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大学生蜗居现象问卷调查

2024-06-19

暑假大学生蜗居现象问卷调查(精选12篇)

1.暑假大学生蜗居现象问卷调查 篇一

关于对大学生打暑假工上当受骗现象的调查分析报告

文秘1242

黄丽华

120901404251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以及为了锻炼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利用暑假假期时间打暑假工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然而面对形形色色的打工信息,涉世未深又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大学生上当受骗的事情也时有发生,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上当受骗现象很多,为了能清楚的了解学生上当受骗这一焦点问题,我对大学生打暑工的各种骗局进行调查。【关键词】大学生、暑假工、骗局

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暑期打工不仅可以获得报酬,同时还可实践课堂知识,开拓视野。然而,在学生们打工热潮涌动的背后,却也存在着许多令人不安的因素,很多学生虽想打工但苦于多方求职无门;有的虽然找到打工的机会,但打工时往往和雇用方出现如薪金待遇、劳动关系等方面的纠纷;还有的同学打工时还算顺利,但所做工作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或能力,以致最后连连感叹“专业不对口”,甚至被陷入各种陷阱。

陷阱一:信任中介机构

接诈骗有一些非法的中介机构,看准了学生们缺少社会经验同时又挣钱心切的心理,收取高额的中介费却不履行合同,不能够及时为同学们找到合适的工作。更有甚者竟然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交钱后就找不到人了。

陷阱二:不付报酬或者乱扣工资

一些学生被个人或流动服务的公司雇佣,讲好的是以月为单位领取工钱,可是老板在发工资时就一再拖,然后到了学生快开学时,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或者发工资并但没有和约定时的工资相符,老板会说扣这些那些,致使打工学生白白辛苦了一暑假。

陷阱三:预交押金

这类骗局通常在招工广告上称有文秘、打印、公关等轻松体面的工作,求职者只需交一定的保证金即可马上上班。但往往是学生交钱以后,招聘单位又推托说目前职位暂时已满,让学生回家听信儿,接下来便石沉大海。这样的结果就太得不偿失了。打工赚钱不应该只是唯一目的,对大学生而言,如果能利用打工增加社会能力,这无疑是一笔无形的财富,但“打工”最好能与自己所学专业的有关工作结合,这样毕业时会好找工作一点。还有 “打工”应擦亮你的眼睛,提高自身素质。“打工”其实也具有很大的冒险性,在良莠不齐的社会大染缸里,想如你所愿地打好工并非易事,所以除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来增加就业机会外,还必须有一双洞察社会的慧眼,在思想上多一道防线,提防一些居心险恶的人。陷阱四:传销害人

学生本来以销售人员名义来应聘,但到应聘公司后却被连哄带骗地先买下一些货品,然后公司再让应聘者如法炮制去哄骗他人,并用高回扣做诱饵,一旦上当就会白白搭上一笔钱。而且现在传销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各种以拉人头发展下线为主要特征的销售方式都可以视为传销,甚至包括一些招聘兼职短工的中介网站也以传销的形式出现:比如代理。我自己也有加入兼职中介,不过他们还是有提供工作的,至于叫我做代理,我并没有去做。

陷阱五:高薪骗局

这类招工通常称招模特儿或是歌星、影星培训班,然后要学生花大价钱照艺术照参加遴选,最后再找借口说应聘者条件欠缺而予以拒绝。也有的是以娱乐场所特种行业的高薪来吸引求职者,工种有侍者、三陪小姐等,青年学生到这些场所打工,往往容易误入歧途。大学生利用暑期进行社会实践,既体验了生活,又满足了一些单位短时期急需人才的需求,而且也符合市场经济下人才柔性流动的规律,应该鼓励,但提醒大学生朋友不能盲目求职,以免上当受骗。有些单位很不正规,往往是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使用,也有一些不法中介公司打着介绍工作的幌子,骗取介绍费后却逃之夭夭。因此,大学生最好通过学校勤工助学机构或政府办的正规中介机构联系工作,或是通过大型网站和报纸的招聘启事。

四、调研的结论。

结论分析:不少人打工是很盲目的,甚至当作一种时尚来追求,终本末倒置。打工应量力而行,不要有太多心理压力,把工作学习生活搞得一团糟,甚至因此造成考试“挂红灯”。毕竟鱼熊掌不可兼得。从个人需求来看:现在的大学生,心理上想取得一定的“经济独立”。客观上,就业压力太大,“工作经验”成为应聘的门槛,逼迫他们从学生角色向社会人角转换。择业尤为重要!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目标,根据这个目标去挑选岗位!时刻铭记自己信念,不能被金钱冲昏头脑。目前市场上既有经济收入又能锻炼能力的兼职首选是销售。这类岗位需要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口才、坚韧的意志和过人的胆量。如果单纯是为了学习和积累经验,建议到一些大的企事业单位免费见习,这样不局限于某一个岗位,全面感受企业各环节的运作,对于日后的工作很有帮助。还有一个最好的兼职方式,就是到那些处在创业期的单位,它们需要理顺各方面关系,各种建议,各种人才,在那里兼职一定颇有收获。从社会需求来看:用人单位其实很需要大学生这样“低价优质”的人才,有的企业还把吸引大学生前来打工作为培养和储备人才的一种方式。每年企业招收毕业生时在很短的几次面试中往往难以比较客观地把握一个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与能力,而招学生来就可了解学生,同时,大学生也可以对就业单位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这样的双向选择,客观上为大学生打工“扩大”了就业市场,也提高了毕业大学生的就业率。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看:大学生打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国现行大学教育体系中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的缺陷,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加大学生的社会经验,训练大学生的实际社交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意见及建议:打工时,我们大学生一定要学会用法律等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权益。首先,大学生应尽量通过学校的勤工助学组织寻找打工机会。如果通过直接和企业达成劳动系的途径体内容,比如说,他们是否有工商,打工的大学生,打工前一定要花些时间和精力弄清雇工单位的合法性和工作的具税务营业执照,是否有固定场所,招工单位是否有招工权。要记清营业单位的详细地址和法人代表的姓名,方便发生纠纷时解决问题。另外,大学生如果在社会上的一些职业介绍中心找工作的话,一定要擦亮眼睛。一些所谓劳务中心根本不具备职业介绍资格,几个人租间屋子有部电话就开张,有的还专门利用大学生急于勤工助学的心理,特意打出“急聘,周六、日”的招牌,专门招揽那些没有社会经验的大学生。这类劳务中心毫无信誉可言,并且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规定,开办职业介绍机构应具备以下条件:(1)明确的业务范围、机构章程和管理制度;(2)有开展业务必备的固定场所、办公设施和一定数量的开办资金;(3)有一定数量具备相应职业资格的专职工作人员;(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大学生如果通过社会上的一些职业介绍中心找工的话,一定要看清职业介绍机构有无经营许可证,工作人员有无职业资格证书。避免上当受骗。同时,大学生们一定要按照有关法规签订合同,没有合同,也要注意保留能证明与用人单位或雇主发生劳动关系的凭证。同时要保持高度警惕,一旦发雇用劳动方,有侵权、违约、强迫打工者从事违法行为时,应立即找专业人员比如律师去咨询,或向有关国家专门机构如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以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自己的权益纠纷得不到妥善的解决,也可以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向当地劳动仲裁机构提请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5)假期打工,课余兼职的大学生一族已不是散兵游勇,他们逐渐壮大成了一个部落,成为求职场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大学生日益成为一个有着巨大潜力的劳动力市场,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理应受到越来越多的注意。希望社会给他们一个平台,政府多出些政策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6)大学生在注意保护自身权益外,还要处理好打工与学习的关系,毕竟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

2.暑假大学生蜗居现象问卷调查 篇二

一、大学生使用手机情况调查

针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 我们对聊城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分析 (受调查学生所学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 大学一年级至四年级, 共平均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 收回有效问卷986份。以下未注明出处的调查数据均来自该项调查) 。

1. 每天使用手机时间

由表一可以看出, 手机强大的功能已经完全把大学生俘获。使用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项生活内容, 每天使用手机2小时以上的人群竟然占到九成左右。随着大学生考英语四级、考研、就业压力的增加, 各年级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又存在显著变化。

2. 大学生应用手机情况

由表二可以看出, 大学新生的学习压力骤然降低, 充足的空余时间使他们把手机当成主要的娱乐工具, 浏览网页、看电子书、玩游戏、联络同学、听音乐成了他们使用手机的主要内容。随着自学能力的提高, 加之各方面的压力, 大学生逐渐把手机作为查询资料的工具, 但娱乐仍然是学生使用手机最重要的目的。

3. 上课或学习时间使用手机情况

从表三可以明显看出手机依赖对学生的影响力。在绝对禁止使用手机的课堂、报告会等场合, 学生经常使用手机的比例仍在六成以上, 甚至达到九成。调查显示, 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注重表面, 不能深入, 遇到困难不是靠自己努力克服, 而是想着利用手机查询的途径去解决。另外, 近年, 学生利用手机在期末考试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作弊的现象逐年增加, 手机已经成为影响学生课堂效果和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手机依赖”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

手机强大的功能满足了大学生的日常需要。首先, 手机使大学生与外界的沟通更为方便, 移动飞信、QQ、MSN、微博等已成为大学生与外界沟通、交流的主要渠道。其次, 3G手机出现以后, 大学生利用手机网络可以随时随地了解整个世界正在发生的变化, 有利于开拓他们的视野。再次, 手机搜索引擎的出现使大学生了解资讯更为方便。当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时, 他们可以不去图书馆, 不用翻阅大量的资料, 仅仅简单地按几下手机按键, 就可以得到想要的资料。

手机在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给他们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手机依赖”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大学生心智尚不成熟、自制力不强, 容易因为玩手机而对其产生依赖, 甚至上瘾。一方面, 他们极度依赖手机中存在的社交网络, 要不断利用收发短信、聊QQ、发微博等方式来巩固自己的社交圈子, 由此而引发的手机依赖就会给身体带来伤害, 如手臂酸胀、眼睛不适、大脑疲劳等问题。另一方面, 大学生对手机短信中一些不健康的、消极的内容缺乏正确认识, 容易导致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弱化, 心理方面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此外, 对手机的过度依赖, 使学生一旦长时间没有收发短信, 就会感到焦虑、失落, 从而引发心理问题。

三、消除“手机依赖”对大学生负面影响的策略

1. 健全法律法规, 加强监督监管

国家应尽快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对手机文化实施监督, 加强对手机运营商、网络运营商和手机程序开发商的监管, 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不能只顾当前利益而把长远利益和祖国的未来抛在脑后。同时, 要加强对手机监控技术的开发利用, 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活动, 依法加强对各类网站的管理, 净化文化市场和网络环境。严查流入手机的不良信息, 从源头上遏制垃圾信息、不健康信息的肆意传播。

2. 拓展工作思路, 重视教育引导

心理学家认为, 通过预防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免疫力是消除“手机依赖”影响的主要手段。学校必须担负起教育和引导的重任, 尤其在大学新生教育方面, 高校教育者要用大量事实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防止手机依赖知识教育, 要让他们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手机而不受其害, 进而综合提高学生的“免疫力”, 做到防患于未然, 这样将会大大降低“手机依赖”对大学生的危害。另外, 高校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在使用手机时保持理性态度, 使学生认清手机只是一个交流、联系的工具, 对其不依赖、不滥用。同时, 要引导学生认清“手机依赖”的各种危害, 通过自我控制、自我管理和自我调整, 增强对手机垃圾信息的鉴别和抵御能力, 合理地使用手机。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手机依赖”对大学生成长产生的负面影响, 高校教育工作者应理性分析、正确认识, 在学生中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从深层次影响学生的思想认识、思维意识与行为方式, 积极倡导健康使用手机的理念,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 丰富校园文化, 扩大学生的参与面

高校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为宗旨的各种社团中, 通过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来塑造良好的道德情操。高校还可以开展理论探讨、学术报告等形式的活动, 营造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这样, 高校通过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使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 自得其乐, 自觉从“手机依赖”中走出来。

参考文献

[1]江环, 吴霞.透析高校大学生“媒介依赖症”现象——以手机媒体为例[J].中国商界, 20l1, (11) .

[2]张华.“手机依赖症”正在蔓延……[N].羊城晚报, 2012-05-15.

[3]房敏.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的理性分析[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 (1) .

[4]谢书铭, 颜美艳.在校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及对策[J].江西教育, 2009, (1、2月合刊) .

3.陈润儿:尽快改善蚁族蜗居现象 篇三

公租房建设我们年轻人都比较关注,也是我们今年工作的重点。对于现在年轻人的住房困难,我们是非常理解的。

这些年鼓励大学生到长沙来创业,尤其是鼓励大学生到长沙实行自主创业,对到长沙实行自主创业,有三补,一是住房补贴,按照城市低保家庭标准,每个月补160元钱。二是场地补贴,你要经营要自主创业,场地费有补贴。三是利息补贴,你要贷款,我们还有利息补贴。

现在我们正在推进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满足大家对住房的需求,一是政府统建,包括盘活和兴建,二是园区配建,高新区、经开区、浏阳生物医药园必须按照产业发展要求配套建设,三是企业自建,用工规模在1000人以上,原则上都要建公租房。因为我们在土地使用和供应的时候,就明确30%用于生活用地。要尽快解决住房问题,要让蜗居、蚁族这种现象,尽快得到改善。

4.高职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问卷 篇四

逃课现象在大学校园里很常见,这种现象随着同学们的从众心理,有可能呈上升趋势。了解高职大学生的逃课情况,对改变现有状况具有重要意义。特制作此问卷,感谢您的参与。1.您的性别:A 男B 女 2.您的年级:3.您家在:

A 大一A 农村

B 大二B小城镇A是

C 大三 C城市B不是

C家庭年收入20万以上

4.您家的经济状况:A 家庭年收入3--8万

A 获得过

B 家庭年收入8--20万B 未曾获得

5.您是学生干部或社团骨干吗?6.您获得过奖学金吗?

7.在整个班级中,您的学习成绩排名:

A 很靠前B 比较靠前C 居中D 比较靠后8.在大学你找到自己的目标了吗?

A我有明确的目标

B我有想过,但觉得目标渺渺茫茫D刚上大学时有,现在烟消云散了

C 偶尔逃课可以理解

C还没有找到或还没想过9.你如何看待大学生逃课现象?

A 都是成年人了,无所谓10.您出席的情况:

A 从不逃课C 经常逃课

B 偶尔逃课,有特殊情况 D 几乎不上课

B 老师对出勤率的要求程度

D 做兼职,学生会、社团的工作等, 实在有事 F 就是不想上, 去了也是睡觉,没什么收获 H 其他

D上自习

E 做兼职

B 应该制止 影响学业

E 很靠后

11.如果您逃课,原因可能是(可多选):

A 考试方式(开,闭卷)

C 课程重要程度(选修课,专业课等)E 听不懂,老师讲课很无聊,跟不上老师 G 身体不适

12.逃课的时候您一般做什么?

A 上网、玩游戏F 与男(女)朋友一起 13.您逃课时的感觉:

B上街购物

C 睡觉

G 其他(请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B 恐惧C 自责D 没感觉E没逃过课

B 有所犹豫,但是最后还是去上课 D 有所犹豫,但是最后还是选择逃课

D 很不满意D 30节以上B不容易过C 很少

D 肯定不会 E 无所谓

A 愉悦

14.您喜欢的事情与课程时间有冲突时,您会怎么做?

A 学业更重要,坚持上课C 毫不犹豫去做自己喜欢的事15.您对现在的课时安排是否满意?

A 很满意

B 较满意

C 不满意

16.如果不满意,您认为每周安排多少节课才算合理?

A 20节以下B 20—25节

C 25—30节

17.您认为逃课对学业有影响吗?A 影响很大,因此而挂科B 有一定影响C 没有影响 18.你所逃的课考试A容易过19.如果学校很严厉,您还逃课吗?

A 偶尔钻空子

B 像原来一样

20.您认为怎样才可以使大学生减少逃课行为?(可多选)

A 学校出台严厉的措施,老师经常点名E 进行良好的学前教育

B 老师改善课堂教学方式F 其他

C 出勤率作为综合测评的一项指标与奖学金挂钩D 同学之间互相监督

5.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问卷 篇五

同学,你好!我们是09财务管理班的学生,当下学生逃课已经成为一种普遍显象,因此我们想通过此次统计调查来了解我校学生的逃课现象与学生的心理学习态度。请您如实作答。(此次调查纯属课堂作业,无其他目的,我们严格保护您的个人信息,请同学们放心作答。)谢谢您的参与。

1你的年级及专业是:----------

2你的性别:()A 男B 女

3你平均一周逃课次数是------次。你的自律性怎么样。()A 好B 一般C差D较差 5你逃课最可能的原因是()(多选)

A 睡眠不足,情绪低落,无精力听讲。B 听不懂老师讲课内容,跟不上进度。

C 自我感觉课程太简单,自学即可。D 老师不点名,对出勤状况不关心。E 确实是有重要的事情去做。F 其他

6逃课后你一般都干什么()。A睡觉B上网C逛街D学习其他课程7你逃课的课程一般是()。

A选修课B专业课C公共课D各种课程均有

8你一般逃课的时间是()。A 1-2节B 3-4节C 5-6节D 7-8节 9你觉得的自己逃课对他人会有影响吗()A有B没有10你对逃课的同学看法()

A对老师不尊重B羡慕他C 完全理解他D做了自己想做却不敢做的 11 你逃课与否决定于哪些因素。()(多选)

A怕老师点名B老师讲课好C自身对课程的兴趣 D课程很重要不能拉下进度你是否认为上不上课无所谓,只要考试过关就可以。()A 是B 否13 你的学习成绩如何。()

A好B较好C一般D差E很差

14你觉得逃课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是()

A有B没有C影响不大

15你逃课后的心态如何()

A 沾沾自喜B紧张害怕点名 C无所谓

16你逃课考虑过老师的心情吗()

A有,但不严重B没考虑过C考虑过但还是想逃

17你认为学校是否应该加强对学生课堂出勤的考核()

A应该B不应该

(上题若答案是肯定的答下一题,若为否定则直接跳过继续答题)

18学校应怎样控制学生的逃课()

A加大对学生的惩罚B加大老师对学生的考勤

C任用专门的考勤人员抽查 D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19如果学校出台严格的措施防止学生逃课,你还逃吗()

A肯定不会B将会很少逃C想原来一样 D偶尔钻空子

6.大学生暑假调查报告及其问卷 篇六

班级: 姓名: 学号:

女大学生暑期生活问卷调查

1调查目标

关于女大学生暑期时间规划情况调查问卷。

2调查内容

针对暑假大学生生活规划进行调查,其中调查样本100人,全部是女大学生。具体见下面调查情况。

3问卷设计

第1题您的性别是[单选题]

第2题您是大学几年级[单选题]

第3题您觉得您的暑期生活充实么[单选题]

第4题您的暑假生活是否有一套完整的规划[单选题]

第5题若是,那您的计划达到了么(若不是则无须作答)[单选题]

第6题您的暑期生活是在做什么,请按时间多少顺序由高到低排序(对于没有做过的答案可跳过)[排序题]

第7题假期中您通常喜欢选择进行哪方面的社会实践[多选题]

第8题如果暑期兼职您会选择哪方面的工作[单选题]

第9题若您进行了暑期兼职,您对暑期兼职工作感觉如何(若没有进行兼职则无须作答)[单选题]

第10题您进行暑期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若没有进行兼职则无须作答)[单选题]

第11题您若没有进行兼职,您觉得主要是出于什么原因[单选题]

第12题如果假期在家没事做,您会有什么感觉[单选题]

第13题假期与在校生活哪个对您帮助更大,收获更多[单选题]

第14题您觉得暑期有必要么[单选题]

第15题您觉得暑期该延长还是缩短[单选题]

第16题您觉得暑期生活对您有何收获[多选题]

3问卷设计

女大学生暑期生活问卷调查

1、您的性别是? A 男

B女

2、您是大学几年级?

A 大一

B 大二

C 大三

D 大四

3、您觉得您的暑期生活充实么? A 充实

B 一般

C空虚

4、您的暑假生活是否有一套完整的规划? A 是

B 不是

5、若是,那您的计划达到了么(若不是则无须作答)? A 全部达到 B 基本达到 C 部分达到 D 没有达到

6、您的暑期生活是在做什么,请按时间多少顺序由高到低排序(对于没有做过的答案可跳过)A 看电视或上网那个 B 看书或学习、考证 C 外出旅游 D 兼职 F 其它 E 睡觉

7、假期中您通常喜欢选择进行哪方面的社会实践? A 兼职

B 实习

C 参加各种活动

D 其它

8、如果暑期兼职您会选择哪方面的工作?

A 体力劳动

B 脑力劳动

C 两者兼备但脑力劳动比例多 D两者兼备但体力劳动比例多 E 两者所占比例相等

9、若您进行了暑期兼职,您对暑期兼职工作感觉如何(若没有进行兼职则无须作答)?

A 非常不满意

B 较不满意 C 一般 D 较满意 E 非常满意(空)

10、您进行暑期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若没有进行兼职则无须作答)? A 增长见识 B 丰富经验

C 赚钱

D 兴趣 E 其它

11、您若没有进行兼职,您觉得主要是出于什么原因?

A 呆在家里多陪陪家人 B 没办法,找不到兼职 C自己想呆在家里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如学习等

D

12、如果假期在家没事做,您会有什么感觉

A 自责

B 觉得日子逍遥自在 C 觉得自己很颓废但很无奈 D 不知所措有点慌张 E其它

13、假期与在校生活哪个对您帮助更大,收获更多? A 假期生活 B 在校生活

14、您觉得暑期有必要么? A 有

B 没有

15、您觉得暑期该延长还是缩短? A 缩短

B延长

C 不变

16、您觉得暑期生活对您有何收获?

A修生养性

B 丰富阅历 C 加强交流 D 促进学习

E 其它

4调查结果分析

(一)社会实践,兼职打工

从调查中发现,许多女大学生都认为兼职是大学生的第二个“课堂”,通过兼职可以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存在就是合理”,职业没有高低之分,无论什么职业都有其可取与不可取之处,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女大学生觉得只要是能够赚钱的工作,就可以去试一试,品牌代理,促销等以前不会是女大学生从事的工作,现在都成为了女大学生们可以接受的工作。

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的调查结果显示,现代女大学生打工的主要目的是:有35%的女大学生是为了增加收入;有36%的女大学生是想自食其力;有29%的女大学生认为要锻炼自己的能力,对报酬无所谓。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女大学生打工的形式开始变得异常丰富起来 22%的女大学生选择网络公司;4%的女大学生选择暑期教师;19%的女大学生选择市场调研员;13%的大学生选择营销策划员;16%的女大学生选择做志愿者;9%的女大学生选择做促销;5%的女大学生选择到快餐厅做钟点工;12%的女大学生选择其它。社会实践是女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一条重要途径。到企事业单位实习的女大学生也为数不少,这样既可锻炼自己,提高专业水平,又可开阔视野,接触社会,为日后工作积累社会经验。暑假兼职打工赚钱是许多学生的选择。“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多吃点苦,父母少花点钱。”这是时下不少女大学生“打工族”秉承的至理名言。传统的家教、推销翻译到现在的网吧管理员、市场调研员、快餐店钟点工、导游,甚至是一些大胆另类的选择,如替网络公司试玩游戏等都成为现在女大学生打工时所选择的职业。有的女大学生在暑假里建立起了自己的网上商店,或者是在自己学校附近建立起了自己的摊点,为自己打工。尽管女大学生“打工族”具备“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和自信,但他们也同样有着缺乏经验和辨别能力有限的“先天不足”。正因为如此,女大学生因打工而上当受骗的事件才层出不穷,有的甚至被骗入传销组织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不少专家也纷纷呼吁,女大学生打工要谨防陷阱,社会也应该关注和加强对大学生打工的规范和管理。

在调查中发现没有人在参加社会实践上选择“参加„三下乡‟活动”一项,说明当代女大学生与以往的女大学生相比较,他们的求学经历、生活条件、所处社会大环境都相对优越,也没有经过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们意志往往比较脆弱,克服困难的能力也较差,常常是对社会的要求较高,对自我的要求较低。当前,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成为不少地方采用人才的两个新标准。女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参与“三下乡”实践,其目的是为了支援农村的教育事业,同时给农民带去相应的指导,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并从群众中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用于知道自己的将来的学习生活工作。现在大学生,除了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以外,很有一部分是来自城市的,往往这些学生家庭环境好,父母亲更是不允许或者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参加所谓的 “三下乡”实践活动,这样,学校所提倡的通过 “三下乡”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就未能够达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三观指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个体价值观体系中,人生价值观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总的价值取向,对价值观系统中其它价值观起着指导和制约作用。由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主要是围绕自己出发,致使大学生自身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不足,更不用说参与“三下乡”活动服务人民了。

另外,没有人选择反对大学生兼职、打暑期工或实习,大家都认为只要不影响学习能够积攒经验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对于当代女大学生来说,应当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运用知识的技能。从大学生活的开始到走进社会的大圈子中,就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谁不想在将来的社会中能有一席之地呢?所以大家认为大学生必须投身校园内外的各类实践活动,有助于锻炼品

质,提高能力。可见其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不可抵触的重要性。不能否认有过打工经历的同学,看起来要比其它同学更成熟、社会适应力更强,但对于学生,社会适应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标,大学期间主要的任务是学业结构的搭建,即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的搭建,为了打工影响甚至放弃了专业知识的学习,结果是得不偿失的。

(二)埋头苦读,继续深造

近年来,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加入WTO后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知识就是力量”越来越激励着那些有志学子,“专升本”、“出国”、“考研”成为很多大学生的选择,继续深造以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的更高要求,暑假则成为这些大学生备战的“黄金时期”。参加各类培训班早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各类形形色色的招生广告在校园内随处可见,暑假报名参加英语、电脑培训班的大学生,大都是为了在原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将来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掌握多种专业知识,取得多个文凭、证书更有利于找到理想的工作。此外,也有不少大学生趁暑假报名参加汽车培训,为了将来更方便找工作,即使找工作时用不上,也对自己有好处。此外,不少女大学生到图书馆、书店“充电”,摄取精神食粮,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等。这些大学生如果能够劳逸结合,在用功学习的同时放松自己的心情,“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已经与时代不相吻合,暑假是一个充电的好机会,也是一个了解社会的良机。

(三)外出旅游,饱览风光

旅游,从个人活动、群体行为发展到当今的现代旅游业,已经成为涉及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活动等的社会生活方式.大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接受美的熏陶,包揽祖国山河风光,使生活张弛相济、劳逸结合,使人脑得到精神保健、生命获得和谐运动,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潮流。部分大学生利用暑期欣赏名山大川,不仅丰富了阅历,增长了经验,从外出经历中体会人生,感触社会,同时也能体验到出门在外的不易出行旅游,度假观光,与同伴相互照顾,增进了解,培养提高了与人交流的能力。但旅游对于大学生来说不是绝对的应该根据自己的家庭能力和自己的条件来决定。但无论怎样旅游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也使得我们的阅历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无聊”一族

其实对于女大学生来说,大部分假期还是没有利用好的。在放假前早已经制定了周密的暑假计划,但是回到家后睡觉、看电视、上网、看小说、逛街成了部分大学生在假期的主要活动,没有暑假盼暑假,暑假到了又觉地无聊,短暂的一

两个月就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5总结

通过对暑假生活调查,我们不由得感到欣喜,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当代女大学生积极向上的风貌,同时也感悟到女大学生们独特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暑假成为很多女大学生学习的新阵地,展现青春风采,施展一技之长的好机会。总之,大部分女大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度过一个健康有意义的暑假。

女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于社会的接触过程中,减少磨合期的碰撞,加快融入社会的步伐,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稳脚跟,才能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摆正心态,正确定位,发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将在实践中学到的知识与经验更好的用于学习中,争取在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做一个对人民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努力为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实习总结

本次调查结果肯定是不十分准确的,自己孤身一人完成了整个调查及统计结果分析,工作量是非常繁重的,问卷发放在区域上也具有局限性。

但是,这次实习是自己完完整整地靠自己走了整个流程,从调查对象的确定,调查方法的选择,调查出发点的寻找,调查中需要注意的地方等等,全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总之,要做好一份调查必须具备一下几点: 1.方向的确定,调查的主旨一定要确定;

7.暑假大学生蜗居现象问卷调查 篇七

“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的调查及对策研究”一文, 以大连民族学院金石滩校区为例, 通过发放问卷、收集数据进行分析的方法对大学生的手机依赖性进行调查。通过对大部分大学生形成“手机依赖”的内部原因及外部原因进行分析, 并有针对性地给予一定的心理分析与心理指导, 以帮助他们缓解手机依赖症状。

一大学生使用手机情况现状分析

1. 智能手机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第一, 智能手机轻巧灵活, 携带方便, 功能强大, 能满足人们的多种需要。

第二, 大学生思想活跃, 兴趣广泛, 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因此, 对新兴智能手机的接受能力较强。同时,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大学生学习、就业压力增大, 容易感觉无聊和苦闷, 渴望生活多姿多彩, 力图通过手机等工具去了解世界, 获得友谊, 满足自己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各种需要。

第三, 短信具有相对的隐私性, 一些不好用言语表达的词汇或者道歉之类的话都可以通过短信的形式很好地传递。除此之外, 手机还有利于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大学生与家里、学校之间联系的加强;有利于大学生知识信息的获取;有利于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转变等。

2. 智能手机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手机在校园里“流行”的这一现象就像一把双刃剑, 我们在享受它带来的便捷、高效的同时, 也应充分认识到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已经无法离开这个“爱物儿”, 哪怕只是半天, 也会魂不守舍, 坐卧不安。具体来说, 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第一, 课堂上使用手机会影响正常教学秩序。时不时关注手机必然分散了学习的投入性。有的大学生在课堂上用手机打电话或者短信聊天, 部分学生甚至利用手机上网浏览网页、看小说、聊QQ, 这使得部分大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 听课质量严重受到影响。

第二, 不利于优良学风的形成。课堂上偶尔响起的手机铃声或者短信提示音, 不仅影响手机使用者本人, 也会扰乱老师的思路, 影响其他同学的听课效果, 甚至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另外, 手机还为大学生逃课、考试作弊提供了便利条件。

第三, 过度依赖手机会带来人际交往障碍。一方面手机能降低正面交际的紧张感, 但是如果过度依赖手机进行人际交往, 则会剥夺现实交往时间及降低社会交往能力。有些大学生将大量时间花在手机聊天、发送短信上, 这就使得参加其他社会活动的时间变少, 久而久之就会远离现实的人际交往。

第四, 手机消费问题。如今智能手机推陈出新, 各种智能机型层出不穷, 许多学生存在追求新型手机的攀比心理, 还有一部分学生每个月的手机话费占了生活费的很大一部分, 这些手机消费支出不仅增加了家长和学生的经济负担, 还给他们的工作和学习增加了心理压力。

第五, 手机安全问题。手机信息的丢失、手机诈骗以及辐射对身体带来的安全隐患等问题都对大学生使用手机带来隐患。

通过长时间对身边大学生的观察, 我们不难发现手机是有魅力的, 部分人对手机已经产生严重的依赖。他们不能正确看待手机带来的正面效应和功用, 极不合理地使用手机, 手机跟着他们可以说是忙得团团转。这些学生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手机上面, 在无法使用手机或忘记携带手机时, 常会出现情绪的极端变化。如烦躁不安、言语粗俗;或情绪低落、抑郁寡欢, 这种现象实际上已经是成瘾的表现, 我们称之为“手机依赖”。

二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成因

1. 什么是“手机依赖”

综合现有的研究成果, 笔者认为“手机依赖”可以定义为:那些对手机使用过度依赖, 而对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产生多种负面影响的现象。主要体现在对手机不分场合的滥用, 以及停机或者手机不在身边时, 生理和心理上出现某些不适反应等。

2.“手机依赖”形成的原因

某些大学生自制力差, 沉迷于手机构建的世界中无法自拔, 从而形成一种精神上的依赖。这是“手机依赖”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同时也应该看到形成“手机依赖”的外部原因。包括各种手机广告和通信运营商促销活动的轮番轰炸, 家长和学校对预防“手机依赖”的紧迫性认识不够等。

3.“手机依赖”的危害

过分依赖手机, 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比如, 过分依赖电话和短信, 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弱化, 不知怎样面对面地与他人沟通交流, 甚至出现社交恐惧症等心理障碍疾病。电话、短信频繁, 不时地上网娱乐, 使大学生在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 学习效率低下, 造成学习成绩下滑等。

三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的矫治方法及行为调整途径探析

1. 思想上积极引导, 创建和谐校园文化氛围, 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学校应开展一些相关的学生课余活动, 积极教育和引导学生正确、健康、合理地使用手机。鉴于学生手机依赖现象产生多数是由于孤独感的影响, 因此, 学校应经常性地组织多种积极向上、丰富多彩、适合当前大学生心理需求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 学校可以经常组织一些大型比赛、优秀学习成果评选、晚会等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 学生在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中, 可以有效地消除孤独感和失落感。

2. 学校要加强各方面的教育引导

学校应积极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合理健康地使用手机。大学生在使用手机时应该持一种理性的态度, 对手机不应过分依赖过度滥用。学校也应开展一些相关的教育讲座和宣传等活动, 教育和引导学生正确、健康地使用手机, 必要时也可采取硬件手段加以制止。“手机依赖”是一种现代文明病, 它不利于青年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学校可适时组织对青年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开设心理咨询室, 帮助“手机依赖”者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教他们学会放松。专家建议, 系统脱敏治疗法可用于治疗“手机依赖”, 即强迫自己在必须用电话时使用固定电话, 目的就是要减少使用手机的次数, 而且尝试着将生活的重心从手机上转移。

3. 搭建学生心理疏导平台, 使大学生克服手机依赖心理, 从而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因挫折与失落产生的焦虑、抑郁、精神空虚等, 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得到解决。现行的面对面或电话心理咨询方式, 已无法满足网络时代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要求, 这种空虚心理可能让他们转向网络寻求心理安慰, 从而有可能诱发网络心理障碍。

学校应建立健全相关心理咨询体系, 要注意对大学生的情绪控制进行专门有效的辅导, 并且可通过完善的心理辅导体系对青年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开设心理咨询室, 帮助“手机依赖”者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让他们学会放松的技巧。对那些确实有严重依赖, 且已发展为病态的大学生, 可介绍其进行心理咨询或治疗。

4. 提倡大学生从自身方面加以调整, 摆脱手机依赖困扰

解决大学生的手机依赖问题, 不仅需要学校、教师的努力, 更需要大学生自身的积极配合。首先, 大学生要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 正视手机在生活中的正确位置, 摆脱盲目依赖, 保持健康心理。其次, 合理制定手机使用规范, 除了日常必不可少的使用外,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使用, 用坚强的意志去抵制手机带来的诱惑。再次, 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训练自己沟通的技巧, 适当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 如听音乐、看书、散步、郊游等, 将生活的重心从手机上转移。

8.大学生暑假公益活动调查问卷总结 篇八

(1)调查目的:针对现阶段社会公益活动情况,了解当下群众对公益活动的态度及做法,从中分析出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

(2)调查对象:巢湖市群众抽样调查

(3)调查方式:1.问卷调查

2数据统计分析

3.对调查报告进行总结

(4)调查内容:①了解公益事业的渠道和程度。

②参与公益事业的方式、途径。

③影响参与公益事业的因素。

④对周围公益行为、氛围的认识。

⑤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

最后对问卷进行归纳总结,写成调查报告,并提出个人建议。

公益活动调查问卷报告及分析

一、本次十二份问卷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1、从年龄情况看,有青年人六名,中年人六名,比例相同。

2、从性别看,男性女性各六人,所占比例相同。

二、分析

1、关于群众对公益活动的关注情况调查:

调查发现,在总体上,选择A“非常关注的有四人”,占总数33.3%;选择B“偶尔看一下”的有七个人,占总数58.3%;而选择C“只是听别人说自己从不关注”的人为0而选择D“从不关注”的仅仅一人。故此可以发现大部分人都对公益活动进行关注,而有约1/3人非常关注,对公益活动不予关注的人仅仅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而根据图表可以发现,中年人对公益活动的关注度要略高于青年人;同时男性相比女性对公益活动关注稍微高一点。数据表格如下:

由此可以发现,广大群众对公益活动还是有一定关注度的。

2、对于公益活动的获知途径调查:

调查发现,群众获知途径分为两种A“电视广播”和C“网络”,两种方式均有6人选择,而其余的获取途径为0。同时,通过对样本分类为青年人中年人两类发现,在六名青年人中,仅有两人选择了是通过电视广播获取公益活动情况,而剩余的四人选择的通过网络;而恰恰相反,在中年人中,选择网络的为两人,而通过电视网络的有四人。由此又会发现,由于年龄的关系,青年人主要是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而中年人主要则是通过都是网络。

可以发现,对爱护环境方面关注的人最多,接近一半,而对生态问题和能源关注次之,均占1/4,对于其他方面关注仅仅一人,而对于珍稀动物和艾滋方面没有一人,由此也可以看出群众对这方面的意识淡薄,这需要我们相关部门去加强宣传。

5、群众对于现在公益活动情况看法调查:

对群众对现在公益活动组织能力认可度调查发现,选择C“组织的不太好,效率不高”和选择D“非常没有公信力”,阻碍了老百姓参与公益的积极性各4人,分别占到了33.3%,而选择B“组织的一般,基本能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的有3人,选择A“组织得很好,能真正有效帮助他人”的仅仅一人,只占到了8.3%,由此可见,大部分群众对当下的公益活动组织能力普遍抱着不信任的态度,这需要我们进行深刻反思并更加努力投身于公益活动。

当然,由于人们对于公益方面意识不断提高,当下做公益的人越来越多,而群众对此又有何看法呢?调查发现,七名群众选择了A“很好,说明社会进步,人民素质提高了”,这占到了总数的58.3%,这说明了大多群众对我国公益事业还是抱有期望的;但是也有三人选择了C“大多数都是作秀,为了提高知名度树立好形象”,而也有一人选择了B“不大好,说明社会问题越来越多需要帮助的对象在增加”,这也反映还是有不少群众对这一情况持怀疑态度的,这也是对当下公益事业的一个鞭策,需要我们去更加的努力。

6、阻碍群众参与公益的因素调查:

虽然参与公益的人越来越多,但广大群众中参与公益的人仍然是少数,那么是什么阻碍了群众参与公益?调查发现,除了有16.7%的人选择了A“缺乏资金,无力支持公益”,8.3%选择了时间不足;16.7%的人选择C“缺乏参与公益意识”,25.0%人选择F“对公益了解太少,宣传不够”,由此可以发现除了25.0%由于客观因素(资金问题)没有参与公益外,41.7%人是由于宣传力度不足而没能参与公益,所以这需要我们加大公益活动的宣传力度!而剩余的33.3%选择了缺乏组织者的原因,这需要相关部门来加大组织力度,如此社会公益才能更

7、对公益活动中发挥最大作用群体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选择A“企业家”有3人,选择B“政府工作者”2人,C“大学生”1人,D“公益活动组织者”5人,E“普通老百姓”1人。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广大老百姓对于公益活动组织者抱有最大期望,占到了41.7%,其次是企业家24.0%,政府工作者支持率只有16.7%,而看好大学生和普通老百姓分别只有8.3%。

8、对于当下公益活动最严重问题调查(数据见下表):

调查结果即出人意料似乎又在情理之中,58.3%认为目前最严重问题是透明度低,资金流向不明;而剩下的41.7%人认为是有关公益事业的体质不健全,法律不完善。这一现象需要我们的深思,并去努力改变这一情况。

9.暑假大学生蜗居现象问卷调查 篇九

一、大学生考证的类型

不同种类的证书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大学生能力素养的要求,我们应当对这些证书类型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

1、通用型证书。

是指大学生必考的,是用人单位比较看重的证书,是大学生就业必过的“门槛”。主要包括计算机等级证书,大学英语四、六级成绩报告单及口语考试证书。

2、能力型证书。

此类证书是考生为了提升自身能力,获得社会肯定,能给自身的发展和就业增加砝码的资格认证。一般分为英语能力证书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证书。如IELTS成绩证书、TOEFL成绩证书、英语中高级口译证书、剑桥商务英语证书、Accp软件工程师证书、微软系统管理员证书、全国计算机软件专技资格和水平证书等。

3、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它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此类证书范围较广,种类最多。其中有些证书属于政府强制性的上岗证书,如教师资格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导游资格证书、报检员证书、报关员证书、会计资格证书、物流资格证书、司法考试证书等。

二、衡水学院大学生考证面面观

我们从调查中发现,我校的大部分学生想考取的证书主要有大学英语四六级报告单、计算机等级证书、会计资格证书、驾照和公务员考试。考大学CET-4、6的占87%;考计算机等级的大学生占60%;考会计资格证的有23%;筹备公务员考试的有21%;参加驾照考试的有32%。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所占比例较小但也屡见不鲜的资格证书,比如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证书,人力资源管理资格证书,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导游证书和速录师资格证书等。

通过对我校大学生考证现象的具体调查,从考证的动机、考证的依据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如下:

1、考证的动机。

首先,85%的大学生认为考证可以在激烈的就业市场条件下增加就业筹码,使自己在未来的工作中比别人更胜一筹。其次,有的学生考证是出于自身兴趣,目的是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这样的学生占12%。再次,出于从众心理,看到别人都去考证自己也考的同学所占的比例有7%。

2、考证的依据。

在考证的大军里大部分学生还是选择考取与本专业相关的证书的,这类群体在此次调查中占到38%。而27%的学生偏重于选择当前比较热门的证书。还有10%的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市场需要来考证的。

3、考证的时间安排。

为了准备考试获取证书,同学们就要在平时多下功夫。63%的学生会把大部分的时间用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利用其他时间来复习考证资料。有20%的学生偏重考证,减少了专业课程的学习。也有部分学生占用上课时间来复习考证资料,这部分人数占12%。还有一部分群体把考证看成是重中之重,把全部的时间用于准备考证,这部分群体占到5%。

三、我校大学生“考证热”的成因

1、国家政策的导向

自我国推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开始,人们对职业资格证书逐渐重视起来。十几年来,国家逐步的放宽了报考者的资格,从限制在校大学生考试,放宽到不少行业准许在校大学生考试,这个发展趋势为大学生考证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我校大学生也受其影响。很多学生在考取本专业证书的同时,也会向其他专业拓展。

2、用人单位的影响

受国家政策导向的影响,不少用人单位认为应聘者只有具备了某种职业资格证书才能证明其有能力来胜任这种职业,特别是在招聘应届毕业生的时候,用人单位很难判断应聘者是否具备某种工作能力,这个时候资格证书在很大程度上就成为了重要的判断标准。特别是一些必须具备上岗证书的行业,就更为重要。衡水学院作为一个服务地方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着力于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人才。学生取得相关行业的从业证书,更能适应社会要求。

3、培训机构的宣传

据相关部门统计,全国各类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超过1000多种。各类培训机构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吸引学生考证时往往夸大其辞。动辄以“金手指下的白领阶层”、“外资企业”、“年薪几十万”等做出夸大宣传,甚至打出“包过”的广告,许多同学面对着这些诱惑而为之心动。一直以来也有很多机构在我校宣传栏等处贴出广告,但是,培训效果如何,却不得而知了。

4、大学生自身的因素

市场经济对人才的现实能力和职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着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许多大学生充满了就业危机。他们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是很热门,为了能使自己在激烈的就业市场条件下夺得桂冠,都会为自己的将来筹谋。其方式之一就是考取热门的资格证书,增加就业砝码,增强就业信心。

四、我校大学生“考证热”的隐患

1、考证过于应试化,专业基础薄弱。

大多数学生在准备考证时都是“为了考证而考证”,认真学习基础理论的寥寥无几。只要考试通过了,拿到资格证书才是硬道理。但是从长远来看,毕竟专业基础知识不牢,不利于以后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2、考证过于功利化,价值取向扭曲。

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是涵养个人兴趣爱好和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然而面对就业压力和各种夸大宣传的高薪职业证书的诱惑,迫使大学生在为就业做准备的过程中,失去了对知识价值的理性判断,功利化思想严重。这种应试化的学习不利于大学生精神境界的满足和对其人格的提升,扭曲他们的价值观。长此以往,将会严重影响知识的延续和人才的发展。

3、考证过于多样化,专业课程丢失。

大学生应该具有精深的专业能力,这是受高等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区别。用人单位在挑选人才的时候,大学生的专业能力还是首要的条件。大学生为了考取证书不惜利用专业课的时间或者逃课去复习,真可谓是丢了西瓜捡芝麻,他们忘记了自己所学的专业才是真正的优势所在。这种重视证书而忽视所学专业的浅薄看法,必然会使大学生在进入岗位后产生严重的后果。

4、考证忽视了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各种资格证书为大学生寻求满意的工作铺平了道路,但不容忽视的是用人单位在招录大学生以后,总会有一段时间的实习试用期。如果有了证书而不能发挥出应有的能力,好的工作一样会与我们擦身而过。

五、如何应对我校大学生“考证热”现象

1、从大学生自身来说, 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对自己进行理性的职业规划。有针对性的考取自己有兴趣的资格证书, 最好是社会认可度较高的与本专业相关的证书, 不要盲目跟风。同时更应该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 培养个人的综合能力, 而不是单纯的培养一种应试能力去获得一个证书。

2、从学校来说, 应当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引导和规划。学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有目地有计划的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培训指导。比如说指导学生在个人规划中确立明确的目标, 并进行相关的就业培训, 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更好的认识。同时学校还应该把与各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考试纳入学校的日常课程中来, 这样既能避免大学生考证的盲目性, 又能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10.暑假大学生蜗居现象问卷调查 篇十

1.1调查基本情况

调查时间为2016年1月,以我校一、二、三、四年级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对沈阳大学宅现象的相关问题进行调查,采用问卷法进行调查,发放问卷为100份,有效问卷95份。

1.2调查结果

1.2.1“宅宿舍”现象比较普遍。调查对象中有60.22%的学生在课余时间经常呆在宿舍。近65%的学生在宿舍上网或打游戏,其中只有20.60%的学生是上网查资料。周一至周五,有近30%的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在2个小时以上,近5%的学生每天平均上网时间在5个小时以上;周末,近15%的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在5个小时以上。

1.2.2对“宅宿舍”现象的看法。根据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我校“宅现象”普遍存在,只有2.62%的学生认为我校“宅现象”少见。61.49%的学生认为“宅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个人性格因素,只有少部分学生认为是学校或其它外部因素。

2“宅宿舍”现象的原因分析

2.1客观原因

2.1.1电脑的普及与网络的发达。大学生“宅”的生活往往都离不开电脑和网络。网络为大学生建立了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在网络中他们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还可以与朋友、网友沟通交流,以写博客的方式记录自己的生活并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还可以在网上购物等;其次,网络游戏的巨大吸引力。不同地域、年龄和身份的人因网游聚在一起,游戏过程中的交流、竞争、刺激,让人感受到现实生活中无法体验的愉悦和成就感,在许多大学生眼中,它不仅是一种游戏,更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甚至全新的世界;另外,网络资源丰富了大学生的娱乐生活。网络的发达为大学生成为宅男宅女提供了物质基础。

2.1.2大学课程乏味、管理松弛。首先深究现在大学生上课现状,很多大学生反映课程内容乏味,难以和实际相联系。现在大学管理制度松弛,很多同学即使平时缺课,但通过考前突击也能顺利通过考试。这使得大学生有了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宅”在宿舍,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宅男宅女”。

如果说电脑和网络给大学生提供了“宅”的物质基础,那么课程无聊、大学活动无意义就为大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两者的同时存在使得“宅宿舍”成为可能。

2.2主观原因

大学生们成为“宅男宅女”,主要有以下几种心理状态:

2.2.1意图通过“宅”在宿舍缓解压力、逃避现实。当代大学生面临很多的压力,有的人相信风雨之后总会见彩虹,奋斗改变命运,选择直面而上;而有的人浑浑噩噩,却选择了逃避。“宅”就成了大学生的一个“避难所”。

还有的人因为对大学里生活憧憬过于美好,而学习、活动的现状使之失去希望与信心。这样,这些大学生就会将自己大把的时间精力放在网络上,因而被养成了“宅男宅女”。

2.2.2缺乏奋斗的目标。在高中时期,都积极努力学习,希望考一个好的大学。而进入大学,如果没有较好的人生规划,没有一个清晰、坚定、明确的目标,就会感到无事可做,毫无动力。再加之个人不努力,致使惰性愈演愈烈,于是便成为了“宅男宅女”。

3“宅男宅女”的行为表现

3.1痴迷于某事物

小说、游戏、韩剧、美剧等都是当代大学生比较痴迷的事物,沉迷于其中的学生不在少数。

3.2依赖电脑与网络

数据显示,有65%的被调查者平日在宿舍是上网(见图二)。由此可见,同学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

3.3作息时间不稳定

不少“宅男宅女”把呆在寝室看成一种生活方式,每天睡到自然醒,擅长运用聊天工具或电邮与人互动。甚至有些大学生一日三餐都是同学给带回宿舍,从而导致不少“宅男宅女”作息时间不规律、不稳定。

3.4极少出门,不喜欢接触陌生人

“宅男宅女”认为“宅居”在寝室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比如说不用出门,就不用花费心思打扮自己。甚至可以穿着睡衣在寝室呆一天,既方便又舒适。仅仅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中,跟陌生人很少有接触。

摘要:现在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宅男宅女”,他们没课的时候就宅在宿舍,也有甚者为了宅而逃课,甚至达到忘食的地步。具体行为也无非是睡觉、上网、看书。这种宅的状态不仅存在于学校,家也是宅的重要场所。宅的内容无非还是睡觉、上网,与父母很少有交流。针对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进行了本次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宅,调查

参考文献

[1]郑笑眉,张歆.网络社会中“御宅文化”现状及影响探析[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6)

[2]周敏.新媒介环境中的“宅男宅女”现象探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03)

[3]王艳.小议青少年“御宅族”的道德危机、成因及“出宅之道”[J].天津教育.2008(11)

[4]刘元元,王媛媛.浅析大学生“宅一族”的几个相关问题[J].网络财富.2008(11)

11.大学生道德现象调查 篇十一

班级: x参加人: x

调查地点:x

调查时间: 2010-11-22~2010-12-6

社会现象: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现状是令人困惑和担忧的,它既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急功近利,欠缺理想追

求,自我意识膨胀,日常行为失范……在就业、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压力下,公德意识,节约意识,规则意

识出现问题,大学生的道德现状是值得思考的。

调查目的: 为了了解我们在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道德素质,以便让我们更加正确地认识自己,培养良好的行

为习惯,增强道德修养和品质,以及社会公德,学会做人做事,遵纪守法,自我警醒,自我评估。促进自身

更好发展.调查问卷:校园内大学生道德行为调查表

性别:

1你是否会讲脏话?

A习惯性口头禅 B情绪激动时 C别人招惹你时 D不讲

2在周围没有垃圾箱时,你会随地扔垃圾吗?

A会B不会C没有人时会,有人时不会D有时会

3上课前你会帮同学或请同学占座吗?

A会B不会C看上什么课D没必要

4你会在课桌写东西吗?

A不写B草稿C交友信息D情感流露

5怎样看待在寝室打牌,大声唱歌,说话的行为?

A正常娱乐B不喜欢影响别人休息

C厌恶应制定相关规定D无所谓只要不影响我6打饭,东西时你会排队吗?

A不会 B自觉排队 C别人排队就排队D想办法插前面

7看到校园公共场合过分亲昵行为,你会觉得?

A大学正常现象B影响大学风气,应收敛

C无所谓D好看,有参考价值

8你上课会干什么?(多选)

A认真学习B睡觉 C玩手机 D吃东西 E聊天 F看小说

9平时在那些场合你会有节水节电意识

A家里B寝室 C自己班级 D人多的场合 E都有

10你有在公共场所吸烟吗?

A有B没有C常有D不吸烟

12平时作业一般怎么完成?

A自己B抄别人C上网查D不交

13列举你最难常听到过的脏话:

调查内容:我们发放40张问卷在长春工程学院寝室,食堂等场所进行随机调查,概括总结得到以下结论:

(1)40%的同学在情绪激动时会讲脏话,但不讲脏话也的占20%,30%的人表示只有在别人招惹时才会讲脏话

(2)有53%的同学即使在周围没有垃圾箱时也不会随地扔垃圾,36%的同学表示有时会扔垃圾

(3)有46%的同学上课前会帮同学或请同学占座,30%的同学看上什么课而决定是否要占座

(4)86%的同学表示不会在课桌上写东西,10%的同学在课桌上写东西纯属当时情感流露

(5)33%的同学认为在寝室打牌大声唱歌说话的行为为正常娱乐,28%的同学表示不喜欢,影响别人休息,但也有28%的同学表示无所谓,只要不影响自己

(6)58%的同学在打饭买东西时会自觉排队,38%的同学表示在别人排队是自己才会排队,3%的同学不排队反而想办法插前面

(7)60%看到校园公共场合过分亲昵的行为,会觉得影响大学风气,因收敛,18%的认为正常现象23%的认为无所谓

(8)上课时大部分同学认真听讲,但玩手机的,睡觉的同学也占比例较大,(9)80%的同学平时有节水节电意识,28%的同学表示在家里时才有这种意识

(10)在公共场所吸烟的同学占46%

(11)作业自己完成的占46%,30%的同学是自己上网查的(12)据统计,操,我靠,他妈的,SB,3炮,去死吧,吃屎,白痴,王八蛋。。是同学平时最常说的脏话

(13)当然受传统思想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女生的自身修养要比男生要高

调查总结: 通过此次调查,以及对调查结果的总结和分析使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到了,当代大学生所存在的问题

和不足,以及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它不仅关系到我们个人的素质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还关系到国家、社会的建设。大学生是新生代的力量,是未来社会的主要生力军。大学生的道德状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关系到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生道德属于特定社会群体的公民道德,因此大学生的道德取向,是一个社会道德的风向标,它的好坏可以直接反映出这个社会所存在的问题。

课堂加课外延伸:

一、道德的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1、道德的含义:道德是发展先进文化,构成人类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我们通常讲的道德是指人们行为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道德的定义可以概括为: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这一概念说明,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调节人们之间和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总是扬善抑恶的。道德与法律不同,它是依据社会舆论、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质,主要依靠人们自觉的内心观念来维持。

2、道德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无形的巨大力量。中华民族是素以崇尚道德著称的礼仪之邦,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精神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核心,也是中国道德教育深刻蕴含的精髓。

在当今这个物质为主导的社会里,正确的道德和崇高的思想尤为重要。特别对于当今的大学生来说,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是大学生立身做人的内在需要,可以促进大学生脚踏实地的追求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在社会活动中讲信用,讲信誉,诚实不欺。同时,加强大学生诚信道德培养,还可以促进学校规范自身行为,树立诚信观念,实现依法办学和以德治校。甚至对整个国家和社会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和意义。

二、社会公德:体现在大学生应具有的基础文明上,包括遵守公共秩序、明礼诚信、培养公民意识与爱

情观、婚姻观、家庭观等。此次调查表的前三题用三个假设性的生活场景题。乱扔果皮纸屑、公车上的让座以及购物找零这几件事在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作为一个有道德修养及思想素质的大学生,理应是选“自己捡起来扔进垃圾箱”“主动让座”“会主动退还”。但是据调查结果表明,有50%的人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甚至在第2题中还有5%的人选择“死都不让座”,在第3题中10%的人选择“不会主动退还”!所以,虽然现在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已经较高了,对于奉献及助人为乐等高尚品德已经有了较强的认同感了,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素质应从细微之处做起。

三、个人道德素质:包括道德价值取向、道德认知、心理素质及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虽然大

学生的心理已经趋向成熟了,但是对事物认识的不稳定性、不全面性和矛盾性仍然不能忽视。

四、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主客观原因

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密切相关。

(1)从客观上讲造成的原因有:

一 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我国公民的整体素质有欠缺,对大学生从小的道德教育产生影响;

二 是传统的应试教育,导致学校过分注重了知识教育而忽视了德育教育;

三 是家长长期过分溺爱,使当前部分大学生依赖性强、独立性差、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欠缺;

四是就业体制的不完善及观念的落后,阻塞着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侵蚀着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从主观方面分析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 是社会上流行的功利价值取向影响了大学生的实际行为,比如对于考试作弊的事,明知道是错的,但为了成绩还是会无奈的去做。

二 是思想观念与实际行为的分裂;

三 是大学生还处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对事物认识有不稳定性、不全面性和矛盾性。

五、意见与建议

1、以正面教育为导向

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八荣八耻”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培养良好的道德思想,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2、树立正确的观念

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意识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法纪和社会公德,通过自主的体验来感知道德知识,通过真实的感受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通过深刻的理解掌握道德规范,并在实践中培养道德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遵循思想道德原则

学校开展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教育德育工作的组成部分。为使大学生的知识教育和思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德育工作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基础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实践性原则。针对性原则。社会性原则。

4、家庭、学校、社会、自我通力合作

12.暑假大学生蜗居现象问卷调查 篇十二

农业院校的大学生不同于其他类院校学生,80%左右的学生来自于农村,对大学新生的适应问题应独立研究,结合实际,经过调查分析,对农业院校大学生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分析,对出现的问题,学校和老师要通过各种方式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尽快调整解决,以适应大学生活。

1. 农业院校大学新生不适应现象

【调查方式】本次调查以随机调查的方式进行,向3所农业院校2007级新生随机的发放了3000份调查问卷,共计发放3000份返回3000份,收回率100%。调查截止时间2008年3月1日。

【问卷分析】

一.学习方面:

此次调查中新生很好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同学占25.58%,基本适应的占54.58%,还没有很好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占19.84%。第一学期的学习成绩表现出部分新生的学习没有计划性,自觉学习积极性差,具有一定的依赖性,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依赖教师的指导与帮助、督促。从期末考试成绩来看,相当多科目不及格的原因就是如此。

从对学习环境的适应来看,学生对学习环境的依赖较大,关于学习条件生活条件对学生的学习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有影响,合计占49.2%,认为没有影响的只有20.3%。对于学校的学习氛围,有61.2%人认为对学习非常重要。班风的影响,有相当多的同学认为有较大影响,占54.5%,但也有26.4%认为“一般”19.1%认为影响不大。大学生活中有一个很重要方面就是学习处理好人际关系,学生有43%认为人际关系对学习影响较大,只有21.9%认为没有什么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促进大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思想与感情的交流,使心情舒畅,学习气氛融洽。在这种情绪状态下,思维敏捷、活跃,想象力丰富,所以人际关系能起到调节学习心境的作用。因此,如何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也是学生关心的话题之一。回应了前面调查显示有许多人到现在还没有适应大学学习生活。

二.生活方面

日常生活是大学里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生活方面的问题的不到及时的发现和解决将会产生很多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对新生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做了详细的调查分析。

我们还是以100分为新生适应性的基准得分,在生活方面07级新生的得分是87分,其中很好的适应了大学生活的占41.18%,基本适应的占45.49%,还没有适应的占13.33%

三.心理情感方面

调查显示,新生的心理情感方面适应性得分是80分,其中非常适应的占43.75%,基本适应的占36.07%,不适应的占20.19%

四.其他方面

以上我们对07级新生在学习、生活以及心理情感个方面的调查分析,作为补充我们又对新生其他方面进行了调查。

首先我们对新同学入校以来遇到的最大的挫折进行了调查

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就业竞争对新生们影响是最大的,这说明07级的新同学已经认识到了将来就业压力的沉重,相信这必将促进新同学更加努力的学习。另外,学习不理想、经济困难和不适应宿舍生活也是新同学们面临的问题。

当我们问及新生当其遇到困难会向谁求助时,我们得到如下反馈

由此可见,新生的求助对象主要集中在老师、亲人和朋友三类群体中,并且参加调查的同学接近半数的选择了老师,由此可见老师在新生中的信赖度是比较高的。

2. 农业院校大学新生不适应现象解决对策

2.1 加强对学生的适应性教育。

(1) 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独立生活能力不仅包括洗衣、购物、叠被子等生活琐事,还要学会计划时问、计划开销,懂得节减,要根据自己的家庭条件和收入来计划支出恰当消费,不攀比、不请客、不送礼,要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培养学生善于动脑,肯于钻研,吃苦耐劳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树立依靠自己的力量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开创自己生存空间的意识。 (2) 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师生座谈会等方式,让同学们了解大学的教学方式,调整自己的心态,缩短不适应期,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2 进行善于合作、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教育。

大学的同学来自全国的各地,性格爱好不相同,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培养宽容大度的胸怀,学会与人相处的技巧,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与同学交往,努力学会适应集体生活,改变以自己为中心的习惯,交往双方互相信任、互相理解,在交往中建立真正的友谊。

2.3 继续完善三级网络工作体系,及时排查解决新生的心理问题。

对于“大一”学生中存在的种种心理问题进行排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具体方法有:(1)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预案;(2)做好新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调研,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3)规范心理协理员工作,将心理协理员纳入班级干部队伍,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做到信息畅通,下情上达;(4)把握本学院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关注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5)适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本次调查也表明,很多新生对大学生活不适应。适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可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预防和消除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使新生的心理问题能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其心理素质。

摘要:从学习环境、生活环境、人际交往、心理调适、家庭背景五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农业院校新生进入大学后出现的不适应现象, 从家庭、学校、社会、自身等方面分析了新生出现不适应现象的基本原因, 以便对新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及引导。使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的对策是教育、引导新生学会自我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人际交往、学会心理调适。同时, 也迫切需要大学教育工作者及时的了解、分析、掌握大学新生所存在的不适应现象, 帮助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促进当代大学生健康的成长、成才。

上一篇:X区关于开展“X工作落实年”,活动的实施方案下一篇:高一上册英语教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