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高年级备课组教学工作计划

2024-08-11

数学中高年级备课组教学工作计划(精选15篇)

1.数学中高年级备课组教学工作计划 篇一

一、教学思想:

以中考和课堂教学为中心,紧紧围绕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基本要求”进行教学,针对近年来中考命题的变化和趋势进行研究,收集试卷,精选习题,建立题库,努力把握中考方向,积极探索高效的复习途径,力求达到减负、加压、增效的目的,力求中考取得好成绩。

二、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1)认真备课。认真研究考纲,明确教学目标,抓住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重视每一专题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及其地位,重视课后反思,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师生互动的细节。

(2)抓住课堂45分钟,提高课堂效率。

要求: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备课统一进度,统一练习,进行教学,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争取每节课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增大课堂容量组织学生人人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及时反馈信息提高课堂效益。

(3)课后反馈。精选适当的练习题、测试卷,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给学生面对面的指出并指导学生搞懂弄通,不留一个疑难点,让学生学有所获。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钻研近5年中考题及近两年天津市各区县模拟题并总结出题规律。

2.认真备课,争取充分掌握学生动态。

3.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4.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导工作,查漏补缺。

5.积极沟通教研组的各个教师,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平。

6.经常听取学生良好的合理化建议。

7.以“两头”带“中间”战略思想不变。

四、不断钻研业务,提高业务能力及水平。

积极参加业务学习,掌握新的技能、技巧,不断努力,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努力使教学更务实,方法更灵活,手段更先进。

积极开展教研活动,通过听课、评课等方式,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五、各阶段复习计划

第一阶段(第1周――第8周):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做到全面、扎实、系统,形成知识网络。

1、重视课本,系统复习。现在中考命题仍然以基础题为主,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后面的大题虽是“高于教材”,但原型一般还是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是教材中题目的引伸、变形或组合,所以第一阶段复习应以课本为主。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应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使之形成结构。课本中的例题、练习和作业要让学生弄懂、会做,书后的“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也要学生认真想一想,集中精力把九年级和八年级下的教学内容等重点内容的例题、习题逐题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穿插进去认认真真地让学生做一遍,并注意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整理。

教师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主要按知识块组织复习,可将代数部分分为18专题:专题一实数;专题二代数式;专题三分式与二次根式;专题四方程与方程组;专题五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专题六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专题七一次函数;专题八二次函数;专题十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专题十一三角形;专题十二四边形;专题十三相似性;专题十四解直角三角形;专题十五图形的轴对称、平移与旋转;专题十六投影与视图;专题十七圆;专题十八统计与概率。

复习中可由教师提出每个专题的复习提要,指导学生按“提要”复习,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具体情况把遗忘了知识重温一遍,边复习边作知识归类,加深记忆,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掌握法则、公式、定理的推导或证明,例题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并注意分析例题解答的思路和方法。

2、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指导。基础知识即初中数学课程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要求学生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知识结构,形成整体的认识,并能综合运用。每年的中考数学会出现两道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的数学问题,解决这类问题所用到的知识都是同学们学过的基础知识,并不依赖于那些特别的,没有普遍性的解题技巧。

中考数学命题除了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外,还十分重视对数学方法的考查。在复习时应对每一种方法的内涵,它所适应的题型,包括解题步骤都应熟练掌握。

中考复习的第二阶段应以构建初中数学知识结构和网络为主,从整体上把握数学内容,提高能力。培养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题的能力,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之一。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使学生能把各个章节中的知识联系起来,并能综合运用,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个阶段的例题和练习题要有一定的难度,但又不是越难越好,要让学生可接受,这样才能既激发学生解难求进的学习欲望,又使学生从解决较难问题中看到自己的力量,增强前进的信心,产生更强的求知欲。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这一阶段尤其要精心设计每一节复习课,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初中总复习的内容多,复习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解决疑难,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复习内容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各个学生对教材内容掌握的程度又各有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复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复习,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查漏补缺,做知识归类、解题方法归类,在形成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加深记忆。除了复习形式要多样,题型要新颖,能引起学生复习的兴趣外,还要精心设计复习课的教学方法,提高复习效益。

2.数学中高年级备课组教学工作计划 篇二

一、培养小学中高年级数学高效率教学行为的意义

高效性课堂,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丰富数学课程内容,简化传统数学课堂的繁复堆积和呆板的教学模式。高效课堂通过多媒体教学、设立小组讨论机制,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自主交流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帮助学生发散思维,积极地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教师积极与学生沟通,在播放多媒体影音的同时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个性,通过各个击破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二、当前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现状

1. 课堂环节过多,模块复杂

部分教师过于在数学课堂中设定问题情景,让学生将学习的重心放在小组活动中,由于花费了大量的课堂时间,没有将课程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导致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并不深入,不能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和加强知识点的记忆,容易形成效率低下的数学课堂。教师对于一堂课内容设计过于复杂,融入了过多的环节,而每个环节涉及到的课程内容很偏,环节与环节之间的关联很少,使学生在课堂上应接不暇,只关注于教师设计的单元环节,而没有用心学习教师所准备传授的数学知识,往往本末倒置了。

2. 教学授课内容没有创新

当前的网络手段先进,很多教学手段可以很容易在网络上查询到并在课堂上照搬硬套。自己没有经过思考和创新,没有融入教师自身的教学特点和班级的教学进度需求,如此往往使学生的学习空间较小,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有限,教师忽视了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自我需求为主,课堂上照本宣科,并没有进行创新发散知识的精髓。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仅仅学习到知识的表面,不会灵活运用和独立自主的思考和解决问题。教师单向的数学知识传递,并不能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

3. 师生沟通较少,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虽然部分数学课堂纷纷融入了小组课堂活动,虽然融入了形式多样的多媒体技术手段,往往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过于热烈和松散,学生只是就题论题,教师并没有带动学生深入问题的本身进行思考。整个课堂上教师的指导性不够,并没有达到正确的引导作用,课堂上往往走马观花,没有掌控整个课堂氛围。师生的沟通较少,容易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带动学生积极地融入课程学习中。由此,教师和学生均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忽视了对自身学习的检视,教师不能因材施教地对学习进行全面的综合发展。

三、如何提高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课堂的高效率性

1. 有效整合和设计课堂内容

40分钟的课堂时间必须要合理运用和控制,教师应该科学的设计安排课程单元,一方面,要求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学习和复习课程内容; 另一方面,也可以带动学生在各个环节之间提高注意力,加强其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确保不会因为课堂模块的过多而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开小差,也不会因为单一的课程内容或者课堂活动安排过少,使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过于吃力。

教学方案一: 教师可以在上课时每个环节的转换过程中给学生几分钟时间的复习和预习,做到有效的吸收掌握,一般整个课堂上融入的教学模块不低于3个,不高于6个环节。

2. 创新设计课堂内容和教学环节

教师可以针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思维模式,积极地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播放动画故事、视频学习相关课程演示,帮助学生正确合理的理解课程知识。在课堂上合理地安排小组活动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良好而轻松的数学学习氛围,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数学课堂的高效性,可以达到预期的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方案二: 教师可以引进国内外较为成功的教学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或者针对课题选择竞赛、竞技类比赛视频,让学生学习并写出观后总结,了解学生的学习结果。

3. 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在课堂上创设与生活有关的实践情景,让学生运用已经学会的数学知识,发散思维,积极地解决问题,多动脑多思考,形成探索意识,初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课程知识的延生和发展。教师要不断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要求学生不断自我总结,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并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案三: 在探索圆锥和圆柱体积的关系时,教师可以带动学生一起制作出圆柱和圆锥的实物并进行观察期体积大小,切身感受其大小变化关系。通过圆锥和圆柱盛沙子容量、或与同等大小的容器容量进行比较,总结出圆锥与圆柱的体积关系。

4. 加强与学生的正确沟通

课程教学需要做到因材施教,教师需要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及其兴趣爱好。

教学方案四: 教师要定期举行班会和家长会,通过与学生自身和学生家长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要定期进行家访,切身实际地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和生活环境,更加全面地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取得学习的进步。

四、结语

3.数学中高年级备课组教学工作计划 篇三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法;美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217-01

数学与美学,一个属自然科学,一个属社会科学研究的范畴,一个冷峻,一个炽热;一个严密,一个洒脱。二者似无多大联系。小学数学看似枯燥无味,学生的学习更是少了许多趣味,其实不然,数学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美:从研究对象来看,有数的美、式的美、形的美;从美的表现形式来看,有比例的美,对称的美,和谐的美;数学本身还有题目的美,解法的美,结论的美。而引导学生从数学学习中发现数学的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师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一、观察中发现数学之美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是发现创造的重要条件之一。教师要根据数学内容和特点,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或思路进行观察,并作好观察记录,发现事物的联系。中高年级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专题实践活动,如调查年龄、统计人数、称体重、量身高、买东西、做衣服、旅游路线设计、经费预算等,以主题报告或数学手抄报的形式收集整理记录生活中的数学信息,这些活动都可以使学生更广泛地有意识地接触现实生活,更细致地观察、了解现实生活,增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亲自经历,学生用心灵感悟的“数学之美”是具有长效性的,对“数学之美”的理解也会有更好地诠释。

二、操作中感知数学之美

让学生在探索数学知识的时候亲自动手操作是体验数学之美、鉴赏数学之美的有效方法。现代教育派提出的“做中学”“以活动为中心”的观点已被不少教育者认可,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让学生进行操作实验,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建立牢固的数学审美印象。在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时,鼓励学生把圆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学生动手把圆剪成16等份后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再引导学生找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同圆的半径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自己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各年级还可以根据学习的几何图形知识,让学生自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几何形体,学生在操作中,手使脑变得更机智,脑又使手变成创造的工具。同时,学生实现了自我创新,体验到“数学之美”带来的不一般的学习乐趣和学习感受。

三、合作中体验数学之美

在新课程理念下,合作学习已是教师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合作学习是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给学生留下充分的参与学习、展示自我、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同时也是为学生在宽松的氛围和思维的碰撞中增添一份“数学之美”提供了平台。如课堂上设计这样一道题让学生合作交流:小强的爸爸准备在自己家的后院砌一个周长是60米的小花园。怎样砌,砌出的花园的面积最大?请你帮助设计一下。在分组交流中,有的学生说要围成三角形,有的学生要围成四边形。围成三角形的又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或者等边三角形;围成四边形的又分为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有的还考虑到了花园的一边靠墙或不靠墙两种情况,创新的方法比比皆是。通过讨论、争辩、计算、对比、猜想,得到了这样的规律:利用墙,围成四边形,正方形面积最大;围成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面积最大。这里由于学生知识有限,不可能有一个精确的结论,但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是难能可贵的,体会到了数学的内在规律之美。这也是合作学习的积极结果。

四、实践中创造数学之美

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收集、整理、加工生活中数学问题,获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知识的联系。例如,在动手操作体会三角形的稳定性后,让学生讨论怎样让三角形的稳定性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呢?在讨论中,学生不仅举出许多相关的例子,还可以鼓励学生找来木条和工具,用所学的知识修理班上那些会摇动的桌椅。只要教师重视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有意识地、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学生就会在获得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激活各类具有数学学科特点的美,如判断推理中的严谨美、分析问题中的变通美、实践活动中的动态美,等。

另外,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处理教材,适度引入一些适合实践的开放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活学的基础上活用,在活用的基础上创造出“数学之美”,使数学知识真正用于生活实践。还可以鼓励学生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的数学内容、提出的数学问题、应用数学知识的情况等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使学生更广泛地接触实际生活,更细致地观察生活,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充分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沿着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去实践美、创造美,实现审美能力与数学学习能力的双向沟通,共同发展。

总之,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揭示、展现数学美,并引导学生亲自去感知美、鉴赏美、体验美和创造美,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这种求真和审美的结合,一定会有力地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林 婧.浅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感受数学美[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04.

[2] 郭健玲. 数学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 教师,2013-02.

4.七年级下册数学备课组教学计划 篇四

执教七年级数学有3人(七年级有6个班,一人带两个班),为了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加强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特制订此计划。

一、集体备课的目标任务

1、通过备课活动,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

2、优化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

3、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4、在教学中推进“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

二、加大集体备课力度

1、定时间、定地点。根据学校安排每周星期三下午为集体备课时间,地点在小会议室。

2、定内容。每次讨论的中心问题是下一周的新授课。

3、定中心发言人。期初将本期讲授内容分配到本组各位教师,每位教师只备他分配到的内容,形成讲学稿,这位教师就是下一次集体备课的中心发言人。

4、集体讨论形成最终教案。(注:每个人也可以根椐自己的特点增补内容,形成个性化教案。)

三、加强教学研究

1、进一步探究“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结合我校实际初步形成科学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2、继承我校教学优良传统即严谨教风,课堂上追求大容量高思维量,备课时特别重视精选习题,平时多测精讲,要把这一思想渗透到七年级每一位数学教师心中,在常规教学中有意识去执行。

3、扩大教师中的交流。

一是多向本校名师学习,多听他们的课;

二是走出去,向外校名师学习,领略外校名师风采,让每位教师努力有方向;

三是老师之间互相听课,取长补短。

4、有目的地组织一些示范课、研究课,探讨不同类型课如何讲授效果最佳,最后归结成模式,加以推广。

四、要求教师加大学习的力度。

1、学业务知识、学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水平,做到教学游刃有余。有计划地做中考题,提升自己解题水平。

2、熟练新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

5.数学中高年级备课组教学工作计划 篇五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立足课堂教学,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全年级教师的业务素质。

二、工作目标:

本学期五年级数学备课组将紧紧围绕学校、教导处、教研组工作计划和数学教学计划,着重围绕“关注计算教学 ,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为本备课组的研讨主题,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教学行为,求真务实地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研究,实践新课程的理念,确保备课质量的稳步提高,并依此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备课组工作安排

这一学期来,本年段备课组根据数学教研组的工作计划,准备采取以下的一系列措施:

1.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素质。

本学期采用每周一次集中学习、自学等形式认真学习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理论、政策法规、最新理论成果、实践经验、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2、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

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备课活动、磨课实践。首先集体研讨,由主备人写出教案,并执教。参与听课的老师评课,指出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互相学习,共同改进。对教案进行二度修改。个人执教可根据本班的学情,对集体备课的教案进行修补,写出个性的教学设计方案并付诸教学实践,同时教师还可根据教师本人和班级的实际,随时调整教学设计,以求最佳效果。

每两周集体备课一次,每次都有一个中心发言人,轮流担任,轮到发言的老师就要把所备的教案提前写出来,集体备课时,发言人先把自己的教学设想说一说,其余的老师补充,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和看法,同时做好记录。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们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有限的时间吃透教材,分工撰写教案,以组讨论定稿,每个人根据本班学生情况,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分合协作的备课方式,既照顾到各班实际情况,又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整体提高备课水平,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3、加强互相听课、互相评课、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把“问题解决”的课题与实践紧密结合,做到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来丰富教学理论。

6.九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篇六

一、指导思想:

以我校本学期工作计划来指导初三数学备课组的各项工作,每位教师都要树立现代的、符合本校学生特点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本,高质、高效、勤勉的完成学校、家长交给我们的任务。

二、主要工作

1.备课活动定时、定点、定人。除此之外备课活动还要日常化,对教学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应及时交流,互相取长补短。

2.每两星期进行一次半月考,及时、动态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科学地分析学生的学习成绩,做到考有所得。

3.教师要建立部分学生的学习档案,及时调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关注学生学习和生活,真正地关心学生。

4.以研究课为载体,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积极参加各级教学展示活动,每位教师在组内开一节组内公开课,并及时的进行自评、互评,切实提高每位教师的教学水平。

5.在平等、互助的基础上和兄弟学校进行教学上的互动。

6.备课时应备教材,了解本单元课程的特点,及时把握教材知识点之间联系,在宏观上了解教材安排意图;备学生,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7.课堂教学应转变观念,明确“改”的方向,使课堂教学有实效、有活力、有价值,将课堂主人的地位还给学生,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激发学生的思考、想象、表达的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力求高效、优质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8.加强赏识教育,强化教师“以生为本”的意识。采取多种方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激励,要多肯定学生的进步,发现学生的优点,尤其是对待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多帮助、多发

现、多表扬、多暗示,用教师高尚的教学艺术和真挚的关爱激发学生的自信和学习兴趣。

9.主动学习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钻研教学艺术,注重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撰写有质量的论文。

10.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各类数学竞赛。

7.数学中高年级备课组教学工作计划 篇七

【关键词】小学     中高年级     数学      体验式教学法

在小学中高年级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学生成绩稳步上升和学习成绩下滑逐渐消磨兴趣这两种情况,而体验式教学法是解决后一种问题的有效手段。在传统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下,形成了教师一味讲解,学生死记硬背和反复练习的教学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局面。体验式教学法中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用心去感悟,在感悟和体验的过程中全面掌握数学知识,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增强实际应用能力,提升数学修养。

一、体验式教学概述

(一)体验式教学的定义

体验式教学是指以学生的自身特点为基础,创设真实的情境,以此来还原教学内容,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掌握数学知识点并构建属于自身的知识体系。此种教学模式强调学习的有效性,教师通过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切身体验,并在体验的过程中自主发现、全面分析和独立解决问题,培养自主探究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积极性,进而切实保障教学效果。

(二)小学中高年数学体验式教学现状

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体验式教学法虽然发挥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是从整体教学层面来说,体验式教学七零八落,若想实现预期目标仍需继续努力。从小学生角度来说,他们的认知能力正处在动态变化的阶段,知识积累有限,若想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教师需要细心讲解或者借助特定的情境让学生自己逐渐认识并形成知识体系,这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应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设置相应的体验式教学。从教师角度来说,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开展需要教师创设情境且正确引导,然而,当前的小学教师队伍能力各不相同,这自然会造成体验式教学效果的差异。外加教学观念的影响,阻碍了体验式教学法的落实。

二、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体验式教学法应用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知识源于生活,小学数学知识同样源于生活,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紧密结合社会生活,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并能够有效利用自身知识合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不断积累知识,最终形成自身知识体系。另外,在创设情境时,还应强调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待全面考虑所有因素后,再创设情境,以此来为体验式教学的正常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注重实践,进一步理解数学知识

爱动、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思维活跃是小学生的主要特点,因此,小学生在听教师讲解或者看教师示范时可能会理解教学内容,可是也会很快就忘记,记忆不扎实,只有亲手操作,才能真正理解,并记忆犹新。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实践,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体验中勤于动脑,不断思考,以此来锻炼自己的逻辑能力,并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从而进一步理解知识。小学数学教师应为学生创造更多亲身体验的机会,以现实生活和现有的知识为切入点,正确引导学生利用课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还能让其切身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深入认识数学的价值。

(三)当小老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小学生都渴望表现,希望引起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如果数学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则可活跃课堂氛围,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题目,在课堂上向同学们讲解。一部分学生会选择稍有难度的奥数题目,自己先在课下认真研究,然后在课堂上向教师和同学全面讲解,在获得教师表扬和听到同学们的掌声时均露出了喜悦的笑容。学生备课、讲课的过程也是一个自主探究的过程,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还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使其掌握不同类型的数学题,便于今后数学知识的学习。

(四)加强交流,灵活运用知识

交流是传递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体验式教学中,交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体验式教学的根本目的,通过交流沟通,学生之间可交流心得,分享学习经验,有助于知识体系的构建和人格塑造。小学数学教师应尽量为学生多提供一些动手操作的机会,学生通过亲手剪切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有助于对抽象数学概念的理解,进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结语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许多新型教学法不断涌现,体验式教学法就是其中的一种,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是体验式教学法的根本目的。因此,在具体的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贴近生活,尽量为学生营造生动、具体、生活化的学习环境,使其在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究中巩固知识,有效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同时,小学数学教师应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正确指导学生,进而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促进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吕站营.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体验式教学法浅探[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3):75.

[2]姜绍昌.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重在“体验”[J].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2013(7):141-141.

[3]盛李李.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法探讨[J].考试周刊,2013(32):65.

[4]赵粱鸿.体验式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的运用[J].教育界,2012(20):52.

8.六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篇八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整体安排,以教师课堂教学为抓手,立足导学案模式下的“学生自主发展”为主体的这一思想。以“追求教学,质量优化”为宗旨,常规教学各环节,力争精细化,全力打造适合的数学高效课堂。备课组建设,以争创佳绩为动力,总结经验,优势,改进,聚集全组教师的工作力和力,努力使预备数学备课组在有朝气、有创新精神、团结奋进的基础上焕发生机与活力。

通过本学期教学,学生保持良好学风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倡导主动学习,立足课本,夯实基础,提升思维能力。平时考试和校级考试中,成绩达到期望水平;区级统考中,力争与同档次学校的成绩相持平,达到较为理想的均分水平。

二、工作重点:

1、积极配合并投入到学校的创建工作中,承担相应的职责,确保各项工作优质高效地完成。

2、在教学各环节进一步全面落实学校“学生会学的不讲,学生易学的少讲,学生难学的精讲”的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3、有效开展集体备课,加强组内学习交流,充分发挥全组教师的集体优势。

4、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学习规范、学习习惯、科学学习方法的教育,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夯实基础,提升思维能力。

三、具体措施:

1、全面落实学校“21字”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益

首先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熟悉并研究初中四年教材,树立全局意识。进一步学习《课程标准》、《考试手册》,完善《教学导学案》,并落实到教学各环节。加强基础训练,提高训练质量。其次教师的教学行为规范引领学生的学习行为规范,加强备课、上课、作业环节的规范,重视课堂教学语言、板书、解题格式、步骤等。学生能规范有效地做好课堂笔记与作业本的记录、完成和使用等。重视教师对作业等第的记录和使用以及加“★”的激励环节的使用,加强对优秀生的培养,对偏科生、后进生的跟踪辅导。

2、团结协作,发挥集体备课功能

为全面认真地做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发挥全组教师的集体优势,有效开展集体备课,落实每次活动的主备课人和备课内容,在明确了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大家广泛交流、充分讨论共同提高,确保平时的优质课达40%,合格课达到100%。取长补短,进行主题教学研讨。

3、加强学法指导,抓牢抓细抓到位,本学期的研讨重点:《复习策略》

①明确复习课的目的。复习课是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所学过的知识,使遗忘的内容得以重视,薄弱的环节得以巩固,涵盖着全部教学内容。

②复习课过程要尊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爱、进步与成功,会让他们更有复习的动力。卡耐基说过:“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

③复习课要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拓宽学生参与的渠道,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复习的兴趣。

④复习课的主动权要交给学生。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更要密切,探究程度要更深沉。

4、认真做好阶段评价,做到“段段清”、“日日清”、“段段清”

编写《导学案和作业》,组织好周练的基础训练以及两次大型考试的复习、命题、阅卷、分析、反馈工作。考试的命题要紧扣教学目标,反映学习情况,让学生既有成功的体验,又能充分暴露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考试后的分析至关重要,是前一段教和学的总结反馈,也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提供指导启示。

5、搞好校内学科竞赛

9.八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篇九

五月份工作计划

半个学期已经结束,本备课组的八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也即将进入尾声,为了确保能在期末复习前顺利完成新课的教学计划,特在最后一个教学工作月中,计划如下:

1、2、严格按照制定的教学计划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最后的教学工作。认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讨论教学中出现的不足或不明白的地方,形成统一意见,帮助年轻教师,为其提供集体的帮助。

3、认真完成组内教学检查,认真发现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给予指出并讨论,力争做到不放过每一个问题。

4、认真组织本组教师互相学习、听课、评课,同时也可以向七、九年级的数学组教师进行听课,增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5、认真组织好五月份的月考,争取在月考的评卷中少出错误,做到公平、公正,抱着一颗负责任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份试卷。

6、认真落实好各个班级的提优补差工作。

10.数学中高年级备课组教学工作计划 篇十

【关键词】启发式教育 ; 教学形式 ; 小学中高年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7-0224-01

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要求老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规律,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对数学经验进行丰富,提高学生思维水平,对于数学应用题中要注意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对数学内在的联系进行总结。对于小学数学启发教育的应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启发式教育的目标定位

1.1小学课堂教学中,启发教育是小学课堂中的基本成分,也是小学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

1.2启发教育主要就是鼓励学生利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解决问题,对数学的解题的方案不是唯一,有很多解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多种解题的思维,反之也是提醒老师要用不同的方法解释数学规律。

1.3启发教育要求学生用数学经验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对生活中的观察和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1.4启发教育要求学生懂的数学的价值,学会数学交流对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各种信息进行采集、整理以及处理运用的能力,用数学的方法进行考察,同时获得新的信息,获得问题的解决方法。

1.5小学数学启发教育要求学生能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参与社会生活及在社会生活的探索、发现和改造等活动主动进行决策的兴趣、意识和能力。

2.启发式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必要性

小学教学中,要求老师对学生的教学中不单只是对知识的传授,还要成为课程的主要设计者,同时在学生们学习的过程中充当学生的合作者,注重学生对问题的敏感的培养。在很多时候数学教学都是通过课堂来完成的,但是学习不仅在课堂上,在课堂外我们也要对数学进行学习,从多个方面去获得知识,这也就是启发教育的意义。对于小学教学中,很多的学生都是出于知识的萌发时期,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十分的强烈,希望能够更好的掌握知识,对于他们在接受知识的时候也就具有十分广泛的途径,小学教学中有效的运用启发式教学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在学习的過程中都是主动、积极、好奇的心理,对学习的新知识充满热情,启发教育也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萌芽,用新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数学教学是学生思维上的体操,主要研究的是数量间的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教学是一门有着高度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科学,而且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形象也是十分丰富。启发教育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具有极大空间,所以启发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也将会有很大的作用。

3.启发式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策略

3.1启发式教学中引导教学优于牵引教学。在很多对于教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今教育不仅仅是对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对科学知识的再创造。我们在对小学数学课程编制的时候要尽量对知识的启发设置,强调学生对问题的探索,不能以传统的教学为主,主要是要求学生主动去探索新知识,对知识进行拓展延伸。对学生教学中,老师要巧妙的激发学生的思维,课堂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并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思考,更好的形成自己的思路。要求老师进行启发式教学的时候,主要就是引导教学,并不是对学生进行牵引教学。例如:对于小学四年级教学的时候,我们学习了《三位数的乘法》的内容,对于这些低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了数位乘法,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对于个位和十位数之间的规律也就不需要花很长的时间进行讲解,在这里的教学主要就是要求学生们更好的掌握百位数的乘法规律,这也就可以更好的达到启发式教学的规律要求。

3.2实践中体现启发性。数学启发教育为学生终身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关系,对学生的生活增加有利的学习过程,提供学生观察、操作、实验以及独立思考教学的内容,数学启发式教学内容,常常不是单凭数学的本身而能获得合理、科学的解决,同时也不是在问题解决中仅仅获得一个结论或者一种方法。而是要求学生必须结合生活实际,并正确合理地运用个体已有的经验、价值与情感去获得解决,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例如:在实践教学中,老师给学生提一个问题,问学生不用圆规你能画出一个圆吗?这时候也就有学生回答道:“用手夹住两支笔保持角度不变,以一支笔尖为基点另一支笔旋转,画出一个圆。”这时候老师又问,假如让你在操场上或者更大的空间里画一个很大的圆怎么办呢?这时候这两支笔也就不能起到作用。学生们开动大脑进行思考,有学生回答道:“两个同学抓住一根绳子的两端,一个同学为圆心,另一个同学以绳子长为半径,画一个圆。”这也就是实践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的关键。

3.3组织过程体现教师的服务性。启发教育与传统教学最主要的区别就是教师的角色转变,启发教学对老师的要求就是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打破以前老师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同时也只有老师真正的转变了角色启发式教育才能真正实施。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也就要大力配合教学的改变,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老师工作的特殊之处在于艺术性、发展性和不确定性,同时更在于教师的服务性。

4.结束语

小学数学中启发式教育应该树立崭新的教学思想,把握新课改的教学目的,老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积极学习、交流合作和主动探索的学习氛围,创建启发式教学的高校学习课堂。

参考文献

[1]金全法.探究小学中高年级数学的高效率教学行为[J].中国校外教育,2013(08)

[2]钱永梅.启发式教学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读与写杂志,2012(10)

11.七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篇十一

一、备课组成员介绍

我们组共有5名教师组成,分别是李红涛、邢小玲、杨贵超、李汉林、李秀梅。他们年轻富有朝气。

二、本学期教学现状分析

从上学期期末成绩反馈来看,我们七年级数学的教学成绩仍不够突出。为此,我们备课组将在这个学期中通力协作,在学科主任的带头作用下,努力改变现状,争取在本学期末的时候能够取得较理想的成绩。七年级学生总体情况还可以,但是本地生源班之间差距较大,情况不太理想,部分学生学习的热情还不是很高,本学期要在提优工作开展的同时,加大补差的力度,注重学生的思想变化,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本学期重点工作与措施

(一)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1、按教学处统一部署,开学初组织本组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组织学科教师围绕教材认真备课,将学习所得用以指导教学工作。

2、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坚持业务学习,组织全组教师根据年级教材特点,讨论教材教法,相互交流经验互相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二)加强备课组的常规管理。

1、形成教学常规检查的周检制度。备课组长对本年级教师进行教学常规检查,检查内容为备课、听评课笔记和教学反思,作好及时反馈和督促工作。

2、期初、期中和期末各进行一次教学常规的检查。

3、配合学校领导做好备课组有关工作。

4、备课组要坚持每人每星期听课不少于2节。

(三)提高教研质量, 切实开展校本教研。

以备课组为单位,切实组织好常规教研,理论学习,说、讲、评要有实效,备课组要发挥备课组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坚持集体备课,充分发挥教师的群体智慧,让每个教师的聪明才智融汇到教案和教学中。在常规

教学中使全组达到统一进度,集体备课,统一例题,编写教案,布置练习,统一测评。坚持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重点研究教材,教法,备课,练习,考试和评点。按学校要求,每次备课组活动,须有主讲并做好会议记录。提倡相互听课,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达到以老带新,以能带新,共同提高的目的。听课节数要超过学校要求。

(四)开展课题研究

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教育。学习态度的好坏,关系到学习是否主动,是否刻苦,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而学习方法的好坏,关系到学习是否有成效,教师既要向学生教方法,又要指导学生自己总结积累方法。要把立足点放在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探究学习”中来。要注意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在教改方向上,七年级要做好扎实基础,步步为营,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合作意识、规范意识。

(五)开展培优补差第二课堂活动

对于较好的年级三分之一的学生,,组织每周一次的提高辅导,定员、定时、定内容。对于学困生,各班根据每次小单元评价情况,及时对学困生进行补缺漏,平时,多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

12.四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篇十二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主发言人 郑运华 发言主题 备课组工作计划

出席人员 全部数学教师

缺席人员 无

讨论内容 四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1)有计划认真地组织备课组活动,进行备课分工,认真进行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保质保量地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2)加强备课组建设,备课组必须定时开展活动,并且有活动记录。注重备课要备人、备重点。活动主要内容是:

(3)作业要本着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精选,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讲评、有督促。要倡导教师自己动手,精心设计编写各种练习题、试卷和复习资料。

13.数学中高年级备课组教学工作计划 篇十三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应用

1启发式教学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概述

1.1启发式教学含义及特点

启发式教学主要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之中,根据教学的要求与学习的客观规律,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与手段,以启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为核心,扩展学生思维,从而传授知识并提升能力,使学生自发主动地学习。

就目前看来,启发式教学的特点主要在于设置教学情境,寻找合理恰当的启发点,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尝试学习,即启发性、引导性、巧妙性、自主性等。具体而言,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应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独立自主地学习。通过强调学生智力的充分发展,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从而促进其学习提升。

1.2启发式教学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之中,由于小学生处于学习的起步阶段,其学习的主要动力为需要、兴趣与情感等,因此只有不断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能促进其对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提高。而启发式教学由于其具有的启发性与引导性,适合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通过启发式教学,有利于小学生加快加深对数学知识和问题的理解,将数学知识融会贯通,使学生逐渐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2启发式教学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1启发式教学应从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尝试”

所有教学活动都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启发式教学之中,教师也应该结合数学知识来创设一个教学情境,不断启发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使学生主动“尝试”,直接参与到数学研究运算之中,对数学知识进行具体运用。例如在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教师首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设置题目,如“商店原有15支彩笔,若卖出9支彩笔之后,还剩下几支?”其次,教师可以让同桌两人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启发学生不断发挥创造力,自主寻找方法来计算结果。其中,有的学生可以用小棒来一根一根的进行数数,从而得出15-9=6;有的学生可以将15分为10和5,然后首先计算10-9=1,再算1+5=6;有的学生则可以将9分为5和4,然后先算15-5=10,再算10-4=6;还有的学生可以先想9+( )=15,然后因为9+6=15,得到15-9=6,从而得出结果。通过多种不同的计算方式的尝试,学生基本都能获得最终结果。之后,教师在进行启发,使学生将这种计算方法迁移到相同的问题之中,从而逐渐发现“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具体方法,并能够熟练地加以掌握。通过教师的“启发”,从而引导学生动手“尝试”,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数学知识,促进数学能力的提高。

2.2启发式教学中“引导”优于“牵引”

在启发式教学之中,引导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在具体教学中,教师普遍出现将“牵引”与“引导”混淆的现象。就“牵引”而言,其具体教学表现为教师在课堂上对每一个知识点都进行充分讲解与强调,相对单调枯燥,极易引发学生的厌倦心理。而学生在课堂上也无法意识到自主思考的重要性。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引发学生的依赖心理,进而难以自主独立思考,缺乏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引导”的教学方式不同于“牵引”,其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个人的创造性与主动性。例如在学习“三位数的乘法”时,由于学生在低年级时已经学过少数位的乘法,故教师没有必要过多地讲解与强调十位上和个位上的乘法规律,应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掌握百位上的乘法规律,从而在引导中具体掌握“三位数的乘法”的知识点,实现启发式教学的要求。

2.3把握启发点的“准确”与“巧妙”原则

在小学中高年级的数学的启发式教学之中,教师需要对启发点有充分把握,主要应该遵循“准确”和“巧妙”的原则。

首先,就“准确”原则而言,教师应准确把握数学知识的启发点。由于小学生数学知识和思维技巧的局限性,教师在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时应该有所针对,而不能不分场合地过分使用。只有在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点的基础上,教师才能有针对性的加以启发与渗透。就一般而言,启发教学法主要在知识衔接的地方加以应用,使数学知识的衔接更为流畅,使学生对数学知识能够有整体框架性的掌握。为保证启发教学法中启发点的准确性,教师应进行提前备课,设计较为科学合理的教案,并首先找准该节课的数学难点,从而进行启发点的相关设计。在启发点的设计之中,还应该注重创造数学情境,结合学生的兴趣点,使学生能够较为轻松地解决问题,寻找答案,进而对知识点有所认识与掌握。

其次,就“巧妙”原则而言,教师应注重启发的巧妙性。由于数学学习一般而言都具有巧妙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是一种数学思维的体现。该解题技巧对于部分优等生而言较为简单,而对于中等生和差等生而言则需要不断练习与训练,故教师在此时的启发设计需要进行巧妙地构思,使不同学生都能充分掌握。例如教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特征”的知识点时,通过采用师生打擂台的形式,设置启发点,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询问该分数特征蕴含在分子还是分母之中。在得到学生的回答“应在分母之中”后,教师在针对“能化为小数的分数的分母的特征”进行询问,从而阻止学生探讨与思考。当教师发现学生的思维逐渐偏离时,再进行适时地点拨,启发学生将“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逐渐发现规律。最后,通过不断地探讨思考,得出特征为“最简分数的分母中如果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则该分数可以化为有限小数。”通过在课堂上巧妙的启发诱导,从而使学生不断激发创造力与想象力,加深对数学知识的把握与理解。

2.4注重启发式教学与讲授式教学的结合

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之中,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知识结构等原因,教师还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与讲授式教学的结合。通过讲授式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点,拥有一定数学运算和解题能力。通过启发式教学,再将数学知识加以深化,并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符合当代数学教学的需求。

3总结

综上所述,启发式教学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之中占有重要地位。只有坚持推行启发式教学,才能不断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造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出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 姚春燕,周明.试论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2007(12)

[2] 梁有晖.略谈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2)

[3] 金全法.探究小学中高年级数学的高效率教学行为[J].中国校外教育,2013(08)

[4] 钱永梅.启发式教学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读与写杂志,2012(10)

14.一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篇十四

根据学校研修计划低数组教研组计划,结合一年级数学备课组实际,引导教师增师识、强师能、修师德,努力建设学习型团体、敬业型集体、研究型群体,造就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开展“优化教学设计、落实教学目标”为主题的学科研修工作,探索学法、构建求实创新和谐的课堂。

二、具体工作及措施

1、集体备课的教案,只是作为参考样本,每一位老师要根据自己理解、班级学生实际,本校教学条件,作出相应的修改,防止两种情况:① 把集体备课的教案“冷”在抽屉,凭“经验”上课。② “死记硬背”,全盘照搬。

2、备课探讨时,用心听,多提出修改意见,着重提出值得探讨的问题,“不客气”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倡多写课堂教学随笔、反思或案例。

3.继续做好师徒结对工作,加强互帮互学,共同成长。

4.认真开展一周一研讨话动,交流修改:由备课组长组织好本组教师,按照已定的集体备课时间开展活动。先由主备教师就预设的教学设计作详细地介绍,供其他教师学习、思考。备课组其他成员对教学设计讨论交流,各抒己见,求同存异,优化方案,达成一定的共识。

5.加强教学反思性研究,鼓励教师及时写好教学反思,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并在下一次集体备课时与年级组其他教师探讨、反思,寻找归因。

6.口算训练卡:努力做到每天上课前有3分钟的口算时间,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7. 尽可能创设各种机会,多渠道、多层面的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拓宽教师的视野,获取教学信息。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参加学科论文比赛,主题为“优化教学设计、落实教学目标”,力争有多篇学科论文获奖。要加强教学论文投稿,进一步提高论文发表的质量和数量。

15.一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篇十五

(2010—2011学第二学期)

指导思想:

新课程强调高效教学,高效教学的焦点是高效课堂。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师构建高效课堂的能力,将以备课组为单位,研究探讨“如何构建高效课堂”的问题。组织和鼓励教师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正确解读学科教材,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巧妙设计教学环节,高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从而实现“追求高效教学”的最终目的。

工作目标:

1.通过活动,进一步渲染“高效课堂”教学教研氛围,提高教师对高效课堂的关注程度,引导教师加强对自己课堂高效性的反思意识、主动剖析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增进教师的课程意识和科研能力。

2.通过活动,进一步明确“高效课堂”的评价原则和设计要点,使各位老师能准确判断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高效,并理解“构建高效课堂”的操作要义,提高教师构建高效课堂的能力,从而使教学更为高效,提高教学质量。

3.通过活动,促进老师间的互动交流,进一步探究“如何构建高效课堂的”新思路。

具体措施:

1、以教研组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学习课改主要精神;努力在课余时间多看一些符合当前教改新形式的文章及先进的教学经验介绍,并写好读书笔记,写好教育教学体会,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一个理论的支撑。

2、组织本组教师每周一次的备课活动,学习新课程标准,用新理念教学,收集资料,取其精华。对组内教师参加备课活动及时记录,了解组内教师的备课情况

和作业情况,探讨平时学习、复习的有效方法,寻求提高学习效率的对策,注意收集本学科新的教学信息。

3、制定好本学科教学计划,提前分章节备课,落实集体备课时间,内容,落实组内教师具体任务,积极交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

4、树立全局观念,充分利用好教辅用书,注重考试质量和试卷分析。定期组织备课组教师进行学情分析,发现问题,寻找对策,及时解决,确保本备课组的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5、作为备课组长以身作则,不断学习钻研,团结全体备课组教师高效率工作。重点抓好课堂教学改革,抓教学质量。不断努力探讨好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尽力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还学生以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努力提高本学科成绩的优良率,严格把好本年级本学科教学质量关。

6、开展提优,补差工作。真抓实干,做到时间落实,责任到人,确保效果,及时激励,及时调整改进。活动安排:

上一篇:李河小学安全检查制度下一篇:员工年终自我评价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