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2024-08-26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精选8篇)

1.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篇一

中国农村文化产业研究综述

徐世平

称为21世纪“朝阳产业”的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与此同时,我国学界对其的研究也颇多。而正如中国的文化产业在城市和农村发展严重不平衡,中国农村文化产业未真正形成,研究相对来说比较有限。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之下,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可以为学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一、主要成果

在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实践中,学界对“农村文化产业”有一定的研究。但完全研究它的专著几乎是空白,只有潘鲁生《手艺农村—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查报告》。“农村文化建设”的论著,如陈文珍《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构建》、方亮编著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与管理》、杨发主编的《新农村文化建设读本》等有关农村文化产业的研究填补了一些空白。“文化产业”的力作也为在中国文化产业的大背景下发展的农村文化产业研究提供了借鉴。

与论著相比,本专题研究的论文、期刊数量不少,有100多篇,2010年至今就有20多篇。可见,近几年来学者将目光投向了“农村文化产业”。此外,论者也关注地方农村文化产业的个案研究,如陈运贵《安徽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与路径选择》。学者们或站在全国的立场、或从地方省区视角,或分析制约其发展的原因及对策、或提出新的体系构建,多纬度、多层次的深入研究对本专题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作用。

二、主要内容和观点

(一)中国农村文化产业的整体研究

第一,农村文化产业的概念 农村文化产业的内涵。一些学者指出,农村文化产业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目标,以农民为创作生产主体,以民间文化为产业资源,将地域性历史文化资源转换为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的现代产业形式。另一些在界定时则侧重强调其区域范围,即指相对于城市文化产业而言的,在县域及其以下的行政区域范围(即县、乡镇、村)的文化产业。农村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关系。解学芳指出新农村文化建设包括农村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一方面二者存在不同,另一方面,二者因都依赖于乡土共有的文化资源而密切联系,基于此形成了的博弈关系,最后从马克思的“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出发,说明二者不存在发展先后问题,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诉求是实现二者的同步发展。

第二,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可行性。郭玉兰提出了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理论基础,借用1857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揭示的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为在物质经济基础比较落后的农村率先发展文化产业奠定了理论依据。周传蛟、刘维奇等从农村存在着潜在文化需求、国家推行的新农村设方针和政策,以及城市文化产业对农村文化的渗透等多个方面指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恰逢其时。

第三,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必要性。文章中论者多提及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意义,如有利于农村生产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解决农民就业、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满足农民文化需求、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等。此外,潘鲁生、郭玉兰、刘涛等写了专门的文章论述其价值。潘鲁生揭示了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对于保护农村文化生态的意义。郭玉兰分析了文化产业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作用。郭玉兰也阐述了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是实现农村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出口和路径。刘涛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成为中国农村城镇化道路的一条现

实选择。

第四,农村文化产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及路径。从各个时期农村文化产业的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解决思路,这是国内很多论者研究农村文化产业的基本模型和框架。赵秀忠、李秀芳、韩海浪等都指出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不平衡、发展速度缓慢、文化品位不高、管理相对薄弱等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李新市提出了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几点对策,如激发农村文化人才创新能力;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周传蛟针对农村文化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偏低、发展农村文化产业认识上存在误区等问题提出路径选择。周云逸针对中国目前大多数地区农村文化产业尚处在萌芽阶段的现状,从三个方面提出破局之策:一是要发掘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资本”;二是吸引民资及外资进入农村文化产业;三是实施重大农村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除此之外,沈成宏、刘锐、金琳、骆勇、林怡、张振华、萧永禄等对此也作了相关论述。第五,农村文化产业其他相关重要问题。有的论者针对农村文化产业的某一问题做专门研究 如:

(1)农村文化产业的集约化问题。李新市在其多篇文章中提到走农村文化产业的集约型道路。李新市、赵翠生的《中国农村文化产业的集约化问题研究》着力对集约化问题进行研究。

(2)农村文化产业的人才短缺问题。李新市《解决农村文化产业人才短缺问题的战略措施》从宏观的战略性角度和当下具体的措施对策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3)农村文化产业与民营企业问题。李新市指出民营企业进入农村文化产业需要各地在政策法规上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民营企业进军农村文化产业的优势;民营企业家要牢记建设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的农村文化产业体系的责任;民营企业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目标。

(4)农村文化产业逻辑合理性、政策支持度和经营操作环节问题。这是郭玉兰《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三维思考》中指出的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诸多问题中最为突出的三个问题。

(5)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与发展态势问题。王悦洲论述了农村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刘彦武阐释了农村文化的发展规律。姜长宝分析了其发展状况和趋势。

(6)农村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问题。李海分析了金融介入农村文化产业遭遇的三个方面主要困境,并指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途径。

(二)地方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个案研究

第一,东部。

(1)河北省:阎世峰《河北省农村文化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柳敏和《河北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理念及模式研究》是对河北农村的个案分析。

(2)山东省:山东省的研究成果较多,如孙金荣《山东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释修振《淄博市农村文化发展的现状与出路》,王家志的《东营市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3)江苏省:韩海浪《农村文化产业的困境与出路—江苏调查》针对江苏农村文化产业的滞后阻碍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困境,提

出其发展的路径。

(4)浙江省:王国华《新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着力点—以嘉兴市秀洲区农民画为例》指出从嘉兴秀洲区农民画的成功案例中寻找启示。

(5)福建省:周加同最早提出福建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和发展对策。吴声怡、许慧宏介绍了福建农村文化产品现状,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其现实条件进行剖析,提出选择以民俗文化开发促进福建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第二,中部。

(1)河南省:河南省的研究有陈艳梅《关于河南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研究》、刘锐《挖掘民间文__化资源 发展民间文化产业—加河南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2)安徽省:论者陈运贵既分析安徽省农村文化产业的现状和问题,又指出其比较优势,并在基础上提出发展策略和路径选择。张传玉做了关于湖北一市和安徽三个县的调查报告。

(3)山西省:郭玉兰指出山西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现实条件、可选择借鉴的模式、需要解决的前提问题。

(4)湖南省:李成家、王连球分析了湖南农村文化产业的现状,并提出发展的对策。

第三,西部。

(1)广西省:徐辉元、周存生等《广西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探索》提出广西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

(2)云南省:樊泳湄《加快云南民族地区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指出云南民族地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相应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3)四川省:唐智鑫、王代敬《四川农村文化产业化初探》,何常全等《川北丘陵地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探索》是对四川、川北丘陵地区腹心南充的个案研究。

(4)重庆市:张奇新《重庆市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分析了重庆市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现状、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三、简要述评

纵观上述成果,从研究伊始至今,本专题在概念、依据、功能作用、现状问题、对策路径、地方个案等方面都有研究,而且许多建立在调查研究之上,这无疑为其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但同时,研究仍存在需要进一步深化与拓展的地方。

第一,从纵向研究的角度看,可以将其与相关学科结合做深入研究。目前其研究仍局限在自身的发展,除了几篇文章用SWOT方法进行分析之外,较少引用管理学、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深入研究,可以将文化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知识结合起来深化对农村文化产业的纵向研究。

第二,从横向研究的角度讲,可以做一些比较研究。尽管全国农村文化产业、地方各省区农村文化产业个案研究都有成果。但中国城市文化产业与中国农村文化产业之间、某一个省区的城市与农村文化产业之间、各地方农村文化产业之间的比较研究还很少,可以通过比较吸收城市、已经取得成果的农村发展的有益经验。

参考文献

[1]周云逸.中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破局之策[J].河北学刊,2010年11月。

[2]郭玉兰.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三维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10月。

[3]刘彦武.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分析[J].农村经济,2008年第8期。

[4]王悦洲.对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襄樊学院学报,2008

年第3期。

[5]李 海.农村文化产业的金融介入与金融支持体系建构[J].学理论,2010年11期。

[6]郭玉兰.山西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现实条件、模式选择和发展前提[J].生产力研究,2007第6期。

[7]陈运贵.)安徽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与路径选择[J].安徽农学通报,2010年13期。

[8]阎世峰.河北省农村文化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2007.12。

[9]柳敏和.河北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理念及模式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10]孙金荣.山东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11期。

[11]王连球.湖南发展县域农村文化产业的问题和对策[J].特区经济,2009年4月。

[12]张奇新.重庆市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0年第4期。

[13]李新市.中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问题[J].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3期。

[14]李新市.中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15]周传蛟.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条件与路径选择[J].学术交流,2005年第5期。

[16]潘鲁生.保护农村文化生态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J].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原载《安徽农学通报》)

2.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篇二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界定

1.中国传统文化的分类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并不是非常明确, 分类的方式更是多到数不过来。但是归根结底就是广义定义和狭义定义两种。狭义上定义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封建社会是的中国封建文化。但是, 广义上定义的中国传统文化是经过几千年的沉淀, 积攒, 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西方文学文化, 囊括了古今中外文化历史上的经典值得传承的文化, 当然也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后, 两者相互融合形成的更完美的文化方式, 这一点上就与中国传统封建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差异。

2.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

现代很多人已经觉醒, 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要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道路上沉淀的结果, 其中涉及到了主观上的, 制度上的和精神上的完美结合。它形成于旧时社会, 完善并盛行于封建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经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时代。中国传统文化深邃精奥, 发现并且改正了封建时代的缪去思想, 这要归功于中华民族骨子里的那股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有过不可忽视的历史, 被称为“四大文明”的中华传统文化也在世界上远胜于其他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经济价值的发展上的分类

1.经济制度文化的发展

经济制度从主观上来分析就是一种用来决断社会经济体制, 决定发展方向策略的运行方式。从大体上来说, 经济制度的阶级分成很明显。经济制度文化的前提下, 中国传统文化还是应该以马克思列宁社会主义为主题来建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经济制度文化, 并且需要适度的引入小农经济的发展制度。从社会经济体制的层面出发, 应当与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区分开来, 并奉行以公有制为主体, 因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比, 主要优势就是引用了公有制为主体。要想使人人平等, 就应该让社会主义远在资本主义之上, 不过要在实施上, 因为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提供前提”, 所以主要有资本主义的存在, 就会为社会主义的诞生做出铺垫。不过一旦着急于急速发展, 目光短浅, 为了让预期目标尽快完成, 而在表面的工作上敷衍了事等错误的实施使我国的经济发展都止步不前。从客观层面上看, 社会主义是最佳的最合适的社会形态, 不过一旦那些错误的扭曲的态度影响了社会主义的发展, 将会加倍危害到我国经济的发展, 以上情况在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上屡见不鲜且有人屡试不爽。

2.公司文化以及企业文化

公司与企业文化主要涉及怎样控制规划企业的工作方式。以人为本, 一集体为重的企业文化有几点属性。一是效率较低的评价及晋升形式。众所周知, 在大多数应届毕业生中, 一般一个应届毕业生想要向上升一级职位起码要三到五年左右的周期, 导致级别越高的管理高层的年龄就越大。这种效率极低的评估与晋升方式大大地打击了很多人的积极的工作态度。二是对于各种情感的内敛与隐藏。我国国人对于情感的表达方式向来含蓄、内敛等。这种对情绪的处理态度, 在公司对于下属规划的控制形式上有着很大的帮助, 在心理学上, 很多著名心理学家称这种管理方式为非人性化管理。相比于西方的人性化制度, 我们国家管理制度的缺陷不言而喻。人性化管理不仅仅要完成企业发展需要到达的预期目标, 还包括公正的理解性的制度体系, 在一种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下, 人们从内心上服从且更积极地投入到各种工作中, 加快了工作效率, 对企业的发展的贡献也就显而易见了。然而在非人性化管理的企业中, 企业管理人的主观性强, 对待一些方面上更是管理随意, 有浓烈的统治气息, 在现代经济价值发展的过程中, 在扩大企业时也应适当地更换管理模式。

三、结束语

各种惨痛的经历让我们明白了许多道理, 并不是一味的摈弃中华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的经济价值发展就是有好处的, 甚至可以说, 百害而无一利, 绝不可能将中国变成西方文化的附属品。正确对待中西文化的融合, 以求善为主题, 以道德为根本, 完善社会主义的发展, 将中国传统文化真正的发扬光大, 重视对我国国人的文化教育, 从根本上解决崇洋媚外, 才是我国传统文化在经济价值发展道路上应该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秀薇.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J].枣庄学院学报, 2014, 31 (3) :76-79.

[2]潘山.探究中国古典文化元素在现代广告中的运用[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5, (4) :80-84.

[3]李明江.有限性设计原则对当代中国设计的意义[J].艺术科技, 2014, 27 (1) :289.

3.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篇三

【关键词】传统文化;月亮文化;意蕴

【中图分类号】G129 【文献标识码】A

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月亮文化

说到有关月亮的神话故事,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嫦娥奔月,在中国人的脑海里,在广寒宫中居住了上千年的嫦娥,早已成为了人们心目中月神的真正人选,月亮可以代表嫦娥,嫦娥也可以代表月亮抚慰人们的心灵。除了嫦娥和吴刚,月兔、蟾蜍、月桂树等也是和月亮密切联系的关键元素。它们蕴含了远古先民对于月亮的情感寄托。天上一轮月,地下万人情。千百年来这一轮明月承载着人们深厚的情感。人们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描绘,丝毫不吝啬地用大量的美好的词汇去赞美。这些风格各异的词语在勾勒出世间风景的同时,还透过世间百态,寄托了不同的感情。一轮明月承载了千百年的深厚感情,自然科学层面的月亮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拥有层出不穷的精美别称,这些暗怀隐喻、饱含深情的指代词为中国古代诗坛、词坛增加了一道独特的“千般诗情万般月”的景致。月亮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丰富、最美丽的文化之一,月亮也成为最美的文化符号之一。

二、月亮文化代表的意象

悬于天际的月亮在中国凝聚着一个民族的生命情感和审美寄托,在中国人的内在心灵世界里,月亮已经成为超越它本身的物理特征而逐渐演变为一个象征符号,这个传统的月亮意象投射着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感情。傅道彬曾说:月亮作为永恒与自然的象征,启发着人们不断去追求这种永恒的存在,因而中国人在寄情山水,笑傲山林之际,常常会去吟风啸月,表达一种古典的风范。月亮维系着中国文化的智慧、艺术、心理、民族情怀等多个方面。明月映照在中国传统读书人身上,他们从艺术审美的广阔经验出发,具体地对月亮的物象赋予了自身独特的情感诉求,因而情景交融,心物结合,物我两忘。经过漫长的历史文化积淀,又进一步探索出了外在审美意象内部的虚与实、深与浅、形与神的多层面关系,而且开始多维度地细致地辨析它在诗词中的构造方式及其美学内涵,从而赋予了它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月亮文化的发展

早在先秦时期作为自然形象的月亮便在诗中寄托了创作主体的情感,但尚未达到主客融合的更深层境界。据学者统计,在《诗经》中共有二十五首诗中出现了月亮的形象,南方的《楚辞》中共有二十首有关月亮的描写,其他先秦古诗中有十五首也出现了月亮的身影。《诗经》中有十七首诗歌里是用月来表示时间的,且大多为日月同用表时间,有八首将月与忧愁、伤感、女性、品德等联系在一起,且这种联系大多以赋、比、兴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而赋、比、兴乃是《诗经》审美意象的最多元的表现方式。

两汉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是大赋和乐府诗,日月连用的表现形式随着文学形态的转变而逐渐有所减少,月开始作为独立的个体意象开始与其他事物相连并组合,与人的关系也更加密切,从而发展出丰富多彩的主题意蕴和文化内涵。伴随着审美意象在文学创作中的广泛运用,审美意象的各个方面也逐渐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

到了唐朝,中国的文人士大夫阶层写月除了考虑审美视野,同兼顾社会历史文化,站在宇宙人生角度来再创造“月”,明月经过文士们的丰富发展,将变得更有诗意。咏月文学的兴盛,使有关月题材的主题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开发,月自身的形象特征和审美价值也得到了更加充分的认识,月成为相思、思乡、怀念、离别的代表符号,具有了丰富的象征韵味。咏月文化的繁复,促成了许多经典的月意象的产生,如水月、风月、春花秋月等。这些月意象成为诗词曲赋反复吟咏的题材,作为独特的审美视角开启了新的审美创作传统。

宋之后,诗词类传统抒情文体愈加兴盛,据邓国光、曲奉先所编的《中国历代咏月诗词全集》,各时期咏月诗词数目如下:汉朝5首;南北朝52首;隋朝11首;唐朝521首;宋朝2396首,可见,有关于月的诗词到了宋代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高潮。另外叙事类文体也逐渐兴起,月原型在戏曲、小说等文体中的出现体现了人们对月原型的重新认知和构建。叙事故事里的人物以月入诗,抒发情感,这是对月意象传统表现方式的继承。月作为男女私会的背景,又具有了新的文化语境;将原始先民塑造的月神话和以月的盈亏计时的时间性意蕴运用到叙事文体中对文章结构进行重塑与演绎,这种超越传统的解读使得月的主题意蕴焕发了勃勃生机,开启了月意象新的时代使命。

四、月意象在中国文学中繁盛的原因

伤春悲秋是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反复表现的一种主题。诗歌被认为是最能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学样式,中国古典诗歌一向都是用大量意象来进行叙事和抒情的。以诗词为代表的中国抒情文学传统创作中一个重要现象就是有大量的自然物被作为审美意象不断重复出现,物象是这些意象得以形成的关键因素。月意象作为典型意象之一,其本体所蕴含的文化气质在中国传统诗文中有着十分特殊和重要的意义,体现了中国的内在艺术精神和文化追求。作为自然中的“月”,它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只是文士常引用的“物象”,本身具有的物象特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与人们情绪的波动产生共鸣,还体现在“月”的自然规律上,它的周期性圆缺作为宇宙自然规律影响着世人的审美价值和人生观念,并形成了最初的了宇宙观。一方面,文人墨客借月抒情,在构建月意象时,月亮被负载了特定的主体情感,具有文化象征意义,这种诗意精神在文人创作中得以薪火传承;另一方面,文学作品既不断去继承和发扬传统月意象,又超越月意象固有模式透露出作者的个体审美特征。月亮首先作为客观物象存在于自然界,作为自然意象被广泛应用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里之前,月意象经过了长期的发展过程。月意象之所以受中国文人的喜爱,原因不一而足,有的人认为月亮的物色美引起了中国文人的关注。也有人认为,月亮的原型特征奠定了它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地位。还有人觉得月亮符合中国的传统审美,所以才被文人广泛应用于文学创作,形成了独特的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月亮文化。

五、传统节日中的月亮

月亮不仅在文学上占了重要的地位,而且还深深地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产生影响。从远古时期开始,智慧的人们就通过细致的观察,掌握了月相变化的规律,用月亮的朔望周期制定了记录时间的方式——太初历,即俗称的农历,月亮圆缺一次为一月,月之复活日(初一)为“朔”,满月日(十五)为“望”,月终日(十)为“晦”。农历的存在不仅为劳动人民提供春种秋收的节气依据,还记载了寄托人们美好祝愿的重大节日。因为中国人视团圆为最美丽的民族情结,所以对圆尤其关注。每当月亮运行一周,达到轮回的圆满时,对人们的情感冲击足够让他们载歌载舞来庆祝节日的喜庆,故而许多个十五之夜都成为特定的节日,如正月十五上元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还有现在已不多见的二月十五花朝节、十月十五下元节等。至今中国的很多民间风俗还来源于千百年前流传下来的月亮崇拜。首当其冲被人熟识的应属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的八月十五中秋节,这是一个直接以祭拜月亮、庆祝丰收为主题的节日。中国以农耕立国,无论君主还是百姓都对农业生产也怀有尊敬的心里,所以在秋天收获的季节,人们用祭祀的仪式表达对上天的敬畏和感激,“祭月”就是此时礼拜月亮的祭祀仪式,古人祭月是对日月表示敬畏,求得阴阳和谐,风调雨顺,知天时而授农事。早期的祭月仪式经过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到了两汉魏晋时期慢慢衍生出赏月的习俗,但此时的赏月并没有特殊的时间,只是人们兴之所起的随意之举,咏月诗赋作品由此诞生,如汉代枚乘的《月赋》、南朝沈约的《咏月诗》等。直到唐玄宗时开始,皇帝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设宴招待众大臣赏月,中秋节的具体时间才正式确立。民俗是大众心理的集中反映,从中秋节、上元节等节日的隆重场面以及流传千百年的风俗传统中,我们又一次看到了中国人对于月亮的崇拜和亲近,它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六、蕴含月亮意象的月亮文化在秦汉六朝的表现

自汉朝开始到魏晋南北朝期间,是一个文学自觉的时代,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达到一个高峰,人生、命运进入文学创作主题,文人们开始用审美的眼光观察世界。蕴含月亮意象的月亮文化就在这种文化氛围下逐渐丰富起来,从古老的文学形式——辞赋到新兴的五言诗,从阳春白雪的文论著作到下里巴人的乐府民歌,都有月亮轻盈的身影;文人们在月亮中寄托感情,表达自己的苦闷、愤慨和向往;并采用各种别称指代月亮,使得月亮更加丰富。这一时期的月亮意象的范围比较广。月亮作为一个景物意象,出现在几乎所有形式的文学体裁中。在辞赋方面,两汉魏晋南北朝共有月赋4篇,分别是西汉公孙乘《月赋》、南朝宋谢庄《月赋》、谢灵运的《怨晓月赋》。在五言诗创作方面,既有月亮为题材的咏月作品,也有将月亮作为意象用于诗中。直接月亮为题材的五言诗有52首,如梁朝萧纲《望月》、沈约《咏月》、庚信《新月》等,其中多有名著,如北周庚信的《舟中望月》:舟子夜离家,开船望月华。山明疑有雪,岸白不关沙。

七、蕴含月亮意象的月亮

文化在唐宋诗词中的运用行至唐宋两朝,蕴含月亮意象的月亮文化更是达到一个顶峰,不仅数量繁多,而且诗词文的品质也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堪称首位。月亮意象代表的情感开始丰富起来,从原本的单纯景色描写转向诗人们的内心世界,借吟咏月亮而抒发的情感由最初单一的歌颂高洁人格走向更深的复杂性格,包含了离家思乡(如杜甫《月夜》)、保卫边塞(如李益《从军北征》)、爱情相恋(如李白《玉阶怨》)、孤寂哀伤(如白居易《望月有感》)、历史时空(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等多方面的情愫,月亮因为人类的情感变化而发生改变,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学意义。月亮与诗人的关系发生改变,月亮从被诗人们旁观欣赏的角度逐渐融入平凡普通的人间生活,诗人们由“月我疏离”的关系上升到“月我同构”的境界,月亮被赋予生命的体征,成为诗人们的朋友,如李白的《月下独酌》就将月亮视为一同饮酒的伙伴,月亮不再高高在上,遥不可及;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秋歌》)不仅让底层百姓和他们手中的冬衣染上柔和的银辉,还使清冷的月亮蒙上一层人间生活的烟火气息。

结语:月亮伴随着中文一路走来,它的身影也出现在了人们生活中,它带给人们的丰富情感超越了其他所有意象,是中国人千古永恒的必灵慰藉。而月亮文化和月亮意象在得到发展的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课题,其亘古永恒、时变时新的特点要求我们在这个巨大的宝库中不断探索、深入挖掘、触类旁通,构建起中国独特的月亮文化,根深蒂固的植根于中国文化历史中,并且流传下来,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成英丽.宋词月意象探析——对人生、生命的思考和喟叹[J].科技资讯,2010(29).

[2]汪洋.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月亮文化[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7(1).

[3]刘怀荣,宋巧芸.20世纪以来古典诗词月亮意象研究综述[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作者简介:李翔,女,1978年生,重庆市人,在职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礼仪文化、教育教学。

4.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篇四

符文画

中国服务文化研究会宗旨: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团结整合政府机关、文化社团、企业界、文化界和其他有志于服务文化建设的人士,共同促进我国服务文化建设的开展,丰富发展中国服务文化新科学,提高企业和城市的服务品质,增强企业、城市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为推动幸福企业、和谐城市、文明社会和文化服 务强国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为实现中华复兴的伟大梦想贡献力量。中国服务文化研究会十大任务:

1、研究探索服务文化理论,召开服务文化研讨会,发展丰富服务文化新科学;

2、协助企业探索服务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总结共享服务文化建设经验,发现培养宣扬服务文化典型;

3、编辑出版服务文化书刊;

4、组织国内外服务文化交流;

5、组织服务文化培训;

6、培养服务文化专家、讲师和创造传递快乐服务的开心果报喜鸟;

7、为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提供服务文化和服务品牌咨询设计,帮助其梳理完善文化体系服务体系,创建名副其实的星级服务,提升服务品质效益和文化服务贡献度,打造行业典范城市名片;

8、围绕社会热点难点焦点,组织专家、企业家举办沙龙论坛。

9、组织服务文化公益活动。

10、为政府、企业出谋划策,为提升城市服务水平、增强城市、政府和企业的感召力亲和力提

供智力支持。

中国服务文化研究会十大贡献

1、独创12部服务文化系列专著,提供培训教材,繁荣发展服务文化新科学,丰富了中国文化宝库。其中《服务文化决胜未来》(获石家庄社科成果一等奖)、《服务文化理论与实践》(中国政研重点课题并获二等奖)、《现代企业服务文化》(获中国企业文化理论创新奖)、《快乐服务的心灵智慧》《成败大扫描》《文化使者的职业化修炼》等专著已被多家企业单位作为教材。

2、在多家媒体发表400多篇文章,撞击传播服务文化理论。中国电力报、《公关世界》和《中国有色金属》等报刊相继开辟服务文化专栏;主流媒体《企业文明》杂志两次独家策划《服务文化制胜》《服务转型》专刊。

3、智力服务数百企业。咨询设计组织策划训练宣传,解疑释惑指点迷津,撞击反射点评提升,指导推进企业服务文化建设。先后与建设部、国网公司,中国电信、中国烟草、建总行、工总行、上海银行、北京银行、珠海交行、首旅集团、中国全聚德集团、深圳金蝶软件集团、东风二汽、上汽集团、上海地铁、塔里木油田、胜利油田采院、辽河油田、齐鲁证券、平安保险、深圳人寿、上海银行、北京银行、中铁十七局、湖南三一重工、成都置信集团等客户撞击分享服务文化。

4、点评提升推广服务品牌,提出品牌集群现象,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总结点评宣传推介数十个文化服务贡献度较高的企业品牌、服务品牌、服务明星和文化专家、艺术家。对服务品牌的内涵外延塑造等作了科学解析,对“情满旅途”(青岛交运集团)“情传万家”“亮出精彩”“诚信彩虹”“上海相机王震”“李向党工作站”“春天服务”“家园服务”“尊荣体验宅急修(上汽集团服务品牌)”“心力管理(江苏黑松林公司)”“快乐服务(威商银行)”以及“制造业更应建设服务文化(宝钢、三一重工)”等数十个全国知名品牌进行咨询点评定位提升推广。总结提出的五大服

务品牌集群现象(上海、青岛、新疆、本溪、大连现象)产生强烈共鸣。

5、文化使者奔走呼号,传播理念互动提升。陈步峰教授多次参加大型文化论坛沙龙会议和公益文化活动,接受中国电力报、央视华人频道、《公关世界》《、中外企业文化》《新领袖》《中国餐饮》《中国邮政》和中国物业网、石家庄日报等十多家媒体专访,撞击反射传播服务文化理念,多次组织由专家书画家艺术家等参加的不同形式的研讨会和论坛,为文化强省文化强国助力添彩献策献宝。其中《河北省白鹿温泉打造文化旅游品牌研讨会》《河北省吾行道自然健康研讨会》由中华网、新华网、凤凰网和河北日报、河北经济日报等多家媒体通篇报道,引起强烈反响。

6、研发系列课程。聚焦于客户的挑战诉求,提供完美服务方案,提供可选择的菜单,撞击反射开发出《服务文化决胜未来》《快乐服务的美德智慧》《职业服务人的八项修炼》《打造卓越服务力》等十五门服务文化系列课程。

7、创建中国服务文化网。提供撞击传播服务文化理论与实践及其经验信息共享的平台纽带。

8、适时策划组织参与服务文化研讨会,不断加快服务文化建设进程。1998年11月27日成功组织《河北省服务文化研讨会》,与会专家有:宋连生梁勇朱红亮王彤肖力张梦庭牛兰东李梦雄等;2005年7月9日中国首届服务文化经验交流会暨理论研讨会在山东日照召开,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王瑞祥、原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徐惟诚、原商业部部长胡平、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孟凡驰、文化力创始人贾春峰等专家学者企业家到场作重要讲话。陈步峰教授就服务文化的内涵外延科学体系做了深度解析。

9、多次应邀到上海北京江苏湖北大连威海青岛成都等地培训咨询。为湖北省“服务文化建设月”和“首届中部六省企业文化论坛”助力添彩献策献宝。

10、开创服务文化体系,提出系列独创前瞻性观点。陈步峰先生系首批青年文明号的创建组织策划者,中国十大公关杰出人物。所总结策划的服务经验在中南海作介绍并受到朱镕基同志接见。二十多年来陈步峰会长以“虔心传播文化业、俯首甘为拓荒牛”自勉,积极从事企事业单位服务创新的设计组织策划,潜心于服务文化的探索实践与传播,率先提出服务文化概念内涵特征并形成服务文化理论体系,率先提出服务文化概念内涵特征并形成服务文化理论体系,丰富了中华文化、企业文化和服务创新的内涵外延,具有填补空白的创新意义。陈步峰提出:我们已走进“人人都是服务员、行行都是服务业、环环都是服务链,个个都是文化者、处处均显文化味”的服务经济时代,当今的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与优质的服务产品供应不足的矛盾,我们已经走进“以服务定生存、以文化定输赢、以和谐定发展”的新时代,“文化、服务、幸福”已经成为当今的主旋律和顾客的基本诉求以及作为评判企业的核心内容。陈步峰相继提出了“服务论”“品质论”“忠诚论”“资质论”“经营论”“顾客论”“观念突围论”“星级服务论”“五次服务革命论”“五化创新趋势论”“服务文化不是服务业的专利,而是制造业的先行”和“文化自觉八大要素”“服务转型升级九大趋势”“现代企业要着力提升文化服务贡献度”“快乐服务既是能力智慧更是责任美德”“文化型服务型智慧型幸福型企业是最伟大的企业”等独特前瞻的观点,引起各界的强烈关注和反响,有的已作为一些城市企业的文化理念和服务箴言。

中国服务文化研究会网站:中国服务文化网

研究会竭诚欢迎更多的文化之音参与支持创新服务文化建设,撞击共享更

多的典范经验,为文化强国服务强国做出更多贡献。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路慈云寺东区国际1号楼405

电话: 010-85866411010-85862901-8016***

5.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篇五

学生:陈爱利

一、学位论文框架:(要求写出三级标题的内容)

引言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理念融入作文教学的必要性

一、儒家文化融入作文教学的必要性 1.“孝悌”融入作文教学的必要性 2.“信义”融入作文教学的必要性 3.“爱敬”融入作文教学的必要性 4.“忠恕”融入作文教学的必要性 5.“廉耻”融入作文教学的必要性

二、佛家文化融入作文教学的必要性

1.“因果”融入作文教学的必要性 2.“平等”融入作文教学的必要性 3.“慈悲”融入作文教学的必要性

三、道家文化融入作文教学的必要性 1.“天人合一”融入作文教学的必要性 2.“无为”融入作文教学的必要性 3.“真”、“朴”融入作文教学的必要性

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对初中作文教学意义与价值

一、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为了“应试”急功近利

(二)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相脱节,学生生活体验少

(三)传统文化积淀太少,思想匮乏。

(四)家庭教育的缺失,学生超“自我”个性突出

(五)说真话,讲真情的空间受到冲击和挤压

二、传统文化理念对解决初中作文教学存在问题的意义与价值

(一)有利于指导作文教学回归本真

(二)有利于指导学生回归生活,体验生活,为写作积累素材

(三)有利于感悟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为写作积蓄正能量

(四)有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为写作中的“说真话,讲真情”奠定基础 第三章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一、儒家文化理念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孝悌”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1.学习“孝悌”之道对学生的影响

2.“孝悌”之道在作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二)“信义”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1.学习“信义”之道对学生的影响

2.“信义”之道在作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三)“爱敬”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1.学习“爱敬”之道对学生的影响

2.“爱敬”之道在作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四)“忠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1.学习“忠恕”之道对学生的影响

2.“忠恕”之道在作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五)“廉耻”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1.学习“廉耻”之道对学生的影响

2.“廉耻”之道在作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二、佛家文化理念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1.“因果”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2.“平等”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3.“慈悲”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三、道家文化理念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1.“天人合一”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2.“无为”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3.“真”、“朴”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结语

6.中国民俗文化研究报告 篇六

概述

1、民俗(Folklore)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也是民众现实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传统社会,“民俗”一词较早被使用,其含义与“风”、“风俗”、“习俗”、“谣俗”等基本相同,都是指民俗事象。

从这些词语的使用频率来看,经历了一个由“风”而“俗”、由“风俗”而“民俗”的演变过程,但其含义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

Folklore

由两个萨克逊语词汇Folk和Lore合成,于1846年为英国考古学家汤姆斯(WJThoms)最早使用。

一指“民俗”,意为“民众的知识”或“民俗的智慧”;

二指“民俗学”,意为“关于民众知识的科学”。

2、文化(Culture)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它包含了人类群体所拥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经济政治体制等。

最早为“文化”下定义的是英国古典进化论学派人类学家、“人类学之父”爱德华泰勒(Edward B.Tylor)。他在《原始文化》(1871)的开篇就提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除自然科学外,“文化”主要在三个相对独特的意义上被使用:一是作为艺术及艺术活动的文化;二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文化;三是作为发展过程的文化;

作为艺术及艺术活动的文化

在日常谈话中,“文化”被认为是由“知识活动,尤其是艺术活动的作品与实践”组成的,是一个描述“音乐、文学、绘画和雕塑、戏剧、电影”的词语。在这个意义上,文化被广泛认为涉及“有教养的”(cultured)人们所从事的“优雅的”消遣。

对人类学家来说,“文化” 是指将人类与动物区分开来的所有造物的特征。

”文化”的最早含义是指庄稼的种植和动物的饲养。稍晚一些,同样的含义被转换来描述对人的心智的培养、培育(cultivation)——一个普遍的、社会的及历史的过程。古人说:“玉不琢,不成大器;人不学,不知义。” 在我国历史上,“文化”的意思大体说来就是“化人文以成天下”,就是“教化”。人类的成长历程,就是文化的历程,就是雕琢和学习的历程。

3、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它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具有普遍性、传承性和变异性。

世界上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存在着层次差别,既有上层文化,也有下层文化。

7.中国传统文化与武德相同之处研究 篇七

1 何为武德

武德一词最早在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的《左传》中记载, 有“武德有七”的论述。后随着时代的发展, 武德的涵义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过去, 大多以“尊师重道, 孝悌正义, 扶危济贫, 除暴安良, 助人为乐”为武德, 如今1987年全国武术学术研讨会, 将武德规范概括为“尚武崇德, 修身养性”。武德随着不同时代发生着不同的变化, 烽烟四起的年代, 武德的含义大多为保家卫国, 而在今朝, 我们所推崇的武德是文武双优, 德才兼备, 更多是以强身健体修身养性为主体。习武之人, 在学习武术之前, “习武先习德”这个德是指我们的品德也是武德的大体轮廓。

2 武德的传承

武德的传承最开始为简单的口述相传, 师傅领进门, 传授其武艺, 同时也将本门本派的教义和规矩口述给徒弟, 这就是最早的武德传承。随着时代的变迁, 更多的文字资料可以使用, 也就变成了书本与口述相结合传承, 但是这样的传承过于单调, 于是, 体育类大学中有了武术学院, 在各个地方有了武校, 以一个大的整体传承着武德的培养与发展, 也就是文武结合。有了文化作为载体, 武德的发展也就被更多的习武之人所了解, 对于传承也有了更大的保障。

3 传统文化与武德的相似

传统文化的形成要比武德更为早, 早在黄帝时期便有了, 但是那时的传统文化并不像现在这样准确。

黄帝当时所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是禅让制度, 这样的制度在中国流传千年, 但事实证明这种存在缺陷, 武德的传承也是如此, 从不完善到改良, 再到修缮才有了今天的武德。传统文化的范畴甚为广泛, 老子传承的道教思想, 孔子传承着儒家思想, 墨子传承着兼爱非攻, 诸子百家各有千秋。经过时代的变迁与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地与武德思想相为融合。传统文化中的不恃强凛弱, 尊敬师长, 怜爱同门在武德中都有体现。

3.1 一志

3.1.1 志, 当存高远

人, 应当有远大的志向, 有了志向才会有目标, 进而才会努力去实现, 从习武第一天开始, 师傅问我们为何习武, 师傅的这个问就是问志。《颜子家训·勉学》中说:“有志尚者, 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意思是说, 有志向的人, 不断地用自己的志向勉励自己不断地前行, 面对困难毫不气馁。习武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非一朝一夕可练就, 所以, 我们用远大的志向去勉励自己, 才会前行的更快。

3.1.2 坚持不懈

“老当益壮, 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在习武的时候难免遇到困难和瓶颈, 《滕王阁序》中的这句话是说:人, 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坚持住, 越是困难越不能放弃自己的志向。以此自我勉励, 所以, 远大的志向是习武之人必须要有的。远大的志向并不是嘴上说说就可以算是立志了, 这需要在习武之时慢慢地去实践。《三国志·吴书·陆逊传》说:“志行万里者, 不中道而辍足”人们立下了远大的志向在实现的过程中因为困难阻扰而“中道辍足”使之半途而废的等于没有立下志向, 所以, 要实现自己的志向要用自己的志向勉励自己还需要自己的坚持不懈。

3.1.3 惜时铭志

人们常说“冬练三九, 夏练三伏”不仅仅是在这个时间段中习武会有更好的技艺上的磨练更好的是对于人的意志是一种磨练, 也能说明习武之人对时间的珍惜。《颜氏家训》中有一句话阐述了时间的重要性, “光阴可惜, 譬诸逝水, 当博览机要, 以济功业”, 想要实现自己的志向, 就要抓紧每一分时间, 时间如水, 转瞬即逝, 我们要不断地拓展自己的思维从而达到“博览”, 当知识和认知越来越充足的时候, 这对我们的实现自己远大的志向做了一个良好的铺垫。

3.1.4 励志勉行

当树立了远大志向, 我们就要用实际行动去勉行。勉行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自己立下了志向就要认真去做;二是勉励自己的行为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志向。孔明先生曾告诫他的外甥“夫志当存高远, 慕先贤, 绝情欲, 弃疑凝, 使庶几之志, 揭然有所存, 恻然有所获。”孔明先生说了3点:一是仰慕先贤, 向贤人学习, 引用至今也就是我们要向好的同学学习, 不单单是学习在武术上的造诣, 也是学习同学身上的优点;二是孔明先生谈到了早恋的问题, 孔明先生认为一个人如果达不到一个成熟的境界去恋爱, 这是一种对自己志向的一个羁绊, 是不利于自身发展的;三是孔明先生提出了为人做事不要拖拖拉拉, 当机立断而不是武断, 当确立的志向是正确的时候, 就该毫不犹豫的向自己的志向去努力, 不要拖拖拉拉。

3.2 二心

3.2.1 心正则行正

心从生理上来看是给全身供给血液, 这是他的生理特征。从哲学的角度上来看, 心属于唯心主义, 通俗点来说就是心里想着什么事我再去做什么事, 当然这不是错误的思想, 但也不是最为正确的思想。我们今天站在传统文化和武德的基础上来看待心。

“君子之修身也, 内正其心, 外正其容”欧阳修是说作为一个人要端正自己, 内在要端正心, 外在则要端正他的容貌。习武时师傅经常的教导我们学习武术不是恃强凌弱也不是为了争强好胜, 要端正自己学武的心态。心术正, 则行正, 行正则身正, 无论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还是我们的武德中, 对心的教导无疑是最多的, 心理上的教育对于人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从我们日常接触的事物, 再到我们所接触的课本都是对于我们心理的一种教育和思想上的充实。

3.2.2 端正心术, 善待他人

《茅蓬语录》中有一句话:“心术不正, 其为材也必劣:学问不深, 其为器也必浅。”没有善良的心, 即便你再有才华也是劣材, 你学习了武术, 最初的目的就不是为了强身健体, 而是为了去打架不吃亏, 或者说是打架能比别人厉害, 用自己所学的武术去欺负弱小, 甚至用自己所学的武术去犯罪, 笔者认为这都是侮辱了武术也侮辱了你的师傅对你进行的武德教育。我们从一开始没有接触武德, 没有接触武术的时候, 我们的家长对于我们的教育就是你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要有一颗善心, 这个大道理不仅在传统文学上有许许多多的记载, 在佛经中也有记录, 甚至在道教中也有记载, 可见心术端正重要性。

3.2.3 静心

“多静坐以收心, 寡酒色以清心, 去嗜欲以养心, 诵古训以警心, 悟至理以明心。”短短的五句话告诉了我们应该如何修心, 我们常说“静坐常思己过”当我们静下心来的时候许许多多的事情我们会去思考, 渐渐地也就会思考明白, 武术中, 太极在静心这方面是尤为的突出的, 太极的一张一弛, 一动一静都体现了静心, 通过静心来调节自己使之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这也是从太极中所悟到的武德中的一种——静。

3.2.4 心静则武成

在太平的时间, 许多武林世家都选择在安静的地方传授武艺, 一则无人打扰, 二则培养徒弟们的良好心态, 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在安静的环境中人们所学习到的技能或者是知识都要比在嘈杂的环境中所学的要多, 再则, 安静的环境也适合培养人的良好情操, 所以, 许多的练武之地都需要安静, 可见静在传统武术中所拥有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

3.2.5 武德的“心”传递

武德的传递大多都是以语言和文字相传, 这种相传方式也正是师傅徒弟心与心的交流, 武德中许许多多的条例与警示都与心术有关, 诸子百家无不把“心”作为思想的中心出发点, 武德的传承和传统文化的密不可分的。

3.3 三身

3.3.1 静以修身

修身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指调理身体的好坏;另一个是对自己的体性进行调修。诸葛孔明在《诫子书》中曾经说过:“静以修身”这个静有两种意思:一个是指身体上的静, 也就是静养;另一个是从体性上来说的, 是说一个人为人处事冷静, 体性沉稳, 从这两个方面来阐述了“静以修身”这句话。

3.3.2 静的传承

静这种品德体现在武德中比较到, 也可以说许多武术家都将“静”作为自己传承武德中的一点, 也可以在许多武术世家中看到家中悬挂“静”字来警示自己和弟子。在众多武术套路中太极是对于静的理解是最为深刻的, 太极主张动静结合, 张弛有度, 一动一静, 动静相互的武术理念, 也是太极门派对于武德的所理解与传承, 至今, 太极依旧是动静结合, 而且太极多以突出“静”字。

3.3.3 赛场上“静”体现

沉着冷静也是传统武术所继承的良好品德, 遇人处事沉着, 这一点在散打比赛中也颇为重要, 沉着冷静在赛场上一个是对选手的心理素质的一个考验, 在比赛开始的时候是否能够冷静的面对对手。在赛场上“静”也体现了一个人的素质和道德修养。

3.3.4 八风不动

佛家中讲述的“八风吹不动”就是对于一个人体性的调修有了最为警戒的八项。“八风”是指利、衰、毁、誉、称, 讥、苦、乐, 这八件事。为人修身做到无论喜怒哀乐, 还是听到了毁谤辱骂都依然能做到心静如水的境界, 可见能做到这样的境界可谓是人上之人, 或许我们现在还做不到, 但是我们可以努力去做, 从平时为人处事开始, 从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喜怒不形于色开始, 慢慢地去改变自己, 用这些小事来修身, 使之达到为人君子。

3.3.5 八风与武德

从佛家的这八风中我们可以联系到日常所接触到的武德, 崇文尚武, 不畏强权, 不畏威逼利诱则行事做人要正, 不畏他人言语诋毁, 讽刺讥笑做到克制住自己不利用自己所学的武术去加以报复, 在赛场上喜怒不形于色, 不为获得名誉而使用违反规定的动作。这些形形色色无不体现了我们的武德修养, 武德高尚而人品历练必然高尚。

3.3.6 正身而治国平天下

《礼记·大学》中有一段话:“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站在齐家修身的观点来看, 这是确立了伟大的志向之后所应具备的, 若把文中的治国平天下换成我们的志向同样也是能看通的, 所以, 传统文化和我们每日所接触到的武德都是有所相关, 武德是更适合武术文化传承的文化, 而传统文化则是在一个更大的层面去传播文化, 二者有相互变通之处也有相同之处。

3.4 四德

3.4.1 德才兼备, 以德为先

德的意义较为广大, 品德、道德、德行等。而我们武术则将这种德发展成为我们武术人所传承的文化——武德。郑灵公曰:“天下之事成于大度之君子, 而败于私智之小人。”为人者大度切不拘小节可成大事, 费尽心机小聪明之举往往大事办不好。从古至今, 身为君子的第一准则就是为人大度, 直至今日为人大度依然能得到大家的青睐。生活如此, 武德亦如此。大多数人形容武术之人都以豪放豁达来为之形容, 武术之人的心思没有太过细腻, 行侠仗义是存在骨子里的, 所以, 在古代就有许多的英雄豪杰受他人蒙蔽而走歪路, 也是当时的武德文化传承并不像现在这样细腻和受教育。

3.4.2 武德——豁达

如今的武德都是以积极向上, 行路端正为主要。习武之人, 待人大度, 性格豪迈, 这一点在赛场上体现的更加淋漓尽致, 赛场上, 你来我往, 输赢乃兵家常事, 许多人能够很看得开这一点, 认为输赢并无妨, 最重要的是能够接触比赛接触新的对手, 从而充实自己, 场上为对手, 场下为朋友这才是真正怀揣武德之人所应该想的。《庄子·田子方》中也有一段话是说为人要有胸怀开阔的德“行小变而不失其大常也, 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

3.4.3 怀德习德

形容一个人品行端正而且富有才华我们会说德才兼备, 在武术中也不例外。赛场上你来我往拼搏武艺, 交流技术, 在场下选手之间都是彼此的良师益友, 互相指教, 这样的场景是每个人都希望看到的, 所以, 师傅们也会让我们向好的方向去发展去教育, 所谓“习武先习德”一直是每个师傅心中的第一要义。

3.4.4 敏而好学, 共同进步

《礼记·学记》中记载:“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意思是自己埋头的学习是很难进步的, 多于自己的同学交流从未获得更多的信息, 学习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学习如此习武亦如此。我们在同一所学校读书则为同窗, 在一个师傅的教育则为同门, 同门同窗之情最为真切。从习武开始我们就知道要尊敬师长, 礼待同门, 在古代这样的关系是师兄弟, 到如今这样的称呼慢慢变少了, 但这也不影响武术人之间相互爱戴。

3.4.5 同门之情, 相互成长

敬爱同门是一种德的体现, 懂得去关爱别人, 才能更好地善待自己, 我们爱戴别人, 别人也会去爱戴你, 相辅相成流传至今。同门师兄弟在一起不仅仅是生活在一起, 更多的是学问和武艺上的交流, 正如《礼记》中所记载的那样, 自己一个人学习到了精炼的技艺而不去与别人交流取长补短, 最终大家都会孤立他, 从而大家的学识慢慢会有长进, 而他则会慢慢下降, 所以, 大家在一起学习生活, 互相之间取长补短, 同门之间相互爱戴这样我们才会有更好发展。德才兼备是许许多多习武之人所具备的, 因为有了良好的武德, 我们才会有更好的技艺, 将两者结合在一起, 我们的发展才会有更好的方向, 从而取得更好成绩。

4 结论

4.1 武德与传统文化齐头并进

武德的发展时至今日也在不断地进步, 纵观整个中国的历史长河, 文化起到了绝对性的作用, 从古至今, 所有的东西都在演变, 而文化却能更加完整地被保留了了下来, 因为文化是一个时代的总结, 是一个时代内所体现的现象, 武德的发展和产生基于道德之上, 是将道德中的一些部分加深了从而更适合我们习武之人所学习, 笔者用了志、心、身、德这4个方面阐述了武德和传统文化的相同之处, 不难看出, 武德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发展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4.2 武术的传播

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深受国外的喜爱, 而纵观近代, 能引起国外武术的热潮的人物少之又少, 武德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更能让外国人接受我们的武术, 再看今朝, 武术文化的传播有了好的现象, 许多国家的学子都愿意来学习武术, 无论是传统套路还是散打搏击。同样在传授技艺的同时也将武德文化传递给他们, 这样文化的传播才会更加的广泛和悠远, 笔者的母校中也有许多外国人正在接受武术技艺的学习和武德文化的教育。

4.3 武德教育

武德文化教育从我们接触武术的第一天师傅就教导我们, 在武校中学习文化的第一天, 老师就叮嘱我们, 老师们的口口相传, 师傅们的殷切教导, 让我们在学习武术技艺和接受武德文化的道路上更好的前行, “习武先习德, 德高艺方立”短短的十个字是习武之人入学前最先知道的, 这也包含了武德对于学习武术的重要性, 古人对于德的理解要更加深刻, 只有品德高尚之人方可为君子, 古人对君子这里概念是非常深刻的, 其中孔子对于君子之说有更为深刻而且著有《君子论》一篇。

4.4 武德的发展

无论是武德文化也好, 传统文化也好, 两者之间相互依存, 武德文化更多是基于传统文化, 从而演变成我们而今所学习到的武德文化, 武德文化业也在与时俱进正在不断地变化以适应现如今的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左丘明, 陈才俊.左传[M].北京:海潮出版社, 2012.

[2]颜之推, 喻学诗, 舒怀.颜子家训·勉学[M].北京: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4.

[3]王勃.滕王阁序[M].香港:中国书画出版社, 2003.

[4]陈寿.三国志·吴书·陆逊传[M].湖北:崇文书局, 2010.

[5]颜之推, 喻学诗, 舒怀.颜子家训[M].北京: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4.

[6]欧阳修.左氏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

[7]释慧律.茅蓬语录[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6.

[8]诸葛亮.诫子书[M].北京:新时代出版社, 2014.

[9]戴圣.礼记·大学[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 2012.

[10]庄周, 著.庄子[M].孙通海, 译.北京:中华书局, 2007.

8.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篇八

关键词:军校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教改

【分类号】G122

军队院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是对学员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其根本任务是帮助学员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和人文精神,掌握中国传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就,提高学员的人文修养和对文化现象的自主分析判断能力,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操和创新先进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充分发挥该课程的作用,必须正视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以提高该课程的育人效果。作为一名《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的授课教员,笔者认为紧紧抓住本门课程的教改着力点,可以明显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有机整合教学内容,强化战斗精神培育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广泛,涵盖思想、宗教、教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科技、服饰、饮食、民俗等领域,目前出版的针对高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材可谓汗牛充栋,绝大多数超过20万字,有的理论性、专业性较强,内容偏深,份量过重;有的包罗万象,浮光掠影、面面俱到。这就导致了教员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往往要么晦涩难懂,学员难以承受;要么片面、单薄地截取内容,对学员而言真正内化于心的知识和道理并不多。而且任何文化遗产,往往都是良莠杂陈,精华和糟粕并存,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如此,所以教员在授课过程中必须科学合理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应当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深入揭示中国文化的内在价值体系,并运用唯物辩证法加以反思,明辩良莠,引导学员自觉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正面的文化价值观,而剔除其负面的因子,从这个意义上,《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可以说应当肩负起理性启蒙的使命。譬如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官本位思想、权力崇拜思想、唯心主义宿命论等内容教员既要提醒学员对此保持清醒的认识,也不必过于展开,占用太多课时。尤其对于军校来说,培育学员战斗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教学目标之一,因此要清醒地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观点对学员的战斗精神等产生着不良影响,例如中国传统文化所主张的“中庸而为”,推崇自然无为、消极宿命的人生态度不利于学员形成积极的进取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血缘伦理”关系,注重血缘情感、伦理道德的规范不利于学员形成团结合作、纪律严明的集体氛围;中国传统文化所尊崇的圣贤人格、君子人格等泛道德化的理想人格,不利于学员血性的锻造;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竞于德”而“不竞于兵”和“非攻”等“仁战”思想不利于学员形成科学的战争观等等。对这些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学员战斗精神形成的内容和观点,教员要采用正反对比的教学方法,加以透彻的分析讲解,以防学员因为理解不清而受到消极影响,产生错误的“不以兵强天下”的战争观、“消极宿命”的人生态度、“血缘伦理”的情感要求等。所以军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建设和改革要在组织教员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讨的基础上,优化整合有利于战斗精神培育的教学重点内容,尤其要突出有利于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忧患意识、顽强意志等战斗精神内涵培育的内容。那些集中体现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气节情操的历史人物、历史传统,经典的诗词文章和著作,是人文课程培育战斗精神最生动的教材。

二、注重思维启迪,发展学员思辨能力

凡是成熟的理论学科没有不重视思维方式、方法的,强化学员思维方式训练对“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这门课程来说具有独特的意义,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思维方式的外在显现,如《周易》强调“观其会通”,即观察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统一关系;《孙子兵法》字里行间渗透着整体思维的烙印,如其开篇《计篇》里即指出只有道、天、地、将、法这五种军事领域的相关要素都符合要求,才可以出战,哪怕一项不符,就不应出战,即使出战也难以取胜,这无疑与现代系统论里的木桶原理异曲同工;《老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对立统一辩证观……教员要积极利用这些哲学理念启发引导学员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将来的任职需要之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就非常突出地显示了转变、变革思维方式的重要性,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绝不能只是为了记住往日民族的荣光,更是为了创造今天和明天的民族新文化,数千年的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丰厚遗产的同时也带来了因袭的重负,只有深入剖析中国传统文化对今日中国的影响,才能准确把握创新文化的方向,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教学在知识层面的介绍可以历史为主,但在思维层面上则要教会学员用当代人的眼光和精神去审视过去,启发学员思考如何学习和借鉴前人伟大的文化创造力来创建和发展当代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一定要克服“填鸭式”、“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防止把该课程教学变成简单的文化说教,那样就不仅不能实现教学目标,反而会造成学员对文化素质教育的逆反心理,要采用比较式、研讨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来提升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员的多种能力,比如无论对中国传统文化哪个领域的学习都可以运用中外文化比较法,只有在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了解其本身区别于其它文化的特点,才能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真正的了解,所以要引导学员对中外文化异同进行分析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经过比较可以使学员较为全面地掌握中国文化的特点和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教学要抓住其横跨文理,包容性、涵盖性极强的特点,积极拓宽学科口径,开阔学员的眼界,发展学员的逻辑、抽象、辩证等思维能力,使学员在认识客观世界、分析具体问题时,自觉地把它放在整个学术、文化背景下加以审视和关照,在纵向和横向联系中开拓比较研究的思路,既高屋建瓴,又深刻透辟,这对于学员的通识教育和综合能力培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endprint

三、采用教员交叉授课方式,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中国传统文化跨文越理,纵横交错,教员因为自身专业及能力所限,在教学过程中势必产生此生彼熟,甚至现炒现卖,穷于应付的现象,以致形成了教员原有的单一的知识结构与课程庞大的知识体系之间的矛盾。按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名教员独立担任一个班次的授课任务,意味着一个人要精通哲学、伦理、科技、美学、文学、艺术、民俗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应该说,对中国传统文化几个领域都有精深造诣的不乏其人,但对中国传统文化各个领域、层面都有深入研究的实属罕见,目前的实际状况是,担任军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的多是中文或政治教员,单一的知识结构与该门课程多学科交融的特点产生了不小的冲突,导致不同的教员因自身知识结构的不同,对该门课程讲授的重点就不同,往往是对自己精通的环节大加发挥,而对自己知识储备较弱的部分则一掠而过,影响了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虽然通过培训、交流、集体备课以及自学等方法可以完善教员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员的理论素养,实现每名任课教员都能够驾驭该门课程的目标,但这需要一个过程,决不是一蹴而就的。鉴于目前任课教员知识结构的状况,可以利用专题式教学法的实施,采取教员交叉授课的方式,来提高教学水平。即授课教员组合为多元化人才团队,不同的教学专题由擅长相应内容的教员讲授,例如中国传统思想这一专题,由哲学专业的教员讲授;中国传统艺术这一专题,由相对擅长这些内容知识的教员讲授等等,这样的分工协作,使得优势互补,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必须引起注意的是,较少课时内的频繁更换授课教员,教学方法、教学风格的差异往往容易造成学员眼花缭乱、思维断裂的难以适应感,不利于学员对中国传统文化整体性、统一性形成清晰的认识,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产生,可以采取优势组合的方式,即一位教员选择两三个专题作为自己的专攻方向,这样一个班次的授课任务由两三位教员共同承担,这种“互助组”式的教员配备,既摆脱了因教员更替频率快而造成授课内容产生断裂感的弊端,又可以使教员有针对性地对自己所担专题的难点和重点进行深入探究,从而可以从容顺利地进行教学。这种授课方式效果颇佳,富有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介永强.关于中国文化史教学的一些思考.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7, 06

上一篇:2022英语专业考研备考精华资料下一篇:高中生素质报告书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