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与有效教学》学后感

2024-08-06

《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与有效教学》学后感(共3篇)

1.《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与有效教学》学后感 篇一

新课程标准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多认少写,要求学生会认的字不一定要求会写,认写讲用不是齐头并进,而是分进合击”。其中“多认少写,为尽快实现独立阅读创造条件”这一理念对于低年级教师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小学生刚入校学习会有一种强烈的阅读愿望,如果识字速度比较慢,量较少就不能达到阅读的要求,时间长了,学习的愿望和兴趣就会小了,也会对其今后的阅读有影响的。研究资料显示,现在小学生大概认识1200字就可以阅读儿童读物了。汉字需要在很多不同的语境中反复地体会和认识,学生才能理解并使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第一动力”。有了兴趣才能使学生喜欢汉字,从而产生识字的愿望。如,利用音像、动作、情境等加强汉字与事物的联 系,鼓励学生用自己想到的办法记字,以加深对生字的第一印象。有的老师在教蔬菜、水果用字时,让学生对照实物看标牌,看看、摸摸、读读、认认,甚至尝尝,调动多种感官认字记字。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必不可缺的补充。寻找一些适合低年级儿童的儿歌、童谣、童话、寓言等读物,鼓励学生去诵读、积累。学生认出读物中的字会产生自豪感,会和同学相互比赛这个阅读材料中谁认的字更多,遇到不认识的字赶紧注上拼音主动识记。长此以往,能增加学生自主识字的动力。我们要落实“多认少写”的教学理念,使识字教学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符合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遵循母语教育的规律,从而促进低年级学生识字能力的发展。

2.《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与有效教学》学后感 篇二

1有效的情境能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教学情境的设计理所应当首先必须服务于这一任务。

案例1: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19世纪末,欧文顿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了上万的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构成的”这一观点。教师设计这一情境时,要强调关键词:“500多种”、“上万次”,并反问学生:如果是你,你能做到吗?欧文顿这样做体现了科学家的什么精神?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欧文顿提取出脂质了吗?为什么在当时没有呢?欧文顿的想法还没有得到实验支持,可以把它称为假说。假说是随便假设的吗?最后通过师生讨论后得出:假说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加上科学家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提出的。假说正确与否还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生物学家本身就是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典范,他们都有着勤奋博学、探究创新的治学态度。生物学始终蕴含着真实生动、丰富多彩的创设问题情境的素材,让学生重温科学家当年的研究历程,“遭遇”当初科学家曾经经历过的困境,体验类似的心理冲突,学生不仅可以体验前人的经历、思想,学会科学的思维方式,而且在主动学习中掌握了知识的重点,认识到科学研究并不神秘,但科学研究过程是曲折艰辛的。

2有效的情境要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要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使所有的学生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也意味著课程的内容应该呈现多样性,应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过去,教师在选择课程内容时,主要强调以生物学科为中心。在新课程下,面向全体学生还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以适应不同智力水平、性格、兴趣、思维方式学生的需要。如果离开了全体学生这个层面,情境设计只针对一部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久而久之,就会使情境教学完全背离了它的初衷,成为“贵族化”的学习方式,部分学习困难生就会成为学习的老大难,失去了学习生物的乐趣和信心。所以,在具体操作时,教师要分别针对上、中、下的实际,对学习好的学生通过设计有一定难度的情境去提高。同时,有提高中、下学生的情境设计要有坡度,切实帮助他们提高,使之体验到成功的欢乐。

案例2: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教师可由易到难设计进行的问题:为什么质壁分离要选用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用洋葱根尖行吗?把洋葱表皮放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植物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而后放人清水中又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为什么?如果把蔗糖溶液浓度不断提高,质壁分离的速度和程度将会怎样变化?随着蔗糖溶液浓度的不断上升,能否继续发生复原?如果把洋葱表皮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

3有效的情境是可探究的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新课程标准“倡导通过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案例3: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师可设计这样的探究活动:设计实验来鉴别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所提供的材料有:一瓶0.3g/mL的蔗糖溶液、一瓶0.1g/mL的蔗糖溶液、250mL烧杯一只、半透膜制成,的透析袋一只、刻度玻璃管一支、细线一根、支架一个。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巩固渗透作用的知识,使学生领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同时也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4有效的情境要与现实生活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程标准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案例4:细胞呼吸。

某日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情境:家住岱岳区的李某下到地窖里清理杂物,几分钟后晕倒在地窖里。张某见状,马上招呼他人携带绳索下到地窖里面绑住李某。通过大家努力,李某被救上来。但下到地窖里的张某却因为体力不支以及严重缺氧,昏倒在地窖里,被救上来时已经停止了呼吸。这种来源于生活感受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与有效教学》学后感 篇三

【关键词】 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学;课堂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8-0-01

有效性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有效地教与有效地学。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无效率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无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是否教完内容或教了多少,而是指学生有无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显著的教学效果,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进步和发展。所以,对有效性教学的研究最终要落实到对学生有效的学上。那么到底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采用多元化教学,激活语文课堂

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要创新教学形式。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是生动活泼的,因为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自然会主动参与课堂。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采用讨论式、演讲式等多种教学形式进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全体学生都参与。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学校的教学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更多的教学手段走进学校,教师将现代课程与科学技术相整合,不仅可以使得教学容量增大,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有感情地朗读和优美的旋律,能调动学生的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在语文教学中,适时、优美的音乐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让学生不由自主地爱上语文这门课。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课件,使得语文课堂生动、活跃,加强语文学习的应用。

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语言,使其生动形象化

语言是语文教师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进行思想教育最重要的工具,而学习动机则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形象、生动、精练、幽默,富有启发性,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有了正确的学习动机,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集中精力、坚忍不拔地探索下去,并克服学习中的重重困难。因此,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富于直观性,规范准确富有科学性,充满情感富有节奏感,含蓄幽默、耐人寻味。

好的讲解,严谨而不乏机趣,庄重而不乏诙谐,让人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让人感受到语言之妙,妙不可言。语文教师的讲解不必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一定要表达完整,入心入耳;也不必字字珠玑、语惊四座,但一定要凝练准确,经得起推敲,真正做到“有实事求是之心,而无哗众取宠之意”。

三、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构建开放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课堂体系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是人类生活的浓缩,其内涵极为丰富,包括自然、社会的各个方面。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跨学科学习和语文应用的过程中开阔视野,加强整合,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进行表达,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这就对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应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渠道。

1.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语文教师除要用好必修和选修教材外,还要扩大语文学习范围,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成长需要为依托,引导学生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和空间,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学生通过多渠道的语文实践活动加强人际交流,提高语言感受、运用能力和思想认识水平。

2.可以运用网络科技手段,丰富语言学习的内容和形式。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能使语文学习内容更丰富,形式更生动。大量的网络信息为语文学习提供了鲜活的、不可穷尽的资源宝库,网络的互动性又为学生搭建了运用语言的平台。

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答案。教师著名学者肖川说:“个体的、具有主体性的人的道德水准是决定整个民族的道德素质的关键,社会生活和现代教育的发展都呼唤着主题性道德人格教育。”在语文教学课中,只有发挥学生乐于学习、勇于探究的主体意识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第一,打破思维定势,诱导学生发现问题。善于诱导学生从惯性思维模式中跳出来,用于打破思维定势,引导他们用批判的眼光分析事物、发现问题。第二,巧设情境,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巧设教学情境,多设思维角度,让学生在思维的发散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拓宽思路。第三,挖掘探究难点,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探究式学习中,教师要善于捉住疑难点,引导学生探究性思维,让学生发现和探究疑难、突破疑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参与式学习的快乐。

五、实现心理相容,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心理学认为,当人与人之间实现心理上的相互沟通,在心理上相互理解、信任和配合时,就实现了心理相容。对于教学过程来说,教师对学生的真诚之爱,是学生和教师产生心理相容的基础,是实现教学管理良好运行的润滑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如果心理相容,就能让教师和学生默契配合、相互理解,从而达到教师准确理解学生的一举一动,学生准确理解教师在课堂上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个动作的目的,就能产生良好的课堂效应。事实上,在学习上暂时落后的学生来说,在心理上普遍都存在一个相同的地方,那就是自尊心特别强,如果教师在上课时没有激情、热情度不高,这部分学生就会把教师在课堂上提的一些要求当做对他们采取的有针对性的“惩罚”。要转变这些学生的想法,教师就要满腔热情,用一颗爱心、诚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实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标。如果教师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就会获得学生特别是那部分在学习上暂时落后的学生的理解和支持,从而对教师产生亲近感、信赖感,进而把对教师的这种感情“爱屋及乌”到该教师所教的学科上,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活动。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到语文知识的同时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已经成为现阶段课堂教学的热点。教师一定要结合教学实际,合理采取有效措施,让学生热爱语文学习,主动进行语文学习。

参考文献:

[1]薛胡.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J].语文天地.2013(03):323-324.

[2]蒋健.论高中语文教学误区与优化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22):526-527.

[3]王绍军.高中语文现代文因文施教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吉林教育.2010(32):765-766.

[4]龙卫红.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3(06):836-837.

上一篇:我的理想是美食家作文下一篇:居家养老宣传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