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原理

2024-09-13

微观经济学原理(共8篇)

1.微观经济学原理 篇一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作为一名旅游管理专业的大一学生,我学习到了曼昆的《西方经济学》,说实话我真的觉的这本书对于我来说学习起来有点吃力,但是我还是以我自身学习的经验和心得以及我至今学到和掌握到的西方经济学的程度来说说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学习。西方经济学是一门推理性极强的科学,在学习它的时候不仅仅要牢记它的基本原理,还要掌握她的推导证明方法等,这样的话我才能又知道其然,还知道其所以然。

经典的经济学入门书籍有很多,如斯密的《国富论》,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等,但我读的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一书。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曾创造了两次吉尼斯世界记录:一是书还未完稿时,出版商就出价140万美元买下版权,从而创下经济学著作卖价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二是书一出版便很快风行美国,出版仅3个月就被300多所大学采用作为教材,其英文版发行量在1998年出版当年就高达20万册,成为世界上首版最成功的经济学教材,其畅销速度与畅销数量又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全书没有复杂深奥的近代数学知识,也没有晦涩难懂的抽象概念,这是一本适合平民大众阅读的作品,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另一方面,其内容是博大精深,返璞归真,用平易的语言向读者展现了现代经济学的根基,原理清晰,分析透彻,在当今众多的经济学著作中璀璨而夺目。

本书第一章就有十大原理:前面七大原理阐述了人们如何做出选择,以及人们之间如何相互贸易。像这样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他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的领域叫微观经济学。而接下来的三大原理描述了整个经济运行的轮廓。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曼昆在第十八章、第二十四章等多次提到生产率的概念,曼昆对其的定义是:一个工人每小时工作时间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总量。曼昆引用了著名小说《鲁滨逊漂流记》的例子,如果克鲁索捕到更多的鱼,那他的生活水平就会提高。与克鲁索一样,一个国家只有能生产大量物品与劳物,它才能享受到更高的生活水平。

为什么世界各国的生活水平差距如此之大,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资料,我们看到美国在2015年的GDP是109855亿美元,而中国在2015年的GDP是117252亿人民币,显然中国的GDP是低于美国的,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是低于美国人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提高生产率,认真研究决定生产率的因素,包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源、技术知识。

原理九:当政府发行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货币供给变动会严重的影响经济,所以中国人民银行在作出货币政策时一定要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影响,在第二十七章《货币制度》中曼昆很详细的谈到了“银行与货币供给”。

高通货膨胀必然伴随货币量的高速增长,假设货币量增加之前,经济是均衡的,当货币量增加时,在现行的 水平下,货币的供给量超过了需求量。因而人们会以各种方式花掉这些超额货币供给,由于经济中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并没有变,这种更大的物品和劳务需求就引起物品和劳务的价格上升。水平上升又增加了货币需求量。货币量增加的唯一后果是 上升。

但是无论是美联储还是中国人民银行都不能完全货币供给,因为家庭存款和商业银行选择的贷款量是它们所不能左右的。因此,在一个部分准备金银行体系制度中,经济中的货币量部分取决于储户和银行的行为,部分取决于美联储或者中国人民银行之类的 银行。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经济中 总水平的持续上升就称为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危害性不言而遇。但是低通货膨胀是否就一定好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曼昆在《经济学原理》第三十三章《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中很详细地谈到了两者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就很好的说明了两者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但很多经济学家对这一观点提出异议。

曼昆是支持菲利普斯曲线的,但不存在持久的权衡取舍。其实,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比喻在长期中,通货膨胀很高,自然失业率是依然存在的。我认同这种观点。

在这些个原理里,就有内容、体系结构到表述、体例都体现了“经济学学生的入门教科书”的定位。

刚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很好奇这是一本什么书。可是网上的评价让我匪夷所思,在我觉得一本写理论的书,是乏味的,但是我却看到了这本书的影响力不是一般的大,让我很有兴趣去看他。并且看了后也没有失望,这本书的特点之一是在每阐述一个经济学原理以后就尽可能地回到与这种原理有关的应用和政策上来。现在曼昆把“案例研究”的教学方法运用于《经济学原理》这本书中,来说明如何应用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原理》一书的绝大多数章节都有相关的案例研究。除此之外,这本书的大多数章节还设有“新闻信箱”,引用报纸上的新闻来说明如何运用经济学思想来阐述当前的社会问题。最后,这本书的体系结构也不同于流行的经济学初级教程。它不是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或“经济学研究什么”开始,而是在开篇第一章集中概述了经济学的十个基本原理,这使初学者一开始就能抓住经济学的精髓。这本书也没有严格遵守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传统二分法,而是尽量模糊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界限。令我受益匪浅。

2.微观经济学原理 篇二

一、房价持续上涨的原因

(一) 市场需求过度旺盛

目前, 用于自住的购房者大体分为四类:一是城市建设中形成的拆迁户, 他们是被动刚性需求房子被拆了, 必须得买新房, 尽管部分人要背上沉重的房贷并严重的影响生活质量。二是城市、农村中一部分比较富有的人, 他们原先有住房, 现在在良好收入的支撑下具有强烈的换房需求他们要求更新环境更好、面积更大的房子。三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大量的外资进入我国, 这些外商有购买办公楼、住房的需求。或是由于地理位置等的原因, 一些港、澳、台同胞在内地购买住房加剧了需求。四是结婚购房的年轻人, 我国的传统习惯结婚需要新房, 且要求有独立的房屋, 使他们也有着强烈的购房需求。

首先, 从潜在需求来看, 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我国进入21世纪后的重要任务之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导致大量的流动人口涌入城市。其次, 从有效需求测算, 不断提高的居民收入水平和银行贷款的低利率环境为城市居民改善住房提供了有利时机, 原有城市人口存在改善住房条件的需求。最后, 由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作怪导致对住房需求的上升。一是居者有其屋的屋被普遍理解为自有产权房, 美国老太太和我国老太太的住房故事一度盛传于大街小巷, 促进了住房消费观念、消费模式的快速转变。二是盲目攀比, 大学生毕业3年5年, 不论有无实力都纷纷买房, 而且要大居室的, 家里凑银行贷, 甘愿成为房奴的不在少数。三是恐惧心理, 今天的价位明天还有吗?

(二) 市场供给结构不合理

住宅不仅具有商品消费属性, 还具有福利保障属性和投资属性, 即三重属性。在新旧体制转型、市场替代计划时期, 我们过多地注重了住宅的商品属性, 对其福利中隐含保障属性和潜在的投资属性认识不足。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收入差距逐渐拉大, 住宅的保障属性和投资属性逐步显现。当住宅供给没有相应分化, 而是沿着企业追求利润的市场经济规律发展时, 结构性矛盾就凸显出来, 其突出表现为:一方面, 在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房屋开发中, 高档房屋比重过高, 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房的开发量不足。另一方面, 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房供不应求, 导致了经济适用房销售违规操作和市场炒作现象。从市场的发展看, 供给结构严重地违背需求结构, 在一些档次住房供应量不足的情况下, 就会产生结构性泡沫现象。

(三) 房产成本上涨

首先, 对于地价和房价的关系, 理论界普遍存在这种观点:地价决定房价。特别是近些年来不少地区采用土地出让招拍挂政策。各地政府代行土地拥有者之权, 土地由地方政府所垄断。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采取纯粹价高者得之的拍卖方式来向开发商出让土地, 这就造成土地价格的突飞猛进, 进而使得很大程度上基于土地价格的房产价格也就随之扶摇直上。房价永远上涨源自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另外, 包括建材等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增加、拆迁成本提高及精装修商品房的增加, 还包括新建住宅品质提升所带来的成本增加, 也使得房价不断上涨。

用经济学的供求曲线进行分析, 市场供给结构不合理和成本的上涨使得房产市场的供给曲线S左移到S’。而上面关于需求的原因, 需求的增加, 导致房产市场的需求曲线D右移到D’, 这样两支曲线的同时移动就造成了房价的上升, 而同时房产交易数量 (即均衡时需求或供给的数量) 并未缩水 (见图1) 。

二、解决房价过高的建议

针对我国房地产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 有以下建议:

第一, 大力培育房地产市场, 进一步拓宽租售并举的市场供应。同时, 政府要给予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住房建设一定的政策支持, 按照需求增加普通住房的供给。并制定普通住房定向销售细则, 在分配、房贷利率、首付比例以及公积金贷款使用等方面给予优惠, 满足普通居民购房需求, 降低购房成本。

第二, 适当控制个人住房贷款需求。在货币信贷增速下降而房屋需求增长仍然过快的条件下, 适当控制个人住房贷款需求最有力的杠杆是提高银行贷款利率。另外, 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如强化购买期房和投资性置房的贷款限制;落实个人住房贷款的担保;严格住房贷款程序等。

第三, 调动地方政府落实调控政策的积极性, 为地方政府落实调控措施创造制度条件。一是改革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制度, 减弱GDP增长的影响。二是改革、完善分税制度。三是改革土地收益制度, 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收入的依赖。

参考文献

[1]、张晋生.房价高涨的市场结构及体制因素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5 (6) .

3.跑步的微观经济学 篇三

为了多收获一对主动献上的膝盖,有人把计步器绑在了狗腿上,有人每天没事绑着手机在窗边缓缓降下又升起,有人把手机绑在鞋带上翘起二郎腿匀速抖腿,有人因运动过量差点导致截肢……

晒步数对你来说是一种风潮,对商人来说是一笔生意。

跑步也是大花销

今年你要跑北京马拉松没那么容易了,6万多人抢3万名额,基本是2比1的中签率,去年,上海国际马拉松,只有1.8万人的跑步名额,居然有200万人争抢。

“半马”报名费160元,“全马”200元,在不用抽签的2013年,北京马拉松3万个名额仅13个小时就被一抢而空。如果没抢到,你还可以淘宝找黄牛,一上海跑友愿意出价5000余元购买名额。

在田协注册的马拉松赛事,2011年全国为22场,2012年为33场,2013年有39场,2014年有53场。2014年全国马拉松参赛人数超过90万人次,狂热的跑步信徒让2014年“北马”总营收近3000万元,使其跻身世界十大马拉松赛之列。

有预测说,中国的跑步经济市场份额在300亿元。除了各大城市的马拉松赛事以外,这个数额还包括跑步者长年累月的头巾、水壶、腰包、护膝、遮阳帽、防风镜、计步器、速干衣、压缩袜、心率计、运动鞋、智能手环、运动耳机,以及去参加比赛的高铁票、住宿费、保险费和App服务。

好的装备是新手坚持的动力

吴大萌手机中的Days Matter显示,她开始跑步已经605日了。两年前,她还是北京外国语学院的大四学生,“身边有个特别女神的姑娘天天在朋友圈晒自己跑步的截图和燃烧的卡路里”,大学800米测试没有达标让吴大萌痛下决心要在毕业前“完成一个牛逼的to do list”。故事的结局是,吴大萌同学最终跑了全程马拉松,在TNF 50公里越野中拿到了小金人,还用一个半夜刷了北京二环,后来又跑了二号线、三环,以及72公里的四环。

开始跑步时,吴大萌会带上耳机放一些喜欢听的音乐,后来经常在马路上跑步,边跑边听很不安全,就放弃了这个习惯。但运动手表是必须买的,从2200元的GARMIN620开始,虽然吴大萌并不怎么关心自己跑步时的心率。

跑步圈有很多女生,她们很容易因减肥而开始。到现在,跑步已经成为吴大萌的习惯。“很多时候为了缓解一天积累的情绪。有时天气好了,我就会出去跑20公里呼吸新鲜空气;心情好了,出去跑一圈庆祝;心情糟糕时,出去跑一下发泄。”

跑步最费鞋,跑鞋每800公里就要换一次,“说起跑步装备,这真是一大笔账,光跑鞋我就有十几双”。在这些装备里,除了1280元的Nike air zoom,就是3200元的GARMIN Fenix3运动手表,最便宜的是69元的小米手环。

Fenix3并不是必须的装备,吴大萌也不太喜欢研究自己的运动数据,但Fenix3绝对是跑步圈里“装X必备”,吴大萌说,“对于新手来说,好的装备无非就是花了大价钱给自己点坚持的动力”。

在《跑步圣经》的诞生地美国,Runners World杂志上有一篇《在美国跑上一辈子要花多少钱?》,把美国跑友分成三个档次:节俭型花费14358美元,资深型花费56942美元,土豪型花费为212872美元。有好事者算出了中国版本:节俭型14100元,资深型243000元,土豪型1101900元。

这样的消费量级能支撑起多少家上市公司?

中国人喜欢夜跑

持续的跑步热,让不少可穿戴智能设备公司把重兵布在了运动手环上,跑步数据记录和社交的App也走红。跑步App中用户较多的有Nike+、悦跑圈、腾米跑跑等,红杉资本、软银中国等VC都在跑步App里投入了赌注。小米手环也借着69元的小米价成为国内运动手环出货量最大的设备。

“我们公司报销所有跑步比赛的报名费。”华米科技北京总经理王辉在进入华米以前就是一个跑步爱好者。

2014年8月,小米手环第一个用户数据在华米公司的后台激活,随着用户人群的增加,华米的数据分析师发现跑步是手环人群的重要应用。“每周一次,跑三到五公里,我们把他定位为一个严肃跑者,”王辉说,“一千多万的累计用户,可能有20%的跑步发烧友。”

今年年初,华米开始成立“米动跑团”,后来还把千万级用户的跑步数据做成“米动指数”。在米动指数的监测里,“随着冬天到来,跑步频次大幅下降”,王辉说:“我们抽验了好多天,对比了北京市雾霾天气和跑步的关系,发现雾霾虽然有影响,但不如气温的影响大。”

让人们跑起来是华米的使命。“我们不像Nike、Adidas,卖出一双跑鞋就完成任务,我们的考核标准是手环的日活和月活。”王辉说,“华米不是一家传统硅谷的硬件公司,我们把用户以互联网方式来经营和运营。”

北上广才是跑步经济的核心区,总部在合肥的华米科技,把庞大的后期运营团队放在了北京,负责后台软件大数据以及以跑步为主的市场活动和体育运营。他们占了华米公司人力资源的30%。

与竞技体育不一样,跑步有着最广泛的市民基础以及社交倾向,这使跑步经济更有群众基础以及参与性。2014年,运动App咕咚发布了《2014年中国运动白皮书》,2000万注册用户中,有58%的人运动方式是跑步,走路和骑行分别是22%和13%。报告还显示,中国人喜欢夜跑,占总跑者的73.44%,尤以晚上8点至10点居多。

跑步数据其实是社交货币

跑步经济的直接受益者是Nike、Adidas以及New Balance。New Balance在广州开了全国第一家跑步系列主题店,Adidas也在上海“跑步圣地”的徐汇滨江设了Adidas Runbase。Nike跑步产品已经占到公司全部营收的20%,每年还有30%的增长率,远超足球和篮球两种品类。

以跑步为基础,充满互联网思维的Nike也开始了跑步粉丝的运营。Nike推出一系列的手机应用,涉及减肥、跑步社交、专业跑步训练。卖鞋虽然是主业,Nike也推出了跑步手表,可以计算卡路里、追踪速度、计算心率。

2015年7月,李宁跟华米科技合作,推出了两款智能跑鞋。据王辉透露,11月底,这些装有智能芯片的跑鞋已经出货26万双。“比如说你是前脚掌着地还是后脚掌着地,手环是没法测的。”

众安保险也费尽心思给跑步者设计了一款产品,每天跑一次步,就能抵扣你的保费费用,本月跑步步数越多,下个月需缴保费就越少。

“跑步经济的浪潮推动了智能硬件需求的具体化。”王辉说,“智能设备反过来拉动了跑步经济的前进,有些人是想试用我们的手环而开始跑步的,也有些人是为了试用某个App而跑步。每天向朋友圈上传的跑步数据,其实是你的社交货币。”

4.微观经济学原理 篇四

第二篇 市场如何运作

第四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复习题

1.什么是竞争市场?简单描述除了完全竞争市场之外的市场类型。

答:竞争市场是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

除了完全竞争市场之外,还有垄断市场。在这个市场上只有一个卖者,他决定价格。这个卖者被称为垄断者。还有寡头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有几个并不总是主动竞争的卖者,他们提供相似或相同的产品。通常情况下,寡头们会尽力联合起来,避免激烈的竞争,收取较高的市场价格。还有垄断竞争市场,这是一个有许多提供相似但不相同产品的企业的市场结构。由于各自提供的产品不同,每个企业对产品的价格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2.什么是需求表和需求曲线?它们如何相关联?为什么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答:需求表是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需求曲线是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需求曲线将需求表用图形的形式表现出来,需求表是需求曲线上若干个点的坐标的数字表格排列。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价格上

升,需求量会减少。

3.消费者嗜好的变化引起了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还是需求曲线的移动,价格的变化引起了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还是需求曲线的移动? 答:消费者嗜好的变化引起了需求曲线的移动,价格的变化引起了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4.Popeye的收入减少了,结果他买了更多的菠菜。菠菜是低档物品,还是正常物品? Popeye菠菜的需求曲线是什么样的? 答:菠菜对波匹来说是低档物品。因为Popeye的收入减少了,他对菠菜的需求量反而增大。波匹菠菜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5.什么是供给表和供给曲线,它们如何关联?为什么供给曲线向石上方倾斜? 答:供给表是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格,供给曲线是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图形。供给曲线是供给表的图形表示,供给表是供给曲线上点的坐标的数字排列。

因为在其他因素不变时,价格上升,供给量上升,所以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6.生产者技术的变动引起了沿着供给曲线的变动,还是供给曲线的移动?价格的变化引起了沿着供给曲线的变动,还是供给曲线的移动? 答:生产者技术的变动引起了供给曲线的移动,价格变化引起了沿着供给曲线的变动。7.给市场均衡下定义,描述使市场向均衡变动的力量。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第4章 课后习题答案P92-P94 答:当供给与需求达到了平衡的状态,即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于一点时,这一点叫做市场的均衡。使市场达到均衡的力量是价格。当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市场上求大于供,供给者发现提高价格也不会减少销售量,于是价格就会上升,直到均衡价格为止。当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市场上供大于求,供给者发现自己的物品发生积压,为了扩大销售量他们会降价,价格下降到均衡价格时为止。

8.啤酒与比萨饼是互补品,因为人们常常边吃比萨饼,边喝啤酒。当啤酒价格上升时,比萨饼市场的供给、需求、供给量、需求量以及价格会发生什么变动? 答:因为啤酒和比萨饼是互补品,所以当啤酒价格上升而其他条件不变时,啤酒的需求会下降,比萨饼的需求也下降。而比萨饼的供给并没有什么原因使它变动,这样,比萨饼的需求曲线会向左移动,而供给曲线不变。达到市场均衡时的供给量、需求量、均衡价格都会下降。

9.描述市场经济中价格的作用。

答:市场经济中价格是推动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与供给量达到均衡状态的力量,是指导资源配置的信号。价格既反映了一种物品的社会价格,也反映了生产该物品的社会成本,它指引着个别决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实现了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结果。

问题与应用

1.用供求图分别解释以下表述: A.“当寒流袭击佛罗里达时,全国超市中橘子汁的价格上升。”

答:

图4—1 全国超市中橘子汁的供求图 B.“当每年夏天新英格兰地区天气变暖时,加勒比地区旅馆房间的价格直线下跌。”

答:

图4—2 加勒比地区旅馆房间的供求图 C.“当中东爆发战争时,汽油价格上升,而二手凯迪拉克车的价格下降。”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第4章 课后习题答案P92-P94

图4—3 中东战争对凯迪拉车二手车的影响 2.“练习本需求增加提高了练习本的需求量,但没有增加练习本的供给量。”这句话对还是错?解释原因。

答:这句话错,应该是“练习本需求增加提高了练习本的需求量,但没有增加练习本的供给。”因为只是某种因素影响了练习本的需求,使需求曲线移动或均衡点沿着需求曲线变动。没有什么因素改变练习本的供给,即练习本的供给曲线不会发生移动。但是一般说来,在其他因素不变时,需求量的增大会引起供给量的增大。

3.考虑家用旅行车市场。根据下面所列的每一个事件,分别指出哪一种需求或供给的决定因素将受到影响。同时还要指出,需求或供给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然后画图说明该事件对家用旅行车价格和数量的影响。A.人们决定多生孩子。

答:决定需求和供给的预期因素都受到影响。人们预期孩子多了,家庭开支会增大,家用旅行车的需求会减少。从供给角度来看,由于人口会增加,对家用旅行车的消费量也会增加,于是生产商会增加供给。

图4-4 人们决定多生孩子与运动型多功能车车价格上升的影响 B.钢铁工人罢工,致使钢材价格上涨。

答:决定需求的收入因素受到影响,罢工提高钢材价格,钢铁工人的工资也会提高,家用旅行车的需求增加。而同时,钢材价格的提高使家用旅行车的投入价格上升,供给减少。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第4章 课后习题答案P92-P94

图4-5 钢铁工人罢工的影响

C.工程师开发出用于家用旅行车生产的新的自动化机器。

答:决定供给的技术因素受影响,生产技术提高,会使家用旅行车的供给增加。

图4-6 工程师发明自动化机器的影响 D.运动型多功能车价格上升。

答:决定需求的相关物品价格因素受到影响,由于运动型多功能车是家用旅行车的替代品,所以家用旅行车的需求会增加。如图4-4 所示。E.股市崩溃减少了人们的财产。

答:股市崩溃减少了人们的财产,收入的减少会使得对家用旅行车的需求下降(家用旅行车是正常物品),供给不受影响。如图4-7 所示,家用旅行车的价格和数量均下降。

图4-7 股市崩溃的影响

4.考虑DVD、电视和电影院门票市场。

A.对每一对物品,确定它们是互补品还是替代品 ·DVD和电视 ·DVD和电影票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第4章 课后习题答案P92-P94 ·电视和电影票

答:DVD 和电视机是互补品,因为不可能在没有电视的情况下看DVD。DVD 和电影票是替代品,因为一部电影即可以在电影院看,也可以在家看。电视和电影票是替代品,原因与上面的类似。

B.假设技术进步降低了制造电视机的成本。画一个图说明电视机市场会发生什么变动。

答:技术进步降低了制造电视机的成本,使电视机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电视机的需求曲线不变。结果是电视机的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上升,如图4—8所示。

图4—8 电视机的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价格上升

C.再画两个图说明电视机市场的变动如何影响DDVVDD市场和电影票市场。

答:由于电视机和DVD 是互补品,电视机价格的下降使DVD 的需求增加。需求增加引起DVD 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如图4—9所示。

图4—9 需求增加引起DVD 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 由于电视机和电影票是替代品,电视机价格的下降使电影票需求减少。需求的减少使电影票的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如图4—6所示。

图4—10 需求的减少使电影票的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

答:决定需求的收入因素受到影响,股市的崩溃使人们的股利、分红收人减少,家用旅行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第4章 课后习题答案P92-P94 车的需求会减少。5.过去30年间,技术进步降低了电脑芯片的成本。你认为这会对电脑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对电脑软件呢?对打字机呢?? 答:技术突破降低芯片成本,使电脑投入价格降低,电脑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电脑的需求曲线并未改变。

于是电脑市场的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

图4—11 电脑市场供求图

电脑与电脑软件是互补品。电脑市场均衡数量上升,软件的需求也会上升,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而供给曲线没有改变。于是,软件市场的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

图4—12 电脑软件市场供求图

由于打字机也可以用来打字,它和电脑是替代品。电脑芯片成本降低使电脑价格降低,销售量上升,人们对打字机的需求会下降。打字机的价格下降,销售量下降。

图4—13 打字机市场供求图

6.运用供求图,说明下列事件对运动衫市场的影响。a.南卡罗莱纳的飓风损害了棉花作物

答:南卡罗莱纳的飓风减少了棉花的产量,使运动衫的投入价格上升,运动衫的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运动衫的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第4章 课后习题答案P92-P94

图4—14 飓风损害了棉花作物对运动衫市场的影响 b.皮夹克价格下降。

答:皮夹克价格下降导致更多的人买皮夹克,使运动衫需求减少,结果是运动衫的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运动衫的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

图4—15 皮夹克价格下降对运动衫市场的影响 c.所有大学都要求穿合适的服装做早操。

答:早晨的自由体操要穿运动衫,使运动衫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运动衫的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

d.发明了新织布机。

答:新织布机的发明使运动衫生产的技术水平提高,使运动衫的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运动衫的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第4章 课后习题答案P92-P94

图4—17 新织布机的发明对运动衫市场影响

7.调查表明,年轻人吸食的毒品增加了。在随后的争论中,人们提出了两种假设: ·警力的削减增加了在大街上得到毒品的可能性。·教育投入的削减降低了人们对吸毒危险性的认识。

A.用供求图分别说明这两种假设会如何引起毒品消费量的增加。

答:警力的减少将导致毒品的供给增加。如图1 所示,这会导致毒品的均衡价格下跌,均衡数量上升。另一方面,教育投入的削减将导致对毒品的需求上升。这将推动均衡价格和数量上升,如图2 所示。

B.毒品价格变动的信息可以如何帮助我们辨别以上解释的对错?

答:如果均衡价格下跌,我们会相信第一种假设。而均衡价格上升,则会认为第二种假设正确。8.假定2015年是一个婴儿出生的短暂高峰。这种婴儿高峰对2020年和2030年的保姆服务价格有什么影响?(提示:55岁的孩子需要保姆,而1155岁的人可以当保姆。)答:2015年的生育高峰使2020 年有更多的5 岁孩子需要保姆看护,于是保姆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由于保姆的供给曲线不发生变化,所以保姆的服务价格上升。到2030 年,2015 年出生的孩子都到了可以当保姆的年龄,于是保姆的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同时保姆的需求曲线没有变化,所以保姆的服务价格下降。

9.番茄酱是热狗的互补品(以及调味品)。如果热狗价格上升,番茄酱市场会发生什么变动?番茄市场呢?番茄汁市场呢?橘子汁市场呢?

答:如果热狗价格上升,热狗的销售量会下降。因为番茄酱是热狗的互补品,番茄酱的需求会下降,它的供给并不改变,因此,番茄酱的价格和销售量都会下降。与此相连,番茄是制作番茄酱的主要原料,对它的需求也会下降,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番茄的销售量和价格都会下降。而番茄是番茄汁的主要原料,番茄价格下降使番茄汁的生产成本下降,供给增加,番茄汁的销售量上升,价格下降。而橘子汁和番茄汁是替代品,番茄汁价格下降会使橘子汁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第4章 课后习题答案P92-P94 的需求下降,从而使橘子汁的价格和数量都下降。10.比萨饼市场的需求与供给表如下:

A.画出需求与供给曲线。该市场上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是多少?

答:这个市场的均衡价格是6 元,均衡数量是81 个。

图4—18 比萨饼的供求图

B.如果该市场上实际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什么会使市场趋向于均衡?

答:当市场实际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存在超额供给,供应商们发现比萨饼总是积压,于是供应商会降低价格,增加销量,市场趋于均衡。

C.如果该市场上实际价格低于均衡价格,什么会使市场趋向于均衡?

答:当市场实际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存在超额需求,供应商们发现提高价格也不会使比萨饼的销量减少,于是就会提高价格,市场趋于均衡。

11.考虑以下事件:科学家发现,多吃橘子可以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同时农民用了新的肥料,提高了橘子的产量。说明并解释这些变化对橘子的均衡价格和均衡量有什么影响。

答:前者将会增加人们对橘子的需求,使均衡价格和数量都提高。后者将增加了橘子的供应,使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若两者发生在同一时间,橘子均衡数量势必上升,但对橘子均衡价格的影响将是不确定的。

12.因为百吉圈与奶酪通常一起食用,所以,它们是互补品。

A.我们观察到奶酪的均衡价格与百吉圈的均衡数量同时上升。什么因素引起这种变动型式——是面粉价格下降,还是牛奶价格下降?说明并解释你的答案。

答:应该是面粉价格下降引起的。面粉价格下降,使百吉圈的投入价格下降,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而需求曲线不改变。于是,百吉圈的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上升。奶酪与百吉圈是互补品,百吉圈的均衡数量上升,使奶酪的需求增大,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而供给曲线不变化,于是奶酪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上升。牛奶价格下降会引起奶酪的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上升,百吉圈的均衡数量上升和均衡价格上升。因为牛奶价格下降首先作用于奶酪的供求。

B.再假设奶酪的均衡价格上升了,但百吉圈的均衡数量减少了。什么因素引起这种变动型式——是面粉价格上升,还是牛奶价格上升?说明并解释你的答案。

答:是牛奶价格上升引起的。牛奶价格上升使奶酪的投人价格上升,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而需求曲线不变。于是,奶酪的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下降。百吉圈和奶酪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第4章 课后习题答案P92-P94 是互补品。奶酪的均衡数量下降使百吉圈的需求下降,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而供给曲线不变。于是,百吉圈的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都下降。面粉价格上升首先作用于百吉圈的供给,使百吉圈的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下降。从而,奶酪的均衡价格和数量都下降。13.假设你们大学里篮球票的价格是由市场力量决定的。现在,需求与供给表如下:

A.画出需求和供给曲线。这条供给曲线有什么不寻常之处?为什么会是这样的? 答:图中的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因为大学体育馆里的座位数是固定的,不论每个座位的价格是多少,组委会最多可以提供的球票数量不改变。也就是说,球票价格的变化不影响球票的供应量。

图4—19 大学篮球票的供求图

B.篮球票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是多少?? 答:篮球票的均衡价格是8 元,均衡数量是8 000 张。

C.明年你们大学计划共增加5000名学生。新增的学生的需求表如下:

现在把原来的需求表与新生的需求表加在一起计算整个大学的新需求表。新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是多少? 答:因为球票的供给量固定不变,为8 000 张。所以新的均衡价格是12 元,均衡数量为8 000 张。

5.微观经济学教案 篇五

一、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

二、本课时教学部分:第一节(西方)经济学涵义

三、学分及授课地点:2学分

第三教学楼302

四、使用教材 高鸿业主编:《微观经济学》(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版。

五、教学方法: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当堂测试,提问式教学,课程论文,学生试讲,师生互动。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传统讲授。

七、考核方式:闭卷考试,课堂表现。

八、其它要求:严格考勤,注重学生课堂表现及课堂参与情况,当堂测试,课下作业占学生成绩的较大比率。施行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综合模式(平时30%,考试70%)。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西方)经济学涵义

教学重点:介绍经济学的定义。

教学难点:西方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一、(西方)经济学的定义

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的社会科学,内容博大庞杂,分支众多,研究者阵营强大,因而难以有标准的定义。这里给出若干定义,以见其内涵。

1.定义一:经济学是研究国民财富生产的。(亚当〃斯密)

2.定义二:经济学是研究人类日常生活事物的科学。(阿尔弗雷德〃马歇尔)3.定义三:经济学是对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

4.定义四: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哀,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的科学(萨谬尔森)。

5.其他含义:“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对某一经济部门或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

二、经济学是一门理论科学

1.经济科学是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

科学分为理论学科和应用学科,如物理学与各种工程技术学。经济科学也是如此,分为理论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经济学等)和应用经济学(如工业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等)。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是纯粹研究经济理论的学科。这并不能说明经济学是一门枯燥的学问,恰恰相反。

2.经济学与其他经济管理专业学科

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许多专业课程或者是(理论)经济学的分支的学科,如货币银行学、财政学;或者是应用经济学理论解决具体领域经济问题的应用经济学,如技术经济学;或者综合应用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理论而形成的交叉学科,如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学等。

三、(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解剖和批判的政治经济学,主要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物质生产相关的或其后面的生产关系,或不同阶级之间的利益矛盾,研究目的在于提示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因此,经典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疏于对具体人的行为和经济行为分析。更由于历史原因或历史任务所限,没研究在具体社会制度条件下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运行规律。

2.(西方)经济学

在学术渊源上,西方经济学继承了斯密的庸俗部分,视资本主义社会为永恒的社会,是经济学研究的前提(外生因素)。所以,西方经济学被称为纯粹经济学,因不涉及或不研究社会政治制度,甚至不涉及道德(价值判断)。作为纯粹经济学的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在私有制和市场(自由)竞争的制度前提下和经济人的基本假设下,资源的配置问题或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

3.东西方经济学的相互借鉴和融合

显然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为宗旨的东方或社会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作为理论经济学各自都是不完全的,即各自与现实和实践都不完全契合。这使其在指导社会发展中,均存在一定的失误,需要相互借鉴以求发展。

我们在改革中,借鉴和引入西方经济学原理、方法甚至政策手段。中国经济学人在转轨经济学的研究中,也试图出中国经济学。西方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以科斯为代表的学者也将制度和制度演变纳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领域。

四,本节思考题 1,2,3,4,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的本质?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6.微观经济学论文 篇六

家庭是农民经济的组织基础,家庭经济是农民家庭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物质基础。在中国,小农家庭经济传统以来就发挥了相当重要的功能和作用,“传统中国农民占人口总数的 80%以上,农民的劳动是传统中国社会秩序的生产基础”.[1]( P150)它主要是指在“同财共居”的家庭范围之内,家庭成员间通过劳1行为主要包括生产、投资、消费等方面。中国农民家庭的组织结构不同于西方社会以个人为单位的核算方式,而是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勤劳节俭、吃苦耐劳的经济品格,并在当前农村去过密化、农业生产机械化和化学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着。

关于小农经济行为的研究,学界已经形成了较为厚重的学术积累和历史脉络,对小农行为动机、目的等都做出了一定解释。其中,理性小农、道义小农、综合小农和社会化小农等概念都是在不同层面对不同类型、不同时间点上的农民群体进行概念分析,[2]对小农性质进行界定和判断,解释小农行为的合理性。特别是恰亚诺夫对道义小农的研究更成为了农民学和经济学领域中的经典范式,他主要是运用劳动-消费均衡理论来解释小农家庭的经济行为逻辑,有其合理性。但道义小农范式在解释中国农民家庭经济行为逻辑时会遇到困境。

二、恰亚诺夫“道义小农”范式的理论基础

1、生命周期论

恰亚诺夫对农民家庭经济进行了深入分析,其最主要的两个理论来源是生物学规律基础上的生命周期论和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基础上的边际效用论。

首先是家庭经济活动量受家庭人口结构、规模和生命周期变化的影响,恰亚诺夫认为“家庭结构首先决定了家庭经济活动规模的上限与下限”.[3]( P20)而随着家庭生命周期变化,家庭人口结构中的劳动者数量( 下文用 p 表示) 与消费者数量( 下文用 e 表示)比率不断变化调整,家庭内部所面临的经济压力是不一样的,从而决定了家庭在劳动力投入力度上的决策差异。当家庭劳动者数量( p) 等于消费者数量( e) 时,家庭经济压力最小,自我剥削程度最低。根据此,恰亚诺夫对家庭经济行为选择做出的第一个判断是,“家庭经济活动的量完全由消费者的数量决定,而根本不由劳动者的数量决定”,从这里可以看出恰亚诺夫对农民家庭经济行为的分析是建立在消费决定论基础上,而不是生产决定论。

另一方面,劳动力自我开发程度还因为体力劳动具有辛苦和乏味的特点,[4]( P121)这就决定了劳动量不可能无限付出。因为“体力劳动的经济活动不同于其他形式的经济活动,人类体能的耗费决不是无限制的。在一段有限的时间之内,一个人的劳动量越大,他所付出的最后一单位劳动( 边际劳动) 的辛苦就越大”.这就是恰亚诺夫强调的第二个判断,即劳动能力的耗费会受到劳动本身辛苦程度的制约。“换言之,我们能够肯定地说,农民劳动自我开发的程度靠需求满足程度和劳动艰苦程度之间的某种关系来确定”.[4]( P53)进而在这一基础上,恰亚诺夫讨论了边际劳动耗费的辛苦程度与劳动所获价值总量的边际效用的主观评价之间的均衡点。

2、边际效用论

恰亚诺夫描述农民家庭经济行为也可以用农户收入曲线和“收入-闲暇”无差异曲线组成的几何图形表示。在收入曲线图中,两条曲线必然会相交于一点,这就是对于边际劳动所获收入的主观评价相等于对边际劳动所付出辛苦的主观评价。在这一基础上,劳动者的产出一旦达到这一点便会自然停止。横坐标代表农民家庭经济的总收入,曲线 AB 代表为获得相应的家庭收入而付出的劳动辛苦程度。如恰亚诺夫所说,获得第 10 个或第20 个卢布时所付出的辛苦是微不足道的,但随着所获卢布的增多,劳动者每多挣一个卢布就会越发困难。曲线 CD 代表获得相应家庭收入的需求满足程度或者边际效用水平。对于获得的第 20 个或 30 个卢布的主观评价会非常高,因为家庭获此微薄收入将能够应付其一年的最基本需求。随着年收入额的递增,对于边际卢布收入的主观评价将日益降低,因为新增收入所满足的需求在家庭成员看来是不太重要的需求。曲线 CD 的走势显示了对于边际卢布收入的主观评价的变动情况,它与曲线 AB 相交于 x点,假设 x 点的年收入为 67 卢布。在这一产出水平上,对边际劳动所获收入的主观评价相等于对边际劳动所付出辛苦的主观评价。至于 x 点以后的边际效用,每一个新增卢布所得到的评价都要低于对获取该卢布所付出劳动辛苦程度的评价。

随着家庭经济所获得收入的增加,劳动辛苦程度会不断提高,而其边际效用却不断下降。但两条曲线总有一个相交点 X,X 是边际劳动所获收入的主观评价相等于边际劳动所付出辛苦的主观评价。在这一点上,劳动辛苦程度与需求满足程度达到均衡,如果继续投入劳动,则劳动辛苦程度就开始大于需求满足程度,这自然是不符合农民经济理性行为的。

恰亚诺夫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劳动辛苦程度和需求满足程度均衡点的变迁,他主要从两个因素入手,一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二是家庭消费需求的提高。对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同样的辛苦努力可以获得比之前更高的收入水平,从而曲线AB 就会下降到 AB1,就出现新的均衡点。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付出与之前相同的劳动投入会获得更高的消费需求主观评价,从而达到单位劳动收入增加和劳动强度降低的效果。如恰亚诺夫所说,农产品价格上涨,使得劳动生产率翻了一番,那么同样的辛苦努力现在就可以达到获取第 n 个卢布的水平,而在以前,则可能只获取 n/2 个卢布。

同样,当 e/p 比率提高时,即家庭中消费者增多、消费需求增长时,同样的辛苦努力所获得的收入可以有更大程度上的需求满足。这要付出更高的劳动辛苦程度以获取更高的收入水平,以满足家庭消费需求。实际上,恰亚诺夫利用收入曲线对劳动-消费均衡点进行探讨,还是借助了微观经济学无差异曲线进行序数效用论分析。即,恰亚诺夫在讨论劳动-消费均衡点的时候并不一定明确指出确切的数量点,而只需知道农民家庭的偏好顺序选择,即无需知道具体的效用差距数量。在讨论均衡点变迁时也是同样的道理,不需要分析出具体均衡点的数量,而只明确均衡点会在相关因素影响下产生变化,也即明确了劳动者在偏好选择下愿意付出更高的劳动辛苦程度。

三、对恰亚诺夫劳动-消费均衡论的争论

恰亚诺夫的理论引起了众多学者的讨论,秦晖认为恰亚诺夫首先跳出了“经济人”这一逻辑预设为前提的经济学古典传统,转而从农民本来的心理状态出发分析其经济行为。同时首创大规模地采用“参与观察”的人类学方法对农民社会进行田野调查与微观研究,因而从理论与方法两方面都为经济人类学的建立创造了条件。因此,恰亚诺夫如果不是“经济人类学的奠基者”的话,那么他至少也是“对当代人类学思想有很大影响”的人。[5]

最重要的是,恰亚诺夫理论被归入“道义经济”和实体主义经济学研究范畴中,主要是因为恰亚诺夫在其《农民经济组织》中指出“资本主义的计算利润方法不适用于小农的家庭农场,因其生产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其家庭的消费需要,而非追求最大利润,小农的经济活动和经济组织均以此作为基本的前提”,从而形成了与波普金和舒尔茨为代表的“理性小农”范式的对立。黄宗智( 2000) 和郭于华( 2002) 等既分析了恰亚诺夫理论“道义经济”范式的合理性,同时将其与“理性小农”理论进行了综合。[6]因此,恰亚诺夫“道义小农”范式就成为农民学和经济学领域中的经典命题,得到了广泛认同和应用。

当然,学界也有对恰亚诺夫理论的质疑,主要是针对恰亚诺夫研究对象和研究的适用性问题。秦晖认为“由于劳动-消费均衡论假定农场的‘经济活动量’只受劳动供给的制约而不受其他要素( 如土地、资本等) 供给的制约,而这一假定很少得到满足”,从而认为恰亚诺夫的分析对象适用于市场关系不发达的传统农业社会,可以免除“经济因素”的挑战。但却忽视了如身份、权势、等级壁垒、人身依附等“超经济因素”,而后者在传统农民社会中却起着重大作用。恰亚诺夫分析的很重要一个前提是土地和劳动力市场的缺失,“恰亚诺夫理论的实证支撑源于 19 世纪末俄国乡村的农户普查数据,以缺少市场要素的俄国小农社会为历史背景”,[7]即在革命前俄国土地资源丰富、农村劳动力雇佣市场没有形成,这也成为其重要的理论缺陷。潘璐( 2012) 认为“恰亚诺夫模型的有效性和解释力也因其对市场经济的完全隔绝和对政治与超经济力量的忽视而受到争议与质疑”.[7]因此,恰亚诺夫讨论的前提是无限土地供给、没有劳动力市场,而中国面临着土地资源限制,从而这一理论就无法解释中国农民家庭的经济行为选择。以上对恰亚诺夫理论的质疑主要是认为其研究对象是革命前俄国的前商品化的小农家庭,从而认为其研究结论不具有适用性。而经济人类学家萨林斯通过对美拉尼西亚等地部落经济的人类学调查,表明即使在土地供应弹性较大的原始经济中,边际主义的分析也是无效的。[8]

这是进一步对恰亚诺夫理论的质疑。

还有学者对恰亚诺夫理论的文化适用性做出质疑,张江华( 2006) 提出,“劳动辛苦程度和消费满足都是指个体的主观感受,而这种主观感受要接受文化的导引。恰亚诺夫不加区别地使用不同地区的材料进行横向论证的做法实际假定这些地区文化上的同质性,而这一点显然亦未经证实”.[9]薛桂霞、刘怀宇( 2013) 等认为恰亚诺夫的“道义小农”与波普金、舒尔茨的“理性小农”是相通的,他们指出“在当代中国农户家庭经济行为的研究中,有两个看似对立、实则都是基于理性边际主义经济理论假说,即恰亚诺夫的‘生产-消费均衡’假说和舒尔茨的‘利益最大化’假说”.[10]这两个假说体系互相区别的原因在于,它们基于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的不同经济制度背景。其中,恰亚诺夫假说体系基于劳动力市场和土地市场双重缺失极端条件下的要素市场; 舒尔茨假说体系则基于另一个极端条件-完全竞争市场下的要素市场。因此在本质上,舒尔茨和恰亚诺夫都是在形式主义经济学背景下进行讨论的。

四、农民家庭经济行为的解释困境和深化

本质上,恰亚诺夫理论的核心所指是农民家庭的经济理性决定其要在劳动辛苦程度和需求满足程度之间寻找均衡点,这一均衡点使得劳动辛苦程度的边际效益不会降低,并且需求满足程度得到提高。

恰亚诺夫对小农经济行为均衡点的讨论是建立在消费决定生产这一基础上的,是基于马克思关于消费、生产论述的理论来源。这不同于资本家或企业行为,资本家和企业是一种生产决定论,即考虑产出和回报率的关系,是不断扩大再生产和不断投资的理性行为。而恰亚诺夫讲的消费决定论是考虑消费与辛苦程度的关系,恰亚诺夫的消费决定论有其强大的适用性,其所讲的消费也是相对具体的家庭消费,是根据家庭生命周期来进行调整的家庭消费行为。

同时家庭可以根据劳动辛苦程度和需求满足程度这一均衡曲线来决定农民的生产决策行为。当劳动辛苦程度增加、边际收益递减、闲暇相对价值增加时,农民就会在继续投入劳动以换取递减效用还是在不劳动换取闲暇之间做出选择。实际上,这一模式可以适用于美国中产阶级的生产-消费行为,即其可以根据收入情况进行资源配置,如将全部家庭收入用于旅游、养老资金、保险资金以及信贷等项目,完全根据既定收入来决定其消费行为。

1、主观偏好解释家庭经济决策的不足

一定程度上,恰亚诺夫的劳动-消费均衡论和微观经济学、家庭经济学领域中对家庭经济行为的讨论是相似的。在家庭经济理论中,最令人瞩目的研究是家庭内部决策问题。微观经济学主要运用消费选择理论来分析家庭内部如何在家庭主观偏好和收入预算约束下达到家庭经济的效用最大化。对家庭消费偏好的分析主要是利用基数效用概念和序数效用概念,“今天的经济学家一般都拒绝接受基数效用( cardinal utility) 概念,它来自人们消费物品或服务的感觉或经验。主要是假设效用是可以用某种单位衡量,实际上一个人的主观感受是很难用具体的单位进行测算衡量的。现代需求理论所注重的是序数效用( ordinal utility) 理论。根据这种学说,我们考察消费者对商品组合的偏好顺序。”[11]( P76)而经济学家萨缪尔森之后主要是序数效用论,即不对物品效用量化 而只是比较不同物品的效用,就是偏好。因此,微观经济学对家庭决策的讨论主要是基于家庭消费偏好和预算约束选择效用最大化的消费均衡。

贝克尔认为微观经济学中利用主观偏好去分析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近代的经济学家一般很少在理解偏好的成因上有所建树,因此假定偏好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根本变化。同时也假定,富人和穷人之间、即使来自于不同社会和文化的人们中间,偏好也没有很大的差异。”[12]( P159)他进而从时间价值的角度去分析生产和分配对闲暇的需求、对生产成本的影响,他认为时间价值与市场商品成本具有同等重要性,可以通过减少用于消费的时间并增加用于工作的时间而将时间转换成商品,并能使家庭效用最大化。

但这同样是从经济分析、成本核算的角度分析非工作时间的投入对整个家庭经济效用的重要性,因此不愿意将非工作时间用于闲暇娱乐等活动。

刘怀宇等( 2008) 运用微观经济学理论讨论了农村居民为了追求收入和闲暇的最大化而选择“被动闲暇”,主要是指在农民收入相对低下时虽然有增加收入的强烈愿望,却只能选择闲暇的经济现象,称为“被动闲暇”.[10]在边际收益出现递减时,如尚未满足生存需要,则仍会继续生产; 满足生存需要后,又开始根据收益情况理性地选择继续生产或享受闲暇。选择“被动闲暇”是出于个人偏好上认为劳动对闲暇的替代率高将会带来边际劳动生产率的降低和劳动辛苦程度的上升,从而选择闲暇活动。这种“被动闲暇”的行为选择也没有脱离微观经济学的解释框架。

总体上,贝克尔等还是在微观经济学范畴中对农民家庭经济行为进行分析,将农民经济行为放在货币和时间两个因素下,并用这两个因素来衡量农民经济决策选择。周长城( 2010) 结合贝克尔的家庭经济学分析中国传统的家庭主义传统,认为贝克尔所主张的利他行为绝不是真正无私的利他行为,而归根到底仍然是经济人的效用最大化假设。家庭中的利他行为并不是个体理性的利益算计所能完全解释清楚的,而是由制度性的社会文化共同塑造和维持的。整个社会的文化和传统价值诉求对于个体的行为选择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家本位和尊老爱幼等。[13]

这是在中国现实基础上对贝克尔家庭经济学的补充和深化。

所以,微观经济学和家庭经济学是在理性选择理论基础上进行对农民经济行为选择的分析,认为决定其做出选择的是个人偏好以及理性算计,即考虑劳动辛苦程度和劳动边际收益问题。但这仍然回答不了那些在边际劳动生产率不断下降情况下仍从事生产劳动的农民家庭的经济行为。这就需要在经济人类学视角下展开对农民家庭经济行为的理解,即不仅分析农民家庭的主观偏好,还要分析这种偏好形成的社会文化因素。因此决定了微观经济学和恰亚诺夫的不足之处,即只是用主观性的偏好去解释行为决策选择,而偏好不是真空的,是由客观性的社会文化因素决定的。

2、中国农民家庭经济行为的社会文化嵌入性

关于中国农民在家庭经济中的勤劳行为,用微观经济学的语言就是生产与闲暇的替代率问题,即中国农民总体上是保持一种生产对闲暇的较高替代率。农民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农业生产、副业或务工经商等生产活动,而用于闲暇的时间较少。因此,恰亚诺夫的劳动-消费均衡框架在解释中国农村家庭经济行为时就还不够。因为中国农民家庭消费行为有其支撑的社会文化因素,如家庭内部的责任观念、代际伦理以及养老观念和村庄内部的社会竞争、社会舆论等因素,这些都形成了对农民家庭经济行为的影响,进而影响小农家庭的投入与产出行为以及家庭内部的资源配置方式。即农民经济理性的均衡点形成不全是由经济因素决定的,而是社会因素决定经济因素。如在村庄内部,当个体年龄在 20 岁时,其所挣得的收入基本上都用于自我消费,当到了30 岁时就开始感觉到家庭压力,在 40 岁时就逐渐形成家庭责任感,这包括养老责任以及照顾子代的责任,并开始通过勤奋劳动来积累家庭财富。因此,劳动-消费的均衡点在个体身上就是不断变动的过程,根据年龄不同产生变化。最终在个体完整的生命周期身上呈现出一个倒 U 型曲线,即均衡点随着个体生命历程的不同而变化,均衡点先是不断上升,当个体年龄达到 50 岁左右时达到最高,因为这时其面临的家庭压力最大、责任最高。刘玉照( 2009) 在研究家庭经营的成本核算和经营决策时也指出,“对 40-49 这个年龄段的家庭来说,家庭的负担明显加重,虽然单纯从抚养比的角度来讲变化不大。因为,虽然他们的父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退出经济活动,然而,与此同时他们的子女也正值跨出( 或将跨出) 学校之际,加入到劳动者行列。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年轻人进入劳动年龄并不意味着家庭负担的减轻,主要原因在于,进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只有两个发展方向,上大学或参加工作,两者都需要较大的家庭开支”.[14]这与本文所讲的是同样道理。当家庭内部实现了代际再生产和劳动力再生产,其原本很高的均衡点就开始下降,即由很高的承受能力到承受能力不断下降的变化。

恰亚诺夫是根据家庭人口结构和家庭生命周期来分析家庭经济行为的变化,这包括家庭消费行为和劳动投入力度。根据家庭内劳动者和消费者的数量比例,家庭内部所面临的经济压力是不一样的,从而决定了家庭在劳动力投入力度上的决策差异。当家庭中劳动者数量 p 等于消费者数量 e 时,家庭经济压力最小,自我剥削程度最低。而在中国农民家庭中却呈现出截然相反的情况,当家庭中包括一对夫妇和成年未婚子女时,虽然 e/p = 1,但因为中国家庭中存在代际伦理责任,父母要为子女完成人生任务,这时正是家庭经济压力最大、自我剥削最重的时候。这是由中国家庭消费结构造成的,即主要有两种消费类型,一种是日常生活支出消费,一种是大宗消费支出( 如家庭中婚丧嫁娶等仪式性消费) .而第二类消费才是真正造成家庭经济压力的原因,在这种因素影响下,中国农民家庭消费压力如果说也受到人口因素的影响,那么其峰值也与恰亚洛夫描述的不同。

概言之,中国农民的家庭经济行为不是纯粹的理性行为,而是建立在家庭伦理责任基础上的,即家庭伦理责任决定了农民家庭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农民家庭经济活动是建立在家庭责任基础上的资源配置行为。正如桂华( 2011) 所讨论的,“传统时期农民家庭经济行为选择是围绕整个家庭进行的,是为了儿子或者是完成家庭内部的代际再生产,从而实现资源向下流动,所有的经济活动都以此展开”.[15]当辛苦程度很高而继续投入劳动将带来边际收益递减时,因为有家庭伦理责任的支撑,农民对辛苦程度的忍耐力就继续存在,而不会出现终止家庭经济活动的行为。这都不同于恰亚诺夫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农民经济行为决策选择的讨论。

参考文献

[1]麻国庆。 家与中国社会结构[M]. 文物出版社,1999.

[2]详见舒尔茨。 改造传统农业[M]. 梁小民译,商务印书馆,2006; 波普金,斯科特。 农民的道义经济学[M]. 程立译,译林出版社,2013; 黄宗智。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 中华书局,2000; 郭于华。“道义经济”还是“理性小农”: 重读农民学经典论题[J]. 读书,2002( 5) ; 徐勇。“再识农户”与社会化小农的建构[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3) ; 徐勇,邓大才。 社会化小农: 解释当今农户的一种视角[J]. 学术月刊,2006( 7) .

7.微观经济学研究论析 篇七

(4) 风险定量分析。风险定量分析经常是在风险定性分析之后

素组合对项目经济收益的敏感性。通过将AHP方法和所建立模型的综合利用, 对模拟结果进行有效分析, 能够对房地产项目的经济风险进行客观、动态、定量的分析, 为房地产项目的决策提供更全面、科学的定量信息。

(5) 风险应对策略。风险被识别和量化之后, 必须制订一系列风险应对策略, 防范于未然。应对风险的四项基本对策分别为:一是风险回避, 加强同类项目风险损失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 建立风险预警预报系统, 对风险大的项目主动放弃, 中断风险源, 遏制风险事件发生;二是风险转移, 不放弃或中止带有风险的开发活动, 但将风险可能导致的损失和法律责任转嫁他人, 从而降低自身损失程度;三是风险控制, 一旦风险事件发生, 在积极抢险的同时应注意保护现场, 收集事故的有关证据, 为索赔和反索赔准备充足的资料;四是风险减轻, 项目实施中为了达到某些目的, 需要发生某些可能带有风险的事件, 若可以采用另外没有风险或风险相对较小的措施却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 要选择小风险事件替代大风险事件。

(6) 风险过程管理。即在项目实施中进行监督和观察, 尽量使项目的进行和计划相符。管理过程中, 要合理配备决策、规划、招标、施工等各个环节的专业技术人员, 强化风险意识, 重视“过程控制”, 加强关键部位和关键环节的管理, 实现项目投资决策有依据、项目实施有程序、项目风险防范有制度的局面, 有效控制风险。

四、结束语

房地产项目投资自始至终都存在风险, 且风险来源是多方面的, 任何投资者都希望毫无风险地赢利, 但不承担风险就想得到高回报率是不可能的。投资者对项目的投资风险必须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并采取防范措施, 才能减少或规避风险对投资效果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国昌:房地产投资风险分析[J].生产力研究, 2004 (10) .[2]陈弘:房地产投资风险分析[J].经济评论, 2004 (2) .

[3]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4]瞿富强:房地产开发与经营[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5]刘晓君、陈世杰:商业地产风险及其防范[J].统计与决策, 2005

(责任编辑:朱琳)

经济学是一门科学, 它对人类行为的目的与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资源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强调了资源的稀缺与选择的问题。人们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 必须做出多种多样的选择, 使绝对稀缺的经济资源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合理利用。根据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的不同内容, 可将经济学划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本文就微观经济学研究进行一些综合性的探讨、论析。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 诸如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单个市场等。通过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价格分析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核心, 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为价格理论。在微观经济学中, 任何商品的价格都由商品的需求和供给这两个因素共同决定。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应用分析, 通常被当作微观经济分析的出发点, 而微观经济学分析所涉及的经济变量都是个量, 主要从分析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分析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分析所有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同时决定三个层次上逐步深入的。这种由个别到一般再到全部的总结、推导, 形成了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合乎理性的人”完全理性、完全信息、完全竞争三个基本假设是整个微观经济研究的前提。两种分析方法均衡分析包括两方面的基本含义:一是相对稳定, 二是相对最佳。各种理论所寻找的最佳答案, 最终都是在某种均衡状态确定了它。对于边际分析的方法, 要想确定问题的最佳解答, 必须考察经济变量在原有水平即边际上所发生的微小变化, 以明确事物向最佳状态发展变化的趋势或方向, 直至达到极值。需求曲线、供给曲线确定单一变量, 各种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 得到供求定理的过程, 以及弹性概念的提出及应用都为各种问题的研究、解决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需求曲线斜率为负值、供给曲线斜率为正值是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基本特征, 它表明了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成同方向

学研究论析

变动的规律。微观经济学中, 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行为相互影响构造出了市场的均衡状态,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分别是以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行为分析作为依据的。效用论分析需求曲线背后消费者的行为, 并从中推导出需求曲线, 因而效用论也被称为消费者行为理论。分析供给曲线背后生产者的行为理论, 从生产者行为的分析中推导出供给曲线。将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结合在一起, 并将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结果表现为产品市场中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行为相互作用及结合结果, 即可分析出产品市场的均衡状态。

效用是消费者对商品满足自己欲望能力的一种主观心理评价。运用效用论中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分析得出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 即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运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可推导出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同时可得出消费者剩余的概念, 表示一种愿意支付与实际支付的差额, 代表着一种状态。效用论的序数效用论从消费者偏好进而应用无差异曲线细化分析出消费者消费行为。应用无论在函数形式上还是在曲线特点上都非常的相似的长期生产理论等产量曲线与消费者行为理论中的无差异曲线, 再由边际技术替代率和预算线共同推导出序数效用论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即所购买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商品的价格之比与之对应, 由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 (企业预算线) 推导出既定成本条件下产量最大化, 既定产量条件下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最优生产要素组合;以及原理相对应的消费者的价格—消费曲线、收入—消费曲线, 生产者的扩展线, 规模报酬及规模报酬曲线, 而规模报酬的变化又是规模经济与不经济的一个特例。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 再由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 补充了不确定性下消费者的行为。生产者行为理论从企业的本质分析各种类型的生产函数, 再由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分析得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短期成本变动的决定因素正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与之对应的长期成本可推论出长期生产技术的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是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的决定因素, 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特征又决定了长期边际成本也呈先降后升的U型特征。长期成本曲线是在短期成本曲线的基础上不断调整规模, 选择最优后推导出来的。

完全竞争市场和非完全竞争市场的内容构成了市场结构理论。市场论的中心是分析不同类型市场中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决定。在各种市场的类型以及划分市场类型的四个主要因素中, 第一市场上厂商的数目和第二产品的差别程度是最基本的决定因素, 第三个因素对价格的控制是第一、二因素的必然结果, 第四个因素进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序是第一个因素的延伸。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取决于市场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决定了市场的需求曲线, 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决定了市场的供给曲线。收益取决于市场对其商品的需求状况, 成本取决于厂商的生产技术方面的因素, 收益和成本决定了利润。不同类型的市场对其产品的需求是不同的, 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最有效率的市场类型, 为其他类型市场的经济效率分析和评价提供了一个参照对比。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供给曲线及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推导得出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的三种类型中, 垄断市场的垄断程度最高, 寡头市场居中, 垄断竞争市场最低。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即论证市场经济能够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微观经济学以需求、供给和均衡为出发点, 通过效用论研究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 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进一步得出市场的需求曲线。生产论、成本论和市场论主要研究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 推导出生产者的供给曲线, 进而得出市场的供给曲线, 就可以决定市场的均衡价格。完全竞争市场最优, 垄断市场最差, 而垄断竞争市场比较接近完全竞争市场, 寡头市场比较接近垄断市场。在所有个体经济单位追求各自经济利益的过程中, 一个经济社会如何在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下实现经济资源的配置, 是我们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寻求最优值是人类经济生活中的第一宗旨和目标, 而微观经济学说和微观经济研究是总结、指导、实现这一宗旨和目标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但是, 认知和研究的局限性、人类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影响因素的多元性, 决定了对现实经济不能简单地以帕累托最优理想状态应用“看不见的手”原理去研究、推理每一个家庭都具有一系列反映该家庭对两种物品的偏好的、向原点突出的无差异曲线及一系列代表生产任何一种产品所需的劳动和其他投入品的有连续性或平滑的等量曲线, 存在经济中任何一个部门的一系列向上倾斜的供给曲线, 存在生产过程中一切投入品的一系列的边际物质产品曲线。我们只有以客观、辩证、唯物的方法, 深入市场经济社会实践, 总结、认知市场经济社会内在的运行和发展规律, 反过来指导、推动市场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方能达到微观经济学说和微观经济研究的真正初衷。

参考文献

[1]钟世洪:微观经济学教程[M].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4.

[2]茅于轼:微观经济学十讲[M].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5.

8.微观经济学中的包络定理教学 篇八

[摘 要]包络定理对深入学习微观经济理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其数学证明过程却相当抽象,很多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可以通过对包络定理几何意义的说明来加深对其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之上,通过运用包络定理来证明一些诸如谢菲尔德引理和罗尔恒等式之类的经济学定理,能够更好地促进微观经济学的教学。

[关键词]包络定理;微观经济学;谢菲尔德引理;罗尔恒等式

[中图分类号] F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2-0162-02

包络定理是比较静态研究的重要数学工具,其描述的是,当函数中的某一参数发生变化时,函数最优值随之变化的规律。包络定理在经济学中应用广泛,尤其体现于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生产者行为理论。可以说,包络定理是学习和理解微观经济学中一些定理的一把关键钥匙,其重要性对微观经济学的学习不言而喻。不过,包络定理的数学证明过程却相当抽象,很多学生学习起来往往感觉有一定的难度。本文尝试从包络定理的说明和证明出发,画图形象解释包络定理的几何意义,并通过罗尔恒等式、谢菲尔德引理的证明来加深对包络定理的理解,促进微观经济学的教学。

一、包络定理的说明、证明和几何意义

(一)包络定理的说明

三、结论

包络定理在经济学中应用广泛,是学好和理解微观经济学中诸如谢菲尔德引理、罗尔恒等式等的关键。包络定理也可以帮助理解长期总成本曲线是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包络定理虽然抽象,但可以通过其几何意义来帮助对它进行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之上,通过运用包络定理来证明一些经济学定理,能够更好地促进微观经济学的学习与教学。

[ 参 考 文 献 ]

[1] MWG.Microeconomic Theory[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 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卖火柴的小女孩范文下一篇:广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