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刍议

2024-08-08

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刍议(共9篇)

1.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刍议 篇一

【发布单位】国家税务总局 【发布文号】国税发[2005]137号 【发布日期】2005-09-01 【生效日期】2005-09-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家税务总局

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工作规划(2005年-2007年)

(国税发[2005]13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扬州税务进修学院,局内各单位:

按照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编制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规划(2005年―2007年)的通知》(整规办发〔2004〕20号)要求,现将《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工作规划(2005年―2007年)》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税务总局

二○○五年九月一日

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工作规划(2005年―2007年)

按照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为进一步做好整治市场经济环境工作,实现税收秩序的根本好转,国家税务总局编制了2005年-2007年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工作规划,全面推进税收整规工作,为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当前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主要任务?

近几年来,国家税务总局按照国务院和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坚持标本兼治、内外并举的原则,通过专项检查、重点整治、健全机制、完善制度,积极开展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工作,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纳税环境和税收秩序明显好转。同时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税收领域在有的地方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秩序比较混乱、管理相对薄弱的问题,偷、逃、骗税及虚开、倒卖、非法印制发票等违法犯罪活动还较为突出,有的还比较猖獗;税收执法的随意性、不规范性问题仍然存在,税收管理机制和征管方式有待进一步改善。因此,偷逃骗税与反偷逃骗税的斗争将长期存在,有时甚至非常激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有针对性地开展税收整规工作,不断加大打击涉税违法犯罪活动力度,严厉查处偷逃骗税行为。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完善税收法制,改进税收征管机制,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营建诚信纳税环境,全面推进依法治税的工作任务仍然很繁重,各级税务机关要克服松懈情绪,不断强化对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工作的组织领导,改进工作,做好协调,坚持不懈地将整规工作开展下去。?

税收整规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深入开展税收专项整治,严厉打击涉税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推进依法治税,稳步实施税收改革,全面强化科学管理,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实现税收秩序根本好转,确保税收收入稳定增长,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工作的总体目标?

一是初步遏制涉及全国的税收大要案件的发生,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恶性案件数量显著减少。?

二是税收执法监督机制更加完善,税务干部的法治观念、执法水平以及执法规范性明显提高。?

三是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高,税收收入随经济发展稳定增长。?

四是通过税收改革的深化,税收制度、征管体制和内部管理机制逐步完善,税收调节经济和调节分配的作用进一步发挥。?

五是税务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人员素质基本适应税收工作需要。?

三、确保实现整规工作目标的保障措施?

(一)深入开展税收专项检查,严厉打击税收违法活动?

针对税收违法犯罪活动的新特点、新趋势、新手法,有重点地开展税收专项整治工作,有的放矢地在税收秩序较为混乱的行业和税收征管相对薄弱的区域开展税收专项检查和专项整治工作;集中力量查处涉税违法犯罪案件特别是影响恶劣、危害严重的大案要案,遏制重大涉税违法犯罪活动的蔓延。?

税收专项检查采取行业治理与区域整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基本思路是:每年选择若干个行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税收专项检查,在此基础上各地税务机关根据当地产业结构和税源分布情况,确定本省范围内的检查项目。充分利用省级、地市级税务稽查机构现有的机构、人员优势,着重对大、中型企业和重点税源户进行检查,突出重点,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取得实效。?

在行业治理的同时,各地区要确定税收征管基础较为薄弱、税收秩序相对混乱的一个地市或者县区,统一调配力量,集中优势兵力,对该地区税收征管问题进行全面检查,开展重点地区税收专项整治。通过对重点地区的集中整治,梳理税收违法活动线索,查找税收征管漏洞和薄弱环节,促进税收征管工作的提高。

2005年,国家税务总局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对钢铁生产企业、水泥生产企业、煤炭生产及销售企业、废旧物资回收企业、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摩托车生产及销售企业、房地产企业、实行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生产企业等进行税收专项检查。?

同时,按照全国整规办的统一部署,围绕开展食品、药品放心工程、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打击商业欺诈行为三项重点工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 2005年打击涉税违法犯罪活动的工作重点是:继续严厉打击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和骗取出口退税违法活动,加大查处利用做假账、两套账、账外经营等手法偷逃税案件的工作力度。要着重对利用海关完税凭证、废旧物资发票、农副产品收购发票和货物运输发票进行涉税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和治理。继续开展打击非法印制、倒卖假发票的专项整治行动,端掉作假窝点,铲除不法团伙,摧毁假发票销售网络。?

(二)切实强化税收执法监督,规范税收执法行为? 规范税收执法行为,按照法定权限与程序执行好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切实维护税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税务系统要认真执行税收执法检查规则,以涉税文件是否合法、执法程序是否适当、执法行为是否公正、执法文书是否规范、被查出的问题是否纠正等方面为重点,开展税收执法检查。?

大力推进税收执法责任制,修订下发《全国国、地税系统执法责任制岗位职责和工作规范本(试行)》、《税收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办法》和《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强化对税收执法权的监督制约。?

开发并在部分地区试运行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计算机自动考核,在此基础上辅之必要的人工考核,增强对税收执法环节考核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加强对重大税务案件查办的监督和检查,坚决纠正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并举一反三抓好整改。?

加强税务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切实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税务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三)搞好税法宣传,推进税收普法教育?

要加大日常税法宣传咨询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税收普法教育,做到常抓不懈,潜移默化。通过搞好税法宣传,不断增强全社会的税收法治观念,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

规范税法公告制度,积极开展“网送税法”活动,及时将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告知纳税人。?

加强“12366”纳税服务热线的运行管理,完善“12366”服务、管理功能的业务规范,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

结合开展向纳税人开具个人所得税完税凭证的试点工作,加强依法诚信纳税宣传,广泛宣传依法诚信纳税的典型,搞好企业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

向社会公告涉税违法企业,公开曝光涉税违法犯罪大案要案,震慑不法分子,教育广大纳税人,不断提高全社会依法纳税的观念,逐步使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成为社会自觉行动。?

认真开展每年一次的全国税收宣传月活动,集中声势,注重实效。动员各种资源,利用多种形式,进一步扩大税法宣传的辐射面和影响力。?

(四)完善税收法律体系,加快税收法律制度建设?

适应税收工作的需要,深入研究、科学合理地规划税收法律体系,尽快弥补税收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薄弱点和空白点,为税收执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确立的税收立法计划,积极、稳妥地做好各项税收立法的调研、准备和起草工作。?

针对现行部分税收法律、法规中存在不具体、不严密、不详尽的情况,加快税收法律制度建设,制定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法律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税收各个执法领域和执法环节都严密、明确、具体,有可操作性,以减少税收执法的随意性。?

(五)强化税源管理,完善以税源管理为重点的征管机制?

税源管理是税收征管的基础性工作,要进一步落实税源管理的各项措施,不断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

一是加强税收分析预测。通过收入分析,及时发现税收政策执行和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并追踪到税源、落实到企业,进行深入剖析,以加强税源监控。要完善重点税源监控体系,改进收入预测方法,有效地指导组织收入工作。?

二是建立并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2005年全国税务系统全面实施《税收管理员制度(试行)》,按照革除弊病、发挥优势、明确职责、提高水平的要求,建立税收管理员工作规范,明确工作要求,落实管理责任,切实解决“淡化责任、疏于管理”等问题,进一步提高税源监控水平。?

三是全面开展纳税评估。2005年税务系统开始试行纳税评估管理办法,结合税收实践不断改进评估方法,逐步完善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和完善纳税评估模型库。通过纳税评估,不仅掌握纳税人情况,还要掌握税源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加强税源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四是大力推广应用税控收款机。从2005年开始,税务部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的商业零售业、服务业、娱乐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中逐步推广应用税控收款机,做好有关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工作。计划在3至5年内,基本普及应用税控收款机,达到利用税控收款机强化税收征管的目的。?

五是建立健全税收征管质量考核体系。规范税收征管业务流程,据以确定税收征管各项业务的岗位职责,在此基础上科学设置税收征管质量考核评价的指标体系,力争在2005年实现根据信息系统的原始数据自动生成考核数据,利用计算机对税收征管质量进行考核评价。?

六是全面推行纳税信用等级制度管理。建立纳税信用等级制度,强化纳税人诚信纳税、依法纳税意识。认真总结、交流和推广各地税收信用体系建设好的经验和做法,加强税收信用体系建设的理论研究,进一步指导和规范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工作。

(六)加快推进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

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突出重点、分布实施,整合资源、讲求实效,加强管理、保证安全”的原则和税收信息“一体化”建设的要求,以加强税收征管、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为目标,积极有效地做好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各项工作。?

加快信息资源整合步伐,实现主体应用系统的省级数据集中管理,做好数据衔接和功能衔接,逐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税收管理信息化应用格局。?

加强对税务系统综合征管软件的推广、运行、维护的管理和投入,完成综合征管软件的优化、升级工作,确保并提升系统运行质量和效率。2005年在三分之二的省国税系统完成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工作,有条件的地方要提高数据处理的集中度,实现按省集中处理数据的新模式。计划在2006年,完成综合征管软件在全国国税系统推广应用,实现国税系统征管信息系统全部与总局联网运行;同时开展地税系统统一综合征管软件相关工作,并力争在部分省地税系统进行试运行。到2007年底,80%地区的税务部门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银行系统实现信息系统联网运行。

完善纳税人信息资料“一户式”储存,做好各类信息的采集、接受和储存工作,并实行动态管理,不断提高信息应用水平。?

继续做好金税工程三期立项、规划和部分先期启动系统的设计、试点等工作。?

(七)全面加强税务干部队伍建设?

要围绕提高执政能力,全面加强税务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执法公正、服务规范的高素质税务干部队伍,为完成各项税收任务提供坚强保证。?

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税务系统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使之成为学习型组织、创新型团队、实干型集体、廉洁型班子。要加强理论学习,把领导干部的学习情况特别是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干部考察的重要内容,增强领导干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探索制定符合正确政绩观要求的科学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促使各级领导班子不断提高素质,改进作风,增强团结。?

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广大税务干部做好税收工作的能力,税务系统将用三年时间完成对全系统司局级领导干部的轮训,用五年时间完成对处级领导干部的轮训,此外每年还将培训各类业务骨干4000余人。认真落实教育培训规划,加强税收政策法规、征收管理、财务会计、稽查审计、信息化知识的培训。不断更新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和岗位技能。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培养大批业务能手。建立健全符合税务部门实际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努力铸就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实绩突出的税收干部队伍。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2.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刍议 篇二

1 实施机打出证, 严把入场关

2014年在产地检疫机打出证的基础上, 又全面开展了屠宰检疫机打出证工作, 为切实做好这一工作, 从入场查证验物看耳标佩戴率开始, 外进生猪必须持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动物A) 》, 本地生猪必须持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动物B) 》, 入场生猪耳标齐全, 曾查到过有用旧式印有邮政编码的耳标、有用生产管理耳标代替免疫二维码耳标的, 一经发现立即纠正。

为使进入屠宰场的生猪证标齐全, 我们先后采取了各个击破、重点蹲守、巡回检查等做法。严格按照《动物检疫管理办法》要求屠宰点严格执行查证验物和做好入场记录。对重点、难点屠宰场, 先开展宣传, 张贴《关于规范检疫程序整顿检疫秩序的通知》, 发放《致全县养殖、屠宰业户》信。把屠宰户、运输户和屠宰场相关法律法规一一列出, 重点突出经营、运输屠宰动物未附有检疫证明、检疫标志及耳标的处理条款, 做到人手一份, 家喻户晓。接着是蹲守查堵, 监督所安排专人同检疫员、屠宰场工作人员一道, 24小时值班, 凡是证标不全、证物不符的, 一律不得入场;要求驻场官方兽医查验入场动物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标识, 严格按数量回收检疫证和耳标。日常做好巡回检查, 形成了严格的入场登记、验证、查标的常态化管理。

2 及时狠抓产地检疫

屠宰检疫实施机打出证后, 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产品B) 的填写, 要求每头猪必须完整的按照检疫程序操作后, 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动物A或动物B) 检疫证号、耳标号, 才能顺理成章的完成动物检疫合格证 (产品B) 的出具工作。

实施机打出证以来, 突显出在屠宰检疫环节产地检疫证回收、耳标回收存在的种种问题。通过整治和理顺, 发现产地检疫严重滞后, 较大程度影响了屠宰检疫机打出证工作。

2.1 宣传不到位, 尽管产地检疫喊了多少年, 养

殖户甚至不知道产地检疫是咋会事, 不申报不检疫, 出栏生猪不愁卖;每年给各乡镇下达了产地检疫任务数, 各站都是以不同方式把钱拿上了事。

2.2 监管不到位, 尽管各乡镇都设立了动物检疫申报点, 但产地检疫没有真正全面开展起来, 从前几年回收的产地检疫票据看, 不是全年均衡开展工作, 而是年底突击撕票;产地检疫任务应从养殖户、养殖数量、出栏量入手, 针对养殖情况的不同下达。考虑很少外调生猪, 产地检疫又入不敷出, 检疫监管没有对此予以足够重视。

2.3工作不到位, 各乡镇站主观不努力, 强调养殖户不来报检, 没法开展产地检疫工作, 没有主动采取各种办法开展此项工作;被动开展产地检疫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收不抵支”。另一方面, 大多养殖户多在偏远山区, 交通不便, 冬天坡陡路滑, 产地检疫工作困难重重, 由于交通工具的原因, 各乡镇产地检疫夏天好于冬天。

为此抓了以下工作: (1) 对养殖户进行宣传、监管, 让养殖户在出栏前主动报检, 检疫人员及时实施产地检疫, 查补耳标, 进行尿检, 出具检疫证明; (2) 进入屠宰场环节, 严格查证验物, 严把入场关, 让无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动物B) 的猪难以入场, 不搞产地检疫就没法卖猪; (3) 驻场检疫人员索证验证, 及时索要并核对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动物B) 后才准预屠宰, 否则不予检疫出场、不准销售; (4) 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严格按月回收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动物A、动物B) , 每月按屠宰量核对回收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产品B) 和耳标, 相差较大的进行驻点、驻场整治。

3 严格证、章、标志管理工作

2014年, 局长到屠宰点调研工作时发现, 个别屠宰点检疫章没有专柜上锁保管。在露水河镇召开以证章标志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检疫工作现场会。自此严格证、章、标志管理活动全面展开。

3.1乡镇检疫工作由4~6人承担, 过去是在班不在班的, 都有检疫票和有价证卷。改为只有当班检疫人员有检疫证卷, 一般是每周、每十天换班, 要求搞好交接班, 检疫证、有价证卷按顺序使用, 克服以往两三班检疫人员, 两三套检疫证卷同时使用, 回收和上缴时杂乱无章的现象。

3.2 适时调整检疫费、检疫票据上缴时间。过去1 4 个乡镇中, 大的乡镇每月上缴检疫票证, 小的乡镇则2、3个月上缴一次。为强化监督, 无论乡镇大小检疫量多少, 一律每月20日前上缴检疫费和票证。回收时认真核查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产品B) 、检疫数量、回收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动物A、B) 数和耳标数, 对检疫证明填写不规范的当场指出, 对无收费章、无签字的予以纠正, 对回收的检疫证、耳标与检疫数量不符的, 查找原因予以解决。

3.3 加强乡镇证章标志管理的同时, 县监督所对2 0 1 3 年票证领取、回收情况做了检查, 查出个别站有遗漏现象。因此, 调整检疫费上缴时间, 加强票证管理, 严格领取、发放和登记工作, 要求乡镇设专人、专库、专帐管理, 责任明、帐目清, 实行“交旧领新”制度。

4 强化日常监管

为强化日常监督工作, 我们收集整理了12个屠宰点日平均屠宰量和每天开始屠宰与结束时间。并准确掌握10个集贸市场的逢集时间, 以便于我们对集贸市场和屠宰点开展监督。

绘制了前三年屠宰检疫数量图, 分析研究监管重点时节。

充分利用“动检e通”定时检查各站点产地检疫量, 为强化管理, 设专人利用《动物卫生监督 (检疫) 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动物检疫合格证 (动物B监督检查) ”逐一核对, 10 d调度一次,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刍议 篇三

一、整顿和规范工作的主要目标

2005年-2007年整顿和规范粮食市场秩序的主要目标:一是强化粮油储存安全的管理,确保地方储备粮油帐实相符、质量良好和储存安全,保障粮油调得动、用的上,确保粮食经营者有安全的库存数量,其储粮、运输符合标准和技术规

范;二是加强粮食收购市场管理,粮食收购市场中的经营者全部合法经营,确保粮食收购者按照国家粮食质量标准,以质论价,不发生损害农民和其他粮食生产者的利益事件;三是建立粮食流通统计报告制度,达到所有符合条件的粮食经营者和用粮单位设立《粮食经营台帐》、真实反映经营情况的目标,为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提供可靠依据;四是强化陈化粮监管措施,杜绝陈化粮流入口粮市场;五是实施粮食质量监管,确保粮食质量安全;六是推进“放心粮油工程”,继续规范粮食行业的经营、管理,净化我县粮油市场,使我县“放心粮油”企业达到12个,“粮油销售放心店”达到19个,“放心粮油”产品在县城的市场占有率达到80,在农村的占有率达到50,二、实施步骤

(一)粮油储存安全实施步骤

2005年,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以及《天津市地方储备粮油库存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结合本县实际,完成《蓟县储备粮油库存管理办法》的制定工作,使粮油保管库存工作走上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

2006年,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理》和天津市有关规定,根据我县实际,完成《蓟县粮食行业粮油储存及运输管理办法》的制定工作,确保粮食经营者使用的粮油仓储设施、设备符合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储存的原粮符合国家标准,储存数量符合市政府规定的最低和最高库存量的规定,粮食运输符合国家技术标准和规范。

(二)粮食收购市场管理实施步骤

根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严格审核条件,严厉查处非法收购行为。

2005年,收购市场合法经营者达到100;

2006年,收购市场合法经营者达到100;

2007年,收购市场合法经营者达到100。

(三)粮食流通统计报告制度的实施步骤

根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天津市粮食流通统计制度》的规定,粮食经营者和用粮单位纳入国家统计范畴,确保国家及时、准确的掌握粮食流通状况,为国家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2005年,将所有符合规定条件的粮食经营者和用粮单位纳入统计范畴,并按规定建立《粮食经营台帐》;

2006年,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规范企业统计性、报送制度,确保其所反映的情况真实、准确。

(四)陈化粮监管的事实步骤

根据国家《陈化粮处理若干规定》的精神,继续加强陈化粮销售处理的监管,严格陈化粮的购买资格认定,对陈化粮的鉴定、出库、运输、入库、使用等全过程进行跟踪监管,杜绝陈化粮流入口粮市场。

(五)粮食质量监督

根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试行)》,加强对粮食质量和卫生的监管力度,确保粮食质量安全。

2005年,完成我县《粮食质量管理制度》的制定工作,并组织落实;

2006年,加大对我县粮食质量的监管力度,监管覆盖面达到应监管对象的100;

2007年,建立起县局和企业两级粮食质量监督检验体系,定期发布粮食收获质量调查和品质检测报告。

(六)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实施步骤

1.根据国务院对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的总体部署和市政府“放心食品工程”的安排,继续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在现目前,我县拥有2个国家级“放心粮油”企业和4个市级“粮油销售放心店”。

2005年,“放心粮油”企业达到4个(其中国家级3个,市级1个),“粮油销售放心店”达到8个(其中市级6个,县级2个);

2006年,我县“放心粮油”企业达到7个(其中国家级4个,市级3个),“粮油销售放心店”达到12个(其中市级7个,县级5个);

2007年,我县“放心粮油”企业达到12个(其中国家级5个,市级7个),“粮油销售放心店”达到19个(其中国家级1个,市级8个,县级10个)。

2.在推进放心粮油工程的同时,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活动。

2005年,“放心粮油”在县城的占有率达到60,在农村的占有率达到30;

2006年,“放心粮油”在县城的占有率达到70,在农村的占有率达到40;

2007年,“放心粮油”在县城的市场占有率达到80%,农村市场占有率达到50%。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粮食监督检查队伍建设

在现有的粮食行政执法人员的基础上,抽调业务骨干,充实粮食监督检查队伍,组织执法人员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根据新的法律法规,完善执法制度,使执法人员有章可寻,有据可依。建立一支廉洁、高效的粮食监督检查队伍,为维护我县粮食流通秩序、保护粮食生产者的积极性、维护经

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作出保障

(二)完善粮油质量检测网络

加强与天津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和县技术监督局的联系,建立定期工作会议制度,通报粮油质量监督检验情况,研究对地方储备粮油和社会流通粮油品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验方案。同时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粮油企业建立自己的检化验队伍,随时监测企业经营的粮油质量,建立起法定机构定期检测、企业随时抽检的粮油质量检测网络,确保我县粮油质量安全。

(三)推进粮食安全诚信体系建设

积极发挥粮食行业协会作用,在我县粮食行业内大力开展诚信体系建设,把粮食安全体系建设和诚信兴商活动结合起来,树立诚信观念,提高诚信意识。以“放心粮油工程”为基础,以产品质量为关键,逐步建立起我县粮油行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让广大消费者吃上优质、安全的放心粮油。

(四)建立规范的粮油安全事故举报制度

建立规范的粮油安全事故举报制度。设立举报电话,形成系统的粮油安全事故举报工作体系。重点监督粮食储存的安全管理和国家粮食政策的执行情况,进一步发挥全社会监督作用。

(五)加大粮食安全的宣传力度

粮油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中央和地方政府非常关注。为此,我局将结合粮食工作的实际,加大对粮油安全的宣传力度,利用广播、电视、集市宣传等多种形式,定期对“放心粮油产品”和劣质粮油的判断及危害进行宣传,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

(六)相互配合,做好市场监管工作

积极与工商、卫生、质监等综合执法部门联系,加大对粮油市场的监督检查力度,特别是对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伙房用粮来源以及农村粮油市场进行重点检查,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4.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刍议 篇四

各位领导、同志们:找文章到更多原创-(http:///)

今天,在这里召开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第一阶段工作会议,我认为,非常重要,非常及时,下面,我代表县公安局就前期的工作及今后的打算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正确分析我县煤矿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增强继续深化煤矿安全专项整治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今年以来,我县煤矿的开采,为全县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增长提供巨大能源的同时,也给我县的的安全生产带来了一些安全隐患。作为我们公安机关来讲,重点就是要加强煤矿民爆物品的管理,打击非法煤窑,维护正常的矿业资源开发秩序。今年以来,县局多次组织各派出所和治安大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对安全工作作出重要部署,要求各派出所加强辖区煤矿日常安全检查,治安大队要加强对派出所民爆物品安全管理工作的督导力度,做到万无一失。

二、层层细化责任,确保落到实处

今年以来,治安大队按照县局党委的安排部署,结合县局总体目标责任制的要求,及时与14个责任区派出所签订了民爆物品安全管理责任书,派出所与治安大队捆绑考核,分级负责,共同维护全县民爆物品的安全管理。各辖区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派出所与所辖区的乡(镇)及涉爆单位签定了安全责任书,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进行明察暗访,重点加强了对煤矿使用民爆物品的安全管理。

三、齐抓共管,加大打击非法煤窑的力度

今年7月以来,我局在县政府的带领下,汇同安监、国土、工商部门分成两个工作组,深入全县各大型矿山进行了联合整治活动,对非法煤矿予以了炸封,行动中共查处涉爆治安案件4起,收缴炸药XX公斤,雷管XX发,治安拘留X人,治安罚款X人,破获刑事案件X件,刑事拘留X人,及时惩处、打击了涉爆违法犯罪活动。

四、加强宣传,确保安全责任意识入耳、入脑、入心。

今年以来,结合民用爆炸物品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和集中整

治民爆物品专项行动的要求,我局于4月对全县爆破员进行了第二期培训。6月,在城区东门广场举行“安全月”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宣传小组奔赴全县20多个乡镇进行安全宣传,各派出所也设立了“安全月”宣传点,散发宣传资料6000余份,号召全民参与安全防范,主动向公安机关检举、举报涉爆案件。经全局民警的共同努力,去年以来,全县未发生一例煤矿企业民爆物品被盗、丢失、爆炸等案件,确保了全县的治安局势平稳。

三、下步的工作措施

1、加快民爆物品信息系统建设工作

目前,按照市局要求,为了实现民爆物品管理由静态管理

向动态监控跟踪管理的根本转变,我县正在加快启动全县民爆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对每一发雷管均实行从生产到使用的轨迹跟踪管理,最终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良性好转成为可能。

2、加强同其它职能部门的配合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不是哪一个部门凭借部门的力量单打独斗能够完成的,我们公安部门作为一级地方行政执法力量,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要进一步加强与安监、国土等部门的协作,求同存异,寻求共识,共同谋划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如何使煤矿开发秩序健康发展。

3、进一步加大宣传和查处力度,以维护矿产资源的有序开发。

民爆物品安全管理作为公安三大安全监管职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局历来都将其置于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目前,煤矿资源所带来的巨大利益、对民用爆炸物品的需求量的日益增大、非法煤窑业主铤而走险所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给公安机关的日常监管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和不便。但是,我们一定会克服困难和问题,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的共同参与,群防群治,加大安全宣传力度,严厉查处、打击涉爆犯罪,对非法矿点、关闭矿山遗留的民爆物品及时收缴和回收,为我县的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和社会治安稳定作出积极的贡献。

谢谢大家!

5.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总结 篇五

今年以来,**市工商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认真学习贯彻xx大精神,深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打造三型工商,共建和谐**”为目标,大力弘扬“忠诚、高效、公正、廉洁”**工商精神,积极开拓,锐意进取,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具体做法是:

一、突出重点,完善制度,提升广告监管水平

(一)加强对重点媒体的监管。对电视、广播实时24小时监测,对报纸、印刷品广告进行事后监测,及时分析广告发布趋势,掌握广告发布动态,严厉查处虚假违法的医疗、药品、保健食品、美容服务、化妆品等广告,逐步建立事前防范、事中制止、事后查处的格局,确保重点媒体广告发布的正确导向。

(二)强化户外及新媒体广告的管理。在强化户外广告审批管理和日常巡查工作的基础上,特别加强对户外、楼宇、宾馆等场所电子显示屏广告的督查,全市系统制定应急预案,发现重大问题立即启动并及时处置上报。将全市13个容易出现问题的网站分配给各县级局负责定期监测,每月上报监测结果,规范和清理医疗保健和低俗不良广告。

(三)创新监管模式,实施科学监管。对一般性违规广告,采取下达行政指导告诫书等非强制手段,告之违法违规具体事项,明确具体的整改要求,先让媒体自行改正,对经两次告诫仍不整改的,再停止广告发布,进行处罚。对严重虚假违法广告,在属地管理的基础上采取“下管一级”的方式,统一查处,统一掌控。今年,全市系统共下达《行政指导建议书》、《行政指导告诫(乡镇工作报告)书》189份,其中81%的违法违规广告进行了整改。查处广告违法案件313件,罚没款153.93万元;责令停播各类虚假违法广告418余条,全市广告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广告违法率大幅下降。

(四)以点带面,以专项行动带动整体整治工作。一是寒暑假期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以清理整治媒体、互联网、手机、非法涉性广告和低俗不良广告为重点的“集中整治不良广告,呵护孩子美好心灵”的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行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总结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总结。二是开展了“整治虚假招生广告”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虚假违法招生广告,切实维护广大学子的利益。三是开展“特供”、“专供”标识专项清理整治。制定具体行动方案,加强内部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充分发挥整体效能,形成打击合力。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755人次,巡查互联网站533家,监测网络广告837条次,检查生产经营主体344户,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三是完善长效机制,提升广告监管效能。通过推行行政指导、建立违法“黑名单”、建立部门间沟通渠道、健全监管执法联动和监察机制等措施,进一步提高了广告监管效能。

二、突出整治重点,积极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

(一)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治理行动工作取得新成效。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工商机关深入开展了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治理行动。全市公平交易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863人次,检查市场主体1027个,检查电子产品销售市场26个次,整治重点区域78处,捣毁制假售假窝点42个,查处各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390起,案值96.1万元,罚没110余万元,其中查处侵犯驰名商标权益案件208件,查处侵犯涉外商标专用权案件14件。受理和处理消费者申诉和举报184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93.5万元。有效维护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房地产专项市场治理取得新突破。按照**纪委转发的《山东省20xx年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我局从第二季度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对房地产市场开展全面检查,重点查处欺诈消费者的违法行为。通过健全组织、制定周密行动方案、个案指导、上下联动的方式把整治工作推向了高潮。截至目前,全市共对30余家房地产公司进行了检查,立案27起,结案3起,罚没60余万元。我局查办的**华凯源置业有限公司欺诈消费一案作为典型案例,在全省工商系统公平交易执法案例分析会上进行了交流发言。

(三)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取得新进展。今年以来,按照国家局、省局工作部署,我局认真总结往年治理商业贿赂经验,将整治领域进一步向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医药购销、土地出让、产权交易、资源开发和利用、大型商场超市、金融保险、政府采购、教育、旅游、中介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热点领域拓展,通过整合执法力量、强化行业自律、密切部门,将此项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截止目前,全市共查处商业贿赂案件16起,罚没25.8万元。

(四)“扫黄”、“打非”工作取得阶段性成绩。认真落实国家总局、省局相关通知精神,加强对全市印刷、复制、图书音像制品销售单位监管力度,严格查禁各类非法出版物,重点查缴政治性非法出版物、淫秽色情等有害出版物,增加对城区和各乡镇城乡结合部的图书和报刊集散场所、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集中的经营场所、集贸市场旧书租赁摊点、“特价书店”等场所和学校及周边环境这些重点区域和重点部位进行了检查频次。截止目前,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489人次,车辆132台次,对全市350余家印刷、复制、销售进行拉网式检查,取缔了13户无照销售、印刷、复制单位,收缴盗版音像制品176张,盗版书刊39本。

三、提高认识,加大力度,认真做好打传规直工作。

6.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刍议 篇六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市属、驻市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我市2006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文章-http:///文

秘114网帮您找文章]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突出重点、强化监管,扎实推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促进我市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

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结合**地实际,紧紧围绕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传销、打击各种商业欺诈行为这四个重点,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大监管力度,加快推进整顿、规范工作,逐步形成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

三、工作重点

今年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要突出重点,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和十项重点工作:

(一)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六个方面工作

1、加强市场监管长效机制建设。突出抓好市场预防、市场诚信、市场整顿、市场突出事件应急处理和责任追究等五大机制建设,通过不懈努力,建立起依法行政、诚信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市场监管体系。

2、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严厉打击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食品制假行为。坚决取缔无证无照的食品加工窝点。严厉查处在食品中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的违法行为。逐步建立起食用农产品安全检测网络,从源头上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

3、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大力整顿出版物市场,坚决查处和收缴盗版、侵权的书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引导企事业单位使用正版软件。坚决打击假冒商标和标识等商标侵权违法行为。

4、严厉打击传销。严格按照《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的要求,规范直销,坚决查处查禁传销。

5、严厉打击商业欺作行为。紧密配合抓好中央部署的治理商业贿赂工作。重点整治虚假违法广告尤其是药品广告。打击非法行医和商贸活动中的商业欺诈行为,特别是以高额回报为诱饵的非法敛财行为。

6、整顿社会信用秩序。查处涉及虚报注册资本、虚假出资和抽逃出资行为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评估机构、验资审计机构和登记代理机构。打击伪造票据、凭证和做假账的违法行为。工商、质监、财税等部门要建立和完善监管对象的信用分级管理办法。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单位和重点资金的监督审计。完善企业信用评估标准和体系,加快企业评级授信工作。

(二)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十项重点工作

1、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狠抓四个环节的监管和整治。一是食品生产环节。积极推行“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加强源头污染治理,要加快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养殖小区的建设,推进产地环境污染监测工作。二是食品加工环节。发放生产许可证要严格审查,严厉打击生产加工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严厉查处无证照生产行为。结合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在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推进标准化生产。坚决杜绝不符合标准的食品流入市场。三是食品流通环节。要加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严格食品经营卫生许可,依法取缔无证无照经营行为。督促经营者落实食品进货查验制度,把好进货关、入库关、市场准入关、上柜关,对在市场检查中发现的影响或危及人体健康的不合格食品,坚决予以查处和销毁,并对当事人进行严厉处罚。四是食品消费环节。加强食品消费环节监管,经常性地开展对学校食堂、餐馆及建筑工地的食堂的安全检查。严格卫生许可证发放审批。把食品卫生监督量化落实到责任人身上,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此项工作由副市长xxx牵头,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市卫生、农业、质监、工商、公安、教育、建设等部门配合。

2、开展集贸市场专项整治。落实市场责任主体,组织开展集中执法检查,严厉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通过集中整治活动,使集贸市场中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活动得到有效遏制,市场税收征管工作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制度进一步完善;认真有效地抓好市场经营者准入环节和商品资源进出环节。所有集贸市场都要设立消费者申(投)诉站、公示公告

栏等。到年底,力争规范经营的集贸市场达到80。

此项工作由市长助理xxx牵头,市工商局负责,市物业中心、市公安局、市商业局、市质监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卫生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以及集贸市场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配合。

3、加大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力度。紧紧抓住种子、种苗、化肥、农药、兽药、饲料、农机具、成品油以及鼠药等农资产品,围绕重点季节、重点地区、重点市场和大案要案的查处,组织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生产和销售假冒、过期、失效、变质、不合格农资产品,利用广告或媒体对农资产品质量、服务、功效、适用范围等进行虚假宣传,无证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等违法行为。加大市场准入监管力度,强化行政许可工作和依法管理,规范生产经营行为,推广农资连锁经营等现代营销方式。

此项工作由副市长xxx牵头,市供销社负责,市工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等部门配合。

4、整顿房产交易、住宅装修和装潢建材市场。坚决制止房产交易和住宅装修中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规范装潢建材商品的经营,严厉查处销售有损健康的劣质试剂、涂料和建筑材料的行为。规范家居住宅装修服务市场,严厉查处合同欺诈、偷工减料、工程质量低下等行为。

此项工作由市长助理xxx牵头,市建设局负责,市工商局、市房管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等部门配合。

5、对文化广电市场进行清理整治。重点对各类网吧、电子游戏经营场所进行拉网式排查和清理,规范其经营行为,净化市场环境。对非法经营、严重违规经营和不具备经营条件的,要坚决予以取缔。要加强对游戏、娱乐场所的监管,对非法经营有害网吧、游戏机房的人员,特别是违反规定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网吧消费的,要依法从严惩治。要下大力气对各种出版物经营场所进行全面整顿,坚决查缴淫秽、色情、盗版、邪教等各类非法出版物,依法取缔无证照印刷企业,坚决摧毁和铲除制黄、贩黄和盗版盗印窝点。加强对非法销售、安装电视接收器的查处,规范广电市场。

此项工作由副市长xxx牵头,市文化局、市广电局负责,市工商局、市公安局配合。

6、大力整治医药、医疗服务市场。以整治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医药、医疗服务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一是清理药品经营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资格,查处违法经营药品、医疗器械的行为;二为加强对特殊药品的安全监管,严厉查处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等违法行为,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用药安全;三是以查处药品购销中的回扣等不正之风为重点,维护医药市场的正常经营秩序;四是清理整顿医疗服务市场,坚决取缔和打击“黑诊所”、游医、药店等非法行医行为;五是整治医疗广告中虚假宣传、夸大误导等欺诈行为。

此项工作由副市长xxx牵头,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市卫生局负责,市监察局、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广电局配合。

7、整顿道路运输市场。一是清理非法营运车辆。主要是查处非法营运的各类车辆。进一步加大车辆税费的稽查征缴工作力度。二是规范公交车、出租车管理,强化对公交车和出租车运营行为的稽查,对违规运营行为,依法予以严处。三是加强客运车站管理,严肃查处乱停乱放、站外揽客、“宰客”等行为,维护客运市场正常秩序。四是规范汽车维修市场,加强对车辆维修厂资质的审查,规范其经营行为。

此项工作由副市长xxx牵头,交通局负责,市公安局、市交警大队、市地税局、市稽征所、市物价局等配合。

8、推进“信用**地”建设。围绕政府、企业、个人三大信用主体,逐步建立政府为主体,电子政务为基础的政务信息公开披露体系,以行业协会为主体、会员单位为基础的自律维权同业信用体系,以企业自身为主体,风险管理为基础的自我内控信用体系,以信用中介为主体、市场运行为基础的社会信用服务体系等,着力打造诚信**地。

此项工作由副市长xxx牵头,市人民银行负责,市发改委、市经贸委配合。

9、打击偷税、骗税、逃税及发票使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狠抓重点行业、重点市场、重点纳税户的监督和稽查。打击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造假帐,提供虚假信息等违法违纪行为。进一步深化公共事业的价格改革。整顿和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中介服务收费及房地产市场的价格秩序。开展价格和收费的专项检查,优化价格环境。打击非法职业介绍、提供虚假信息、骗取求学、求职者钱财的不法行为。

此项工作由副市长xxx牵头,市国税局、市地税局负责,市物价局、市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审计局、市房管局、市财政局配合。

10、各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旅游市场、烟草市场、加油站、液化气、食盐、危险化学品安全的整治力度。此项工作由分管副市长牵头,各监管单位负责,有关部门配合。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对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进行调整和充实。调整后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xxx市政府市长

常务副组长:xxx市政府常务副市长

副组长:xxx市政府副市长

xxx市政府副市长

xxx市政府副市长

xxx市政府副市长

xxx市政府市长助理

成员:xxx市经贸委主任

xxx市商业局局长

xxx市政府办公室主任

xxx市监察局局长

xxx市财政局局长

xxx市法院副院长

xxx市检察院副检察长

xxx市建设局局长

xxx市房管局局长

xxx市公安局副局长

xxx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

xxx市交通局局长

xxx市审计局局长

xxx市农业局局长

xxx市卫生局局长

xxx市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xxx市环保局局长

xxx市外经贸局局长

xxx市教育局局长

xxx市文化局局长

xxx市广播电视局局长

xxx市旅游局局长

xxx市供销社主任

xxx市工商局局长

xxx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

xxx市人民银行行长

xxx市银监办主任

xxx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

xxx市国税局局长

xxx市地税局局长

xxx市房管局副局长、市物业中心主任

xxx市公安消防大队大队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经贸委,由xxx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督办和调研等日常工作。各牵头责任单位要建立正常的月调度制度和工作协调机制,确保信息畅通、思想统一、运转协调。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整顿和规划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领导,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配合、各司其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各牵头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要根据各自的工作重点制定周密的工作方案,于5月10日前报市政府办公室。

(二)提高市场监管工作水平。以强化法制意识和提高管理能力、服务效率为重点,大力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强对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改进执法质量,强化执法行为的法制监督。改善市场监管的执法装备和检验监测条件,提高执法效能。

(三)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建立起工作调度、工作通报、目标责任、联合督查等项工作机制,建立完善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市场经济秩序的规范发展。建立起整顿工作调度机制,实行每季一调度。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每个季度或根据工作需要,召集成员单位对前一阶段工作进行总结通报,对下阶段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四)健全社会监督体系。通过制定行业规划、服务标准、自律公约和开展诚信监督等多种途径,引导市场经营主体自觉遵守法律法规;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市场监督,及时受理和处理投诉,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新闻媒体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对整顿工作进行跟踪报道。

二OO六年四月二十四日

7.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刍议 篇七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 源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

根据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国发„2001‟11号)(以下简称11号文件)和《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国发„2001‟15号)(以下简称15号文件)精神,现就以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为重点,整顿和规范土地市场秩序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

一、进一步提高对整顿和规范土地市场秩序重要意义的认识

国务院继下发11号文件之后,又专门就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下发了15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国土资源管理方面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点。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是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方面;是进一步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作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根本措施;是推进国土资源管理依法行政,从源头上防治土地批租领域腐败的重要保证。各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 以加强土地资产管理为重点,整顿和规范土地市场秩序的重要意义,把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整顿和规范土地市场秩序作为当前国土资源管理的中心工作,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抓住机遇,突出重点,采取切实措施,全面贯彻落实15号文件提出的各项要求。

二、土地市场整顿清理的重点 

在整顿土地市场秩序中,要重点整顿清理以下违法违纪行为:

(一)超出法定范围划拨供地,特别是经营性项目仍划拨用地的;

(二)原划拨土地已转为经营性用地,但未按法律规定向政府上缴土地收益的;

(三)出让国有土地已按国家规定确定了最低价后,擅自减免地价的;

(四)改变用地条件需补交地价而不补交地价款,以及非法批准减免补交地价款的;

(五)未达到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的投资开发条件,擅自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

(六)挤占挪用土地出让金、租金等土地收益的。

三、建立健全土地市场规范运行的基本制度

制度建设是规范土地市场秩序的根本保证。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中,当前要着重建立健全以下几项基本制度:

(一)建设用地供应总量控制制度。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当地各项建设的实际需要,对建设用地总供应量实行严格控制。各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要把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作为土地供应的重要来源,切实负起控制建设用地总量的职责。有条件的城市可试编盘活存量建设 用地的指导性计划,一并纳入当地供地总量管理。

(二)城市建设用地集中供应制度。城市政府要统一控制新增建设用地供应,同一城市范围内的新增建设用地应由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征用、统一提供,市辖区及各类“园、区” 的新增建设用地也必须纳入市政府统一的供应渠道。对原有存量建设用地,城市政府要积极 试行土地收购储备,统一收购和回收土地,掌握调控土地市场的主动权。收回的土地由政府 统一储备、统一开发,按市场需求统一供应。

(三)土地使用权公开交易制度。计划出让的土地必须在指定场所或通过有关媒体向社会公 布。按规定应招标拍卖的,必须公开招标拍卖。协议出让的,必须公布协议结果。有条件的地方要建立有形土地市场,土地交易要在有形市场中公开挂牌进行。土地交易管理的程序要 向社会公开,要减少审批环节,降低交易费用,保障交易安全,促进土地使用权流转。

(四)基准地价定期更新和公布制度。各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要依照法律规定,建立和及时更新基准地价。基准地价原则上每三年更新一次,并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进行调整。基准地 价的基本内容要以适当形式在指定场所或媒体上公布,并接受查询。

(五)土地登记可查询制度。采取切实措施增加土地登记覆盖面,充分发挥土地登记在市场监管和产权保障中的作用。除涉及国家保密要求外,土地登记结果要接受社会公开查询,做到查询资料全面、查证及时、鉴证准确。

(六)集体决策制度。要按照依法行政,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强化权力制衡的要求,建立健全集体决策制度。各地对涉及建设用地审批、土地资产处置、地价确定等土地资产管理 的重大事项,一律经过内部会审,实行集体决策。

四、限期完成基准地价更新工作

开展基准地价更新是整顿和规范土地市场秩序一项基础性工作,各地要限期完成。凡现有基准地价已三年以上未及时更新或当地地价水平已发生重大变化的,必须立即着手部署基准地 价更新工作。尚未确定基准地价的城镇,今年必须完成基准地价评估工作。基准地价评估所用的技术方法或地价内涵与国家规定不一致的,必须严格按照《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城镇土地估价规程》规定的技术标准进行更新。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的基准地 价更新工作

必须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其他城镇的有关工作力争在2002年内完成。

要根据国家统一划定的城市土地等级和规定的地价幅度,确定基准地价,不得超过规定标准压低地价。要加强基准地价的审核工作。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及非农人口在100 万以上城市的基准地价更新成果,经省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初审后,报国土资源部审核;其 他城市的基准地价报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建制镇的基准地价由所在县(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核。

要加大基准地价应用力度。要依据基准地价,评定标定地价,确定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 最低价。确定的宗地最低价,要作为考核协议出让土地时土地资产是否流失的标准。对市场交易中的土地申报价格,要依据标定地价进行审核,凡土地转让申报价格比标定地价低20% 以上的,市县人民政府可行使优先购买权。

五、加强领导和督促检查,务求取得实效

各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整顿和规范土地市场秩序工作的领导,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全面落实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整顿土地市场的各项措施,务求实现土地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制度建设取得明显进步。

要加强依法行政教育工作。各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要结合11号和15号文件贯彻落实,以机关工作人员为重点,开展一次法制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土地管理系统广大干部依法行政、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要进一步加大对土地市场监管力度,坚决纠正土地资产管理工作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 法不究的行为,严肃查处土地交易中的违法违纪行为。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本通知后,要迅速部署各地开展土地市场秩序的整顿和规范工作。各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本通知确定的整顿清理重点,对土地市场存在的问题开展自查自纠。通过自查自纠,建立健全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各项制度,并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省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要组织力量,采取抽查和组织互查的形式,以城市为重点,对土地市场秩序整顿清理情况、相关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开展一次专项检查。检查结果在今年10月底前上报我部。

我部将于今年9月起,对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市场整顿清理工作的进展情况及相关制度建立健全和执行情况进行抽查。

8.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刍议 篇八

2015年全市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作,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依法行政,强化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工作秩序,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意识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各区、市要把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工作秩序作为一项日常重要工作抓紧抓好。要成立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工作计划,部署工作任务,进行工作总结,保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结合工作经常抓。要结合实际,理顺职能,完善执法机构和人员配备,健全制度措施,制定具体的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工作意见,明确工作指导思想、基本目标和总体要求,使建筑市场工作秩序日益规范完善。

(二)明确责任,确保实效。各区、市要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省、市具体工作要求,强化职能意识,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工作中,要把具体任务、目标进行细化量化,保证“任务分解到位、责任落实到人、目标实现具体”,并定期检查督导,确保工作任务落实到边到角,确保全市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工作

-1- 扎实成效,取得成效。

(三)强化治理,消除隐患。各区、市要加强制度建设,健全监督检查机制,以开展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为重点,规范在建工程专业承发包行为,严厉打击违法发包违法分包等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建筑市场执法,严格规范和执行自由裁量处罚标准,已查实的违法违规行为,必须尽快严肃查处,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风险和隐患。对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造成恶劣影响的,要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依法处理。在实施行政处罚的同时,还要按照《青岛市建筑市场主体信用考核管理办法》进行扣分处理,并予以公开曝光。

二、严格建设程序,强化行业监管

(一)严格法定建设程序。各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落实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建筑质量的实施意见》(青政办字[2014]83号)文件要求,对新建、改建、扩建各类房屋建筑工程,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法定程序。凡未招投标的工程项目,未办理施工图审查、质量安全报监、施工许可等手续或手续不全的工程项目,一律不得开工建设。对未经批准或手续不全开工的,要依法责令停工;对参与建设的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责令限期整改,一律按上限处罚。并按照《青岛市建筑市场主体管理考核办法》给予考核扣分处理。

(二)严格招投标及工程发包、分包管理。各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对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 -2- 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完善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建筑市场主体管理考核相挂钩的运行机制,杜绝规避招标、围标串标、弄虚作假以及操纵评标等违法违规行为,实现建筑市场与施工现场的有效联动。凡中标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范围内的专业工程,建设单位不得另行发包。总承包企业不得将工程主体结构进行分包,依法分包工程必须选用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不得要求分包单位垫资承包。建设单位依法直接分包的,要纳入施工现场的统一管理中。发现违法发包、违法分包、转包、挂靠工程的,要视情节轻重给予有关单位和责任人不良行为记录、罚款、暂停招投标、降低或吊销资质资格等处罚。

(三)强化安全监管,防止出现安全事故。紧紧围绕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要求,全面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及精细化管理,突出抓好重大安全源、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劳务企业安全生产、突发应急事件五方面的监控和管理工作。通过开展深基坑工程、大模板及脚手架工程、起重机械设备、预防高处坠落、建筑工地环境、打非治违、村镇建筑工程等专项整治工作,加强重点环节部位的预控和监管,完善项目经理及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及时排查并整改各类安全隐患,保证工程施工安全,防止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加强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要进一步激活企业、项目两级质量管理,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强化项目经理、项目总监等五方项目责任人的质量终身责任追究,杜绝出现项目经理、项目总

-3- 监挂名不到场现象。全面整顿工程质量检测市场,完善工程质量检测制度,加强对检测过程和检测行为的监管,严厉打击虚假检测报告行为。充分发挥监督抽测中“留样抽查、能力审核、跟踪抽测”三个新手段的作用,强化对检测机构在检测过程中和生产企业(混凝土、砂浆、构件)在生产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的取证。按照“快速追踪、快速取样、快速确认”的原则,检查中发现问题后,当场完成追踪样品和封存取样的程序,当日送到监督抽测机构进行检测确认,提高监督检查的执行效率,达到有效震慑和制止违法违规行为的目的。

(五)规范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执业行为。健全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事前审查、事中检查、事后监督机制。强化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执业行为事中事后监管,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市场督查力度,及时处理企业从业行为、执业质量等方面的投诉追责事宜,淘汰不符合资质标准、不具备执业能力的企业。

三、强化联动执法,严查违法行为

(一)强化联动,提高效能。各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与监察、城管、规划、土地、房产等部门之间的横向联动,在综合执法检查、重要案件查处等方面,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实现资源共享。要充分整合监管力量,狠抓严管,形成统一管理、层层把关、环环相扣的建筑市场联动监管体系。

(二)突出重点,严格检查。各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 -4- 对在建工程的承发包情况进行重点检查,按照《建筑法》、《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试行)》(建市„2014‟118号)等法律法规,检查建设单位有无违法发包行为,检查施工企业有无转包、违法分包以及转让、出借资质行为,检查施工企业或个人有无挂靠行为,并予以准确认定。对认定有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及挂靠等违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除依法给予罚款、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资质证书、停止执业、吊销执业证书等相应行政处罚外,还要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试行)》规定,采取限期不准参加招投标、重新核定企业资质、不得担任施工企业项目负责人、计入信用档案等相应措施,并按照《青岛市建筑市场主体管理考核办法》给予考核扣分处理。

(三)依法行政,严查责任。各区、市行政执法人员要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严查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要坚持日常巡查、重点抽查、突击检查相结合,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四不两直的常态化检查方式,加大执法检查的力度和频次,强化对在建筑工程的监督管理。要严格落实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责任,重点查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市场主体的违法违规行为,其法定代表人和工作人员,凡违反国家工程建设管理有关规定,或未切实履行相应职责造成事故的,都要依法追究其相应责任。

-5-

四、探索创新机制,规范建筑市场

(一)创新监管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各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转变工作思路,采取新办法、新举措,积极创新改进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能。要认真研究市场和现场联动工作机制,发挥监管合力,形成以工程质量安全为核心的建筑市场监管机制。要加强开发区、工业园区、新区及村镇在建工程的管理,不允许以加快城镇建设及市场软环境建设为借口而不执行法定建设程序和管理制度的行为。对限额以上村镇建筑工程,要依法纳入各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监管。

要进一步深化监理企业对施工企业和项目经理进行建筑市场主体管理考核试点工作,提升监理企业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监理效能。凡监理单位未按规定对违法违规行为认真履职的,要在对施工企业进行处理的同时,严肃追究监理企业及项目总监责任,并给予考核扣分处理。监理单位要健全质量管理体系,选派具备相应资格的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进驻施工现场。鼓励有实力的监理单位开展跨地域、跨行业经营,开展全过程工程项目管理服务,形成一批有技术实力、有品牌影响的骨干企业。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监管水平。各区、市要结合本单位区市实际,创新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推进综合执法,严格执法责任,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要进一步健全执法机构,充实执法力量,加强锻造培养,努力建设一支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 -6- 的执法队伍,提高本辖区行政执法水平。

(三)依托信息资源,强化诚信建设。各区、市要加快整合建筑市场信息资源,建立统一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要加快企业、注册人员和工程项目三大基础数据库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手段强化建筑市场动态监管。要加强诚信体系建设,认真落实上报违法违规等信用信息的要求,严格按照具体要求,将本地区发生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及进录入青岛市建筑市场管理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共通。要依法对守信行为给予激励和支持,对失信行为给予惩戒,逐步健全有效的诚信奖惩机制。

(四)加强行业引导,促进健康发展。各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把握当前建筑市场发展态势,大力加强调查研究,帮助企业解忧脱困,做好帮扶工作。要通过加大扶持力度,加强行业引导,加以政策倾斜,积极扶持企业开拓创新,做大做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督促企业完善风险防范机制,推进诚信体系与担保制度相结合,建立“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

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统一思想,振奋精神,狠抓落实,扎实工作,为促进建筑市场秩序的进一步好转,推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

-7- 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14年12月31日印发

9.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刍议 篇九

(黔府办发〔2006〕87号)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贵州省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六年八月三十日

贵州省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

方案

为了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6‟51号)要求,省人民政府决定,从现在起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在全省范围内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

一、工作重点与主要目标

(一)坚持整顿与规范相结合,围绕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四个环节,突出重点品种和重点地区,严格准入管理,强化日常监管,打击违法犯罪,查处失职渎职,推动行业自律。

(二)通过专项行动,使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诚信守法意识、质量责任意识普遍增强,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申报行为得到惩处,药品、医疗器械注册申报秩序逐步好转,行业自律水平有所提高,《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得到落实,违法药品广告得到整治,流通企业经营行为更加规范,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能够被有效监测,合理用药水平得以提高;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大案要案得到及时查处,尽快扭转药品生产和流通等领域监督和管理混乱局面,确保药品规范生产和上市质量,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感普遍增强。

二、主要任务与工作措施

(三)在药品研制环节,主要是打击虚假申报行为,严格审评审批重点品种。

1.严厉打击弄虚作假行为,规范药品、医疗器械注册申报秩序,以药品申报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医疗器械申报资料和临床研究的真实性为主要内容,组织注册申请人对申报行为进行自查自纠,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进行专项检查和抽查,依法严厉查处弄虚作假行为。

2.对药品注册申请,特别是化学药品注射剂、中药注射剂和多组分生化注射剂等三类品种的注册申请,加强对原辅料合法来源、说明书和标签内容、改变剂型和增加规格的合理性以及仿制药申请的质量可控性等要素的技术审查;加强检查药品研究全过程,包括实验数据、项手续是否完备、投料记录是否完整、质量检验制度是否严格执行、委托检验项目是否送交具有药品检验资质资格的单位进行检验;对委托加工企业和产品加强生产合法性及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要依法及时处理;对企业法定代表人、质量保证部门、生产、经营、检验等关键岗位人员是否经过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培训,专业、学历、资历及履行职责的能力是否符合本岗位要求等相关情况进行检查;强化日常跟踪检查,实施动态突击检查。对管理责任不落实,制度建设不完备的责令整改;对违规企业,依法收回GMP证书;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

2.对医疗机构制剂,重点检查其制剂配制过程的质量管理情况,化学药品注射剂、中药注射剂、多组分生化注射剂产品必须在取得药品GMP认证的企业进行委托加工,对违反医疗机构制剂管理规范的要依法进行处理,并向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进行通报。

3.在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全面开展自查的基础上,重点检查质量体系运行情况。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以有投诉举报、存在安全隐患、生产重点监管品种的企业为重点,对企业开办条件符合性和质量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对医疗器械委托生产情况进行全面调查。

(五)在药品流通环节,主要是规范药品经营主体行为。

1.加强对药品经营企业《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认证后的跟踪检查,全面清理药品经营主体资格,重点整治严重扰乱流通秩序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和取缔各种形式的无证经营、挂靠经营等违法违规经营活动,坚决打击药品批发企业出租、出借许可证和批准证

指导原则》,开展临床用药监控,指导医疗机构实施抗菌药物用量动态监测的超常预警,对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的行为及时予以干预。

2.对化学药品注射剂、中药注射剂、多组分生化注射剂和疫苗、医疗器械等产品不良反应(事件)进行重点监测和再评价,及时处置群体性不良反应事件,视情适时采取警示、公告、召回和淘汰等措施。跟踪在我省注册的境外医疗器械境外召回情况,责令其生产、经营企业采取相应措施。

(七)大力整治虚假违法的药品广告。

严格执行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审查制度,提高审批透明度;加强对新闻媒体广告发布行为的监管,建立新闻媒体发布虚假违法广告责任追究制和行业自律机制;加大对药品、医疗器械广告的监测力度和对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等广告活动主体的监管力度,尤其要加强对资讯服务类和电视购物类节目中有关广告内容的监管,定期通报违法药品、医疗器械广告监督检查情况;设立违法广告监督举报电话和信箱,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进一步加强广告日常监测,对监测中发现的违法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依法严肃处理,建立健全违法广告公告制度和广告活动主体市场退出机制。

三、工作安排与有关要求

(八)将专项行动作为今明全省两年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点工作,继续按照国务院要求的“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工作格局和“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方针,进一步强化各地政府的责任。要从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

建设,建立行业自律机制。

四、工作步骤与时间安排

(十二)专项行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1.动员部署阶段(2006年8月)。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按照本方案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其中,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牵头制订药品研制、生产、流通环节的工作方案,省卫生厅牵头制订药品使用环节的工作方案,省工商局牵头制订整治虚假违法药品广告的工作方案;各市(州、地)的实施方案,要抄送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2.组织实施阶段(2006年9月至2007年6月)。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专项行动方案和具体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工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牵头对各地开展专项行动的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各市(州、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本地区的情况进行抽查。

3.总结阶段(2007年7月)。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进行总结。由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组织有关部门开展联合督查,将有关情况汇总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通报全省。

上一篇:开盘销售公司致辞下一篇:2022年华县供电分公司安全目标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