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强客家文化建设

2024-08-23

论加强客家文化建设(共8篇)

1.论加强客家文化建设 篇一

征文

弘扬客家文化建设客家名城

——开展建设赣南次中心城市、江西省中等示范城市和“三城同创”的建议

客家人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在我国漫长的文明史中,创造和传承了内容极为丰富,具有鲜明特色的客家文化。龙南地处江西省最南端,素有“江西南大门”之称,为赣南次中心城市。龙南自然风光秀丽,古迹胜景繁多,客家文化浓郁。依托党的政策,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县人民团结拼搏,奋发图强,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龙南客家传统优秀文化以其独有的魅力和方式,对宣传龙南、提高龙南的知名度,促进龙南的开放和交流,推进龙南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弘扬龙南客家文化,开展建设赣南次中心城市、江西省中等示范城市和“三城同创”活动,是推进龙南客家名城建设,提高我县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目标。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的部署,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弘扬龙南客家文化,集全县之智,举全县之力,积极推进具有龙南客家特色的文化名城建设,努力把我县建设成为“经济兴旺发达、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富裕安康,思想道德高尚、文化事业繁荣、产业品牌响亮、客家风情浓郁、城市形象鲜明”的龙南客家文化魅力之城,以龙南客家文化固有的开放兼容和改革创新精神,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新的实践和贡献。为加快建设赣南次中心城市、江西省中等示范城市和“三城同创”,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达到“弘扬客家文化,建设客家名城”。

(一)深化认识,把弘扬龙南客家文化摆上建设客家名城的核心位置。龙南客家文化是龙南城市发展的“根”和“魂”。其时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与时俱进的文化理念,核心内涵是“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弘扬龙南客家文化,就是把这种理念和精神与我县现代化建设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全县人民努力建设现代化龙南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弘扬龙南客家文化,对于推进龙南特色文化名城建设,以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优化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文环境,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我们要从提升城市软实力与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弘扬龙南客家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弘扬龙南客家文化摆上龙南特色文化名城建设的核心位置,作为我县文化建设的根本和全局性“抓手”,确保我县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高效有序地推进龙南客家文化名城建设。建议县委、县政府成立“龙南客家文化名城建设领导小组”和“龙南客家文化名城建设专家小组”,统一领导、指导文化名城建设的各项工作。把弘扬龙南客家文化融入《龙南县建设客家文化名城规划纲要》、《龙南县开展建设赣南次中心城市、江西省中等示范城市和“三城同创”规划》,作为我县文化名城建设的主导性原则。建立健全龙南文化名城建设的目标和工作责任制,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评估考核指标体系,将龙南文化名城建设的各项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的重要考核内容,强化责任考核和绩效考评,确保龙南客家文化名城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

(二)统筹协调,全面提升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水平。我县客家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要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和整合规范,妥善处理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使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走上系统化、系列化和集约化的轨道。一是进一步抓好龙南客家文化资源的普查和整理。由县政府牵头,县文化部门具体组织,发动全县各级直到社区居委会和村民委员会申报蕴藏于各地的优秀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综合梳理,切实摸清文化资源“家底”。尤其是要重视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普查和整理,如客家剧、客家山歌历史悠久,传统剧曲、曲目很多,应抓紧清理、汇总和评优,并广泛征集新编剧目、曲目,不断评选优秀新编剧目、曲目,推动客家剧、客家山歌不断创新发展。二是进一步抓好优秀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在准确甄别和鉴定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格保护优秀文化遗产(包括物质和非物质)。对已经确认和新确认的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落实保护责任和措施;对具有重大文化价值的围屋、历史街区、村落和建筑,及早进行鉴定和界定,及时列入保护范围;加大力度加快挽救、抢救有生命力的民间艺术,征集传世、重要文物和濒危、稀有民间文化艺术品种,保护、修复重要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文化遗址。三是进一步抓好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在确保有效保护的基础上,遵循真实、适度、有序的原则,对具备条件并具有价值的文化资源进行系列化、系统化和集约化的开发利用。比如农耕文化浓厚的隘背围、生态景观靓丽的栗园围、建筑文化神奇的关西新围、酒香浓郁的客家酒堡等客家围屋旅游景点,并且依托特色鲜明的客家风情游,逐步打造形成以小武当山、千年古树群为主的山水风光游,以九连山自然保护区、龙头滩为主的自然生态游、以玉石仙岩、关西斜塔为主的文物古迹游等,禁止各乡(镇)竞相模仿,鱼龙混杂,各乡(镇)要依据本地的特色资源开发利用,县委、县政府应组织文化部门抓紧进行全面普查清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评选精品,充分开发龙南客家文化旅游品牌,进一步扩大龙南客家文化旅游的影响,展现客家文化资源的生命力,丰富旅游资源,提升文化内涵,发展具有龙南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

(三)加大投入,加快建设系列化的城市文化载体。要把客家文化载体纳入城市基础设施范畴,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城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统领、推动和规范作用,已经规划的城市文化设施要确保落实,新的城市文化设施要及时纳入规划。针对我县文化资源特别丰富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应抓紧建设和完善“龙南客家围屋文化旅游”:一是以“龙南围屋”为龙头,包括隘背围、栗园围、关西新围、杨村燕翼围、乌石围等客家围屋系列;二是以“桃川书院”为龙头,包括窑头竹林公园系列;三是以工业园区为龙头,包括以105国道为主轴,北起里仁镇石油中心,南至东江乡中和村系列;四是以“龙南人民体育场”为龙头,包括文化广场、滨江广场等的体育场馆系列;五是以“龙翔广场”为龙头,包括各乡、镇(街道)群众文化演出场所等的演艺场馆系列;六是以县图书馆新馆为龙头,包括各乡、镇文化站和各类学校图书馆等的图书馆系列;七是以小武当山为龙头,包括九连山自然保护区、千年古树群系列;八是以玉石仙岩为龙头,包括酒香浓郁的客家酒堡、关西斜塔等的人文景观系列;九是以龙头滩为龙头,包括汤湖温泉、石峡山绿野山庄等的水文化景观系列。要通过不懈努力和长期积累,切实打好龙南客家文化名城的“硬件”基础,加快实现城市文化设施系列化和现代化,不断加厚城市文化底蕴。

(四)创新机制,大力发展群众文化和有特色的文化产业。龙南客家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其平民性和重商性,弘扬龙南客家文化一定要在发展群众文化和有特色文化产业上下功夫。首先,要建设和完善群众文化的引导机

制,大力发展群众文化。群众文化的主体在群众,其发展动力在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政府要积极履行职能,通过组织引导和政策推动,以“三城同创”为龙头,以乡(镇)、街和村、居为重点,以社区、学校、企业为依托,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引导广大群众开展多姿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加快发展各类文化艺术组织和体育协会,大力培育各类文化、体育专门人才。借鉴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在城乡各类主题公园和体育场馆划定或建设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的固定场地,让群众自娱自乐,形成氛围,成为城市文化的亮丽景观。其次,建立和完善奖励机制,激励文化创新和竞争精神。设立文学艺术和体育奖项,重奖文学、艺术、戏剧、曲艺等创作和体育竞技有功人员,激励文化创新,鼓励文化竞争。三是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引导机制,大力发展有龙南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我县客家文化资源丰富,应因势利导,以积极的扶持政策和激励措施,引导文化企业和文化艺术团体加快发展有市场需求、富有龙南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尤其要在新闻传媒、影视创作和制作、出版印刷、文化创意、旅游美食等行业率先做大做强,打响品牌。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将丰富的龙南客家文化元素融入各类制造业产品的设计开发,丰富产品的文化内涵,为制造业打开新的发展天地。四是突出龙南客家文化元素,着力提升龙南客家文化的影响力。客家剧、曲艺、龙灯、武术、编织、旅游美食、民间艺术、民俗风情等文化元素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应重点开发,通过组织举办区域性、全国性、国际性的文化艺术节、旅游美食节和民俗文化节或博览会,如牵头举办每年一度的“龙南客家围屋文化旅游节”,统一举办客家民俗文化节,将客家剧演出艺术和我县元宵节前后各乡(镇)龙灯会等民俗活动整合起来,壮大规模,形成品牌。

(五)突出特色,让龙南客家文化全面融入城市建设。弘扬龙南客家文化、建设有特色的龙南客家文化名城,必须让龙南客家文化的精华元素全面融入城市建设中去,给城市注入客家文化的“气”与“魂”,使我们的城市处处彰显客家文化的特色和风采。首先,把客家文化特色融入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使现代化城市的布局、建筑、景观和城市标志性建筑、广场、公园、主要道路等充分彰显客家文化的特色与气质。尤其要抓紧筹划、设计和建设体现客家文化名城“气”与“魂”的标志性建筑和大型城市雕塑,塑造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城市形象。其次,把客家文化的精华元素融入城市产业,丰

富城市产业的文化内涵。艺术品、纺织、铸造、骨伤科中医中药、旅游等传统产业尤应率先进行这种融合,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紧密结合,拓展城市产业的发展空间。此外,把客家生态文化融入城市环境保护与建设。我县素有“江西南大门”之称,山青水秀,江河纵横,山虽不高却有名气,水虽不深却有灵气。客家文化崇尚自然、休闲、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客家居民历来喜爱背山面水而居,山水文化在龙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弘扬客家文化,建设有客家特色的文化名城,一定要大力抓好城市环境的建设与治理,尤其要抓好渥江、桃江以及城乡各地河流的水环境保护与治理,千方百计保留和增加城市的水域面积,让城市处处展现“城中水、水中城”的优良亲水环境,让客家特色的山水文化得以世代相传。

(六)加强研究,为客家文化名城建设提供理论支持。龙南作为客家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和发祥地之一,在客家文化研究方面更应走在前列,为建设客家文化名城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建议以教体局、文化局、旅游局三部门为基础,成立龙南客家文化研究所,挖掘、招揽、集聚客家文化研究人才,从考古、历史、文化、地理、经济、地方志、文艺、语言、民俗等多学科深入开展客家文化的研究,提炼客家文化的特质与内涵,理清客家文化的精华与糟粕,总结客家文化不断创新发展的规律与经验,为客家文化的新时代发展和客家文化名城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各乡(镇)宣传、文化管理部门和广大文化工作者也要加强客家文化理论的学习与研究,正确把握和处理好批判继承与创新发展、保护与开发利用、客家文化与中华文化及域外文化等基本关系,为弘扬客家文化、建设客家文化名城把好关,引好路,不断积累客家文化名城建设的经验,提升客家文化名城建设的水平。

龙南镇第三小学王斌

联系电话:***

2.论加强客家文化建设 篇二

一、客家传统民间音乐发展历程及困境

客家音乐起源较早,始于古代中原音乐。受自然灾害、战乱等因素影响,从西晋至今,我国共经历了五次大迁移,汉族人先后进入赣之南、岭之东、闽之西等广大客家人的居住地区,将汉民族的音乐带入到客家族群中,与客家传统民间音乐融合在一起,久而久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客家音乐文化。客家传统民间音乐文化种类丰富,包括客家山歌、客家小调、山歌号子、戏曲音乐、说唱音乐、歌舞音乐、宗教音乐等诸多形式,其中最受欢迎的传统民间音乐文化有客家山歌、歌舞音乐等。歌舞音乐作为客家传统民间音乐文化组成的一部分,形式多样,狮舞、火龙舞、采茶舞、马灯舞等传统民间舞蹈音乐至今仍在客家地区广泛流传。虽然客家传统民间音乐在客家人居住地区比较受欢迎,但是外族群人们对它的了解并不多。传播范围有限。而且在客家人居住地区,喜欢客家音乐的人多数是老年人,年轻人相对少一些,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客家传统民间音乐文化的发展与传承。面对各种音乐文化的冲击,客家传统民间音乐文化生存与发展状态是可以预见的,势必遇到各种阻碍,对此只有加强保护与创新,而文化认同是进行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基础。

二、客家传统民间音乐的文化认同分析

增强对客家传统民间音乐的文化认同,首要工作是认识客家传统民间音乐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文化意义,在此基础上通过广域交流和教育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与学习客家传统民间音乐文化。基于这样的考量,对客家传统民间音乐文化认同提出以下建议。

(一)了解客家传统民间音乐的内涵和文化意义

了解客家传统民间音乐的文化意义是提升文化认同感的基础。对于客家传统民间音乐的内涵和文化意义,可以从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去解读。

1. 历史文化。

客家传统民间音乐文化是客家人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是客家人表达情感、风俗习俗的载体,更是客家族群发展的历史见证。在封建社会时期中,劳动人民受地主压迫和剥削,他们喜欢通过歌声来表达自身对封建社会的不满,一定程度上歌曲成了历史的缩影,所以有着重大的历史文化意义。

2. 民俗文化。客家传统民间音乐是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劳作中创造的,深深的扎根于客家人的民间风俗习惯与风俗文化当中,必然蕴藏丰富的民俗文化。如,客家山歌《年歌》中有段歌词是“新做大屋四四方,做了上堂做下堂”,反映了客家建筑的形态特征。

3. 精神文化。

在封建势力压迫与躲避战乱过程中,客家人在反抗与挣扎过程中形成了坚毅、勤劳、刻苦的精神品质。虽然生活困苦,但是他们积极面对生活,有着积极进取的心态,这些都蕴藏在了客家传统民间音乐中。

(二)加大客家传统民间音乐的广域交流

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为文化交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客家传统民间音乐文化要想得到认同,应当借助这一契机开展更广阔的文化交流,走上更广阔的舞台,让更多的知道并了解。客家人遍布世界各地,只要有客家人,就有客家音乐,可以以歌会友、以歌传情,能实现更广范围的传播,便于加深文化认同。

(三)注重客家传统民间音乐文化学习与传承

学习与传承客家传统民间音乐文化是加强客家传统民间音乐文化认同的重要手段。面对当前的发展困境,客家传统民间音乐唯有走学习与传承的路子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音乐文化的传承途径是较多的,主要包括家庭教育学习、学校教育学习及社会参与学习三个方面。以学校教育学习为例,在政府支持下让客家传统民间音乐走进大中小学课堂,通过歌曲学习与鉴赏等方式,让广大青年人了解与学习客家传统民间音乐,认识这一传统音乐的发展历程、内涵及文化意义等,加深文化认同感,以便更好的进行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客家传统民间音乐文化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内容,其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意义。自客家音乐形成以来,就是客家人情感、精神的寄托,其发展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但也有许多传统民间音乐的共性。为增强对客家传统民间音乐的文化认同感,就要了解其文化内涵、意义,通过广域交流与学习传承等方式将客家音乐推向更广阔的舞台,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惠薇.地方传统音乐元素在当代戏剧人物性格刻画中的运用——以客家山歌剧《等郎妹》中“润月”人物为例[J].大舞台,2013,04:64-65.

[2]叶慧薇.地方传统音乐元素在当代戏剧人物刻画中的运用研究——以客家山歌剧《等郎妹》中“润月”人物为对象[J].音乐创作,2013,06:160-162.

3.论加强客家文化建设 篇三

【关键词】客家 客家方言 客家文化

萨丕尔认为语言的特殊性质明显反映了人们的观念和习俗。并且在其《語言论》一书中明确指出:语言和我们的思路不可分解地交织在一起,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同一回事。语言能够反映文化已经成为毋庸赘言的事实。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人们的观念与习俗,或者说文化不可避免地会折射在其语言生活当中。或者直接说,他们的语言就是其文化体系的一部分。客家人的客家方言的背后同样蕴涵着深厚的客家文化。

一、客家民系

客家是汉民族的一个支系。权威的《辞海》中“客家”这一条目这样说道:“相传西晋末永嘉年间(四世纪初),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因战乱南徙渡江,至唐末(九世纪初)以及南宋末(十三世纪末)又大批过江南下至赣、闽以及粤东、粤北等地,被称为‘客家,以别于当地原来的居民,后遂相沿而成这一部分汉人的自称。”客家人与当地生民、土著共处,开发了东南沿海腹地这片蛮荒山区。他们在适应、改造崭新的自然物质环境和社会习俗过程中,一方面继续保持了汉族古老文化和语言,没有随祖地中原汉人走相同的变化道路;另一方面,也发展、变革了自身,以及与操赣、闽、粤语的旁系和百越后裔土著接触,又融入了他们的一些特点,从而形成了一个与中原汉人有别的群体。宋末至明清时期,在赣南、闽西的这个群体又一批批陆续往粤东北迁徙,被当地的福佬人及广府人称为“客家”。从此,“客家”这一称谓便一直延续至今。客家方言是客家人所说的话,属于汉语八大方言之一。它有别于其他的七大方言都是以地域而得名,客家方言则是以客家这一民系来命名。这也侧面反映了客家民系在世界范围内分布之广。客家话的词语丰富多彩,既保留有相当一批古汉语词语,反映历史的沉淀;又有了自身变更、创新的以及与土著或旁系接触融合的一些词语,承载客家特有的文化。下文主要从客家方言中的语词、熟语、谚语等语言现象来揭示其反映的移民文化和地理文化。

二、客家方言体现的移民文化

一般学界认为客家的形成有五次迁徙,如此大规模的迁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罕见的。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因此还有“东方犹太人”之称。这是客家文化中的移民文化。客家先民从遥远的黄河流域一路迁徙至今天的粤、闽、赣交界处。因外来人的身份而被迫到了偏远的山区安家落户,与当地的百越土著共同磨合、共同开发蛮荒山区。来自中原地区的客家先民对于故土有着沉重的思念,而身在异乡最好的寄托便是乡音。客家先民也认为客家方言是中原音韵,是族群的象征,也是联系起整个客家民系的纽带。因此即便过去千百年,客家话也还保留着中古音韵。在客家人中也有一句“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的组训,这也可以看出客家方言对于客家人的重要。但是语言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词汇更是这个语言系统中发展最活跃的因素,不管客家人怎样固守客家话,在与古百越少数民族长期的接触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古百越语的痕迹遗留在客家方言当中。最明显的即表现在客家方言的词汇上。邓晓华在《客家话与苗瑶壮侗语的关系问题》(1999)一文指出,词汇学的证据表明了客家话与苗瑶语(特别是畲语)和壮侗语有极其密切的关系,最基本、最常用,最有客家话特色的一批词来源于苗瑶语和壮侗语。在他列举的68个客家话最常用,最基本的口语特征词当中,有三分之二的词的音义形式与苗瑶语更接近。这就反映了在历史上,由中原而来的客家先民南迁到粤闽赣交界地区后与古百越的畲、苗瑶语族群以及壮侗语族群之间有过密切的文化互动关系。这种语言上的接触正是客家移民文化的印证。在客家族群的先后五次大迁徙中,曾出现过回迁的现象。这就导致了闽西、粤北地区的客家话内部比较一致,而赣南地区的客家话则比较复杂。不同的移民层次带来的差异也反映在了词汇上。

三、客家方言中的地理文化

在前面提到过,客家先民南迁到粤闽赣交界处的山区,在那里安家落户,繁衍生息。在客家方言中有很多语词及熟语能够反映出客家先民的所生存的自然环境。有很多的词汇与山居稻作相关。这些词当中有一批是外区罕见的特征词,这类词对内有很强的“一致性”,对外有很大的“排他性”,是客家方言的“代表”。(温昌衍,2005)

由此可见客家先民有着深厚的山居稻作文明,并且形成了这样山地的地理文化。

四、结语

客家是我们汉民族一支独特的民系,客家方言很好的记录了这支民系在迁徙中所形成的客家文化。其实,本文所谈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客家文化还有很深厚的内涵值得挖掘。我们研究客家方言与客家文化,是为了更好的发扬、传承这种文化中的精华,摒弃其中的糟粕。

参考文献:

[1]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M].商务印书馆,1985.

[2]罗美珍,林立芳,饶长溶.客家话通用词典[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10.

[3]邓晓华.客家话跟苗瑶壮侗语的关系问题[J].北京:民族语文.1990.

[4]韦树关.从语言看壮侗语族民族对中国农业的贡献[J].南宁: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0.

4.目前客家文化建设现状与思考 篇四

摘要:随着客家传统社会的变迁,丰富多样的客家民俗文化正快速萎缩,直接导致了客家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缺失。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我们要抓住机遇,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直面客家民俗文化的现状。积极保护客家民俗文化的生存土壤,充分挖掘客家民俗文化的内涵,引导民众参与民俗活动,在传承客家民俗文化活动中展现新的时代精神。

关键词:客家文化 建设 现状 弘扬 途径

随着经济的发展,客家传统社会的变迁,曾经像春花般姹紫嫣红开遍客家田野的客家民间习俗渐渐失去了其生存的土壤,已成昨日黄花。一些在客家社会传承了数百年蕴藏了丰富的客家文化信息的民俗活动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自然作用下的客家社会变迁还在延续,新一轮的由政府主导下的新农村建设又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在面临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乡土文化与都市文明的抉择下。客家民俗文化将何去何从?

一、客家民俗文化的现状

清朝武平举人林梁峰先生《一年使用杂文字》(上杭马林兰藏版)②,俗称《元初一》,成书于康熙年间,流行于闽西客家祖地,赣南、粤东等客家聚居地也深受影响。该文共4755字,内容十分丰富.按时间顺序从正月初一说到大年三十。几乎说遍了客家社会民情风俗,是研究闽西客家话和探寻客家民俗的珍贵资料。但随着社会变迁,传统的客家风俗已经发生了巨变。

1.受现代经济生活影响,客家传统年节习俗发生质变。《元初一》中描述的客家过年习俗是,“年初一,早开门”,头顶大礼拜新年,“点蜡烛,装香灯”,祖公堂上神坛社庙先祭拜,初三开始拜亲戚;鸡鸭肉圆豆腐糕饼,堆盘满桌,客家美食任你尝;花灯龙灯马灯船灯扇灯,锣鼓笙箫弹琴吹笛,“上乡游到下乡转”。从大年初一开吉门放爆竹一直闹到正月十五元宵夜,吃喝玩乐热闹非凡,年味十足。在现代经济生活影响下。如今客家乡村的年俗早已经和城市“接轨”了,移风易俗,简单,冷清。从除夕看春晚开始,无论大人小孩,都围着电视取乐,电视节目取代了丰富的集体性的民俗活动,客家昔日的热闹场面、喜庆气氛不见了。客家传统村落唯独最能体现邻里宗族平时互帮互助精神的红白喜事也向城里看齐,宴请亲朋好友到乡镇酒家操办,或请“流动酒家”进村代办,虽然简单省事。但过去一家有事大家帮忙的和谐、喜气和热闹氛围消失了,人情、亲情渐淡漠。

2.技艺性强的民间娱乐活动难以为继。一些技艺性强的民俗,如客家戏剧、客家武术、客家绝技等。虽然受到学界和政府部门的重视,幸运地被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因传承和保护的具体措施不力,现状令人担忧。下面,我们以梅州客家木偶戏为例。木偶戏(旧称傀儡戏)濒临失传。

明朝初年,闽西木偶戏已传入粤东。据《广东省志·文化艺术志》所载,梅县的木偶戏是由福建上杭传入的。旧时梅县提线木偶戏班有不少,至建国前夕还有6个。即梅城谢发父亲谢瑞庭为班主的“乐尧天”,黄宝师为班主的“奏吉祥”、南口车陂刘伟荣的“荣华堂”、南口圩陈立郎的“富天彩”、隆文李达安的“合一声”、松口童士洪的“乐升平”。19,梅县“奏吉祥”木偶戏班曾由华侨黄双 先生“绰号黄百万”聘请到南海群岛的泰国、新加坡、大北等埠叻去演出。深受华侨的好评。

在受流行音乐、电视影碟影响和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木偶剧团的命运遭到严重影响。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时代发展,人们对艺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最主要的是它受到电视、影碟等竞争,提线木偶艺术存在表演程式是老套套、老传统、舞台设计陈旧等缺陷,以至老人不想看、年轻人不喜欢、演出不景气。从而造成了剧团经济困难,演员们情绪消沉,思想波动。演员们认为同木偶人打交道没出息,木偶剧无前途,会给社会淘汰。有些人跳槽离岗自谋出路。

目前政府对剧团经费实行承包制。就梅州市而言,市级剧团的演员只发八成工资,梅县、五华的木偶剧团属县级剧团演员只发五成工资。演员要增加经济收入,只得靠多演出才能增加收入。

在现实面前,木偶戏这样古老艺术剧种,面临着兴衰存亡的挑战。它的生存受到了威胁。

在市场经济大气候的影响下,大埔的专业木偶剧团在1993年解散。

五华县木偶在改革浪潮的逆风中生存下来。虽然剧团现在不景气,但还在惨淡地经营着。该团还继续创作排练适应时代潮流的节目在城乡各地演出。

当今能坚持上演的提线木偶剧团,在祖国大陆也就只有6家了,它是陕西省合阳、浙江省平阳,福建省泉州、上杭,梅州市梅县、五华6家提线木偶剧团。

造成目前境况,一是传承人青黄不接。“高腔”木偶传承人王荣昌现年63岁,“乱弹”木偶传承人刘金寿现年66岁,仍活跃在木偶演出市场的艺人平均年龄在57岁左右。“现在演出市场不景气,演出工资太低,年轻人不想学这门手艺了。当地民间与政府搞了个木偶戏少儿~班,也流于形式,是闹着玩的,很难寄希望于他们来传承。”④二是政府无资金资助演出,演出场次有限,多数剧目已经一二十年没上演了。三是演出剧目陈旧,缺乏专业创作人员,观众越来越少。

弘扬客家文化的主要途径

客家文化源远流水,内涵丰富,弘扬客家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了解客家先民艰苦的创业的历史,有助于更深刻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有助于更深刻的领悟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中国国情,有助于人文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好客家文化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弘扬客家文化精神。

1.建立客家学研究中心以及工作平台

客家学是一门运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客家族群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并揭示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问。要弘扬客家文化,必须有赖于客家学的建立,使用人文及社会科学整合的方法,全面而系统地研究客家移垦史、客家语言、客家文化、客家族群及其相关课题,诠释客家总体文化和地区性客家文化的特色。政策上,应尽快建立客家文化研究、资源汇集与整合机制,使客家文化的研究学科化、集中化、知识化和信息化。具体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建立客家学或客家文化研究中心,推动客家学研究,拓展客家学研究空间。其次,拓展客家学文化知识风格,建立知识中心工作平台,整合并利用信息科技,进行甄补、研究工作。再次,客家文化教育应纳入地方教育体系,并把客家语文教育纳入客家知识发展体系之内,使客家知识网络成为客家文化教育的活水源头。

2.客家地区学校设立客家文化教育周

素质教育首先是品德教育。作为客家地区的学校,强化学生客家精神的培养和客家品质的树立是最好最有效的品德教育。例如,台湾有所享誉全岛的“忠信高级工商学校”就是以“教育周”强化道德教育而闻名,从而树立了自己的品牌。笔者认为,客家地区中小学和嘉应学院等也可以参照忠信学校教育周的做法,充分利用优秀的客家传统文化资源,弘扬客家文化精华。

3.设立客家人文教育的展览馆和人文景区

客家民系以深厚的文化积淀、独特的民俗风情、神奇的迁徙历史,被誉称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在我国民俗史上占有很高的历史地位和研究价值。梅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客家人最集中的聚居地,素有“世界客都”之称,梅州客家文化属于我国典型的地方优秀文化。因此,在分析和研究我国地方优秀文化传播方面,梅州客家文化很具有代表性。

博物馆、展览馆、旅游景区是对中小学和所有客属后代进行爱国教育的最佳场所。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客家公园、梅州华侨博物馆、梅州院士广场等人文教育作用。

梅州山清水秀,古迹众多,民风独特。依托客家文化资源优势,除了品牌打造,叶剑英、黄遵宪、丘逢甲等客家名人的故居,及打造古民居——古老的客家围屋,还要光大正宗的客家美食,及被称为“古汉语活化石”的客家方言,弘扬客家人尊师重教的传统文化。

4.推动全球客家文化交流

客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成分,在建立客家文化特色之际,必须与其他文化交流互动。以政策促使彼此之间的认识与交流。政府应当建立公平、合理的族群秩序,谋求客家文化交流与整合。而就海外客家文化之交流而言,客家人散居全球各地,这些散居全球各地的客家人所在之处,都有客家文化,他们都是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主体。在社会全球化之后,国际间客家人的文化交流,定能提升我国的客家文化,形成全球客家网络,强化玉全球的联系。

二、加大改革力度与政府投入

文化部门对继发展木偶艺术作出了能力。年秋,广州少年文化宫的木偶艺术表演厅建成,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活动场所。

在当前市场经济竞争剧烈的潮流下,梅县木偶剧团进行了改革,并且收到了一定的成效。首先是教育演员们热爱自己的专业艺术,使大家认识到要用艺术精品来博得观众喜爱,这是关系到木偶剧团生死存亡的至关要点。为嬴得和争取更多的观众,立足于社会。剧团对进行舞台改造,提高表演艺术性。其次是剧团进行机制改革,实行多劳多得的措施。剧团坚持送戏下乡,面向农村山区,用多演出多收入的办法来堤高工资,改善演员的生活。

这几年,梅县木偶剧团的足迹遍及闽、粤、赣、湘边区和梅州市各县的乡镇、农村山区、工矿、学校每个角落。所到之处、深受众多观众的欢迎和好评。终于摆脱了困境,获得了生机。

据调查,而今木偶戏还是有人看的,还不至于消亡和淘汰。闽粤客家地区的专业木偶剧团和业余木偶戏班还在城乡各地演出。在客家文化的影响下,农村人对旧时的民俗还在沿用。有些人建楼房迁新居时,也会请木偶戏班来演出热闹一番。有些回乡的海外华侨和致富了的老板、企业家们有时也会出钱请木偶戏班到村中演出。

近两年来,梅县木偶剧团还排演了一批少儿木偶戏,如《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一个学生》、《狼来了》等一批适合小朋友观看,并有深刻教育意义的剧目,深入到学校演出受到老师学生的欢迎。

结语:客家人是客家文化的主体,也是客家文化的传承者,客家文化的弘扬与创新,必须依赖全体客家人的共同努力,还要依靠一套完善的客家文化政策来推动。客家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它不是客家人的专利,而是全球华人的共同资产。客家人必须共同传承和弘扬客家文化。在社会全球化与多元化主义的浪潮之下,思考振兴客家文化,谋求族群和谐与永续发展。李师师进步的、连续的与发展的,客家文化是传承、创新的与前进的,我国与全球的客家文化,都能永续传承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邱立汉 新农村建设中客家民俗文化的现状及其传承——以闽西客家祖地为例 【J】龙岩学院学报 .03

[2]罗维新 浅谈对客家后代进行客家传统文化教育【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11

[3]陈元双 对弘扬客家文化的思考 【J】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04

5.客家民俗文化 篇五

我是一个正宗的客家人,家住广东兴宁,属于客家人口分布较广的地区,所以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了解客家的民俗文化的,我觉得客家山歌、客家饮食、客家风俗给我印象最为深刻,所以我将在这三个方面谈谈我的理解跟感受。

首先关于客家山歌,小时候的我并不是沉浸在电视节目中,而是跟着大人们一起看客家山歌的碟子,还边看边跟着唱,什么刘三姐、阿牛哥、大声古,在那个时候都是很熟悉的主演人物,碟子的大部分主题是不畏强权、敢于争取自由权利的老百姓们,有通过斗山歌来巧骂霸主的、有通过对山歌来相亲的、还有通过演绎故事来告诫年轻人要崇尚真善美的、也有比较搞笑类的。下面列举几首比较典型的山歌代表,不过用客家话读唱比较有感情,属于自我陶醉的山歌:

食烟爱食两三筒,连妹爱连两三宗,第一就要言语好,又要人才盖广东。

放下担子坐茶亭,敢唱山歌怕人。

阿歌好比诸葛亮,唔怕曹操百万兵。

属于戏谑性的山歌:

一阵雨来一阵风,看你衰鬼怕老公,肚里心事唔敢讲,蛟子咬里(了)唔敢动。

摘茶阿妹真可怜,背囊拗得像梨圆,茶头绕到茶尾转,几多辛苦做无钱。

衰鬼唔使紧嫌,你个命水还个歪。

一日三餐食唔饱,一年四季着草鞋。属于情歌:

入山看见藤缠树,出山看见树缠藤,藤生树死缠到死,树生藤死死也缠。

揽树开花花揽花,阿哥揽上妹揽下,牵起衫尾等郎揽,等郎一揽再回家。

新买扇子七寸长,一心买来送情郎,嘱咐情郎莫跌撇,两人睡目好拨凉。

河边杨柳嫩娇娇,拿起桨板等东潮,阿哥划船妹拨桨,船浮水面任哥摇。

有时候也会大家聚在一起,听老人们唱一些他们那个年代的类似绕口令,又有些节奏的歌,现在长大了,流行歌曲也越来越多,但还是很怀念小时候的那种氛围,很温馨。

然后关于客家饮食,客家人一向以热情好客著称,以前我以为全世界的待客都差不多,但有一次我去外省住了一段时间,发现那里跟我家乡有很大的区别。一般有客人来访,都会泡壶好茶,端给客人解渴并品尝,吃饭的时候也会做一大桌好吃的菜,给客人盛上满满的饭,就怕待客不周,可是那次在外省,他们没有茶壶,没有饭碗,都是用一次性的东西给客人的。我们传统的客家菜式有盐焗鸡、酿豆腐、梅菜扣肉、酒鸡、肉圆以及各色酿菜,一般在过年的时候,会在大年三十这天酿好多豆腐,以备在接下来的几天享用,我还记得爷爷第一次教我酿豆腐的情景,先把豆腐用刀切成两半,然后拿起一小块,用筷子在中间夹出一条缝来,再把早已准备好的肉馅(一般是猪肉、香菇、韭菜等馅)放进那个缝里面,尤其要注意的是,在缝的两头都要是肉馅,这样煮的时候才能更有口感,就这样一直重复,直到把所有的豆腐酿完,然后把酿好的豆腐放进热油锅里,先煎一下,把肉馅和豆腐煎熟,最后再把煎好的酿豆腐放进砂锅里慢火煮,这是为了让口感跟味道更好,大概半个钟左右,就算是做好了。有些人为了看起来喜庆,会放些曲粉,这样会使豆腐变成红色,对豆腐的食用没有影响,闻起来还更香。另外,除了酿豆腐,还有娘酒,一般在过年的四个月之前开始做,是用糯米蒸饭,然后晾凉,放上一些调料(有白酒、曲等),就可以放进缸里封装起来,到了春节,家人聚会的时候再舀出发酵好的酒,有时候会跟鸡、桂圆一起煮,这是一款很有补身体的效果的食物。

最后关于客家风俗,最值得一谈的是婚嫁和祭祖。记得第一次看到婚嫁场面的时候,还很小,但却记得很清楚当时发生的一切,可能是新奇的缘故吧。在那个良辰吉日,新郎及其家人用装扮一新的轿车把新娘先接到祖屋,然后从祖屋那里一路引路到男方家,在这途中,新郎新娘会分发糖果跟红包,代表着好运,所以会有很多小孩子跟在后面要糖果跟红包,我也跟在人群的后面。到男方家后,新人们要对家人、邻居、长辈等敬茶。然后关于祭祖方面,一般在农历二月份左右,刚过完年不久,家人朋友聚完就该去拜祭祖宗了,可能是因为客家人不忘本的特性吧,到了那天,其实也是大家齐聚一堂的机会,因为就跟春节一样重要,一大早,村里的几个主要负责人就准备好一切东西,用大箩装着,里面有猪肉、整只鸡、一些饼干(买的)、红饼(各家自己做的)、还有多个碗、白酒、蜡烛元宝香等等,几个妇女挑着在前面领路,还有一个领导者,由于一年就拜祭一次,所以每次去都是草木丛生,很茂密,所以需要带镰刀之类的东西砍掉一些树木,也就需要有年轻人在前面开路,一路坎坷地终于到了祖宗的墓地,那里也是长了很多草,所以先要清理一下,然后把带来的东西摆放好,先由村长发表重要讲话,谈一下我们祖宗的历史发展,以及我们的现状,以及如何在今后更好的发展,最后分发点燃的香给我们大家,站成几排,开始向祖先鞠躬许愿,再分发饼干给小孩子,保佑他们平平安安的长大。完成后,再回来家里,一般我们客家人都有个围龙屋,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大家都住上了楼房,只有祖屋还是以前的围龙屋形式,回来后大家族人就在祖屋那里一起吃饭,真正的齐聚一堂,也是大家沟通、交流情感的好时刻。晚上还会再聚一次,但不是吃主食,而是各种各样的零食小吃,客家特色,大家在拼凑的长桌上畅所欲言,无论小孩大人,都坐着一起谈笑,很是温馨,一天差不多就过去了,说是祭祖,其实更多的是想大家相聚吧,平时年轻人都出外打工,难得回家大家共聚,也是促进族人团结、倾诉感情的好机会。

6.客家建筑与风水文化 篇六

摘 要:围龙屋被称为中国五大传统民居之一,其建筑文化蕴涵深厚的中华风水观。建房(阳宅)或修墓(阴

宅)和民居风水观念等方面都可以解读其表象下深藏的科学性,诸如选址、建筑朝向、高度升降等。风水文化进驻客家建筑的过程实质是客家民系基于山地环境的感应对传统风水文化的地方性应用,是帮助人们合理选造屋场,实现“风水宜人,协调共生” 的良好愿望。

关键词: 客家住宅;风水;文化; 民居建筑;风水术。

在两晋至唐宋时期,因战乱饥荒等原因,黄河流域的中原汉人被迫南迁,历经五次大迁移,先后流落南方。由于平坦地区已有人居住,只好迁于山区或丘陵地带,故有“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之说。当地官员为这些移民登记户籍时,立为“客籍”,称为“客户”、“客家”,此为客家人称谓的由来。为防外敌及野兽侵扰,多数客家人聚族而居,形成了围龙屋、圆楼、方楼、堂屋等,是客家建筑文化的集中体现。

第一,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风水学是科学与迷信并存,复杂而神秘的一种文化。自古以来,人们无论是建房(阳宅)或修墓(阴宅)和民居风水观念等方面都喜欢寻求一块“风水宝地。”“风水论”是帮助人们合理选造屋场,实现“风水宜人,协调共生” 的良好愿望。客家住宅的风水表现

1,客家围屋一般坐北朝南,房屋的主体群建筑与围墙之间的露天部分呈半圆形,称为“花台”或是“化胎”。其从后向前倾斜的半月型坡地,用作种植花木或以碎石、鹅卵石铺砌,而不用石块或三合土铺平,寓意龙气闭塞,是全屋的风水宝地。围屋后种植林木围拱,名“伸手”也称“龙林”。这些林木只许栽培,不许砍伐,以藏风得水。客家先辈认为“林木兴则宅必发旺,林木败则宅必衰落”。围屋布局有住房、畜舍、农具间、厕所的设置,主次分明,清污隔离。围屋前低后高,有利于通风、采光和排水。围屋大门前有供晾晒、活动的禾坪,以及照壁、池塘等。围龙式围屋多依山而建,突出中轴堂屋,蔚为壮观。围龙式围屋整体呈圆形,犹如阴阳两仪的太极图,寓有天圆地方的意义。

2,客家堂屋也称“五凤楼”,有些坐东向西,由外青砖、内泥砖砌筑,是“金包银”的风水意涵。其基本结构是在中心轴线上为二堂(厅)或三堂,两侧加横屋,有些左横屋的长、高、房间都高于或大于右横屋,这样是从风水角度为右为阴、左为阳,显示左重右轻,益阳正气。如梅州大埔湖寮蓝氏衣德堂。后面建半月形的围屋连结横屋,半月形内为花头。有二横一围龙,四横二围龙……,最大规模的为十横五围龙。门前为禾坪,前有低矮的照墙和半月形的池塘。池塘有“水为财”和完善屋基地阴阳、配偶、山影门庭的潜在意识的风水意义。

3,客家圆楼犹如“天上掉下来的飞碟,地下冒出来的蘑菇”。这种环形的土楼,也有人称之为“寨”。圆形的布局、高大宏伟的气势,堪称世界民居奇观。圆形土楼内部结构有通廊式和单元式两种。土楼的直径由几十米至上百米不等。圆是八卦图案,符合客家风水学说,圆楼无角可辟邪。

客家修阴宅的风水表现

1,客家住地的桥头、村口、路口、水口等处,都设立约1立方米的小庙,称“公王庙”或“土地伯公”。

庙内有的只是一块石碑或是木碑,或是一张红纸,或一块石头,称为“伯公神位”。有些住宅内还设有

“伯公”神位。“公王”或“伯公”都是一个地方的保护神。还有一些管辖范围较广的“公王”又称“社

官”。从事生产及其他活动之前,必须进行拜祭。

2,客家人相信祖宗和神龙是子孙祸福的主宰,祖屋神翕下必设常年供奉的龙神位。在大多数客家地

区一般会找一块风水宝地,请工匠修筑祖先的坟墓。其造型大致像一座微型的围龙屋,叫做围龙墓。

修筑围龙墓是为子孙的富旺着想。有些会出现状元墓之说。

第二,“天人合一”的居住环境风水论”盛行于世。传统的民居

建筑不可能抛开风水观念而谈,所以客家民居风水观念的也不能忽

视。

1,看地脉,又叫“觅龙”

“龙”就是山脉的行止起伏。来龙要山势奔驰远赴,而山之人首处要山碧水环,左右盘旋以形成曲

折的入口,这样才是好龙。山体是支撑房屋的骨架,也是人们生活资源的天然场所。客家土楼总

是傍山而建,同时很讲究地势。

2,观“水口”,这比觅龙更为重要。

宅前挖塘蓄水,据风水解释为“塘之蓄水,足以荫地脉、养真气”。开挖水塘也很有讲究:江河

近绕处不能挖塘;水塘不能上小下大,如漏斗状;不能小塘连串如锁链状。宅前也不能开方形塘

—“血盆照镜,凶”。池塘离住宅要有3至5米以上,否则招灾。

3,不建围龙屋的“堂字屋”屋后必须建短围枪,以防外人动土而伤了本屋的“龙脉”。堂字屋和围龙

屋后,都要适当植树绿化以保护“龙脉”。

4,负阴抱阳:坐向与风水

地基确定之后,就要确定楼的向置。经常由风水师拿着罗盘格定准确方式,确定大门的精确方向。

楼空间的配置以风水的吉凶宜忌综合表达,如讲究最严的中堂万厅空间的配置。

5,九曲萦回:排水与风水

客家楼的排水称出水。按风水理论“不直横出,而是曲折弯转而出”(直出“水破天心”的风水论)

水属于阴,为阳气赖与生化之母;水又属于财,乃富蔗之征,所以用曲缓方式聚水,寓意正气财寿

而不散。天井的设计与吐纳阴阳之气的总脉口有关。这关系到财禄之所,生命之枢机,所以天井要

保持洁净,屋水彻底排干。

6,收纳交泰:门户与风水

门窗的设计很讲究风水。风水上把门当作接收分配天地阴阳之气的关口。所以门的设计是根据气的收纳交泰运行理论而进行的,是凶是吉取决于阴阳二气。大门也是接受外气之口,设计一个较好的大门,属于避煞或求吉的补救手段。

第三、风水术对客家人的影响

因为风水术这种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它的承传性。唐宋以来,风水术更是日益兴盛,上

至天子,下至黎民百姓,都很重视选择阳宅和阴宅。

客家先民迁入粤闽赣三角区之前,这里的原住居民是古越族的后人--畲瑶族少数民族,他们崇信的是“巫文化”。在他们与北来的中原汉民发生融合时,也势必把“巫文化”的因子掺入客家文化中。

这种“巫文化”跟风水术中的迷信成分完全合拍,两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所以明清时期的风水术,受着宋明理学和客家地区“巫文化”、宗教文化的影响,并披上了浓厚的迷信的色彩。客家地区的风

水术既有科学的成分,也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它积淀着客家人的传统素质,成为客家文化中的一个组

成部分。因为具有它的承传性和顽固性,这就是风水在客家地区兴盛的主要原因。

从中原万里迢迢南迁的客家先民对“风水论”情有独钟,并且有着某深刻的历史根源。“风水论”

中,首推“崇尚天地”思想完善。“崇天”:居所内专设香火坛位,逢年过节、初一、十五,烧香拜

佛祖最勒:助香火将人的心愿带上“灭”与天祖相通,空是群众迷信者的心理因素。“尚地”:“遍

投土地伯公",保佑饭长五谷杂粮,丰衣足食焚想成真。总之,“风水论”初哀者是帮助人们合理选造

屋场,实现“风水宜人,协调共生”倒良好愿望。

旧时客家地区的人们,迷信鬼神信风水。城乡村各地普通建神庙,甚至有些地方的神庙比学堂还

多,乡村里到处都有什么公王、沙官、井头伯公、树头伯公等。信奉风水术的人越来越多,每逢婚丧

喜事,大小建筑,都要请风水先生勘察地利,择良辰吉日,自古至今长盛不衰。客家地区的人们,常

为了求一个好屋址或墓穴,不惜长期供养堪舆师,以丰美酒食招待。这为先生招摇撞骗创造了适宜的文化氛围,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一些不懂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的风水先生,靠背诵几句“地

理口诀”欺骗那些真诚地希望得到适宜修养生息之地的人们,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伴随客家民系在闽粤赣边区整体成型,明清时期风水术在客家地区很盛行。

客家先民们远离了中原战火,来到地处僻远,交通不便,人烟稀少,林菁深密,野象横行,鳄鱼

肆虐,瘴气熏人,虫蛇出没的闽粤赣山区生活。要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生存和发展,除了需要吃苦耐

劳,勇于开拓的精神外,还得有一些适应环境的办法,其中定居下来就是一个首要问题。可是闽粤赣

山区地形复杂,溪河遍布,且多蛇兽侵袭,选择一块好的地方来建房安家,显然比中原平地复杂得多。

因为风水术中的阳宅理论的宗旨就是追求房宅建筑选址的方位布局与周围环境大自然的协调统一,以

保证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平和,所谓“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当时风水

先生中有不少是文化素质较高的人,他们有文化和掌握了一定科学知识,懂得天文地理,使用指南针、善于观察地貌、水质优劣。因而在当时风水术在客家先民们的定居生活和以后开发山区的斗争中起了

积极的指导作用。在讫求平安,福荫后代的潜移意识之下,北方的风水文化便在客家新区生根、发芽、结果。这也是中原文化为主体向南扩散的必然结果。

如梅县松口铜琶村有一座名扬中外的围龙屋“世德堂”,背傍龙山,面依松源河,被当地认为是

一块难得的风水字地。“世德堂”建于明朝末年,是梅州著名的围龙屋。传说当年李直简建造此屋

时,特请来江西有名的风水先生前来勘探,此屋的风水称为“回龙顾子”。在长达三百多年的时间里,李直简的后裔人才辈山。我们在考察“世德堂”时发现此屋依 山旁水,交通便利,选址布局都符合风水 术中阳宅理论的要求。此屋是殿堂式的结 构,屋内采光、通风、园林绿化的配置和现 代入的环

境美学的理论吻合。此屋还有丰 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明朝末年农民起义,清兵入关,北京被李自成的起义军攻陷。李直简的叔父李二何,带着年方16岁的皇 太子朱慈粮,从京城逃难到松口,曾住在世德堂。李直简的后裔居住在近河靠山,水陆交通发达的松口盆地。李家不但有千 亩良田作“公尝

田”供子孙轮耕,还经营盐 业、瓷器、木材生意。旧时的松门水运发 达商贾云集,有“松口不认州”

之说。松口 港是广东省内陆河的第二大港口。李家的 商船,顺水运瓷器、砖瓦、木材、山区的土 特

等到潮仙地区,逆水时运载盐和晦产品 等亡松口。因为李氏后裔们的生活有保 障,还注重教育,所

以李直简的后裔文人多,当官的多,成了松口地区的望族。

从这个实例可以说明。李氏家族因为有了良好的居住环境取得了地利,又重视 教育,所以李氏家

族能够长盛不衰的原 因。总之,“风水论”初衷者是帮助人们合 理选造屋场,实现“风水宜人,协

调共生” 的良好愿望。

参考书:

《客家围屋》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客家土楼民居》福建教育出版社

《客家》广东人民出版社

《客家人》成都地图出版社

《现代建筑与古代风水》东华大学出版社

《中国客家建筑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吴庆洲

http://bbs.66163.com/viewthread.php?tid=5049369作者:江金波 梁德新

08历史班

刘巧容

7.论加强客家文化建设 篇七

关键词:民居,地域性,高校建筑

1 赣南客家民居

赣南史称“南抚百越,北望中洲,据五岭之要会,扼赣闽粤湘之要冲”。唐末五代时,中原衰乱,赣南因地广人稀,相对偏僻安静,因此,大量中原难民拥入赣南,从而极大地改变了当时居民的成分和文化结构。于是,在此特定的历史和地理环境中,慢慢地孕育出一个新的特殊民系——客家。

客家先民进入赣南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相对太平。明代初年开始,由于边境倭寇作乱,山里匪盗横行,客家人为保护自己,维持生存环境,抵制外族与匪患侵略,渐渐地修筑了客家围屋这种建筑形式。赣南围屋是客家特有的民居建筑,其外墙既是围屋的承重外墙,也是整座围屋的防卫围墙。围屋的建筑材料以砖石为主,墙体大多采用俗称金包银的砌法,即1/3厚的外皮墙体用砖或石垒砌,2/3厚的内墙体用土坯或夯土垒筑。赣南围屋集古代祠、家、堡于一体,是具有鲜明防卫特征和宗族群居亲和性的坚固民居。

2 建筑的地域性

民居的形式并非是刻意追求的结果,而是自然环境和生活形态内外作用的产物。我国各地区的气候、地理、人文环境差异很大,造就了多姿多彩的传统民居建筑——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安徽徽派民居和赣南客家民居等。

马克思指出:“资本的祖国不是草木繁茂的热带,而是温带;不是土壤的绝对肥力,而是它的差异性和它的自然产品的多样化,形成社会分工的自然基础,并且通过人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变化,促使他们自己的需要、能力、劳动资料和劳动方式趋于多样性。”他指导我们认识不同的地理环境将产生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地域文化产生不同的建筑类型。建筑是地区的产物,具有地域性。它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受到具体地形环境的制约。此外,建筑还受到该地区的历史人文环境的影响。

3 客家民居与高校建筑结合的多种途径

客家民居是赣南一笔丰厚的建筑文化遗产,其形式多样、营造精巧,是融于青山碧水间的人文景观,更是长久温暖客家人的心灵家园。寻求客家民居与当代高校建筑的结合之路,创作出新型的地域性建筑,是自然环境、生活形态、建筑手段和艺术形象综合的结果,是一种有机的环境观、建筑观。

3.1 应用地方材料和地方技术

当代高校建筑设计在利用先进生产力带来的新技术、新材料的成果时,要注重发掘和利用地域文化资源,使之再现某种独特的人文艺术景观。地域性的建筑材料及建造方式是体现地域建筑特色的重要内容。赣南高校建筑壁画、建筑雕塑或建筑围墙可利用河石、麻石、青石、青砖等客家民居建筑材料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用三合土、河卵石构筑法或用青砖、条石砌垒法等建造方式。

3.2 拓展建筑功能

拓展客家民居建筑功能指使用建筑传统形式,扩展现代的用途。教学楼、体育馆、图书馆和学校礼堂等这些类型是传统客家民居建筑以往没有的,当代高校建筑可以利用围屋天井式等建筑特征设计出具有现代功能的建筑。这种方式在现代高校建筑设计中将会很受欢迎,因为这种建筑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框架内,而且能够以反复扩展、重叠等方法来强调建筑的地方特色,达到为现代社会服务的功能性目的。

3.3 注重建筑空间和建筑形式

在建筑空间方面,可利用赣南围屋的建筑平面进行校园建筑景观规划,如可从“口”字形和“国”字两大类建筑平面进行探索,也可从部分圆形、半圆形和不规则形的客家民居进行尝试。在建筑形式方面,把客家围屋外墙形式加以处理,运用于高校学生宿舍、教师公寓等,删除琐碎的细节,强调建筑的典型符号,突出象征性和文化特色。

3.4 继承传统建筑色彩

不同的民居有着不同的传统色彩,呈现出不同的建筑特色,反映着特定民族的信仰、风俗和社会传统。色彩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建筑的视觉感受。赣南高校建筑合理的继承客家民居色彩,不仅可以很好的融入所在城市的人文环境,还可融入赣州这个青山绿水的生态园林城市的自然环境。

4 结语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文化,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早在《易经》中就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这些理念在赣南客家民居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然而,它对当代地方高校的建筑设计也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赣南高校的建筑设计应充分研究城市地域文化,因地制宜,以它不同的历史文化内涵设计出不同气质的地域性建筑,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

赣南高校建筑的地域性不等于对客家民居建筑的仿复、复旧,建筑的地域性依然是现代建筑的组成部分,应在建筑功能上、结构上遵循现代建筑的标准和需求,在建筑形式、建筑色彩上吸收传统的精髓。

参考文献

[1]杨崴.传统民居与当代建筑结合点的探求[J].新建筑,2000(2):9-11.

[2]肖锐,符宗荣.建筑色彩设计的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分析[J].重庆建筑,2004(5):17-19.

[3]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8.

[4]王海云.中国传统民居的创作方法借鉴[J].山西建筑,2007,33(22):46-47.

8.简论客家筝曲中南北风格的融合 篇八

客家,在客家语与广东方言中读作“哈噶”(Hakka),大体为“客户”的意思。翻阅《辞海》查阅客家一词看到的是记述客家从4世纪末(西晋末年)到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时期)客家人由于战乱等原因不断南迁,遍及今天的广东、福建、广西、江西、湖南、台湾等省区以及海外。最后一句笔者认为到处了客家人的本质来源与特性:“为了与当地原居土著居民加以区别,这些外来移民自称自己是‘客户’,是‘客家’,是‘客家人’。”②

客家,是属于汉民族中的一支地缘性群体。而客家文化,是这个群体在形成于发展,适应与进取中创造出来的带有自身特点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客家人主要聚居在粤闽赣边的三角地区,周边多为丘陵山脉,地势对外相对封闭。从中原迁徙过来的原汉族居民与当地土著民向融合,创造出一支以汉文化为主导的、与当地文化相融合的、与周边文化相区别的特殊地域性文化,这就是客家文化。

客家人经过长期的迁徙,稳定及发展后,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客家精神,就是团结。也许是身在他乡的思乡情怀,也许是长期漂泊的归属期许,客家人格外的具有民族向心力与奋斗精神。我想着也就是客家人民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得以把中原汉唐的灿烂文明带到南方传衍而没有被当地文化所同化的重要支柱。也正是由于客家人民的这种精神,让客家文化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并且蓬勃发展。

二、客家筝曲的特征

客家筝派广泛流传于广东梅县,大埔等客家地区。历史多种因素的南迁,使客家音乐在保留了汉唐古乐的庄严肃穆之外又富有南国秀丽委婉、典雅文静的风韵。

客家筝曲的源头首先要说到广东汉乐,也就是从中原辗转南迁过来的中州古乐,也有国乐、儒乐、汉调音乐之称。广泛流传于粤东、闽西、赣南、台湾等客家地区。广东汉乐由于地势因素,群山环抱,与外界交往相对较少,因此很好的保留了我国古汉乐的曲目和演奏形式。广东汉乐在长期的演奏文化环境和实践中,慢慢演练出了不同的音乐种类。按照演奏方式可分为“丝弦乐”和“吹打乐”两大类;按照演奏用途还可以分成清乐、中军班音乐、民间大锣鼓、打八音和庙堂音乐五小类。其中以属于丝弦乐的清乐最具特色也最为出名。“当其用于弦索馆和弦索时,演奏形式多种多样,既有以古筝为主的合奏曲及古筝独奏曲,也有由多人组合在家庭住宅或在公共场馆举行的由头弦、提胡、椰胡、古筝、扬琴、三弦、月琴、笛子、笙、小唢呐等组成的小合奏,根据需要,这些乐器的组合可多可少,十分灵活多变”。④在《汉乐筝曲四十首》中提到:古筝在丝弦乐中是最具浓郁色彩的乐器。其风格和色彩融进了客家地区的民间音乐、戏曲音乐和曲艺音乐的元素。形成了客家筝的特殊韵味,自成一派。以客家筝为主来表现的清乐(又称“儒乐”),音韵古雅,意境深远,尤为文人墨客所钟爱。因此,客家“古筝”成为“广东汉乐”的主要器乐载体,也在情理之中。

“从调式调性特征来看,客家筝乐有硬线(旋律中更多强调mi、la二音的七声音阶)、软线(旋律中更多强调↑fa、↓si二音的七声音阶)、反线(乐曲翻高五度,类似民间“变宫为角”的移宫变调手法)之分”。③客家筝曲的调式调性特点,是构成客家筝乐旋律个性的重要因素,虽然这一特点传自中原,但客家筝曲调式调性在音乐术语及演奏上一直保存了传统的严格规范。

三、《出水莲》折射的客家筝曲中南北风格的融合

《出水莲》是客家筝派的经典代表曲目之一,早期是以丝弦合奏的形式进行演出,后来发展演变成为古筝独奏曲。经过客家筝派代表人物罗九香先生整理,将《出水莲》定稿。这首乐曲音色古拙、旋律简洁,所描绘“莲花”的主题突出刻画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情操。全曲音韵委婉、清丽优雅,是客家筝派很有代表性的保留曲目之一。以下笔者希望通过通过对此曲的结构和音乐处理两方面进行探析,发现其内在与中州古乐(河南筝派)同根同源的体现以及将南北风格融为一体这一表面看去难以理解却又有史可循的流派现象。

(一)《出水莲》的曲式结构

《出水莲》属于客家筝曲中的大调曲。所谓大调曲(也称八板体)就是以每小节第一拍也就是重拍为“板”,以每小节第二拍为“眼,”。全曲一共由八个乐句组成,每个乐句有八拍,而在第五句上多出四拍,八八六十四再加上多加的四拍一共六十八拍。《出水莲》就是属于这样的大调曲,全曲一共有三十四个小节,为4/4拍子,按照每两拍一板来算,也就是四小节为一个乐句,到三十二小节一共有八个乐句,再加上最后两小节的四版,正好一共是六十八板。

之所以在这里提出客家筝曲中的大调曲来进行分析,是因为在中州古乐中很巧合的也有一模一样的板式结构,称为板头曲。在一篇名为“关于河南筝派‘板头曲’《陈杏园和番》作品分析和演奏心得”中就详细解说了河南板头曲的曲式特点,“河南板头曲的曲式结构十分严谨、规整,都是八板体。大曲子68板,小曲子34板。全部曲子速度分快、中、慢三类。过去,民间对68板的大曲子有这样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以八板,也就是八小节为一个乐句,前两个八板叫双盘头,双盘头后的两个八板为一叠,共有三叠,三叠加双盘头,再加春、夏、秋、冬四季变理阴阳。这样计算下来正好是68板。”⑤这便与客家筝派中的大调曲的结构有着惊人的相似,无论是在乐句的板数,还是在全曲的句数及结构安排上都是不谋而合,因此在结构上我们在这首乐曲中看到了南北方风格在这里的融合,在上文中提到客家筝的根源是广东汉乐,也就是我们中州古乐的华夏正音,因此在长期的发展中,客家筝沿袭了这种曲式,并在此基础之上融合了当地以及潮汕地区的音乐风格,形成了以北方板式为基础,加入南韵的特殊风格韵律,而这种结合也是对客家特殊的移民文化的反映。

(二)《出水莲》的音乐处理

首先从《出水莲》这一乐曲的音色上来分析,客家筝曲的音色处理笔者认为应当圆润、清丽,它既有潮州筝曲的细腻与优雅,也有中州古乐的纯朴与庄严,因为客家筝曲来源于中原却成长于粤闽,因此当笔者在聆听罗九香先生演奏的《出水莲》时感受到的是一份意境与心境的美,既不像潮汕筝曲那样华丽、清亮也没有河南筝曲的高亢富有戏剧性,而是吸收了两地的特点,加以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具有古朴历史感的客家筝曲。

其次,从左手的揉按处理上来看。这首乐曲中的第一小节的第二拍的4音,谱面标注的是回滑记号,但在实际演奏过程中是将3按至4音,弹完后由左手快速推至5音再回到4,整个过程干净而清晰,与河南筝派中具有特色的快速上滑有着共通之处,这是受河南地区的方言习惯影响而形成的。同样与河南筝曲风格相类似的是在第四小节的第二拍同样是4音的处理上,在这里演奏时,左手按好后右手弹完4音左手轻轻的放掉一点后迅速按回原来的音高,成为回滑,在客家筝曲中大量出现,这也与河南筝曲中滑按有着相似之处。在百度百科的中州筝派词条中的解释说“其中尤以左手的滑按(左手按至音位,弹弦是略退少许,迎音迅速滑上,敏越无迹)……等指法最有特色。”

通过以上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客家筝曲中南北方风格的融合。以上着重分析了客家筝与河南筝的联系,美国耶鲁大学韩廷敦教授在其《种族的品性》一书中说:“关于客家人的情形,第一件可注意的事,便是他们的方言,他们说的实在是一种官话,和四围非客家人的话很不相同,但是很象现在中州河南的话。客家人原出北方,在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来”。⑥通过这些可以证明客家筝与河南筝无论在曲式上还是韵味上的相似绝不是偶然,而是源于同根文化深厚积淀的必然的文化现象。至于客家筝与潮州筝的相似之处之所以分析的比较少,是因为客家地区与潮汕地区在地域上极其接近,而且同属于“南派”音乐,所以在音乐的风格上笔者认为就没有必要做过多的分析。

结 语

通过对客家音乐的的学习与探究,让笔者对于客家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客家筝派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平时笔者在学习和弹奏古筝时,总是会不自觉地被中国传统筝曲深深的吸引,也许是受到深厚的历史文化的感染;也许是被干净、纯朴的音色所感动;也许是被各具风格的韵味所打动,不知不觉,中国传统筝曲成了我内心获取放松与陶冶情操的心灵乐曲。通过对客家筝曲的分析,将其与北方南方音乐风格的联系与融合挖掘出来,也让我对客家音乐的古朴感、文化感、历史感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今天对历史的研究是为明天中国古筝现代化发展做准备。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古筝演奏者,只有将传统的曲目演奏好,才能够把握现代风格的乐曲。在此希望中国古筝就像客家人民一样吸收各长,融会贯通,不断发展,走出一条独特的辉煌的发展道路!

注释

①【名曲赏析】《蕉窗夜雨》作者:小楼吹彻 中国古筝网论坛

②《辞海》

③“罗九香大师是‘客家筝一代宗师’”作者:袁静芳 《“客家筝派”本源论萃》

④“客家筝派与中原移民音乐传播解读”作者:王珣 《音乐探索》2010年第一期

⑤“关于河南筝派‘板头曲’《陈杏园和番》作品分析和演奏心得”作者:高钰 贵州民族学院图书馆信息部

上一篇:角的认识评价下一篇:一案一整改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