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中应重视学生语言基本功的训练论文

2024-08-21

声乐教学中应重视学生语言基本功的训练论文(精选4篇)

1.声乐教学中应重视学生语言基本功的训练论文 篇一

校外教育中应重视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训练

葫芦岛市青少年宫

庞坤

语言文字是人类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进行抽象思维的工具,也是社会发展进步必不可少的工具。国务院《关于转发国家语委关于当前语言文字工作请示的通知》指出:“语言文字是关系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进步和国际的交往,实现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是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项基础工程,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应用能力是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构成人的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的语文素质提高了,对其整体素质的形成、发展和发挥具有内在的促进作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更好地学习其他各科知识,至关重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实际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是其它4种能力的基础。所以,说好普通话,掌握规范汉字,提高语文应用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应当从提高国民素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高度来做好语言文字工作。

当今校外教育和学校教育密不可分,受到家长和老师的重视。学 1

校教育教学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校外教育也应当重视加强语言文字规范,辅助学校教育。学校是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不论是学校还是校外教育阵地都应该自觉的肩负起做好语言文字工作的重任。

那么校外教育中如何重视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训练:

一、规范口头语言

从语言表演课上通过学生听话、说话,在语言表达中,规范口头语言。首先,规范学生的地方方言。训练孩子们讲普通话,无论走进校园还是大型公共场所都应该使用标准普通话。说准普通话是语言表达的第一要义。接着,规范“语义”。“口语”具有明显的个人色彩,而运用普通话则使“个性色彩的口语”语义进入一个共同的语言系统。因为语言课上所使用的词汇,是规范的词汇,逐步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普通话。

二、从基础知识抓起

在书法专业课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好字的间架结构和笔画顺序,让学生掌握使用语言文字标准的基础知识。采用激发式、鼓励式、引导式教育学生把字写规范美观,首要任务就是正确掌握汉字的笔画顺序。除此之外,还要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汉字的部首,这样写出来的字才会美观。每教学一个生字都采用不同方法教学指导,久而久之学生的书写能力就培养出来了。基础知识也会变得牢固了。加强学生写字教学。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地进行书面交流的基

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它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写字可以陶冶学生情感,培养审美能力,增进学识修养。

三、注重细节、随时纠正。

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会出现方言、字音不准不对、错别字经常出现等现象,教师应注重观察孩子学习和生活中的语言和书写细节,,及时发现学生在语言和书写上的问题,随时纠正,养成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习惯。

四、教师的汉语水平有待提高和加强。

在现实的教师队伍中,有很多的教师汉语水平不高,有些教师的教学常用语言不规范,或是喜欢在教学中使用方言普通话,板书潦草,书写笔画笔顺有误。所有这些,都给教师的教学尤其是学生带来不良影响。首先应该从思想上加以重视。通过组织教师学习,使教师意识到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要性,从而在思想上重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并把思想转化为行动,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认真做好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用实际行动为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其次要抓住工作重点,力求实效生成。学校要在紧抓教师使用普通话教学的同时,另一方面要求教师正确、认真书写,努力作学生表率。要经常性地举办教师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比赛。教师上课的教案、板书、课件、作业批改和评语等不使用繁体字、异体字和二简字,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同时要强化写字的姿势,书写认真仔细。学校还要利用校报、版报及画廊为学生写好汉字创设环境,增强成功体验。除

了这些外在的动力以外,教师更应该在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加强自身的对规范化语言和规范汉字的运用提高。只有充分调动教师自身的积极性,这项工作才能真正地落到实处。

五、要正确地看待网络语言。

形形色色的网络语言流行甚广且对学生的影响甚大。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正确的对待。网络语言是一种一定社会时期的言语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在一定时期还会有进一步扩大化的倾向。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的眼光去看待,网络语言可以说是“另类思维”之下衍生的一种“另类语言”,符合年轻人求异求新的心理特征,是多元多彩社会现实的折射。因此我们对待网络语言不能进行简单的否定和禁止,而是应该加以积极必要的控制和引导,引导学生在使用网络语言时,要分清交际场合和交际对象,要适合具体的语境,而不应随意乱用。

六、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争取效果最佳化。

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们不仅要教,更需要固化我们的教学成果,它需要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社会的,学校的,家庭的,只有这些因素达到科学而合理的配合,才能达到家学校过的最大化。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具有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语言文字工作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语言文字规范化尤为迫切,它有利于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

规范语言文字,推广普通话,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2.声乐教学中应重视学生语言基本功的训练论文 篇二

1 明确数学语言的特点, 挖掘数学语言美, 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美国语言学家布龙非尔德说过:“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数学语言是一种表达科学思想的通用语言和数学思维的最佳载体, 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叙述语言、符号语言及图形语言, 其特点是准确、严密、抽象、简明。数学语言是一种高度抽象的人工符号系统, 它常常成为数学教学的难点。一些学生觉得数学语言难懂难学。但是, 数学语言是美丽的, 它可以将一个复杂的事物或现象, 甚至是一种复杂的逻辑思维浓缩成一个简单的符号或公式, 它的美是一种内在的美, 表面显得枯燥乏味, 其实却蕴藏着丰富的内涵, 它包罗万象, 变化多端, 大到宇宙天体, 小到原子光子, 都可以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充分理解、掌握数学语言, 就能领略其中的微妙之处, 感受其中美丽而神秘的意境, 从而激起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因此, 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数学语言美, 多训练学生准确、熟练的驾驭数学语言, 激起学习兴趣。

2 重视数学语言与普通语言的互译, 加深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增强辨析能力

普通语言是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语言, 是学生熟悉的, 用它来表达事物, 学生感到亲切, 也容易理解, 数学语言通过与普通语言的互译, 可以使抽象的数学语言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借鉴, 从而更能透彻理解, 运用自如。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重视数学语言的培养, 往往忽视了普通语言的训练, 导致数学的学习与实际生活脱节, 失去了数学学习应有的生活气息。

而互译, 一方面是将普通语言译为数学语言,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数学化。例如:加法的交换律“两数相加, 交换加数的位置, 和不变”, 用数学语言表示为“a+b=b+a”, 这样, 就缩短了语言的长度, 表现出一般规律来, 这是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程序。另一方面是将数学语言译为普通语言。例如:a>b、a+c>b+c, 用普通语言表示为: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同一个实数, 所得不等式与原不等式同向。数学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凡是学生能用普通语言复述数学概念、定理和解释概念、定理所揭示的本质属性, 那么他们对概念、定理的理解就深刻。实际上, 用熟悉的普通语言来表达学生熟悉的事物, 学生感到亲切, 更容易理解。因此, 注重数学语言与普通语言的互译, 就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更好的学好数学。

3 深入讲解数学语言的关键词语, 使学生理解数学语言, 更好的驾驭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是介绍数学概念的最基本的表达形式, 其中每一个关键的字和词语都有确切的意义。在教学中应仔细推敲, 明确关键词语的依存和制约关系。例如:不等式解集的概念“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的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的集合, 简称这个不等式的集集”。其中“所有”说明了解集的范围。再如:“经过不共线的三点, 有且仅有一个平面”, 其中关键词语有“不共线”、“三点”、“有且仅有一个”。这些关键词语缺一不可, 否则将产生其它歧义, 或不存在这个内容。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必须对一些关键词语进行深入的讲解, 培养学生认识和理解数学语言, 在学习中更好的运用数学语言。

4 注重符号语言的教学, 使学生能理解数学, 学好数学

数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 其核心是用符号和字母表示。数学符号语言具有高度的集约性、抽象性、内涵的丰富性, 学生往往难以读懂。教师应该从最简单的用字母表示数字开始, 不断向学生展示符号语言所具有的优越性, 缩短学生由文字语言到符号语言的过渡时间, 尽快掌握数学语言。数学语言中每一个符号和概念的形成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过程和逻辑过程, 在教学中还应深入探究符号语言的数学意义, 了解它们形成的过程, 如:|a|=表示的数学意义是实数的绝对值的概念:“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零的绝对值是零, 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只有明确了符号语言的数学意义才能更好的理解数学, 学好数学。

5 注重培养学生亲自动手, 实践操作的能力, 强化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

实践是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协同活动, 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 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化, 是思维的物质形式, 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在伴随着语言表达的过程而内化, 因此, 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 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 表达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 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

如:在教学《菱形面积》时, 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菱形面积公式推导的过程, 可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 在汇报时, 组织学生把自已拼成的图形展示出来, 并且边展示边说出自己的拼摆过程。“先制作一个正方形, 然后将正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的方向拉动, 即可形成一个菱形, 在保证这个菱形的底和高不变的情况下, 把这个菱形的一个角剪下来补到另一边,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长方形。”

总之, 数学语言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数学知识的载体, 各种定义、定理、公式、法则和性质等无不是通过数学语言来表述的。一个对数学语言不能理解的人是绝对谈不上对数学知识有什么理解的。因此, 在教学中应重视数学语言的教学, 使学生能用数学语言准确的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参考文献

[1]张楚廷.数学文化[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欧阳维诚.文学中的数学[M].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8.

3.声乐教学中应重视学生语言基本功的训练论文 篇三

[关键词]声乐训练呼吸发声共鸣

声乐学习主要是训练学习者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诸如歌唱的姿势、呼吸、发声、共鸣、吐字、表现等方面,但就声音的基础来说,呼吸、发声、共鸣是其中最基本的要素,可以从发生器官的构造以及发声的过程看出三者前后相继、相互配合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发声器官是由三方面构成,一是呼吸器官: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脏、隔肌(又称横隔膜)、腹肌等;二是发声器官:喉头(喉结或喉器)、声带;三是共鸣器官:胸腔、喉腔、烟枪、口腔、鼻腔和头上的领窦、蝶窦、筛窦等。呼吸是有深度地、饱满地吸进空气和有控制地呼出气息去冲击声带;发声是声带闭合挡气,在气息的冲击中震动而发出声音;共鸣有调节人体各共鸣腔体的共鸣作用,使声带振动发出的声音得到扩大和丰富。

发声的过程是依靠两肋和腹肌的作用,使横隔膜下降、吸满气息,然后让吸进的气息有控制地呼出去冲击闭合的声带振动发声,而气息冲击声带发出的声音是微弱细小的,必须依靠共鸣器官产生共鸣作用使声音得到扩大和美化。所以呼吸、发声、共鸣三个方面是相互关连的,三者是相互协调配合的统一体。歌唱者要把一首作品完整的唱出来,既要加强呼吸的控制力量,使声带按要求振动发声,又要调节共鸣、美化扩大声音。所以声音训练,一方面要强调有积极深沉持久的呼吸支托;又要强调声带的积极闭合、向下挡气振动发声;还要强调各共鸣腔体的积极共鸣作用,三者缺一不可。

一、呼吸

如何能有积极、深沉、持久的呼吸支托呢?首先必须掌握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简单地说,平时我们静卧在床上的呼吸,就是最自然、正常的呼吸方法,它没有嘴、鼻吸气的杂音,也没有耸肩抬背的多于动作,而是靠横隔膜升低的吸气、吐气,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就是这种呼吸状态的扩大;在两肋、特别是腹部肌肉的配合作用下,使横隔膜升降的幅度再大些,再有力量、有控制协调一些。正如打气筒打气一样,打气筒的吸气、充气主要是靠气筒内的活塞环的拉、推活动,而我们人体的胸腔、腹腔就好像一个气筒,两者之间的横隔膜就是气筒中活塞环(皮碗),靠两肋的扩张和腹肌的收缩力量使横隔膜下降,这样胸腔便产生了空间(对肺泡的压力减小)体外的大气压就自然地将空气通到鼻咽腔送到肺部,使胸腔扩大上提,这样吸进的气息就自然深沉饱满了。然后靠两肋和腹肌的力量保持,有控制地让横隔膜慢慢的还原,压缩肺部内的空气,使其均匀虚幻的推送出去,冲击声带发声。

怎样才能很好地去体会、感觉到横隔膜的活动呢?我们平时笑得长了,会感觉到笑得肚子痛,实际上也就是横隔膜活动过累而引起的原因。通过实验使我们知道气息的推送出去和控制力量,主要是靠横隔膜和腹肌的作用,还有两肋的保持力量的作用,由于控制保持气息的力量主要是靠腹部肌肉的收缩用力,所以呼吸支托的用力点实在下腹部(丹田处)。这样呼吸的支托就比较深沉而能持久,也就改正、消除了依靠口、鼻吸气和喉颈部、腹部肌肉用力的肤浅虚弱的浅呼吸。要使歌唱的声音有积极深沉持久的呼吸支托,必须要加强锻炼两肋、腹肌和横隔膜的运动机能和保持、控制气息的能力。对于初学者可以做一些纯呼吸的练习。如:靠两肋的扩张和腹肌的收缩力量,使横隔膜下降,深深地吸好一口气,稍停瞬间,然后利用两肋和腹肌的保持力量,有控制的让横隔膜慢慢地还原,使气息均匀徐缓的从上下关闭的牙齿缝中送出去、摩擦发出轻微的“丝”的声音来。开始可以练习延长到二十秒钟,日长月久逐渐练习到四十秒钟,就能有充足的气息去适应唱歌了。同时还可以配合作一些简单的发声练习。练习方法是:口腔像打哈欠一样开,情不自禁的自然大笑来唱,笑唱练习是很容易体会两腰、腹部和横隔膜的积极跳动的。两腰外部的颤动就像大热天我们看到的狗热得吐舌喘气的那种腰部颤动一样,这种练习能够使两腰及腹肌强劲有力。

二、发声

有了正确的呼吸方法,能用上两肋、腹肌与横隔膜的力量,吸进充足的气息,是发声的基本保证,接下来就要看如何去控制气息。就好像气球充满了空气,假设我们把捏紧的气嘴松开,那么空气会一下子泄出去,气球也就瘪了,如果我们在气嘴上插上带簧片的音哨,那么气球里的空气就会慢慢的冲击簧片,发出连续不断的鸣叫声,这就是歌唱的发声原理。从这点上也可以看到呼吸和发声的关系。

在发声歌唱时怎么去体会气息沉下去呢?既要要求用气息冲击声带振动发声,又要体会气息沉下去,这样很容易使人难于理解接受,也不太好掌握。歌唱的气息没有沉下去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声带向下拉紧,闭合挡气不够造成的。就像上面说的充满空气的气球一样,气嘴不捏紧,空气就会一下泄出去,气球也就自然没气了。歌唱发声时如果声带闭合不好,那么气息也就自然会浮浅上来、泄露出去,所以要使气息能充分的利用起来冲击声带振动发声,首要的是应该让声带向下拉紧闭合好、挡住气息,使其积极振动发声,这样才能有积极深沉持久的呼吸支托。就像充满空气的气球,气嘴捏紧时,用手板去推顶气球的底部,会感到气球对手板有回弹的反作用力,如果把气嘴松掉,那么用手板去推顶气球底部就用不上力,也不存在回弹的反作用力了。歌唱发声时声带拉紧闭合,向下挡好气,那么就能用上腹部肌肉收顶的力量去推动气息积极冲击声带发声;反之声带闭合不好,气息浮上、泄漏出去了,腹部肌肉收顶的力量就使用不上,自然也就没有深沉的呼吸支托力量了。由此看来,深沉持久的呼吸支托力量是建立在声带积极闭合挡气的基础之上。声带只有积极闭合挡气,才能承受气息的冲击而振动发声。

歌唱的发声状态简单的讲就是打哈欠、吸气时那种状态,这时的发声器官是打开通畅的,喉结的位置是放下的。平时多做这种打哈欠、吸气的练习。体会喉结的放下稳定和喉咙的放松打开,歌唱发声时强调保持吸气的状态,也就是为了使喉头处于较低的位置,始终放松打开,而不堵塞、挤紧,同时强调声带拉紧闭合、向下挡气,也促使了喉咙的放下稳定和打开轻松。既然声带的拉紧闭合挡气能够促使呼吸深沉持久、又富有弹性,还能使喉结放下稳定、声音自然通畅,那么怎样才能使声带闭合好,向下挡气呢?我们可以体会小号。小号演奏者在吹一个延长音时,他的用力主要不是腹肌的收顶力量去加大气息的冲击,而是上下嘴唇皮向口腔内收紧的用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气息有力从紧闭的嘴唇皮中成一条气柱冲出来。如果嘴唇皮紧收的力量不够、松弛了,那么吹出的气息不成气柱,小号

的声音也就散杂无光彩了。发声时的声带就像吹小号时的嘴唇一样,是用力向内收的,这样,才能承受起气息的有利冲击而振动发声,发出的基音才是纯正清晰的。否则声带不用力拉紧内收、向下挡住气息的冲击,就会被气息冲开,使声带闭合不好,产生嘶沙的杂音。

在体会打哈欠的基础上,再练习当远处有人喊你时,你大声回答“有”字声音。这时的声带状态是用力内收拉紧的、喉头也是向下用力的,可以很好的体会声带的内收用力和闭合。可以配合做一些发声练习,先发短促的单音“啊”,既能体会声带的张开和闭合,也能感受两腰及腹肌的弹跳作用。发声时声带边缘变薄向下用力稍碰触一下又立即分开,能使声带的张驰、厚薄变化机能得到锻炼,使之灵活自如。接下去发五度下行的连音,保持、体会声带内收的感觉,直到结束。这种练习对声带闭合不好、声带沙嘶的学者是有益的。发“衣”母音的练习对声带的内收拉紧是比较有益的,有不少的初学者发“衣”母音的喉咙容易挤紧,可以先用“呜”母音代替。发“呜”母音(发“衣”母音也是一样)声音比较集中,狭窄。容易形成一条音柱。练习时感觉气息像一根玻璃管一样,从喉咙里直插到腹部,这种感觉也带动声带的向下拉紧内收,使喉咙放下了,而声音像水一样从玻璃管内向上涌喷出去。这样既体会了气息深沉的支托点,也感受了声带的内收挡气。

三、共鸣

在有了深沉的呼吸之托基础上,声带又能积极的闭合内收,向下挡气振动发声,但发出的声音是细弱的,只要通过咽腔、口腔、鼻腔、头腔等共鸣器官的共鸣作用后,声音才能得到扩大而悦耳动听。

怎样才能获得较好的共鸣呢?任何人发出的音通过咽腔从口腔里发出来都会得到一定的共鸣、扩大,要使声音自然流畅,只要在口腔自然张开的情况下,笑肌稍微上提,下腭自然放下,使发出来的声波沿着硬腭向上牙齿背方向运动,就可以得到和充实这种明亮靠前的口腔共鸣。要使声音有高位置、集中、圆润、丰满而富有光彩,特别是动听的头腔共鸣,要经过训练获得调节共鸣的方法,主要是依靠共鸣腔体的共鸣。必须使咽腔肌、软腭、舌肌协调工作,要使发出来的声音更进一步反射到鼻腔、头腔中去,首先要张开上口盖。提起软腭,连同软腭后缘正中的小舌头(又称悬雍垂)也向上提,使口腔上部呈“圆顶”的感觉。同时鼻孔两翼感觉向两侧上方张开,就像突然遇到偶发事件,惊吓地倒抽一口气一样,这时喉头是放下打开的。上口盖提上去了,下腭也随同放下。这样咽腔、口腔和鼻腔的通道和空间就会更宽一些,口腔里发出声音的集中反射点也就自然向上移动了一些,声音便由上腭骨传递到鼻腔的诸窦里,并回荡在这些腔体中。整个头腔共鸣就比较丰满了。发出的声音也清脆悦耳、铿锵有力了。

平时训练时,强调把声音送到鼻腔中去,就是要求寻找声音的高位置头腔共鸣。这种声音的获得必须是打开喉咙、提起软腭才会产生。头腔共鸣的获得要从长期训练中去获得,像闭口哼唱的练习是很有效的。吸饱满气后、闭嘴、口腔里空、把声音从鼻腔里哼出去。发声时会感觉鼻腔顶端的眉心向上振动。这就是声音的高位置共鸣。有的人闭口哼唱口腔不够空松,要注意改善。

四、三者的协调

上面分别讲述了歌唱的呼吸、发声、共鸣,在实际的歌唱发声中三者是同时并进、互相作用而产生效果的。为了便于掌握、理解、实践,我们把呼吸、发声、共鸣这三方面作用的力量点称为:1、呼吸点2、发声点3、共鸣点。在歌唱发声中既要追求积极深沉持久的呼吸支托点(在小腹部位丹田处),又要强调声带的拉紧闭合、向下挡气,积极振动发声的基音点(在喉咙部位);还要寻求声音位置的共鸣焦点(在鼻腔顶端眉心上)。第一点要使声音有深沉持久的呼吸支托、用上小腹肌肉的作用力。要像充满空气的气球一样,不能松掉捏紧的气嘴。如果漏气,就用不上腹部的肌肉的收顶力量,也就不可能有深沉持久的呼吸支托。声带闭合好,也促使喉结放下打开。声音通畅了,就能较好地去调节,寻找第三点,即口腔上部鼻腔和头腔的共鸣。所以训练歌唱的声音,第一是强调声带的闭合,喉结放下:第二是收腹,用力点在腹部,靠横膈膜尽量把吸进去的气息压送出来,振动声带发声。第三是打开上口盖,使声音反射集中到鼻腔头顶上去,获得丰富的头腔共鸣。而且是声音越高,声带向下拉紧的力与腹肌收顶的力越强,声音更加集中送到鼻腔顶端眉心上去。归总一句话就是:保持吹气的状态歌唱。因为吸气的状态就是喉头是放松的、腹中是收缩的、口盖(软腭)是打开的。这样在歌唱发声时就会感到人体内有两条弧线:一条是向下作用的气息弧线,从喉头发声部位的向下用力,沿着胸、腹腔弧冲直顶腹前壁,使腰部肌肉用力。产生积极稳定的呼吸支托。有一个向下的作用力,就必然有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这就是反作用力的声音弧线。由于反作用力的作用,使声带振动产生的声音沿着咽腔、口腔、鼻腔向上弧冲眉心,产生头强共鸣,获得高位置的头声。

根据上面的讲述,在歌唱声音基础训练的呼吸、发声、共鸣三方面,互相统一协调、支持作用来共同铸造良好的歌声,可以配合一些适当的发声练习,通过实践练习,进一步去体会、了解呼吸、发声、共鸣三方面对歌唱声音建立的重要性和进一步的熟悉、掌握这三方面的技能技巧。

4.声乐教学中应重视学生语言基本功的训练论文 篇四

聋生学习口语的目的不在于“聋生会说话了”或者提高聋生的说话能力,而在于让聋生具备基本的唇读能力,能够帮助区分聋人手语与书面语言之间的结构差异(虽然口语与书面在语法结构上也存在差异,但是基本的语法顺序是一致的,语法关系也是一致的),在聋人手语与书面语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便于聋生掌握书面知识,便于促进聋生进一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融入社会的一种手段。为了进一步培养和提高聋生的口语能力,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全体参与,营造口语环境

培养聋生的有声语言能力是聋校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台湾学者林宝贵指出:“世界的聋教育,事实上就是一部语言沟通与语文教学的发展史。”但是,聋校的其他学科在完成本学科教学任务的同时,也都兼有口语教学的任务,单靠语文课是不行的,其他课不重视口语教学,甚至给学生不规范的语言影响,则不行。除了课堂教学以外,教师还要让他们在学校内各种场合、各种活动中都处于良好的语言环境中,使校园的每一处都成为口语训练之地。根据聋生视觉较发达的特点,注重环境布置。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说话,都对孩子富有教育意义”。学校应有意识地把周围环境布置地引起孩子的.某种欲望和某种联想,并设法使孩子的某种欲望成为强烈的要求。在低年级的楼道,应以图片为主。中高年级应以知识性较强的内容为主。教师应该利用孩子的要求进行口语训练。当学生有什么事要告诉你或希望得到你的帮助,他可能拍拍你,拉拉你的衣服或比划,你可装作不知道,不理,直到他着急,说出某些词,引导他叙述完整,对常用的词可不打手语,也可以突然中断,使孩子自己说下去。甚至在两个学生闹矛,找老师评理时,都能进行口语训练,老师不急于批评,先让他们各自述说原因,要求述说的要清楚,要有条理,老师在旁边可随时纠正学生发音的不准确和词语的颠倒,养成说话的好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养成习惯”,如果我们每个教职员工时刻把学生的语言训练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去完成,学生就会养成说话的习惯,也会形成说话的氛围。

二、贯彻“即时教学”原则

“教学处处有,处处皆课堂”。聋生言语能力差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聋校教学效率低的根本原因是聋生做的时候不说,而说的时候不做,“教什么,什么时候教,往往与学习所经历的时间不同步”,这就是现行的课堂教学弊端造成了经验与语言的严重脱节。应该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作用的同时,按照自然语言环境的特点来“改造”课堂教学,采取“语文课本”和“生活语言”相结合的方法来创造语言环境。在教学中让聋生置身于情景教学中,下雪了就教和雪有关的词句,秋天到了就教和秋天有关的句子,打破常规,适度调整教学内容。在生活中进行口语教学,到商店就教他商品名称;到动物园就教他动物名称;吃饭时就教他碗、筷子、勺子、吃、喝、咸、辣、甜等词;睡觉时就教他被子、衣服、帽子、袜子、鞋、脱等……看见什么就教什么,多说多练。中高年级应采用季佩玉老师说的“扬长补短,以长促短,依文学语,依语导文,因人而异,多种渠道,视听结合,说写并举”的方法。聋生失去听觉,以视觉、触觉、运动觉的功能来补偿,依据书面文字学习口语,以口语主导书面语,才能有效的防止聋生出现字词颠倒的通病。又由于聋生的听力损失程度不同,听力补偿不同,智力发展不同,单一的教学手段难以在聋童身上奏效。在教学中多种感官参与,充分发挥聋生自身的有利条件,要向美国聋教育那样,强调聋生能干什么,而不是我们强调的聋生不能干什么。

三、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聋生由于生理缺陷,活动范围相对狭小,基本局限于学校和家庭。除学校教育外,家庭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聋生的康复就是家长的康复。父母最了解自己孩子的兴趣、爱好、习惯和个性特点,可以利用和孩子相处的一切机会进行教育。这种教育针对性、随机性强,效果明显。所以在聋生教育中家长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的家长虽然认识到语训的重要性,也想让自己的孩子能听会说,却苦于没有方法。这就迫切需要开设家长学校,让家长有机会坐在一起推心置腹畅所欲言地进行交流,得到成功的信息,共同探讨教育子女的方法,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孩子除听音外可以做世界上任何事情。举办家长学校,讲授内容可以是:听觉训练、发音训练、交往能力的训练、中国手语等,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要求他们像学生一样认真学习,对孩子进行科学的口语训练,竭尽全力地从无声世界里把自己的孩子回归主流。聋童的父母学会了训练方法,又把方法传给其他的家庭成员,家里的成员都成了语训老师,聋童练习说话的机会就多了,对孩子来说,在家中进行训练,受到亲情的包围和赞赏,就有安全感、信任感,效果会更好。

四、引导聋生多读多背

上一篇:旅游不文明行为分析下一篇:申报职称说明(初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