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2024-07-04

新一代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精选8篇)

1.新一代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篇一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IoT)”。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利用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网络。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它包括互联网及互联网上所有的资源,兼容互联网所有的应用,但物联网中所有的元素(所有的设备、资源及通信等)都是个性化和私有化。

起源

1990年物联网的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1990年施乐公司的网络可乐贩售机——Networked Coke Machine。

定义即通过射频识别(RFID)(RFID+互联网)、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简而言之,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传媒影响

第一物联网对于传媒来讲在信息社会的信息基础之下为我们国家的信息传播拓展了新的疆界,物联网代表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

第二在传媒领域可以为我们国家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支持,这个过程离不开传媒领域的梳理和引导。

第三物联网和传媒在未来人才需求上可以形成对接的接口,我们必须使信息技术的从业人员同时具有人际传播的素养。最后一点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我们要看到物联网和传媒在深远方向上的一个融合,传媒代表了大众化和信息化的一种载体,而物联网又使得万事万物进入到信息互联当中。

在物联网应用中有三项关键技术

1、传感器技术:这也是计算机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大家都知道,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计算机处理的都是数字信号。自从有计算机以来就需要传感器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计算机才能处理。

2、RFID标签:也是一种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是融合了无线射频技术和嵌入式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技术,RFID在自动识别、物品物流管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3、嵌入式系统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软硬件、传感器技术、集成电路技术、电子应用技术为一体的复杂技术。关键领域

RFID; 传感网; M2M;

两化融合。

发展趋势

物联网将是下一个推动世界高速发展的“重要生产力”,是继通信网之后的另一个万亿级市场。

用途范围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路灯照明管控、景观照明管控、楼宇照明管控、广场照明管控、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

举例 国际电信联盟于2005年的报告曾描绘“物联网”时代的图景:当司机出现操作失误时汽车会自动报警;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等等。物联网在物流领域内的应用则比如:一家物流公司应用了物联网系统的货车,当装载超重时,汽车会自动告诉你超载了,并且超载多少,但空间还有剩余,告诉你轻重货怎样搭配;当搬运人员卸货时,一只货物包装可能会大叫“你扔疼我了”,或者说“亲爱的,请你不要太野蛮,可以吗?”;当司机在和别人扯闲话,货车会装作老板的声音怒吼“笨蛋,该发车了!”

主要任务

(一)大力攻克核心技术。

(二)加快构建标准体系。

(三)协调推进产业发展。

(四)着力培育骨干企业。

(五)积极开展应用示范。

(六)合理规划区域布局。

(七)加强信息安全保障。

(八)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2.新一代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篇二

一、新一代UEIS的技术特点

(一) 数据管理效率高。

大中城市的地形图比例尺大多为1:500, 其数据量比较大, 这就要求城市环境信息系统具有高效数据处理的功能, 新一代城市环境信息系统是以图幅为单位来对地图数据进行管理的, 新一代城市环境信息系统能为使用者提供较为的灵活的数据录入方式, 这就为用户省去了较多的麻烦, 且UEIS的数据查询途径较为简便, 新一代城市环境信息系统具有强大的接边功能, 能很好地将图幅与图幅之间连接起来, 这就有效消除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图幅接合错误。且新一代城市环境信息系统还为用户提供了无延时漫游技术, 这能使用户较为方便的对整个地图进行浏览。新一代城市环境信息系统还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数据检索功能, 这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用户对地图的查询以及检索。新一代UEIS首先全面分析不同城市环境的应用需求, 接着对点状和线状环境空间数据提供多方位的管理。UEIS采用的模块体系结构较为特殊, 为多层次的模块体系结构, 此种类型的模块体系结构不仅具有较强的数据包容能力而且能够快速有效地对环境信息进行动态管理和分析, 这就很好地实现了城市环境信息系统扩展的需要。

(二) 城市环境数据的分布式一体化管理和数据共享。

实现城市环境信息系统高效检索和分析的基础是城市环境空间数据的关系, 新一代UEIS在数据建库的过程中不仅能随时维护空间拓扑关系的一致性, 而且还能自动建立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而且在用户的实施操作过程中, 其数据拓扑关系不会受到影响, 这就有效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此种城市环境信息系统能准确快速地将国内外常见GIS系统的数据格式进行转换, 且此种系统采用的是分布GIS数据管理思想, 这有利于相关部门及时对其空间数据进行更新。此系统所采用的多数据层集成管理技术能将来自不同数据服务器的各类城市环境数据作为一个完整的“视图”提供给使用者。这就为用户的可查询、空间分析等操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三) UEIS与专家系统、“3s”技术、人工智能的有效集成。

将UEIS与专家系统、“3s”技术、人工智能有效结合起来, 可以对环境的变化过程作较系统的研究和决策, 这有利于快速获取环境空间数据以及对环境空间数据进行准确的目标定位, 对于维环境数据的可视化智能提取提供了有效帮助, 在一定程度上也为环境保护以及资源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同时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新一代UEIS的信息组织

新一代UEIS主要包括以下五大功能子系统:环境数据输入编辑子系统、地形图库管理子系统、环境事故处理子系统、环境信息管理子系统、智能规划决策子系统。以下就对这五大功能子系统做详细介绍。首先, 环境数据输入编辑子系统支持多方面功能, 如空间数据输入、属性数据输入等。它能为用户进行环境数据管理提供便利, 并能快速的构建环境管理数据库, 使环境数据输入方式变得丰富多样, 不仅可以使用手动输入而且还可以使用外挂数据库的方式进行数据输入, 这就简化了数据输入的流程。其次, 地形图库管理子系统, 该系统不仅具有对不同形式的空间数据处理的功能, 而且还具有图像编辑的功能, 此外, 该系统还能对图形进行输入输出, 可进行大批量的操作。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对数据进行灵活地管理以及转换, 它具有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 能对以下五大图形模块进行处理, 如图形编辑、图形输入、图形输出、图库管理和数据转换等。

环境事故处理子系统主要是用于环境事故发生后, 此系统用户只用将环境事故发生地点指出, 该系统就能自动对该地点的地形、人口密度以及道路状况进行分析。并且能通过分析得出的数据制定出最佳解决方案, 从而有效降低事故所造成的损失。环境信息管理子系统, 该系统能对现有的信息数据进行快速全面地分析从而为数据管理员的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这就大大提高了数据管理员的工作效率。此外, 该系统还具有查询功能, 能使用户快捷地搜索查询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该系统的查询检索方式丰富多样, 为用户的信息查询使用提供了很大的便捷。智能规划决策子系统, 该系统具有强大的规划决策功能, 且将专家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以及人工智能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其开发思想为城市环境信息的分析、管理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该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四大功能模块:环境质量智能规划决策系统、环境宏观管理智能规划决策系统、治污费用管理和决策系统以及生态质量评价系统。

三、新一代UEIS的开发及关键技术

目前, 我国的城市环境信息系统开发方式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第一种是在现有的数据信息管理的基础上开发;第二种是跨平台开发, 也就是说GIS功能在GIS平台上开发;第三种是以单一GIS平台为基础进行开发。针对这三种开发方式以及多年的项目开发经验, 笔者认为城市环境信息系统最佳的开发方式就是选择一个可靠的GIS平台进行二次开发, 先将专业功能层函数以及基础底层功能函数建立起来, 然后再根据客户的不同需要将界面层建立起来, 这样系统开发工作就完成了。这种开发方式是将GIS技术与OA办公有效结合起来, 这就有效保证了系统的实用性, 并大大提升了系统的运行速度。新一代UEIS的开发方式是类库为主、API函数为辅的多样化开发方式, 它所涉及的关键技术不仅包括人工智能和空间数据模型的优化, 还包括分布式异构空间数据库管理、海量数据存取管理、空间异构多源数据的无缝转换和集成、基于Internet的网上发布系统、Web GIS与虚拟现实的融合技术等, 这些重要技术的使用不仅大大加强了新一代UEIS的功能。这些关键技术的应用使新一代城市环境信息系统的使用功能大大加强, 而且使城市环境信息的分析和管理更富有时代气息, 也更具有自己的特色。

四、开发实例

为更好的满足环境管理部门工作的需要, 已经研发出具有时代特色的城市环境信息系统, 此系统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软件开发的, 根据新一代城市环境信息系统的组织结构和设计理念利用混合编程的方法开发出来的, 该系统使用了新一代城市环境信息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和实现方式, 能很好地解决实际的环境问题。该系统不仅能根据污染物的分布数据将其立体分布图清晰的显示出来, 而且还能根据地形数据将三维地貌显示出来。此外, 该系统还能对空气污染在内的各种污染物和工业噪音的监测点进行等值线分析、点位分析以及污染源水系分析、污染源缓冲区、等标负荷分析、大气环保预测等。

结束语

分布式异构空间数据库管理、海量数据存取管理、空间异构多源数据的无缝转换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的应用为新一代UEIS的实现提供了有效保障, 新一代UEIS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运用虚拟现实、Web GIS、互操作等地理信息系统新技术, 这些关键技术能有效引导新一代城市环境信息系统朝可视化、智能化和多维化的方向发展。H

参考文献

[1]吴信才.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方法[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

[2]况旭, 程声通, 等.环境监测全过程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环境科学学报, 2009 (4) .

[3]陈述彭, 周学军.地理信息系统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3.新一代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篇三

关键词:SOA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构建

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经营过程中面对的市场形势更加的激烈和复杂,为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取得一席之地,企业必须使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制定好完善的战略方针,开发和研制出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全面的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对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而言,人才、技术以及管理是其中的三个基本要素,只有这三个因素实现协调发展,企业才能够全面的实现信息化。为了对企业进行全面的信息化管理,本文基于SOA来构建一种新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1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简介

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是一种控制型的商务管理软件,该种软件可以用于各种大、中、小规模的企业中,该款软件能够将企业的财、物、人、权、责、利等进行有机的结合并在网络系统中得以实现,这种软件的核心就是企业的各种业务管理活动,将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的约束和规范企业各级工作人员的行为,实现“事前控制”,这种信息管理系统的成功实施能够帮助企业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满足企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全面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近几十年来,我国企业信息管理从无到有、从简单逐渐发展到复杂,在技术、管理等环境的革新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也越来越先进。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我国企业管理信息提供了一种高度现代化和自动化的工具,加之网络技术以及互联网规模的壮大,企业的信息交流就有着高速、高效的技术保证。在上世纪90年代之后,我国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逐渐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此后,相关的专家学者也致力于开发一种面向组件技术和对象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该种信息系统具备着系统性、综合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的特征。

2 新一代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简介

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新一代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出现,该种系统在信息处理的模式方面,使用web服务器/浏览器/数据库等分布式模式,在这种模式上的内部网页逐渐成为企业管理和运行的环境,新的信息管理系统在系统的功能方面,实现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数据仓库、业务流程控制以及职能管理流程的有机统一,通过该种系统,企业高层的管理人员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

3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

随着科技水平的进一步发展,新一代的信息管理系统也得到了实施,这就对计算机软件的开发提出了比之以往更高的要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软件的开发成本,导致开发进度失控,增加了软件后期维护的难度,因此,必须探讨一种新型的软件开发方法。就现阶段来看,我国大部分的企业中,管理信息系统大多都是面向普通对象的体系进行开发,虽然在开发的过程中对象具有多态、封装以及继承的特征,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这种软件的开发必须要有具体的编程语言,且封装的耦合度高、粒度小,用户必须对宿主的语言以及对象类型进行详细的了解之后方可编写软件,这就给系统的编写和使用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依靠SOA系统。

3.1 SOA的简介

SOA服务代表是一种由服务的提供者为需要服务的请求者提供服务的一个动态的处理过程,在获取服务的过程之中,服务的请求者能够通过各种渠道向可以提供该项服务的提供者来获取服务,这个过程是一个动态、透明的过程。

SOA服务具有以下的特征:

3.1.1 SOA服务能够在网际之间请求和调用,其数据的类型以及传输类型决定服务的请求方式,数据类型就是客户在将数据传递给服务器时的一种数据格式;传输类型就是客户在输送数据的过程中使用的协议类型。与传统的服务相比,SOA具有很好的兼容性,能够被任何的潜在客户兼容。

3.1.2 SOA具有粗粒度操作的特征,服务中能够实现比传统系统更多的操作,对于数据群的依赖性也更大,此外,SOA还具有松散耦合关联的特征,这样,在调用服务时并不需要知道明确程序设计语言以及部署平台等技术细节就能够实现系统既定的功能。

3.1.3 SOA具有透明的查询和搜索的功能,这样,用户就可以对其进行统一的描述和发展,并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所需的第三方服务。

3.2 SOA结构模型

SOA为信息系统的建立提供了一种完善的方法,在通过这种方法来建立分布式系统时,就能够将应用程度的功能提供给用户,在出现商机或者危机时,SOA系统可以为企业量身定做一套既定的方案,这种解决方案能够将原有系统的资源进行封装后集中到新的系统之中。

4 企业实施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方案

在实施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中,要坚持统筹规划、重点突出、务求实效的原则,不断的改进质量、降低成本、优化配置、加强内部管控、提高管理透明度、改善服务、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必须要转变传统的经营管理观念,不断的优化组织机构、严格规章制度、减少管理层次、合理的设置岗位,在建立现代管理制度的基础之上,按照SOA的规范,开发出一套适宜企业发展的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具体的操作步骤为:

①对企业的业务和架构进行分析,将企业的IT架构绘制出来,并列举出应用的实例和具体的业务流程。②选择好适宜的设计工具和平台,确定好企业的应用系统,并决定好如何提供相应的服务集成。③与用户进行沟通和交流,确定好用户的实际需求,基于用户的需求以及角色变化,制定好个性化的界面,同时,根据企业信息以及数据的实际需求,建立好一种通用的数据模型,便于企业进行数据访问工作。④定义、收集通用的服务,制定完善的实施策略,明确异常处理需求和监控需求,如果有外界不明用戶访问企业内部的应用,就会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定义好解密方法、路由、安全性以及解压缩算法等具体的应用。

5 结语

总而言之,使用SOA构建系统属于一种新的应用技术,这种技术在我国尚处于起步的阶段,在这一方面的实际应用和研究还相对较少,此外,由于我国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信息化发展不足、服务层次低、指数支持能力弱、建设成本高、统一规划不足、法律法规不完善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及学术界应该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以及企业的发展需求,开展这方面的实践,促进企业管理信息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恩德.利用SOA构建新一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6,05(30).

[2]时密林,张旻,栾翠菊,王旭超.新一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J].吉林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3(30).

4.新一代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篇四

现阶段,物联网的应用十分广泛,主要有四个领域值得关注:环境监控、物品溯源、智能电网、智能交通。史教授认为,环境监控已经展开,物品溯源基础尚弱,智能电网受到重视,智能交通潜力巨大。

谈及“物联网”与“智能交通”的关系,史教授归纳为物联网应用推动智能交通的发展。物联网三个技术层面与智能交通系统完全相同,即:感知层(信息采集、识别)、网络层(信息传输、挖掘、处理)、应用层(信息应用、服务,交通的管控等),不管是“智能电网”,还是“智能家居”,让人们确切能够身临其境地感知到“物联网”概念的,应该是“智能交通”。在“物联网”技术发展推动下,智能交通系统将会进入全新、快速的发展时期。同时,“车联网”将会在“物联网”时代下,使交通系统更加“智能、安全、和谐、节能”。

新一代智能交通的技术特点

我国智能交通发展15年来,基本上是处于第一、第二阶段,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借助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大运会的背景,开始步入第三阶段。但当前智能交通系统对车辆的感知还是属于被动的,存在信息部完整和不共享的特点;网络功能和监控功能不强大;缺乏网络化动态数据的支持,不能提供精细化的导航策略;在交通量趋于饱和的情况下既不能缓解交通拥堵,更无法控制车辆的有序驾驶。

结合现状,立足未来,史教授认为,智能交通的发展将向以热点区域为主、以车为对象的管理模式转变。“车联网”不仅感知和互联,更重要是实现对车辆的智能控制,解决车辆的安全和道路的畅通。

媒介决定论者往往将技术视为事物发展最重要的一环,在新一代智能交通理论生态中,更应重视技术的作用。史教授认为,车联网将以智能技术和“云计算”技术智能智能交通监控中心的数据管理、服务平台;以智能车路协同技术和区域交通协同联动控制技术实现智能控制;以车载移动计算平台和全路网动态信息服务为双向通讯的移动传感车载终端,加上强大的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决策支持的软件和数据库支持以及传感网、互联网、泛在网的网络环境下,对路况环境和车辆的实时智能监控和智能管理。

新一代交通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展望

谈及智能交通系统的未来,史教授坚定地认为,新一代的智能交通将实现“更透彻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联,更深入的智能”,将有可能解决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等难题。“车联网”产业链上的相关产业都将受益,传感设备、网络通信、汽车电子、车载终端、动态信息服务、移动计算等家技术应用领域将获得飞跃式发展。

另外,新一代交通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第一,破解交通拥堵难题,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第二,促进物联网技术应用,树立物联网发展旗帜;第三,培育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第四,打破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瓶颈,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第五,实现道路交通重大减排,紧跟国家可持续发展。

5.广州总部新一代配载系统考察报告 篇五

出于成本、安全、运行等方面的考虑,由公司财务部牵头,计划向南航各分子公司配载部门推广使用南航新一代配载系统。5月27日我处接到总部地服配载中心发来的意愿征求邮件,为了更直观了解南航新一代配载系统,我处两位同志和值机处的同志共同前往广州总部配载中心进行1天半时间的调研学习,现将了解情况向各位领导做如下汇报。

南航新一代配载系统由南航自主研发,利用可视化操作界面,运行安全、高效、稳定,操作便捷。系统研发历经22个月,于2013年8月5日起,在广州全面使用,从目前使用的情况看,系统运行平稳,系统的使用使广州配载工作的整体效率提升了25%。

系统特点之一:载重平衡所需数据最大程度从SOC运行系统中抓取获得,减少人为操作。

1.飞机号:当前时间前一后五小时内的航班若更改飞机,系统将自动更新;若超出前一后五,单击飞机号,航班飞机号将更改;

当发生发生变更时,配载的飞机号数据随着SOC系统刷新直接获取,不再需要人为记录,然后由值机控制修正飞机号后再进行载重平衡计算。避免因为工作疏忽飞机号错误造 成载重平衡舱单数据错误。

2.机组数据:根据SOC运行系统直接获取数据,不需人为录入。

3.油量数据:如果有新油量,配载员未进行更新操作,配载系统中的航班列表中航班油量提示列用红色的“F”进行提醒,表示油量未更新进入到配载系统。系统提醒非常清晰明显。

4.航班运行状态数据明显,在航班列表中有显示,有助于配载员的工作。例如:航班列表中‘ETD’一项,绿色表示航班已起飞,时间更改但未变色表示飞机已推出,红色则表示航班延误。双击航班列表的‘飞机号’项,可以查看飞机的状态,绿色表示飞机已起飞或降落。这些信息对于配载员掌控发送舱单有很大帮助。

系统特点之二:货运数据从唐翼系统导入,减少配载员对照装机单数据录入工作,减少差错,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使用离港系统进行载重平衡工作,根据货邮装机单将货物数据录入离港系统是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录入的项目较多(目的站、重量、类别、舱位、宽体机还有箱板号),也是非常容易出现差错的环节,以往发生过的严重差错也是问题出在这一环节。新一代配载系统是利用南航货运的唐翼系统将数据导入配载系统,不需要配载员进行上述数据的录 入,而是进行可视化界面操作,操作简单、直观,最大程度避免出现差错机会。

如果使用新配载系统,执行配载双复核检查制度即可,节省了人力。

系统特点之三:明显的提示作用及强纠错能力 1.重心超范围提示。使用离港系统操作时,为了保证起飞、无油重心保持在一个安全裕度较高的状态,需要配载员不间断的执行指令查看重心指数,而新系统是在界面底部有提示,当重心较差时,以红色提示,同时新系统可以随时查看航班的包线图,对于配载员掌控平衡非常清晰、明了。

2.前面提到的油量变更问题,系统在航班列表中就有提示,督促配载员进行油量刷新工作。

3.当航班剩余业载小于300KG时,在打印舱单时,系统会提示,但可以执行打印。

4.最重要一点是,当配载员进行完所有工作后,系统有检查功能,类似于以前提倡的唱读唱核工作,系统对配载重要几项工作进行检查,如果完成打ˇ,如果未完成,是空白,提醒配载员进行相应操作,否则无法打印舱单。系统检查更到位,避免人为操作时即使提出要求有时也会形同虚设,系统具有较强的检查纠错能力。系统特点之四:实现坤翔系统与配载系统的信息传递 行李部门与配载,值机部门与配载部门通过坤翔系统将信息传递给配载员。

配载系统有备注项,交接班人员可以将交接信息录入到备注项内,进行交接,该航班有交接信息时,航班号始终为兰色,提醒接班配载员查看信息。系统有很好的提示作用。

总部配载中心发出征询函后,只有三个分子公司没有回应(广西、汕头,还有一个没记住),其余分子公司均有上线意愿。而且吉林分公司、新疆分公司地服部领导已经到总部进行了考察,湖南分公司已经派2名同志到配载中心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跟班学习,因为广州执行广州-长沙-法兰克福航线,因为离港系统与新一代配载系统不匹配,长沙急需上线该系统。

广州配载中心的杨科长也向我们介绍其他航空公司配载中心的发展情况,配载中心,是国际主流航空公司首选的配载模式。目前,英国航空、阿联酋航空、国泰航空、国航、华航等几家国际化航空公司都实施了中心配载,南航于2011年开始启动中心配载项目,并为此成立了工作组,先后对国航、华航等诸多公司的中心配载流程进行了调研,从人员、场地、设备、操作系统及信息传递方式等方面对南航采用中心配载模式的可行性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和论证,并结 合实际拟定了南航中心配载的操作流程,最终选定厦门作为南航实施中心配载的首个试点航站。目前已经实现了由总部配载中心完成洛杉矶、悉尼、布里斯班、珀斯等回程航班配载工作,即将接手香港回程航班的配载工作。

总部配载中心现有19个席位,准备扩大到40个席位。配载中心的建立,为公司节省大量的代理费用和代理培训费用,同时准确的预计业载上报,节省燃油也大有可为。

沈阳如果上新一代配载系统,需要做一些工作上的准备。

一、外派人员学习培训。

必须提前选派1-2名业务骨干前往总部配载中心进行一个月跟班式学习,总部会安排师傅,通过跟班学习全面掌握新系统的操作、工作流程、特殊机型、特殊情况的操作规范等。

二、需要申请配备电脑。

三、一段时间内离港系统与新一代配载系统并行。

四、流程更改

流程更改,首先是使用离港系统时需要人为工作不需要了,同时需要制定配载系统的工作流程。

6.管理信息系统的小结 篇六

本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个开发过程采用结构化的设计方法,遵循用户参与“先逻辑后物理”、“自顶向下”等原则,实现系统各部分功能的模块化,各子系统之间独立性强,便于系统的运行维护和日后的扩充和完善。

管理信息系统这门学科是这学期刚学的,对于它,我并不能说是了解地很透彻,只是学了点皮毛,兼职工作中虽然也接触内部各式的系统和流程,但总体来说依旧没有真正学会执行。但是,众所周知,管理信息系统在管理现代化中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它不仅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管理走向现代化的进程。

这次的实践不仅使我有一定的收益,也使我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对于库存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要求的最重要一点就是仔细、认真。我的草率、毛躁,在这次的实践中充分显露出来了,害得我在实践中吃了不少苦头,在以后的生活中,我需要好好的改正。另外还有就是,自己的知识面太窄,在设计的过程中考虑不够全面,总是需要事后补上。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这是我在以后需要长期努力的事情。

7.新一代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篇七

前些年, 在我国推进信息安全体系建设的工作中,各行业在信息网络边界和纵深部署大量信息安全防护产品的基础上,为了符合国家信息安全的相关政策和监管要求及便于进行一体化管理和掌握整个信息系统的安全态势,许多单位还部署了信息安全管理平台,并在信息系统安全运行和管理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信息安全管理平台是网络中心必备的安全管理基础设施,是网络安全管理员遂行网络安全管理任务的必备手段,是网络安全体系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技术支撑平台。 为规范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重要的信息网络都应设置信息安全管理平台(见《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GB/T 24856—2009)。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信息网络的边界愈发模糊,系统中的虚拟化技术和设备被广泛采用,信息系统中的安全信息采集和集中审计变得更加困难。 另一方面,外部的信息安全威胁,随着AET和APT技术的不断升级,也变得愈来愈凶险和难以防护。 面对当前信息安全的新形式,以往的信息安全管理平台必须进行更新换代或升级改造。

搭建新一代信息安全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有重要意义:(1) 设计和建设新一代平台是构建自主可控信息安全体系体系顶层设计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以实现对重要信息系统的风险可监控、可管理、业务过程可审计,真正实现安全体系自主可控,保障体系安全;(2)引入大数据分析技术完善平台关联分析能力,增加AET和APT攻击的检测技术手段, 提升信息系统安全态势感知和预警能力, 可及时发现和处置重大信息安全威胁,真正实现信息安全自主可控。

2 设计目标

信息安全管理平台的设计目标是: 设计一体化、开放性和具有智能防御未知威胁攻击的平台。 一体化就是将多家不同类型的安全产品整合到一起,进行统一的管理配置和监控。 开放性就是提供标准的接口,使第三方产品很容易整合到系统中。 智能防御未知威胁攻击,就是充分利用和发挥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安全态势和安全事件的深度挖掘和分析,对AET和APT进行检测和响应,构建智能化的主动防御系统。

通过信息安全管理平台,对网络系统、网络安全设备以及主要应用实施统一的安全策略、集中管理、集中审计、并通过网络安全设备间的互动,应对已知和未知的安全威胁,充分发挥网络安全防护系统的整体效能。

3 设计原则

依据GB17859-1999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和GB/T 20269-2006《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结合网络安全管理的实际需求,按以下原则设计信息安全管理平台。

(1) 标准化设计原则。 为了能够与第三方厂家安全产品联动,安全管理平台需制定安全产品互联的接口标准, 这个接口标准在业界应具有权威性并易于操作,便于各厂家实现。

(2)逐步扩充的原则。 网络系统安全集中管理包含的内容很多,管理技术难度很大,安全管理平台的建设应选择好切入点,本着由简至繁,逐步扩充的原则进行。

(3)集中与分布的原则。 许多单位网络从结构上看,呈树状的多节点分层(级)结构。 这些网络具有分布广、结构复杂的特点。 为此,可在各层(级)网管中心设置安全管理平台, 其作用是对本级局域网进行集中安全管理;上级对下级采用分布式分级的方式进行安全管理。

4 设计要求

(1)可扩展性。 信息安全管理平台的系统设计,终端采用以对象模型驱动的管理机制, 对象模型用XML语言描述,可以通过定义/ 修改对象模型的属性(关系和操作),即插即用地扩充和管理网络终端及服务。 此外,管理平台主机在性能和带宽上, 应留有一定冗余度,具有管理1000~5000 个对象的扩展能力。

(2)易用性。 信息安全管理平台提供的所有功能,应做到操作简易,界面友好,使用方便。

(3)经济性。 信息安全管理平台设计,应采用先进的、成熟的软硬件IT技术,搞好总体设计,优化软件编程,避免重复投资,提高性能价格比。

(4)稳定可靠性。 信息安全管理平台设计,应重视硬件支撑设备的选型,性能上应留有空间;安全管理软件要经过充分测试,不断优化,保证系统稳定可靠运行。

(5)自身安全性。 信息安全管理平台设计,要重视自身的安全性,系统应具有管理员身份和权限的双重鉴别能力,应保证数据网上传输的完整性、保密性和数据记录的真实可靠及抗抵赖性。

5 系统组成和主要功能

信息安全管理平台的基本功能是: 对网络系统、安全设备、重要应用实施统一管理、统一监控、统一审计、协同防护, 以充分发挥网络安全防护系统的整体作用,提高网络安全防护的等级和水平。

5.1 系统组成

信息安全管理平台由几个模块组成: 人机界面模块、总控模块、安全网管模块、安全监控模块、安全审计模块、安全策略处理模块、安全代理模块、安全事件分析模块、安全事件响应模块、设备配置模块、平台与设备接口模块和安全管理数据库。 系统的逻辑结构如图1 所示。

(1)人机界面模块。 面向安全管理员的操作控制界面。

(2)总控模块。 总控模块控制信息安全管理平台各模块正常运转, 其中包括网络通信和通信加密程序,用于保障网络间远程数据交换的安全(主要是真实性和完整性)。

(3)安全网管模块。 用于显示网络拓扑并进行安全网管。

(4)安全监控模块。 用于对网络主机和网络设备进行安全监控。

(5)安全审计模块。 接受操作系统或下一级安全管理平台发来的安全日志;接收主机代理、防火墙、IDS等网络安全设备发来的报警信息;接收网络出口探针记录的网络数据流信息,存储并实时进行内容审计。 安全审计的方式有三种:基于规则和特征的安全检测,基于数据流的安全检测,基于特定场景深度数据挖掘的安全检测。 审计的结果:启动报警系统和产生安全态势报表。

(6)安全策略处理模块。 自动将安全策略翻译成安全设备可执行的规则。

(7)安全代理模块。 安装在网络客户机(服务器、终端)操作系统中,与安全管理平台上的安全监控模块配合使用。 其作用是用于接收安全管理平台发来的监控指令和审计规则;监视客户机的工作状态;根据规则进行安全过滤和记录;将安全记录实时发回至安全管理平台。

(8)安全事件关联分析模块。 将所有收集到的安全事件按其对系统安全的危害程度等级进行重要性排队,然后调阅安全专家知识库,对事件进行基于规则的实时关联分析, 该模块可引入大数据的历史关联分析能力,以提升关联的可信度。 最终将分析结果(关联要素)和处理规则,提交安全事件响应模块或管理员处理。

(9)安全事件响应模块。 按预先制定的安全事件处理规则(应急预案)对事件自动进行安全处置。

(10)系统配置模块。 对IDS/IPS、防火墙、内容监测、主机代理等安全系统设备或模块进行安全和审计规则的配置。

(11)平台与设备接口模块。 实现信息安全管理平台与各类网络安全产品之间的标准数据交换。 其流程是:各类安全产品将各自检测到的安全日志通过接口模块进行格式转换后发给平台安全事件收集模块,供安全管理平台分析处理。 平台人机界面或安全事件响应模块发出的处置指令, 通过接口模块发给指定的安全设备,安全设备接到指令后按相应安全策略执行;信息安全管理平台能够管理的系统和设备有:防火墙、IDS/IPS、内容监测、路由器、交换机、网络主机。

(12)安全管理数据库。 安全管理数据库是安全管理平台运行的基础资源,主要存放从本级和下级网络采集来的所有安全数据(包括日志数据、设备状态数据)、安全策略数据、安全专家知识、网络拓扑连接关系、网络中所有客户机的详细地址和安全管理平台加工的各种报表数据等。

5.2 主要功能

(1)网络安全管理。 在各级安全管理平台上动态显示本级局域网当前网络拓扑,根据策略,适时改变网络拓扑结构。 动态显示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终端)的在线状态、参数配置,及时发现系统结构变化情况和非授权联网的情况,并予以响应。

1自动识别网络中主机的IP、机器名称和MAC地址。

2按部门对设备(交换机、路由器)、主机和人员进行管理。

3通过系统提供的智能学习功能,自动识别网络的物理拓扑结构。

4自动生成网络拓扑图(该网络的真实物理联接结构图), 并能动态显示当前的网络状态,如图2 所示。

5动态显示主机的当前状态, 如合法使用(如IP和MAC地址的配对,已登记注册的合法主机)、非法使用(如IP和MAC地址随意更改) 、关机、不通或故障、未登记主机的入网使用等。

6可以自动发现入侵的主机,并关闭其网络连接端口。

7提供主机与设备端口的绑定。

8提供网络逻辑图(显示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网络拓扑图(显示整个网络中所有设备、主机及其连接关系)和组织结构图(显示该单位的组织结构), 可以方便地在三种不同的显示方式之间切换,便于网络安全管理员全面掌握和操控整个网络;在网络拓扑图中可以拖动设备(交换机、路由器、集线器)改变其相对位置; 进行文字和分组标注;改变设备与设备、 设备与主机之间的连接关系;还可以由系统对所有设备、主机进行自动排列。

(2)网络监控管理。 安全管理平台上的网络安全管理与监控功能,可根据制定的安全策略,对受控主机进行安全控制。

1对受控机进行主机屏幕监视或控制(接管)功能。

2对受控机部分或全部文件进行访问控制,即对文件的访问,不仅要通过系统的认证,还必须通过网络安全管理与监控系统的认证才能访问。

3对受控机网络访问进行通断控制。

4对受控机无线上网进行阻断控制。

5对受控机的打印机、USB移动设备进行允许和阻断控制。

6对受控机的进程进行监控,可以控制指定进程的加载。

7对受控机的internet访问进行基于IP和DNS的详细控制,提供Internet网络监控。

(3)网络安全设备管理。 在各级安全管理平台上,根据安全策略,对本级局域网设置的防火墙、IDS/IPS等进行参数配置,并适时监测安全设备的运行状态,以便及时处理。

(4)策略执行管理。 根据安全策略生成的安全规则,通过管理平台向所有网络系统中安全设备和主机用户发布,实现对网络设备、网络客户机、安全设备及主要应用系统进行控制的目的。

安全策略处理模块功能有:对中层安全策略提供的形式化语言进行程序处理,输出安全设备安全规则配置表;安全管理员通过安全管理平台设备配置界面手工配置安全规则配置表;将安全规则配置表通过网络发给安全设备并执行;安全管理平台也可直接对网络中的受控客户机进行安全规则配置。

(5)审计管理。 审计数据的获取有四条渠道:各客户机上的代理模块发来的内网安全事件实时报警和安全日志信息;不同厂家安全产品(防火墙、IDS等)发来的安全事件报警和安全日志信息;下级安全管理平台发来的安全日志和网络探针发来的网络数据流信息。 紧急安全事件报警信息通过安全事件分析和响应模块实时处理。 安全日志直接存入安全日志数据库。 网络数据流存入盘阵中,供事后历史数据关联分析和部分实时处理。

在各级安全管理平台上的审计管理包括:对本级局域网络系统中的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数据库、客户机)根据预先制定的审计规则产生的故障、访问、配置、外设的报警信息和安全日志进行审计;对本级局域网络安全防护设备(包括防火墙、IDS/IPS)及主要应用系统等在运行中产生的安全日志,进行采集、分析;上级安全管理平台有选择的抽取下级的安全事件进行审计,对严重的安全事件及时督促下级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整改;对本级局域网中的进出口数据流进行记录和实时异常检测。

审计内容涉及十个方面。

1对受控机文件按IP地址、操作时间、操作类型、操作内容、用户名、机器名等进行审计。

2对受控机进行基于IP(源IP、目的IP)和DNS的internet访问审计,审计内容为源IP、目的IP、访问时间、协议、服务和访问内容等。

3对受控机进行程序和服务的安装与卸载进行审计,审计内容为IP地址、操作时间、操作类型、程序(服务)名、操作用户名等。

4对受控机进行本地用户登录审计,审计内容为IP地址、登录时间、退出时间、登录用户名等。

5对受控机的打印机使用进行审计,审计内容为IP地址、打印时间、打印机名称、文档名称和用户名等。

6对受控机的USB移动存储设备使用进行审计,审计内容为IP地址、时间、外设名称、状态等。

7对受控机的盘符状态进行审计, 审计内容为IP地址、时间、盘符、状态等。

8对受控机的进程状况进行审计,即受控机使用程序的状况。

9对IDS/IPS探测到的非法入侵事件进行审计。

10对网络探针发来的数据流进行审计。

安全管理员可通过系统随时调阅安全日志、网络状态以及网络流量等信息,并进行统计查询。 这些信息是事后了解和判断网络安全事故的宝贵资料。

(6)网络病毒监控管理。 在各级安全管理平台上,建立病毒集中管理监控机制, 实现网络病毒的监控与管理。 防病毒系统应包括单机版、网络版和防病毒网关,在信息安全管理平台上对本级网络节点的防病毒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如防病毒库、扫描引擎更新日期、系统配置等。 具体实现:确保防病毒策略统一部署,统一实施,保证防病毒体系执行相同的安全策略,防止出现病毒安全防御中的漏洞;保证系统管理员了解整体防病毒体系的工作状态, 从整体防控的高度掌握病毒入侵的情况,从而采取必要的措施,及时提供新的防病毒升级库;通过信息安全管理平台提供的信息,与防病毒厂商保持热线联系与技术支持。

(7)应用系统监测。 信息安全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确保网上关键业务的可靠性、可信性、可用性。 因此,对网上关健业务的监测记录非常重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监测记录关键业务系统在网络中会话过程, 可以帮助分析有无非法插入、伪装的业务会话;阻止伪装的业务会话与关键业务交互,确保业务流程的可信性;监测分析关键业务会话过程的响应与交互时间, 找出影响关键业务系统网上运行效率的问题,确保业务流程的可用性;应用系统的监测主要通过内容监测系统和网络探头实现。

(8) 安全事件处理。 信息安全管理平台上收到IDS/IPS、防火墙和网络受控主机发来的安全事件时,将其打入事件队列。 事件队列依据等级排队后,则交给安全事件关联分析模块,使用专家知识或决策分析算法对事件进行关联分析并按预案和规则给出处置策略,然后交给安全事件响应模块进行自动化智能处理或交给安全管理员处理。

6 系统应用模型

(1)分布式多层次的管理结构。 由于大多数网络是一个多层次的树状网络系统,结构复杂、分布范围宽、网络客户机多,所以应按照分布式多层次的管理结构进行安全管理,如图3 所示,某单位网络假设三级网络安全管理中心,每个中心设一台安全管理平台,遂行本级网络的安全管理。 上级管理中心通过安全管理平台将必要的安全策略,标准和协议信息下传给下级管理中心。 上级管理中心也可通过安全管理平台获取下级管理中心的审计信息。 如上级的安全管理平台通过网络可调看下级的网络拓扑和安全事件处置报告,掌握下级的网络安全状况。

(2)各级安全管理中心的数据传输模式。 安全管理中心的安全数据上传和下达采用C/S模式,一般由上级管理中心提出申请,下级管理中心回应。 因为就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防护系统实际运行状况来看,总是要求下级管理中心上报的数据多于上级管理中心向下传达的数据。 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实时准确,以上级管理中心为Server,下级管理中心为Client。 下级管理中心是多对一的数据交流模式。 对于上级管理中心下传数据,采取下级管理中心的数据库代理按时轮讯的方式实现。

当安全管理中心多于两级时,数据传输模式如图4所示。

(3)安全数据交换的一致性保证。 为保证安全管理中心之间数据交换的一致性,采用事务提交与时间标签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 安全数据的事务提交:由于上下级之间是跨区域的远程传输, 为保证数据的完整性,采用数据的事务提交方式来处理,每一次传输的数据将是一个整体事件的所有数据, 这样就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反之,则必须重传。 为了处理重传同步和上下级之间的一致性,我们为每一个事务加一个时间标签,即每次传输完一个事务的所有数据时同时加传一个时间标签记录。 这个记录至少应有如下几项:日期时间、事务名、该事务的记录数。

收方当收到这个时间标签后, 则表明一个事务的数据传输结束,则可以更新数据,同时将此时间标签保存下来,并回发一个确认包。 发送方如收到这个包,则认为上级中心已更新了这个事务的数据,就从时间标签队列里清除掉这个时间标签。

上述过程已完整地表述了异地数据一致性分布的实现方法,如图5 所示。

7 系统安全管理流程

信息安全管理平台的安全管理贯穿整个信息系统运行过程,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等过程。

(1)信息系统运行前。 安全管理平台对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从实施前的安全策略的制定、风险评估分析、系统安全加固以及对实施人员进行安全训练就已经开始,保证在已有的安全防护体系条件下对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将实施的安全策略心中有数。

(2)信息系统运行中。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对网络中的各种主机、安全设备实施全程安全监控,安全运行日志同时进行详细的记录,在系统发生安全事件时,根据事件等级进行排队, 安全管理平台实时调用相应的事件处理机制。 事件的处理机制见事件处理流程如图6 所示。

(3)信息系统运行后。 定期组织进行安全自查,消除安全隐患。 通过分析系统运行的状况(包括性能分析、日志跟踪、故障出现概率统计等),提出新的安全需求,进行技术改进,包括系统升级、加固和变更管理。

(4)安全事件管理方式和处理流程。

自动处理: 将预案中的安全事件及其处理办法(如系统弱点漏洞、恶意攻击特征、病毒感染特征、网络故障和违规操作、防火墙与IDS联动、沙箱模拟运行等)存入安全知识库并形成相应的处理规则, 当相应事件出现时,系统将根据处理规则进行自动处理。

人工干预处理:根据情况的需要,也可在信息安全管理平台上按事件级别进行人工干预处理,主要包括技术咨询、数据恢复、系统恢复、系统加固、现场问题处理、跟踪攻击源、处理报告提交等。

远程处理:当安全管理员从管理平台的拓扑图上观察到安全事件发生时或收到下级转交的要求协助解决的安全事件时,除了直接提供处理方案给对方外,还可以通过远程操作直接对发生安全事件的系统进行诊断和处理。

决策分析处理:决策分析模块预先收集、整理安全事件的资料,组织安全专家根据事件类型、出现事件的设备、事件发生的频繁度、事件的危害程度等因素列出等级、层次并打分,列出判断矩阵,运用层次分析法求解判断矩阵,分别计算出各因素的权重值,一并存入专家知识库中。 运行时将调用专家知识库对实时收到的系统安全事件进行判断和计算,如果是单条事件根据预案直接处置, 多条事件则求出组合权重值并对事件排队,系统根据事件重要程度依据预案依次处置。

安全系统联动处理:安全事件响应模块根据安全事件关联分析模块发来的安全事件关联要素调用应急预案库进行安全设备联动处理,如收到IDS检测到某协议某端口有DDOS攻击,依据预案将发送安全规则给总出口的防火墙,及时关闭该协议和端口。 以实现一体化安全管理。

记录和事后处理:信息安全管理平台在信息系统运行时收集并记录所有的安全事件和报警信息,这些事件和信息将作为事后分析的依据。

8 关键技术及设计思路

一个系统是否先进和实用,关键是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所应用的技术。 为了使下一代信息安全管理平台具有创新性, 我们提出了 “应用大数据挖掘及分析技术”和“重点防御AET和APT”的设计思想,并且应用了多方面的先进技术。

在本系统中,采用了几项技术:形式化语言翻译技术;安全产品数据交换标准;安全事件决策分析技术;高性能数据采集器;安全事件的关联分析;大数据挖掘分析;AET和APT检测技术。

(1)安全产品数据交换标准。 为市场上的安全产品(如防火墙、IDS/IPS、漏洞扫描、安全审计和防病毒产品等)制定数据交换标准。 为此,所有安全产品都必须清楚地描述几方面内容(BNF描述法):

(2)高性能数据采集器。 高性能数据采集器也叫探针, 是信息内容监测系统和大数据安全分析的前端设备,该设备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如法国GN Fastnet C Probe硬件设备,该设备的特点是:直接嵌入需要监测的网络;不损失网络性能与效率,能够适应多种网络环境, 能够采集多种协议下的数据流信息;全线速采集数据100M<5%,1G<35%;支持多种类型的硬件接口:LAN/WAN/ATM。

利用该设备作为信息内容监测系统和大数据安全分析的数据采集设备, 能够适应多种类型的网络接口:局域网、企业网、广域网、快速以太网等,它的高性能的数据采集能力,极大地降低了系统数据采集的漏包率。

(3)安全事件的关联分析。 对包含安全事件的数据流进行分析, 如果是结构化数据可在基于经验知识,人工建立的规则和模型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关联:安全事件与用户身份的关联分析实现安全事件到“人”的定位;安全事件与系统脆弱性信息的关联分析实现安全事件危害程度的正确评估;安全事件与威胁源关联分析提高评估安全事件的级别和紧急程度的可信度;多个安全事件的关联分析,聚焦安全事件的连锁危害,提升安全事件的严重级别和紧急程度;泄密安全事件与身份信息的关联实现泄密源的真正定位;安全事件自身关联实现安全事件活动场景的全展现;安全事件与流量样本数据关联分析,判断安全事件的性质(是否AET或APT攻击)。

(4)大数据挖掘和分析。 目前的大数据分析主要有两条技术路线, 一是凭借先验知识人工建立数学模型,二是通过建立人工智能系统,使用大量样本数据进行训练,让机器代替人工获得从数据中提取知识的能力。

由于AET和APT攻击的数据包大部是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数据,模式不明且多变,因此难以靠人工建立数据模型去挖掘其特征,只能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进行分析判断。

应用大数据挖掘和分析新型网络攻击的思路:通过大数据解决方案将相关历史数据(攻击流量)保存下来,通过人工智能软件来分析这些样本并提取相应的知识,将疑似AET和APT攻击的异常样本知识存入专家知识库。

大数据挖掘和分析在平台中主要用于分析与检测:流量异常分析,行为异常分析,内容异常分析,日志与网络数据流的关联分析,威胁与脆弱性的关联分析,基于正常的安全基线模型检测异常事件。

(5)AET和APT检测判断技术。 未知威胁最典型也是最难检测的属AET和APT, 所以新一代信息安全管理平台中的IDS/IPS和防火墙必须包括不断更新的AET库,专家知识库中应包括APT攻击样本知识,因为AET和APT用传统的威胁攻击特征库根本无法比对发现。 AET主要通过先进的AET知识库进行合规性判别,其核心的先进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对全协议层数据流进行解码和规范化”,“基于规范化的逃避技术清除”,“基于应用层数据流的特征检测” 。

APT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进行分析检测: 收集来自IT系统的各种信息,如图8 所示。

基于流量统计的检测。 记录关键节点的正常网络通信数据包样本, 以样本特征检测为辅异常检测为主,通过异常检测发现未知的入侵。

沙盒分析与入侵指标确认。 将疑似APT数据包组装好,放入沙盒(缓存)中模拟运行(引爆)并与入侵指标(活动进程、操作行为、注册表项等)比对加以验证。

9 安全管理数据库系统的设计

(1)数据组织与分类。 根据信息安全管理平台的需求,安全管理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内容包括:管理信息、网管信息、安全审计、专家知识四类十余种数据格式。 安全管理数据库系统,是以四类数据为处理对象,实现对信息安全管理平台数据的积累、存贮管理、更新、查询及处理功能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经过数据库设计,安全管理数据库系统的四类十余种数据格式, 规范分解为包括10 余种关系结构的关系模型, 在此基础上可根据用户应用要求设计多种格式的审计报表。

(2)数据库结构框图。 通过上述信息安全管理平台的设计思路简介,可以大致了解新一代信息安全管理平台的工作过程和在网络安全管理上发挥的作用,我们希望早日看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信息安全管理平台在我国重要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管理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8.下一代虚拟化系统管理即将登场 篇八

不可否认,虚拟化技术正如计算发展一样快速成为众人关注的技术。VMware在六年前发布了业内首款x86系统管理程序,而如今业界正基于x86系统管理程序来更新将改变信息技术的基础架构。拥有5至5000台服务器的各种规模的机构都将从虚拟化架构的发展中获得显著的效益。

下一代瘦系统管理程序在VMwareESX Server 3i中已被集成到服务器硬件中,从而不受任何操作系统环境约束,这也代表了下一代系统管理程序架构。未来的系统管理程序不再依赖于操作系统,而是硬件的扩展。在数据中心运行vMwareInfrastructure的用户将可以添置新的硬件盒并让它们自动检测和添加用于运行操作系统和应用工作负载的可用资源。由于VMware ESX Server 3i提高了虚拟化平台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可管理性,所有主要的服务器提供商将会把VMware Esx Server3i作为硬件的一部分来提供,而且服务器将会在实现虚拟化的用户站点出现。

而用于虚拟桌面基础架构(VDI)的企业新连接代理也在VMware VirtualDesktop Manager中得以实现。VDI让机构可以利用VMware Infrastructure 3平台集中化桌面管理和控制。通过与VMwareVirtual center的紧密结合,VMwareVirtual Desktop Manager提供了企业级虚拟桌面管理,而且为终端用户提供了熟悉的桌面体验。VMware Virtual DesktopManager将远程客户端与几乎在任何地方通过许多不同的硬件平台都可以安全接入的集中化台式机连接起来。vMwareVirtual Desktop Manager旨在满足大型和小型部署对安全性和可扩展性的需求。

上一篇:卫生院疫情防控下一篇:如何评估项目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