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户外自主活动教案

2024-07-28

幼儿户外自主活动教案(共12篇)

1.幼儿户外自主活动教案 篇一

活动目标:

1、理解游戏规则,快速反映进行追逐游戏,能坚持被冻住时保持不动,敢于追逐同时营救伙伴。

2、提高幼儿追逐跑得动作协调性和耐力,奔跑时急停与躲闪的灵敏性。

3、体验传统合作追逐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

提高幼儿追逐跑得动作协调性和耐力,奔跑时急停与躲闪的灵敏性。

活动难点:

理解游戏规则,快速反映进行追逐游戏,能坚持被冻住时保持不动,敢于追逐同时营救伙伴。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一定追逐跑的安全意识,知道基本的躲闪要领。

物质准备:平坦操场。

活动过程:

一、创设“冻冰块”情景激发幼儿兴趣,热身。

老师扮演大风,通过口令提示幼儿根据需要作合理的动作,“吹”到哪里就要反方向躲避。进行上肢拉伸、腰腹拉伸、跳跃、左右躲闪练习。

要求:我来扮演大风,吹到哪就要想办法躲开。

教师说“头”引导幼儿弯腰;教师说“腿”引导幼儿跳跃,说“左边”幼儿向右躲等二、融入大风游戏情景,幼儿逐步进行躲闪追逐跑游戏。

1、语言指令,幼儿能控制身体摆不同造型。

要求:当说“北风来了,孩子们马上变成不同的冰块坚持不动。幼儿快速反应,加强控制力。

2、老师随机触碰幼儿,被碰到的幼儿快速反应不动。

要求:摸到的快速变成冰块,没摸到的可以继续动,看谁反应快、作得对。幼儿根据有求作出反应。

3、教师追逐幼儿,被摸到的幼儿变成冰块的坚持不动。

要求:当我说“大风来了”就会追你们,你们要快速逃跑,但是被我摸到的要快速反应变出造型,看谁反应,变成冰块能坚持到最后一直不动。

注意躲闪,看好前面,奔跑急停练习。

4、提高趣味性,没被教师摸到的幼儿解救冻住的幼儿。

要求:没有被冻住的孩子可以在我不注意的时候抱一抱被冻住的伙伴,他就可以得救继续跑了,看看谁能救到自己的伙伴。

强调规则,被冻住的要控制自己不乱动,耐性等待被救。鼓励幼儿大胆营救。

5、提高追逐躲闪跑得难度,配课教师帮助一起抓幼儿。

要求:我找一个厉害的伙伴帮忙,两个人抓你们,要小心躲避我们两人。提醒幼儿更加仔细观察躲闪。

6、合作游戏,男、女孩分组扮演大北风,合作抓人。

提问:先请女孩扮演大北风,北风人数增多能不能把男孩都冻住?男孩又没有办法,不被女孩都冻住?

引导幼儿想办法,合作分工有追的,有守有抓、分工合力才能把所有人都冻住。男孩、女孩角色交换。

三、创设晒太阳情景,放松。

教师通过语言引导幼儿动脑做合适的动作,让不同部位朝向太阳,进行拉伸与放松动作。要求:冰块可以被太阳晒化,我们来晒个太阳慢慢融化吧

教师说“晒到脸”幼儿仰头;说“晒到肚子”幼儿挺胸;说“晒到后背”幼儿弯腰;说“晒到脚”幼儿抬腿;说“变成水”幼儿模仿水的流动;说“变成水蒸气”,幼儿模仿动作。

活动延伸:

可渗透科学水的循环。

2.幼儿户外自主活动教案 篇二

1.开放性。户外体育活动通过材料、场地去实施教育目标, 教师的作用更多体现在材料与场地的设置上, 教师处在隐形的指导地位。幼儿对材料与场地的选择和活动是多元的, 具有个性差异、兴趣差异、能力差异的倾向。因此户外体育活动是开放性的, 不是统一的某个目标的预设活动, 材料和场地的设置对幼儿是开放的, 幼儿的选择是开放的, 幼儿的发展是多元的, 教师的指导也是开放而多元的。

2.自主性。户外体育活动开放性的特点也决定了其自主性。面对材料, 幼儿有选择的自主性, 有玩法的自主性, 是自我选择、自我建构和自我发展的活动过程。

3.游戏性。最具有生命力的幼儿园活动就是幼儿自由、自发的游戏活动, 户外体育活动中开放性、自主性的特点势必彰显出游戏性, 有价值的户外体育活动, 是幼儿游戏的过程, 也是幼儿发展的过程。

一、当前我省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省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几大弊端, 在不同程度上与户外体育活动的价值和特点对立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户外体育活动是教师高控下的活动。将户外体育活动等同于正规健康教育活动, 强调预设规则, 强调统一活动、统一的发展, 缺乏幼儿的自主和自由的发展。

2.户外体育活动区功能材料投放上缺乏科学性, 体现在:

(1) 无幼儿动作等身体素质发展的本体目标;

(2) 目标的单一性, 只关注某些动作技能的训练, 忽略了幼儿多种体验的获得和积极的情感、态度的形成。缺乏循序渐进, 缺乏符合幼儿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及其他发展的科学依据。

3.户外场地的划分上缺乏规划, 场地的功能单一, 机械单一的动作技能训练;时间安排上死板, 缺乏幼儿自主选择的空间, 缺乏游戏性, 忽视幼儿的整体全面的发展。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思考, 我们设想, 通过科学设立不同分类的户外体育功能区, 并将功能区的材料投放做到科学和针对性, 探索幼儿在开放的户外体育环境中自主游戏的支持性策略、途径, 真正实现户外体育活动开放性的环境创设、幼儿自主的活动权利, 富有游戏性的活动过程, 并促进幼儿在身体素质、动作发展及思维、个性、社会性的全面发展。

二、我省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实践设计思路

1.功能区设置:以组合区为主, 以游戏为主线, 强化幼儿的整体发展, 强调游戏性。

2.材料投放:组合类器械和材料为主, 关注幼儿动作发展及社会性发展;民间传统体育器械和材料的改良 (实用性和科学性) 。

3.时间安排:强调预设时间和自主时间的平衡;同年龄段活动时间、混龄活动时间、跨区活动时间相结合, 保证幼儿基本动作、组合动作等身体素质和社会性等方面的整体发展。

4.指导策略:教师不仅关注自己班上幼儿的活动, 对于在同一区域内活动的其他班级的幼儿也给予关注、支持或指导。

三、户外体育活动中功能区的创设与幼儿自主游戏有效发展的策略

1.基于幼儿自主游戏的户外区域规划。游戏的最有价值的本质就是幼儿的自主、自愿和自发, 以往的户外区域围绕着技能的发展来规划, 以年龄段为划分标准, 有固定的时间和人员限制, 无法体现幼儿的游戏性。因此, 在户外区域规划的探索上我们提出了“将游戏的自由还给幼儿, 并保证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的核心思想, 在户外区域规划上做出以下探索:

(1) 以情境为线索, 多种技能组合的综合区。根据幼儿动作发展、社会性发展的目标, 以情境为线索, 创设综合户外体育区。以大班为例, 将户外活动场地划分为若干区域, 每个区域根据大班幼儿动作发展的目标配备不同的器械, 以情境为线索将所有的技能动作学习游戏化。如野战区, 综合了大班的基本动作匍匐爬、侧身钻等, 设置了大班幼儿最喜欢的挑战性、竞赛性情境。这样的户外区域规划, 一改过去区域规划的单一性和高控性, 极大地突显了游戏性, 将幼儿动作发展蕴含在游戏中。

综合区一般采取混班的形式开展活动, 时间上集体与自由相结合。同一年龄的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区域参加活动, 并可以自由流动。时间安排上可以非常灵活, 前段可以固定区域活动, 保证幼儿的基础、持续和针对性发展, 后段可以自由选择, 满足幼儿自主选择、自发游戏的兴趣。

(2) 以动作为依据, 不同层次目标的混龄区。以走跑、跳跃、攀爬、攀登、投掷、平衡、钻爬等基本动作为依据, 将户外活动场地划分为若干个区域, 投放相应的活动器械, 器械的设置摆放上有难度层次要求, 供不同发展需求的幼儿自主选择需要。这样的区域提倡混龄、大带小活动形式, 时间安排上自由灵活,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自由选择区域。

这样区域规划虽然也是以单一动作为依据的功能设置, 但是有不同的层次难度, 能满足不同水平幼儿的活动兴趣, 幼儿在基于其水平的挑战活动中多次地夯实发展了基本动作, 保证了幼儿的体质的发展, 不同的难度层次又满足幼儿游戏的挑战性的特质, 提升了体育活动的游戏性。混龄的活动形式创设了一个幼儿相互交往的环境, 通过和伙伴的交往, 幼儿个人的优点在群体中得到利用, 幼儿的自主活动会变得更加充实。

通过多年在我省多个省级示范幼儿园的探索与实践, 我们发现, 基于幼儿自主游戏的户外区域规划创设让幼儿拥有真正意义上的游戏, 自由的时间, 自由的选择, 自由的玩伴, 在彰显自由和开放的户外区域活动中, 幼儿充满了自然, 释放了天性。

2.基于幼儿游戏特点情境创设和材料投放。不同的年龄段幼儿动作水平、心理特点的差异, 是做户外体育区域材料投放必须重视的关键点, 也决定着幼儿自主游戏有效开展的成败。以往许多体育材料投放忽略幼儿的特点, 教师仅从经验出发, 出现了幼儿对体育区域兴趣不大或者是不持久, 参与活动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完成老师的要求, 是被动的训练, 而非自主的参与。

(1) 单一动作技能, 不同层次的组合器械的投放。小班幼儿身体生长发育尚不完善, 动作发展不灵活, 不协调, 在活动过程中小班幼儿只有不断地获得成功体验才能激发其兴趣, 促使自身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中班幼儿在此基础上动作有了进一步发展, 他们有了想挑战自我的愿望, 但基于活动经验及动作技能的局限, 并未出现跨越式的进步;而大班幼儿在动作发展上技能和技巧日趋成熟与完善, 经过在幼儿园两年的学习与生活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活动经验。因此, 大班幼儿具备了选择挑战性强的材料的技能要求。因此操作形式单一的材料更能吸引小班幼儿选择;具有挑战性的、技能要求较高的材料则能吸引大班幼儿。结合幼儿动作发展的特点和情感情绪发展的目标, 投放由单一动作、不同层次形成的组合器械, 并赋予游戏的情境性和规则性, 既符合幼儿动作发展特点又能推动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2) 不同动作技能, 由游戏主线串联的组合器械投放。在游戏创设上, 挑战性是必备的元素, 但年龄段有差别, 大班幼儿热衷与同伴之间的竞赛性游戏, 中小班幼儿更倾向挑战自我的游戏;在情景性上, 大班喜欢模仿现实中成人的角色, 中班幼儿喜欢故事情境角色, 小班更喜欢小动物的角色。结合以上的特点, 将幼儿发展的基本动作贯穿其中, 辅之以层次性, 让幼儿在情绪情感的推动下发展身体基本素质。

富有游戏性的户外体育活动是一个充满情景、有挑战的活动过程, 户外体育活动不再是简单的动作训练, 而是真正在好玩刺激游戏中提升拓展幼儿的动作经验, 使幼儿的动作技能不断得到发展。

3.基于幼儿自主发展的教师支持。由于在户外体育活动中突显幼儿的自主游戏, 并在区域划分、材料投放、时间安排和人员活动形式上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 对教师的观察支持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1) 由“单一”到“全面”。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地选择区域参加活动, 可以自由流动, 教师不能只负责本班幼儿的活动, 而是要负责自己所在区域的活动组织和指导, 教师从过去对某个班级、某个年龄段幼儿单一的了解, 转变为对所有幼儿特点、发展目标的全面了解, 而且必须灵活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指导策略。

(2) 由“广度”到“深度”。教师固定的区域观察指导, 对教师的区域材料投放、游戏情境设置要有更专业的要求。教师必须熟悉了解以下几方面内容:

A.同一动作目标的不同年龄段的层次差异;

B.不同年龄段游戏内容的挑战性和适宜性;

C.区域活动的规则制定和执行方式。

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 改变过去区域材料投放的高控制性, 改变简单经验式投放模式, 真正利用科学的理论、幼儿的视角去创设户外活动区域, 真正推动幼儿的自主游戏。

户外体育区域主要以自发游戏的形式展开, 活动的时间是灵活的, 以及活动设施、器材面向幼儿开放, 班级与班级之间没有活动区域的限制, 因此在自由活动时间里有着不同游戏兴趣的幼儿分散在各区里,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关注自己班上幼儿的活动, 对于在同一区域内活动的其他班级的幼儿也给予照料援助或指导 (幼儿是流动的, 教师是固定的) 。开放式的户外活动使得教师有机会作为孩子的游戏伙伴或活动的支持者, 与不同班级的幼儿接触交往为教师全方位多角度地把握幼儿发展的各个侧面, 更好地理解幼儿, 提升专业水平, 改进保育工作创造了条件。多年实践中, 我们惊喜地发现, 教师从活动的“主导者”变成“支持者”、“观察者”, 教师解读幼儿能力普遍提高, 指导策略更具针对性。同时大量的跨区混龄的活动使得教师协作互助能力极大地提高。

3.幼儿户外自主活动教案 篇三

一、创设环境,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对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在我们幼儿园的操场上,种植着许许多多的大树,各种不同的花,还有成片成片的草地也是幼儿最喜欢去的地方,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园优美的环境资源,对原有的环境进行改造,将户外环境划分成不同的活动区,如,户外角色区、合作挑战区、民间游戏区、野战区、多功能挑战区等,通过创设有利于促进幼儿成长、学习、游戏的教育环境让幼儿自主选择,引发和支持幼儿主动参与,在不同结构程度的材料中,不断自主探索、发现,调整行为和理解内化,促进幼儿自主意识。如,幼儿园利用大树建造小树屋,在树屋上玩耍游戏,搭建小天桥,在走天桥时锻炼平衡、胆量,大树间拉起绳索,通过走绳索练习平衡臂力等,在树下摆放竹梯、绳梯、绑上绳结,孩子们尝试不同的方法爬树,堆建轮胎山练习攀登,孩子们还可以利用这些场所进行主题式的合作挑战游戏等。喜欢亲近大自然是幼儿的天性,这些自然的环境、人为的建造,都能深深吸引幼儿的兴趣,激发他们进行探索的欲望。

二、自由探索,提高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区域游戏中,孩子是真正的主人,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经验和问题来自主决定、自主行为、自主认知、自主体验、自主发展。所以,老师应尽量把可能多的空间留给孩子去体验探索。例如,在户外探索区中,孩子们对大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老师,为什么树干上有一节节的,像旋涡?”“现在是春天,为什么大叶榕会掉一地的树叶呢?”“老师,为什么桂花树会开花,紫薇也会开花,而大叶榕不会开花呢?”……这一个个为什么,吸引着他们自主地去探索学习,于是就生成了《我为大树照张相》《量一量大树》《大树的好朋友》《大树全身都是宝》等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幼儿通过自己的实践,逐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同时培养了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教师只有把游戏还给孩子,他们才能真正尝到游戏的快乐。

三、观察指导,促进幼儿自主学习的发展

在幼儿自主学习中,教师应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做到观察、了解在先,合作、引导在后,帮助幼儿实现自己的构想。教师应相信幼儿的自主能力和创造能力,多充当观察者,多给幼儿一点自由的空间,学会“教师退一步,幼儿进一步”,要敢于放手让幼儿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只有在幼儿的探索活动出现停留限于困境,又或者出现错误的指向时,此时教师才运用一些教育指导策略,帮助幼儿,推动幼儿自主学习发展。

1.玩伴式的隐性指导

所谓的隐性指导,是指教师以不干扰幼儿的活动为前提,与玩伴的身份,进行行为或语言上的提示引导。比如,在一次的爬树活动中,发现孩子们选都择竹梯这一方法爬树,而用绳结、竹竿的方法爬树几乎没有。于是,我就召集孩子们围在一起,然后对他们说:“苏老师想和大家进行爬树比赛,比比谁的爬树方法多?有谁愿意接受挑战呢?看,我可以抓着绳结爬上树。”说完,我就向他们示范用绳结爬树的方法。孩子们看了我的示范后,也纷纷尝试了起来,紧接着,我又借住竹竿进行爬树,让他们也来尝试尝试。然后让孩子们想想,除了这些方法,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爬树呢?在思维的碰撞中,孩子们想到了不同的方法,如把轮胎叠高,踩着爬上树,拿来小桌子爬到树上,架上木板,从木板爬到树上……一个个不同的爬树方法就这样产生了,孩子们也在探索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2.建议式的显性指导

当发现幼儿自主游戏停滞或没有进一步发展时,可以直接点拨幼儿以建议和帮助。例如,在一次户外探索区《给大树浇水》中,黄××、唐××、李××三人来到引水区,他们的任务是用提供的道具,搭建水渠,把水引到树那边,给大树浇水。一开始,他们选择的是用竹片和砖头来搭建,在竹片连接的时候,发现不成功,我引导他们想想:“水怎么会流不到第二片竹片呢?”黄××看了后,马上把第二片竹片放在第一片的下面,说:“这一片要放在下面,水才能过去”,成功喽,三人欢呼起来。但新的问题又来了,竹片不够,没办法把水引到树的位置。他们又重新调整材料,把竹片换成了长的PU管,经过多次的尝试—失败—再尝试—再失败,终于,把水引到树的位置,三人高兴地跳了起来。

我就在这种非常自然的状态中,教师给予建议,能使幼儿更好地表现和发展自己的天性,获得更多的知识体验。但应注意的是,这种显性指导必须以不影响幼儿活动为基本条件。

3.同伴之间的互动指导

在区域活动中要充分运用“儿童教育儿童”的方法,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在一次的区域活动中,唐××选择了锯树枝这个游戏,因他是第一次操作锯子,还没能掌握锯子的使用技巧,锯子在树皮上磨擦着,就是没办法锯下去,旁边的子×看见了,对唐××说:“唐××,锯子要这样拿,还有,你的脚要踩住树枝,这样树枝就不会动了,手要抓这里。”唐××在子×的示意下,又尝试了起来,不一会儿,树枝被锯开了一个小口,唐××兴奋地喊起来:“老师,我成功了,你看,树枝被我锯开了一个大口。”我立刻表扬了他,他兴高采烈地跑回原地,又开始锯起树枝来。

四、交流讨论,分享幼儿自主学习的收获

区域活动的评价也是很重要的环节。评价中的交流分享,是了解自主学习的适宜性、有效性,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的阶段。评价的目的主要是肯定幼儿自主学习的成果,使幼儿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也进一步地调整和把握幼儿自主学习的导向,从而为进行更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作准备。例如,在一次的砌砖活动中,发现很多的小朋友砌砖时,砖头轻轻一碰就倒,只有个别孩子可以把砖头垒高来。于是,我组织他们进行交流讨论:“砌砖头时,为什砖头会一直倒掉?为什么泥土不会粘?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么做呢?”让砌砖成功幼儿说说:“你是怎么做到的?”在这样的交流讨论中,孩子们知道了砌砖时,砖头要交叉摆放才不容易倒掉,在和泥时,水不能加得太多或者太少,泥土才有黏性,有了这些经验的分享,孩子又有了进一步主动探索砌砖的愿望,使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推向新的高潮。

总之,自主学习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思想,它以幼儿发展为中心,着眼于幼儿的主动发展。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爱好,更多地给幼儿以自由,让他们有进行创造活动的权利和机会,使他们在自由的天地里,在实践活动中,充分用眼、手、脑去发现、去创造,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沈艳捷.区域活动对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2).

4.幼儿户外活动安全教育教案 篇四

飞机大部分幼儿只在电视上见过,从飞机上跳下的伞兵更是他们敬佩的对象,在她们幼小的心里对伞兵充满了向往,充满了敬畏。让孩子通过亲身的体验,可以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树立远大的理想。也能更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合作能力。

活动目标:

1、练习腿部弹跳力,发展和强化幼儿的身体素质。

2.培养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小椅子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一起做热身运动:慢跑,扭身,弯腰等,组织幼儿和教师共同布置场地。

2、情景导入

小朋友你们见过飞机吗?(幼儿争相回答—见过)此时部分幼儿的眼睛都投向空中,希望有飞机此时在他们头顶上飞过。你们见过从飞机上跳伞的伞兵吗?在飞行过程中,如果有需要,他们就要从飞机上跳伞下来去完成神圣的的任务,你们想不想体验一下当伞兵的感觉?(幼儿争相回答—想)要想当伞兵,从高处跳下来,你们必须勇敢,你们有信心吗?(幼儿争相回答—有)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做这个游戏好不好?(幼儿回答,好),

3、活动过程

两名幼儿为一组,一名幼儿扶住小椅子,另站在小椅子上,等候老师的口令,“我们都是小伞兵,个个勇敢练本领”跳伞!!站在小椅子上幼儿同事两臂伸开,象征降落伞的打开,双脚轻轻跳下,然后绕场地“飞”一圈,回到原地,与另一个幼儿交换角色,游戏继续进行。

游戏开始

幼儿分成两个大组,一起开始,游戏过程中要提醒幼儿注意自己的安全。教师密切关注注意幼儿的行动。

4、活动结束

对幼儿的表现给与鼓励和表扬,你们今天表现真棒!!

整理场地,提醒幼儿放到原来的地方整理好,带幼儿回教室

5、活动反思:

5.幼儿园户外活动教案 篇五

孩提时代是一个心理上无忧无虑的松弛阶段,他们极少受既定观念和思维定势的约束,好奇心强,想像大胆,幻想夸张奇特,活泼好动,摸、爬、滚、打是他们自娱自乐,相互嬉戏的最爱。中班幼儿对自我的身体各部份有必须的认识,在嬉戏中能有意识地进取寻找多种方法运用身体某些部位去完成一些较难动作。根据幼儿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本次活动《运水果》。提高身体协调性与同伴合作意识。

活动目标:

1、借助纸箱进行自主活动,综合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提高身体灵活性、协调性。

2、探索、交流纸箱的多种玩法,提高创造本事与探索本事。

3、培养幼儿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体验成功的欢乐。

活动准备:

1、纸箱每人一个,装满水果的篮子许多。

2、音乐磁带。

3、活动场地。

4、用纸箱布置的小山坡,…山洞…果园。

活动过程:

(一)用纸箱进行准备活动

利用纸箱做走、跑等动作,活动身体各部分,跟随音乐做动作,活跃活动的气氛。

(二)鼓励幼儿自由探索与交流分享

1、启发观察,激发兴趣。

师:“刚才小朋友们做的都异常好,所以教师奖励给每两个小朋友一个水果箱,谁先找到好朋友,教师先发给谁。。”教师神秘的语气,引导幼儿观察纸箱、变成水果箱,进取找到自我的好朋友,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创设情境,自由探索

1)以游戏的情境调动幼儿进取探索的欲望,鼓励幼儿想出不一样的合作办法来抬水果箱。幼儿自由想象、实践,完成规定要求。教师观察指导,鼓励好的方法,对有困难的幼儿进行个别帮忙。

2)师:“此刻小朋友两人一组抬着水果箱,,我们一齐到果园去摘果子吧!”

以摘果子的情境调动幼儿兴趣,延长移动距离,提高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和合作精神。

(三)、游戏:《运水果》

师生共同布置场地,把幼儿分成两队,(两人一组),进行平行游戏。

团体玩法:各队的小朋友要跨过小山坡(纸箱),钻过山洞(纸箱),两人抬着水果箱,(纸箱)快速将果子运到我们幼儿园,在沿原路回来。在相同时间里,那队运的水果多为胜。

1、在钻爬的环节中,教师特意为幼儿设置了两只纸箱,以此来培养幼儿在竞技中安全、有序,共同进退的合作精神。

2、在跨跳环节中,教师设置了高低不一样的纸箱,满足不一样水平幼儿的需要,使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成功,树立活动的自信心。

3、评价环节,对速度快运的水果多的一队进行鼓励,奖励每人一朵小红花。

(四)结束部分:

播放音乐放松身体,结束活动。带领全体幼儿抬着摘来的果子回教室。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进取思考、尝试,利用身体各部分来移动,满足了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不断提高对基本动作的掌握以及身体的灵敏性与协调性。

这个活动利用水果这样一种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作为幼儿活动的材料,体验奔跑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本事较差,胆子比较小的幼儿,在找到了正确的方法以后经过尝试也成功了,真正体验了成功的乐趣。幼儿的本事和体力有限,虽然有幼儿没有成功,可是体验到了奔跑的乐趣,幼儿十分喜欢《运水果》活动。

6.幼儿园小班户外活动教案 篇六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合作的方式侧身跳跃运送物品。

2、能够克服困难,坚持把萝卜运到终点。

二、活动准备:

1、每两名幼儿1个萝卜。

2、音乐磁带,小白兔头饰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和幼儿听节奏音乐,一起活动身体。

2、在休息时让幼儿说一说自己见过的小动物,引出小白兔,激发幼儿兴趣。

3、(1)、让幼儿说一说自己见过的小白兔是怎样活动的,并学小白兔活动身体。

(2)、教师和幼儿一起做伸伸臂、弯弯腰、蹦蹦跳等动作。

4、组织幼儿分组练习正面向前跳和两人同时侧身前跳动作。(1)、教师把幼儿分成三组让幼儿在“草地”练习小白兔跳跃的动作,注意两人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撞倒小朋友。

(2)、幼儿自由玩跳跃游戏,教师观察、指导幼儿注意幼儿在跳跃时要双脚同时抬起,同时落地,两只手分开放在头上,拇指和食指成“V”型,代表小白兔的耳朵,两腿略弯曲,身体重心向下,一步一步往前跳。

(3)、加大难度,两人抬着萝卜,同时侧身往前跳。

5、出示小白兔头饰,组织幼儿游戏:小白兔运萝卜。

(1)、出示一堆萝卜,请幼儿帮忙运萝卜,用手、脚,引导幼儿说出用身体跳跃的方法带着萝卜侧身跳跃。

(2)、幼儿分组练习用侧身跳跃的方法带着萝卜运动。

7.幼儿户外游戏活动现状及分析 篇七

近年来, 我们可以明显发现, 幼儿的户外活动和游戏的时间和空间在不断减少, 越来越少地看到幼儿成群结队地在户外追逐游戏。而作为幼儿活动的主要场所的幼儿园, 尽管有《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了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 幼儿园不能以任何理由占用或挪用, 但很多幼儿园并没有执行这种规定, 而是让幼儿大多数的时间是在教室里进行智育方面的培养和学习, 这也造成现实情况是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时间不足, 幼儿活动量不足, 幼儿活动缺乏自由。而且有许多调查发现, 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园教师都没有对幼儿的户外活动有非常正确的认识, 仅仅认为这就是可有可无的玩乐。这种种情况表明, 大多数人并不重视儿童幼儿期的户外活动, 也没有意识到它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幼儿户外游戏减少的原因

近年来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被挤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我认为其中主要受家庭、早期教育、大众传媒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1. 家庭方面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和观念的改变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 因此家长十分呵护和关爱自己的孩子, 很难放心让自己的孩子一个人出去玩, 即使在本小区内也会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加上父母双方都要工作, 平时鲜少有时间陪伴孩子, 带孩子出去玩, 所以大多数时间里孩子只能待在家里。即使是将孩子托付给老人带, 也会因为隔辈的宠爱及责任问题更担心孩子出现任何磕碰, 于是最安全的就是待在家里, 即便是出去活动也是寸步不离地守着, 限制孩子的活动范围, 失去户外活动的真正意义。

2. 早期教育

由于现在社会竞争的逐渐加剧, 很多父母都崇尚“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点, 从而让自己的孩子比他人提早学习一些知识, 当社会上大多数父母都这样做之后, 就会产生不变的教育前移, 对孩子的早期教育的开始时间越来越早, 难度也越来越大, 而且许多父母为了使孩子拥有一技之长, 从小就开始让孩子参加各种特长班, 必然挤压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为了迎合家长的这种心理和现实需求, 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改变办园方式, 开始打出各种“双语教学”、“特长培养”、“提前学习”的招牌吸引生源。很多幼儿园甚至已经如同小学一样安排了课程表, 并且严格按课表上各门课程, 这种幼儿园的“小学化”使本来应该让幼儿充分活动, 进行户外游戏的幼儿园逐渐成了完全的学前班, 而失去其原有意义和作用, 幼儿在上幼儿园时的户外游戏也就这样缺失。

3. 大众传媒的发展

除此之外,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那就是大众传媒的发展导致的幼儿娱乐方式的改变。随着科技的进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大众传媒不断发展, 各种先进和精致的玩具可供选择, 而电视、电脑、手机等娱乐工具的普及, 让幼儿很早就接触到这些传媒工具, 使得他们的娱乐方式由以前的户外活动, 与小伙伴一同游戏转变为一个人在家中看电视、玩电脑游戏或是用手机玩一些小游戏。不得不说, 科技发展带来的生活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从某种程度上让我们错失一些以前生活中简单的美好。

4. 社会环境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 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早已成为常态, 为幼儿留下的户外活动空间急剧减少, 他们很难在平时近距离地接触大自然, 活动范围也被局限在自家楼下的小区里, 最多就是在周末时公园玩玩。而现在空气质量的下降, 让很多家长觉得户外活动反而不利于孩子健康, 这使幼儿的户外活动在减少。

三、对儿童发展的不利影响

而无论原因有多复杂, 幼儿户外游戏活动不断减少的现实情况已经渐渐显现出来。而这种情况对幼儿今后的发展必然会有一些不利影响。

1. 对儿童身体健康素质的不利影响

幼儿期正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 在这一阶段里, 儿童的肌肉、骨骼和神经系统都在快速的生长和成熟的过程中, 而且可塑性极强, 正是这种生理特点决定他们应该多进行身体运动并时常处于活动状态, 才能使这些身体组织得到充分的发展, 从而提高身体素质。但是由于户外活动的减少, 幼儿长期在家中坐着盯着电子屏幕或是看书而缺乏运动, 使他们视力下降, 近视率不断提高, 早早就戴上了眼镜, 如果姿势再不正确, 还可能出现将脊柱侧弯等身体问题, 而缺少跑跳活动对身体的锻炼, 幼儿的身体素质也会下降, 导致免疫力和抵抗力的降低, 幼儿会变得身体娇弱、易感疾病。同时儿童的身体运动是发展自身协调能力和感觉统合的必要过程, 幼儿缺少户外活动不利于本体的发展, 甚至会造成他们感觉运动统合的失调。

2. 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不利影响

对于幼儿来说, 户外活动还意味着他们可以找到一些同龄的小伙伴进行群体游戏, 这对幼儿发展是很重要的。因为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社会化的敏感期, 儿童的很多人际交往方式和道德品质的形成都是在这一时期。所以在幼儿期要为儿童提供充分的机会与他人进行社会互动, 并在这一过程中完成社会化过程, 而户外游戏就是很好的一种方式。在户外游戏活动中, 儿童不可避免地要和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 而在游戏过程中也可以让儿童形成遵守秩序、互相帮助、谦让友爱等良好品质。

3. 对儿童之后学习的不利影响

通过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可以知道, 人的智能发展是多方面、多维度的, 包括数理逻辑智能、语言智能、音乐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给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智能。而户外游戏活动可以锻炼幼儿诸如身体运动、自然、视觉空间和人际交往等多方面智能, 使幼儿真正全面发展, 而缺少这种必要的活动, 就会使幼儿发展朝着单一化、简单化的方向发展, 是这些本来可以通过幼儿的户外游戏得到发展的智能停滞不前, 这必然会影响儿童之后的综合发展。同时与这些智能息息相关的必要能力, 如观察力、思维能力、创新和想象力会变得薄弱, 但它们却是生活和学习所必需的基本能力。而当学生缺少自主探索、观察学习、创新思维这些方面的能力时, 他很难在今后的学习中取得很大的成就。

儿童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主导活动, 就如同在幼儿期的主导活动是游戏, 到了童年期的主导活动是学习, 也就是说, 应当到小学阶段开始, 儿童才是以在学校学习间接经验为主要活动, 而在此前, 他们应该通过更多的户外活动在自然环境和活动过程中获得直接经验, 这些才是对他们思维和认知的发展有真正意义的经验。错过这种形式的学习, 儿童的内部图示缺乏应有的渐进的形成秩序, 这是不利于他更高阶段的思维形式的发展的, 他们的认知结构也是不完整的。这样即使他们获得一些机械记忆的知识也很难真正理解并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 往往是费了很大力气记住, 但是忘得也快。而到了应当进行正常学习的小学阶段, 由于儿童之前进行过的学习, 使他们在开始时不用太认真地听老师讲课也可以掌握, 反而比其他儿童缺少真正的转换和适应过程, 难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到了后面阶段的学习就难以跟上。

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其自身的特有规律, 也有阶段性的特点, 儿童各方面发展的敏感期是不同的, 在某一方面发展的敏感期, 这方面的能力会迅速发展, 而错过以后要再发展就会困难而缓慢, 因此打乱这种发展秩序, 不让儿童在敏感期内有机会发展相应能力只会得不偿失。维果斯基曾说过最佳学习期限是要建立在儿童身心发展成熟的条件上的, 而违背这种发展规律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对今后的长期发展有不利的影响。就如同幼儿期的孩子本该在户外进行游戏活动, 如果违背这一特点而要孩子留在室内多学习一些知识, 即使真的提前学到这些知识也不过是付出了几倍的精力和时间, 完成当孩子思维和身心发展水平达到那一程度后可以很快自然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这种投入和回报的比例是很没有效率的, 而且可能带来更多的发展性问题, 反而得不偿失。

摘要: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 而户外游戏对儿童发展有重要作用, 但是近年来, 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都在不断缩减, 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家长的陪伴少、缺少同龄玩伴、过早接触电子游戏以及幼儿园的小学化等。实际上, 缩减幼儿的户外活动来让他们提早学习并不能让他们“赢在起跑线上”, 相反, 从儿童的长期发展角度来看, 这是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的, 会对今后儿童的身体素质、学习和社会化等方面造成不良影响。

关键词:户外游戏,幼儿教育,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黄晨.浅谈幼儿户外自由活动的优点[J].好家长, 2013, (Z2) :110-111.

[2]程明超.浅谈幼儿户外活动[J].山东教育, 2010, (09) :59.

[3]张红梅.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对策研究[J].搏击 (体育论坛) , 2011, (08) :79-80.

[4]陈月文, 胡碧颖, 李克建.幼儿园户外活动质量与儿童动作发展的关系[J].学前教育研究, 2013, (04) :25-32.

[5]陈纳.幼儿应该主要学习什么[D].华中师范大学, 2014.

8.幼儿户外自主活动教案 篇八

一、按照年龄段的不同投放游戏材料

混龄幼儿户外自主性游戏材料投放的过程中,最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就是孩子的年龄。这是因为混龄幼儿中孩子的年龄一般在3~6岁,不同年龄的孩子对户外游戏感兴趣的方面有所不同。大多数情况下,年龄越大的孩子对运动量越大的游戏材料越感兴趣,因此,老师在投放游戏材料时应该具有一定的层次。比如说,小班的孩子一般对一些小型玩具(如小汽车、洋娃娃、橡皮泥等)感兴趣,中班的孩子大多对“扮家家”等扮演性游戏感兴趣,所以他们在材料选择的过程中很可能会需要一些如小锅子、小铲子之类的玩具,而大班的孩子则更加活泼好动,所以对一些具有运动效果的游戏材料(如沙包等)更感兴趣。因此,老师在投放游戏材料的过程中应该尽量丰富材料的种类、数量,使得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进行户外游戏的过程中能够自主选择。当然,在户外游戏材料的投放过程中,部分孩子可能对一些游戏材料并不清楚具体的使用方法,此时老师应该亲自对孩子进行指导,使得孩子能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更好地使用游戏材料,并能够从游戏材料的使用中获得锻炼。

当然,为了使得混龄幼儿户外活动能够更加协调,建议老师能够搭配的投放材料,使得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能够和谐的互动。比如说,在中班孩子的玩“过家家”游戏时,有人需要扮演“妈妈”有人需要扮演“爸爸”,还有人需要扮演“孩子”。此时,如果老师可以选择将扮演的材料和小班孩子的小型手工玩具投放在一起,这样就可以让中班的孩子扮演“大人”,让小班的孩子扮演“宝宝”,“大人”对“宝宝”进行“照顾”,而“宝宝”则和“大人”和谐相处。这样的材料投放策略不仅可以提高户外游戏材料的使用效率,还能使得不同年龄的孩子之间能够更好地交往。

二、按照锻炼目的的不同投放游戏材料

户外自主性游戏材料投放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能够获得不同的锻炼,而不同的锻炼所产生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老师在进行材料投放的过程中应该事先对户外活动锻炼的目的进行设计,并针对不同的锻炼目的对户外游戏材料进行筛选,而不是盲目地将所有户外游戏材料一股脑儿投放。比如说,如果某次混龄幼儿户外自主性游戏的目的是让孩子了解我国传统游戏,并从游戏中了解我国的风俗习惯,那么老师就应该选择我国传统游戏材料进行投放,如沙包、毽子、铁环等。而只有按照锻炼目的的不同投放游戏材料,才能使得孩子在进行户外游戏时能够更好地集中精力,而不至于被种类繁多的游戏材料“弄花了眼”。当然,为了使得材料投放的效率有所提高,建议老师在活动开始前能够事先对户外游戏材料进行分类,如手工型的放在户外手工角,运动型的放在户外活动区等。

三、按照心理状况的不同投放游戏材料

经过长时间的教学经验不难发现,混龄幼儿户外自主性游戏活动中,孩子对游戏材料的选择除了和年龄有非常大的关系之外,与孩子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点也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比如说,性格内向的孩子可能更喜欢活动量小的游戏材料,而性格外向活泼的孩子可能更喜欢大家能够一起参与的游戏材料。因此,老师在材料投放过程中应该选择能够满足不同孩子心理需求的游戏材料进行投放。当然,建议老师在投放某一种游戏材料的过程中能够选择合适的数量,以尽量避免孩子之间因为争抢游戏材料而引发冲突。

四、结语

混龄幼儿户外自主性游戏材料的有效投放对游戏活动的进展、活动的安全性等多个方面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老师应该对孩子的年龄、交往状况、个性特点以及材料的特点等进行充分的考虑,以保证材料投放帮助游戏的正常进行。

9.幼儿园大班户外活动教案 篇九

1、感知坡度的大小与物体下滑速度间的关系。

2、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探索的快乐。

活动重点:感知坡度的大小与下滑速度间的关系。

活动难点:体会和理解斜面与力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同样类型的球若干只。

2、不同高低的圆柱体积木若干。

3、同样宽窄的木板若干块。

活动过程:

1、搭建活动:

(1)、出示高低不同的圆柱体积木和木板,引导幼儿搭建高低不同的滑梯。

(2)、幼儿自由结伴成四人一组,用教师提供的操作材料(四块木板、四只小球、高低不同的圆柱体四根)进行操作。

2、探索活动:

(1)、每组幼儿将小球在高低不同的“滑梯”上往下滚,观察小球滚动时的变化。

(2)幼儿合作操作,教师观察每组幼儿的活动情况,提醒幼儿在高低不同的滑梯上比较速度时,应该两只小球同时进行。

3、交流活动:

每组派代表参与交流:——“玩球时你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有的球滚得快,有的滚得慢?”

“怎样可以归纳其中的原因。”

4、尝试验证:

10.幼儿户外自主活动教案 篇十

一、集体活动: 名称:夹物跳

目标:

1、目标:

1、尝试把物品夹在下肢不同位置练习行进跳,体验下肢不同力量的运用。

2、体会游戏的快乐。

材料:饮料瓶、纸板、布球若干。

场地:场地布置:在长方形空地的四个角分别布置商店、小猪的家、小兔的家和小袋鼠的家

过程:

(一)导入

以游戏《石头、剪刀、布》为活动做准备。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扮演袋鼠妈妈:“孩子们,天气这么热,咱们买些饮料回家好不好?”启发幼儿用下肢夹住饮料瓶行进跳。用角色口吻提醒幼儿夹稳。

2、教师带幼儿跳到小猪的家,“天这么热,小猪一定也渴了,我们送些饮料给它吧”

一些幼儿放下饮料瓶,夹上小猪送的水果(布球)继续行进跳。

3、经过小兔的家,一些幼儿又放下饮料瓶,夹上小兔送的饼干(硬纸板)继续行进跳,最后回到自己的家,品尝美味。

4、小结:表扬小袋鼠爱护朋友,并对幼儿把物品夹在不同的位置的做法给予肯定。

二、分散活动:

目标:能自由选择材料创造性的玩,与同伴和睦相处。材料:增加高跷、绳辫、皮球

过程:

1、过程:

1、鼓励幼儿自由选择材料与同伴,用不同的方法玩,有愿意继续练习夹物跳的幼儿提出设置障碍的新要求。

2、重点指导玩高跷的幼儿掌握平衡,手眼协调。

3、教师注重在幼儿

活动过程中的指导,及时发现幼儿的新玩法并给予肯定。

三、结束部分 1、1、和老师一起边念儿歌边做放松动作:“大面团,小面团。揉呀揉呀揉面团,揉呀揉,搓呀搓,捏呀捏,捶呀捶,甩甩手,甩甩脚,变成一个面娃娃,我们大家笑哈哈!”

11.户外体育活动促进幼儿成长 篇十一

幼儿的户外体育活动应通过多种方式完成,单一的体育教学模式不仅在形式上稍逊一筹,还在途经上相较“户外体育活动”较少。开放式的户外体育活动具有选择的自主性、环境的开放性、人际交往的频繁性、内容的丰富性等特点,体现出现阶段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大方向,通过对户外体育活动的探究,建立和完善良好的学前幼儿教育制度。

一、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意义

1.从国外幼儿教育制度来看

国外的幼儿教育基本都体现出一个相同的政策,即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实行个性化的管理和学习。以意大利、英国和德国的学前教育为例:意大利瑞吉欧的教育理念风靡全球,其教育取向就是尊重儿童个性化的发展,鼓励儿童的自主创造性;而英国的基础教育理念则强调为每一个儿童提供一个安全、支持独立、个性发展的成长空间,幼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户外活动,小组化进行游戏;德国的混龄教育较为少见,也决定了教师必须观察每个孩子的不同需求,从而制订不同的教育方针。

幼儿天性活泼好动,体育活动有助于释放他们的活力,不同年龄、不同能力的幼儿在一起活动起到了一种相互促进学习的作用,开展户外体育活动在客观上尊重了“开放式个性化教育”的理念。

2.从国内幼儿教育制度来看

基于国情,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提高幼儿对运动的兴趣,体验运动乐趣,积累运动经验,强调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中的各自因素对幼儿加以锻炼,开展丰富有趣的户外体育活动。这些都体现了尊重幼儿的个性成长发育的原则。

二、户外体育活动的特点

1.自主自由的多种选择

户外体育活动中,由于运动环境相对较大,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区域进行运动,也可以自己决定运动玩法,决定运动时间,多方面的运动模式选择组合,找出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加以锻炼,以提高幼儿体育活动的教育意义,促进幼儿发展。

2.开放的自然环境

户外体育活动的环境通过幼儿园与实际活动的环境内容相结合,创设出一个适宜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特殊区域。将所有的运动区域同时同地向幼儿开放,使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3.多方面的人际交往频繁

体育活动作为社交活动的一种,也需要拓展到人际交往方面。户外体育活动打破了传统的班级与班级、年级与年级之间的障碍,利用同龄式、混龄式两种不同的户外体育活动,形成一种互助式的同龄异龄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自信、主动、活泼的个性品质,促进幼儿发展。

4.丰富的活动内容

根据场地运动设施的不同,幼儿在运动时可选择的运动方式也多种多样,如:梅花桩(平衡性锻炼)、轮胎篱笆(攀爬类锻炼)、生活用品类玩具(人际关系锻炼)和最为常用的跳跃区和投掷区等。多种运动模式选择和自由组合,能够更好地满足幼儿的运动需求。

三、户外体育活动的具体实践

户外体育活动的具体实践要分为两个步骤进行,分别是创设户外体育活动环境和户外体育活动材料投放。

1.户外体育活动环境的创设

在每次开展户外体育活动时,幼儿园都需要组织老师开展会议探讨,对运动区域的规划提出一个合理的建议。根据园内环境和运动设施的实际条件,在创设户外体育活动时,需要遵循将运动区域与周边环境相结合的原则,体现出因地制宜的基本理念。然后在创设户外运动区域时要注意将两个不同的运动区域板块用一定的距离隔开,保证幼儿体育活动的安全性。(例如,投掷区和攀爬区不但需要隔开还需要架设防护网)

2.户外体育活动材料的投放

运动器材的投放是户外体育活动顺利开展的物质基础,由于户外体育活动的内容特殊性,在运动材料的选择和应用上,我们不仅可以选用常规的运动设施,还可以进行自主创造,就地取材使用运动器材。

四、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策略原则

1.观察先行

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实际上也是一种教师能够多方面观察幼儿的方式。通过对幼儿活动的观察,可以更直观地创造教师和幼儿活动的机会,使教师能够根据每个幼儿所需的不同,制订合适的教育方式。

2.多方面支持

教师的直接支持和环境的间接支持也是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原则。在体育活动中,教师通过观察的方式对每个孩子给予帮助,做到心中有数、目中有人。而运动环境的支持则体现在幼儿方面的运动需求方面,如柔韧性和耐力性的运动方式锻炼。只有达到一种支持化的教育方式,才能把教育活动从幕后带到台前。

参考文献:

刘翠姬.优化户外体育分组活动 促进中班幼儿动作发展[J].幼儿教学研究,2013(06).

12.幼儿户外自主活动教案 篇十二

活动设计:

经过一个学期的了解,在以往的体育课中,幼儿已有了钻、爬、跑、跳等多项技能的经验。在进行体育活动中,启蒙班的孩子们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有很浓厚的兴趣,但是持久度不是很好,团队协作能力有待加强。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对于一些能帮助到别人的事很有兴趣。本节课进行的活动,以培养幼儿团队协作意识为主,试着去帮助需要的人,并让幼儿了解掌握一定的救护知识。经过幼儿多次的尝试练习,总结出活动的重难点,共同商议解决问题的办法,用实践来证实自己的办法的可行性。这不仅培养了孩子们之间的协调合作能力,更加让孩子们敢于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能快乐的掌握教学内容。

2、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掌握跨越、过障碍及多人平衡的方法,培养和加强幼儿身体协调、跳跃能力和不怕困难勇敢坚强的意志品质。了解并且掌握简单的救护方法。

3、能够与同伴共同讨论游戏的玩法,相应的增加难度。提高幼儿的协作意识。

活动准备:

1、活动材料:平衡木、体操垫、障碍、跳绳、医生帽、纱布、夹板、胶布等。音乐。

2、环境创设:

3、经验准备:幼儿对抢救伤员的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快慢交替跑步。播放音乐,幼儿跟随教师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

2、幼儿分组集体游戏:抢救伤员。

(1)幼儿合作进行游戏活动。

“小医生们,施工场地有病人需要我们去抢救,大家四人一组准备好垫子,先来了解一下抢救线路。”

材料:跳绳(跨跳)、障碍(绕)、平衡木(平衡)。

方法:幼儿四人一组,按照教师分组进行活动,拿起垫子一起跨过跳绳组成的障碍,走过S形的`障碍,走过平衡木后,将等待的幼儿放在垫子上,然后抬着垫子将幼儿送回起点。

规则:抢救过程中不能让担架上的小朋友落地,否则任务失败。

活动尝试

1、幼儿进行抢救伤员的游戏,教师观察,第一轮活动结束后,集合幼儿进行讨论,你在抢救伤员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想想这个问题怎么才能解决。教师可以给予简单的提示。幼儿商议出结果时,进行再一次的尝试。(遇到的问题:垫子比较软,应该怎么用垫子抬伤员。过障碍的时候比较吃力,会出现掉队的现象,怎么去解决。)

2、经过这次尝试,幼儿已经基本掌握活动的基本技巧。教师可以提出适当的要求,加大游戏的难度,幼儿共同讨论遇到了新的问题,该怎么去解决。(从通过障碍的速度和包扎伤员的质量方面增加难度。)

3、最后一次活动,幼儿对整个活动的流程已经很熟悉,可以采用比赛的形式,限定时间看哪组抢救的伤员数量多,包扎的质量好。

(2)活动交流:

“你们抢救了几个人,是怎么样到达抢救地点的?你们现在心情怎么样?”

教师总结活动,对孩子们好的表现进行表扬,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鼓励幼儿多动脑,敢于面对困难,解决困难。激发孩子们的探索能力,树立幼儿的自信心。

3、幼儿听音乐做全身放松活动

上一篇:优秀学生代表中考誓师大会发言稿下一篇:路桥质量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