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法规制度案例分析

2024-07-22

财政法规制度案例分析(共8篇)

1.财政法规制度案例分析 篇一

《商》2013年第12期

韩、德、中三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比较分析

【摘要】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以中央和地方财政之间存在收支差异为基础,为实现区域间各项社会经济事业协调发展而采取的财政政策。它是最主要的区域补偿政策,也是世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践中最普遍使用的一种政策工具。本文通过分析韩、德两家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并与我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行比较, 从而对我国转移支付制度有所裨益。

【关键字】财政转移支付

分税制

中央政府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实质就是“抽肥补瘦”,是政府把以税收形式筹集上来的一部分财政资金转移到社会福利和财政补贴等费用的支付上,从而抑制区域间差距的过分扩大,调整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横向不平衡。我国从1994年开始实行分税制,初步建立了以税收返还为主体的转移支付制度,即根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确定其相应的财权,确实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地方,因此,借鉴国外相对规范的财政转移制度,对于完善我国公共财政体制下转移支付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韩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内容及特点

韩国属单一制国家,也是实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家,在财政制 度上也实行分税制,即按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基本收入来源。它目前的做法是将中央政府的一部分收入通过转移支付制度补助给一些地方政府。

韩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特殊转移支《商》2013年第12期

付制度以及财政调整补助和道政府补助。早在1983年韩国就实行“零基预算”的转移支付编制方法,不以上年度的预算作为确立所需经费的决策需求;而且其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严格划分,以分税制确立中央和地方财政分配关系,不同的事权决定不同的财权,中央地方政府根据各自的职能划分支出范围,量入为出,不打赤字;总的来讲,韩国的中央财政集中程度很高,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大,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地方政府收不抵支的问题以及财政上监督控制地方政府。

二、德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内容及特点

德国属于联邦制国家,行政体制分为联邦、州和地方三级政府,它实行的是以共享税为主体的分税制,三级政府各自拥有相对独立财权和责任明确的事权。

德国财政注意支付制度包括纵向平衡体系,也就是通过调整增值税分享比例、完成共同任务拨款、适当补助等渠道实现,同时通过一般财政拨款和专项财政拨款来实现;还通过从财政较富裕的州按比例拨款给较穷的州,使各州的财政收支水平保持基本的平衡,同时在年末汇总结清时计算下一年度州际间的平衡数额,即横向平衡体系。其主要特点是事权分明。虽然说税收共享,但是各级政府在财政管理上具有独立性,三级政府间事权划分有一定交叉,但各自基本事权范围明确,支出责任与事权范围相一致;其二,几乎所有的税收都是联邦与州共享。对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实行分享,三种税的分享比例倾向于联邦政府,通常占50%及以上,其实质是尽享纵向资《商》2013年第12期

金分配。

三、中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我国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建设旨在通过中央或上级财政转移支付,使各级政府拥有相应的财力,保障能够提供与全国大致相同的公共服务。

我国现行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分级包干”下的转移支付和分税制中提出的转移支付的混合体。税收返还是用税收优惠形式的一种对地方利益的保护,就是以1993年为基期年,合理确定分税制规定中央从地方净上划的数额(消费税+75%增值—中央下划收入)返还给地方,作为1994年的返还数额。以后年度,在1994年的基数上逐年递增,递增率为当年增值税和消费税平均增长率的30%。税收的返还虽然不是针对于个人,但整体仍体现其返还性。

同韩国相似,我国也存在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但其具体内容有各自的特色。我国也设立了专项补助制度,掌管财力的中央财政向会根据特定用途以及地方的特殊需求,拨付地方财政的专项资金,正是所谓的事权决定财权;同时,我国也会先确定各个地方的收支基数,对于支出基数大于收入基数的地方会按照差额进行补助,而对于支出基数小于收入的地区按差额上解中央,从而保持财政的稳定性。

四、对于我国的借鉴意义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概述确实存在 一定的问题,所以需要我们从其他国家适当的吸取经验,完善我国转移支付制度。《商》2013年第12期

首先应充分发挥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协调作用。通过上文对比可以看出,韩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已然成为一种政治与经济结合的手段,从而强有力的确保了国家公共服务的水平,所以对于我国来讲,应大力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其次,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需要建立在各级政府合理的事权、财权划分基础之上,所以我国应该建立规范的分税制体系,才能在存在税收共享的条件下,同时确保中央和地方政府双方的税收来源;其实德国的纵、横向转移支付相结合对公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而我国也是像德国一样,主要税收是由中央和地方共享的,所以中国政府现阶段还是要加强财政控制,但是同时一定要做好监管机制,在注重效率的同时加强管理,注重公平。

总而言之,中国与韩国、德国在财政政策方面虽说都有相似之处,但在制定财政转移支付的制度上也不能完全照搬,只能取其精华,并据此转化成符合我国国情的政策,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

[1]张红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国际比较与经验,经济视角,2011.1 [2]姜海.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借鉴,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2.2 [3]张明.政府预算实务与案例.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2.财政法规制度案例分析 篇二

1、国库改革是健全公共财政体制的一项基础工作

从公共财政改革的发展要求看,建立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贯穿于预算执行的全过程,是建立和健全公共财政框架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内容,它对部门预算、政府采购等其他各项公共财政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和取得实质性成效,具有决定性、基础性的作用。其作用集中体现在:国库集中支付能够对预算编制是否科学进行检验,对预算执行是否合理进行监督,对预算监督是否到位进行评判。

与传统的国库管理方式比,国库集中支付的优势毋庸置疑:一是基本解决了过去财政资金层层拨付、流经环节多等问题;二是基本解决了以往存在的资金挤占、转移、挪用等问题;三是提高了预算单位加强财务管理的意识和水平;增加了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财政支出得到事前监督,可以预防资金使用中的违法和腐败行为。

2、推行国库改革是财税体制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税体制进行了几次重大改革,建立了基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要求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和新型工商税制。但是也不难发现,以往的财税体制改革,主要是对收入分配关系和收入分配体制进行调整和完善,基本上没有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国库管理等预算管理制度进行改革,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力度和步伐相对滞后。在财政国库管理方面,长期以来由征收机关和预算单位自行、分散设置银行账户,资金分散收付,财政部门层层拨付财政资金的做法既不适应财税体制的发展,也不符合公共财政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政府也逐渐意识到了以往“重收轻支”财政管理体制带来的种种弊端,所以,近几年陆续进行了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收付等重大改革,力求使公共财政体系更科学、更健全。

3、推行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

温家宝总理在召开的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公务卡改革,两年内将这两项改革覆盖到各级政府及所属预算单位”。不论是在中央,还是地方,财政资金使用和管理越来越受到关注。国库改革就是财政预算管理的一项“阳光工程”。通过国库集中收付改革,过去财政资金沉淀在预算单位,资金使用缺乏事前和事中监督,截留、挤占、挪用财政资金,创收部门私设小金库等问题已彻底改观,特别是现在我们的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已经与人大联网,市领导、人大委员只需点击鼠标,就可以看到单位用款的实时情况,有效遏止了各种违规操作、暗箱操作现象。

二、取得的成效

1、初步建立了起以国库单一账户为基础体系。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通过财政资金支付方式的改变,由代理银行直接支付到收款人或用款单位,减少了资金中间滞留环节,提高了资金运行效率,形成了新型的财政资金支付平台,进一步完善了公共财政基本框架。

2、增强预算执行信息的透明度,为预算分析提供信息基础。

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首先要求预算单位细化预算编制,有效控制无预算、超预算项目的拨款;其次通过对预算资金指标分配、资金拨付、银行清算,以及资金直到商品和劳务供应商的全过程,实行财政全方位的监管。预算执行信息得到及时反馈,信息的完整性得到大幅度提高,提高了预算执行透明度,为财政宏观调控提供了及时可靠的信息基础。

3、提高了财政资金的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益。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有效提高了财政资金的流动速度。预算单位所有未支付的资金余额都由财政部门掌握在国库单一账户中,不仅大大提高了财政的资金调度能力,而且降低了财政统筹成本,有效地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4、提高了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意识和水平。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基本点是建立在强化预算管理上,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后,预算单位明显感到资金的使用细化了、规范了,增强了预算单位编制预算的细致性、资金使用的计划性和科学性。同时,预算单位与财政国库管理机构、国库支付中心、代理银行建立了比以前更完善、更全面、更严格的对帐制度,大大增强了预算单位的财务管理意识。

三、存在的问题

1、预算单位的思想认识还未完全到位,改革存在一定的阻力。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是一项新生事物,财政资金支付较为复杂,操作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再加上试点初期,相关配套措施也未能完善,部分试点单位对改革信心不足,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鉴于我市预算单位并未完全实行银行账户清理,预算试点单位仍然保留基本账户,在可以使用以往基本账户资金的前提下,并不急于使用财政零余额账户资金,对改革采取拖延形式,间接阻碍了我市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前进步伐。

2、软硬件设施滞后,影响了改革的纵深发展。

一是人员配置和机构设置滞后。主要是我市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中心虽已成立但没有编制,所属中心人员只能在财政局内部调配使用。二是受诚信金融风险的影响,我市财政运作十分困难,除确保必须的人员经费和正常经费外,专项经费安排很少或根本无法安排,很多预算单位未能及时配置计算机等硬件设备,更谈不上建立网络专用平台。目前我市国库集中支付由于未能配套支付软件系统,只能采取手工操作,极大地增加了财政部门、预算单位以及代理银行的工作量,影响了工作效率。各项软硬件设施的落后,不利于国库集中支付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和改革的纵深发展。

3、相关配套改革滞后,影响国库集中支付的顺利开展。

一是预算单位对水、电、话等费用委托代扣支出受配套的业务处理系统和管理办法的滞后影响,造成各部门的操作困难并引起予盾,未能及时转移到财政零余额账户代扣。二是我市部门预算部分项目未能完全细化到具体项目,也没有建立完善的项目库管理制度,项目支出也未能及时纳入集中支付范围。

四、目标:力争五年内基本建成现代国库管理制度

财政部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理念,着力推进关键领域的改革,国库运行机制不断完善,现代国库管理职能体系逐步健全,从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上促进了财税体制改革深化和公共财政体系框架的完善,有力保障了国家重大改革与重大决策的有效实施。具体表现在: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核心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改革的综合效应逐步显现;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规范化、科学化程度显著提高;国债管理与改革稳步推进,为实现财政政策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预算执行管理、监控和分析反映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国库综合管理全面推进,现代国库制度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财政国库机构与队伍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我国目前正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和社会转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财政国库工作必须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实现新发展、新跨越。一是强化“四项功能”,拓展完善现代国库的主要功能。要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和监控功能,通过深化和完善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进一步健全新型预算执行管理和监控机制,加强监督和制约,确保预算政策执行过程的效率,确保财政资金运行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要强化财政筹资和理财功能,通过完善国债管理和国库现金管理的协调配合机制,确保财政筹资需求,提高财政资金收益,降低财政筹资成本,防范财政筹资风险。要强化财政运行信息分析和反映功能,通过夯实总预算会计管理、财政总决算和部门决算基础, 提高预算执行、现金流量预测、资金调度和财政经济运行等综合分析水平, 为预算执行管理和财政经济政策实施提供信息保障。通过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建立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 为财政经济中长期可持续发展和宏观经济政策制定提供信息保障;要强化宏观经济调控和政策实施功能, 通过完善国债管理, 逐步健全财政对宏观经济周期的调控机制。通过有效实施国库现金管理, 促进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通过完善政府采购政策功能, 促进经济政策有效实施。二是打造“五大体系”, 加快现代国库建设步伐。要建设和完善安全高效的预算执行管理监控体系, 进一步健全国库集中收付运行机制, 推进和完善各级财政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系统建设;要建设和完善先进完备的政府财政财务信息分析报告体系, 改进预算会计核算制度, 大力发挥财政总决算和部门决算在预算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 建立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财务会计体系和政府年度财务报告制度;要建设和完善规范透明的政府采购管理体系, 构建完备的政府采购法律制度体系, 完善“采管分离”的管理体制和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 推进协调联动、全程监控的监督机制建设, 健全统筹协调的政府采购政策功能体系;要建设和完善健康稳定的国债管理体系, 在国债余额管理基础上科学合理确定国债发行规模结构和发行节奏, 深化推进国债市场化改革;要建设和完善科学高效的国库现金管理体系, 理顺国库现金管理协调机制, 丰富国库现金管理操作和投融资方式。

五、改革计划

因为不同地区具体政策不同, 指定的计划也不尽相同, 但总体上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加大宣传力度, 增强改革意识。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步伐, 我市计划进一步加强宣传攻势, 通过召开单位座谈会, 制作宣传小册子, 挑选试点单位介绍改革经验, 借助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意义和成效, 全力增强预算单位的改革意识。

2、建立国库集中支付管理信息系统。

加快对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采购进度, 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网络的建立, 逐步实现财政、银行、单位预算数据的共享。

3、积极稳步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试点范围。

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我市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在实行试点改革的基础上, 将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 扩大支付范围, 努力争取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在市直预算单位全面铺开。

4、加强对集中支付资金的监控。

通过对集中支付资金流向的监督管理, 进一步加强对预算单位的资金使用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 力争逐步实现对财政资金的实时、动态的监控。

5、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对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中账户设置、清理, 编制用款计划、划分支付范围, 专项资金监管等方面加大规章制度建设的力度, 将各项支付操作制度化、规范化。

6、加大培训力度, 提高服务水平。

一是要加强国库支付制度、业务的学习。二是加大对试点单位的业务和操作培训。三是切实加强财政、银行、预算单位的沟通, 坚持实行预算单位对口服务, 确保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顺利畅通。

摘要: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是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管理基础性制度改革。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 是健全公共财政体制的重要举措, 是继分税制改革后我国财政的重大改革之一。这项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

3.财政法规制度案例分析 篇三

【关键词】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比较

一、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对财政资金实行集中收缴和支付的制度,由于其核心是通过国库单一账户对现金进行集中管理,所以这种制度一般又称作国库单一账户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作为我国财政的整体设计之一,主要是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形式实现。国库单一账户是我国财政部门预算内财政资金收付的最主要账户,主要是为了记录、核算、反映预算内资金收入与支出。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是作为一种账户体系,具有严谨性的特点;同时,它的主体和法律责任分工十分明确,基本可以通过调整来实现预算内外资金的收付。

国库集中支付是以国库单一帐户体系为基础,以健全的财政支付信息系统和银行间实时清算系统为依托,支付款项时,由预算单位提出申请,经规定审核机构(国库集中支付执行机构或预算单位)审核后,将资金通过单一账户体系支付给收款人的支付方式。这种支付方式能够将财政预算支出分批实现集中支付,并且状态稳定,操作容易,易于实现,因而得到广泛传播与应用。

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是指通过成立会计集中核算机构,在核算单位资金所有权、使用权、财务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取消行政事业单位的银行账户,由会计核算中心统一开设单一账户,统一办理资金结算、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是融会计核算、监督、服务于一体的一种特殊的会计核算形式。从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基本运作模式看,其基本做法就是在机制创新上“三分离一公开”。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对提高财政理财能力,规范会计行为、加强监督和廉政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有许多优点,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财政上取消了对单位的银行账户,各单位的资金都存到“中心”单一账户上,可以实行资金统筹安排,不仅提高政府调控资金的能力,还可以集中钱财办大事、办急事,提高资金的综合使用效率。同时可以通过“中心”能够掌握各行政单位的具体财务状况,有助于掌控和管理,减少腐败的发生。同时,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也规范了会计工作秩序,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业务纳入核算中心统一核算,通过从中心调配人员,并且充分结合会计电算化系统,遵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核算,一方面提高了会计核算工作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提升了会计核算工作的标准。会计核算制度还统一了会计核算的口径和费用支出标准,有利于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保证各项财政规定的贯彻执行。最后,有利于同政府采购制度相配套。由于政府在采购工作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对采购资金的监管和具体使用方面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只有通过集中核算制度,将采购项目纳入政府采购范围,按政府采购制度规定的程序运作,对采购资金的全过程进行监管,从而为政府采购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从目前会计集中核算的实践看,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积极效应是十分明显的,但在具体实施方面存在着弊端和弱点。

1.预算工作的具体实施上没有标准的规范,一般来说,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两部分组成,资金管理和实物管理必须由不同部门进行。实行会计集中核算,部门预算宜采用零基预算编制法。但是目前的状态来说,会计核算中心管理的单位实行部门预算工作还处于初级阶,会计核算中心接受支付申请需要以单位的预算指标为依据,如果没有,中心就有权予以拒绝。而在实际操作中,种种的原因导致超预算指标和不足预算指标。预算编制的不规范、不及时批复状况也会、对于预算执行和对资金管理间缺乏有效的管理效率。

2.会计核算与财产管理会加大国有资产流失风险,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属于资产物资管理与会计核算相分离,务必会加重财产物资管理薄弱的问题,更有甚者,若单位管理职责不明确、责任不到位,将导致账实不符、核算不完整,最终会造成国有资产损失。

3.支付真实性与合理性存在风险。核算单位结报的各项支出,都要经过核算中心审核通过后才能报支。核算单位报账时,会计核算中心财务人员只能根据票据来判断,实际操作毕竟受现实种种因素影响,个别人员的的存在以及制度的漏洞容易以变通手法来套取资金、冲抵有关乱支滥用等核算中心账面不能直接列支的现象,发票的真实性无法把握,难以控制支出的真实性和合理性,所以会存在一定的支付风险。

4.资金的主动筹集和资金的及时有效使用容易承担一定的风险。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将改变过去由各下属单位自行批准并使用的资金支配方式,会计核算中心将对资金实施“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控制,使资金支出的审批权、控制权、监督权高度集中。财务单位对资金的放松了管理,因而对于主动筹集资金和及时有效的使用将受到影响。而且,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全国性的具体可操作的会计委派及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办法,缺乏与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相配套的具体措施,会计集中核算很难在我国正常的开展起来。

三、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与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对比

1.相同点

首先,两种制度的操作主体都是财政部门,并且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与会计核算制度都能够形成单一账户,通过单一账户直接将資金支付给商品供应商和劳务供应者。其次,两者都以统管政府财政性收支前提,都是为加强财政性收支全过程的控制,改革监控手段。最后,这两种制度最终目标一致,都是实现财政性资金集中收付为目标,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强会计监督,形成财政内控机制。

2.不同点

首先,两者的概念不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核心是建立单一账户体系,所有财政性资金全部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是财政部门成立会计核算中心,通过会计委派,对行政事业单位集中办理会计核算业务,融会计核算、监督、管理、服务于一体的会计委派形式。其次,两者改革对象不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改革对象是预算执行方式,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改革对象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单位体制,相对而言仅属于会计管理的范畴。第三,运行体系不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运行体系是以财政部门为主体,通过其对国库集中收付中心下达预算指标和用款计划,国库集中收付中心收到申请后会给代理银行下达支付命令,并且从财政部门账户来支付商品、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并且可以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国库单一账户对其办理清算;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程序是以财政总预算会计为主体,他们会根据单位预算和用款计划,将国库资金拨付到会计核算中心账户上,会计核算中心收到单位的支付通知以后,将款项拨付到用款单位。第四,会计的制度不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会计制度是《财务总预算会计制度》,是会计中核算制度的延伸和细化;而会计核算制度的会计制度是《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及其他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第五,监控范围不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监控范围较广,不仅监控财政支出,还对整个财政收入入库情况进行及时的反应和监督;而会计核算制度只对财政支出资金和单位的往来资金进行集中核算。

四、结语

本文主要从介绍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形式和特点、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利弊以及分析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来对两者进行分析。目前,我国财政管理的主要改革方向就在于从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向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转变,同时这也是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和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徐晓丹.关于会计集中核算和国库集中支付融合的探索[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0(12)

[2] 陶韬.浅议国库集中支付和会计集中核算两种制度的实际运用[J].中国经贸导刊,2010(22)

[3] 杜金方.对财政集中支付核算工作有关问题的探讨[J]. 济宁学院学报,2009(06)

[4] 张蕾.浅析国库集中支付对行政单位财务的影响[J]. 当代经济,2009(20)

4.第四章财政法规制度典型例题 篇四

【考点回顾】

第一节 预算法律制度

1.国家预算的作用(三点)

2.国家预算的级次划分(五级)

3.国家预算的构成 4.预算管理的职权

5.预算编制程序的四个环节

6.预决算的审查和批准

7.预决算的监督

【典型例题】

【例题·单选题】乡级政府编制的决算草案,由()审批。

A.本级人大常委会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C.本级人大

D.县级人大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乡、民族乡、镇政府这一级没有人大常委会,根据预算法:乡、民族乡、镇政府编制本级决算草案,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例题·单选题】我国预算法规定的预算支出中主要的部分是()。

A.国防支出

B.经济建设支出

C.国家管理费用支出

D.国家物资储备支出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在预算支出中,经济建设支出是预算支出的主要组成部分。

【例题·单选题】下列对中央和地方预算、决算进行监督的机关是()。

A.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

B.财政部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D.全国人大常委会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预算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中央和地方预算、决算进行监督。

【例题·多选题】关于我国的预算法律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预算法律制度由《预算法》及《预算法实施条例》构成 B.预算法律制度在财政法的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C.现行的预算法为1994年3月2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D.我国的《预算法实施条例》自1995年11月2日起实施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预算法律制度由《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以及其他跟预算有关的法规制度构成,因此A错误;我国的《预算法实施条例》1995年11月2日制定,自1995年11月22日起实施,因此D选项错误。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国家预算的说法正确的有()。

A.国家预算具有收入、支出、分配、调控、监督的职能

B.国家预算的作用包括财力保证作用、调节制约作用和反映监督作用

C.通过国家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便于掌握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发展趋势以及出现的问题,从而采取对策措施,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体现的是调节制约作用

D.我国的国家预算共分5级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国家预算具有分配、调控、监督的职能,因此A选项错误;通过国家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便于掌握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发展趋势以及出现的问题,从而采取对策措施,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体现的是反映监督作用。因此C选项错误。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预算法》规定的各部门预算职权的有()

A.编制本部门预算、决算草案

B.组织和监督本部门预算的执行

C.确定本部门预算的调整方案

D.定期向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预算的执行情况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编制本部门预算的调整方案,属于各部门预算职权,但是确定本部门预算的调整方案是国家权利机关的权利。因此C选项错误。

【例题·多选题】根据我国《预算法》的规定,不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预算职权的是()。

A.批准中央预算和中央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B.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

C.监督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

D.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B选项,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不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预算职权;监督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预算职权,因此C选项错误。

【例题·多选题】关于预算调整原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A.原批准的预算在执行中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支出

B.原批准的预算中举借债务的数额变更的部分

C.原批准的预算在执行中因特殊情况需要减少收入

D.原批准的收支平衡的预算的总支出超过总收入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B选项中,原批准的预算中举借债务的数额变更的部分,不明确是增加还是减少,正确的表述应该是,原批准的预算中举借债务的数额增加的部分。因此B选项错误。

【例题·判断题】我国的预算分为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而中央预算是由各地方预算组成的。()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中央预算是由中央各部门以及它的直属单位的预算构成。

【例题·判断题】国务院财政部门编制中央决算草案,报国务院审定后,由国务院提请全国政协常委会审查和批准。()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国务院财政部门编制中央决算草案,报国务院审定后,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和批准。

【例题·判断题】预算组织程序包括预算收支范围、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决算和监督等()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预算组织程序包括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调整。不包括决算和监督,因此这句话是错误的

第二节 政府采购法律制度

【考点回顾】

1.政府采购的主体

2.政府采购的资金范围 3.政府集中采购目录 4.政府采购的对象 5.政府采购的原则

6.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

7.政府采购的供应商

8.采购代理机构——中介机构

9.政府采购方式(五种)

【典型例题】

【例题·单选题】下列体现政府采购中“公正原则”的是()。

A.政府采购当事人不得伪造、变造、隐匿、销毁需要依法保存的文件

B.政府采购的法规和规章制度要公开

C.将竞争机制引入采购活动中,实行优胜劣汰

D.评标委员会以及有关的小组人员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要求,要有各方面代表,而且人数必须为单数,相关人员要回避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A.政府采购当事人不得伪造、变造、隐匿、销毁需要依法保存的文件。体现的是诚实信用原则。

B.政府采购的法规和规章制度要公开。体现的是公开透明原则。

C.将竞争机制引入采购活动中,实行优胜劣汰。体现的是公平竞争原则。

【例题·单选题】根据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情形中,采购人不可以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的是()。

A.采用招标方式所需时间不能满足用户紧急需要的 B.不能事先计算出价格总额的

C.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费用占政府采购项目总价值的比例过大的 D.技术复杂或者性质特殊,不能确定详细规格或者具体要求的『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C.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费用占政府采购项目总价值的比例过大的,此选项中不存在不确定因素,因此不可以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而应当采用邀请招标方式采购。

【例题·多选题】下列选项中,适用《政府采购法》的有()。

A.某国有企业采购工程物资用于建设

B.香港政府从内地采购纺织用品

C.注册会计师协会采购办公设备

D.教育局以财政预算外资金采购工程劳务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国有企业、香港政府、澳门政府都不适用于我国的《政府采购法》,因此AB选项错误。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政府采购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政府采购的资金来源为财政性资金,即包括预算内资金又包括预算外资金

B.属于地方预算的政府采购项目,其集中采购目录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机构制定

C.政府采购的对象即包括法人和其他组织也包括自然人

D.我国《政府采购法》规定除极少数法定情形外,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的货物、工程和服务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属于地方预算的政府采购项目,其集中采购目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机构制定。因此B选项错误。政府采购的供应商即包括法人和其他组织也包括自然人,而不是政府采购的对象。因此C选项错误。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政府采购当事人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政府采购的采购人拥有审查政府采购供应商资格的权利

B.政府采购的供应商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

C.政府采购一般代理机构的资格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或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认定,主要负责集中采购的代理业务

D.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负有依法发布采购信息的义务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政府采购一般代理机构的资格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或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认定,主要负责分散采购的代理业务。因此C选项是错误的。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政府采购方式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公开招标是政府采购的主要方式

B.邀请招标只能邀请3家供应商

C.特殊商品只能从唯一供应商处采购的,可以选择单一来源方式

D.在询价采购方式下,为保证满足符合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相等且报价最低的原则,应对供应商多次报出的价格进行反复分析和比较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邀请招标应当至少邀请3家供应商,因此B选项是错误的。在询价采购方式下,为保证满足符合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相等且报价最低的原则,应对供应商一次报出的价格进行反复分析和比较,而不是多次的。因此D选项错误。

【例题·判断题】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人民政府根据本级政府采购项目组织集中采购的需要设立集中采购机构。()

『正确答案』√

第三节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考点回顾】

1.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构成(5个)

2.财政支出的支付方式

【典型例题】

【例题·单选题】下列关于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国库单一账户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主要用于管理预算内资金的收付

B.财政部门零余额账户主要用于财政直接支付

C.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可以办理转账、提取现金等结算业务

D.预算外财政资金专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预算单位的特殊专项支出活动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预算外财政资金专户主要用于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财政支出的支付方式说法中正确的有()。

A.财政支出支付方式包括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

B.不足10万元人民币的工资支出适用于财政授权支付

C.特别紧急的支出适用于财政授权支付

D.财政投资不足50万元人民币的工程采购支出适用于财政授权支付

『正确答案』ACD

【例题·判断题】根据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支出由国库单一账户直接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根据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出由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直接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

【例题·案例分析题】

1.甲市某事业单位2012年初准备使用财政性资金修缮和装修一幢办公楼,预算金额为800万元,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经确认,此次采购项目已经达到公开招标的标准。该单位委托A招标公司代理进行公开招标的事宜,已知A公司是取得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资格的中介机构。A公司于2012年2月1日在财政部指定的媒体上公开发布招标文件,招标文件中确认的投标截止时间为2012年2月17日。招标活动中,A公司确定的符合专业条件的供应商为5家,最终确定中标的供应商为B建筑公司。

2.2012年6月1日因建筑材料急剧上涨,导致项目采购预算不足,该项目财务负责人刘某认为应当申请预算调整,方可确保项目如期完工。该项目总负责人张某认为,项目预算调整是正常的活动,只要报请财政部门审批即可。

3.工程于当年2012年10月1日完工验收,实际结算金额与预算相同。由于施工质量极佳,事业单位准备再将其另外一幢楼房按照同样的标准进行外墙修缮,但不再进行内部装修,并与B建筑公司签订补充合同,该合同的预算金额为100万元。

要求:根据本题所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政府采购方式有()。

A.公开招标

B.邀请招标

C.竞争性谈判

D.单一来源及询价

『正确答案』ABCD

2.该事业单位最终确定中标公司为B建筑公司的做法中正确的为()。

A.使用公开招标方式做法正确

B.委托A招标公司的做法正确

C.事业单位最终确定中标公司为B建筑公司的全部流程均符合政府采购法的规定

D.上述说法均正确

『正确答案』AB

3.对于该项目的预算调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为()。

A.该项目财务负责人刘某的观点正确

B.该项目总负责人张某的观点正确

C.该项目财务负责人刘某的观点错误,因材料价格上涨导致项目采购预算不足不得申请预算调整

D.该项目总负责人张某的观点错误,预算调整应报甲市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

『正确答案』A

4.下列各项中,属于该事业单位预算调整方案应当列明的内容的为()。

A.项目

B.原因

C.措施

D.数额

『正确答案』ABCD

5.对于与B建筑公司签订补充合同的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为()。

A.该事业单位可以与B建筑公司签订补充合同

B.该事业单位不可以与B建筑公司签订补充合同

C.若该合同的预算金额能够压缩至为80万元则该事业单位可以与B建筑公司签订补充合同

D.若该合同的预算金额为50万元以上则该事业单位必须重新招标

『正确答案』BC

【例题·案例分析题】丙单位是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事业单位。2012年5月,审计机构对丙单位2011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以下情况提出质疑:

(1)2011年3月,丙单位将其代收的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存入本单位在商业银行开设的基本户;5月,丙单位将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缴入国库,剩余部分直接用于购买本单位办公设备;

(2)2011年6月,丙单位通过本单位零余额账户借款20万元给所属下级单位;

(3)2011年7月至8月,丙单位对办公楼进行内部装修,按照规定应采用财政直接支付方式支付工程款,丙单位申请通过财政部门零余额账户支付施工方工程款项150万元;

(4)2011年12月,丙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购买了一台大型专用设备,通过本单位零余额账户向本单位基本户转账50万元,再通过基本户向供应商支付设备款。

(5)2011年11月,丙单位通过本单位零余额账户提取现金支付日常办公用品零星支出2万元。

根据以上情况,请回答如下问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国库集中支付方式的为()。

A.财政直接支付

B.财政转移支付

C.财政授权支付

D.财政专项支付

『正确答案』AC

2.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中的下列各银行账户中,属于财政直接支付和与国库单一账户支出清算应使用的账户为()。

A.财政部门按资金使用性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零余额账户

B.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

C.财政部门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的国库单一账户

D.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为预算单位开设的零余额账户

『正确答案』A

3.根据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有关规定,下列关于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的表述中,正确的为()。

A.预算单位代收的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可以无限期存放在单位基本户

B.预算单位代收的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可以存放于基本户,直接用于支付单位的日常性开支

C.预算单位代收的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可根据单位的需要部分缴库

D.预算单位代收的纳入预算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按规定的时限全额缴库

『正确答案』D

4.下列各项关于丙单位实行财政直接支付方式的表述中,正确的为()。

A.财政直接支付中应由中国人民银行向代理银行签发支付指令

B.丙单位进行财政直接支付时,应首先按照批复的部门预算和资金使用计划向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提出支付申请

C.财政直接支付中财政部门应根据支付指令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资金直接支付到丙单位账户

D.财政直接支付中代理银行应根据财政部门支付指令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资金直接支付到丙单位账户

『正确答案』BD

5.本例中,下列各项关于丙单位使用零余额账户的情形中,正确的为()。

A.通过本单位零余额账户提取现金支付日常办公用品零星支出

B.通过财政部门零余额账户支付办公楼装修工程款

C.通过本单位零余额账户借款给下级单位

D.通过本单位零余额账户向本单位基本户转账50万元,再通过单位基本户向供应商支付设备款

5.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篇五

关于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邱益中(2009)认为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处理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之间财政关系及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特定政策目标时,所普遍采用一种财政再分配制度。上海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设是伴随着上海财税体制改革实践同步进行的。张宪法(2005)认为对于转移支付中的若干内容,包括政府支出责任、收入划分、转移支付规模、估算办法等均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加以规定,甚至计算转移支付的一些技术性比例也用法律形式加以明确规定,而在我国对于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没有一套比较完善的制度安排,存在许多的问题和漏洞,财政转移支付缺乏法律的支撑和保障,法律约束、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田发、黄燕(2010)提出了转移支付对控制行政成本的软约束,以及资金下达存在时间滞后问题,目前,市对区县转移支付资金一般要在当年的11~ 12 月份才能确定,影响预算安排的严肃性,造成区县财政在安排年初预算时,只能将估算的金额纳入预算进行统筹安排;区县财政需要隔年才能计算出区县准确的转移支付资金金额,影响全区的财力预测和区县财政调整预算的安排,削弱了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预算执行的严肃性。杨聪杰(2006)认为分税制最突出的弊端就是导致了基层财政困难和地区间差距的日益扩大。其中转移支付制度的薄弱和不规范则是导致地区间差距拉大的因素之一。转移支付是为了实现均等化目标,而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推行的结果却与均等化的目标形成了冲突。我们必须借助国家财政的二次分配职能,建立科学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并加大规模和力度,尽量缩小区域财力差距,为新一轮的财税改革做好先决条件。统筹区域发展。上海市青浦区财政局(2007)认为“十二五”规划中提出适当赋予地方税收管理权限、调整财政体制和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正是为地方摆脱土地财政而提出的解决路径。上海财政局(2007)近日发布的《上海市财政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适当提高与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税种收入中区县财政的分享比例,适当降低与土地、房产直接相关的税种收入中区县财政的分享比例;调整优化土地出让金收入和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分配办法。上海财政局(2007)在《上海深化市区(县)两级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研究》中则指出,计划经济下一些财政介入的一般性、经营性领域的事项患有严重的“政府依赖症”,目前仍然处于政府财政的给养之下;一些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产业或企业,财政在其发展初期给予适当的输血是完全必要的,但当其造血机制形成后,政府财政支出退出的步伐则相对缓慢;再加上一些原由财政全额承担的社会事业项目,在市场化过程中已有部分转化为准公共品或完全转化为盈利性商品,但政府财政支出尚未及时退出。上述情况使得两级政府在竞争性领域的公共支出规模仍然居高不下,中短期内公共支出“越位”现象难以消除。李小春、朱友国(2010)认为中国在五级政府的行政架构下,通过牢牢控制资金配置权,上级政府确保了下级政府的“听话”和政令的畅通。但由于层层委托代理关系导致信息严重流失,其代价必然是资金使用效益的下降。政府是由具体的部门和行政官员组成的。应当看到,政府官员也是追求个人效用的理性人。就官员个人而言,主管领域社会事业发展、审批决策、职务晋升等带来的成就感、职务消费乃至灰色收入等,都是其个人效用的来源。在存在多级政府、由行政主导政府间事权财权划分格局的背景下,必然会出现“财力逐级集中、支出义务逐级下放”的局面。

6.财政所制度文本 篇六

镇街财政所规章制度规范文本(部分)

三、“村财民理乡代管”业务规程

(一)职能定位:坚持“三个不变”,即村级资金的权属不变,县对村级补助既得财力总量不变,村级财务审批权不变;实行“三统一”,即村级资金管理统一实行预决算制度,村级自行组织的收入统一纳入“村级集体收入专户”收付,村级财务核算统一由镇街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代理。

(二)镇街农村经济管理机构为村级财务的代管单位,职责是:编制和汇总村级资金(含财政转移支付补助资金)的预决算;代理村级资金的财务管理和核算;监督村级资金的收支活动;组织督促村级债务的化解。

(三)镇街财政所为村级财务的监管单位,职责是:编制村级财政转移支付补助资金预决算;开设和管理“村级集体收入专户”;对村级财政转移支付补助资金集中支付;对镇街农经中心村级财务核算进行监督。

(四)村民主理财小组的职责:制定财务计划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监督财务计划和各项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检查、审核财务收支账目,否决不合理开支。

(五)预算编制:村级预算要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不列赤字的原则。村委会年初按照收支(含财政转移支付补助资金)范围、标准编制综合收支预算草案,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报镇街农经中心审核。镇街农经中心对所属各村的预算进行汇总,编制村级预算,抄送镇街财政所。村级财政转移支付补助资金的预算计划由镇街财政所编制。

(六)预算调整:对在执行中需要调整的支出事项,由村委会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同意后,报镇街农经中心审核后执行。村级资金年终结余,必须用于偿还债务或结转下年使用。

(七)决算:由镇街农经中心在每终了后编制决算草案,提请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审查批准。镇街农经中心对所属各村的决算进行汇总,编制村级决算,抄送镇街财政所。村级财政补助资金决算由镇街财政所编制。

(八)账户设置:取消各村和镇街农经中心在金融机构开设的账户,由镇街财政所统一在金融机构开设“村级集体收入专户”,用于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不含财政转移支付补助资金)的缴纳,以村为单位分户记账,由镇街农经中心进行监缴和核算。农经中心统一在金融机构开设“村级支出专户”,以村为单位分类核算。

(九)收入管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缴入“村级集体资金专户”,1000元以上的即时缴入,1000元以下的零星收入可在一周内集中缴纳,并开具统一的票据。镇街农经中心要对村级收入的合理性进行审核和监控,财产变价收入要组织现场评估确认,发包收入要以镇街政府批准的承包合同为依据确认。

(十)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支出管理:村干部补贴、五保户供养资金,分别经镇街农经中心和民政部门审核后由镇街财政所按月或按季集中支付,可通过金融机构统一发放到个人;村办公经费,经镇街农经中心审核后,由镇街财政所按计划拨付到“村级支出专户”,镇街农经中心代理村级财务进行集中核算,镇街财政所负责监督检查。

(十一)村级其他支出:由村委会根据预算提出月或季度用款计划,经村领导签批村民主理财小组同意后,报镇街农经中心审核并开具拨款通知书送镇街财政所,由镇街财政所拨付到“村级支出专户”,由镇街农经中心按规定程序办理,并监督各村按规定用途使用。

(十二)超收增加的支出:必须经村民主理财小组研究同意方可办理。

(十三)财务会计核算:农经中心代理会计核算并管理现金、票据、会计档案,实行月报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村设助理会计协助镇街农经服务中心管理本村财务,负责登记本村内部往来账,村级现金收入上缴,现金支取和票据领用、管理,定期对账,发生经济业务前后的报审等。

(十四)财务监督管理:村级财务管理实行公示制度,公示的内容是:村级资金预决算,各项收入与支出;集体资产的承包、发包与租赁,村级债权债务,筹资筹劳的用途和使用,收益分配,代收代缴费用及群众要求公开的其它经济事项。对村干部实行离任审计制度;村民主理财小组履行民主监督的义务;各级财政、农业等部门按各自职责监督检查。

(十五)对村委会的要求:建立健全内部财务规章制度,不得隐瞒、截留、坐支收入或虚列支出;资金不得体外循环,私设小金库;不得擅自变卖村级集体财产;不得自制和在市场上购买票据。

四、镇街行政事业单位报账工作程序

(一)镇街财政所对同级预算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代行管理单位财务核算。同级预算单位发生支出业务时,由各单位报账员填制支出报账单并附原始凭证,经单位主管领导审核签字,加盖单位印鉴后,送会计核算中心核算会计复核和会计核算中心主任审核后,报镇街领导签批核销。

(二)审核原始凭证:报账员在受理本单位业务经办人的收支票据时,须对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和填写的正确性、有效性进行初审,包括:检查经办人、审批人的签名手续是否完备,是否符合本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和审批权限规定。

(三)整理原始凭证:报账员应对初审后的原始凭证进行整理、归类、粘贴,并核实凭证张数和金额。

(四)填写专用结报凭证:报账员应按会计核算中心提供的规定格式分类填写专用结报凭证,经单位财务审批人签批后向会计核算中心办理结报。

(五)办理报账手续:报账员将报账单据交会计核算中心审核;对于会计核算中心退回的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报账员退回经办人按要求补充、更正。

(六)结报期限:报账员应对发生的经济业务及时向会计核算中心办理结报。各单位结报业务量多时,应当天结报,业务量少时,可10天结报一次,但每月25日前必须将当月经济业务结报完毕。

(七)会计核对:报账员应根据单位的需要和会计核算中心的有关要求及时进行有关收支情况的核对工作。

(八)会计报表:会计核算中心负责提供基础会计报表,各单位负责报送并据此编报其它相关报表。每月终了,会计核算中心按财务管理要求生成基础会计报表,经单位财务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签字确认后,由会计核算中心和报账单位分别各存档1份,必要时可报送县有关部门1份。经济统计报表、年终决算报表由各单位根据会计核算中心提供的基础数据按要求如实编报。

五、镇街财政所财务工作制度

(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财经方针、政策及上级制定的各项财务制度。

(二)建立健全财务岗位责任制,明确分工,密切协作。

(三)正确编制和季度的财务计划(预算),办理会计业务,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期限,报送会计月报、季报和年报(决算)。

(四)认真按照“乡财乡用县监管”、“村财民理乡代管”的规定管理收支,收入及时缴库,支出按权限申报。

(五)为镇街政府当好参谋,经常进行经济活动分析,及时汇报财务收支、财产管理等情况,做好财务会计核算工作。

(六)采购支出要按照政府采购目录和限额标准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和计划,经县财政局镇街财政管理机构审核,主管局长批准后,统一由县级集中采购部门办理,采购资金由县财政局国库管理机构直接支付给供应商。

(七)严格审核原始凭证,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手续不健全、记载不正确的票据、凭证应予以退回或补充更正。

(八)财政支出,必须按审批手续办理,对超范围、超标准和无计划支出要拒付。

(九)支出票据要严格按照《会计法》的有关规定,作到手续完备、内容完整,杜绝“白条子”入账。

(十)临时性借款须经财政所长审核同意,镇街领导批准后,出纳人员方能支付。

(十一)及时记账、对账,做到日清月结。

(十二)库存现金不得超过银行规定限额或以“白条”顶现金库存。不得挪用公款,或以长补短。出现差错应如实反映,经有关领导研究处理。

(十三)管好财务会计档案,做好原始凭证、账本、工资清册、财务决算等核算资料的整理、装订、归档等工作。

六、镇街财政资金管理制度

(一)镇街的各项支出严格按照支出范围、标准、顺序和财务审批程序办理,指标内支出,要做出用款计划,合理安排资金,不得超指标,特殊情况需报县财政局镇街财政管理机构审批。

(二)预算资金必须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的原则安排支出。

(三)镇街财政所按月向县财政局镇街财政管理机构提交工资发放明细表和工资调整表,经县财政局镇街管理机构审核,主管局长批准后,将工资拨到“工资专户”,并委托银行统一代发。

(四)镇街公用经费支出和事业支出,用款单位根据预算按月提出用款计划,经镇街领导签批镇街财政所审核后。报县财政局镇街财政管理机构批准,送县财政局国库管理机构,由县财政局国库管理机构拨入“支出专户”,镇街按规定使用。

(五)专项资金实行专项管理,按规定用途使用,按进度拨款,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

(六)涉及到基本建设和维修等方面的专项支出实行工程预决算制度,报请县投资评审中心审核后方可入账。

(七)涉及政府采购的专项资金必须报请县政府采购办批准或由县政府采购办统一采购。

(八)镇街预算外资金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收入全额上缴到镇街财政所预算外收入专户,不得滞留、挪用、坐支。

(九)镇街财政所对各单位预算外资金的上缴,要进行监督和检查,对隐瞒收入、坐支等问题要依据相关法规严肃处理。

(十)使用预算外资金要遵循相关政策文件,不得随意改变资金用途。

(十一)镇街财政所对专项资金和预算外资金要进行跟踪检查,防止违法违纪现象发生。

七、会计核算监督制度

(一)会计核算中心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设立会计账册,做好会计核算工作,保证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二)镇街各单位要依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并及时送交会计核算中心。

(三)会计核算中心按国家会计制度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接受;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并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更正、补充。

(四)会计人员要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

(五)会计核算中心要定期对会计账簿、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往来等进行核对,保证账证相符、账款相符、账账相符;对账工作每月至少一次。

(六)为保证银行存款的安全,会计核算中心预留银行的存款账户印鉴,由主管会计和出纳员分开保管。

(七)会计核算中心按照国家会计制度规定,根据经审核的会计账簿和有关资料及时编报各单位的财务报告;财务报告要由单位负责人签名、盖章和加盖单位公章。

(八)会计核算中心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各单位的预算计划、业务工作计划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

九、支票管理制度

(一)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由会计核算中心资金出纳员统一根据用量到开户银行购买并保管;购买的支票要分别按顺序号登记。

(二)建立支票使用登记制度,登记内容:支票号、使用日期、收款单位、用途、金额、领用人、经手人签字。

(三)支票使用要随时签发、随时盖章,不得预先盖章备用。

(四)领用支票人员必须在3日内报账,报账时资金出纳人员要认真核对票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五)领用支票人员要保证支票的安全,不得随意乱放,一旦发现支票丢失或被盗,要向领导报告,并迅速向银行办理挂失手续或向公安部门报案,防止造成经济损失。

(六)支票丢失造成损失,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据情要求当事人赔偿经济损失。

(七)对过期、作废支票要加盖“作废”戳记,逐笔注销,并剪掉作废支票的号码,将其贴在支票登记簿的号码栏内备查;同时,按照支票号码整理装订成册,妥善保管。

(八)会计人员应及时正确地记载各项经济业务,准确掌握银行存款余额,定期与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每月做银行存款调节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九)严格支票结算制度,不签发空头支票,不签发远期或过期支票,不签发印鉴不全、印鉴不符的支票,不得将支票出租、出借或转让给其他单位和个人使用;支票和印鉴要由相关人员分别保管,不得由一人保管。

十、现金管理制度

(一)财政所库存现金和各单位的备用金实行审查核定制度,一般不超过500元,超过定额,要及时存入银行。

(二)在财经制度允许的范围内,以下开支可使用现金:

1、未纳入统发的职工工资和各种工资性津贴;

2、支付个人劳务报酬及其他专门工作报酬;

3、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其它现金支出;

4、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

5、结算起点500元以下的零星支出;

6、确实需要现金支付的其他支出;

7、与其他单位正常经济往来在500元以下的。

(三)因公外出人员携带必要的现金要填写借据,并由单位领导审批同意后,方可支付。

(四)因公外出人员返回后必须在5天内报账,结清差旅费,不准拖欠。

(五)购买物品所借现金必须及时报销结清。

(六)购买专控商品,一律不准使用现金。

(七)出纳、会计要严格按照岗位责任制认真履行职责,账款要做到日清月结、账款相符,现金管理要做到十不准:

1、会计员和出纳员责任分明,钱账分开,不准一人兼管;

2、不准用白条顶替库存现金;

3、不准因私借用公款;

4、不准单位之间相互借用现金;

5、不准假造用途套用现金;

6、不准用转账支票套取现金;

7、不准公款私存;

8、不准账外存款,私设小金库;

9、不准坐支各种收入;

10、不准有价证券抵顶现金。

(八)发现现金短少或长余时,不得私自处理,要及时查清原因,并如实向财政所长报告。

(九)现金取送数额较大的,必须两人以上同行,必要时有保卫人员护送。

十一、票据管理制度

(一)镇街财政所设专人管理票据,具体负责票据管理、购入、发出、回收等项工作。

(二)镇街财政所统一管理票据,镇街各单位统一到镇街财政所领取票据。

(三)对各单位核定供票数量,定期检查,定期收缴,交旧领新。

(四)要严格票据领用手续,建立票据使用登记簿,登记册号,领发票据须统一登记编号,领用人签字。

(五)不准将票据涂改、挖补、撕毁、隔号、拆本使用。

(六)镇街各单位收费收入全部存入财政专户,对坐收坐支的,在问题没查清处理前应暂时停发票据。

(七)镇街各单位不按规定使用票据或自购自制票据收费,或收费不开票据,要依法严肃处理。

十二、计算机操作管理制度

(一)“乡财乡用县监管”操作系统实行专人维护使用制度,其他人员不得擅自操作。

(二)发现网络和系统出现问题要及时向有关人员报告。

(三)计算机操作人员不准操作与本职工作无关的程序。

(四)上机前一律实行病毒检测,检测无毒后方可使用。

(五)认真遵守计算机操作程序,保证微机正常工作运行。

(六)注意及时关闭计算机及附属机器电源,避免长时间待机。

(七)非专业人员不准拆卸机器。

(八)不准擅自改变网络程序,报表及核算程序,做好资料的备份存档保密工作。

十三、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一)会计核算中心统一管理各单位会计档案。

(二)会计档案分会计凭证类、会计账簿类、财务报表类、其它类,每年分单位整理立卷,装订成册,编制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三)年终,核算会计将会计档案交核算中心综合档案室归档。

(四)会计档案必须严格执行安全和保密制度,妥善保管,有序存放,方便查阅,严防毁损、散失和泄密。

(五)会计核算中心应为各单位查阅本单位会计档案提供方便;相关部门查阅、调阅会计档案应提供合法手续。

(六)会计档案原件原则上不得借出,如有特殊需要,须经单位领导批准,可查阅或复制,并办理登记手续,禁止在会计档案涂画,拆封和抽换。

(七)会计账除磁介质保存外,还要打印并保存纸介质作备份。

十四、镇街财政所印鉴管理制度

(一)镇街财政所公章由预算会计保管,预算会计如有特殊情况,由财政所长指定人员暂时代管。

(二)镇街财政业务专用章由具体财政业务负责人员各自管理,银行账户预留个人印鉴必须是财政所长,个人印鉴由预留印鉴人员保管。

(三)严禁用财政所印鉴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或其他单位及个人提供担保;财政所擅自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或他人提供担保,造成经济损失的,由责任人承担全部责任,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四)建立财政所印鉴使用登记簿,使用财政所印鉴,必须经财政所长批准签字后登记备案。

(五)财政所人员岗位变动时,由财政所长负责办理印鉴交接手续。

十五、信访工作制度

(一)每名镇街财政职工都应努力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

(二)本着谁接待谁处理的原则,不熟悉情况的由接待人员负责安排知情人进行接待。

(三)安排人员做好来信来访登记工作;登记要详细,承办人员受理及处理结果要写清。

(四)坚持原则,替来信来访人员保守秘密。

(五)重大的来信来访事件,必须向财政所长汇报。

(六)严肃认真,热情周到,让来信来访人员满意,树立镇街财政干部良好形象。

(七)对于来信来访,可以当时答复的要当时答复,当时答复不了需请示县财政局或镇街政府的,要及时请示县财政局或镇街政府后,在五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

(八)尽最大努力防止越级上访和集体上访事件的发生;对于因财政所接待工作失误,造成越级上访和集体上访事件的,要追究财政所长和接待人员的责任。

十六、财政所防火防盗制度

(一)财政所长是防火防盗第一责任人,相关工作人员是责任人。

(二)工作人员要树立安全意识,认真遵守安全制度,按时认真值班值宿,不乱扔烟灰。

(三)不准在办公桌、档案柜内存放私人贵重物品,保险柜内存放现金必须符合限额要求。

(四)定期检查电源线路,发现有老化等情况立即报告,防患于未然。

(五)离开办公室前要认真检查门窗是否关好、电源是否断开、是否有明火等。

十七、财政所长岗位责任制

(一)负责财政所全面工作。

(二)自觉接受县财政局和镇街党委、政府的领导。

(三)负责组织职工学习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认真执行财务会计法规和规章制度,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四)负责财政所工作人员管理,做好政治思想工作,积极组织职工政治业务学习,搞好廉政建设,增强文明办公和为民服务意识;关心职工生活,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

(五)负责镇街财政收支监督管理,组织预决算编报、预算调整执行及情况分析工作。

(六)负责实施各项涉农补贴资金的发放工作,落实好农村公共财政的各项政策。

(七)负责乡村会计集中核算,落实“乡财乡用县监管”、“村财民理乡代管”等项管理制度,严格按照上级财政部门规定的工作程序开展工作。

(八)负责财政所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对工作人员岗位责任进行考核。

(九)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注重调查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为上级领导决策提供翔实的第一手材料。

(十)增强防范意识,加强业务岗位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实行备案制,防止违法违纪、盗情、火情的发生。

(十一)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十八、财政所预算会计岗位责任制

(一)负责综合财政预算指标的制定和调整。

(二)负责预算内外资金的拨款审核与会计核算工作。

(三)负责资金收付会计凭证的审核。

(四)负责按会计制度规定,利用“乡财乡用县监管”系统搞好财政总预算会计记账和各项会计事项处理。

(五)负责按月向镇街政府和县镇街财政管理机构报告预算执行情况

(六)负责预算内外财政综合预算执行结果的决算编报和分析工作。

(七)负责镇街财政的票据管理工作。

(八)负责财政、财务监督检查工作。

(九)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十九、财政所专管员岗位责任制

(一)严格执行各项政策法规,完成负责的工作任务。

(二)税收专管员负责有关税收的征收管理工作;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税源;及时做好税源的登记、上报和存档工作。

(三)农民补贴专管员负责各项农民补贴的政策宣传、数据统计、资金发放、报表汇总及相关信访咨询等工作。

(四)村级资金专管员负责按政策对村级 “一事一议”、村级经费等国家对村补助资金的范围、程序、方法和实施情况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其正确使用。

(五)社会保障专管员负责农村五保户供养、农村合作医疗及相关事项的认定与资金的发放、监督工作,切实做好农村社会保障工作。

(六)专管员要及时登记台账,定期与总预算会计对账,按时报表,做好资料存档工作。

(七)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二十、财政所档案员岗位责任制

(一)负责按规定做好会计档案的归档、保管、查阅和销毁等工作。

(二)会计档案按进行归档、分类,整理立卷,编制保管清册,做到存放有序,查找方便。

(三)负责管理会计核算光盘等磁性介质档案,并按有关规定存放、保管。

(四)严格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借阅档案并做好借阅登记,防止会计档案被涂、拆和抽换。

(五)会计档案不准借出,遇有特殊需要,须经单位领导批准,可复制,并办理登记手续。

(六)保持档案室环境整洁,定期进行防蛀、防腐处理,防止毁损、遗失和泄密。

(七)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二十、财政所文明办公制度

(一)工作人员要仪表端庄、衣着得体、整洁大方,符合岗位要求。

(二)职工要衣着整洁,常理发、常修指甲;不在办公室大声喧哗,语言文明。

(三)接待外来办事人员要来有迎声、去有送语。

(四)工作人员不得上班时饮酒,不得赌博、参与封建迷信活动。

(五)办公室用品摆放整齐规范,室内窗明几净、四壁无尘,室外整洁优美。

(六)保持办公室内外的环境卫生,不乱扔纸屑、不随地吐痰、不乱堆杂物;办公场所每天一清扫,每周一大扫,做到地无纸屑和烟头。

(七)工作人员离开办公室要做到门窗关严、电源切断、杜绝隐患。

二十一、镇街财政工作人员守则

(一)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为建设和谐社会做贡献。

(三)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四)坚持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指导实践。

(五)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模范遵守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严守工作纪律。

(六)熟练掌握国家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准确履行财务和会计职责。

(七)爱岗敬业,钻研业务,工作主动,注重效率,完成任务。

(八)团结互助,精诚合作,礼貌待人,文明办公,讲究卫生。

(九)秉公执法,廉洁自律。

7.财政法规制度案例分析 篇七

目前,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缴存实行按旬考核制度,考核时点为每月5日、15日、25日。以考核时点每月5日为例,国家缴存制度规定,5~14日每日营业终了时,各商业银行按统一法人存入的准备金存款余额,与4日末该行一般存款余额之比,不得低于法定的存款准备金率。

一、“待结算财政款项”缴存制度的缺陷

由于商业银行所经收的预算收入在实践中客观上存在资金已到、税票未到(尤其是异地缴税)的现象,那么该科目所核算的税款就有可能在2天,甚至2天以后才能实现先到资金的税票到达指定的国库经收。

为此,一些商业银行与征收机关达成共识,就是商业银行为征收机关违规开设“过渡账户”,且“过渡账户”不在“待结算财政款项”科目下核算,而是在单位活期存款、机关团体存款等科目下核算,共同违反国库管理规定。这种现象在基层国库经收业务中较为普遍。

二、建议及对策

1.改全额缴存制度为一般存款缴存。

将商业银行“待结算财政款项”科目核算的资金视同一般存款,按照国家法定的存款准备金率向人民银行缴存。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在很大限度上减少了商业银行在办理国库经收业务时可能发生的因及时上划预算收入而造成的垫付资金损失。二是避免商业银行为了逃避全额缴存款,而将国库经收业务纳入其他科目核算,或为征收部门违规开设“过渡账户”等问题,使商业银行客观、真实地核算国库经收业务。

2.取消该科目下的存款缴存制度。

取消商业银行“待结算财政款项”科目缴存制度,维护商业银行国库经收业务的严肃性、公正性和合理性。但是,人民银行需加强对商业银行国库经收业务的检查、监督和管理,对于商业银行延解、占压和挪用预算收入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

3.仍然实行全额缴存,但要修改其他制度。

对商业银行“待结算财政款项”科目仍然实行全额缴存制度,为了兼顾我国存款准备金管理制度与国库管理制度的一致性,要对国库管理制度的现行条款做适当的修改。比如,对于商业银行由于款到而票未到等非人为因素造成延解预算收入的现象,人民银行不予追究经收银行的责任。

8.乡镇财政支出制度改革刍议 篇八

关键词:乡镇政府 财政支出 改革

一、目前乡镇财政支出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越位”与“缺位”并存

财政支出越位表现为:一是直接涉足竞争性领域。改革开放过程中,许多乡镇政府出面贷款和集资,办起了一批乡镇企业,但由于人才匮乏、缺少竞争,管理不善、信息跟不上市场变化。几年下來,倒闭破产时时发生,使乡镇财政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二是超越自身经济实力投资“政绩”工程。一些乡镇主要领导在当政期间,急于政期业绩,不顾长远利益,不考虑财力许可,靠贷款、集资和摊派大搞“面子”、“样板”、“形象”等工程。结果是完成一项建设,留下一笔债务。三是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包大揽。对一些进入市场的乡镇事业单位,已经从市场取得较高的收入,但仍然享受着以前政府所提供的一切待遇。四是乡镇机构庞大,财政供养人员过多,支出负担重。

财政支出缺位表现为:一是对乡镇公益事业保障乏力。乡镇公益事业单位(如中小学、卫生防疫站等),按性质属于公共部门,其服务属于公共产品范畴,这些支出理应由财政资金予以保障。但现在却资金供给短缺,保障乏力。二是对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环境保护、非盈利性的基础设施项目,投入偏少。并由此衍生乱集资、乱收费、乱摊派和过度依赖贷款搞建设的现象。三是对农村社会保障无力顾及。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公平的基本要求,也是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在我国以市场为取向的农村改革中,急需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稳定广大农村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但是以目前的乡镇财力,根本无力顾及。

(二)刚性支出增长过快,超过了乡镇财政财力的增长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些增支政策,使乡镇财政刚性支出不断增加。一是政策性增资。近几年来国家调整基础工资,提高工资补贴标准,改革社会保险,扩大社会保险范围等,都增加了乡镇财政负担。二是法定支出增加。国家通过制定法律,对一些支出标准作出了硬性规定,如规定农业、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支出增长速度必须高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且要逐年递增。三是资金配套政策。上级有关部门出台的专项政策,下达的各种专项资金,都要求乡镇政府安排一定的配套资金,否则,专项资金难以到位,这也增加了乡镇财政的支出压力。这些刚性支出的增长,有的远远超过了乡镇实际可用财力的增长,造成支出的硬缺口。

(三)支出预算编制方法的不科学

长期以来,我国乡镇财政支出预算编制方法一直是按功能并采用“基数法”编制预算。这种方法有其合理之处,如按功能编制预算支出便于经济分析;编制方法较为简便等。但这种预算方法的明显不足:一是没有将预算指标细化到具体单位和项目,不利于乡镇财政的监督,不利于合理控制支出;二是由于预算编制较粗,预算分配的透明度不高,造成预算约束弱化;三是支出预算科目的设计不科学、不规范,不能从不同的角度全面反映乡镇政府的事权和财政支出金额,因而不能满足细化预算的要求,也不便于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准确的分析。

(四)乡镇财政预算约束软性化,缺乏监督力度

乡镇财政预算是乡镇政府有计划配置和分配乡镇财政资金的重要手段。预算一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审查通过,就成为乡镇政府一定时期内的收支行为准则,不得随意变动。但在实际执行中,一方面由于乡镇人大缺乏监督财政的经验,其工作仅限于形式;另一方面,由于乡镇人大平时对财政预算执行监督不足,造成部分乡镇执行预算过份随意,调整预算也很少通过乡镇人代会,往往凭领导“一支笔”或“一句话”,导致预算数和决算数差异较大。同时,由于乡镇预算内外尚未集中统一管理,预算外资金游离于财政监督之外,一些不合理、不合法开支在预算外列支。这一切都为财政支出超预算的产生留下一步隐患。

二、乡镇财政支出制度的革新思路

(一)优化支出结构,建立乡镇财政支出新格局

优化乡镇财政支出结构的前提是科学界定乡镇财政支出范围。财政支出范围不科学,优化支出结构很难收到应有的效果。根据乡镇财政职能,我国乡镇财政支出范围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乡镇政权建设;二是乡镇社会公益事业;三是农村社会保障;四是非竟争性和非经营性的公共投资。同时,还应对上述的目标支出进行内部结构调整。

1、精简基层政权机构,节减行政支出

(1)当前,我国乡镇设置过多,规模过小,致使资源配置不合理。因些,我们要紧紧抓住加快城市化和城镇化建设步伐这一契机,本着资源共享、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则,根据交通条件、人口、区域面积、经济总量等因素,重新对乡镇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建设小城镇,走城镇化道路。这样,既可以从根本上达到精简乡镇机构和人员的目的,把“吃皇粮”的人员压缩到最低点;又可以利用小城镇的聚集效应,扩大城镇规模,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城镇人口对道路、供水、供电、环境等基础设施和商场、学校、医疗、文化等服务设施的共享率和利用率,最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目的。(2)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对乡镇政府的职能要按市场的要求进行重新界定。从对经济事务的直接干预、直接管理逐步转移到间接调控、间接管理上来。把政府不该管的事彻底分离出来,属于市场的还给市场,属于企业的放给企业,属于社会的交还社会,属于村组织管理的让给村组织管理。同时,必须把原前事业机构具有的行政职能全部剥离,一切权利还给乡镇政府,做到政事、政企、事企彻底分开。此外,县级政府要加大放权力度,除少数部门外,县级职能部门应将相应的人、财、物之权下放给乡镇政府管理,使乡镇政府拥有完整的职能,真正做到乡事乡管,乡财乡理。(3)要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对乡镇现有的内设机构进行撤并转,通过精简机构、减员增效,达到节减人员开支,缓解乡镇财政压力的目的。(4)严格控制经费支出。一切开支都要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和批准的预算办理,都要置于严格的财务、审计监督之下,对任何违反规定的行为都要依法严惩。

2、调整事业布局,优化社会公益事业支出结构

乡镇财政应对基础教育、卫生防疫等纯社会公益事业给予经费上的保障。但是,对乡镇事业布局结构应进行调整,彻底打破按行政区划和行政隶属设置事业单位的传统模式。对重复设置、任务交叉、效益低下的事业单位,要进行机构撤并和人员分流,提高事业发展和经费使用效益。比如有些地方教育布局不合理已成为增加乡镇财政负担的一个重要方面。据某市调查资料反映,目前一些村小学师生比例仅为1:7左右,个别村小学只有20--30个学生。如果师生比按照1:15进行配置,可分流50%以上的教师,缩减一半校舍和相关办公、维护费用。因此,要通过调整教育布局,适当合并现有的学校或教学点,扩大学校规模,调整和清理不合格教师,以达到减少乡镇教育支出,提高乡镇办学效益和质量的目的。二是对不属于公共支出范围的事业单位,比如一些民办公助的站、所,应通过不同方式限期与财政供给脱钩,逐步推向市场,使其自负盈亏。

3、财政要保障非竞争性和非经营性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

乡镇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和公共工程主要是指道路、桥梁、农田、水利、消防基础设施和乡镇(小城镇)的公共设施。保证这些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的支出,是建立公共财政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基层政府的职能使然。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薄弱、起点较低,在初级阶段政府的作用尤其重要。因此,乡镇财政要加大对这些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支持力度,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改革预算编制方法,构建乡镇支出预算新体系

改革支出预算编制的目标是:细化支出预算编制内容;将预算支出按单位和功能进行分配;建立零基预算编制方法。

1、实行部门预算。编制部门预算是公共支出预算通行的做法。通过部门预算,一是细化支出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的透明度,有利于防止支出预算分配和执行中的“黑箱操作”,便于立法机构对預算的审查和监督;二是强化预算的约束力,能够有效防止挤占挪用财政资金现象,有利于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三是实行统一的支出预算,便于集中财力,统筹安排,有利于推行乡镇综合财政预算管理。

2、推行“零基预算”。传统的乡镇财政支出分配一直采用“基数法”,这种方法虽然比较简单,但实际执行结果往往造成支出刚性增长,不利于财政宏观调控。“零基法”则不同,主要是根据各单位履行职责、发展目标和人员配备等宏观困素确定资金使用额度,一切从“零”开始。与“基数法”相比,“零基预算”在支出预算分配上更具有公平、公正和合理性。因此,在编制乡镇财政支出预算时,应逐步采用零基预算法。

(三)创新管理机制,探索乡镇财政支出管理新模式

1、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的意义在于:⑴有利于强化支出预算约束,提高乡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⑵有利于从源头上抑制各种腐败现象,提高乡镇政府的信誉和威望。

2、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对加强乡镇财政支出管理的意义在于:⑴有利于库款调度。改变目前财政资金管理分散,支出多头,重复开户的混乱局面。⑵有利于财务监督。乡镇财政、支出单位、结算银行都持有可以相互核对的资金支付账册,预算执行规范透明,监督管理贯穿全过程。⑶有利于强化支出预算的约束力和预算执行管理。

(四)强化监督,健全支出监控新机制

1、加强乡镇人大对乡镇财政预算及执行情况的监督。对本级人代会通过的预算,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变更。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支出或减少收入应编制预算调整方案,按法定程序提请乡镇人大主席团批准。乡镇财政要坚持每季向乡镇人大主席团汇报一次预算执行情况,年终向人代会汇报决算情况。

2、加强县级财政对乡镇财政的监督指导。一是对乡镇财政总会计实行会计委派;二是定期对乡镇财政收支状况进行检查;三是设立乡镇财政收支预算备案制度,年初收支预算及年中预算变更都要及时上报县财政部门备案。

3、健全乡镇财政审计制度。其重点是乡镇财政收支情况年度审计和乡镇主要领导离任审计制度。审计主体一般应由县级审计部门承担。

总之,通过以上创新,目的是使乡镇财政在支出上更加合理、科学、有效;在管理上更加有章可循;使乡镇财政支出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更相适应。

参考文献:

1、孔志锋、高小萍:《构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4年2月10日

2、张玲:《标本兼治化解地方财政风险》,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4年7月18日

3、湖州市委办、财政局联合课题组:《加强乡镇财政建设,促进乡镇财政发展》,浙江省预算管理与会计改革论文选2004年8月16日

4、张世超:《政府财力整合与财政体制改革》,经济参考报2004年8月18日

5、龙昊:《积极财政转型防范财政风险》,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10月27日

6、刘尚希:《财政风险防范的路径与方法》,财贸经济2004年12月18日

7、刘军民:《以公共财政建设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7月6日

8、刘尚希:《构建和谐社会与当前财政的任务》,财政与税务2006年12月12日

9、郝书辰、王进杰:《政府绩效预算执行控制改革研究》,2007年3月15日

上一篇:简易版专利转让合同协议书下一篇:大一大学生自我鉴定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