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风建设意见(共8篇)
1.加强学风建设意见 篇一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学风是校风的核心内容,反映学校的办学水平,体现学校的办学品位,优良的学风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学校的宝贵精神财富。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进一步优化我校的学风,不断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现就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学风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赵 红 副组长:龚学余、姜志胜
成 员:苏 玲、陈 熙、刘泽华、谢水波、雷小勇、彭建军、谢铷鸿、潘本衡、伍衡山、谭志刚、蒋韶竹以及各学院主管 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学生工作部(处),办公室主任:陈熙(兼)。以后部门人员变更,成员自动替补,不再另行下文。
二、建设目标
学风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就业观,促进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动力,讲究学习方法,增强学习效果,做到勤学、会学、乐学,从而形成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的优良学风。
阶段性具体目标为:经过2至3年的努力,重修率明显下降,每门课程重修率最多不超过10%。全校英语四级统考平均通过率二年级达80%以上,毕业班达95%以上,考取研究生率达30%以上,毕业生就业率每年稳步提升,学生考试违纪率明显下降。
三、主要制度和措施
(一)加强和改进一年级学生的教学与管理
1、教学安排上尽量增加一年级的学习量,加强对一年级新生的教育
管理,原则上要求新生不购置个人电脑。
2、各学院要精心选拔经验丰富的辅导员老师开展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分配优秀专业教师给低年级学生上课。
3、加强对低年级学生学习方法和专业发展方向的引导,加强对低年级学生的职业生涯辅导和心理辅导,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
4、强化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和教学管理,加强作业、答疑、研究生助教等教学过程的管理。
(二)强化学生早读、晚自习制度
1、每周从星期日晚自习开始至星期五第八节课结束,为每周教学、学习时间。在此时间段,各学院原则上不组织与教学无关的活动。教学楼各教室都对学生开放。
2、一、二年级学生必须参加英语早读,早读场所为上午第一节课的上课教室。其他年级早读可以在学生宿舍和校园其他室内外场所进行。各班级要落实对早读学生的考勤。
3、每周星期日至星期四的晚上,原则上学生必须到教室或图书馆自习;如有特殊情况学生只能留在宿舍,也必须以修习功课为主,不得从事与学习无关的其他活动。
4、学院要按照学生居住情况建立以老师牵头,学生为主体的学生宿舍楼栋学风督查小组,负责本楼栋本院学生的晚自习情况检查和纪律维护。
5、各学院每天都要安排学生辅导员、班主任深入学生宿舍和教室,了解学生早晚自习情况,指导学风督查小组的工作,并做好工作记录。
6、学院负责学生工作的领导每周到学生宿舍或教室2次以上,落实学生早晚自习和生活的各项安排和工作督查。
(三)完善学生身体锻炼制度
1、各学院要积极创造条件,依靠学院团学会,建立学生早起锻炼签到制度,组织每一位学生每周至少有五天参与早起锻炼,时间安排在20—30分钟。
2、体育教研部要加强对大学生体育课程的教学管理,提高授课质量,建立科学的体育课程考核制度,使大学生体育课程切实取得实效。
3、各级团学组织和学生社团要充分利用周末和休息时间,组织丰富多彩、参与面广、深受广大学生喜爱和欢迎的文体活动,促进学生身体锻炼,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校园风貌。
4、精心组织大学生田径运动会。
(四)强化课堂管理制度
1、强化课堂考勤制度。学生班级由班委会组织课堂考勤,经任课教师签名,各班每星期要对课堂考勤情况进行汇总,并在班会上公布,每月将课堂缺勤情况汇总交给教务干事和辅导员老师;同时,任课教师要加强课堂管理,严格考勤制度,并定期将考勤记录报学院;学院对于达到违纪处理条件的学生及时处理。学校学生会组织要坚持对全校进行课堂出勤、纪律的抽查和督查,定期公布结果,有力促进课堂管理。
2、严格执行课程考核资格审查制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参加本门课程考核:(1)有习题作业的课程,学生缺交作业累计达全学期该课程作业总量的三分之一者;(2)有实验课程,缺做该课程实验四分之一或实验成绩不及格者;(3)一学期内缺课累计超过该课程教学学时数的三分之一者。
3、严格课堂管理。教学区实施手机及网络信号屏蔽制度,在上课时段,教学区手机及网络信号关闭,只有在课间及休息时段开放。严查上课时玩手机、玩平板电脑、听音乐、讲小话、睡觉等行为,确保课堂秩序。严格按照《学生手册》有关规定,加大对违反学习纪律学生的查处力度。
4、强化毕业班的考勤和考核管理。各学院要制订相应的详细的毕业生考勤考核管理办法,加强和严格毕业前资格审查制度,基础理论课程不合格的不得进入毕业阶段。强化毕业设计审查制度,加强导师资格审查及选题审查,推行毕业论文查重值,重复率超过80%的不合格,超过50%的推迟答辩。
(五)强化考纪考风制度
大力加强诚信教育和考风考纪教育,加强考试管理,对舞弊违纪学生
及时查处,对监考不负责的教师要给予追究,并按《南华大学教学与教学管理事故认定和处理办法》相应条款处理。改进考试考核方法,加强过程考核,加强作业、课堂表现、期中考试等平时成绩在课程考核中所占的比重。强调学生进课堂,减少投机性考试舞弊发生的概率。
(六)发挥班团组织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1、各学院要加强对学生班委会、团支部的建设。要把责任心强、能力突出、学习成绩优秀、在学生中有较高威信的学生挑选出来担任班级学生干部,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和教育,加强班级组织的班子建设,提高班委会、团支部的组织管理能力。
2、要大力开展以学风建设为主题的班级主题教育。各学院可根据学院实际情况,每两周定期召开班会,大力开展学习心得、学习经验交流、研讨会,帮助、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3、在班级中开展“一帮一”、“结对子”、“兴趣小组”、“科研小组”等学习互助活动,组织学习优秀的学生积极帮助学习后进的学生,形成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学习氛围。
(七)全面推进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考研
1、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学生科研活动。各学院要根据自身学科特点,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寓教于乐、富有吸引力的学科竞赛和学生科研活动;要安排优秀的专业老师担任学生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的指导,是学生在学科类活动中能够增长本领,增强实践能力,巩固专业知识。
2、积极组织参加各级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各有关职能部门、各学院尤其要认真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级“挑战杯”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数学建模竞赛、临床医学技能竞赛、结构模型竞赛等影响较大、层次较高的学科竞赛活动,力争前列。
3、大力引导学生考研。要从大学一、二年级开始,加强对学生考研教育。要积极组织开展考研经验交流会,数学、英语学习研讨会等考研类活动,帮助学生打好考研基础。要尽可能开放图书馆等场所自习室,为考研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保障措施
学风建设工作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各部门、各单位要明确各自职责,认真抓好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
(一)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大力加强教风建设,学校成立课堂教学督导组,深入课堂对学生到课情况、课堂纪律及教师教学状况进行抽查。教务处牵头,各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及教务干事具体落实,各院党委书记或副书记和团委书记协助。任课老师将自己所授课程的学生出勤情况报所在学院教务干事,教务干事将情况汇总并经主管教学的副院长签字后报课堂教学督导组。对无故缺课的学生,学生工作部(处)将按照《学生手册》规定进行严肃处理;任课老师有意隐瞒出勤情况的,一经发现,由教务处报学校处理。
(二)进一步加强学生宿舍纪律管理
学校成立学生宿舍管理督导组,对学生自习纪律、就寝纪律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的抽查。学生工作部(处)牵头,各学院学生工作室具体落实。各院学生班班主任、辅导员将所带班级平时宿舍纪律情况报学生工作室,由学生工作室汇总并经各院党委书记或副书记签字后报学生宿舍管理督导组。对违反学生,由学生工作部(处)按照有关管理规定进行处理;班主任、辅导员有意隐瞒情况的,一经发现,由学生工作部(处)报学校处理。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学校将继续深入开展学生文明宿舍创建活动(活动内容见学生手册)。
(三)进一步加强学生日常行为管理
学校成立校园精神文明督导组,对校园内学生仪容仪表及男女交往失范等不良行为进行检查,对不文明言行进行纠正。校团委牵头。对违反纪律且屡教不改或妨碍检查人员检查的学生,学生工作部(处)将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
五、考核与奖励
(一)考核
1、教务处负责组织对老师、课堂以及教务系统教风、学风建设进行考
核。学工部负责组织对学工系统学风建设进行考核。
2、学工部对各学院学风建设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各学院学风建设主要措施、辅导员下一线检查记录、主题班会记录、学生科技活动开展、学生早起锻炼和早晚自习记录等材料;各学院英语四级通过率、考研录取率、课堂出勤率、考试通过率、考试违纪率、就业率等学风建设主要指标;各学院学风建设开展的总体情况;
3、学工部对各学院学风建设考核的主要方式:随机抽查各学院早晚自习、早起锻炼等情况;查看学院学风建设各项文字汇报材料及第一手工作记录;学院学风建设各项指标相比较往年的进步情况以及其他学院的排名。
(二)加大学风建设数据在各类评先评优中的指标权重
1、加强学风建设在各类评优评先中的权重。将学生的舞弊率作为学院学风建设的核心指标,加大权重;学院考研率、英语四级通过率、课堂出勤率、早晚自习出勤率作为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学院各类评优评先活动。
2、推行多样化的考核,制订各课程的课程考核管理办法和规则及考试大纲,加强过程能力类考核的过程监控机制和力度。
3、将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制定为学风类评先评优的硬性指标。大学二年级及以上年级学生未过大学英语四级者,不得参与评先评优;大学二年级及以上年级英语四级统考未达到全校平均通过率的班级,不得参与各项班级评先评优,大学二年级及以上年级学生英语四级通过率未达全校平均通过率的学院,不能评选为学风建设组织奖。
(三)奖励
加大奖励力度,学工部每在学院中组织评选学风建设优秀组织奖、文明宿舍建设优秀组织奖等集体奖励,并予以相应表彰。根据《学生手册》有关规定,每年评选出先进班集体、先进分团委、先进团支部、文明宿舍等学风建设集体予以奖励。
六、研究生处、船山学院参照本意见制定出具体的规定。
2.加强学风建设意见 篇二
一、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1.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要以育人为根本任务, 实施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加强宣传教育为前提, 以狠抓学习纪律和考级考证为切入点, 以制度规范和严格管理为着力点,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办学水平为落脚点, 坚持教育、管理和服务相结合, 培养“勤学、苦练、健康、向上”的优良学风。
2. 学风建设的目标可设为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目标。初级阶段要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调动学习积极性, 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上来, 逐步树立热爱学习、全面学习的观念, 基本杜绝考试作弊、作业抄袭、迟到、早退和旷课现象。高级阶段要不断巩固良好学风,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树立起自觉学习、诚信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 全面形成“勤学、苦练、健康、向上”的优良学风, 促进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二、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主要内容
1. 学习目标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激发学生学习原动力, 使广大学生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形成优良学风的重要意义, 认识到学好知识不仅是为自己今后谋生打基础, 也是将来为社会做贡献的前提条件, 从而以实际行动投入到学院优良学风建设活动中。
2. 学习适应性教育。
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了解所学专业方向和专业要求。通过学习经验交流会和学习竞赛活动, 培养新生在学习上的竞争意识和紧迫感。积极宣传落实各级各类奖学金、助学金制度, 引导、鼓励学生刻苦学习, 立志成才。
3. 学习纪律教育。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培养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 杜绝旷课、迟到、上课开小差等不良现象。加强考风考纪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严格考试纪律, 形成自觉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良好习惯。
4. 学习能力培养。
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会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 积极主动地学习, 学会抓住重点, 多思多问。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的水平和能力, 提高学习效果。
5. 职业生涯和就业指导教育。
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和就业指导教育, 并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 让他们了解就业形势, 引导他们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和设计职业生涯, 调整自己的学习, 以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6. 素质教育和素质拓展。
通过举办体现专业特点的各种学术报告会、专题讲座、专题研讨会、专业技能竞赛等活动, 开展文艺、体育、科技等校园文化活动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多途径为学生提供学习知识的机会及场所,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长学生才干, 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增强学习效果,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措施
1. 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学校各系部、各部门都应把学风建设当做关系学院生存和发展的大事来抓, 当做自已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中自觉对学生进行学风教育, 学风管理, 形成上下协调, 人人有责, 群策群力, 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 开展师德建设, 以教风促学风。
建立优化教师队伍和规范教风的有效机制, 发挥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主导和引导作用, 使“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成为教师自觉行为。全体教师要不断学习, 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积极探索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模式, 改革教学方法, 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3. 加强教育引导,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认真贯彻落实“以生为本, 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从教育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的角度主动适应学生多方面的学习需求, 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困难, 为学生提供思想、心理、学业、职业、就业、创业等方面的辅导和咨询;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计算机等基本技能等级考试和各类专业技能等级、相关职业资格考试。进一步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各环节工作, 为学生成长成才就业创业提供优良服务。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等在学风建设中的骨干作用, 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4. 加强课堂管理, 严格学习纪律。
采取有力措施, 规范化管理, 做好教学巡视检查工作, 落实听课制度, 定期对课堂和自习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加强教学纪律管理, 认真做好学生出勤考核和形成性环节的记录并作为课程考核的重要依据。班级要加强学生上课管理和自修管理, 严格考勤制度。要充分发挥班委会、学生干部作用, 自觉维护课堂纪律。对违反考核纪律的学生要给予教育和警示, 严重违纪的学生要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5. 严格考试纪律, 加强考风建设。
在全校范围内进一步学习和严格执行考试制度, 完善考试管理制度, 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预防和制止考试作弊行为, 确保考试公平和公正。加大对考试违纪、作弊和恶意缺考的学生的处理力度。改革单一的考试形式, 从科学的评价学生综合能力的角度出发, 改革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 注重对学习全过程的评价和对学生全方位的考查, 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与考试。
6. 加强学生公寓管理, 开展学习型公寓建设。
加强公寓的教育管理力度 (重点是加强对学生夜不归宿、晚归、睡懒觉、不按时就寝等情况的掌握和管理) , 推进党员和发展对象示范宿舍和文明宿舍创建活动。积极探索学生党团组织、自我教育组织进公寓的有效途径和机制, 发挥学生组织在学生公寓管理和服务中的积极作用, 在学生公寓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建立公寓晚自修制度, 实行夜间住宿点名制度, 开展学习型公寓建设, 全面促进学风建设。
7. 树立先进典型, 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发挥先进典型在学风建设中的示范作用, 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奖学金和各种评优制度, 完善学生考核评价体系, 充分发挥综合测评指标对学生培养的导向作用, 在公开、公正、公平基础上, 认真做好各项奖惩工作, 大力推进以班级为基础, 以典型为示范的优良学风班集体的创建活动。开展“优良学风班级”、“学风建设活动先进个人”等评选活动, 加强对学生集体的管理和激励。认真做好“优秀学生标兵”、“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各类学习能手、标兵 (如英语学习能手、标兵等) 的评比活动, 树立勤奋学习、学习创优的学生典型, 鼓励先进, 鞭策后进, 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风气。
8. 优化校园文化活动, 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结合专业特点, 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文化活动。积极在学生社团建设中突出学风建设, 加强品牌社团建设, 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 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 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 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从加强学生社团内涵建设入手, 提高学生社团的层次, 将学生课余生活引导到社团活动中去, 丰富学生知识, 拓展学生素质, 提高学生能力。积极邀请社会知名专家、行业名人和优秀校友来校举办各类报告会、座谈会及举办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竞赛等活动, 激发广大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投身社会的激情, 进而推动学风建设。
四、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保障
1. 加强领导, 齐抓共管, 全员参与学风建设。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学风建设领导小组, 统筹安排和协调全校学风建设的有关工作。学风建设领导小组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任组长, 成员包括党办、学工部 (学生处) 、工会、团委、教务处、招生就业处、科研处和各系等部门负责人。各系成立系级学风建设工作组, 建立学风建设有效保障机制, 督促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参与到学风建设中去, 坚持以教风带学风, 以管理育学风, 以服务助学风, 以典型促学风, 以环境促学风, 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 全员育人的良好局面。
2. 建立学风建设责任制, 明确学风建设的责任。
学院各职能部门和各系高度重视学风建设, 把学风建设作为经常性重要工作纳入整体工作计划, 常抓不懈。各系领导亲自抓学风建设, 负责本系学风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实施;辅导员、班主任把学风建设工作作为一项最基本的职责, 确实负起责任;各级团学组织、班委会、团支部自觉参与到学风建设, 成为学风建设的主力军;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同时, 学院建立了学风建设的激励机制和考评机制, 对学风建设先进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不履行学风建设职责的单位和个人, 给予通报批评, 并与相关考核评比挂钩。
3. 建立“学风建设月”制度, 推动和促进学风建设。
学院每年设“学风建设月”制度, 在活动月期间, 学院相关职能部门和各系集中力量开展学风建设活动, 层层发动, 大力宣传, 营造学风建设的良好氛围, 召开各级动员大会, 总结成绩, 表扬先进, 整治突出学风问题, 加强和落实各项措施, 把学风建设推向新的阶段。同时, 及时总结学风建设月中成功做法和经验, 并贯穿到全年的学风建设之中, 形成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不断深化学校学风建设, 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不仅是学校学生工作的重点, 更是高职人才培养的关键, 需要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工作, 一所高职院校良好学风是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形成的, 需要坚持不懈, 长抓不停。
参考文献
[1]单红丹.高校学风建设的研究现状述论[J].中国水运, 2008, (6) .
3.加强课程考核 促进学风建设 篇三
关键词:高职教育;考核改革;学风建设
随着职业院校“工学结合”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原来传统单一的课程考核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课程教学的要求,探索既符合课程教学考核要求,又能体现高职教育特点的课程考核模式,是当前高职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课程考核与学风、教学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研究课程内涵,严格遵循课程大纲,探索符合高职教学规律和课程要求的课程考核模式。
一、课程考核与学风建设的关系
课程考核具有评价、反馈和导向功能,科学的考核评价是指导教法、学法和能否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检验标准之一。一个学校的教风、学风一定和“考风”有着密切的联系,“考风”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风、教风的建设。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考核环节是关系到一个学校教学质量和学风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课程考核要适应高职教育的要求
近年来,职业院校不断更新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明确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及学校发展的定位。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这种改革就要求我们必须突破原有的课程考核模式,按照高职教育的特点突出对职业能力及职业态度的考核。
三、目前课程考核存在的问题
“行动导向、任务驱动”已成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主流,在“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引领下,教师在课程考核上加强了对过程及能力考核,但是,通过几学期以来的实践我们发现,很多课程因考核模式的改变而出现了偏差,原有的问题没有解决,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产生了连锁反应,甚至影响到了学风和整体教学质量,综合起来主要有下面几种典型现象:
1.课程的组织形式、授课方式改革了,但是考核方式没有变化,还是期末一张试卷。
2.有的课程改为开卷考核,考核的题目过于简单。
3.有些课程只关注了过程考核,没有综合知识的考核。
4.同一门课程,不同教师采取不同的考核形式或考核标准。
四、对课程考核的几点建议
学院在进行教学改革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课程考核的改革,加强课程考核的管理,努力实现多层次、多形式、多方参与的开放式课程考核模式。因此,在现阶段给出几点建议:
1.教学系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将重要的核心课程定为考试课程,考试课程和考查课程的比例要合理。
2.对于实践环节的考核,提倡多方参与、开放式考核,提倡在“在做中考”。
3.教师在任课时,要清楚所任课程的性质,认真落实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认真准备授课计划和教案。
4.教学系要对各门课程的考核形式及试卷进行认真审核。
5.任课教师可以就课程的重点、知识的脉络等方面进行总结,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的知识体系、能力结构。
总之,考核方式的改革不只是由闭卷改为开卷、或只是加强过程考核,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结合校情,更重要的是要和课程的教学改革相一致。要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理论和技能考核相结合,一方面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考核教师的教学效果。学校只有严格了“考风”,才能谈教风、学风建设,有了好的教风、学风,我们的教学改革才能见到效果,我们才能为社会培养大批合格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4.加强学风建设意见 篇四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粤发[2005]12号)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就业观,为学生成长成才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确保我校顺利完成国家示范校各项建设任务,现就加强我校学风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性
1.学风建设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的关键环节。学风是学校办学理念、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生思想品质、学习精神和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优良的学风是保证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条件,学风建设是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永恒主题。
2.加强学风建设也是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重要内容。目前,学校绝大多数学生的学风状况是好的,学习目标明确,态度端正,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刻苦学习。但是,在学风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少数学生专业思想不牢固,学习缺乏动力,学习目的不明确;少数学生还没有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学习自觉性、积极性还不够高;少数学生纪律观念淡薄,课堂纪律松散,迟到、早退、旷课现象时有发生,考试作弊现象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学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建设国家示范校的要求存在很
度。
6.加强课堂管理,以教风促学风。任课教师要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的观念,主动参与学风建设,积极维护课堂的教学秩序,对迟到、旷课、早退、课堂纪律松散的学生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要移交学生管理部门依照有关学生管理规定给予一定的纪律处分。
7.严肃考风考纪,以考风促学风。在深化考试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大力加强考风建设,把考风建设与学生职业素质训导、诚信教育结合起来,贯穿于学风建设的全过程。在严格考试纪律的基础上,实行学生拒绝作弊个人承诺制,以以学生的庄严承诺来体现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
8.不断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以班风促学风。设立“创建好班级”基金,继续实施“创建好班级”工程,把校院两级学风督查考评结果、英语二级(四级)通过率、技能证书获取率等纳入评选指标体系,掀起“比、学、赶、帮、超”的学习热潮。继续深入开展“学习一帮一”活动,促进结对帮扶活动的制度化、经常化,绝不让一个学习后进同学掉队,让互帮互助在班集体中蔚然成风。积极实施周末留校自修计划,大力倡导成立周末留校自修小组,以班集体的力量促进周末自修的常态化。
9.大力加强宿舍文化建设,以宿风促学风。继续开展星级公寓评比,加大党员示范公寓建设力度,举办好一年一度的宿舍文化节,努力打造安全、文明、卫生、有序、和谐的学生生活园区,为学生更好地休息和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组建宿风党员督查队,积极主动地做沉迷于网络游戏、上网聊天等娱乐性活动同学的思想工作,大力推进学习型公寓、学习型社区的建设。
经验和学习方法,以先进典型来带动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13.不断完善学风激励机制。要对当前奖学金评比办法进行修订,使之更加完善。完善和落实各级各类学风建设先进集体和个人奖励制度,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每年评选出特级、校级、院级学习标兵若干名,给予嘉奖,组建学生标兵先进事迹报告团,大力宣传学习标兵的先进事迹,在学生中掀起“学习标兵、争当标兵、赶超标兵”的热潮,切实发挥学生标兵的正面激励和导向作用。
14.加强领导,在全校形成齐抓共管的学风建设工作机制。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全校上下配合,齐抓共管。各学院要把学风建设作为学生工作的核心内容,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为全校学生的学习、成长、成才服务,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学风建设的具体落实方案和措施,组织实施。
5.加强学风建设意见 篇五
2013-12-18 14:06 建设优良的学风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贯彻落实学校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计划,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学校建设具有鲜明教师教育特色的国内一流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和要求,就进一步加强学校学风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学风是普通高等学校教师的治学态度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纪律等多种综合风貌的集中体现,是高等学校办学思路、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学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关系到校风的形成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校的社会形象的塑造和提升。优良的学风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是学校精神和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保证。加强学风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学校履行大学职能,实现大学使命,塑造大学精神的迫切需要;也是保证学校发展目标顺利实现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紧迫要求。
(二)近年来,学校在加强学风建设方面采取了许多积极有效的措施,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影响力稳步提高,学校整体学风状况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和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我校在学风建设上还存在一些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部分教师对学风建设在促进人才成长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学习纪律松懈;部分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比较陈旧等。因此,全校师生要深刻认识当前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切实把加强学风建设作为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二、学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形成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创新为动力,以质量为根本的学风建设体系,坚持教育引导和规范管理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各部门齐抓共管,开展丰富多彩的学风建设活动,实施“厚基础、宽口径、精技能、重个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工作目标
建立优良的校园学习氛围,帮助广大学生树立起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形成坚持真理、大胆创新的治学精神,严谨求实、刻苦钻研的治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的治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三、学风建设的总体思路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职业素质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质量为生命线的学风建设思路;立足制度建设,创新管理、教育与服务机制,规范学风建设行为;以正面教育为主,以丰富多彩的学风建设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志存高远、奋发进取、创新成才,在全校形成“学生以成才为志,教师以授课为业,学校以育人为本”的良好氛围。
四、学风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切实担负起教书育人职责
1、加强学风建设,教师是主导。优良学风的形成,离不开广大教师的言传身教和优良师德师风的引导。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明确指出:高等学校的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全体教师要真正做到爱岗敬业、严谨治学、诲人不倦、为人师表。
2、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成才的引导者。要牢固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经常开展课堂教学竞赛、教研成果评比和优秀教师的评选活动,培养骨干,铸造名师,增强教师以身立教的使命感,以优良的教风促进学风建设。
3、教师要从课堂教学入手,严格课堂纪律,加强学生的学习过程管理,提高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要跟踪学科前沿,更新知识结构,积极参加学术和教学科研活动,提高自身教学科研水平,培养学生刻苦钻研,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要重视实践教学,开放各类实验室,指导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和设计性实验;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和与专业相关的社团活动。
(二)注重调动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主动性,积极投身学风建设活动
1、加强学风建设,学生是主体。要通过帮助学生解决好学习目标、学习动力、学习自觉性和学习方法等问题,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广大学生认识到形成优良学风的重要性,以实际行动投入到优良学风建设活动中。
2、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认真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用马克思主义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学习观,掌握学习规律,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引导学生树立热爱学习、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引导学生勤于思辨,乐于用心,积极实践,勇于创新,在实践中拓展素质、提高能力。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积极开展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教育,繁荣校园文化,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教师的文化水平、大学的文化品位。大力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的精神。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功能,创建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积极营造奋发向上的校风;发挥校园文化的引导功能,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发挥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4、建立学术科技活动平台,鼓励、支持学生科技学术创新和实践,营造浓郁的学习、学术氛围。通过引导和资助学生参加科研和科技活动,奖励学生的科研成果和科技成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完善学生课外科研活动的管理,注意调动和发挥教师和研究生在指导本科生开展科研科技活动中的作用。加大对学生科研活动经费的投入,学校每年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作学生科研活动专项经费,学院对学生的科研活动也应给予经费上的支持。
5、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通过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教育方案,建立教学教育实践基地,完善实践教学教育体系,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在社会这所大课堂中接受教育、增长知识、锻炼才干,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
6、发挥学生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干部在学风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共青团、学生会组织和开展以学风建设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三)严格教育教学管理,整体推进学风建设
1、教务管理部门和各学院要进一步改进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完善教学督导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要保证教学计划执行的严肃性和教学运行的规范性,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要强化教学常规管理,重视作业批改、答疑辅导等环节;要在规范试卷管理的基础上,研究分析考试的形式、内容和标准,提高考试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客观性。
2、学生工作部门、全体辅导员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学习管理,减少影响学习的不良行为和现象。各学院要认真研究制定加强学风建设的具体办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育管理和服务水平,全面扎实推进学风建设。
3、加强对大学生诚信教育,将诚信教育与社会公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有机结合,引导学生诚信做人、踏实做事,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提高学风建设的整体效果。加强考风建设,严格考试纪律,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考试作弊行为发生。严肃处理考试作弊行为。
4、加大学生社团的建设和管理力度,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坚持育人宗旨,加强学生社团的建设和管理,为学生社团活动搭建平台、提供舞台,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能力、提高水平、巩固知识、增长才干,促使学风建设稳步推进。
5、强化班级管理,狠抓班风建设。班级是学风建设的基本单元,要加强对班级学风工作的指导,努力构建一套促进班级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要充分发挥班委会、团支部和学生干部在学风建设中的骨干作用以及学生党员、积极分子等在学风建设中的示范作用;充分发挥各级学团组织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学风建设的主人;大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班级活动,创建求知上进、生动活泼、团结互助、争先创优的良好班风。
6、加强宿舍管理,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阵地。要加强宿舍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动,加大“文明宿舍”评建工作的力度,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加强宿舍“家庭”观念和纪律观念教育,营造团结进取、互助和谐的人际环境;树立宿舍文明新风尚,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7、把解决学生实际困难与关注学生的成长、成才结合起来,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采取各种帮扶措施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树立学习信心;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要通过有力资助举措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培养他们自食其力、自立自强的精神;对于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活动,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切实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
8、完善学生各项奖励制度。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学生各项奖励制度,加大对“学生标兵”、“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的表彰和宣传力度,切实发挥先进典型的导向作用,树立可见、可信、可学的学习榜样,充分调动学生勤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制度,为建设优良学风提供保障
(一)成立山东师范大学学生学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副书记、副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学生工作部(处)和教务处的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包括党办、校办、长清校区办公室、宣传部、人事处、教务处、科技处、社科处、学生工作部(处)、财务处、后勤管理处、实验室管理处、信息技术中心、团委、图书馆等单位负责人;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学生工作部(处),办公室主任由学生工作部(处)负责人兼任。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就学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和协调,其工作包括:
1、每学年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包括学风状况)进行一次全面调查或检查。
2、每学年听取一次各学院关于学风建设的专题汇报,对学院学风建设进行一次评估,评选出学风建设先进单位,进行总结和表彰。
3、每学期就学风建设问题进行一次专题研究,提出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实。
(二)各学院成立学生学风建设工作组。组长由学院党政一把手担任,副组长由分管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的副院长或副书记担任。该工作组的主要职责是就本学院的学风建设进行决策、协调和组织实施,其工作包括:
1、每学期听取一次各年级如何抓学风建设的专题汇报。
2、每学期就学风建设问题进行一次专题研究,提出整改措施。
3、每学年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一次全面调查。
6.加强学风建设意见 篇六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深化政风、行风建设,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的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坚决反对不良学风,有效遏制学术不端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和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教育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开展高校学风建设专项教育和治理行动,并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教书育人的本质要求,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优良学风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能否营造一个优良学风环境,关系到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当前,高校的学风总体上是好的。但近一个时期来,在高校教师及学生的教学与科研活动中,急功近利、浮躁浮夸、抄袭剽窃、伪造篡改、买卖论文、考试舞弊等不良现象和不端行为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教书育人的学术风气,也造成了极其负面的社会影响。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学风建设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二、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高校学风建设,要坚持教育和治理相结合,坚持教育引导、制度规范、监督约束、查处警示,建立并完善弘扬优良学风的长效机制。通过专项教育治理行动,迅速建立学风建设工作体系,明确各地、各部门和高校的责任义务,力争“十二五”期间高校学风和科研诚信整体状况得到明显改观,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奠定良好的学风基础。
三、构建学风建设工作体系。教育部设立学风建设办公室,负责制定高校学风建设相关政策,指导检查高校学风建设工作,接受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指导协调和督促调查处理。各地、各部门要健全学风建设机构,负责所属高校学风建设工作。各高校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和工作机制,负责本校学风建设工作和学术不端行为查处。
四、强化高校的主体责任。高校主要领导是本校学风建设和学术不端行为查处的第一责任人,应有专门领导分工负责学风建设。各地教育部门要将学风建设纳入高校领导班子的考核,完善目标责任制,落实问责机制。高校要将学风建设工作常规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健全教育宣传,制度建设、不端行为查处等完整的工作体系,实现学风建设机构、学术规范制度和不端行为查处机制三落实、三公开。高校要按发布学风建设工作报告。
五、建立学术规范教育制度。坚持把教育作为加强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的基础。在师生中加强科学精神教育,注重发挥楷模的教育作用,强调学者的自律意识和自我道德养成。教育部和中国科协共同组织对全国研究生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教育部科技委组织专家赴各地讲解《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各地教育部门要组织实施本地区的宣讲教育。高校要为本专科生开设科学伦理讲座,在研究生中进行学术规范宣讲教育;要把科学道德教育纳入教师岗位培训范畴和职业培训体系,纳入行政管理人员学习范畴。
六、加强教师的科研诚信教育。要把教师队伍学风建设作为高校学风建设专项教育和治理行动实施重点。教师学风建设的重点任务是加强科研诚信。高校要对教师进行每年一轮的科研诚信教育,在教师考核中增加科研诚信的内容,建立科研诚信档案。教育引导教师热爱科学、追求真理,抵制投机取巧、粗制滥造、盲目追求数量不顾质量的浮躁风气和行为,把优良学风内化为自觉行动。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监督,认真审阅他们的实验记录和论文手稿,以严谨治学的精神和认真负责的作风感染教化学生,力争成为言传身教的榜样和教书育人的楷模。
七、切实改进评价考核导向。尊重人才成长和学术发展规律,避免急功近利和短期行为。各地教育部门在考核评估中,要防止片面量化的倾向,加大质量和贡献指标的权重。正确引导社会的各类高校排行榜更加重视创新质量和贡献。高校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中要体现重创新质量和贡献的导向,全面考察师德、教风、创新和贡献。要防止片面将学术成果、学术奖励和物质报酬、职务晋升挂钩的倾向。
八、发挥专家咨询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的作用。教育部社科委、科技委分别成立学风建设委员会,以更加有效地加强高校学风建设。高校要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风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学术委员会应积极承担学术规范教育和科研诚信宣传,负责本校学术不端行为调查取证。
九、加强科学研究的过程管理。高校要建立实验原始记录和检查制度、学术成果公示制度、论文答辩前实验数据审查制度、毕业和离职研究材料上缴制度、论文投稿作者签名留存制度等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评审、学术成果鉴定程序,强化申报信息公开、异议材料复核、网上公示和接受投诉等制度,增加科研管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十、强化全方位监督和约束。坚持把监督作为加强学风和科研诚信的最好防腐剂。提倡同行监督,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发现或有正当理由怀疑他人有学术不端行为的,有责任进行投诉。强化行政监督,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履行行政监督职责,指导所属高校开展学风教育,完善学术规范,每年进行学风建设工作检查,对于社会影响较大的学术不端投诉,要加强督察督办和具体指导,促使其得到公正公平有效的处理。正确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已经认定的学术不端行为,应该公开事实和处理结果,接受社会力量和新闻媒体的监督。
十一、规范学术不端行为调查程序。各类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统一由当事人所在高校组织调查。高校接到举报材料后,由校学术委员会(或学风委员会)组织不少于5人的专家组,从学术角度开展独立调查取证,客观公正地提出调查意见,并向当事人公开。如有异议,当事人可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异议投诉。调查期间,举报人、被举报人有义务配合调查。调查过程应严格保密。
十二、严肃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要遵循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原则,同时,注意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学校根据专家组调查意见和有关政策规范做出处理决定,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处理方式包括取消申报项目资格、延缓职称或职务晋升、停止招研究生、解除职务聘任、撤销学位,触犯法律的追究法律责任。经查实的学生学术不端行为,按有关学位、学籍规定处理。如果有证据表明举报人进行了恶意的或不负责任的举报,应对举报人进行相应的教育、警示、处罚,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十三、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要在本单位网站上开辟学风建设专栏,公布学风建设报告,公开学术不端行为调查处理结果。其中处理结果必须保留3个月以上。教育部每年选择若干单位和高校进行学风建设工作专项巡视。
本意见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各主管部门和部属高校要按照本意见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制订实施细则,并报教育部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7.加强大一学生学风建设的探索 篇七
在安徽理工大学,为引导大一学生尽快熟悉高校生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设立了班主任制度,以配合辅导员更好的帮助引导学生。笔者在安徽理工大学从事两年的班主任工作( 2011 年及2013 年,材料学院) ,在工作中发现,大一新生入学之初,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目标的确立、学习习惯的养成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下面根据在班主任工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结合学校现有的条件,对加强大一新生的学风建设进行了探索。
1 大一学生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大一学生初入校园,面对与高中截然不同的生活、学习环境,往往存在诸多不适,因此常常出现很多问题:
( 1) 对本专业不够了解,学习目标不明确。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大部分学生对学校以及专业的了解并不多。进入高校后,对于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毕业后就业方向等问题也是一知半解,因此学习目标不明确,往往觉得比较迷茫。
( 2) 大学教学方式与高中的差异,使学生难于适应。高中为提高升学率,往往是应试教育为主,将高考知识点反复讲授,并花费大量时间做习题来进行巩固。进入大学后,课程讲授的内容不但量大,而且具有一定难度,受课时所限,老师也不会花过多时间详细讲解习题,因此很多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导致无法适应大学的学习节奏。
( 3) 不善于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大学校园后,除上课外时间均可自由支配,很多学生自制力较差,不能很好的对课余时间进行规划,时间利用率很低。
( 4) 网络游戏的诱惑。虽然在安徽理工大学,大一本科生不允许自带电脑,但是学校附近的网吧还是给爱好网络游戏的学生提供了方便。而且智能手机的普及也使贪玩的学生在游戏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导致成绩下降。在笔者担任2011 级某班班主任期间,就有一名学生因为沉迷于网络游戏,最终由于期末多门功课不及格,导致最后留级。
2 加强学风建设的方法
笔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结合自身的经验,针对大一学生现存的问题,为加强学风建设,提出了以下几点改进方法,其中部分方法在实施过程中效果显著。
2. 1 安排专业教师对新生做专业介绍,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
为加深新生对本专业的了解,可以安排教研室老师与新生进行多次交流。在学期之初新生入学第一周,材料学院各教研室学科带头人就对新生做了精彩的报告,使学生对本专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设置、就业方向等都有所了解。之后,全体教研室老师又与本专业的学生开展了一次交流会,讲述学科特点、专业前景和社会以及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对学生提出的学习方法、应用领域等问题进行了解答。同时,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学院做专业学术报告,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多次交流,加强学生对专业的深入了解,明确学习目标。
2. 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风建设
良好的校园的文化氛围有助于促进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多方面的,比如可以开展多种类型的讲座,开拓学生视野。也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竞赛或科技竞赛等,创建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同时,也要加强宿舍文化建设,营造一个和谐、健康、优雅、文明的生活环境[2]。笔者在担任2011级班主任期间,其中一个女生宿舍,因为一个学生喜好书法,在寝室中张贴书法作品,并经常练习毛笔字,最终带动全班学生的书法学习热情,使得全班同学的文化素养得以提高。
2. 3 加强班级学风队伍建设,带动学风建设
班级的学风建设,需要有班委会的组织和引导,因此学风队伍的建设也是创建班级良好学风的关键。学风队伍主要以班委成员为主,他们对于班级的学风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在担任材料学院2013 级某班班主任期间,通过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以及其他班委成员的共同努力,对班级的学风建设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比如建立学习小组制度,督促班级成员养成早读的习惯等,从而使整个班级的学习成绩都有所提高。
2. 4 鼓励大一学生参与科研竞赛
为扩展学生视野,提升大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其学术修养,各大高校内的本科生的科研类竞赛项目种类繁多。以安徽理工大学为例,每年都会举行 “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等科研竞赛。这些科研竞赛,都是以本科生为主体,利用其课堂所学完成一定的课题,或者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但是目前这类竞赛往往以大二、大三学生为主体,几乎没有大一学生参加,因为大一新生往往专业知识储备不足。但是笔者认为,可以安排大一学生作为学习者参与到竞赛中,一方面可以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知识,提升专业素养; 另一方面可以跟着大二或大三的学生,学习如何利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今后一两年内就可以独立承担类似的竞赛项目,有利于竞赛梯队的构建。
2. 5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网络资源交流平台
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使得大学生在入学前已经能够熟练利用网络获取各种资源。在安徽理工大学,为了使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大学一年级是不允许自带电脑在学校使用。但是智能手机的发展,使得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已经可以与电脑相媲美。而移动、电信等通讯公司又可以提供价格低廉的网络服务,因此无法杜绝学生自由的接触网络。网络在提供娱乐服务的同时,也拥有强大的资源。所以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比如下载英语听说的视频或音频资料,专业课程的参考资料,来提升成绩,促进学习。大一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建立一个学习资源的交流平台,讨论各种参考资料的学习心得,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大的资源库。
2. 6 建设学习小组共同学习
大一新生入学之初,进入到一个与高中从早到晚均由老师安排的课堂教学不同的学习环境,往往难于适应。尤其是不会利用课外时间。针对于此,安徽理工大学对于大一本科生提出了晚上自习的要求。但是此外的时间,对于自制力较差,贪玩的学生来说,很难去自主学习。所以笔者在担任2013 级班主任期间,在班级设立了学习小组,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美国,高校的小组学习是一个比较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4]。笔者将本班38 个学生分成7 个小组,每个小组5 - 6 人,小组中选举一名比较有号召力在学生中有威信的学生作为组长,除了收缴作业外,主要是利用非晚自习时间组织大家一起学习,讨论课堂中遇到的难点,并且两周进行一次小的高数测验,督促学生学习。同时,为增加小组凝聚力,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一些活动,比如英语小品大赛,提升小组成员间的协作能力。而且,学习小组可以针对喜好网络游戏的同学进行正确引导,通过共同学习使其逐渐远离游戏。学习小组创建三周以来,班级学习风气渐浓,这种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2. 7 严肃考风,加强考前教育
加强考试管理,严肃考风考纪,也是加强学风建设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加大考前教育和管理,包括国家等级考试、专业课、公共课、选修课等所有在校进行的考试,将考风建设与学生的德育教育、诚信教育、公平竞争思想相结合,贯穿于学风建设的全过程。严肃考风,首先应该重视考前教育,使学生明确考试违纪的惩罚措施,防止学生产生侥幸心理。其次,加强监考教师及巡考人员对考试过程的监管力度,对于考试期间的违纪行为按规定进行严肃处理。最后,考试结束后阅卷老师应该按照要求进行评卷,杜绝人情分等不合理现象,防止学生产生蒙混过关的心理[5]。
3 结语
8.关于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探讨 篇八
关键词:学风建设 学习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
学风是一种氛围,是一种环境,优良的学风是一种积极的氛围和环境,对大学生既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既可以展现大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又可以制约不良风气的滋生和蔓延。本文从当前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问题存在的根源,并就如何加强学风建设进行了探讨。
1 高校学风建设重要性
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建设的基本内容,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抓好学风建设有助于高校在教育中改变思想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学风建设就培养人才而言,其实质是教育、培养和引导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作风。 “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端正学习的目的与动机,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成长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2 影响当代大学生学风的三大问题
2.1 专业选择盲目,缺乏学习兴趣
当代许多大学生选择专业盲目追随社会需求,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面临大学录取前填报志愿时容易陷入迷惘,到底是为理想而学习还是为好就业而学习,在外在因素的压力下,他们中很多人根据家长的要求、社会的形势、分数不够等原因,填报了或被调剂到自己并不了解也不喜欢的专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进入大学后由于没有基础,也缺少兴趣爱好,学习被动。这些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一部分能自我激励,能顺利完成学业;另一部分就由于缺乏自我约束能力而放弃了学业,毕竟大学课程不象高中那么紧,又没有升学压力,这些学生上课听不懂,由于缺乏兴趣,课后又不愿多花时间钻研。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心里越来越压抑,就抱着来混毕业证的思想学习自己所报专业。
2.2 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
学习目标是学生在阶段学习之前对该时期的学习预期达到的结果和标准,学习动力就是推动学生阶段学习达到预期设想力量。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的问题。一方面学生不了解通过系统的学习,自己应在文化素质上达到的何种水平;另一方面,他们也没有思考自己以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打发时间、混毕业证的思想在学生群体中漫延,老师讲一套自已做一套,不愿听课,在课堂上交头结耳、看小说、听MP3、发短信,自己不学习还要影响周围同学的学习氛围,目标如此不明确,更无所谓动力。即使在就业压力面前也很难激发他们持久的学习热情,“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已成为这些学生的口号。在缺乏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的状态下学习,学习效果无法保证,这也是目前学生学习氛围不浓的重要原因。
2.3 存在逆反心理,缺乏基本的社会礼仪
与人相交的社会礼仪应当是在少年时期的家庭和学校教育中行成,但是由于来自学生家庭和社会的种种原因,学生在与长辈、师长交往中却表现得不尽人意,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在家里顶撞长辈,在学校里对老师视而不见,因为自己不喜欢某老师,就找些理由与该老师针锋相对,对该老师讲的课采取抵制、消极的态度,把与老师作对看成是出风头的表现,这些学生不尊重老师更不会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最终还是自己在知识的积累上吃了亏。
3关于促进学风建设的探讨
3.1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来学习
人生的道路上,没有人能自始自终一帆风顺,不受一点挫折,关键在于,有的人选择了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勇敢面对,有的人选择以消极的心态逃避现实。没有进入自己理想的高校学习或被迫选择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学习,这些都是学生在学习阶段面临的挫折。一部分学生能自己 具备这种积极向上的心理自我调节,自我约束,自我成才,但是相当一部分学生缺少这种心理调节能力,需要学校来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培养。
如何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成了探索的学风建设的关键,当前高校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高校可以聘请社会上成功的专业人士作为学生导师,经常给学生讲解如何成才,以及成功之路的艰辛与拼搏。这些导师有着丰富的经历和成功的例子,可以现身说法来引导学生如何树立自己的理想,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在学生的道路上点亮一展明灯来指引;二是高校可以引入就业竞争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群体性的学习竞赛,来激发学生内在潜能。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那种“统招统分”的就业制度已经不复存在,大学生要想在求职中获胜,就要懂得如何去竞争上岗,高校若能在学生学习期间创造外部条件让大学生感受到压力,缩小大学与社会的差距,就能促使学生在竞赛中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不断完善自己,并在此基础上推进了高校的学风建设。
3.2 高校教师的教书育人示范作用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应以育人为先。在学校,教师是学生关注的重点,所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良好的道德修养相当重要,教师应当做学生的行为典范和道德楷模。一旦教师出现一些不符合道德楷模的行为,就可能导致学生思想的急剧转变,学生可能因厌恶该老师而厌恶该老师的课,甚至厌恶学校。有些教师也在日常教育管理中执行双重标准,即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却做不到。就道德修养而言,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如果说有差异的话,也应该是教师执行的标准比学生高得多。
高校辅导员是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是教师群体中与学生接触最多,最紧密的,最受学生关注,对学生的影响也最大的一员。辅导员首先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的指导思想。在和学生们谈理想、谈人生时可以融入我国传统积极正面的道德观,如为人处事应应提倡“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不扫一屋,何以扫天天?”,在学习态度上应提倡“三人行,必有我师”,“水滴石可穿”“铁棒磨成针”。其次应具备勤勉的工作态度,要从学生的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深情地关怀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以课余活动为载体,从方方面面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营造良好的学风。
3.3 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大学生中出现的各种思想问题包括厌学大多与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密切相关,心理问题是这些问题的内因,这些问题的实质是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学习与道德方面的表现。作为工作在学生工作一线岗位上的教师要分类了解学生的压力,把握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抓主流带个别,切实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同年级学生面对的主要问题不同,对他们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方式也应不同。如,一年级学生主要是培养他们如何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重点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技巧,学会思考生活的哲理等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也要注重因材施教,对同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因人而异,根据不同学生存在的问题不同采取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也应该有所不同。
4 结束语
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还要有良好的文化素质。高校教师要在学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努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文化素质协调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及和谐校园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肖惠. 浅谈高校学风建设[J] . 现代企业管理,2007.7
[2]王香. 高校教风、学风建设刍议[J]. 当代教育论坛,2003.4
【加强学风建设意见】推荐阅读:
如何加强班级学风建设07-18
加强学风建设的心得08-19
大学怎样加强学风建设10-06
学风寝室建设11-01
学风班风建设总结07-03
大学班级学风建设07-10
班级学风建设班会08-08
学风建设教师讲稿10-12
大学学风建设策划10-21
关于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