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

2024-10-12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共6篇)

1.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 篇一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

要切实完成经历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和切实掌握相关的科学概念这两个双重任务,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更需要在复习阶段认真落实以上两个教学目标。

二、复习内容:

1、生物与环境

2、光

3、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4、运动和力

三、复习重点,难点: 复习重点:光,运动和力 复习难点:运动和力

四、复习措施:

1、提高课堂效率措施

(1)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实际认真备好课,准备好活动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设计好科学活动、问题和作业。

(2)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2、提优补差措施:

(1)鼓励学生掌握主要的一些科学概念,重视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以进一步提高能力。

(2)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学习的兴趣。

(3)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4)加强优生与后进生的联系,促使他们互相帮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成长。

五、复习安排:(一)单元安排:

1.生物和环境(2课时)2.光(2课时)3.地球表面及其变化(2课时)4.运动和力(2课时)5.综合训练(1课时)

(二)专题训练:

1.基础知识训练:侧重一些概念,实验及其结论。2.解决问题训练。

(三)针对性练习:

1、针对容易发生错误的题目进行练习。

2、运用多元评价机制展开评价,采用表扬鼓励为主的评价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2.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 篇二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科书,科学文化史,插图,视觉文化

随着视觉文化研究方法进入科学史研究的视野和近年来教科书的研究的进展,教科书中插图( Illustration) 的研究也日益成为学术研究的关注点。如,克里斯托弗·墨菲( Christopher M. Murphy) 研究了中亚的儿童书籍,包括教科书中的插图。他认为带有插图的教科书不仅可以减少死记硬背的记忆和背诵,还能带有更多的文化和意识形态上的负载。[1]同样,纳俄米·哈默( Naomi Hamer) 也认为儿童阅读卡通插图书籍可以有助于对于复杂的历史和科学问题进行思考。图像的叙述功能对于少年儿童要强于文字叙述。[2]许雯从教育学的视角对于现阶段的小学科学教科书插图进行了系统的研究;[3]曾天山则对国外的教科书插图研究做出了综述。[4]本研究则在此基础上,运用STS理论和视觉文化理论对于中国大陆百年来的小学科学教科书插图、图解进行了分析,按照历史时间顺序整理涉及不同时期的24种教科书,试图从中梳理和分析其科学观的流变。

科学观即人们在观念上对于科学的一种理解和认识。科学观是STS研究( 包括科学社会学,科学哲学以及科学史研究等) 各学科共同研究探讨的一个理论课题,也是科学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课题。本文试图从百年小学科学教科书插图、图解等图像形式的视觉文本入手,解析近代中国小学科学教育中科学观的变迁,分析科学观流变背后的社会建构因素,指出科学文化的多样性特点。

对于科学观的理解,不同学科视角有着不同的理解。如丁邦平认为,从跨学科的视角来看,可以粗略地把科学观分为“传统”的科学观和当代科学观两大部分。当代科学观主要包括证伪主义科学观和历史主义科学观以及建构主义科学观。[5]他在传统科学观———归纳主义以及实证主义科学观———的基础上增加了HPS( history,philosophy,and sociology of science) 对于科学观的理解,其中包括女性主义、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建构主义观点,构成了当代科学观。本文认同这样的观点,也认为科学观包括传统科学观和当代科学观两大部分。但当代科学观还应该包括对于科学实践和活动的认识———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科学的发明发现过程中,而把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等领域也纳入科学观研究的范畴之中,从而将科学理解为行动中的科学。———本文正是抱着这种观点去审视百年小学科学教科书插图中的科学观的变迁。

一近代教科书初创时期小学教科书中的插图

随着清政府在光绪二十九年( 1903) 推出《奏定学堂章程》,翻开了中国的科学教育崭新的一页。清末民国初年的教科书大多可分为两种,一种为从国外引入的新式理科教科书,一种为旧式的蒙学课本的延伸。两种之间也有相互交叉的种类。

首先,清末时期科学教科书多为从国外翻译引入。如,无锡三等公学学堂在1902年编译的《中国理科教科书》( 1902) ,杜亚泉、张元济编译的《最新理科教科书》( 1906) 等清末的科学教科书,都译自日本。

教材的组织方式以及插图的使用影响了其对于科学教育中科学观念的形成。《中国理科教科书》其中内容大多围绕了解和认识自然为主,在后卷则围绕人体和日常生活展开。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方便学生在学习课程的同时,能观察自然物并做对比,教材的组织顺序是按照一年四季的时令而展开。如,其中第一章题目为: “春之林树1,第二章为“春之田野”,后面则为“夏之树林”等等。所以,其中插图也紧扣认识自然这一教学目的,详细地绘制了春夏秋冬常见的植物,尤其是以日常的蔬菜瓜果为主的植物。但由于译自日本,其中插图大多为日本所常见的植物,在我国反而并不是最常见的蔬菜瓜果。编译者对此也有所注意,如鲸鱼、鱿鱼等动物已被编译者剔除。在前言中编译者也直言: “理科教科书既说明自然科学之全体。为工商发达起见,鲸鱼等,吾国不产,研究无益也。”[6]在杜亚泉译校的商务版《最新理科教科书》( 1906) 中,却未剔除鲸鱼、龙虾、樱花等日本常见的动植物。[7]

胡普奥夫和温伽特 ( Bernd Hüppauf and PeterWeingart) 将有关于科学的视觉文本分为科学图像( science images) 和科学中 的图像 ( images of science) 。[8]其区别在于,“科学图像”更强调科学共同体之内的对于科学的图像阐释。而“科学中的图像”则在科学之外,是联系公众与科学共同体的一种科学视觉文本。主要包括: 一般意义上的科学插图、在电影、文学、艺术作品中的科学家以及科学形象和科学漫画。对于当时小学理科教科书插图的分类而言,可以认为其中普通插图属于其“科学中的图像”的定义,而教科书中的对于科学内容的详细图解( 例如,人体器官图) 则介乎与“科学图像”和“科学中的图像”两者之间,很难确定。小学科学教科书中的科学插图提供了一种认识自然更快捷的进路。

一方面,普通插图抓住该类动植物的主要特点,对于动植物进行一种类似于标准的绘图描述,如,燕子的插图,大多是燕子飞翔的样子,图中往往突出其分叉的尾羽。而对于小麦而言则突出其麦穗。其中,仍需要大量文字解释,从而达到“语 - 图”互文的目的。文本叙述提供了一种现有知识上的解释,让学生能从中分辨该种植物的独特之处,同时,对动植物简单的绘图则提供了一种自然倾向的可解释性,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物存在的形态。在日常观察和课本教育的过程中认识自然物。

另一方面,详细图解将清末的科学教科书完全纳入西方科学的分类体系内。《中国理科教科书》( 1902) 以及《最新理科教科书》( 1906) 中都有目的地画出了动植物的部分器官,强调其生物器官的细微结构和功能,从现代植物生理学和动物生理学的角度强调了不同动植物之间的本质差别。使其介绍的动植物纳入现代生物的分类体系,从而与中国古代的分类体系有了本质上的区别。透视图———这种图解给予了一种日常生活无法给予的视觉观察,这种视觉观察构成了现代科学对于自然的认知———一种基于林奈植物学分类的认知。

但是,使用透视图这种科学图像( science images) 解释自然的模式应用在小学教育中也有其弊端。对于专业术语和动植物器官的解释就有这样的问题。如何在一个认识什么是豇豆的课程中,解释雄蕊和雌蕊以及授粉呢? 在教科书中力求把植物认识阶段就归入可以表现植物的自然关系的植物分类解释。但是这种门类的解释如何融于小学科学教科书? 同时,对于透视图而言,简单地将自然界造物分解然后提炼出其生物学上的特点进行绘制,这种强调机械主义的透视图风格与中国古代强调整体的自然观有着本质的区别,教授者也需要在对待自然的观念上做出修正。看似简单的小学科学教育的这种调整与转变在那个年代想必也十分艰难。

出现在《中国理科教科书》( 1902) 的插图中有两种插图,一种是基于自然倾向的插图,试图通过简单扼要的插图认识自然,有博物学自然观的意蕴; 另一种透视图则是利用图解和文字的说明将自然之物纳入了现代科学的分类之中———我们能很清楚地分辨在教科书插图中显现的这两种不同的科学观。但是,两种不同的科学观在此并不冲突,更像是一种互补关系。从本质上看,当时的教育工作者更多的是想将现代西方对于自然的理解带入中国,授业于少年儿童,同时也想保留儒家文化圈对于动植物的文化理解,特别是对于动植物的插图形象并未完全照搬西方,而是结合了东方动植物的特点以及绘画方式风格。使其具有对于自然的一种西方科学意义上的理解的同时,具有鲜明的东方特色。中国近现代的科学教科书正是按照这个脉络展开了其独特的发展轨迹。

清末的另外一类科学教科书为旧式的蒙学课本的延伸。如,上海文明书局编著的《蒙学格致教科书》( 1903) ,上海彪蒙书室出版的《绘图蒙学修身实在易》( 1905) 以及《绘图蒙学格致实在易》( 1905)等科学教科书。此类科学教科书延续了之前中国的蒙学传统,其中插图在蒙学传统的格致教科书中也起到了颇为重要的作用。

在《蒙学格致教科书》( 1903) 以及《绘图蒙学修身实在易》( 1905) ,《绘图蒙学格致实在易》( 1905)等教材中的插图把源自中国明清小说传统中的“语- 图”互文,特别是图像的叙事性表现形式发挥得淋漓尽致。

插图的本质 可以说是 书籍中的“图 文并茂”。[9]———“插图插于文字之中,与文字互相说明。”[10]在《绘图蒙学格致实在易》等以蒙学传统为传承的科学教科书中,插图的作用主要是补充一种“叙事性”( diegetic) 。插图不单单是绘制一个动物或植物的形象,而是利用版画技术绘制一幅场景,与文本的叙述相互配合。类似于《点石斋》中漫画的作用,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作用。但是,其插图并不在“科学式的写实主义”范畴,缺乏西方生物学对于动植物细节的把握,几乎不具备对于科学知识本身的传播意义。

例如,《绘图蒙学格致实在易》( 1905) 中,第十五课钻燧取火,其中插图就是描述了一个钻木取火的场景( 如图1) ,从而和文字搭配使其具有故事性,在讲述日常科学知识的同时也会提到人生的道理,从而加强道德教育,真正达到儿童启蒙的作用。但是其中亦有相当多臆想的成分添加。如在钻燧取火的故事中,作者写道: “上古时候,有位圣人,称钻燧氏。他老人家怎么会得这个美名呢? 钻是钻木,燧是取火。那个时候,未知镜取日火的理。用了一柄大铁钻向树木上,很1命地往木里钻,钻头热了,引动那树木亦发了热,慢慢地出烟生火……”[11]行文中既有作者臆想的部分表达,也有中国普罗米修斯英雄崇拜的观念显露出来。又如,《绘图蒙学格致实在易》( 1905) 中的第十四课雨为蒸气,就运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解了雨落地上水蒸气形成的过程,同时提到“龙取水的话,是老婆婆瞎讲”以及“滋润土地,万物发生”的道理。插图在这里不仅仅使得故事本身更生动,还加强了读者关于故事的记忆。从而达到传播科学知识甚至是传播科学思维的本质目的。

钻燧取火———《绘图蒙学格致实在易》( 1905)

当然,随着日本教科书的译介后的本土化过程,蒙学传统以及东洋传统渐渐融合,也形成了基于日本教科书翻译改编的科学教科书。如,无锡三等公学学堂在1902年编译的《蒙学读本全书》( 1902) 。书中将蒙学的传统道德伦理教育纳入日本教科书认识自然物的传统之中。如,第一课讲述清朝时期的国家版图,并学习书写国名等常用字。而第二课则绘制了孔子像的插图。而从第十课开始则使用了译自日本的插图去介绍狗、鸡等动物。[12]其中既有日本教科书中的插图也有国人组织绘制的插图。为了适合初等低年级使用,其中的插图做出了相应的修正,取消了图解的部分,如介绍樱花只绘制樱花的标准形态,而不画出樱花的雄蕊、雌蕊等示意图。使得插图为了本土的教育需要做出了相应修改。而不仅仅是照搬旧有日本教科书中的插图。反之,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印制的《博物示教》( 1907) 中,为了适应更高的年龄段学习( 中学堂初年) ,同时也为“说明其形性以及系统关系,并示以实地运用之事”。[13]其中的插图全为科学图解,既介绍日常动植物,也涉及较深的植物生理学以及动物学知识。从“科学中的图像”转化成“科学图像”进行生物学专业知识的教授,全书只有115页,却有95幅插图之多。通过两者的对比可知,插图的难易成为理解自然程度不同的一种区分。这足以窥见图像对于科学教科书的插图以及贯彻其背后教育观和科学观的重要性。

从初创时期的科学教科书的发展中可以看到,在西方科学中,自亚里士多德开始科学的辨识和分类是其知识系统的基础。而作为科学启蒙教材的科学教科书,其中的插图担当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不仅具有审美、形式以及助读的角色,更多的具有科学知识负载的作用。即科学图像本身就是科学知识。这与中国传统知识的形态本身是有区别的,格致和蒙学以及科学的结合成为那个时期科学本土化过程中的教育实验,而小学科学教科书中的插图成为其中较有价值的负载者。

其次,科学教科书中的插图运用对于刚刚接受西方科学教育的中国提供了一种科学观上的建构。插图似乎可以更直观地理解科学道理,于是也就有了《绘图蒙学格致实在易》( 1905) 中对于科学的“钻燧氏”这种中国式解读。在解读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加入了本国的文化因素,提供给科学以文化生长的土壤。这样的科学观建构过程是科学本土化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同时也颇具有地方性知识的特点,值得更细致深入的研究。同样,学习也是一个建构的过程,通过视觉的和文本的知识,学习者选择和构建了自己的知识体系。换言之,只有拥有了文化的积淀,这种知识的组织和整合( integrating) 才在维持文化延续性的前提下被受众接受。

这一时期科学教科书之插图现在看来也有不足之处,如《蒙学读本全书》( 1902) 为日本教科书翻译加上后来的本土改编,其插图不仅风格不统一,而且从审美角度和知识负载角度都有所欠缺。当然,由于其中负载了中国的本土文化,如,对于“人的手”的介绍中使用了类似中国工笔画技法绘制的人手插图,插图虽然简陋,却显得格外具有东方韵味。

这正如克里斯托弗·墨菲( Christopher M. Murphy) 的观点所表明的,文化和意识形态会潜移默化地负载在教科书的插图中,无论是其中的服饰风格和艺术风格,都会带有其民族独特的风格。[1]314在中国清末民初时期,外来的科学文化就是这样通过转译、改造,为科学文化植根于大众提供了养分,从而进入我们民族的血液里,最终成为我们民族和融入西方文化的杂合文化。

二民国时期科学教科书中的插图

对于民国时期教科书的研究浩如烟海,其中关于教科书插图的也不少。例如,关于《开明国语课本》( 1932) ,由于是丰子恺先生所绘的插图,就有十多篇相关论文对其做出研究,如马升红从插图的制式和审美角度进行研究[14],王海燕从传播学角度对其插图进行了论述[15],还有很多对于民国小学教科书插图的研究相似,但缺乏从科学观以及科学文化负载角度进行的相关研究。

随着民国的建立,高等小学的理科教育日益成熟,涌现了众多的优秀小学科学教科书。其中大多绘有插图帮助学生记忆、理解。更重要的是,其插画中包含了一种基于科学文化的科学的形象理解。我们对于科学所形成的一些固有形象就诞生于那个时代,一直延续至今。可以说科学在教科书中的形象是伴随中国科学本土化过程所诞生的。可惜的是民国科学教科书中的插图渐渐失去了如《绘图蒙学格致实在易》( 1905) 中插图里的可视化叙事性的功能。

民国之前,中国科学教科书中的插图还不是西方传统意义上的“插图”( Illustration) ,首先,其原创的插图没有具有索引的性质,其次,也无法成为教导目不识丁的人的工具,以及作为审美爱好而存在。而在民国时期,小学科学教科书中的插图,才真正成为西方科学传统意义上的“插图”,成为了真正科学知识的负载。

其后,有众多的民国时期科学教科书出现,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拥有较多的科学插图是其共同点之一。以插图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科学文化的氛围,表达了试图从儿童抓起树立科学观的希望,同时也表达了认为研究自然也是一种审美之必要的观念,甚至表达了科学观之树立能改变整个国家命运的认识。[16]正如林语堂在《科学画报》中写道: “昆虫,花树,石之形成,山之历史,气候之变迁,日月之流转,皆非教不可,且教起来必津津有味也,故小学必注重科学常识一科。”[17]在民主与科学启蒙思潮下,科学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科学教科书中的插图,在科学观流变的过程中的作用也日益重要起来。

这种重要性首先反映在植物插图上。杜亚泉、杜就田编写的《共和国教科书新理科》( 1924) 中增加了许多中国特有的植物插图,包括茨菰、浮萍、回回叶等。[18]22其次,在文字和翻译名称本土化的过程中,插图对动植物原义进行了一种类似图像锁定的过程,在与西方动植物学知识相互印证以及译名和本土名称无法对应时,插图则成为读者检索动植物的一种工具。于是植物插图成为可以具有索引功能的科学插图。事实上,这种可索引性,使得科学插图成为科学知识、文化译介的交流机制之一。范法迪认为,正是此类的博物学插图具有视觉上编码和解码的共享系统,使其可以有效地担任科学交流媒介,以一种图像语汇对物体进行了诠释。[19]65而这种图像对于人脑的认知和文字的认知是有区别的,两者相互交织,才使得学习过程成为一个整体,从而加强对于文本的学习。[20]这也是科学教育中提倡利用插图来帮助学习科学文本的理论根源。

吴家煦在其编著的《新式理科教科书》( 1922)前言提出了图画可以帮助自学的观点,在其编著的教科书中也多增加了与自然物相互印证的插图。如,在介绍秋之田野时,先绘制了田野的全貌,再绘制稻米等秋天的作物和秋天常见的昆虫。强调了插图对于儿童自学的重要性。[21]诸如此类,不一而论。

到了民国后期随着白话文教科书的日益完善,理科教科书中的插图也有了其内容和组织上的变化。民国后期的小学科学教科书,如顾均正编写的《自然课本》( 1939) ,以及胡颜立等人编写的《高级小学自然课本》( 1946) 在低年龄段更强调插图对于辨识动植物的作用,在更高年龄段则提高了科学插图负载科学知识的能力。如绘制的潮汐图、杠杆原理等,甚至包括烧制陶器的相关介绍插图( 如图2) 。随着教材的日益成熟,其插图样式也有了其更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对于当时苏区的小学科学教科书而言,相对插图较少。一是因为由于物质缺乏的原因,其教科书大多印制不够精良,浪费油墨的插图很多能省则省。二是共产党重视农村科学普及教育,其小学教育与“冬学”教育是相互促进开展的。很多成人也使用小学科学教科书。所以当时苏区的小学教科书较民国政府的科学教科书而言,其科学插图无论是从数量和绘制的质量上来看,都相对落后。

制造陶瓷器的程序———《高级小学自然课本》( 1946)

在科学观演化中,就影响科学观的意义而言,民国时期科学教科书插图有着非比寻常的作用。

首先,在当时文字从文言文到白话文的转变过程中,科学插图从解读知识的原义的作用看,它成为逐渐树立起视觉权威。科学教科书中的绘画开始遵循“科学式的写实主义”风格,使得其本身又有客观观察的权威性,从而形成视觉权威。伴随着科学教育的深入,这种视觉权威所建构的科学观、自然观,就成了新一代中国人对于科学、自然理解的基础。

其次,伴随着通过插图而树立起视觉权威,科学插图与科学观之间的关系也格外让人注意。科学教科书中的科学插图形象,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国人实证主义的认识论视角,提高了其视觉再现客观世界和自然的能力。这与中国几千年来对待自然的视角和观点是背道而驰的。在中国古代的文人传统下,视觉刻画自然多采用“写意”的手法,很不重视是否与事物本身一致。而随着科学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实证主义的视觉体系成为现代性主导的视觉体系。而中国的教育,则不得不放弃古代中国对于自然世界的理解,加入科学主义的视觉现代性行列。从而渐渐形成了讲究“科学规律”的科学主义科学观。

三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教科书中的插图

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教育体制随着时间演变发生了改变。小学科学教科书中的插图也发生了变化。在20世纪50年代,小学教科书其中既包括修订民国教材也有编译苏联教材。如,《新编高级小学自然课本》( 1950) 以及《高级小学课本自然》( 1953) 。随着小学教授的课程内容大多是西方博物学类型的系统科学知识,其插图在强调图解的形式下,更多的将科学中的图像( Images in science) 转变为科学图像( science images) 。同时在另一方面,受苏联教科书传统,传统的明清小说叙事性插图被西方简单的人物插图所代替。出现“小朋友们在做试验”、“小朋友们在春游”之类的简笔画背景知识插图替代传统的版画类叙事性插图。

建国之后的小学教科书,在50年代教材中国化的过程后,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重创。但是就其科学教科书中的插图而言,由于科学的视觉元素仍然延续了其50年代形成的传统,改变并不明显。仍然按照50年代的视觉建构延续了中国科学教科书本土化的过程。《北京市小学试验课本·常识》( 1972) 等课本的插图也陆续出现了照片的形式。随着80年代,国内九年制义务教育及其教育纲领的推行,以及小学科学教科书地方教材的减少,人民教育出版社主编的《自然》课本成为主要的小学科学教科书。在近些年来,小学科学教科书中插图的样式越来越丰富,从而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在《小学课本( 试用本) 自然》( 1986) 以及后来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自然》( 1992)中,大量照片进入了小学科学教科书。这是因为在客观地反映科学成果等方面,照片有其独有的建构优势。其后,如在小学教科书《科学》( 2003) 中,照片已经成为其插图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手绘插图完全成为提供简笔画背景知识插图。

在小学科学教科书插图这个领域,把照片作为插图形式与传统的手绘插图作对比。第一,与手绘插图相比,照片的现实主义倾向不仅仅是插图绘制风格和内容的区别,对于科学观而言,照片作为插图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可视化的层次。如,学生可以在教科书的插图中观察显微结构,也能观察月球表面或者其他国家动物的照片。照片上的观看领域也大大拓宽,如拍摄的科学仪器、科学成果、动植物形象、科学家形象等等。第 二,相较于透视图———这种容易表现出机械主义的艺术表现形式而言,基于现实主义的摄影技术,又将一种普遍联系的科学观带回到科学教科书之中,不仅在于增加其视觉一致性,也更容易让低龄的学生理解起来相对容易。第三,节约了绘制的成本。照片可以以低成本的形式进行复制和传播,同时能提供给读者视觉上的“类似”客观性认同。———这种客观性认同是科学共同体所极为看重的。所以学习科学知识这个过程本身也是对于科学共同体认同的过程。此三点,对于教科书读者的科学观的形成最重要的是提供给读者可视化的层次和视觉一致性。实际上可以将这种视觉体验认为是科学实践活动的一部分,拓展了受众对于自然和科学的理解。同时,正是这种视觉体验构筑了科学教科书受众的科学文化基础。

四结语

从早期的明清小说式的叙事性版画插图以及博物学的插图,到民国时期广泛采用的透视图以及后期使用的照片形式的插图,其中所蕴涵的科学文化变化是复杂的———几乎是整个中国科学本土化过程在科学教育上的缩影。我们在科学插图以及小学教科书之间发现这种变化和差异的过程实际上是承认利用不同的解释方式去解释自然和科学知识,这种多元的解释体系,恰恰可以较好地理解其科学文化的不同。

首先,多样化的科学教育方式在不同的社会架构下都是有其存在的历史合理性。其背后所产生的科学观和科学文化史多样化的,这也关系到科学哲学领域对于科学本质的假设———科学是多样性,其背后的科学文化也应该是多样性的。其次,作为科学教育和科学传播的媒介,科学插图的存在应该被当作科学实践过程来被看待。特别是其中对于科学操作和器械的图解,甚至是作为科学背景知识插图,然而在一定程度我们不应该在使用“隐喻”的方式去处理科学图像的观看问题。而是,理应从视觉文本、社会维度以及历史维度研究其在时间和空间里的分布。从而在这种“不可言说”的弥漫于科学教育中的科学实践里找到其建构的方式。进一步揭示和讨论科学观的变化过程。最后,对于小学科学教科书中插图的研究可以当作一个研究范例。这里我们描述了一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插图差异的分布,其中有些分布是呈现弥散性的,如,在清末的教科书中其实就出现了照片插图,但是数量和比例都很低。这种弥散性的分布说明在同一时期也会产生不同的科学文化建构形式。而不同种的科学插图风格———自然倾向的插图、机械主义倾向的透视图、写实主义的照片,其本质上就是使用不同样式的社会建构去说明解释自然和科学知识,从而建构科学文化,造成了科学观“直观”上的变化。

3.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 篇三

【关键词】小学语文;《秋思》;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洛”。

2.有感情地朗读《秋思》,并能背诵。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大意。

4.想象诗描绘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词,并背诵;品味诗句,想象意境,领会诗情。

课前准备:了解张籍生平。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教师展示《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同学们还记得这两首学过的诗吗?谁能说出这两首诗是什么内容?生答: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谁能找出和《秋思》有什么共同点?

生:诗中都有一个“思”字。对的,“思”是思想、思念、考虑、动脑筋的意思,那么诗人在《秋思》中思考的是什么呢?

2.师:同学们再看题目,秋字代表着秋天,秋天通常有什么节日?

生: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师:秋天古往今来就是文人墨客最常寄托思念与哀愁的季节,那么大家想想,诗人在诗中是否也有这样的考虑呢?好,让我们带着疑问探寻张籍诗中那份思念是怎么样的感情。

运用学生已学诗句引入教学,让学生在同类题材的诗中找到共同点,对所学的诗做出大胆猜测,进入下一步的学习,也让学生有意识地把已学学以致用。同时,利用题目的“秋”字交代诗创作的背景时间,有助于借用环境、充满感染力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找到了诗的情感基调,为进一步理解诗、了解诗人的生平、了解诗创作的背景,领悟诗的思想感情打下了基础。

二、古诗初步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根据课文插图的色调、人物的穿着、动作、表情等大胆猜测诗人在做什么。(大家请认真观察课文插图,画面是什么颜色的?里面都有什么景物?人物正在做什么?)

2.指导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四遍,这里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以读代讲,有层次地进行,由浅入深,让学生读得轻松,在读中感悟诗歌的情感,获得成功体验。

(1)前两遍要求学生读通、读顺,标出诗中的生字和多音字,读正确。(“洛(luo)”“意万重(chong)”)

(2)后两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划分小节,朗读时注意诗内部的停顿。

(3)检查读书情况,指导学生根据诗中故事发展的脉络,将诗读得字正腔圆、抑扬顿挫。

3.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了解诗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当时的境遇。(洛阳曾经是繁华之地,可到了张籍的时候却已是繁华不再。那到底是什么勾起了客居异乡的张籍的思乡之情呢?才让他写出这样一首思念情感厚重的诗呢?他是否也象图中人物是个身在他乡的人,只能托付别人向亲人寄去思念呢?)

三、品读诗句,了解古诗大意

1.让学生根据注释,对诗作初步的逐句翻译。

师:同学们,谁能告诉我根据注释,怎么翻译这首诗的意思呢?(请学生回答)

师:那么把四句诗连起来,整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生答:洛阳城里刮起了秋风,想写一封信给家里,要说的话很多很多。恐怕匆匆忙忙地没有把心里的话说完,捎信的人要走时,我又找开信封看看还有什么没写。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好,现在我们再来读一遍这首诗。

2.逐句品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标出每句诗的关键字词,并解释为何要标这个字,这个字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师:你从诗中什么地方最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1)“洛阳城里见秋风”(秋风),让学生想象秋风中的洛阳城百花凋谢,黄叶飘零的凄凉摇落之景。

(2)“欲作家书意万重”(家书、意万重),安排学生先与同桌讨论,感受诗人心中的千愁万绪,重点解读“万重”,让学生体验到诗人说不完、写不尽的思念,因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的心理。

(3)“复恐匆匆说不尽”(恐、匆匆、说不尽)“恐”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为什么觉得家书写得“匆匆”?“说不尽”的是什么?

(4)“行人临发又开封”(又开封)让学生想象诗人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的情景。

四、想象意境,领悟感情

1.逐层感悟。

(1)秋风引发乡愁

①指读:洛阳城里见秋风;

②探究“见”字描绘了怎样情景;

③回顾《静夜思》——举头见明月,低头思故乡。《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家书寄寓沉重思念

①诗人独在异乡,愁肠百结,只能凭家书传递亲情,他会有什么体会呢?你读了后又有什么体会?

②假如你就是张籍,你会对亲人、朋友写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3)诉不尽的乡愁

①营造情境,再次感受行人临行,但诗人心中说不尽的思念及无法排解的孤独与寂寞。

②回读《秋思》。

2.整体朗读。

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带感情读诗。

师:闭上眼睛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景?

3.小结。

师:同学们都看到了秋叶飘零,意万重、又开封的画面。透这些画面,我们为诗人这种思乡情深深感动着。

该环节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提问、讨论、想象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同时也培养了群体合作意识;教师适时地点播,激励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一方面加深学生对古诗朦胧之解,另一方面推动学生将古诗熟读成诵。

五、指导背诵

1.让学生根据自己前面所学,看着带着对秋天的想象、对诗人情感的感悟朗读全诗。

2.指导学生根据板书多形式练习背诵古诗。(集体背、小组背、个人背)

3.小结:同学们,表达对家乡思念的古典诗词是非常多的,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诗《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六、欣赏唐代岑参的《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1.教师范读。

2.介绍作者岑参及写作背景。

3.学生读。

4.看到滚滚的渭河水流向故乡,诗人产生奇特的想象,想寄一样什么东西回去?

5.指导朗读。

6.小结:

师:什么是思乡情啊,那就是……的细节……那就是平添两行泪……那就是……

七、总结延伸,升华情感

1.回读这二首思乡诗。

2.山水相隔,隔不断我的思乡情;鸿雁传书,表达不尽我的思乡意;让我们一齐诵读这千古名作《泊船瓜洲》,《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师生齐诵读)

3.“秋思”已经转化为文化的符号,成为古今文人吟咏不时的命题。思念让人感到幸福,也感到悲伤,有喜有悲,有聚有散,但这就是人生。

板书: 秋思

意万重 又开封

思念家乡

点评:

本诗诗句浅显但诗境悠远,诗蕴深刻。在教学中,本教案着力体现:1.引导学生通过插画、关键字词对诗中的“秋”感同身受。2.从诵读提升到品悟的高度,通过反复吟诵,想象补白。从字面上理解诗意,从感情上体悟诗境,从而体会诗句背后的内蕴。遵循这理念,本教案设计呈现出以下特色:

一、以学引思,由已学导入古诗学习情境。

让学生在对已学思乡诗的复习当中为学习该诗酝酿情绪,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同类诗中找出共同点,引导学生大胆思考该诗的内容、诗人的情感,激发起学生学习新诗的兴趣,鼓励学生在新诗学习中找到不同点。通过在“旧诗”的引导,学生很快找到了理解新诗的“途径”,给下面的教学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调动多种感官感受古诗的氛围。

让学生根据插图“看图说话”,重塑了诗的情境,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并促动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诗人创作的心情;在交流中,学生你来我往地“输出”自己的理解,不断修正着其他学生对本诗的理解;而在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中,学生循环渐进地一次次在读中感悟诗人的情感,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在配乐朗读中,优美动听的音乐则再次为学生重现了秋天萧条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尽情挥洒情感,实现与文本、教师和人物对话。

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的交替,一遍遍深入对诗的感悟,实现了多途径与文本对话,逐步深化感知文本。在生本对话的过程,学生经历了从“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到“正确”、“有节奏”,文本在对话中被学生解读出“味道”与“感觉”,实现了从“读通”到“读懂”的过程。

三、在吟咏反复追寻诗人的情思

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不只采用多种形式,并且注重读的层次分明,让学生逐步、逐词、逐字走进诗的意境,体会到诗人内心深处千回百转的真挚情感,在体会与一次次的吟咏中呈螺旋式上升地加深对诗人情感的感受,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4.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篇四

沉和浮

一、填空:

1、石块放入水中,沉下去了,木块放入水中,浮起来了。

2、从井中提水时,同样是盛满水的桶,离开水面后要比在水中感觉重很多。

3、在水中沉的物体如:橡皮、回形针、小石块;在水中浮的物体如:泡沫塑料块、带盖的空瓶、木块。

4、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改变它们的轻重和体积的大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不会改变的。

5、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有关,与它的重量有关。

6、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虽然它的轻重没有变,但它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7、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

8、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的货物运送到远方。

9、造船计划包括:准备、制作、改进和完成。

10、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沉入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

11、静止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且方向(相反);沉在水底的物体,浮力(小于)重力。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

1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13、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14、(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15、(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16、(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7、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18、(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19、物质世界中,有的物体沉,有的物体浮;两个(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体积相同时,重的物体容易沉在,轻的物体容易浮;轻重相同时,体积大的容易浮,体积小的容易沉。

20、科学家往往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来研究某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简称控制变量法。

21、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有:(改变物体的材料,即改变物体的体积、改变物体的轻重)、(改变液体的性质)、(借助外力)。

22、不同的液体产生的浮力大小不同。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有的浮,有的沉。

23、在约旦与巴勒斯坦之间,有一个名叫死海的咸水湖,海水的含盐量比普通海水高出六七倍。

24、“沉浮子”为什么能够沉浮自如呢,它在瓶中的重量并没改变,那么改变的因素只能是体积。

25、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

26、一个杯子中装着油、水、糖浆,在最下层的应是糖浆。

27、将钩码分别放在清水、盐水、糖水、酒精中,它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最小,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最大。

28、有一种能够比较液体轻重的仪器,叫做比重计。

二、问答题:

1、把橡皮和萝卜切成大小不同的块,做在水中的沉浮试验,可以得到什么结论?(课本P3)

答: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改变它们的重量和体积大小,沉浮状况不会改变。

2、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变化有什么规律?(课本P4)

答:答案同第一题。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什么规律】?(课本P6)

答: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

4、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潜水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

(潜水艇是改变轻重来改变沉浮的。)

5、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是浮的,我们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吗?(课本P7)

答:能。把物体做成实心的物体,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把物体做成空心形状、船形或盒形,物体在水中是浮的。

6、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虽然它的轻重没有改变,但它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是什么原因呢?(课本P7)

答:是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和受到的浮力大小发生了变化。【排开量变大了】

7、铁块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这如何解释呢?(课本P8)

答:铁块浸入水中的体积小,排开的水量就小,它受到的浮力就小。造成大轮船后浸入水中的体积大,排开的水量就大,它受到的浮力就大。所以铁块在水中是沉的,而钢铁造的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上,还能载货物。

8、我们用什么方法保持船的平稳?(课本P9)

答:①在小船底部粘上一些橡皮泥;②将小船的底部做成斜锥体;③可以在小船的四周加上船沿,心量使小船的四周重量相等;④可以通过把船分隔成几个船舱来保持船的平稳。

9、泡沫塑料块受到浮力大小与什么有关?(课本P14)

答:泡沫塑料块受到浮力大小与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10、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把石块放入水中它就会下沉?(P16)

答:石块受到浮力大小与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答:石块放主水中下沉了,是因为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它本身的重量。

11、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里,一松手,为什么它会上浮?(P14)

(浮在水面上时,泡沫浮力等于重力)

(压在水中时,泡沫浮力大于重力,若一松手,马上就会上浮)

答:泡沫塑料块完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远远大于它本身的重量,因此一松手,就会上浮。

12、你能用重力和浮力的关系来解释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原因吗?(P16)

答: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13、把同一个马铃薯分别放入两杯液体中,一个沉,一个浮,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P19)

答:用同一个马铃薯做实验,此时影响马铃薯沉浮的因素只与所浸入的液体有关。马铃薯在清水的杯子里沉;在浓盐水(糖水)中浮。

怎样让它从沉变浮起来,加一定量的盐;怎样让它从浮变沉,加一定量的水。

14、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在液体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P20)

答: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水的重量有关,物体比同体积的水重,下沉,相反要上浮;

答: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液体的重量有关,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重,要下沉;相反要上浮。

15、据说,船从大海进入江河时,船身要下沉些,而从江河进入大海时,船身要上浮些,你能解释为什么吗?

答:因为海水的浓度大于河水,轮船在海水中受到的浮力会比河水中的大一些,所以船身要上浮些。

第二单元

1、我们平时说的热,实际上是一种能量,它很容易“跑来跑去”。当两个物体接触时,热量可以从一个物体直接传给另一个物体。

2、当我们觉得手冷时,用力搓一搓手,就会感觉热起来了。这是因为两只手互相磨擦产生了热。此外,食物能提供我们能量,太阳能为我们带来热量。

3、水在变热的过程中,重量不变,体积变大,放入冷水中会发生上浮现象。

【给冷水袋子加热后为什么会浮起来,原因是体积变大了,重量不变。】

4、把盛有冷水的容器放入盛有热水的容器中,容器中的冷水会逐渐变热;热水会逐渐变冷,这两个容器中的水温度最终会一样高。

5、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6、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

7、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运动加快了,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受冷时,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

8、大多数金属会热胀冷缩,可是有两种金属就与众不同,它们是热缩冷胀,这两种金属就是锑和铋。

9、水、空气、金属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许多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0、夏天架设电线时,一般要【松一些】;用水泥浇注路面时,用薄板隔成小块,目的是避免路面因热胀冷缩而损坏。

11、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或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

12、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热传递。

13、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的。

14、物体的材料不同,导热性能也不同,像铝、铁、不锈钢等金属材料,有良好的导热性能,被称为热的良导体。导热性能好的物体,往往吸热快,散热也快。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生活中常见的热的良导体有:(铜、铝、钢、金、银)等金属,(大理石)等;常见的热的不良导体有:(木头、塑料、空气、橡胶、混凝土、耐热玻璃)等。热的不良导体,它吸热(慢),散热也(慢),保温性(好),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

15、触摸导热性差的导体时(不会感到冷),因为它(不会很快把你手上的热量带走)。

16、饭锅的锅身多用铜铁铝制作;锅柄都用塑料或木头来做。

利用热传递:【烫斗前面部分用金属制成,很多机器的散热器,锅具的加热部分用金属制成】

防止热传递:【锅柄用塑料制成,夏天停电可用棉被包裹冰箱,羽绒衣等】

17、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可分成A、(外界物质直接给予热),如晒太阳、烤火···;B、(外界物质吃进身体产生热),如吃热的食物;C、(自身运动产生热),如跑步、打球··· D、(保暖),如多穿衣服···。

18、我们用冰块冷藏食物的时候,把冰块放在食物的上面效果好。

19、拿一个试管,用气球皮把试管口蒙住,并用橡皮筋扎紧,把试管插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气球皮会胀鼓,把试管插入冷水中时,气球皮会凹进去。

20、水在4℃以上时,是热胀冷缩的,但是在4℃以下却会出现冷胀热缩的反常现象。

21、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而是(衣服能阻挡我们身体热量的散失)。

22、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23、体积相同,冷水(重),热水(轻);重量相同,热水(体积大),冷水(体积小)。

24、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25、(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所以可以做保暖材料。21、(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26、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

27、在热传递现象中,热量绝(不会)真正消失。它只是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外一个、两个或更多的物体。

28、(对流):通过中介物(如水或空气)的流动而传热的过程。(热辐射):物体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射热能的过程。

二、问答题:

1、冬天里,我们常用哪些方法使自己热起来?这些方法是怎么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

答:如运动(跑步)、晒太阳、烤火、加穿衣服、吃食物、取暖器取暖等。

运动可以使血液循环加快;取暖器、太阳等为我们带来热量;吃入的食物给我们提供能量;衣服能起到保温作用,可以阻止身体已有的热量散发出去,又阻挡外面的冷空气进入。

2、为什么多穿衣服身体会觉得热起来?

答:衣服本身不会产生热,但它能保温,可以阻止身体已有的热散发出去,还可以阴挡外面的冷空气进入。

3、晚上,我们钻进被窝,感觉被子是凉的还是热的?早上醒来时,被窝里又是什么感觉?晚上再去睡觉时被窝还热吗?为什么?(P27)

答:晚上,当我们钻进被窝时,感觉被子是凉的。当早上醒来时,感觉被窝里是热的。晚上再去睡觉时,被窝就不再热了。

这说明了被子不能产生热,如果被子能产生热,那被窝应该一直是热的。

4、要使一杯冷水变成热水,我们有哪些方法?(P28)

答:可以用酒精灯加热;放在火炉上加热;放在热水中。

5、把装有热水的塑料袋放入冷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我们对热水上浮的原因怎样解释呢?(P28)(P29)

答:装有热水的塑料袋会浮在水面上。

水受热后的体积变大了,受到的浮力也会增大,所以会上浮。

【同体积,冷水重。同重量,热水大。】

6、啤酒瓶或饮料瓶里的啤酒、饮料都不会装满,为什么?(P32)

答:瓶里的啤酒、饮料不装满是为了防止液体受热膨胀时把瓶子胀裂。

7、中午妈妈刚盛好一碗汤,可过了一会儿,大家还没有开始吃,汤却少了一点儿,这是为什么?

答:这是由于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汤冷后体积变小,所以感觉汤少了。

8、与水相比,空气的热胀冷缩有什么特别的地方?(P34)

答:空气的体积变化比水明显。

9、物体的热胀冷缩是怎样引起的?(P35)(同填空7)

答: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运动加快了,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受冷时,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

10、怎样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P36)

答:①用一个铜球和一个铜球刚好能通过的铜环。②用酒精灯加热铜球;③加热后的铜球不能通过铜环;④将铜球放入水中冷却;⑤铜球冷却后,又能通过铜环了。

这个实验说明铜球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1、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的实验中要注意什么?(P36)

答:要注意:①注意使用酒精灯的安全。②禁止触摸铜球,加热后的铜球会烫伤皮肤。

12、在一段铁丝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将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火柴都向下悬挂,用酒精灯给铁丝的一端加热。观察哪端的火柴先掉下来?(P39)

答:靠近酒精灯那端的火柴先掉下来。

13、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热是怎样传递的?(P40)

答: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给另一部分。

14、铜、铝、钢这三种材料的传热性能怎样排序?哪一种是最好的导体?(P44)

答:铜的传热性能最好,其次是铝、钢。

15、日常生活用品中,为什么锅用铁或铝制作?而水杯、保温瓶却用塑料、玻璃制作?

答:锅用铁或铝制作是因为铁和铝是热的良导体,这样可以很快把饭煮好;水杯和保温瓶用塑料和玻璃制作是因为它们是热的不良导体,这样便于保温和不烫手。

16、卖冰糕的阿姨为什么总用白色的棉被把冰糕包得严严的?棉被、羽绒服为什么具有较好的保暖效果?

答:因为棉被中有不流动的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不易把外界的热传进去,这样可使冰糕融化得慢些。

棉被、羽绒服中有棉絮、羽毛,它们蓬松多孔隙,内有很多不流动的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因此棉被、羽绒服可以用来保暖。

17、明明家买了一只木桶,为了耐用,爸爸将木桶拿到铁铺去请师傅用铁环箍木桶,方法是先把铁环加热后再箍在木桶上。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做?

答:利用固体的热胀热缩,铁环加热后胀大,箍在木桶上,冷却后收缩,很结实耐用。

18、水泥路面为什么要做成一块块的,而且块与块之间还留有缝隙?

答:因为水泥路面也有热胀冷缩现象,如果没有预先留下整齐的缝隙,水泥路面会因热胀冷缩被拉得四分五裂,整个路面就会损坏。

19、冬天里水管被冻裂是怎么回事呀?

答:这是因为水在4℃以下时会出现热缩冷胀的反常现象,是水受冷体积膨胀把水管胀裂了。

第三单元

时间的测量

一、填空:

1、钟表以时、分、秒计量时间的,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1秒,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1分。

2、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3、古埃及人把天空划分为36个星座,一昼夜定为12个小时。通过观测这些星座在一年里横贯天空的情况,利用星座计算时间。

4、古代人还用光影来计时。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利用日影测量时间的一种计时仪器,由晷针和晷面组成的,是根据阳光下直立物体影子移动的规律制作的。

5、在太阳底下,随着时间的变化,一根直立细棒的影子的【方向、长短】也会慢慢发生变化。

6、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是自东向西移动的,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自西向东移动的。

7、古代人们还曾经利用流水来计时,水钟又叫刻漏,古代水钟有【泄水型水钟、受水型水钟】等类型。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使水流速度稳定的方法:(控制杯底孔的大小不变),且(保持水位在一定的高度)。

8、泄水型水钟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降,从而测出已经过去了多少时间。

9、受水型水钟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会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

10、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有盛水容器的形状、滴水的快慢、水位的高低等。

11、虽然像日晷、水钟、以及燃油钟、沙漏等一些简易的时钟,已经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时间,但是人们总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而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最精确——原子钟】

12、各种摆钟的摆每分钟都是摆动60次,摆钟的精确度与摆的长度有直接关系。

13、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摆动的辐度没有关系,但与摆线的长短有关系,摆线越长,摆动的速度越慢;摆线越短,摆动的速度越快。

14、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是指支架固定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15、随着时间的变化,(影子的方向、长短)也会慢慢地发生变化。

16、滴漏的滴水速度与(漏水孔的大小),(滴漏中的水位)有关。在滴漏实验中,前10毫升水滴得快,后10毫升水滴得慢。

17.同一个单摆每来回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这就是摆的等时性。根据这个性质,人们制成了(摆钟),大大提高了时间的精确度。

18、要想把摆钟调快一点,就必须让摆锤上升;要想把摆钟调慢一点,就必须让摆锤下降。

19、通过一定的装置,流水能够用来(计时),因为(滴漏)能够保持水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

20、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相同时间)(时长)的主观感受会不一样,但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延伸的。

21、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可以(估计时间)。

22、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一些(有规律运动的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如(流水)、(蜡烛燃烧)、(沙漏)等。

23、通过一定的装置,流水能够用来(计时),因为(滴漏)能够保持水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

24、我们可以控制(滴漏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

25、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使水流速度稳定的方法:(控制杯底孔的大小不变),且(保持水位在一定的高度)。

26、复习作业本29页的机械摆钟的组成部分,并了解机械摆钟各部分是怎样工作的。

27、许多动植物都会精确记录它们的成长过程。以树为例,每一年都会增加一个新的年轮,我们可以从树干的横切面中清晰地看出它的成长记录。

28、最先发现了摆的秘密的科学家是意大利的伽利略。

二、问答题:

1、根据自身的感觉来计量时间,准确吗?怎样能比较准确地计量时间?(P51)

答:不太准确;比较准确地计量时间的方法是用手表或钟表。

2、水钟漏完一杯水的时间和什么因素有关?怎样控制水滴漏出的快慢?

答:水钟漏完一杯水的时间和滴漏流出水的快慢有关。

控制水滴漏出的快慢与孔的大小和水的多少有关。孔大,水滴漏出得快;孔小,水滴漏出得慢;水多,水滴漏出得快;水少,水滴漏出得慢。

3、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有哪些?(P57)

答: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有盛水容器的形状、滴水的快慢、水位的高低等。

4、取两根长度分别为20厘米、30厘米粗细相同的木条做成两个摆,绳子的长度相同,摆动的快慢会一样吗?(P62)

答:不一样。短摆锤的摆摆动的速度快。(摆长不等于摆绳的长度,真正的摆长是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5、利用木条、金属圆片,我们能做成下个每分钟正好摆动30次的摆吗?金属圆片的位置如何调整?(P63)

答:我们可以调整摆长和金属圆片在木条上固定的位置来实现。

6、金属圆片在木条上固定的位置不同,对摆动的快慢有影响吗?(P63)

答:有影响。金属圆片固定的位置离支点越近,摆的速度越快。

7、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研究问题

摆的快慢与摆锤轻重有关吗?

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有关吗?

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吗?

控制不变因素

摆幅大小

摆绳长短

摆绳长短

摆锤轻重

摆幅大小,摆锤轻重

要改变因素

摆锤轻重

摆幅大小

摆绳长短

实验方法

做一摆,不改变摆幅大小,摆绳长短,改变摆锤轻重,分别测出一倍摆锤重量,两倍摆锤重量,三倍摆锤重量下,在15秒摆动的次数。

做一摆,不改摆绳长短

摆锤轻重,改变摆幅大小,分别测出大小幅度下,在15秒摆动的次数。

做一摆,不改摆幅大小,摆锤轻重,改变摆绳长短,分别测出一倍摆绳,两倍摆锤重量,三倍摆锤重量下,在15秒摆动的次数。

实验结论

摆的快慢与摆锤轻重无关

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无关

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

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

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

运动方式

自转

公转

方向

自西向东(或逆时针)

自西向东(或逆时针)

周期

24小时

一年

特点

地球是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在转动,称作地轴。北极星就处在地轴的延长线上。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这就是北极星不动的秘密。因此,地球仪也就是做成倾斜的样子。【地轴倾斜】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地球总是倾斜的,而且倾斜的方向、角度不变。【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开始学说

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的理论;

波兰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的理论,他相信研究天文学只有两件法宝:数学和观测,并在临终前出版了他的史著《天体运行论》。

证明人

法国一位物理学家名叫傅科,他用实验证明了地球在自转。傅科摆作为地球自转的有力证据,现已被世界所公认。

恒星的周年视差是【贝塞尔】观察到的,证明了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

带来的现象

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或逆时针

【地球公转形成四季变化】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地球总是),也就意味着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

倾斜的,而且倾斜的方向、角度不变。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1、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无论朝着哪个方向运动,都会发生偏向,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

2、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东经,向西180度属西经。经线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1小时。

3、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或逆时针),也就意味着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4、人们在夜间观星时,发现一个特殊现象:北极星的位置好像始终没有变化,而其他的星星每天都围绕北极星在【顺时针】旋转。

5、北极星的位置并不在头顶正上方,而是在人们视线往上倾斜的北方的天空中。

6、地球是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在转动,称作地轴。北极星就处在地轴的延长线上。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这就是北极星不动的秘密。因此,地球仪也就是做成倾斜的样子。

7、公转就是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公转一周是一年。

8、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地球总是倾斜的,而且倾斜的方向、角度不变。

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9、人们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星座时发现,天空中的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由东向西移动,比如北斗七星就是如此,这可以说明地球在公转。

10、阳光的直射和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

11、在地球的同一地点,不同季节的正午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冬季最长,夏季最短,春季和秋季适中。

12、在地球的同一地点,夏至时的太阳高度比冬至时大。

13、北半球夏季时,太阳长挂在北极天空就是不会下落,北极中心的白天甚至长达半年时间;而到了冬季,就几个月见不到太阳,北极点附近有半年的时间都处在黑夜之中。人们把这样的现象叫极昼和极夜。

14、在北半球对着太阳时,南极附近会出现极夜现象。赤道地区不可能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

15、现在人们已知道,地轴倾斜度大约是23度。

16、毛泽东在他的一首诗中写道:“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17、现在,人们通过太空望远镜、人造卫星等,能直接观察到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

18、地球是一个自转的球体,不同纬度的地方,自转的线速度快慢不一样,赤道上自转的线速度最大,两极自转的线速度最小,两个极点上线速度为零。

19、人们在不同的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星座时发现,天空中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由东向西移动,比如北斗七星就是如此。这可以说明地球在公转。人们在观察远近不同的星星时产生的视觉上的相对位置差异—恒星周年视差,也能证明地球在围绕着太阳不停的转动。

20、现在,人们通过太空望远镜、人造卫星等,能直接观察到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

21、阳光的直射和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不同。

二、问答题:

1、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有几种观点?哪一种是正确的?

答:①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地球不自转);③地球自转(但不公转);④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也自转。第④种解释是真实的。

2、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地交替呢?

答:是因为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形成的。

3、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有哪些异同?这两种学说能否合理地解释昼夜交替现象呢?(P76)

答:两种学说的相同点是,地球是球形。

不同点:“地心说”认为地球不运动,处于宇宙中心,太阳围着地球运动。“日心说”认为地球在运动,并围绕太阳运动,太阳处于宇宙中心。

这两种学说都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4、哪些证据能说明地球在自转?(P78)

答:①“傅科摆”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②太阳、月亮和星星每天都东升西落的现象;③地球上南北方向水平直线运动的物体,会发生偏西的现象。这些现象都能证明地球在自转。

5、北京、乌鲁木齐、东京、伦敦哪个最先看到黎明?

答:最先迎来黎明的是东京,其次是北京、乌鲁木齐,最后是伦敦。

6、地球上各国新年钟声会不会在同一时刻敲响?为什么?

答:不会。因为地球的自转使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根据世界时区图的时间差,各国新年钟声不会同一时刻敲响。

7、对于北极星“不动”,我们如何解释?(P82)

答:这是因为地球在围绕假想的地轴自转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所以看上去北极星好像“不动”。

8、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四季变化?(P87)

答: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倾斜导致阳光有规律性的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造成了气温有规律地变化,形成四季。

9、如果地轴的倾斜度再大一些,会怎样呢?(P89)

答:如果地轴的倾斜度再大一些,那么极昼现象发生的范围会更大了。

10、如图所示(见教材86页):当地球公转到A、B、C、D4个方位时,太阳的照射情况季节是

怎样的?

当转到位置A时,阳光直射赤道,北半球是春季节;南半球是秋季;

当转到位置B时,阳光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北极附近是极昼,南极附近时极夜

当转到位置C时,阳光直射赤道,北半球是秋季,南半球是春季。

当转到位置D时,阳光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是冬季,南半球是夏季。北极附近是极夜,南极附近时极昼。

11、用学过的知识解释,我们在地球上看到太阳东升西落,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答:因为地球在自转而且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12、本册中的星体转动方向小结:

5.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 篇五

一、填空(共28分,每空2分)

1、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

2、水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缩小,水的这种变化叫做()。

3、阳光下,把一根木棒竖直插在地上,随着时间变化,影子的()和()都会发生变化。

4、波兰天文学家()提出“日心说”的观点。

5、()可以证明地球在自传。

6、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

7、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昼夜交替变化时因为地球在()。

8、热总会从温度较()的一端传递到温度较()的一端,这种传热方式叫做()。

9、潜水艇是用改变自身的()来改变沉浮的。

10、古人用的水钟有()和()两种类型。

二、判断题(共10分,每题1分)

1、同一块橡皮不管切成大小如何,它的沉浮状况不会发生改变()

2、摆绳越长,摆动越快;摆绳越短,摆动越慢。()

3、铜砝码不管放在哪种液体中,它都是沉的。()

4、物体只要在水中,它都排开了一定的水量。()

5、沉在水底的物体没有受到浮力的作用。()

6、冷水在加热的过程中体积、重量都会增大。()

7、坐在向前行驶的车上,看窗外的物体都是移动的。()

8、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

9、摆锤越重,摆动的速度越慢。()

10、体积相同的热水和冷水,重量也相同。()

三、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A、由南向北 B、由西向东 C、由东向西

2、用钢铁制成的轮船能浮在水面上,这是改变了()A、它的重量 B、它的体积 C、液体的浓度

3、要使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做法错误的是()A、做成空心的 B、消掉一半 C、绑在木块上

4、相邻两段铁轨之间的缝隙()

A、冬天大 B、夏天大 C、冬天夏天一样大

5、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计量时间的仪器叫()A、日晷 B、浑天仪 C、滴漏

6、压瘪的乒乓球,浸入开水里烫一下,还能重新鼓起来,这是利用了()

A、液体的热胀冷缩 B、固体的热胀冷缩 C、气体的热胀冷缩

7、下列金属中,会热缩冷胀的是()A、铁 B、铝 C、锑

8、首先用实验证明地球在自传的科学家是()A、傅科 B、哥白尼 C、托勒密

9、沉在水底的水泥船,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是()A、浮力<重力 B、浮力=重力 C、浮力>重力

10、下列三个勺子,热传递本领最好的是()A、铝勺 B、木勺 C、塑料勺

四、连一连(共18分,每条线1分)(1)

纸盒

沉入水底

气球

橡皮 浮在水面

排球

泡沫

羽毛球

小刀

沉入水底

铅笔

玻璃球

浮在水面

铅球 木块

石子

(2)塑料

铝勺 传热快 铁锅 传热慢 木棒

课本

钥匙

五、简答题(共10分,每题5分)

1、把鸡蛋放入水中是沉入水底的,你有什么办法能让它浮起来?

2、铁路的铁轨在连接处总是留出一条缝隙,这条缝隙的大小会变化吗?怎样的规律呢?

六、实验操作(共14分)

为了证明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你有什么办法?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我需要的材料: 我的实验方法及步骤:

我的实验结论:

试卷答案:

一、1、排开水量

2、热胀冷缩

3、方向 长短

4、哥白尼

5、傅科摆

6、北极星

7、自传

8、高 低 热传递

9、重量

10、受水型 泄水型

二、1、∨

2、×

3、×

4、∨

5、×

6、×

7、×

8、∨

9、×

10、×

三、1、B

2、B

3、B

4、A

5、A

6、C

7、C

8、A

9、A

10、A

五、1、答:在水里放入盐。

2、答:有变化,冬天缝隙最大,夏天缝隙最小。

六、我需要的材料:烧杯、热水、冷水、红水、胶塞、烧瓶、玻璃管、皮筋等。我的实验方法及步骤:

1、用红水注满烧瓶,瓶口塞入带有玻璃管的胶塞,用皮筋 标注玻璃管上红水的最高水位;

2、将烧瓶放入冷水中,观察红水液面下降,用皮筋标注玻 璃管红水最高水位;

3、将烧瓶放入热水中,观察红水液面上升,用皮筋标注玻璃管红水最高水位。对三个皮筋的高度进行比较。

6.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 篇六

各位领导、评委大家好:

我是颍州区袁集镇***小学教师张鑫,今天我展示的内容是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蚯蚓的选择>>,我的说课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说教材: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学生在三、四年级的科学学习活动中,已经对生物体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观察、认识和研究,本课是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们进一步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建立起初步的动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对于一个生物来说,周围的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生物环境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等。非生物环境有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在这节课中学生将通过两个对比实验,了解蚯蚓生活需要的环境条件--黑暗潮湿,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动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过程与方法

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如何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五年级是学生从中段进入高段的一个开始,学生通过两年的科学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如观察、假设、简单实验、合作、记录等。因而在进入高段的科学学习中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培训,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比如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进一步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设计控制变量实验等,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思维训练以及探究方法的培养,让他们从事物表面兴趣发展为对科学探究持久的兴趣,让他们体验到探究中思考与发现的乐趣。

三、说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过程”。根据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应该具有开放性这一基本理念,针对《蚯蚓的选择》这堂课,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利用实物创设情境法。

著名教育家于漪说得好:“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教师在课的开始就要激活主体,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学的伊始,我为学生创设猜一猜,看一看实物蚯蚓的情境,让学生对蚯蚓这种小动物产生喜爱之情,同时点燃了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2.引导-探究法

“引导-探索”教学法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是学着像科学家那样自己去探索大自然秘密的探索者。

四、说学法

1.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的全过程。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创造科学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提问、猜想、设计、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使儿童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有选择的进行开放式学习。

新课程标准把学生定位为科学学习的主体,也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教师再次遵循“知道了也不告诉的原则”通过为学生创设情境,提供机会“逼”学生自己去猜测、验证的方法。从而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

3.注意合作交流

在科学探究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应该以小组为单位,加强与同组同学的交流,通过团结合作来完成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协作精神。

五、教学模式

1.结构

情境导入--猜测--讨论交流--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归纳结论--延伸探究

2.理论依据

科学教材在编写指导思想上强调对学生的发展格外注重,表现在从对学生“学”的关注转向对学生“人”的关注,强调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参与的过程中认识自然和社会,本课从知识目标上来说是比较浅显的,较容易达到,但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和探究技能训练是本课的重点。

六、教学流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今天我给同学们请来了一个动物朋友,想不想见见?是谁呢?教师板书。今天我们请来了蚯蚓跟我们一起上科学课。

2、大家在哪儿见到过它们?

[设计意图:教学伊始,为学生创设观看实物蚯蚓的情境,并联系学生生活,在哪儿见到过它们?使学生对蚯蚓这种小动物产生喜爱之情,,让他们在原有认知和前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蚯蚓的生活环境,使学生轻松进入学习状态,激发起学生想要探究、想要主动参与的欲望,为下一步学生们能以饱满的热情进行学习做好铺垫]

(二)质疑猜测,引发前概念

根据大家的经验,你能大胆地猜测一下蚯蚓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呢?(潮湿、干燥,阴暗、明亮)教师随机板书。

[设计意图:猜测是科学课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也是让学生尝试构建一个解决问题的模型。学生在三年级时就已经对蚯蚓这种小动物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这一环节的活动中,让学生猜测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当学生产生了认知的冲突,也就有了探究、验证的需求,同时培养了学生大胆猜想,进行科学预测的习惯。]

(三)实验设计,探究科学概念

实验设计一:“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环境中”:

1、看来大家的猜测是有生活依据的,到底蚯蚓是不是喜欢生活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我们在课堂上可以怎么证明呢?(做实验)

先自己想一想,再到小组讨论一下,“潮湿”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怎么做?(设计实验)为什么?

假如老师提供给大家一些材料,教师逐一出示:如蚯蚓、土壤、喷壶、盒子等,我们怎么利用这些材料去做?

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随机点拨。

3、在交流中概括出比较合理的实验步骤及要求:

(1)在一个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湿润。

教师引导学生创设干湿两种不同的环境。然后通过讨论、交流、补充逐步完善实验方案。同时引导出怎样设计对比实验,并知道对比实验中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明确在对比实验中要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2)把7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教师画草图辅助学生理解)

(3)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记录。(提醒中途不要打开或者移动蚯蚓)

(4)反复做几次。[设计意图:动手之前先动脑,应该成为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的基本行为习惯。制定实验计划时,指导学生围绕猜想,通过自己的思考,选择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过程,让学生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掌握、运用实验技能,变传统的模仿实验操作为学生主动的设计实验,从关注技能的形成到关注思维品质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养成。]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适时提出:蚯蚓是我们的朋友,它们的胆子比较小,所以做实验时同学们要小心,不要惊吓了我们的朋友。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引导概括: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 [设计意图:科学探究是一个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科学的思维过程。更是学生经历、体验和发现的过程。这一环节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观察、检验自己提出的预测,能用语言描述实验的整个过程,并进行分析,归纳得出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环境中。]

实验设计二: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学生独立设计实验 1、接下来我们再来研究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该怎样设计实验呢?

2、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进行对比实验,并注意控制条件。

3、出示实验器材,讨论实验步骤及要求:

(1)把长方形盒子里面涂成黑色。盒盖一端剪去一部分。制造出阴暗和明亮的环境,由于室内光线很弱实验结果不明显,所以我给同学们准备了手电筒以加强光亮的程度。(2)把7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3)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

(4)反复做几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6、引导学生总结归纳:通过两个实验,我们能说说蚯蚓适合怎样的生活环境

[设计意图:第斯多惠认为: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感悟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探究的能力,逐步养成科学的行为和生活习惯。](四)拓展探究,形成科学概念

动物对环境的需要和适应:

1、课件出示:书中11页几幅动物图片,(企鹅等学生不常见的动物)请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材料进行汇报,教师补充总结。

2、联系生活:请学生举例说说身边的动物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

3、当环境不适应动物生存的时候,它们会怎样?谁能说说相关的例子吗?我们能做些什么呢?渗透思教

4、引导总结: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动物和环境是相互依存的,所以我们要保护和创造动物生存的环境,也就是保护小动物,爱护大自然。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深化运用。让学生意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同时学生交流分享收集的信息资料,让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让课堂生态化。]

(五)回归生活,应用科学概念

所以最后,陪我们上了一堂课的蚯蚓兄弟,我们该如何对待它们呢?

[设计意图: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后转化为技能,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的问题。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保护动物及动物的生存环境。]

六、板书设计:

4、蚯蚓的选择

潮湿干燥

阴暗光亮

蚯蚓的选择

潮湿

阴暗

上一篇:产科新护士培训第二周考试题下一篇:成语打成一片造句及近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