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电路基础知识复习题

2024-10-24

电流电路基础知识复习题(共10篇)

1.电流电路基础知识复习题 篇一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注: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对金属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

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

4.电流的三种效应。

(1)电流的热效应。如白炽灯,电饭锅等。

(2)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等。

(3)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

注: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电流的效应来判断它的存在,这里体现了转换法的科学思想。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或物理问题我们往往要抛开事物本身,通过观察和研究它们在自然界中表现出来的外显特性、现象或产生的效应等,去认识事物的方法,在物理学上称作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5.单位:(1)国际单位:A

(2)、常用单位:mA、μA

(3)换算关系:1A=1000mA、1mA=1000μA

6.测量:

(1)仪器:电流表

(2)方法:

㈠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电流值。

㈡使用时规则:两要、两不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危害: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时,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表被烧坏。

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和0~3A。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流在0.6A~3A可测量,若被测电流小于0.6A,则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流大于3A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流表。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2.电流电路基础知识复习题 篇二

关键词:混沌,蔡氏电路,电感器,示波器,显示电路

0 引言

蔡氏电路是经典混沌电路[1,2,3], 由线性电阻﹑电容、电感和非线性的称为“蔡氏二极管”实为分段线性负电阻的子电路RNL组成的三阶自治电路, 如图1所示。蔡氏电路中有3个变化的物理量, 分别是电压VC1、电压VC2与电流IL, 电压VC1与VC2可以使用示波器观测, 而电流IL却不能够使用示波器显示观测, 因此示波器只能显示蔡氏电路中3个波形中的2个电压波形。对于相图, 蔡氏电路中3个波形两两组合构成3个相图, 即VC1-VC2、VC1-IL、IL-VC2相图, 但是示波器只能显示VC1-VC2相图, 而不能显示VC1-IL与IL-VC2相图, 这是蔡氏电路示波器显示观测方法的缺陷。使用示波器显示IL波形以及显示VC1-IL与IL-VC2相图具有实际意义[4]。

能够直接使用示波器测量显示蔡氏电路的电感器电流量, 使示波器由原来的仅仅能够测量显示蔡氏电路中3个波形中的2个波形扩大到3个波形, 从而由原来的仅仅能够测量显示蔡氏电路中的1个相图扩大到3个相图, 将适用于蔡氏电路的信号调试与电路设计, 也适用于蔡氏电路实验教学与科学普及实验演示。

1 蔡氏电路电感器的电流性质

1.1 蔡氏电路电感器的电流方向规定

经典蔡氏电路中, 由于历史原因, 加在电感器L两端的电压的定义方向与流过电感器L的电流的定义方向并不关联, 如图2所示, 与传统的两端电路元件例如电阻的电压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联定义方向相反。从后面的分析来看, 这对于电路的设计恰好是有利的。

1.2 蔡氏电路电感器的电流表示公式

蔡氏电路公式中, 描述电感器电路关系的公式是:

其中VC2是图1中使用的符号 (C2与L并联) , 即图2中的VL, 负号表示电感器电压电流方向不关联。

1.3 电感器内阻对于电流的影响

蔡氏电路电感器不是理想电感器, 由于绕制绝缘导线本身总是有电阻的, 设这个不很大的集总参数的电阻为r0。公式 (1) 应该修正为

并且电压方向与电流方向也不再是超前π/2, 而是

2 电路设计方法

2.1 设计目标

设计目标是提供一种使示波器能够测量显示蔡氏电路中的3个波形, 以及3个相图的蔡氏电路电感器电流示波器显示电路。这是一个附加的转换子电路RNL, 子电路的输入与蔡氏电路的电感器一臂连接, 子电路的输出端与示波器探头连接。

2.2 设计方案

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蔡氏电路电感器L的电流IL在电感器L的臂上反映出来的电压量, 通过转换子电路的电压跟随器传递到反相积分器, 反相积分器输出与电感器电流IL成正比的电压变量, 实现电流-电压转换, 通过示波器显示出来, 如图3所示。

电流-电压转换电路由两个运算放大器、一个电阻与一个电容组成, 第一个运算放大器U1同相输入端接被测试蔡氏电路的电感器L的一臂, 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连接构成电压跟随器, 第一个运算放大器U1输出端连接电阻R1, 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个运算放大器U2反相输入端, 第二个运算放大器U2的同相输入端接地, 在第二个运算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连接电容C3, 电阻R1、电容C3与第二个运算放大器U2构成反相积分器, 第二个运算放大器U2输出端与示波器的信号测量探头连接。

与电感器直接连接的是电压跟随器, 输入阻抗很高, 用于减轻测量电路对于蔡氏电路的负载。与电压跟随器连接的积分器电路输出-输入关系公式是:

由于参数L、R1、C3是常量, i L是变量, 因此, VOUT与iL成正比, 实现了设计目标。

2.3 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参数控制

电流电压转换电路的参数不是唯一的, 如果参数设计不合理, 测量效果不好, 主要原因是示波器显示的电压范围要么过小导致测量不精确, 要么测量范围过大而出现限幅失真。

电路参数R2的数值对于测量结果是有影响的, 虽然也可以调节示波器的灵敏度得到精确的测量结果, 但是, R2的数值范围选择不好造成的失真是示波器无法解决的。因此, 将固定电阻R2替换为可变电阻, 可以实现有效控制, 可变电阻R2的取值范围需要在实验中确定。

3 电流-电压转换电路的计算机仿真

3.1 EWB软件仿真电路

调试混沌电路, 可以使用的软件很多, 专用电路软件EWB具有很大的优势, EWB原来并不是为电路研究设计的软件, 但是在基本单元混沌电路分析与设计方面使用方便, 目前, 越来越多的混沌电路科技工作者使用EWB软件, 本文工作的电路仿真使用EWB软件。仿真电路如图4所示。

3.2 电路EWB软件仿真设计方法

除了一般方法外, 本电路的EWB软件仿真设计主要特点有:

1) “蔡氏二极管”的运算放大器仿真设计中, 运算放大器不能使用无电源的一种, 因为无电源运放的默认电源电压固定±20V, “蔡氏二极管”电路中的运放主要依靠电源有限特性构成非线性, 必须使用带电源的运算放大器, 本文设计电源电压±12V。其它运放工作在线性区域, 使用无电源运算放大器;

2) 反相积分器输出电荷泄放电阻并联在电容器两端, 在物理电路中是需要的, 由于EWB的运算放大器是理想的, 可以不予考虑。在物理电路设计中, 积分器输出电荷泄放电阻对于积分器在理论上有影响, 产生误差, 因此EWB仿真中仍然需要, 注意在物理电路设计中需要在调试中确定。电荷泄放电阻参数的设计过大则不起作用, 过小则会影响原有电路的状态;

3) 电流-电压转换器的反相积分器的RC时间常数设计是重要的, 对于本文电路, 使用10kΩ电阻与0.01μF电容器是合理的, 后面说明, 10kΩ电阻替换为22kΩ可变电阻的效果比较理想;

4) 虚拟示波器的仪器参数设计:EWB仿真中, 仪器参数中时标设置可能影响到测量结果, 设置时间过长, 输出曲线不光滑, 甚至测量结果都会错误, 设置时间过短, 运行速度很慢。EWB软件毕竟是数值运算, 理论研究证明, 计算机处理混沌问题是有局限性的[5,6], 对于时标选择不同是否会影响到动态拓扑的分界, 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将图5电路使用EWB录入, 产生电路仿真界面, 将示波器功能图标置于电路界面, 设置示波器参数, 将示波器与电路的输出端x、y连接, 启动示波器测量功能, 将得到如图5所示的仿真结果。

3.3 EWB软件电路仿真结果

电路仿真结果如图6、图7所示, 图6 (a) 、 (b) 、 (c) 分别是x、y、z的波形图, 图7 (a) 、 (b) 、 (c) 是分别x-y、x-z、z-y的相图。

改变电路的某些参数, 如改变蔡氏电路的线性电阻 (1.5kΩ的数值, 将看到蔡氏电路的混沌演变。

4 物理实验结果

本课题组对设计电路做了实际电路实验, 实验结果如图8所示, 是实际电路测量到的波形与相图的示波器显示照片。电路输出波形的示波器测量显示如图8 (a) ~ (c) 所示, 其中图8 (a) 为VC1电压波形, 图8 (b) 为VC2电压波形, 图8 (c) 为IL电流波形;实际电路相图的示波器测量显示如图8 (d) ~ (f) 所示, 其中图8 (d) 为VC1-VC2相图, 图8 (e) 为VC1-IL相图, 图8 (f) 为IL-VC2相图。由图可见, 实际电路输出与仿真输出完全一致。

5 误差讨论

混沌电路研究中, 深入探讨转换电路元件的误差很有意义, 主要有温度环境造成的误差, 电阻噪声误差等, 总误差是均方根误差, 但是又有一些新的问题出现, 主要涉及应用于混沌保密通信问题。

仿真结果与实际情况的差别, 这在混沌保密研究中产生了实际价值, 这在其它领域是很少见到的, 这是研究混沌电路分析方面必须了解的一个特殊问题。目前, 多数人还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 例如, 过分追求使用高精度数字电路例如DSP技术、单片机技术等, 精度很高, 殊不知, 这样一来, 更容易被破译方使用高精度预测技术所攻破, 而模拟技术恰好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模拟技术收发双方又能够不知不觉的实现同步, 而增加的是对于窃密方的噪声。关于这一问题, 还未见到相关的研究报道, 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尽管, 本文讨论的系统是低维混沌系统, 将其用于保密通信易于被基于相空间重构技术的破译方法攻破, 但是, 与其它保密通信方法结合仍然是可行的工程方法。本文方法产生的变量z以显式电压形式出现参与混沌保密通信, 增加了破译的难度。

6 结论

1) 反相积分器能够比较准确地使用示波器测量出蔡氏电路中电感器中的电流波形;

2) 如果被测蔡氏电路频谱范围改变导致本测量方法失真时, 可以将转换测量电路的固定电阻替换成可变电阻用于改善测量电路;

3) 上述测量方法产生的误差对于系统混沌的整体分布影响可以忽略。

参考文献

[1]Chua L.O.etal, The Double Scroll Family, IEEE CAS-33, 1986.

[2]Chua L.O.etal, Canomical Realizeation of Chua’s Family Circuit, IEEE CAS-37 (7) , 1990.

[3]杨志民, 马义德, 张新国.现代电路理论与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4]李亚, 禹思敏, 戴青云, 刘明华, 刘庆.一种新的蔡氏电路设计方法及其硬件实现[J], 2006, 58 (8) .

[5]李建平, 曾庆存, 丑纪范.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的计算不确定性原理-Ⅰ.数值结果.中国科学E辑, 2000, 30 (5) :403-412.

3.电流电路基础知识复习题 篇三

摘要:电路原理是高等学校电子与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针对电路理论中电路基本分析法之一“网孔电流法”进行教学探讨,重点讨论含有理想电流源电路的分析、处理思路,并通过例题予以分析说明,以此交流教学方法和经验。

关键词:电路原理;网孔电流法;理想电流源

中图分类号:TM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2-0203-03

“电路”课程是高等学校电子与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基础课,是所有强电专业和弱点专业的必修课,该课程以分析电路中的电磁现象,研究电路的基本规律及电路的分析方法为主要内容,在整个电子与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1]

电路分析中最基本的方法是以元件约束(伏安关系VAR)和拓扑约束(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为依据,建立电路方程,进而分析电路的电流、电压、功率等。网孔电流法属于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是以网孔电流为变量,列写方程分析电路的方法。在理解网孔电流的概念和网孔电流法基本思想的基础上,如何掌握应用网孔电流法分析电路是十分重要的。

一、设计思路

回顾网孔电流法。网孔电流是假想的电流,网孔电流与支路电流之间通过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体现,网孔电流又是独立变量,因此可以作为变量来列写电路方程。由支路电流法和网孔电流与支路电流之间的关系,推导出网孔电流方程。剖析所得方程,建立方程与电路的联系:观察电路,通过自电阻、互电阻即可直接列写以网孔电流为变量的方程,求解方程得到网孔电流,而支路电流由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体现,进而求得电路的电压、功率等。

应用网孔电流法分析电路。有了网孔电流法的基本思想和分析思路,对于仅由电压源和电阻构成的电路,可以直接列写网孔电流方程,进行电路分析。但是,当电路中含有理想电流源时,根据网孔电流方程的实质及电流源的特性,此时无法直接列写网孔电流方程。分析过程中紧紧抓住方程的本质和电流源的特性,归纳总结处理思路。

二、网孔电流法

网孔电流是设想在每个网孔中沿着各自网孔循环往复流动的假想的电流。这种假想的电流不仅与真实存在的支路电流之间由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体现,而且是独立变量,因此可以以网孔电流为变量列写方程。虽然是由支路电流法推导出了网孔电流方程,但是经过剖析方程的实质,完全可以抛开支路电流法,由电路的拓扑结构,通过自电阻、互电阻直接列写电路的网孔电流方程,对于具有m个网孔的电路,其网孔电流方程的标准形式为:

(1)

方程组以网孔电流为变量,左边按未知数顺序排列,右边是常数项。Imm第一个下标表示网孔,第二个下标表示网孔数。具有相同下标的电阻Rkk是网孔k的自电阻,自电阻总为正,有不同下标的电阻 是网孔j与网孔k之间的互电阻,互电阻的正负视流过公共支路的两个网孔电流的方向来判断,如果流过公共支路的两个网孔电流方向相同,互电阻为正,反之互电阻为负,如果两个网孔之间没有公共支路,或者有公共支路但其电阻为零(例如共有支路间只有电压源),则互电阻为零。注意若所有网孔电流都取为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流过公共支路的网孔电流方向必定相反,此时互电阻总是负的。[2]

在不含受控源的情况下,根据电路的拓扑结构,相邻两个网孔公共支路上的电阻必定相同,,即方程的系数矩阵是对称阵。方程右边是各网孔中所有电压源电压的代数和(电压升之和),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与网孔电流一致的电压源取为“—”号,反之取为“+”号。

三、应用网孔电流法分析含有独立电流源的电路

仅由电压源和线性电阻构成的电路,通过方程的标准形式,由自电阻、互电阻列写网孔电流方程,求解方程,继而分析电路。但是实际电路中除了电压源和电阻之外,还可能含有理想电流源。

1.理想电流源

理想电流源是另一种理想电流源,它也是一些实际电源抽象、理想化的模型。通常也简称为电流源。

不论外部电路如何,其输出电流总能保持定值或一定的时间函数,其值与它的两端电压u无关的元件叫理想电流源,其模型用图1表示。

理想电流源的伏安关系为:

①电流源的输出电流由电源本身决定,与外电路无关;与它两端电压的方向、大小无关。

②电流源两端的电压由电流源及外电路共同决定。

可见,如图2所示直流电流源的伏安特性曲线,是平行于u轴其值为IS的直线,其发出的电流IS与其两端电压大小、方向无关。如果理想电流源IS=0,则伏安关系为U-i平面上的电压轴,它相当于开路。

2.含有理想电流源的电路

网孔电流方程的实质是列写网孔的基尔霍夫电压(KVL)方程,即列写网孔中各元件电压的约束方程。但是,根据理想电流源的特点,其两端的电压无法确定,所以无法直接列写方程。

当然,理想电流源时如果和电阻并联(称作有伴电流源),可利用电源等效变换,变换为电压源和电阻的串联,此时电路就是由电压源和电阻构成的,可直接列写网孔电流方程。如果没有电阻支路和电流源并联(称为无伴电流源),[3]就无法等效变换,下面就对含有无伴电流源的电路进行重点讨论。

电流源必定在电路中某条支路上,那么就存在两种情况:要么电流源所在支路独属于某一网孔,要么电流源所在支路是两个网孔的公共支路。

(1)理想电流源独属于某一网孔。如果电流源所在支路是某一網孔所独有的,不含电流源的网孔显然可以直接列写网孔电流方程,由电流源的性质,就决定了它所在支路的支路电流已知且等于该电流源的电流。根据网孔电流和支路电流之间的KCL关系,可以直接确定独自包含电流源支路的网孔电流,也就是说,独自包含电流源支路的网孔电流是已知的,其值就等于该网孔所包含电流源的电流,取“正”还是取“负”要看网孔电流和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如果两者参考方向一致,取为“正”,反之取为“负”。

例1:列写图3所示电路的网孔电流方程。

分析:列写网孔电流方程首先标定网孔电流。图3、图4所示电路,由电压源、线性电阻和电流源组成。不含电流源的网孔,可以直接列写网孔电流方程,对于含有理想电流源的网孔,观察电路发现,理想电流源IS独属于该网孔,那么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该网孔只需列写基尔霍夫电流方程(KCL方程)。

解:标定网孔电流,均取为顺时针方向,如图4所示。

根据电路的拓扑结构和网孔电流方程的标准形式,电路具有3个网孔时,标准方程为:

(2)

自电阻总为正,网孔电流均取为顺时针方向,互电阻总为负。对网孔1,自电阻,与网孔2的互电阻为,与网孔3的互电阻为,网孔1中电压源US与网孔电流方向相反,取为正。同理,列写网孔2的网孔电流方程。电流源IS独属于网孔3,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写KCL方程,且Im3与IS方向相同,取为“正”。

(3)

上式中有3个未知数,3个方程,其中网孔3的方程是KCL方程,显然,求解方程得到网孔电流,支路电流由KCL体现,进而求解电路的电压、功率等。

(2)理想电流源在两个网孔的公共支路上。如果电流源所在支路是两个网孔的公共支路,无法直接列写KCL方程,因此只能列写KVL方程。但是,在列写网孔电流方程时会遇到电流源,而电流源的伏安特性表明其两端电压由电流源和外电路共同决定,是未知的,无法列写方程。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从电路的拓扑和电流源的特性出发。当电路的结构和参数不变时,显然可以唯一确定电流源两端的电压,换句话说,对某一确定的电路虽然电路中电流源两端的电压无法计算,但是可以明确的是这个电压是个定值,即常数。这就为列写网孔电流方程打开了思路:为了列写网孔电流方程可以先将电流源两端确定不变的电压假设出来,此时列写的方程中多了一个未知数,要求解方程只能增加一个与之独立的方程。问题进一步变为如何增加这个补充方程。同样,根据电流源的伏安特性,电流源的输出电流是个定值,这就决定了电流源所在支路电流是已知的就等于电流源的电流。支路电流已知了,根据KCL就可以列写已知的支路电流与未知的网孔电流之间的方程,这就是求解方程需要的补充方程。

例2:列写图5所示电路的网孔电流方程。

分析:图5所示电路由电压源、电流源和电阻构成,与例1不同的是,电流源IS不再独属于某一网孔,而是两个网孔共有。网孔电流方程的实质是基尔霍夫电压方程(KVL方程),在绕行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理想电流源,根据理想电流源的特性,电流源两端的电压由该电流源和外电路共同决定,显然电流源两端的电压未知。因此,为了列写网孔电流方程,首先设电流源两端电压为U,列写含有未知数U的网孔电流方程。但是,在电路的结构和参数都确定的情况下,电流源两端电压为定值即为常量。所列方程含有未知数U,多了一个未知数,必须增加补充方程。电流源的电流已知为IS,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建立电流源电流IS和与其关联的网孔电流之间的关系方程,方程数等于未知数,求解方程进而分析电路。

解:标定网孔电流,均取为顺时针方向,设电流源两端的电压为U,如图6所示。

根据网孔电流方程的标准形式,及例1的分析,可列写网孔1的网孔电流方程。网孔2的自电导是,与网孔1之间的互电导是,与网孔3之间的关系由U体现。同理,网孔3自电阻是,与网孔1之间的互电导是,与网孔2之间的关系由U体现。

(4)

式中假设的电流源两端电压U是常量,整理方程,将其移到方程右边,如式(5)所示。

(5)

观察方程,未知数U是常量,移到等号的右边,此方程与网孔电流方程的标准方程形式一致。此外,当电路的结构和参数确定时,电路中的电压源和电流源对外电路而言作用时等同的,因此,假设出电流源两端的电压U后,将电流源IS看作电压源U,直接按照网孔电流方程的标准形式列写方程。

只是所列方程数少于未知数,需要增加与之相互独立的补充方程。由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建立电流源电流IS与网孔电流Im2、Im3之间的关系方程,Im2和Im3同时流过IS所在支路,Im2和IS同向取为正,Im3和IS反向为负。

增补方程:。

方程数与未知数相等,求解方程就可以进一步分析电路。

综上所述,当电路中含有电流源时:如果电流源独属于某一网孔,由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只需列写该网孔的KCL方程;如果电流源支路在两个网孔的公共支路上,根据理想电流源的特性,首先设出电流源两端的电压U。在电路的结构和参数都确定的情况下,电流源两端电压为定值即常量,移到方程的右边,也就是说列写方程时把电流源IS当作电压源U处理。多了一个未知数,必须增加补充方程,补充方程的原则是:建立已知的电流源电流IS与未知量(网孔电流)之间的关系方程,即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建立电流源电流与其关联的网孔电流之间的关系方程。方程数等于未知数,求解方程进而分析电路。

四、总结

对于由独立电压源和线性电阻构成的电路,根据标准网孔电流方程,由自电阻、互电阻能够较容易的列写方程,进行电路的分析。但是应用网孔电流法分析含有理想电流源的电路时,核心是紧紧抓住方程的实质(KVL方程)和电流源的特性,使得含有理想电流源的电路也能按照标准形式列写方程,从而标准化方程的列写。在列写方程时,引入了未知数,必须增加方程,原则是建立未知量和与之相关的网孔電流之间的关系方程。

参考文献:

[1]邱关源,罗先觉.电路(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张永瑞.电路分析基础[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6.6

[3]刘敏华,贾仙宇.“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1): 90-91.

4.初二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篇四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探索性的地方特别的多,纵观课本上的实验内容,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课后小实验、小制作等,接下来小编整理了初二物理学习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初二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一、电荷 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二、两种电荷: 1、用绸子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2、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3、基本性质:同中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三、验电器 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2、原理:利用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四、电荷量(电荷) 1、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 2、电荷的单位:库仑(C)简称库; 五、元电荷: 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2、把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电荷)用e表示;e=1.60×10-19; 4、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 六、摩擦起电 1、原因: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2、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生了电,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七、导体和绝缘体 1、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2、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等; 3、金属导体靠自由电子导电,酸碱盐溶液靠正负离子导电; 4、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八、电流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能够供电的装置叫电源。干电池的碳棒为正极,锌筒为负极; 3、规定: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 4、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九、电路:用导线将用电器、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 1、电源:提供持续电流,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 2、用电器: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电灯、电风扇等) 3、导线:输送电能的; 4、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十、电路的工作状态 1、通路:处处连同的电路; 2、开路:某处断开的电路; 3、短路:用导线直接将电源的正负极连同; 十一、电路图及元件符号: 1、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有固定常用的符号 画电路图时要注意:整个电路图是长方形;导线要横平竖直;元件不能画在拐角处。 十二、串联和并联 1、 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 2、 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互相影响; 3、 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 4、 特点: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一条支路开路时,其它支路仍可为通路; 5、 常根据电流的流向判断串、并联: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电流方向走一圈,回到负极,则为串联,若出现分支则为并联; 十三、电路的连接方法 1、 线路简其捷、不能出现交叉;2、连出的实物图中各元件的顺序一定要与电路图保持一致;3、一般从电源的正极起,顺着电流方向,依次连接,直至回到电源的负极;4、并联电路连接中,先串后并,先支路后干路,连接时找准分支点和汇合点。5、在连接电路前应将开关断开; 十四、电流的强弱 1、电流: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符号I 2、单位:安培,符号A,还有毫安(mA)、微安(?A)1A=1000mA 1mA=1000?A 3、电流强度(I)等于1秒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I=Q/t 十五、电流的测量:用电流表;符号A 1、电流表的结构:接线柱、量程、示数、分度值 2、电流表的使用 (1)先要三“看清”:看清量程、指针是否指在临刻度线上,正负接线柱 (2)电流表必须和用电器串联;(相当于一根导线) (3)电流表必须和用电器串联;(相当于一根导线) (4)选择合适的量程(如不知道量程,应该选较大的量程,并进行试触。) 注:试触法:先把电路的一线头和电流表的一接线柱固定,再用电路的另一线头迅速试触电流表的另一接线柱,若指针摆动很小(读数不准),需换小量程,若超出量程(电流表会烧坏),则需换更大的量程。 3、电流表的读数 (1)明确所选量程 (2)明确分度值(每一小格表示的电流值) (3)根据表针向右偏过的格数读出电流值 十六、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初中物理学习技巧 一、最大的学习动力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英语一直是我最差的科目,并不是我不努力,而是我没有兴趣。小时候受到一首打油诗影响“我是中国人,为何学中文,考试不及格,表示爱国心”,所以一直对英语并不感兴趣,所以一直对英文学习不感兴趣,成绩也特别差,后来四六级考试也难以通过。后来认识了几个外国朋友,出于交流需要,以及对他们文化的兴趣,我的英语成绩虽然不说一日千里,但是也是有了长足的进步。 物理学习也是一样,通过认真的学习、思考、总结,不断提高自己对物理的兴趣,有了兴趣你就容易走进理科这个殿堂。 二、建立物理学科知识树,学会对类似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以前我高中的语文老师告诉我,语文学习就是要把书读厚了,每学到一个知识点,都能够延伸到更多,这样,自己积累的知识就会越来越多,语文学习就是厚积薄发,把书读厚了。而我的班主任化学老师说,化学学习就是要把书读薄了。 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那么繁杂的物理内容便化成了简单的几个部分,学习起来自然就会轻轻松松、游刃有余。例如:在物理量的定义中,速度、密度、压强、功率、电流等,它们的定义方式都是一样的,而那么多的演示实验,却几乎都是用控制变量法,只要我们掌握了控制变量法的实质,所有的实验便不都迎刃而解了。 现在有一种学习方法叫做思维导图,这就是我们当年所谓的知识树,把所有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后形成属于自己独特的知识树,那么物理学习就会变得很简单。 三、物理属于探索性学科,需要勤于动手做实验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探索性的地方特别的多,纵观课本上的实验内容,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课后小实验、小制作等,大大小小不下百十个,由此可见物理与实验的不可分割性,这么多的实验如何才能搞得清,弄得明呢?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动手实验不仅能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且能加深我们对物理知识的认识、理解和巩固,成倍提高学习效率。 四、复习巩固、加强理解、强化记忆 不仅仅是物理这门学科,其他学科也一样,学习不能死记,硬背公式,更不能生搬硬套公式,常言说得好:“理解是最好的记忆”,物理公式从表面上看与数学公式相同,其运算方法与数学公式也相同,但它们与数学公式有着本质的区别。 数学公式只是表达子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有普遍意义,没有实际意义。物理公式每一个字母都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表示确定的物理概念,不能单纯的从函数关系去理解。弄清物理公式中每一个量值(字母)的真正涵义,才能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的物理概念,进而克服把物理公式数学化的错误,才能克服就公式而死记硬背公式的不良习惯。 五、多做习题,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注意巩固学习 平日里练兵是为了战主场更好的杀敌,平时的练习也就是相当于军人日常练兵,必须多去做一些习题,在习题中巩固物理学的基本原理,推导和反向推导物理原理,举一反三和逆向思维是物理习题中常遇到的现象。多做习题,是学习物理必要的一步。

5.电流电路基础知识复习题 篇五

一、电荷:

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荷;换句话说,带电体 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3、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生了电,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 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二、两种电荷:

1、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

2、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电子从毛皮转移到橡胶棒。

3、基本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带电体排斥带同种电荷的物体;带电体吸引带异种电荷的物体和轻小物体。例:

1、A 带正电, A 排斥 B , B 肯定带正电;

2、A 带正电, A 吸引 B , B 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A、B 都是轻 小物体

三、验电器

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粗略的判断带电 体所带电荷的多少。

2、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四、电荷量(电荷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库仑(C 简称库;

五、原子的结构 中子(不带电 电子(带负电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数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 子呈中性,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六、元电荷

1、最小的电荷叫做元电荷,用符号 e 表示, e=1.6×10-19C。

2、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

七、导体、绝缘体

1、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溶液;

2、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陶瓷、油、空气等;

3、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例如:

1、干木头(绝缘体、湿木头(导体

2、玻璃通常是绝缘体、加热到红 炽状态(导体。

第 2节 电流和电路

一、电流: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荷包括正电荷和负电荷定向移动都可以形 成电流

3、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 方向相反,尤其注意电子是负电荷,电子的移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

4、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用电器,再回到负极;

5、二极管是半导体,具有单向导电性,即电流只能从它的一端流向另一端, 不 能反向流动。

二、电路

电路:用导线将用电器、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

1、电源:提供持续电流,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电路

2、用电器: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 的构成

3、导线:,连接电路的各个元件,输送电能;

4、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三、电路的工作状态

1、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

2、开路(断路 :某处断开的电路;

3、短路:不经用电器用导线直接将电源的正负极;

四、得到持续电流的条件:

1、必须有电源,2、电路必须是通路。

五、电路图及元件符号: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常用的符号如下: 画电路图时要注意:整个电路图是长方形;导线要横平竖直;元件不能画在拐 角处。

第 3节 串联和并联

一、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或说成首尾相连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 特点:

1、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2、各用电器互相影响;

3、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2、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

特点:

1、电流有多条路径;

2、各用电器互不影响,一条支路开路时,其它支 路仍可为通路;

3、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中的开关控制所在支路的用电器。

二、串并联电路的识别

(1常根据电流的流向判断串、并联电路: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电流方向走 一圈,回到负极,则为串联,若出现分支则为并联。(2拆除法:拆去一元件 后,看其他元件能否工作,若能工作就是并联的,否则就是串联的。

三、生活中电路

1、串联电路:装饰店铺、居室、圣诞树的小彩灯,用电器和控制它的开关。

2、并联电路:家庭中的电视、电冰箱等用电器之间,路灯,交通灯,教室的电 灯、电扇,用电器和它的指示灯。

三、电路的连接方法

1、线路简捷,不能出现交叉;

2、连出的实物图中各元件的顺序一定要与电路图保持一致;

3、一般从电源的正极起,顺着电流方向依次连接,最后回到负极;

4、并联电路连接中, 先连接一条支路再连另一条, 连接时找准分支点和汇合点, 有电流表时看清电流表测谁的电流。

5、在连接电路前应将开关断开;

四、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最大的不同点是:串联电路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 电路没有分支;并联电路各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电路中有分支。

五、如果一个开关可以同时控制所有的用电器,那么这个电路可能是串联电路, 也可能是并联电路(此时开关在干路。

第 4节 电流的测量

一、电流的强弱

1、电流: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符号 I

2、单位:安培(国际单位 ,符号 A ,还有毫安(mA、微安(µA 1A =1000mA 1mA =1000µA 从大单位化到小单位要乘以它们之间的倍数;如:2A=mA , 则 2A=2*1000mA;从 小 单 位 化 到 大 单 位 要 除 以 它 们 之 间 的 倍 数;如 :200mA=A , 则 200mA=200/1000=0.2A;

二、电流的测量:用电流表;符号 A

1、电流表的结构: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0-3A 分度值是 0.1A,0-0.6A 分度值 是 0.02A 示数。

2、电流表的使用

(1先要三 “ 看清 ” :看清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正负接线 柱;(2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用电器串联;(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3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若接反了,指针会反向 偏转,损坏表。

(4选择合适的量程(如不知道量程,应该选较大的量程,并进行试触。试触法:先把电路的一线头和电流表的一接线柱固定,再用电路的另一线头迅 速试触电流表的另一接线柱,若指针摆动很小(读数不准确 ,说明选的量程偏 大,需换小量程;若超出量程说明选的量程偏小(电流表会烧坏 ,则需换大量

程。

(5决不允许在任何情况下使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6若闭合开关,电流表指针不动,电路某处断路。

3、电流表的读数

(1明确所选量程

(2明确分度值(每一小格表示的电流值(3根据表针向右偏过的格数读出电流值 第 5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I A =IB =IC 提出问题: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 猜想: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相等。

设计实验:(1如右图,用一个电流表分别测 ABC 三点的电流 改进:用三个电流表同时测 ABC 三点的电流

(2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测量三次,使结论具有普遍性。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2、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I C =IA +IB 提出问题: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 ? 做出猜想或假设: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设计实验:(1 如右图, 先用电流表测 C 点的电流, 再分别测 AB 点的电流(改 进:用三个电流表同时接入到电路中的 ABC 点,测出它们的电流

6.电路分析基础习题五及答案 篇六

5-2.已知RLC串联谐振电路,L=1H,C=1μF,R=10Ω,求谐振频率f0,品质因数Q各为多少?

解:f0=1=2pLC2创3.14LC=R11创110-6 159.2Hz

P Q==R1/1´10-6=10010

5-3.已知RLC串联谐振电路,L=400mH,C=0.1μF,R=20Ω,电源电压US=0.1V,求谐振频率f0、特性阻抗ρ,品质因数Q、谐振时的UL0、UC0 各为多少?

解:f0=1=2pLC2创3.141400创10-30.1 10-6 796.2HzL400创10-3P21033 P===2碬10 Q===100-6C0.1´10R20 UL0=UC0=QUS=100´0.1=10V

5-4.已知RLC串联谐振电路,特性阻抗ρ=1000Ω,谐振时的角频率ω0=106 rad/s,求元件L和C的参数值。

解:r=W0L=1W0Cr100011-3-93 L===10H C===10F=10pF66W010rW01000´10

5-5.某收音机的输入回路是一个RLC串联电路,已知电路的Q=50,L= 500μH电路调谐于700kHZ ,信号在线圈中的感应电压为1mV,同时有一频率为630kHZ的电台信号在线圈中的感应电压也是1mV,试求二者在回路中产生的电流各是多少?

骣W0L2pf0L2创10÷W0L3.14700创103500 10-6ç解:Q=, R====439.6W çç÷01RQQ50桫÷f0=700KHz时,I=f0`=630KHz时,I=

5-6.已知RLC串联电路,L=4 μH,C=0.01μF,R=0.2Ω,求通频带B为多少?若电阻R变为R=2Ω,其他条件不变,则通频带威多少?

URLR2+(2pf0L)2URLR2+(2pf0`L)2淮4.4610-7A淮4.9310-7AL4´10-6r20解:r===20W Q===100-6C0.01´10R0.211 f0==淮7.96105KHz2pLC2创3.144创10-60.01 10-6 若R`=2W,其他条件不变,则Q`=rR`=10B`=f07.96´105 Q`=10=79.6KHz

5-7.已知R、L和C组成的并联谐振电路,ω0=106 rad/s,Q=100,L、C的参数值。

解:z0=Q2R R=z0Q2=0.4W Q=W0LR L=QRW=100´0.46=10uH 010 Q=1 C=1W=2.5 10-2WuF0CR0RQ

7.电流电路基础知识复习题 篇七

提出的电流采样技术用于一种滞环恒流控制大功率LED驱动电路中,除具有环路控制与过流保护的功能外,还具有电压补偿的功能及结构简单的特点。

1 采样方式的分析与选择

1.1 现有采样技术

表1中列出了现有的几种电流检测技术并列举了其优缺点。文献[1]对其进行了详细介绍。

1.2 滞环控制原理分析

图1是滞环控制电路框图。LED驱动电流的变化反映在Rsense两端的压差变化上。滞环电流控制模块内设两个电流阈值Imax和Imin,当电路接上电源时,功率管打开,电源通过Rsense、负载LED向电感L充电,驱动电流上升。当电流>Imax时,控制电路输出低电平关闭功率开关管。此时电感通过负载LED、Rsense和肖特基二极管放电,电流下降。当驱动电流<Imin时,控制电路输出高电平打开功率开关管,重复上一个周期的动作。通过这种方式控制电路将驱动电流限制在Imax与Imin之间周期性变化,使流过LED的平均驱动电流值恒定。

可以看到,滞环控制电路使用的是串联电阻采样技术。从表1可知,串联电阻技术的功耗很大,同样具有高精度且无损耗的Sensfet似乎更胜一筹。不过,Sensfet技术只能检测功率管打开时的电流变化情况,而无法检测功率管关断期间的电流变化。因此无法在需要始终对电流进行采样检测的滞环控制电路中使用。同时,由于输入电压较高,串联电阻所消耗的功率在整个电路功率中所占比例也降低了。

2 电路设计

图2是电路采样电路结构图。Rsense为采样电阻,R1=R2=R;Mp1、Mp2、Mn1、Mn2组成的电压镜[4]和Mp9反馈管组成匹配电流源[2,3]作为电流检测电路。其中Mp1与Mp2相互匹配并被偏置在饱和区,Mn1与Mn2是两个相同且非常小的电流源,以保证流过Mp1与Mp2的电流相等从而使其具有相等的VSG。

由于Vin>Vcsn导致I1与I2不相等。采样电流Is即为这部分“多余”电流,大小为

Ιs=Ι1-Ι2=VinR2-VcsnR1Rsense×ΙLR(1)

式(1)中,实际流过Rsense的电流为IL+I2。因为I2的大小低于电感电流的10-4倍,其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图4为实际电路图。Vin与Vcsn为精确采样电阻Rcsn两端电压,输入范围8~40 V;Vcc为芯片内部5 V稳定电源。

在实际电路中,VAVB的匹配度直接影响采样精度。图3为简化的小信号模型。

应用KCL定理,得到

VA:gm1(VA-VA)=VAro3(3)

VB:gm2(VB-VA)=VBro4(4)

Vin:Rsense×ΙLR-VA-VBR=VAro3+gm5(VA-VB)-gm2(VB-VA)(5)

其中,ro4、ro3为VB′、VA′处的等效输出电阻。设gm1ro3=gm2ro4=AV,且Mp5为电流镜,增益约为1,综合式(3)~式(5)

VA=gm1+AV+gm2AV+AV+1+AVR1+(gm1+AV+gm2AV+AV+1+AVR)VB+σ(6)

σ是一个分子为Rsense×ΙLR的微小值。由式(6)可以看出,当gm1ro2或gm2越大,VAVB的匹配度越高,电流采样越精确。值得注意的是,式中出现gm1ro3的平方项,这意味着可以用较小的增益达到高精度。但是,耐压5 V的低压管无法在高输入电压下正常工作,电路中必须使用大量耐压40 V的高压管。然而高压管的增益与等效输出电阻很低,无法满足电流采样电路的精度要求。

为使低压管能在高压输入中也正常工作,电压镜采用了高低压器件混用的共源共栅结构。Mp1、Mp2、Mn1和Mn2为低压管;Mp3、Mp4、Mn3和Mn4为高压管。一方面,高压管作为共源共栅器件增大了输出电阻;另一方面,它承受了大部分压降,以保护低压管不被击穿。不过,共源共栅结构带来另一个问题。串联电阻R2令Mp2和Mp4之间的次极点更靠近原点,使系统变得不稳定。为消除该极点带来的影响,在共源共栅结构的输出端加入补偿电阻R5和电容C,引入一个零点并使主极点更低。

ωp1=1(RS+Rout)×Cωp2=1(Cdbp2+Csbp4)×gΜp2rop2R2ωz=1RS×C=ωp2

其中,Rout=gΜp4rop4gΜp2rop2R2gmn4ron4ron2

高压管Mp5~Mp10为匹配电流源的输出级,主要起隔离缓冲的作用,电流镜结构避免了增加新的极点。分流结构Mp7、Mp8将Mp5始终偏置在饱和区,从而允许流过Mp9与Mp10的电流最低降至0 A,使电路在空载时可以输出地电压,为芯片的进一步设计提供了方便。

P1~P12为保护管,防止低压管因漏源或栅源电压过高而被击穿[5]。

高压管Mp11、Mp12、Mn7与R4构成了电压补偿电路。在前述的工作原理中,电路通过将电流限制在阈值Imax和Imin间周期变化达到恒流控制的目的。其中电源向电感的充、放电过程中,充电速率与输入电压成正比,放电速率和芯片的延迟则与输入电压无关。这一差异导致了在输入电压变化时,电流会因在固定的延迟时间中具有不同的上升斜率和相同的下降斜率,使实际电流峰值I′max升高,影响平均电流值。该补偿电路通过将与输入电压成正比的电压Vb2转换为与输入电压成正比的电流Ic,使流过R3的采样电流Isense对输入电压具有正相关性,从而在输入电压升高时令电流阈值Imax、Imin降低,抵消因电流上升斜率提高对平均电流带来的影响。

3 仿真结果

为验证文中提出的电流采样电路的功能,结合滞环控制电路及外部负载在Cadence中进行了仿真。图5为输入电压20 V时采样电流、电压与负载电流的关系。由图可见,采样电流与采样电压随负载电流同相周期性变化,周期约为1.2 μs。

经过测试,当负载电流从0.4 A变化至1 A时,电路采样精度最低为99.78%,理想的工作电流为0.6~0.8 A,精度高达99.96%。

表2为不同输入电压下负载电流的峰-峰值。由表中数据计算,在输入电压由15 V变化至35 V的过程中,负载电流的最大误差仅为0.81%。

图6为外接电流源在0~1.2 A之间跳变时采样电路输出电压的波形。图中输出电压范围为0~5 V,为整颗芯片设计过流保护、开路保护等其他电路提供了方便。

4 结束语

设计了一款适用于滞环控制结构的电流采样电路。使用匹配电流源技术以很少的器件数量和简单的结构,实现了耐高压高精度的目的。端到端的输出电压范围,则使整颗芯片中其他电路的简化成为可能。电路中使用的电压补偿技术,使负载电流与输入电压的相关性大大降低。

参考文献

[1]FORGHANI Z H P,RINCN M G A.Current-sensing tech-niques for DC-DC converters[J].IEEE Midwest Symp onCircuits and Systems,2002(8):577-580.

[2]LAM H Y H,KI W,MA Dongsheng.Loop gain analysis anddevelopment of high-speed high-accuracy current sensorsfor switching converters[J].IEEE on Circuits and Systems,2004(5):828-831.

[3]KI W,JOSE S C.Current sensing technique using MOS tran-sistor scaling with matched current sources[M].USA:Unit-ed States Patent,1998.

[4]杨仕强.一种1A/35V单片H桥功率驱动IC的设计[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5.

8.电流电路基础知识复习题 篇八

201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五章第三节“串联和并联”的实物图和对应的电路图中开关的连接,并没有在位置上严格地一一对应。这种失误表面看起来是小事,但在实际教学中产生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它干扰了课堂教学,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工作者须改变唯教材是从的错误思想,排除教学干扰因素,使学生的思维回归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关键词

开关连接 出现失误 排除干扰 思维回归

翻开201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五章第三节“串联和并联”的实物图和对应的电路图中开关的连接时,你会大吃一惊,教材中两幅图中开关连接位置竟然是相反的(如图1所示)[1]。结合教学实践,我对教材中开关的连接提出质疑,理由有以下几点。

一、教材没有将实物图和电路图中的元件一一对应连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误导

《课标》对初中学生电路知识的要求是:“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说出生产、生活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2]。在实际教学中,为了化难为易,我就让学生按照电流的路径采用“点对点”的方法来连接。所谓“点对点”的方法就是先让学生准确说出实物和电路元件的两个端点名称,然后将对应的端点连接起来。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连接,学生的正确率达到了惊人的95%。我首先让学生认识开关的两个端点(如图2所示),一个是动触点(能转动的部分),另一个是静触点(不动的部分),连接电路时只要对应,很容易连对的。由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方法是一样的,先认清连接位置,找到连接点,问题便迎刃而解。反观教材中实物图和对应的电路图中开关的错误连接,让教师怎么向学生解释呢?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麻烦,也让学生产生了错误的认识,以为开关的动触点和静触点能随意连接,不会影响实际效果,这实质上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误导。

1.随意连接开关,实际效果与设计结果相反

根据图3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图4的实物图,通过5个学生的展示,有4个同学将S1与S2的导线连成①,只有1个同学将导线连成②。老师引导学生:这两种方案哪个是对的呢?经过小组讨论,交流,同学们认为两种方案都是对的,谁也说服不了谁。学生决定在课堂上进行实验。两组同学分别按①、②两种方案连接成实物电路,然后操作开关,观察实验现象。同学们发现:方案①中当断开S2,闭合S1时,灯L1发光,说明S2这个干路开关不起作用;方案②中只有当S2闭合,S1也闭合时,灯L1才发光,说明S2这个干路开关起了作用。最终全班同学达成共识:①的连接是错误,②的连接是对的。理由很简单,在电路图中S1的静触点连接S2的静触点,方案①中S1的静触点连接S2的动触点,开关的连接位置出错了,实验效果当然不一样,看来,连接小小开关也马虎不得,我们再也不能像教材上一样随便连接开关了。由于教材给学生的思维造成干扰,在课堂上花了许多时间才得以纠正。

2.随意连接开关,不利于电磁继电器的学习

电磁继电器虽然原理简单,但结构复杂,是教学的难点。要学生由实物图画出正确的电路图或设计符合要求的电路图更难。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在正确认识单刀单掷开关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单刀多掷开关的结构,掌握了单刀多掷开关的作用,就掌握了电磁继电器的使用技巧。图5是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图,我们可以将衔铁及B看成开关的动触点,A和C是开关的静触点。经过这样简化,电磁继电器工作电路中的A、B、C三个触点可等效成单刀双掷开关,如图6所示。

我们以十堰市一道中考习题为例,来说明如何先设计电路图,后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图7是用电磁继电器控制电灯的实验装置图。要想控制电路在开关闭合时甲灯亮乙灯不亮,开关断开时乙灯亮甲灯不亮,请用笔画线代表导线将所给器材按要求连接起来。解析思路如下:先看电磁继电器(控制电路略),将工作电路中电磁性电器的三个触点转换成单刀双掷开关,依据题目要求,设计出工作电路的电路图(如图8所示)。然后找出元件的正确位置,利用“点对点”方法很快就能由电路图连接实物图了,如图9所示。学生如果会连接实物图,由实物图画电路图就简单多了,当然也就会画了,通过这样的训练,彻底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和学生的易错点。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不注意细节,像教材一样随意连接开关的动触点和静触点,要想正确连接电磁继电器的实物图和画出电路图,教学实践中是不可能成功的。

二、教材将实物图和电路图中的元件一一对应连接,有利于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大家都知道工程图纸在施工中的重要作用,只有按图纸施工,工程质量才有保证。如果随意改变一个重要的支撑点的位置,工程使用过程中就会垮塌,结果害人害己,得不偿失。正因如此,所以图纸一旦冻结,为保证工程的质量,是不允许施工人员更改的。电路图其实也是一种图纸,我们要按图施工,采用点对点方法既可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还可使学生的思想回归到正确的道路上来,更能让学生养成严谨的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综上所述,物理是一门严谨的自然科学,任何一点小小的失误,都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养成认真的科学态度、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减少人为的错误,更好地利用科学知识为人类造福。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物理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九年年全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9.电流和电路 篇九

第 5 周第 1 课时

授课者:郭中

学习目标

知识和技能

l 初步认识电流、电路及电路图

l 知道电源和用电器

l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l 观察简单的电路,尝试用开关控制一个用电器的工作

l 尝试用符号来表示电路中的元件,绘制最简单的电路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l 通过连接电路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动脑筋找出新的连接电路的.方法。

教学重点

认识电流、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教学难点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教学器材

分组:小灯泡、小电动机各一个、一个开关、两节电池(带电池盒)、

一些导线、发光二极管

演示:各种电源

10.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 篇十

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1

本节《电流和电路》是电学的开篇,是学生学习电路的基础。因而我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本节课的重点落在认识电流,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电路的组成和各部件的作用和学会画规范的简单的电路图。本节课,本人认为课堂教学效果较好,学生的学习兴致也比较高,课堂教学目标得到较好的实现。然而,对于最后一个重点(简单电路图的画法)掌握的不够熟练,需在后继的教学中加强训练。经过反思和探讨:本节的这部分内容属于学生初步接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应该在教师的示范下,引导学生从模仿学习到独立完成,逐步熟练掌握。

一、教学思路清晰

从电路的连接到电流的认识再到电路的组成最后到电路图。整个过程各个环节过渡自然。物理就是在说万物之理,它不一定需要华丽的措辞,但一定需要清晰的思路。教学思路清晰可以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物理思想。

二、让物理通俗易懂

在本节课的开始,我从生活走向物理,并通过让学生经历对简单电路的连接活动,目的在与让学生感知、领略电的同时引起学生的兴趣,尝试成功的喜悦,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同时也达到了以下几方面的效果:

1、探究中能充分曝露学生学习上的问题,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2、不约束学生的思维,适合中学生好表现的年龄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终身探索的兴趣;

3、避免学生以为学生内容简单而掉以轻心;

4、让学生在探索并解决问题过程中,体味成功的快乐。

关于“电流”“自由电子”“电能”等过去需要两三节课才能讲清楚的知识,教材中只是简略带过,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用一个简单的动画让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即可,所以不必要做进一步解析。学习画电路图的时候,画电路图的规范要求比较复杂,编易记的口诀:“导线横平竖直,图形呈矩形。元件分布均匀,不画拐角处。”学生觉得念得顺口,相应的画图要点也记住了。

三、物理联系生活

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电路元件,使学生充分体现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2

我在本节课中的最大收获有两点:

1、电流与电路是电学的入门,电流的感念比较抽象,讲解时我用形象的身边的事例像在操场上百米赛跑的学生来类比电流,这样学生较易理解电流,掌握电流。

2、对简单的电路连接及画电路图,采用先让学生探索,教师再纠错的教学方法,这样做达到了一下效果

(1). 能充分曝露学生学习上的问题,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2). 不约束学生的思维,适合中学生好表现的年龄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终身探索的兴趣;

(3). 让学生在探索并解决问题过程中,体味成功的快乐。

在本节课上,我需要以后注意的是:在电流和电路的基础知识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过于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自己动手能力的培养,以教师黑板演示连接代替了学生,当学生自己动手的时候,很多同学都不会画,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素质教育,以课程改革为标准,做到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3

一、电流与电路是电学的入门,电流的概念比较抽象,讲解时学要用形象的身边的事例(如:水流)类比电流,这样学生才能理解电流,掌握电流。

二、对简单的电路连接及画电路图,采用先教方法再让学生探索,然后教师纠错的教学方法,能起以下几方面作用:

1、能充分曝露学生学习上的问题,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2、不约束学生的思维,适合中学生好表现的年龄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终身探索的兴趣;

3、避免学生以为学生内容简单而掉以轻心;

4、让学生在探索并解决问题过程中,体味成功的快乐。

三、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电路元件,使学生充分体现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四、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简单电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助于学生活用所学知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及创造性思维很有帮助。

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4

1、在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过程中,提出进行比赛时,应省去“看哪个组最快让2个灯泡同时发光?”这句话,因为老师讲这句话后,学生就会马上动手实验,而不注意听比赛规则。

2、让学生在第2、3题的电路图中找不同,引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不必按“连接特点→电流路径→用电器之间的影响”的`顺序,最好按学生先找到哪个不同,就分析解释哪个,这样显得顺理成章,学生更易接受。

3、让学生在第2、3题的电路图中找不同,对于学生回答:“亮度不同”;“用的导线根数不同”等。老师要及时表扬,可一带而过,不必过多纠缠。

4、学生在第2、3题的电路图中找不同时,如果有学生说:“靠近电源正极的灯泡亮些。”那么老师可微笑反问:“两个灯泡交换位置,还是这样吗?课后,我们可以试一试。”

5、两生上台摘灯泡时,如果事先不断开开关,那么老师要趁机强调:带电作业不安全,进而提示在家换灯泡时,要先断开总开关,才能确保安全。

6、下一节课最好复习“判断并联电路中的干路和支路方法”,然后增加一个题目:

以上电路连接正常,当开关S断开时,请回答:

(选填“亮”或“不亮”)

甲图中:L1 ___________,L2___________

乙图中:L1 ___________,L2___________

丙图中:L1 ___________,L2__________

引出串、并联电路的开关作用:串:控制整个电路;并: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控制该支路。

之后,解释“教室内一个开关控制2盏灯的电路”:

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5

本课两个大板块是电路的连接和电路图的规范画法,应该说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电流与电路是电学的入门,从电路的基本构成实物连接开始,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小灯泡(小电机)、电池、开关、导线进行连接,让小灯泡或小电机工作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小组合作的过程不知不觉中掌握电路的基本构成。让学生自己说出在使小灯泡亮起来(或小电机转起来)的过程中都用了哪些器材,再通过教师的引导把这些器材进行分类,并说明这些器材在电路中的作用。结合生活实际说出在生活中都哪些电器元件属于电源、用电器、开关或导线,帮助学生把所学到的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本节课的第一个重点完成。介绍各元件对应的符号,教会学生如何画电路图,强调画线时要横平竖直;连接相交的要加点;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这四个基本的元件缺一不可。

电流的感念比较抽象,讲解时学要用形象的身边的事例类比电流,(如水流)。这样学生才能理解电流,掌握电流。实验室新买了一些发光二极管,利用的特性,验证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用电器,到电源的负极。

本节课的教学工作基本合理,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接受过程。学生的学习兴致也比较高,完成较好。但是对于最后一个重点(简单电路图的画法)掌握的不够熟练。经过反思和探讨:本节的这部分内容属于学生初步接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应该在教师的标准示范下,引导学生从模仿学习到独立完成,逐步熟练掌握。

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6

本节课是电路的基础章节,对于后面章节的展开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

本节主要讲解了电路的基本构成,如何连接基本的电路以及电流的方向。在电路的基本构成部分,尤其是理解电源,从能量的角度去解释学生易于接受。

根据学生连接电路的情况,总结电路存在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以及短路。短路的理解是难点。这里主要应突出电源的短路,应强调电源短路的危害。

由于电荷的概念较为抽象,为了让学生便于理解电流的形成及其方向,可借助水流来解释,这样容易让学生建立对电流的感性认识。然后用电源的正负极引导学生掌握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流向。

发光二极管是补充内容,学生了解即可。

总的说来这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基本的电路构成以及会连基本的电路,所有没有安排电学符号的认识以及电路图的画法。

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7

众所周知,引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设计得好,教师真正做到艺术性地﹑巧妙地引入新课,就能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这样以来,学生就有了明确的探索目标和正确的思考方向了。大多数比较好的引课,一般都渗透有情景性、趣味性、感染性、启发性、知识性、贴近性、参与性、等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方法。

今年10月的初中物理学科会上,市教研中心组织我们观摩了两节公开课,一节是《光的反射》,一节是《电流和电路》。看了以后,我深深地感觉到自己的教学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特别是对两位老师的精采引课,印象特别深刻。

我们都知道,新课引入环节中选用的材料,应是符合初中学生年龄特征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应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物理现象。邢老师的引课就非常贴近生活。她用大家非常熟悉的,而且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手电筒把同学们带入了神密的电学世界。因为选用的材料是学生熟悉的手电筒,所以他们感到亲切。这有助于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同时也消除了他们对电的恐惧感。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情感具有巨大的动力功能,它对学生的学习情绪有发动、强化和支配的作用。于老师以爱迪生用平面镜救母的故事开篇。在于老师的引课中,学生们深深地被爱迪生的故事打动了。爱迪生是那样地爱自己的母亲。同时,他又是那样的聪明可爱。说实话,坐在观众席上的我,当时都有些身临其境,为爱迪生着急,为他担心呢。可想而知,当时的同学们也一定有同感了:原来,这节课要学习的平面镜作用这样大,还可以帮助人们挽救生命呢!为什么它有这样的作用呢?它还有别的应用吗……我敢保证,学生当时也一定是有些迫不急待了。从后面他们课堂上表现出的极大的热情,实际上我们早就找出答案了。

两位老师的引课真是太精采了!我暗暗对她们竖起大母指,真是太佩服她们了。爱迪生的故事我们也非常熟悉,为什么在以前的教学中自己没有想到呢?我也深深地自责起来。真得希望以后有更多这样的机会,再向优秀的同行们请教和学习。

总之,如何在初中学生头脑中植入物理思维,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提升他们对科学的向往和对自然界探索的渴望,课堂教学中的引入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初中生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较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我们要重视每一章节的章首引入、每一章的第一节课的授课以及每一堂课的课前五分钟的把握,这些对于吸引学生上好这一堂课,启发学生对这一章节的兴趣和自发的对知识的探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8

在电流和电路教学中,自己课堂并不算很好,内容太多,都不知道怎样处理更好了。有一些做法和想法需要记录一下,以免自己忘记。

1、电流教学中,书中用两个验电器(其中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自己的体会是书本想说明有些物体可以传导电荷,有些不可以传导电荷。不需要提出电流概念和方向问题。

2、书中的发光二极管LED具有单向导电性,有时我们教学时只是关注了单向导电性,而未体会,发光二极管可以说明电流中的电流有方向性的问题。

3、电路状态中,最难的是短路问题。我让学生连接电路,简单电路,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再三种电路中体会理论上导线对电流无任务阻碍作用,认识各种情景下的短路现象。

4、电路图和实物图的画法,没有在本节课重点练习,主要是等到学完串并联电路后再练习,显得较为容易些。并且在讲解实物图画电路图时,学生容易在灯泡上画三根导线,所以我在课堂电路连接中,让孩子们体会移动导线后,作用效果是否发生变化,如果跨原件移动导线,电路效果是否发生变化。

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9

《电流和电路》是电学的基础,是学好欧姆定律和电功率的前提。由于这部分知识学生已经学过,加上复习时间有限,但是时间教长,记忆不深,因此,在本节复习课中主要通过课件建立知识结构,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回忆。教学中紧依课标,联系教材,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本部分知识,通过选择典型的例题加以引导,适当的练习题加以强化。回顾教学过程,根据学生实际及教学效果看,有值得继续加强完善的地方,也存在一些不足。

物理来源于生活和社会,和社会和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正因为如此,物理才有着鲜活的生命力,所以在教学中,我从日常生活的现象“楼道中感应灯的原理”入手,让学生设计电路,创设学习物理的情景,根据学生画的电路图引入课题,学生感到物理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和重要作用。在复习过程中,以电路为基本线,结合生活和社会实际,例如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常见的串联和并联电路以及家庭电路的接法,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深入研究物理和生活联系的实际,尽量使学生不是感觉物理知识很枯燥、乏味,增强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也为学生继续学习提高能力,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基础。在复习过程中,由于复习面太宽,知识内容多,操作起来时间上显得有些紧张,特别是时间安排上,感觉前松后紧,电路图的练习不够,家庭电路和实际相连的知识讲解过于匆忙,应该进一步通过讲解和学生的阅读来加强,如果时间允许的话,能通过实验进一步说明,效果会更好,实验是教学的重要手段,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通过实验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另外一些学生由于知识遗忘多,所以参与度不够,在复习课中,应先布置复习提纲,让学生对所复习的知识有所了解,在通过课堂进一步深化。

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10

这个月听了一些专家的讲座,专家们的理论加实践,让我深深地觉得自己教学理论的欠缺和知识储备的薄弱。听得越多,越觉得自己不会上课,越不敢上课。特级郭海平老师的关于课堂提问的讲解让我深受启发,她说:“我们提的问题要找准学生课堂上对内容的兴奋点,这样我们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的热情。”刚好她的案例里有一部分是有关《电流与电路》的教学的,于是我决定结合她的思路开展我的教学。

一、关于课堂的引入

原来上这节课的时候总想着从生活中常见的电现象入手,创设问题情境,引出电源和电路。现在回忆起来总觉得我提的问题没有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激发不了学生的积极性,是无效的问题。于是这次我直接在出示一个可以吸在黑板上灯座和小灯泡,瞬间,学生被我的“先进武器”所吸引,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和求知。我便在学生渴望的眼神中开展了我的“以问题加活动”的教学设想。在引入中我对我的“先进武器”美美的!

二、关于课堂的问题

这节课的教学,我主要围绕以下四个问题展开:

1、你怎样能让这个灯泡发光?

在这个问题提出的刹那,男生们的手举得高高的,跃跃欲试,要帮我灯泡连接好发光。于是我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顺便让他给大家介绍了各部分的作用,便完成了“电路的组成”内容的教学。我乘机插入讲解电流形成及电流方向、通路。我讲得轻松,他们也听得认真。

我体会到了在有效问题的激发下,学生挺能说。我反思着平时学生不回答问题的原因:原来不是学生不愿答,而是我们老师不会问!

2、你有什么方法让灯泡熄灭?

这个问题一出,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于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把电灯熄灭的方法,但全部都是断路问题的展现,那样我的教学目的就达到了。

我深刻地领悟到了“教师最好的教学方式是听,学生最好的学习方法是说”。

3、再给你一根导线,你还有什么方法让灯泡熄灭?

问题之后,是一个短暂的沉寂,可能是难住学生了。我刚想自己解决,忽然有位男生轻轻地说:“把电池两极连起来试试?”于是我马上让他上来,他在不自信中连接着导线,却在同学一片惊奇中把灯熄灭,自豪的回到座位上。这位男生的方法重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我的问题又活了过来。于是,好奇的他们纷纷想上来换个位置连接这根导线,看看能否把灯熄灭,我自然的满足了他们的愿望,完成了自己的“短路”教学,真是一举两得。

这既是我的预设,也是我的生成。原来我们可以在预设中生成,也可以在生成中预设!

4、根据现有的电路,再给你一个小灯泡,你能让两个小灯泡都亮起来吗?你有几种连接方法?

这个问题是想通过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设计并连接好电路,教师选择方案展示并通过拿掉一个灯泡让学生分析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但最终因为时间不够没有完成。

三、关于课堂的不足

这堂课整体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参与度高,平时不愿听课的一些同学都被我的灯泡吸引了,也能回答我的问题。我似乎品味到了“问题提到了学生兴奋点上”的乐趣;我似乎品尝到了“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滋味;我小有喜悦,但细细地反思,课堂上又有许多有待改进之处。

首先,一个问题提出后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总担心学生回答不上来,耽误了我上课的时间,就想着去引导了。或许我内心深处总想去操控学生,没把学生当成真正的主体!

其次,课堂上似乎有点虚幻的热闹。让学生单独回答问题的人次不够,集体回答的又响又亮,并不表示中下水平的人也能掌握。课堂上男生表现过强,使得我忽略了对“电学弱势群体”女生的关注。看来教学要制造热闹,更要看清热闹背后的沉默者们!

最后,课堂上我的话还是有点多。总担心学生说得不够好,我总想再讲一遍,于是课堂的时间便超出了我预设的范围,完成不了教学内容。应该像吴加澍老师所说的那样,做到“三不讲”:学生会了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

我收获着学生的激情,快乐着每堂课的成功之处。我遗憾着每堂课上的缺陷,反思着我教学上的步伐。我希望有一天,我也能自如地掌控我的课堂!

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11

本节是这章的重点教学内容。学生第一次接触电学的物理量——电流;第一次学习连接电路;第一次学习画简单电路。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让学生认识简单电路,能动手连接简答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上,并注意从一开始就培养学生良好的电学实验习惯、良好的画电路图的习惯。

由于电流的概念及其方向的规定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如果一开始讲授电流的话,学生可能会因为“导线中定向移动的是自由电子(负电荷)”;“电流的方向规定为正电荷移动的方向”等知识点,产生思维的矛盾,从而导致对后面电路的学习产生心理障碍。因此教学中,我对知识点安排进行调整。现在总结我对本节课堂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导入。上课铃响起,问学生“听到什么了?”“什么发出的”“什么能转化的声能?”“电脑从何而来?”引出并板书“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电铃用电,消耗了电能,转化成声能;教室里的电灯消耗电能转化成光能,你还知道哪些消耗电能的物体?学生举例。教师归纳板书“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电源提供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什么传输电能?教师归纳板书“导线——传输电能”。电灯、电视……不能一直工作,需要有元件来控制。教师归纳板书“开关——控制电路的装置”。总结出组成电路的构成。学生思维清晰,效果水到渠成。

2 、电流教学。这个环节,我采用类比法。把电流和水流类比。水流从高水位流向低水位电流从高电位流向地电位(告诉学生正极电位高,负极电位低)。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向用电器最后回到电源负极。水流和电流区别:水流是先后依次流过;电流是电路中的自由电子同时定向移动形成。此时在总结出:

①电流形成:电荷定向移动形成(可以是正电荷,可以是负电荷,也可以是正电荷和负电荷同时反向移动);

②电流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的反方向)。

不足之处:本节课应该让学生亲手实验,但由于实验器材缺乏,在分析力电流是否让灯泡发亮有先后顺序时,只是教师进行的示范,没能实现学生亲身经历通过实验归纳结论的过程。

上一篇:初一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戏曲大舞台500字下一篇:夏天关爱农民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