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社会调查报告(9篇)
1.三下乡社会调查报告 篇一
附件6:
201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报告参考选题
一、关注社会,惠农惠民,幸福人民
1.当地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情况调查
2.所在城乡社区(文化、治安等)建设调查
3.当地农村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之后对农村教育的影响
4.当地社会诚信度现状及其影响调查与分析
5.就当地百姓目前最关心的问题调查分析
6.某村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7.对当地农民工的工作、生活、住房等状况的调查
8.当地农村家庭网络普及程度调查
9.当地今年自然灾害情况、应对方法
10.当地基层党组织(党支部)的建设情况调查研究
11.对当地高校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状况调查
12.对当地居民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分析
二、大学生就业创业
13.某高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
14.我校各类广告影响力状况的调查
15.大学生对创业政策的认识
16.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
17.某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与实践能力调查
18.某成功人士的创业生涯调查
19.某高校大学生兼职情况调查
20.某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意愿与看法调查
21.某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调查研究
22.某高校学生就业素质问题研究
23.大学生专业与工作关系调查
24.某高校大学生对于西部、山区援建工作的意愿调查
25.某高校大学生创业、专业比赛开展情况调查
26.某高校学生对网上创业的看法调查
三、大学生科技、文化宣传服务
27.对当地的历史遗产、文化古迹状况和保护问题进行采访调查
28.当地农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知度调查
29.对当地独特的风俗习惯、传统小吃制作工艺、方言等传承个保护情况进行实地采访和调查
30.调查当地高校需学生对传统孝道的伦理的认同
31.人才市场、技术市场发展调查与分析
32.近年来,当地网络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解决思路
33.当地居民对我国网络宽带速度的意见调查
34.国产手机崛起对我国科技行业的影响力调查
35.物联网在各行业的应用调查与分析
36.网络对当地农民生产影响力的调查
37.计算机科技在当地农务中的影响力调查
38.当地居民对我国网络宽带速度的意见调查
39.计算机网络现存问题与发展状况调查
40.企业计算机信息管理人才需求调查
41.手机游戏对当地学生的影响力调查
42.当地居民当前文化娱乐方式调查
四、环保宣传服务
43.就当地生态文明仪式调查
44.环境友好型农业普及程度调查
45.当地群众低碳意识调查
46.当地居民对雾霾治理的看法调查
47.农村居民对工厂迁移至当地的意见调查
2.三下乡社会调查报告 篇二
1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发展现状
目前的三下乡的局限, 主要受到活动经费、社会上缺乏完善的志愿服务机构的培训、活动时间受到限制的影响, 因此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还是有着许多薄弱之处。
2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意义
2.1 对国家而言, 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国家政策, 树立人生价值观
“三下乡”社会实践让大学生了解国家的惠农政策和国家的发展政策, 是一个很好参与政治学习与社会实践的途径。例如:黄淮学院“党员先锋队“对老军人的采访了解近代历史, 看望老党员, 听老党员讲解党的故事, 参观了确山革命根据地等活动。了解空巢老人, 留守儿童, 农村等一些问题, 增强自己的责任感, 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
2.2 对当地而言, 实践活动增强与农民之间的感情同时, 懂得了如何服务基层, 并且引导农村的孩子们走向正确道路
“三下乡”社会实践一方面为孩子们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激发他们对世界的求知欲望和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决心。对于当地的居民而已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 拓展了他们对知识的获取渠道, 从我们大学生志愿者的身上感受到现代化大学生积极、向上的气息, 也从侧面能够反映出国家高等教育对未来祖国建设人才的培养, 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2.3 对大学生而言, 培养现代化人才的综合素质
由于社会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的发展, 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正面临众多的考验。吃苦耐劳和艰苦奋斗已经成为建立现代化高素质人才必不可少的条件, 因此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发展正是符合了锻炼这两个品质的要求。在艰苦的农村环境里, 有限的物质条件下去超越自身的发展局限, 磨砺坚强意志。
在“三下乡”社会实践中能够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 完善自我。“实践出真知。”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能帮助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认识自我, 以便了解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挖掘自己无限的发展可能性, 主动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不断地用知识和实践武装自己。
2.4 对于学校而言,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提高高校的社会地位
近几年来, 各大高校都会有许多大学生三下乡的志愿活动, 增强了各高校文化软实力的竞争, 长期以来对学校招生也会产生积极影响。各高校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 促进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
3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局限性
从以上的调查问卷数据得出:
第一、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对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觉悟不高, 导致参与活动的人数很机械性。主要是因为有些大学生还没能拆掉思维里的墙, 认为这种“三下乡”就只有吃苦仅此而已, 没有意识到在短短的支教时间里面自己的思想已经发生悄然的变化和感悟, 因此他们排斥“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存在, 不愿意参与和配合这类型的活动。
第二、高校大学生的所学的专业知识并没有充分地应用到社会实践中, 自身所具备的技能还不能很大地满足当地实践服务地点的需要。例如:沟通交流的技巧。沟通是大学生踏入真正的社会之前一个重要的技能。然而他们没有建立对外界交流、分享的信心, 并且没有完全打破陌生的局面跟村民沟通去提供最真切的帮助。
第三、缺乏高效的组织支持, 活动体制的创新不足。部分的高校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机制去协助“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 因此受到活动的经费、人手配合等各方面的问题的限制, 导致活动一直停滞向前发展。同时, 对人员的培训工作也存在缺失的状态, 没有进行专业化和针对性的培训。这样就大大地降低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参与的人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和共同的目标去提高社会实践的影响力获取其他地区人民和政府政策的支持。
参考文献
[1]任江林.大学生“三下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 2008.
[2]邹元元, 柳礼泉.论“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2007 (02) .
[3]任江林.深化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刍议[J].现代教育科学, 2009 (11) .
[4]李同果, 范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功能探析[J].高教研究, 2006 (04) .
[5]罗美红, 汤莺, 苏建国.“三下乡”活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科技咨询导报, 2007 (04) .
3.三下乡社会调查报告 篇三
关键词高校教师 社会实践 活动机制
一、高校教师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意义
社会实践是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高校教师了解社会、明晰责任,增长才干、进一步教书育人奉献社会的重要渠道。高校教师暑期社会实践是高等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它与自我学习相辅相成,共同完成提高教师实践经验的目标,实现高校教师全面发展的目的。新世纪的高校教师肩负着培育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我们必须根据新时代的要求和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多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加强对高校教师的全面综合教育,使广大高校教师可以成为对国家和社会的完美园丁。
二、 “三下乡”社会实践面临的问题
(一)学校、社会支持力度欠缺。
暑期社会实践是一项走向社会的活动,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很难实现,需要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关注与支持。然而,在高校与社会的接触中,很多单位疲于对本单位工作的处理,无暇顾及高校教师暑期社会实践这一于己无关的事,很多学校产生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错误观念。很多暑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依靠老师人际关系,使社会实践成为老师的一种负担。
当前,一些走在前沿的高校虽然已经把暑期社会实践纳入学校的整体规划中,但是还是存在着个别高校不重视暑期社会实践,把暑期社会实践作为一项高校教师第二课堂活动来抓。很多高校对于暑期社会实践的配套经费不及时,资金无法满足社会实践开支,致使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大大缩水,搞起形式主义。
(二)活动形式单一,缺乏科技性、趣味性。
虽然团中央每年根据社会热点,突出重点确定一些主题,但是各高校在社会实践开展中,很难完全与自身结合,大多数高校依然认为暑期社会实践是高校青年教师个别行为,因而很难控制高校青年教师所开展的暑期社会实践所涉及的方向,除高校团委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可以贯彻实施团中央精神,个人暑期社会实践很难联系社会热点,且形式大都局限在参观、调查、访谈等。从而造成暑期社会实践效果不理想,缺乏创新性。
高校团委组建的暑期社会实践团虽然可以紧密围绕团中央文件精神开展活动,但是基本上以团委青年老师为主,缺乏专业技术支持,形成了送知识下乡高校教师自己并不精通的现象。没有真正的把文化科技卫生送下乡,且活动每年形式基本相同,参与者存在厌倦情绪。
(三)高校教师缺乏意识教育,对社会实践必要性认识不足。
如今大部分高校注重高校教师的文化课教育,忽视对高校教师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把知识停留在纯理论上,对高校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缺乏一个测评标准,或者根本没有意识到社会实践的必要性,对高校教师社会实践工作采取放任不管的方式予以对待。大部分高校教师也没有意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他们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在书本知识的学习上,却忽视了社会实践这堂必修课,由此引发了诸多问题,如高校教师处理事情的能力匮乏,人际关系处理不够妥当。
三、对暑期社会实践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切实加强对高校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的重视程度。
暑期社会实践是走向社会的活动,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无法完成。政府领导必须重视起来,将高校教师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放入地区发展规划中,积极配合高校开展活动,为暑期社会实践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大宣传力度,让高校教师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切实有效的在社会上开展,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各高校更应该将暑期社会实践纳入学校发展纲要,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在人力物力上予以支持,抓好关系高校教师综合素质的社会实践能力。
(二)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提升高校教师就业、创业能力,加大对科技的重视。
鼓励高校教师选准项目,根据地方需求,将创业项目带出校门、带进企业、带向市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结合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需求,借助暑期实践平台,拓展高校教师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组织高校教师深入见习基地,展开见习实习、挂职锻炼等活动,引导高校教师进一步了解就业形势,把握就业方向,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就业观。同时,要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和课程设置,了解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找出差距,认清不足,以此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鼓励将社会实践与高校教师的专业学习、科研立项和科技创新项目等相结合,支持高校教师带科研课题到农村、下基层、入企业、进社区,开展实地社会调查研究,增加实践的学术、科研含量,提升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要鼓励高校教师参与专业教师的科研课题,支持专业教师吸收并带领高校教师进行科研课题建设。
(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加强高校教师意识教育,提高高校教师主观能动性。
坚持一体化分层次教育思路,有的放矢地安排不同年级高校教师参加不同项目活动。对于没有接触到专业课的低年级高校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社会考察,志愿服务活动,高年级高校教师可以开展社会调查,科技文化服务活动。如此安排更具人性化,更具合理性。
完善教师社会实践考评体系,纳入教师综合素质测评,通过创新学分等形式激励高校教师参与到暑期社会实践中来,对于出色完成暑期社会实践任务的高校教师采取认定创新学分的策略予以肯定。大力倡导高校教师组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加大表彰力度,对优秀调研报告、成果编印成集,树立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典型,隐射全体高校教师。
参考文献:
4.“三下乡”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篇四
一、调查背景:
为响应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建团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以建校90周年为契机,根据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发的《关于开展2012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作为云南大学商旅学院在校学生,我们积极参与了以“环保宣传服务”为主题,以我村为重点实践单位的2012年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在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中,我们收获了许多的成果,发现了存在的问题,最后做出总结和提出建议。
1.调查时间: 2012年8月1日至2012年8月7日
2.调查地点: 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寨河镇附近的两个村庄:吴寨村,陈兴寨村
3.调查方式与内容: 对我村的新农村建设进程和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并主动向村民和相关部门了解情况,重点实地考察我村周边环境保护、综合治理情况。
二、调查总体情况分析:
近些年我村紧跟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开始了新型农村改革建设。在看到我们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上升,农政补贴给农民带来的便利,生活品质的提升,文体活动的增加等一系列可喜的进步与发展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关注伴随而来的一些容易被大家忽略的问题。
1.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还夹带着随之而产生的大量污染
从“三农”政策开始,我村紧跟时代和改革的步伐,全面保障“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优质廉价家电下乡”等一系列便民、助民、惠民的政策的落实。农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腰包鼓起来了,家电多起来了,伴随而来的是环保和节能意识的停滞,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生活垃圾的种类增多,垃圾处理的方式原始,废旧电器的处理不当,新型机械化农业污染等新问题。
先从生活垃圾的种类增多这一个小方面开始,在二十几年前,即1990年左右,那是我村的垃圾种类单一,而且污染度小、易降解。随着村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垃圾的种类开始增多,而且朝污染大、难降解的方向发展。
下面是二十年前和现在我村的垃圾种类及其比例大致图示:
注:
可回收垃圾主要为:报纸、图书、暖瓶、罐头盒、废弃衣服、灯泡等
厨余垃圾主要为: 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
有害垃圾主要为:过期药品,其他化学制剂等
其他垃圾主要为:砖瓦陶瓷、渣土等
注:
可回收垃圾主要为:图书、废弃衣服、塑料包装物,建材
厨余垃圾主要为: 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
有害垃圾主要为: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其他化学制剂等 其他垃圾主要为: 砖瓦陶瓷、卫生间废纸等
另外,我们还应该看到家电的下乡带来的废旧家电的处理问题,和大型农用机械带来的污染。
2.现代高科技的下乡的同时,污染处理的方式却仍旧原始 二十年前,由于技术和经济条件限制,我们只能使用简单原始的处理方法和程序处理垃圾等污染物。对于可回收垃圾,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都是一件东西传几代,所以利用率和回收率十分高;而厨余垃圾很那回收利用,但是我们村民们基本均饲养牲畜,例如:鸡、猪、牛、驴等,所以大多数厨余垃圾均由家养牲畜解决,而且其中大多数还可用于肥田,实在无法直接利用的就只好弃至田间地头,完全依靠自然分解;至于有害垃圾,在二十几年前占村民日常生活垃圾的份额较小,基本是选择随意弃置了;其他垃圾诸如瓦片陶瓷和渣土等,大多用来填垫路面并且得到了有效的重复利用。
但是随着村民们生活水平的上升,大家的谋生方式不再是简单的耕种和畜牧。并且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电器下乡和农业现代化迅速普及等原因,给原本绿色清静的乡村带来便利和欢声笑语的同时,还带来了空气质量下降,噪音污染和废旧电器设备弃置,化学物质污染等问题。单单从垃圾处理上对比,由于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升,村民们对于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的重复利用度下降,随之而来的是随意弃置,给村镇的容貌和环境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另外家养牲畜的减少和化肥的广泛施用,让不少厨余垃圾失去了剩余的价值,只好将其弃置;对于有害垃圾更是如此,没有合理的收集与处理方法,只好将其弃置,带来了不少环境问题和安全隐患。
3.大家对于合理处置垃圾,保护环境的看法
为了了解村民们对于合理处置垃圾和保护环境看法,我特地走访了几户人家,进行简单的询问调查和环保宣传。仅对垃圾合理处置问题的必要性,我根据收集到的情况绘制如下表,大家对于垃圾的分类和合理处理的态度主要有一下几种:
由上图所反映的情况大致可以看出:
大部分村民在垃圾分类和合理处理等问题上处在及其被动的地位,并且缺乏垃圾分类处理的意识,更糟糕的是有小部分村民更本没有这种习惯,况且这种习惯很难改。
三、意见和建议: 对于我们村目前存在的问题,我觉得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合理处理,并且在实践调查中,我就保护环境和合理处理垃圾的问题给走访的村民们进行了宣传讲解和并且给出了一些日常生活小贴士,并且向村委会和有关的部门提出了解决建议。
1.建立垃圾堆积回收站点,提升环保和垃圾分类意识。
村委会可以统一几个垃圾堆积回收站点,并且定期安排专人进行统一整理和处理,对于可回收利用垃圾和其他垃圾应当回收后转手给某些企业或者工厂进行重复利用或再生产,并且可以从中获取部分收益。对于无法处理的厨余垃圾和有害垃圾,应当集中科学的处理,例如可以填埋厨余垃圾,化学分解有毒垃圾减轻污染。另外,村委会应当加强对于环境保护和垃圾分类等环保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并合理指定一定的奖惩制度,相信会取得一定的效果。
村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对日常垃圾进行简单的分类,并且统一弃置到堆积堆积回收站内。虽然生活质量和水平上升了,节俭和重复利用的意识仍然值得推崇,我们可以重复利用并且少用塑胶袋并逐渐放弃塑料袋的使用,多使用菜篮子和环保袋;对于一次性餐具和包装的商品我们要灵活选择,尽量减轻这些有害垃圾对于农村绿色自然环境的污染。
2.村镇合理进行布局并且统筹规划,引进高产值低污染项目。
村镇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是不妨多考虑一下可持续发展和科学现代化布局,合理配置垃圾回收站点,并且适当添加环境保护设施和引进相关高新项目。
在布局时尽量做到科学合理,让每户人家方便快捷的处理日常生活垃圾,例如几户人家设计一个垃圾中转站;并且让村民们能通过简单的投入便可为环保做出贡献,例如在设计新农村住宅时可以加入太阳能和风力发电设备,并配置专业人员进行上门指导和维护。
3.加强农村义务阶段教育对公众的影响,合理开展文体活动宣传普及相关知识。
对处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青少年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和环境保护的教育,并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绿色生活、环保生活。在课本和学习过程中加入部分关于环境危机对人类生活所带来的影响,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启发学生们关心社会问题,关心环境问题。
5.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篇五
目的:体察民情,了解国情,增长才干
形式:深入农村,与村民攀谈,搞调查
时间:2010年7月27日--7月30日
地点:安徽省合肥市临湖社区
组织者:合肥师范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
参与者:合肥师范学院08级、09级部分同学
一.简介概况
(一)概况:2007年元月,原属包河区烟墩乡的四十井居委会、岗墩村、先锋村、卫前村四个村居划入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临湖社区委筹备组在此基础上于同年元月5日成立。2007年8月9日经合肥市人民政府批准,临湖社区党委、临湖社区管委正式挂牌成立。与此同时又将2006年8月份从肥西县上派镇委托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的巢湖、田埠两村纳入临湖社区行政管理,后于2008年11月划归新港工业园。目前临湖社区管辖四十井居委会、岗墩村、先锋村、卫前村,总面积16.9平方公里,村民组81个,户籍人口9840人,现有党员274人(其中预备党员7人),社区干部26人,村居两委干部23人。
(二)序言
7月27日我们师范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小组一行16人来到合肥市临湖社区,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临湖社区是一个农村走向城市化的典范社区,半城市化的现状更体现了党中央响应振兴农村的政策。在临湖的三天里,我们开展了许多活动,和小学生联欢,为小学生义务辅导功课,深入农民之中调查研究并帮助他们干农活,而作为计算机系的我们与当地青年分享一些关于电脑科技的知识,专门有人为其开展计算机知识讲座。这里既有农村也有城市,在农村里,我们学到了好多书本学不到的东西,在社区里也看到了市民的文明。这是我们这些大学生第一次如此热衷于农村问题。其中大家关心最多,也是讨论最多的,就是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
(三)国家战略部署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将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现代话进程,对农业将提出更好的要求。我国经济结构能否顺利调整,国民经济能否发展的更快一些、更好一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基础是否稳定。只有加强农业基础,确保农产品供给,才能顺利推进工业化;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开拓农业市场,才能支持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作为一个半城市化的典范社区,既发展农业,又发展工业,可谓典范之典范。
二.经济收入状况
临湖这个特殊的半城市化的典范社区,既有农村地区,又有半城市化地区,还有城市化地区。是一个正在验证国家政策的地方。它的经济收入主要分三部分,农业产品收入,工业加工收入,以及外来的务工收入。
这边的农场品作物主要就是水稻。水稻的收成相当可观,可见他们在防虫渠水方面花费了许多功夫,水渠建设得也很到位。像我们这次过来也带来了一些农业方面的知识,虫期的防御和一些其他作物的种植方法等等。也有一些大棚蔬菜的种植,平均每户毛收入将近7,8千。
三.浅谈教育问题
人们在形容农村的教育状况时总是用“适龄儿童入学率低”、“失学率高”、“教育状况落后”等短语一言概之。这就模糊了教育落后的根本原因,甚至误导读者进入“边远地区人们不重视教育”这一误区。
经过这一段时间与乡亲们的接触,我深深地感到:农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比起城市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越是贫穷地区的人们对教育的渴望越强烈。教育滞后的根源不在于观念的落后而在于经济的落后.让我们来看一组调查结果,在我们调查的家庭中有80%的家庭的三分之二家庭收入用于孩子的教育,绝大部分的家长非常希望孩子能上到大学.我依然清楚地记得乡亲们朴实的话语,搞调查时,当问及孩子们的学习情况时,他们总说:我的孩子能像你们一样就好了.其实我们这么辛苦,啥也不图,就希望他们多学点东西,找一条好的出路.还记得有个老汉对我们说:俺孩子能上到哪,我供到哪,就算砸锅卖铁也得上.由此,我们转过头来想一想,一个地区是否重视教育能单凭入学率或人口文化水平来衡量吗?答案是否定的。对于农村来说,判断人们重视教育程度的标准应是他们用于教育的开支所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虽然农村地区经济落后,但也正因为落后,他们比城里人更渴望受到教育、更渴望“个个都能考上大学”!当你看到周家村的乡亲省吃俭用供孩子们上学的时候;当你听到老汉说“砸锅卖铁也得上”的时候,你还会说他们不重视教育、还在扳着指头数有几个失学儿童吗?!那么,盲目地给老少边穷地区扣上“不重视教育”、“教育意识薄”之类的帽子是不是过于武断、是否含有某些歧视成份呢?
而作为临湖这个特殊的地方,其主要就是留守儿童居多。由于父母都忙于农务或去工厂打工,对于孩子管理得甚少,幸好临湖区委极力支持教育事业,虽说有不少的贫困的家庭,经济比较落后,但渴望教育还是非常值强烈。区委组织资助贫困学生,以至于入学率还是很可观的。我觉得对于那些留守儿童呢,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像周末啊,可以让全村的儿童尽可能的在一起玩玩,以找到共有的乐趣。
四.总结
这次的:“三下乡”的实践活动,让我明白一个好的社区委员会的领导和组织是一个地方能否进入城市化的关键,只有好的领导加上勤劳的人民一起努力。他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幸福!
五.三下乡的意义
大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是当年五四青年开创的 “走向社会,深入民众”光荣传统的延续,是我们知识分子同工农群众相结合、教育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一贯方针在新时期的集中体现,是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在北大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出的“四个统一”的具体行动,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将自身价值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必由之路。
我们通过大学学习后,要想尽快的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要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社会位置,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锻炼意志和毅力,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做一定准备.这是我参加“三下乡”活动的目的之一.
抓住有利时机参与各种形式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对于引导我们按照江泽民同志得出的“四个统一”的要求,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于社会实践统一起来,自觉走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努力缩短成长与社会需要之间的距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去见世面,长才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生“三下乡”,有利于了解国情。我们出生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成长在邓小平理论不断发展的年代,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单从课堂上是难以得到的.因此我们必须走向社会,深入农村,了解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的现状,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才能真正在实践中深化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深化对改革开放的理解。
大学生“三下乡”,有利于体察民情。淳厚民情和朴素民风中的情感滋养,难以尽得于书本;贫困母亲脸上的愁容和失学儿童眼中的渴望所激发的力量,难以取之于校园。走出象牙之塔,融入坚实的土地,贴近农民的心,才会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艰辛,收获的喜悦,才会真正把成长的根深深植入祖国的沃土。
大学生“三下乡”,有利于增长才干。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历来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磨练意志,砥砺品格,把学得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6.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篇六
内蒙古XX市XX县二份子乡位于县城西北71千米处。面积229平方千米。辖4个行政村,43个自然村。总户数1823户,人口7743人,其中农业人口7254人。19**年前,此地属于达尔罕部族游牧之地。清光绪二十五年(19**年),百灵庙垦务放地,按方圆一里地一份;XX旗一张姓商人,共买了十份地,在其按份排序的十份地中,以第二份地区为中心,自建商号并转卖给其他商人开设商铺,于是形成一条街道,两面盖起商店门脸,四周筑起土围子,成为后山的一个商贸驿站小城镇;同时,将所剩土地租给农民,租地农民在此定居建村,故称二份子村,俗称百灵地。19xx年,此地设XX县第七区公所,19xx年,改称二份子区公所。19xx年成立二份子乡。19xx年,成立二份子人民公社。19xx年3月,改设二份子乡。
关于二份子乡教育状况我们去了二份子乡中学、西红山中学、东红胜中学,通过同农民、教师、村镇干部等阶层交流,我们初步了解了目前二份子乡教育现状和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我们试图通过了解、分析这些信息来寻找一条符合二份子乡发展现状的教育之路。
一、关于教学硬件:
由于二份子乡经济状况、地理位置、民众意识观念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制约,二份子乡教育基本硬件设施仍处在相对落后的阶段。其落后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学校房屋陈旧。因为二份子乡镇地处XX山区,面积大,而人口分布稀疏,小学一般是村属小学,规模小,在校学生数量不超过300人,少的甚至就一二十人。因而村里很难投入大量资金到这些学校来建造校舍。长时间以来,大部分学校房屋得不到修整翻新,才出现了我们走访时的破败景象。
第二,学校体育、娱乐设施简陋。一般中小学的体育设施仅限于一个劣质篮球场(有的中小学篮球场地是裸露的土地)及一些歪倒不堪的双杠,水泥乒乓球台而已,至于娱乐设施则更谈不上。
第三,教学设施欠缺。据走访观察,除个别学校外,二份子乡大部分学校基本教学设施缺乏,而幻影灯,电脑等教学设施更是严重不足。
二、师资现状分析:
据调查,目前二份子乡师资现状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在二份子乡偏远地区,教师资源缺乏严重。从一教师处得知,黄洞中学师资缺乏,学生总数600多人,而教职工总数仅为29人,由此而出现一些小学教师任职中学的现象。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一般中小学教师被要求同时从事多门课程的教学。如乐元村某老师要教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等多门课程,几乎每天要上6节课。然而一个人精力有限,一个教师从事如此多门课程,工作时间过长,难免会出现缺乏耐心,责任心大打折扣的情况,这样必然会影响教学质量。
第二,教师流失严重。
第三,教师素质存在一些问题。据一些教师及村民反映。现在初中教师学历一般是大学专科或师专函授。但也有些特殊情况,如有一人小学毕业后就接父亲的班来教小学。
三、关于学生流失现象:
在当前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下,大量家长外出打工,小孩得不到很好的家庭教育,更有些家长目光短浅或局限于经济原因,即使其孩子未完成九年基本义务教育,仍强迫其孩子外出打工,剥夺了孩子受基本教育的权力。另一方面,学生本身学习意识缺乏,尤其是一些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我个人认为这些学生中途辍学是因为面临来自家庭,老师和同学三方面的压力,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或机会。
四、关于教育管理体制:
现行教师应聘制从大局上看的确有利于教育业的不断进步。但面对二份子乡经济现状,面对学校对教师的吸引力欠缺的局面,二份子乡教育能否在应聘大潮中站住脚实在令人担忧。
据调查,二份子乡镇中小学校长任期一般不超过三年,在校长任职期间,改革措施得不到彻底贯彻,从而大大影响学校建设。要改变这一现状,一教师明确表示应该实行校长任届制。的确,实行校长任届制即将校长任期定为4—5年,是避免校长经常性流动给学校带来影响的较好方案。
任届制给了校长足够多的时间来进行教学改革,从制度上保证了其改革措施的连续性。然而要突破教师流失这一瓶颈问题,在政府加大对教育投入的同时,学校还应建立教师奖惩体制,成立教师评定委员会,综合教师一年来工作情况,通过严格的审核,由监督体系对教师作出综合评定,并由此决定教师奖罚金数目。这样可调动教师积极性,使其更专心投入教学,提高教学水平。从总体来看,要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坚持和完善“四制改革”。
“四制改革”是指“教师聘任制”,“校长负责制”,“岗位责任制”,“考师制”。四制改革有利于优化学校管理,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质量,它从教师责任环节来抓好教育改革,表明了改革的方向,只有坚持和完善“四制改革”,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教育工作的有力实施和教学水平的稳步提高。
五、教学内容现状分析:
据一些二份子乡教师反映,素质教育喊了十几年了,但目前仍是一句空话,而教育本身已误入歧途,功利性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带到只有通往大学的独木桥上,葬送一大批本来在其它方面可以大有作为的人才。在教学内容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思想道德教育没引起足够重视,以致当地一中学竟被当地民众称为“培养流氓的学校”。
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较低,一些学生毕业后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不稳定因素。二是吃苦耐劳的教育应成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农村人走向社会极其重要的非智力财富。现时期青年身上明显表现出了吃苦耐劳精神的严重缺失。多重社会因素酿成了许多青年过强的依赖心和惰性。对于自身教育已极大落后于城市的农村,再失去吃苦耐劳这一宝贵的精神资源,若干年后,农村又将走向何方呢?
因此,吃苦耐劳教育势在必行,全面提倡吃苦耐劳精神,以期达到这一传统美德的生生不息。三是心理教育施行的刻不容缓。就现状来看,二份子乡中小学在学生心理教育的环节上极其薄弱,根本没有形成心理教育体系,而一般学生没有什么心理承受能力。这的确需要深刻反省一下我们的“教学成果”。
当前很多青少年把生命当儿戏,根本没有体验到生命的美丽和短暂,要么庸庸碌碌虚度一生,要么走入极端。而一旦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便只看到生活的阴暗面,而非乐观积极地追求生活。于是很多青年甘愿自我沉沦。在家庭教育不合理这一大前提下,学校教育更应承担起它的使命,通过心理方面的良好教育来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尤其在农村,心理教育更是任重而道远。六、关于社会教育的思考:在与二份子乡镇镇政府一些领导的访谈中,有领导明确指出民众素质已成为制约二份子乡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农民思想观念落后阻碍了许多乡镇企业的发展。而要改变农民思想观念实在需要社会化教育的实行,我认为每个村实在有必要建立一个图书站,给农民提供相关农业技术、家庭教育、时势政策、法律等方面书籍。建立图书站旨在通过书籍传播相关信息和观念来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农民陈旧观念,避免农民思想成为农村发展的最大障碍。
7.三下乡社会调查报告 篇七
一、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意义
(一)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途径之一。
巩固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除了发挥校园文化和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 还要在观念上提高认识, 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中, 通过对国情的认识, 积累有益的实践经验,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大学生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主动性。
目前, 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滞后、拖延的情况, 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参加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查找到自身的不足, 激发学习知识的渴望。同时, 在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会促使学生加强学习相关专业知识, 从而, 进一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增强学习的紧迫感,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如今, 高校大学生群体以独生子女居多, 缺乏组织协调、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参加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大家互相配合, 形成合作意识, 培育团队精神。在艰苦的条件下, 克服困难, 奉献爱心, 锤炼意志, 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今后的发展打坚实的基础。
(四)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了解国情, 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大学生长期生活在大学的校园中, 难免会缺乏对社会的了解和对国情的认识以及对国家政策的把握。通过参加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可以使学生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有更深入的了解, 树立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也随之变化。在新形势下,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加强思想认识, 提高实践活动参与度。
目前,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状态大部分是由高校共青团委或学生团体组织发起, 在校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自愿进行报名参加, 由于思想意识淡薄, 宣传力对不够, 导致参与规模比较小。同时, 由于一些高校对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重视程度不够, 导致高校在资金投入、政策倾斜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小。
(二) 缺乏有效组织, 创新性不够。
部分高校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缺乏有效的组织体系。“三下乡”实践的活动组织单位多为高校共青团组织, 同时“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的主体多以学生干部等精英学生为主, 其他同学参与程度不高, 缺乏组织的时效性。另外, 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 内容匮乏, 形式单一, 导致活动的创新性不够新颖。
(三) 学生的专业知识在实践活动中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宗旨是课堂中的理论知识和社会的实践经验有机的联系起来, 在实践中检验书本知识, 也通过社会实践更多的了解社会, 更好的服务社会, 使自己的情商、智商得到提升。由于文理科知识的差异性, 导致在活动中, 很大一部分学生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 从而失去活动本身应有的实际意义。
为了深入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建议如下:
(一) 提高认识、高度重视。高校有关部门和领导要从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高度, 重视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真正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来抓。与有关职能部门积极协调, 认真组织实施。
(二) 健全机构, 协调运作。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保证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必须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比如:联系实践单位、实地调查、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请教专家、实际数据的采集、实践人员的考核与选拔等。只有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协调运作, 才能使实践活动取得成功。
(三) 要组建高素质的“三下乡”服务队伍。为了落实“三下乡”活动的服务宗旨, 首先应建设一支思想意识高, 组织纪律强, 工作态度勤奋、高效的服务团队;其次应加强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养, 夯实专业基础,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最后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使“三下乡”活动开展的高质高效。
(四) 政策支持, 资金投入。
“三下乡”活动的开展与实施要取得学校相应政策的倾斜, 肯定“三下乡”活动群体所得出的成果, 同时要予以资金上的支持与帮助, 保证“三下乡”活动的顺利进行。
(五) 认真策划, 保证安全。
计划的制定是保证“三下乡”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在制定计划之前要对实践活动的地点进行充分的调研, 制定好相应的活动计划, 在保证安全第一的基础上, 力所能及地开展相关活动。
结束语
总之,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 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方式, 对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特殊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同果, 范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功能探析[J].高教研究, 2006, 4:88-92.
[2]郭玉宾.试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地位与作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7, 23 (5) :62-65.
[3]李惠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与大学生成才的需求[J].人力资源研究, 2005, (9) :41-42.
8.三下乡社会调查报告 篇八
关键词: 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1
一、志愿服务的意义
“三下乡”的形式是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而本质是体现对于农村地区的志愿服务。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支持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发展”,再次将志愿服务纳入国家政策制度支持、工作实施推进的范畴。
志愿服务将成为国家“新元素”。“志愿服务”原来并没有纳入国家“战略元素”的范围,主要是精神文明、青少年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组成部分。伴随社会转型和治理创新,“志愿服务”逐渐成为常态化的元素,逐渐引起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成为国家及地方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尤其是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志愿服务进入国家视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其中正式提及“志愿服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发展志愿服务”。国家及地方的“发展规划”“发展战略”陆续将“志愿服务”写入其中。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志愿服务凝聚人心、增强群众主人翁精神的重要意义”。中国志愿服务事业从纯粹民间行为,到部门推动项目,进而发展成为国家战略组成部分,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志愿服务将成为国内“凝聚力”。伴随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快速转型,各种利益不平衡状况陆续出现,进而引发各类矛盾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志愿服务这股沟通协调、友善互助的积极力量,对于调节利益关系、化解矛盾冲突具有特殊的作用。志愿者的关心和服务,使得利益受到冲突、处于生活困难的群体获得帮助,能够寻求积极有效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志愿服务将成为国际“软实力”。我国国家发展和国际关系处理中,在积极外交、友善外交的同时,还特别需要“民间外交”的支持,即通过志愿者的国际交流合作,让世界各国感受中国人的友好善意,理解中国文化的平和亲近,乐意与中国进行沟通协调。近年来,“中国青年志愿者援外服务”到亚洲、非洲等国家从事教育、卫生、农业、体育等服务活动;商务部、民政部、教育部等动员专业志愿者到发展中国家从事咨询、辅导服务;还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志愿者参与“无国界医生”“专V志愿联盟”等国际化民间组织的志愿服务。这些中国志愿者在世界各国开展的服务活动,传递了中国人友好、和平、奉献的精神,传递了中国国家的友善和热情,赢得众多国家政府与民间的好感。
二、大学生“三下乡”的教育价值
(一)磨练个人意志
就大学生个体来讲,开展“三下乡”活动,将大学生面貌带入到农村地区,是对大学生意志的锻炼,也是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大学生走出校门,来到农村地区,锻炼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团队内部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克服艰苦条件共同生存的能力。通过“三下乡”期间同农村人民的接触,让大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劳动人民的伟大精神财富和生活智慧,让大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锻炼朴素、务实的精神,端正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增强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在校园中是个体存在的,而走出校园,跟随团队来到农村地区“三下乡”,对于其团队主体来说,要人人具备团队责任感,将团队分工保质保量的落实;对于团队内其他成员要共同协商志愿服务内容和实施途径,这个过程就是在锻炼个体对于团队的责任感。与此同时,“三下乡”是将知识带到农村,需要对准备的知识精心准备,体验只是的传递着和教育工作者的处境,更需要大学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此有充分的、准确的 把握。
(三)服务于农村
大学生将文化带入到农村,将先进科技理念带入到农村,将优良卫生习惯带入到农村,整个过程要体现志愿服务的精神。一切以农村的实际情况为中心设置服务内容与具体计划,整个计划要符合农村人口的素质水平,补充农村人民视野上、思想上的局限。
三、大学生“三下乡”优化对策
(一)加强宣传和领导
首先要加强区域成员对于“三下乡”志愿服务及其教育价值的认同,这就需要对区域成员加大宣传,将农村地区实际情况普及给区域成员,让其看到自己生活处境同农村人口之间的差距,认识到应当着力拉近两者距离,将党的政策与关怀带到农村。“三下乡”志愿服务的能够将科技、文化、卫生带入到农村地区,同时应当让区域成员对于其实践成果有所了解,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二)创新内容和形式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内容要注意创新,让科技、文化、卫生的最前沿内容带入到农村地区,同时要注意形式上的创新,开拓思路,注重实用性和有效性,例如,“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跟生产劳动、公益活动相结合,开展技术服务、科研公关、知识培训等内容形式多样化的实践活动。
(三)建立有力地指导队伍
大学生“三下乡”的指导教师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对于学生走出校门的实践能够提出具有理论性的指导,让学生整整能够学到东西,并且能够将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拿到实践中去践行检验。同时,指导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实际行动做出及时的总结与评价,并且能够在结束过后形成理论,供今后的“三下乡”队伍学习。
(四)构建双方受益的基地机制
学校的活动组织者应当随时关注区域内、外的农村地区发展形势,挖掘能够共同双方受益的、供“三下乡”实践的基地,以保证三下乡的教育意义落到实处。在实践团队的组建过程中,可以以学校组队、学院组队、分散参与、联合组的形式进行,同时根据当地政府、企业和农民的需求,按活动内容功能进行组织,建立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基地,争取各院系各专业都能形成相对稳定的具有专业特色的基地,形成学校、社会、学生、教师和参与企业多方共赢的机制。
总结
大学生“三下乡”活动是具有一定教育内涵的志愿服务,因此应当采用可行的措施保障“三下乡”活动的顺利开展,从而更好地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更好地服务于农村。
9.三下乡社会调查报告 篇九
2010年7月10日松山职业技术学院青协举行了三下乡活动。领队老师:杨延红,青协指导老师:曾庆宇,大概有93人参加下乡活动。地点是韶关乳源必背瑶寨。
地理简介:
地处乳源瑶族自治县城东北54公里的崇山峻岭中,距韶关市区56公里。因有小山形如鳖鱼背,故名“鳖背”,由于“鳖”字笔画多难写,又写为“必背”,必背瑶寨依山而建,有别致的树皮房,竹房,依山临涧的吊角楼别具一格。必背是旅居美国、法国、缅甸等地的瑶族发祥地。居住在这里的6千多瑶胞是瑶族的一个分支,属过山瑶。瑶区除瑶语外,客家话也用。过程(行程):
7月10日8点我们从学校搭汽车出发,伴着一路美丽景色2个多钟后我们来到了目的地瑶寨必背。我们所居住的地方是当地的一所小学。因为宿舍太少,当晚我们就在教室打地铺。在这里,我们用所学到的知识热情地开展社会调查、电器维修等社会实践。当地的两个小女孩带我们队步行了一个多钟的路程来到
我们调查的目的地:大村。大村的人蛮少的,大概有34户人家,但是很多房子已经没有住人了。来到目的地,我们找不到村长,听说他们家去旅游了,所以我们只好找了当地一位伯伯了解当地的一些情况。伯伯告诉我们现在属于农闲时间,稻谷都已经收割了,基本上没有什么农活,但是你们可以去农田里看是否有需要帮忙的人家。下乡小组的同学去农田帮忙,学习小组的同学去教当地一些学生一些知识。我们准备了广州亚运会,还有一些关于防震、防雷、防泥石流的知识。
调查小组的去做一些调查和宣传一些知识。我们几个人来到一户家里,我们跟阿姨说明我们来的目的后,阿姨请我们进屋里坐。屋子很小,很暗,很简陋,只有电风扇和电视等家用电器。学习小组的同学跟两个小孩子聊天,问他们学习情况,在哪方面比较弱。通过了解,知道他们的数学不怎么好,所以学习小组的同学叫他们拿出他们的数学书,然后帮讲解数学题。我也跟阿姨聊了起来,通过聊天知道阿姨家有4口人,两个小孩在读书,他们家主要是靠种农活为生。阿姨告诉我当地的教育很落后,目前最高年级是五年级,听说,下一年五年级也即将取消了。听到这里我感受到了这里教育的落后,我既气愤又无奈,希望政府能重视他们的教育。我问阿姨:现在九年义务教育不是免费的吗?应该可以减轻你们一些负担了吧?阿姨说:虽然这么说,可是还要收取一些别的费用,而且当地并没有中学,孩子就要到外面读书,这样车费,伙食费,住宿费加起来负担更大。而且孩子在外面读书很少回家,很少跟父母沟通,这样父母就不能了解孩子在想什么,孩子遇到问题也不晓得跟谁说,孩子叛逆,父母也管不了。和阿姨聊完后,我便和另外两个同学到别的家里去调查。我们看到一位阿姨正在门口绣花,于是便和她聊了起来。我跟阿姨说明我们是来做调查的,阿姨请我们到她家里坐。到了阿姨家,我看到整个屋子的光线很差,而且只有电视外就没有看到别的电器了。通过调查,了解到阿姨没有接受过教育,家里有4口人,丈夫在家中田,大女儿已经出嫁,小女儿因为没钱供她继续读书只好到外面打工了。阿姨说她自己身体不好干不了农活,所以有时候只能靠绣花来挣几个钱。阿姨还说:这里的医疗很不好,看病难,看病贵,交通也不方便,没有出去过外面的,家里的电箱坏了也没人来修理。做完调查后,我们又来到了另一家,那户家里跟之前两家没有什么区别,都很简陋。阿姨正在吃饭,看到她喝的是粥,菜是自己种的菜,没有肉。我问阿姨怎么这么
晚才吃饭,为什么没有肉?阿姨听不懂普通话,所以我们找了带队的那个小女孩帮我们翻译,阿姨说:天气太热,吃不下,所以等到现在才吃饭,肉很少吃都是在特殊的日子才能吃上的。通过了解,现在家里只有阿姨一个人,她自己平时靠种农田和养家禽为生,四个孩子在外面打工,有的已经结婚。阿姨跟我们说的最多的是他们的日子很苦。接着我们又去调查另一家,在去另一家的路上,我们看到有几个人扛着大米和生活用品,看着他们很累的样子,我们马上上去帮忙,然后顺便做了调查。调查后,时间已经不早我们又开始集合,然后回小学了。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
一、这里的教育很落后,当地没有学校,教育水平低。
二、医疗水平落后,当地没有医院,看病难,看病贵。
三、以农业为主,收入低。
四、由于农民穷,所以很多农民借外打工来增加收入。大批的农民工弃农从工,自然这是能够增加一个家庭的收入,加快我国的工业化改造,然则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首先,由于大量的劳动力外流,造成农村劳动力匮乏。从而造成土地荒芜,农田荒废。农民没有信心把精力放在土地上,农业发展在农村停滞不前,农业在农村面临空前的危
机。其次,由于大多数外出务工的农民素质低下,专业技术落后。所以,外出打工只能靠出卖苦力,而且工薪微薄。而社会就业形势的日趋紧张,劳工素质要求的高标准化,使得农民外出打工的路上充满荆棘……由于外出打工赚大钱的梦想破灭,加之城市对农民工的歧视,很多打工者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严重影响了社会治安。再次,由于很多父母亲的双双出门打工,对孩子的成长极少照顾,很多农村儿童从小就缺少父爱威严的教导和母亲温馨的劝教,加之文化程度的低下,极易受人唆使,从而成为社会的隐患。
如何减轻农民的负担呢?
第一、贯彻落实农村税费政策改革,该减则减,该
免则免。
第二、增加农民收入。农民的收入增加了,其负担
自然就减少了。
1、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让其能够真正做到在其位某其事。充分调动各部门的能动性,使其能够真正为农业服务。
2、调整农业结构,引进适合当地环境的经济农作物,因地制宜,帮助农民发展经济作物。让科技与农业接轨,引导农民发展高科技农业。
3、大力扶持,创办乡镇企业,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第三、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虽然我们现在提“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但是我国农村的很多地方还在温饱上挣扎,然而靠自己生产养活自己的农民基本上没有什么最低生活保障的,似乎国家的社会保障的恩泽并没有涉及到农村。
第四、完善农村邮政、通讯、医疗、卫生、教育、保健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农村的教育,在农村几乎所有的村小学都是村民自己集办的。可想而知,连自己衣食都成问题的农民集办的学校会是怎样的学校。
结语:
【三下乡社会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09-16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doc10-25
2022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字通用11-08
大学生文艺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07-04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养老院社会实践报告07-20
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08-27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心得07-23
三下乡敬老院社会实践心得08-13
关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心得感悟10-01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总结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