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宣传活动

2024-09-10

防震减灾宣传活动(精选8篇)

1.防震减灾宣传活动 篇一

嵩溪中心小学防震减灾宣传月教育活动总结 我校本着“学以至诚 明以至理”的办学理念,时刻把学生的安全健康视为工作重点。学校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大力开展素质教育,高度重视地震工作,注重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和面对紧急自然灾害情况下的处理问题的能力和自救自护的本领。

一、加强领导,完善制度

学校历来十分重视地震工作,把防震减灾教育列为学校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学校总体工作计划。学校成立了地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教导处、总务处主任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班主任、门卫、保安、村小负责人、寄宿生管理员任组员,具体组织这项工作的开展。为保证地震减灾教育有组织、成系列的深入下去,不走过场,学校制定了地震减灾教育教学方案,明确了任务,并将这项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对教师的考核中,确保教育效果。

二、强化阵地建设,广开教育渠道

我校历来十分重视防震减灾教育,并将这项工作纳入学校总体工作计划。

1、本学期开学以后,开展抗震减灾知识教育和专题活动。建立了防震减灾宣传教育阵地,学校在宣传橱窗中开辟了专门的宣传栏,楼道内张贴了有关抗震减灾知识的宣传图片以及自救自护常识,广泛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

2、学校定期由班主任教师担任辅导员,开展地震的成因、破坏、预防等知识讲座,增强师生对抗震减灾重要性的认识,普及科普知识。

3、学校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的设备,由辅导教师制作了简单易

懂的课件,进行防震减灾教育。同时,利用安全教育的电教教材对学生进行紧急疏散教育等,还利用校园网,搜索部分地震危害和预防的教育片,组织学生集体观看。

4、少先队专门安排各班出了一期地震科普黑板报,进行了评选,成绩记入班级考评分数中。

5、学校广播室专门制作了防震减灾专题节目,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宣传教育。

6、开展了地震减灾教育知识主题班队会等活动,考察学生防震减灾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情况。

7、举行了教学楼疏散演练,增强学生的防震意识和防震能力。

8、宣传月效果显著。在“防灾减灾日”宣传月活动中,通过采取有力措施,举行了一系列宣传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一是观看了电视专题片《关注你我安全,人人参与防震减灾》等;二是5月9日,开展了地震应急避险演练;三是通过网络播放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视频。

另外,还通过兴趣小组等阵地,利用一切渠道,开展对师生广泛的地震减灾教育,提高了认识,增强了自救自护能力。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是全体师生基本掌握了有关地震的一些常识和遇震时的正确应对措施。

嵩溪中心小学

2013年5年31月

2.防震减灾宣传活动 篇二

1.1 不重视数字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

当前,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没有考虑到受众特征,在宣传工作中没有针对这些特征应用专门的宣传技术措施。因为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必须推进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提高宣传工作的覆盖范围和针对性尤为必要。当前,虽然在人员密集的地震多发区域,针对各类学校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并积极推进应急演练工作,但是在防震减灾社会宣传教育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1.2 宣传手段不能很好的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需要

当前,世界已经进入到了“无纸书籍”的新时期,个人智能手机终端已经发展成为促进终身学习的重要工具。但大部分地震及对应的台站宣传部门依然还停留在散发传单、资料和制作挂图、专题网站的传统层次,而没有积极有效地利用移动多媒体技术,在更大的受众范围中开展响应的宣传工作。这使当前基于智能手机终端的防震减灾宣传资料极为匮乏,不能满足防震减灾工作的需要,不能有效地推动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发展和创新。

2“互联网+”时代信息传递技术的特点

2.1 传播的大众性

随着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全天候宣传新媒体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通过点对点、群体化的“朋友圈”平台、公众号宣传等方式,信息的传播日益向大众传播方向发展。根据我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相关信息,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的网民规模达到了7.12亿,互联网的普及率达到了49.8%。同时,社会上互联网的使用门槛迅速下降,互联网应用人群逐步向低学历、大年龄及经济欠发达区域群体扩散,突破了传统媒体传播时在内容、时间和空间方面的局限,使信息传播具备大众性。

2.2 传播的快速性

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主要通过网络微博、微信、手机短信和即时通信软件等新媒体,逐步形成了多平台、群体化、实时性和无空间限制的矩阵式宣传模式。同时,利用多媒体通信技术手段,将文、图和影音等信息传递至互联网覆盖的各个角落。若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利用该平台,则能够第一时间将防震减灾宣传信息、、社会热点信息在任何时间、任何空间传递出去,实现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目的。

3“互联网+”时代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建议

3.1 转变宣传方式,向新媒体方向转移

当前,在互联网时代已经形成了以微博、微信为宣传和社交的平台,并逐步形成了以智能手机即时通信软件为节点的新媒体网络,彻底打破了信息通信在时间与空间方面的限制,人们获得信息和资料的途径更加便捷。因此,在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过程中,应该跳出传统媒体宣传的固定思维模式,并改进宣传内容方面存在的空洞说教。同时,应该调整传统的固定时间和固定宣传语气,使宣传工作在语言上生动化、时间上灵活化。彻底落实宣传工作要求的“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基本要求,根据“互联网+”时代群众获取信息的“碎片化”特点,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在宣传工作中尽量生产内容精准、篇幅短小、灵活快捷的信息,全天候、全地域的宣传防震减灾相关知识,回应群众关注的防震减灾热点问题,使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有效性得到切实提高。

3.2 优化宣传模式,向交互式模式转变

传统的防震减灾宣传模式主要以单向的自上向下宣传方式为主,这种灌输式的宣传方式具有渠道单一、缺乏互动等缺点,不能够实现宣传工作和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在当前“互联网+”时代,互动是其关键特点,只有实现了沟通、互动,才能够实现最终的信息传播。

3.3 选准宣传对象,向精准群体转移

传统的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属于典型的“粗放式”宣传模式,采取的主要是大家所熟悉的“模糊”宣传方式,宣传工作中知识对受众进行基本的区分。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受众的精确化是宣传工作的基础,通过对受众进行精准定位,采取个性化、小众化的宣传方式将进一步提高宣传工作的受欢迎程度。为了提高受众对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关注程度,应该结合不同受众的需求,对宣传服务工作进行优化,通过采取分众宣传与精准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准确掌握群众对防震减灾知识的个性化需求,并进行点对点的精确推送。这样不但能够加深受众对相关知识的印象,还能够提高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晓丽.移动互联网时代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高原地震,2014(1).

[2]曹金龙.拥抱“微时代”打造防震减灾“互联网+宣传”新模式[J].防灾博览,2015(5).

3.防震减灾宣传活动 篇三

在7月10日的启动仪式上,中国气象局、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气象学会、四川省气象局、共青团四川省委、四川省科协、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及协办高校领导向各省志愿者代表授旗,并向北川县的各镇、村代表赠送科普手册,与会领导还与志愿者一起给现场群众发放科普读物并接受气象防灾减灾咨询。

“2011年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的活动主题是:“共同应对气象灾害,提高防灾避险能力”。在为期一个月的活动期间,志愿者将根据当地自然灾害特点,采取互动游戏、科普短片播放、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到农村、学校、厂矿、社区向广大群众宣传暴雨、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大雾等各种气象灾害,以及泥石流、山洪等次生灾害的预警和防御知识;深入农村,调查群众的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及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向当地气象信息员、大学生村官了解各种极端气候事件给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带来的影响;对中小学校的气象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制定情况等进行调查,充分掌握中小学的气象知识普及情况;深入厂矿企业,通过选择因气象灾害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典型案例对企业负责人和工人进行气象防灾减灾宣传;进入当地行政、事业单位,向各级领导宣传《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气象灾害占到各种自然灾害的71%。今年入春以来,极端天气灾害频发。截至6月30日统计,2011年上半年,全国有2.9亿人次因各类自然灾害受灾,死亡失踪人数达508人,紧急转移安置296.4万人次,倒房27.4万间,损房11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1420.3亿元。“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大型科普活动的举办将在更大范围内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强化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工作,提高全社会对气象灾害及气候变化的共同关注和参与应对,同时也为大学生学以致用,参与科普,服务社会搭建起公益平台。

4.防震减灾宣传周活动方案 篇四

宣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今年5月12日是全国第六个防灾减灾日,为贯彻落实《永定县教育局下发的永教安【2014】19号关于开展“5.12”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周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我校地震灾害的综合防御能力,经学校研究决定,拟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5.12防震减灾宣传周”宣传活动,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组织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是防震减灾各项工作的先行者和舆论保障,做好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意义重大。

二、工作目标

通过组织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在全校范围内更好的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福建省防震减灾条例》,进一步增强全校师生防震减灾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加强震灾防御,不断提高全校师生防震减灾综合能力。

三、活动时间

5月6日-5月12日。

四、活动主要内容及安排

(一)周密组织。加强领导,周密计划,合理安排,落实资金、人员、物资等各项保障措施,认真组织实施。

(二)形式多样。以黑板报、专题橱窗、条幅标语、手抄小报、LED显示屏、讲座报告会等各种方式,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

(三)讲求实效。突出重点,结合实际,积极宣讲地震应急避险知识、抗震设防知识和紧急救护知识。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福建省防震减灾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四)以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应急演练是防震减灾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地震应急预案可操作性的实际验证作用无可替代。组织开展一次防震减灾应急演练活动,提高学生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技能。

(五)在遇有地震等突发重大灾害时,学校操场可作为避难、避险使用。

文溪小学

5.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月活动总结 篇五

根据XX市教育局、XX市民政局、XX市防震减灾局联合发文(宜教函〔XX〕31号)以及我县相关文件精神,我校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探索学校防震减灾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增强广大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使防震减灾教育深入人心,得到高效、广泛、持久地开展,进一步在校园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风尚,现将我校开展的“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月”活动总结如下: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培养全局意识,树立大教育观

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防震减灾事业是一项特殊的社会公益事业,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普及宣传了地震知识,增强了学生的防震意识,实现了“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会”的目标。

2、加强队伍建设,促进了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加强师资建设是实现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的关键因素。学校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进行培训、交流,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建立和完善了各项常规制度

学校各部门密切配合,围绕学校工作计划,制定了活动方案,完善了“地震预案”和其他制度。

4、多种途径宣传普及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我校在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方面采取了以下做法:

(1)举办了防震减灾黑板报评比活动。

(2)加强了《科学》、《品德与社会》等课中有关地震的内容讲课力度,通过增加课时将防震抗震知识讲深讲透。在教学中我们通过多媒体软件、录象、投影仪等现代化教辅手段,努力将课上得形象生动,使防震减灾知识深印在学生的脑海中。

(3)在校园内广播站加强了对防震减灾相关知识的宣传。

(4)通过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于5月28日在学校进行了应急疏散演练,收到良好效果。

科普宣传月期间,我校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师生们掌握了必要的防震减灾知识技能,从而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目的。

6.防震减灾宣传活动 篇六

一、活动目的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六个“防灾减灾日”,为进一步加强对我校师生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防震减灾意识和震时应急,震后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学校的地震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我校结合实际,特制定安吉中学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周活动方案如下:

二、组织机构

总 指 挥:韦少宁

副总指挥:莫涛

成员:黄珍毅苏慧红覃雅妮梁少娟刘绪珍及各班班主任

信 号 和广播员:钟清华摄影和报道:蓝鑫

三、活动安排

1、活动内容

(1)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2)应急避震演练(3)紧急疏散演练

2、活动对象全体师生

3、活动时间2014年5月12日 上午周会时间及课间操时间

7时50分国旗下讲话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

8时15分各班教室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

9时15分应急避震演练

9时20分紧急疏散演练

9时25分总结讲话

四、活动准备

1、演练前召开动员大会,让师生认识到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班主任在班级周会时间对本班的具体撤离路线、撤离要求及到达的指定地点做详细布置。

2、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五、活动程序

(一)启动程序:

各位领导、老师,各位同学,安吉中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马上就要开始,请大家做好准备,各就各位。

1、请班主任到班上重申演练程序和演练要求。(5分钟)

(二)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

1、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

2、班主任立即告知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演练时间为1分钟。

3、1分钟后,信号员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

4、学生回到座位,老师告知学生,地震已过,现在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三)紧急疏散演练

1、学生在班主任带领下有秩序从楼梯向下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地点整队。

(四)、演练总结

1、学校领导对演练进行点评。

2、宣布演练结束,各班依次退场,返回教室。

六、紧急疏散演练活动具体布置

1、撤离路线及教师分工

(1)保持镇定,听从指挥,服从安排,确保安全。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3)程序启动后,各人员按要求迅速到位。

(4)“地震警报”发出后,班主任指导学生进行室内避震,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5)“地震警报”解除后,班主任带领学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学校操场,按升旗队列排好。

(5)撤离时班主任要自始至终带队走在前面,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发现前面班级队伍停止行进,马上指挥本班队伍立即停止行进,防止意外发生。

(6)每班排两列,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7)遵循先低楼层班级,后高楼层班级,严禁班级之间抢行。同楼层的两个班级同时下(九年级内宿除外)。

强调学生在疏散行进中不得回头找寻遗失物品,防止踩踏事件。

3、楼层管理人员职责:

①合理调节学生疏散的进度,特别是防止过度拥挤造成踩踏事故。

②处理学生疏散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4、教学楼下楼行走顺序

A东面楼梯顺序八(5)八(4)分左右同行结束后,到七(2)七(6)分左右跟下,最后是七(3)七(1分左右下。

B西面楼梯顺序八(2)八(3)分左右同行结束后,到八(1)七(5)分左右跟下,最后是七(4)

综合楼

东西两面各1个班同时下。

安吉中学

2014年5月9日

2七八年级各班主任请注意了,明天游园活动之前先进行防震减灾安全演练,鉴于上次演练中部分班级不明白警报声的问题以及在真实地震中存在无法及时拉响警报的问题,本次安全演练有如下要求:

1、各班主任按时到位进行安全教育和演练过程中注意事项的教育,防止踩踏事件;

2、应急避震演练不放警报,而是钟清华老师说:“地震来了。”时,各班人员及时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进行躲避;

3、当钟清华老师说:“地震过了。”的时候,各班同学迅速从躲避的地方出来,大约十秒钟左右,警报声将响起,这时各班主任带领本班的学生按原来的要求迅速撤离到操场本班的队列位置;

7.防震减灾宣传活动 篇七

为保证此次宣传活动取得良好成效, 北京市朝阳区政府结合本单位防灾减灾工作中的职能分工, 在活动现场设立民防知识资料发放台, 并由法制宣传科的工作人员现场解答市民有关民防、防灾、减灾知识的问题, 邀请民防志愿者与市民做防灾减灾知识游戏, 并通过游戏传授自救互救知识技能, 普及居家安全常识。在活动现场, 工作人员向市民发放了《居民防灾知识手册》、防空防灾知识扑克、防灾知识民谣宣传笔、民防小卫士无纺布袋、《神秘岛之旅-通往安全之路》卡通书等宣传品3 000余份。

活动现场开展了灭火演练, 邀请消防官兵教授市民在遇到危害时如何正确逃离现场。消防官兵当场示范灭火器如何正确使用, 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同时邀请市民亲自感受如何扑灭大火。

8.开展“送法进农村”宣传活动 篇八

检察长安新生根据当前涉农犯罪的形势,从检察机关的主要职能入手,对农村基层干部常见的职务犯罪罪名、特点、原因以及如何预防职务犯罪4个方面进行了深刻讲解。并警示大家要“严格依法办事,用好手中权力,多为百姓办好事办实事。”

公诉科副科长常建党结合近年来查办的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情况,从主观、客观两方面分析犯罪发生的原因,通过以案说法,阐明了贪腐犯罪对社会、家庭、个人的危害。并对机关和个人如何共同筑牢反腐防线、堵塞制度漏洞等方面提出了预防措施和建议,受到参会人员的热烈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最后,通过播放预防职务犯罪微电影《母亲的谎言》,讓大家认识到职务犯罪给社会、家庭、子女带来的危害。节目内容和大家的生活密切相关,既有效地提高了村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又有效地遏制了乡村干部犯罪心理的产生。

据了解,此次“送法进农村”活动内容丰富、针对性强,使基层干部更加深刻认识到职务犯罪的危害,让大家有所思、有所悟,学会守法、用法,从而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数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文/张聪)

上一篇:6.32《乘法竖式》下一篇:企业班组年度工作总结与企业管理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