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的风俗习惯礼仪

2024-08-10

侗族的风俗习惯礼仪(精选9篇)

1.侗族的风俗习惯礼仪 篇一

谈侗族青年学生消费风俗变化趋势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侗族地区经济、文化、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侗族青年消费风俗也随之呈现出社会化、合理化、多样化的变化趋势.

作 者:谢玉珍 杨学军  作者单位: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系,贵州,凯里,556000 刊 名:怀化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IHUA UNIVERSITY 年,卷(期): 23(4) 分类号:B824.5 关键词:侗族青年   消费风俗   变革  

2.侗族的风俗习惯礼仪 篇二

(一) 从江县洛香村自然情况介绍

洛香镇处在从江县东北部, 距从江县城45公里。镇驻地洛香村由中寨、老寨、平王寨、宰物、景伞5个自然寨组成, 分为19个村民小组, 443户2039人, 其中人口的90%为侗族, 其余为汉族。村内日常生活交流用侗语, 大部分年轻人的汉语很好, 绝大多数的村民都能掌握日常交流的汉语, 但一些老人还是不能用汉语进行深度交流。2009年修通的乡级公路连通了各个村寨, 交通较为便利。村内有超市、医院、农贸市场、精品服饰店, 经济条件相对较好。

(二) 黎平县肇兴村的自然情况介绍

肇兴村, 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 有着“侗乡第一侗寨”美誉, 是侗族民俗文化中心。总面积20万平方米, 1200多户6000余人。这里的侗族同属陆姓家族。寨内分为仁、义、礼、智、信5个小寨, 五座鼓楼分别位于其中。肇兴侗寨十分漂亮, 一条清澈的小河穿过这里, 小河的两边是极具民族特色的建筑。东西方向是一条主要的街道, 学校, 镇政府位于两旁。肇兴民族风情浓郁, 有吉尼斯世界之最———肇兴侗寨及鼓楼群。肇兴和堂安是省级重点保护的村寨。

(三) 榕江县寨章村的自然情况介绍

忠诚镇距榕江县城9公里, 地处古州盆地的北端。忠诚镇东面邻接榕江县栽麻乡, 南部接连古州车江, 西部接壤平江乡、仁里乡和平永镇, 北接寨蒿镇和崇义乡, 总面积180.92平方千米。这里大部分地势较平缓。全镇平均海拔500米, 平坝区域海拔260米到300米。全镇耕地总面积1.82万亩, “车江万亩大坝”的称谓闻名贵州省。全镇有20个行政村, 130多个村民小组和一个街道居委会。寨章是忠诚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该村周围环山, 车江流经该村, 两岸村民沿江居住。乘坐三轮摩托车, 从该村到忠诚堡大概25分钟。村里主要住着上了年纪的人和小孩子, 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村里面有许多榕树, 沿河修建一条水渠。当地的人们说寨章侗族为三宝侗, 这是按照居住的区域和服装穿着, 不同的传统习俗划分的。

二、婚姻习惯法变迁的表现

在传统的侗族社会中, 年轻人拥有着对歌传递爱意的既浪漫又自由恋爱形式。结婚则受多重规则的限制。同姓不婚, 姑舅表婚, 姨表不婚, 层级之间不通婚, 不与有猫鬼的人家结婚, 不落夫家制度, 生子之后才完成结婚的整个过程。人们执行着“九九老年规”“九九少年规”。 (1) 这些都构成了侗族的婚姻习惯法内容。1990年代以后, 随着黎从榕地区经济条件的发展, 洛香、肇兴、寨章交通条件改善, 与外界的接触的内容逐渐丰富起来。教育的普及使人们的知识水平结构有所提升, 青年男女在外念书、务工的人数也随之增多。侗族传统的婚姻习惯法文化被影响较重, 婚姻习惯法有了很大程度的变迁。

(一) “行歌坐月”逐渐减少

《百苗图校释》中记载:“未婚者, 子平旷之所为月场。男弦而女歌, 其清音不绝, 与诸苗不同。相悦者, 自行配合, 亦名跳月。虽父母在旁观之, 亦不为意也。” (2) 在清代古州, 现在的榕江三宝地区的侗族, 未婚男女在月场, 男女唱歌传情, 相互爱慕的男女可私定终身, 父母在旁边观看也不会阻止。这种用歌传情, 自由的恋爱方式在民国时期也是盛行的, 民国榕江乡土教材这样说道:“邉胞婚姻大抵绝对自由”, “所谓行歌坐月, 既是伊等唯一的恋爱方式。”“当三五月明之际选择山坡附近广场中, 一面唱歌, 一面跳舞, 更佐以芦笙、牛膀腿等乐器演奏, 月明高空, 人影射地, 清歌妙舞, 且语且行, 男女青年乃大谈其恋爱, 父母不之禁也。” (3) 新中国成立后这种恋爱方式一直持续到70、80年代, 甚至在文化大革命时期, 各村寨都保留着行歌坐月的原始形式。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侗族地区当地的人们逐渐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 子女在当地念完书有条件的都到外面求学。1990年代以后在当地出现了外出打工的热潮, 我们在榕江县寨章调查时, 村里面大都是老人和小孩子, 青年男女听当地的好人说都到城里去打工了。几乎成了“空巢村庄”。过去村寨里晚上男女青年成群结队唱歌的情形少了, 几乎看不到男男女女嬉闹, 唱琵琶歌互诉衷情的场面了。现在的年轻人几乎很少人能唱琵琶歌, 会吹芦笙的人也是少数了。手机网络聊天工具等成为他们谈情说爱的流行方式。

(二) 通婚圈范围扩大

古时“破姓开亲”后, 打破了侗族当地人们同姓不婚所设置局限, 扩大了通婚范围。民国时期的资料也有这样的记载“邉胞居住地方, 多聚族同居一寨, 一寨之中, 鲜有异姓在内, 故伊等结婚, 亦不避同姓, 同姓结婚, 竟成习俗。” (4) 新中国成立后, 更是打破了同一民族, 同一服饰, 同一村寨以及层级, 巫蛊等清规戒律。在车江乡“寨内或外地与汉族成婚者, 民国时期只有3对, 现在有18对”。 (5) 交通条件的改善, 使人们有着对外交流的便利条件, 对外交往日趋增多, 通婚的地域范围也随之扩大。对于不依照婚姻习惯法的规则结婚的人, 老人们的态度也从坚决反对到默认、许可, 从思想观念和行为上都有了一个很大的转变。老人们这种宽容和转变, 从一个民族发展角度看, 这种妥协是在保持民族传统性的基础上适当与国家法相协调的产物。这次调查过程中为我们担任向导和翻译工作的洛香村的一位姑娘, 与自己的男朋友在念高中时确立的恋爱关系, 她的男朋友是外乡人, 后两人一起考上同一所大学, 感情稳固准备结婚。类似这样的好事美事也在当地的社会中起着一个宣传的效果。

(三) 姑舅表婚制度的逐渐消失

姑舅表婚制度是侗族社会传统婚姻习惯法的一个要素。清人李宗昉的《黔记》记载, 如果无钱配给舅家钱, 姑家女儿则终生不敢外嫁。可见, 当时此种情形得到人们的严格执行。民国期间在寨章仍有这种规则存在。1949年以后姑舅表婚制度已经衰落。但是由姑舅表婚制度背后体现出的舅权在现在还有一定的延续。这主要是说姑姑家的女儿嫁给别人, 要象征性的举行一个仪式, 就是新郎要到新娘的舅家认祖, 一般要拿着酒肉, 这是“外甥钱”的变相延续。只不过是把钱变成了物品, 礼品不在婚前送而是婚后送。但这些已经是形式上的程序而已了。现在婚姻自由, 姑舅表婚制度的限制已经没有了, 但婚礼时舅舅家还会刁难嬉闹, 这已经成为了婚礼上的一个娱乐项目了。

(四) “不落夫家”制度的变迁

按照汉族传统婚姻习惯, 举行婚礼, 事实夫妻关系和家庭的建立是一个同步的过程一次性完成。但侗族婚姻习惯法的规定不是这样。《百苗图》记载:六洞夷人“新郎每夜潜入女家, 与妇同宿。生子方过聘, [始]归夫家。”新家庭的建立要等到女方生子之后才能完成, “期间至少则一年, 多则三五年, 甚至十年以上。” (6) 民国时期资料这样记载:“欢闹夜半, 也不休息, 伴送女郎均偕同新娘同住, 次日又伴同新娘返回女家。返回女家后, 新娘何时再到男家, 则不一定。亦有在数月后始前往男家成室者。” (7) 由此可见, “不落夫家”经历了男方到女方家与女子同住到男方将女方接到自己家于自己同住的变化。新娘“坐家”的时间也减至最少数个月的时间。现在这种制度在其他方面也呈现出了一定的变迁。在肇兴, 1980年代定亲是以媒人吃了鸭头为准, 男女过聘礼之后青年男女结成了“名誉”夫妻, 有了小孩后才结为真正的夫妻。夫妻带着小孩回娘家, 娘家才陪送嫁妆。1990年代订婚后, 男方每逢重要的节日就要到女方家送礼, 送满一年的礼后, 双方就可以结婚或者女方就可以到男方去住了。在洛香村男女订婚后, 来年的农历正月初二就结婚。据人们回忆五六十年代时, 人们喝了订婚酒要三年以后才能结婚。现在订了婚只要想结婚随时可以结婚。

(五) 离婚规则的变迁

1980年代以前, 三个行政村的男女离婚, 如果媒人还在, 就要媒人作为中间人与双方父母家族的人一起进行调处, 如果媒人不在了, 双方离婚只需要双方父母和家族的人坐在一起商量解决, 得到双方认可后两人就算正式离婚了。没有什么书面上的协议, 更无离婚证之说。关于离婚后子女的归属, 父亲一般抚养男孩, 母亲一般抚养女孩。现在离婚时女方如果不要孩子, 无论男孩还是女孩, 则都要归男方。

依据侗族传统的婚姻习惯法, 男女双方谁先提出离婚, 解决的方法是不同的, 都有一个相应的处罚规则。1980年代以前, 三村如果是女方提出离婚, 则其什么财产也分不到, 包括结婚时的嫁妆也拿不回去, 孩子也不能由女方带走。但是如果男方提出不要孩子, 女方就要将孩子带走。现在的情况是, 如果女方提出离婚, 只要女方有合理的理由, 就有权利分得财产。如果男的提出离婚, 女的不同意离婚, 就要按照女子结婚三天以后就有权利享受财产的当地习俗, 男方要对女方进行一定的经济补偿, 女方也有权利拒绝抚养孩子。现在男孩也可归女方抚养。

传统婚姻习惯法中, 离婚双方只要在媒人家长或者寨老的主持下, 按照规则挑一挑水或者挑一挑柴, 给予相应的补偿即告离婚。在我们进行田野调查的前不久, 洛香村一对夫妇1986年结的婚, 根据当时地方习俗, 有一个媒人介绍, 经过男女双方父母同意后, 按照婚姻习惯法的规则经过一定程序后结为夫妻。但是没有按照国家法律进行结婚登记, 未领结婚证。后因为双方感情不和, 两人到从江县的法院离婚, 因为两人没有结婚证, 法院无法做出裁决。他们被告知回到当地解决。经村调解委员会调解, 双方一致要求离婚, 调解委员会将双方的口供, 做过的笔录交到上级民政部门, 民政部门补发了两人的结婚证。

离婚协议书

男方:陆兆x, 男, 侗族, 1966年5月5日出生, 住从江县洛香镇居委会, 身份证号码:5226331966xxxx2411。

女方:陆平x, 女, 侗族, 1967年7月15日出生, 住从江县洛香镇洛香村十六组, 身份证号:5226331967xxxx2149。

男女双方于1986年2月15日办酒结婚, 由于当时民族风俗习惯, 没有登记结婚手续, 没有办结婚证, 但已成事实婚姻。因双方性格、思想观念不同, 夫妻间的共同生活已经无法进行下去, 夫妻感情已经完全破裂, 现经夫妻双方自愿协商达成共同意见, 订立离婚协议:

一、男女双方自愿离婚。

二、孩子都已成人, 跟随女方生活。在不影响女方生活的情况下, 男方可以探望子女。

三、位于洛香桥头的砖房及所有财产归女方和子女所有, 田土和林地归女方和子女所有, 作为日后的主要生活经济来源。

四、男女双方无共同债权债务, 如任何一方对外负有债务, 债务当事人自行承担。

本协议一式三份, 男女双方各持一份, 洛香村调解委员会存档一份, 自签字之日起生效。

男方:xxx

女方:xxx

2013年4月24日

夫妻双方一人要离婚另一人不离婚, 必须要留给双方一定的时间解决相关的事情, 将双方暂时隔离生活6个月。如果一方仍然坚持离婚, 即使另一方不同意也得离婚。调解委员会根据双方关于财产子女的问题达成的协议做书面材料交到上级民政部门。如果双方没有结婚证, 民政部门还要补发结婚证。没有结婚证的, 离婚要经过调解委员会的调解, 如果有结婚证的直接去法院。

三、侗族婚姻习惯法变迁的原因

(一) 经济的发展是婚姻习惯法变迁的根本原因

新中国成立以前, 黎从榕地区的整个经济形态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 在一些及其偏远的深山村寨甚至还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状况中。解放后, 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将少数民族地区纳入这个经济浪潮中。黎从榕地区的经济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 商品经济在这一地区发展起来。这里与外界的经济交流与社会交往日益丰富起来。计算机、互联网、电视、和其他传播媒介, 加快了文化的传播。一些落后地区的婚姻习惯法变迁也就随之发生了。以传统恋爱形式为例, 以前行歌坐月是黎从榕地区侗族青年男女传递感情, 借此表达爱意的自由恋爱活动。现在重点调查的侗族村寨青年男女已经不唱歌了, 他们更愿意借助现代化的工具进行感情的交流。对于传统婚礼中的彩礼和嫁妆的物品, 以前人们更注重基本生活的物质需要, 鸡鸭鱼肉酒糯米饭等, 现在则更多的是现代化物品, 如冰箱、电视、电脑、现代化炉具等。人们的交往圈子变大、科学知识的普及, 以往那种以“猫鬼”观念划分的通婚层级就淡化了, 通婚范围就变大了。在从江县洛香镇洛香村, 整个村被移动网络覆盖着, 全村村民的移动电话在一定地域范围内通话是免费的。夏荣高速公路的修通, 更是缩短了该地到达县城的时间。2009年修通的乡级公路, 连通洛香镇的各个村寨, 交通较为便利。镇政府就坐落在洛香村, 村内有超市、医院、农贸市场、精品服饰店, 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当这里的人们与外界进行交往的时候, 在侗族社会内部具有约束力的习惯法内容此时已经不能起作用, 其丧失了发挥传统作用的土壤, 这时人们只好采用统一适用的国家法。

(二) 文化间相互影响是婚姻习惯法变迁的重要原因

一个族群的法形态肯定和他的政治形态及其特征有着天然的联系。每一次主流文化的社会制度变革都给黎从榕地区的侗族生活带来深刻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前, 在对少数民族习惯法的态度上采取压制政策。改革开放以后, 国家恢复和落实民族政策, 使一度低迷的习惯法呈现出了复兴的景象。根植于本土民族文化的习惯法呈现出其固有的生命力和顽强力。但这种习惯法的复兴却深深的刻上了时代的烙印, 一些习惯法内容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村民来到城市打工。在调查的侗族村寨中, 壮年男子劳动力基本上都到城里打工或做生意。这些人与外面的文化接触, 其内心的习惯法心理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待他们回到家乡以后, 外面的文化包括法律意识也就自然的被带回来。以结婚登记为例, 侗族青年男女在本地根据婚姻习惯法结婚, 举办婚礼就宣告结婚, 不会到登记机关进行结婚手续的办理, 当地的人们认可这样的婚姻, 婚姻习惯法规范维护双方的权益。离开本土区域, 婚姻习惯法规范就会失去作用。青年男女为了外出务工方便以及现在的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 按当地的侗族婚姻习惯法规范结婚的人们都主动到国家机关补办结婚证。

(三) 国家法的宣传与渗入对其造成一定的冲击

侗族婚姻习惯法中的一些内容与国家法是冲突的, 但是其在调整当地侗族社会关系方面却又起着重要的作用, 有其存在的价值。在侗族婚姻习惯法内容与国家法律严重不相符的情况下, 国家法律就会强行介入, 导致某些婚姻习惯法内容变迁或者消失。以姑舅表婚制度为例, 《婚姻法》明确规定三代以内直系或旁系血亲禁止结婚。近亲结婚造成的现实悲剧使当地的人们认识到其严重后果, 国家法的大力宣传与落实也使姑舅表婚制度走向衰落。侗族社会的自身文化运转也是原因之一。当父母为子女的婚姻设立姑舅表婚时, 不愿意的青年男女一般会逃婚, 最后生米煮成熟饭时大家也无可奈何。在国家法与当地自身文化的内外力作用下, 姑舅表婚制度就变迁成了现在婚礼上的一种娱乐形式了。在田野调查过程中获得的资料和案例表明, 在某些传统文化保存较好的地方, 婚姻习惯法能够得到很好的和认可。但在传统文化保存不好的地方或历史上受到汉文化影响较大的地方, 婚姻习惯法就得不到很好的执行, 这时人们就会自觉的寻求国家法的保护。或者在按照婚姻习惯法获得的调解结果不如按照国家法获得的结果有优势, 人们也会转向寻求国家法的保护。这样使得国家法的影响越来越大, 相应的婚姻习惯法内容被弱化甚至被取代。以离婚纠纷为例, 以前在双方家长或者寨老的主持与调解下, 按照婚姻习惯法内容解决就可以。村民自治组织逐渐取代了寨老的地位, 人们离婚在调解委员会的调解下达成协议。在双方就调解协议有异议或者达不成协议时, 离婚双方就会诉讼离婚寻求国家司法保护。

参考文献

[1]李汉林.百苗图校释[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2001.

[2]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编.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资料选编·侗族卷[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2008.

[3]彭克宏, 马国泉.社会科学大词典[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89.

[4]杜薇.百苗图汇考[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2002.

[5]民国·李绍良纂.榕江乡土教材[M].民国三十二年编 (未刊) , 贵州省图书馆據中央民族文化宫, 图书馆藏原稿本抄録鍑製一册, 1965.

[6]周相卿.法人类学理论问题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9.

[7]吴大华等.侗族习惯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3.瑞典风俗习惯礼仪 篇三

这跟瑞典四季分明,但冬天几乎占据了一年的一半时间有关。越缺乏的东西人就越珍惜。

(环保少女出在瑞典有其必然性)

雇员每年享受5周的法定有薪假期,每周工作5天,全年累计工作1500小时。

在不是冬天的时候瑞典人一有闲暇,便到野外活动,到森林和田野远足,采摘蓝莓,到海湖去游泳、泛舟、垂钓。

瑞典人很富足(人均GDP54112美元),有钱,有闲,而且爱花、爱鸟和其他野生动物,瑞典是世界上出外旅游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

2,瑞典传统民族服装是,男子上身穿短上衣和背心,下身穿紧身裤子。少女一般不戴帽子,已婚的妇女则戴式样不一的包头帽。

宗教文化

11世纪之前,瑞典人信仰挪威多神教,信奉阿萨神族的神灵,乌普萨拉神庙是瑞典的宗教中心。随着11世纪的化,国家的法律也做了相应的修改,禁止信奉其它宗教,直到19世纪末期才废止。1530年代宗教改革后,瑞典不再信奉罗马天主教,信义宗取而代之。18世纪后期,信奉犹太教和天主教等其它教派的信徒开始被允许在瑞典生活和工作。1951年,瑞典将宗教自由写入了法律。大约75%的瑞典人属于瑞典信义会,不过这个数字每年都在减少,定期去教堂的人亦然。据统计,瑞典人大约有275000人属于自由教会,在瑞典生活的移民中约有9.2万人信奉天主教,10万人信奉东正教,50万人是穆斯林。

4.成都风俗习惯礼仪 篇四

民间凡遇年节或婚嫁、新居落成等情况。都要到亲戚家串门探望,称为走人户。

汉族社会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民间凡遇年节或婚嫁、新居落成等情况,都要到亲戚家串门探望,称为走人户。届时,一般要带上猪肉、点心、酒等礼物,穿上平时舍不得的衣服前往。主人家割肉买酒,热情款待

汉族社会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时间在春节前后。旧时的春倌头戴乌纱帽,身着官服,左手执木刻春牛,右手拿春棒;现在的春倌,装束与普通人一样,不同的是身背一根放牛鞭子。他们爬山涉水,走乡串户,每到一地,便编一些吉利的歌谣演唱。说唱完毕,将一张红纸印制的检牛图送给主人家。说检结束后,户主要送些钱币给检倌,以作报酬。

旧时汉族社会交际习俗。又称结盟、结拜、换帖等。流行于四川各地。基于共同利益的个人或集团,以磕头换帖、同饮血酒、对天盟誓的方式结为兄弟,以共同的信仰和誓言来约束和维护共同的利益关系。

汉族交际习俗。流行于四川和地。民间凡遇春节、端午、中秋等重大节日,嫁出去的女儿携女婿,分家另过的儿子携媳妇,带上礼物回家拜望父母。亲朋好友之间也在上述节日期间互相拜节送礼。该习俗现仍流行,只是所送礼物随时代发展已有变化。

汉族社会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旧时投师学艺一般需三年时间。按习俗,三年之中,师傅只管徒弟伙食,会给少量衣鞋钱和剃头钱,不给工钱,徒弟出工得的工钱也归师傅。三年期满后,许多徒弟还要跟三年才能独立谋生。这三年里,徒弟相当于半个工人,有一定收入。

民俗

1. 鱼市

成都虽然不是水城,并且水产品种甚少。可因为锦江和解玉溪,老成都人都不愁没有鱼吃。现在的泥鳅黄鳝贵重,但是在那个时候,一般的人都吃的起。鲫鱼鲤鱼都是不缺的。 除了走街串巷卖鱼的,在成都还有南门大街、湖广馆街的鱼市虾市。 成都人的饮食习惯偏好猪肉轻虾鱼,所以鱼的烹调较为简单,基本的做法都是在川菜谱上可以查到。

2. 竹器

竹子是在南方普遍分布的植物,也是南方人经常用来编制各种盛器物品原材料。 竹器在北方不使用,在干燥的北方会爆裂散架。 但是在成都,竹器用久了,也会坏。对于竹器坏掉的部分,可以等着修竹器的走街串巷吆喝的时候,全部整旧如新。 修竹器的带着一捆竹子、篾条和工具四方游走,不愁找不到生意。

3. 凉席

成都的夏季也是比较闷热潮湿的。老成都那时的夏天,有专门“出卖清凉”的职业,有的小孩在茶馆理发铺等公共场所专门为别人扇凉,和卖冰粉之类的,也有人会去专门补补扇子和凉席。凉席必然是老成都夏季不可缺少的物品, 凉席是使用竹篾条编制而成,用久了会变的更光滑,睡在上面会更舒服。老成都人都是舍不得丢掉,而是会请专门的师傅进行修补。

4. 水桶

老成都是没有自来水的,要喝水,全靠用水桶去井里提水,到河边挑水。

那时候老成都人的日常用品都是耐用消费品,几十年不换,也有的直接成为传家宝。水桶也是不例外的,那会用的是木桶。

木桶漏水或者散架了,小问题自己动手解决,大问题请专门的箍桶师傅解决。

5. 打草鞋

老成都的鞋就是简单的草鞋,没有华丽的外表,只有使用的内在。 成都是粮仓,谷草麦草秧草甚多,打草鞋,盖草房、编草帽、捆货物、编草席的原料。乡场上都有打草鞋卖的铺子。

6. 代客冒饭

老成都的服务行业是各种细致周到,其中一项便是代客冒饭。 顾客带碗冷饭,馆子里会用面汤将饭冒德热气腾腾而分文不收。如果兜里还有几个小钱, 也可以来碗素面肥肠煮凉粉什么的做菜。 这种吃法,今天的人可能闻所未闻吧。这类琐屑的营生之多,也说明老成都有许多缺乏生计的城市贪民。如今当然没有这些行业存在的必要了,但那种人情味却是不该消失的。

风俗文化

客家文化。四川是中国六大客家人聚居省份之一,人数约300万,主要聚居在成都的东山区和川中的沱江区域,至今仍有100多万人能讲客家方言,并保持客家人的风俗习惯。他们对成都及四川都有很大贡献,其中还有很多伟人和名人。比如朱德元帅,是祖籍广东韶关的客家人,他是入川客家人的第八代子孙。还有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学家、考古学家和社会活动家郭沫若,也是入川客家人的第八代后裔,祖籍福建省宁化县。

成都春节习俗:蜀绣艺术。蜀绣又称“川绣”,是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刺绣品的总称。产于四川成都、绵阳等地。蜀绣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

川菜文化。四川盆地气候温和,物产丰富,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誉,食在四川的美食文化名贯古今,而成都更把川菜的精华发扬光大。川菜作为全国四大著名菜系之一,已历经千年,迄今已有3000多个品种,数百种名菜。川菜以辣闻名天下,却不仅仅止于辣味。川菜属中国四大菜系(川、粤、鲁、淮扬)之一,其强劲的势力早已渗透到全国各地每个角落。

成都茶艺。成都爱喝茶,会喝茶,以至于外地人用“头上青天少,眼前茶馆多”来形容。“坐茶馆”是成都人的一种特别嗜好,因此茶馆遍布城乡各个角落。成都茶馆不仅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而且有它自己独特的风格。

电影艺术。峨眉电影制片厂建于1958年,坐落在成都市青羊区清江东路360号,经过4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电影的重要基地之一,中国重点综合性电影制片厂,是中国西南唯一的电影生产综合性文化企业。

蜀锦艺术。蜀锦是指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所出产的锦类丝织品,起源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余年的历史,蜀锦织造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蜀锦因其历史悠久、工艺独特,有中国四大名锦之首的美誉。因为汉朝时成都蜀锦织造业便已经十分发达,朝廷在成都设有专管织锦的官员,因此成都被称为“锦官城”,简称“锦城”;而环绕成都的锦江,也因有众多民众在其中洗濯蜀锦而得名。蜀锦质地坚韧而丰满,纹样风格秀丽,配色典雅不俗,蜀锦的品种繁多,色络由粗渐细,白经由细渐粗,交替过渡,形成色白相间,呈现明亮对比的丝丝雨条状,雨条上再饰以各种花纹图案,粗细匀称、既调和了对比强烈的色彩,又突出了彩条间的花纹,具有烘云托月的艺术效果,给人以一种轻快而舒适的韵律感。

5.芬兰风俗习惯礼仪 篇五

芬兰美食具有西欧,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的风味。餐桌礼仪是欧洲的。早餐可以是相当丰盛的。午餐通常在11点至13:00之间进餐,这通常是一个工作时间少于一小时的午休时间。曾经很长的商务午餐已经减少到90分钟或2个小时。晚上在家用餐大约在17.00-18.00之间。在大多数餐厅,晚餐从18.00开始供应。许多餐厅在实际关闭前大约45分钟就停止提供食物,因此值得在预订餐桌时检查服务时间。音乐会和戏剧表演通常从19.00开始,观众们在餐厅22.00休会。

餐厅菜单和家庭烹饪很少涉及西方游客不会熟悉的食物。营养意识的增强使曾经繁重,肥腻的芬兰人的饮食减轻了,更好的餐馆可以满足各种饮食需求。数量不断增加的民族餐厅增加了选择范围。晚上,啤酒和葡萄酒会与餐厅的食物一起喝醉,但如今在午餐时间,啤酒和葡萄酒几乎没有特色。

在晚宴上,主持人根据需要确定座位顺序。尊贵的客人坐在女主人的右边(如果是男生,则坐在主人的右边)。这是大多数芬兰人所畏惧的座位,因为希望荣誉嘉宾在饭后对主人表示感谢。直到每个人都被送达为止,客人才可以开始用餐;通常,主人会在用餐开始时举杯敬酒,祝他的客人hyv??ruokahalua,芬兰人好胃口!除非用餐时间严重延迟,否则在此之前,客人不宜喝酒。

芬兰人很少在用餐时发表演讲,但他们是在正式场合发表演讲。在这种情况下,演讲将在课程之间进行。用餐期间,主人可以举起他们的眼镜并进行眼神交流,以敬酒宾客,或宾客彼此敬酒。吐司喝完后,将玻璃杯放到桌子上时,应再次进行目光接触。

一顿饭通常以咖啡作为结束,并在餐后或之后随即提供餐后饮料。如果主持人允许吸烟,那么这是抽出雪茄和香烟的时候,除非主持人当然早些时候已经允许或建议这样做。离开餐桌时,宾客应在有机会时向主人简短地感谢车费,无论尊贵宾客是否这样做。

芬兰人均每人每年消耗的纯酒精量略高于10升,接近欧洲平均水平。饮酒习惯主要遵循斯堪的纳维亚和欧洲的习惯。考虑到芬兰人确实有喝酒的声誉,民族特色比人们想象的要少。确实,暴饮暴食是相当普遍的,就像整个北欧和英国部分地区一样。

但是,近年来,与烈性酒相比,葡萄酒和啤酒的消费量增加了,结果,更加有节制的饮酒行为变得越来越普遍。午餐时间饮酒在商业世界中不像从前那样普遍,在公共部门中极为罕见。

根据社会经济差异,并在一定程度上根据地区,酒精消费量有所不同。中欧或地中海人饮酒习惯的影响主要在城市中产阶级年轻人和稍稍受过高等教育的芬兰人中可见。

葡萄酒和其他酒精饮料的进口和销售很大程度上受国有的Alko组织控制,私人只能在Alko商店购买酒精饮料,中强度啤酒和苹果酒除外,可以在食品商店购买。阿尔科(Alko)是葡萄酒和葡萄酒的主要购买者,在葡萄酒和股票方面,包括顶级品牌在内的所有品质,都具有地域代表性。许多餐馆直接从国外供应商进口自己的葡萄酒。

在家庭中,通常将葡萄酒用于周末用餐,但为客人准备的饭菜或在餐厅用餐通常会涉及葡萄酒。通常-就讲瑞典语的芬兰人而言-几乎总是-在餐前先喝杜松子酒,小杯伏特加或伏特加酒。这被认为是冷鱼课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小龙虾来说绝对必要。讲瑞典语的芬兰人习惯于在每次烈酒响起之前先喝一两行喝酒的歌来振奋这一场合。大型晚宴有任命的主持人,主持人确定两次射击之间的间隔并主持演唱。讲芬兰语的芬兰人喝酒的礼节不太复杂,也没有那么结构化,尽管芬兰也有杜松子酒的歌曲。烈酒通常会伴有矿泉水或啤酒,通常也可以随餐食用。啤酒也可用来缓解桑拿浴带来的口渴。

参观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接触芬兰的饮酒习惯。即使您的邻居也不必一口喝一杯烈酒。因此,足以将玻璃杯举到自己的嘴唇上而无需吞咽就足够了。用餐时要求矿泉水或不含酒精的酒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在任何情况下,午餐通常都伴随着非酒精饮料,并且通常提供非酒精饮料。禁酒也得到立法的支持;在芬兰,酒后驾车的血液酒精含量很低,处罚也很严厉。

风俗习惯

在与芬兰人初次接触交谈不宜讨论宗教信仰和政治,体育、饮食和天气是最普遍的话题。芬兰人在与某人第一次见面时无论男女均先握手道姓名,他们也施接吻礼,但一般是在亲人及蜜友谊之间。吻唇礼一般只在情侣及夫妻间。

芬兰人在社交活动中,有“讲风度、重修养、喜新奇、好自由”的民广告传统。他们招待客人一般都很热情随便。客人光临,他们除要请吃饭外,有的还会按当地的乡风民俗习惯,主动邀请客人一起去洗蒸汽浴。芬兰的赫尔辛基人热情好客,招待贵宾往往爱摆鱼食宴。宴席开始,主人满面笑容地将桌上盖着的白布揭开,桌上露出精美的盆中放着一个很大的、形状似公鸡的、黑褐色烤面包。这个面包里装的是鱼及猪内等。其味道之美,会令你赞不绝口的。他们爱喝啤酒,同时也习惯向客人反复敬酒,以示他们的热情诚恳之心。他们酷爱艺术、喜好读书,也很重视体育活动。他们时间观念较强。与客人交往量,一般都习惯准时赴约。不过不要安排在六七月份去芬兰作商务旅游。

他们偏爱白色,并视白色为和平、纯洁、公正和祖国大地白雪长存的冬天的象征。他们昵爱铃兰花和绣球菊。因为它给人们带来欢乐和优美的环境。故此,人们还喻铃兰为国花。

芬兰人绝大多数信奉(路德宗),还有少数人信奉伊斯兰教。芬兰人忌讳“13”数的“星期五”,并视其为不吉祥的数字与日期,认为其会给人们带来厄运和灾难,因此人们都不愿意接触这些数字和日期。他们很忌讳交叉式的握手或交叉式的相互谈话。认为这两种方式均属不礼貌的范畴。在与客人攀谈时,一般都不愿相互间的距离过近。若按他们的待客心理习惯,距离则以1.2米左右较为适当。

芬兰信奉伊斯兰教的教徒禁食猪肉,忌讳使用猪制品,同时也忌讳谈论有关猪的问题。芬兰人在饮食上不习惯吃稀奇古怪的海味品;也不爱吃姜和香菜;一般人也不吃动物内脏。

如果你应邀去芬兰人的家中用餐,最好不要忘记给女主人送些鲜花。

晚宴上有大量不同品种的酒。如果你酒量不大,须小心谨慎。此外,芬兰与所有别的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一样,法律严禁酒后驾车,这是务必严格遵守的。

礼仪文化

芬兰人含蓄而朴实。严峻的气候条件,美丽的自然环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使芬兰人形成了极有特色的民族性格和文化。

他们喜欢用“sisu”这个无法用其他语言翻译的词语来形容自己的民族性格,大概是指芬兰人善良诚实、遵纪守法、性格内向、不善言谈,以及坚韧顽强的精神和异乎寻常的耐性等特点。

享受节假日被认为是每个人的权利,节假日相对较多。每逢节假日(包括周日)所有商店闭门谢客,连公交车班次也不及平时一半。

桑拿(Sauna)是芬兰国粹,全国约有192万间桑拿房,平均每3人拥有一间。

6.侗族的风俗习惯礼仪 篇六

在小班中经过一个学年礼仪教育实践, 幼儿到了中班后常规良好, 良好的行为习惯正在逐渐养成, 那如何在小班中开展礼仪教育呢?为了更好地督促自己, 不断地反思提高, 我将实践经验总结如下:

一、知彼才能知己

我所带的班级是新小班, 这些孩子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环境不同, 养成不同, 行为习惯有差异, 通过和他们一起游戏, 生活的过程中和对家长的家访中, 我了解了每个孩子及他们的性格特点:有的孩子霸道, 任性, 有的孩子娇气胆小, 有的孩子目中无长辈, 行为没礼貌, 还有的孩子有攻击性的心理行为, 不合群, 不团结……面对着这群小皇帝, 一下子我还真觉得礼仪教育无从下手, 但后来我有发现小班幼儿很多行为习惯没有养成, 可塑性很强, 对孩子琢磨透后, 我才确立目标, 有了信心:如果想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改正坏毛病, 是需要费很大的力气的。但只要教师是有心人, 帮助孩子改正不足不会很难。

二、细节成就美丽

1、从环境细节抓起

西班牙思想家巴而塔沙。格拉西说:“完成一幅完美的画卷很难, 需要每一个细节都完美, 只要有一个细节没画好, 整幅画就会功亏一篑。”可见细节是成就美丽的起点。礼仪教育也是如此, 必须从细节抓起:比如一般幼儿园活动室面积很大, 在管理的孩子时候会发现老师无法顾及全面, 怎么办呢?我用心琢磨:在让孩子知道喝水要排队只要在水桶前贴上可爱的标记, 让孩子互相督促, 看见前面空着, 往前移动一个位置, 同样, 在区域里贴上脚印, 控制区域人数;在厕所贴上标记, 引导孩子靠右边走, 让孩子入厕不拥挤, 有秩序地进出……把孩子生活中的一组照片展示在班级的墙面上, 孩子遵守规则。从环境的细节抓起, 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舒适的合理生活学习环境, 不但会令他们感到舒爽愉快, 而且学习礼仪起来也能得心应手, 有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2、注重随机教育

我在《读者》杂志上看到的一个故事《破窗效应》大意是这样的:在一个小区里, 有一户人家的窗户不知是被谁砸了一个洞, 但他们没有把这块玻璃换下, 过了一段时间, 小区里有很多窗户上同样出现了同样的情况, 小区的环境变得越来越糟糕。

一件小事引起了小区环境的恶化, 如果一开始制止的话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 破窗效应告诉我们事情很容易向坏的一方面发展的, 如果我们及时发现纠正能很容易地避免它的发展, 否则它就会泛滥, 要扭转它就需要许多倍的精力, 我想到教育孩子, 管理班级也是也是如此:小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 但如果我们忽视这些看似很小的行为问题, 没有及时得到纠正, 在孩子的身上也会出现这样的“破窗效应”, 逐渐遭成孩子的行为的偏差, 任其发展班里情况将会失控, 于是我会很细心地观察孩子身上的表现, 适时地对他们进行随机教育, 比如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幼儿进餐习惯差, 喜欢挑食, 有浪费粮食的现象, 针对这种情况我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将幼儿一天中掉在地面上的饭粒收集起来, 做了一节谈话活动;学习古诗《悯农》, 并在用餐前, 让小朋友一起来背诵《悯农》的唐诗;请小朋友介绍餐品的种类及营养价值, 开展中餐礼仪教育的主题活动, 主要要求幼儿学会正确的使用餐具;保持碗内、地面、桌面的整洁干净;初步学习进餐礼节, 不抢食、不再喝汤时候发出声音等。类似的随机教育有很多, 都起到了现实的教育意义。

三、利用语言加强理解

幼儿对语言比较敏感, 用儿歌故事等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也是一个好办法, 平时我总跟随在幼儿的身旁, 根据他们的行为表现编出一首首节奏明快, 琅琅上口的儿歌, 如上下楼梯时, 我说“排着队, 靠右边, 不抢先, 不停留, 一步一步向前走”, 吃饭的时候我说:左手扶小碗, 右手拿小勺, 张开大嘴巴, 啊呜啊呜, 饭真香, 菜真鲜, 我是爱吃饭饭的乖宝宝!睡觉的时候我对孩子说:“钻进小被子, 小脚不动了, 小手放好了, 眼睛闭上了, 嘴巴不说了, 安安静静我们睡着了”……孩子喜欢跟着我边说边做, 很快就能理解和接受老师的要求, 内化成他们的行为。当孩子出现错误的行为和好的有代表性的好行为时我会编成一个一个小故事, 讲给孩子们听, 让孩子分析对和错, 好和坏, 慢慢地提高他们对行为的辨别能力, 发展他们的认知。

四、运用方法促进内化

礼仪教育属于养成教育, 孩子年龄还笑小, 在培养时体现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年龄特点, 注意形象化, 趣味化, 生活化,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归纳出四种方法: (1) 启发引导法:这是一种向孩子提出问题后, 再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 但要能够充分尊重孩子在教育主体地位和作用, 比如商量在角色游戏“服装店”中, 营业员和顾客怎样交流, “饭店”游戏中, 服务员在招待顾客时要注意哪些礼仪等等 (2) 情景感染法:这要为孩子创设一定的情景, 让孩子置身于特定的情景进行礼仪学习的方法, 比如让孩子排练情景剧《小熊请客》, 让孩子在表演的时候理解, 为什么小熊欢迎小狗, 小鸡等动物参加而不让狐狸参加聚会?狐狸哪些行为时不对的? (3) 榜样示范法:例如:我们将邀请几位小朋友的家长来给孩子们讲和礼仪有关的故事, 通过家长讲各种各样题材的故事, 让孩子了解自己应该这么做, 才能成为一名懂礼仪, 知礼节的好孩子。

7.彝族风俗习惯礼仪 篇七

彝族是一个文武并重,讲究文明礼貌的民族。长幼之间,谁长谁幼,谁大谁小,不仅论年龄,还依据父家谱蝶或母系谱蝶的长晚来定,不许喊错。在特殊的公共场合里,就坐排位要以辈数大小排列,长辈在场时发言不准抢先。彝族有“客人长主三百岁”之俗话,凡有客人来,必须让位于最上方,至少也要烟茶相待。

民间素有“打羊”、“打牛”迎宾待客之习。凡有客至,必杀牲待客,并根据来客的身份、亲疏程度分别以牛、羊、猪、鸡等相待。在杀牲之前,要把活牲牵到客前,请客人过目后宰杀,以表示对客人的敬重。酒是敬客的见面礼,在凉山只要客人进屋,主人必先以酒敬客,然后再制作各种菜肴。待客的饭菜以猪膘肥厚大为体面,吃饭中间,主妇要时时关注客人碗里的饭,未待客人吃光就要随时加添,以表示待客的至诚。吃饭时,长辈坐上方,下辈依次围坐在两旁和下方,并为长辈添饭、夹菜、泡汤。

民俗文化

节庆

清晨,同姓家族聚于长者家祭祀祖宗,晚上共同在平坦的地方燃起篝火欢歌欢舞,此乃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良机。之后,各户持火把燎烤庭院、房屋四周、田头地角、果木树旁,不断将炒过的枯松木香面撒在火把上,发出爆鸣声并散发清香味,以“灭灾驱鬼”。大多节日与汉族相同,但在除夕晚上要“吃黑饭”,初一至初三不做农活,三天所用之物必须在除夕前准备好,吃饭越晚,准备的东西越多,说明来年生活越幸福。春节期间,青年喜欢进行丢包、打陀螺、荡秋千、打磨担秋等娱乐活动。

婚俗

彝族婚姻基本是一夫一妻制。一般在本民族内通婚,但也不禁止与其他族通婚,姑表优先婚配。青年男女可自由恋爱,但结婚必须得到父母同意,需经说媒、吃“合意酒”、“订婚酒”等过程。迎亲时,男家事先用锥栗树枝和青树叶搭“青棚”,迎接新娘进门后,即在“青棚”下设宴招待宾客。第二天为正席,亲戚朋友以鸡、肉、酒、蛋、米祝贺。第三天为新娘和新郎回门日,女家请亲朋好友吃“团圆饭”。《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实施后,姑表优婚已杜绝,现多为自由恋爱结婚。

文化习俗

服饰

彝族服饰,各地不尽相同。凉山、黔西一带,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有的地区穿小裤脚长裤,并在头前部正中蓄小绺长发头帕,右方扎一钳形结。妇女较多地保留民族特点,通常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一些地方的妇女有穿长裙的习惯。男女外出时身披擦尔瓦。首饰有耳坠、手镯、戒指、领排花等,多用金银及玉石做成。

彝族服饰种类繁多,色彩纷呈,是彝族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识的具体体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彝族人民,创造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服饰习俗,在彝族物质民俗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彝族服饰民俗的地域、支系表现,可将彝族服饰划分为凉山、乌蒙山、红河、滇东南、滇西、楚雄六种类型,各种类型又可分为若干式样。

历法

彝族十月太阳历以12届相轮回纪日,3个属相周期为一个时段(月),即36日为一月,30个属相周为一年。1年10个月,360日,10个月终了,另加5日“过年日”,习称“过十月年”,全年为365天。每隔3年多加1天,即闰年(闰日),为366天。

据考证,彝族的向天坟,其实就是古人用以观天象星斗的天文台,与彝族太阳历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彝族十月太阳历是悠久神秘的古老历法,它与中国儒、道、阴阳学说有深厚的渊源关系,至今还有许多“密码”有待破译和研究。

宗教信仰

彝族宗教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崇奉多神,主要是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自然崇拜中,最主要是对精灵和鬼魂的信仰。

烤茶相亲习俗

烤茶是我国高山峡谷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活必需品,由于气候寒冷干燥,缺少蔬菜,故常以喝浓郁热茶的方法来补充营养素的不足,所谓“每日必饮三次茶”。烤茶种类多样,咸甜苦辣,人生百味,既是艰苦劳作的能量之源,也是节庆待客的灵性之物。

据说在当地,若学不到一手烤茶技术,到姑娘家烤不出好茶,老丈人会认为你没本事,而不愿将姑娘嫁给你,因此,当地小伙十五六岁就要学烤茶,都有一套自己的烤茶绝招。

8.宁波风俗习惯礼仪 篇八

1.八月十六中秋节:中国各地以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惟宁波以十六为中秋。追其来由,有两种说法:一说元末江浙左丞、太尉方国珍以自己的生日改之;一说南宋时宰相、鄞县(现鄞州)人史浩,当时,其任宰相之职,每逢中秋节便回家陪其母过中秋节,有年中秋节因朝中有事,故不能及时赶回,而家中人也深信其会回来过节,等到第二天,即八月十六那天,史浩果然赶了回来,此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份孝心,故选择在八月十六过中秋节。每逢中秋节,家人团圆,赶庙会,观龙舟,吃月饼,亦互赠月饼。

2.舞狮:在宁波市宁海县一带较为流行,一般在夏历正月或佛教有关节日,数十名农民组队,去各村轮流舞狮,以示敬祖迎神、辟邪祛妖。狮舞有独舞、对舞、群舞,以三狮共舞为多,一雄一雌一仔,边舞边敲锣打鼓,以表演“抢五灯”为最精彩,即在场地中间、四角各置一盏灯,狂舞狮子在中间嬉打、咬打、抢灯等动作,四周围观群众。

3.赛龙舟:城乡赛龙舟主要在池塘、河流和湖泊中举行,龙舟分青龙、黄龙、白龙等;赛龙舟一般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和八月十六举行。前者相传是楚国爱国诗人、三闾大夫屈原投汨罗江的日子,划龙舟,表示人们竞相营救。后者则为宁波的中秋节。除举行庙会外,赛龙舟可增加节日娱乐气氛。当比赛开始时,划船人员头高高地昂起,一人站立于龙舟前身敲锣指挥,服装与龙舟同色,一声鞭炮响,龙舟齐发,锣鼓声与岸上观看的人群呼喊声不绝于耳,场面甚为热闹,先到终点者为胜。宁波东钱湖的龙舟最负盛名。

4.冬至吃番薯汤果:在宁波的传统习俗中,番薯汤果是冬至必吃的美食之一。

“番”和“翻”同音,在宁波人的理解中,冬至吃番薯,就是将过去一年的霉运全部“翻”过去。

宁波人在做番薯汤果时,习惯加酒酿。在宁波话中,酒酿也叫“浆板”,“浆”又跟宁波话“涨”同音,取其“财运高涨”、“福气高涨”的好彩头。

语言文化

宁波话,是一种吴语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甬江小片。宁波话拥有29个声母,具有全浊音。宁波话拥有50个韵母,具有入声韵。宁波话有7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阴入、阳入。

宁波话中保留了不少中古音,借助于《广韵》和《玉篇》这些古典的工具书,可以查到它们的最原始的写法。当然,这些字往往十分冷僻难认,非专业人员一般不可能读出和读准。但是,如果从词义的角度来看方言,会发现它的三音节、四音节的俚语、俗语、比喻语、方言成语以及更多音节的短语和谚语,不但可以书写,而且十分精彩生动,这些正是宁波话的最活最有生命力的因素。

宁波话中的象声叠韵词、固定搭配、倒置、拟声等语言特点和众多极具乡土特色的民间谚语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意趣。自“五口通商”开埠,西方文化东渐,舶来品也日益进入市民生活视野,旧时称西方为西洋,故有许多名词冠以“洋”前缀,成为一种特定历史时期的语言现象。

节日习俗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贺冬节”“亚岁”等,老宁波很重视冬至,在宁波人的习俗里,冬至标志着年终有所归宿,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一过,家家户户开始忙着迎接即将到来的农历新年。

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节气,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所谓 “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故曰冬至。

冬至前一天,宁波人一般不出门,冬至节一早有全家人吃大头菜烤年糕的习俗。大头菜是宁波冬至节风味独特的乡间美食,让人食之难忘。冬至节前夜,家家烤大头菜,大灶的火烧得旺旺的,将大头菜洗净,削皮切块,菜叶也不要浪费。

冬至大头菜烤年糕的关键是冬至那晚灶火不灭,家家都要烧得“烘烘相”,薪火不息,薪火相传,日子红火是老百姓最实在最基本的期盼,而年糕则寓示“年年高”。

在宁波的传统习俗中,番薯汤果是冬至必吃的美食之一。其中,番薯的“番”与“翻”同音,寓意将过去一年的霉运都翻过去;而汤果也被称为“圆子”,取其团圆、圆满之意。

9.传统婚礼的风俗礼仪 篇九

装束:古时新娘身着凤冠霞帔的同时都用红布盖头,以遮羞避邪,红色取吉祥之意。这块盖头要入洞房时由新郎揭开。

花轿:花轿作为中式传统婚礼的核心部分从南宋开始流行。它分四人抬、八人抬两种,又有龙轿、凤轿之分。轿身红幔翠盖,上面插龙凤呈祥,四角挂着丝穗。

旗锣伞扇:它位于迎亲队伍之中、花矫之前,可令整个迎亲仪式热闹、壮观。

放鞭炮:迎亲行进途中,一路燃放鞭炮表示庆贺。

凤冠霞帔内穿红袄,足登绣履,腰系流苏飘带,下着一条绣花彩裙,头戴用绒球、明珠、玉石丝坠等装饰物连缀编织成的“凤冠”,肩披一条绣有各种吉祥图纹的锦缎——“霞帔”。

火盆:它是放置于大门口的一盆火,让新娘迈过去,寓意婚后的日子红红火火。

天地桌:桌上放大斗、尺子、剪子、镜子、算盘和秤,称为“六证”。意思是:可知家里粮食有多少、布有多少、衣服好坏、容颜怎样、帐目清否、东西轻重等。

拜天地:等到吉时举行的结婚典礼,就俗称为“拜天地”,由司仪主持,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是夫妻对拜。

马鞍:“鞍”与“安”同音,取其“平安”长久之意。多放于洞房的门槛上,表示新娘跨马鞍,一世保平安。

挑喜帕:入洞房后,新郎用秤秆挑去新娘的红盖头,取意“称心如意”。

交杯酒:在古代又称为“合卺(jǐn) ” ,以一瓠分为二瓢谓之卺,婿之与妇各执一片以醑,合卺又引申为结婚的意思。

花烛:在婚礼仪式中使用大红色的成对蜡烛,点燃于厅堂及洞房之内。因其上多有金银龙彩饰,故称为“花烛”。

中国传统婚礼中禁忌

一:出嫁时间的禁忌

1、出嫁的时间要尽量避开这三个月份:六月,三月和七月。传统习俗认为在农历六月完婚的新娘又称“半月妻”,因为六月是整年的一半,六月新娘即等于半个新娘,相当于有前无后,夫妇婚后容易离异。倘若家中突然有直系亲属辞世,那么该年均不宜办喜事也不宜去婚姻登记,否则是“生入死出”的冲犯。另外农历的三月和七月是鬼魂多出没的日子。对长辈来说,以上这几个特殊月份完婚意头都不太好,所以要尽量避开。

2、完婚后三日,新郎陪同新娘回娘家,俗称“回门”,回门当天须在日落前赶回夫家,如果实在来不及,新人在女方家留宿,切记不可同房,必须要分开睡,以免因此给娘家人造成晦气。除此之外,新人最好不要在外过夜。新婚的四个月内也禁止参加任何的婚丧喜庆。

二:出嫁仪式的禁忌

安新床后到新婚前夜,准新郎最好找个未成年的男童一同睡新床,[3]否则犯了睡空床的禁忌,所谓〝困空铺,不死尪,亦死某″,认为是凶兆。新郎到新娘家中迎娶新娘,新娘离家时应喜极而泣,且哭的越快越大声越好,这叫留下“水头”旺女家,有越哭越发之意。如若在迎亲途中遇上另一队迎娶车队,这情况叫“喜冲喜”,会抵消彼此的福份,所以必需互放鞭炮,或由双方媒人交换事先预备好的花朵来化解。当新娘步入男家时,翁姑二人以及孕妇和守孝之人要做回避,以防相冲。

三:出嫁方位地点要注意

上一篇:人文素质在英语教学的培养下一篇:秩序和道德