、理论家由于所处时代的不同和个性差异,他们的创作也各有侧重。法国古典主义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尤以戏剧最突出,出现了以高乃依和拉辛为代表的悲剧作家,以莫里哀为代表的喜剧作家,以及文艺理论家布拉洛和寓言诗人拉封丹等。
“三一律”:法国古典主义作家为戏剧创作制定的一条规则。所谓“三一律”,是规定戏剧的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一致,即剧本的情节只能有一条线索,故事发生在同一地点,剧情在24小时内完成,即时间、地点、情节的整一律。“三一律”的积极作用在于使戏剧结构严谨、情节集中,冲突能迅速展开,达到高潮;但同时它又容易束缚剧作家的手脚,导致人物形象公式化、概念化,削弱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巴洛克文学:“巴洛克”一词来自葡萄牙语barocco,原指一种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后来被用来形容一种建筑风格和文学风格,它与严整、均匀、和谐相对立。巴洛克文学是巴洛克艺术在文学上的表现。巴洛克文学起源于16世纪的意大利、西班牙,在17世纪的法国达到高峰,同时流行于西欧,因风格与巴洛克式艺术相像而得此名,是一种贵族形式主义文学,主张文学为少数有文化修养的人创作。巴洛克文学在内容上多写带有神秘宗教色彩的生死、哀怨。艺术上借鉴了中古文学象征、寓意、梦幻手法,并表现出华丽纤巧的风格。代表人物意大利的马里诺、西班牙的贡哥拉、英国的约翰·多恩 等。
“狂飙突进”运动: “狂飙突进”运动是1770年至1785年发生于德国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学运动,它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是一个具有德国特点的资产阶级的文学运动。不同于其他国家,这是一场民族文化运动,是启蒙运动在德国的继续和发展,也是反封建斗争达到高潮的标志。“狂飙突进”运动宣扬天才、力量,歌颂自由。参加这个运动的大多是青年,他们不满于启蒙运动的温和精神,不满于统治阶级,要求进行公开的斗争,作品言辞激烈,热情洋溢,体现出强烈的叛逆精神。此运动并无明确目标,往往带有个人反抗的狂热性质,领袖是理论家赫尔德尔。其名称源于克林格尔的同名剧本《狂飙突进》。代表作是席勒的《强盗》和《阴谋与爱情》,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等。
感伤主义文学:感伤主义文学是18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末发生在英国的一股文**流,并影响到欧洲其他国家。感伤主义文学同情不幸者的遭遇,醉心人物感伤心理的描写,置感情于“理性”之上,喜用的体裁是哀歌、旅行记和书信体小说,感伤主义这一潮流在文学形式方面将欧洲带入了一个新阶段。它不仅是欧洲19世纪初欧洲声势浩大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先驱,而且可以说是现代派文学的源头。感伤主义开辟了一种以心理为载体掺和外部现实世界的投影的叙事方式。这种新方式的产生对于文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对后来的意识流小说有较大的影响。感伤主义是因斯泰恩的小说《感伤旅行》而得名。
哥特式小说:18世纪末在英国出现的一种凶杀小说。这种小说多以中世纪阴森神秘的古堡为背景,写其中的因恋情或因财产引起的凶杀复仇,充满神秘、怪诞、恐怖和刺激。代表作是瓦尔浦的《奥特朗图堡》和拉德克里芙的《渥尔多弗的秘密》。世纪病:亦称时代病,出现在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一种典型形象。他们或者在拿破仑时代长大,仰慕父辈的战绩与辉煌,但王权和神权的恢复使他们失去信仰,无所追求,在厌倦和无聊中打发日子;或者生性孤僻,内向,忧郁,与现实环境格格不入,在孤独的漂泊中消磨生命。他们都是些富有才华的人,但悲观绝望,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找不到生命的意义,他们代表了一代青年人的精神状态。有名的有夏多布里昂笔下的勒内,缪塞笔下的阿克达夫等。
多余人: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这些形象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接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厌倦上流社会的生活,渴望有所作为,他们的出现是社会意识觉醒的一种体现。但是这一类形象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缺乏行动能力和勇气,因此在社会上无所适从,结局是悲剧性的。从奥涅金到奥勃洛摩夫,“多余人”形象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湖畔派”: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早期代表是诗人华兹华斯。他与柯尔律治、骚塞曾在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居住,并在思想观点和创作理论上有不少相同之处,因此被称为“湖畔派”。这些诗人对法国大革命抱着矛盾的态度,对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表示厌恶,竭力讴歌的是宗法制的农村生活和大自然,喜欢描写神秘离奇的情景与异国风光。1798年,华兹华斯在他与柯尔律治共同出版的诗集《抒情歌谣集》再版时所写的序言,成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
拜伦式英雄:指拜伦在《东方叙事诗》等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孤立傲世、富有叛逆精神的主人公形象。他们是海盗、异教徒、造反者、无家可归者等,都具有出众的才华、坚强的意志、反叛的热情,敢于蔑视传统秩序和专制暴政,但是他们的反抗总是和孤独、忧郁结合在一起,乃至傲世独立,离群索居,并以悲剧而告终。最典型的形象是《海盗》中的康拉德。
“美丑对照原则”:“美丑对照”是雨果著名的美学主张,也是他不少作品的鲜明特色。雨果认为:“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善与恶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作者在《巴黎圣母院》中就是通过这种原则来表现主题和塑造人物的。“小人物”:特指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一种小人物形象,他们处在社会底层,生活困苦,地位卑微,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己,性格懦弱,胆小怕事,成为那些大人物统治的牺牲者,是被剥削、被欺凌的典型形象。作家对他们寄予同情与怜悯,并通过这类形象批判沙皇专制制度。
批判现实主义: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自然科学实证哲学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确立,欧洲逐渐形成一种比较冷静务实的社会心理。文学上,浪漫主义逐渐衰退,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用人道主义批判社会弊病和人性缺陷,追求细节真实性,塑造典型性格,逐渐成为作家们的主要倾向。20年代,斯丹达尔率先提出现实主义的文学纲领,后经巴尔扎克、俄国别林斯基的进一步发展,形成理论支柱。创作上各国出现一系列大作家、大作品,在19世纪成为主要的文**流。
《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的多卷本巨著,小说创作的总称,是他以毕生精力完成的光辉创作群,堪称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奇迹。他计划写143部,完成了91部。巴尔扎克用分类整理和人物再现法把作品连成整体,全作分为“风俗研究”、“分析研究”、“哲学研究”三大部分。他以清醒的现实主义笔触,再现了1816—1848年,也就是王政复辟到七月王朝期间的广阔社会图景。被恩格斯誉为“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包法利主义:儒勒·德·戈吉耶发明了“包法利主义”这个名词,把它定义为“人所具有的把自己设想成另一个样子的能力”。他指的是福楼拜在《包法利夫人》中所塑造的女主人公爱玛的性格特点,即爱玛所具有的崇尚金钱,不切实际、想入非非的品性。“包法利主义“是平庸卑污的现实和渴望理想爱情、超越实际可能的幻想相冲突的产物。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它是七月王朝和第二帝国时期享乐主义生活盛行的恶浊风气孕育而成的。
【外国新闻史名词解释】推荐阅读:
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团工委活动09-27
名词解释(汇总)(20世纪外国文学)07-25
四字成语的解释里通外国10-17
新闻传播名词解释07-16
对外新闻宣传名词解释09-05
新闻编辑名词解释整理09-23
外国文化态度08-13
外国社区矫正09-15
外国工艺史总结06-20
现代的外国诗歌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