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特色文化研究(精选8篇)
1.傣族特色文化研究 篇一
人教版初中音乐《傣族的音乐文化》教学实录
一、上课班级:
二、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傣族的音乐文化,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达到热爱祖国、热爱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目的。
2、知识目标:通过欣赏傣族的民间音乐和舞蹈,了解傣族的乐器葫芦丝,掌握音乐知识五声调式和傣族舞蹈的艺术特征。
3、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创作表演能力。
三、教具: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电子琴、葫芦丝
四、板书设计:
1、《月光下的凤尾竹》曲谱片段
2、音乐知识:五声调式:由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组成的调式就是五声调式。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这节课上老师带大家进行一次短暂的旅行,大家仔细观察我们旅行的地方是我国那一个少数民族的地区?从哪看出来的(电脑演示播放《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学生观看)。生1:傣族,从歌曲中听出来的。生2:傣族,从画面上的风景看出来的。
师:很好,回答的非常正确。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走进傣族来了解这
个地区及它的音乐文化。(出示课题《傣族情韵》)
师:上节课我布置了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有关傣族的资料,下面就有请每个小组的代表来向大家介绍。
生1:大家好,我是第一组成员齐振宇,由我来向大家介绍傣族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概况……谢谢大家!
生2:大家好,我是第二组成员徐若峰,由我来向大家介绍傣族重大的节日泼水节……谢谢大家!
生3:大家好,我是第三组成员康迪,由我来向大家介绍傣族的服饰……谢谢大家!
生4:大家好,我是第四组成员张驰,由我来向大家介绍傣族人居住的房子竹楼……谢谢大家!
生5:大家好,我是第五组成员李阳,由我来向大家介绍傣族的佛教……谢谢大家!
师:同学们都准备的很充分,提出表扬,大家已经初步了解了傣族,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学习傣族的音乐文化。傣族音乐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师:,我们先来了解傣族的民族乐器(拿出葫芦丝)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乐器吗? 生(齐):葫芦丝 师:谁吹过 生(齐):赵本山
师:葫芦丝傣语叫“荜郎叨”,当地汉语也叫“葫芦萧”。分为高、中、低三种类型。这种乐器以葫芦做音斗,葫芦咀做吹口,一根为主管,其余为副管。主管上有七个音孔,前六后一。音域在9度,最多不超过11度。音乐柔美迷人。
师:我们这节课就来欣赏一首由葫芦丝演奏,施光南作曲的在傣族很著名的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我们先来了解作曲家施光南,找个同学为大家介绍一下。生:(出示大屏幕)学生朗读
师:大家拿出歌篇,看一看这首乐曲没有哪两个音。生:4和7 师:很好,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音乐知识五声调式,大家看黑板…… 师:这首《月光下的凤尾竹》由葫芦丝独奏,主要描写了月光皎洁,竹影婆娑,傣族青年诉说自己内心的情感的情景。乐曲3/4拍,乐曲的节奏带有很强的傣族舞蹈性质。乐曲分为三段,近似于三部曲式,主题A段为羽调式,第一遍由葫芦丝演奏,第二遍与伴奏乐器形成二重唱,旋律宁静、悠扬,加入了人声的伴奏,显得更加柔和。主题B段旋律舒展、轻柔,用宫调式与A段形成节奏调式对比。第三段音乐根据主题A段改编,音乐在渐慢、渐弱中结束。欣赏时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带给你怎样的美感?
师:通过大屏幕演示播放《月光下凤尾竹》。
生1:通过欣赏这首乐曲能够感觉到旋律非常优美、宁静,使我们联
想到了傣族人民非常热爱自己的生活,热爱自己的家乡。生2:通过欣赏这首乐曲我联想到了古代故事……
生3:通过欣赏这首乐曲我感觉到傣族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生活,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这首乐曲的旋律非常优美,我们视唱一下这首乐曲的主题片段。(教师范唱)提问:3/4拍的强弱规律? 生:强弱弱。学生一起视唱,加入3/4拍的指挥图式,后随琴视唱。师:刚才我们欣赏了傣族的乐曲,已经感觉到了傣族音乐的美,但值得一提的是傣族的舞蹈更美。傣族的民间舞蹈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具有造型美,舞蹈动作多模仿孔雀。有一位舞蹈家就是靠跳傣族的孔雀舞一举成名,大家知道是她的名字吗? 生(齐):杨丽萍。
师:我们就欣赏一段杨丽萍的舞蹈《雀之灵》。
师:看了舞蹈家的表演,老师也教大家一点傣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动作。(老师示范,学生模仿)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傣族舞蹈的基本动作,下面老师放一段音乐,请同学们能根据老师教给的动作,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即兴创编一段舞蹈。谁愿意为大家表演一下。生:学生表演自编的舞蹈。
师:大家表演的非常好,我们用热烈的掌声给他们以鼓励!师:我们以前也接触了一些少数民族的音乐,大家是否还记得我们在初一的时候我们学习的是哪个民族的音乐?初二上学期学习的是哪
个民族的音乐? 生:新疆、藏族。
师:好,我们就通过一个练习来复习巩固一下以前学过的知识。第一题为看图分辨是哪个民族的特征?第二题为听音乐分辨是哪个民族的乐曲?(学生分组讨论)生:回答问题。
六、总结与评价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傣族和它的音乐文化,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对这节课的感受。
生1:通过这节课我的收获挺大的,我了解了傣族的乐器葫芦丝,感受到了傣族的音乐和舞蹈的美。
生2:通过这节课我了解了傣族和它的音乐、舞蹈,我们应该增进友谊,热爱我们自己的祖国。
师:我们的祖国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就有55个,每个少数民族都有它的地方特点,我们应该多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开阔我们的视野,热爱我们的祖国。最后,用一首《爱我中华》来结束我们今天的课。
七、课后反思:本课我通过教学讲述、课件演示、分组讨论及课前收集等教学手段,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集体的智慧,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但在教学中,还有不完善的地方,如:准备不是十分充分,各环节之间连接还不是很完整,教学手段还不是很丰富。
我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含量,不断积累教育教学经验,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争取更大的进步。
2.傣族特色文化研究 篇二
傣族现在的订婚仪式不再像以前那样隆重, 但基本形式还是被保留了下来。首先是男方准备订婚礼物, 礼物主要有烟、酒, 还要有糖, 意为让女方心里甜蜜。
订婚当天, 由女方家主持订婚, 订婚酒席也是由女方和女方家属来完成。大家都穿着现代化的服饰, 男女双方的男性亲属长辈坐在靠近屋子的最里面一张最大的桌边, 桌上有烟、酒和各种菜肴, 来进行商榷的家长主要是男性, 女性是不允许参加的。男方家长左下方, 即靠近门口的方向, 女方家长坐上方, 意为男方“求”女方。大家一边喝酒一边聊天, 场面十分热闹, 期间男方亲属中的小辈要给女方的亲属递烟、进酒, 这属于义务。
双方家长围坐桌边主要商量结婚的时间, 时间是按照傣历根据男女双方的出生日期商定出订婚日期。等家长们商定的差不多了便要把订婚的这对男女叫来桌前, 长辈向其询问双方是包办还是自由恋爱, 询问完后, 双方各自回到原位, 长辈们则继续喝酒谈天, 这样的宴会会持续到晚上。
二、结婚仪式
如今的结婚仪式和过去相比也简化了不少。结婚的第一天一般在女方家进行, 整个竹楼的客厅都摆满了酒席, 在最靠里面有一张小圆桌, 桌上摆了给男方准备的新衣裤, 一个盘子里还铺满了人民币, 桌角还放了两只煮熟了的鸡, 一对香蕉, 桌上还放着一个塑料盆, 里面放了一袋盐, 意味着婚姻纯洁幸福, 还有许多白色的棉线。婚礼开始, 夫妻并排跪在婚礼桌前, 接受祝福, 一对新人的侧面和背后坐着新娘的亲戚。这时由老人念完祝词就开始拴线了。主婚人将白线从新郎的右肩绕到新娘的左肩, 再绕到桌上, 表示两人的灵魂被拴在了一起, “波章”则一直念着拴线词, 主婚人又用线轻轻拴住两只鸡的鸡冠, 这时, 后面的新娘家属也前来依次为两位新人拴线, 有的则用白线分别拴住新人的左手和右手, 线上还捆着一百元的钞票。拴完线后, 女方的一位亲属将桌上的衣物双手交给新郎, 新郎新娘回卧室, 拴线仪式结束。
三、傣族结婚仪式的文化内涵
(一) 傣族结婚仪式中人际往来的馈赠关系
在傣族的结婚仪式中, 最少不了的就是人际交往之中的馈赠, 订婚时男方给女方的馈赠, 结婚时女方给男方的馈赠, 这些都贯穿在整个结婚仪式之中, 人际交往的馈赠相当频繁。当然, 这些馈赠交往也不仅仅存在于婚恋仪式中, 在其他人生礼仪的仪式中出现得也相当频繁, 这些馈赠构成了傣族人生礼仪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 傣族结婚仪式中体现的伦理道德观
从傣族的结婚仪式中我们可以看到最原始的那种人与人相互帮助、和谐共处的精神, 在傣族的任何人生礼仪的仪式中, 村寨中无论男女老少都会去主事的那家帮忙, 伸出援助之手, 这正体现出了一种互帮互助的美好品德。
傣族女性地位的崇高也是其他民族可能没有的。在傣族没有“男尊女卑”这一说法, 女性的地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高于男性。例如:婚礼的第一天要在女方家完成, 婚后男子从妻居等, 这都体现了对女性地位的尊重。不仅如此, 傣族对女性追求幸福这一权利也是鼓励的, 这一点观念相对于那些压抑女性权利的民族来说是十分超前的。在傣族的《求亲歌》里有一句针对父母的歌词:“让她走吧, 不要让相爱的年轻人苦恼, 不要让诚实的亲家失望……”这句歌词正体现了傣族人民对于男女青年追求幸福生活的鼓励和支持。
四、小结
傣族的结婚礼仪不仅是傣族人生礼仪的重要部分, 更是傣族文化组成的重要部分, 但随着汉文化的强势入侵, 随着对经济利益的强烈追求, 傣族的人生礼仪包括结婚礼仪也渐渐受到冷落, 这对保护和传承傣族文化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保护和更好地传承这一文化迫在眉睫, 而这一问题也正是笔者所思考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赵伯乐.少数民族婚礼的社会功能[J].云南社会科学, 2000 (4) .
[2]陈兴贵.壮族的人生礼仪及其文化内涵[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 2005 (4) .
[3]杨知勇.云南少数民族婚俗志[M].云南民族出版社, 1983年12月.
[4]赵世林, 伍琼华.傣族文化志[M].云南民族出版社, 1997年.
3.双江傣族生活习俗研究 篇三
关键词:双江;傣族;生活习俗
双江县位于云南省的西南部,因澜沧江和小黑江交汇于县境东南而得名。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设立于1985年6月11日,是全国唯一一个由四个民族共同自治的自治县。长期以来,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平等和谐、共同发展,创造了双江独特的多元民族文化,双江因此被誉为“和谐多元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傣族作为双江的土著民族之一,其社会风俗文化是双江多元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其他民族文化一起推动着双江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双江傣族生活风俗的研究,将傣族的社会风俗和多彩文化展现出来,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双江的傣族文化。
一、双江傣族宗教信仰的发展及其影响
双江傣族的宗教信仰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从原始社会就延续下来的多神崇拜,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了一些改变,但依然保持着原始宗教的显著特点;另一方面是已经发展成为双江佛教信徒全民信仰的南传上座部佛教。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进步,对外来优秀文化的接受能力也相对增强,南传佛教的影响已经超过了原始宗教。
(一)从原始社会延续下来的多神崇拜——原始宗教
“与人类思想发展的一般进程相适应,傣族先民最初崇拜和信仰的是人类赖以生存而又无力抗拒其灾害的大自然。后来,通过虚幻的认识从自然物中又分化出各种精灵和鬼魂崇拜,这就构成了原始宗教的全部内容。”[1]原始宗教,在很多少数民族中都很盛行,但是各个民族的名称、时间和祭祀的方式会略有不同。
每年的“关门节”前后,双江的傣族会祭地方神“色勐弄”,由老和尚主持,各村寨的头人都要参与;还有规模较小的“色马养”、“弄管”和祭拜寨神“色曼”,都是由村寨頭人主持,全村男子参加。此外,在特定的日子里,村里会组织祭祀山神、水神、火神等,祈求神灵们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在进行大规模的祭祀时,都要杀鸡、杀猪、杀牛献祭,所有东西有其特定的规格和要求。祭祀结束后,祭品由参与者当场分享,祭祀所需费用,由全村各户分担。祭祀期间,会放一篾笆在村寨路口,表示不允许外人进入和参与。祭祀家神和农事神是由家里的男性家长主持的,在祭祀时是不允许外人看见的。
在有神论中,很难界定鬼和神,人们把能保护人的称为神,而会伤害人的则为鬼。在过去,人们会用巫术和占卜来抵御和防止“鬼”的伤害。在傣族的历史中,有一种鬼叫“屁拍”,汉族称其为“琵琶鬼”——“‘琵是鬼,‘琶是鬼名。‘琵琶鬼意为‘恶鬼,被认为是傣族社会里最凶恶的一种鬼。傣族人认为这种鬼会附在一般人身上,而被它附身的人也就是‘琵琶鬼”。[2]人们都很害怕它,被认为是“屁拍”的人,会被人们赶出村寨,甚至会用极其野蛮的巫术将其迫害致死,其中直接用火将其连住所一起烧毁是较常见的一种方式。傣族的占卜有鸡卦、草卦、米卦等,鸡卦至今也很盛行。
(二)发展成为全民性信仰的外来宗教——南传上座部佛教
明朝成化十六年勐勐首领罕廷法派出村寨头人前往勐艮迎请佛爷、和尚、铜质佛像以及各类经书,供奉于万甩佛寺。佛教在勐勐、勐库还有其他傣族居住地区迅速普及。
1.南传上座部佛教教义
南传上座部佛教,又称南传佛教,是原始佛教时期之后,部派佛教中的一个派系。
“何等为四圣帝谓:知苦圣谛,知苦集圣谛,知苦灭圣谛,知苦灭道迹圣谛。”[3]四圣谛便是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基本教义,宣扬的是人生充满苦难,人受苦受难是“前世造孽”的因果报应。在活着的时候作恶,去世以后,阴魂就会被勾魂鬼抓到地狱中去承受种种苦刑。经受过各种苦刑之后,还是不准去超生为人。只能永远成为恶鬼或者超生为牲畜和其他低等的动物。只有虔诚的信奉佛教,严格遵守教规、戒律,多积阴德,死后才能升天进入极乐天堂,超脱凡人的苦难……
2.南传上座部佛教教规、戒律
在双江的傣族村寨中,凡是年满50岁的傣族老人,无论男女,都必须到各自村寨所属佛寺里纳福,成为纳福老人,他们必须在每年的“关门节“至“开门节”中的每一个“宛信”日,去佛寺里留宿一天一夜。听取佛爷们讲经说教,接受教规、教义教育和忏悔自己一年来所犯下的过错,洗清罪孽。纳福的老人分为不同的等级,等级不同戒律也不尽相同——寺中的和尚需遵守10戒:(1)不杀生;(2)不偷盗;(3)不邪淫;(4)不妄语;(5)不饮酒;(6)不晚餐(只是“宛信”日那一天);(7)不贪图不义之财物;(8)不戴花、不唱调;(9)不带凶器;(10)不与长者(等级高于自己的僧侣)平坐、平行。新加入的纳福老人需要遵守前5戒,受戒满3年以上的则需要遵守前8戒。
由于前8戒在双江傣族社会中形成了一种庄严的宗教法规,凡是傣族人,不论男女,不论社会地位的尊卑,人人都必须信仰佛教,共同遵守教规、戒律、不然会被整个民族的人视为不懂佛教礼节,不通情达理的愚昧人,会受到别人的歧视。
(三)双江佛教文化教育的发展
双江傣族的宗教文化教育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每个男子7岁左右,要送到佛寺当一段时间的和尚,少则几个月,多则一二十年。”[4]所以佛寺也就成了既是进行佛事活动的场所,又是傣族男童进行启蒙学习的地方。他们到佛寺里学习经文和做人的道德规矩等,在寺里的一切生活资源由村子里的群众供给,这是发展宗教文化的有利条件之一。等他们成年后,就可以还俗回家,就业,结婚,成为参与社会劳动生产的社会成员。以前因为封建礼教的影响,男女社会地位是相当不平等的,男孩独占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女生却连翻阅经文都是被禁止的,完全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时至今日,倡导人人平等,虽然能入寺当和尚的还是只有男孩,但由于佛教的不断发展,女孩子也可以在学校或老人的带领下学习经文,佛教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承。
二、双江傣族的民族节日
双江傣族比较重大的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如果有幸参与他们过节,你会感受到傣族人民的热情善良,会体味到傣族宗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傣族新年——泼水节
双江的傣族称泼水节为“桑旱”,是双江傣族每年一度的最大的宗教节日,也是他们过新年的节日,凡是信奉佛教的傣族都过泼水节,包括东南亚地区信仰南传佛教的一些民族也是如此。在双江,泼水节的时间一般是傣历的6月15日至18日,公历的4月15日前后,节期活动10天,正式的节日有3天,期间有很多独特的活动,比如堆沙、赛鼓、泼水、串寨、赕佛等。关于泼水节的传说有很多种,但每种传说都有相同的结局——大家互相泼水,以表祝福。
(二)傣族进入3个月戒斋期——“毫洼节”
每年傣历9月15日为傣族的关门节,双江傣族称关门节为“毫洼节”。“关门”期间,外出的人要回家,在家的人不能出远门,僧侣不可以在寺外留宿。到傣历12月15日,每个月的初八、十五、二十三、三十这四天为“宛信”日(纳福日,相当于基督教的礼拜天)。五十岁以上的老人,不论男女都要到佛寺听经,纳福。这三个月中,共有13个“宛信”日,老人们参与纳福后便不能再杀生,即使蚊子、跳蚤叮咬也不能弄死,否则就犯了杀生的戒律。
3个月的斋期,正是双江全年气候最为炎热的夏季,也是居住在坝区的傣族农活比较轻松的时候。所以寺里的长老、佛爷和各村寨头人就乘农事比较轻松的机会,召集佛教信徒到佛寺里听取长老、佛爷念大经、传教,并要求他们忏悔自己一年来所犯下的过错。
(三)3个月斋期的最后一天——“奥洼节”
“奥洼节”就是汉族所说的“开门节”,就是过完3个月斋期的意思,3个月斋期的最后一天,即傣历的12月15日就是“奥洼节”。每年的3个月斋期的13个“宛信”日,每个“宛信”由信徒们轮流做“贺信”——给佛寺中的僧侣们筹备“宛信”伙食、赕米、赕钱等事。在“奥洼节”的前两天,各家各户自行请人写一个供奉清单。过节那天交予村长,由村长统一交给佛寺住持,佛寺住持按传统分配方法,把清单分给佛爷和和尚们,然后各自举行祭拜仪式,祭拜之物全归分得清单的佛爷、和尚所得。
在13个“宛信”日里,是傣族人最喜欢显示自己富有,最能看到小一辈对老人表示尊敬的日子,年轻人尽自己所能将老人去纳福时所用的行李、服装、头巾、吃食做到华丽和丰盛。可是根据笔者多年与傣族来往的经历来看,很多东西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就不在意了,甚至有辱骂、虐待老人的现象,这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社会问题。
三、双江傣族的风俗文化
(一)以糯米为主食,伴以酸味为主的佐餐的饮食文化
双江傣族以大米为主食,喜爱吃糯米。以前的人们常常早上吃过早点外出劳作,到10点左右回家吃早饭。中午劳作到4点左右,吃晌午,有的会带了饭菜到劳作的地方吃,有的会回家吃,下午劳作至黄昏,回家吃晚饭。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人有了工作也就不下地劳作了,吃饭的时间也相应做了调整,现在基本和汉族是一样的,只有過节才会做一些傣味了。出现在餐桌上比较多的傣味有酸鱼、酸肉、撒撇、酸蕨菜等。
双江傣族在过节的时候吃的会做得比平时要丰盛,就笔者参与过的泼水节来说,傣族人家除了家家户户都要做大量的“豪崩”(米花)、“豪物掌”(象耳酥)、“豪卢浓”(油炸糯米粑粑)之外,节日的菜肴也会较平时多做几道,以招待到家里做客的亲戚朋友,他们的待客之道是非常讲究的。
(二)五彩缤纷,独具特色的傣族服饰
双江傣族的服装与双江其他几个土著民族的服装相比,有更加鲜艳的色彩和更多独特的款式。裁缝店里推荐的款式就有数十种,顾客还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为自己量身定做一套属于自己的傣族服装。在过去,人们对服装的划分比现在还要严谨。
1.不同年龄段的男性傣族服装的发展演变
小男孩穿的是无领青布小满襟上衣和黑布小长裤,配戴黑布小圆帽,打光脚。
年轻的小伙子平时穿青色或者黑色布料的满襟上衣,穿同颜色的长裤,戴黑色的圆帽或缠紫黑色的头巾,打光脚。
老年男性大多穿黑布套装,缠紫黑色头巾,平民百姓打光脚,穿和用的布料大多是傣族妇女自己织自己染的“菱罗布”。土司们则会穿满、汉官服。
现在都已流行服装化了,青少年节日时会穿上的彩色满襟套装,老年人则会穿白色满襟上衣,搭浅色长裤。
2.不同年龄段的傣族女装的发展演变
女孩上身穿青布或黑布无领小满襟上衣,下身穿黑色小筒裙,扁小发辫盘头发,戴小黑布帽,现在已经汉化,过节时会穿上定制的筒裙套装,色彩鲜艳,款式新颖。
姑娘和年轻妇女要用黑色丝线夹在头发里编长辫绕于头顶,用紫黑色洋布做头巾,穿青、黑无领满襟短上衣和黑布长筒群,光脚。后来,洋布从缅甸传入勐勐、勐库,双江傣族的穿着也有所改观,节日和其他公共场合,很多妇女开始穿各色洋布和绸缎做的筒裙套装了,但到了50岁以后,她们又多数穿回了较宽大的青衣黑群老年装。现在平时着装已经流行化,节日时才会着傣族盛装,有各种颜色,各种款式,姑娘们穿的多数为单边袖加小披巾,妇女的则相对保守些。
(三)宗教信仰影响下形成的独特礼仪文化
傣族的传统礼仪跟其他民族的差不多,虽然现在有不敬老,甚至虐老的现象出现,但只是少数,他们还是很看重敬老、爱老这一方面的。老人提出的意见是很受重视的,在生活上的到很好的照顾,一般情况下,年满40以后的男人就不用承担重活了。小孩从小就会被教育经过老人面前时需要压低身子以表尊重,说话时不可以直接站在老人面前。吃饭时由老人先入席、开席,双江傣族从很久以前就有这样的传统:吃饭时老人单独坐一桌,年轻人要照顾老人吃完饭后才能吃;如果和老人同桌吃饭的话,要由老人先就坐,开始吃了,年轻人才可以坐下来一起吃。傣族人都非常友善,他们互相团结,彼此帮助,相处得非常好……
双江傣族的结婚礼较汉族而言是比较繁琐的。在迎亲前几天,双方都需要提前请好“摩俸”(念吉利词的和尚)和一对儿女众多的年轻健壮的夫妇(意在祝福新郎、新娘能够如同这对夫妻一样,多儿多女),并准备好婚礼所需物品。
迎亲当天一早,“摩俸”就会提前到各家等候行礼。待男方家里准备好一切,由“摩俸”带领迎亲队伍前往女方家里迎亲。迎亲队伍到达女方家后,其“摩俸”、新郎、伴郎要面向女家请的“摩俸”蹲下,先由迎亲“摩俸”念迎亲吉利词,再由女家的“摩俸”以吉利词作答。之后,女家的“摩俸”就会叫新娘和伴娘向坐在屋内的老人(一般为村里的纳福老人)、“摩俸”、新娘的父母等磕头告别。行完礼,迎亲队伍就可以带着新娘、伴娘和送亲队伍返回男方家里。迎亲队伍一到,由迎亲“摩俸”示意新郎和新娘向堂内的老人和婚配“摩俸”下跪,再领伴娘、伴郎蹲下,后与婚配“摩俸”做了交接。接着,婚配“摩俸”念吉利词进行婚配,念完,由特意邀请的那对夫妇前来递肉和饭,丈夫要两手交叉(公鸡脚在左上方,母鸡脚在右下方)站着,等新郎、新娘、伴郎、伴娘站起来后,由妻子接过丈夫手中的半盒糯米饭和母鸡交给伴娘,剩下的由丈夫交给伴郎。伴郎和伴娘先进入洞房,新郎和新娘要拜完老人,父母等人后才可入洞房,婆婆一同进入將准备好给新娘的东西交给新娘,至此,全部行婚礼完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双江傣族对南传上座部佛教的虔诚信仰下,形成了纷繁复杂的祭祀活动;匠心独具的节日形式;独具一格的餐饮文化;别出心裁的傣族服饰以及与众不同的婚礼风俗。双江的傣族有着他们独具特色的生活风俗,不断吸引着各地游客的眼球,为人们带来不一样的惊喜,是双江多元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双江文化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人们去了解,去感受,去传承。
【参考文献】
[1]张公瑾.中国少数民族文库 傣族文化[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86:130-131.
[2]赵桅.“琵琶鬼”与他者想象—以西双版纳傣族为例[D].中央民族大学,2008.
[3]林欣.一切圣众皆证悟四圣谛[J].浙江佛教,2002.
[4]李晓文.普洱傣族佛教建筑及其文化保护功能[D].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4.《傣族舞》说课稿 篇四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傣族舞》。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阐述我本次课程的设计理念。下面让我带大家一起走进我的说课课堂。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舞蹈》(基础版第二版)第三章第六节傣族民间舞,傣族舞特有的“三道弯”舞姿造型,以及它优美、灵活、感情内在含蓄的特点,在民族民间舞蹈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学情分析
我先对学生情况作简单分析:学前教育二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舞蹈基础知识舞蹈特点及种类,有一定的舞蹈基础知识,所以在学习本节课重点内容时都便于接受,但把握身体“三道弯”这一难点要多体会、理解和练习。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傣族舞的风格特点、音乐特点和民族风情; 技能目标:学习傣族舞的基本动作,掌握它的风格特点;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基本动作的训练中注意渗透情感的表达,创造“情、韵、美”境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4.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学习掌握傣族舞的基本动作及风格是重点,“三道弯”的体态造型,身体的斜靠感,动作协调与韵律美则是难点。
一、说教法
先通过直观演示法,利用现代影像技术让学生直观欣赏一些傣族舞蹈精品,了解傣族其风土人情、动作节奏、风格特点、服装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优美规范的示范动作,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舞蹈练习中;教学过程中用动作讲述法让学生更好理解动作要领;再用操作练习法让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精准;穿插谈话讨论法,及时反馈信息;最后用总结归纳法回顾本节内容。
二、说学法
教法和学法是统一的,所以在教学中 我主要采用的学法有:观察法、操作法、讨论法、归纳总结法。
三、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为情景导入——学习舞蹈基本功——巩固练习——课堂小结——作布置五个环节。(1.)情景导入 ① 先带问题欣赏傣族舞
② 乐曲中用的傣族乐器是什么?
欣赏完舞蹈后引导学生总结出傣族舞的特点:优美、灵巧、恬静、感情含蓄;乐曲中所用乐器是傣族最具民族特色的葫芦丝。
欣赏图片: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西双版纳。泼水节是傣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傣族妇女基本上都束发、穿筒裙和短衫,男子上传无领对襟衫、下穿长筒裤。傣族舞种类繁多,如:孔雀舞、象角鼓舞、鱼舞等。
(二).学习舞蹈基本功
我们先来学习傣族舞蹈基本动作:
基本体态:躯干三道弯、手臂三道弯、脚部三道弯 基本手型:掌形、嘴形、眼形 基本脚位:旁点位、侧后位、前点位 基本手位:一至七位
(三).巩固练习
为了巩固所学动作,引导学生把这些动作运用的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中去。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小结一下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包括动作名称、风格特点及要领。
课堂评价:本节课通过课堂视频再次看到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重点的教学内容,但对于“身体三道弯”这一难点突破,还有待下节课巩固练习。
四、布置作业
1.继续练习傣族舞蹈动作,理解傣族舞风格特点。2.欣赏1—2种傣族舞蹈
5.傣族泼水节 篇五
中国傣族[1]是一支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少数民族,人口近百万,主要居住在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孟连等自治县,其他散居于云南各地。
泼水节实为傣族的新年,是西双版纳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傣历六月中旬(即农历清明前后十天左右)举行,为期三至四天。一般在阳历4月13日至15日这三天。
傣族泼水节为期三至四天。第一天为“麦日”,类似于农历除夕,傣语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旧。此时人们要收拾房屋,打扫卫生,准备年饭和节间的各种活动。第二天称为“恼日”,“恼”意为“空”,按习惯这一日既不属前一年,亦不属后一年,故为“空日”;第三天叫“麦帕雅晚玛”,据称此麦帕雅晚玛的英灵带着新历返回人间之日,人们习惯将这一天视为“日子之王来临”,是傣历的元旦。
到了节日,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你泼我,我泼你,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青年手里明亮晶莹的水珠,还象征着甜蜜的爱情。大家互相泼啊泼,到处是水的洗礼、水的祝福、水的欢歌。朵朵水花串串笑,泼水节成了欢乐的海洋。
泼水节的内容,除泼水外,还有赶摆、赛龙舟、浴佛、诵经、章哈演唱、斗鸡、跳孔雀舞、白象舞、丢包、放高升、放孔明灯等民俗活动,以及其他艺术表演、经贸交流等。
1、泼水节“祝福”:浴佛
在“麦日”,一清早人们就要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担来清水“浴佛”--为佛像洗尘。“浴佛”完毕,集体性的相互泼水就开始了。一群群青年男女用各种各样的容器盛水,涌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戏,逢人便泼。“水花放,傣家狂”,“泼湿一身、幸福终身”!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的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洒,笑声朗朗,全身湿透,兴致弥高。
2、泼水节“爱情”:丢包
泼水节也是未婚青年男女们寻觅爱情、栽培幸福的美好时节。泼水节期间,傣族未婚青年男女喜欢做“丢包”游戏。姑娘手中用花布精心制作的花包,是表示爱情的信物。丢包那天,姑娘们极尽打扮之能事,然后打着花伞,提着小花包来到“包场”,与小伙子们分列两边,相距三四十步,开始向对方丢花包。小伙子若是接不住姑娘丢来的花包,就得把事先准备好的鲜花插在姑娘的发颉上,姑娘若是接不着小伙子丢来的包,就得把鲜花插到小伙子的胸前……就这样渐渐地选中了对方,一段段浪漫的爱情故事就开始了。
3、泼水节“力量”:赛龙舟
赛龙舟是泼水节最精彩的项目之一,常常在泼水节的“麦帕雅晚玛”(第三天)举行。那日,穿着节日盛装的群众欢聚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观看龙舟竞渡。江上停泊着披绿挂彩的龙船,船上坐着数十名精壮的水手,号令一响,整装待发的龙船像箭一般往前飞去,顿时整条江上,鼓声、锣声、号子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声声相应,节日的气氛在这里达到了高潮……
4、泼水节“舞蹈”:象脚舞和孔雀舞
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泼水节自然少不了舞蹈。大规模的舞蹈主要安排在泼水节的第三天,如象脚舞和孔雀舞等。从七八岁的娃娃到七八十岁的老人,都穿上节日盛装,聚集到村中广场,参加集体舞蹈。象脚舞热情、稳健、潇洒。舞者围成圆圈,合着锰 1 锣、象脚鼓翩翩起舞,一边跳舞一边喝彩“吾、吾”或“水、水”!孔雀舞优美、雅致、抒情,是傣族舞蹈的灵魂,舞蹈以孔雀的各中姿态为基础,在趣与美的再创造中,集中凝聚着傣族儿女们的审美旨趣。还有不少舞者尽情挥洒自己的即兴之作,有的边唱边跳,有的甚至边跳边喝酒,如痴如醉、狂放不拘,连续跳上几天几夜也不知疲惫。
5、泼水节“高升”:放高升和孔明灯
放高升是泼水节的又一项保留节目。高升是傣族人民自制的一种烟火,将竹竿底部填以火药和其它配料,置于竹子搭成的高升架上,接上引线,常在夜晚燃放。放高升时,点燃引线使火药燃烧便会产生强劲的推力,将竹子如火箭般推入高空。竹子吐着白烟,发出嗖嗖的尖啸声,同时在空中喷放出绚丽的烟火,犹如花团锦簇,光彩夺目,甚是美妙。地上则欢呼声、喝彩声此起彼伏,议论声、赞美声不绝于耳,好不热闹。高升飞得越高越远的寨子,人也觉得更光彩、更吉祥。
放孔明灯也是傣族地区特有的活动。入夜,人们在广场空地上,将灯烛点燃,放到自制的大“汽球”内,利用空气的浮力,把一盏盏孔明灯放飞上天。一盏盏明亮的孔明灯在漆黑的夜晚越飞越高,越飞越远。人们以此来纪念古代的圣贤孔明。
苗族风俗习惯
苗族,现有人口740万人,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省(区)。主要从事农业。刺绣、挑花、织锦、蜡染和银饰,享誉盛名。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群众喜爱的芦笙舞,技艺很高。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节日较多,较隆重的节日有过“苗年”、“四月八”、“龙船”节等。
节日,除了汉族的节日外,苗族还有以下节日。1.三月初三青年男女对歌恋爱。
2.四月初八吃乌饭,纪念杨再思,也有传说是纪念要一妹乌饭用树叶煮成,要提前将姑娘接回娘家一起吃乌饭;近处的可以不回娘家,但要给她们送去。此俗仅限于杨姓。
3.六月初六敬土地神,到田坎上挂纸、烧香。一般都将家谱晒一次。4.十月初二过“小年”,要杀老鼠吃。信仰:1.敬奉杨公再思。过去,乡境内有飞山庙16座。每年秋天举行盛大的庆庙活动。唱几天几晚人戏,其中“扛华山”和“打求财”等是每次必唱的节目,主要内容是,教育家庭和睦。在庆庙期间,要摆猪首、装香、烧纸。2.过去祭祖要杀牛,以自然寨子为整体,举行杀牛仪式,牛内脏用来祭祖先然后每人带一份肉回家。3.敬奉幡蝴,传说幡蝴是苗族祖先。
布依族的风俗
布依族系由古代百越族群中的骆越一支发展而来。据贵州《黔西州志》和《独山县志》的记载和现今七、八十岁的老人吟唱的古歌,都说布依族是贵州红水河和南、北盘江流域“土著之民”。布依旧称“仲家”或“仲苗”.红河州河口县桥头地区则自称“东苗”或“都匀人”。民国《马关县志》说:“其种来自黔省都匀,故又称‘都匀人’
布依族除以汉族过相同的节日外,还有一些特殊节日:
二月二。祭龙,即献祭村寨保护神和共同的氏族祖先,地点是在村寨附近的树林中。过去一定要杀猪作祭品,解放后,有的村寨已简化为用鸡和各种熟菜果品献祭。献祭由村寨中辈份最高的男姓长者任主持人,请道公诵经祈祷。祭场内任何人不许说笑打闹和放屁,妇女和家中有孕妇、产妇的男子不得参加。节期3天,头两天就停止一切农事活动,青年男女盛妆打扮,聚集于田野中对唱山歌。第三天正式举行献祭仪式。祭品除按村寨户口分1份外,其余部分由参与祭祀者就地野餐。主祭人宣布新年的乡规民约。
三月三。每家为孩子蒸染红蛋和花板,给小孩盛妆打扮,让他们尽情玩耍。接连3天,男女青年游山对歌,许多青年趁此良机物色意中人。洒扫村寨内外,驱火魔和送太岁,祈保人畜平安,家家都到祖坟上添土、挂纸钱和以荤素供品献祭。
六月六。杀鸡宰鸭,用白纸做成小旗,沾上鸡血插在庄稼地内,家家大扫除,晾晒衣服被盖,沐浴净身,宴请亲友,故又有过小年之称。节日来历有二说:一说是祭祀人类的始祖盘古。布依人认为,其子新模进一步提高了栽培技术。盘古死后,其继妻虐待新横,盘古显灵而使她悔悟。六月六是盘古逝世日。另一说是悼念为争取布依族解放而牺牲的英灵。六月六是布依抗暴起义的日子。起义失败后,留下了许多孤儿寡妇,以后每到六月六,遗孀们总要洗晒丈夫在世时一家人所穿用的衣物,边洗晒边哭着唱述对死者的哀思,故又有人称寡妇节。有一首《哭夫调》唱道:“年年有个六月六;家家户户晒红绿,别家有夫红绿晒,寡妇无夫晒孝服。”河口地区因六月六正值栽插大忙时节,改在七月初一。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献哈达: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献哈达时,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词或赞词,渲染敬重的气氛,同时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接受哈达的宾客。宾客要站起身面向献哈达者,集中精力听祝词和接受敬酒。接受哈达时,宾客应微向前躬身,献哈达者将哈达挂于宾客颈上。宾客应双手合掌于胸前,向献哈达者表示谢意。
敬茶:到牧民家做客或在旅游点上,主人或服务小姐首先会给宾客敬上一碗奶茶。宾客要微欠起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不要用左手去接,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主人或服务小姐斟茶时,宾客若不想要茶,请用碗边轻轻把勺或壶嘴一碰,主人便即刻会明白宾客的用意。客来敬茶是一种高尚的蒙古族传统礼仪。在蒙古历史上不论是富贵之家还是贫穷之家,不论是上层社会还是平民百姓,也不论在交际上或在家里,在旅途,或在其他一切场合,莫不以茶为应酬品。家中有客来,茶是必不可少的款待物。因此,牧民们招待客人,照例是先向贵宾献上一碗奶茶,接着主人又端上来炒米和一大碗一大碗的奶油(蒙古语称交和)、奶豆腐和奶皮子等奶制品。
敬酒: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他们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最珍贵的食品敬献,是表达草原牧人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的敬酒歌,客人若是推让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瞧不起,不愿以诚相待。宾客应随即接住酒,接酒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不会喝酒也不要勉强,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接着穿戴民族盛装的家庭主妇端来清香扑鼻的奶酒款待客人,这也是蒙古族的传统礼节。主人会用诗一般的语言劝酒:“远方的客人请你喝一杯草原佳酿,这是我们民族传统食品的菁华,也是我们草原人民的厚意深情”。
敬神:蒙古民族的礼宴上有敬神的习俗。据《蒙古风俗鉴》描述,厨师把羊割成九个相等的肉块,“第一块祭天,第二块祭地、第三块供佛、第四块祭鬼,第五块给人,第六块祭山,第七块祭坟墓,第八块祭土地和水神,第九块献给皇帝”。祭天则把肉抛向蒙古包上方;祭地则抛入炉火之中;祭佛置于佛龛前;祭鬼置于包外;祭山则挂之于供奉的神树枝上,祭坟墓即祭本民族祖先。置于包外,祭水神扔于河泊,最后祭成吉思汗,置于神龛前。这种习俗可以追溯到古老的萨满教,其崇拜多种神祗,尔后蒙古族信仰的喇嘛教又吸收了其古老的民间信仰,把众多的神祗入了喇嘛教的轨迹。
待客:蒙古族自古以来以性情直爽、热情好客著称。对家中来客,不管常客还是陌生人,都满腔热忱。首先献上香气沁人的奶茶,端出一盘盘洁白的奶皮、奶酪。饮过奶茶,主人会敬上醇美的奶酒,盛夏时节还会请客人喝马奶酒。有些地区用手扒肉招待客人,还有一定的 3 规矩。例如用一条琵琶骨肉配四条长肋骨肉进餐;牛肉则以一根脊椎骨肉配半节肋骨及一段肥肠敬客。姑娘出嫁前或是出嫁后回娘家都以羊胸脯肉相待,羊的小腿骨、下巴颏、脖子肉都是给晚辈和孩子吃的。接待尊贵的客人或是喜庆之日则摆全羊席。
尊老爱幼:蒙古人长幼有序,敬老爱幼。到蒙古包牧民家做客,见到老人要问安。不在老人面前通过,不坐其上位,未经允许不要与老人并排而坐。称呼老人要称“您”,不许以“你”相称或直呼其名。见到牧民孩子不要大声斥责,更不能打孩子。不要当着家人的面说孩子生理上的缺陷。对孩子和善、亲切,被认为是对家长的尊重。
唱歌:蒙古民族的劝酒往往通过情真意切的歌唱表达出来,唱歌与劝酒是同时进行的,往往一人主唱之后,大家举杯合唱,然后大家一起干杯,如此数遍,酒意酣畅。歌唱有礼仪性的,也有即兴尽兴的,有一人或数人的,也有合唱的,其歌唱往往痛快淋漓,通宵达旦。热情好客:蒙古民族有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这种习俗从古代一直流传到现在。
选猎狗:蒙古族有猎狗打猎的习俗。因此,他们非常重视选留一只好猎狗——“台格”,也就是经阉割的短毛细狗。选留猎狗要注重好的品种,即从良种小狗崽中挑选腰身长,尾巴长而匀称,听觉灵敏,视力敏锐,动作敏捷,跑起来快的小狗作猎狗。
问候: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您好)。款待行路人(不论认识与否),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但到蒙古族人家里做客必须敬重主人。进入蒙古包后,要盘腿围着炉灶坐在地毡上,但炉西面是主人的居处,主人不上坐时不得随便坐。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主人请吃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点也行。
传统节日有“白节”、祭敖包、那达慕、草原上勇敢者的游戏:打鬃节等。
蒙古族民间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亦称“白月”,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节日的时间与春节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吃手把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
在锡林郭勒盟民间除过年节外,还在每年的夏天过“马奶节”。节前家家要宰羊做手把羊肉或全羊宴,还要挤马奶酿酒。节日的当天,每个牧民家都要拿出最好的奶干、奶酪、奶豆腐等奶制品摆上盘子里,用以招待客人。马奶酒被认为是圣洁的饮料,献给尊贵的客人。
那达慕大会:每年夏秋季牧闲时举行。“那达慕”在蒙语中有娱乐或游戏之意。内容有摔跤、赛马、射箭、舞蹈,以及物资交流等。除此之外,解放后,又增添了不少新内容,如田径、球类比赛、文艺演出、图片展览、放映电影、交流生产经验等,成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盛会。
鲁班节,是云南省通海县西城的一带蒙古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四月初二举行,为期一天。居住在这里的蒙古族人民从其他兄弟民族那里学会了建筑技术。他们修建的房屋,不仅造型别致、美观,而且经久耐用,颇受附近各族人民的称赞。为了纪念和庆祝在土木建筑方面取得的成就,他们就把农历四月初二定为鲁班节。节日这天,外出修建的泥、木、石匠,无论路途远近都要赶回家里来欢度节日。各村寨都要杀猪宰羊,搭台唱戏。人们还把檀香木雕刻的鲁班像拾着,敲锣打鼓,游直各村寨,然后,大家汇集场上,唱歌跳舞。他们最喜欢的舞蹈叫“跳乐”。跳时,先由男青年作为先导,他们怀抱龙头四弦琴,边弹边跳,后面的人群群分成两行,有时围成圆圈有时互相穿插,队形多变,且歌且舞,场面十分活跃。
6.傣族 篇六
傣族人居住在大河流域,坝区和热带地区。所以他们至今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他们的村寨都由一幢幢精致的竹楼组成。这些竹楼小院别具一格,只能用一句“树满寨,花满园。”来形容。
在那里的傣族妇女也都貌美如花。她们一般喜欢穿窄袖短衣的筒裙,把她们那修长苗条的身材充分展示出来。现在多用乔其丝。丝绸。的确良等料子缝制。窄袖短衫紧紧地套着胳膊。几乎没有一点空隙。傣族妇女的这种装束,充分展示了女性的胸。腰。臂''三围''之美,加上所采用的布料轻柔,色彩鲜艳明快,无论走路或做事,都给人一种婀娜多姿,潇洒飘逸的感觉.
傣族的孔雀舞舞姿曼妙,又较固定的表演程式,多为模仿孔雀飞出窝巢.灵敏视探.安然漫步.寻水等.每逢佳节,傣族人民都要汇聚一堂,观看由傣族民间艺人表演孔雀舞.傣族人的孔雀舞闻名世界,他们的泼水节也出了名.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名族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7.傣族特色文化研究 篇七
生态美学是生态学与美学交汇融合产生的新的学科,“它以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为出发点,包含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以实现人的审美的存在、诗意的栖居为其指归”。也就是说生态美学就是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所形成的美的存在。这种生态美学极度契合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民间故事中的“天人合一”的生态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观念”。从《召树屯》生态美学思想的文化背景层面和《召树屯》自身表现出的生态美学思想层面进行探析。深入了解作品《召树屯》所蕴含的生态美学思想,并寻根溯源其产生生态美学思想的根源所在,从而认识到生态美学意识下傣族人民对美的追求和生活的向往。
一、孕育《召树屯》的生态美学意识
1. 自然崇拜的生态文化
历史上,傣族在生存中很重视对森林和水源的保护,一直与自然和谐相处,傣族在“万物有灵”思想的影响下,认为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有生命,并且对神灵的敬畏和崇拜,使傣族人民认为自然万物的存在都是神的旨意,不能破坏,人民意识中的这种敬畏感使得傣族村寨永远是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傣族人民依赖、敬畏和崇拜自然环境,凭借这种方式保护了傣族地区的自然环境。钱箭星在《原始部落的生态平衡》一文中就说到生态具有这种敬畏的力量,即宗教的力量。傣族人们认同万物有灵的观念,致使他们膜拜自然神灵,敬畏自然万物,所以他们对杀害动物,破会自然环境有歉疚感。这种万物有灵思想下对自然的崇拜为生态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源泉。在生存实践中,形成一系列朴素的生态环境思想,沉淀为傣族人们保护自然的一种生存态度和生活方式。
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的生态观,还源于傣族的生态伦理观,即他们认为大地为母,森林是父,动植物是同伴,自然界万物同人类是一样的,应该被关爱、被尊重。这样的生态伦理观将单纯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扩大到人与万物,将自然万物放到了与人类同一平面上,他们都是平等的,是共生的。傣族人们的生态伦理观也表现在文学作品《召树屯》中。
2. 宗教信仰的生态文化
傣族是信奉佛教的民族。佛教追求从善积德,一切生命皆平等的思想。这个生命的概念就涵盖了包括自然的万物,所有生命都是平等的。历史上,傣族一直有放生的传统,意在告诫人们关爱生命。因此,傣族人们自古就尊重自然,珍视自然界一切生命。其中蕴含的关爱生命的生态保护意识影响着傣族人的生态美学观,传播着他们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理念。《召树屯》中人与动物是互生共存的,王子与他的伙伴——小猴子是平等的关系,互相帮助。甚至“孔雀公主”可说是孔雀的化身,人与动物是伴生存在的。
综上,傣族的“万物有灵”的观念,以及佛教思想是傣族自觉保护和崇拜大自然的思想根源和基础,也是《召树屯》作品中一脉相承的生态美学理念,这一理念直接反映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关系。
二、《召树屯》中的生态美学思想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并且“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傣族地区的自然环境形成了其独特的精神文化,即艺术作品必然表现其生态风俗。《召树屯》以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方式,对傣族文化的绿色生态美学进行阐释,感恩自然对人类的馈赠,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自然对人类的作用,探索《召树屯》的生态美学思想。
我国学者认为,生态美学包括自然生态美和社会生态美两个方面。自然生态美就是人类与自然万物,包括自然环境和自然界中的各种的动植物之间达到的生态和谐而产生的平衡美。社会生态美即是人与社会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各要素之间达到的和谐美。思考《召树屯》的生态美学思想,也要从自然生态美和社会生态美两方面进行。
1. 人与自然亲密共生关系
人类一直面临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害怕自然,到利用自然,再到征服自然,这一系列的变化过程导致人们丧失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使得现在自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们不得不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相处之道,这一过程产生一种自然生态没。“人与自然”是傣族民间文学《召树屯》中最基本的思想根基和最重要的主题,这种关系“总能使你在回归自然中体味到生命之美”。
张岱年在《中国哲学大纲》中就说,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实际上就是人类生存的道德问题,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应是一种生态伦理和谐的关系。傣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到“万物有灵”说的影响形成了人和自然的协调统一的生态整体观,强调人与大自然的一致性,人与自然万物相互依存、共生共荣。《召树屯》中多处呈现人与自然的共存,王后“梦见了老鹰出现在屋顶上”,预示了王子的出生;在第三节中,七位公主“象七只飞雀,披上孔雀的羽毛,就能在天空飞翔”,诗中的两位主人公都与动物有着亲密的联系,同时也暗示着人们与动物的和谐相处。并且王子召树屯遇见了公主后,想再见到公主,寻求动物的帮助,首先求助于“神龙啊,你是我的好朋友”,在神龙的帮助下,召树屯和公主收获了爱情:在公主受到迫害,离开后,召树屯同样寻求神龙的帮助,神龙送他三样东西,帮助他找到了公主。人与自然生命共存关系,在诗中比比皆是。
大自然是人类的家园,是人类存在的根源,一旦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人类的生存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竭泽而渔的做法,首先人类无法可持续的继续发展,其次自然对人类的灾害性的报复将接踵而至。生态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不只是从自然层面考虑,也是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考虑,这一切都要求我们理性的面对自然,客观的处理与自然的关系,要认识到自然对人类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人类必须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召树屯》中许多的诗句通过自然世界的万物和人的生存环境状况的对比,“大树倒了会惊散鸟群,灾难会伤害人的生命”“欢乐的日子总象青松一样”等,诗中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存关系的描述和思考是全面而深刻的,深刻的认识到了人与自然是共生的关系,人类不能脱离自然环境而存在,是与自然相伴而生,甚至可以说人类是依赖自然环境而生存的。人们的生活是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的,只有人类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才能强大自然生态甚至是人类自身的生命力,促使人与自然更加蓬勃发展。
2. 人与人残酷伤害
《召树屯》这首叙事长诗从反面即人与社会环境和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引发生态灾难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叙述,诗歌从人类之间互相争权夺利,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和猜忌,从人性中的恶念和贪念等阴暗面进行叙述,这些导致了战争,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秩序,甚至波及到了自然生态环境,毁坏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叙述人类主导的灾难产生的毁灭性的伤害,实际上是迫切的呼唤人们,应该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和谐的社会关系。
《召树屯》中第九节灾难,因为国王做了噩梦,摩古拉推算说因为公主喃诺娜的存在,“家里有了妖气,一棵树上结不出两种果子”,国王以自己为中心,害怕自己受到伤害,虽然半信半疑,但是在摩古拉又一次“吐出来骇人的字眼”,国王听信了谗言,决定处死公主。公主求情哭诉“看不见心爱的妻子,他的心将会破裂”。这一节整个体现了由于人性中的自私,伤害了别人,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有损社会的和谐关系。
《召树屯》中还讲述了战争对社会环境的损害。“人啊,就像被暴风吹打的树林一样”“好梦常被风雨吹醒”。句句描写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呈现在眼前,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生产受到破坏,生活不再安定,并且必然的人们的生命也受到了威胁。在对比召树屯和喃诺娜的美好爱情,以及即将到来的分离,强烈的对比,更加强了不和谐之感。人与人之间的伤害,表明了人们不信任和人性中的自私,造成的灾难和分离,从反面表明了建设和谐的社会关系的重要性,和人们渴望追寻的社会生态美。
三、《召树屯》中的生态美学文化
施韦兹说“只有当一个人把植物和动物的生命看得与他的同胞的生命同样重要的时候,他才是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召树屯》里一脉相承傣族人民的“万物有灵”的思想和信仰图腾崇拜,认为自然是人类产生的根基,一些动植物是人类的先祖,这顺其自然的将自然万物放到与人类一样的高度,甚至比人类高贵,必然形成了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人类是生物共同体中平等的一员,不具有丝毫的特殊性,与自然界是平等对话的关系,自然地在自然崇拜的基础上实现了生态的平衡,同时唤起人类的生态良知,进而培养出保护生态的情感。观照了当代人的生态观,有助于改善当代人生态意识,利于解决当下后现代形态下的生态危机,极具有实践意义。
《召树屯》认识到了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倡导一种热爱大自然,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伦理思想,有助于生态伦理学的研究。人类认识到维持自然生态平衡,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其实就是维护了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平衡,促进其和谐发展。《召树屯》中展现出一种人与自然、社会达到和谐平衡的生态存在观,这也是在新时代经济与文化背景下必然需要的有关人类存在发展的崭新的存在观,这种生态美学是符合新时代的理想的审美人生,也是当代生态危机下所追寻的人们永久发展的和谐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的重建。
摘要: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在此新时期产生了崭新的生态审美系统,即生态美学。从《召树屯》产生的傣族环境出发,进而严峻其文本自身的生态美学观,即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进一步认识生态美学思想以及傣族的处事的生态伦理观。
8.傣族特色文化研究 篇八
关键词:滇西;傣族;汉字书法
汉字书法教育是我国特有的艺术教育形式,自古就有习文练字、崇尚美德的教育传统,优秀的书法作品能给人以美、以德、以志,给人以丰富的情感和无穷的力量。我国教育部分别于2001年、2003年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两个语文教学改革指导性文件。其中关于识字汉字和正确书写汉字、欣赏书法艺术作品的表述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且对于各个学习阶段的识字和书写教学内容与目标均提出明确的要求。可见,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制订与实施充分体现了我国对汉字书法教育的高度重视,强调了汉字书法教育在基础教育和语文教学中的基础作用和美育功能。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的汉字书法教育,随着素质教育的启动,有了一定的转机。但整体来看,薄弱性和不平衡性仍较为突出。这与地理环境、民风民俗、受教育者、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诸多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笔者对滇西少数民族地区,重点在保山隆阳区潞江镇、芒宽乡以及接壤缅甸的德宏州傣族地区多个乡镇中近40所小学进行了普查。通过深入课堂听课、教师座谈、师生问卷调查、书法比赛等形式,全面了解滇西傣族小学生对汉字书法的认识、书写能力以及书写现状的根源。
一、滇西傣族小学生汉字书法教育的现状
1.课程难落实
尽管《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教基【2002】8号)文件早已出台,但安排汉字书法课程的学校几乎没有,保证课时量就更加无从谈起。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学校在一年级期间采用双语(傣语和汉语)教学。二是个别学校虽设置了书法课,但被挪作他用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几乎所有傣族乡镇的小学无法实现汉字书法教育真正走进课堂[1]。
2.兴趣不浓厚
滇西傣族地区由于地域和民族习惯的差异,绝大部分刚入学的傣族小学生在学习汉语时都显得较为吃力,对汉字书法的学习也欠缺兴趣。尽管保护傣族文化在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今天是尤为重要的,但提高基础教育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滇西傣族与汉族地区小学生汉字书法教育对象的比较
1. 起步阶段
由于民族区域特征的差异性,滇西傣族和汉族地区对汉字书法教育的学习存在一定差距。如前文所述,该地区的孩子在入学前大都使用傣语交流,因此入学后学习汉字较为吃力。该地区的教师需使用双语(傣语和汉语)教学才能完成一年级的基础教育,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几乎是汉族地区的两到三倍。
2. 书写习惯
滇西傣族和汉族地区都存在胸部紧贴桌沿,握笔时手指离笔尖太近,导致目光无法直视笔尖,使头部偏向左侧;腰背部弯曲,眼睛离桌面本子太近;握笔过于用力,食指尖将笔杆压入拇指根部虎口内;掌心朝向前胸,手腕内旋,致使笔杆向外倾斜等;字迹潦草、行款不整齐等等现象。只是汉族地区类似现象相对较少,而该地区则屡见不鲜。
3. 师资力量
该地区小学教师的书法功底普遍不够扎实,欠缺指导学生书写的能力。汉族地区素质教育起步较早,教师的毛笔字、板书等书写较为规范;教导学生写字的同时也指导学生参加各类书写比赛,教师自身也参与一些书法活动以提高自身修养[2] 。
三、滇西傣族与内地小学生汉字书法教育观念的比较
1. 滇西傣族地区特殊的区域性
教学观念陈旧,汉字书法教育仍停留在能听会写的阶段;刻板生硬的教育方法使书法教育发展滞后;加上书法资源和师资力量的匮乏,使汉字书法教育几乎少有作为。
2.内地小学素质教育起步早[3]
教育观念较为先进,重视对专业书法人才的培养,教学方法经过多年实践,日趋成熟。如重视培养兴趣,开发形象思维、善用多媒体等,使学生在写字的同时学会欣赏名碑名帖,感受祖国灿烂文化。
四、对滇西傣族小学生汉字书法教育的展望
各具特色的民族区域文化使中华文化异彩纷呈;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的包容性也令民族区域文化得到长足的发展。因此,在该地区进行汉字书法教育时,要重视与当地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习惯的结合。
1. 做好滇西傣族地区书法传统艺术的宣传工作。
汉字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弘扬,需要长期的投入。包括前段时间央视的“汉字书写大赛”在内,全国各地多种形式的的书法活动都开展的十分活跃。而该地区由于基础教育薄弱,汉字书法教育一直未受到重视,仅是局部地、间或地开展,未能形成成果。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当地家长和学生了解、重视并喜爱汉字书法艺术[4]。
2.做好滇西傣族地区汉字书法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
开展汉字书法教育既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5]。汉族地区基本已完成素质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添加了汉字书法教育的教学计划、相关课程,配备专门的师资队伍,有较为丰富的书法资料[6],从硬件上保障了汉字书法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而该地区由于素质教育的工作起步较晚,起步水平也相对较低,要实现汉字书法教学还需从硬件上不断加强。
3.联系滇西傣族地区民族文化形成有特色的书法教育
【傣族特色文化研究】推荐阅读:
傣族舞蹈教学教案10-19
为什么傣族要过泼水节小学生优秀作文09-27
农村特色文化07-25
广东特色村落文化10-26
中医药文化特色读本07-16
寒露养生食谱及文化特色07-25
特色小镇市场研究报告08-10
书香校园之特色墙报文化10-31
幼儿园校园文化特色08-01
弘扬传统文化特色教育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