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的故事文章

2024-09-16

梁思成的故事文章(共10篇)

1.梁思成的故事文章 篇一

梁思成的故事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基本内容。

2、体会梁思成深邃的精神内涵,品味其人格魅力。

3、学习梁思成精神,增强历史文化责任感。教学重难点:

1、领会人物深邃的精神内涵。

2、品味文章诗意、凝练而生动的语言。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生字词。

2、整体感知,初识梁思成。教学过程:

一、导入:

建筑是一项奇特的艺术,许多建筑已经成了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许多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例如,中国的故宫、埃及的金字塔等等。我们人类在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就是在保护我们的历史。

二、作者简介:

李辉,1956年生,湖北随县人。高中毕业后到山区茶场插队劳动。1976年底到湖北省油泵嘴厂子弟中学任教员。1978年初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1979年开始在报刊发表文学评论等作品。大学毕业后,分配至《北京晚报》任文艺记者,副刊编辑。1986年加入中国作协。1987年调入《人民日报》文艺部任记者。著有《李辉文集》(五卷本)等,包括《文坛悲歌——胡风集团冤案始末》《浪迹天涯——萧乾传》等。他的传记、报告文学作品侧重描写现代知识分子的坎坷命运,具有鲜明的历史感,并能以多种笔调来描写人物各自的特点,影响广泛。其中《秋白茫茫》曾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三、梁思成简介:

梁思成,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广东新会人。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东京,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1924——192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1927年2月获学士学位,当年6月获硕士学位。1927年7月至1928年2月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研究世界建筑史。1928年3月与林徽因在加拿大温哥华结婚。1928年归国创办东北大学建筑系,后参加中国营造学社研究中建筑史。1946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1972年1月9日在北京逝世。梁思成的主要作品有吉林大学礼堂和教学楼、仁立公司门面、北京大学女生宿舍、人民英雄纪念碑、鉴真和尚纪念堂。

四、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字词:

勘查(kān)巍峨(wēi’é)黯淡(àn)耸立(sǒng)锈蚀(shí)逻辑(luójī)轩昂(xuān)

惋惜(wān)

宝坻(dǐ)

坻(chí):水中的小块陆地。

五、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次浏览课文,说说作者刻画了梁思成的几件事?具体概括一下。(方法提示:

1、寻找相关段落;

2、提取关键词语)明确:

(一)梁思成冒着危险勘测山西应县木塔;

(二)梁思成抛弃国耻家仇保护日本古都奈良。

(三)梁思成为自己勘测的河北辽代古庙被拆感到惋惜。(略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梁思成深邃的精神内涵,品味其人格魅力。

2、学习梁思成精神,增强历史文化责任感。教学重难点:

1、领会人物深邃的精神内涵。

2、品味文章诗意、凝练而生动的语言。

一、直接导入:

二、预习检测

说说本文写了梁思成的哪些事件?

三、品读课文

品读“梁思成堪测应县木塔”部分:

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句,说说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梁思成?(提示:采用的是抓住关键词语品析语言)例如:“他们爬到了塔顶,但塔刹还有十多米高,除了几根铁索外,没有任何可供攀援的东西。”这个句子写出了环境的险恶,条件的艰苦。我从中读出一个敬业、无畏的梁思成。明确:

1、“梁思成第一个抓住铁索,两腿悬空地往刹尖攀援。” 我从“第一个”“两腿悬空”“攀援”读出了一个勇敢,为了工作不顾安危的梁思成。

2、“他就那么毫无顾忌地攀援,大风中,他摇摆着身体。”我从“毫无顾忌”“摇摆”读到了一个敬业、无畏、对工作热爱的梁思成。

3、“那时,他顾不上九百多年历史的古塔木板已经枯朽,也未想铁索是否锈蚀或断裂。” 我从“顾不上”、“也未想”读出了一个为了事业忘我、不畏艰难的梁思成。”

四、研读课文

1、研读“梁思成保护日本奈良古建筑”部分: 结合文本具体内容,说说梁思成还是一个怎样的人?(引导学生从文中语句或写作方法的角度理解)

梁思成有超越常人的理性,瞩目历史的远见,这样的人才是一个文化视野广阔的人,这样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具有文化的精神的人。

2、结合“梁思成感叹河北辽代古庙被拆”的内容,你如何理解“我也是辽代的一块木头”?(引导学生理解梁思成对人类漠视文化遗产的无奈、不妥协。)明确:从表面来看这是调侃自己的顽固,实际上却说出了自己的无可奈何无能为力,也暗示着自己不妥协。引导学生理解梁思成对人类漠视文化遗产的无奈、不妥协。

五、深情感悟 结合全文,用真挚的感情表达你对梁思成新的认识和感悟。

六、小结

这个世纪造就了独一无二的梁思成!但梁思成不能只属于这个世纪,他属于世界,属于人类,属于我们在坐的每一个人!愿我们秉承他的文化精神,做一个世界主义者!

六、板书设计

梁思成的故事

视建筑为生命——理性、文化视野广阔——真正具有文化精神的人

2.梁思成的故事文章 篇二

梁思成 (1901-1972) 是中国建筑发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中国科学史学家英国学者李约瑟评价说, 他是“中国建筑史的大师”。作为我国建筑设计界的一代先驱, 梁思成的经历与我国建筑设计学科专业的发展紧密相关。从梁思成的学术著作以及相关文献中可分析出他的建筑思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经历了由早期受古典主义影响而形成的“民族形式- 古典主义”思想到后期接触了现代建筑的结构理性主义而开始关注建构, 关注功能以及尺度并最终形成独特的“技术理性观”建筑思想的过程。

1. 梁思成的建筑思想变化历程

1.1 早期古典主义阶段设计实践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变革的动荡时期, 该时期在中国的各领域涌现出了大批的优秀人才, 梁思成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 且最为成就斐然的一位。下表为梁思成早期建筑生涯一览。

1920 年代的美国建筑教育受到法国的影响, 建筑思想多以沿袭巴黎美术学院式的古典主义为主。与梁思成同期赴美留学, 学习建筑专业的学生大多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 如:杨廷宝、童隽、陈植等。20 年代宾夕法尼亚大学是全美最知名的古典建筑学院之一。美国成为了欧洲古典建筑复兴的大本营, 已于欧洲消逝的折衷主义, 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继承与发扬。毕业于宾大后, 梁思成在他的老师、著名的法裔美国建筑师Paul.Cret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实习工作了一段时间。1929-1931 年这段时期, 梁思成进行了大量的设计实践工作, 作品数量几乎占到了其全部设计创作数量的半数。他的主要的作品包括:1929 年设计的香山梁启超墓碑和墓亭、1930年设计的吉林大学礼堂和教学楼、1932 年设计的北京仁立地毯公司铺面改造设计等。梁思成该阶段的实践作品都表现出浓厚的古典主义风格。这种鲜明的特点, 又以1930 年, 梁思成与陈植等人合作设计的吉林大学礼堂和教学楼最为突出。

该建筑群的总平面布局呈品字形, 东、西楼对称布置, 遵循了古典主义建筑最为通常的布局原则。此前梁启超香山墓碑, 也有着极为相似的布局特点。礼堂及教学楼建筑均以整块花岗岩作为饰面材料, 建筑顶端和女儿墙部分, 则使用了石砌的纹样, 材料的选取和细节的处理, 都属于古典主义的“粗琢法”, 在古典主义建筑中有迹可循。此外, 该建筑群组中大量出现的由矩形和直线所组成的几何关系, 也正是梁思成的老师保罗·克列的常用手法。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 在教学楼东楼的檐口部位, 砌筑的却是中国的传统元素纹样即一斗三升加人字栱的铺作组合。纵观梁思成的建筑设计作品, 一斗三升加人字栱这种组合形式一次又一次地在其早期的设计实践中出现:由香山梁启超墓亭, 到吉林大学教学楼再到与规划师张锐在《天津市特别物资建设方案》中合作设计的市立美术馆与市立图书馆, 都采用了一斗三升加人字栱的形式。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梁思成致力于把中国传统建筑美学融入到现代建筑中, 以适应现代的文化与审美。这与梁的老师保罗·可列“现代古典主义”的思想是一致的。此外, 梁思成还就此解释了这种融合了东西方传统建筑美学的新式中国现代建筑风格的来源, 即美国建筑师亨利·茂飞的“适应性建筑”思想:在建筑的结构方面采用现代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而在立面造型上采用传统元素。

因此, 在《天津特别市物质建设方案》里, 梁思成强调“市行政中心的建筑要采取新派中国式”。所谓新派中国式, 就是新的结构形式与旧的建筑造型的结合, 这种方式在本质上都是属于“折中主义”。不论是亨利·茂飞的“适应性建筑”理论或者是保罗·可列所主张的“现代古典主义”, 虽然表达不一致, 但其本质上都是“折中主义”。而梁思成则在这两种思想上继承了“折中主义”思想;即从保罗·可列身上吸取了西方古典主义, 而在茂飞身上则得到了怎样在现代中国的建筑环境中来实践这些建筑思想的具体做法。

总之, 在1924-1930 年这段期间, 梁思成的建筑设计实践以及其理论思想是折中主义- 古典主义性质的。

1.2 技术理性观的形成

至1932 年, 梁思成的建筑建筑思想开始有了巨大的变化。其标志是1932 年3 月,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三卷首期中刊登了林徽因的首篇论文《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一种梁思成以往从未表达过的思想——“技术理性”的观点开始出现, 对比其以前的折中主义- 古典主义思想, 二者形成了极为显著的对比。

在《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这篇文章中, 最主要的是提出了“中国建筑的基本原则”, 即“结构原则”。梁、林认为, 中国建筑实质上是一个由柱、梁、枋、椽这些基本要素所构成的框架结构:用几根立柱和使立柱互相发生联络关系的梁与枋构成最基本的框架;在梁和枋之上叠起梁架来支撑横椼, 最后在横椼之间放置成排的木椽用以承载瓦片从而形成屋顶。

梁思成的这种技术理性的观点对中国建筑的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 这也体现在后世对中国建筑的绘图表达方式上, 如刘敦桢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史》中所绘的佛光寺大殿梁架结构示意图。在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出, 这个由梁思成与林徽因于1937 年所发现的中国现存的最早的木构架建筑完美地展现出犹如人体骨骼般精巧的木构框架结构。这种框架结构在梁思成后来的《建筑设计参考图序》《图像中国建筑史》等一系列文章中被反复地强调与重复。梁思成这种“技术理性”思想的形成绝非偶然, 而是在对结构理性主义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使梁思成的建筑思想进行这一改变的则是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在1930 年间开始广泛流行于全球的“国际式”建筑解决了长久以来哥特结构与古典设计相矛盾的问题, 使两者进行了有机融合。这促使了梁思成将中国的建筑与之进行类比, 创立了一种中国木构体系的的指导样式, 意在催生出适应中国的现代主义建筑。

2. 结构理性主义

建筑上的美, 是不能脱离合理的, 有机能的, 有作用的结构而独立。能呈现平稳, 舒适, 自然的外象;能诚实的袒露内部的有机结构, 各部的功用, 及全部的组织;不事掩饰;不矫揉造作.

一一林徽因《清式营造则例》绪论1934 年

在梁思成看来, 与他同时代的那些研究中国建筑的外国学者常常只注意到中国建筑特殊的造型之美;究其原因是对中国建筑缺乏本质上的认知, 中国建筑的实质不仅是其特殊的造型, 更重要的在于其独特的结构形式。甚至可以说, 中国建筑的造型是依托于其结构而形成的。 梁思成的这种观点与“结构理性主义”的基本原则不谋而合。

何谓结构理性主义? 从哲学的观点上来说, 所谓“理性主义”就是把知识认知为一种合理的推导与演绎, 这与建筑上的理性是一致的。以“理性主义”的观点来看, 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可以根据科学理论推导出的框架结构, 然而装饰只是附属于建筑结构中的一部分, 并不是建筑的实质。早在1753 年洛吉耶在《论建筑》中就把原始人为遮风避雨, 用树木搭建起来的棚屋作为人类房屋的原型:即四根柱加上屋顶的结构。从古希腊的梁柱结构, 到古罗马建筑的拱券和穹顶结构, 这些建筑史上辉煌时期的建筑都是暴露出完整的建筑结构, 并使其成为建筑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为法国“结构理性主义”思想打下了坚实的美学根基。

到了19~20 世纪, 由于铸铁技术的成熟以及玻璃等新建筑材料的广泛使用, 大众的审美意识和形态也随着世代的进步在飞速变化着,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对建筑设计研究中方法论的探索。法国人尤金·维奥莱- 勒- 杜克在《建筑论文集》中指出, 在建筑的设计中, 有两点是必须做到的:第一点是遵从建设要求, 要满足建设的功能需要;第二点就是要根据材料的特性来应用它们。这被认为是对结构理性主义的经典表述。在这之后也使得建筑设计作品创作类型的多元化以及造型的丰富成为可能。正因如此, 结构理性主义理论100 多年来经久不衰。因为结构理性主义不仅是一个有关风格的形式主义的理论, 它更是探究建筑的建构本质的理论。

3. 结语

梁思成在1931-1948 响应世界现代建筑的新思潮, 与营造学社同仁们通过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现场调研和建筑史写作, 建立“中国建筑”体系, 以自己独特的“技术理性观”建筑思想来指导该体系向现代建筑转换的可能, 为将来我国的建筑理论的建构埋下了第一块基石。正是出于此种意义, 梁思成建筑理论思想的变化历程与中国建筑文化的演变过程, 以及与那个时代的互动经验, 仍然对现代中国的建筑理论与实践有着极强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朱涛.梁思成与他的时代[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2].夏铸九.营造学社--梁思成建筑史论述构造之理性分析[J].台湾社会研究季刊, 第三卷第一期

[3].李军.古典主义、结构理性主义与诗性的逻辑--林徽因、梁思成早期建筑设计与思想再检讨[J].中国建筑史论汇刊, 2012.4

3.梁思成的泪 篇三

面对此景,梁思成喃喃自语道:“我……已经修改到第五稿了,从高楼到矮楼,从矮楼到平房,现在又要我去盖茅草房……”

听了梁思成的话,梅贻琦叹了口气,声音颤抖地对梁思成说:“大家都在共赴国难,以你的大度,请再最后谅解我们一次。等抗战胜利回到北平,我一定请你来建一个世界一流的清华园——算是我还给你的谢意,行吗?”梅贻琦的声音不大,却有些颤,梁思成听着,心又一次软了。

那天,梁思成哭了,哭得像一个受伤的孩子。

国难当头,一代建筑大师只能设计简陋的茅草房——那眼泪,有委屈、有痛苦,是壮志难酬,更是亡国之痛悲凉之泪!

光阴荏苒。1953年5月,北京市开始酝酿拆除牌楼。梁思成又一次站到了历史的最前面,他力争四朝古都留存的牌楼街不能因政治因素毁于一旦,结果,与做解释工作的吴晗发生了激烈争论,梁思成气得当场失声痛哭。

1957年,伴随着“反右”运动的劲风,北京古城墙也被热火朝天地拆除着。一天,梁思成进城去看炮声轰轰的城门,发现地安门没有了,广安门也消失了。听说正在拆广渠门,他急忙赶去,却发现只剩下一个城台和一个门洞。这时,毁城大军正向另两个有瓮城的城门——崇文门、西直门进军。梁思成泪流满面、痛心疾首:“拆掉北京的一座城楼,就像割掉我的一块肉;扒掉北京的一段城墙,就像剥掉我的一层皮!”

一代大师,为能保住城墙而多次老泪纵横——那泪水里,有痛惜,有悲愤,是为文化的陨落,更是为文明的劫难!

4.梁思成的故事教学反思 篇四

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把重点放在从事件中体会寓情于叙写法上。但这只是教学任务之一,这就对于如此感情深厚的文章,我们应该用心去感悟,体会主人公当时的心情,体会他们对于建筑的执着,体会主人公高尚的人格魅力。

但是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欣赏水平很难达到,所以在设计教案时,先用优美的建筑物图片让学生对主人公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兴趣。教学中我始终贯穿朗读教学,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的感受人物的魅力。

不足:学生对于古建筑的感受理解不够深刻。

5.梁思成的故事第一课时 篇五

课前预习:

通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相关的课程标准:

养成默读的习惯,有一定速度,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教学目标:

1、了解梁思成的故事,理解寓情于叙的写法。

2、了解本文的写作思路。

3、品位梁思成的人格魅力。教学评价任务:

理解梁思成的建筑的灵魂。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写作背景介绍:1993年4月,李辉登上了山西应县木塔,观塔思人,为梁思成的精神所感动,后写下此文。(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课文,要求:

1、积累文章的的字词:

勘察 叹为观止 钦佩 轩昂 巍峨 黯淡 灰飞烟灭 壮硕 锈蚀

2、思考并概括梁思成的主要事迹,并划分层次。

明确:文章主要写了四件事:一是梁思成夫妇当年不畏艰险,勘察山西应县木塔的情形;二是梁思成对建筑的认识;三是为保护奈良所作的努力;四是梁思成对中国古建筑被毁的忧愤。

三、重点品读:

1、要求学生重点品读课文二、三、四部分,深入了解梁思成的事迹,并说说这些事迹体现了梁思成怎样的精神? 明确:梁思成的精神是:对工作认真,执着,无畏,求真务实,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对人类文化遗传的无限热爱。

四、小结:

《梁思成的故事》主要写他在建筑方面感人至深的故事,让我们了解了梁思成作为建筑专家对建筑的“爱与撼”。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完成同步练习。课堂检测: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勘察()黯淡()古刹()轩昂()

二、给“塞”注上三个不同的读音,并给每个读音的字组词①()②()③()

三、阅读理解

1.文章中,作者说,梁思成拥有了“建筑的灵魂”,结合所选文字,请你谈谈这个“建筑灵魂”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2、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乡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大拆大建,许多文化古迹顷刻间荡然无存,请你结合课文,谈谈这种“建筑灵魂”是否还适宜于二十一世纪?

3、请从表现方式的角度,评析以下这段文字。“古建筑在他眼中,永远是有生命的物体。一砖一瓦,一根立柱,一处斗拱,一幅雕像,都是活生生的存在。当他攀登木塔时,当他考察一座座石桥时,当他观看北京城墙时,他决不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而是将自己的全部生命,与他所接触的对象融为一体了。”

教学反思:

1.学习文中想象的写法,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文学虚构的美丽。

2.要让学生充分地阅读课文,走进文本,理解课文的灵魂。

6.梁思成的故事文章 篇六

梁思成与早期天津城市规划

上世纪50年代,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曾经参与过北京城市规划设计,为保护古都风貌做出极大的努力,这些都已广为人知,但他早在30年代就曾为天津市政建设制定过一套较为完整、全面的规划方案,就鲜为人知了。X

一、梁思成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也是一位城市规划大家

梁思成(1901——1972),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城市规划家和建筑教育家。在父亲梁启超的影响和督促下,梁思成自幼就攻读《左传》、《史记》等古籍,使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良好的基础和浓厚的兴趣。14岁时,梁思成考入清华学校读书。在清华期间,他不但学业优秀,而且兴趣广泛,爱好美术和音乐,经常为校刊画插图,被聘为美术编辑。他还喜爱音乐、体育,会演奏昌镐,经常参加足球比赛。1924年,梁思成赴美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他博览群书,对中外古建筑独有情钟,1927年,他以优异成绩获得间输血硕士学位。

1931年,梁思成在北平参加朱启钤发起成立的专门从事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学术机构——中国营造社,担任法式部主任,致力于中国古建筑的研究,撰写出《中国建筑史》等重要学术著作。

1946年,梁思成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并亲任系主任。1947年梁思成赴美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团顾问。1948年梁思成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新中国成立后,梁思成继续在清华大学担任建筑系主任,先后出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曾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和首都重大工程设计指导工作。

梁思成对现代城市规划也铺有研究,先后出版《城

市计划大纲》、《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东亚城市建设与改造》等论著。他提出政府主管部门不要只着眼于个别工程的兴建,而必须着手制定每一座城市的整体规划。20世纪50年代,梁思成与留英建筑学家陈占祥一起提出新北京城市规划方案,主张在改建这座世界上少有的历史名城时,要注意保持它的传统风格。根据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的性质,梁思成预见到北京的长远发展,提出将新的中央政府行政中心区放在旧北京城的西郊,为保护北京古都风貌做出了最大努力。

二、首次提出天津构建现代都市交通网络的设想

1930年,也就是天津特别市成立第三年,市政府决定着手制定天津城市总体规划。受时任天津市政府第四科科长,负责市政建设的清华同学张锐之邀,梁思成和张锐一起起草制订了天津市第一个市政总体规划方案。

自19世纪60年代天津开埠之后,英法美德意奥俄比日九国相继在天津老城之外的海河两岸划建租界,各自为政、各自规划、自成体系。到20世纪初期,救国租界的总面积已相当于老城区的8倍。在各租界内,都是各自规划建设,制定各自的施政制度,按照各自的需要进行布局。而在华界,特别是老城区市政建设缓慢。从而形成华洋两界畸形发展,整个城市支离破碎,设施各异,互不衔接,杂乱无章等一系列问题。

经过深入考察,梁思成敏锐发现,河北区一带,特别一区(原奥租界),法日意三国租界,均为棋盘式布局,英国租界为不规则的棋盘式布局,特别三区(原俄租界)为棋盘式以及直角交叉式的混合。天津道路系统最大的弱点,在于缺乏全盘的设计,各部分各自为政,不相贯通,影响全市的交通及经济发展。梁思成与张锐认为认为,道路之于城市,犹如血管之于人。全市道路,应分干道、次要道路、林荫大道、内街及公道(市外公路)五种进行规划,按照不同的宽度与形式进行建设。新的干道标准,宽度为28公尺,除两旁各筑5公尺的便道外,尚余18公尺,可行驶六辆汽车。次要干道是指每一区域内互相贯通的道路,其主要作用是辅佐干道,便利交通,划分房屋土地段落,供给街旁房屋光线与空气。河北一带、三个特别区及各国租界内的现存道路,均可列为次要道路;至于城厢及城厢附近地带,铁路附近,如金家窑、陈家沟、沈庄子、王庄子、郭庄子一带道路,必须依据原有接到情形设计新次要道路,一边与其它各地有平等发展的机会。

他们提出的天津道路按照五个阶段的建设方案:“所拟计划,势难一蹴而就,理应分期进行,逐渐改善,故又将计划中之重要道路,分清轻重缓急,分五期进行,到民国30年为一段落、40年为一段落、50年为一段落,60年为一段落,70年为一段落。预计在民国70年以前,所拟道路计划,必可完全实施。”

根据天津实际,梁思成和张锐提出了两条拟建的林荫大道,一条由天津总站(今铁路北站)至河北大经路(今中山路),至金刚桥折而南行,沿海河东岸,直达旧比国租界;其二,由西沽近郊公园越城厢直下,至八里台折而东行,沿马场道,经特别一区至海河西岸。将来新桥落成后,两条林荫大道即可互相贯通。

三、确定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区域规划和大型市政工程 当时天津市政府与天津县政府都在城市中办公,虽然分工不同,但多少有互相掣肘的问题。梁思成、张锐设想市县要么合并,要么早日分清所管辖的区域。还有天津城市空间的发展以海河往东为最相宜,应将大沽口滑入本市范围以内。人口城市化为近代各国发展的普遍趋势,城市人口过分增长,土地价格日渐增高,交通局驻等问题日趋复杂。针对这一问题,梁张二人在规划方案中提出,未来天津城市发展应当建立几个不同的区域,既有商业区也有不同等级的居住区,而工业区应该尽量离开城市,特备是重工业项目。梁思成称之为“工业离中”运动,即将工厂移设市外近郊的一种运动,室内可以免去机声、烟煤之苦,同时市内人口密度亦可减少,居住和交通等问题也比较容易解决。

工业移设市外,对于工业本身也有利益。市外土地比市内低廉,工厂成本可以降低,即使工厂设在市内,其仓库堆栈等,最好也设在地价较低廉之处,每年所节约的运费,非常可观;而在市外设置工厂,则工厂与堆栈可以设立一处,转运费可以节约不少,国外近来极力提倡“工业离中”,正可利用外人此项经验,于市内工厂尚未林立时,设法鼓励,将工厂设至于市外近郊地方。

作为市政中心、火车站、美术馆等大型公共建筑设计,充分体现了梁思成日后建筑思想的精华。在谈到标志性公共建筑时,规划方案提出,美好的建筑至少应包括三点:

1、美术上的价值;

2、建造上的坚固;

3、实用方便。中国旧有建筑的色彩美、轮廓美,早为世界审美学家所公认。至于建造上的坚固,则国内建筑材料以木为主,木料易于焚毁,且限于树木大小,难于建造新时代巨型建筑。实用便利方面,欧风东渐后,社会习惯为之一变。团体活动增加,所有各项公共建筑势必应运而生。所以,中国的建筑形式,既不可任由各国工程师随意建造,又不能用纯粹中国旧式房屋牵强附会。梁思成、张锐绘制的市政府大楼草图

梁思成和张锐还绘制了天津市行政中心区主要建筑的草图,包括市议会、市政府大楼和地方法院,以及图书馆、美术馆等。其中,市政府直辖各机关除公安局外,均聚集一处。市政府大楼的建筑样式采用新派中国风格,中国固有的美术与现代建筑的实用特点,即使从设计的草图看,依然可以透出威严的气派。火车总站拟由原来的北站移至位于意俄租界交汇之处的东站,主要考虑到这里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地理中心。

四、市政规划要符合环境保护原则

7.梁思成与古建筑保护 篇七

保护日本古都

二战末期, 为了取得对日作战的最后胜利, 美军1944年开始对日本本土进行空前规模的大轰炸, 短短数月, 日本境内近200座城市遭到轰炸, 40%至90%的城市建筑被毁, 到处是残垣断壁, 而唯独奈良、京都这两座古城, 奇迹般地始终未遭到真正意义的空袭, 平安无恙, 遍布二城内的宫殿、古寺、古塔等古建筑, 在战火之中毫发未损, 尤其是奈良, 得以保存了日本十分之一的“国宝级”文物, 而成为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其实正是得益于梁思成先生当年的奔走呼吁, 所以至今日本人都称“梁思成是日本古都的恩人”。

原来在美军大轰炸之前, 梁思成从四川的李庄赶到重庆找到了美军联络处, 提出应保护人类文化遗产, 不要轰炸日本古都, 并与罗哲文连夜在地图上标示出了奈良、京都的准确位置, 随即, 梁思成带着绘制的地图去见美军指挥官布朗森上校, 恳切地说:“上校先生, 要是从我个人的感情出发, 想到四万万中国人蒙受的深重灾难, 我是恨不得马上炸沉日本四岛的。然而, 一种职业与历史的责任感, 让我马上冷静了下来。上校先生, 您大概知道, ‘建筑’这一词□在英语里叫‘Architecture’, 原是‘巨大工艺’的意思。所谓‘巨大’并非指它面积与体积, 而是指它是人类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和艺术发展的综合体。因而, 建筑又是‘社会的缩影’, ‘民族的象征’。但它绝不仅仅是某一个民族的, 而是全人类文明结晶具体象形的保留。我图上所标上的地方, 保留着东方最古老的建筑。像奈良的唐招提寺、法隆寺, 那是全世界最早的木结构建筑, 一旦炸毁, 那是永远无法补救的。就像希腊的帕台农神庙, 现在只剩下一些短柱了, 它辉煌壮伟的原样, 现代人谁也无法见到了。外行人往往误以为完全可以重修再建。然而, 在帕台农神庙的残址上, 再竖起几根石柱, 补上精美雕塑, 那就像给维纳斯补上断臂, 那还能是帕台农?还能是维纳斯吗?”

一个东方古代建筑著名专家, 一个遭受日本侵略的中国学者呼吁保留建立在日本的人类文明的古代建筑, 这本来就使人感动而可信。布朗森上校又是个懂得艺术的人, 他被说动了。不过他告诉梁思成, 计划还需要得到上级将军的批准:“他是位西点出身的‘三星将军’。”听了这话, 梁思成马上抽出一支红笔, 在两处打了三个星的地方, 又各加了一颗星, 说:“这两处, 京都和奈良, 可是东方古代建筑艺术上的‘四星将军’啊!”当梁思成的报告和地图送到将军处时, 将军沉默许久。他说, 有人也向他提过类似建议, 但都没有梁思成的报告那样使他震撼, 令人叹服。于是, 将军下令不要对这两座古城施以轰炸, 才使得奈良、京都两地的建筑得以幸运保留。

2010年10月, 奈良政府举办梁思成铜像落成揭幕典礼, 无疑是对先生保护当地文化遗产行为的褒扬和感念。梁思成先生的一生更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保护。中国营造学社成立之后, 以梁思成、刘敦桢为代表的我国第一代建筑史学家们从1932年开始, 花费十多年时间, 倾尽营造学社有限的人力和财力, 对中国11省190县市共2783处古建筑遗存作了大量现代意义的实地考察, 绘制了大量实测图纸, 收集了大量第一手珍贵材料, 为中国建筑遗产的保护奠定了坚实基础。

编制《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文物目录》

1944年冬, 为准备反击日寇, 并配合盟军 (美军) 对日本占领区轰炸时避开文物建筑, 国民党政府教育部设置了“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 当时教育部次长杭立武任主任, 梁思成任副主任, 其唯一工作就是编制一份沦陷区的文物建筑目录, 并在军用地图上标出位置。罗哲文先生清楚记得:“一天, 梁先生叫罗哲文和他一起去重庆帮助他完成一些工作。他们住在重庆上清寺中央研究院。那段时间里梁先生每天拿来一些图纸, 让罗哲文根据他事先用铅笔标出的符号, 再用绘图仪器绘成正规地图。罗哲文虽然没有详问图纸内容, 但大体可以看出, 地图上许多属于日本占领区的范围。而梁先生用铅笔标出的都是古城、古镇和古建筑文物的位置。就这样, 罗哲文在上清寺, 埋头忙碌了一个多月。”1945年5月, 一套八册本的《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文物目录》印制发行。为与美军配合作战, 目录全部用中、英两种文字编成, 分省市而列, “除当时非沦陷区的贵州、云南、四川、西康、陕西、甘肃、新疆、蒙古、西藏诸省外, 计有北平、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辽宁、热河、绥远15个省市;其中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合一册, 辽宁、热河、吉林、绥远合一册”。每一册前面都有“木建筑鉴别总原则”、“砖石塔鉴别总原则”、“砖石建筑 (砖石塔以外) 鉴定总原则”及“本目录凡例”四个前言部分。这份目录制成以后, 曾经费慰梅之手送给了当时尚在重庆的周恩来一份, 为战时保护地面文物起到了重要作用。直到1987年, 费慰梅女士在波士顿的家中仍然藏有五套《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文物目录》。

标示《北平重点文物图》

1948年, 北平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包围, 在围城之内, 毕生致力于古代建筑和文物保护、对中国古典建筑情有独钟的著名建筑教育家、古建筑文物保护与研究和建筑史学家梁思成先生忧心如焚, 他担忧北平这一五代之都将要在兵燹中毁于一旦。然而随后的故友来访使其对此的忧虑旋即消除。

12月下旬的一个夜里, 张奚若等人叩响了梁思成清华园寓所的大门, 两位一同前来的人民解放军第十三兵团政治部联络处的干部取出一幅北平的军事地图, 说:“我们的部队正在做进驻北平的准备, 出于完好保护北平城中珍贵的文物古迹、书籍档案的考虑, 党中央和毛主席主张和平解放北平, 但是如果傅作义将军拒绝接受和平改编, 我们只能强行攻城。我们早知先生是国内著名的建筑学家, 现请先生把有重要文物古迹和古建筑的地方在地图上标出来, 划出禁止炮击区域, 以使之避开炮火。为了保护这些古迹, 我们即使多付出更大的牺牲也在所不惜。”梁思成大为感动, 他随即和妻子林徽因, 用红笔在那幅军用地图上, 把他们认为必须特别加以保护的地点, 一一圈点了出来。也正是有了这次经历, 以前从未直接和共产党人打过交道, 也很少过问政治的梁思成, 才毅然作出了留在清华大学等待解放军到来的选择, 拒绝了国民党派飞机接他到台湾的邀请。

梁思成跟妻子标画的那张北平军事地图, 变成了《北平重点文物图》, 挂到了毛泽东在西柏坡指挥平津战役的指挥所墙壁上。随后, 毛泽东命令把这幅图交给围城部队, 一定要他们注意保护这些重要文化古迹。部队在进行攻击练习时, 一定要对目标计算精确!在毛泽东指示下, 北平城的全面保护被列为第一项第一级。在攻城演习训练中, 解放军对城内射击目标逐一精确计算, 力求勿使炮弹损毁文化古迹。北平最终获得和平解放, 国人额手称庆, 尽管当年的《北平重点文物图》已无从找到, 但梁思成夫妇连夜圈点禁止炮轰图一事, 则成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永久佳话。

编制《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

北平虽然取得了和平解放, 但全国解放战争尚未结束, 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上, 还有着更多举世闻名的文物古迹有待在炮火中谨慎保护, 于是, 中共中央特地派解放军代表于1948年冬再次到清华园请教梁思成, 倾听他的看法和意见, 并请他编写《全国古建筑文物简目》及《古建筑保护须知》, 印发给南下作战部队, 使官兵晓知保护。这一做法正符合梁思成千方百计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心愿, 他当即组织营建系的教员莫宗江、胡允敬、朱畅中、汪国瑜等连夜动手编制, 罗哲文担任了初稿的全部油印刻制和印刷装订工作。“梁思成先生担纲这件大事, 从内容、封面和书的版式设计都亲自定夺和指导, 并率领清华建筑系的部分教师及该系与中国营造学社合办的中国建筑研究所人员一起动手, 查找资料、编写定稿、刻制钢板、折纸页, 装订装裱封面, 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编印出了长达100多页的《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 内容涵盖了当时国内22个省、市的重要古建筑、石窟寺、石刻、陵墓等多个种类, 总计达465处。

1949年3月, 300本油印《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发至解放军指战员手中, 然而到了1949年6月, 《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实在不敷使用, 即由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图书文物处将3月的《简目》又用铅字排版印刷, 梁思成在这次重印时, 以“北平文物整理委员会”的名义补充了一份附录“古建筑保养须知”。1950年, 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文物局又因工作需要, 将1949年6月的《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重新印发, 由时任文物局长的郑振铎先生写了重印说明, 并在1951年第二期的《文物参考资料》上登载了出版讯息。

以上可见梁思成保护世界尤其是祖国建筑文物的良苦用心。可贵的是, 从1944年编著的《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文物目录》中, 我们不仅可以发现, 梁思成先生在那时已经注意到了近代建筑在建筑历史中的地位, 从而将北平西什库教堂、上海徐家汇天主堂、南京孙中山陵墓等列为保护对象, 而且还可以发现梁先生已经具有了“文物单位”和“分级管理”的思维, 在“本目录凡例”中, 梁先生共列出五条内容, 其中第一条为:“文物每单位皆编列号数, 照片及地图上皆用同一号标志之”;第三条为:“建筑物之重要性, 无论在历史或艺术方面, 皆以星数表示之。最重要者四星 (即:****) , 最不重要者无星。但无星之建筑仍为重要建筑物, 否则不列入本录之内。”

继之, 在其编著的《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的首页, 有六条“说明”, 其中第三条指出:“在项目之前以圈数表示其重要性, 最重要者四圈○○○○, 通常重要者无圈。其间等次以圈之多寡表示之”, 再一次表明了梁思成先生“分级管理”的思想。

饱含着梁思成和清华教师们心血的《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不仅是营造学社开展文物调查、进行保护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 在中国古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被称为“中国现代最早记载全国重要古建筑目录的专著”, 更重要的是, 在将其发至解放军手中之后, 对保护古建筑和文物起到了切实作用, 意义十分之重大, 而且对解放初期开展古建筑调查、研究及各地文物保护单位评定等级与保护工作也提供了积极的指导和方便, 可谓中国文物保护史上最重要的历史文献之一。1956年4月国务院发出通知施行文物保护单位制度, 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很多就是参照了《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中所列出的文物名录, 更体现了梁思成先生长远的文物保护思想。

因此, 梁思成先生文物保护的理念和行动对于新中国的文物保护及相关制度的建立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 (文物、博物馆) [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2.

[2]郑孝燮.他的足迹是一条建筑文脉[J].古建园林技术, 2001 (3) .

[3]李砚洪.北平1949:危城抉择 (下) [EB/OL].pc.people.com.cn/GB/64162.html.

[4]罗哲文“.古都恩人”梁思成[J].北京城市规划信息, 2002 (3) .

8.回忆我的老师梁思成 篇八

总的说来,梁先生是一位坚毅执著、亲切儒雅、睿智幽默的前辈,影响了我的一生。

他遗憾自己的书画“帅”味不足

我很荣幸见识过梁先生的才华,那真是出口成章,倚马可得。

1963年,他从广西考察回来,对“真武阁”那座古建筑十分赞赏,打算写篇文章,约我去作记录。

那是个上午,大晴天。梁先生的精神不错,在书房里迈着方步,一句一句地讲,偶尔停下来推敲一下个别词句,又继续说下去。我一字一字地在稿纸上记。大约一堂课稍多的时间,他讲完了,文章也成了。就这样,几乎没有什么改动,全文就刊登在当时的《建筑学报》上。

梁先生的书房是向学生开放的。由于他社会活动多,出差时经常让我们到他的书房学习,说那里书多又安静,比学生宿台的条件要好一些。

他的书房朝南,两个大窗子。房子的东面是他的书桌,书桌对面的西墙排满了书架。书桌右前侧是一条长沙发,左前侧是木茶几和靠背椅。小房子很简单,但让人感到很舒服。冬春之交,他还喜欢在书桌右角摆一盆“仙客来”。

这个书房等于是我们师生之间的一个课堂。梁先生经常坐在圈椅上侃侃而谈,我总是拉一把木椅坐在书桌前认真地听、认真地记,偶尔插话提个小问题。这样的场景现在想来都很温馨。

梁先生很健谈,经常妙语连珠,有时也偶发人生之感慨。有一回,谈到书画作品,他说作品的气质与作者的爱好并不总是一致的。比如他就很喜欢那种豪放的、有“帅”劲的风格,但是他自己的字和画比较工整,“帅”味不足。他说这是他一生的遗憾。当时我就设法安慰他说,您的罗马斗兽场那幅水彩不就挺“帅”的吗?他摇摇头,表示自己并不满意,理由是虽然这幅画表达了斗兽场的古朴与坚实,但笔触和色彩还不够洒脱,没有充分表现出宏伟感与历史感。

接着,他从案头上顺手拿过一份他的手稿给我看。他说,看到自己“帅”不起来,所以就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地写字,最起码要让人家看得清楚。这句话对我的影响很大,让我以后再也不敢像以前那样伸胳膊伸腿地乱写“自由体”了,尽量把字写得工整一些。

竟然没有听他的话

梁先生对我很照顾,但是在一件大事上我却没有听他的话。

我的研究生课题定向时,梁先生正在研究宋代的《营造法式》,这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他打算让我参与这项工作,通过系领导征求我的意见,我却另有想法。

这之前,我参加了教研组组织的古建筑考察活动,莫宗江先生带队,他是梁先生的得力助手。我们一起去了承德避暑山庄,又到无锡、苏州、杭州、扬州、上海考察了古典园林,我彻底为之倾倒,觉得中国古典园林太有味道了,是取之不尽的宝藏。我想学这个,跟谁也没有商量,就决定论文要围绕古典园林选题。我当即就这样向领导作了答复。

事后我觉得自己好像犯了什么错误,因为有老师和同学批评我,别人想跟梁先生一起工作都苦于没有机会,你张锦秋怎么可以这样自作主张!

我认为有必要跟梁先生解释一下。那天我很忐忑,和往常一样走进他的书房。他笑容可掬地坐在圈椅上,询问我研究学习的情况。我说已跟随莫先生多次到颐和园听他现场讲解和分析,但题目尚未确定。我还说吴良镛先生对此也十分关心。

梁先生说话了,他说我虽然喜欢中国园林,但却没有系统地下过功夫。这方面请老莫来指导最合适了,他对古典园林研究很深,不但对造型、尺度十分精到,而且对这种东方的美有特殊的感受,对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亭一阁,一情一景都能讲出许多道理。他又说小吴公(即吴良镛先生)能从规划格局上着眼,从总体布置上分析,这对于大型皇家园林的研究十分必要。他要求我认真向莫、吴两位老师请教,在深与博两个层面上进行结合,认真地探讨和研究。

他的这一席教诲,成了我研究学习中国园林的指南。

“为中国创造新建筑”

梁先生的建筑思想涉及建筑教育、建筑史学、城市规划、历史古城和古建筑保护等领域,可以说是博大精深。但(上世纪)50年代对他展开了全国性的批判,说他是“复古主义”,这顶帽子至今还没有完全给他摘掉。在有些人眼中“梁思成”这三个字上仍然罩有这层阴影。

我曾经花过一段时间,系统地研读了梁先生有关的文章。1936年,他在一篇文章里就提出“我们虔诚地希望今日的建筑师不要徒然对古建筑作形式上的模仿,他们不应该做一座座唐代或宋代或清代的建筑……我们今日的建筑如何能最适合于今日之用,乃是建筑师们当今急需解决的问题”。这怎么可以说是“复古”?

而且,他的“为中国创造新建鳙”的思想是一贯的。1959年,他说:“我们的革新就是对传统的革命。革命的目的就是使古为今用,使它们对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利。”i961年,他在文章里说:“传统与革新的问题是旧和新的矛盾的统一的问题。而在这矛盾中,革新是主要的一面。”

梁先生的某些话拿到现在来琢磨,就很有针对性,很有意思了。

比如1962年,他说过:“……同时也必须明确,适用和坚固、经济的问题是主要的,而美观是从属的、派生的。”过了将近半个世纪,现在我们的许多建筑,只为了所谓的美观,要建什么城市新地标,哪怕有损适用、坚固、经济都在所不惜。

日本友人说他是日本的大恩人

1981年,为了设计任务的需要,我带领设计组到五台山考察唐代建筑,其中主要是梁先生发现的佛光寺大殿。天

梁先生的某些话拿到现在来琢磨,就很有针对性,很有意思了气先是很干燥,一路的颠簸,尘土飞扬;快到了,竟然又下起了大雨。好不容易我们终于才站在了巍峨的大殿前。

一位法号叫湛瑞的师父接待了我们。当他得知我是梁先生的弟子时,高兴坏了。他说自己是梁先生在这里发现唐代建筑的见证人。那是在1936年,他亲眼看到梁先生、林徽因先生还有莫先生骑着毛驴来到佛光寺前。当时他是个小和尚,跑上前去帮忙牵毛驴、卸行李。他带着我们看三位先生住过的地方,比画着他们当年是怎样爬上爬下工作的。

他说梁先生他们发现并鉴定了佛光寺是唐代建筑,这个功劳了不得。从这开始,佛光寺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外有人专程来参观。他觉得跟这样的大专家有过接触,感到很自豪。

日本友人也很尊敬梁先生。梁先生对我说过,日本保存的隋唐时代从中国传去的古建筑,比中国保存的唐代建筑还要多,所以学习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不可不去日本。遗憾的是他虽然生在日本,却没有去看过法隆寺和唐招提寺。

1985年,我两次出访日本进行建筑考察。当我对日本京都、奈良文物界和建筑界的先生们谈到梁先生对日本古建筑的偏爱时,日本古建筑权威、京都府埋藏文化財调查研究中心理事长福山敏男先生说:梁先生是我们日本的大恩人,是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向美国提出了保护奈良和京都的建议,我们的古都才得以免遭滥炸而保存下来,我们永远怀念他!

2007年10月,日中友好协会名誉会长平山郁夫先生提议,为梁先生在日本奈良树立一尊铜像,以纪念和表彰他的功绩。这个提议得到中日双方有关部门的重视,还成立专门的委员会。现在,铜像设计已经初步完成了。今年的10月31日,梁先生的铜像将在日本奈良揭幕,这一天正好是平城京(奈良古称)建都1300周年。

9.创业的经历故事文章 篇九

因为画卖不出去,他的生活非常贫困,不仅常常吃不饱,有时就连他作画用的橡皮也买不起。这让他非常苦恼,做梦都想一夜暴富,好早日脱离生活的窘境。

一天,海曼正在画一幅构思很久的画。由于他太全神贯注了,手中的橡皮什么时候掉了都不知道。当他要用橡皮时,才发现掉在地上了,他连忙捡了起来。当他再次投入作画中,橡皮不知不觉又掉了。海曼费了很大的劲,才在床底下找到了那块宝贵的小橡皮。这块橡皮可是海曼唯一的一块橡皮了,如果找不到,他可就没法继续画画了。

海曼如获至宝地把小橡皮握在手心,心里琢磨着,总这样把橡皮握在手里也不是个办法,应该想个办法使橡皮不再往地上掉。于是,他找来一根细绳将橡皮紧紧地拴在铅笔的一头,这样一来,橡皮就不会再掉了,他也不必再费尽周折地去找橡皮了。

虽然橡皮不往下掉了,但橡皮在铅笔上甩来甩去,画画时显得特别的不方便。怎么办呢?海曼看着让他苦恼的橡皮又动起了脑筋。他想,用绳子拴橡皮不方便,要是能把橡皮固定在铅笔上不就少了这些麻烦吗?想到这,他兴奋地找来一片薄薄的小铁皮,把橡皮和铅笔紧紧地固定在一起,他尝试着在纸上画了几下,觉得非常顺手,而且用起来也很方便,再不怕橡皮掉在地上或是甩来甩去影响作画了。

正当海曼为自己的独特创意感到高兴时,他的朋友前来拜访他,看到海曼制造的那支带橡皮的奇特铅笔,也感到很新奇。他对海曼说,你何不把你的这项发明申请专利呢?一是方便使用铅笔和橡皮的人,二来也能赚些钱来解决你目前生活的困境。海曼听了朋友的话,不由得大喜过望。他拍着脑袋笑着对朋友说,你看我光想着怎么作画方便了?没有想到我这个小发明还能赚钱。幸亏你帮我想出这么高明的主意。明天我就去申请专利,赚点钱好解我目前的燃眉之急。你可要知道,目前我不但连一块小橡皮都买不起,甚至连明天的饭钱都要成问题了。

朋友看着海曼那清贫的家,笑着对海曼说,那就快去申请吧,我等你的好消息,但愿这项发明能给你带好好运气。

10.优秀的励志文章和故事 篇十

励志文章和故事1

最近读了《财富与奋斗》这本书,从中学习到了不少东西,也有很大的收获: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具有敢于拼搏的奋斗精神。奋斗的主题贯穿于整本书,也贯穿于每一个成功者的人生起止。我以前认为奋斗很简单,就是努力,就是不放弃,然而我的理解太过简单了,通过这本书我明白了奋斗还有更为丰富和深刻的涵义:

挫折与磨难中的奋斗更有意义。“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人生中不可能没有挫折。遇到挫折,有的人从此一蹶不振,而有的人却把挫折与磨难当作前进的阶梯,在挫折中成长壮大。霍英东早年做过轮船上的加煤工,当过机场的苦力,却因身体单薄被人辞退,应征当铁匠,人家嫌他太瘦也不肯要他,收购海草制药,赔得血本无归……30岁前的他事事不顺,屡屡受挫。然而,早年的艰辛和挫折没有打垮霍英东,他时刻积蓄力量,努力奋斗,永不放弃,终成香港一代巨商。希尔顿的成功,与他早期的磨练密不可分,“在寒冷的冬天,一夜之间从被窝里爬起两次,冒着刺骨的冷风到车站去等客人,那种痛苦的滋味,在我心灵上留下了永难忘怀的烙樱”这是希尔顿早期经营旅店生意的真实感受,然而早期的痛苦没有令他畏缩不前,正是因为痛苦中的继续奋斗,终于成就了他的酒店帝国。

不要给自己找借口,奋斗永远不嫌晚。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话本来是劝诫人们年少时要努力,免得老了后悔。现在有些人却经常把自己老了,已经过了奋斗的年龄挂在嘴边,成了不少人懒惰的借口。然而,且不说有些人根本没老,如果真的老了,仍应振作精神,要认识到:年龄不是问题,只要想奋斗,什么时候都不晚。姜子牙八十为丞相,佘太君百岁挂帅。美国直销女王玛丽·凯成功在退休后,创办了世界上最大的美容公司,肯德基创始人桑德斯六十五岁开始创业,而今肯德基已是世界最大的快餐连锁企业,肯德基的标记KFC在全球范围内成为有口皆碑的著名品牌。

奋斗是机遇的前提、成功的保障。人们总是在讨论奋斗与机遇哪个更重要,争辩来争辩去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结果。殊不知,机遇总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有准备的人是什么意思,仔细一想,其实不就是指那些在奋斗的人吗?有些人也许会说了,抓住机遇需要有敏锐和独到的眼光,那好,抓住机遇以后该怎么办呢,如果不努力奋斗,去好好把握和利用机遇的话,会成功吗?答案是否定的。爱迪生发明灯泡,他实验了1600多种材料,最终才选择了炭化竹丝,让人类告别了黑暗.难道是灵光闪现的机遇让他成功的么?

奋斗要有明确的目标。人的一生,如果没有奋斗目标的话就会停滞不前,目标有长期的,也有短期的。目标的制定不能太低,很容易就能达到的话会使人失去前进的动力;目标的制定也不能太高,好高骛远,自己根本没有能力去实现,目标就成了空想。目标的制定要从低到高,循序渐进,只有这样才能一步步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奋斗本身就是一种财富。奋斗创造财富,古今中外,但凡有成就者的成长史,莫不是一部奋斗史。这些著名实业家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很多人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比尔盖茨、李嘉诚、邵逸夫等等,他们热心于社会公共福利事业,帮助了许多需要帮助的人;而这些实业家的奋斗历程,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激励着后人。

励志文章和故事2

每每到了浩月当空,银华泄地的夜晚,我就会带着随身听独自一人趴在窗台上,让音乐穿过耳机飘向那迷蒙缥缈的夜空,让思绪的涟漪也随之悠扬,让激越的旋律扩的很远很远时,心中不禁追溯起那本书呈现给我的青春气息……

那一群活泼可爱的女中学生,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为祖国献身的热情,带着善良纯真的心灵和团结友爱的精神,在青春的道路上留下了一段华彩乐章。

我无数次吟颂,无数次咏叹,只因青春无价,岁月无言。

如今已不像书中的主人公一样,我们所拥有的今天是一个改革开放、科技发展、国力壮大的新时代。我们有崇高的理想,远大的志向,我们挑灯夜战,勤奋苦读。我们游岳坟,了解岳飞“精忠报国”的事迹;我们观韶山,缅怀的丰功伟绩;我们游三峡,欣赏祖国的壮丽山川;我们泛舟于西湖,领略西湖的美好光景。同书中的主人公一样,我们让学习效率不断提高,我们让集体活动别出心裁,我们把玩与学劳逸结合,我们用心与爱互帮互助。因为学习本来就是一份独到的快乐,而青春本来就是一种无言的获得。

青春是呼唤友谊的先锋。最珍贵最重要的是自己的良师益友,优秀的老师会视自己的学生如儿女,真诚的益友是你学习生活中的姐妹弟兄,他们是你前进旅途中的铺路石,奋力冲刺的催化剂。与他们一道共同创造一个轻松而高效的学习环境,塑造一个热情而沉稳的友谊氛围,于你是一种互补、一种冶炼、一种酝酿、一种升华。像书中所描绘的一般,团结、善良、纯真的友谊和无私的精神,就像一首动听的旋律令人沁透心脾。感谢青春让我们萍水相逢,感谢友谊让我们共同进步。

在书的结尾有这样一段话

“明天给我们的到底有多少阳光和花朵,多少责任和期待,这,我们不太清楚,但是我们都确定的知道了未来的生活道路,这道路就是为了祖国,为了社会主义献出一切!”

是的,如今的我们与她们一样,为了自己充满神气魅力的大学梦,为了自己未来的日子潇洒芬芳,为了昨日的期待与明日的憧憬,我们不甘寂寞,我们不知疲倦,用超人的代价,有泪水与汗水,用理性的思索,用澎湃的热情去凝固和铸就。绚烂的岁月,火红的青春,它是一种坚忍不拔的气质,一种不服输不自傲的清高,最后更是一种学会审视自我灵魂的成熟。如梦的青春,贵在青春!就让我们一同高喊“青春万岁”,共同放飞青春!

励志文章和故事3

朵花的开放,需要诸多的条件:种植的地方,水分的多少,时间的早晚,阳光的强弱,园丁的勤惰等。每朵花都想开得娇艳,开得灿烂。谁愿意自生自灭呢?但,生命有时候并不是和我们的愿望同一个轨道,和我们的期待会开上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以至于我们的辛苦跋涉,永远追不上岁月的变迁的脚步。于是,我们看见了一些遗憾:花儿凋谢了。

每朵花都是有故事的。世界上,我们找寻不到两株完全相同的花朵。这就是生命的奇迹。世界上,我们也找不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人,即使是双胞胎,也有细微的差异。绝对的相同没有,有的只是微细的区别。一朵花,从发芽、长叶、开花、凋谢,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努力的过程。一个学生也是,他的成长也需要一个历练的程序。没有人一出生就会说话,一上学就是人才,就需要一个教育的过程。一个人离开了教育,不会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一个人是有情感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需要一个漫长的调节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成长,教师也应该和学生一样成长。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均衡的,是和谐的,是有益的,是促进的,是影响的,是互补的。教师不可以以传统的师道尊严来板着面孔,把自己伪装成一个严肃厉害的“钟馗”,这样的教育门道,学生是恐惧的,是远离的。一个教师失去了平易近人就失去了学生的信任和亲近。不是学生不愿意接近你,而是你自己把爱的小舟推离了航道。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他的成长离不开三个元素:社会、家庭、学校。这三个元素你说能丢弃哪个?少了一个,一个人的教育就会成为一个跛脚的残缺品。这三者是一个三足鼎立的铜鼎,保持着三者的安定性,这才是最高的教育境界。但事实证明,当今,我们的教育是不稳定的教育,是风险巨大的教育,甚至说是风雨飘摇的教育,是兵临城下的教育,是土崩瓦解的教育。

一个未成年的学生,学校是他成长的主要阵地。在这个阵地上,教师就是这个战场的指挥官。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兵,怎么带好自己的兵,是有学问的。二年级的时候,我的小学语文老师叫我们用“像??一样”造句,班级中有许多同学是这样造的:老师像妈妈一样关心我们。我不知道年轻的教师怎么看这句话,我总觉得这是学生对我们教师最高的颂扬。在所有的爱中,教师的爱是最伟大的。这种爱是最纯洁的,最无私的。不是吗?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一种亲情的呵护,而,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来源于职业的最原始的本质。教师希望自己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成才,都可以健康的成长。这种教育是没有杂念的,不希望学生任何的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还夹杂着老来养老的意念。就这一点,我觉得自己当个教师的伟大了。

励志文章和故事4

相信大家对鲁班、李四光、屈原等名人都熟悉吧!那他们的故事你们又了解吗?当我看过《名人童年故事》这本书后,我对他们更加了解了,他们的童年故事更是令我感动,他们更是令我敬佩!这本书一共有42则故事,让我读完后深有感触。

木匠的祖师——鲁班,是我国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他在中国建筑史上有过许多的发明创造。古代伐木都用斧子,干活又累又慢。有一次,鲁班上山伐木,不想手指被山上的野草划伤了,血流不止。可鲁班却顾不上疼,他想:看一棵小草都这样锋利,如果把铁打成这样的刺,伐木不就方便多了吗?于是乎,鲁班发明了锯,为人造福不浅。他用他说过的一句话来教导我们:“勤学头脑明,苦练技术精。”

地质力学的创始人——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他从小时候就开始对石头感兴趣了。小时候他喜欢和伙伴们在一块大石头旁玩捉迷藏的游戏。有一次,他在游戏中发现,这块巨石竟孤立在草地上,他很疑惑:这块石头是从哪来的呢?李四光跑去问老师,老师不知道;他跑去问爸爸,爸爸也说不清楚。后来他长大了,他去英国学地质学后才明白,这块石头是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经过进一步的考察,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这一研究成果,震惊了世界!这让我学会了:李四光崇尚科学,勇于创新、埋头苦干、勤于实践的精神。

浪漫诗风之祖——屈原,其传世之作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他对我国古代诗歌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他让我学会了:要坚持原则,但要自我反省什么才是你自己的原则。

当然,这本书中还讲了许多的感人的故事,让我的心中情不自禁地产生了对他们的敬佩之情。这本书中的一则则名人童年故事,像一盏盏指路的明灯,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是这些名人给予我们启发,是他们给予我们力量,是他们让我们奋发向上!

同学们,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是祖国的明天,祖国的将来就靠我们了,让我们一起努力,向着名人学习,迈着大步伐向前走去,为祖国争光!

另外,作为一名初入中学的学生,我知道学习中要善于动手,勤于实践。不但要弄清书本上的东西,会正确解题,还要善于运用已学的书本知识解决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出现的新的实际问题,要善于动脑动手,养成勤于思考、学用结合、学用相长的好习惯,让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动手能力。我们还要多关心社会,从事一些研究性社会学习实践活动,努力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争当一个像鲁班、李四光、屈原一样的人!

励志文章和故事5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我相信,创业初期,当团队里有人离开的时候,肯定有不少创业者拿这句话来安慰自己。但我觉得这句话有误导,因为他把营盘(公司)和兵(员工)的关系完全视为单纯的雇佣关系。对于创业团队来讲,如果每个员工都把自己做的事情仅仅当作一份工作,当作一种养家糊口、解决财务问题的工具,那么这个营盘绝对不会是铁打的,而是纸糊的,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坍塌。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创业开始,最宝贵的资产不是那个idea,更不是那个宏大的规划。创业就是一场马拉松式的接力赛,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没个七八年达不到目标;同时又要求你必须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去竞争。这一切都需要优秀的创业团队来执行,前赴后继。改变世界的精神不变,捆绑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的激励机制永在。所以,我认为,营盘是铁打的,还是纸糊的,归根结底在于你是不是有一支优秀的团队。

建设一支优秀的团队,这是整个创业过程中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如何建立一支优秀团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认为万变不离其宗,关键是把握三个要点:

第一,不能以发财为目标,一定要有某种程度的理想主义情怀。我在互联网行业里干了十多年,从来没有看到一个为了解决财务问题而凑在一起的团队能够最终走向成功的。相反,这样的团队一旦遭遇到了挫折,就容易悲观失望;或者一旦外面有更大的现实利益诱惑,团队容易分崩离析。前不久,我找人力资源的人帮我统计了一下,看一看跟我合作在十年以上,在八年以上,在五年以上的到底有哪些同事。在这一批人里,有我第一次创业时开始就跟着我一起打拼的;有的在方正时是同事,后来我做3721的时候加入进来;还有的是加入到我在雅虎时的团队,中间离开几年,后来又加入到360来的。看了这个名单,我很感慨,如果那时候我跟他们说,出来跟我干吧,到时候发财了咱们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大秤分金,我估计他们也不会跟我合作这么长时间。相反,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出牛的互联网产品来,让人们的互联网生活更方便、更安全,有了这个目标,大家才能持之以恒地走下来。

第二,财散人聚,要有激励机制,把大家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建团队,我不希望我的员工单纯是奔着钱来的,因为这样投机分子太多。但是我一定要替员工考虑财务问题。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谁都不能免俗。就算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也总要养家糊口,要在社会上过一种体面的、有尊严的生活。而且,创业是一个耗人健康、燃烧青春的事儿。对于这些愿意跟着企业去打拼的人,不能光在嘴巴上对他们说好,而是要签协议,让这些燃烧青春的人也能一起分享未来的收益。否则,财聚人散,也没什么未来了。正因为这样,360从一开始就做了员工持股计划,最初员工持股比例达到40%,最后几轮稀释后在上市前降低到22%。这个比例在今天互联网公司中算是最高的了。我觉得,用西方证明是有效的股权期权制度,把团队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捆绑在一起。这些做好了,讲理想主义才好讲,做思想工作才好做。

第三,解决新老交替的问题,留一部分利益给未来。企业在成长过程中,走弯路、遭遇挫折,那是肯定的。这个时候,会有团队成员因为不认同未来发展方向,或者因为有更大的现实利益诱惑而离开。同样,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人才,需不同的专业技能,只有新人不断进来,企业才有未来。我从来没有见到过一个团队一成不变地走向成功,即使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打天下还得需要赵云、黄忠、诸葛亮。新老交替,最好的解决方式,我认为还是通过激励制度。比如,在360里面,老员工技术能力强,做事风格踏实,不骄不躁,是新人的榜样。他们不是管理层,走的是技术专家路线,也受新人的尊重。对新人来说,他们也不是单纯的打工者。按照常青树计划,360每年都会维持总股本5%的比例,为有突出贡献的员工发放期权。维持5%的比例,就意味着需要稀释其他投资人的比例,但我对投资人说,设计这样一个蓄水池,就在于吸收人才,把新人的利益与企业的未来紧紧捆绑在一起,这样大家做事才会有积极性。这种积极性产生出来的价值,要远远大于被稀释掉的价值。投资人都是熟悉互联网这个行业的明白人,没几句话就同意了。这就是我说的“留一部分利益给未来”。

有的报道说,我的办公室里面的书架上到处摆满了毛着,真不知道这种无中生有是怎么来的。我读书不少,在管理类的书籍上还是翻译的居多。其实,马斯洛已经讲得很明白了,人的需求分层次,不同阶段有不同阶段的需求,西方企业的各种激励制度和管理方式都建立在对人性的理解上。所以,我在这里讲的建团队、设计激励机制、完成新老交替,以这种方式建立“铁打的营盘”,其实也没啥新鲜的。我建议大家多读、多看,不违背人性,自然在建设团队方面会事半功倍。

上一篇:企业营销经验材料下一篇:提高职业生涯幸福感的10条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