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企业的智商关键

2024-09-30

知识管理,企业的智商关键(精选5篇)

1.知识管理,企业的智商关键 篇一

创建学习型企业 提高企业“智商”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日益提升,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人才的竞争。有人预言,学习型企业作为一种新的企业管理思想,将成为21世纪企业的组织型态,“谁率先成为学习型组织,谁就更具有核心竞争力。”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是广大企业普遍面临的课题。要在众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维持持续发展,只有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首要之举是创建学习型企业。

一、建章立制,打造学习型企业的管理平台

学习型企业不是“空中楼阁”,要有自己的骨骼,这就要求企业建立健全战略、组织、流程、制度等等,这是建设学习型企业的前提,没有这个“硬件”,学习型企业建设就无法落到实处。学习型企业对这些“硬件”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要求组织结构扁平化,强调授权与分权,要求流程面向市场和客户,组织设计要以流程为核心等。同时,还要建立各种制度来维持组织的持续学习,比如定

期的员工沙龙、电子公告牌以及人员流动换岗等。要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为学习型企业的创建活动提供制度上的保证。

二、创新观念,营造学习型企业的氛围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观念上的滞后是建立学习型企业最大的障碍。只有更新学习观念,才能加快学习型企业的形成和发展,才能使企业本身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建立学习型企业本身是一项领导主持、领导重视的系统工程,领导积极的参与对创建学习型企业的促进作用是不可估量的,领导行动上无保留的投入,会无形中起到“火车头”的示范作用。

三、完善机制,激励、协调、考核有机结合一是建立激励机制,对员工在职自学获得大专以上学历的,分档次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同一级别的技术职务聘用时拉开津贴差距;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重奖。二是建立协调机制,党组织总揽全局,会同企业工会制订学习培训计划,协调各部门组织实施,切实做到因时因岗因事因人有所学、急用先学。三是建立考核机制,企业组成学习实绩考评督查小组,通过定期不定期组织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读书交流、文体竞赛、文娱宣传等活动,考核学习实效。

五、创新载体,构建知识共享与交换平台

知识共享与交换平台的硬件部门包括以IT技术为基础的知识管理平台,诸如ERP等,可以大大提高企业运营和知识积累与共享的效率;软件部分包括各种沟通会、研讨会、学习会等形式,大到企业的战略发展研讨会,小到部门每日的工作总结会,都可以成为知识共享的平台。学习型组织是一种持续性学习过程的发展力量,是永无止境的,它的作用是长期的、渐进式的。打造学习型企业,是企业参与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必然选择。我们要把学习作为企业的一种精神,而不仅仅是提高队伍素质的途径和手段,要鼓励员工不断学习新知识、更新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能,这样才能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安丘供电公司 王艳艳)

2.智商相减的大企业 篇二

我有些吃惊,说你原来不也是负责一块重要的业务,你不考虑业务的发展吗?

他说,当然不是。在大公司里他这个位置的人,最重要的事情,是每个月安然度过和老板的Review。要达到这个目的,他需要花很多时间研究老板最近的想法和关注点,了解老板可能掌握的信息,同时动用自己的资源去做准备,不仅仅需要准备精心制造但又不着痕迹的PPT,更需要准备大量的数据、细节和逻辑,以备老板的追问。这还不算,最重要的是,在不违背诚信原则不造假的基础上,要强化某些信息,弱化甚至隐藏某些信息,先说哪些事情,后说哪些事情,从而把老板引导到自己需要的方向上,给自己的部门争取更多的利益和资源。为了能够做到把握更大,这些工作不仅需要详细准备,甚至要反复推演,这都需要大量的时间、资源和精力。

而老板也不傻,也同样要做很多准备工作,去发现下属真实的想法和目的。更可怕的事情,他要面对的是很多个这样极其聪明的下属,而且,越是大公司,他面对的下属就越聪明。这样博弈的结果,其实每次Review得到的是两个人智商相减的结果。按照这样的逻辑,可能一个相对比较鲁钝的下属,公司的运转会更好一些。

大公司的资源多,但也造成大面积的“公地悲剧”。我问过这个朋友,自己的业务做得好好的,为什么还要屡屡去争夺公司更多的资源?出现了新的业务机会,明明和你关系不大,为什么也要争着去掺和一把,结果做成篓子里的螃蟹,谁都爬不出来?他苦笑一下,说我也不想这样,但是其他的部门都在互相较劲,我下面的团队也在看着我,我作为Team Leader不能怂啊,否则以后没人愿意跟我啦。

之前科层制的组织结构能够运转的基础,在于组织内的信息交流不畅。位于金字塔越上层的领导,因为接受的汇报条线多,掌握的信息越多,就容易形成对下属的信息和决策优势。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BAT这样的互联网巨头里,大量的信息和数据都是从下面产生的。理论上讲,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和公司的CEO掌握的信息是一样的,甚至还占据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当中层经理拥有几乎所有的信息,目的是争取公司最大的资源时,公司里的聪明人越多,就越是一场灾难。

3.企业实施流程管理关键的因素 篇三

管理提升和信息化工作要采用新的角度和方法来进行工作,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流程管理责任人全面调动各个部门共同参与,是流程管理成功的关键。集团围绕“品质地产”的战略,在设计、采购、开发、销售、物业等领域率先实施流程管理,提高产品品质,让各部门体会到流程管理和信息化的好处和优势,在逐步达成共识、获取理解的基础上再逐步实施,逐步向质量控制、成本控制等领域拓展。

流程管理的项目是关注操作层面的工作,也是一项组织变革,贯穿于每个项目过程及几乎所有的部门,同样涉及到相关部门的相互配合以及权责的再分配。因为在此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阻力,所以高层的重视就变得非常重要。集团除了在理念和管理体系变革、资金预算等方面给予侧重,还高度重视管理实践活动,废除原有纸质审批流程,使企业从传统管理方式快速转化为流程信息化管控。

二、完整适用

流程管理的目的是加强协作、提高效率,所以,流程管理的对象并非那些部门内部的流程,而是跨部门、跨岗位工作流转的过程。权责手册是站在企业全局高度来看待流程,而不是关注独立的部门,因此,部门内部流程不会出现在权责手册中,也不是流程管理的内容,通过这一标准,对企业流程进行筛选,选取协作流程作为流程管理的重点,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完成关键环节。

三、共同参与

除了在项目推进、预算投入等方面的支持,高层领导身体力行、倡导新的理念和新流程也是流程管理推进的重要保证,集团口和流程与信息化中心,它们的职责为战略管理、运营管理、流程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由业务部门负责流程管理更易于实现流程管理与业务运作的紧密结合,实现流程管理工作队公司业务运作的有效支撑;同时,通过运营管理部,将流程梳理、流程信息化工作有效结合,建设和实现有效的、切合实际的软件平台,也加速了流程落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部门作为流程使用者,“承受短期的麻烦,实现长久的规范”的理念深入人心,每位员工的参与和不断完善流程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变革速度,集团在流程管理变革过程中两次引人专家资源。一是全流程管理咨询时引人地产领域专业咨询公司,从组织架构、总部和项目公司部门职责、权责关系进行梳理,快速形成流程体系,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二是实施流程管理工具时引人成熟的软件平台和专业的服务体系,在企业培训、软件实施、售后维护等方面给予专业支持,加快了流程管理和信息化的进程,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四、持续优化

集团建立了流程管理的动态优化和定期评估体系,在逐步实现流程管理计划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修正流程管理过程,在实现了营销、客服、设计、采购等核心流程基础上,贯彻集团“管理强化年”的内涵。集团将流程管理重点放在成本控制领域,通过流程管理,实现集团战略的落地和实施保证。

五、信息化支撑

信息化,也称E化,信息化也是降低流程运作成本的有化控制。集团构建信息化的流程体系后,可以分析流程执行效率并与考核相结合。当分管领导缺任时,原则上由总经理履行相关职责;当流程执行时间超出时间规定时,系统自动定时发送手机短信提醒;当关键流程审批通过时,系统短信提醒流程发起人。

4.科学预算是企业管理的关键 篇四

毕业论文是教学科研过程的一个环节,也是学业成绩考核和评定的一种重要方式。毕业论文的目的在于总结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具有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全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能力并使他们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

[摘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把某一件事做好、做成功,就必须事先做好计划。企业经营亦是如此,企业的计划从经济的角度来反映就是预算。本文通过论述全面预算的内容、作用、编制方法以及如何控制和执行分析反馈、业绩评价等,结合全面评估外部环境与自身实力编制全面预算内容,以此规划来年经营活动,就可以减少决策盲目性、提高管理水平等内容来展开论述,并探讨一些具体思路和做法。

[关键词 ]全面预算 编制方法 预算的控制 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全面预算是企业年度全面经营活动的依据,是企业驾驭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提高企业整体绩效和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怎样做好全面预算是我们在今天经济日益发展的新形势下不断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怎样才能够通过全面预算使企业的经营取得事半功倍成效呢?根据本人多年的工作实践,就以下几个方面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全面预算在企业经营中占据重要地位

在企业经营中全面预算是由一系列预算构成的体系,各项预算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

其中销售预算是年度预算的编制起点,企业根据长期市场预测和生产能力编制长期销售预算,以此为基础,确定本年度的销售预算,并根据企业财力确定资本支出预算。

企业根据销售预算来编制生产预算、销售费用预算,根据生产预算来编制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然后得出产品成本预算;再根据管理部门的情况编制管理费用预算;根据年度筹资计划编制财务费用预算;根据销售预算、产品成本预算、资本支出预算、费用预算编制资金预算,最后得出预计损益表、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现金流量表。

可见,全面预算在企业经营中十分重要。它是各级各部门工作的奋斗目标。如销售部门的产品销售目标,生产部门的生产目标、管理部门的费用控制目标、财务部门的融资目标都会在预算中确定下来。

而且全面预算还是各级各部门工作的协调工具。由于企业各级各部门因其职责不同,所定的目标往往会出现相互冲突的现象。企业预算则具有高度的综合能力,它代表企业整体的最优方案,可以使各级部门的工作在此基础上协调起来。

当企业的经营不断的发展和壮大时,全面预算便是各级各部门工作的控制标准。因为预算是控制经济活动的依据和衡量其合理性的标准,当实际状态和预算有了较大差异时,企业就可以从预算中查明原因以便迅速采取措施,合理安排经营活动。

当企业的经营取得明显成效时,全面预算就成为了各级各部门工作的考核依据。管理人员只要以预算作为考核依据,就比以过去实绩作为考核依据效果更好。因为企业的经营状况超过上年或历史最好水平,只能说明有所进步,而不能说明这种进步已经达到了应有的程度。可见全面预算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十分重要,要想经营取得较好的效益就必须从全面预算抓起。

二、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十分讲究

首先,编制全面预算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对企业环境的变化做出理性分析,从而保证企业的收入增长和成本节约计划切实可行。

在编制预算时可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同时进行,最后综合平衡的方法。“自上而下”是指管理当局根据企业长期发展规划的需要,确定年度利润总目标、销售总目标、费用总目标等,然后把任务向各部门层层分解。“自下而上”是指由最基层的单位根据具体情况编制各相关预算,然后逐级上报汇总。这两种方法编制出来的预算会存在一定的差距,这要求预算委员会审查、综合平衡,然后汇总出一个尽可能满足管理当局的要求,又可使各基层单位自愿努力完成的预算。

当一个经过科学方法研制的全面预算编制出来后,管理人员就可上报董事会批准,然后下达给各部门执行。

三、预算的控制要谨慎

预算控制的标准就是预算编制产生的各级各类预算指标,即经营预算、资本支出预算和财务预算。在预算开始执行之后,必须以预算为标准进行严格的控制,支出性项目必须严格控制在预算之内,收入项目务必要完成预算,现金流还必须满足企业日常和长期发展的需要。财务部门应根据已经批准的预算建立控制评价体系,及时反映出各部门各预算指标的执行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相关部门,对于超支的费用,财务部门应不予审批,如果确是必要开支,应由相关部门向董事会请示特批。如果执行过程中发现实际情况与年度预算偏差较大,可在年中进行预算调整。

四、预算的执行应取得执行者的支持

预算编制完成后,在预算执行之前,管理人员要经过预算的分解、下达和具体讲解等准备步骤来保证预算的有序执行,保证预算体系运转良好。那么在全面预算的执行过程中,要充分调动企业的各种财力、物力资源,更要充分调动和利用人力资源。甚至在执行过程中尊重员工,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在员工中塑造“这是我们的预算”的氛围,而不是“这是你强加给我的预算”的感觉。在每期经营活动实际完成后,管理者还要将实际业绩与当初预算做差异分析,了解一下经营是否按照当初的预算在进行?是否有偏差,偏差有多大,原因在哪里?以便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保证预算的实施。

全面预算的编制是整个预算的实施纲领,而预算执行和控制又是贯穿整个预算的最重要环节,其中预算的执行与控制明确了工作重点,从而做出的预算差异分析更是为下期编制预测、预算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丰富经验。对整个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监督预算的执行、落实,可以加强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更好的发挥和调动企业的人力资源。

五、做出预算后要经常进行考评

古人云:“在管理活动中,如果没有监督与考核,再美丽的天使都会变成可怕的恶魔。”以此来形容预算考评工作的重要性是十分恰当的。没有预算考评,企业预算就只能是停留在纸张的海市蜃楼,失去控制力而流于形式,预算管理将变得毫无价值可言。所以对比实际业绩和预算标准找出差异,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提出恰当的处理措施是必不可少的的环节。预算执行情况应作为各部门年度业绩的重要考核依据,也应作为对部门有关人员人力资源考核的重要依据,这样才能确保全面预算自始至终得到彻底的执行。其主要目的也是对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和个人预算执行情况的综合评价。

总而言之,全面预算在企业经营中占据重要地位,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十分讲究,预算的控制要十分谨慎,预算的执行应取得执行者的支持,做出预算后还要经常进行考评。

企业的预算管理在企业战略目标的指引下,通过预算编制、执行、控制、业绩评价等一系列活动,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一种管理方法。虽然我国企业在内部管理和成本控制方面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有的企业也进行了计划与预算的编制,但这与我们所说的全面预算管理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全面预算管理这种在国内外企业广泛推广的现代化管理方法,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促进企业强化内部管理、开拓市场、提高效益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但由于我国企业实施时间还不长,还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学习和借鉴别人,我们应结合我国的国情,改变和完善我国企业的预算管理体制,让中国企业管理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全面预算+绩效评价+薪酬管理》煤炭工业出版社 作者 冬伯文 12月1日出版

[2]《全面预算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 付永水 秦中甫204月1日出版

[3] 《现代全面预算管理 》 经济管理出版社作 者 侯龙文、侯岩、何瑛年11月1日出版

[4]《全面预算管理》立信会计出版社 作者 史习民 1月1日出版

5.浅析我国企业营销管理的关键问题 篇五

1.集权与分权要应用到营销管理体制的设计当中

在企业的营销管理体系的设计中,应当科学地将集权和分权进行体制设计,把集权和分权两个方面的管理体制作为体制设计的变量内容,融于营销管理体制设计当中。所谓的营销管理体制,主要是指企业在营销决策上决策权的高度集中统一。中小企业的决策权集中到老板一人手里,大型企业则成立专门的营销管理决策机构,高度行使决策权。分权的营销管理体制则是在老板或营销管理机构的指导思想下,各部门有相应的可以独立拟定营销方案和策略的权力,各部门和销售人员可以利用自身资源开展营销活动。

集权的管理体制要采用行为控制为主的管理模式,由老板或营销管理机构直接参与和评价营销行为。通过对各部门及人员的检查,以确定给予相应的评价、考核和奖罚。分权管理则是采用结果控制为主的管理模式。不管用什么方法,取得好的结果就是好方法,一切以结果说话。让激励机制充分与业绩挂钩。集权管理的优势就是对营销管理控制力强,政策执行力强,可以最大化的使用企业的资源,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协作能力;缺点是灵活性不够,决策的准确性不稳定,反应速度缓慢等。分权管理的优势是可以克服集权管理的种种不利之处;缺点是容易忽视整体利益,提高交易成本和增加竞争成本。由此可见,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将集权和分权的侧重度设计好,让集权和分权都得到有效使用,是整个营销管理的关键。笔者认为,在大型的集团企业应该采用“分权为主,集权为辅,结果控制为主,行为控制为辅”的管理机制,给予充分授权;对于业务范围相对集中,关联性较强的中、小企业则应该采取“集权为主,分权为辅”的管理机制。

2.沟通创新,整合资源,让企业营销体制发挥作用得到保障

(1)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部门联席会议是营销部门和其他部门一起探讨实现企业最佳利益的方法。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讨论,集思广益,统一思想,团结协作,加强彼此间的理解和尊重,消除由认识分歧导致的不协调。

(2)建立营销部门和其他部门的联合机构。如在新产品开发时,抽调各部门的人员成立研究开发机构,共同确定开发重点、目标和进度,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互相配合,合作应一直延续到产品商品化后评估效益及进一步改正改善新产品之时。此类联合机构的建立,可以解决因各部门管理职能不同导致的发展失衡问题。

(3)培养高素质的营销管理人才和战斗力超强的营销队伍。坚持人才的长期培养,打造反应迅速的营销团队,是保证企业营销管理长盛不衰的重要手段。

3.严格控制不合理的营销开支

粗放式的管理已经不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必须要向精细化管理的方向转变。一般来说,加强营销管理有以下几个措施:

(l)实行营销成本目标管理。将营销成本目标分解到各部门、各责任人或者营销不同阶段,明确和落实部门、人和时间,使营销成本的各个环节具体化。

(2)完善销售费用管理制度。销售费用管理制度包括销售人员的报酬制度、差旅费管理制度、培训费用管理制度、招待费用管理制度、广告费用管理制度和公关费用管理制度等等。

(3)健全审查制度。对销售费用的审核审查不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企业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销售领导和企业老板都要各司其职,认真对待,层层把关。

(4)完善销售业绩考核体系。整个销售考核体系除了包括销售量和增长率等硬性指标外,考核指标还要重点关注实时的营销费用控制。科学、合理的预算考核和奖惩体系有助于引导销售人员除了关注销售额外,也关注销售成本。

(5)强化过程管理有效控制。企业应要求销售人员每天要写“营销日记”,销售人员回公司报账或述职时,管理人员要对照“日记清单”核实票据的真实性。销售过程管理只有对销售工作的过程进行细化分解,有效控制,才能实现对营销费用进行有效控制的目的。

4.用品牌管理促进营销管理的常态化

品牌管理包含品牌识别系统、品牌战略化和品牌架构等方面的管理。只要围绕品牌管理的4条主线来抓好品牌管理工作,就可以促进营销管理常态化目的。

(1)规划以核心价值为中心的品牌识别系统,并以品牌识别统帅企业的营销活动。

(2)优化品牌的战略与品牌构架。

(3)进行理性的品牌延伸和扩张,充分利用品牌资源获得更大的利润。

(4)科学地管理各项品牌资产,累积丰厚的品牌财富。品牌管理要以持之以恒的严谨战略规划和严格的程序管理,使企业的价值活动紧扣品牌建设的目标,在创建品牌的同时,自然地让营销管理常态化。

四、结束语

上一篇: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三袋麦子》精品教案下一篇:海盐县劳动合同样本(劳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